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复兴之起点(通用12篇)
中华文明复兴之起点 篇1
中华崛起之复兴魂
——观《复兴之路》有感
弹
指挥间,沧桑巨变。多少的跌宕起伏,多少的波谲云诡,多少充满戏剧性和转折性的关键时刻,将人类历史演绎成悲喜交加的时代正剧。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那样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经受了那么多的苦难与伤痛,也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国那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更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国那样拥有无穷的向心力和忍耐力。中国的复兴之路是漫长而曲折的,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源于中国人民不屈的复兴魂。
乱局 · 惊梦
1840年的炮声,无法惊醒一个沉溺于自己深厚传统的天朝迷梦。新一代探索者的声音是这样微弱,变革连萌芽都没有产生就已结束。大清王朝对于近代世界的仅有的一些认识,无声无息地消亡了。历史的悲剧在第一次降临时,人们往往漠视盲目,只有在悲剧重演时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场场强加给中华民族的灾难以一种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在外族入侵民族危亡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为摆脱被压迫的局面,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重整旧河山
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
一代代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中国人。前仆后继,1911年,1949年,1978年,仿佛一场接力赛,每一次都使中国到达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去探索并续写新的辉煌。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在那个山河破碎风飘絮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凭着他们那不屈的复兴魂举步维艰地实现中华的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建立了曲折岁月洗礼的新中国!
苍黄 · 十年
这是中国史上一段沉痛的浩劫,正是这丑陋的十年,阻碍了中国近代的发展进步,这是一场内部灾难,中国的复兴之路在此受到断裂,十年苍黄摧残的不仅是岁月,更是一个民族的繁荣复兴。经过这场可悲的历史,中国浪费了10年的发展之路,而遗留的后遗症至今也没有完全治愈。十年之后,复兴之路才重新踏上征程。
迈步重头越
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终于在粉碎四人帮后恢复高考与科教的拨乱反正中重新激发民族的复兴魂。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一步步走向中华民族的繁荣复兴。1987年以后近十年,持续突进的改革给中国带来了显著成就,满目苍夷的中国,终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迎来了新生。
民族 · 不屈
2007年7月1日,香港,这个中国近百年沧桑的特殊见证者。以它在回归祖国10年中所走过的历程骄傲地告诉他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早已驶出了1840年的海面,紧接着,澳门的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按照“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矢志不渝的目标。
中华民族的不屈让中国敢于面对近年来的重重天灾人祸,03年的非典肺炎,胡锦涛与人民一起打赢了非典一战;08年的汶川地震,甲型流感,泥石流灾害,中国都一一挺了过来,一个民族要实现自己的伟大复兴,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中华的民族复兴魂一直镌刻在中国人的心底。
当惊世界殊
从1971年中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中国近年来的发展以及日渐举足轻重的地位令世界惊叹。2003年开始,中国踏上了探索宇宙的征程,让世界瞩目。申奥的成功以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一步步的伟大复兴。100多年前,八国联军的入侵,贫弱的清王朝无力抵抗;100多年后,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国家领导人于纽约聚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国家元首握手合影,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姿态。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也以新的面貌融入世界。
从“天朝上国”变成了“劣等民族”的迷茫与愤慨,从“东亚病夫”向“少年中国”的奋进与努力,从“站起来了”到“猛虎在加速”的飞跃与巨变,中华民族不屈的意识和向上的情操点燃了昏暗岁月,铺垫了复兴之路上的一座座里程碑,使人类惊叹于这个文明古国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经过十多年的创新与实践,中国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开启了一段新的奋斗征途。
中华民族崛起的复兴魂,将薪火相传!
中华文明复兴之起点 篇2
关键词:中华文明,崛起,西方资本主义文明
当今时代, 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与趋势, 任何国家想要获得发展机遇, 就必须将自己置身于全球化的洪流之中。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对此,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对峙上升到文明层面是中华文明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碰撞。如何能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重重包围下实现中华文明的崛起是亟待我们思考与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中华文明面临的困境
(一) 国内方面
首先, 国人对中华文明缺乏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自鸦片战争中西方国家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之日起,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开始大肆入侵与渗透, 由于长期处于被压迫凌辱的状态, 中国人对于本应该为之自豪的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华原文明的价值产生了强烈的质疑, 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急剧下降, 一度出现全盘否定本民族文明的现象, 民族虚无主义盛行。
其次, 大部分普通民众对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不甚明了, 无法深层挖掘中华文明的巨大价值使其发挥应有的强大威力。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 我们利用中华文明所创造的价值少的可怜, 而且绝大部分属于经济价值。中华文明如不能在长久的沉寂后实现崛起, 便只能在沉寂中归于灭亡。
(二) 国际方面
一方面,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文明冲突论为理论依据, 将中华文明的崛起与发展定位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 敌视、诋毁中华文明, 以宣扬“中国文化称霸论”来掩饰资本主义文明称霸全球的企图;另一方面,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诋毁中华文明的同时, 却在汲取中华文明的精髓为己所用。西方掀起的“老子热”、“孔子热”从侧面反映出中华文明流失的严峻性。如果我们再不对本民族文化予以重视, 相信不久的将来, 中华文明将面临着其最大受惠者乃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尴尬境地。
二、中华文明崛起的必要性
(一) 中国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需要
当中国身处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新中国的社会制度结构变迁的重要历史时期, 在有形制度方面, 我们只是强调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对我国的社会制度进行改革;但是在无形制度方面,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将斗争的矛头直指中华文化传统的精神层面, 草率地摧毁儒释道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所承担的道德教化和调节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 又未能及时引进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制度相配套的宗教信仰与资本主义精神, 致使我国在无形制度方面几近处于真空。
当前中国在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如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等有形制度方面的问题, 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无形制度对有形制度变革的缓和调节功能的缺位造成的, 如果我们再不对无形制度的建设予以重视, 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制度结构失衡的状态。无形制度的重建与有形制度的改革必须同步进行, 同时又需相互匹配且展现中国特色。而即能涵盖二者并为其变革提供不竭养分又最具中国特色的, 当非中华文明莫属。
(二) 世界范围内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的必然需求
当前的人类世界正面临着一个整体性的困境, 即人类科技手段的飞速发展与人类文明停滞不前的巨大矛盾。曾经主导世界文明秩序的列强力量, 已经无法创造出新的人类精神, 更无法以高远的视野、开阔的胸襟, 平衡人类的利益冲突与价值观念的冲突。1
结束困境的途径只有一个, 就是从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审视中寻求我们的思维突破。20世纪后期, 在西方文明已无力解决其所造成的难题, 世界科学与文化的根本观念发生巨大转折的大背景下, 各国有识之士纷纷将探索未来发展道路的目光投注于东方, 开始重新审视中华文明, 尤其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深层内涵及其价值。中华文明提倡“仁、义、礼、智、信”, 讲求“天人合一”, 主张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天道规律, 倡导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和而不同”。这种和谐特性恰恰与世界各国人民急于探索新的和谐发展道路以期走出当前困境的迫切需求相一致, 中华文明的崛起势在必行。
三、对于中华文明崛起的几点建议
(一) 站起来
首先, 重建中华文明理论体系。目前, 应当中华文明进行全面的梳理, 纠正其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进程中为了维护封建制度而被封建统治者加以扭曲歪解的部分, 剔除其中不适应当前的时代背景与现代化发展需求的部分, 提炼出中华文明的具有永恒价值的精髓, 在此基础上重建真正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符合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中华文明理论体系。将经过重建的较为完整的系统化的中华文明理论体系在国内进行推广。应当在全国推广普及对中华文明的系统学习。不仅要在高等教育阶段普及对中华文明理论体系的学习, 更要将其以教科书的形式推广至初等教育阶段。
(二) 走出去
中华文明一定要坚持和平崛起。中华文明崛起的最大潜力是中华文明孜孜不倦地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特性;中华文明崛起承担的重要任务是协同其他文明一起创造新的全球文明, 营造和谐国际环境, 而不是兼并或消灭其他文明。因此, 在其传播过程中应发挥中华文明“和谐中道”、“和而不同”的和谐魅力, 释放最大的善意, 坚持和平崛起的原则, 尽量避免引起其他国家的戒备与恐慌, 以减少崛起道路上的阻碍。
(三) 引进来
中华文明的崛起不是简单的中国古老传统文明的复兴, 我们应当根据新环境的要求, 在融合人类诸多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中华文明, 使其具有更顽强的生命力与更灵活的适应力。只有大大放宽文明视野, 以超越本国文明、本民族文明、本时代文明的历史高度, 有勇气与不同的文明价值观实现自觉对接, 最大限度地吸收其他文明的合理价值, 才能完成对自身文明的创新与重建, 才能找到新的文明出路, 使中华文明能够在与其他文明的不断碰撞、相互融合中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夏立平.论中华文明复兴与中国对外战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2) :55-60.
[2]盛洪.寻求中华文明新的制度结构., 2008-01-27/2011-11-20.
教育文明领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3
一、立足本土教育生态,借鉴其他先进教育理念,推动本土优秀的传统教育文化的生成和发展
中国的教育有着强大深厚的传统,构成了中国推行教育本土化的坚实基础,使我们有资本和外来的教育传统进行切磋和交流。当然,中国的教育传统也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因此我们也需要同外来传统进行交流和对话,以促成中国教育的自我反思和发展。
基于这种“全球教育一体化和人类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面对纷繁众多的西方教育理论,仍然需要坚守教育本土化。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展的核心是本土传统,与外来传统交流的目的不是成为外来传统的追随者,而是要通过外来传统促成本土传统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奉行不亢不卑的原则。王国维先生说:“哲学是教育之母”。也有学者指出,教育后设理论的核心是哲学。其实,所谓知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哲学层面的东西在根本上是没有高下之分的。从根本上来说,一切教育传统都是平等的。因此,教育的本土化之中,不同传统的交流和对话应当是平等的。
综上所述,教育本土化是通过使外来话语化入本土话语来实现本土话语的变化,推动本土传统的发展。本土化的正常途径是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本土化的前提基础是本土传统,本土化的核心价值观是“适中”:子曰“过犹不及”,并非先进的、新的就是好的,唯有“适中”才是好的。“适中”即是适当的、合适的、恰如其分的,说白了就是正好。我们推进中国教育本土化的目的就是要切中中国的教育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文明是全面实现小康,共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
“全面小康”是十六大精神最受瞩目、最为亮丽的一笔,首先,反映全面小康的“六条标准”既相互关联,又彼此依存,反映了经济、民主、科教、文化、社会和人民生活等层面的优化内涵和理想状态,集中概括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六条标准”是“三个文明”的表现特征,“三个文明”是六条标准的高度概括。再者,六条标准的表述及其与三个文明的对应关系不仅条理分明,而且富有科学的逻辑:无论是全面小康的宏伟蓝图,还是实施途径的八大任务,都贯穿着一条清晰而深刻的主线,即“以科教更加进步”为主要内涵的教育文明程度,既是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和评价指数之一,同时又是其它评价标准的基础性、前瞻性的根本要素,它直接体现着小康社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质量。
由此可见,教育文明是基于一定程度上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真实反映和具体参照。小康社会的“三大文明应当包含与之适应的教育文明”,而以此作为前提基础的教育文明则会带来物质、政治、精神等领域更高层次的文明程度。同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教育文明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教育文明是全面小康的关键要素。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既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空前强大的动力,也给包括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主的社会各界指明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把首要任务高点定位于教育文明,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才能更好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人才支持和文化环境。
三、构建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是教育文明的重要标志
终身教育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而非仅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这种教育包括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有学校教育,也有社会教育,是一种开放系统。因此,努力建构“终身教育”体系,改变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封闭型的教育制度,建立起富有弹性、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育体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为每个人任何阶段的继续教育创造充分的条件,使每个人要获得他缺少的知识,在任何时候都能够赶上来。以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改革教育,改变过分看重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和以学历评价人的能力,改变使学历与工资、职务直接挂钩的制度和政策,从根本上克服普通学校学生负担过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痼疾,终身教育可实现教育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使教育既贯穿于人的一生,又始终与生活保持密切联系。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为此,教育部门正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改革现有教育体系。基础教育在教知识的同时,加强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做到学历与非学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系统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我国已从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着手,深化高考制度改革,逐步贯彻知识、能力考核并重和“宽进严出”的原则,在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中大力推行弹性学制,全面实施学分制,试行插班制度,为终身教育创造了宽松环境和较好条件。
一言以蔽之,好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为大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和同样优质的教育,并提升和改变教育品质,保障教育公平。中国现在已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未来的教育走向和教育发展的基本面貌都取决于今天的选择。目前正在推进的素质教育,其本身就在呼唤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现在,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观念和氛围,迫使中小学追求升学率,高等学校追求高层次(专科奔本科、本科奔研究生),造成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对此,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对教育公平而言不失为一剂良药。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教育正树立这样一个新的目标,完成一个深刻的转变:目前以青少年的学历教育、一次性的学校教育为主的教育,已开始转为面向所有人、以非学历的多校化的教育为主的全新的教育。
教育也应当着眼世界未来时空,借鉴全人类优秀的教育文化,立足现实“返本开新”,重建教育文明:教育是培养人的基础性事业,也是文化迁延的重要手段,学习应当成为国民的基本生活方式。政府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建设学习化社会,促进教育公平;以人为本,学校关注本土化教育,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建构生成的课堂生态时空;教师不辱教育使命,大力传播现代科技知识和世界先进的文化成果,播撒明天的希望;学生发奋图强、开拓进取,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够看到教育赢定终生,教育强大中国。
如此,教育文明势必领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近代中国沦落之谜和中华民族复兴 篇4
世界各古老民族在近代普遍渐趋衰弱,是个巨大的谜,至今尽管有各种历史解释但均不能令人完全信服,中华民族在近代沦落为半殖民地之谜更是如此。是否因为民族的过分衰老?古老民族和新兴民族的唯一年龄差异是文化年龄,而作为生物的民族之间是没有年龄差异的。
所以,各古老民族衰弱之谜底肯定隐蔽在文化中……
中国沦落的根源;中国复兴的道路!欢迎参与讨论……
(一)沦落的主要原因和“千年文妖” (10月31日)
偏差的科举制度使中华民族全体的知识结构严重畸形达千年之久,文化内容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即产生了偏差的民族文化;同时,异化的科举制度使文化绝对化,成了压制、奴役一切的东西,使精英们近千年里只忙着以“空虚的华丽词藻”谋求升职和受人尊重等,即产生了异化的民族文化。偏差、异化的错误教育文化,是笼罩中华民族上空的“千年文妖”,单是其中心的错误教育就是近代中国沦落的唯一主要原因。
(二)沦落主要原因的历史依据 (11月1日)
“千年文妖”的毒害后果可直接从宏观历史上很明显看出来:从宋朝开始,中华民族很快日益丧失汉唐的雄浑、开阔、务实的气概,日益增加婉约、窄弱、务虚的气质,即民族灵魂(文化)和实力日益虚弱,婉约的民族气质在明朝、清末发展到顶峰,渐只剩大国的架子而已无大国的灵魂即实力,终至近代中国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悲剧。
(三)沦落的最终原因及其机制(11月2日)
简而言之,近代中国沦落的最终原因是我们民族过于长期缺乏竞争而导至民族文化老化。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竞争精神相对太少了。而生存竞争作为生命进化的主要机制,已成为生命需要或生命本身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断适时竞争才能不断保持生命的活力。我们民族应该高度重视平等、自由竞争精神(文化)的有计划的培养、倡导或本能的恢复。
(四)沦落总因和近代中国“民族精神(文化)沦落综合症”(11月5日)
“千年文妖”使近代中国初遇国际竞争即严重失利,失利又反过来使原有的文妖等进一步彻底恶化成近代中国严重的总民族疾病及其后遗症。我们民族过于长期缺乏竞争,使民族精神(文化)老化、盲目自大,丧失了对已变化了的`新竞争形势的基本判断能力,其顽固不化已到了不吃大亏就不可能被打消的、或就是吃了大亏也难以完全醒悟的可悲程度。
(五)近代中国沦落及其后遗症(11月6日)
近代中国的沦落完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其民族精神早已彻底腐朽,一推就倒。除非你自己先丢弃自己的民族精神、自己先打败自己,否则一个大民族其尊严是被人夺不走的、也是打不败的。自己被自己丢弃的民族精神、自败是任何别人无法给回来的、也是其不会更无法有所作为的。
(六)清除“文妖”与强国之魂(11月6日)
毛泽东之所以仅使中华民族站了起来而未能复兴,自有其文化观念上的失误。剖析他那首家喻户晓的《沁园春雪》,可以发现其内心深处的严重失误,这正是导致毛泽东晚年严重错误的思想根源。
(七)文化归真与中华民族复兴(11月6日)
中华文明复兴之起点 篇5
潞城职中 耿晴晴
一位哲人说得好,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内心里崇高的道德;二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是的,没有优美品德之称的人生,就像干涸的河床,心灵的双桨就不可能荡起清澈的涟漪,青春就难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生命也不会演奏出华彩的乐章。在这里我想通过一件真实的事情,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文明美德’’:每天下了自习我们总能看到同学们大包小包拿的零食往教室走,他们奢侈浪费却不知他们花的是父母的血汗钱,同学们吃得津津有味,却不在乎他们扭头走后留下的一片狼藉,说到这里,我难过,我真的很难过。这就是我们在追求的文明吗?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文明美德吗?如果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都不合格,又向谈文明呢?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教育,在一年级时,老师就反复强调:在公交车上要给老人让座;不能乱丢纸屑;不随地吐痰。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我们都做好了吗?朋友,当你堂而皇之的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的时候,你可曾想过,当你还在熟睡的时候,辛苦的清洁工就已经工作在大街小巷,当我们满嘴脏话,粗鲁不堪时,你可曾考虑过对方的感受?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文明美德?也许你会说,不就是美德嘛,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个人行为罢了。那么我想告诉你:公民的形象就是国家的形象。
我们知道一个人对于国家来说仅是一分子,而组成这个国家的分子什么最重要呢?我以为:首先应该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才是最重要的,从而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复兴中华征文 篇6
中国,一块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神圣土地:中华民族,一个生息繁衍在这神圣土地上的伟大民族。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以地大物博和山川壮丽而自豪,以古老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而骄傲。因为这资源的富饶;因为这山川的壮丽;因为这文化的灿烂;更因为身为龙的传人与生俱来的情感,我们发自内心的感叹与震撼!
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清政府签下的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使3000多万东北三省的父老成了亡国奴;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使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我们永远不能忘记,1937年12月13日,日本法西斯对我国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为了重整河山,多少志士仁人、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打败了帝国主义侵略者。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的不怕困难的精神。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挺起身来,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中国人的心为之震撼。让我们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作出伟大的贡献,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我们的前任为我们用鲜血和肉体捍卫住了我们的家,“振兴中华”不是件容易的事,却是点点滴滴,每分每秒都在做的容易事,也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迟的责任。现如今我们只有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才能富强中国!
作为中职生的我,就有一个梦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作为幼教专业的学生,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是非常得到社会以及学校的重视的,无数双渴望的眼神,让我支撑起想要飞得更高的梦。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很严格的,所以我们得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的提高。作为学生的我们,在学校,我们必须热爱校园,尊敬老师。一个连自己学校都厌倦的学生又怎能去爱自己的国家呢?让爱校园是一种非常具体而切近行动实际的。职教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老师们培养我们同学成才兢兢业业,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而老师则是那个在一旁温柔的摇着你,关注着你的热心人。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护他们,热爱他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学校,去维护学校的形象和荣誉:我们要真诚的尊敬我们的老师:我们要自觉的爱护花草树木,桌椅板凳,创造和谐的校园气氛,我们还要热心的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互爱互学,健康成长!我们要珍惜仅剩的一年光阴,刻苦学习,争取好的成绩,就算学习不好,态度也要端正。以此来报答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老师,不负众望!
在家里我们是好孩子,听爸妈的话,孝敬父母,谦让弟弟妹妹,节约开支,多与爸爸妈妈沟通,不让他们太过孤独,周六周日回家看看远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哪怕是为他们洗洗脚丫子,他们也会乐得合不拢嘴。对于17、8岁的我们也得试着为父母减轻负担,学会分担一些家务,纵使我们宅,我们也是好孩子。对于社会,我们怀有一颗比海洋更宽广的胸襟,怀以赤子之心去回报这个社会,我们遵守交通规则不给外出的叔叔阿姨添麻烦,坐公交时看见年迈的老人,学会让座,牵爷爷奶奶过马路,不乱扔果皮纸削,这些小事我们力所能及,不费吹灰之力。
九十年前的中国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告诉我们,只有自己才能救中国!只要我们还在,只要我们更加努力,中国就一定会走在世界的尖端,中国复兴之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复兴中华, 篇7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每再看一遍,我都会有一种更加强大的情绪笼罩我的心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里不仅有责任心和自强精神,还有我的爱国之情。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中华能否振兴,祖国能否富强,取决于新时代的少年能否肩负起时代的重托。所以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明天,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我们也许做不到雷锋、苏步青对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更无法制做火箭,原子弹。可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呀。如,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扔垃圾,孝顺父母,好好学习,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也是我们不可逃避的责任。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北京奥运会无一不记载了祖国的脚印——从一个受外国欺凌的“东亚懦夫”到一个站在世界之巅的伟大国家。也许今天,我们只看了一本书,然而在未来的一天,在我们经历了更多以后,看了这本书的读者再一次回想起来。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
《复兴中华》征文 篇8
这几天,我认真的读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本书,了解到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一直坚持讲文明的国家。
文明泱泱中华,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五千年的文明礼仪之邦,传承着多少文明礼仪佳话啊!孔融、列宁、雷锋„„每一个鲜活的面容,都诠释着文明礼仪,每一个骄傲的名字,都让我们永远铭记!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作为中国的一名小学生,有义务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要从自己做起,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在我们学校里,领导、班主任一直规范我们的文明行为,我们都做得很不错,经常受到领导对我们的夸奖。因为我是一个很和善的一个女孩,总是面带微笑,整天乐呵呵,说话声音清脆,表达自然大方,我相信自己,能引领全班同学讲文明。首先我在班里起到了表率作用,不管在何处,见到老师,面带笑容,弯腰鞠躬,真心实意对老师说声“老师好!”,老师回应“你好!”此时,我心想:“老师在对我说‘你好!’我的心里可高兴了!还把这开心的事分享给同学,我的文明行为让同学十分羡慕,在我的影响下,我班自然而然形成了良好文明风尚。
举止文明成了我校的一道风景线。上课预备铃一响,每个教室门口,挺立着一个身披绶带的文明礼仪学生。我有幸成为班里的文明礼仪学生,见到进班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亲切地说声“老师您好,老师您请进!”文明的言行,感化着我的每一位同学,也让培养我们的园丁感到欣慰。我是文明学生,我快乐!
复兴中华 篇9
城守一小4年级4班学生张梓芸
读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的第4课,我知道了因为爱国,朱光亚、苏步青为祖国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也因为爱国,涌现出无数感动中国、激励后代的优秀儿女;有杨利伟、景海鹏等不畏艰险、敢于探索的航天员,有姚明、刘翔、李小鹏等吃苦耐劳,百折不回的运动员,更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最美教师张丽莉,杭州最美司机吴斌。他们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释放着自己的光芒,表现着对伟大祖国无限热爱的高尚情怀。
今天,祖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新的时期赋予了爱国新的内涵。那么,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去爱国呢?也许,不能像运动健儿那样,用辛劳的汗水,换取荣誉向征的金牌,不能像航天英雄一样,遨游蓝色天空,飞天翔宇。但是我们有热爱祖国的情愫,有为祖国建功立业的梦想,有振兴中华,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雄心壮志。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去为实现梦想而勤奋努力。我们每天认真读书,学习祖国的语言和文字,听好每一堂课,读好每一篇课文,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道题。每天节约一度电、节省一滴水、一粒粮食,不浪费资源,让宝贵的国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为人类造福,我们每人每年多参加一次公益劳动,自觉地打扫我们的教室、学校公区,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主动积极地参加打扫广场、街道的义务劳动,协助环卫工人清理河面上的漂浮物,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洁净亮丽,一尘不染。
我们每人每年多植一棵树,多栽一株草,多参加一次环保活动,祖国的自然环境会更加美丽。喊破噪子,不如甩开膀子。热爱祖国,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先扫一室,再扫天下。让我们用智慧和勤劳为家园的美丽除虫添彩吧。
复兴中华 篇10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复兴中华,从我做起》。
“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这句话,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没错,它便是出自我国的伟人周恩来,周总理。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周总理和我们一样,是个学生,是个少年,一个志向远大,立志救国的少年。一句话,震撼了校长,震撼了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中国,有救了!复兴中华,有望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最早的元谋人,到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再到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兴衰,最后到今天的新中国。历史的足迹让我们一起见证了,在这方土地,曾经是多么辉煌!这方土地上,曾经洒满英雄血,流尽美人泪。然而,这血、这泪,都不会白流。他们会换来中华的复兴。对!会因我们少年而复兴。我们会用行动证明:“少年强,则国强!”
没错,少年强,则国强。新一代的少年,决不容许旁人侵略分毫;绝不容许欺辱分毫。“南京大屠杀”中死去的亡灵,会目睹着钓鱼岛回归祖国的怀抱,中国是决不容许侵略的!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现在多学一点知识,将来就多献一份力量。现在多掌握一点文学知识,将来就多发掘一点名胜古迹;现在多学一点法律知识,将来多保卫一点人民的利益;现在多学一点科学知识,将来多送一颗卫星上天……复兴中华很简单,每个人多出一份力量,中华复兴就多一点希望。历史不乏为国献身的少年:“少年行”的霍去病、“天可汗”李世民、“少年政治家”甘罗等等,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为复兴中华竭尽全力!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我们应该具有一颗刚毅的心。它就是“一剑磨十年”的恒心;就是做事的专一,“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袁隆平一生只做一件事,成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华佗一生只做一件事,成了中华传奇千古的神医;爱因斯坦一生只做一件事,成了伟大的科学家。就连伟大的毛主席,一生也只做一件事,成立一个新中国。比尔•盖茨曾说:“其实,我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不过是我提前知道了一生只做一件事的道理,而我把这件事做得比别人好而已。一生只做一件事,想不成功都难!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命读书!我坚信:走在复兴的道路上,只要有知识的陪伴,我们就有勇气与天公试比高,只要有民族精神的存在,我们就能勇敢弯弓射大雕;只要有大家的努力,我们就能无畏而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为复兴中华而努力吧!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 篇11
周一,升旗仪式上,伴随着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注目着那鲜红似火的国旗,心潮汹涌澎湃。抚今追昔,不由地令我想起1949年的开国大典——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亲自升起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向人们宣告着新中国的成立。那一刻,东方巨龙终于苏醒,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弹指一挥间,沧桑巨变,如今的中国正以她昂扬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屹立在世界东方。而我们,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为了祖**亲的明天,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身上又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
复兴中华,人人有责。回想这几年,许多平凡的人用他们的平凡构筑出了一片伟大的爱:“最美教师”张丽莉用她的双腿,换取了同学们的安全;“最美司机”吴斌用他生命的最后几分钟,诠释了他职业的操守;“最美妈妈”吴菊萍用她柔弱的双臂,缔造了生命的奇迹„„这些无不感动着中国人民,他们用他们的平凡,书写着他们美丽的人生,同时也为我们点亮了一盏灯。
复兴中华,从小事做起。随手捡起垃圾,扔进垃圾桶;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这些举动虽然微不足道,却也是爱国的体现。在2012年G20峰会上,主办方用贴在地板上的各国国旗贴纸来标示合影时领导人的位置,合影结束后,唯有胡锦涛主席细心拾起国旗贴纸,从而避免了国旗图案被人踩踏的命运。这个微小的细节,对于主席来说,完全是出自于他的本能,但却为我们树起了一面旗。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作为一名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我们没有理由吝惜我们的青春,更没有理由漠视我们的责任。灯已经点亮,旗帜已在飘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去做一名富有责任心的合格的小公民。莫等闲,祖国已在召唤,让我们吹起远航的号角,扬起自信的风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早日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复兴中华读后感 篇12
王承书为复兴中华做出的贡献会永远牢记在我们心中,无时无刻不在鼓励着我们要奋发图强为复兴中华之崛起而复力。
【中华文明复兴之起点】推荐阅读:
中华文明复兴06-28
中华文明12-24
中华文明礼仪11-30
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发展作文12-02
中华文明赞赞颂人06-06
奋起吧中华的文明作文07-12
复兴中华(中华魂——复兴中华)演讲稿11-05
颂读经典诗文 传承中华文明10-21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文明家风演讲10-22
颂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征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