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工程师是什么(共9篇)
模具工程师是什么 篇1
我骄傲,我自豪,我是模具设计工程师
邓诗维简介:
学习专业:汽车模具设计师
目前薪资:3500元/月(适用期)
担任职务:汽车模具设计助理设计师
供职企业:浙江吉利汽车
原毕业学校:蓝山一中
家庭住址:湖南省蓝山县塔峰镇洪田村
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一直在中下游,尽管我很努力,到了高中面对一堆堆枯燥无味的公式与理论,还有那纯粹为了应试而诞生的教学模式.我突然间觉得对这种学习生活厌烦了.因为文化成绩差,为了增加考大学的机会,父母和老师要我这个本来对体育不是很感兴趣的人报了体育特长生.超负荷的体育训练让我倍感心身疲惫,那时我只有一种感觉就是累.也许我真算一个幸运的人,那一次三成教育来我校高三班做宣传讲座,刚好我也在那里,听完那些工作人员的介绍,我心动了.他们讲的跟我的一些想法很一致,说实在的,我当时有一点不是很相信,通过一年的学习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模具设计工程师?我知道模具设计工程师工资很高,我的一个堂哥在浙江宁波那边搞汽车模具设计,一个月就能拿到一万多,还有提成,现在在那边有房有车,成了我们家族最有出息的一个.为确认这一点,我决定直接去三成教育那里咨询一下,看到那里公司化的环境,听专业咨询师为我讲解三成教育与众不同的教学模式,还有看到那些才学了几个月的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学员正兴致勃勃熟练地在设计大厅进行设计,我终于信服了.咨询师当时讲的一句话我至今依然记得:在三成教育学习不会浪费你一分一秒的时间.因为金钱可贵,青春更可贵!
于是读完高三,我下定决心要到三成教育学习模具设计。但是当时我父母、老师、同学都因为不了解三成教育都极力反对,还是劝说我去读大专。但是看到我不想再继续那种为了考试而读书,学的东西又不实用的传统教育模式,再加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更加坚定了我选择三成教育的决心,最终我说服了家人,跨入了三成教育.说来也奇怪,本来不喜欢读书的我学习模具设计却非常有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搞模具设计不像以前读书一样虚无缥缈,我个人感觉三成教育的课程的最大优点是:每一堂理论课后安排相应的设计实例.这样学员学起来就不会枯燥无味,而且对所学的内容就能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根本不会象以前读书那样死记硬背,而且因为这里的高级主讲师都拥有非常丰富的设计经验,所以他们上课很少按书一页一页的讲下去,而是联系了大量的设计案例和国际企业里具体细节的设计经验.可以这样说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学习感兴趣,特别是看到自己的作品终于设计出来了那种成就感是绝非言语能表达的.而现在我已经成为了浙江吉利汽车一名模具设计工程师,试用期月薪超过3500元,虽然离我堂哥一万多元的月薪还有一些距离,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一定回赶上他,因为今年我才20岁.
什么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 篇2
——江西南昌小妮子
A: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从2010年6月开始实施,其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第一批“卓越计划”实施的高校有清华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61所高校。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第二批入围的高校更多,如中北大学、天津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133所高校。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您对这些高校感兴趣的话,填报志愿时不妨多了解一下学校的相关信息。
Q:请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隶属于生物科学类专业吗?都有“生物”字眼,听起来是一类的专业啊!
——广东佛山 小 明
A:很多人喜欢以“听起来”来给事物做判断,甚至定义,这可能会犯错。因为“听起来”和“确实是”是两码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隶属于电气信息类,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有关问题。所以,它并不属于生物科学类,也不属于医学类,而是属于电气信息类,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生物医学工程总体来说有三个大方向:仪器、图像、材料。该专业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对物理、数学、力学、化学都有较高要求;工科类的实验、实习;电子类的如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等;医学类的组织学、解剖学等等都有所涉及。现在的生物医学工程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主要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Q:近段时间,各大网站纷纷公布了未来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这些信息可信吗?我填报志愿时可以报考这些专业吗?
——四川成都高三刘 川
A:这些网站的信息,您可以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最好不要作为您填报志愿的依据。如果您确实对这些专业很有兴趣,而且觉得自己一定能学好,当然可以报考这些专业。但是如果您仅仅是冲着就业去的,那就一定要慎重了。有的专业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率高,但不代表着您大学毕业后,这些专业的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很多专业的就业形势与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相关。考生在报考院校开设的这些相关专业时,要尽可能多了解这些专业的社会声誉、师资力量、教学设置等,了解所要填报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发展前景,还要了解这些院校和专业近年的录取分数线、报考情况等。相关专业的就业率不是一层不变的,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其就业率可能不一定高。考生报考专业时必须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志向与特长。志向是激发自己奋发努力的动力之一,当一个人对他所接触的专业感兴趣时,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做出成绩。因此,考生选择了符合自己特长的专业,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就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Q:据说被某所大学或者专业录取的条件很多,不光是总分够了就行,有时是不是还有单科成绩限制啊?
——内蒙古包头王小沛
什么是三民工程 篇3
三民即:知民情,解民忧,办民事。三民工程的重大意义
“三民工程”以“民“为根本,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生动实践。一是知民情,在民情档案“建、管、用”上下功夫。二是解民忧,在民情沟通“前、中、后”上下功夫,确保沟通前有议题、沟通中有举措、沟通后有反馈。三是办民事,在为民服务“简便、高效、全程”上下功夫。
“三民工程”是巩固扩大发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创造。“三民工程”是在深入分析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新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各地经验做法形成的一个新创造。一是重民生,突出科学发展核心,真正使人民群众得实惠。二是优作风,创新干部管理模式,化“管理”为“服务”。三是正民风,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更深入地净化民风,更细致地体察民情,更广泛地接纳民意,更有效地化解民忧。
软件工程师是干什么的 篇4
一般情况下.都是分4级软件技术员助理软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目前国内软件测试工程师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以前专业做软件开发的人员后来转行做软件测试,二是从大学招聘的本科或者研究生,三就是通过培训机构招聘的专业学员。据了解,在国外测试人才的供应方式多以第三种为主,而国内目前除少数培训机构外尚未形成足够的人才供应规模。以北京中关村为例,现有软件企业5000多家,仅对曰本软件外包领域的人才缺口就高达5000人,而对美软件外包人才缺口更大,可供量不足10%。中关村一位负责人介绍,未来5年北京将有至少200亿美元的外包订单,由此可推算出中关村将出现100万的软件人才缺口。巨大的产业前景和匮乏的人才现状,使越来越多的IT企业关注软件测试人才的储备工作。
软件构架师
什么是软件构架师?构架师是在分析设计阶段根据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性对软件总体蓝图做出规划的开发人员。请注意,这是一件风险很大的工作,设计出的构架要能够容纳主要的功能需求,还要有健壮的结构,还要有一定的扩展余地。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软件是十分精细的,简单的说,软件的开发过程就是不断给出逻辑判断的过程,这样的逻辑判断称为断言,当一个软件设计完毕,成千上万个断言就被建立起来,它们是隐含在程序和数据中的,一眼看上去,很难发现。如果存在自相矛盾的断言,那么这个软件系统的某些功能就肯定有问题。
很遗憾,恐怕没有一个软件不含有这样自相矛盾的断言。构架师的任务就是在设计构架时,尽量减少引入或者诱导产生自相矛盾的断言,才能最终保证软件质量,减少开发成本。构架设计就有点像下围棋开局的时候,凭经验判定该下哪几步,但这却是关系到成败的关键步骤。所以,训练构架师是很难的,经验很重要,这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只是看看那几本关于软件构架的书,学习到一些风格、模式这类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关于更加有效的训练构架师,我可以提供以下建议:
1、加强数理逻辑知识,掌握公理语义,能够通过逻辑演算找出构架的问题。
2、注重专业化,不要指望一个构架师什么类型的软件都能搞,既然主要靠经验,就要专业化。
模具工程师是什么 篇5
[关键词]学用深度融合卓越工程师模具实践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160-02一、背景与整体思路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推进高等工程教育,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2010年3月教育部正式启动第一批试点高校工作, 南京工程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全国首批试点高校,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设计)是首批试点专业。经过近4年的建设,南京工程学院在模具卓越工程师培养上进行了一些探究和实践。
该专业建设基本思路是贯彻“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精神,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形成的优质资源,以 “资源共建、全程参与、构建机制、深度融合”为指导进行校企联合培养。以工程师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学校、企业两个支撑,通过学校培养、企业培养、自身培养三个维度,搭建技术资质培训认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自主学习、综合素质培养四个平台,形成高质量的应用型模具工程师培养体系。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根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专业学生所面向机械、材料行业的需求,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按照公共教育模块、模具工程基础模块、模具工程材料模块、冲压模具设计模块、塑料模具设计模块、锻造模具设计模块、模具制造模块、模具数字化CAX模块、专业与综合素质拓展模块、校企联合培养模块、综合能力课外培养模块等进行划分。
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应,在上述模块中都设有实践教学环节,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除常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外,设置了一些工程实践综合实训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数控实习、模具工程师综合能力实训、模具数字化(CAD/CAE/CAM)设计实训、冲压、塑料及锻造模具企业认识实习和企业专业实习及企业毕业设计等。整合了传统的课程实验,开设模具综合实训周、模具失效分析综合实验周、创业与创新实验周、材料再生与回收综合实验周等综合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模具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190学分中实践环节学分比例达到45%以上。
编制了相应的实验指导教材,制订了实习计划及实习指导教材,制订了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的相关指导书,新建了4个特色实习基地。
体系鱼骨图如图1。
三、校企合作培养内容
“3+1”模式中的最后一个“1”,也即校企联合培养模块,是该卓越计划中的重中之重,本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在工程现场从事相关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要求能够利用本专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使用金属塑性成形、高分子塑料成型以及现代模具設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进行实验、检测,应用计算机进行成形及工艺分析,进行相应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全过程参与。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受到模具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本专业方向工程实际问题和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具有对本专业方向的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管理的初步能力。
主要培养课程进行典型工艺分析与CAE模拟、模具三维数字化设计、模具制造全过程实训、模具钳工实训及设备操作、模具成本核算与报价、模具材料与失效分析、模具生产组织管理、模具数字化设计软件(CAD/CAE/CAM)培训、模具设计师及模具岗位能力培训。
其涉及的主要知识模块结构有4大类。第一类是三种典型模具(冲压模、锻造模、塑料模)的设计到制造全过程方面内容。第二类是模具钳工及设备操作(数控机床、锻造冲压注塑机床等)方面内容。第三类是模具合同(成本核算、报价与谈判、合同签订与执行)与生产管理方面内容。培养学生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进行模具成本核算,参与谈判;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服务理念和创业意识。第四类是培训及证书。模具数字化设计软件培训(CAD/CAE/CAM软件:Pro/E、UG、CATIA、MoldFlow、DeForm、DynaForm)、模具设计师、模具岗位能力培训等。
主要实习基地为江苏南京、苏州等地5家产学研合作基地企业。实施方式:结合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和就业岗位见习(实习),进行项目制模块化的针对性实训。毕业设计: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阶段,毕业设计与之结合进行。按照岗位要求进行定岗实训,制订专门指导计划,按照模具工程师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考核。毕业设计题目来源工厂实践,并且是已经或正在进行的项目;采用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共同指导模式,学校教师侧重理论和规范化部分,企业负责实践要求及实现,现场校企联合答辩。考核方法为实践教学以项目验收形式由校企联合评价方式进行,证书类型采用培训、实训、考证方式进行。
实际实施过程中,我们做了些微调,在“3+1”校企联合培养环节,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调整了企业顶岗实践的操作模式,把原来按照模具技术方向的定期轮岗制改为按照就业方向的定岗制,即学生在固定企业完成1年的实训及毕业设计。
四、总结
以“学用深度融合”为指导建立学校、企业、自身三维度实践教学体系,对“3+1”模式的模具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究,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模具卓越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江苏及长三角模具产业对应用型模具人才的需求,培养的准模具工程师有较好的工程素养、创新精神,岗位适应力强。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保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及企业实践效果?企业实践如何与校内理论环节无缝对接?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查光成,郝洪艳,贾俐俐.材料成型专业新技术应用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1):65-68.
[2]吴梦陵,贾俐俐,孔凡新.应用型本科院校模具设计师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117-119.
[3]查光成,王章忠,孔凡新,吴梦陵.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3(2):97-100.
[4]孔凡新,查光成,郝洪艳.融入多种元素的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学园,2012(22):1-2.
[责任编辑:钟岚]
模具工程师是什么 篇6
关键词:逆向工程;快速成型;模具制造;反求技术;三维扫描仪
中图分类号:TP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5-0053-04
1 逆向工程
1.1 逆向工程及反求技术
逆向工程,又称反求工程(RE),是以先进产品设备实物、软件(图纸、程序、技术文件等)或影像(图片、照片等)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设计理论方法、生产工程学、材料学有关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索掌握其关键技术,进而开发出同类的先进产品。
反求技术是利用电子仪器去收集物体表面的原始数据,之后再使用软件,计算出采集数据的空间坐标,并得到对应的颜色。扫描仪是对物体做全方位的扫描,然后整理数据、三维造型、格式转换、输出结果。整个操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物体数据化:普遍采用三坐标测量机或光学三维扫描仪来采集物体表面的空间坐标值;从采集的数据中分析物体的几何特征:依据数据的属性,进行分割,再采用几何特征和识别方法来分析物体的设计及加工特征;物体三维模型重建:利用CAD软件,把分割后的三维数据做表面模型的拟合,得出实物的三维模型;检验、修正三维模型;加工、制造三维模型。
1.2 逆向工程流程
1.2.1 三维扫描:用三维扫描仪对实物进行高精度三维测量,得到三维点云数据,输出ASC及STL文件。
1.2.2 曲面重构:利用Geomagic、Imageware、Rapidform、Copycad等逆向软件和Catia、Pro/e、Ug等设计软件读入扫描数据,对其进行数据重构。
1.2.3 数控加工:用三维软件重构数据进行数控加工出成品。或快速成型加工:扫描仪得出STL数据直接进行快速成型加工。
1.3 三维反求设备发展现状
1.3.1 第一代反求设备:三坐标测量机。精度高、体积较大、采集速度慢、测量范围受机械行程限制、设备维护成本高。
1.3.2 第二代反求设备:激光扫描设备。投射线激光,采集速度慢、测量范围受机械行程限制、扫描死角多,测量数据无法编辑、无自动拼接测量数据。
1.3.3 第三代反求设备:白光光栅式三维扫描仪。具有便携、点距小、分辨率高、精度高、采集速度较快、对人体无害、标志点全自动拼接、硬件要求低等特点。
2 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
2.1 快速成形技术
快速成形技术(简称RP)是由CAD模型直接驱动的快速制造任意复杂形状三维物理实体的技术总称,是一种集CAD/CAM、CNC、激光、新材料等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先进制造技术。该技术改变了传统的通过去除多余材料获得零件的方法,利用分层制造、逐层累加成型的原理,可自动、直接、精确、快速地将设计思想转变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形实物零件,制造速度、制造成本与零件的复杂程度基本无关,从而可对实物零件进行快速功能验证、市场评估、修改定型。用定型零件进行模具的快速制造,可以实现零件的批量生产。因此,采用该技术可大大地缩短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周期,降低研制开发的成本。
快速成型的基本过程是:首先设计出所需零件的计算机三维模型(数字模型、CAD模型);其次根据工艺要求,按照一定的规律将该模型离散为一系列有序的单元,通常在Z向将其按一定厚度进行离散(习惯称为分层),把原来的三维CAD模型变成一系列的层片;再次根据每个层片的轮廓信息,输入加工参数,自动生成数控代码;最后由成形系统成形一系列层片并自动将它们联接起来,得到一个三维物理实体,如图1所示:
2.2 快速成型技术的特点
2.2.1 快速性。通过STL格式文件,RPM系统几乎可以与所有的CAD造型系统无缝连接,从CAD模型到完成原型制作通常只需几小时到几十小时,大幅度缩短新产品的开发成本和周期。可减少产品开发成本30%~70%,减少开发时间50%,甚至更少。
2.2.2 高度柔性化。快速成型系统是真正的数字化制造系统,在整个制造过程,仅需改变CAD模型或反求数据结构模型,对成型设备进行适当的参数调整,即可在计算机的管理下制造出不同形状的零件或模型,特别适合新品开发或单件小批量
生产。
2.2.3 技术高度集成化。快速成型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控制技术、激光技术、材料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项交叉学科的综合集成。它以离散/堆积为方法,在计算机和数控技术基础上,追求最大的柔性为目标。
2.2.4 设计制造一体化。一个显著特点是CAD/CAM一体化。由于采用了离散/堆积的分层制造工艺,能够很好地将CAD、CAM结合起来。
2.2.5 制造自由成型化。它可根据零件的形状,不受任何专用工具或模具的限制而自由成型,也不受零件任何复杂程度的限制,能够制造任何复杂形状与结构、不同材料复合的零件。RPM技术大大简化了工艺规程、工装设备、装配等过程,很容易实现由产品模型驱动的直接制造或称自由制造。
2.2.6 材料使用广泛性。金属、纸张、塑料、树脂、石蜡、陶瓷甚至纤维等材料在快速原型制造领域已有很好的应用。
2.3 快速成型主要工艺
RP技术结合了众多当代高新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技术、激光技术、材料技术等,并将随着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发展。自1986年出现至今,世界上已有大约20多种不同的成形方法和工艺,而且新方法和工艺不断地出现。目前已出现的RP技术的主要工艺有:SL工艺:光固化/立体光;FDM工艺:熔融沉积成形;SLS工艺:选择性激光烧结;LOM工艺:分层实体制造;3DP工艺:三维印刷;PCM工艺:无木模铸造。
3 逆向工程和快速成形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
RPM技术在模具制造方面的应用可分为RP原型间接快速制模和RP系统直接快速制模,主要用于制造注射类模具、冲压类模具和铸造类模具等,通过将精密铸造、中间软模过渡法以及金属喷涂、电火花加工、研磨等先进模具制造技术与快速成型制造相结合,就可以快速地制造出各种金属模具来。
3.1 间接快速制模技术
间接快速制模技术(IRT)是将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的成型技术有效地结合,实现模具的快速
制造。
间接快速制模技术通常以非金属材料为主(如纸、ABS工程塑料、蜡、尼龙、树脂等)。通常情况下,非金属成型无法直接作为模具使用,需要以RP原型作母模,通过各种工艺转换来制造金属模具。而间接制模一般可以使模具制造成本和周期下降一半,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
间接制模工艺依据零件生产批量大小、模具材料和生产成本有下列几种:
3.1.1 硅胶模(SRM)。适用于单件或数十件以下的小批量零件的制造,硅胶模的寿命一般为10~80件。在制作时,将表面光整处理后的RP或其他产品原型置入成型用的框内,注入硅胶,等其固化后从原型分离即得到模具。其优点是成本低、周期短、形状限制小、复制精度高,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弹性,能够浇注出结构复杂、花纹精细、无拔模斜度以及具有深凹槽的塑料件。缺点是可供成型的树脂种类有限。
3.1.2 环氧树脂模具。环氧树脂模具采用环氧树脂作为模具基材,制作工艺与硅胶模类似。与传统注射模具相比,成本只有传统方法的几分之一,生产周期也大大减少,模具制造件数达到1000~5000件,可满足中小批量生产的需要。
3.1.3 金属冷喷涂模。以成型为母模,将低熔点金属充分雾化后以一定的速度喷射到样模表面,形成一层金属壳层(即模具型腔表面,其厚度可达2mm甚至更厚),然后用铝颗粒与树脂混合材料作为背衬物起支撑作用,将壳与成型分离,得到精密的金属模具和用快速成型直接加工模具。其特点是工艺简单、周期短、模具尺寸精度高、成
本低。
3.1.4 陶瓷型精密铸造法。以RP成型为母模,用特制的陶瓷浆料浇注成陶瓷铸型,制成模具。
(1)化学粘接陶瓷(CBC)浇注型腔。用快速成型系统制作纸质母模的成型,浇注硅胶模、环氧树脂、聚氨酯等软体材料,构成软模,移去成型,在软模中浇注化学粘接陶,在205℃下固化CBC型腔,并抛光型腔表面,加入浇注和冷却系统后便制成小批量(约300件)生产用模具。
(2)用陶瓷或石膏模浇注钢或铁型腔(型芯)。与上法相似,制作模具周期不超过4周,寿命较长,可生产250000个塑料制品。
3.2 直接快速制模技术(DRT)
对于单件小批量生产,模具的成本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修模占近1/3,因此小批量生产的成本较高。较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采用快速成型直接制造模具,可在几天之内完成非常复杂的零部件模具的制造,而且越复杂越能显示其优越性。
基于LOM基础的金属板材堆积成型工艺。以LOM工艺为基础,直接采用金属片材为材料,通过激光切割、焊接或粘接金属片材成型金属零件。
基于SLS基础的金属粉末堆积成型工艺。该类工艺主要是采用激光烧结或粘接剂粘接金属粉末成型,典型代表是SLS工艺。
基于FDM基础的金属丝材熔融堆积工艺。首先将能用FDM成型的金属粉与粘接剂掺匀,然后挤压成具有足够弯曲度和粘接度的金属丝材供FDM设备成型使用。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钨及碳化钨。
3.3 应用实例
3.3.1 模型验证:为减少模具投入风险,利用快速成形工艺,制作样板,通过实物功能验证,以保证产品设计的正确性。
3.3.2 翻模成型:利用快速成形制造样件,然后翻制模具,具有节省时间和费用的特点。
3.3.3 钻头模具制造:传统方式,制造钻头需要通过制作石墨模具加工,成本高;如果设计出错,就会完全报废;使用快速成形制作印模,浇注硅胶模,节省时间及成本。
4 结语
RE、RP、RT技术是产品快速设计与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并行工程、虚拟技术、快速模具、反求工程、快速成型、网络相结合而组成的快速反应集成制造系统,将成为设计与制造新技术主要的发展方向。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快速成型技术及以其为基础的快速模具技术在企业新产品的快速开发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极大地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降低研发风险,对所有企业都是一个特别有效地研发平台,该项技术必将得到广阔的应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忠伟.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 黄宗南,洪跃.先进制造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 教材编写组.模塑工艺与模具结构[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4] 快速成型设备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S].北京太尔时代有限公司培训课件,2012.
[5] 照相式三维扫描仪技术研讨会[S].北京太尔时代有限公司培训课件,2012.
作者简介:吕彦梅(1963-),女,辽宁抚顺人,鞍山技师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模具专业教学及教学管理。
注册消防工程师是干什么的 篇7
2、负责新交付与改造项目前期介入、图纸会审、质量监督、验收接管的技术工作;
3、负责指导消防系统维修保养工作与技术改造,做好消防系统施工管理;
4、负责运营部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报的资料准备、办理工作;
5、熟知消防维保、检测工作流程,能独立出具消防检测、年检报告;
6、熟悉消防二次改造报审流程(资料整理收集)和新建工程的消防报验工作;
为什么是女性?为什么是摄影? 篇8
进入伦敦摄影师美术馆(The PhotographersGallery)于今年10月开始举办“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Feminist Avant Garde of the 1970s)展览现场,首先占据视线的是一块影壁。展览介绍占据半壁,覆盖另一半的则是艺术家玛丽·贝丝·埃德尔森(Mary Beth Edelson)一幅拼贴作品《最后的晚餐:一些在世的美国女性艺术家》(Last Supper: Some Living American Women Artists)(图1)。
《最后的晚餐》本为达·芬奇名作,描绘耶稣在被罗马士兵逮捕的前夕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餐的情景。这幅拼贴作品以达·芬奇原作为底,将十二门徒的头像以创作当年(1972年)在世的女性艺术家头像替换。在画面外另起一圈,填满符合主题的艺术家黑白照片。画面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当然是耶稣和犹大。端坐正中的“耶稣”被乔治亚·奥基芙(Georgia OKeeffe)的头像取代,手握钱袋的“犹大”则是阿尔玛·托马斯(Alma Thomas)。不同于脸色阴郁的犹大,托马斯脸上是自然开朗的笑容。而旁边的“彼得”—李·克拉斯纳(Lee Krasner)笑得更为灿烂。
奥基芙1920年代即已出名。作为画家,她以半抽象半写实的手法绘制花朵的微观细节、岩石肌理变化、海螺、动物骨头和荒凉的美国内陆景观。作品中常充满着同色调的细微变化,组成具有韵律感的构图,成为1920年代美国艺术的经典代表。她的丈夫是摄影大师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以她为模特的许多照片已经成为世界摄影史的经典。
托马斯比奥基芙年轻4岁,以抽象手法使用色域绘画闻名。如果从绘画风格上看,托马斯无疑和欧姬芙不是一路人。对于写实手法来说,抽象主义的确意味着一种背叛。而扮演“彼得”的克拉斯纳与欧姬芙在绘画风格上虽无太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有一个有趣的共同点:丈夫都是知名艺术家—克拉斯纳的丈夫是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对于女性地位的评价和衡量总难独立,“妻凭夫贵”显得非常自然,而佐治亚·欧姬芙和李·克拉斯纳这两位女性艺术家作为独立个体达到的艺术成就,却足以让她们名声显赫的丈夫变成一个趣味的注脚,或许从这个层面来看,女性主义的终极目标“男女平等”实现了。然而,作为追求的这种男女平等,也正好映射出不平等的现状,比如《最后的晚餐》背后指涉的圣经—《圣经》中写到男人和女人时讲:“上帝从男人身上取出的肋骨造了女人,把她领到男人面前。亚当说,这是我的骨中骨,肉中肉;要把她叫做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
宗教不讲道理地设置了性别歧视,而将耶稣和十二门徒改换性别,本身就是一次彻底的颠覆。用女性主义颠覆传统男权,仿佛可以连“背叛”本身包含的歧视也一同掀翻。“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展用这幅作品打头,把当年女性主义艺术作了一个全景式的概括。
这个展览的作品涵盖了1970年代48位女性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包括照片、拼贴画、表演艺术、电影和录像等形式。这些激进、充满诗意与讽刺且常常伴有挑衅意味的作品反映了性解放、性别平等、民权抗争等话题逐渐成为公共话语的时代的到来,它们进一步激励女性艺术家对“女性身份”、“性别角色”以及“性政治”提出质问和挑战。此次展览强调了具有开创性的女性主义艺术实践及其对后世艺术家产生的广泛影响。
伦敦摄影师美术馆位于伦敦核心城区SoHo区牛津街附近,是一座小楼,每层一个展厅,面积都不到50方平米。这个展览占据两层,展品安排得很紧凑。展览分四个部分:家庭议程(Domestic Agenda)、吾肤之中(In My Skin)、另一个自我(Alter Ego)和诱惑的躯体(The Seductive Body)。
家庭议程
第一部分“家庭议程”展示的作品挑战了对女性“主内”(in the home)的这一刻板印象。德国艺术家雷娜特·艾森内格尔(Renate Eisenegger)在其表演艺术“高楼(1号)”(Hochhaus, Nr.1)(图2)中,把自己的脸涂成白色,以蹲姿缓慢行过一条高楼里的长走廊,一边走一边用不插电的熨斗熨过本身就光滑平整的油毡地板。
高楼,空无一人;女性,面无表情;动作,缓慢细致;结果,全然无用。在外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女性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而到了家庭这样一个私密的内部领域中,女性也难以同男性平权:她们的“主内”被认为是理所应当。于是,把女性禁锢在空间里,把表情禁锢在皮肤之下,把行为禁锢在家务之中,平等诉求的结果是无效的;而这些机械且反复的行动对于“家庭主妇”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压迫之下,答案噤声。
另一位艺术家比吉特·约根森(Birgit Jürgenssen)在作品《家庭主妇的围裙》(Hausfrauen-Küchenschürze)(图3)中,把炉盘烤箱与围裙合二为一穿在身上,绕过脖子的裙带如同船锚一样牢牢地将其束缚,如生根一般。炉盘烤箱和围裙一样,都与“吃”关系密切,而它们属于且只属于家庭主妇,生根理所当然,至于发出的芽,就不知是新枝还是枯枝了。女性的社会角色似乎与生俱来便被刻板印象规划,这是非常让人沮丧的。这种沮丧也体现在了卡琳·麦克(Karin Mack)的摄影作品《一个幻觉的破灭》(Zerst·rungeiner Illusion)(图4)里。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妇微笑着的照片被十几根针和钉子刺穿。亲切柔软的微笑被生硬尖锐地刺破,这两个极端的冲突宣告着一个幻觉的破灭。如此破灭一个幻觉近乎处刑,这是只有背负深重苦难的受害者自己才会采用的惩罚手段,不知这样的宣泄加害者会不会看见,会不会视而不见。
吾肤之中
离开家庭,回到女性本身。在第二部分“吾肤之中”里,女性艺术家着重挑战了对于“美”与女性身体根深蒂固的态度。她们通过先破后立的重构,创造出了多层面的女性形象。男权主义中,男性认同是女性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整个社会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比如控制权、力量和竞争性,都将女性特质排除在外。而女性的美丽作为未被否定的价值,却又被视为性欲的对象,从而被浪漫化、理想化,逐渐变成了一种客体而存在。
来自秘鲁的艺术家特蕾莎·布加(Teresa Burga)以画作《无题》(Untitled)制定了一副美女面孔,面孔周围精确的刻度进一步凸显其标准化。对于女性之美的定义和准则古已有之,然而将这标准大规模可视化则是在等到广告大行其道之后方得实现。此后,不断强调和深化女性之美成为一大主题,一路探入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广告已。布加直接撇去广告里的虚浮,抬出更为直观的量化标准,这无疑是对“美”和“美女”的一次考问:为何而美?为谁而美?若离开男性认同,美何去何从?
这次展览包含的绝大多数艺术家都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布加出生在秘鲁,受西方新式艺术手法的影响去往芝加哥艺术学院进修,再回到秘鲁。她与另一位来自巴西的艺术家莱蒂西亚·帕伦特(Letícia Parente)一起,组成了非发达国家的南美阵线。
除去化妆品等后天雕饰,女性之美也反映在自然的呈现中。众多“自然”中,时间是最有力量的一种。波兰艺术家伊娃·帕图姆(Ewa Partum)的作品《改变》(Change)便自然地呈现了时间对女性之美的影响(图5)。在一位观众面前,帕图姆让化妆师将自己的面容一分为二:一半是本来的自己,一半是老年的形象。照片中艺术家的发型和神态让人联想到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不同的是,蒙娜丽莎的面容永远年轻。帕图姆的表演是女性在自我决定形象这一选择上的一次实践。时间对美的改变是直观的,也是客观的,在男权社会虎视眈眈的目光之下,选择直接面对时间的蚀刻已经是一个挑战,再坦然摆出前后对比更需要勇气,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那般敢于说出“更爱你备受摧残的面容”这样的话。不过,一旦意识到面容是自己的,就可以与“悦己者容”轻快地说声再见了。
另一个自我
“另一个自我”的觉醒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强调“先天身份”和“后天身份”的区别而生。“先天身份”即生而为谁,“后天身份”则由社会环境塑造而成,尤其以习俗与禁忌的作用最为明显。法国著名女性主义者西蒙娜·波伏娃(Simone Beauvoir)在其著作《第二性》(The Second Sex, 1949)中指出:“女性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渐变成女人的。”于是,女性艺术家对这个被环境强加的身份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与此同时,也强化了自我代表的意识。
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早已是摄影史绕不开的艺术家,她的艺术生涯正是开端于1970年代。在作品《无题(露西)》(Untitled, Lucy)(图6)中,她已经开始把自己扮成他人,在不是自己的自己中找寻自己成了她40年来的艺术主线。“我觉得自己在作品中是匿名的。当我观看这些照片时,从来都看不见自己,它们不是自拍。”她如此阐释自己的作品。照片中匿名的女人姿态各异,青春气息和美艳妆容给人以很大的遐想空间。在这些联翩浮想中,“她”可以是任何人,但实际上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环境对她的塑造看上去失效了。另外,由于缺少信息,“她”的先天身份也很不明朗。于是这样的一张照片展示出了最纯粹的女性,让观众无从知晓她的先天和后天身份,只能关注展现在平面图像上的“她”本身。对女性主义来说,这无疑是对已经被异化且标准化的身份有力的回击。虽然舍曼明确指出自己不是女性主义者,但她也承认自己的作品都来自于这种文化中以“一位女性”的角度进行的观察。“部分作品关乎爱恨,被化妆、魅力和憎恨同时冲昏了头脑的爱恨。”女性用化妆增加魅力,彰显第二自我,再因为第二自我带来的各种影响产生爱恨等情绪。这样的过程无法与环境割裂开来,选择这样认同身份的方式,就无可避免地“逐渐变成女人”。
与舍曼相似,女性主义艺术先驱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也通过在作品中扮演不同角色把识别身份的权力交给观众。她指出:“艺术领域的女性,无非是艺术家之妻或者‘骨肉皮(Groupie,骨肉皮,又称果儿,指那些追慕影星、歌星、作家等明星的少女。—编者注),从未被认真看待成艺术家。”因此,她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向未来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宣告女性主义艺术实践的潜力。这样的宣告的确消除了部分对于女性艺术家的歧视,而来自大环境的歧视,往往会对女性第二自我的产生和构筑产生负面影响。这些歧视的根源,仍然是男女不平等。乌里克·罗森巴赫(Ulrike Rosenbach)在作品《艺术是一种罪行,第4号》(Art is a Criminal Action, No.4)中扮演女版猫王,而原版猫王的形象则来自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经典作品。在罪行中实现男女平等,如此荒诞的信息由作品传达给观众,仿佛画中四人各开一枪(图7)。
诱惑的身体
最后一部分“诱惑的身体”,导言占据另一层展厅影壁的小半江山,大半江山则被一幅画占据,画里这根螺丝钉的隐喻不言自明(图8)。谈到身体,女性主义运动效果最显著的部分便是推动和促成性解放。然而许多女性主义艺术家为此推波助澜的过程中仍然要强调女性依旧持续的性压抑。这部分的展品多数直白坦诚,在场的男性观众大多走马观花,伫足细赏的基本还是女性。男性将女性物化为性客体(性工具),却羞于直面客体的模样,他们在这个方面也被社会习俗和禁忌强加了“另一个自我”。
奥地利艺术家瓦莉·艾斯波尔(VALIE EXPORT)在其作品《触摸式电影》(Tap and Touch Cinema)中,裸身外穿一个象征银幕的盒子,邀请路过的男性将手伸入盒子触摸,与此同时,艺术家则直视他们的眼睛。这个作品挑战的是电影中“男性沙文主义”的凝视,仿佛在宣称:与其偷瞄,不如实地感受。这种观影体验是今天4D电影也不具备的(图9)。
在艺术家莉莉·杜约里(Lily Dujourie)的摄影作品《无题》(Zonder Titel)里,画面主体是一具躺着的躯体,有着曼妙的曲线,摆出古典画中人的身姿。观众大多以为这是一具女性身体,但实际上这是一位长发男模。仅仅通过模仿古典画中的身姿,男模已然成为一具女体,这甚至让观看照片的男模自己感到惊讶。这件作品强调了至今依然存在的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总是习惯将“长发”“曲线”“婀娜多姿”等特征标准化,并将其理所当然地等同于女性身体(图10)。
展厅里有观众留言墙,卡纸一面写“你看见了什么”,另一面请观众选一张照片谈谈自己的看法。留言众说纷纭,大多不避谈论女性在当今社会的地位。这些纸片与《最后的晚餐》相望,它们应该只是未来的一点前菜吧。
艺术史与摄影史交集下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将重点放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女性主义政治行动挑战了诸如选举权、生育权、堕胎权、受教育权、家庭暴力、产假、薪资平等、性骚扰、性别歧视与性暴力等的议题。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则包括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与父权等。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20世纪前半叶,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之间,由于男性劳动力的缺乏,让女性有机会进入传统上被男性掌握的职业,从而展现她们也能胜任“男人的工作”,而且社会也依赖她们的贡献。这个转变鼓舞着女性争取平等的地位。到二战结束后,西方对于职业妇女的偏见已经有所减弱。从发轫到此时的女性主义运动被称为“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而第二波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受当时民权运动、青年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影响,加之避孕和节育手段的逐渐成熟,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迅速波及全美并蔓延至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一起兴起的,还有女性主义艺术运动。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艺术运动兴盛于西方。其中最为直观和丰富的就是视觉艺术。
“1970年代的女性主义先锋艺术”展出的作品包括照片、拼贴、表演艺术、电影和录像等形式,但这些媒介或多或少与“摄影”存在着关联。经过印放生成的照片自不必说,借用照片为关键素材的拼贴作品被纳入摄影范畴早已得到公认。至于展览中涉及的表演艺术,在1970年代也往往选择摄影作为记录、存档甚至展示的手段。彼时的视频记录设备远未亲民,摄录效果也较当下有天壤之别,加之播放设备大多是10寸以下黑白显示屏,对表演艺术来说,整体展示效果并不如相对已经完善和成熟的照片(即使也只是黑白照片)。虽然电影和录像提供的流动观感为照片所不具备,但展览中一些由迷你黑白电视承载的作品旁,通常也伴随一组清晰的黑白或是彩色照片作为补充说明。也许是视觉效果更出色,照片吸引的观众多过原作本身,如此看来,原作反而更像是对照片所述的忠实记录。摄影作品能够清晰准确记录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结果,在后期冲洗和放大时还有二次创作的余地,这对当时以先锋之姿进军的女性艺术家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再者,1960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中,摄影(照片)对于行为艺术、表演艺术、大地艺术等艺术创作的记录本身已经形成了摄影参与当代艺术多种形式的一类,而展现这些实时性强或者强调体验的场域性艺术的照片自身,在后来也可能成为被展示的作品。
这样看来,作为专业的摄影展览机构,伦敦摄影师美术馆策划这一女性主义先锋艺术断代史般的展览也就无可厚非了。女性主义进入艺术史领域虽然仅有40余年时间,但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了显著的发展,而女性主义艺术史业已在新艺术史的书写中为其注入了新内容。今天,站在西方社会主流观念都已接受“男女平等”这一女性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上,展出最早一批以女性主义观点创作的艺术是对历史的一次溯源,它借助回望艺术史以及与之有着交集的新摄影史,折射出的是20世纪中叶以降女性为达成种种权力诉求而做出的努力。
女性主义正是从1970年代开始介入艺术史。1971年,美国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Linda Nochlin)在《艺术新闻》上发表题为《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一文,揭开了女性主义艺术史的序幕。她从根本上质疑了传统艺术史关于天才和伟大艺术家的认定标准,指出了长期以来的社会制度和机制对女性艺术家成长的限制。诺克林的理论奠定了传统女性主义艺术史理论的基础。
诺克林首先承认一个事实:在艺术史上的确没有如同米开朗基罗、伦勃朗、塞尚或毕加索那样最伟大的女艺术家。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平等的待遇是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除了家庭培养对女性的轻视之外,艺术教育制度对女性的巨大限制(不允许参加人体写生,不允许参加学院比赛,不接受女性为职业画家)以及社会对女性美德的标准(贤妻良母)都让女性对艺术家这一身份可望而不可即。
文章以19世纪法国著名动物画家罗莎·博纳尔(Rosa Bonheur)为个案,详尽考察后说明作为一个女性,想要在艺术上取得成就,必须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种种压力,甚至放弃爱情和婚姻,背负“不够女人”的骂名。于是,诺克林得出结论:社会制度决定女性不可能取得杰出的艺术成就。同时,她呼吁女性应该为建立一个两性平等的新制度而抗争。
从1970年代开始,女性主义艺术从不自觉地着重强调两性差异的社会原因开始,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得越来越深刻。当代艺术中,摄影已经成为不少女性艺术家重要的表达媒介,汉娜·威尔克(Hannah Wilke)、弗朗切斯卡·伍德曼(Francesca Woodman)(图11)、琳恩·赫尔施曼·李森(Lynn Hershman Leeson)(图12)、德博拉·威利斯(Deborah Willis)、卡莉·梅·维姆斯(Carrie Mae Weems)、南·戈尔丁(Nan Goldin)、妮基·李(Nikki S. Lee)、苏菲·卡尔(Sophie Calle)、佐伊·莱欧娜(Zoe Leonard)等等,不胜枚举。随着后现代思考模式的引入,加上摄影和摄像设备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可供艺术创作的各种材料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发展,女性艺术家在创造作品时也采用了新的思路,她们正视但不夸大两性差别,通过不同表现形式、自然且巧妙地将作为主体的“女性”内化为创作。
(作者为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电影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王广义 是什么,不是什么 篇9
“极地”系列和“后古典”
王广义的这两类作品可以说有具体的创作动因,是一种哲学式、宗教式的表达,而非简单意义上的基于生活经验和兴趣焦点上的表达。一方面是朋友交流中的思想碰撞和创作过程的深思熟虑,一方面是读书过程中的自由领会和艺术表达中对灵感原点的忠实。诚然贡布里希、康德等人的某个词汇启发了艺术家的创作,至于是否接近了原作者的本意,是不是一种形而上的准确理解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王广义:“极地”系列完整的题目是“凝固的北方极地系列”(1985年左右)。创作的想法是在表达一种“模糊的宗教情绪”,一种不确定性。没有几条具体的宗教标准,在我看来有(宗教)符号的恰恰是可疑的。如果说以毕业创作的《雪》(画的是北方鄂伦春的事)为标志有些勉强,但是不得不承认是有关联的。毕业之后我们这帮朋友常在一起探讨艺术的问题,谈到了北方和南方的差异,也谈到了“北方精神”,对我而言这是一种准图腾、泛宗教的精神,这是产生这个系列的最初念头。
“后古典”和“极地”系列应当是有联系的,仍然贯穿了这种准宗教的情绪,只是“后古典”的图像来源更加具有宗教指向,这是一种精神方面的。但在创作的方法论上,贡布里希的某些观点,特别是“图示修正”这个概念,也许我是误读的,恰恰对我构成影响。一个当代人,站在当代的角度看我们之前所有的历史、美术史的看法。黑色部分用的是真正的工业油漆,它具有宽泛意义上的象征含义,表达起来更有直观性,通过这种关系强调了历史的前因后果。
“毛”系列和“大批判”系列
这两类作品是引起最多误读的类型,但是各种观点没有引起王广义的辩论,他只是在适当的场合陈述当初创作时的真实想法。事实上故事永远存在,甚至可以杜撰,以至后来衍生的种种理论,都自然有其相应的合理性或者不合理性。艺术家从自身经验的实际出发,找到了最适合的符号和方法,但仅仅是做了一种呈现和陈述,并无亵渎或批判,崇拜或赞美的任何立场。
王广义:“毛”系列对我而言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前批评界对“后古典”系列有很高的评价,我读到时有一种忧虑,因为过去我的所有阐释不涉及我的经验,所以开始思考当代艺术的根基在哪里。将目光移向现实时,在我看来“毛泽东”是唯一的选择,因为他身上具有神话因素,又有和普通人互相转换的双重关系,这对我构成很大诱惑。“打格放大”在我看来是一种具有图腾色彩的工具,创作的时候是1988年,后来学者研究说这是在当代艺术界最早出现的。
“大批判”只是沿用了乌托邦逻辑中的词汇,实际上无意义。“毛”是个人的神话,而“大批判”的主体(工农兵)是创造神话的基础,而Ω,Marlboro、Coca Cola等标志实际上是西方的“拜物教”传统的载体。作品将两种符号并置起来,我作为艺术家是没有态度的,或者哲学上的“无立场”,浪漫一点说是平静地呈现了社会的进程。其中的数字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会让画面在视觉上很舒服,当时的社会还没有到今天(数字化生存)这一步,或许艺术家的工作带有一种预言性。这种在艺术上的使用动机被我称为“审美判断力的终止”。
装置艺术和质料精神
王广义的装置艺术虽然公众不甚熟知,但是创作的数量、语言的维度、产生的标点性意义实在不容小觑。对材料本身的选择首先带有一种神学意义上“特殊启示”的灵感和获得,也是对西方古典哲学中的核心概念“质料精神”孜孜不倦的思考和凝视之后的抉择,更可以联想的是在具体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之中的“自明性”。
王广义:我的工作方式一直是穿插进行的,只是说在我看来有些想法更适合用“装置”或者说“材料”的办法加以呈现。对我影响第二位的概念是亚里士多德的“质料精神”,对我的困扰也是如此。艺术家在面对可经验的材料时会停顿下来,对我而言是选择它还是放弃它,唯一的原因是我凝视它的时候这种“可经验的材料”是否让我在一刹那间有种“超验”的感觉。这不是艺术家的灵感,我觉得这是质料中的一种精神,是艺术家赋予它的。后来其它的作品中出现了铸铁、玻璃钢、小米,这是基于不同的“质料精神”。
比如说《卫生检疫,所有食物都是有毒的》是1996年做的。我买了一个小超市里所有的东西,包括很粗糙的架子,平移到艺术馆里。唯一添加的是北京市卫生检疫部门印制的防止食物中毒的宣传挂图,想表达的是“个体生命对社会的不信任感”,结果成了对“食品安全”的一种预言。《冷战美学》是表达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困境,一般的描述是二战后形成,我更喜欢把它和更遥远的事物相关联,《圣经马太福音》10章36节:“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冷战的根源就在这里。
自在之物和个人神学
王广义坦言自己不是宗教意义或者文化意义上的“基督徒”,但是他对系统神学中的“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的掌握,对“信”(《圣经 希伯来书》11章1节:“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的清晰态度着实让人钦佩。加之近30年的颤惊、凝视、逼近和清醒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所以今日的成绩和日后的惊喜更值得我们确信。
王广义:最初接触“自在之物”是大学二年级在康德的书里读到的,深深影响了我,并且作为隐藏的线索,即使在今天仍然是。首先这个词对我产生困惑,不能完全理解它,也不能逼近它,对它所涉及的事物有种“恐惧感”。今天展览中最重要的作品就叫“自在之物”,“麻袋”没有任何意义,但对我们每个人有很深的影响。让我获得这种想法的来源是因为美术馆的空间,那次来看时里面什么都没有,这样让我很心动,这个空间足够伟大,这就是“自在之物”。我做的这件作品想保持它什么都没有时那种不可知的、令我恐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