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专业

2024-07-31

模具专业(共12篇)

模具专业 篇1

“老师, 我们高职生与中职生有什么区别?”

“老师, 都是高职毕业生, 为什么有些学校模具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做设计、工艺编制等技术或生产管理相关的工作, 有的学校毕业生就只能做机床操作工作?”

“老师, 你好!可以推荐你们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学生到我们公司做设计、制造、管理……吗?”

“老师, 你好!可以帮助推荐其它高职学校的学生到我们公司做机床 (尤其数控) 操作工吗?”…….

“老师, 我们高职生的出路在哪?”……

……

在与学生、企业……或同行交流时, 常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和要求。作为从事高职模具专业的专业教师, 我沉思:高职高专院校 (后称:高职) 如何构建模具专业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满足模具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就业和后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大中型企业由于规模大, 制造环节繁琐, 需要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机制来保证正常生产运行 (如: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 , 工作分工细化, 专业要求高, 如一汽大众公司、南车集团下属各个工厂、美的和科龙电器等企业, 从业人员要求知识能力单一但专业性强;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 经营管理机制简单化, 从业人员要求具有多方面的能力 (专业知识、管理和销售等) , 集研发、设计合为一体, 集制造和销售合为一体等。企业用人通常在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前提下, 低成本用人, 中小型企业尤为突出, 通常聘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人才, 而不愿意培养刚出校门的毕业生, 即使愿意接受毕业生的中小型企业, 也希望毕业生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培养后能尽快上手并成为骨干、主力等,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这对于培养“高等专业技术教育”大专层次的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来说是个机会, 也是挑战。

在珠三角区域, 中小型企业居多, 规模大大小小不等, 我学院培养的模具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珠三角就业, 在模具企业主要从事产品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或与其相关的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珠三角是世界汽车业的制造基地, 模具制造业是继世界汽车业发展后得以迅速发展的, 模具制造业需要大量的模具专业专门人才, 尤其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我学院培养适合模具制造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对我院模具专业学生的就业及后续发展是良好的机遇。

为此必须剖析模具企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类人才的就业岗位和能力需求, 明确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从而构建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 以满足模具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就业和后续发展的需要。

1 模具企业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岗位分析

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的规模不同, 其岗位设置也有差异。纵观珠三角地区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 其组织架构、生产体系和岗位设置如下:

1.1 企业的组织架构

1.2 企业的生产体系

1.3 企业工作岗位设置与岗位分析:如表1

2 明确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原办学历史长、教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管理规范的中专升格的,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已逐渐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为社会输送一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为地方和企业承担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因此, 高技能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我们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并突出高职特色。它既不同于普通高校 (学术型, 偏重于基础理论) 和中职学校 (技能型操作人才, 偏重于实际操作) 。高职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为目标, 其特点是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职业性。

为此, 我们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根据上述对模具企业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岗位剖析, 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 确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较高职业素养, 从事模具行业领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开发和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面向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3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工作岗位设置和能力需求分析, 结合我学院生源素质较高和教学状况, 我们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为目标, 同时考虑学生就业后的后续发展, 培养适合企业向上发展可与大学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技术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 如:模具设计工程师、模具制造工程师、试模或跟模技术员、管理调度员等;向下也能与“中职”的“工人”层次相衔接的应用型人才为辅, 如:模具制造工和模具装配;也可从事产品设计、注塑工艺和数控编程等技术工作。为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职业性的特点, 构建以公共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四大教学模块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 设置相应课程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如表2所示。

教学上, 我学院不仅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学习, 也注重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训相结合的综合训练。以专业理论知识够用, 具有一定模具设计能力、熟知模具制造技术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为目标, 采用一体化的项目教学, 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职业性, 使学生能适应模具设计与制造业企业的不同岗位的工作需要,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产品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生产管理等岗位工作, 并为后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通过明确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岗位设置与能力需求分析和课程体系的构建, 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加剧、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地不断加快;更好地适应模具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更能适应学生的就业和后续发展的需要。

摘要:通过对珠三角地区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的组织架构、生产体系和工作岗位剖析, 明确我校高职高专模具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构建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体系, 更好地满足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对高技能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更能适应学生的就业和后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模具企业,模具专业人才,剖析,高职模具专业,学生就业,后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主编张家祥.《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主编石伟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

[3]主编石伟平.《实践导向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4]《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计划汇编》.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5]《模具设计与制造组织机构》.佛山南海华达模具厂.

[6]《模具设计与制造部组织机构》.佛山南海雷特汽车有限公司.

模具专业 篇2

《高等数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热处理》《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塑料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设计》、《机械制造基础》、《公差与配合》、《Pro/E模具设计》、《UG模具设计》《模具钳工工艺学》、《计算机应用》、《AutoCAD》、《机械加工操作技能实践》、《数控编程与加工》、《模具特种加工》、《MasterCAM,Pro/E机械设计》、毕业设计及《模具制造》。

就业前景

据智通人才市场统计,招聘企业对机械、电子类人才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其中模具类职位更是名列前茅。很多企业的人事经理对模具设计人才和CNC数控加工人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懂绘图软件、会看图纸、会使用AUTOCAD、PRO/E等绘制模具图纸及加工图纸、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模具设计人才和懂加工工艺、会使用MASTERCAM或UG编写刀路、有一定经验的CNC数控加工人才,是目前社会最急需的人才。数控模具技术人员前途一片光明。

就业方向

1.绝大部分正规大学本科没有这个专业,高中生毕业所学的模具基本为模具操作与制作,因为此专业作为一门技能,大多在技校或职业学校学习,(模具设计的工作由机械设计专业学生完成)

2.从事模具制造工作,环境非常艰苦,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3.在本科专业里面,有的院校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模具设计方向,其直接对应的专业则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这个专业在一些学校会细分为焊接工艺与设备方向、铸造工艺与设备方向、金属压力加工方向。其中金属压力加工方向分为模具设计和轧钢

培训目标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制造行业,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编制、冲压和塑料成型加工、数控机床的操作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体现为制造方面达到模具制造的补师水平,设计方面达到助理设计师的水平。

模具专业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工业设计专业 模具专业 专业共生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C-0067-03

共生(commensalism)是生物界的一种有趣现象,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动物、植物、菌类以及三者中任意两者之间都存在“共生”。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共生的传统定义是两种密切接触的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互利关系。学习这一自然现象,我们可以在专业建设中参考、借鉴和利用这一规律,将专业建设成本降低,让专业成长互相促进。工业设计专业和模具专业是高职学院中比较广泛开设的两个专业,制造大国的国情也决定这两个专业比较有市场前景。这两个专业,前者以产品设计为核心,成果为创意产品,后者以产品的量产生产工具——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为核心,成果为模具,两个专业有着天然的联系。研究二者的共生的基础,适当利用共生规律建设二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转型中工业设计专业与模具专业的市场地位

近年来,发轫于美国次贷风波的金融危机席卷整个美国和欧洲,让美洲和欧洲经济走向衰败。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作为经济驱动力的外贸出口受此波动很大,传统的来料加工和订牌制造的利润越来越少,订单也在大幅减少,国内企业转型的呼声越来越高。企业由过去以制造为主要手段赚取利润的模式越来越难以持续,迫切需要将原有的单纯制造加工生产发展模式向创新设计制造的发展模式转变,工业设计在企业创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重视,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全国很多大专院校都顺应这个趋势开办了工业设计专业。在传统制造加工经济发展模式导向下流行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与工业设计专业关系紧密,相得益彰,处理好二者间关系将能很好地促进各自的发展,互相补充各自的不足。

二、工业设计专业和模具专业联系

工业设计是对工业化产品的使用功能、外在形态、人机关系、材料工艺等方面所进行的艺术与工程相融合的设计,在日益发展的设计活动中,这种设计已与产品开发和品牌管理等方面的企业整体规划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工业设计设计师必须从产品的市场调研、概念生成、样品开发、产品的量产等各个环节都有涉及,而不能单独停留在设计效果图阶段。 而在产品开发的环节中,样品的开发、产品的量产几乎都离不开模具,模具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正好可以让工业设计师理解材料的工艺,解决产品设计师在样品试制到产品量产这一段环节的所有问题。一个狭义的工业设计师要完成设计项目必须能够很好地和模具方面的人才合作,而一个全面的工业设计师必须具有模具专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一)相关公司业务组成关系。从工业设计公司业务组成来看,目前工业设计公司为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大多采用一站式服务,往往从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到样品制作,甚至产品模具开发。与传统的工业设计行业只做造型效果图不同,现在很多工业设计公司已将业务延伸至详细结构设计,进而完成工程图制作,再延伸至产品功能原型样品的试制,再到量产的开模。这一服务链的延伸,使工业设计公司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使其服务对象进一步拓宽,利润的空间进一步增加。以往只交付效果图的业务模式越来越难以生存,实物原型带给客户的震撼与冲击比起效果图带来的感受更加深刻,谁能使模具方面的专才更好地参与到产品设计中,谁能更早更短时间提供出设计样品,谁能提供比较经济合理的量产开模方案,谁的业务就会受欢迎。

表1 工业设计相关公司产品业务组成

公司业务组成典型公司公司业态工业设计与模具业务关系利润组成

自主产品开发销售华为、中兴、美的、华帝自主电信产品开发公司自己完成产品外观设计、结构设计、产品样品制作和模具设计外包自主产品与服务销售利润

ODM从设计到生产都由生产方自行完成,在产品成型后贴牌方买走富士康、伟创立、毅昌科技电子产品代工公司自己完成产品外观设计、结构设计; 产品样品制作和模具设计开发;产品量产利润来自产品设计,产品样品制作和批量生产,但以批量生产制造利润为主

设计委托+辅助模具开发乐可可、嘉兰图、大业设计各类产品设计与开发公司自己完成产品外观设计,结构设计, 产品样品制作和模具设计开发外包利润来自产品外观设计、结构设计、样品制作、模具开发,但以产品设计利润为主,样品制作和模具开发由设计公司主导并外包

(二)相关从业人员职业成长方面联系。从工业设计从业人员构成分析,目前工业设计从业人员主要分为科班出身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和半路出家的机械专业人才,而半路出家的机械专业人才又以模具专业人才转行做产品设计为多,因为绝大多数产品的制造是通过模具生产或者用加工制造模具的机械加工方式制造,做模具的人对产品的制造工艺轻车熟路,做模具设计制造的软件能容易地满足产品设计的需要,因而模具专业人才转行做产品设计有独到优势。当然,模具专业人士转行做产品设计,也有很多劣势,首先是其审美能力不及科班工业设计能力人员强,特别是那些偏术科的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的人员;其次,模具专业出身的产品设计师手绘艺术表达能力几乎为零,其设计概念的表达往往只能借助软件。

(三)相关公司人员结构方面联系。从产品制造企业设计业务及人员分析,产品设计部门的员工主要由工业设计和模具设计专业的人才组成,以富士康、比亚迪、毅昌科技等这些ODM企业为例,其产品设计部门主要由工业设计和模具设计专业的人才组成;华为、中兴、联想这些部门的产品设计部门的组成也主要由结构设计人员组成,这部分人员多数来自机械行业,很多都有模具行业的从业经验。从目前工业设计相关公司人员来看,主要由图1所示四类人员组成,分别为外观设计、结构设计、样品制作和模具设计,各类人才数量呈金字塔形分布,越靠近塔顶的人员与工业设计专业关系越紧密,越靠近塔底的人员与模具专业关系越紧密。

图1 工业设计相关公司人员组成

三、工业设计与模具专业共性能力分析

工业设计专业和模具专业都属于工程设计类专业,都要求对产品的结构与工艺有深入的研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一个有生命力有市场的产品。工业设计专业和模具专业的钻研核心是产品,二者对从业人员能力的要求也正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各阶段对参与者的要求,也是对产品设计开发与生产制造的不同从业者的能力要求,虽然各有侧重,但首尾衔接,前后联系,互相促进。

图2 工业设计与模具专业能力关系

四、工业设计与模具专业共生建设

目前国内开办的工业设计专业有两类情况,一类是由美术或艺术类学院开办,强调手绘表达技能,重视美术和工业设计理论,招收学生主要通过美术联考;另一类是工科类院校开办,强调产品结构与制造工艺,重视材料运用,注重产品的量产可能性和经济性,招收学生以理科为主。术科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比较适合靠近消费者的产品前端设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比较适合于靠近制造与生产的产品后端设计,由于产品设计本身偏工程性质,目前产品设计从业人员的主体还是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目前国内从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在不同的学历层次都开办有工业设计专业,越靠近中职和高职等低学历层级,考虑到就业市场的细分,会比较注重产品结构与制造工艺以及样品制作技能,而这些都与模具专业的知识息息相关。

在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借助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骨干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师资与软硬件设施,合理进行课程开发,制订了具有高职特色、强化工程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符合高职大专毕业生市场定位的培养计划。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以产品为核心,以产品生命周期(创意设计→详细设计→产品开发→品牌管理)为主线,覆盖产品造型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样品制作、产品平面设计四大工作领域,面向助理造型设计师、助理结构设计师、助理产品开发工程师、平面设计师四种岗位,涵盖设计、开发、销售、管理等不同业务状态,强化结构设计能力和造型设计能力,使整个课程体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但突出重点,还能满足学生不同的职业理想,整个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从早期2004、2005级学生与近期的2011级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高职层次工业设计类学生在刚毕业的一两年内直接进入设计公司的学生每个班大约2~3人,进入产品制造类公司每个班大约10~20人,进入平面设计类公司每个班10~15人,进入销售推广调研类公司大约5~10人,所以总体来说就业主体还是进入制造业公司从事产品设计的这批学生,他们往往从底层做起,通过岗位的轮换,不断地培养和历练,慢慢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产品设计师。

总之,在工业设计专业与模具专业的共生建设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现有传统强势的模具专业已有教学资源基础,共享软硬件设备和师资,精简专业自然配置,更重要的是这一思路可以让学生产品制造与工艺处理的能力更加扎实,更好地体现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重技能、接地气”的特色,让培养的学生市场定位更有针对性,更愿意从基层做起,更具可用性,未来更有后劲。

【参考文献】

[1]曾冬梅,唐纪良.协同与共生 大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与探索[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解相吾,解文博.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Karl T.Ulrich, Steven D.Eppinger ,何人可.产品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教改重点项目(ZB1305)

【作者简介】袁万选(1976- ),男,湖南常德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讲师,研究方向:塑性加工与模具计算机技术、产品设计与开发。

模具专业 篇4

谈到模具专业建设, 不能不谈模具和模具工业。

1.1 模具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世界上的许许多多东西都是从它们各具特色的“规矩”——模具中诞生出来的, 通常我们把这些东西称作“产品”。作为这些产品生命周期的重要一环, 模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 进而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状况以及科技的发展。

1.2 模具工业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 60%~90%的工业产品需要使用模具加工, 模具工业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 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模具生产, 特别是汽车、轻工、电子、航空等行业尤为突出。而作为制造业基础的机械行业, 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预测, 21世纪机械制造工业的零件, 其粗加工的75%和精加工的50%都将依靠模具完成。因此, 模具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

目前, 世界模具市场供不应求。近几年, 世界模具市场总量一直保持在620~680亿美元的水平。世界模具工业的发展甚至已超过了新兴的电子工业。

1.3 模具人才

长期以来企业投资往往重视硬件、忽视软件、无视人员, 导致投入大产出小, 甚至软硬件均成为摆设, 变成负担。而既有经验又有知识、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人才更如凤毛麟角, 所以企业的竞争首先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招聘到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 如何系统地对企业职员进行培训, 有效地提高职员的综合素质是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先决条件。就模具行业而言, 目前人员结构正处于一个断层阶段, 即传统模具设计制造经验丰富的中老工程技术人员缺乏先进制造技术应用能力, 而熟练掌握各种先进制造技术手段和工具的新兴一代技术人员却经验不足, 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 市场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各个生产领域的模具技术人才, 这种状况至少还需经过5~10年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届时, 我国的模具工业水平将有望达到一个新的水准。

模具工业发展需要大批高级技能型人才, 如何服务模具工业, 打造模具专业精品, 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 对职业技术学校提出了更高要求。

2 关于模具专业建设

2.1 专业定位

盐城技师学院是职业技术院校, 在专业设置上人才培养走的是“应用型”的路子;按照学院“市场导向, 立足盐城, 服务长三角, 创建特色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在专业建设和改革过程中, 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 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动手能力, 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使学生在知识结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即“理论够用、加强基础、强化技能、产学研结合、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精神, 确立本专业的办学思路:紧紧依托模具行业优势, 以质量为根基, 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产教研合作发展之路, 办出专业特色和专业水平;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最终建设成全国示范性专业。

模具产业以塑料40%、冲压40%、压铸8%三类模具为主。长三角作为中国最大的模具生产基地, 高、中、低档各种类型模具应有尽有, 但生产塑料、冲压、压铸模具的模具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 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主要是针对生产此三类模具的专业人才需求。

2.2 专业建设目标

根据学院总体发展水平和相关专业的建设情况, 到2012年把模具专业办成在省职业技术院校同类专业中有明显特色和示范作用的专业, 当年毕业生就业率100%。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为全国有特色、有优势的品牌专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精品专业, 成为我院高级部专业建设的新亮点。

2.3 构建人才培养知识能力结构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 具有比较扎实的力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掌握模具工程材料、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液压传动、公差与技术测量、热加工工艺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 (3) 基本掌握金属冲压成形及塑料模塑成型的原理与工艺, 较好地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基础知识; (4) 具有较好的的模具设计能力和一定的线切割、电火花、数控等操作技能, 掌握模具制造工艺, 具备一定的模具制造能力; (5) 具有保养、安装、调试、维修模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 具有较强的模具C A D/CAM技术的软件应用能力; (7) 具有开发模具制造新技术、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8) 具有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管理工作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除获得学院规定的“五证”外, 根据层次和细化的专业方向, 可选择性得取得国家劳动部颁发的“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师”、“模具装配、调试、维修师”, 典型软件应用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编制教学计划, 在总体反映上面能力的同时, 细化专业结构, 分层次实施, 不同班级侧重点不一样。

2.4 就业方向

调查表明, 模具专业毕业生在工业各行业中均有很大的就业空间, 并在以下岗位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1) 汽车生产行业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工人和一线生产管理人员; (2) IT—通讯—电子产品生产行业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工人和一线生产管理人员; (3) 家用电器产品生产行业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工人和一线生产管理人员; (4) 电工—机械产品生产行业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工人和一线生产管理人员; (5) 航空 (天) 器—铁路机车、船舶—动力机械生产行业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工人和一线生产管理人员; (6) 建材—家具生产行业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工人和一线生产管理人员; (7) 玩具行业中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工人和一线生产管理人员; (8) 服装与制鞋行业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工人和一线生产管理人员; (9) 高新技术产业中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技术工人和一线生产管理人员。

2.5 主要措施

(1) 围绕培养目标, 细化实施性教学计划; (2) 加强校内实训、实验基地建设, 统筹安排设备资源, 建立模具实训中心; (3) 强化师资队伍; (4) 强化教学管理,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 盐城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坚持特色定位, 紧抓教学质量不放松, 服务模具工业, 走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两到三年时间, 一定将江苏盐城技师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用打造成全国精品为中国制造业的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模具工业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 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具工业的发展依靠模具技术, 模具技术依靠专业技能人才, 日益发展的模具产业急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模具专业依靠模具行业发展的背景, 立足应用, 整合资源, 重点投入, 建立模具实训实验中心, 狠抓教学质量, 强化技能, 服务模具工业, 走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之路, 打造专业精品, 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发展为全国示范专业。

关键词:模具,模具工业,人才,专业建设,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丁松聚.冷冲模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2]汤习成.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

模具专业英文简历 篇5

Name: fresh graduates

Sex: Male

Date of Birth: 84.12 National: Han

ID: xxx Height: 170

Account where: xx current: xx

Graduate institutions: xx College of Engineering,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members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repair by a professional: Mold Design

Talent type: graduated from the date of the ordinary job: 200x.7

Job intentions

Job type: Full-time

Position: Mold Design

Hope Location:

Wish to pay: Negotiable

Self-evaluation

Strong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e work of a conscientious and responsible, and they are adhering to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in the end, have a good affinity

Educational background

2003.9-2007.7xx Die Design Engineering College Undergraduate

Practice experience

2004.3 a three-week school-run factory in the metalworking practice

School e-laboratories 2005.11 Electronic Practice

2006.11xx Motor Group, xx Iron and Steel Group, xxxx internship weapons factories

Received awards

Last semester in 2004 was named “erudite”系刊founder group “good team”

Party in 2005 as class “elitist”

March 2005 National Intermediate Certificate cartographer in 2006 by the Higher National Certificate cartographer

In September 2005 by the National Computer 2 (c) certificate

2004-2005 Scholarship by the College of third-class third-class 2005-2006 Scholarship by the College

Language ability

English good

Computer capacity

March 2005 National Occupational Skills Standard Intermediate cartographer in March 2006 national occupational skills standards of senior cartographer

September 2005 the National Computer 2 (c) proficiency in the use of Office software, AutoCAD, Pro / E, Slidworks, UG, Caxa CAXA, Mastercam, and so on.

Contact

Contact Tel: confidentiality

Contact Address: confidentiality (Zip code:)

模具专业示范校建设探析 篇6

关键词:模具 示范校 校企合作 技师

宁波技师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被确定为中职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学校模具专业全体教职工始终坚持“建设与发展”的理念,按照学校《模具专业示范校建设方案》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建设任务,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与方案要求相一致。经过大家持续的努力,模具专业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下一步全面深入推进该专业示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进一步完善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特色的模具技师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思路的创新

(1)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既要紧密结合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国际国内发展的大方向,又要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形成自身办学特色。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力度,切实为培养工程实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3)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学以致用的引导,注重实际应用知识的传授,以适应不断更新的知识和不断进步的技术要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企业管理、项目运作和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适应行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2.教学体系和方法创新

(1)在理论教学中加入先进技术讲座。学院模具专业每个学期都会邀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学校为模具专业师生介绍模具加工制造的最新工艺和技术,同时还邀请模具设计制造行业较为先进的CAD/CAM/CAE软件公司技术人员到校为师生介绍最先进的模具设计、制造和仿真模拟软件的最新功能和特点。

(2)在软件教学中加入先进的CAE软件应用。学院紧跟模具行业发展的需要,在模具专业软件教学中除了教授传统的ProE、UG、Cimatron等软件,还加入了模具CAE的内容,并且有针对性的选择了moldflow、dynaform、flow-3d三款CAE软件进行教学,而这三款软件分别是注塑模具、冲压模具、压铸模具工业中主流的分析软件,并且在所有软件教学完成之后,综合运用CAD/CAM/CAE软件,结合实际产品设计一款模具,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软件综合应用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3)系部企业化运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针对宁波地区模具企业的特点及技师学院的特色,学院提出了系部企业化运作的全新校企合作模式,这一模式的具体实施思路如下:

一是校办企业下成立模具制造部,教师为模具项目的负责人(项目经理),学生承担具体的设计生产任务;

二是所有的模具生产任务均来自企业,企业与模具制造部签订合同,老师与学生按合同进行设计制造,在模具产品制造完成并且经过企业验收合格后再出售给企业;

三是在进入技师研修阶段之后,学生不仅承担模具设计制造任务,还可以参与模具的生产管理,带领高级工段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之后独立完成整套模具的设计生产任务。

(4)培养学生项目运作的商务能力。在具体模具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尽可能地让技师段的学生全程参与到项目当中,包括学习模具的报价、外协加工厂家的选择、模具合同订立时需要注意的原则,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原则等等。

这些实用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模具生产的商务运作流程,使学生毕业后不光是一名技术人员,更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或者创业者做好了知识储备。

(5)在技师研修阶段加入多个过关考试项目,严格掌控技师培训质量。技师的培养是技师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严格控制技师研修效果,使得学校培养出的模具技师名副其实,对学生一年的技师研修期间所学的重要项目和课程都要进行过关考试,只有过关考试全部通过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技师答辩。系里和学校研究确定了二维CAD、三维CAD、模具安装、模具报价等16个过关项目。

(6)配备先进的加工设备培养高端模具加工技能。学院模具专业结合市场的需要配备了GF阿奇夏米尔公司生产的精密数控慢走丝线切割机床、镜面电火花机床、高速铣床及其附属设备,这些设备均为模具加工企业生产高精密模具的主流设备。并且学校还将这些设备的使用作为技师研修的必修科目,使学生具备操作高端模具加工设备的能力,这样大大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7)毕业设计为具体模具产品,由学校老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把关验收。学院模具专业每一个技师段学生在毕业前,均要求独立完成一套模具产品,包括模具的设计、制造、装配、试模、修模,直至企业对模具产品验收合格,在学生进行毕业答辩前,需要提供模具整套设计图样、主要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表、模具设计过程的PPT演示及与企业客户签订的模具出售合同。

在预备技师段学生毕业答辩时,由学校老师及模具加工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答辩委员会共同审核学生的毕业设计。经这样严格把关的毕业学生,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到企业后基本不需要再培训,能够很快适应企业的生产过程,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和管理人员。

二、积极参加各类大赛,以提升模具专业建设水平

示范校建设以来,模具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各类全国乃至世界级大赛,以提高教师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其中,王洋和奚云赫两位教师参加全国模具钳工技能大赛,分获全国教师组第四名和第六名;王明敏老师参加全国数控大赛浙江预选赛,获得浙江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3年,世界技能大赛模具制造项目中国选拔赛在广东机械技师学院举行,学院模具专业许明明、陈能两名同学代表浙江省参赛,取得了第五名和第九名的好成绩。2013年元月12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宁波技师学院承办的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模具制造项目“十进五”第一场淘汰赛如期举行,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10名学生在经过了第一轮的全国选拔赛后,在学院一决高下。此场比赛共分为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模具装配以及试模四个模块,选手们将在两天共16小时内完成一整套模具设计加工及打样过程,涉及多种加工技术,充分考验选手对专业的综合应用能力。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学生许明明和陈能分别获得第四名和第六名的好成绩,许明明同学成功进入前五名。随后在广东举行的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模具制造项目“五进二”的淘汰赛中,学院许明明同学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最终,该同学全力冲刺,不负众望,顺利进入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了2013年度在德国举办的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

三、结语

示范校建设是推动学校模具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最大动力,是提升该专业内涵建设的最好机会。学校模具专业全体师生将鼓起改革创新的极大勇气,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成好示范校建设的各项任务,为职业教育大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模具专业 篇7

一、模具专业与非模具专业的差异

1. 专业不同, 课程的要求和目标不同

对于模具专业的学生来说, 由于他们将来要从事模具开发、设计及模具制造的相关工作, 因此, 他们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这门课学习时, 内容上要掌握的比较全面, 精通, 以适应未来的工作。而对于非模具专业的学生来说, 理论性不一定很深, 要使学生了解不同模具的成形特点、工作条件, 掌握各种模具的设计要点, 弄清制造工艺流程和检验内容, 知道模具设计及模具制造的发展动向, 为从事冲压模和注塑模的设计、制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工作需要时再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2. 教学内容不同, 侧重点不同

对于模具专业, 由于以前机械制造涉及的较少, 因此在讲模具制造时, 学时应相对多一些, 有所侧重;而对于非模具专业, 例如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来说, 由于机械制造部分, 他们已经在相关课程中学习过, 因此, 在讲授模具课程时, 应侧重模具设计, 而制造部分时间应安排少一些, 但要掌握模具零件与一般的机械零件加工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 对于模具专业, 因为要求较高, 因此学时较多, 讲授时较全面, 理论讲授可以更细一些;而对于非模具专业的学生来说, 模具课程的学时相对来说就少一些, 因此, 讲授时不一定面面俱到。需要什么, 就讲什么;需要多少, 就讲多少, “精”以实用为度, 突出实践性。教材内容不一定全部讲授, 应突出重点。针对以上差异, 对于非模具专业的学生来说, 在讲授时应采取不同的讲授方法。

二、非模具专业模具课程的教学研究

1.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模具工业是“百业之母”, 是工业产品的“效益放大器”。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老三样”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 到时下流行的MP4、录音笔、数码相机, 这些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模具设计师之手。对于非模具专业的学生来说, 掌握模具技术, 就是掌握了一种新技能, 增加了就业渠道, 同时增加了新知识, 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由于学生对模具的认识不是很深刻, 因此, 在讲授时, 尽量理论性不要太强, 且要结合该专业举一些模具在他们专业应用中的实例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的兴趣。

例如, 对于机械类的学生来说, 垫片是很熟悉的零件, 它是如何制造的呢?引出来冲压工艺的概念, 同时, 可以利用该例子给学生区分落料与冲孔的概念。除了模具设计部分之外, 讲到现代的模具制造方法, 有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电火花、线切割等, 这样就和学生学过的机械制造, 特种与精密加工等课程联系起来。再比如:对于汽车类专业学生, 可举例汽车覆盖件 (发动机罩、散热器罩、前后围板、车门的内外板等) 制造, 其突出特点就是具有多维的空间复杂曲面, 通过这些零件的特点, 介绍拉延、修边、翻边等工艺的概念。

如有条件, 可给学生相应模具的工作过程动画演示, 这样, 学生学习起来目的性强, 兴趣会更浓。当然, 这也对教师提出了给更高的要求, 要对学生的专业有一定了解, 而不是单纯的讲模具。

2. 教材与内容

选教材时要考虑非模具专业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需求与目的, 一般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课堂讲授学时在34h左右。在全面考虑课程的系统性前提下, 讲授的重点应为典型模具的结构特点与专门制造技术, 模具设计与非常用模具结构的内容则少涉及。所选教材的内容应以冲压成型和注塑成型为主, 应该包括三大部分:第一冷冲压基础知识、冷冲模基本设计、冷冲模结构 (主要包括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等) ;第二塑料成型基础知识、注塑设备结构知识、塑料模具结构 (包括注射模、压缩模、压注模) 而挤出成型和气动成型等可以不作要求;第三模具制造基础知识、模具零件的常规机械加工方法、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方法、模具装配工艺、模具技术的发展等内容。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 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多样性

同其他的课程教学方法一样, 讲授过程中尽量避免传统的课堂一堂灌的讲授方法。应该采用传统讲授、多媒体课件、模具工作过程动画演示、实物动作、课堂讨论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办法, 这样不光是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第一课堂的效率。比如, 在讲课的过程中, 由于我们主要讲述冷冲压成型和注塑成型, 则可以分别选择一副典型的冷冲模和塑料模, 贯穿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在讲加工工艺、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模具主要零部件机构设计、模具制造, 检验与装配的整个过程中, 始终以该模具为例讲述, 以防课堂空谈, 使学生结合所看到的实物, 听得更明白, 懂得更透彻。

(2) 互动式、讨论式理论教学法

课堂上采用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交流、相互促进的双边教学方法。对教材中的一些容易忽视、容易混淆的内容, 将其转化为问题, 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 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对于某零件拉延成型时, 由于其形状的特殊性, 使得不好顶出, 可以叫学生去考虑如何解决?整体式凹模不适用时, 可以采取瓣合式凹模来解决。再例如:对于机制专业的学生, 由于已经学习了机械制造等课程, 在讲述模具制造内容时, 对于模具零件定位基准选择和拟定工艺路线等, 就可以通过实例, 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来讨论, 教师只是做最后的总结和讲述模具零件和一般的机械零件加工工艺不同的地方, 比如:在热处理上的不同等, 这样就避免了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 同时节约了课时, 使学生对模具零件的制造和一般的机械零件的制造差异有更明确的认识。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启发, 诱导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 积极主动地思考, 分析问题, 最终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思路打开, 从而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实践教学

模具设计与制造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对于非模具专业的学生来说, 学时比较紧张, 但是如果缺乏了实践性环节, 那么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 找一个与本专业结合较好的实例, 让学生熟悉模具的整个设计与制造过程, 就非常重要, 特别是在模具检验与装配的学习过程中, 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动手, 体验装配顺序的确定, 模具间隙的调整, 以及最终的试模与调整等环节, 这样在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 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结束语

模具工业在我国工业发展中, 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许多高校对非模具专业学生都开设了模具课程。本文针对模具课程在不同专业教学中的差异, 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 对高校非模具专业模具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材与内容的选择, 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教学思路, 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要:针对当前许多非模具专业开设模具课程的情况, 由于其在授课学时, 培养目标, 要求等方面与模具专业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它们在教学方法, 手段等多方面都有许多不同。本文在分析两者差异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提出了非模具专业如何更好的进行模具课程教学的方法及建议, 对非模具专业的模具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非模具专业,模具课程,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凤英, 李志伟, 陈震.高校模具课程创新教学的改革研究[J].农机化研究, 2004, 3

[2]郭红云, 谢力志.透明教学模具在模具教学中的运用[J].模具制造, 2007, 1

[3]李彩霞,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

高职模具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篇8

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 并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技术工作的技能。对于模具专业的学生来讲, 应该是培养出既深入掌握模具设计理论和模具制造工艺等理论性知识, 同时具备从事典型模具设计, 制造, 装配等实际应用能力, 这样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专业能力取决于学校课程的设置合理与否。模具专业的课程设置合理, 内容贴近实际需要, 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能力。

1 模具专业学生的能力范围

模具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有哪些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模具专业教学的实践以及和一些同行的交流, 概括起来, 关键是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1.1 模具制图的能力现今模具专业机械制图课程仍采用机械

类专业通用教材, 这对于学生打好制图基础是有益的。然而学生在读模具图时仍会遇到很大困难, 甚至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 归根到底就在于制图课程上所涉及的内容属于机械类专业通用知识, 而模具制图有着自身独特的复杂性。

1.2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的熟悉也就是常规机械加工手段的

运用, 包括车、铣、刨、磨等加工工艺及技能的培养。这些能力为从事机械制造奠定技能基础, 也为机械产品设计提供丰富的实践认知。而目前有些高职院校仍停留在普通高校金工实习的认识上, 相关实训组织流于形式, 课时又少, 以至于学生泛泛而过。

1.3 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这是整个模具专业的核心能力。目前

很多学校在这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以建设,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 部分院校由于不能认清模具教学的特殊规律, 以至于抓不住重点, 事倍功半。有些高职院校仍习惯按照普通高校本科课程的思维, 片面强调设计能力, 理论教学上大而全, 脱离实际。也有片面强调数控技术教学, 以为模具专业就是数控机床加工, 还有有片面强调某些软件的教学, 将某些CAD/CAM软件的地位和作用过于夸大, 以至于有些学生误以为只要学好这些软件就能进行模具设计和制造。

实践证明, 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的各方面是一体的, 在教学中是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

1.4 模具装配与调整基础知识这一能力是对模具结构原理的

深入认识,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全面检验模具设计、制造工艺环节的得失。为今后从事设计、制造工作提供可行性分析的经验。

2 专业能力的培养思路

2.1 加强模具制图、识图能力具体可在制图教学结束后联系模具图形实例, 安排模具测绘实训作为机械制图的后续课程。

在教学设计上, 以一副典型注塑模具为例, 安排相应的拆卸、测绘、装配技能实训课题。实训中可先行安排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观看该模具的装配视频文件, 学生对照实物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并在教师指导下确定拆卸顺序。拆卸时将动定模分开各自拆卸, 拆卸下来的零件按顺序放好, 并尽快清洗上油。大致的步骤可这样进行: (1) 拆卸前, 应测量总体尺寸, 画出模具的总体结构草图。 (2) 拆卸后对照实际零部件, 按实测所得画出个零部件的结构草图。 (3) 对实测数据分别圆整, 按照圆整后的尺寸绘制各零部件的结构图, 根据装配基准, 确定标注方式。 (4) 按所测尺寸完成拆卸模具的装配图。 (5) 将所拆零件依次复原, 其顺序可参照拆卸的反顺序。复原时对照所绘制的装配图进行, 以便发现装配图的不足之处。

有条件的可在这一环节安排用相应的软件绘制所测图样。学生经过这样的实训对模具的基本结构、制图表达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有利于后续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2.2 机械加工理论与实训的一体化教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

的课程应紧扣机械加工实训, 二者融为一体, 使学生用所学工艺知识指导实训, 并在实训操作中加深对机械制造工艺的理解。

机械加工成型工艺的方法比较多, 关键是选好典型的课题和确定相应的加工手段, 尽量体现常见机床的使用。在实训中我们选择了V型块的加工这样一个典型课题, 涉及的操作有粗刨, 平面的粗铣和精铣, 平面磨削, 直槽卧铣, 铣V形槽和燕尾槽等技能, 对涉及的刀具、夹具、量具、机床调整在理论教学中予以同步讲授, 学生学完这一课题后, 事实上已经成功的跨入机床加工的入门阶段, 可以在后续作业中安排提高的课题, 以加强其能力。

2.3 模具设计、制造一体化教学在这一教学环节上, 应使学生

在初步掌握模具设计及制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进行某些典型冲压、注塑模具的设计, 从模仿实例设计到关键工艺零件的自主创新设计, 逐步加深对设计知识的熟悉, 并运用模具制造工艺手段加以实现, 在此过程中熟悉各种工艺的特点。

以注塑模具设计为例, 首先应对拟设计的塑件进行设计, 可用三维软件予以造型, 讨论其结构合理性。进入模具设计阶段后, 首先确定成型零件即型芯和型腔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了解相应成型树脂的性质, 核算注塑机的能力, 确定模具的制造方案。

进入模具结构设计环节后, 分别进行模具各结构单元设计, 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浇注系统、脱模机构、冷却系统等机构的熟悉。这一过程在相应CAD/CAM软件的支撑下效果更好。

设计完毕后, 就可以输出工程图, 并且对需要加工的零件作制造工艺性分析, 对其中的型芯, 型腔等需用数控加工的零件做后置处理。

加工中注意发现零件的工艺性合理与否, 加以记录, 便于反馈到设计环节。

2.4 模具装配与调整将前述学生自行设计、制造的模具进行装

配, 调整, 并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试模、修正, 通过对模具试模调整结果的分析, 总结得失, 有利于形成贴近实际的模具设计思路和模具制造工艺方案的设计能力。

装配实训前将已经加工的定模及型腔精修, 然后将型芯与固定板组装, 注意保证与固定板安装的形位公差, 然后开始装配导向机构各零部件, 保证其运动精度, 其次完成浇口套以及推出机构的安装, 在此基础上完成动定模的其余装配及总装。

以上完成后有条件的应该安排试模调试环节。可在实训基地技术人员指导下将模具与注射机进行安装连接, 进行合模与开模距离调整, 闭模松紧调整, 顶出距离调整等调整工作, 然后进行试模, 分析产生的问题, 尤其注意与模具设计制造有关的问题, 将总结出的经验反馈到相应的前面环节中去。

模具技术是不断发展创新的应用技术, 因此上述教学环节应着力体现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引导学生关注高新制造技术在模具上的应用,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

3 毕业学生的跟踪反馈

学生专业能力究竟如何, 要看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适应情况。在这一方面, 我校坚持经常与毕业的学生及用人单位及时沟通, 了解学生所学内容与生产一线的吻合情况, 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尤其是针对模具企业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 我们在教学中及时增加模具专业教学内容中机械加工、数控技术、CAD/CAM软件应用等方面的比重, 更新实训课题, 与生产一线紧密衔接。这些都有力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得到各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许。

参考文献

[1]成型模具设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冲压模具设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模具专业拆装实训探析 篇9

关键词:模具,拆装,实训

1 正确选择拆装对象

1.1 拆装对象应全面

冷冲模和塑料模结构与设计是模具专业教学的重点之一, 为了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接触本专业的相关知识, 为后续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潜能, 拆装对象必须包括这两种类型的模具。

1.2 拆装对象应典型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冷冲模和塑料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我们所选择的模具要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能反映相关模具的不同结构和类型。例如:冷冲模的选择必须包括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等典型结构;塑料模的选择必须包括二板模、三板模和带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注射模等典型结构。

1.3 拆装对象结构应简单

模具结构除了要全面和典型外, 还应尽可能地简单。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模具实体, 为了能引起学生实训的兴趣、提高实习效果, 首先应该让学生能看懂模具的基本结构, 结构太复杂的模具可能会使学生“望‘模具’而生畏”, “望‘模具’而兴叹”, 感觉无从下手, 结果常常抑制了学生的思维, 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必要的示范引导

学生在动手拆装之前, 指导老师应以一副典型模具为例分析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模具中各零件的作用, 讲解并示范模具拆卸和装配的顺序及方法。

例如:对于一副冷冲模, 拆卸时一般先将上模和下模分开, 然后分别将上模和下模的紧固螺钉拧松再打出销钉, 用拆卸工具 (如榔头、铜棒等) 将各模块拆下, 最后从固定板中压出凸、凹模零件等, 达到可拆卸件的全部分离。对于一副塑料模, 拆卸时一般先将动模和定模分开, 分别将动、定模的紧固螺钉拧松, 用拆卸工具将模具各主要板块拆下, 然后从定模板上拆下浇注系统零件, 从动模板上拆下顶出系统零件, 再进一步拆散顶出系统零件, 从固定板中压出型芯等零件;有侧向分型抽芯机构时, 拆下侧向分型抽芯机构的各零件。

指导教师必要的示范引导和讲解, 可以使学生在拆装时有序可循, 有章可依, 使学生做到有的放失, 减少许多弯路和不必要的麻烦。

3 合理安排实训时间

模具拆装实训时间一般为两周。时间安排最好与冲压模和塑料模理论课程同时进行。在前几届学生拆装实训过程中, 实训环节与模具理论课程被安排在不同学期, 实训与理论课程相隔时间过长, 效果不是很好。一方面实训提前一个学期, 到上理论课时, 大部分学生对模具的感性认识已忘记得差不多, 对理论课程教学的辅助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实训推后一个学期, 在学生还没有接触过模具实体时, 就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学生对模具缺少必要的感性认识, 对理论知识理解不透、不深, 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4 强调拆装注意事项

(1) 模具的零件存在多种配合关系, 不同的配合其拆卸方法不同, 因此在学生拆卸模具之前, 应向学生讲清楚哪些零件是不可拆卸件、哪些零件是可拆卸件, 不可拆卸件不可强行拆卸, 以免损坏模具。例如:导套与上模座、导柱与下模座是过盈配合, 这种配合的零件是不可拆卸的;还有用环氧树脂固定的小凸模也是不可拆卸的。凸模与凸模固定板、销钉与模板是过渡配合, 拆卸时采用拍打的方法。根据不同配合关系, 零件要分别采用拍打、压出等不同方法。

(2) 拆卸配合零件时, 切不可盲目用力敲打。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拆卸工具,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训过程中,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同学拆卸冷冲模时不先将上模与下模分开, 而是直接用榔头打击上模座, 经过这样多次的锤击, 将使过盈配合的导套与上模座分离, 以至于损坏模具。

(3) 要求学生准确记录所拆卸零件顺序, 必要时可做适当的标记, 为后续模具的正确组装奠定基础。要向学生强调, 拆下的零件要按一定顺序摆好, 装配顺序与拆卸顺序相反, 装配是按摆好的顺序先装配最后拆卸的零件, 这样可避免在装配时出现错装或漏装零件的现象。

(4) 装配时要注意合模方向的正确性。例如, 在冲压模具中, 中间导柱模架和对角导柱模架其导柱是对称布置的, 在进行上下模装配时切忌将上下模装反, 上下模如果装反模具将不能正常工作, 严重时将损坏凸凹模刃口。所以对于导柱对称布置的模具, 一定要仔细观察和分析。

(5) 拆装模具时, 要向学生强调操作安全事项, 要求学生遵守实习纪律, 服从老师的安排, 防止模具砸伤学生, 这是模具拆装实训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

模具拆装实训的主旨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当中来指导实践, 同时通过实践又能帮助学生更深、更全面地理解理论知识。老师在整个实践环节中起指导作用, 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自己动手拆装、观察。

通过对几届学生实训的观察, 发现学生的主动性非常高, 能够认真地完成拆装、测绘, 培养了学生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操作习惯和实践修养, 这也是高职院校学生重点培养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在后续的冲压模和塑料模课程设计中, 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达到了模具拆装实训的目的, 收到了良好的实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军.三板式注射模的设计[J].机械职业, 2003, (4) .

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策略探讨 篇10

关于中职模具专业教学的策略, 学校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 以专业能力学习培养为本位, 多角度、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以下是对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策略的探讨。

1 教学内容策略

模具专业主要培养满足企业生产线需求的人才, 向企业输送模具设计、制造型人才。模具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以下两大类:1文化基础知识, 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计算机应用等内容。这些知识是学生综合素质文化的基础, 也是学习专业知识和以后继续接受教育的基础。2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 例如《模具CAD》《机械制图》《模具制造技术》等基础内容, 包含模具专业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护、操作等工艺流程的每个环节, 是学习模具设计制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 让每个学生做到会看图、会画图。学校要根据企业岗位的具体要求精选最合适的教学内容, 使每个学生都能走到实践中去,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模具制造业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它集机加工、电加工、装配技术于一身。知识和技术的含量较高, 所以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模具制造技术, 教学中, 必须长期围绕模具制造的主题。在教学内容上, 要坚持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逐一训练和考核每个学生必备的知识点和技能, 让所有学生都学会用砂轮机、钻床等基本设备, 同时也要掌握高度尺、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量具的作用, 能够简单地拆卸、装配模具, 使其初步了解模具制造, 为他们以后更深入地掌握技能打下基础。

学校要淘汰教材中陈旧、落后的内容, 结合实际补充新内容, 倡导教师从实际出发编写校本教材, 不断改革, 不断创新, 做到与企业需求并进。

2 教学方法策略

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是初中毕业, 大多数对填鸭式教学有较大的厌恶感。而模具专业知识较为机械化, 逻辑性较强, 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 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授课教师应该采用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例如启发式、讨论式、模块一体化等方式) ,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让他们主动学习、爱好学习。将基础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运用基础知识, 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同时, 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挂图和实物模型等更加具象化的东西帮助学生去理解较为抽象和机械的东西, 将一些复杂难懂的知识点用Flash动画、课堂PPT、仿真软件等生动灵活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样既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还能提起他们对学习内容的深厚兴趣。

例如在塑料模具课堂上,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看一整套的塑料模具模型, 让他们零距离接触塑料模具, 而不是对着课本上冷冰冰的注释图去想象。教师对照模型讲解一些基础知识, 例如《机械制图》《测量公差》以及卡尺等量具的使用, 然后让学生对比模型画出零件图和装配图。教师在讲授塑料成型知识和塑料模具设计的时候, 应结合课程设计, 让学生将所学书本知识运用到动手实践中。在课程设计中, 可以让每个学生根据所选图纸自己加工零件、自己装配。整个过程下来, 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 提高了动手能力,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3 教育培养模式策略

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 学校要想培养符合当代生产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从课堂中走出来, 结合实践去学习”, 校企合作是当前最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 尤其是中职类专业技术学校。学校和企业合作, 既能为企业输送定岗人才, 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实习平台, 还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企业实习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各种先进技术和各类专业设备, 可以结合实践让他们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提高动手能力, 并增加对相关学科前沿知识和以后所从事岗位的了解, 为他们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习的过程中, 学生能从中了解本专业需要掌握哪些必备技能, 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强化实践的实训环节。

学校要联合企业共同开发实习课程, 让学校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定型人才, 企业需要什么技术, 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 真正实现学生与学徒身份的统一, 使其毕业后能迅速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这样所开发出来的课程更符合实际, 保证学生以后在岗位上能够学以致用。

校企合作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校企资源共享, 这个方式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共同进步。在这个方面有很多种合作方式, 比如企业提供项目、场地、设备, 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人员。学校的技术人员为企业提供技能, 创造利润;而企业则为学校提供学习机会。

实习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 因为动手能力是模具专业所必备的技能, 这项技能离不开实践。但是学校的空间有限, 所以学校只能借助于企业去建立实习基地。对于企业而言, 实习基地可以为他们创造利润;对于学校而言,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是学生实习的一线。实习基地是教学和实践的完美融合, 定能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

教育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是目前为止最具实践性的方式, 也是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式, 可以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学校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而企业则提供亲身实践经历的机会。二者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4 结束语

在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的策略中, 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育培养模式都要与时俱进, 不论是哪一点, 都要尽可能做到最好、最贴合实际、最适合学生, 这样才能培养出服务企业的技能人才。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对模具制造业人才需求的增大, 模具制造的发展前景与状况随时都发生着变化。为了提高课程质量, 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需要积极改变中职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模具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浅析 篇11

关键词:模具 综合实验教学 改革

模具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使产品实现高效率、大批量生产,具有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特点。为适应市场形势的发展,我国很多高效在教学中均开设模具相关的专业。根据调查显示,塑性成形与模具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较高,沿海地区企业模具设计人才需求量较大,该专业的学生是企业中急需的人才。但是,从社会各渠道及企业调查信息表明,毕业生存在存在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的特点,成为制约学生就业的瓶颈。所以,如何提高模具专业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探索教学中综合性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模具专业实验教学的的现状

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模具专业课程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生产实践与设计之间的互相关系,了解模具的类型和结构特点,进而加深对专业课程认识与理解。但是在实验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实验方式不够灵活,实验内容分散。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只需被动的接受安排,在固定的时间按部就班地根据指导书进行实验,学生思维和行为方式固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在诸如模具拆装实验中,一些拆装实验分散在不同的实验室中,不利于统一管理,造成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机会少。

其次,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分开,不能相辅相成。课堂教学时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实验教学起着补充作用。一些院校偏重于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专业课程中一些模具图例说明简单,学生不容易看懂,教师受时间限制不能对每个图例进行一一讲解,影响学生对模具结构的深入了解。有些工艺在理论教学中没有详细讲解,甚至没有体现,增加了学生对实验知识理解与接受的难度。

最后,学生进行实验的机会少。实验室对学生开放的力度不够,只有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时,实验室才对学生开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模具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要对模具专业综合实验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开放实验室,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通过开放型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变封闭被动的实验模式,保证师生有充足的时间从事教学与实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和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开拓意识、能够触类旁通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在实验中,学生从被动到主动,角色的转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學习兴趣倍增,增强学习效果。此外,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或文献,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其次,确定合适的综合实验题目、内容与实施方案。为了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自主能力,教研室的全体教师需要共同精心编写模具专业综合实验实验指导书。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学生依据实验指导书和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合理的选择实验题目。根据实验条件,要将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每个学生的实验工作由个人部分和小组不封两方面组成。例如,有些由于实验条件、实验经费等的限制,诸如CAD /CAE /CAM 部分没有必要每个学生设计的模具都进行加工制作;经过集体讨论后确定最优方案,经过指导教师审核后,最后由每组学生自主进行具体的模具制造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指导教师依据每个小组确定的实验方案,制定了明确的实验进度,学生做好实验计划,并按进度和计划严格执行,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督促和答疑,使学生按时间要求做实验。

最后,为进一步提高模具专业综合实验的实施效果,减少实验的障碍,还要确保以下几个方面。充足的实验经费是实验实施的保证,学校每年按时给予合理额度的综合实验经费,免除指导老师申请经费手续烦琐的苦恼,是提前做好实验计划的保障; 提高实验管理人员参与实验指导的积极性,确定管理人员考核标准,将实验管理人员协助指导专业综合性实验作为纳为其中一项标准,提高管理人员参与指导学生的主动性,减少指导老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学效果;建立实践交流平台,使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指导,分享各自的知识和经验,博采众长,为提高专业综合实验效果提供技术交流条件。

参考文献:

[1]谭险峰,熊洪淼,胡德锋,孙俊明.模具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长沙大学学报, 2006.

[2]张文玉,刘先兰.加强先进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模具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模具制造,2008.

[3]陆瑛,孟逵,刘楠嶓.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4]刘易凡,何建文.新形势下模具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

模具专业课教学改革探讨 篇12

一、明确课程改革方向, 重新定位教材重心

职业课程内容改革要体现职业岗位需求, 建立良好对应关系。但目前职业院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使用教材, 大多都是借用本科课程内容, 理论性过强, 与岗位对应性较差。职业院校学生基础薄弱, 学力存在明显差异, 接受课程理论自然也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对支持就业没有太多帮助。像冲裁模具、弯曲模具、拉深模具在现实企业生产是最常用的, 如果将这些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内容, 其针对性就会大大提升。

职业院校课程改革要与职业院校教育的培养方向相一致, 教材设计时, 要考虑实践性和操作性。专业课程教学也要体现真实工作情景。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妨将模具专业课程分为可实际操作的课程模块, 通过建立各个技术系统, 实现专业技能的形成。

二、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模具专业课教学理论性很强, 学生对相关学习内容存在畏难情绪。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 不仅要让教学环节紧凑起来, 还要在课堂上创设激趣点, 让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产生积极心理。

首先是教师设计和教学课件, 用多媒体图解画面, 将各个工序展示清楚,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学习有了方向感, 难度也降低了。其次是教师生动讲解, 教师讲课有没有吸引力, 这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再就是要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适当调节学生情绪, 插入一些题外话, 或者是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等, 像竞赛小活动, 都可以有效调节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加强互动探究学习

模具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 要联系企业模具开发实际, 借鉴企业工作过程和工作模式, 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让学生在模式教学中能够真正学有所得。像模具开发教学模式可以设计为:接受任务—分析产品图纸—编制模具工艺方案—设计冲模结构—制造模具。这样的教学模式, 非常接近实际工作模式, 这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重要帮助。在教学模式创建过程中, 还要注意加强互动探究学习的意识培养。冲压模具专业课, 其专业理论性较强, 操作实践性也较强, 仅靠教师讲解示范, 很多学生难以掌握技术要领。如果能够形成学习小组, 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形式展开学习, 其学习效果一定会大幅度提升的。因此,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也要借鉴合作探究学习意识, 成立学习小组, 借助集体力量, 实现教学互长。

四、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模具课程已经取消了统一考试, 课程学习评价变为“过程考核”。也就是对各个教学模块学习的过程管理, 教师通过对每一个工作情景和工作任务进行过程考核, 确定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确保学习过程和评价工作的公平性和全面性, 教师要设计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模式。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内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 教师结合整个学期的教学情况, 结合相关管理数据, 对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情况给出评价分数, 作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采用过程考核, 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责任心, 也能体现评价的公平客观。

模具教学中教师是最重要因素, 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这也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模具专业课程需要专业较强的教师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不仅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还要具备实践操作技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师型”教师。职业院校要培养双师型教师, 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像技能培训, 教师可以通过技能考证, 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还可以通过挂职锻炼, 为教师提供学习实践机会。当然, 如果能够和企业联合, 借鉴企业技术力量帮助学生学习, 其效果也是值得期待的。

五、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模具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知识面广泛、内容复杂等基本特征。由于模具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等因素, 教师无法通过挂图、图形以及教材图片等将模具动作、模具原理、模具结构等清晰的讲解, 所以, 应该通过计算机辅助冲压模具的课堂教学, 采取丰富的动画、图形、文字等方式讲述模具的工作过程、工作原理以及工作结构, 采取动画、影像等途径表示生产工艺, 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感性认识得到明显增强, 使教学效果有所提高。虽然板书、挂图、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有一定的优势, 但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对提高模具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 对凸模刃口尺寸计算、凹模刃口尺寸计算等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时, 应该通过板书的形式, 在黑板上全面展现计算步骤, 将授课节奏逐渐放慢, 使学生有着充足的时间思考教学内容。

六、考核课程成绩评价方式的改革

传统评价方式中, 主要是通过卷面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均是同考试成绩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衡量, 不仅无法对学生课程掌握的情况进行反应,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改革工作中, 可以采用动手、问答、卷面、案例等多元化考核的评价方式, 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总评成绩中互相评价以及自我评价分别占据30%左右, 教师的评价在总体评价中占据40%左右的概率。通过评价方式的改革, 可以让教师更加科学、客观以及全面的评价学习活动。学生在评价工作中占据主体的位置, 使学习氛围得到积极创造, 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有一定的帮助。

七、结语

模具专业课教学改革, 这是职业岗位教学的需要, 对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将来胜任具体岗位, 都会产生积极作用。通过教师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创建教学模式, 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评价, 打造过硬教师队伍, 实现模具教学改革目标, 这也是新时期职业教学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并购后的财务管理整合下一篇:手机定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