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10-13

在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6篇)

在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文章标题:在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政府在第一次全体会议结束之后,随即召开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当

前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动员各级各有关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强化监管,努力开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新局面。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以食品药品市场整治为中心,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创新思路,狠抓落实,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保障体系、责任体系和领导体系不断健全,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和“两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推动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总体来看,我县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是好的,基本上是安全的、也是放心的。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我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从全国形势看,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食品药品安全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最强烈、提案最集中的问题之一;在全国质量万里行去年统计的一万多件消费者投诉中,食品药品投诉占1277件,排第一位。特别是安徽“阜阳奶粉”、辽宁“海城豆奶”、河北“红心鸭蛋”、黑龙江“欣弗”劣药等事件震惊全国,教训十分深刻。从我县情况看,种植养殖农产品滥用农药兽药、不当使用化肥和饲料添加剂等问题比较普遍,食品生产加工源头污染还未得到根本治理;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非法行医经营药品、餐饮卫生不达标及虚假食品、药品、保健品广告等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有效解决;不法分子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花样翻新,屡禁不止、屡查不绝;一些乡镇和部门思想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工作落实不到位,进展不平衡;部分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意识淡薄,广大群众识辨假劣食品药品、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欠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良好社会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如此等等,都对我县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需要下大力气解决。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充分认识监管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攻坚破难,奋发有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监管机制,采取得力措施,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全面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2007年,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按照“保安全、强监管、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疏堵结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为重点,以推进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信用体系建设为保障,着力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努力开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新局面。在具体工作中,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突出源头治理,加大专项整治力度,深入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一要坚决打击无证非法生产(加工)经营食品药品行为。要依法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营小作坊、流动食品摊点,严厉查处非法批发、超范围经营、以赠药为名非法销售药品、用保健品冒充药品、非法虚假广告等坑害群众的违法行为。二要严肃查处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种植养殖环节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违禁药物滥用的整治,不断加强对滥用食品添加剂、添加违禁药物、有毒有害物质等行为的监管,有效打击在食品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要切实加大对餐饮行业食品卫生和餐具消毒的监管,严格落实餐具消毒管理制度,有效改善食品卫生状况,严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三要着力解决食品药品虚假广告问题。近年来,县内外有关媒体上的食品药品广告过多过滥,群众和社会舆论反映强烈。工商、广电等部门要切实加强执法检查力度,从严、从快查处一批违法刊播未经审批、篡改审批内容和形式的广告的行为。

2、抓住重点环节,深入推进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切实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农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的意见》要求,以消除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盲区和死角为目标,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和创建“无假劣食品药品乡镇”活动,积极探索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融入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快建立以食品药品社会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为主的三级药品监管网络。同时,要围绕“一纵一横”两条主线,构建规范的农村食品药品供应网络。在纵线抓创建,着重发展零售连锁和配送中心的经营模式,畅通农村食品药品供应渠道;在横线抓规范,着重对乡村小卖部、餐馆、诊所进行整顿规范,有效净化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终端。县政府将

在5月中旬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切实把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抓在手上,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严格履行职责,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着力构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各乡镇、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履行执法主体职责,实行经常性、主动性、动态性的日常监管和现场监管,切实做到对本辖区、本职能范围内的食品药品安全状况心中有数。属职责范围的,该取缔的要坚决取缔,该查处的要依法查处,该规范的要彻底规范,确保每一个监管环节的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特别是列入“一票否决项”的工作,更要高度重视,严防死守,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对职责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工作滞后,影响全县整体工作的乡镇或单位,以及对食品药品监管不力、造成恶劣影响或引发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在全县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食药监、质监、工商等职能部门要坚持“实际、实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基础,积极拓宽渠道,不断加大对食品药品管理执法人员队伍的培训力度,加大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改进检验检测设备和手段,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及时总结食品药品管理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从创新体制、完善制度入手,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监督关口前移,最大程度地发挥监管执法效能,推动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4、积极引导帮促,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努力促进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进一步转变观念、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要把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与扶持我县食品药品产业发展相结合,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措施,完成“**大黄”、“**核桃”品牌认证,加快核桃、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步伐,建成东华、西华、安口、策底4个蔬菜基地和黎明川千亩优质蔬菜示范园,启动宏源肉牛屠宰加工、安丰核桃精包装生产线及中药材深加工等项目,不断延伸特色产业链条,提高农业品的附加值,大力推进全县农产品、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等优势产业的发展。要积极保护合法经营,有效落实各项规范化管理措施,严格按标准筛选质量有保证、诚实守信、服务良好、经营规模较大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或市场作为“食品药品安全规范示范点”,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影响带动其他经营者提升经营层次和管理水平,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实质性进展,真正让人民放心、群众满意。

三、强化措施,真抓实干,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食品药品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行业领域广,经营范围宽,工作任务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法规和科学合理饮食用药常识的普及宣传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地“四进”活动,大力普及科学饮食用药习惯,不断提高广大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自我保护能力。要切实加强正面引导,在曝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大力宣传重视质量、守法经营的先进典型,增强群众消费信心,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广泛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作为当前工作重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各自工作性质,制定可行方案,切实做到机构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到位,力求工作取得实效。要坚决杜绝走过场、搞形式、不负责任、应付差使的现象发生。

三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按照部门分类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严格依法办事。特别是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敢于担当重任,充分发挥牵头抓总职能,各乡镇、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全力以赴,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和权限,整合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齐心协力净化全县食品药品市场秩序。

四要完善机制,快速反应。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县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要求,进一步完善申诉举报机制,落实好节日值班制度,公布食品药品安全群众投诉电话,及时掌握食品药品市场质量状况动态信息。一旦发现市场上出现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行为,以及存在可能危及消费者人身健康的隐患事件,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并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控制事态发展,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志们,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苦干,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新局面,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为率先实现总体小康,加快和谐社会进程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在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一、2009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09年, 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各级国资委和广大国有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战略部署, 按照2008年底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出的“改革、调整、创新、提高”的总体要求, 迎难而上, 共克时艰, 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国有经济总体上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稳步回升, 为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来, 各地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各地党委、政府的一系列部署, 结合各地经济发展实际,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预警预测, 促进企业平稳发展。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 各地国资委保持清醒的头脑, 加强经济形势分析和企业财务动态监测, 指导和帮助企业积极开拓市场, 稳定生产经营。许多地方成立了保增长工作机构, 出台相关工作措施, 加大为企业服务的力度。上海按月召开出资企业财务工作例会, 分析企业月度运行特征与问题, 沟通交流工作措施与经验。陕西从2009年3月起增加了半月报, 对企业运行异常指标建立“问询制”, 对收入效益等指标下降较大的企业进行督促和警示。河北对重点企业建立了周报制度, 企业每周报告上周主要指标变化情况, 坚持做到“月分析, 季总结”。辽宁选择了56户重点大型企业进行跟踪分析, 并对主要经营指标实行预报制度, 快速反映全省重点企业经济运行动向、态势与存在的问题。山西建立了重点监管企业旬报制度, 对煤炭、电力、机械等行业的17户重点监管企业产销量及价格等主要指标进行监控。许多地方积极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方式, 增强企业资金保障能力, 为企业实现平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许多地方积极支持监管企业“走出去”, 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获得技术和开拓市场, 取得了积极成效。

指导企业强化管理, 降本增效。各地把指导企业降本增效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 督促企业强化管理, 努力降低成本。湖南通过在监管企业大力开展“拧毛巾、降成本”活动, 监管企业成本费用同比降幅超过10个百分点, 多数企业实现了成本费用增幅低于同期营业收入增幅, 重点骨干企业非生产性开支压缩了10%-25%。吉林制定了监管企业“节本降耗、提速增效”活动方案, 并成立了由委领导任组长的十个工作组, 深入企业现场督导, 取得明显成效, 5月份以来, 重点出资企业可控成本下降25%。深圳积极引导企业过紧日子, 加大内部挖潜, 强调成本费用预算刚性约束, 要求企业将成本费用预算层层分解, 落实到人, 严格考核, 并坚持每月向市领导报送企业费用预算执行情况, 定期检查费用压缩的落实情况, 1-11月监管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提高11.8个百分点。

督促企业加强资金管理, 防范风险。各地普遍加大了推动监管企业强化资金管理的力度, 确保企业现金流稳定。江苏在大型监管企业推行以信息化建设平台为基础的资金集中管理, 督促企业建立“收支两条线加备用金”的管理体系, 严格资金预算管理, 提高企业集团资金整体使用效率。福建加大企业资金预算的执行监督, 要求企业加强资金集中和大额资金支出管理, 坚持以销定产, 加强应收及预付款项管理, 减少资金占用。深圳建立了监管企业现金流量月报制度, 对企业现金流量连续净流出的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和预警, 开展大额资金调用实时监控, 并按季跟踪企业银行存贷款情况。各地把推进企业规范内部控制和加强风险管理摆在重要位置, 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重视合同审核把关和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处理, 积极推进企业做好风险应对工作。天津对全市国有企业确定了资产负债率的监控区间, 对资产负债率高出正常值的企业, 重点跟踪关注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和各项长短期借款等指标, 并明确了高负债企业重大事项备案管理制度。河南制订下发文件, 督促企业切实将投融资、担保、资金等重要业务的风险进行控制, 并建立了以资产负债率为核心, 包括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流量等14项具体指标的财务风险监控体系。厦门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和完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等多种措施, 建立长短结合的财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

(二)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各地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规范改制和重组上市等多种方式, 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山东稳步推进公司制改革, 省属30户企业中按《公司法》注册的达25户。上海推动企业整体上市和核心业务资产上市, 1-9月约有150亿元国有资产实现证券化, 资本证券化率提高到25.4%。重庆认真落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重庆市国有重点企业整体上市工作的指导意见》, 全面推进集团整体上市工作。江苏、贵州等地整体上市工作取得新突破。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迈出新步伐。各地积极推进规范的董事会建设, 取得积极进展。上海发挥外部董事监事资格认定委员会的作用, 建立外部董事监事候补人才库, 按照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原则, 在出资企业委派了18名外部董事, 开展了对董事会的任期业绩评价。江苏7家企业探索建立规范的董事会, 完善外部董事制度, 提高外部董事履职能力, 促进董事会规范运作。山东扎实推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试点工作, 组织开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省管企业外部董事工作, 确定116名入库外部董事人选, 3户企业建立了外部董事制度。湖南顺利完成2户企业董事会建设试点工作, 并在试点企业推行了总经理职位竞争上岗。大连实行外派董事长和董事会选聘副总经理与高管人员工作的试点。深圳基本实现了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试点的全覆盖, 6家试点企业全部建立起了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 其中4家企业外部董事占2/3, 并开展了董事会试点企业董事会选聘经营班子工作。

企业内部改革取得新成效。各地进一步推进企业内部改革, 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企业内部机制不断完善。福建、四川等地积极推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 改进完善工资总额调控。深圳积极推动三项制度改革全覆盖, 二级企业全面开展三项制度改革, 彻底转换职工身份, 实行市场化、契约化管理。

(三) 积极推进调整重组, 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

调整重组力度加大。各地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规划, 积极制订方案, 加快了企业调整重组步伐。福建研究起草的《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成为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第十大举措, 提出了“五大板块”的发展思路。陕西提出了监管企业并购重组整体方案, 对石化、煤化工、有色金属、医药等八大行业25个项目进行了规划布局, 目前监管企业由国资委组建初的120户减少到目前的26户。山西按照省委、省政府整合地方煤矿的有关精神, 认真做好调整重组工作, 七户煤炭企业经确定的重组煤矿共1025座, 通过整合改变了粗放发展模式, 为解决煤炭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问题, 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实现煤炭行业科学发展探索了道路。山东积极实施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 推动山钢集团与日照钢铁集团重组。许多地方加强与中央企业合作, 吸引中央企业参与当地调整重组, 拓宽地方企业与央企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积极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国有资本优化配置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落实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和地方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各地国资委加大推动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力度,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北京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战略性产业, 为首都经济的企稳回升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河北以河北钢铁集团为平台, 加大钢铁结构调整, 淘汰落后产能, 推进钢铁产业结构升级。广东推动省属企业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十六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主动承担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工程。

(四)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加强

国资监管制度和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各地认真贯彻《企业国有资产法》, 组织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 并结合实际, 研究发布各项监管法规规范, 完善国有资产法规体系建设。

监管范围进一步扩大。许多地方在省 (市) 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 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 加大改革力度, 进一步扩大国有资产监管的领域和范围, 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上海按照市政府授权, 实现国有资产监管全覆盖, 对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出资监管为主, 委托监管为辅, 对金融、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国有资产采取委托监管。天津基本实现了监管范围全覆盖, 完成了14个政府组成部门直属企业的交接工作, 河西区率先实现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统一监管。河南积极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集中监管, 明确所有国有企业 (除金融类投资外) 移交国资委管理。湖北、宁夏等地开展省直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工作, 将其纳入国资委监管范围。云南选择昆明市等地开展国资监管的全覆盖试点工作, 将市属国有企业资产, 市级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 自然资源性国有资产, 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等可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国有资产全部纳入国资监管范围。

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加强。各地进一步强化财务监督、产权管理、监事会监督, 国有资产监管进一步加强。江苏改进企业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审计监督办法, 建立中介机构审计与外派监事会财务检查沟通协调机制。江西实行外派财务总监、法务总监制度, 共向九个集团委派财务总监, 向两家试点企业派驻了法务总监,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新疆兵团、宁波等地进一步加强了对重大投资、担保事项的监管, 有效规避投资担保风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市实现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交易制度统一、操作细则统一、交易系统统一。河北、山东、福建、黑龙江等地初步实现了省内跨地区联网交易企业国有产权。西藏高度重视产权管理业务培训工作, 组织地市国资委和所出资企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产权管理业务培训。各地普遍加强了监事会工作, 扩大监督检查覆盖面, 形成更加有力的监督网络,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积极探索股权多元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方式, 强化当期监督, 提高了监督的灵敏性和有效性。

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各地不断完善“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层层连接”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体系。北京、天津、上海、安徽、深圳等地组织开展了经济增加值考核试点。上海突出对主业的考核, 发挥了业绩考核对促进企业做强主业、增强实力的引导作用。辽宁、黑龙江、江西、云南起草相关文件, 加快推进企业中长期激励机制建设, 研究对业绩突出的企业负责人探索实施中长期激励。安徽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纳入业绩考核, 有力地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 充分发挥了考核的导向性作用。

(五)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

按照中央部署, 各地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地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 紧扣科学发展主题, 深入调查研究, 认真查找和分析了影响和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认真落实整改措施。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不断推动企业调整优化上水平, 在实现企业科学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各地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 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 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2010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关于2010年的形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的看, 2010年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2009年。国际上, 主要经济体经济出现好转现象, 在各国政府大规模金融救助和经济刺激措施推动下, 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功能有所恢复, 股市、房市和工业生产出现积极现象, 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加快, 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我国经济在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引导下,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加大投入拉动内需, 有效遏止了经济下滑态势, 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国有企业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 活力、竞争力和整体实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在这次应对危机中也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些都是我们2010年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也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有利条件。

但我们也要看到, 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 国有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 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将面临十分复杂的形势。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西方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 消费市场疲软, 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 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

二是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新老矛盾相互交织, 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 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当前投资和消费增长较快, 很大程度上是政策作用的结果, 居民消费不足, 出口因为国际市场萎缩而显著下滑, 经济回升依然主要依赖投资拉动;发展粗放、结构失衡没有显著改善, 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严重;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越来越大, 解决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日益增强。

三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相对滞后, 公司治理结构还不完善, 特别是董事会建设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还不合理, 分布过广、战线过长等问题依然突出, 一些地区布局调整缺乏明确导向, 只是简单地归大类, 产业趋同化倾向比较突出。企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缺乏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进展还不平衡, “三统一、三结合”原则在一些地方还未落实到位, 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监管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从2009年国有经济发展情况看, 地区之间、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效益增长的基础不稳固。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 坚定必胜的信心, 搞好国有企业, 提高国有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 冷静分析形势, 及时调整策略, 趋利避害, 及时化解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 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调整步伐, 抓紧解决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 2010年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 以转变国有企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做好2010年的工作, 要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 着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体制保障。推动国有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必须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要以《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 进一步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规体系建设, 依法促进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国有资产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 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 合理界定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范围, 准确把握国资委的机构性质和职能定位, 依法规范国资委与所出资企业之间的关系, 不断探索国资委履职的形式和国有资本的运营管理模式。继续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 坚持考核指标少而精和目标管理, 探索推进经济增加值 (E V A) 考核, 稳妥做好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工作, 进一步规范企业负责人的中长期激励和职务消费。继续深化财务监督管理工作, 强化财务预决算管理和总会计师职责管理, 加强投资、担保等重大事项监督, 深入开展财务绩效评价。加快国有资本收益制度体系建设, 进一步落实国有资本收益权。继续完善产权管理制度体系, 逐步实现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在全国范围内联网交易和动态监测。

(二) 着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国务院出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见要求, 紧密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和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培育发展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产业, 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支柱、特色产业及行业的龙头企业集中,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做强做大有优势的国有企业。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布局结构调整重点, 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推进并购重组, 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企业进一步明确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加大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力度, 推进非主业资产的剥离重组, 推动优势资源向主业集中。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开展跨国、跨区域、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 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 特别是有实力、有信誉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继续推进劣势国有企业关闭破产, 努力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劣势国有企业依法、有序、平稳退出市场的通道。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企业重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通过国有资本的有序合理流动, 有效配置国有资本, 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不断优化。

(三) 着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激发国有企业内在发展活力是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必然要求。要继续加大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力度, 通过重组上市、合资合作、相互参股等多种途径,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 特别是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推动企业集团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整体上市, 推动优势资源向绩优上市公司集中, 提高企业资本的证券化比重。继续推动规范的董事会建设, 坚持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原则, 选好配好外部董事, 真正实现决策层和经营层分开;推进董事会规范运作, 建立完善规章制度, 充分发挥各专门委员会的作用, 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开展对董事会、董事的年度和任期评价工作, 对董事会运作较为规范的国有独资公司, 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将经营班子管理权下放董事会, 逐步将部分属于股东的权利下放给董事会;根据企业股权结构的不同, 依法正确处理好国资委与董事会的关系, 建立健全董事、董事会与国资委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 建立完善董事会向国资委报告年度工作制度。

(四) 着力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强化出资人队伍建设

提高国有资产监管能力和水平, 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国资委要进一步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 准确把握出资人定位, 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 界定好出资人与所出资企业的关系, 充分尊重所出资企业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地位, 充分尊重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 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多学习宏观经济管理、企业管理、金融证券、财务审计、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 多举办专家讲座, 加强培训交流, 建设学习型出资人队伍。廉洁自律, 正确运用权力, 拒绝各种诱惑, 防止腐败,

三、推进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要把推进国有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引导国有企业将发展的方式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2010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引导企业强化管理控制风险

要积极推进管理创新, 引导企业向管理要效率, 向管理要效益, 向管理要竞争力。要引导企业提高集团控制力, 加大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力度, 严控对外担保, 严控借贷规模和资产负债率, 切实降低债务风险。严格现金流管理, 做好资金筹划, 加强应收款项和存货管理, 减少资金占用。强化投资管理, 严把投资方向, 严格投资程序, 严管投资项目, 严控投资成本, 切实降低投资风险。对长期亏损企业, 要下定决心予以关闭, 消除亏损源。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建立健全地方国有重点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 进一步提高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

(二) 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

要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和促进成果转化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 加大研发投入, 加强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结合, 集中突破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加强品牌建设, 将品牌战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当中, 进一步确定品牌定位, 做好品牌推广, 强化品牌识别, 切实提升品牌价值, 提高品牌影响力。

(三) 引导企业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工作来抓, 按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加强节能减排组织、监测、考核体系和相关制度建设, 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监测与分析, 督促企业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使国有企业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要引导重点耗能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 降低能源消耗。大力开展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关的新技术研发, 切实抢占新一轮节能减排技术制高点。

(四) 引导企业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要引导企业大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 推动企业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 增强广大职工的创业创新能力。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考核、激励和管理机制, 努力创造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职工素质的良好环境。

(五)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要指导企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 把整改落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突出任务抓紧抓好, 努力建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继续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将惩防体系建设融入企业经营管理, 落实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营造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六) 督促企业抓好安全稳定工作

在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这次全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是在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卫生局赵局长、赵书记和药监局刘局长分别总结并安排了全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工作,我完全同意。稍后,毛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按照毛书记的要求和今天会议的安排,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全力落实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形势,增强做好医疗卫生工作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12年,我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卫生单位各级领导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卫生工作上,一是“四个全覆盖”基本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农村人口;城市非职工人群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床位补贴翻番全部落实;乡镇卫生院院长和防保人员工资由财政供给基本落实。二是卫生项目建设效果明显,六个乡镇卫生院维修改造国债项目全部竣工,新配置医疗设备250万元;鼎新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启动了县医院住院部综合楼建设的前期工作,争取到国债资金200万元。三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儿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工作任务指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卫生监督执法能力不断增强,确保了城乡群众的医疗及食品安全;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广泛开展了以环境卫生整治、卫生创建、农村改水改厕、健康教育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四是卫生人才培训扎实有效,县乡医疗卫生单位选送进修29人,卫生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培训人员269人(次),引进大中专毕业生16人,卫生技术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五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建立了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取得实质性进展。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上,各级各部门始终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来抓,健全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全县统一领导,各级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积极探索食品药品监管新途径和新模式,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县、乡、村三级网络和供应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食品安全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现场会议在我县召开;认真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城乡群众饮食卫生和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上级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医疗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进、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各乡镇、各部门负责同志,向全县医疗卫生战线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卫生事业发展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卫生事业发展上,基层医疗卫生基础条件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社区和村级卫生机构建设水平低,设施设备落后,无法满足群众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断层问题严重,人才结构不合理,普遍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县乡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与全县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差距较大,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队伍力量薄弱,技术水平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足,艾滋病、结核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任务艰巨,公共卫生基础薄弱;医疗纠纷频发,已成为困扰医疗技术发展和医院正常业务开展的主要因素,医患矛盾突出,严重影响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医疗服务的积极性;虽然通过“四个全覆盖”政策的实施,城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但由于管理和服务不到位,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以药养医、重医轻防的现象仍然存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上,由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落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市场发育不足,质优价廉商品供应不足,居民安全意识不高,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任务十分艰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经营单位基础薄弱,管理人员和从业者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产品和服务质量普遍不高,监管难度很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点多面广,农村基层尤其是边远村组还存在一些盲点和死角,专项整治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量、技术装备条件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无论是专项整治还是日常监管都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制约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食品医药产业发展速度总体偏慢,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小、散、乱、差问题比较突出,监管难度较大。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务必在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卫生工作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十七大报告确立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重要任务,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医疗卫生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做好卫生工作意义重大。全县医疗卫生系统必须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指导,进一步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推进我县医疗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卫生项目建设。今年卫生项目建设的重点是县医院住院部综合楼新建、鼎新中心卫生院续建、西坝、古城和羊井子湾乡卫生院维修改造国债建设项目。卫生部门和各项目单位要坚持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加大鼓工作力度、保证工程进度,要全面完成鼎新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国债项目扫尾工程、县医院住院部综合大楼主体工程及古城乡、西坝乡、羊井子湾乡3所乡镇卫生院国债项目和20个村卫生所业务用房维修改造任务。同时要积极主动地争取国家、省级更多项目和支持,做到以项目拓项目、以项目带工作、以项目促发展。通过项目的争取和实施,推动全县卫生事业快速协调发展。

(二)落实三项重点业务工作。就是要在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三个领域强化基础工作,构建富有成效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应急系统。一是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要着力抓好乡镇卫生院建设和人才培养,使房屋建设、设备配置和人才培养同步推进、同步提高。要把乡镇卫生院的工作重心向公共卫生服务倾斜,充分发挥在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方面的公共卫生职能,着力提高农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遏制传染病、地方病的能力。与此同时,要大力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让广大老百姓能就近就医。全面推进和完善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机制改革,在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到位后,要实施绩效考核,激活发展潜力,稳定农村卫生队伍。要积极实施乡镇卫生院药品统一配送,有效地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卫生惠民政策。要进一步加强村卫生所建设,落实乡村医生补贴政策,妥善解决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村医的培训和管理,及时组织监督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落实补贴政策。二要着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要抓紧整合利用现有城市卫生资源,加快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面,着力将社区卫生机构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定点服务网络,建立社区卫生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制,探索社区首诊制,制定医保倾斜政策,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三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疫情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要着力于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能力,建立畅通、快速、可靠、准确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救治和指挥系统,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要进一步做好鼠疫、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快速应急处置能力。

(三)落实“四个全覆盖”。去年,县政府在抓落实“四个全覆盖”上想了一些办法、采取了一些措施,新农合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床位补贴这3个全覆盖得到了落实。但是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补助没有完全落实,今年争取落实。要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县、乡、村新农合经办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宣传力度,稳步提高参合率,加大监管力度,控制医药费用合理增长,完善新农合相关政策制度和措施,规范运行模式。今年,各级财政的新农合补助标准翻了一番,我县参合农民筹资水平将达到每人95元,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合作医疗基金使用率,确保参合群众利益和新农合制度的深入推进和可持续发展。县医院、中医院要严格执行扶贫济困病房(床)制度,县民政、卫生等部门和各乡镇要密切配合,加大扶贫济困制度的宣传力度,建立扶贫济困对象电子档案,确保“两免一补”这一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

(四)加强医疗行为监管,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增强服务意识,确保就医安全,降低医疗费用,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医疗机构的责任与义务。特别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更要提到我们各级卫生工作者面前。要进一步加大医疗管理工作力度,强化责任心,要视患者如亲人,加强医患双方交流、沟通;卫生工作者要换位思考,弘扬红“十”字精神,在服务上细致周到,在诊断上体细心负责,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现在,我们医院都有“一怕”,就是怕医闹。医闹干扰了正常医疗秩序,对无理医闹者一定要坚决打击。从另一个角度讲,各级医疗机构也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医疗水平,防范医疗事故,从而减少医疗纠纷,减少医闹现象,用实际行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五)深入开展“创卫”工作,构建优美整洁的人居环境。2008年要完成省级卫生县城复审验收工作,并创建1个省级卫生乡镇或卫生村。各乡镇、县爱卫办和有关部门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改水改厕等工作,大力开展县级卫生乡镇、卫生村、卫生社区创建工作,推进“创卫”工作顺利开展。

三、健全监管体系,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水平

今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监管、严格执法为手段,以坚决杜绝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为主线,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群体性食品中毒事故和药害事件为目标,坚持疏堵结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着力解决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问题,不断健全监管机制和管理体系,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推动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也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重点难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要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过程两个源头的管理,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安全农产品认定认证体系、农产品检测监督体系等三大质量安全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逐步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二是要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提高我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整体素质和质量安全水平。三是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四位一体”的市场监管体系,强化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的监管。四是要认真落实《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法》,不断提高生猪定点屠宰率。五是要强化专项整治和重点防范。按分段监管为主,产品监管为辅的原则,认真履行职责,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并强化日常监管。要以防控食物中毒为重点,加强对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和小餐饮的监督管理,建立食品中毒责任追究制度,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定期发布预警信息,有效减少食品中毒隐患。

(二)抓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近年来,我们采取教育、监督、打击并重的手段,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和集中整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要从根本上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大幅度减少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在进一步巩固前一阶段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狠抓群防群治。要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和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的作用,积极探索基层食品安全社会监管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监管网络体系,切实消除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盲区和漏洞。今年市政府已将食品药品安全及“两网”建设纳入对县政府的目标考核,为了确保今年食品药品“两网”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以确保广大农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便捷为目的,制定“两网”建设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食品药品监督网络,完善农村食品药品供应网络,推动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持续好转,为广大农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方便提供可靠保证。

(三)抓宣传培训,增强消费者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广泛、深入、持久、有效”的原则,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围绕目前已有的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政府、社区、企业、学校、新闻媒体的平台作用,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扩大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人民群众自防护和依法维权的意识。要大力宣传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所取得的成效;大力宣传重视质量、守法经营的先进典型,及时通报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结果和预警信息。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特别是制假售假的企业和个人,要加大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分子。要做好食品药品安全专题宣传和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资料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的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好每年的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月活动。要组织蔬菜、粮油、茶酒、肉类、药品等重点食品药品信息及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检查信息的发布,保障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营造人人知晓、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食品药品安全氛围。

(四)抓长效机制,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化。关于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问题,吴仪副总理在1月30日的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已经作了明确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就是要紧紧围绕两个链条、一个体系、一个网络,形成一整套制度和规范,形成科学的观念和良好的习惯,把两个链条、一个体系、一个网络的建设真正纳入法制轨道。“两个链条”:一是从食品的养殖、加工到生产消费的一套严密的监管链条;二是对工业品,也是从产品的设计、工艺控制,包括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建立监管的链条。“一个体系”:就是要建立产品的可追溯体系,产品出了问题以后能找到是谁生产的以及责任追溯的体系。“一个网络”:就是要建立一个覆盖全社会的,或者反过来说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管网络。我们要按照吴仪副总理的这一要求,围绕“八个必须”来建立长效机制,并抓好落实。一是要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要加快建立完善符合我县实际的检验检测体系,按照整合资源、共享信息、中介服务、相互认同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检测资源共享、检验数据共用、检测结果互认的工作格局,不断提高我县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二是要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目前我县已经分别制定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药品医疗器械突发性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关键要抓好落实。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处置,消除危害,防患于未然。要搞好应急培训演练,让相关人员都熟悉应急处置的响应和运行程序,形成实战能力。三是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要积极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活动,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质量追溯、封存报告、购销台账、商品索证索票、不合格食品药品退出销售等一系列制度,实施信用信息公开制度。四是要建立和推行监管责任制度、日常巡查制度、分类监管制度和基层(协管员)指导联系制度等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对行政相对人和基层的监管与指导工作,规范市场行为,积极引导企业自觉守法经营。五是要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各监管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建立畅通的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体系,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使全县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五)抓整建帮扶,促进食品和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食品和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的重要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丰富多样的物质需要的根本保证。食品药品监管各部门要注重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促进我县食品和医药产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逐步解决我县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多、小、弱、差、乱的问题。要大力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和名优品牌战略,严格执行食品药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许可证管理,让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优势产品向优势品牌聚集,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要严格执行认证标准和条件,坚决淘汰一批管理不规范、诚信度较差的小企业、小作坊,从源头上把住市场准入关,促进食品和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实施,医疗卫生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前,中央和省市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各级财政也将不断加大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为卫生事业发展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体制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强化责任意识,力促卫生事业项目建设,不断深化医疗卫生改革,也为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顺应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把握机遇,完善措施,加强领导,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办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领导,把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把卫生事业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推进我县卫生事业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健康发展。

二是落实工作责任。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事关全局,各部门领导要主动关心过问,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卫生主管部门的领导,要善谋、勤思,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主动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推动工作开展。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逐步加大对卫生基础设施的项目支持力度;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确保各项卫生事业资金到位,并加强监督管理;民政部门要认真研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并加大扶贫济困政策宣传,做好济困对象审核确定工作;社保部门要切实做好职工医疗保险、城镇低保人群医疗保险和城镇非职工人群的医保工作。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在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监管责任沿着纵向层层落实下去。要明确企业的责任主体地位和企业负责人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因失职、监管不到位或互相扯皮造成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要追究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责任。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要抓好卫生行政管理人才、卫生学术学科带头人和实用型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要重视对乡村、社区医生的职业培训,抓紧培养基层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服务基本力量。要加强行业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大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坚决查处和纠正乱收费、药品回扣、收受红包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业不正之风。同时,要大力宣传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先进事迹,树立“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激发广大医务工作者献身事业的热情。食品药品监管各部门要适应监管的需要,加强队伍建设,以依法行政、严格监管、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为已任,注重制度建设,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行政执法的制约和监督,努力提升监管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同志们,今年的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任重道远,这两项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转变观念,同心同德,团结拼搏,为提高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和饮食用药安全、促进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金塔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X X X

(XXXX年XX月XX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主要任务

是全面落实区、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维护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刚才,县食品药品监管局梁局长对我县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对下阶段特别是2011年高考、中考期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县教育局陈局长也加强学校、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作了发言,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我们一定要加快推进全县学校食堂改造和量化管理,确保师生食品卫生安全,确保不因发生食品安全事件而影响高考、中考的顺利进行,促进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民以食为天,食品卫生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是一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学校食品卫生与师生切身利益联系最广泛、最密切、最持久,最敏感,已经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之一。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我县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按照上级的要求,成立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加强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确保了学校食品的安全,全县学校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保障了师生身体健康,维护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为社会稳 1

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此,我代表县党委、政府向一贯关心和支持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和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育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和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县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县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学校未能把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摆正位臵,认为抓教学是硬任务,而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则是软任务,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食品安全相关制度流于形式,管理松驰。有些学校甚至把学校食堂当成“摇钱树”、“聚宝盆”,把后勤社会化作为创收的手段,存在“以包代管”现象。二是学校集体食品安全隐患较多,集中表现为食堂建筑、布局的规范化程度不高,食品加工流程不合理,操作不规范;卫生设施投入不足,与教学设施投入形成明显的反差。三是个别学校没有认真尽到管理监督职责,致使学校食品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整改。事实一再告诉我们,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马虎不得,麻痹不得。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我县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县学校领导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校食品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切实解决好我县目前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完善机制,进一步促进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要进一步做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必须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

针,实行教育部门管理督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监督指导,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形成各司其职,严格把关的工作机制。一是教育部门加强监督。督促学校根据《食品安全法》、《教育部

卫生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建立和完善可行的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机构。二是积极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建立以学校食品安全为重点的工作检查制度。定期对各学校、幼儿园的食堂、校园商店以及校园周边的食品店进行全面检查,积极指导学校做好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定期对学校领导、学校后勤和食堂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业务知识的培训。此外,还要严把餐饮服务许可准入关,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三是公安、工商等部门要重点清理整治校园周边的食品店及小摊点违法经营行为,规范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行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四是各学校、幼儿园要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开展自查,查找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在教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的指导下,切实规范管理,建立健全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认真做好学校食品安全治理工作。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努力提高学校食堂信誉度。要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当前正值夏季时节,易发传染病,因此,要针对夏季卫生防病和食品卫生要求,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饮食卫生习惯。

三、加强管理,进一步改善学校食品安全的薄弱状况

一要强化学校食堂内部管理。严把学校食品入口关,必须做到

专人采购、专人登记、专人保管,防止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学校。各学校、幼儿园食堂必须要有有效的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

必须凭有效的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上岗;要保持食堂环境卫生整洁,认真落实餐食具消毒工作,提高消毒效果。二要强化学校食堂的安全保卫工作。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要加强值班力量,非食堂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食品贮存和加工场所,严防投毒事件的发生。三要强化校园商店的食品安全管理。在食品进货渠道、食品质量、食品贮存等方面要严格把关。各学校、幼儿园还要加强对校内饮用水的管理,防止水污染造成学校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四要强化定期巡查制度。校长、分管校长、后勤管理干部和校医以及卫生监督员要有明确的责任,定时定量进行严格检查。要对学校食堂、校园商店、小卖部和饮食摊点等重点场所进行巡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五要强化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各学校、幼儿园要积极主动与乡(镇)、公安、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食品消费环境,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卫生安全。

四、加强领导,确保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学校主要负责人是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进一步健全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领导机构,按照与教育、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签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狠抓各项措施的执行和落实。教育部门要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有关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对中小学的综合评估体系之中,并根据工作要求开展专项督导检查,落实学校食品卫生工作责任制,对因工作失职、管理不力,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学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将依法严肃处理。学校要研究制订学校群体性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预案。要建立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

件后,要在迅速采取措施的同时,督促和指导有关人员抢在第一时间报送有关情况,为政府处臵突发性事件提供第一手资料。对于疏于管理,工作不力,迟报漏报,并造成工作失误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同志们,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能否构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大事,我们一定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全面提高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水平,为实现我县食品安全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王文强

(2012年3月**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是我县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安排部署今年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任务。开好这次会议,对深化“十二五”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推动食品安全监管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同志宣读了《关于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春季行动的通知》,我表示完全同意。下面,就进一步做好今年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本着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开展了各项执法检查,全县食品安全情况持续好转,在刚刚结束的年终考核得到了市政府考核组领导的好评。在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需求与目前相对滞后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之间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食品安全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企业管理总体水平不高,社会诚信体系不够健全,一些影响

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监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监管措施还不到位,政府、部门、企业各方责任没有完全得到落实,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认真进行研究,尽快加以解决。

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食品安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头等大事,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安全监管,大力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为我们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方针。二是国家和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要求成立政府层面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指导、协调各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其工作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我县在全市率先成立机构、配置人员、开展工作,这些为推动全县食品安全监管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有利于监管的社会发展环境逐步形成。“十一五”期间建立起来的监管机构、人员队伍、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和初步形成较为规范的市场秩序,以及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饮食安全意识,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社会氛围等,为食品安全监管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机遇,我们要在认真总结近年工作的基

础上,开拓创新,全力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全县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全面完成今年监管工作的目标任务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做好今年食品安全监管各项

工作

今年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监管基础设施要

有较大改善;行政执法和技术监督能力要明显加强;监管人员队伍素质要全面提升,形成较为完善、覆盖城乡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监管工作步入科学化轨道,食品安全水平要大幅提高。主要任务是:加强监管能力建设,逐步完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机制、风险预警机制、企业自律机制、社会监督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五大机制建设。创新监管措施,全面履行监管职能,努力形成县乡政府主管、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格局。

围绕以上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根据县政府今年的重点工作

安排,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严格工作进度,确保完成各项整治任务。要从采购索证索票溯源、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鲜肉和肉制品等重点领域入手,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逐条逐项进行整顿评估,真正做到整顿一项、解决一项、巩固一项,坚决防止出现反弹。

二要推进监管机制改革创新,全面履行监管职能。要严格市

场准入,淘汰落后生产加工能力,提升生产经营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新调整的委员会工作职责要求,全面履行各自监管职责。要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等监管方式,落实各领域、各环节的具体监管责任,确保市场监管全覆盖、无盲区。要督促企业建立严密的生产经营管

理体系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规范食品生产、流通经营行为和经营秩序。

三要用足用活各项支持政策,大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要不断加强基层监管机构基础设施、技术支撑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完善检验检测技术支撑平台,夯实技术监督基础,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科学发展。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强

大合力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健全机制,狠抓落实,确保完成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任务。

一要强化政府责任,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领

导。各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将食品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及时有效控制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努力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秩序稳定。

二要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形成监管工作的合力。保障食品安

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各有关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协调联动作用,努力形成强大的监管合力。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做好食品专项整治牵头和召集工作,适时召集部门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财政部门要按照新时期监管工作要求,及时研究解决基层监管经费保障问题,为监管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必要条件。公安机关要会同农业、畜牧、质监、工商、食药监管、商务等相关部门,依法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其他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要求,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完善督查制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督查制度,加大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研究制定责任追究办法,严格责任追究,对领导不力、疏于监管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县政府将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严肃查处,追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四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乡镇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坚持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和健康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消费习惯。县政府网站、电视台要全面、深入、客观地宣传报道我县食品安全整顿取得的成效,及时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检验监测信息,回应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知情需求,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的群众基础和社会环境。

在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专题会议精神、全省确保实现“双一”目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全国农业厅局长会议精神,总结全省上半年畜牧工作,部署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任务。刚才吕维峰副省长就如何推动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做了重要讲话,使我们今后的工作思路、任务目标、工作重点更加明确,发展畜牧业的干劲更足,各地一定要认真传达贯彻吕维峰副省长讲话精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省畜牧业的形势和下一阶段的任务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强化措施,积极应对,上半年初步扭转了畜牧业下滑的局面

今年上半年,因生鲜乳价格机制不顺,生猪市场大幅波动,全省奶牛和生猪两大产业十分低迷。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采取积极有效措,努力克服生猪、奶业价格与效益双低等诸多不利因素,目前生猪和奶牛两大产业初步走出低迷期,牛奶和生猪价格均有所上涨;肉牛、肉羊和家禽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规模养殖比重较快上升,龙头企业建设方兴未艾,整个产业在深度调整中孕育生机,转型步伐加快。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统计,上半年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103万吨,同比增长5.1%,禽蛋产量66万吨,同比增长8.8%,牛奶产量212万吨,同比增长1.3%。

上半年我们采取主要措施有:

1.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奶牛和生猪产业下滑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一是完善生鲜乳定价机制。今年上半年,针对全省奶业发展极为艰难的形势,省政府高度重视,栗战书省长、杜家毫副省长多次批示,省政府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省局先后派出4个调研组深入近30个县(市)进行调研,向省政府提出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生乳收购价格管理机制的建议。7月1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生鲜乳收购价格管理的通知》,实行政府指导价与参考价并行的管理机制,并已在双城、富裕、肇东和农垦牡丹江分局开展试点工作。7月1日,省局又发布了第三季度机械化榨乳的生乳(脂肪3.1%、蛋白2.8%)交易参考价格(中准价格3.27元/千克,上浮不高于15%,下浮不超过10%)。受此措施影响,近期牛奶价格有所回升,目前奶牛饲养效益恢复到平衡点以上。二是大力开拓生猪中远期市场。针对生猪价格和效益双低的实际,我局按省政府部署,在省内外广泛调研基础上,大力推进生猪中远期交易,积极探索创新生猪定价机制,拓宽生猪销售渠道。6月中旬,吕维峰副省长专赴重庆、湖南考察生猪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情况。省局先后两次对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湖南御邦大宗农产品交易所和苏州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国内三家生猪中远期交易平台进行了考察调研,并与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全省生猪中远期交易市场建设工作,在望奎县先行试点取得成功基础上,重点在全省16个养猪大县推广中远期交易。截至目前,全省在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已开户128户,其中挂牌交易的5户,在生猪“先卖后养”、农户稳定增收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三是各地出台各种扶持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稳定奶牛和生猪生产。如齐齐哈尔市近期设立了专项资金2 500万元,扶持奶牛产业发展;牡丹江市今年投入500万元,用于乳肉兼用牛基地建设;农垦总局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两牛一猪”养殖小区建设等等。受各种政策的推动和市场波动周期影响,目前生猪价格已恢复到11.81元/千克,猪粮比也恢复到6.65左右的水平上,生鲜乳价格近期也有所回升。预计下半年,奶牛和生猪两大品种价格和效益将稳步回升,步入理性发展的轨道上。

2.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了全省动物疫情保持稳定

一是全省上下扎实推进畜禽防疫工作。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逐级落实防控责任制,建立疫病防控常态化管理机制,做好强制免疫、疫情监测、消毒灭源、检疫监督。全省上下组成多个督导组进行检查,做到了“集中免疫全覆盖,补免工作保常态”,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同时各地不断增加基层防疫人员补贴资金,调动了人员积极性,保证了“真苗真打真有效”,促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强以动物防疫为主的服务体系建设,上半年全省新建23个新建乡镇兽医站,改建38个县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基层防疫体系更加健全。三是建立“三带”,加大了边境地区疫情防控力度。建立动物疫病监测带,做好动物疫情预警预报,切实做到“早发现、快报告、严处置”;建立了动物疫病免疫带,提高了易感动物的抵抗力;组织了边境地区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工作,优先保障强制免疫和常规免疫疫苗需要,使畜禽始终处于免疫保护状态,构筑了有效的畜禽免疫保护屏障。建立了动物饲养隔离带,降低易感动物感染机率。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科学有效地防范了俄罗斯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亚洲Ⅰ型口蹄疫、非洲猪瘟等疫情的传入,持续保持了边境地区的重大动物疫情稳定。

3. 从产业和产品安全入手,大力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全省上下共同开展了生鲜乳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全省上下的努力,截止5月末,全省生乳收购站清理整顿工作全部完成,流动收奶点全部取缔。全省3 156个生乳收购站全部持证经营,核发准运证明1 084个。生乳收购站机械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上半年监测生乳200批次,飞行抽检60批次,对三聚氰胺、β-内酰胺酶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合格率为100%。二是开展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监测。开展了饲料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饲料执法人员3 000余人次,检查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养殖场(户)4 000多个,查处违法生产经营企业100多个,没收非法产品40多吨。上半年,完成国家抽检任务740批,占全年任务量的70.5%,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7.6%,高于全国平均合格率4.2个百分点,饲料中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品为零检出。三是加强对兽药生产经营活动监管。启动兽药经营质量规范工作,省局先后印发了《黑龙江省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办法》、《2010年黑龙江省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并在2市6县(市)先行试点,各地市也积极配合,强化兽药抽检和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上半年,完成兽药质量监督抽检514批,合格率为96.3%,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完成动物产品兽药残留抽检290批,合格率为100%。

4. 以规模化、标准化为突破口,积极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

一是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国家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改扩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0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275个。认真落实《黑龙江省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和《黑龙江省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规划》,申请省财政7 000万元,用于规模场建设贷款贴息,今年计划新建改(扩)建2 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场1 420个,新建改(扩)建150头以上奶牛规模场430个,目前各地正在积极组织实施。贯彻落实省政府《黑龙江省畜禽养殖场(小区)备案程序管理办法》,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场(小区)备案工作,预计8月末,全省可完成首次规模场(小区)备案。二是标准化水平得以提升。今年是我省的畜牧标准化推进年,年初我们制定下发了《2010年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方案》,通过筛选论证,上报93个畜禽养殖场作为2010年全省参加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的单位。完善省级畜牧标准化管理工作,组织专家制定地方标准6项。推广TMR全混日粮饲喂、青黄贮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标准化养殖比例达到6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三是提高良种化水平。按农业部要求,今年改扩建奶牛原良种场4个,种羊场1个。对12个县57万头生猪给予良种补贴,对8个县2 000只绵羊给予良种补贴;对82个县的122.6万头奶牛实施冻精补贴。建设了90个生猪供精单位和860个生猪人工授精服务站点,生猪良种化水平和种公猪利用率大大提高。四是加快产业化进程。各地纷纷加大招商引联力度,加工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承德磁源矿业集团投资6.2亿元的添康无抗生猪屠宰加工及饲料加工项目落户望奎;贝因美乳业集团投资6亿元年产5万吨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三期项目开工;雨润集团在兰西投资3.5亿元,建设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每年可实现利税1亿元,安置就业人员1 500人,带动全县人均增收500元。

5. 继续抓好草原保护和饲料生产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是大力发展苜蓿产业。深入落实省委吉炳轩书记关于种植优质牧草、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指示精神,在甘南县落实紫花苜蓿种植实验田1 280亩,在青冈、兰西县落实紫花苜蓿种子田2万亩。牡丹江市苜蓿种植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全市种植紫花苜蓿2万亩,计划到2012年达到30万亩。二是抓好青贮玉米种植。全省专用型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82万亩,比年初计划增加2万亩;初步落实国家青黄贮农机机械补贴资金1 500万元,向省财政争取进口青贮农机机械补贴资金900万元,目前正在组织实施。三是加快饲料产业改造升级。鼓励支持饲料企业技改和扩张,优化产品结构,饲料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从2009年开始,我局提升饲料企业设立条件,促进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加之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目前全省饲料生产企业由869家减少到600余家。上半年,全省饲料总产量257.3万吨,同比增长1.8%。全省年产1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40%。饲料工业实现产值79.1亿元,同比增长1.5%。四是加大草原保护力度。推进草原禁牧,禁牧面积2 850万亩;治理“三化”草原160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64%。加强草原鼠虫害监测和防治,防治草原鼠害106万亩;防治草原虫害36.2万亩;做好草原防火工作,上半年,由于措施积极,防控有力,全省草原防火首次实现零火警,为保护草原生态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二、分析问题,查找不足,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在产业转型调整的艰难时期,我们更要深入分析产业发展的形势,发现存在的问题,考虑如何去解决,也要及时查找我们自身工作的不足,及时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在产业发展上,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猪产业波动幅度较大。近几年,生猪产业市场波动愈演愈烈,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不断加大,上半年我省生猪产业也基本处于低谷状态,目前刚刚有所缓解。分析原因,有全球经济环境、消费量有所下降影响,猪肉消费是刚性需求,弹性系数小,生产与市场没有形成对接机制,导致供销关系失衡,价格下跌。另一方面,缺乏完善信息网络体系来指导生猪产业的生产,是生猪产业波动频繁的一个原因,这也是我们下步着急要解决的问题,要完善的重点工作。

二是奶业发展中,价格拉动不利是主要制约因素,上半年我省奶价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奶牛生产下滑;第三方检测体系尚未健全,奶农组织化程度低也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目前我省奶源基地和乳品加工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化链条。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虽已健全,但加工企业仍处强势状态,加上没有公平公正的第三方检测体系支撑,奶质问题也由企业单方检测,导致奶农的利益得不到维护和保证。这些问题,省委省政府已有了明确指示,相关政策也已出台,需要我们畜牧部门,积极沟通相关部门及政府主要领导,努力协调解决。

三是“两个千万”工程推进缓慢。新的一届省政府从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提出了“两个千万”工程规划,目标明确,必须强力推进。但有些地方工作力度不够,理解不到位,政府执行力弱,贯彻落实的措施乏力。另外,目前确保产业发展的三个安全(防疫、食品、生态与草原防火)面临严重挑战,必须引起全省上下高度重视。

四是投入不足的问题仍制约着产业健康发展。尽管几年来国家和省里对畜牧业投入有所增加,但远未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金融贷款服务业滞后,贷款难,利率高,门槛高的问题仍很突出。

下半年,我们要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确保“双一”目标实现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政府专题会议及全国农业厅局长会议精神,全省上下采取强硬措施,以促进畜牧业稳步增长,打造质量效益型现代产业,确保农民增收为主线,坚定“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稳定,确保不发生畜产品安全事件,确保草原防火安全”为目标不动摇,坚持做到工作不松懈,力度不减弱,措施不减少,逐项措施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其工作重点,要围绕强基础、调结构、扩市场、提效益、保发展展开。强基础,就是针对基础薄弱、手段落后、环境欠佳、素质不高的不利因素,通过改革创新、增加投入、科技注入、完善服务等办法,夯实发展基础,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活力,创新发展理念,确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调结构,就是要把结构调整做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总抓手,针对现存的布局不合理、品种不优化、产品不叫响的实际,把横向调结构、内部调品种、纵向调品质做为一项紧迫工作,尽快调出质量、调出效益、调出竞争力。通过畜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扩市场,就是依据全省产业规划与生产实际,在有效增加肉蛋奶等省内市场必需品的平稳、充裕供应基础上,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继续推进生猪中远期电子交易,抓住对俄出口生猪的有利机会,提高我省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变产业优势为市场优势,推动畜牧经济持续、稳定、快速、高效发展。提效益,就是继续完善生鲜乳价格机制,努力将生猪、奶牛等主要畜主品价格提升至合理水平,切实提高各品种及全行业的比较效益,让农牧民和经营者得到实惠,保护其生产经营和投入积极性。保发展,就是要千方百计完成年初既定的发展目标,使畜牧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为“双一”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力争到年末,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增长12%、5%和15%;畜牧业产值增长10%。

三、把握重点,真抓实干,努力确保产业稳步发展

1. 大力实施“两个千万”工程,推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各地要采取超常规措施,确保2010年“两个千万”目标顺利实现。要大力推广规模化养殖。推进贯彻《黑龙江省畜禽养殖场(小区)规模标准和备案程序规定》,到年底全省要新建改(扩)建2 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场1 387个,150头以上奶牛规模场430个,把规模养殖比重再提高2个百分点。要努力提升标准化水平。实行良种良法良料配套,落出口猪肉的七个指定省份之一,各地抓住有力契机,加强与湖南御邦大宗农产品交易所合作,打造对俄畜产品出口基地。

2. 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全面抓好奶价和耳标统计两项重点工作

一是扎实做好生鲜乳购销价格管理的组织实施。黑政办[2010]31号文件出台后,一些市县迅速行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生鲜乳购销价格秩序。各地要认真研究,吃透黑政办发[2010]31号文件精神,有效落实这项惠农政策,各地要打好这场生鲜乳购销价格的攻坚战,把当前第三季度生鲜乳购销价格的调整做为工作的重之重来抓,要抓紧抓好抓实,为第四季度生鲜乳购销价格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要力争在年底前,实现我省奶牛全年自然增长12.5%的目标,彻底摆脱对我省奶业发展不利的阴霾。二是抓好奶牛生猪耳标佩戴和统计工作。依据《畜牧法》和《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要对奶牛和生猪佩戴耳标,对其进行标识,以便对免疫、繁育以及生产进行管理。前几天,省局下发了统计奶牛耳标数量的明传电报,各地要认真落实此项工作,共同努力把奶牛和生猪耳标数量搞准,为向上争取政策,为新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做好基础工作。近日,省局成立了15个工作组,分别对13地市和农垦、森工系统分片负责,下半年将全面深入全省所有市县,重点推进生鲜乳交易价格和耳标统计工作进行督导核实,确保三季度生鲜乳价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奶业实现平稳发展;到8月份准确掌握耳标数量,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各地要以这次牲畜佩戴耳标工作为契机,把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推进一步。要抓住电信、计算机和有线电视三网融合的契机,强化省级信息中心建设,完善市县信息中心建设,构建三级信息采集体系,为全省畜牧产业发展提供准确、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3. 扎实开展疫病防控和投入品安全工作,确保产业和产品安全

一是做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坚决贯彻动物防疫工作的24字方针,常态化的抓好动物防疫,确保重大疫病防疫密度100%。下半年,全省将继续组织开展集中强制免疫工作和补免工作,动物免疫确保“五个不漏”,强化免疫效果和疫情监测,强化对省外引种的审批和管理,坚决防止外疫传入,完善动物疫情报告制度,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继续开展牲畜布病和奶牛结核病检疫净化,抓好边境地区防控。省政府将和各地签定新一轮(2010—2013)动物防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各地要积极推进官方兽医、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制度建设,全面提高队伍素质。二是加快生鲜乳第三方检测建设步伐。为把住生鲜乳入厂最后一道质量安全关,推进第三方检测体系建设,继续在全省30个市(县、区)开展生鲜乳第三方检测工作。三是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从源头上确保畜产品安全。

4. 强化饲草饲料及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源科技支撑

加大打击非法开垦草原的力度,坚决刹住私开乱垦草原的歪风;以国家扶持草原改良建设项目为契机,加快西部“三化”草原治理步伐;继续抓好秋季青、黄贮工作;以抓龙头企业带动苜蓿生产基地发展为重点,通过补贴苜蓿种子、补贴新购置收获加工机械设备、加强苜蓿田间水利设施建设等,逐步扩大苜蓿种植面积;抓好秋季草原防火工作,确保草原防火项目检查和鸡西草原防火物资站(库)项目建设等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搞好鼠虫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草原鼠虫害对牧草造成的损失;严格征占用草原建设项目审核审批,保护宝贵的草原资源。以推进饲料专项整治行动、强化饲料法规培训为重点,推进企业联营联合,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构建现代饲料产业体系;强化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争到年末,全省饲料产量达到650万吨,同比增长3.2%;饲料工业实现产值190亿元,同比增长8.5%;饲料产品质量抽检总体合格率93%以上,杜绝发生三聚氰胺等重大饲料质量安全及污染事件。通过草原保护和饲料工业发展,为畜牧饲料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和“两个千万”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物质支撑。要求进一步深入实施科技推广工程,以“三进五到位”为载体,组织专家及科技人员深入乡村、深入农户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支撑。

另外,再强调一下项目管理工作。近年来,随着各级部门对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专项审计、检查、督导工作的伸入开展,各类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一是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进度缓慢。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可行性报告的编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报告严重脱离实际。待项目批复立项后,往往因手续不完备、建设内容需要调整等原因导致项目迟迟不能开工,比如2009年第三批扩大内需项目中,全省共有六个以畜牧为主农产品质检站项目,就有两个建设单位因前期工作准备不够充分,导致项目不能按时开工,第四批扩大内需畜禽良种工程项目中,有两个建设单位因建设地点变更,需重新向农业部报送可研审批而不能开工,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二是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多数项目建设会计人员不熟悉有关制度,把基建资金当作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和核算,没有做到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致使项目资金经常被挤占挪用。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监理单位没有履行应尽的职责,财务部门也未进行严格审核,使某些超建设内容、超概算甚至计划外建设内容也给予了资金支付,个别单位甚至出现大额使用现金以及白条入帐等,严重违反农业基本建设财经法规。

下半年,我们要着重扭转这种局面,把项目的落实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各市县一定要按照我省畜牧业项目建设管理的要求,确保各项扶持政策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当前特别要抓好冻精与疫苗采购工作,要会同审计、纪检部门全程跟踪、全部监管。要严格执行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各项规定,把项目建设纳入市、区县工作日程并签订责任状,定期检查、定期会商、奖惩分明,要明确部门管理责任,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使用的政策规定,建立严格的工作程序,切实规范资金运行。要强化监督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清理逾期项目,加快建设进度。预备项目要分级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开工项目要确定专人实地查看,现场督促,加快进度,确保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工程安全水平。在项目实施中,要严格遵循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全面落实各项廉政制度,公正透明、阳光操作,该招标的招标,该比选的比选;要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加强资金运行监管,决不允许挪用、挤占、截留项目资金,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要把项目单位自查和省、市重点抽查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要确保项目建设按时限按要求完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建设成效。

上一篇:怎样在考试时思路清晰下一篇:受援助学生精彩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