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小学作文

2024-11-07

上下五千年小学作文(精选12篇)

上下五千年小学作文 篇1

上下五千年小学作文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那历史的长河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我一直很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于是翻开了这本《中华上下五千年》。

打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中国历史的长卷,从“盘古开天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都有着仔细、明确的记载。看完每一页,都会让我感叹:有辛酸、有曲折、有振奋、有耻辱。

这本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数不胜数:有“一鸣惊人”的庄楚王、有忍辱负重的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有“三顾茅卢”尊重人才的刘备、有英勇抗英焚鸦的林则徐、有抗击倭寇收复宝岛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数不胜数,他们都是我通过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所了解的历史和人物。

要是让我把这本书比喻成某一种事物,我一定毫不犹豫地说:留声机!你们一定很奇怪吧,怎么会是留声机呢?因为它把过去五千年的所发生的事都详细地描述出来了。有些同学对历史知识一点都不感兴趣,我们祖国的历史了解得少之又少。而这本书精彩语句很多,把每个故事写得气势非凡。好像历史一幕幕地发生在眼前,历历在目。只要认真读,仔细读,把自已融入到这些故事中,就可以轻轻松松掌握历史知识了。

同学们,都来打开这本有趣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吧!请一起来细细品味当中每个动人的故事,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了解祖国文化长卷,在历史的海洋中遨游吧!

上下五千年小学作文 篇2

一、点评要做到无痕,让评语走进学生心灵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他告诉我们,教师通过各种自身的因素可以影响学生。教育不需要教师刻意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所以,教师要让自己的教育影响学生。实践证明,学生的写作灵感与教师有很大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在给学生写评语时要针对性的指点,走进学生的心灵,不能够盲目地要求每位学生达到一种写作程度。例如:在批改学生根据亲身体验所写的作文时,《粮仓历险记》可以让教师悟出这位学生作文主要描写对象。作文中的环境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方面,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根据学生当时所面临的状况与写作思路给予学生心灵上的指导与建议。有关记叙文,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对于各种事物描写能够刻画得细腻生动。描写生活中的事物是最容易流露情感的,正确的褒扬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点评下成长与进步。

二、引导学生自我点评,在自我圈改中激励积累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短浅,但是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烈。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与教师有着相应的联系,但是对他们最有影响力的是自我点评的积累,在这自我反思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激励自己。优秀作文需要自我的圈改和教师的指导。谈起自我圈改,它是学生在写好一篇作文后自我反思的一种过程,它也需要学生自我提升文学素养,同时还要积累经验。学生能够更好地自我圈改,需要扎实的文学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阅历。学生对于这种方法并不是完全了解,因为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指引学生用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掌握其中的技巧。学生在二次批改自己的作文时,要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画出其中的好词好句,在相应的地方做好标记,同时也在有语病或其他错误的地方做好相应改正。最后再对自己所写的内容做出评价,扬长避短。有些语病学生不诵读是不能够被发现的,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在批改作文时默读的好习惯。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学生可以相互交换作文批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其他人的优点与缺点,同时进行反思。

三、教师适时进行点评,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所以想要完成一篇作文需要学生扩散性思维。学生写作的灵感不仅仅始于身边新事物的启发,也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这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教师在平时授课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不能够空空而谈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要切实行动。在作文的命题上教师应给予适当地创新,让学生在切题的基础上能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适应能力,让学生适当地创新。学生的内心是脆弱的,他们的自信心可能会被这小小的困难挫伤,所以教师也要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替代,因而教师对于学生的指点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要对学生适当地点评。既要凸显学生的优点,也要点出学生的缺点,并给出正确的修改方法。为了避免阅卷教师的审美疲劳,教师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需要指导学生思维上的创新,但是思维上的创新需要在学生的能力范畴内,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点评注重引导启发,提高生成与识别的能力

每篇作文都有自己的特色亮点,凸显的中心也不一样。但是学生想要得高分,一定要切合命题,避免出现跑题或是偏题的现象。教师在平时授课中,要加强训练学生的识别能力,抓住命题的要点,发挥出自己的基本功。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教师在给予学生作文点评的同时也要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学生互相交换作文批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启发,能够更好地针对学生的薄弱点提出正确有效的纠正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识别能力。例如,在苏教版的某篇语文作文命题中,命题者主要想让学生描绘自己所喜爱的食物。此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结合生活,注重细节描写,从色、香、味、形等几个方面入手。这篇作文看似简单,但是想要写出优秀的文章似乎有点难度。因为它需要学生能够描写细腻而又生动,将读者带入到作者所设立的环境中,让读者觉得这个食物十分诱人。这种能力需要教师的点拨与指导,让学生在点评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总之,“后作文教学”中的教师点评是非常重要的。“后作文教学”中的教师点评,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后作文教学”切中了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彻底打破了教学前“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这一僵局,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气象。

参考文献

[1]王化文.作文与作文教学的误区和建议[J].吉林教育,2014(02).

[2]黄桂林.把学生习作引向真实的生活[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4(Z1).

《上下五千年》 篇3

那是十几年前,在一个冬天的早上,我看见一个圆脸胖呼呼的、又有一点幼稚的可爱的少年,他大概只有十岁左右,正蹲在那里专心致志地捧着一大本很厚的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忽然,房里冒出一道青烟,他“哎呀”一声,赶快起身去抱他那棉衣,原来他看《三国演义》看迷了,把棉衣烤焦了。当时我想,《三国演义》对这么小的儿童不一定合适,如果有一套知识性、趣味性和忠于史实的小丛书,提供给青少年阅读,那将是多么必要啊!

一九八○至一九八一年少儿读物评奖中,《上下五千年》荣获一等优秀读物奖,使我想起了往事。

在一次座谈少儿读物的会上,同志们七嘴八舌地议论,都说《上下五千年》编得不错。有的说:“这个书名起得不错。”有的说:“用故事串起来讲历史,很新颖有趣。”同志们还说到,中学生普遍欢迎这部书。有的学校在假期组织学生阅读;图书馆中登记借阅这部书的人,为数也不少。的确,这是一套比较好的历史读物。在青少年中加强对祖国历史的教育,特别是近代史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思想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上下五千年》不但能使青少年增长历史知识,而且从中可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上下五千年》是林汉达、曹余章同志编写的,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书共有五个分册,从开天辟地到鸦片战争,全书六十万字。现在已出版了四个分册,第五分册正在排印,即将问世。这部书的设想,是林汉达同志拟定的。林汉达是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不幸在十年浩劫中去世。他是一位语言大师,又精通中国历史,他深感用祖国人民斗争的历史,来教育和启发人民群众,是爱国主义的大事。他善于汲取历史上有趣的故事,以通俗的语言撰写历史读物。他这方面的著作已出版的有:《春秋故事》《战国故事》《两汉故事》等,他的书有独特的风格。《上下五千年》,他设想了一个大纲,要自己撰写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可惜只写到东汉部分,他于一九七二年去世,未能完成计划。

还得感谢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同志,他们觉得林汉达同志的计划很好,希望找到人来完成它。伯乐相马,终于找到了曹余章同志。曹从解放以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既深谙历史,又熟知青少年学生的志趣,是一位理想的继承合作者。所以,这部书从东汉以后,即第一分册和第二分册部分为林汉达同志的手笔以外,其他大部分都为曹余章同志所作。

学习历史知识,这是青少年的必修课,也是各行各业具有初等文化的群众和干部所必需。用什么书来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要,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现在,社会上发行最大的图书之一,是历史演义这类读物,例如蔡东藩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发行几十万册。我们不能完全抹煞前人的成就,不能完全否定前人的功绩。蔡东藩一生写了十一部演义,从秦始皇写到袁世凯,十几年时间编写了五百万字。他是前清的一个秀才,有生之年也不得志。据说一九四五年死于上海的亭子间。我在这里不想去评论他的演义。的确,他的书搜集了大量的史料,有不少有兴味的故事,但从根本上说,和我们基本观点不合,我们不能提倡青少年都来阅读。

现在书店中出售这类通俗的历史读物,主要有:一、前人编的历史演义;二、这些演义的节本(将封建迷信等部分内容删去);三、新编的历史故事。我们应该向青少年推荐第三种。但是,读者希望读起来不仅能增进历史知识,还要有趣味,内容要有血有肉。

《上下五千年》可以说具有这样的特点。首先,它的内容丰富。凡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书中都有所记载。这部书对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线索,使读者对几千年的祖国有个简单的了解。其次,也比较有趣。该书写法,是以故事为中心,介绍历史人物、事件,用故事来铺叙,还比较生动。第三、作者强调文史结合。当出现文学艺术家时,引出其代表作品,给读者以诗情画意的感受。书中还引用不少古代的成语典故,介绍其出处,使读者了解其寓意。第四、图文并茂。每个章节都有插图,画家倪绍勇同志,突出主题,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今年五月,我恰巧有机会遇见该书作者曹余章同志。曹同我谈起撰写《上下五千年》的甘苦来。他说,困难在于知识性和故事性的统一。写历史故事,既要给读者以正确的历史知识,又要使叙述有故事性,使读者读起来觉得有味,易于接受。我问及他的处理方法,他说历史故事,首先应该是历史,其次才是故事。宁愿使故事的生动性弱一点,也不能用虚构的情节,添枝加叶的方法创造故事性。但为了适合青少年阅读,故事性是不可少的。他说,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在选材上,尽量选择生动的情节;在结构的安排上,把原来松散的历史材料加以集中,从纷繁的头绪中理出线索。在细节的描写上,加以修饰,尽可能做到使读者读起来有味。

作者撰写此书,是用了一番功夫的。在搜集材料,核对史实方面是费了心机的。曹余章同志对我谈到,为了忠于历史,在选材的时候,查阅了许多史籍原著,包括正、续编的《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有关纪传等。正史上没有的,也尽可能去找第一手材料,如写“成吉思汗”,用了《蒙古秘史》的材料;写《欧洲来客马可·波罗》,用了《马可·波罗游记》的材料。作者有一个很好的用意,希望少年读者将来有机会接触到史籍原著的时候,会发现同他小时所读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样得到的知识就比较扎实。

如果说《上下五千年》有什么不足,我觉得全书对历史的连贯性还有些不够。有些故事是分散的,还不能看到历史的全貌。也许对作者要求过苛,仅仅六十万字,就能全面书写伟大文明的祖国、有文字记载的五千年历史么?所以,我希望篇幅还可以扩充一些,内容还可以详尽些。

系统的有趣的通俗历史读物太少了,有趣的通俗近代史更少,希望有更多的同志编撰更多更好的历史读物,以飨读者。面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任务,加强祖国历史的教育特别是近代史的教育,是很重要的。

小学生上下五千年故事 篇4

有一次,吴国的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带领着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这大象的鼻子很长,再重的东西它都能举起来,它那宽大的耳朵,就像两把巨大的蒲扇,它的腿又长又粗,比大殿的柱子还要粗。曹操对大臣说:“这只大象真是大,我想知道它到底有多重,你们之中谁有办法能够称出它的重量啊?”大臣们一听到这话,立马就议论开了,“你说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呀?”其中一位大臣说:“我想只有造一杆大秤才能来称吧。”而另一位大臣就说:“这可要造多大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他的话刚说完,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人说:“你这个办法可不行啊,为了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宰了,这不是很可惜吗?”那位大臣顿时被说得哑口无言。后来大臣们想了很多的办法,但是个个都行不通,这事可真叫人为难呀!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父亲,我有个办法,可以称大象的重量。”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小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看有没有道理。”曹冲走到曹操身边,轻声地讲了起来,曹操一听,连连叫好,立马吩咐下人准备称象,然后大手一挥,对大臣们说:“走,我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于是大臣们跟随着曹操来到了河边,只见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大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就在船舷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然后再叫人把大象牵上岸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就渐渐地往下沉了。等船身沉到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了,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上下五千年小学作文 篇5

《中华上下五千年》里有许多有趣的东西,我特别喜欢,慢慢了解历史知识。

书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比如国王谁在柴草上,也就是卧薪尝胆,珍爱书的故事,也就是四库全书的来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历史就是这些英雄的光辉。

当我翻开书的最后一篇,《四库全书的来历》,他对后人研究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很感动。

在历史里,有喜怒哀乐,成功与失败。

上下五千年小学作文 篇6

您好!我是杭州一名小学生,写此信前,我正在看《中华上下五千年》,回看千年历史沧桑,联想您说过的十二个字“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有感而发。

观历史,看未来,我想借毛爷爷的《沁园春·雪》中对于历史的评判,来抒发我对历史的看法及我的中国梦!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汉武帝统治期间曾“户口减半”。据《西汉人口地理》一书中内容,汉武帝期间非正常死亡人口达四百万人!秦朝也一样,虽在两千多年前统一了纷乱的战国,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并统一度量衡文字等国家标准,但他修建阿房宫享乐,焚书坑儒,愚弱天下百姓,图万事基业。他们虽为一统江山的帝王,但整个社会却是尸横遍野,民不聊生,百姓哪有安居一说!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唐太宗,平天下,任贤臣,采众家之长,实安边政策,不愧为一代明君。唐朝的中国,世界之强国,四海朝拜,八方朝贺。但晚年不听劝阻征伐高句丽,却给两国人民带来灾难。唐朝的繁荣这只是表面,实际却是社会风气腐败,有句唐朝杜甫的诗为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富强的唐朝,其实并没有做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财富集于权贵之手,穷人处于受冻挨饿的境地,这是封建体制下的.不平等社会现象。宋太祖也是如此,因为陈桥兵变龙袍加身,然后又南征北战,打下了这个大宋江山,但是打仗会劳民伤财,使宋太祖并没有深得人心。我们深知“民富则国富”的道理。而我们现在政府正以百姓的利益至上,正如您说的那十二个字,以前的历代君王做到了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叱咤风云的大英雄,历尽艰辛统一蒙古,征战四方,他的版图扩展到了埃及,莫斯科,建立了亘古未有、领土横跨欧亚的大帝国。“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意味着死亡,百姓痛苦不堪,国家也由于没有建立稳固的政权,九十年就消亡了。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当今社会,追求的是和谐,是安定,而不是封建社会时的南征北战,在新的二十一世纪中,我们是否能够弥补先人的不足,创造出和谐社会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也更相信,在习小平的领导下,社会会和谐发展,人民安康!

上下五千年小学作文 篇7

●评议信息作品, 诱发学生创新愿望

“人的心灵深处, 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我们的中学生也是如此, 他们在信息技术课中都希望自己成为创新能手, 但欲望潜藏于学生内心, 需要教师加以诱发。

笔者在信息技术课中, 经常将一些名家名作或网络优秀作品, 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 供学生一起评价和议论。学生一开始评议水平比较薄弱, 仅从色彩、好坏等角度简单发表意见。但是, 笔者一直对学生的评价持肯定态度, 并对创造性的评价加以鼓励, 还跟学生交流教师个人的评价和意见。在这个过程中, 笔者尽量带着学生多评议信息作品,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赏析, 而且使他们能够根据信息作品增加自己的元素。

比如, 在Photoshop教材构图这一课中, 笔者先要求每个小组推选一个“摄影专家”对讲台桌上的盆花进行摄像, 之后请“摄影专家”对作品进行评价, 为什么从这个角度来摄像?然后学生通过欣赏作品和查阅资料, 对“摄影专家”的作品进行评议, 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推选自己最喜欢的作品。通过这一课, 学生掌握了一些常用构图方法, 在以后面对Photoshop教学素材时, 能自觉地对素材进行裁剪等加工, 渗透自己的创作思想, 完成自己的最佳构图。

经过笔者在信息技术课中的长期培养, 不少学生已经能在制作作品时增加一些有自己想法的元素, 如在讲PPT时, 学生会制作一本电子相册送给母亲作为“母亲节”的礼物, 在讲Flash时, 学生会制作一个动画送给老师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有了自觉的创新意识, 能在所学的内容中恰如其分地加入合理的元素表达自己的创作愿望, 而这些意识和愿望就是在课堂中对信息作品的评议时受到激发形成的。

●合理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师是教学主体, 学生是学习主体, 只有富有创造力的教学主体, 才能唤醒学习主体的创造活力。这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所以在教学设计时, 教师应该关注以下两点。

首先, 要注意中学生的心理需求,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比如, 在Photoshop教材讲解滤镜这一课时, 笔者先给学生讲解了滤镜的概念, 然后给学生一组运动项目的照片, 有跑步、攀岩、划船等, 并提问:“根据你选择的运动图片, 如何实现突出运动的主体, 增强照片的感染力?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滤镜, 说说用意?”让学生思考讨论后, 给予学生时间查找资料并选取合适的滤镜进行制作, 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等作品完成后, 笔者发现学生的作品五彩缤纷, 于是抓住契机追问他们的创意, 让学生畅谈创作思想。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 笔者不仅考虑到了学生的现有水平, 更对他们的潜力做了充分的估计, 特别是学生查找资料和选取滤镜这个过程, 是引导学生创作的契机, 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引导和提示。

其次, 还要注意处理好讲解和实践的关系。既不能只上机不讲解, 这样学生的创新实践得不到教师的指导, 也不能只讲解不上机, 这样学生没有发挥创造能力的时空了。从笔者的实践来看, 一节课一般最多用30%的时间来讲解, 其余时间让学生上机实践。为了使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提升创造能力, 教师尤其要注意强化疑难解答这一环节。学生上机时, 教师应在教室巡视, 随时解答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 并引导他们探索新问题, 挑战新难题。“创造从问题开始”,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提问等途径鼓励和启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启发他们积极思考。

●精心设计作业,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因为作业是培养和巩固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精心设计作业, 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

第一, 作业要有适当难度、一定空间。中学生往往喜欢挑战有适当难度的任务。笔者发现设计一些具有较大自主活动空间的作业,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布置一些较复杂的上机作业, 学生会根据作业要求, 去搜集大量的资料, 并动脑筋编排设计等。

第二, 作业指导要关注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学生现有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在信息技术作业指导过程中, 我们也要关注“最近发展区”, 以保证创造能力的培养。当学生有创造性想法, 又有创造性动作, 但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又很难解决时, 是教师指导信息技术作业的最佳时机。

第三, 作业指导要注意启发。多启发学生尝试各种做法, 是在信息技术课中提升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不错做法。比如, 在一次练习中, 一位学生做“文字配图”, 他先使用“无环绕”方式, 使图片和文字重叠在一起, 效果不好。笔者此时并没有直接指导, 而是让他尝试别的做法, 让他体会不同操作的不同效果, 从而提升创造能力。后来, 他尝试了图片衬于文字下方的操作, 尝试了图片转化为“水印”的办法, 效果逐渐使人满意。

实践证明, 如果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教学内容活泼多样, 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业, 那么, 学生的创造能力将在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中大幅提升。

●及时有效评价, 提升学生创新热情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及时有效地评价, 适当地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绩效的重要强化方式。及时有效地评价, 可以满足学生的自尊心,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热情。

在学生回答问题和操作练习时, 教师应该及时抓住学生的回答和操作中的闪光点, 给予表扬和肯定。比如, 在“表格制作”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有位学生并未采用教材所教方法, 而是通过“表格”菜单中“绘制表格”手动来制作表头, 对该学生笔者及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并请该学生把这一方法和其他学生共享, 在分享的过程中, 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在什么情况下, 哪种方式更合适, 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讨论中又得到了提高。又如, 学生利用Photoshop图像处理制作的创新作品, 笔者采取及时打印并在全班展示、张贴的方法进行鼓励, 学生在收获成就感的同时, 创作积极性必然会高涨。

在信息技术日益先进的今天,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 应组织更精致的教学内容, 探索更好的教学手段, 以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需要。同时, 要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整合, 摆脱信息技术在中学课程设置中的弱势地位, 从而保证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

摘要:实践证明, 教师的创造性引导和教育能培养及提高学生的创新愿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热情。本文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出了激发学生兴趣、合理组织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及时有效评价四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创新能力,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教育部, 2000.

上下五千年小学作文 篇8

关键词: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方形

1 前言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中华民族在广阔富饶的土地上,以其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2 浅谈“上下五千年”的经典艺术造型

“上下五千年”壶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外形就如中国古代王朝的玉玺一样,显示着中华民族的威严与声望。壶盖面,壶身侧面都使用的是平面,将壶定位为方形器,以方传神,以方入境。流畅的直线条,将每一个转折或装饰之处,都表现得清晰利落,端庄而稳健。壶身中部添加了一条双棱线,不仅摆脱了壶身单调的可能性,更使人们能从中找到简洁清新的感觉,双棱线将壶身一分为二,也是寓意着“上下”五千年。壶钮的设计是点睛之笔,中规中矩,颇具中国传统风,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映衬此壶的整体风格。壶把平行于壶盖,壶嘴、把也都是方形的,与整个壶身融为一体,风格统一,不会让人感觉突兀,反倒是从上到下都为方形,象征着中华民族刚正不阿的精神和坦坦荡荡的正气。人们观赏“上下五千年”壶,会被它的气势所震撼。这不仅是笔者制作此壶的技艺所在,同时也包含了笔者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崇敬和热爱。

“上下五千年”壶泥料的选材使用的是精品底槽清,质地淳厚,颜色别样的柔和光泽。此壶还有一个亮点在于壶底的精心设计,让人拍案叫绝。壶底的设计展现了技艺缩像与文化缩像的完美结合。壶底为仿古四足底座,微微收缩,使整个壶身气势上升,增加了稳重质感,不会给人以沉重的感觉,同时更显示了此壶高雅大方、清新简洁、稳重厚实。

“上下五千年”壶为极品的光货,美丽的装饰只从泥料的颜色和一棱一角的点、线、面来表现出来,可见作者的制壶功底和巧妙处理。笔者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融入壶中,这不光体现了紫砂壶的魅力,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与紫砂艺术的完美结合。这不仅提升了此作品作者的紫砂技艺,也提升了此壶的艺术境界和文化水准,更丰富了艺术的历史内涵和价值。

“上下五千年”壶是一件艺术品,但似乎又超越了艺术品。雄浑厚重的中华历史成就与沧桑巨变的岁月质感交融在此壶中,让人观赏此壶之余,心中心潮澎湃,不禁为自己是华夏儿女、龙的传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上下五千年”壶让我们不忘历史,缅怀历史,让我们记得在这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上,还有我们伟大的祖先创造出来的伟大文明,从而使我们更加富有爱国主义情怀。世界古代历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国”,标志着人类史上创造的文明和进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优胜劣汰,现存的文明古国只有中国了。我们是不是更应该保护我们的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呢?这不仅是我们应该做的,更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3 总结

上下五千年小学作文 篇9

作者:杨 景 帆

当我读完《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时。书中许许多多的精彩情节,深深烙印在脑海中,使得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描绘了众多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和事迹,如:《草船借箭》中,我被诸葛亮的聪明睿智所叹服;《三顾茅庐》里,刘备因礼贤下士赢得天下。读着,读着激动不已的我竟幻想自己就是常胜将军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冲破曹军围堵,七进七出寻到主公之子阿斗,凯旋而归的场景。

飞据水断桥,嗔目横予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曹军无一人敢前。我崇拜的英雄张飞,胆识过人,勇敢善战,而且书法、绘画也很好。真是粗中有细,憾我生不逢时,不然我定会拜他为师。

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也是我敬佩的英雄豪杰之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而书中传说盘古开天劈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经历了12朝代的历史画面栩栩如生展现在我的眼前,一位位叱咤风云人物的英雄形象,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中华大地有多少英雄儿女血洒疆场,我中华大地就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我从小就有英雄情结,喜欢英雄,崇拜英雄。《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中的英雄,振我心、撼我魂,我为生活在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国而自豪!

习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

现在仍旧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比如:解放军叔叔不分节假日保家为国,南国的军舰上有他们强健威武的`雄姿;北国的疆土上他们用身躯铸成钢铁壁垒日夜守护;抗洪抢险中他们的意志斗天地,泣鬼神;环卫工人不论酷暑严寒、风霜雨雪,日复一日为人类创造优美的环境默默奉献;老师不求功名利禄,只为我们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他们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而自己依然朴实无华站在三尽讲台上,给学生耐心讲解,我多次听到我的老师说“学生的进步,是老师最大的快乐!”......

我立志:以他们为人生灯塔,练就卓越的本领,报效国家

作  者  简  介

上下五千年小学作文 篇10

利用暑假时间,我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被其中许许多多惊天动地的历史故事所吸引,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楚汉相争的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在书中我了解到,虽然刚开始项羽的实力比刘邦要强大的多,也更加骁勇善战,但是项羽刚愎自用,不信任、不重用投奔而来的像韩信这样有能力的人才,而且是个猜忌心很重的人,在刘邦的反间计下真的将自己最重要的谋士范增气走了。而刘邦善待百姓,善用人才,身边聚集了韩信、彭越、英布等有勇有谋的将领,还有张良、萧何、陈平等善用计谋的谋士。在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刘邦虽然一开始打了很多败仗,但他没有气馁,带领部下越挫越勇,逐步扭转了战争的局势,最终逼的项羽在垓下之战中四面楚歌,在乌江自刎。

读《上下五千年》 篇11

包河苑小学五年级二班杜世宇

自从我读完《上下五千年》中的愚公移山故事后我觉得当时愚公真是勇气可佳毅志坚定,移山这种大工程,他都没有被吓倒。

但是现在我们仔细回想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才发现愚公实在是愚蠢了,做事太过于死板板。有六种理由可以证明愚公很愚蠢。

一、移山的人力资源花费太大了,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是不可能移山的,再说愚公家不富裕,人又不多。

二、来回运土,至少要一、二年,中间路途遥远,要花掉很多钱。

三、大山可是大自然的杰作不是说搬就。

四、大山里有许多花草树木,如果要移山,肯定要除掉花草树木,破坏环境,使氧气大量损坏。

五、移掉山的话,会造成许多动物无家可归。

六、愚公为什么只知道移山,不知道搬家呢?

上面的理由就证明愚公很笨。

他就像我们班同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写读后感,我们总把读的书中的内容全部抄去,不知道概括内容,总是那么死板。

还有,现在的小偷就跟愚公一样,他们每次作案前都要绞尽脑汁,开动脑筋,想方高潮的去偷钱,然而每次都会被抓到,有这个 1

脑筋还不如去报答社会,正大光明的挣钱,总比做偷鸡摸狗的事要强得多。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做事不能太死板,要敢于创新。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 篇12

中国,博大精深,饱经风霜的五千年,造就了一个文明世界。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约有五千年的历史渊源,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演绎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中华文化就是我们生命之源。

盘古开天劈地、女娲造人、夸父追日等的神话,家喻户晓。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但是人们喜欢这个神话,一谈起历史,常常说从“盘古开天地”起。这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和丰富的创造力。

你能想象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能用兽牙,鱼骨,石珠制造出生活上所需要的用品吗?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制造的用具上雕刻的精美图案你能想象吗?就是因为有了祖先留下的文明的记载,现代的科学发展才会突飞猛进。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一定很熟悉。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本人也每天长高了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人道主义学说,社会变革和人类解放是其批判性和革命性所,地就很厚很厚,盘古氏当然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后来,盘古氏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

上一篇:周易与中国管理文化下一篇:房地产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