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实践论》心得体会

2024-06-11

读《实践论》心得体会(精选9篇)

读《实践论》心得体会 篇1

读实践论心得体会

(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直属团委组织公司团员举办读书活动,推荐《实践论》与《矛盾论》两本书,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对于青年朋友提高思想认识有重要作用。《实践论》是毛泽东在1937年7月写就的,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内存在着两种错误的思想,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都是片面的强调其中一个方面,错误的思想使中国革命受了极大的损失。为了揭露两种思想的危害性,特别是教条主义,毛泽东以重要的《实践论》做出了正确的思想批判,最终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可以说,如果没有毛泽东的《实践论》,中国革命要走很多弯路,甚至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部着作《实践论》不论是在中国革命时期指引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还是在当下为社会各个方面提供思想指导,都是极其正确和重要的。《实践论》是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对认识的深化运动的深刻理解,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它包括人们通过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的生产活动等)获得一定的认识,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又推动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最终通过实践才能对人们的认识的真理性进行判断。通过对两者相互关系的分析,强调了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正确地对待某一问题。

《实践论》对于人们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各种社会活动中,要正确对待某一事物、某一问题,就必须按照《实践论》的方法,不断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人们实际的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发现问题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然后就应该再回到现场根据初步原因再推理后果,分析能够产生哪种结果,论证之前得出的原因。如果不符合情况,就应该继续分析,直到找出真正的原因,最后才能依据原因解决问题。而如果只是得到一个原因就去解决问题,不去实践中论证,那可能得出错误的原因,根据错误的原因去解决问题,非但不能得到解决,反而会产生新的问题。所以,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应该根据《实践论》中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从实践中不断验证认识的真理性。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才能不断提高人的工作能力。

通过学习《实践论》,能够深刻认识到认识与实践的重要关系,而且更要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工作生活中践行,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从而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让我们年轻朋友都能学习到《实践论》的精髓,真正的在实践中来完善自己吧。

读实践论心得体会

(二)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近段时间,本人认真学习了《实践论》,这编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写的。《实践论》主要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述这以下四个基本问题:(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2)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3)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4)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首先,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实践不仅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活动的实践,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基础。

其次,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我想对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就应该有这种实践态度。

《实践论》对于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要明确实践的重要性,要以实际行动去获得对外界的认知,更好地运用我们的知识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就算失败了,我们也能从中得到教训和经验。而下次碰到同种问题就不会在犯同样的错,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功。

读实践论心得体会

(三)毛泽东同志的这篇实践论主要论述的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篇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观念和理论,是指导现当代中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伟大成就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是科学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思想是我们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今天,对于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特别是要求入党的大学生就更应该研读这篇文章,从中学习辩证唯物的看待事物的方法和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这就告诉我们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生产活动中得到的,然后再用这些认识来解决人类生活问题。这就是人类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比其他理论先进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毛泽东同志正是学习了马克思的这一基本原则,把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理论相结合,才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论述到“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人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定要是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要想知道自己的认识或理论是否正确,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就好比如我们做应用题一样,要想知道我们做的是否正确,就必须把我们的结果代到实际问题中去检验。这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所以,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还论述到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该觉阶段。第二部,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这告诉我们,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实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感性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是认识的深入阶段。“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这就教导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从感性的认识经过深入的思考,然后跃进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的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认识是从实践开始的,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这就告诉我们,要完全的解决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成为真理,就是在于它们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被后来的革命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实践中所证实,然后又在实践中被丰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首先,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就是我读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的心得,也是我所领悟到《实践论》的精华内容。

读《实践论》心得体会 篇2

图纸是工程技术人员交流的语言, 我国机械制图标准明确规定要采用第一角投影法制图, 而当今国外发达国家则主要采用第三角投影法制图。苏州地区的外资企业较多, 我们学校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接触到的图纸很多都是外文图纸, 投影法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无法读懂视图。基于这种情况, 笔者在外文图纸读绘课程的教学中就特别强调对第三角投影法的教学。

(一) 从视图形成过程讲第三角概念

首先, 以第一角三视图为例说明视图是如何形成的, 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 流程如图1所示。然后请学生按照上述流程分析出第三角的三视图, 并自己总结出投影规律。

(二) 从基本视图讲第三角视图配置规律

仍然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法以第一角为例从三面投影体系扩展至六面投影体系, 并得到基本视图。然后请学生按照上述流程分析出第三角的基本视图, 并自己总结出第三角视图配置规律, 如图2所示。

(三) 从第三角视图配置规律讲投影方式标记

外文图纸上通常会用投影标记来说明投影方式, 投影标记如图3所示。

由于这两个标记在形式上非常相似, 学生很容易混淆,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第三角视图配置规律作为记忆方法再加上圆台作为参照物, 如图4所示, 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四) 进行趣味补图练习

在对第三角投影法有了初步认识以后, 还需要通过练习来加深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做一般机件的补图练习时总是提不起劲来, 练习比较被动, 效果不是很好。于是, 笔者采用了一些比较有智力趣味的图形来取代一般的机件补图, 并且采用抢答竞赛的形式, 第一个答案完全正确的同学将获得加分。这下, 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激发了起来, 补图非常踊跃, 取得了很好的练习效果, 如图5所示。

通过以上四个部分内容层层递进的讲解, 加上学生的自主对比分析和练习, 笔者发现学生阅读第三角投影法视图的能力比原先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要注重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外文图纸读绘课程是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能力的课程。它需要学生分析平面图形, 然后想象出它的空间形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从二维向三维思维转换的发展。

(一)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在以往的教学中, 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因为空间想象力比较弱, 而传统的教学又偏向理论分析, 直观性不强, 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了UG软件的使用方法, 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充分使用它来解决这一难题。对于每一张项目图纸, 笔者都请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使用软件来造型, 最后不仅要上交零件的模型文件, 还要对其进行重新制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空间想象力, 而且提高了UG软件的使用技能。

(二) 让学生积极动手

根据认知理论, 在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中, 触觉和视觉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在学生使用软件造型的基础上, 还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学生可以通过用橡皮泥进行捏削和实体造型来弥补计算机造型的不足, 自己动手做造型, 找结论,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空间想象力也有所发展。

三、要注重对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

外文图纸上的技术要求都是采用英文表达的, 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才能读懂。

(一) 注重语法的讲解

专业英语注重书面表达的严谨性, 长句很多, 这往往造成学生阅读困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特别注重对典型语法现象的讲解, 如虚拟语气、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完成时等, 笔者会从技术说明中引出来进行单独分析, 举出更多典型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分析句子结构, 通过几次训练后, 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 要让学生自主翻译

在传统的教学中, 都是老师主动翻译, 学生被动地接受, 这种教学方法效果较差。笔者把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由被动转为主动, 让学生组成团队, 自主翻译。教师指导学生按照外文图纸上的技术要求, 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查阅学习资料进行翻译, 完成后每组进行汇报。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仅掌握的单词数量多了, 而且记忆深刻。

摘要:“外文图纸读绘”课程是为提高学生读绘外文图纸的能力而开设的, 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就外文图纸的特点并结合教学实践, 谈几点对该课程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外文图纸读绘,第三角投影法,空间想象力,专业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2]孙雪梅.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应用PRO/E的设想[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7) .

读《实践论》心得体会 篇3

这本书实际上是郑老师在18年小学中、低年级的工作心得,是她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思考的结果。郑丹娜是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她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语文课成为情感体验课,用情景、语言、音乐、背景资料打动学生,使学生情感上受到激发,提升学生语感能力,在“全接纳”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进行“慢引导”。她的“全接纳”强调“全”字,接纳所有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是学生;接纳孩子所有的感受,因为感受无罪。在全接纳的基础上就有了“慢引导”。因为孩子是成长中的人,所以她允许他们犯错误,通过耐心地引导,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她用全接纳的态度,聆听孩子们心灵的声音;用慢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扬起成长的风帆。

她用轻声慢语娓娓地講述着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让我仿佛置身于她的课堂,眼前坐着的就是她的学生。郑老师凭着自己的辛劳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她凭借自己的智慧丰富了孩子的心灵世界,用爱呵护孩子,用爱守护童心,在孩子成长中体味从教的快乐。

她“全接纳”的教育理念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接纳所有的孩子,是无条件的接纳,这是一种朴素而博大的情怀;接纳孩子全部的感受。为什么我们和孩子之间会有冲突,因为我们总习惯于去判断,而不是接纳。我们总习惯于行为的对错与判断,而不以理解来接纳孩子的感受。所以全接纳的内涵在于与孩子共情,从而理解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明亮的、安全的氛围。

在“全接纳”的基础上才有了第二步——“慢引导。”接纳的重点是在于情,引导的重点在于行。教育的本质是种植,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最好的教师都有一个特点——缓慢而优雅。在“共情”的基础上“通情”,在“通情”的基础之上“达理”以至“导行”。我们常常期待孩子能三天长成,但实际上那是三年或者三十年的事情。

18年来,郑丹娜一直没有离开她所热爱的班主任岗位,在工作中创造了充满爱心与智慧的“悄悄话”、“心情晴雨表”等富有个性、独特的班级管理方法。

郑丹娜刚参加工作时,把教育看得比较简单,总觉得只要肯下功夫,对学生“盯紧了、看住了”,不愁班级学生成绩和常规考核上不去。后来她发现,要想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郑丹娜和每位学生建立了悄悄话的交流本。她开始尝试与孩子们互写“悄悄话”,以了解孩子心灵秘密。从此,小小的本子帮助她走进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有机会感受孩子们的喜怒哀乐。读着学生们的悄悄话,郑丹娜自己也变成了小孩子。她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她引导孩子学会宽容,体会善待他人的乐趣;她劝慰孩子体谅父母,用沟通消除误解;她也会悄悄地告诉孩子,老师也有犯错的时候,请你谅解。

作为语文老师,她不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她鼓励学生参加区孙敬修杯故事比赛,22人报名,22都获得奖励,其中有3名一等奖,13名二等奖。王佥和田然两名同学,还获得了北京市一等奖。悄悄话不仅为对学生的教育助了一臂之力,还为打开学生的写作之门营建了一间又一间的素材库。学生能写、爱写,他们的作文分别刊登于《东方少年》《小学生个性化作文》等杂志。郑丹娜的一位学生,在全国小学生技能大赛中,朗诵了与老师对话中的一段“悄悄话”,夺得第一名。

她还在班里挂起“心情晴雨表”,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心情,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疏导。作为班主任,她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更关心孩子们的心灵成长。她说“成绩的好坏只是暂时的,但心灵不健康却会毁掉孩子的现在和终生。”所以,她用心呵护每一朵小花的成长,她所做的一切工作,其目标指向首先是孩子们的心灵。

从2000年开始,她坚持每晚主动给一位学生家长打电话,一个月保证跟每位家长和孩子电话沟通一次。每晚坐在灯下,梳理学生一天的情况,主动给每一位家长打个电话,与家长沟通时,郑丹娜要求自己不指责、不抱怨。每次电话沟通少则十几分钟,多则一个小时。沟通中她劝慰望子成龙的父母;她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她用孩子的进步,帮家长洗去一天的疲惫;她用自己的真诚,架设家校沟通的心桥。对此,家人给了她很大的支持,专门为她开辟了“沟通专线”。郑丹娜的家校联系还涉及网络,开辟了“飞信”“博客”等新的方式,这“升级版”的悄悄话成为了她和家长的又一座“心桥”。

郑老师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和反思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教育故事。从书中,我们看到了一名优秀班主任成长的历程,更从她的成长中学到了做好班主任的真谛“走进心灵,感受心灵,培育心灵”。

郑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我理解,我们的孩子是有差别的,有时候没有等待孩子就会失去成功体验,看似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同时也是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对待特别的孩子让我们的老师多一份等待。每个学生都是一朵美丽的花,花的绽放有早有迟,我们应该静静地等待每朵花的绽放。

通过学习郑丹娜老师提出的“全接纳 慢引导”的教育理念。我懂得了教育要接纳所有学生、尊重所有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学生上不能操之过急,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孩子的成长比我们的荣誉更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跟郑老师学习,对学生教育要有耐心,要“微笑从教”;要保持一颗童心,去理解学生。真情地理解孩子们,真诚地鼓励孩子们,静静地等待花朵绽放的一刹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以及集体荣誉感,这学期我开始尝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百分评比”活动。表现好的,包括学习、纪律、发言等各方面,都会给本组加上若干分;表现不好的,都会给本组减去若干分。孩子们一开始,积极性和自觉性非常高,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为本组加分。但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有一个同学在遵守纪律方面很不好,自觉性比较差,经常给本组减分,大家都在埋怨他。我也感到头痛,心想这可怎么办呢?不能总让这个组落在后面呀!于是,我尝试着先把这名学生单独组成一个小组,并同其他组进行比较。突然间,这名学生有了显明的进步,知道要为自己加分,努力不给自己减分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看到他已经能很好的约束自己了,便将他放回原来的小组中去。孩子的点滴进步,需要老师的耐心等待、正确引导。

《全接纳 慢引导》这本书容理论和实践为一体,案例丰富,可读性强,实例鲜活,对年轻教师的成长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工作,让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教育的洗礼。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等待的艺术。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县果园小学)

读教学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篇4

读教学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1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社会小公民。十余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同时也领悟到要一名教师成功的真谛——走近书本。教师的快乐,来自读书,教师的成长,源于读书。去年,被评为了珲春市级地方课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认定,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上学期读书期间,获得了一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书籍——《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为我的课堂教学又一次指明了方向。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出发点,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改进,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怎样才能达成有效教学,并理论联系实际,列举了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设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进行有效性课堂教学,为我们的教学指引了方向。通过阅读陈教授的著作,结合我们学校正在实施的“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工作实际,有以下体会:

一、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先学和自学,培养他们的学习责任,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和遇到的问题,必须自己勇敢的去承担。通过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时不等不靠,不依赖别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有效教学赢得了时间。

二、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结果要有效果,有效益,必须是在师生共同配合下完成。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觉得教师应善意地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下定决心、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堂,有效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得以实施。

三、善于发现和总结。

《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一书,是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总结而成的。我们的教学也是如此,自己的综合素质,让有效教学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总之,通过阅读《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我在工作中有了很大改进,实践教学的课堂效果也越来越好。

读教学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2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一本“专业化”的教育教师读本。它的理论构建具有科学性,理论篇包括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专业化发展的概念辨析,专业素质,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政策篇包含教师专业化的政策保障,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实践篇包括教师教育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其中,通过暑期阅读并参看其他报刊、杂志等相关的辅助性读物,我对理论篇中的“教师专业化”有了较深的认识。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业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良师必学者”,教师专业化首先要求教师学历应达到文理学科同等毕业生的学术水平。其次,教师应具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渊博,而且要“饱学有识”,并内化为个体的人文素质,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健全的人格特质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再次,教师要精通所叫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另外,教师应具有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学者未必是良师”。教学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教师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具备教学科学方面的知识是必须的。

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教育改革对教师群体、教师个人及教师这一职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形成了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教师发展理论,正如本文所讨论的教师发展观就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既有社会大众对教师的认识和要求,也有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和期望,更有教师自己的角色观念。基于此,现代教师发展观应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条件来看,首先,“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其次,教师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再次,教师创造性的这一特点必然要求教师要研究所传递的知识及其构成,研究传递知识的方法与途径,研究学生,研究教学,将知识、方法、价值融为一体。

2、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因分析,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必要。首先,教师的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其次,从普通教师到优秀教师或教育专家,大致需要经历掌握学科知识、获得教学技能、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等三个阶段。第三,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形成教育信念的必要前提。

最后,我想以这样一个故事来表达我的感受。1985年,一位天资聪颖而普通平凡的教师克里斯塔麦克奥利佛被选为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空间设计教师。当被问及她为什么参加这一设计时,她迅速直接而充满自满地指出:“难道你们不明白吗?我是一位教师,每一天,通过学生,我感触未来。”

正如克里斯塔麦克奥利佛所启示我们的那样:教育过去是,将来也是决定未来的力量。

拜读过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的傅道春编著的《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一书。这本书在教师行为的层面上,让我们看到了新课程理念的存在,并感受到了它的冲击力。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在新课程中教育理念的变化是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作者在本书中采用访谈录的形式,通过对优秀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的介绍,将新课程的理念和教与学的方式作了情境化处理,每一个案例前有教师小传,案例后是问答形式的访谈录。回答的问题鲜活的、切实的、访谈录之后还有详细的案例分析。书中描述的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例,给我感触良多。发现这里每一位有成就的老师都是学生们所爱戴、尊敬的;都能让学生心悦诚服的;都能与同学们交心的;都能点燃希望的老师。他们的人格是那样的让人敬佩,他们的教学理念是那样的让人浮想联翩,他们的教育教学机智让人心服口服。

下面谈一谈我读后的一点点体会。

首先,我认为“新课程”这个概念,并不是凭空得出来的理念。它是从前辈教师们通过辛勤的劳动,在工作中摸索出来的教育经验,教学心得中吸取精华,而同时也借鉴了国外教育研究成果,才得出来的。从书中我们可见到,这些教师们的经验心得并不是一朝一夕可得到的,也不是在新课程提出后才有的,是通过总结过去的工作,加上个人创造性的加工得到的。其实早在80年代末就已经有类似的观点的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刊登过。而新课程正是把这些前辈的经验整合起来形成的。

其次,新课程虽然源于教学研究中的成果,但不是简单地“旧酒换新瓶”,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学观念。在书中提到了,在新课程下“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注重学生终身学习比被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学生评价体系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发前进的泵`。”等观点,可见新课程以人为本,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的理念,教育不应该是让孩子们去适应教育,而是教育去适应社会,适应孩子,引导孩子们学会终身受益的技能。书中还提到“不需要学生人人升学,但要人人成材”,这是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一个使命。我们的教育不一定要把孩子们都培养成“硕士”,“博士”。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方方面面,各个层次的人才,需要的是对社会有贡献,有使命感,能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人才,而不是掌握了高科技技术却用到不法途径上的“危险品”。所以,教育要去适应社会需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新课程要培养的正是这方面的人才。

最后,我认为新课程提到的“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其实,从一个方面也反映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我觉得新课程推行最关键的部位——就是教师本身,而我们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教师队伍总体的水平参差,各地区发展不平衡,而师范教育又相对滞后于新课程的要求,而一线教师队伍长期受到以前教育制度的影响。毕竟新事物的出现需要一个被大众接受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思想,吸收新教程中先进的理念,做到文中所说的“脱胎换骨”,“焕发出新的生命”。

读教学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3

暑假中,我读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着,它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不仅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问题,而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阔,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培养和造就能够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是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能否实现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它引起了我的一些思索。

首先,《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教师专业化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直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浸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入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飞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面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前缘。

其次,有一个问题引发我的思考: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吗?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形成了一场教师专业化的运动。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从目前看,教师的专业性发展遇到这样几个问题:教师只专注于自身专业的局限思考;在观念和经验上有错觉;将质量问题归因于学生、同行乃至外界;处理问题时专注于个别事件,缺乏整体、动态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高,比较主观,满足于现状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努力克服。

再次,那么怎样有效实施教师专业化?

学校应为营造“学习化、专业化”的教师群体而努力,将教师发展列为重要议事日程,营造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的互学互助气氛,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形成师带徒、听课指导,示范课与研究课的教研制度。有组织地开展教科研活动。

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自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做到将教学生涯视为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增强使命感,不断超越自我,活出生命的意义。(三种教学生涯观:生存、生活、生命)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自己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我反思、博采众长,形成风格,争做专家。

读《实践论》心得体会 篇5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有生力量,是支持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反帝反殖民、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坚强后盾。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摆脱了模仿苏联模式的传统思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入低俗。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长期稳定,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争中所处的被动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体现出显著优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当下,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做出更大历史贡献。

读实践论 篇6

金融系 黄丽媛

前言

怀着对毛主席无比崇敬的心情,我拜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探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他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一切从实践出发,实践引领成功。

一、内容概述

4、学习《实践论》,有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克服主观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实践论》还存在一些历史局限性

《实践论》的历史局限性,表现在夸大阶级斗争的范围和作用,表述确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不够清晰和准确,分析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存在片面化和绝对化倾向等方面。这些局限性的形成,同国内阶级斗争环境、苏联某些消极的东西、毛泽东某些思维定式等因素有关。这些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中国事业的曲折发展和严重失误。现在,我们需要从这些局限性的表现、成因和影响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而持久发展。

三、启示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理论知识,更应该把这些知识付诸实践,我们不做“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在课堂上老师把知识讲述给我们,使我们对某一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我们这一阶段对该知识的认识是非常浅显的、不深刻的,需要我们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在实践中对知识的应用我们也许会发现原本掌握很熟悉的知识不管用了,这就需要寻找办法去解决问题,而寻找办法本身就是加深对知识理解的重要方式。这样我们对该门学问的理解才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通过实践还可以丰富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批评我们的应试教育方式不合理不科学,同学们学习很幸苦,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只掌握了课本知识去应付考试,而不是去注重实践;我们不去关心有没有真正学到些什么反而去关心分数的高低。到头来我们的学生,我们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们个个都是学习成绩很棒,成绩拿优秀,可是如果是这样换来的还有同学们的眼高手低,只知道侃侃而谈却没有一点动手能力,这么高的分数要它何用?从长远来讲,对学生,对社会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我们都应该清楚古代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无论赵括的军事理论背诵的多么熟,可是时间能力差,终改变不了大败仗的厄运。

读《实践论》心得体会 篇7

英语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却也有出现形式上“刻意雕琢”、表面上“富丽堂皇”,而实际却远离文本本真,淡化“真英语”的浮躁课堂教学现象。高科技的电脑网络媒体泛用对学生参与言语实践和学生思维品质产生冲击,在这样似是而非的负影响的背景下,汪潮教授从素描、素食、素颜等观念中引申、梳理出“素课”的概念。

素色课堂,究其词本身,素色为单一的色调,单一色调的课堂难道不显得平淡枯燥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上网查找了相关的资料。首先是“素”的定义。在字典里,素有多种含义,一是白色,又指颜色单纯,也就是我看到“素色”二字的第一反应;二是指本质,本性,事物的根本;三是指质朴,不加装饰;还有指清淡无为等等的含义。在《回归本色教学打造“素色课堂”——谈“素课”之理念》一文中,汪教授说道:“素课是对现下浮躁、形式、低效教学的返璞归真,素课是拒绝人为的刻意雕琢,拒绝课堂的富丽堂皇,拒绝做秀演绎,更拒绝虚情假意;素课体现的是一种素色、素面、素读、素本的“素文化”。”。在我看来,素色课堂这一理念超新脱俗,对如今略显浮夸的教学课堂来说像一声闷雷,又像一道闪电,闪现出了最本质,最真切的教学方法。

本文紧扣素色课堂、实践与思考三个关键字展开。从初中英语素色课堂的角度,实践围绕学习目标,教学设计清淡,追求崇尚自然、发展学生的个性。并思考如何使英语素色课堂成为贴近学生生活常态的课堂,追求生生互动的和谐课堂,培养有思维品质的有效课堂。如何通过实践与思考,使英语课堂教学呈现出质朴、真实、互动、静谧润泽的气息。例如在初中英语教材My Day单元中,文本内容围绕一天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展开了介绍,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就可在素色课堂理念的引领下构建教学框架,用“素色”统领教学设计,和学生们互相交流自己的一天,返璞归真,于此同时也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笔者认为,能贴近学生生活常态的课堂是对学生来说最具吸引力的、最能高效学习的课堂。作者文章中举了一个例子:学完“would like”句型后,第二天让学生造句:“我想要牛肉西红柿面条。”学生答:“I want beef and tomato noodles.”作者不置可否,鼓励其他学生评价,有个学生说:“You are right,不过你out了”,逗笑了全班人,最终通过提醒,说出了新学的句型。在这样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既能保证全班注意力的集中,而且还加深了同学们对新句型的记忆。课堂中游戏的开展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其次,游戏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一方面是指目标的定位要有层次;另一个方面是指同一个游戏或同一节课中不同游戏内容难度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课堂游戏的形式也应多样化。要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游戏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开展游戏活动。同时游戏也要有评价,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那些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或小组要给予奖励。归根结底,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恰当地运用游戏,才能真正让游戏为教学服务,形成最具吸引力、高能效学习的课堂。

生生互动也是素色课堂的一大特色。在学生之间展开的互动更自然顺畅,主观能动性更强。学的本质本就是学生通过学习这一途径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而生生互动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自身的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比如作者在教Shopping这一课的reading时,在最后安排了一个去商场购物和店员讨价还价,买到自己满意的商品的活动,同时他要求学生扮演购物者时尽量挑剔一些,一来这和生活真实情况更接近,二来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对话。在这样的生生活动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还能主动提问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但生活中时常会用的用语,增加了新词汇、新句型的掌握。这样的互动,比起单一的师生互动,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对知识的习得也更进一层楼。

有效的素色课堂,也应该是能培养思维品质的有效课堂。生生互动式的“动”的课堂结合“静”的思考式的课堂才能使素色课堂的效益最大化。静,就是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专注思考,自我分析和总结。作者举了一个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例子,说要通过“感知——模仿——自构”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比较快地自助构建新知。正好之前做的就是这一单元的Grammar的教学准备,因此深有感悟,归根到底是在课堂中运用了演绎法和归纳法,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观察、思考并总结出新的规律,这样新的知识点就成了自己知识宝库里的又一财富。

语文教学读与写模式的实践 篇8

【关键词】 以读导写 以写促读 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2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共同构成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以至整个中学教育阶段都有重要地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加大力度去研究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尤其要在以写促读的基础上找准读写结合的点,让读和写互相对接,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再现同类材料的思维,仿写文本内容

以读学写,以读蓄文。学生的写作训练不可没有依傍和模仿,茅盾说:“‘摹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摹仿’又是学习的最低形式。”但一篇文章可仿之“点”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学段要求和单元习作去引导学生找到某一个“点”去模仿,让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仿。

学完《我的母亲》一课,学生对伟大的母爱有了深刻的理解,但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对课文情节熟悉,可对生活中相似的人和事却不能立刻浮现脑海。针对学生读书破万卷,下笔仍无神的情况,我们老师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于是我们可以提一个问题:同学们想想认识的人中有谁发生过像《我的母亲》里那样感人的事例?学生的脑袋也一下子放空,这时老师出示一下学过的内容,包括写深沉父爱的《背影》、写友情的《羚羊木雕》、写师生情的《藤野先生》,学生马上清晰这些文章都是以多个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然后布置一个读写结合的作业:小组合作,交流并搜集关于父母、同学、朋友、师生等人物中深刻典型的事例,以“我的——”为题写一篇习作。搜集、阅读相关资料,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而以文本为蓝本进行仿写,又解决了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以读导写”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从仿到创,促进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和谐生成、发展。

二、扩写文本内容和实抓作文,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1. 讀课本

写是辅助手段,以写促读才是目的。要以写促读,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要紧扣课文重难点,参考课后问题,在凸显文章中心的地方融入写作训练,扩写文本内容,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反复研读文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激起他们细读相关材料的兴趣,产生对阅读的好感。以写促读,以读促理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也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思维和理解的能力。

如《斑羚飞渡》重点讲述了在猎队的追逼下,老斑羚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年轻斑羚的生命之桥,赞扬斑羚们在危险面前的勇敢、坚强和聪明,体会镰刀头羊为了让其他羚羊成功脱逃,为了群体的利益最大化,甘愿放弃自己的生命。教学时,老师在重点段落要求学生将文本没有说出的内容补上去。如斑羚们是怎样商量的?老斑羚打算自我牺牲,年轻斑羚有什么反应?为了最大限度保存斑羚的性命,飞渡那一幕是怎样的悲壮?补充文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镰刀头羊的形象更深刻,让他们的情感在想象中升华,继而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扩写的前提是熟读原文,这一扩充文本的训练,促使每个学生都根据扩写要求仔细研读文本,动脑想,动笔写,文本中的意象才能在他们的脑海中丰盈起来。事实也说明,他们通过正面描写、心理描写、环境烘托等方法完成了对文本的补充,更高兴的是,这一扩写任务促进了学生自觉、深入地阅读,扩大了阅读量,提高了阅读能力,即达到以写的形式辅助成读的效果。

课本中经典的语段,往往表示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或人物活动的片断。作者在凸显文章中心之处所留的空白具有张力,这种张力应吸引教师的视线,同时引导学生去享受语言,体会感情,学生会在这种张力中阅读得更细致,搜索得更宽广,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语句所描述情境的想象。可见,以写促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主题,实现语言与精神世界的和谐共振、协同发展。

2. 读课外资料

语文教学中有些同学对阅读课没有兴趣,或不能深入领会要旨,或不主动发现美点。针对此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找到突破口来促进其细致地阅读。中考题里的写作训练:要求从杨志、孔乙己、韩麦尔先生、奥楚蔑洛夫等文学形象中选择其中一个写一段文字,我则布置他们写一篇文章来观察他们阅读的广度。由于学生对人物的阅读有限,有的甚至没什么印象了,看着他们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决定给他们两个星期的时间准备,并提供相关书籍和网站供学生查阅,给出优秀文章作为参考。结果学生因写促读,分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阅读,主动的吸纳,最后一吐为快,写出了诸如《杨志——时不予你啊》、《虚伪的奥楚蔑洛夫》、《孔乙己的自白》等好文章。通过本次作文,学生由原来对阅读的不感兴趣而变为爱上读书,不限于语文书的篇幅,而是主动查找整部小说、课外评论、作者背景等,并与其自由地对话,对文本作出自己创造性的诠释,激发自我潜在的创造力与想象,从而爱上写作,爱上了语文。

3.读生活、读实物

写作的内容不一定都是学生所经历的或文本所展示的,它们总是与学生的时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给学生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写起来觉得很抽象,不易把握。但是,生活处处有语文,我认为写作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亲临其境,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

nlc202309021459

比如以《荔枝》为题写文章时,我先布置学生带着目的到荔枝园实地考察,研究新鲜荔枝的品种和性质,触摸其外壳,仔细观察其颜色、形状,然后再剥开壳,观察果肉的颜色,品尝果肉的味道,并把观察结果形成书面材料。由于有了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们很快地认识荔枝,并由表及里地畅谈着自己的感想。学生写到“在凹凸不平的外壳里藏着一颗乳白半透明的珍珠,珍珠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红彤彤的荔枝剥开皮后就会脱红装现白衣,摇身一变,成为‘白衣天使’。咬上一口则流出水一样的果汁,甜津津的……”“荔枝诱人,但谁又会留意它‘三把火’对身体的危害,不一般的甘甜与芬芳让人忍不住想吃第二颗、第三颗,人不也是容易被美丽的陷阱吞噬吗?”学生为写《荔枝》而“读”生活,观察事物,由阅读文本迁移至课外实践,以写促悟,不仅增加了见识,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写作的能力。

所以,精心设计题目,实抓作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有目标的阅读相关的文章和细致地观察生活,并把阅读的收获和感受以“写”固化下来,拓展开去,从而提高“读”的效率。

三、掀开学生独立思考的一面,找准读写结合点,自写读书心得

1. 课堂抓“衔接点”

大文豪鲁迅曾说,“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文章,是由于多看和多练,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多看和多练,这就很好为我们道出写文章的秘密——讀写结合。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入。读写结合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并从文本出发,进行各种类型层次的写作训练。其前提是课文内容的经典性和表现形式的示范性,关键是读写的有机衔接,而不是勉强的凑合,适当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诉诸笔端,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为今后的习作蓄积材料,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乐趣,激发起学生习作的兴趣。

完成《曹刿论战》的常规教学任务后,老师提出要求:请在这篇文章中你觉得鲁庄公表现最深刻的地方做个记号,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上你阅读时内心的想法,几分钟后我们带着你的感想进行小组讨论。

几分钟后,多数学生完成了任务,老师便让他们小组合作交流。老师欣喜地发现,他们或一两行或六七行地写了自己的看法,学生们的想法是感受鲁庄公形象的突破口。于是老师根据他们的想法在黑板上写下:“鄙”和无“远谋”?愚昧无知?明君和英雄?学生开始了激烈的争辩,或举课本现有的语句进行反驳,或以生活的例子进行争论,而这个过程恰恰促使学生细读文章的关键句和段,加深理解。

例如有学生谈到:鲁庄公也应算一个英雄。鲁庄公不因曹刿是一个平民而拒绝接见,还有问必答,可谓礼贤下士;亲临前线,可谓以身作则;他不固执己见,提出的迎战条件前两条遭到否定,他不气恼,可谓虚心求实;打仗时他不明白曹刿反攻和追击的做法,但他没有掩饰自己的无知,而是虚心向曹刿请教,可谓从谏如流。或结合文本细节、或结合资料和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他们每听到一个观点,要么同意,要么拿出“证据”反驳,这种有所准备的辩论使得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越来越深刻:鲁庄公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用人不疑,放手让曹刿施展才干,可谓虽鄙不顽犹大智。

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鲁庄公的形象就具体可感知了,然后布置以“我眼里的鲁庄公”为题写一段读后感,学生细读“鲁庄公”就纷纷想写对“鲁庄公”形象的看法,写他的形象就会结合文段或同学的见解或外在的资料,尽情挥洒笔杆子。找到读写结合的“点”去布置与文本相匹配的作文训练, 摆脱混沌, 明确目标, 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将不再是一纸空话。

2. 课外找“契机点”

除了课内引导学生写读后感,也要多鼓励学生课外练笔。课外练笔偏重于实践,对课堂作文训练起到了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我认为网络跟踪和公众展示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如:我会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将学生个人习作、读书心得进行整理发表在班级预设的“美文赏析”“小作家”等栏目上。有时,我们拿班上各等次的文章进行讨论,还不定时地在宣传栏张贴学生的作品,如《感动的瞬间》、《触动心灵的力量》等。这些“杰作”,让“小作家”感受到创作的成功和喜悦,又能借助网络及时看到老师对作品的评价和意见,促使其更好地进行再修改,再加工。学生的读写积极性空前高涨,创作的乐趣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而兴趣又促使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真正愉悦的写作,形成一股读写热潮。

现代学生思想活跃, 有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表现欲, 许多精彩的思想并不是产生于课堂, 课外练笔就为他们提供了机会。无论课内还是课外进行文学创作,都潜移默化地逼着他们去涉猎文学作品, 这样一来, 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大大的激发。

关于读写的关系, 很显然, 即是读为了写, 写依据读, 读写一体。读写结合,旨在通过寻找典型的、有价值的“读写结合点”帮助学生思维表达,如果课内重学法,课后勤操练,阅读、作文并重,定能为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

[ 参 考 文 献 ]

[1] 《读写对接以写促读——读写观新探兼新课语文读写低效现象》.曹建军,申卫平.《中学语文》.2008.6期.

[2] 《以读导写 以写促读 找准读写结合点》.印永桂. 《小学语文教学》.2008年05期.

[3] 《试论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吕波. 《语文天地》.2008年12期.

读《实践论》有感 篇9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书 课程名称:院系年级: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年月

读《实践论》有感

摘要:《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论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关键词:实践认识读后感

在《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上,老师给了我们几个与本书相关的著作,要求我们写一篇读后感,我一眼就选中了《实践论》,因为我是一个敏于言而讷于行的人,我很想做一些改变,所以我迫不及待的找到了这本著作…..《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论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实践论》,虽名为实践,但我们都知道,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离不开认识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又依赖于认识,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认识有感性认识,由最开始的感性认识,经过社会的实践,达到理性认识。《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的伟大的思想哲学之一,他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国化的思想结晶,是马克思实践观的进一步的升华,不仅仅是照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而是结合了我国自己的实践情况,更加适合我国的国情发展,因为我国的国情和苏联的国情也不一样,如果照搬,可能会导致反效果。所以毛泽东同志就很明智的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结合我国的社会实际来写出了《实践论》。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是: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主要从四个方面対实践观进行了论述:(1)、实践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2)、认识的辩证过程——就是说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和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两者的结合。

(3)、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4)、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

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实践论》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社会实践有阶级深刻的影响;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实践论》,不可否认的是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具备着极大的影响力。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尽管就我们个人而言,我想我们距那些能够变革现实的斗争还是比较遥远的——我们更多的是要去辨别某种或者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本质,对于我们来说的意义,以及我们该怎么去对待,但是这段话告诉我们如果想要获得对某种或者某些事物的正确的认识就必须得自己去亲身接触,亲自经历,这样才有可能了解到他们的本质,才能够获得最接近事实的认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人们谈论某某人、某某产品据说怎么怎么样的,有时甚至已经与最初发表评论的人的说法完全相反了,可是却没有人想到要去验证,只是人云亦云,而这有时甚至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拿我们交友来说吧,不可能有哪个人能够取得所有人的好感,喜欢他的人会对他评价很高,不喜欢他的人就对他没有什么好感,有时甚至会出言诋毁,如果你只是通过某个人的评价就构成了他在你心目中的形象,或许你运气很好的交到了一个合你胃口的好朋友,或许,你就交到了一个品格很差劲儿的损友。人们常说要知道一个人怎么样就看他周围的朋友,这句话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反映出了朋友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之深刻。因此,也许由于你的错误认知而交的这个损友就会影响到你的一生。所以,我觉得我们要了解一个人你必须去与他接触,在与他的交往中积累自己的认知,最后对其作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决定他在你心目中的定位。对于其他事物也是一样的,只有自己亲自去尝试,去体验,才能够得到最准确的认识。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我们得以自己的主观思想为准,忽视其他人的一切想法,只是提醒我们别人说的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得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检验,从而得到事实的真相。

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理论的认知,我们还得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够发挥它的指导作用,使其具有现实意义。正如毛泽东所说,“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源于西方,可是西方社会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并未把其运用到制度建设中去,所以对其而言,科学社会主义顶多就是个出色的理论,而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对于我们这个实行社会主义

制度的国家来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的指导思想,指导着我们的社会建设,对于我们的社会进步有着无法忽视的重大意义。而我们在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我们的社会建设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地为其补充着新鲜的血液,使其散发着活力。可见,一个理论只有把它运用于实践中去才能够使其不只是一个空架子,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即对实践重要性的认识,我们才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才能都更好的成长。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致能更好的完善自己。这就是我对实践论的感悟。就我而言,我总是知道该怎们做才是最好的,却往往只是知道而已,而没有付诸行动,因而没有得到自己理想的结果。今后,我将把自己的想法切实地落实到行动中去,让自己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读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感下一篇:广利初中活动用水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