市长经济工作会讲话稿(共8篇)
市长经济工作会讲话稿 篇1
市长经济工作会讲话稿篇1
同志们:
刚才,马光明书记就今明两年经济工作作了一个全面、系统、深刻的讲话。马光明书记的重要讲话,通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穿了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突出强调了加强区域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抓好项目建设、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等重点任务。这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大家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今年经济发展形势和主要特点,明年全市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20xx年经济发展形势和主要特点
今年是我市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由于我市以钢铁工业为主导,产业结构单一,对外依赖程度高,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工业增速减缓,财税收入大幅减少。面对这种严峻局面,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要求,坚定信心、沉着应战、迎难而上,及时有力地采取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经过全市上下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业经济从第二季度开始走出低谷,呈现出企稳向好、逐月回升的势头。总体上看,全市经济发展困难比预想的要多,结果比预料的要好,主要经济指标能够完成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预计全年生产总值160亿元,完成计划的100%,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完成计划的120%;全市工业增加值127亿元,完成计划的100.4%,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亿元,完成计划的100%,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0元,完成计划的100%,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6960元,完成计划的109%,增长7.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7‰。在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极为不易。归纳起来,今年的经济工作有以下特点:
(一)工业经济稳步回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支持服务酒钢(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和稳定生产经营,150万吨碳钢冷轧工程建成试生产,主要钢铁产品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可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增入园企业10家,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9亿元,同比增长12.5%。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较好,西部重工已建设成为嘉酒地区规模最大的风电塔架制造企业,成套总装部件加工能力填补了甘肃省空白。龙泰公司和海特公司风电装备制造、宏达公司12万立方建筑砌块生产线、甘肃大陆桥公司大口径焊管等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加大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力度,出台了扶持重点企业发展走出困难的若干政策措施,有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了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二)重点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抢抓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机遇,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年实施建设项目122个,建成项目80个,在建项目42个。西气东输二线、西电东送750KV电网嘉峪关段工程开工建设,兰新铁路客运专线嘉峪关段及快客站项目前期工作全部完成,飞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进展顺利,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破土动工,总投资2.3亿元的10兆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奠基开工。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嘉峪关投资贸易洽谈会,取得丰硕成果,签约项目39项,签约金额122.8亿元;其中合同项目25项,签约金额26.6亿元。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建成投产,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发展后劲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城乡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出台了《嘉峪关市新农村(城乡一体化)建设20xx-试点工作方案》,城乡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和行政管理一体化进程取得新成效。农村基础设施完成投资7462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24%,抗震安居工程22个居民点全部改造完成,动物防疫体系乡镇兽医站建成使用,改造10千伏以下电网6.5公里,村组道路网进一步完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良好,酿酒葡萄、精细蔬菜、杂交制种、啤酒花等高效种养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宏丰实业公司、紫轩葡萄酒业、兴盛啤酒花加工厂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良好,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360人,文化站、农家书屋发挥了较好作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新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58%,支农项目和强农惠农补贴达到1007.5万元。
(四)商贸旅游业蓬勃发展。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批发零售、连锁超市、社区商业网点呈多层次消费体系。认真做好“家电下乡”,大力促进农民消费和农产品流通。建设了一批重点商贸项目,新天地商业特色街建成运营,西部综合交易市场一期基础设施已经完工,绿化市场改扩建工程已投入使用。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信息中介等新型服务业有新的发展。旅游业逆势而上,加大了旅游促销力度,成功承办了“丝绸之路旅游与区域合作论坛”,实行了景区景点“一票通”,东湖生态景区和紫轩葡萄酒庄园申报国家“4A”级景区进展顺利。预计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4.7亿元,全社会旅游人数110万人次,分别增长38%、35%,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五)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修订完善了《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明珠湖周边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统筹能力明显提高。坚持新城区开发建设与旧城区改造并重,新建改造了东湖东侧、富强西路机动车道,明珠路北侧、机场路西侧、铁路小区人行道和6条街区巷道,对部分街区路灯、供水、采暖、煤气管线进行了改造。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以南市区15平方公里开发建设为重点,实施了“两湖一河”、“六纵三横”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区新增绿地91.3公顷,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开展了城市环境“百日综合整治”活动,对城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市场环境、景区景点环境、违章建筑进行了规范清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六)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制,监控重点用能企业由14户扩大到24户,预计万元GDP能耗降低5%。实施了大友公司活性石灰一期30万吨节能改造、宏达公司资源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厂达标改造、第二污水处理厂及污水回用工程等16个循环经济和污染治理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项指标均在目标控制以内,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七)体制创新和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全市人民高度关注的雄关、长城、镜铁三个区于12月1日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市城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非税收入征缴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经国家银监会批准筹建合作银行,新成立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运营顺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集体林权制度、文化体制、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努力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与天津市塘沽区缔结为友好市区,与重庆化医集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约,积极推进嘉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组织参加了“兰洽会”、“西博会”、“厦洽会”等经贸洽谈活动,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2亿元,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5971人,完成年计划的117%。坚持公共财政向民生倾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75亿元,同比增加54.8%。教育质量持续稳定上升,普通高考上线率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建成了市二中综合教学楼,硬化美化了五中校园,改造维修了11个学校校舍,顺利通过了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评估验收。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新建图书馆项目通过了可研评审,第三次文物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魏晋墓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有序推进。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覆盖全市街道社区和村镇的医疗服务网络,完成了市二院病房维修改造工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成效明显。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20xx年铁人三项洲际杯赛取得圆满成功。深入开展“平安嘉峪关”活动,建立健全了维稳工作机制和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保持了社会持续和谐稳定。省上12件惠民实事和市上10件惠民实事全部完成,民生问题进一步得到改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冲击还在继续,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发展的压力和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二是企业效益增长缓慢,财政税收处于下降态势,刚性支出需求矛盾加剧。三是产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接续产业发展缓慢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在新的一年里,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继续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认真逐步加以解决。
二、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20xx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落实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对于进一步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顺利启动“十二五”规划,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仍然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但新的积极因素和发展机遇也更加显现。一是国家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支持加快甘肃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我市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动”区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翼,新能源及能源装备制造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发展新兴产业、调整经济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酒钢(集团)150万吨碳钢冷轧项目建成,加大不锈钢产能,将对工业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支撑。四是雄关区、长城区、镜铁区的成立,嘉南新区和工业园区承载能力的提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因此,只要我们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就一定能够克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继续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确定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80亿元,增长12.5%。市级财政收入完成8.5亿元,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增长20%。其中:地方投资19.5亿元,增长22%。工业增加值143.5亿元,增长12.6%,其中:地方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亿元,增长17%。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6.5亿元,增长38%;全社会旅游人数150万人次,增长3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0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7860元,增长1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主导产业和新能源基地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充分发挥光电能源优势,把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建成华电10MW光伏并网发电项目,争取开工建设大唐、中科等光电项目。加快光热发电,天然气发电、热、冷分步式能源项目前期工作,强化“两翼齐飞”的支撑功能。二是全力支持酒钢(集团)公司不断提高铁、钢、材产能匹配能力,建设1800立高炉扩能项目、不锈钢二期扩建、焦炉新建等重点工程,增加高附加值产品不锈钢的产量,实现营业收入500亿的生产经营目标。三是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继续引进不锈钢深加工项目,支持西部重工、中核嘉华、海特公司和大陆桥钢管等装备制造企业的产能扩展,建设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产业。四是利用区域内丰富的电力资源,发展高载能产业,建设年产100万吨铁合金、 13万吨铬化工产业基地、16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项目。争取引进先进技术建设工业硅项目,发展多晶硅及其深加工产品,延伸太阳能产业链。五是继续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嘉北二期、嘉东三期道路网建设和双泉高新区一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六是大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不断打牢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按照中央4万亿的投资计划,明年新增中央投资规模将达到5885亿元,高于今年4875亿元。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抓住机遇,推进项目建设的大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明年要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以此为抓手,发挥好项目建设在带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中的重大作用。一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抓好嘉峪关飞机场航站区、兰新铁路客运专线及快客站、光伏发电示范项目、新市区基础设施和西部综合交易市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二是抢抓国家继续实施扩内需、调结构和出台支持加快甘肃发展实施意见的政策机遇,以及省上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周边地区产业化发展趋势,全面编制和储备项目,加快推出一批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项目。跟踪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规划选址、土地征用、设计审查进度,为项目实施铺平道路。三是下功夫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和各类发展扶持资金,积极争取中投公司融资和银行贷款。合理安排财政投资,发挥财政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优先用于国家投资项目的配套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固定资产投资的高位增长,推动经济发展。四是抓好兰洽会、香洽会、西博会和我市第一届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力争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五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和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建设规程,落实项目法人责任、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和工程监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和领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建设。
(三)全面加强三个新区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三个新区的成立,是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迈出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一步。全市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全新的视野和高度,切实抓好三个新区的建设。一是把三区全面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头戏,在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各个区发展规划,统筹城乡各种要素资源,合理安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区村落分布、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尽快建立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管理科学的城乡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将经济指标分解到区,三个区既要履行好行政社会事务管理职责,也要努力抓好全区的经济发展,提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是提高三镇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使其成为聚集生产要素、促进城乡融合的纽带,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扮演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角色。三是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步伐,促进基础设施城乡共建共用,重点实施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讨赖河段综合治理、城乡公路畅通工程、电网改造、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等工程建设。四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按照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观摩座谈会议精神,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提高土地规模集约化经营水平。五是加大优势产业培育力度,重点实施设施农业推进工程、畜牧养殖增收工程、农业产业拓宽工程、非农产业提升工程,新建三代日光温室、移动式塑料大棚、蓝孔雀良种繁育基地等产业化示范项目,千方百计带动农民增收。六是继续完善农村养老、低保、医疗、救助等各种保障体系,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和补助标准。健全城乡就业创业培训机制,整合农民技能培训专项资金,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继续做好城乡社区建设工作,不断扩大农村社区覆盖范围,全面做好第七次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四)大力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加快建设档次较高、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和商贸设施,招商建设西部综合交易市场和利用王府井品牌开发新华中路商贸中心,协调开工华瑞公司与天津海关合建的现代陆路进出口物流贸易中心,实现与天津、连云港等港口城市的便捷连接,带动现代物流业、对外贸易以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二是把增加城乡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积极拓展旅游、文化、体育、科技、信息等消费市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促进城乡消费市场购销两旺。要通过优化创业致富途径,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继续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和实施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扩大内需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积极争取产品销售和出口贸易补贴政策。三是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整合提升景区景点吸引力,把城市旅游资源全部纳入旅游线路,形成吸纳百万人的大景区,抓好旅游项目的达标升级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建成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和紫轩葡萄庄园4A级景区。四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世行贷款开工建设魏晋民俗景区,争取国家支持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招商建设蒸汽机车博物馆、星级酒店项目,全面提高接待和服务水平。五是加大对外推介促销力度,争取开通通往成都等客源地航线,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共同打造“走向西部,畅游西部”精品线路,大幅度提高旅游增长速度。
(五)坚持以生态立市为根本,进一步提升区域中心城市新形象。一是加快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进度,全力做好讨赖河新区各项规划,加大规划调控和引导力度,新建项目相对集中于嘉南新区开发建设,合理布局医院、学校、超市,制定优惠政策,带动投资商开发西部娱乐城、会展中心、房地产项目。二是加大新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继续实施“两湖一河”园林景观二期工程,新建讨赖河嘉峪关段综合治理工程,修建拦水坝,在讨赖河市区段形成稳定水面,配套建设供水、供热、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为嘉南新区开发打好基础。三是加大园林绿化美化力度,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和铁路夹角、讨赖河两岸河滩地、文新路高压通廊绿化以及新区道路绿化。继续做好广场、景区、游园、转盘、城市主要入口等地的图案立体绿化和各部门庭院绿化,全面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四是继续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国道312线嘉峪关段两侧土地整理开发,建设创业大道到新快客站路桥工程、机场双幅路改造、明珠东路向东延伸工程、机场南路到新区连接道路,使新旧城区与肃州区规划路网相互贯通,积极为嘉酒经济一体化创造条件。继续加大旧城区改造力度,重点做好新华路人行道改造、旧街区平房改造和部分机动车道、人行道新建改造。五是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坚持旧城区土地储备、新城区土地开发原则,启动土地收购储备经营工作,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对已规划地段,通过优化开发环境把生地养熟,以吸引客商投资搞建设。对市政设施、绿化养管、环卫清扫等工作逐步推向市场。发挥好城投公司在经营城市中的职能作用,及时着手祁连山北麓我市城区段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的融资工作。继续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六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机制,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型企业和资源循环型区域。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六)努力提升改革开放水平,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眼长远发展,把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用改革创新精神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增强区域竞争力。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增强农村经济活力。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和管理措施,进一步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抓紧实施相关配套政策,努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制度。稳步推动文化、社会、财税和投融资体制等改革,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体制性保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注重挖掘自身优势,放宽市场准入制度,以开放带动区域合作,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步伐。在总结第一届嘉峪关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方位筹办第二届嘉峪关投资贸易洽谈会,把走出去和请进来更好地统一起来,加大各种层次和形式的对外交流合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七)加强财政税收工作,全力保障重点支出。加强财源建设,做大全市财政“蛋糕”,确保全市财政收入有明显增长。进一步改进财税征收手段,加强税收征管,挖掘税源潜力,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均衡入库。继续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工作,加强预算外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和二级预算单位的资金管理。进一步实行“放水养鱼”政策,通过财政投入和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扶持重点税源企业,培植财税增收新亮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确保正常运转基础上,继续加大对民生保障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加大对“三农”、产业项目、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八)统筹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尤其要重点做好大学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继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力度,努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高度重视城乡困难群众住房困难,进一步加大城市居民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力度,加快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步伐,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成明珠路学校,加快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新建市二院精神病区,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的防控工作。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搭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建市图书馆,扩建市文化馆。着力构建面向大众、服务社会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积极备战参加全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第八届残运会和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健全群众利益诉求机制,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正当利益。继续推进“平安嘉峪关”建设,依法惩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继续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在充分征求基层单位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一批贴近民生、群众急需、惠及长远的惠民实事。
(九)加强和改进作风,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20xx年全市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已经确定,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大力弘扬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创造性地推动工作落实。对经济指标、结构调整、项目实施、争取资金、节能减排、保障民生等重点工作任务,要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定计划、定措施,加大督查力度,实施责任追究,兑现考核奖惩。要简化办事程序,加快工作节奏,提高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各部门、各单位工作的透明度,建立健全重大公共事务公示、听证等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要进一步改进作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调查研究,压缩精减会议文件,减少各类应酬,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当前,正值年终岁尾,各部门各单位要特别注意抓好“两节”和 “两会”期间各项工作。一是精心安排明年的工作,及早动手,确保实现明年工作开门红,为全年工作赢得主动。二是要关心群众生活,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想方设法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家庭生活问题,保证水、电、气、暖等公共事业的正常运转,安排好节日期间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抓好元旦、春节期间的粮油、蔬菜、副食供应和食品安全工作。三是要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防火、防灾、防盗工作,全面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治安违法活动,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做好商场、学校、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区的安全防范,安排好节日值班工作,保证全市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文明的节日。四是加强信访工作,注意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化解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和谐。
同志们,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全省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新局面。
市长经济工作会讲话稿 篇2
刚才, 虎军同志代表市长联席会办公室总结了今年工作, 布置了明年工作, 我完全同意。我感到在各成员市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 市长联席会在今年确实做了非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环渤海区域合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态势。此外, 各主任城市的市长特派员和《渤海早报》、环渤海房地产商会的负责同志也作了发言, 发言都很好, 看得出大家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 都作了充分准备。听了大家的发言, 使我更加体会到大家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的信心、决心, 我感到各市、各合作组织在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方面都有很多好的思路和举措。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支持市长联席会工作, 共同努力, 将2010年重点工作完成好。
下面, 我想借这个机会, 谈几点体会。
环渤海区域合作成果逐步提升奠定了合作发展的坚实基础
1. 规划引领, 完善机制。
2009年环渤海各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都不约而同地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北京市提出:发挥科技创新和综合服务等优势, 找准北京在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地区的定位, 加强与周边省区市的联系沟通, 拓展交通、能源、水资源、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生产基地等方面的联合与协作。天津市提出:推进与北京的科技合作, 建立京津、环渤海等旅游合作机制。河北省提出: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 务实地推进与京津的合作, 多领域、多层次与京津对接。山东省提出:实施“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辽宁省提出:要把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建设成为辽宁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山西省提出: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合作, 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 接受京津地区的辐射, 形成产业互动。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大力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 承接先进生产力转移。这充分显现出环渤海各省市区融合发展的强烈愿望和积极姿态, 为助力区域统筹、实现环渤海经济腾飞提供了战略保证。
2.产业先行, 重点突破。
在交通合作方面:根据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备忘录, 京津城际快速铁路、京津高速公路二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京津同城化效应进一步显现;已建成通车的海滨大道把天津港、黄骅港、京唐港、秦皇岛港四大港口连接起来;正在建设的塘承高速公路连通了天津与河北承德、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北部;津宁高速公路是沿线区域进入天津及国家高速公路网最便捷的通道。在口岸合作方面:天津口岸优势延伸至内陆省区, 已建立了11个无水港, 其中在环渤海地区建立了北京朝阳陆港、平谷港, 石家庄内陆港, 以及内蒙古包头、巴彦淖尔、二连浩特, 山东德州, 山西侯马等。在科技人才合作方面:组建了环渤海高校科研联盟、环渤海区域人才协作联盟, 一年一度的环渤海人才智力交流会, 已经成为区域人才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朝阳产学研合作对接模式的成功推广, 搭建了区域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平台。
3.行业推动, 资源整合。
环渤海企业合作促进会、环渤海16港口城市旅游合作组织、环渤海信息联席会、环渤海媒体联席会、环渤海医院管理联席会、环渤海节能协会、环渤海人才协作联盟、环渤海房地产商会等区域社团组织积极发挥作用, 合理整合了区域人才、科技、项目、资金等方面资源, 促进了区域经贸交流, 推动了专项领域深度合作。
4.会展升级, 增加内涵。
高水平地召开了一批区域内大型会展活动, “津洽会”、“融洽会”、“PECC博览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呼和浩特民族商品交易会”、“鲁台经贸洽谈会”、“廊坊国际经贸洽谈会”、“烟台国际葡萄酒节”、“德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各市来津召开的投资环境说明会和项目推介会等, 会展平台日益成熟, 经贸活动成果显著, 环渤海向世人展示了其魅力所在。
影响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制约因素
1.区域制度建设问题。
一是纵观国外区域合作的成功实践, 都是以制度融合为基点, 进而实现一体化发展。如《欧共体共同条约》是欧洲一体化的基本法律基础之一, 在此框架下, 欧盟成员国也制定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英国工业布局法、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和地区再开发法、日本土地利用计划法、振兴地区法等, 在促进当地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来, 尽管我国也先后制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框架和体制机制, 但真正上升到法律层面的规范性文件还没有形成, 有利于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的法律制度环境仍需进一步建立健全。二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 国家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相继获批实施, 而“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和“环渤海区域规划”虽已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并着手编制, 但至今尚未批复实施。三是环渤海各省区市虽然都认识到区域分工与合作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但受利益多元化制约, 在合作目标上还存在着差异, 都力求以现有的资源要素优势, 来实现最大化利益, 而缺乏从全局发展的高度、从自身实际的角度, 去制定适宜的发展目标规划, 缺乏必要的规划衔接,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自为政、产业同构、重复建设等问题。
2. 区域产业平台建设问题。
环渤海地区由于长期条块分割, 产业的同构性较为突出, 除北京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以外, 其余五省区市第二产业均成为发展重点。在支柱产业方面, 有4个省市选择电子信息、石油化工, 有6个省市选择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另外, 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冶金、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由此造成区域内部产业配套水平相对较低, 产业融合度不高, 合作范围局限于产业链的低收益环节, 很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零配件区域没有形成配套, 科研成果也难以近距离扩散。究其原因主要是环渤海地区缺乏产业梯度转移、对接合作的有效平台, 产业链协同发展思路、扶持产业合理布局政策、产业聚集区载体开发建设等有效机制尚未形成。
3. 区域服务平台建设问题。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终极目标。由于环渤海各省区市资源禀赋差异、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中定位不同, 因而形成了融资、科研、教育、基础建设等公共服务环境的差别, 存在着共用共享、互动发展的巨大空间。
4. 区域组织平台架构问题。
相对于比较成熟的区域合作组织管理体系, 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 虽然成立较早, 但合作交流层面仅限于城市级, 省市更高层面战略协调机制尚未建立;部门之间协调推动专项领域合作机制尚不完备;行业合作网络体系建设还有待加强。合作机构缺乏应有的权威性, 区域合作组织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着力构建六大服务管理平台努力开创环渤海区域合作新局面
下一步环渤海区域合作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让度的基本原则, 紧紧抓住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工业区、辽宁沿海五点一线开发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契机, 以京津冀核心区为核心, 以辽东半岛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两翼, 努力构建六大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推动和促进环渤海区域协调发展。
1.构建制度对接平台。
一是加强区域协调立法工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制基础。下一步, 从国家层面, 要在现有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框架的基础上, 加紧研究制定推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 进一步明确我国重点发展区域、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内容和发展模式。从地方层面, 环渤海地区各省市也要研究制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法律法规, 对环渤海地区发展定位、目标任务、协调机构和地方政府的职责等做出明确规定, 构建起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二是加强规划统筹。区域发展, 规划先行。要联合推动京津冀都市圈规划获批实施, 在此基础上, 抓紧启动环渤海区域发展规划, 从区域全局角度合理布局重大产业项目, 积极开展交通网络、生态环境共建, 并联合争取将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予以统筹实施, 最终达到省区各自利益与区域整体利益都能实现最大化效益的最佳结果。三是加强开放、规范市场环境的制度建设。要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基础信息互联互通、市场监管信息共认共享、市场监管措施及市场应急保障处理联动等方面有效机制, 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法制环境。四是加强区域信息互通网络建设。要进一步发挥已建成的“环渤海区域信息网”作用, 建立面向区域的产业发展、科研开发、人才培养、劳动用工、商贸流通等信息专网, 减少信息壁垒, 实现信息互通, 进而形成区域决策联动的格局。
2.构建交通网络平台。
以快速而稠密的交通网络为“轴”, 延伸拓展战略空间, 紧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京津冀北、辽中南和山东半岛等地区, 可尽快形成以通勤铁道为轴线的交通通道, 实现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空间和功能互补。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基础上, 积极推动环渤海地区签署《交通合作备忘录》, 定期召开交通合作联席会议, 加强具体项目的对接。一是构筑陆路交通网络。要加快津保、京张、京唐城际铁路和京石、京沈、京沪高速铁路建设, 推进省市陆路交通网络的有效衔接, 促进区域内要素流动, 增强经济活力。二是构筑港口合作网络。要构建区域港口协调机制, 推进港口间互为集装箱喂给港和船舶挂靠港, 共同打造区域港口产业群, 提升港口经济竞争力。要依据各地区优势, 建设专业化港口, 形成良性竞合格局。要鼓励港口企业联合投资、相互参股, 开展专业码头联建联营, 推进港口资源有效整合。三是构筑航运合作网络。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既是我国北方的货运中心, 又是我国北方地区与世界特别是东北亚地区进出口贸易中转的集散地, 随着空客A320、大造船等一批大项目在津建设或投产, 进出口贸易量激增, 可以争取比照浦东国际机场设立综合保税区。同时, 加强环渤海区域各城市机场间的合作, 适度增开区域支线航班、增加班次, 为进一步密切区域合作创造条件。
3.构建产业合作平台。
一是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示范园。要以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建设为重点, 布局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创意研发等高新技术示范产业园和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要围绕辽宁沿海“五点一线”开发建设和山东“一体两翼”开发建设, 坚持轻、重工业并重,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海洋化工、石油化工基地和家电、食品、轻纺生产基地。要充分挖掘山西、内蒙古的资源、能源优势, 大力发展以冶金、能源工业为重点的重化工业, 促进环渤海区域不同省市在各自优势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在延伸产业链条中寻求更多的分工与合作机遇。二是联合设立重点产业扶持发展基金。环渤海区域各省区市按照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 出资共同设立重点产业扶持发展基金, 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指导目录, 以产业发展基金为手段, 通过贷款贴息、融资担保、技术支持等多种形式, 积极引导各类产业项目向特色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重点示范产业区聚集。各省区市也要结合地区特色, 鼓励产业在区域内相互转移和承接, 京津地区要加快产业外溢和能量释放, 冀、晋、蒙地区要鼓励现有企业调整升级,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分行业建立区域企业发展联盟。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同一产业领域的企业共同组建发展联盟, 对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 整合资源, 共享信息, 协调关系, 联合建设重大项目, 联合发展龙头企业, 联合打造知名品牌, 形成竞合共赢的发展局面。
4. 构建科研服务平台。
一是构建产学研对接平台。进一步拓展延伸朝阳产学研对接模式, 推动建立跨地区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的对接联动机制, 组织关键技术协同创新, 集成科技资源, 共同开拓市场, 积极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发展。二是构建重大科研成果协作平台。加强区域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 开展重大课题联合攻关, 全面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联合举办国际、国内的综合性或专业性科技会展活动, 推动跨区域、跨行业的技术转移与合作。建立健全区域技术交易市场的互通互动机制, 使区域内各类企业共享科技成果信息、技术对接服务和技术产权交易。三是构建科技成果孵化平台。着力开发建设一批高新技术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等创新载体, 为科技成果孵化提供基地和服务。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信用担保机构, 建立银行信贷风险分散机制, 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政策支持, 增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活力。四是构建科研人才服务平台。在人才服务政策、人才市场监管、人才信息共享、资格证书互认等方面, 加强多边协调与合作, 逐步形成统一的人事制度框架、人才大市场和人事服务体系。制定人才分类开发计划, 在各个领域引进、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5. 构建金融支撑平台。
一是建立区域金融服务平台。在京津冀跨区域票据自动清分系统实现同城交换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票据流通范围, 推动票据市场一体化。在环渤海区域更大范围内循序渐进地开放资本市场及各类金融市场, 探索实现银行储蓄跨省市通存通兑, 加快环渤海跨区域金融资源流动的步伐。二是建立区域融资支持平台。充分发挥渤海银行等区域性金融机构和各类产业基金、股权基金作用, 积极推进“银园”、“银企”合作, 推动建立重点项目的融资担保制度。要完善区域产权交易机制。要进一步整合区域各地产权交易市场, 争取建立环渤海证券场外交易市场, 为区域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产权交易及投融资活动创造条件。三是积极推动区域金融机构融合。推动建立各省区市政府、人民银行、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的联系和信息沟通机制, 激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和跨区域经营活动, 推动金融机构间开展相互持股、业务合作、人才交流, 共同营造环渤海地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6. 构建组织管理平台。
一是建立中央支持协调机构。建议成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 环渤海各省区市主要领导参加的区域经济协调机构, 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事项和布局建设。二是建立区域省市高层协商决策机制。建立高层领导定期会晤制度, 五省二市主要领导每年定期会谈一次, 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沟通、扩大共识, 并步调一致采取措施。随着条件成熟, 成立轮执主席制度, 轮流承办, 共同商讨、确定、研究问题, 共同制定合作发展规则。三是建立职能部门协调落实机制。建立健全环渤海地区统筹发展机构和日常工作机构, 制定议事规则和例会制度, 形成良好的协作与分工机制, 推动落实高层决策成果, 合力改善区域内的政策、制度和服务环境, 建设相互衔接、规范协调、高效运转的市场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建立中介服务机构。通过推动建立跨区域的行业商会, 将区域同一类型的企业组织起来, 充分利用同质企业的商缘、情缘, 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题对话和协商。
市长经济工作会讲话稿 篇3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对于桂林市的旅游工作,不仅仅旅游从业人员高度关注,全国全区也给予高度关注。今天的旅游工作会议,也是桂林市最大的专项工作会议之一。我们经常说,桂林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一万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近20万人。从这点看,桂林市的旅游业要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人数上讲,已经看到端倪了。从过去的一年,桂林市在旅游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来看,也实现了这一点。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扎实工作,桂林旅游业在过去一年取得新成绩
新成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旅游经济的角度来讲,过去的一年实现了新跨越。无论是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还是旅游收入占GDP比例上,都实现了新跨越。去年自治区实现旅游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我们是218亿元,约占全区的五分之一;入境旅游人数约占二分之一。从旅游经济角度来看,桂林旅游无疑在全区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是从桂林旅游产业的发展角度,在过去的一年也取得新突破。无论在旅游景点景区建设,还是观光度假休闲以及农家乐的发展方面;无论是县域旅游,无论是人数、人次,还是旅游产品多样化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阳朔、兴安获得一等奖,龙胜、资源、恭城应该是第二梯队,其他县的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三是在旅游标准化建设方面,在过去的一年取得新成绩。去年,阳朔作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农业休闲会议也在阳朔召开),兴安乐满地作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两个试点,在过去的一年,为全国旅游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四是在旅游市场、旅游秩序和旅游队伍建设方面,过去的一年也取得新成绩,为桂林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五是在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上,取得重大进展,这是最值得肯定的。作为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载体,也是重大基地,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去年7月正式动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桂林市旅游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去年桂林市几大重要的、事关桂林旅游事业发展的重大活动,自治区都专门派出领导参加。世界旅游城奠基仪式,郭声琨书记、马飚主席亲自参加奠基和揭幕。第二届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石生龙,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余远辉,自治区副主席高雄等领导亲自参加开幕式。过去的一年,桂林旅游事业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特别是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的推进,都因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旅游局、博览局等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和直接参与的部门和单位,特别是一线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导游等辛勤工作密不可分。对于过去一年全市旅游事业发展和旅游产业所取得的成绩,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的会议,表彰了去年取得优异成绩的县区及旅游先进集体,通过表彰和奖励对旅游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桂林旅游发展,我们尽管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于一些突出的问题,大家讲得比较多。在这里,我再简要讲一下。
1、随着形势的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现在无论有没有旅游资源的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旅游,由此带来资源配置和游客分流的激烈竞争。在这种多方竞争的环境下,怎样争取更多客源来桂林旅游,是我们在旅游人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已意识到并多次强调这个问题。去年实现旅游人数2700多万人次,对于全市总人口只有500多万人的城市来说,容量已经很大了。今年还提出了旅游人数按照10%的比例增长,实际上,从城市游客容量来看,已经有一定的局限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怎样在这么大的游客量的基础上提升旅游的效益和质量,这是我们客观存在的问题。
2、随着形势的发展,旅游景点景区的建设在旅游产品结构上还不尽合理。不少旅游设施和旅游景点景区,有些老化了,有些设备比较陈旧,服务标准跟不上,这也是我们在旅游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3、我们面临着旅游市场竞争、新的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开发和老的景点景区老化等问题,创新手段的方式方法和政策扶持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亟待改善和加强。
4、桂林作为最早开放的一批旅游城市,在旅游体制机制和旅游市场管理上还需要完善理顺。这也是全国老的旅游城市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和突破的瓶颈问题。所以,满意度调查都会集中在这些旅游对外开放比较早的、旅游名气很大的城市上,而不是新兴的开发一两年的城市。正是由于我市旅游开放早、旅游发展比较长,我市在旅游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不足和漏洞会更容易发现。事实也证明,我们确实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漏洞。
5、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城市,在旅游人才培养教育等方面,虽然资源很丰富,但是跟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旅游产业需求,还是有欠缺的。
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对桂林旅游有新的认识,要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加深入研究,抢抓旅游发展机遇,更好地发挥优势。只有这样,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桂林旅游业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抢占旅游发展高地在广西率先建成旅游强市。
二、抓住重点,实现桂林旅游事业发展的新突破
刚才讲的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扎实工作,使旅游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面对过去的成绩,我们既要认真总结,更要坚定信心,抓住重点,使桂林旅游事业和旅游产业在新的一年有新突破。关于这一点,我重点讲三个方面。一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作用;二是全力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特别是推动世界旅游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管理,实现旅游市场管理新突破。
第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国家旅游局在此基础上专门下发了通知,提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要与文化等相关产业大融合,形成相互繁荣相互推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国家旅游局的通知强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充分说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我市2008年提出“文化立市,旅游兴市”战略,把文化工作和旅游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几年旅游发展的实践和旅游与文化的发展充分说明,旅游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国家旅游局的通知要求,全国旅游业要站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大力发展旅游业,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项工作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传播功能,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传承功能,充分发挥旅游对文化的激发功能,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外交流的优势。今年,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重点,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通过旅游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旅游文化共同发展的格局。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9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和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可见,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产业的推进,对桂林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精神,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的大融合。
在最近召开的文化与旅游结合工作座谈会上,大家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有些是我们正在做的,有些是需要加快发展的。大家提出,一是要打造旅游系列品牌,打造旅游演艺产品。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实施品牌引领战略,引导旅游产品开展品牌化经营;二是要加快推进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举办文化旅游项目推介,提升文化旅游企业档次和文化品位;三要深度开发旅游工艺品,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推广;四要积极加快培育旅游文化人才。这几个方面是今年我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需要突破的重点,这也是桂林市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桂林旅游资源有文化、历史、山水、民俗等等,要很好地梳理,在这个基础上,升华细化4条发展轴带、打造三大特色产品、三大水陆游线、七大旅游品牌等。旅游发展要评说论道,需要召开专题研讨会,旅游产业发展更需要我们多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第二,要全力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世界旅游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工作,去年做了很多努力。关于《总体方案》,国家方面正在论证。从今年我市政府工作来看:第一个方面要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出台,第二个方面要把工作重点转到不等不靠,按照现在已经制定的政策内容,先行先试。去年,市国土局在积极争取旅游产业用地试点城市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今年我们拿到了试点城市。这个试点城市,对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旅游用地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这就是不等不靠的一个例子。如果要等到政策都批下来再去做,那就晚了。我们必须借鉴兄弟省、市在旅游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既要积极争取上级给我市正式批复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同时今年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加快试验区各项工作先行先试上来,不等不靠,加快我们自己的工作。第三个方面是世界旅游城建设。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按照“一点三星三区”规划及27个功能区,按照这样一个集旅游发展之大成的规划加快建设。我们相信,在全市共同努力下,世界旅游城的建设将会为桂林市今后旅游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第四个方面,要按照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桂林世界旅游城规划建设要求,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这一点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旅游事业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要求。
第三,要切实破解漓江保护与发展难题,保护好桂林旅游这张中国名片。要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切实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难题。最有代表性的,是漓江景区。去年国家旅游局检查了一些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及旅游景区,特别是5A级旅游景区。大家看到了,有一些城市的旅游星级宾馆饭店已经摘牌,一些5A级景区已经明令限期整改,包括炒的最厉害的嵩山少林寺景区。去年内部通报的,就是漓江5A级旅游景区。内部通报内容针对几个方面:漓江游览秩序,主要表现在游船硬件设施和服务标准没有达到要求;漓江水域管理,主要是竹筏、河道挖沙及沿岸景观破坏的问题,还存在飞钩挂船的现象;漓江游览码头建设管理标准化方面,还没有达到要求,老化、陈旧,不符合5A景区要求。去年8月份开始,我们对漓江5A景区进行了专项整改。尽管取得一定成效,市政府领导也多次去国家旅游局汇报工作,得到国家旅游局认可,但是按照5A景区标准,有些方面还是没有做到。今年要按照国家旅游局提出的要求,按照桂林市打造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要求,下大力气提升旅游市场的秩序和质量。
一是要创新管理体制。整合涉及漓江景区的市、县(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职能及行政资源,明确管理主体,推进漓江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开发、利用、经营等一体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漓江景区管理条块分割,责、权、利不清的问题;二是要全力推动漓江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漓江流域旅游的经营管理力度,调整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充分照顾各方利益;理顺管理机制,健全管理体制,做到标本兼治、疏堵结合、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管理规范、奖惩并举等等,还有其他的一些方式。要在确保旅游安全的前提下,解决漓江沿岸农民走发展旅游致富的问题;三是要健全漓江景区行政执法体制。要按照刘君书记的指示,“码头和游船整改由交通局负责,杜绝河道挖沙由阳朔、雁山两县区政府负责,竹筏问题的解决由阳朔、雁山两县区党委、政府负责”,“对漓江整改会议决定的事项要一项一项抓落实,涉及到的各部门和阳朔、雁山两县区必须无条件执行,谁影响5A景区谁负责”。今年,要在继续深入实施科学保护漓江六大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漓江景区旅游秩序管理的力度,力争今年在漓江景区管理秩序和管理体制上取得新的突破。
三、解放思想,强力推动旅游业取得新发展
1、要以抓项目促进旅游业新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强旅游项目建设做了专门部署。进一步抓好落实规划,推动发展,把项目作为载体,抓紧抓好落实。特别是对旅游试验区、世界旅游城、各县区在旅游项目建设上,要加快推进。在投资导向、招商引资、基础建设、资源整合、市场推广等方面充分发挥项目的推动作用。旅游产品开发要坚持高品位、高起点,通过高水平规划设计,突出特色,提升品位,规划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和具有一流水准的精品项目,扶持发展一批乡村旅游、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把我市旅游资源打造成自然景观和现代文明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加快桂林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旅游专用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增强旅游对外集散辐射能力。要坚决杜绝资源浪费,今后凡涉及旅游的建设项目,在发改部门立项前应先征求旅游部门的意见(《自治区旅游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有关部门审批属于旅游发展规划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应当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使之符合旅游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避免非标准化建设和同质化建设,确保资源合理利用,规范行业发展。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宁可不开发。各县区、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目光高远,绝不能为了各自的地方利益和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要加强旅游项目储备。广开项目源,建好项目库,超前谋划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拉动作用强的旅游项目。对旅游项目要实施动态管理,搞好定量、定性分析,选择那些增值性高、成长性强的好项目优先立项、优先开发。
2、要以转变方式推动旅游业新发展。全面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验,首先就要转变桂林旅游的发展方式,老城区以创新为主,新城区以项目建设为主,各县区以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主。一是要做大做强产业主体。旅游市场主体是旅游业的根本。引导扶持旅游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参股、控股方式做大做强,重点培植一批龙头企业。促进旅游、餐饮、酒店实行产业集群式、品牌化发展。引导旅行社向集团化、网络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大型企业集团进入旅游业,引导社会资金向符合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领域投入,充分发挥旅游业拉动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作用。着力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水平、能力、素质,大力推进旅游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队伍。要发展一批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温泉康体、文化创意、养生疗养等新兴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智能旅游和旅游电子商务,鼓励开展旅游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网上支付等在线服务,积极申报“国家旅游信息化试点城市”,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二是要全面提升城市中心区旅游吸引力。进一步配套完善市中心区的文化旅游元素和休闲服务设施,把一些景点景区、街区串联打包,在桂林城打造“最美城市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区”,使之成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载体和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提升桂林城市中心区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要做好旅游活动策划;四是要创新旅游营销模式。针对旅游是典型的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的特性,创新营销手段,全面提升桂林旅游推广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有效性。整合全市旅游行业资源、文化资源、外宣资源和新闻资源,全市联动、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提升桂林旅游的知名度。继续加强“联盟营销”这一新的营销手段,加强与航空公司、境内外旅游机构的营销合作,进一步发挥好境外桂林旅游大联盟的作用,联手做好桂林旅游营销推广。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提升桂林国际影响力,借力拓展境外旅游市场。
3、要以增强合力推动旅游业新发展。旅游业关联性强、牵涉面广,发展旅游仅仅依靠旅游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能和特点,找准切入点,抓住突破口,从不同途径、不同层面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发改部门要重视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拟定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和基本建设计划时,优先将旅游项目列入重点项目行列,积极争取旅游项目资金;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争取旅游资金;建规部门在城镇规划建设的时候要结合旅游发展,充分考虑旅游功能,在环境营造、建筑立面控制等方面满足旅游发展的要求,城乡风貌改造要融入旅游元素;国土部门要支持旅游建设用地的使用,重点支持世界旅游城建设用地,同时加大景区土地收储力度,筹措发展资金;交通部门要将旅游公路建设优先列入规划,抓紧做好重点景区道路立项,加快在建旅游公路建设;金融部门要对旅游项目建设给予信贷扶持;宣传、文化部门要将旅游宣传作为外宣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旅游宣传和新闻报道,对我市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加强和指导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农业部门要加强特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人事、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劳动部门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市、县两级旅游局作为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工作的主动权,与上级主管部门搞好沟通,与同级部门搞好协调,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都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能,全力支持和配合旅游工作。全市上下形成部门齐抓共管、扶持旅游产业新发展的良好局面。
市长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篇4
同志们:
这次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交接的重要节点召开的重要会议,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要精神的会议,也是一次再加油、再鼓劲、再动员、再部署的会议。刚才,正宪副书记宣读了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的考评通报,希望大家进一步找准位置、找到差距、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王群书记作了很系统、很全面、很生动、很有指导性的工作报告,客观总结了过来的工作,精准分析判断了当前形势,对下一阶段如何促进常德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大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上来,统一到王群书记的报告上来,认真领会,认真抓好落实。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要正确把握市委对宏观大势的判断。我们正处于发展动力加快转换、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竞争弯道比拼的新阶段,需要我们坚定信心、坚定目标,强力推动各项工作,这就是当前的大势。
二是要深入领会市委对预期目标的考量。对下一阶段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我们理解就是两句话:第一,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比如GDP增长9%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这是中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常德的发展来势所决定。第二,“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与周边市州的情况要基本平衡,而不是无中生有,拍脑袋拍胸脯拍出来的。在经济发展指标上,气可鼓而不可泄。
三是要全面理解市委对重点工作的安排。按照战略上打持久战、战术上打歼灭战的要求,继续打好“三大战役”、强力推进“五个常德”建设,重点抓好项目投资、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工作、全面小康、改革开放、风险防控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点、难点、目标、方向在哪里,大家要心中有数,握紧拳头保重点,攻坚克难见成效。
四是要认真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现在不缺思路、不缺规划、不缺理念,关键是缺责任、缺担当、缺落实。要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大家要把会议的精神、把王群书记的报告,与本地本部门实际相结合,不能“高射炮打鸟——不着边际”。要与抢抓机遇相结合。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困难很多,在困难面前是被困难吓倒,还是迎难而上,这就看我们的水平、看我们的能力、看我们的担当、看我们的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五大任务,危中有机,要抢抓机遇,与跑项争资相结合。要与增进合力相结合。对各项目标任务要逐一细化分解,落实到单位、到项目、到岗位、到个人,做到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头上有任务,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合力。
最近会议比较多,在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全市“三大战役”流动现场会上该讲的都讲了,特别是王群书记刚才的工作报告很全面、很清楚,不需要赘述了。但王群书记希望我讲一讲,讲一讲的目的是形成党政大合唱,是同心同力同向,是更好地推进常德经济社会发展。这里,我再讲四层意思。
一、我们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20xx年,在市委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特别是在座的“关键少数”,付出了心血、付出了智慧、付出了汗水,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我仔细梳理了一下,有“十个最”:
第一,最有说服力的是各项经济指标。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上达到了年初预期目标,基本上处于全省中等偏上位置,和市委提出的不冒尖、不垫底、不拖后腿的要求相符合,各项经济指标在逐步夯实。预计GDP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2%,财政收入达到210亿元,增长14.5%,税收占比超过了72%,运行质量非常好。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充分反映了大家的辛苦程度,充分反映了常德经济社会发展的来势。
第二,最大的亮点是美丽经济。华侨城欢乐水世界盛大开园,湖南国际旅游节成功举办,完美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柳叶湖的浪花飞起来了,常德市的人气旺起来了。
第三,最新的名片是海绵城市。常德入围全国首批16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全国的启动仪式在常德举行,常德一不小心与武汉、南宁等城市在这个工作层面上平起平坐,这非常不容易,既得到了面子,也得到了里子,上级投入包括以奖代投高达15亿元。下一阶段,无论是国家,还是省里都会强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常德的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第四,最强的信心是产业项目。常德电厂、汉能光伏、万达广场、友阿广场、中以二代光纤、烟厂易地技改、湘雅常德医院等项目建成投产或加快推进的过程,就是产业项目不断夯实的过程,促进了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项目的来势决定了常德的实力,决定了常德的“腰杆子”更加硬气了。
第五,最好的来势是交通建设。桃花源机场改扩建已经完成了,形象已经出来了,石长铁路增建二线及电气化改造竣工通车,黔张常高铁建设抓紧推进,沅澧快速干线一、二、六号大道开工建设,安慈高速今年上半年要开工,长益常高铁、常岳九高铁等项目各个方面的衔接都非常好,可以预见常德交通枢纽的位置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交通建设会起得迟、到得好,我们出门看世界将会更方便、更快捷。
第六,最实的成效是民生改善。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全覆盖,精准扶贫和教育卫生三年攻坚扎实有效推进,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自豪感日益增强。
第七,最好的平台是工作环境。常德有一个好班长,有一个好班子,有一个好团队,有一个好氛围,这是常德经济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保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没有这个保障,一切都是白搭。不管外面天气如何,总得给自己营造一片蓝天。这个蓝天就是常德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环境。
第八,最喜的变化是常德的人心。民心是秤,民心是水,大家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在日益增强。
第九,最中肯的评价是对常德的口碑。到常德来之前,有的同志提醒我,常德这个地方“水”很深。但我到常德来了三年,对常德人民的认同、对常德人民的包容,非常感激、非常感谢。现在,省内外到过常德的人,对常德人民的认同感非常高,过去是能说会道,现在是能说会干。
第十,最好的期待是“十三五”规划。只要“十三五”规划实现了,常德美好的明天就到来了。
二、我们绘就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前不久,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绘就了“十三五”发展的蓝图,这就是“一个中心、三个迈进、五个常德”。“一个中心”就是把常德建设成为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三个迈进”就是迈进“高铁时代”、“大城市时代” 、“千亿产业时代”。“五个常德”就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建设智慧常德、健康常德、美丽常德、现代常德、幸福常德。这个目标是积极稳妥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同时,现在感觉压力也很大,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少。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实体经济非常不景气,县域经济不强,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完全形成,常德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没有到居功自傲的程度,仅仅停留在量上的变化,没有质的飞跃,更为可怕的是内生动力不足。成绩要肯定,问题和困难要认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看到信心,看到前途,看到希望;越是在有成绩的时候,一定要认清困难、认清问题。这是辩证法,是一分为二。我们绘就了一幅美好的蓝图,不能停留在规划上,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停留在梦想上,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实现人生的梦想、常德的梦想。,
1.这是一幅促发展、惠民生的蓝图。坚持五大发展、建设五个常德,根本要求是发展,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常德发展的不充分、不全面、不协调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状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关键环节,一切都是为了让常德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都是为了常德的城市建设、县域经济、全面小康提升到新的档次、新的水平。
2.这是一幅补短板、增优势的蓝图。迈进“三个时代”,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也是现在的短板和不足。这是讲好“常德话”的需要。“北京话”要讲、“湖南话”要讲,但最重要的是讲好“常德话”,要把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与常德实际很好地结合,在常德的大地上扎根、茁壮成长。
3.这是一幅优结构、强动能的蓝图。顺应经济新常态下速度调整、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趋势、新特征,把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摆上了重要的位置,更加突出培育新型产业、网络经济、美丽经济、新兴服务业、新兴消费等新的增长点。现在有的产业是夕阳产业,甚至是朝不保夕的产业,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跳出常德看常德、跳出常德发展常德,在新的产业上培育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4.这是一幅聚能量、鼓人心的蓝图。“一个中心、三个迈进、五个常德”的发展目标,特别是把常德建设成为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认同感高、可行性强、引领性好,是常德人民多年来的梦想,将更加有力促进上下同心、目标同向、干群同力,汇聚起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强大正能量。
5.这是一幅能实现、会实现的蓝图。假以时日,只要大的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只要常德人民同心同德、坚持不懈,就一定会实现。如果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真正形成,交通枢纽能够形成,柳叶湖的浪花能够响起来,在桃花源能够把心安下来,过江隧道能够打通,沅澧快速干线500公里能够形成,长益常高铁、常岳九高铁能够建成,北部新城、江南新区能够建好,东部城区功能能够完善,这些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能够实现,至少我本人很激动,觉得也一定能够实现。
三、我们拉开了一个奋进的序幕
五年发展,关键是头年,关键是开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按照王群书记报告的部署,全力抓好今年的各项工作。重点是五个方面:
1.要积极稳增长,更要努力争取较高的发展速度。当前,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但这绝不是斗志松懈的理由,不是无所作为的理由,更不是发展失速、发展落后的理由。从常德的市情来说,要解决发展不足、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等问题,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全省发展第一方阵的位置,就必须走追赶型发展之路,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既不能患焦虑症,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是正常的,但要以速度换质量、换后劲;也不能患失速症,打着调整结构、动力转换的幌子,对速度下滑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一个总的要求,全市发展速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区县市发展速度不能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株洲醴陵市财政收入达到38亿元,20xx年预计42亿元,相当我们最强三个县的总和。是骡子是马,关键是拉出来溜一溜。区县市要敢于打头阵,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不能感觉不错,还过得去,这样不行。
2.要全力建平台,更要把平台基础转化成发展优势。平台是载体、是基础、是依托,只有打造大平台,才能吸引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在城市平台、交通平台、园区平台上面都要加大力度。比如在城市平台建设上,既要力争更净更美,更要注重宜居宜业,吸引更多的人到城市来、更多的产业到城市来,走“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子,把城市建成扩大内需的平台、推进转型的平台、产业发展的平台。比如在交通平台建设上,要进网、联网、成网,层次能高则高,建设能快则快。区位优势是靠交通优势来体现的,没有交通优势,讲区位优势就是一句假话。正因为这样,我们最近几年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20xx年的力度会更大。要进一步增强各种交通设施的整体效能,以交通优势提升常德区位优势。再比如在园区平台建设上,各地的园区基础设施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标准化厂房存量较大,要尽快把这些优质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动力。
3.要坚决促转型,更要在转型中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如果不加快转型,今后发展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越走越难。现在,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创元铝业等企业,都能感觉到。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加快转型。当然,转型并不是否定现有产业、抛弃现有成果,而是要在现有基础上,闯出一条新路,培育一批新的动能,实现产业的升级、动力的转换。我市的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产业的比重接近15%,农业的比重偏高。工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烟厂占比超过50%,创元铝业、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生产经营面临一些困难,而且重要产业的企业总部都不在常德。这都是巨大的隐忧。一定要在转型中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大力激活美丽经济,做大做活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将其培育成为投资的重点、消费的热点、开放的亮点,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传统企业线上与线下融合,让老树发出新芽,让新苗快快长大。大力促进创新创业,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培育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4.要持续优环境,更要以良好环境吸引投资扩大开放。良好的环境,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地方的最大竞争力,也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象征。我坦率地跟大家讲,从常德市域内经济发展环境来看,表面上风平浪静,表面上还看得过去,但只要你跟企业家、投资者深入地聊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的经济发展环境还是不太好。有的同志讲,某些人把常德人的“精明”体现得非常“完美”,在个别招投标过程中,如果不跟常德人合作,就可能被踢出去。还有房地产市场有些混乱,有的“一女嫁几夫”。 20xx年全省综治民调,常德经开区排122位,希望正锡同志、育智同志认认真真去抓。民调这么差,不是别人跟常德过不去,而是基层干部、基层企业、基层群众对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不满意。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今年绩效考核,要加大综合民调的分值比重。经济环境不优化,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一切都是白谈。在政务环境方面,目前仍然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整治和优化,以环境的大改善促进要素的大聚集。在生态环境方面,这是常德最大的优势,要通过环境保护和治理为现代产业发展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要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促进环保产业加快发展,不断将生态优势放大和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开放环境上,要增强开放意识,加大口岸等开放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泛湘西北对外开放高地。要真开放,而不是假开放;要真开明,而不是小精明。
5.要尽力惠民生,更要注重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对弱势群体、“三无”人员、五保户,一定要多关爱、多支持、多帮扶。这体现制度优越,体现人文关怀。特别是对当前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没有任何理由可讲,没有任何价钱可讲,要把农民工工资的保障摆在第一位。农民工是最弱势群体,一年到头干的都是最累的、最脏的、最危险的活。改善民本民生,既要积极作为,也不能大包大揽。要突出保基本,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更加注重做好社会保障、安全稳定等重点民生工作,切实把基本民生保住,把底线兜住;要突出保就业,宏观经济下行将会降低吸纳就业能力,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加强监测预警,加大就业支持力度,千方百计稳定就业;要突出保收支,随着供给侧改革的系统推进,财政收支矛盾会比较突出,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有保有压,该减的一定要减下来,该保的一定要保住。
岁末年初,我们要切实抓好当前工作。一是研判经济形势。最近,中央、省里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提出了很多新思路、新观点和新举措,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结合常德实际,加强向上的对接沟通工作,争取将这些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二是大力争资争项。要“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抓住春节期间返乡探亲的有利时机,主动拜访常德在外的成功人士,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家乡,增强回乡创业的信心;让他们更多地推介常德,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常投资。三是推进重点工程。春节前后、市“两会”期间,要重点开工一批项目,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局面,形成一种抓经济发展、抓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抓好新上项目开工的前期工作,加快在建项目的工程进度,策划一批项目、开工一批项目、竣工一批项目。四是加强生产调度。要加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调度,做好煤、电、油、气、运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供求协调,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五是关心群众生活。春节将至,各级各部门要搞好走访慰问和“送温暖”活动,确保城乡困难群体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做好蔬菜、粮、油、肉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保障工作,组织好货源,协调好运输,监管好市场。对真正生活有困难的,只要是向“四大家”和人社、民政部门提出说过不了年的,按照以往的惯例,给他送200斤米、20斤肉、200块钱。在春节期间,要继续坚持“五不停”,即不停电、气、水、电视、电话。六是维护安全稳定。要以铁的手段落实各行业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春运安保工作,强化商场、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管控,深入开展矛盾排查化解,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
四、我们担负了一份重大的责任
有这么好的蓝图、这么重要的工作,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这么大、工作的困难这么多,特别是区县市和乡镇的干部非常不容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为社会承担了很多、付出了很多,有委屈、有苦恼、有压力,我们都能够理解。实际上,市委市政府在考虑问题的过程中,竭尽所能为基层担责、为基层分忧,尽可能保护基层利益。但是,在工作层面还得严格要求、狠抓落实、强化责任。既然坐到了这个位子,就必须担起这个责任,这是组织对你的要求,也是你的良心所在。今后几年,是常德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是量变到质变的冲刺时期。把常德建设得更好些,让群众的生活更好些,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在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五个敢于”:
1.敢于担责担当。责任无处不在,担当义不容辞。这是一种义务。党章党规党纪,不仅规定了我们不能干什么,还规定了我们必须干什么。不该干的干了,那是违纪;应该干的没干,那就是失职。这是一种素质。党员干部合不合格,一看对党忠不忠诚,二看个人干不干净,三看敢不敢于担当。有的人不出事时嫌官小,出了事后嫌官大。要有“四不怕精神”,不怕得罪人、不怕被误解、不怕遭非议、不怕遇挫折。这是一种自觉。遇到问题主动上,接到任务奋力干,应该成为工作的一种常态。不能当太平官、扮“老好人”、打“太极拳”,只想保“位子”、不去挑“担子”。在某些人看来,世界上最好的事,就是不管我的事。这是一种光荣。古人讲“为官避事平生耻”。那么,主动担当、奋力实干就是一种价值所在,就是一种无尚光荣,不要占了位子而不去做事。要为担当者而担当,让干事者得实惠,让有为者更有位。实事求是地说,常德的干部、人文环境有很多的优点,但是担当和抓落实还是有所欠缺。
2.敢于碰硬碰难。在当前的环境下,易是短暂的,难是长期的。困难、挑战甚至危机,在工作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是工作生活的本来面貌。要做矛盾终结者,而不是中转站。从政为官,越往上走、官职越高,困难会越多,挑战会越大。越是有困难,越是有风景。李大钊说,“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毛主席说,“无限风光在险峰”。人生就是要碰难,解决了问题就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在变化飞快的世界里,看似安稳的日子,是最不安稳的。人的一生留下的最深印象,一定是那些艰难的日子、那些艰难的事情;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候,必定是战胜困难后那一份轻松、那一丝欣慰。一个人不断努力的过程就是让自己值钱的过程,赚钱不如说自己值钱。小困难小成功,大困难大成功。经济学上有一个懒马效应。两匹马拉东西,第一匹马走得快、走得好,主人就把第二匹马的东西搬过来给第一匹马,第二匹马非常高兴,觉得今天又占了便宜。时间长了以后,主人觉得根本就不需要两匹马,就把第二匹杀了吃肉,这叫懒马效应。这也印证了少奇同志的一句话,占小便宜吃大亏。只有改变自己的态度,才能改变人生的高度。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也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当前,我们的改革、扶贫、全面小康、交通建设、产业转型等等都到了攻坚时期,只要我们咬紧牙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就一定能闯过种种难关、登上新的台阶,再造常德发展的新优势、新辉煌。
3.敢于创新创优。太阳每天从同一个地方升起,但人生不能总在同一个地方徘徊。不能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过得优。这几年,常德发展有好的来势、好的效果、好的口碑,关键在于创新创优。“三改四化”的路改是创新创优的结果,承办湖南国际旅游节是创新创优的结果,我们常德具备创新创优的条件,我们常德人具备创新创优的素质。创新创优的本质,在于平凡中追求棋高一着。创新创优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事情。事事皆可创新,处处都能创优。去年,我们承办的湖南国际旅游节开幕式,举办时间从白天调整到晚上,演出地点从陆上调整到水上,看似简单的一次创新,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创新创优的核心,在于高标准严要求。陈寅恪教授有“四个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只有从高从严,才能激发潜能、焕发生机,最终让人“眼前一亮、拍案叫好”。创新创优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工作效果。创新创优不等于胡思乱想、东搞西搞,要做到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本质。要把上级的要求、时代的要求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出工作效果。创新创优的真功夫不在嘴上、图上,而在腿上、手上,最终要体现到具体行动上,贯彻到现实工作中。不能讲得天花乱坠,喊得惊天动地,实际工作还是老套路、老办法。
4.敢于落实落小。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要提高一级想问题,降低一级抓落实。提高一级想问题,就是要上升到上一级的角度,从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降低一级抓落实,就是上级领导讲概念、讲理论、讲思路,基层就不要再去讲这些了,关键在于怎么做,怎么落实。“十三五”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今年的工作任务已经明确,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只有一个字:“干”!不去干、不去落实,所有东西都形同虚设,半点价值也没有。要把抓落实作为政治责任。成功源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个别同志理论上偏了航,目标上偏了向,工作上偏了样。歪嘴和尚念歪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形式上的东西顾得多了,抓具体工作的时间就少了;面子上的东西想得多了,解决实际困难的动力就少了。要以不负一方山水、不负一方人民的赤子情怀,立说立行,说干就干,苦干实干。要把抓落实作为工作常态。努力有三种境界:尽力而为、全力以赴、不遗余力。我们都知道德国人很可怕,可怕的德国人让世界可怕,其实他们厉害的就是两个字“认真”。要把抓落实作为精神追求。纸上谈兵非好汉,身体力行真豪杰。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去抓落实、促落实,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抓落实不罢休。
5.敢于吃亏吃苦。人在社会上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就是吃亏吃苦这四个字,这也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吃不得苦、吃不得亏,就很难让人认可。要懂得吃亏就是福。教育家陶行知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豫剧里有一首《吃亏歌》: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当干部就应该肯吃亏,肯吃亏自然就有权威;当干部就应该常吃亏,常吃亏才能有所作为;当干部就应该多吃亏,多吃亏才能有人跟随。所以,敢于吃亏,才能推进工作、促进发展,也才能树立表率、凝聚人心。要懂得知足者常乐。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于右任家中有一副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如意”。现在有的同志基本的过程是,年轻时,不懂得;中年时,舍不得;年老时,用不得。一般来说,对自己越严,命运对你越宽;对自己越宽,命运对你越严。要懂得努力才有收获。有人说,猫喜欢吃鱼,可猫不会游泳。鱼喜欢吃蚯蚓,可鱼又不能上岸。上天给了你许多诱惑,却不让你轻易得到。要想实现,就要自己奋斗。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不要因为没有最好的回报就不付出,不要因为没有完美的结果就不开始。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总得选择一样。命运命运,关键还在于抢抓机遇。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敢于吃亏吃苦,才能班子团结,才能形成合力,真正形成正能量。要懂得守住底线才有幸福。珍视身后名,不贪眼前利。金钱会让深刻的人更深刻,浅薄的人更浅薄。金钱就像水一样,少了它,会渴死;贪图它,会淹死。不敢腐,靠高压惩治;不能腐,靠法制和纪律;不想腐,靠信仰和觉悟。
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同志们:
这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的总体要求,认真总结2009年的经济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强化项目投入,推动转型升级,全力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下面,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寻找差距,切实增强全力加快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09年是我市“一年打基础、二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中的有起色之年,也是我市经济发展初步呈现出向好趋势、一批历史遗留难题得到有效破解的转折之年。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全力以赴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48.8亿元,同比增长9.1%;财政总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2亿元,同比增长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7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5.3亿元,同比增长11.8%;外贸出口总额10.7亿美元,同比增长5.9%;存款余额368.2亿元,同比增长32.3%;贷款余额246.3亿元,同比增长30.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955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0039元,同比增长11%。
回顾一年来的经济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全市经济运行整体企稳回升,经济指标呈现出向好的趋势,追赶之势正在形成。GDP增幅自2004年以来首次高于金华市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限额以上工业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3项指标增幅位居金华市第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外贸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投资额4项指标增幅位居金华市第三,财政总收入、工业用电量、贷款余额等指标与往年相比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工业经济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17家,实现产值250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增加值131.67亿元,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占比达53%。产业培育成效明显,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和利润总额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占比分别达83.6%、83.5%。经济开发区“组团式发展”框架初步形成,横店电子产业园区整合提升步伐加快。完成工业区开发面积1450亩。建筑业不断壮大。45家企业顺利通过资质晋升。完成建筑业产值746.3亿元,首次跃居全国各县市区第一;新创“鲁班奖”2项,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43项;实缴地方税费4亿元。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实现粮食总产量18.8万吨,被评为浙江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完善农业主导产业规划,新建农业主导产业基地1.3万亩,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0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7家。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放来料加工费2.3亿元、48家农家乐营业收入7587万元。第三产业增势良好。实现商品零售总额197.8亿元,同比增长16.6%。各类专业市场总成交额、住宿餐饮业分别同比增长50%和11%。国际建材装饰城建成开业。工艺品专业市场成功转型升级为中国木雕城。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新增入区企业56家,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上交税费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6.2%、34.9%。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27.1万人次,同比增长10%。外贸、外资、外经“三外”工作进一步拓展,新批三资企业6家,新成立境外办事处3家。
(二)项目建设克难奋进。申报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产业振兴计划项目3个、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1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个,共获得上级补助资金2743万元。37个市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入9.7亿元。全市重点工程建设比往年有了大幅度好转,计划投资完成率比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红椿巷区域旧城改造、第二自来水厂、东阳剧院、广电中心等全市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东门菜场改造、垃圾填埋场技改扩容、第二期廉租房等重点项目完成建设,外国语学校、市委党校和档案馆等项目基本建成。东阳人经济回归工程成效明显,共引进项目60个,计划总投资为61.5亿元,其中广厦明凯照明、康恩贝、浙江瑞邦科技等2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投资13.5亿元;36个项目已经签约。市内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启动实施新一轮大投入、大发展规划,如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太阳能事业部和花园集团下属的浙江昌兴铜业有限公司在四个月内建成投产,投资都达亿元。形成了市外企业回乡投资、市内企业加大投入的良性互动格局。
(三)发展方式积极转变。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重点高新技术产品1只。品牌战略深入实施,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只、省著名商标7只、省名牌4只。完成参与19项国家标准制订。着力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谋求发展。歌山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投入试运行,化学工贸公司等企业关停搬迁工作有序实施。完成二氧化硫、COD的减排任务。横店电子产业园区环境整治通过验收。完成了歌山、东阳江、马宅3个镇和30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启动了58个村的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创建金华市级生态村11个,省级生态镇1个。积极探索东阳江、南江流域水质保证考核机制,建立部门镇乡联席会议机制、生态水补给机制和节能减排奖励机制。
(四)政策帮扶力度加大。针对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时制订出台《关于建立政府特别奖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2009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加快落实各项政策,全年共为企业减免税费0.99亿元,出口退税8.96亿元,兑现奖励资金1.47亿元。全年财政民生支出达1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2%。着力加大建筑业扶持力度,设立了对外承包工程保函专项资金。积极协调畅通银企合作渠道,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新增小额贷款公司1家、中小企业担保公司2家、典当公司1家。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和企业帮扶行动,市级领导、机关部门班子成员和镇乡街道主要领导深入企业,积极帮助解决用地、融资、招工等难题,累计破解企业发展难题348个。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极为困难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我们能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令人振奋。这是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创新实干、不懈努力的结果,是经济战线的同志特别是所有纳税人辛勤工作、奋勇争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发展水平不够高。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比重仍然呈倒臵状态,特别是处于中坚力量的亿元企业与周边县市相比,明显偏少。农业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少、带动力小、附加值低,农民增收的渠道仍然有限。商贸服务业的发展还处在起步壮大的阶段,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二是发展后劲还不足。近年来,投资力度虽然加大,增速也在加快,但我们的增长是在低基数上的增长,因而呈现出增幅高、增量少的特征,总量上与义乌、诸暨等县市比差距较大,并且我市企业规模小,大项目少,带动力强的项目更少。三是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我市“六六产业”布局还不尽合理,产业平台配套设施不尽完善,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不长,缺乏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能力还不强,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四是发展氛围还不够浓厚。我市经济发展与周边县市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区位条件、政策环境、人才技术等因素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思想观念没有完全与时俱进,创新办法不多,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不够强,目光不够长远,视野不够开阔,工作力度还不够到位。上述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整改。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扎实做好2010年经济工作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最后一年,也是应对“后危机”时代新考验,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对于推进我市实现奋力追赶,奠定“十二五”时期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我市实际,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强市”、“一主多元”发展战略,以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目标,以经济转型升级为努力方向,以推进“六六”计划落实为重点,以开展工业发展竞赛活动为载体,着力做大总量、调优结构、增强后劲,努力谋求争先进位,年内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达到金华市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进入金华各县市前三名。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5%;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1%,其中工业性投入比上年增长15%;外贸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围绕上述总体目标和要求,2010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项目投入为抓手,大力推进第二产业发展 我们要始终把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壮大建筑业,打造更具集聚效应和发展优势的产业集群。
一是坚持项目推动,着力加大工业投入力度。项目牵动发展全局,决定发展速度,关系发展质量。要毫不动摇、深入持久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项目触角延伸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以实实在在的项目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今年要以“350”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项目投入年”活动。年内要力争引进工业项目50项,总投资30亿元;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性投入50亿元;实施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50项。要积极主动争取政策性项目。今年国家为了应对“后危机”时代,巩固企稳回升势头,将继续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各部门、单位要抓住机遇,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准确把握政策导向,积极加强联系沟通,在关键产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等领域谋划一批项目,做好策划、筛选、包装等基础工作,提高项目争取的成功率。要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上项目。以东阳人经济回归工程为抓手,充分利用我市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创新招商形式,提高招商成效。每个招商联络组争取引回投资超亿元工业企业1家;要完成“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1至2家、3000万元以上工商贸服务企业1家、2000万以上的科研合作项目2至3个、500万以上的高效特色农业开发项目1至2个”等4项目标任务中的2项。要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重点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在工业、农业、三产等领域引进、建设一批投资大、质量高、效益好的大型项目,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要全民创业新上项目。大力引导外出经商人员、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毕业生,开阔思路,向内挖潜,激活民资,掀起全民创业热潮。要制订出台全民创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在税费减免、金融信贷、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他们心系家乡、安心创业、创出大业。要对创业者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在全社会营造创业光荣的浓厚氛围,形成千军万马创新创业、争上项目的生动局面。各镇乡、街道和各部门、单位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带头抓项目,争当“项目书记”、“项目镇长”、“项目主任”、“项目局长”,真正用第一位的精力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抓好项目工作。
二是推进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按照“产业抓升级、产品创名牌、技术上水平”的指导思想,加大对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的投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要运用产业政策、供地政策和价格杠杆等手段,在园区布局、产业准入、亩产税收、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标准上予以调控,促进要素合理流动,推动“六六”产业科学布局;对各个产业,在淘汰落后技术设备、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扶持行业龙头企业、创品牌等方面强化政策扶持,鼓励企业采用和参与制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积极推动创建“中国磁都”、“全国箱包产业基地”,推动“六六”产业转型升级;抓好企业培育,组织实施“十百千”工程,年内全市新增产值超10亿元工业企业2家、超亿元企业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0家。要强化新产品的开发研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参与企业、行业产品标准制订,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要举办好第二届博士大会,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姻,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筑巢引凤,借力发展。力争完成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0项;创建省级技术中心1个、金华市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40只,培育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家。
三是发展壮大建筑业,努力实现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跨越。始终把建筑业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产业来抓,促进建筑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引导建筑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鼓励建筑企业回乡建立建筑生产基地,启动建设建筑业“总部经济产业园”,形成建筑企业总部以及与建筑业相关的设计、实验、展示、监理等服务企业总部的集聚区,进一步提高建筑业对本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加快“走出去”发展步伐,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推进建筑业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00亿元,创鲁班奖1项,创省级以上优质工程40项。
四是着力构建发展平台,打造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车组。重点抓好两个省级开发区建设。继续推进经济开发区和横店电子产业园区整合提升工作,重点做好“机制创新、招商突破、产业升级、功能开发、土地集约”等五篇文章,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集聚,进一步做大做强省级开发区这个主平台,更好地发挥两个省级开发区的“主战场”作用。积极推进镇乡工业功能区建设。要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南马机械工业功能区三期、六怀工业功能区、红木家具产业园、竹溪工业功能区等开发建设,整合资源,发挥特色,完善园区水、电、通信、道路等配套设施,提高承载力和辐射力,推动镇域经济做大做强。
五是开展工业竞赛,营造全力加快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以“重投入、优服务、增后劲”为主线,在镇乡、街道和部门开展工业竞赛活动,对镇乡、街道的工业性投入、税收、工业用电量、规上产值、规上企业及亿元企业新增数等六项主要指标和部门服务效能每月进行考核竞赛,定期兑现奖励。建立每月研究工业制度。市级层面每月召开全程代理员和镇乡、街道经发办人员会议,镇乡、街道每月要召开班子会议等专题研究工业经济,分析研究工业形势。建立全程代理制度。严格执行“围墙内由企业负责,围墙外由政府负责”的全程代理服务制,市内对镇乡、街道的联企人员和全程代理员进行业务培训,部门一次性告知,由全程代理员办理各项手续;市外由部门向上沟通协调办理各项手续。建立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对所有企业落实镇乡、街道干部联系,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建立工作信息通报制度。对每月竞赛结果、企业国地税费缴纳情况、社保进度、企业注册登记、全程代理结果等由相关部门通报到每个镇乡、街道。
(二)以强农富民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农”工作始终是我们全局工作的基础。在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中,最需要加强的是农业基础,最需要扶持的是农村发展,最需要加快的是农民增收。市政府今年安排财政资金2.5亿元用于“三农”建设,比上年增长35%。
一是要发展“新产业”,大力推进农业转型。要以工业化的理念和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坚持走特色化的路子,把特色做大、做优、做新,做成具有地理标志的品牌,让我市的粮油、茶叶、香榧、席草、中药材等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坚持走产业化的路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构建农户专业化生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新机制。坚持走标准化的路子,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在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实现增效增收。
二要培育“新农民”,大力推进农民转岗。要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和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开辟现代新型农民走向市场经济的“绿色通道”,提升农民创业致富能力。今年要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5万人次。要把壮大来料加工业、农家乐、家政服务业和建筑业作为促进就业、致富百姓的主攻点,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今年要力争培育龙头农家乐10家、特色农家乐20家,新增农家乐3家。新培育来料加工专业村3个。要继续深入实施扶持山区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的“六大行动计划”,落实“一户一策一干部”等各项帮扶措施,加快推进24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的项目建设,继续推进下山移民搬迁工程,力争减少低收入农户15%以上。
三要建设“新家园”,大力推进农村进步。积极实施农房改造,全年投入4500万,完成农民正常住房改造建设6千多户。扎实抓好村庄整治建设,完成1个镇的整镇整治和50个全面整治村的整治建设,其它每个行政村都有单项整治项目,争创金华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5个。要扎实做好农民饮用水工程扫尾工作,加快市第二水厂建设和饮用水进村入户进程。继续扎实推进水库保安、强塘固房、灌区配套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及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建设,启动南江水库及5座小Ⅱ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整治病险山塘34座,完成灌区渠道衬砌36公里、清水河道整治建设30.4公里。不断完善农村交通网络,加快东永高速公路和怀万线、画南下线等干线公路建设,做好三联至新渥、东白山景区等公路前期工作,争取早日投入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三)以创新创强为动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商贸、影视、旅游等产业是我市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要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促使第三产业在投资领域、发展水平、发展规模、发展档次、经济效益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一是培育壮大商贸流通业,推动低小散市场向专业市场群转型。要进一步加大中国木雕城推介、宣传和管理力度,着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木制工艺品和木雕(红木)家具集散地。完善白云商贸园区专业市场群的交通、仓储等配套建设,扎实推进国际缝制机械市场、国际采购服务中心、国际汽配城、城西客运中心、中心粮库、浙中再生塑料集散加工中心等一批重点市场和流通项目建设。要继续实施积极的内扶外引政策,在培育壮大本地商贸企业的同时,吸引国内外龙头商贸企业入驻。
二是大力发展影视产业,推动影视拍摄基地向影视产业基地转型。加快影视制作基地化、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建设,打造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于一体的现代化影视产业平台,建设一条拥有专业的影视产业设施、完善的影视行业服务的完整影视产业链。充分发挥知名影视企业标杆作用,吸引更多的影视企业入驻实验区,做大影视产业规模优势。建立影视产业贷款担保工作机制,开展无形资产质押、版权捆绑质押等试点工作,着力解决影视企业融资难问题。力争实验区入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0%;上缴税收1.7亿元,同比增长15%。三是整合提升旅游产业,推动分散旅游向大旅游格局转型。充分发挥规划先导作用,巩固“旅游经济强市”创建成果,强化旅游资源整合,持续推进全市大旅游格局构建。编制完成《东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卢宅古民居保护利用和东白山生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景区品质提升工程,做好横店影视城5A级景区和中国木雕城、花园村等景区升级创建工作。加大市内旅游线路的整合包装推介工作力度,重视旅游特色产品开发,着力延伸旅游产业链。加大旅游城市宣传推介力度,整合宣传促销资源,努力打响“影视横店、歌画东阳”的文化旅游品牌。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亿元。
四是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进一步加大现代服务业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我市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主副分离,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仓储配送、服务外包等业态,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物流配送、金融保险、信息传输、中介服务、技术服务等主要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加快发展以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主要面向生活的服务业,改造和提升餐饮、宾馆、娱乐、购物等传统服务业档次和品位。
(四)以缓解要素制约为保障,着力推进可持续发展 要坚持和谐发展、科学发展,高度重视要素保障工作,抓好资源的节约可循环利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今后发展拓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树立起“亩产论英雄”的理念,按照“管住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原则和要求,改善供地办法,支持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鼓励“零增地技改”和建设多层标准厂房,高效配臵土地资源。要加强对“转而未供”建设用地和“占而不用”闲臵用地的后续利用,加大土地违法查处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
二是不断强化金融支撑。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对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支撑和推动作用。在当前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各金融部门要与企业、政府同心协力、共度难关。要认真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全力支持和配合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在我市进行金融创新试点,力争新引进股份制金融机构1家。加强银企对接,着力项目推介,协调银企关系,加大金融对工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确保今年工业贷款增速不低于上。
三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工作是应对能源紧缺、缓解环境压力的重要抓手。要加快推进新“811”环境污染整治,抓好限期治理企业的污染治理和重点整治企业的关停搬迁,加快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和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东阳经济开发区环境整治目标,实现东阳江流域“摘帽”。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主要污染物排放比上下降3%,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减排目标。要积极推广农业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继续抓好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建设。要充分运用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控制高耗能新上项目,禁止高污染项目进入。要加大对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对工业“三废”进行再利用。对工业污染的整治,要继续贯彻“关停一批,整治一批,规范一批”的政策,以高压态势解决区域和水源污染的问题,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三、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全面完成2010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
今年全市经济工作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到位。各镇乡、街道和部门、单位要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按照市委提出的“落实到位年”的工作基调和“全力加快经济发展、全面改善发展环境”的工作主题,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增强信心,振奋精神,以更强的斗志推动科学发展。2010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十二五”时期是我们东阳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发展的转型时期,也是实现奋力追赶的进程中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在这一段时期,我市承担着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肩负着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面临着环境容量和要素制约的双重矛盾。所以我们一定要从长远发展、打实基础的角度出发,规划出一个既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又适度超前、催人奋进,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宏伟蓝图。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宏伟蓝图,面临的压力和困难都是非常艰巨的,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年抓好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我们也要有“再争一流”的决心,破除畏难情绪,克服抱怨思想,增强信心,振奋精神,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在新的起点上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做得更到位,努力谋求争先进位。
(二)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以更新的理念引领科学发展。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更新观念未有穷期。我们与周边先进县市相比,表面上看是经济实力的差距,实质上看是发展环境的差距,但根本上看却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所以,要持续不断地解放思想,打开“总阀门”,解决好思路、理念问题,勇于突破“不可能”的思维局限,对定下的事,不找干不成的理由,要找干成事的办法。要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理念和办法解决问题,勇于在困难面前抢抓机遇、寻求突破。要倡导这样一种风气,只要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民生幸福,必须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做;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市委、市政府是干事创业者的坚强后盾,在推进发展进程中,可能会让同志们工作上累一些,但决不会让大家精神上受“累”,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支持干事者,旗臶鲜明地鼓励创新者,真心实意地宽容失败者,着力营造鼓励干事、支持创业、保护创新的良好环境。特别去年我市部分主要经济指标重拾升势,经济回升向好,但发展基础不稳固的形势下,我们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自觉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强化执行,狠抓落实,以更实的作风实现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落实是真本领。任何一项工作,抓而不实等于不抓;抓而不紧,等于没抓;抓抓停停,等于白抓。定下来的事,必须无条件、无阻力、无障碍地坚决执行,迅速落实,做到说了算,定了干,招之即来,来之能办,办之能成,要高效率、快节奏、强力度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到位。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来讲,要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研究掌握国家政策,熟悉精通市场规律,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作为镇乡、街道来讲,要克服平庸现象,不能满足于成绩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快年年走,要找准自己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干出自己的闪光点。作为部门、单位来讲,要增强主动为市委、市政府分忧的观念,对部署的工作,要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干成干好。要继续推行领导联系乡镇、包抓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制度,严格目标管理,改进督查方式,强化考核奖惩,努力提高工作效能。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使提出的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
市长经济工作会讲话稿 篇6
同志们:
这次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市五次党代会和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认真总结2006年我市工业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安排和部署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全面小康的长白山第一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刚才,立平同志通报了2006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情况和2007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安排意见,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全市工业经济基本形势
纵观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历程,特别是近几年工业经济发生的变化,我们不难看出,白山工业经济已经走出了多年徘徊的局面,正在步入或者说已经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大家知道,“九五”期间和“十五”前期,白山工业发展速度在全省始终处于后位,2001年至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的增幅分别为-3.3%、8.9%和6.19%。“十五”期末的后两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4年至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幅分
别以28.33%和27.8%的速度高位运行,在全省的位次明显提高。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70.2亿元,同比增长30.6%,是2003年的2倍;完成工业增加值65.7亿元,同比增长24.2%,是2003年的2倍;实现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32.3%,是2003年的3倍。产值和增加值累计增幅分别列全省第三位,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形势。
分析我市工业经济,特别是2006年工业经济形势,主要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特点:
(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们坚持以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的发展思路,着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煤炭资源整合取得成果,产业链条正向煤化工方向延伸,镁合金压铸件、单晶硅、碳化硅微粉等资源型产业的下游产品得到进一步开发,复合地板、家具、百叶窗规模能力增强,硅藻土的综合利用,特别是二、三级土的利用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医药、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人参、复合地板、矿泉水、硅藻土等特色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产业集聚效应已初步显现。更为可喜的是,我市的加工制造业水平明显提高,汽车配套、机械、电子、纺织等行业的存量资产得以盘活,与大企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铝车轮、轿车门、众邦电子、驶多飞等企业为一汽和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供货能力明显增强。2006年,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充的前提下,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非资源型产业所占比重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轻化工业所占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同比上
升了1.2个百分点。投资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05和2006年是我市有史以来技改投资最大、技改项目最多的两年,两年分别完成技改投资19.8亿元和40.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和103%,工业技改投资连续两年翻番,同时,全市工业项目投资连续两年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都在60%左右,为扩大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发展速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二)工业企业的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截止到2006年末,全市共完成企业改制187户,占全市应改制企业总数的94%,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也全面启动,随着全市企业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计划经济时期长期以来积累的矛盾和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在大量的存量资产得以盘活的同时,全市重点工业企业的产能得到了恢复,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得以提高,2006年,全市实现新产品产值9亿元,同比增长42.5%。据测算,目前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达到118.7,比2006年四季度上升1.1点,企业景气指数为128.5,比2006年四季度上升13点。坚持扶优扶强,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行政资源效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并通过大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使全市新经济增量不断增加,截止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237户,分别比2004年、2005年增加73户和33户,2006年产值增量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65户,新增量项目达81项,新增量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使全市工业初步形成了增量大、质量高、效
益好的势头。
(三)工业经济的外向度明显提高。200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45亿美元,其中出口1.22亿美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3倍和1.2倍,年均增长18%和16.6%,进出口总额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出口商品已达到19大类、490个品种,出口到70个国家和地区,全市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已达到224户,增长35.7%,工业品出口由过去单一化发展到现在的多品种、多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市引进外埠资金实现38亿元。通过项目招商和产权招商,引进了江苏雨润、上海恒巨、辽宁海诺、辽宁海芳、辽源金刚集团等一批外来投资企业,域外资本的进入,也带来了新的企业经营理念,推动了白山工业企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度的增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外扩张欲望明显增强,喜丰公司、丽美坚木业、金隆木业等企业已陆续在省外或国外投资建厂。
(四)要素平台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在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全力支持市城市信用联社改制,白山市城市信用社股份有限公司已正式挂牌成立,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0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和工业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不断增强,2006年,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担保资本金由2005年的4712万元增加到1.1亿元,协作银行也由原有的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和白山市城市信用联社扩展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白山市分行、白山市农村信用联社,截止到2006年末,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共受理
各类担保申请860余件,担保企业87户,担保165笔,担保总额10.7亿元,极大地缓解了我市工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资金运营水平明显提高,为企业融资、化解金融债务、产权流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共为企业解决流动资金3700万元,为159户企业化解金融债务5.8亿元,平均受偿率为6.2%,同时,积极发挥产权流转平台作用,缓解改革成本不足问题,截止目前共收购10户改制企业资产,为企业垫付改制成本3000万元,现已变现5户,回款1875万元。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解决企业技术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加强了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先后与大连理工、大连轻工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大连理工技术转移中心白山分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行,一些企业的技术难题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扩大生产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煤电油运生产要素综合服务平台方面,电力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目前66千伏河口变电所(3.15万千伏安)、66千伏六道江变电所扩建(3.15万千伏安)项目已开工建设,220千伏长白一次变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中。加强了对煤炭、成品油市场的监测,积极搞好供需衔接,加强了运输调度力度,保证了重点企业、大宗材料及产品的运输。
(五)合力兴工的氛围不断增强。目前,全社会已初步形成了关心工业经济发展、重视工业经济发展、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突出表现在:各级党委、政府在安排、部署、督查、检查经
济工作中,都把工业经济摆到了首要位臵,并从强化重点项目的协调调度机制入手,牢牢把重点工业项目抓在手上,市领导对20个重点项目落实了包保责任制,同时,又对全市重点工业技术改造项目落实了包保责任。对金刚水泥、复合地板、林浆纸一体化等重点工业项目,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项目推进组,通过现场办公、召开协调会等形式,有效地解决了行政审批、技术评价、要素配臵等问题,使我市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相继开工建设。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及时帮助并协调解决工业项目建设中和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并完善相关扶持政策,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我市的工业经济总量小。目前仅占全省的4.72%,位居全省第七位,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链条短、关联度低,资源型产业仍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70%左右。三是工业能源消耗形势严峻。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6.64吨标煤,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全省仍处于最高位,高耗能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压力较大,全市20户高耗能重点企业占全市综合能源消费总量的86.7%。四是生产力布局,特别是项目布局还不尽合理,市本级所占比重较低,其产业集聚效应难以形成。同时,我市工业经济还面临一些压力和不利因素: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我市在项目建设中
所面临的立项审批、环保、融资等方面的约束增加;国际、国内市场能源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不会太大,资源型产品的高价位不会继续;人民币利率上调使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部分出口产品加收关税或减少、停止出口退税等因素,给企业出口带来压力。此外,东北电力市场重新启动后,电力上网竞价还存在不确定因素,这将对全市工业利润影响较大。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地加以解决。
二、关于2007年重点工作
2007年,全市工业经济总的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工业提速增效,加快推进工业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加快推进要素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步伐,自我加压、奋力拼搏,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全市要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亿元,增长24%,力争完成85亿元,增长29%;完成工业总产值214亿元,增长26%,力争完成220亿元,增长29%;工业实现利润7.23亿元,增长22%,力争完成7.5亿元,增长2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力争下降11%;全年完成技改投资60亿元,同比增长50%;上半年,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为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我们在当前和今后3—5年内要重点实施“七大工程”,带动全市工业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加快我市工业化发展进程。
(一)重点工业项目带动工程。今年,是全省的“工业项目年”
和我市的“项目突破年”,我们一定要把“工业项目年”和“项目突破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完成工业项目投资100亿元以上,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0%以上。一是新建工业项目要有突破。确保林纸浆一体化、板庙子黄金等不少于3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在年内开工建设,确保金刚水泥、丽美坚复合地板等不少于20个投资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在年内建成投产。二是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要有突破。要突出抓好100万只铝车轮、众邦电子、天力泰、天风制药等一批符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符合经济转型要求和节能降耗的项目,确保完成技改投资60亿元,占工业项目投资的60%左右。三是新经济增量项目要有突破。对今年全市确定的64个工业新增量项目,各地、各部门要牢牢抓在手上,抓住不放,充分发挥工业增量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要强化对增量企业协调调度,完善增量企业调度机制,把调度、跟踪增量企业作为抓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重点。在此基础上,要每季度召开一次全市工业提速增效协调调度会议,随时了解掌握增量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增量企业生产运营中遇到各种问题。同时,在生产要素上给予支持和倾斜,促其满负荷运行,全力提速增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增量效能。四是项目管理上要有突破。目前,我市项目协调调度机制仍不够完善,各级领导包保的重点项目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发挥预期的效果。今年,对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要继续实行市级领导包保,今后,我们要每两个月召开一次项目工作调度会,对重点项目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发改委、经委等相关部门要分
类指导,重点突破,对重点新建、技改、增量项目,都要按月、按季排出形象进度计划,并按工期计划督促落实。五是谋划项目上要有突破。目前,我市工业储备项目严重不足,几乎到了无项目可抓的程度,因此,项目谋划工作刻不容缓。今年,全市要至少谋划出100个投资超亿元的工业项目,市区、开发区及所属中省直企业要达到50%以上,市本级要以市经委、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为载体,组成若干个产业组,落实责任,各地也要制定谋划项目的目标责任,对项目的可行性和成熟度,市里要确定出统一标准。
(二)企业创新推进工程。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我们就是要通过实施企业创新工程,全面加快我市企业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在推进企业体制创新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巩固改制成果,全力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一是对未完成改制的13户企业,抓紧研究制定改制方案,确保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企业改制工作。二是对已改制的企业按照“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身份转换到位、国有资产退出到位,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进行检查,巩固改制成果。要确保抚松县三利木业公司、靖宇皇封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要达到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身份转换到位;靖宇西洋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抚松县木旋家具厂等7户企业要实现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市制鞋厂、教育建筑公司、抚松县药材公司等12户企业要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市天富房屋建筑有限公司、抚松国营二参厂等16户企业要完成产权过户手续;市新宇煤矿、抚松国营三参厂等
14户企业,要完成土地变更手续。对尚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的改制企业,落实责任部门和人员,排出工作时间表,抓紧时间办理产权变更手续。同时,抓紧时间与工商部门衔接,集中注销第二批改制后关闭的企业。三是要抓好企业改制遗留问题的处理工作。抓紧完成企业依法破产终结工作,市经委及各县(市)区要主动协调各级法院,尽快终结破产案件。市经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办法,解决“老有所医”问题,避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要成立工伤人员、工亡遗属托管机构,对市直改制企业的工伤人员和工亡遗属集中管理。要继续与沈阳铁路局沟通,尽快解决部分改制企业土地权属问题。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购的尚未变现的5户企业,要在3月末前公开挂牌出售完毕。继续做好改制企业档案资料管理和信访接待工作,同时对现存的6户改制企业留守处,要在3月末前基本完成接收工作。四是要积极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市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已举办了全市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培训班,对厂办大集体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操作程序已经明确,全市要按照省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积极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上半年要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今年,要把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作为全市企业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当前,全市各级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的政策和工作程序,顺利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要合理规划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的工作进程,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排出厂办
大集体改革试点的形象进度,确保上半年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今年三季度以前要搞好收尾和总结工作。同时,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把省下发的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文件和市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汇编成册印发给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以便在改革试点中运用,要保持改革试点的稳定。市、县(市)区两级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特别是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要广泛宣传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的政策,提高职工对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的理解,引导企业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绝不允许上下推诿、久拖不决、激化矛盾。各级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化解改革试点中的矛盾,使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保持社会稳定。在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帮助企业逐步建立完善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人才资源管理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要注重企业家素质的提高,努力打造新型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企业不断提高管理、融资、营销和研发能力。
(三)扶优扶强工程。对技术先进、主业突出、行业优势明显、规模效益好的企业,要一企一策,逐户制定支持加快发展的政策,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要素上给予倾斜,全力支持企业实施滚动发展计划,快速扩张。逐步将天风药业、丽美坚木业、金刚水泥等骨干企业培育成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小巨人企业。要加大对天力
泰、众邦电子、邦田木塑等高成长性企业的扶持力度,促其快速成长,尽快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骨干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激励机制,对绩效突出,纳税额高的企业,政府要给予奖励,成绩卓著的要给予重奖。同时,要切实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今年,各级政府都要把企业上市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建立上市培育组织机构,设立专门企业上市领导小组,适时邀请国家、省证券专家来我市进行上市辅导。近期,市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关于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指导意见》,要加大对股份有限公司改组和规范力度,重点培育喜丰塑料、天风制药等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力争在2009年前实现1户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按照企业上市的要求,积极培育东圣焦化、星泰路桥、永利药业、金隆木业、抚松制药、江源焦化等重点企业,争取在2011年以前,实现两户以上企业在不同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四)名牌产品推进工程。全面贯彻落实《吉林省“十一五”期间名牌战略实施意见》和《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企业争创知名品牌的意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要积极引导企业争创国家、省各类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提升我市的产业层次、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不断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和企业规模,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今年,要切实加大名牌产品的开发力度,努力确保实现争创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各1个、争创吉林省名牌产品4个、著名商标10个的工作目标。市经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要将目标任务分
解落实到企业、产品,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同时,我市的产品在取得行政资源认可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市场的认可程度。一是要加强对市场的研究,企业要成立专门研究市场的部门,提高对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不要把市场部和营销部混为一谈。二是加强对名牌产品的宣传。要积极走出去,加大对我市产品的宣传力度,结合省、市组织的大型招商和展洽活动,全力推介产品。三是根据我市产品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模式,不断提高矿泉水、复合地板、林蛙油等特色产品的产品形象,扩大市场份额。四是要逐步弱化中间代理,扩大市场网络覆盖,寻找最终客户,降低企业成本。
(五)要素平台建设工程。几年来,我市的要素平台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市工业企业在提供融资、技术和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我着重强调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建设问题。今年,各县(市)区务必把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立起来,务必使注册资本金达到1000万元以上,务必使工作人员得到培训,务必要有协作银行。今年,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要再增加3000万元资本金,扩大担保能力。二是继续扩大市校合作领域问题。市里今年要至少再与3所以上的大专院校签定全面合作协议,各县(市)区今年也要建立县(市)区校合作平台,每个县(市)区要与3所以上的大专院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我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整体上一个新台阶,鼓励各县(市)区邀请大专院校教师教授等来我市开展暑假游、寒假行等活动,增进了解,促进交流与合作。三是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问题。目前,我市的工业集中区进展还很不平衡,还没有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普遍存在着项目生成难、约束难、收益难等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确保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今年,全市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要确保完成划地,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的边旁四至,要确保完成规划设计,保证科学合理布局,要确保完成招商指南,将各种要素条件全部量化,要确保完成管理机构的设立,封闭运行,要确保有项目入区。今后,我们要改变过去项目沿公路和矿区摆放的模式,把项目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要根据现代工业发展要求,对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实现项目的集约摆放。
(六)节能降耗工程。今年,省下达给我市降耗指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下降到5.98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下降10%,这就比我市原计划的8%又提高了2个百分点。同时,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在全省排最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要把节能降耗作为工业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从今年起,要建立起能源消费统计评价体系,市经委、市发改委要制定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节能降耗方案,建立和启动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考核体系和目标责任制,推动企业向高附加值低耗能方向发展。要积极引导企业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开发与应用,向节能型新型产业发展。要引导企业切实加强节能降耗管理工作,积
极应用节能、节水、节材新工艺、新设备,把能耗、物耗降低到同行业较低水平。
治上有地位、社会上有声誉、经济上有发展。今年,全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要同比增长34%,完成实缴税金同比增长29%,民营企业户数同比增长26.5%,从业人员同比增长8%,创业指数要达到5.43。关于民营经济腾飞推进工程,市里近期还要召开专门大会进行安排和部署。
三、加强领导,保持工业良好的发展势头
当前,我市正处于一个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工业立市的关键时期,发展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各种要素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工业经济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努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今后3—5年,我们要把 “七大工程”牢牢抓在手上,突出工业提速增效,突出增加工业投入,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各地、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结合本目标任务,确保“七大工程”取得成效。一是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把今年的工业经济发展和“七大工程”的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调度协调,五大班子要落实包保责任,各经济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形势的监测,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减少审批,减少检查,减少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保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各级经委、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要积
极争取国家、省有关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支持,积极争取外部经济资源与我市企业进行合作与交流。要进一步改善工业经济发展软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银企对接、产学研结合等工作,真正为工业企业“开绿灯”,提供服务。三是要加大督查、检查和调度力度。分管领导和市经委要每月调度一次“七大工程”进展情况,我每季度调度一次。市政府督查室要把“七大工程”的实施作为全年重点工作,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解决,确保“七大工程”顺利实施。
这里,我还需要强调一个问题。春节将至,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责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
市长费高云视察公交春运工作 篇7
2月1日,市长费高云踏雪来到永宁公交中心站慰问工作在一线的公交员工,并视察公交春运工作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俞志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沈小勇陪同。
由于昨日我市降雪,大部分道路受其影响,出现结冰现象,费市长一下车就叮嘱广大公交驾驶员要小心驾驶,保障乘客的安全。他说,春节来临,节日期间大家还要坚守工作岗位,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一线的公交员工表示慰问,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表示节日的问候,希望广大公交驾驶员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全力确保节日期间的市民出行安全。
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蔡健臣详细汇报了公交在雨雪天气以及春运期间的工作情况。当听到公交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科学实施排班调度,广大市民乘客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掌上公交”客户端查询到公交车辆的实时位置、实时到站、离站等信息,足不出户就能安排自己的乘车计划时,费市长充分肯定了公交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市民乘客提供的满意服务。他还详细了解了公交的节能减排以及安全保障工作,要求公交始终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在保持成本稳定的情况下,继续发展新能源技术,改善燃料结构,减少尾气排放。
市长经济工作会讲话稿 篇8
“三夏”生产大忙季节即将到来。28日上午,郑州市长马懿赴新郑检查“三夏”生产工作。郑州市政府副市长杨福平、市政协副主席李新有、市政府副秘书长周铭、市农委主任周亚民、市气象局局长王运行以及市供销社、粮食局、农机局、中石化郑州分公司和新郑市有关领导陪同检查。
马懿先后检查了新郑市辛店镇农资销售门市部、辛店镇中石化加油站、城关乡官刘庄小麦万亩高产示范方、沟张村为民农机合作社、和庄镇国家粮食储备库、新郑市都市现代高新农业集聚区和新郑红枣综合产业园。每到一处,马懿都亲切与农民、农机手或工作人员进行交谈,详细了解“三夏”生产各项物资的准备情况,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为农民提供的服务等。
马懿强调,“三夏”生产是一项阶段性很强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搞好服务。农机部门要做好收割机的指挥调度,组织好机收会战,加快小麦收获进度,保证颗粒归仓。农业部门要抽调技术人员深入各地搞好现场技术指导,并做好“三夏”生产困难群众的帮扶工作。粮食部门要尽早腾出粮仓,做好夏季粮油收储工作;气象、石油、电力、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提供服务,确保物资供应。二是要做好“三夏”安全工作。要加强“三夏”生产期间的消防安全、农机作业安全、仓储安全以及农资质量安全,保证“三夏”生产安全。同时要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力争做到今年不发生一起秸杆燃烧事件。三是要抓好农业结构调整。要抓住夏播的有利时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今年发展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136工程”的地块,要统筹安排,做好土地流转,力争麦收后项目能及时落地。四是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三夏”生产期间是农民购买使用农资的高峰期,农业、公安、工商等部门要联合行动,加强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各种违法行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五是要适时种足、管好秋作物。种好秋作物是实现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抢时早播,边收获边播种,加快播种进度;同时要加强秋粮田间管理,做到苗齐苗壮,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六是要加强宣传报道。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加大对“三夏”生产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三夏”生产的舆论氛围,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服务于“三夏”生产工作。
【市长经济工作会讲话稿】推荐阅读:
副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6-25
市长在全市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8-21
市长在全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暨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02
全市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讲话稿(市长)10-27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市长调研)08-13
副市长民政工作会议讲话08-28
市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讲话07-21
在“双优”工作会上的讲话(龚市长)08-30
市长在市委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