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与安全监管

2024-09-22

制度建设与安全监管(精选8篇)

制度建设与安全监管 篇1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监管制度

为全面实施风险管理,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事故危害,有效预防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规范和加强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特制定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监管制度。

一、前期评估

建立畅通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监测和评估体系,形成特种设备安全预警机制,及时评估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对特种设备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

区市场监管局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的日常监测,区市场监管局特设科同时负责全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整理、传递报告和定期发布。

(一)信息收集和报告

1、信息内容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以企业或场所为基本信息收集单元,主要内容包括:

(1)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监督(定期)检验和作业人员持证信息;

(2)重点监控特种设备以及重点行业、重点场所特种设备事故隐患信息;

(3)特种设备事故信息或可能诱发特种设备事故的因素;(4)特种设备投诉举报信息。

2、信息收集

(1)检查检验信息收集制度 区市场监管局特设科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收集制度,将日常安全监察、检验检测和行政执法中发现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档案。(2)举报制度

区市场监管局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举报制度,受理特种设备生产

使用单位和其他单位、个人对特种设备违法行为和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的举报。

3、信息报告

建立网络信息报告制度,区市场监管局对发现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及时录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动态监管信息化网络,并负责汇总定期报市质监局特设科。

(二)风险评估

1、组织机构

区市场监管局组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评估专家组,负责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进行分析,研判特种设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估特种设备风险发生的危害程度,预测特种设备事故动向与趋势,对可能导致重复发生事故的安全风险,提出预警建议。

2、评估标准

下列内容作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评估的主要依据:(1)特种设备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

(2)特种设备安全有关规定以及特种设备事故信息;(3)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标准。

3、评估实施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例会制度,由专家组每季度召开一次风险评估会议,对收集到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完成特种设备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并通报市质监局特设科。必要时应及时召开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会议。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应根据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内容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照国家质监总局《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的划分标准,重新确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监管级别(A-D类),提出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的处理建议。

区市场监管局特设科应将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结论及时反馈至有关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

(三)风险预警

1、预警级别

预警级别分为一般(Ⅰ级)、较重(Ⅱ级)、严重(Ⅲ级)和特别严重(Ⅳ级)四级。

一般(Ⅰ级):A类单位的一般违法行为; 较重(Ⅱ级):B类单位的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Ⅲ级):C类单位的一般违法行为;

特别严重(Ⅳ级):D类单位的违法行为,重大或情节严重违法行为,存在严重事故隐患单位的生产使用行为。

2、预警发布

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对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进行研判,分别发出预警。一般预警、较重预警应经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批准,以区市场监管局名义及时向相关企业、有关部门和社会发出警报,并报告区政府和市质监局特设科,由市质监局特设科发布;特别严重预警以市质监局名义发布,发布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预警的同时应分别向同级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一般预警、较重预警、严重预警每季度发布一次,特别严重预警应当及时发布。

预警内容包括存在风险特种设备名称、预警级别、预警单位或场所、预警起止时间、影响估计及应对措施、发布机关。

特种设备风险预警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发布的方式进行。

二、中期监管

(一)分类标准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分类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设备的危险程度、设备事故隐患情况、违法违规情况以及事故情况,对照国家质监总局《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确定,分为A类、B类、C类、D类四个类别。

A类单位标准:否决项和重要项均合格,一般项合格率、基本合格率达80%,且近两年内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无违法违规记录的单位。

B类单位标准:否决项均合格,重要项和一般项合格率、基本合格率达80%,且近两年内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无违法违规记录的单位。

C类单位标准:否决项均合格,重要项和一般项合格率、基本合格率不低于60%,且近两年内未发生特种设备事故,一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的单位。

D类单位标准:否决项不合格,重要项或一般项合格率、基本合格率低于60%,或近两年内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或一年内存在违法违规记录的单位。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监管类别确定原则上每两年进行一次,由区市场监管局具体实施评定。

(二)分类监管

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分类等级,采用相应的监管方式和监察频率。

1、A类单位监管

(1)对A类单位的安全监察频次,除重点监控设备外原则不安排全面检查

(2)发挥A类单位的自觉性,依靠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对特种设备进行监管;

(3)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专业培训、安排自查等方式,对A类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管,督促履行安全责任和义务;

(4)实行安全状况报告制度,A类单位每年报送一次特种设备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2、B类单位监管

(1)对B类单位的安全监察频次,除重点监控设备外原则上全面检查每2年不少于一次;

(2)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院条例》的规定实行正常监管,督促B类单位加强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3)采取指导、帮扶措施,解决B类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落实安全责任,逐步向A类单位提升;

(4)实行安全状况报告制度,B类单位每年报送一次特种设备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5)对安全管理水平明显下降的B类单位予以降级。

3、C类单位监管

(1)对C类单位的安全监察频次,原则上全面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专项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

(2)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院条例》的规定实行正常监管,执行隐患整改挂牌督查督办制度,督促C类单位加强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实行安全状况报告制度,C类单位每半年报送一次特种设备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4)对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符合B类单位标准的,予以升级;对安全管理水平明显下降的予以降级。

4、D类单位监管

(1)对D类单位的安全监察频次,除曰常检查外原则上全面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专项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

(2)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实行重点监管,明确专人负责督促D类单位加强管理,执行隐患整改挂牌督查督办制度,按照上限实施行政处罚;

(3)实行安全责任告知制度,通过安全责任告知、安全知识培训、约请谈话等方式,督促D类单位负责人加强安全管理,纠正违法行为;(4)实行黑名单制度,将连续两次监督检查中存在违法行为的D类单位列入“黑名单”,适时向社会进行通报;

(5)实行安全状况报告制度,D类单位每季度报送一次特种设备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6)对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符合C类单位评定标准的,予以升级;情节严重的建议撤销相应许可。

(三)重点监控设备监管

按照分级监管的原则,采取下列措施对重点监控设备加强监管:

1、明确重点监控设备名单,建立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监管责任人,并将有关信息录入动态监管信息化网络;

2、每年至少进行1次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重点监控设备安全状况分析会议;

3、及时向区政府、市质监部门以及有关使用单位报告或通报重点监控设备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

(四)专项整治

对有发生群发事故趋势和动向的建议,报市质监局特设科发出预警通报,部署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或专项安全检查。

三、后期处臵

(一)预案演练

区市监局应定期组织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并适时组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演练应当制订包括使用单位、设备、地点、参加人员等内容的方案。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应进行评估、总结,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应急准备

区市监局接到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析及评估的通报后,应密切关注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并按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

(三)预案启动

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向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同级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报告,决定启动预案。

(四)应急救援

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部按照各自《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具体领导、指挥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五)后期总结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区市监局应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与分级监管工作的建议,并将事故相关情况纳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信息,加强事故单位安全监管。

四、本制度自201年月日起实行。

二○一四年三月十四日

制度建设与安全监管 篇2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监管,多角度监管,公众行为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2011—2012 中国饮食安全报告》 显示, 80. 4% 的人对当下的食品没有 “安全感”, 91. 3% 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注食品安全事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品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及新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发现, 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 河北 “红心咸鸭蛋”、 “苏丹红”事件、 “孔雀石绿”事件、 “三鹿奶粉”事件、 “塑化剂”事件等一系列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相继发生, 甚至可以用 “井喷”来形容。

1 国内食品安全现状

我国近几年来的食物中毒事件统计见表1。

表中数据反映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总体水平向好的态势发展, 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食品种类已有16 个大类、525 个分类, 具体品种难以计算, 而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分为微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不明原因四大类, 其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占较大比重。

面对如今种种食品安全问题, 如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十二五”规划》所述, 各有关部门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措施, 在企业管理方面: 工商部门在食品经营主体准入、食品入市质量、食品违法行为整治、食品监管责任落实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 在行业标准方面: 2012 年10 月, 卫生部网站公布了 《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 对现行食用农产品各项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存在问题, 为整合食品标准奠定基础; 在综合宣传方面: 2012 年6 月,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以 “共建诚信家园, 同铸食品安全”为主题在京启动, 利用多种媒介和载体,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而这些问题食品却依然轻易地流向市场, 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本文在理清食品质量安全和安全监管内涵的基础上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各元素加以探讨, 提出监管现状的改变要以不同主体意识转变为前提。

2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造成的影响

食品质量安全, 是指一个单位范畴 (国家、地区或家庭) 从生产或提供的食品中获得营养充足、卫生安全的食品消费以满足其正常生理需要, 即维持生存生长或保证从疾病、体力劳动等各种活动引起的疲乏中恢复正常的能力,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品中各种危害物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程度[1]。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会对以下几方面产生影响:

首先, 严重损害百姓的切身利益。据统计, 全球人口中每年大概有1/3的人有过食源性疾病的经历[2], 这一直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 而衡量食品安全状况的直接指标即为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卫生部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 近年来全国食物中毒的事件、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上升趋势。而发展中国家病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5%以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 由此推断, 我国所掌握的食源性疾病发生数据仅为实际发生的“冰山一角”[3]。

其次, 造成政府的公信度下降。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政府都有责任和义务确保国民的安全和生存条件。西方发达国家因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政治动荡事件屡见不鲜: 德国因疯牛病导致卫生和农业部长辞职, 食品、农业和林业部改组成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 比利时政府因二噁英事件, 使欧洲乳业和肉业的出口大大受损, 直接导致了内阁倒台。显而易见, 确保食品安全是对各国政府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 食品安全问题一旦出现, 最先受到质疑的便是是政府。

再次, 对企业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食品行业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是一个重要的就业领域, 也是农民和食品行业其他就业人员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入WTO后, 中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面临的一个明显的挑战就是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许多国家加强了对中国出口食品的监测, 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禁止进口中国食品。食品安全问题就是造成我国食品出口受阻、限制我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和食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 2008 年美国国会修订消费品安全法例, 致力革新食品安全法规, 矛头直指中国内地的食品生产商与出口商, 直接导致中国当年对美国的食品出口量明显减少, 食品企业也有相当部分的亏损。由此可见, 食品企业要想生存, 要想更具竞争力, 就必须认识到目前食品安全对其自身利益的巨大影响, 并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把关, 推进企业诚信建设。

最后,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将产生对和谐社会的反作用力。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心理恐惧, 使人们谈之色变, 人民群众的身体安全和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对于食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 不仅给社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更不利于激发全民的凝聚力, 制约了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3 多角度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

食品安全监管, 是指食品安全监管主体为了确保市场的食品处于安全状态, 而利用各种监管手段对被监管者及其行为进行的规范、约束以及控制活动。食品安全监管主体是指行使食品安全监管权的组织, 在我国主要是由卫生、农业、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管理局等九个部门行使。被监管者主要是食品安全的生产和经营者[1]。

各部门虽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但要在整个社会建立起全方位的监管体系, 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如监管本部门合作不够, 社会群众主人翁意识不强等等。针对现存问题, 要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需从多个角度入手, 强化以下 “四种意识”, 并以此为基础, 实现 “三个转变”, 其关系如图1所示。

3. 1 强化四个意识

3. 1. 1 强化政府的领导责任意识

鉴于目前我国的食品行业协会在监管体系中力量还很薄弱, 政府作为食品安全治理中最重要的主体, 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作用与责任尤其凸显。比如河北 “三鹿有毒奶粉”事件中, 主要责任是应由生产厂家的责任人承担, 但政府对三鹿颁发的“国家名牌”、 “国家免检产品” 等称号值得深思。从某个角度来说, 是政府的不负责任导致了30 多万儿童的受害。

政府应承担其应有的责任, 确保上架食品即是安全食品。通过政府的正面作用力涵养整个社会的道德, 明确道德底线, 避免社会成员为追求利益不择手段。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信誉考核制, 不定期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质量信誉考核, 综合考核、量化、评价生产经营者的自律体系建设、质量审验、消费者投诉情况、质监部门监测结果以及查处不合格产品等情况, 把考评结果公之于众, 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录入企业质量档案, 实施分类监管: 对失信企业采取强制性监管措施, 对讲诚信的标兵企业进行鼓励与表扬[4]。

3. 1. 2 强化部门的合作监管意识

从现阶段看, 我国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卫生、农业、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管理局等九个部门。监管部门负责任地履行自己的监管职责, 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这是本职, 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说明现行的多部门分环节监管体制, 导致食品生产链条中某些环节处于监管的真空状态, 即 “碎片化”监管现状, 造成“十几个部门管不好一桌饭”的监管困境。

各级监管部门应加强沟通, 强化合作监管意识, 通过风险监测网对整个食品安全网络进行监测, 及时发现监管的空白和隐患。同时加大对政府职能部门自身的监管, 让失职部门承担起相应的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3. 1. 3 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

无论是之前的 “牛肉膏”、“霉变牛奶”、“毒豆芽”风波, 还是近日刚刚曝光的致癌南山奶粉, 沃尔玛出售变质肉食等事件, 食品生产经营者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对社会和公众负责, 保证食品安全, 接受社会监督, 承担社会责任。”食品安全法第三条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保障食品安全中首要责任人的身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就要求企业生产的食品都是安全的。

企业在一方面要严格执行 《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要求, 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质量安全控制模式, 如HACCP体系, 并强化企业的自律和诚信意识, 另一方面可采用产业组织形式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如企业纵向一体化及其内部质量安全控制、纵向契约协作和合作经济组织等[5]。

3. 1. 4 强化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在购买到问题食品, 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 往往忍气吞声, 不能引起重视, 通过法律的手段作有力抗争。不管经历怎样的生产与供应链条, 食品最终都会到达终端环节———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的实现过程中, 消费者的力量不容忽视。

政府在积极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公益性宣传、教育活动时, 消费者应主动地参与其中, 增长辨识和选择判断能力, 要以安全健康为选择导向,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充分发挥监督力量, 让问题企业暴露无遗, 成为众矢之的, 从而净化食品市场。

3. 2 实现三个转变

在不同主体转变意识的基础上,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有望实现以下三方面转变。

3. 2. 1 由分段监管向综合监管转变

目前的多部门分环节监管体制中, 农业部门负责食品源头监管, 质检部门负责生产领域, 工商部门负责流通领域, 食药监局负责餐饮领域, 而协调重大事故的责任又是由卫生部门负责, 看似各司其事, 实则很容易产生监管盲区。如超市中现制现卖食品的混合业态, 就由于监管部门负责主体不明确或者职权交叉, 出现类似 “染色”馒头等问题。

参考西方运用较为成功的“整体政府”理论, 强调合作的“跨界性”, 在不消除各部门边界本身的条件下, 采用交互的、协作的和一体化的管理方式与技术, 促使各监管部门进行协同活动的“联合”工作[6]。即在全局的视角下考察, 加强各部门间的相互沟通与协作, 从而实现各监管环节的无缝衔接, 使监管工作更统一、协调、有效[7]。

3. 2. 2 由关键环节监管向全过程监管转变

近期的塑化剂事件暴露出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 由于检测费用较高, 多数企业对采购回来的添加剂不会再进行详细的检测, 只是根据对方提供的检测报告来评估, 这也是塑化剂事件危机我国台湾地区大多企业的重要原因。食品行业关系到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其特殊性决定了其生产供应链中的每一步都不容有失。因而企业不仅要加强对自己内部生产的管理, 对生产环境、生产原料、添加剂产品检验、包装、运输、存放、销售等环节也必须给予极大的重视。

传统监管手段一般是经验性的, 信息较闭塞, 很容易出现监管不到位、信息滞后等弊端, 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时, 依据的往往是以往的经验来对食品所含的成分进行化验分析。像在双汇 “瘦肉精”事件中, 2002 年就已在中国境内已禁止使用的 “瘦肉精”成分却没有成为强制检测的项目, 如应用现代化监管手段对产品中所有硬性约束的成分进行检测, 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针对这种状况, 应以现代化监管手段为依托, 即通过配备和运用高科技的执法装备以全方面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 更便捷全面地获取、整合、共享各类信息, 借助全球统一标识管理平台, 建立起信息资源管理平台, 记录下食品的一切身份信息 ( 包括存储、处理以及运输过程) , 实现无纰漏的全过程监管, 强化产业链各企业责任, 从而更迅速准确地找到问题的源头。

3. 2. 3 由少数人监管向全社会监管转变

食品生产面多地点广, 单靠监管部门的有限力量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 必须依靠全社会的监督, 使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及早暴露及早解决。

一是要重视媒体舆论的监督功能。新闻媒体信息来源广泛, 能及时发现许多监管部门没有发现的问题, 像 “三鹿奶粉”事件曝光时, 国家质检总局就是 “从有关新闻报道获悉”。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可以看出, 媒体的监督对食品安全行之有效。因此要对媒体揭露商贩不法行为的举动采取鼓励与奖励措施, 当然也要进行正确引导, 避免过度炒作, 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二是要树立公众正确的消费意识。因为产品的形成, 往往是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定型的, 正确的消费意识对食品产业、食品安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消费者投诉更是发现问题极为有效的渠道, 对许多质量安全问题, 消费者往往是第一发现人, 重视并积极处理消费者的投诉, 对消费者投诉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 对投诉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 避免造成更大的食品安全事故[8]。

三是要强化食品工业协会的作用。食品工业协会 ( CNFIA) 由食品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专业组织及行业工作者等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该协会根据不同种类的食品设置了分支机构以及信息咨询中心、培训中心等下属机构, 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对于食品中的问题, 可以说是最有发言权的。因而, 协会应积极开展食品行业安全问题的调查研究, 制定并监督执行行规行约, 规范行业行为, 加强行业自律,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避免 “潜规则” 的出现。

4 小结

目前, 我国处在 “由长期食物短缺转向食物相对剩余时期, 由重点解决食物供需转向主要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期”[9], 生产规模越来越社会化, 产销链条越来越长, 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阶段性问题是改革发展途中必经的阵痛, 但是通过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多角度地完善监管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的未来必将走向光明。

参考文献

[1]魏益民, 潘家荣, 郭波莉.食品安全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2]DOUGLAS A, POWELL A, CASEY J, JACOB A, BENJAMIN J, CHAPMAN B.Enhancing food safety culture to reduce rates of foodborne illness[J].Food Control, 2011, (22) :817-822

[3]张云华.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4]沙元森.食品安全离不开道德托底[N].齐鲁晚报, 2011-06-03 (5)

[5]李先国.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其启示[J].财贸经济, 2011 (7) :91-96

[6]蒋敏娟.从破碎走向整合——整体政府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学术综述, 2011 (3) :88-96

[7]颜海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与制度创新 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创新

作者简介:栗晓红(1964-),女,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法学。

中图分类号:F203;D92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9.2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9-54-03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出现,国内学者和社会工作者对食品安全问题也进行了比较深层次的研究,分析了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社会规制等)及影响,指出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调查显示,97.4%的人认为监管部门应该对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负责,而政府问责机制等制度不完善是造成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彻底地解决问题,全面扼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严重局面,就要从制度创新入手。

一、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分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目前,政府监管的失职与缺位构成我国食品安全威胁,也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具体分析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体制,我们会发现,体制性因素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首先,人治监管模式导致监管缺位、监管失误和权力腐败。人治监管模式的特征主要有:监管机构乃至监管人员往往无视规章制度,无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肆无忌惮的取悦上级领导;制度缺位问题严重,不仅造成所有的制度总是有利于监管者,而且使得制度的内容不完整,造成监管者为自己行为的便利可以随意解释;制度成为摆设,领导者的个人意志高于制度,不管制度是如何规定的,都随着领导的意志而转移,需要时就拿来,不需要时就束之高阁;官商勾结、合谋现象严重,由于制度约束乏力,人治监管模式下突出了监管者个人的权力至上和无约束性,一些食品经营者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惜高价收买执法权力,食品商和监管者组成利益联盟,共同谋取非法利益。传统的“人治”型权力监管模式一定要摒弃。

其次,食品安全多头管理体制责任不清,不利于加强监管,会形成相互间权力重叠,相互制约与推诿事件发生。这些机构和人员之间缺少沟通与合作,完善政府机构职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整个过程,细化与协调多部门之间的合作,必然是复杂多样化的,如何在“分段监管”中做到无缝衔接,这对我们国家多个政府机构职能的行使是个巨大的挑战。

最后,行政监管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方式急需改进。目前相关部门主要根据群众举报查处违法行为,多以审查与突击检查作为主要工作方式,这种被动局面无法实现安全网络的无缝衔接。为确保实施效率,避免政府官员不作为、渎职、权力腐败等行为的发生,可以由多个机构分别来承担食品安全规制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等项权力,如决策与监督的权力由各级人大承担,安全监管的执行权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农业局和工商局等机构负责。各项权力都要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省市有关部门要对各地食品进行明访暗查,抽样检验检疫,以堵塞各种漏洞。

二、强化食品安全责任追究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对履职不力、执法不严、相互推诿等问题,要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领导的责任,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加强相关立法,建立完善有效的政府问责机制,切实履行对食品市场的安全监管职责。在我国食品安全立法中,更多强调食品生产加工参与者责任,对政府责任的关注度较小,就现有监管部门及检验机构的监管责任规范来看, 其责任程度明显过轻,不能达到食品安全市场对加强政府监管职责的要求。强化政府对食品市场监管职权的同时,也需要同等程度的责任规范约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基层网格化管理。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对于食品安全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企业(生产者、流通者)对于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尤其在现阶段,食品生产者呈现小、散、乱的特点,企业的主体责任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重要。政府在通过立法加重惩罚问题企业及其经营管理者的同时,通过以下措施保障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一是督促规模企业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检验员,小型企业可以聘请兼职食品安全检验员,检验员的资质由政府相关部门予以认定,而这可以作为工商部门给予资格认证的约束性条件之一;二是赏罚分明,对于那些食品安全长期合格的企业可予以资格认定,作为向消费者推荐的产品,对于那些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的要予以重罚,问题严重的取消市场准入资格;三是可以开展食品安全企业评级,将评级结果定期向社会发布,对消费者予以引导;四是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主体责任培训,使其认识到企业在食品安全中的第一责任。通过这样的引导,使企业能够认识到,自身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主体,丝毫马虎不得,必须采取措施、下大气力抓好,这既是对消费者、社会负责,也是为企业自身长远发展考虑。同时,强化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责任和各监管部门监管的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责的原则是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辖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产业链长,涉及环节多。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餐饮服务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上下游的食品安全。因此,我们既要注重对终端产品的监管,更要注重对生产过程的监管。食品安全监管是部门“一把手”的责任,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在监管模式上,农业、质监、工商、食药等各监管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进一步形成监管合力。

强化对监管者的监督机制。制度再好,也需要有人监督,否则,执法者就可以置制度于不顾,为所欲为。要制定系统的监管运行制度,以责任追究制约束监管人员,中央或省市有关部门应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来观测各地的监管效果,弥补监管工作的缺位和不足,完善监管制度和程序,使监管人员逐步适应完全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行为规则,最终形成制度约束型监管模式。

行政监督与检查中的机制死板与僵化也不应忽视。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完全依靠政府一方的努力就能够实现调控目标是相当幼稚的想法,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强奖惩制度建设,行政问责制是切实有效的办法。问责制是一种监督与责任追究相结合的制度,它包括问责标准的确立、问责程序及问责方法的构建、完备的制度保障措施等一系列内容,问责制应是与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有机衔接、互为补充的一项独立制度,而不应仅是局限于产品质量问题的一种责任追究机制或一种纯粹的惩戒措施。通过问责制度形成对各级监管者的问责压力,防止寻租行为,激励他们对其所管辖的食品安全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从而加强对事故的处理和预防,以实现政府的管制目标。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监管中可以实行生产企业所在地政府保证制度,如果所在地政府管辖下的企业出了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应先对受害者进行赔偿,然后政府再向企业追偿。凡是在本辖区内发生的具有普遍泛滥性质的食品安全问题,都要有相关行政首长和部门负责人承担责任。同时,对于来自于社会各界的举报、监督与曝光,要给予重奖,按照查处违法行为总值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而且应当免个人所得税,上不封顶,个案中即使达到千万和上亿,也同样及时兑现,诚信相待。在行政管理部门的常规业务工作监督与年度报表中,应该有相关业绩的社会问卷,社会舆论反馈与案件查处信息综合分析,凡是工作没有改进的部门负责人要及时撤换。

三、设计增大机会主义行为成本的制度

对于重大犯罪行为不能仅仅以经济处罚为主,要剥夺其作案的条件和主体资格,让其赔得一无所有才行。

一要提高投机行为的实施成本。可以通过控制外部条件来增大其实施成本,如果外部条件对投机行为的实施有利,实施成本就小;外部条件对投机行为的实施不利,则实施成本就大。

二要增大处罚力度。很多制度都存在惩罚力度过轻的弊病,要增加投机行为的预期成本,以减少投机行为为目的,一旦发现投机行为就给予严厉惩处,严重者甚至诉诸法律;要规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依法严打不法商人,防止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严厉查处制售假劣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要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程序和惩治制度的实施细则。政府应该采取司法、行政手段迫使欺诈消费者的企业进行赔偿,或支持消费者向企业进行索赔,提高不法厂商的犯罪成本,从而才能有效遏制违规行为的发生。要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加大违法成本,从源头治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2011年5月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分子惩处力度的内容,新增了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犯罪,修改了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条件,强化刑法对食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的保护。修正案明确规定,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担刑责。“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罪”最高刑期设定为十年,成为渎职罪最重的量刑,表明立法部门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让犯罪分子承担应有的刑事责任,使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对违法行为给予最大震慑,使其不敢以身试法。

四、完善社会道德、舆论监督等约束制度

诺思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发现了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中的特殊作用,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经济人”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假设,解释了人们有时表现的利他行为,解决了普遍存在的“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的难题,强调了道德伦理等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因此,要从意识形态上提升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引导企业合法生产,诚信经营。食品企业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树立质量管理的自觉性,提高质量意识,遵守商业道德,保障食品的安全生产,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食品安全工作也要从民众利益出发,一切为了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最高标准,发挥社会道德和舆论的监督作用。

近年来,影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一些案例,大都由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揭露,而在目前我国政治生活结构中,互联网的作用尚未得到制度化肯定,群众工作网络化的制度化规定远远不足,现在网上的民意表达还没有成为党群工作以及决策机构必须参阅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既要加强舆论宣传,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又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消费者激励机制,比如举报奖励制度、举报匿名制度、舆论监督奖励制度等,加强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

通过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安全生产中的违法行为以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曝光,有利于冲破对消息的封阻和误报,能够达到信息快递、反馈及时,使隐患得到及时消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事故得以快速澄清和处理,避免更大的损失;有利于政府加强对涉及食品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做出科学合理决策,巩固和强化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安全措施和设施的整改和完善;有利于普通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和安全文化的形成。要将食品安全工作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取信于民。提高政府信息的公信度,改变目前群众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某种程度存在的“不信政府信流言”的状态。一是通过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平台和超市中的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向群众第一时间传递食品安全信息,让群众了解到我们日常食用的食品有什么成分、是否安全,相信这种公开、透明会解决信息公信度的问题;二是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要第一时间进行信息发布,让老百姓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政府在进行怎么样的处理,防止群众被社会上一些不负责任的甚至别有用心的信息误导。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出现问题时,邀请群众代表加入问题调查组,保证调查结果的权威性;三是加强与媒体的沟通,通过媒体对社会舆论加以正确引导,防止错误报道带来的谣言蔓延。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积极性,问计于民,鼓励群众举报有安全隐患的食品和厂家,对于举报属实的可以进行现金奖励;就重要问题举办听证会、座谈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多渠道地收集相关情况,把群众的想法和合理化建议纳入到决策程序之中。

五、健全法律制裁协同机制

消费者往往是在个人消费环节中受到侵害,以个人对抗生产或者经销企业,身单势孤,法律救济渠道并不畅通,有的为了息事宁人而忍气吞声,使问题不了了之,有的揭露出来也难以及时纠正,举证难几乎成为拦路虎。同时,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对于社会不特定多数人构成威胁,或是潜在的健康危害,消费者个人尚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依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确实构成了违法的,这种情况除少数由群众举报或媒体追究曝光外,大量未受到处理。尤其相关的国家食品安全质量标准尚未出台时,会有管理与制裁缺位问题。无论前述哪种情况,都表明来自公权力机构在履职方面发生了问题,有必要去认真地研讨如何加以正确处理。人民法院要依职权去搜集证据,及时立案审判,明确地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以问题复杂带有普遍性或案值太小而推诿搪塞。检察机关要切实地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代表公众向公然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行为作斗争,运用刑罚手段去扼制犯罪行为猖獗的势头。同时也要发挥法律监督职权,督促人民法院正确地运用法律。

总之,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性措施,监管制度与体制创新是彻底地改变这种食品安全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 佚名.HCCP认证与百家著名食品企业案例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张迅香.中外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3] 谢伟.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创新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12).

严守监管制度确保安全运行 篇4

盱眙县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17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盱眙社保基金工作着力强化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基金监管机制、拓展基金监管渠道、健全基金监管制度,认真打造“制度、经办、监督”三位一体管理体系,严把“征收、运行、支付”三个关口,牢固树立“高压线、生命线、标志线”三种意识,全力管好群众“养老金”和“活命钱”,确保社保基金有效监管和安全运行。截止到目前,全县征收养老、医疗等社保基金约3.18亿元,发放养老金1.54亿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实现100%。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打造社保基金安全监管体系 盱眙始终把加强社保基金监管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县财政、监察、审计、人社等部门负责人和用人单位、参保人员代表为成员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履行决策、协调和监督职能。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社保基金监管工作。各经办机构也相应成立了社保基金监督领导小组,形成了以社保基金监督委员会为统领,行政监督、专门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二是提高思想认识。通过举行社保基金安全运行警示教育,使全体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了社保基-1-

金是“高压线”,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侵占挪用;社保基金是“生命线”,是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的基础;社保基金安全是“标志线”,是基金监管工作基本要求的思想意识。同时每年举办两次基金安全监管培训,并进行结业考试,不合格人员坚决调岗。三是严格落实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将社保基金安全监管工作列入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同时明确各部门一把手是社保基金安全监管第一责任人,建立起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亲自抓,职能科室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三级责任落实体系,从源头上、制度上防范和化解基金管理风险。

二、优化措施,多措并举,健全社保基金安全监管制度我们先后下发了《盱眙县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和《盱眙县社会保险基金现场监督实施办法》,并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一是建立要情报告制度。建立专门渠道,明确专人负责,及时报告社保基金安全状况。做到重要事项即时上报,突发事项主动汇报,基础工作一天一报。二是建立经办机构内控制度。针对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大险种不同的政策体系和管理模式,对社保基金的“征收、运行、支付”三个关键环节分别制定了内部控制实施细则和业务经办流程。实现“钱从银行走、数据网上流、经办按程序”的管理目标。三是建立举报奖励制度。由县人社局、财政局和监察局联合制定了《盱眙县社保基金举报奖励办法》,开设专门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形成监督举报网络,对属实举报一经验证立即奖励。

三、创新手段,齐抓共管,提升社保基金安全监管质量 采取多种手段,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始终保持基金安全监管的高压态势。一是深化公开透明。社保基金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领导关注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焦点。盱眙坚持强化动态公开,把动态公开贯穿于社保基金运行决策、执行和结果各个环节。在利用工作手册、电子显示屏、新闻媒体等公开形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实行“科技+制度”监控机制,对社会保险信息实行定期披露和日常披露相结合,及时公布社保基金的筹集、管理、使用和运作情况,深化社保基金公开透明力度。二是加大检查力度。审计、人社、财政、监察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相继展开审计和检查工作。同时,各经办机构每个季度进行一次社保基金管理自查,每半年县政府组织一次社保基金专项检查,实行动态、全面、适时监控,不断增强管理者自觉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通过督促整改,使问题、隐患在规定时限内得到纠正。形成有效制约机制。三是强化监督管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每年对各项社保基金的征缴、支出、结余等方面进行现场监督,同时开展非现场监督。对所有审核审批事项和经办业务工作建立严格的规范流程,做到“集中的权力分散化、隐蔽的权力公开化、审核审批事项程序化、资金支付制度化”,形成了相互制约、全程监督、控制严密的机制。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规章制度 篇5

五项严禁

1、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和各项工作纪律。

2、严禁与来局办事群众发生争吵,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

3、严禁工作日内午间饮酒。

4、严禁迟到、早退、旷工。

5、严禁工作时间在电脑上玩游戏、聊天以及在办公室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考勤制度

1、上班时间要做到坚守工作岗位,不串岗、脱岗,不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有事外出需和领导请假。

2、工作人员严禁迟到早退,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因病因事请假要填写请假条,请假一天的,由办公室主任批准;请假一天以上三天一下的,由分管副局长批准;请假三天以上的,由局长批准。请假期满要及时销假,否则按旷工处理。不能当面请假、履行请假审批手续的,请假期满后要及时补办手续。

卫生管理制度

1、煤监办的室内卫生,室内工作人员负责;公共部分的卫生,由各科室按照各自卫生区负责保洁;值班室卫生由值班人员负责。

2、要增强卫生意识,自觉主动地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各自的办公室整洁有序,窗明几净,物品摆放得体。做到不乱扔烟头、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茶水,不在室内堆放杂物,不在墙上随意挂物,不在桌柜上乱放报刊、书籍及办公用品。

3、每天下午下班前,各科室(监察大队)要将各自办公室的卫生整理好,早晨上班时将地面打扫干净,平时室内有脏物随时清扫。

廉洁自律制度

1、坚持党性原则,全局干部职工要廉洁自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反对假公济私,损公利己。

2、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制度建设与安全监管 篇6

[摘 要]随着建设工程规模数量的不断加大,高层建筑和结构复杂工程越来越多,对建筑安全监管方式也带来了挑战,本文通过对建筑安全监管机构机制运转方面存在的弊端和原因分析,提出了建筑安全监管机构机制创新建设的几点思路,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安全 机构 建设

随着新一届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工作的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省域市域经济开发区、生态自然保护区项目、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村危旧房改造、小康住宅建设项目、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加快实施,建设工程规模数量不断加大、建筑业从业人员不断集聚、建筑业产值及增加值连年突破,高层建筑及结构复杂工程愈来愈多,深基坑、高支模、大跨度等高、大、难、新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问题突出,对目前的建筑安全监管带来了挑战。

一、目前监管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一)省、市、县(区)机构编制的不确定性造成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责不清晰

集中表现:一是机构编制序列不统一,有的机构是公务员编制,有的是参公的财政事业编制,有的是半自收自支的事业编制等;二是机构编制的人员定额不统一,没有按需设岗,按岗编人,千篇一律5-7人,有的只编制2人,多的有13人;三是监管机构归属不统一,有的归属于建筑管理总站(局),有的直接归属于建设局;四是承担的职责不统一,有的机构还承担了除房屋市政工程以外的市政设施运营单位、铁路施工等的安全监管职责,甚至还成为建设领域建设、水务、电力等部门项目的安全生产牵头监管单位。

(二)建筑施工安全许可与市级建筑安全监管机构脱节,许可权过于集中

一是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企业承担工程施工范围类别的资质许可与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办理许可分设、不同步,且办理环节多、时间长。三级总承包企业资质许可与项目部施工许可属地州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由省厅级以上办理,致使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在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机构监管环节之外依然能够承揽相应的施工项目(源于政府招投标、施工许可办理监管部门对企业正在办证的默许和建设、监理的认可);二是建筑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前置条件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安全培训考核合格证,而取证由省建设协会组织,市级以下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对参训的时间、批次、参训单位及人员一概不清,监管与教育培训取证严重脱节,也给企业进省城办证带来许多不便;三是省市级文明工地的评审由协会牵头与建筑安全监管机构的履职不协调、不统一。文明工地是安全标准化监管的一项内容,评审过程一旦协调沟通不到位,日常监管中不文明工地也会变成文明工地;四是市、县(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对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及“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的处罚,按照谁发证,谁处罚的原则,报告层级过多,不便于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操作,处罚不及时、不高效、不快捷。

(三)过程监管不足,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程序

我省各级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先后成立已达8年,除国家、建设部门制订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外,省厅也出台了诸如“三阶段评价”、“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远程监控”、“标准化评价”等办法,但没有系统的形成一套从安全生产条件备案监管到施工项目三阶段安全评价的监管制度,监管机构如何从头至尾介入项目施工全过程监管,特别是后期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安全监管,如何象质量监管参与竣工验收一样留下监管的痕迹,监管台帐的内容、范围和手段如何划分,采用什么样的表格进行规范,还有待于我们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四)基层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自主权没有真正发挥

一是主管部门对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系统研究与重视不够、权责不一,是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自主权不能正常发挥的重要屏障,如质安合一,以质代安等。二是队伍的不稳定性是建筑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滞后于建筑市场的发展,如人员素质不高,流动性大,业务不精,越级指挥,工作调换随意性大,执法监管的权威性不能树立,是建筑安全生产监管的病根和人为因素。三是形式监管重于日常巡查监管,造成不符合实际的盲目应付。

如出现的文件监管,一项检查尚未结束,另一项检查又开始,政府安监及行业部门的各种检查造成恶性循环,起草文件、发文、总结、汇报、事故不断;其次是各种方式各种名目的形式监管,如自查、排查、抽查、夜查、交叉查、集中查、回头查、结合查及节假日、会期检查、季节气候变换检查、危险性较大工程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执法大检查、综合检查督查、打非治违、安全生产年(月、日)等检查;再次是监管机构不断检查,企业忙于应付,但如何帮助企业打牢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无人问津,如项目部施工现场配备多少管理人员为宜一直不能解决,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建立、安全费用的投入、领导现场带班检查与项目部领导现场带班施工制度很难落实;四是主管部门对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偏重质量方面的管理,忽视安全监管机构的参与。五是建筑安全监管机构自身建设、全面监管、全过程监管的能力经验不足,缺乏有针对性地研究探讨,缺乏必要的数据信息档案,缺乏可操作性的实施措施,如用什么样的技术支撑解决进场机械设备设施的安全监管,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是否需要实行动态年检年报等。

二、原因分析

(一)经济困难地区地方财政压力加大是影响建筑安全监管机构稳定性的决定因素,领导重视程度是建筑安全监管机构高效运转的重要因素,行业主管部门自身努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有机构、有职责,就应有稳定的编制,仅靠地方政府自行设岗管理,出现机构的编制与机制不统一、不协调的情况就在所难免。

(二)教育与监管的分离,奖项评价与监管的脱节、许可与监管的不对称,是权力集中、利益坐享,有权无责的体现,需要从深层次破解权责一致、各尽其责的难题。

(三)全过程监管是安全生产法规制度赋予建筑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责,人才、资金、技术措施、监管规范及高大难新项目集中在省级监管部门以上,研究分析出台及时有效可操作性强的监管办法或指导意见,是弥补市级以下建筑安全监管机构短腿的金钥匙,应把着重点放在政策措施的完善和对基层监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上,使基层监管单位形成稳定的监管体系。

(四)建筑安全监管机构“队伍建设”是安全生产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具体体现。安全监管在建筑行业监管工作中是一个新的综合性专业监管领域,由于体制机构不够健全,制度措施偿不完善,监管手段单一,监管队伍建设和企业管理基础薄弱,事故带

有偶然性和突发性,社会认知层面没有达到与质量同行的重要地位,参建各方未引起足够重视。

三、几点对策

(一)按需设岗是建筑安全监管机构良性运作的根本保证。人员多少不一,职责不清晰,监管的效果就良莠不齐,责任就无法分清。笔者认为,通过多方努力,在市级建筑安全监管机构中至少设置7人的工作岗位,监管机构才能有序高效运转。即设置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备案与资质资格审查核报监管员1名,建筑市场综合执法及继续教育培训监管员2名,机械设备及临时用电监管员1名,安全生产评价(文明工地、标准化企业及工地、方案论证等)及远程视频监控监管员1名,文秘及档案管理1名,负责人1名。

(二)要准确定位建筑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职能职责。按照国家、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要求,建筑安全监管机构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监管,范围为房屋和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市政运营企业及燃气运营场所等的管理,包括铁路、水务、电力等工程监管职责应另行设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政府安监部门在实际安全监管工作中,不能依托其机构随意附加或扩大相应职责范围,造成监管机构顾此失彼的现象。

(三)要创新监管途径,实行监管与许可挂钩制度。有责无权,责权不一,减政放权是政府机构改革、创新监管体制机制的突破口,上级监管部门应多下基层深入调研,把该管的事管好,把下一级能管好的事尽力下放许可。如三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范围核准在地州市级,从业区域90%以上在本地承揽业务,日常安全行为监管在本地,因此实行监管与许可挂钩制度,本着为企业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有效实行动态监管,下放三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准权限。

(四)要积极组织开展全省建筑安全监管人员观摩交流活动,及时总结推广省内外建筑安全监管先进单位管理经验。适时研究出台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安全生产监管办法,注重政策措施的引领作用,尽力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推卸责任、文件监管的无的、无序、盲从监管。特别要尽早提出建筑施工项目全过程安全监管的指导意见或监管办法,强化基层建筑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的督查抽查,着重培育和锻炼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业务精、作风硬、威信高的建筑安全监管队伍。

制度建设与安全监管 篇7

2009年3月11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在京召开座谈会, 就支持重庆市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工作交换了意见, 并签署了备忘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 重庆市市长王鸿举,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 重庆市副市长刘学普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黄毅出席会议和签字仪式。会议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梁嘉琨主持。

骆琳指出, 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市的发展十分关心和重视。《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3号) 将重庆市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要求把重庆市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 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并明确指出支持重庆市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 这对于探索安全发展新模式、新经验, 推进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机制的创新, 具有重大意义。

座谈会后, 骆琳和王鸿举分别代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重庆市政府签署了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备忘录。重庆市有关部门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有关司局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和签字仪式。

制度建设与安全监管 篇8

非煤矿山具有点多面广,绝大多数属于非公小型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因此,历来是安全监管部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搞好矿山安全生产,如何对矿山加强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伤亡事故的发生,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六个方面:

1、法规建设滞后。我国的《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颁布,同年11月1日实施;《矿山安全法》于1992年11月颁布,1993年5月1日实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于1996年颁布、实施。虽然矿山安全立法工作启动较早,已经颁布10多年,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直未能形成完整的法规体系,缺乏系统性。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矿山安全法》等一些法规、标准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特别是一些矿山安全技术标准和规程,亟需修订和补充。

2、监管体制不健全。为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普遍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实施了非常严格的管理,安全监督管理力量普遍很强。而我国安全生产监察机构变动频繁,工作连续性差,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监管体制。另一方面,专职从事非煤矿山安全监管的人员非常少。一些县级安全监管部门,甚至基本的交通工具都没有,电话费都无法保障,现场检查执法非常困难,监管力量薄弱。

3、企业管理水平不高。(1)绝大多数小矿山企业的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2)设计不正规,采矿工艺落后;(3)装备水平低,采用手工和半手工作业,本质安全化程度低;(4)内部管理工作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管理机构和人员;(5)业主素质普遍较低。小矿主对国家法律、法规、矿山安全生产知识普遍了解不多,自身素质较差,在矿山建设、生产过程中,为追求最高利润,不顾矿工生死,尽可能减少投入,导致矿山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条件。

4、中介机构不成熟。中介机构在职业安全与健康事务中,充分利用其中立、客观的特点,扮演中间人的角色,负责绝大部分技术性强的认证、评估、检测、鉴定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咨询和培训。在我国,安全中介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发育还不成熟,有关法规还不健全,缺乏约束力,中介机构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远未达到要求,短时间内还不能适应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

5、安全培训亟待加强。职业安全技术培训在保护从业人员免遭意外事故和职业病的伤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矿山从业人员,特别是小矿山的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他们文化素质明显偏低,安全意识低、安全生产工作技能差、自我保护能力弱,就是矿长、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率也较低,先上岗后取证的现象比较普遍,目前安全生产培训无论工作机构数量,还是培训质量都很难保障工作需要。

6、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脱节。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与工伤风险相对应的费率机制。各地制定的费率档次少而粗,致使低风险的企业缺乏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积极性,而高风险的企业并没有因为参加工伤保险而激发事故预防的积极性。

由于非煤矿山存在这些问题,本质安全程度低,多年来伤亡事故一直处于多发状况。据2001~2005年统计分析,全国非煤矿山安全事故在各类事故中位于道路交通、铁路交通、煤矿、火灾之后,居第五位,在工矿事故中仅次于煤矿居第二位。

二、通过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大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为进一步搞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当前应以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申办工作为载体,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强化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高矿山开采技术含量,淘汰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事故隐患严重、没有整改能力、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条件差的小矿山,使矿山企业朝规模化、规范化、管理有序的方向发展。具体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协同监管。把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申办工作作为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矿山平安的主要载体,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从多方面着力加强对矿山整治和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工作的领导。一是建立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领导机构。在省、市两级成立矿山安全专项整治暨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对申办工作的领导。二是制定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工作方案。以省政府的名义下发《全省矿山安全整治工作方案》,同时,积极协同国土资源厅、公安局联合向矿山企业发出做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整治的通知。三是召开有关部门矿山安全整治和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联席会,分析解决整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落实有关部门的责任。四是全力以赴。省、市安监局作为矿山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应经常召开矿山申请办证工作分析会,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推进办证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宣传,堵疏结合抓发动。一是营造宣传氛围,让业主明白申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召开消除事故隐患、规范开采现场会、矿山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告知会、矿山安全整治暨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动员会、矿山企业限期整改和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督办会等会议,培育典型,示范带动,逐步调动矿山企业主办证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巡查力度,坚决查处违法行为。在省、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安监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加大对矿山的巡查,开展联合执法,查处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严防已关闭和无证开采矿山“死灰复燃”,并采取集中联合整治和各有关部门依据自己职责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的办法,督促矿山企业全面排查整改事故隐患。三是抓住关键环节,促使矿山企业按要求进行整改。紧紧抓住矿山爆破作业火工材料供给这个“关键”不放,暂停对矿山企业火工材料供应,消除矿山业主侥幸心理和等待观望思想,再根据全省安全生产许可证申办进度,对不积极进行整改、不自觉申办矿山安全许可证的矿山企业停止火工材料供应,限期整改,促使企业加快办证步伐。

3、推广先进技术,联合抓技改。从实现机械化入手,从根本上提升矿山安全生产水平,解决矿山企业安全事故多发的安全问题。实行规模化生产,走中深孔爆破、机械化开采的路子。一方面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多渠道筹集资金帮助矿山企业联合改造。另一方面,采取联合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关闭和淘汰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山。此外,针对矿山企业自己爆破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的问题,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组建爆破服务公司从事专业爆破作业,建设规范化民爆储存仓库,购置民爆器材安全运输专用车辆,组织专业爆破队伍,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所有矿山企业可不再直接进行爆破作业,统一由爆破公司负责。

4、严把申办关,着力抓好申办工作。根据国家安监局《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中的规定,要求申办企业要实现“五个百分百”(即员工保险、安全设计、设备检测、企业法人、矿长、安全管理员持证上岗、安全评价达百分百)。要求各矿山企业除配备持证上岗的特种作业人员外,还必须配备或者聘用专职的矿山工程技术员,对矿山开采作业进行技术指导,从而有效地保障矿山按规范开采。安监局人员经常深入矿山指导企业做好申办的软件和硬件,帮助企业联系中介机构进行安全设计、安全评价、安全培训等,对危险性较大的矿用起重、运输、提升、排水等机械设备进行检测,督促企业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使矿山企业具备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件,保证申办的质量和进度。同时,严格把好资料和现场审核关,逐条对照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按新的管理要求,修订申请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为申办“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创造条件。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实施,对把好高危行业安全条件准入关,预防非煤矿山重大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一颁布就实施,留给矿山企业进行准备的时间有限,加上目前具体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给发证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且,矿山安全评价是在特定时间内开展的工作,只能代表评价时矿山的状态,而矿山生产是动态的,每次爆破以后都有可能形成危石和险石,产生新的危险隐患。还有,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对矿山安全许可没有涉及到矿山的规模、布局等要求,如何与矿产资源开发协调,这又是一个问题。

鉴于以上问题,我认为还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应结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贯标工作进行。应该有鼓励性的政策,使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矿山在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考虑优先得到认可。(2)鼓励推行质量安全标准化,引进企业自身持续改进抓安全的办法,解决矿山动态安全的问题。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监管,重点要强调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加强自身安全,完善自我约束。(3)严格矿山开办的程序。规定矿山企业在办理相关矿山规划、选址等手续之后,必须委托具备矿山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矿山开采总体设计,由设计单位出具《矿山开采设计方案》或《矿山资源开采利用方案》,且必须经过安全、矿管、公安、规划部门及若干矿山工程技术专家联合进行评审。安全部门重点对《矿山开采设计方案》中的“安全生产专篇”进行审查批准。凡新办矿山(含采石场)必须进行安全预评价、矿山安全“三同时”工作,进一步提高矿山市场的安全生产准入关,消灭新建矿山出现安全设施不齐全的现象。(4)严格审批条件,切实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工作。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认真开展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工作,对不具备颁证条件的坚决不发证,不准生产。通过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淘汰关闭一批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企业,鼓励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兼并、联合,走集约化生产道路,进一步提高办矿水平,从源头上遏制非煤矿山伤亡事故多发的状况。

上一篇:科技托起强国梦优秀演讲稿下一篇:年基层党支部工作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