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周《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通用11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周《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 篇1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周《语文园地二》
第二时教案
第二时
日积月累
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
2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3提示新,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日积月累,对对联。
出示26页3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教师用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对联,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师指导朗读对联,感受对联所表现的意境。
6生再次试读对联,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
7指名说说对联的大致意思。
8生带着情感,小组合作试背。
9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0分享自己收集的对联。
三、作业
背熟对联,并写会。
第三时
我爱阅读
一、背诗引入。
.同学们还记我们学过一首诗,写的是一种冬天开放的花吗?
2.全班齐背《梅花》。
3.今天我们学习《十二月花名歌》,大家会知道更多的花和他们开放的月
份。
二、学习新知。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
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老师用出示儿歌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
4.学生逐句读,直到读通顺,读熟悉为止。
.学生再次自由读,并用横线勾画出每个月开的花名。
6.全班交流汇报。
三、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花是什么月份开的?举例说一说。
四、作业设置
自由练习查字典。
2背会《日积月累》和《十二月花名歌》。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周《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 篇2
在当今互联网普及的时代, “空中课堂” (或名师课堂教学录像剪辑) 是优秀的教学资源。把“空中课堂”引入课堂教学之中, 客观上形成了视频教师和现场教师的“双师课堂”, 因此, “空中课堂”应用课的教学是“‘一课双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内容之一。在“双师”教学的课堂中, 视频教师 (以下简称师1) 和现场教师 (以下简称师2) 角色不是僵死的、无生气的、强制性的, 而是互动的, 呈现一种双向对话和沟通 (现场教师通过播放视频, 与视频教师进行对话和沟通。) 。“一课双师”的教学形式, 就在于通过“双师”之间互动式的教学, 来调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3]
下面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荷花》一课为例, 谈谈“空中课堂”教学中“双师”角色转换。
一、以视频教师为主讲, 以现场教师为辅助
韩愈说:“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随着时代的发展, 新时期的教师角色范围有所拓展, 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 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的引导者, 是学生成为完整人的促进者, 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是学习者和研究者。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 教师1为课堂教学主讲, 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1根据教学内容, 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教师1立足于以“知”为主线的教学策略, 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 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是以教师2为辅。教师2积极组织现场学生与教师1进行教学互动和交流, 积极配合教师1的教学活动, 及时解决现场学生所产生的生成问题, 及时进行解疑, 及时给予评价, 解决视频教师无法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师2立足于以“情”为主线的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状态, 和学生发生情感信息交流,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
在“一课双师”的课堂教学中, 视频教师和现场教师“一唱一和”,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师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调整各教学因素及其关系, 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下面是《荷花》教学片断实录。
教师2: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特殊的课, 因为这节课上有两位老师和两个班级的同学。其中有我和大家, 还有…… (播放视频)
教师2:认识这位新老师吗?
生:视频上显示了, 是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游彩云老师。
教师2:我们和游老师、视频上同学打声招呼, 好吗?
生: (齐声) 游老师好!同学们好!
教师2:今天上课老师有一个要求, 希望大家能听游老师的教学要求, 游老师让我们读书、思考、交流或回答问题, 我们就和视频同学一道读书、思考、交流, 再回答问题。
下面我们看视频, 看游老师给我们提出哪些学习要求。
…………
教师1:下面, 我请同学们读课文。把课文好好读一读。要读准字音, 遇到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喜欢的地方也多读一读。
教师2:我们也一起按游老师的要求, 读课文。
教师1:有的同学读了一遍, 还在读, 真好。今天我们学习第1到第3自然段。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来读, 你们看看, 课文中的荷花, 你觉得是怎样的?
(师配乐读课文。)
教师1:听老师的朗读, 你觉得课文中的荷花是怎样的呢?
生1:千姿百态。
生2:各种各样。
生3:听了老师的朗读, 我觉得每一朵荷花就像仙女挺立在荷叶中间。
生4:如果是一朵荷花, 她婷婷玉立在池塘中, 散发出幽香;如果是一池的荷花, 就像点缀在夜空中的星星, 很美。
教师1:他说得真好!我们用掌声鼓励他。他把荷花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了。
教师2:老师觉得, 回答问题不要只用一个词语, 要用完整的语句。如果加上自己的想象表达荷花的美, 就更好了。
听了游老师的朗读, 你觉得课文中的荷花是怎样的呢?
生1:荷花清香扑鼻, 令人陶醉。
生2:荷花姿态万千, 美得像一幅图画。
生3:一池的荷花, 就像一大片绿色的草地上点缀着的一朵朵花儿, 这儿一朵, 那儿一朵, 真美。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视频教师不论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策略、教学进程等方面, 都处在教学的主导位置上。现场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学习者和现场学生的管理者和引导者。一方面组织现场学生学习交流, 进行互动, 并根据学习实际提升教学要求, 让现场学生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老师觉得, 回答问题不要只用一个词语, 要用完整的语句。如果加上自己的想象表达荷花的美, 就更好了。”
另一方面学习视频教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等, 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双师”双主, 即视频教师和现场教师都是主讲教师
教师1:荷花千姿百态的美, 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自己进入课文, 学习这部分。请你尽情地读第2自然段, 找出好词好句, 想一想, 这些词句好在哪里?再和周围的小朋友互相交流讨论一下。
生1: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因为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人一样紧紧地挨在一起。
教师1:相邻的两个小朋友, 你们挨一挨、挤一挤, 是什么感觉?
把荷叶的动感写出来了, 真好。
教师1: (出示荷叶教具, 在黑板上摆放) 到底怎样才是“挨挨挤挤”呢?
教师1: (“荷叶”挨挨挤挤地贴在黑板上, 播放风吹得满池荷叶摆动的视频) 请你读出这种情境来。
教师1: (教师随意贴荷花教具) 你发现什么了?
生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教师1:那应该怎么做呢?
(生1上黑板, 把荷花贴在两张荷叶之间。)
教师1:这位同学真会读书。老师随便贴荷花, 他说不对, 因为课文说,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你看他多会思考。
教师1:这几种不同姿态的荷花, 你最喜欢哪一种, 就把写哪种的内容背下来。等一下, 我请同学出来, 指图背诵。
指名分别背诵写全展开的、花骨朵儿和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的课文内容。
教师2:我们也能美美地背一背课文吗 (配乐, 生背诵) ?
教师2:这一池荷叶、荷花很美, 这段课文也写得很美。老师觉得有一个词用得特别生动, 特别好……
生:冒出来。
教师2:“冒”可以换成哪些词?
生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生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钻出来。
生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伸出来。还可以说,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探出来。
生4: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冲出来。
教师2:能用这么多词替换啊!那为什么用“冒”?怎么样长才叫“冒”呢?
生1:使劲地。
生2:不停地。
生3:急切地。
生4:争先恐后地。
…………
教师2:他们为什么要“冒”出来?想干什么?
生1:荷花想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生2:荷花想早点看看荷塘风景如画的美景。
生3:荷花想感受一下夏天凉爽的风。
生4:“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荷花想让蜻蜓早点落在自己的身上。
生5:荷花想让蜜蜂和蝴蝶来采花蜜呢。
…………
教师2: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啊!那么, 我们能通过朗读, 把自己想象的情境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 ?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5]在“一课双师”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 阅读教学是“双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教师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教师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本来是以视频教师为主讲, 以现场教师为辅助。但是, 由于两位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同, 教师2的角色在后来发生的转变, 变成了主讲教师, 引导现场学生学习、理解、感悟“冒”字。
对同一教学内容, 由两位教师用不同理解或风格来教学, 实现角色之间的迅速转换, 丰富了教学内容, 展现知识结构和问题结构的多样性, 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 现场教师和视频教师的互动, 时而活跃在讲台, 里面穿梭于学生中间, 带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 活跃了课堂气氛,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凸显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三、以视频教师为辅助, 以现场教师为主讲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 现场教师处在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他根据本节课堂的学情和教学需要, 选择视频中的部分教学环节或某一教学片断, 作为自己的教学组成部分进行教学活动, 从而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师1:荷花确实是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姿态。课前, 老师和同学们收集了很多荷花的图片, 我们把它放在荷花“小站” (注:文件夹名称) 上,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欣赏一下, 然后选择一幅图, 用生动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师2:大家明白了游老师的要求了吗?我们这里也有一些荷花图片, 大家欣赏一下, 然后选择一幅图, 用生动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
(课件展示更丰富的荷花图片)
生1:一只小小的荷花从水里冒出来, 一只小鸟飞来了, 站在尖尖的小荷上, 多美啊!
生2:一只荷花刚刚张开花瓣儿, 看上去就要开放了。
教师2:从同学们回答中, 我感觉到叙述图片内容的话比较多, 而描绘图片内容的话比较少。
我们看看视频上的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生1:我觉得加上一些描写的词语, 句子就更生动了。比如说挂在花瓣上的小水滴像晶莹透亮的珍珠。
教师1:花瓣上挂满了像晶莹透亮的珍珠似的小水滴。
生2:小昆虫正在采摘晶莹透亮的小珍珠。
教师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 要想写好这句话, 我们首先要做好什么?
生1:要观察好这幅图画。
生2:心里默默地想好要写的这句话。
生3:把平时用的一些好词好句, 像打比方的句子, 尽量地用上去, 这样就能生动具体。
教师2:听了视频上的师生交流, 想一想, 我们怎样把这句话写好?
生1:一只荷花刚刚张开花瓣儿, 看上去就要开放了, 像露出笑脸的小姑娘, 多可爱啊。
生2:花瓣上挂满了小水滴, 像晶莹的珍珠, 像透明的水晶, 像闪亮的露珠。
生3:小蜻蜓从远处飞来, 在荷花的尖尖角上歇息。他看着蜜蜂在采蜜, 鱼在水中游戏, 开心极了。
……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现场教师指导现场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图画的内容。如何把图画内容描写得生动, 这是教学难点。现场教师把视频作为突破教学难点的手段, 通过“双师”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引导学生明白怎样具体生动地描写图画内容。从教学效果来看, “双师”教学的有效性非常显著。
摘要:“空中课堂” (或名师课堂教学录像剪辑) 是优秀的教学资源。在“双师”教学的课堂中, 视频教师和现场教师角色不是僵死的、无生气的、强制性的, 而是互动的, 呈现一种双向对话和沟通。“一课双师”的教学形式, 就在于通过“双师”之间互动式的教学, 来调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
关键词:空中课堂,一课双师,角色转换,“双师”互动
参考文献
[1][5]肖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附: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2, 2.
[2]王沛贵.“双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甘肃教育, 2005, (Z2) .
[3]王瑶.双师课堂协同教学探索[J].现代语文, 2008, (6) :48-49.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周《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 篇3
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②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对“我”的爱护、鼓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互动。师:同学们,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三句话。(课件)第一句话送自己,请你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很棒。”第二句話送同学,请你向你的同桌竖起大拇指说:“你真的很棒。”第三句话送给老师,请你转过去面向他们说:“老师,您真的真的很棒。”师:老师送给你微笑和掌声,你们看到、听到了吗?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光荣、温暖、自信……师:看,老师温暖的笑容,鼓励的掌声使你感到高兴、快乐,内心充满了自信。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也有一个小伙子,他在一位老妇人的帮助、鼓励下,重拾信心,刻苦练习,最终获得成功。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唯一的听众》。
一、回忆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这篇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一个小伙子在老妇人的鼓励下,由音乐白痴转变为一个水平很高的小提琴手的事。师:你的语言简洁,又说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得很好。(板书,音乐白痴,小提琴手,“耳聋”的老妇人)
二、品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师:文中谁说“我”是音乐白痴?生1:父亲和妹妹。师:父亲和妹妹还怎么评价?生1:“我”拉小提琴好像在锯桌腿。师:你们想,这样的评价怎么样?生:“我”觉得像刀一样,很伤人心。生2:“我”觉得像一盆凉水,一泼之后,就变得心灰意冷。师:那么“我”的心情怎样呢?生2:非常的沮丧和灰心。(板书:沮丧)师:沮丧是什么意思?生2:就是指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师:那么这种“沮丧和灰心”带给 “我”的后果是什么?生2:“不敢在家拉琴,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去拉。”
2.第二自然段。师: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后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体会?生:我体会这时候林子里十分安静。生:当时的心里是很愉快的。生:我认为心里是十分激动、神圣的。师:除了愉快,“我”还想……生:拉出美妙的曲子。师:是啊。我对自己有一种期盼。
3.第三自然段。师:“我”拉出美妙的曲子了吗?生:没有。师:(指板书)可我最后成为一个优秀的小提琴手了。为什么?生:因为老妇人的帮助。
4.自主探究,品读感悟。⑴语言描写。师:老人对“我”的帮助、鼓励,是通过什么方面的描写传达出来的呢?生:通过语言描写传达出来的。师:同意吗?那我们就先来找一找老教授语言的句子。学生回答。师:现在同桌合作读一读好吗?一个从“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开始读。(生读)你们真的很棒!师:同学们,听了老人的话,现在你还想溜走吗?生:不想溜。师:为什么?生:因为她对我拉的曲子居然没有感到难听,没有责骂。反而还说是她错了,使我心动。⑵说变化。师:在老人这样诗一般语言的鼓励下,“我”有了怎样的变化呢?生:“我”不在乎了。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师:这是一种什么力量呢?生:自信的力量。师:以前“我”只想到林子里一个人静静地练琴,而现在呢?生:早早地来到林子里,我变得勇敢了。师:以前父亲和妹妹会捂着耳朵逃走,而现在?生:家人们表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师:以前老人总不忘说真不错,而现在她说了什么?生: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幸福和快乐。师:非常好!⑶神态描写。师:课文几次写到老人的眼神。在写老人的眼神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语,是什么呀?生:平静。师:同样的词语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是作者语言贫乏吗?不是,相同的眼神背后,老人的内心活动是不同的。在每次平静的眼神中,老人仿佛在想什么呢?生:第一次:老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她在想……生:第二次:对着我唯一的听众,一个耳聋的老人,我继续拉琴,她平静地望着我,她在想……生:第三次:老人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地打着拍子,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她在想……
三、回归整体,总结升华
师:“我”之所以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练琴,得益于自称耳聋的老人对“我”的鼓励。因此,“我”能从一个“音乐白痴”到最后成为“优秀的小提琴手”。然而,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在练琴的过程中,一直陪伴我的那位老人竟然不是聋子,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孩子们,当真相大白时,我的内心是怎样的?(震惊,感慨万千)文章写了吗?(没有)只有6个小圆点,省略号。老人为什么要自称是聋子呢?生:她故意装聋,是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忌,减轻负担,鼓足勇气。师:老人给我信心,给我鼓励,带给我享受,带领我走向音乐的美好境界。那么,老人是用怎样的心来对待我的呢?生:一颗金子般的心。
配乐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师总结:文章抓住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向我们展示一个暖人心的小故事——一个善良的老人无私的关爱,让一个失去信心的小伙子成了真正的小提琴手。其实在我们身边这种关爱无处不在。一个慰藉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善意的谎言,都会激发我们加倍的勇气和信心。让我们感谢这唯一的听众吧!
板书设计:唯一的听众 音乐白痴 沮丧 语言描写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周《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 篇4
案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词语:木柱曹冲官员几根议论重量
一杆秤砍下画线为止
2、想一想,文中讲了一什么事?
精读文
第一自然段
自读,讲了一什么事?(曹操带领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给他的一头大象)
第二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大象又高又大,官员们在议论大象的重量)
2、文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用“~~~”画出文中的句子。
3、这大象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话中看出它又高又大?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
4、拓展:
(1)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耳朵像(两把大扇子),鼻子像(一个长长的钩子),尾巴像(一根小小的辫子)
(2)弯弯的月亮像()。
红红的太阳像()。
()像()
(3)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一边(),()一边()。
、比一比: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第三自然段、官员们想出哪些称象的方法?(用有的…有的…也有
的…句式回答)
2、曹操听后态度怎么样?为什么直摇头?(“直摇头”说明曹操的态度是坚决反对的)
3、比较: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听了摇头。
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讲什么?
2、默读自然段,把曹冲说的话画下来,并用“△”画出称像时的动词。
3、交流:4些动词准确,具体写出了称像的步骤和方法。
3、用“先…再…然后…最后…”叙述称象的过程。为什么往船上装石头时候,为什么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想一想,和官员们的办法比,谁的办法更好?为什么?
4、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曹冲什么样的品质?(认真观察事物,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品质)
6、比一比: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第五自然段、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
总结延伸
如果现在让你们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知识链接: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现存的大象仅两种,非洲象和亚洲象。非洲象体型较大,最大的雄象约7吨重,雌雄象都长有发达的象牙;亚洲象略小,最大的体重越吨,仅雄象才长有发达的象牙。象的鼻子粗大,但能拾取针等细小物。象的听力很强,能听出森林中的各种声响。但是它的视力极差,是著名的“近视眼”,对静止不动的东西只能看到10米远,即使活动的东西也只能看到30米远。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读书《百家姓》
XX年6月,中国最新版百家姓排行出炉,“王李张刘”居前。“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为全国前20大姓氏,其中王姓达到9468万人,占总人口的71%。
中国朝代顺序表:夏、商、周[西周、东周]、秦、汉、三国时期、晋、南北朝[南朝、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板书设计:
赶象上船
船沉画线
装石画线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周《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 篇5
设计
第二时
教学目标:
、理解“群山环绕”“隐隐约约”“好像披上轻纱”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2、背诵2-4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感受描写日月潭美景的词句;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三、精读文、请大家默读文,日月潭是个什么样的,留下了什么印象。
2、很美!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形容,你可以选哪个词?
3、(边板书边说)这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板书:风光秀丽)你能具体说说哪里的风光秀丽吗?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日月潭的风光秀丽?
(小组说说)
第一段里的“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名胜古迹。
第三段的第二行“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漾在湖水中。”(师板书:清晨)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板书:中午)
4、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日月潭不同的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读一读,把你喜欢的介绍
给大家。自己读。(生自读文)
(1)谁来,选择你喜欢的介绍一下。
(2)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是啊,第一段太美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展示)
第一段:
a同学们,来看一下第一段我们可以从中知道什么?知道日月潭的面积,它的位置还有那里的景色。
b你说得真完整。它的面积怎么样啊?(很大)
老师这里带来了一个资料,请大家一起来看。
d同学们,除了感受到了日月潭的面积大,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它的环境很好。
e环境很美,谁能读出这种大和美的感觉来?(指名读这一段)
第三段:
a同学们,你还觉得哪里美呢?
b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这一段非常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老师也觉得它很美,想给大家读一读,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展示)(师配乐朗读这一段)
d请大家睁开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e(展示)好像看到了山里点点灯光的一面,好,我们从图中看一下,点点灯光。(指屏幕图片)这就是那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若隐若现,你能看得清吗?看不清我们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啊?隐隐约约(教师板书隐隐约约)
f所以我们说,清晨的美是一种隐隐约约的美!那同学们其实,今天的天气就是朦朦胧胧的感觉,今天下起了薄薄的雾,同学们,能不能体会着读一读,谁能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你读得可真美!我们能不能一起来读读?
第四段:
a同学们,你还能感觉哪儿美呢?
b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好,中午时的日月潭很美,自己读一读。(生自读)
刚刚我们找到了清晨时那种隐隐约约的美,你能不能也找一找中午时是一种怎样的美?请大家可以结合着图中来找。很清晰的美(教师板书
清晰)
d他找到了一个词语,中午时给我们的感觉很清晰,那中午时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生齐:不是。蒙蒙细雨下起雨时是怎样的感觉啊?朦胧。你真会读书!(教师板书朦胧)
e师展示图片:请大家来看,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什么?我看到了湖中央有一座小岛。这座小岛你观察到了,还有吗?远处有没有?看到了远处山上的房子。远处山上的房子我们看的非常清楚,像这种感觉啊我们叫做很清晰,谁能给大家读出来。(指名读这一段)
f师展示:请大家来观察一下这幅图,你又有什么发现?朦胧。很朦胧的感觉,你能看清远处的景物吗?不能。所以我们就把这种若隐若现的感觉就叫做朦胧,谁能给大家来读一读?(指名读)你读得很美,谁能再声音洪亮地读一读?(指名读)太美了,我们跟着她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
4、日月潭的美我们怎么都欣赏不完,也读不够,老师想和大家合作来读,好不好?男生读蓝色部分,女生读红色部分,黑色的部分老师读。(展示)(师生配合读)
第二段:
师:多美的日月潭啊,同学们,你还觉得哪里美,可以来说一说?
生:“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师:你读的可真美,我都感受到了这种美,一起来看,(展示)这就是文的第二部分,同学们,你们能找到日月潭的位置吗?日潭在哪?月潭在哪?日月潭名字的来由?请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生小组内交流)
师:他们的位置你知道了吗?老师这里有一些小卡片,找一个同学来贴一贴,其他同学来看一看他贴得对不对。
(生上黑板中贴日潭,月潭和光华岛的位置)
师:同学们,她贴得对不对?(面向刚才那位同学)你能说一下为什么这么贴吗?给大家说说。
生:因为文上是这样写的。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师:文中还写到了光华岛的位置在哪啊?
生:中间
师:哪里中间啊?湖水的中间。
师:是啊,同学们日月潭就是由北边圆圆的日潭和南边弯弯的月潭组成的,所以它才被人们称为日月潭。(展示)
(展示导练稿,学生画的日潭、月潭和光华岛的位置。)
6、谁能找出躲在文段中的比喻句?
(1)对,这是一个比喻句,你真会读书。请大家也说一句带“像”的句子。
(2)你们的比喻真形象。关于日月潭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想听吗?师配乐和图片讲述关于日月潭的故事)同学们,听了这么美的故事,你能不能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我们一起试一试。(生齐读该段)
四、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游览了日月潭,看到了清晨时那种隐隐约约的美,看到了中午和雨天那种清晰和朦胧的美,同学们,我们又一次地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这真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说一下最后一句(展示最后一句)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同学们日月潭很美,但是它仅仅是宝岛台湾的一部分,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去实地看一看那里的景色。其实啊,我们的家乡也很美,你能说一说我们家乡有哪些美景吗?
由来:日潭、月潭
9、日月潭
清晨:雾、晨星、灯光
(隐隐约约)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周《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 篇6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
2.讲主要内容。
二、朗读感悟,交流探究
1.探究第三段
(1)体会第四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这个自然段,并没有具体地写蟋蟀的住宅的情况,只是交代了作者为研究,才又“搜索”它们的巢穴的。这是为下文写蟋蟀住宅的内外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交代。)
(2)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蟋蟀住宅的特点的?(内、外)
(3)外部和内部各有什么特点?(外部:①向阳②隐蔽③干燥④有门⑤有平台;内部:①简朴②清洁③干燥④很卫生)
(4)蟋蟀的住宅从内到外给你以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后归纳
(温暖:朝着阳光;安全:草丛中隐藏、隧道弯弯曲曲、不碰门口半掩着的草丛;便于排水、干燥:堤岸;卫生:仔细耙扫门口、收拾平坦,墙壁光滑;简朴:没有什么布置。)
(5)理解“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一句。(这是个泥人句。“当……时候”这个介词结构,专用表示时间,然后再写出这个时候,蟋蟀已经劳动结束,可以在平台上“弹琴”,实指它“叫”。在这句话中,作者巧妙地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为“弹琴”,又将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让读者感到,这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它不仅能藏身栖息,而且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劳动之余,四周静悄悄之时,住宅的主人操琴弹奏,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形象的语言也反映了昆虫学家对昆虫的特殊感情。
体会“主人有的是……平整”一句。(是说它很勤劳)
(6)理解“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一句。(用“伟大的工程”来形容蟋蟀挖掘的洞穴,似乎有些太夸张了,然而用蟋蟀挖掘洞穴的工具来作比较,说是“伟大的工程”却一点也不为过。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么的柔弱,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相比,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超凡举动。)
2.探究第三段
(1)分层:第一层(7):写建造的时间和怎样建造。
第二层(8):工作速度快,不知疲倦。
第三层(9):长时间修整。
(2)感悟探究
①动工的时间如何?将第一句话用“当……时候”改写。(当十月来临,秋冬初寒的时候,蟋蟀就开始造房子了。)
②如何建造?说明什么?(说明它是使出全身的劲进行挖掘的)
③进展如何?累了怎么办?
“我一连……不耐烦了”说明什么?(说明蟋蟀挖掘的时候很有耐心,不停地工作,能吃苦耐劳。)
④怎样修整?“即使……只要……还……”一句何意?(从秋天开始建造,到冬天还在整修,说明蟋蟀建造住宅非常认真,一点也不马虎。[也就是开头说的“不肯随遇而安”]可见它住宅出名是靠它认真辛勤劳动得来的。)
(3)小结:对于蟋蟀如何精心建造住宅,作者是从三方面介绍的:①动工时间;②怎样挖掘;③不断修整。
三、全文总结
1.“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设疑: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你觉不觉得有点太夸张了?为什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潜心读书,引导学生从朝着阳光、倾斜的隧道、深度和宽度、隐蔽的门口、平坦的平台、光滑的墙壁、清洁干燥的屋子内部等,感受到蟋蟀身上似乎有一种聪明和才智,知道住宅要向阳,能排水,大小要适宜,住所要简朴、卫生。然而,它们用来建筑这座住宅的工具却又是那样柔弱的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腿,让学生从这种明显的反差中体会到,蟋蟀能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所以说它是伟大的工程,绝不夸张。充分体会到这一点之后,我们不禁也要发出感叹:“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2.中心:《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通过作者介绍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我们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写作手法:
作者在文章中大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如“专家”“主人”“大厅”“卧室”“弹琴”“唱歌”“修理”“休息”等。这样写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也便于表现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四、布置作业
1.摘抄佳句。
2.选读《昆虫记》。
板书设计
出名原因:唱歌 住宅
住宅选择:慎重 不肯随遇而安
外: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
蟋蟀的住宅 住宅特点 吃苦耐劳
内: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
时间:十月
建宅过程 进展:快
整修:长时间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教案】相关文章:
1.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教案
2.《蟋蟀的住宅》的第二课时教案
3.《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4.课文《蟋蟀的住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5.《蟋蟀的住宅》教案
6.《蟋蟀的住宅》小学教案
7.蟋蟀的住宅教案
8.蟋蟀的住宅的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周《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 篇7
一、 教学要点:
见目标3
二、 教学内容和步骤
1、 学生展示朗读,教师点评。(5min)
2、 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那在读了那么多次的课文后,你觉得史铁生的母亲是怎样的母亲?(伟大、无私、坚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25min 讨论10min)
A、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文章中描写母亲神态、语言和动作的词语或句子,并讨论这些词语和句子都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质和特点?教师巡视,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点拨。
明确: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有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母亲理解儿子所承受的痛苦,当儿子发泄时贴心地走出去,但又十分害怕儿子做傻事所以只能躲起来偷偷地看,偷偷地哭。这母爱是如此细致和深沉。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咋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当时“我”万念俱灰,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我说出的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母亲的心中,母亲知道自己必须要坚强,必须要给儿子鼓励,让他重燃对生命的希望。然而“我”那个时候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有领悟到母亲的良苦用心和深情,后来回想,则是无比痛心。
(3)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拉拉”地飘落。母亲来了,挡在窗前
害怕儿子触景生情,转移儿子的注意力。体贴入微。
(4)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病种的母亲仍心系于我,而我却……
(5)她高兴地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絮絮叨叨地说着” 母亲对于我的一丝小转变的高兴。
(6)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担心自己的措辞会影响儿子的情绪,体贴细微。
3、母亲早已离世,空留我遗恨。而如今的我,还想寻死吗?(8min)
明确:如今的我已经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和热爱。“看菊花”“黄色……白色……紫红色……”,排比句式写出菊花的美以及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对生命的热爱。“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了。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这是文章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体现了我心中的坚强和自信;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勇敢面对生活的磨难。
4、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呢?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而忽视了家人对自己的付出。如果有,那就抓住现在,写一张小卡片去表达你的歉意和感激之情吧。不要像史铁生先生一样,空留遗憾。(5min)
三、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母亲
暴躁、暴怒无常 耐心安慰,体贴细微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周《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与作用得到了新的定位,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为学生提供方便的,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文章文质兼美、极有意境、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获得真实情感体验,进而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课文插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便用教材。本篇为首次出现不注拼音的课文,看图读文,让学生尝试着自己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三个字
2.理解重点词句,知道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而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飞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现象,对于刚刚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是极有难度的。所以教师要通过演示课件“雪化成水、水蒸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自然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四、教具准备
雪孩子剪影,生字卡片,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
五、学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翻到第24页,默读课文第一段:
1、想象故事发生前天气是怎么样的?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雪下得大,下的时间也长呢?(从“一连、好几天”看出雪下得大。)
3、一齐来读读这段,大家重读“一连”、“好几天”这两个词语,读出雪下得很大,下得久的意思。
3、下了这么大的雪,屋外该是怎样的美景呢?请大家观察黑板上的雪景图,再说一说。
(多请几个学生描述。可以各不相同。)
3、这天,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办事去,可小白兔缠着妈妈也要跟着去,但后来小兔又不去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二)学习第二、三段。
1、兔妈妈要出门去,小白兔为什么要跟着去?
2、一起来朗读第二段,读出小白兔非常想跟妈妈出去的意思。3、为什么小白兔后来又不跟妈妈去了呢?(演示投影片)请大家看投影片,并联系课文说说。
4、这个雪人怎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让本来缠着妈妈要出去的小白兔也不再出去了。我们来看看,兔妈妈跟小白兔堆的是一个怎样的雪人呢?(出示雪孩子图形剪影,贴在黑板上)
(这个雪孩子的头上戴着一顶非常漂亮的金边绿帽子。它的眼睛黑黑的,圆溜溜的。鼻子红红的,尖尖的。有一张红嘴唇的小嘴巴。脖子还围着一条粉红色的围巾。它还有一个胖乎乎的身子。)
5、那小白兔和雪孩子在一起是怎样玩的呢?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一边欣赏,一边展开想象,然后告诉老师,听了这段音乐,你好象看到了小白兔和雪孩子是怎样玩的?他们玩得怎么样?(抽学生讲述想像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的各种情景。)
6、从哪儿看出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很开心?(从文中找出体现“开心”的人物动作、神态及相关的词语。)7、理解又~又~: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8、说一说:又()又()的词语。
9、读这一段时,你心情怎样?那大家用高兴的语气来读第三段。(三)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小白兔和雪孩子说完话后,他感觉到有点冷也有点累了。请大家齐读课文第四、五段,看看小白兔干什么去了。
2、(演示投影片)你们看,小白兔睡得真甜啊。可是,就在小白兔睡得正甜的时候,在他身边却发生了一件十分危险的事。这是一件什么事呢?(放课文的第六段朗读录音,演示投影片)这件事小白兔知道吗?为什么?
3、这样一来,小白兔就有可能被大火—— 这样一来,小白兔就有可能被大火——(学生想像几种可怕的后果。)
4、雪孩子这时也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家着火了。那雪孩子的心情怎么样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非常着急。)
5、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抽学生读第七段)读出雪孩子非常着急的心情。
(四)学习第八、九、十自然段。
1、雪孩子跑到小白兔的家门前,面对滚滚的浓烟,熊熊燃烧的大火,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就在大火中,它是怎样做的呢?(放录象:雪孩子火中救小白兔一段)
2、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什么地方最使你感动?
3、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深受感动。多好的雪孩子啊,面对将被大火吞没的小白兔,它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烟是那么呛人,火是那么烫人,它全然不顾,在大火中寻找着小白兔,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小白兔,它一把抱起小白兔向屋外冲去。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读读第八、九段吧。
4、由于雪孩子的舍身相救,小白兔得救了。然而我们可爱的雪孩子呢?(放录象:雪孩子融化的一段)
5、小白兔得救了,然而,当他醒来发现雪孩子不见了的时候,小白兔心情怎样?
(五)学习第十自然段。
1、雪孩子离开我们了吗?那它在哪儿呢?(放课文第十一段的朗读录音。演示投影片)
(可爱的雪孩子在天上,它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2、兔妈妈看着那朵美丽的白云会说些什么呢? 3、小白兔又会说些什么呢?
4、这节课学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喜欢这个可爱的雪孩子吗?你们身边有想雪孩子这样助人为乐的人吗?举例说说。
三、小结。
同学们,只要我们心地善良,从小事做起,处处为别人着想,让我们也成为一个个可爱的雪孩子。四、作业设计:
1、把课文中的小故事讲给你的伙伴听。
2、把雪变成水,水蒸发形成云,云又变成雪的过程告诉你的好朋友。3、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
五、板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周《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 篇9
搭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欣赏到了搭石与人们构成的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图,有哪些风景图呢,请同学们齐说(生齐说,课件呈现:老人调整搭石图、一行人走搭石图、两人互让走搭石图、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图)
师:这些都是我们用眼睛能够看到的美,这节课我们将更深入地来理解课文,用心感受搭石背后所蕴藏的更美的东西。首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2-4段,找出能体现看不见的美的词句,并用横线标出。
二、深入品读第2-4段的人物美
1.老人调整搭石图
(1)师:在老人调整搭石图中,你找到了哪些词句可以体现看不见的美?
生:“无论怎样”、“只要”、“一定“、“搭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2017.3.1 最新版
(2)师:请同学们再反复品读下这些词句,然后说说: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了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
生:认真细致、一心只为他人着想,„„(板书)(3)师:那么,再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① 当老人踩到了不稳的搭石,他的心里会怎样想?
生:(着急、得赶紧找块平整方正的石头搭上,万一其他人踩到就不好了„„)
② 此刻你看到他的表情、动作又会是怎样的呢? 生:(皱眉头、叹气、急忙找搭石„„)
师:那你能不能带上你的表情来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呢?
③ 当老人调整好搭石满意地离去时,他心里又会怎么想?表情会是怎样的?
生:(这下可好了,其他人可以安全过溪了,„„开心,脸上绽开了笑容„„)
师:请同学们带上你们的表情来回答这个问题。
师:从以上老人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这是一位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老人。
(4)小结:以上是我们通过寻找词句、想象画面来感悟老人的内心美,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来感悟第二个画面吧。
2.一行人走搭石图
(1)师:在这幅图中,你找到了哪些词句可以体现看不见的美呢?
生:协调有序
师:那么,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们呢?
生:(互助互爱,为他人着想„„)(2)师:那人们是怎样协调有序的呢?
生:(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师:人们走搭石,如果抢路或突然止步,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人们就会掉进水里、不能安全过溪„„)
2017.3.1 最新版
(3)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把这段朗读下,要读出人们的协调有序,读出人们的美好心灵。
(4)小结:在刘章爷爷家乡有一句俗语叫“紧走搭石慢过桥”,体现的是人们的协调有序,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乡亲们互助互爱,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和谐的山村。所以啊,经常到山里的人,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3.两人互让走搭石图
(1)师:从两人互让走搭石图中找出可以体现看不见的美的词语。
生:(总会、招手示意、让、等、才„„)
师:一个“让”字,让出什么样的风度呢?“等”,什么样的人才能等呢?
生:(谦让、为他人着想„„ 相亲相爱、团结互助„„)
师:那就请同桌之间表演两个人互让走搭石的情景,请学生到讲台前示范。
(2)点评:这对同桌的表演很出色,通过观察他们的手势、表情,让我感受到了人们那种相亲相爱、互让互助的美好品质。请同学们带上你们的感情朗读这个画面,体会他们的心灵美。
4.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图
师:家乡的人们还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课件)。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从文中你找出哪些可以体现看不见美的词语?
生:(总要、伏、理所当然)
师:从这些词语中,你又体会到了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年轻人? 生:尊老敬老、乐于助人„„(板书)
师:现在我是那位老人,谁来做年轻人,请个小伙子吧。师:请你做做“伏”的动作。
师:我们看到这位小伙子深深地弯下了身子,弯得很恭敬,这样,我就能轻而易举地趴在他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到了对岸,2017.3.1 最新版
年轻人需要老人向他道谢吗?
生:不需要。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家乡的人都习以为常了,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师:那老人没有向年轻人道谢,年轻人会不会生气呢? 生:不会。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在想哪,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因为();
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因为()。(课件)
师:是啊,通过这一代又一代的“理所当然”,我们可以体会到家乡的景美,家乡人的情更美。
(三)小结
同学们,在我们眼里这是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静静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悔、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齐读第5段。
作者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借一排排的搭石,表达了家乡人的美好情感,这是一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四)作业布置
作者从不起眼的搭石中发现了美,对你有什么启发呢?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
附:板书设计
搭石 ——借物喻人
2017.3.1 最新版
(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老人调整搭石
(互助友爱的、默契的)一行人走搭石
(相亲相爱、谦让的)两人互让走搭石
(尊老敬老的、乐于助人)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周《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 篇10
新人教版教案
朗读全文,内化情感。
1结合文内容体会文中四个省略号所表达的意思,并试着说一说省略的内容。
2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有什么感受?请你带着这种感受朗读文。
随文练笔,加深感悟。
结合后问题:你想对文中的母亲、“我”和妹妹说点什么?引导学生同人物对话,并写下来。
背诵语段,丰富积累。
1按照后要求背诵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2学生可在此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1引进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有关文摘。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摘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我有一个凄苦的梦„„在梦里,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地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儿。这个梦一再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
──摘自史铁生《有关庙的回忆》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摘自史铁生《合欢树》
2推荐阅读史铁生相关作品。
阅读《我与地坛》《合欢树》《有关庙的回忆》,进一步体会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篇11
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提升学生的语文运用本事和合作创新本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妨在课前写一篇语文教案,它对你的工作有许多帮助。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276551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在给爸爸的信里都写了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露西懂得寻找生活中快乐美好的事物的乐观态度。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差别,体会露西心情的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我手上有许多小朋友给爸爸妈妈写的信,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教师读信)
2.你们觉得哪封信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3.接下来我们看看另一位小朋友露西是怎么给她的爸爸写信的。(板书课题:一
封信)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
2.同桌轮读,互相纠正错误。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1)露西在给谁写信?
(2)露西写了几次信?露西在信上分别写了什么?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露西的爸爸,要过才能回来,所以露西想给爸爸。
四、指导书写会写字1.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和笔画、笔顺。
(出示生字课件)2.重点指导易错字。
今:偏旁“人”一撇一捺要写得舒展。
圆:全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再封口。
灯:“火”先写两点,再写撇、捺。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如果你有半年见不到爸爸,你的心情怎样?(学生答:非常想念)那么你会
怎么做?(学生自由回答)你们还记得露西吗,她给爸爸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
看露西的信中都写了什么吧!
二、理解课文,品读感悟
1.出示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有谁来说说:露西为什么想要给爸爸写信?
(3)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①这段话一共有几个句子?
②露西回到家后做了什么?
③从第1、2句话中可以看出露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勤劳,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
2.出示第3自然段。
(1)露西在给爸爸的信中写了什么?(不开心、冷清)
(2)为什么露西说“家里总是很冷清”?理解“冷清”一词。(家里只有妈妈
和露西,没有人逗露西玩,露西觉得很孤单,很不开心)
(3)你有过和露西一样的感受吗?说一说吧。
3.出示第4~6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
(2)思考:“可是我写得不好。”为什么露西会这么说?你觉得露西写得好不
好?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
4.出示第7~14自然段。
(1)指名学生开火车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2)思考:露西在重写的信里写了什么?
(小狗希比希,螺丝刀,看电影……)
(3)品读妈妈说的话。(课件出示)
①“我们过得挺好。”(“我们”过得好吗?为什么妈妈要这么说?)
“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要知道螺丝刀放在哪儿有什么作用?)
②从妈妈的话里,你想到了什么?(要学会自己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困难)
(4)这封信和上一封信有什么不同?(露西写了比较开心的事情)两封信中你
比较喜欢哪一封信,为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5.教师总结。
生活中总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也有许多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多和我们的亲人、朋友分享快乐。
三、拓展课文,实践体悟
你在生活中有碰到哪些快乐的事情?你最想和谁分享?那么我们也来写一
封信吧。可以写给爸爸妈妈,也可以写给同学和朋友,还可以写给老师哦。
#184262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2
一、说教材:
《翠鸟》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在老渔翁的启发下,“我”体会到喜爱翠鸟应该把它当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鸟饲养的念头。
抓住事物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漂亮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
根据大纲要求,三年级阶段着重进行段的训练,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使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具体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学习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2、感受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课文写翠鸟外形特点和捉鱼的第一、二、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生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动态的东西所吸引,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教学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益。
三、说教法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学习目的和学生实际,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教法:
1、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寓教于乐,学生乐学乐用。
2、朗读体会法:教学时根据本课的特点,指导学生在默读中学会思考,在朗读中想象、体会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对比理解重点词语:教学时通过读句子,分析两个对比句的异同,并说说哪个用得好,好在哪里,加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突破难点。
四、说学法:__x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小鸟,像孔雀、画眉、黄莺……下面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对了这是翠鸟。翠鸟又叫“叼鱼郎”,它生活在__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有着高超的捕鱼本领。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翠鸟的。
2、出示课题(齐读)
3、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翠鸟的特点,谁能告诉老师,是哪三个方面呢?
(指名回答,师板书:外形活动住处)
4、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有关翠鸟的录像,看看翠鸟的外形和活动有什么特点?
5、小结: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图片,看图说说翠鸟的外形特点。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默读第一自然段,按要求把有关的词语找出来。
3、指名说说你找到的词语,再齐读。
4、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翠鸟的外形?
(爪子——羽毛——眼睛——嘴)
5、板书:爪子(红色)羽毛(漂亮)眼睛(透亮灵活)嘴(尖、长)
6、重点理解描翠鸟羽毛的三个比喻句。
7、用喜欢、赞美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1)翠鸟的动作怎样?
(2)课文第二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3)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2、分析课文第二自然段:
(1)翠鸟的叫声有什么特点?它喜欢怎样的活动?
(指名回答)
(2)比较句子
(3)课文第二自然段还写了翠鸟的什么动作?(等鱼)
(4)板书:等鱼:一动不动注视(静)
(5)指导朗读
3、分析课文第三自然段:
(1)欣赏翠鸟捕鱼的录像。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3)自由读翠鸟捕鱼的句子,用“△△”划出有关词语。
(翠鸟)说课,标签: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4)板书:捕鱼:蹬飞叼飞(动)
(5)分小组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6)汇报讨论情况。
(7)比较句子
(8)指导朗读
4、小结:
翠鸟不但外形美丽,而且是捕鱼高手,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把翠鸟捕鱼经过表达了出来。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体会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
2、谈理解,你读懂了什么?
3、板书:峭壁上
4、师归纳:
老渔翁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小溪尽头的峭壁上,翠鸟来这里是和我们做朋友的,我们打消了捉它的念头,只是希望翠鸟在茂秆上多停留一会儿。
5、文章表达了对翠鸟怎样的情感?(板书:喜爱)
(五)总结全文
1、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并写出了它在捕鱼过程中动作神速、身手敏捷的特点,分别从静到动两方面表现出来,使人们不禁对翠鸟产生喜爱之情。
2、说话练习:
请你学学,用最美丽的语言赞赞你所喜欢的动物。
(六)课外延伸
1、欣赏鸟类的图片
2、课外延伸
读一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外形、捉鱼动作的句子,再把你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自选课文中的一部分内容,如,“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用彩色笔画一幅画。
请你以“我喜爱的鸟”为题,仿照《翠鸟》抓住事物特点来写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鸟。
#184247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3
一、说教材
《我选我》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王宁小朋友自己选自己当劳动委员,说明了一个人要自信,要敢于表现自己。
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本身。
对这件事,同学们有个认识过程。大家都愣住了,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从教室里响起的一片掌声中,可以看出大家对王宁此举的认同和拥护。我选我,体现了王宁真心诚意地为同学服务,因而受到大家的拥戴。
结合本课的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一节。
4、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人民服务。
这一课时的重点是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了体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这节课我准备了课件、课文录音,来增强教学效果。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是揭题质疑。出示课文插图,我设计的导语是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即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副图画,大家想看吗?你知道图上的这位穿红色上衣的小男孩是谁吗?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接着质疑:大家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就纷纷发表意见。
然后让同学们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二是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是让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篇,其次是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生字词。最后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地加深对生字词的认识,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环节三是指导书写生字。这是教学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说出他记住了哪个生字,他愿意和哪个生字宝宝交朋友,()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来提醒大家要注意生字的读音、写法等。在此基础上,我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员.最后让学生描给,临写生字。在学生描红的过程中播放儿童音乐,这样给课堂带来了活跃地气氛。
环节四是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在学生充分认识了生字后,请数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我要求其它学生认真听,然后给读课文的学生作出评价。在学生反复读文本后,学生说说自己读文本后知道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板书。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五是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反复读这一自然段,在此基础上,问学生你们读懂了什么?
环节六是总结课文。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我将这样总结课文:这篇课文写了王宁小朋友自己选自己做劳动委员,说明了一个人要自信,要敢于表现自己。
环节七是完成练习。出示课件,这一练习的目的是巩固知识点,让学生学会说一句话,同时让学生知道谁是什么?、什么是谁?这样一个句式。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184246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4
一、说教材
《小池》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这首诗里,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题的研究思路、新课标的精神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利用纵横数字输入法帮助学生学习生字的读音、字义。
2、运用纵横数字输入法默写古诗,既有效地检查每个学生对古诗的掌握情况,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
3、运用纵横数字输入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独立思考的人。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纵横数字输入法帮助学生学习生字词。
难点:运用纵横数字输入法默写古诗。
四、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确保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意义;并在学习过程中实施小组学习、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同时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说教学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2)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3)运用纵横,默写古诗
(4)归纳总结,补充拓展
#178969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5
教材分析:《假如》是一首儿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歌从儿童的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基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认读4个生字“寒、袭、、觅、饿”。会书写7个生字:“击、叹、哭、泣、粒、腿、幸”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身边老弱病残人群的生活,通过读书、感悟、体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认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关爱他人的愿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认读4个生字“寒、袭、、觅、饿”。会书写7个生字:“击、叹、哭、泣、粒、腿、幸”。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认字、写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铺垫,激趣揭题。
播放课件:《神笔马良》动画片片段
1、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
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孩子用马良的神笔画了什么吗?板书课题:《10、假如》并让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
1、同学们,老师很想把这首优美感人的诗歌读给你们听,你们听听老师读的怎么样,好吗?
2、提出听读的要求:
这首诗歌有几小节?边听边用笔标出序号。
3、你们要边听边思考:课文中说“假如有什么?”
三、整体感知,识字读文。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语。
师:你们也想像老师这样读吗?我相信你们比老师读得好!不过,现在有几个小淘气在和你们捉迷藏,你们能找到它们吗?请看课后“我会认”和“我会写”里的生字请大家一边读书一边拿铅笔用“——”勾出“我会认”里的生字词语,用“~~”画出“我会写”里的生字词语。
2、说出生字朋友的名字。(出示生字的课件,多种形式认读)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师:这几个小淘气都找到了吗?请把每个生字朋友的名字叫三遍。
2、去掉拼音读:这些生字宝宝摘掉了头上的帽子你还认识吗?
寒、袭、觅、饿、击、叹、哭、泣、粒、腿、幸
3、送生字“回家”。
师: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又回到了句子妈妈的怀抱里。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呢?谁愿意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出示句子的课件)
4、出示词语课件我们一起来给生字宝宝“找朋友”,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找,组在一起是个词。找到一个领着大家读两遍:
寒冷、袭击、觅食、哭泣、叹息、谷粒、不幸、好腿
巩固生字词的方法:找小老师领读,自由认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多种方法的识字过程中,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认真投入其中,并且爱学乐学。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周《语文园地二》第二课时教案】推荐阅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09-28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05-10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3.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0-27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06-07
二年级语文园地四教案07-15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周第二单元《明月》教案08-30
四年级语文第九周教案07-23
小学二年级语文园地一教案06-21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