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说梁启超

2024-06-13

中国少年说梁启超(共8篇)

中国少年说梁启超 篇1

中国少年说—梁启超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梁启超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候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剌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头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于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拏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梁启超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渐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

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全、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自余历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谓为一国之老也则不可。一朝廷之老且死,犹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谓中国者何与焉?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玛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以国事被罪,逃窜异邦,乃创立一会,名曰“少年意大利”。举国志士,云涌雾集以应之,卒乃光复旧物,使意大利为欧洲之一雄邦。夫意大利者,欧洲第一之老大国也,自罗马亡后,土地隶于教皇,政权归于奥国,殆所谓老而濒于死者矣。而得一玛志尼,且能举全国而少年之,况我中国之实为少年时代者耶?堂堂四百余州之国土,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岂遂无一玛志尼其人者!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尝爱读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谚有之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者也。吾见乎玛志尼之能令国少年也,吾又见乎我国之官吏士民能令国老大也,吾为此惧。夫以如此壮丽浓郁、翩翩绝世之少年中国,而使欧西、日本人谓我为老大者何也?则以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几十年八股,非写几十年白折,非当几十年差,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非唱几十年诺,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则必不能得一官,进一职。其内任卿贰以上、外任监司以上者,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备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则耳聋,非手颤,则足跛,否则半身不遂也。彼其一身饮食、步履、视听、言语,尚且不能自了,须三四人在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责之以国事,是何异立无数木偶而使之治天下也。且彼辈者,自其少壮之时,既已不知亚细、欧罗为何处地方,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犹嫌其顽钝腐败之未臻其极,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

脑髓已涸,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畀于其手。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也!而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诺、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号,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盘旋其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于此而告之以亡国也,瓜分也,彼乌从而听之?乌从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既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两年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过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之人民作仆为奴,以赎我一条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难办?呜呼,今之所谓老后、老臣、老将、老吏者,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使走无常当医生,携催命符以祝寿。嗟乎痛哉!以此为国,是安得不老且死,且吾恐其未及岁而殇也。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棰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作者自六岁时即口受记忆,至今喜诵之不衰。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国之少年”。

中国少年说梁启超 篇2

关键词:梁启超,新闻,中国梦

随着当今新闻事业的发展, 新闻记者的队伍逐渐壮大。加上网络的飞速发展,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形式涌现, “记者”这个职业的门槛也降低了。近年来, 虚假信息、虚假广告、有偿新闻、新闻娱乐化等现象也逐步被曝光。于是, 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也变得没有以前那么“高大上”。

梁启超在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史上是有着巨大的贡献的。1896年, 梁启超写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深刻阐述了报刊与国事的密切关系。在1902年的《敬告我同业诸君》里, 他呼吁各同业诸君要“尽天职”, 要具有献身国事的使命感、责任感。他对新闻从业人员角色定位的认识也在这个时候展露出来。

目前, 国内对于梁启超新闻思想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了, 专门针对新闻职业观的研究也有一些。樊亚平的《“意有所在, 凡归政治而已”——梁启超报刊职业认同探析》, 从职业认同的视角出发, 对梁启超作为“报人”的职业认同进行了考辨, 文章的重点在于考究梁启超对“报人”的职业认同感。而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从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 阐述他少年“中国梦”的政治抱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政治抱负, 所以梁启超才会从政治上去分析报刊的功能和作用。而他对报刊作用的这种认识也逐渐形成了他对新闻从业人员角色定位的认识。最后, 以古鉴今, 结合时代主题, 提出对当今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继续传承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梦”, 担当起“政府监督者, 国民向导者”的重任。

一、梁启超和他所处的时代

1873年, 梁启超出生在广东新会。这一年, 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自鸦片战争爆发, 中国和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后, 中国就面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再加上国内一片混乱, 天灾人祸不断, 政治黑暗, 太后专权, 朝廷昏庸, 贪污腐败横行, 社会腐化, 民智不开。后来梁启超总结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时, 这样说:

“……我国民全陷落于失望时代。希望政府, 政府失望!希望疆吏, 疆吏失望!希望政党, 政党失望!希望自力, 自力失望!希望他力, 他力失望!……” (《饮冰室自由书》)

梁启超从小聪慧过人, 十六岁中举, 但是他并没有踏上科举仕途之路。在1890年, 梁启超中举后的第二年, 他师从康有为, 开始走上一条救亡图强、变法维新之路。1894年6月, 梁启超随康有为上京参加会试, 当时正值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期间。到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 中国和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结束。这一年, 也正是洋务运动破产的一年。此时, 梁启超开始意识到, 仅靠“师夷长技”, 提高军事装备、机械技术水平, 并不能使中国振兴起来。那么, 到底要怎样才能振兴中国、救亡图存呢?梁启超在救国的道路上一直在探索着, 他经历了从维新派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转变, 他既支持过孙中山, 也拥护过袁世凯。梁启超的这些无异于“墙头草”的举动, 其实都归于他爱国、救国的热情。

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梦”

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先后经历了戊戌变法维新时期、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与“新民”时期、1905年前后的“开明专制”时期、君主立宪论时期、“虚君共和”和“共和专制”时期、社会改良主义时期这六个阶段。虽然随着社会历史环境还有其自身认知的变化, 他的政治思想不断的发生改变, 但是梁启超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中国梦”始终都没有改变。从梁启超少年时期开始, 面对几乎陷于绝望的国家惨况, 他就主动扛起救国的重任, 他的《少年中国说》一文, 深刻表达了他要充实武装自己, 振兴中华的“中国梦”, 这篇文章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少年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

后来, 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并开始自己的斗争, 中国的革命运动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这时的梁启超虽仍不能忘情于政治, 却已经跟时代潮流渐行渐远, 逐渐成为了新时代的落伍者。

三、梁启超对新闻从业人员角色定位的认识

1895年, 梁启超参加康有为主持的《万国公报》、《中外纪闻》两份报纸的编辑工作, 从此梁启超的报刊工作生涯正式开始。之后他又参加创办《时务报》, 担任《知新报》撰述, 上海《国风报》的总撰稿人, 直到他晚年从欧洲游学回来都还在从事报刊活动。梁启超对报刊活动有一套自己的认识, 在报刊、新闻、舆论、写作都方面有许多的论述, 他把他的政治抱负也映射到了其报刊活动当中, 最典型的是他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直接从政治上看报刊的功能和作用。

梁启超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角色定位的认识同样也来源于其对报刊与国事关系的认识。1902年, 梁启超写的《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 阐述了报馆的两大天职:“对于政府而言为其监督者”, “对于国民而言为其向导者”。他在文中写道:

“……故今日吾国政治之或进化, 或坠落, 其功罪不可不专属诸报馆。……”

“……报馆者, 作世界之动力, 养普通之物者也。……报馆者, 救一时明一义者也。” (《敬告我同业诸君》)

梁启超认为, 报馆应该利用其自身的优势, 在监督政府的同时, 要成为国民的向导, 要给他们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知识和观点。正因为如此, 梁启超认为办报的必须是“怀才抱德”之士。1923年, 孙中山提出, 从事报刊活动的记者要“先觉先知, 应该以先知觉后知, 先觉知后觉”。而实际上, 梁启超对新闻从业人员角色定位的认识跟孙中山是相通的, 只不过他的这种认识更体现出他的政治抱负, 他觉得新闻从业人员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

四、当今时代的主题

梁启超富国强兵、振兴中华的“中国梦”跟我国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一脉相承的。2012年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 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他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 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

自2012年11月以后, “中国梦”一词开始迅速蹿红, 成为我国当今时代的主题。跟梁启超那一时代他的“中国梦”不同的是, 当今“中国梦”的实现, 不仅要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也要争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要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全面科学发展, 也要力求使个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五、当今新闻从业人员的角色定位

近年来,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当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 在新闻现场的普通网民往往能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形式比新闻记者更快的发布消息。于是, 在这个人人都能成为新闻报道者的自媒体时代, 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普通网民的挑战。

面对这样的挑战, 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更应该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新闻报道中, 要体现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调查采访, 让新闻报道比一般网友发布的信息更准确、更全面、更有深度, 要让媒体的新闻报道成为受众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的可靠信息源。这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角色定位提出的新的要求, 要能体现充分体现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性。

除此之外, 当今新闻从业人员也应该继续传承梁启超对新闻从业人员角色定位的认知, 成为“政府的监督者、国民的向导者”。在新的历史环境中, 承担起新的历史责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结束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中, 就反腐、简政放权、经济增长、全面深化改革、雾霾、社会保障、周边外交政策、中美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这些都是新时期地热点问题, 也是老百姓切身关心的问题。作为新闻从业人员, 既要监督政府在以上问题上的作为, 也要为老百姓正确地解释国家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政策, 要让老百姓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这是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新闻从业人员要继承和发扬梁启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 利用自身的职业优势, 资源优势, 主动承担起相应的历史责任, 做政府的监督者, 国民的向导者,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梁启超原著, 康雪编著, 《梁启超新民说》,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3年7月版

[2]张锡勤著, 《梁启超思想平议》, 人民出版社, 2013年7月版

[3]吴其昌著, 《梁启超传》,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

[4]王德峰编, 《梁启超文选》,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1年版

[5]丁淦林主编, 《中国新闻事业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12月版

中国少年说梁启超 篇3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从小就受到爱国思想的熏陶。甲午战争后,他积极投身维新变法运动,和康有为、谭嗣同等人为国事奔走,大声疾呼,成为和康有为齐名的爱国志士。维新运动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主要从事宣传活动。在日本,他办报纸,写文章,致力于开启民智的文化普及工作,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舆论界的骄子”。《少年中国说》就是梁启超流亡日本时期为塑造中国的现代国家形象、制造将来现代中国立国的舆论而作的。

梁启超的“现代中国”想象,首先是起因于他者对中国的命名,文章开头说:“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老大帝国”是来自于欧西和日本人的命名。梁启超对这一命名和形象深为不满,于是心中产生了“少年中国”的现代国家想象。他大声疾呼:“呜呼!我中国果其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现代中国是个抽象的概念,想象的现代中国必须是个具体的形象。梁启超在“中国”前冠以“少年”二字,使之形象化,以少年的形象和特征来指代“现代中国”的形象和特征。于是梁启超先描绘了少年的形象和特征。梁启超一反中国传统“重老轻少”的倾向,给少年以前所未有的肯定,在与老年的二元对立中肯定少年的性格和价值:如老年人保守、忧虑、灰心、怯弱、苟且等,少年人进取、快乐、盛气、豪壮、冒险等,通过这一番对性格的比较之后,作者又用诗一般的语言对两者的形象进行了比较:

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瀦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

在此,梁启超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一扫过去对少年的贬抑(如少不更事、少年轻狂等),描述了充满希望和活力、具有进取精神的少年形象。这一少年形象,具有反叛传统、指向未来的现代性,而现代性正是现代国家的重要特征。因此,这一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少年形象正是“少年中国”的象征。

梁启超在表现少年形象现代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少年中国”现代性的具体内涵。少年中国的现代性主要体现与“老大帝国”(封建朝廷)的断裂上。现代性的发生一种表述就是现代与过去的断裂:制度的断裂,观念的断裂,生活的断裂,文化的断裂。梁启超认为,“老大帝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而“少年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更重要是,梁启超认为中国过去未有国家,只有朝廷,现代国家在观念和制度上与过去的朝廷有本质的区别,表现出明显的断裂性。梁启超的现代国家观念显然来自于西方,他说:

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

这就是梁启超想象的现代国家。而中国昔未现此国,中国过去之国,虽有国之名,未有国之形,“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中国过去之国不过是朝廷的代名词而已。梁启超明确指出,现代国家与朝廷的本质区别在于:“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因此不能以朝之老少来指称国之老少,谓朝已老则可,谓国之老则不可。“老大帝国”实际上只是朝廷之谓,不是国家之谓。梁启超通过辨析国家与朝廷的区别(这是古与今,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区别),得出结论说,“然则吾中国者,前此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程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这一少年中国,是西方现代国家观念孕育的产物,它在全球化的空间想象中,认同欧西强国,并作为自己未来的行进目标。梁启超的现代国家想象打上了欧西的烙印,中国的现代性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西方的现代性,特别是早期的现代性追求更是如此,学西方,成了中国现代性的重要内容。梁启超前期的现代性追求,也明显具有这样的特点。

但是,梁启超的心态是复杂和矛盾的,他的现代性追求没有完全斩断和传统的关系,他的现代中国想象,在追求西方的现代性的同时,仍然和传统藕断丝连。梁启超一方面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向往中华帝国过去的辉煌,他说:“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煊赫。”梁氏认为这是“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梁启超想象现代中国,意在要恢复中华帝国过去的辉煌与成就,因此,他想象的现代中国又流淌着祖宗的血。这是一个中西的混血儿形象,既具现代性,又有传统性。当然,现代性是其高大光辉的形象,而传统性只是其若有若无的影子。

正是因为少年的现代性本质,梁启超的现代中国想象始终和少年的身影连在一起。梁启超认为,现代中国的主人应该是具有现代性的中国少年。只有国之主人具有现代性,国家才能成为现代国家。梁启超想象的现代中国是“壮丽浓郁翩翩绝世之少年中国”,但是欧西日本人偏偏称我为“老大帝国”。这一反差使梁启超发现,“老大帝国”形成的关键是“握国权之人皆老朽之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老朽”这一称谓,已蕴涵了反现代性,其反现代性表现在无活力、无知识、无追求、奴隶性。“老朽之人”是中国的治国者(主人),其反现代性的特征使中国无法成为现代国家,只能变成“老大帝国”。因此,梁启超认为只有乾坤换了主人,使中国少年成为国家的主人,才有可能使中国变成真正的现代国家。因此治国的责任落在少年身上,“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国家的荣辱兴衰和少年息息相关,“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隶,则烹脔鞭箠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想象的“少年中国”的形象和“少年”的形象,在此实际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在展示了现代中国的实质性的内容之后,文章结尾用象征手法和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前程无量的现代中国形象。想象的现代中国如一轮红日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华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中国少年说 篇4

(领)今天,中国少年说――

(台上)新起点,(台下)大道畅,(台上)教领先,(台下)英才降。

(台上)育人为本,改革创新;(台下)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全)百年大计,千秋大业,民族复兴,壮我华邦!民族复兴,壮/我/华/邦!

(领)此刻,人民小学少年说――

(台上)爱国厚德,崇文求实,传/百年翰墨,续/世纪弦(xián)歌!做/最好自己! (全)爱国厚德,崇文求实,传/百年翰墨,续/世纪弦(xián)歌!做/最好自己! 至真,至善,至美!向上!向上!!向上!!!

(领)红日初升,(全)其道大光;(领)河出伏流,(全)一泻汪洋;

(领)前途似海,(全)来日方长。(领)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全)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全)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合唱: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兴旺,中国兴旺。擂响太阳,热血方刚。少年中国,壮志飞扬。

《中国少年说》读后感 篇5

将其延伸,拓展到当今中国,同样需要放低姿态,锐意进取。众所周知,中国在2010年第二季度已经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顿时,世界毫不吝惜地将掌声给了崛起的日益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国。甚至有预测称,中国到2025年GDP将占世界总GDP的15%,而印度、日本的GDP将分别占世界总GDP的10%和5%。这一数值和1820年西洋的近代化尚未波及到亚洲诸国之时的数值一样。1820年,以英国为中心的西洋列强尚未进入亚洲,彼时中国的清王朝、印度的莫卧儿帝国、日本的德川幕府尚无覆灭的征兆。从那时起,经过200年的颠簸变幻及现代化,到2025年中国、印度、日本占世界GDP的比重竟然与200年前一样。这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事情!中国GDP将占世界总GDP的15%,是一种预言,一种趋势,抑或是一种回归,一种鼓励。

在对经济态势认可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的形势。中国在拥有一定贸易顺差和雄厚的外汇储备的同时面临着国外西方对华反倾销调查、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内面临着经济过热、市场投机活动盛行以及通货膨胀上扬尤其是房价大幅攀升的压力。同时由生活必需品的生产消费时代到耐用消费品的生产消费时代过渡而造成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此时我们更应该看到中国社会发展的不足,按照梁启超的话讲,今日责任“全在我少年”。我们青少年肩负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所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意即如此。

少年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是需要一定的土壤栽培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等危害社会权益的事件不难诠释中国社会已经呈现浮躁化、功利化、庸俗化的征兆。可以说,当前的社会结构是畸形的,所呈现出来的社会特征也不符合常态发展。而令人汗颜的是,作为中国最高学府的清华大学原本16字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已被腰斩,只剩下前面8个字。学者余心曾言,“校训被腰斩了,没有了‘精神’和‘思想’,清华的传统也就丢失了,剩下的,就只是教你做个好奴才的训诫。”清华大学校训的腰斩,不仅仅是清华大学的悲哀,它标志着中国大学精神的迷失。没有精神和灵魂的大学,它培养出来的学生难有高贵之心。因此,塑造少年的精神品质需要从社会环境的层面着手。只有淡化社会功利思维,才能为少年培育干净、独立、自由的土壤。

在我们对少年寄望的同时,我们更应给予少年更多的关怀,而少些苛责。不可否认,当今中国的鼎盛,离不开一代代中国少年的辛勤付出。毛泽东少年时立志救国救民,最终冲破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周恩来从小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梦想,最终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了不朽的功绩,十里长街送总理和联合国降半旗的史实就是对总理的最高认可。然而,我们不应该过分地关注和要求少年,须知少年也有柔弱的肩膀,过分的压力和责任只会让少年不健康地成长。我们的社会应多点支持,多点理解。只有在社会和少年的共同努力下,少年,才会沿着他们应有的轨道成长、成才,展现春前之草的绿色,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回顾去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有感5篇

2.2019年精选的中国少年说有感五篇推荐

中国少年说梁启超 篇6

论梁启超汲取日译西学的启蒙思想--以进化论和民权说为例

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主要是在居日期间对西学的传播中形成的`,其中西方的进化论、民权说是他启蒙国人的主要思想工具.随着西学的不断传播,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也逐渐成熟,<新民说>就是最为显著的标志.与西方英、法、德等国的“单线式”启蒙运动不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启蒙则是双重性的.近代启蒙思想运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变革,带来了新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势.

作 者:郭刚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年,卷(期):“”(3)分类号:B249关键词:梁启超 启蒙思想 进化论 民权说 日译西学

中国少年说梁启超 篇7

补编》浅谈梁启超的史学思想转变

作者:张石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中国近代化著名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的许多史学理论,在我国近代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对中国史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二十多年间他的史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变化,我将从《中国历史研究法》概述;构建体系不同,侧重点不同;梁启超史学思想转变的历史根源,这三方面来讲浅谈梁启超的史学思想转变。关键词:构建体系,史学思想,历史根源,转变。

梁启超是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中国近代化著名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许多史学理论,在我国近代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对中国史学界起了重要的影响。他根据自己对史学理解,成功的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史学著作,其中对史学界影响最大的,当属《中国历史研究法》。我拜读了由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我感概颇多,下面浅谈一下我读后的感悟,有不足之处,请专家学者赐教。

一.《中国历史研究法》概述。

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研究法》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是梁启超于1921年秋在天津南开大学所作的讲演之后,对讲稿记录进行增减而成的;第二部分是《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对于旧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之修补和修正》;第三部分是《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是1926年10月至1927年5月,梁启超在清华学校所讲,集录而成。

我个人认为《中国历史研究法》更应该归为两类来进行比较学习,第一部分是旧有的对中国历史研究法的认识,可以归为第一类;而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对旧有的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这个时候梁启超的思想开始发生了改变,最后到《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史学思想体系彻底的转变,这可以归于第二类。正如哲学中说的“矛盾是无处不在的”,这种矛盾是否表现出来要看实际条件,当时机成熟了,矛盾就突显了。梁启超就是在时间地点等具体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勇敢的否定了之前的部分观点,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新的理论。这对于一个史学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二.构建体系不同,侧重点不同。

1.第一类:第一部分《中国历史研究法》分为《史之意义及其范围》,《过去之中国史学界》,《史之改造》,《说史料》,《史料这搜集与鉴别》,《史迹之论次》六章。

梁启超对“史的意义”、新旧史学以及史料学等进行了论述和探讨。他对“史的意义”作了如下的概括:“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庚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1】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则曰中国史。”除了强调历史的总体性、连续性和因果关

系之外,梁启超还特别注重历史研究的目的性和史实的客观性。打破了传统的旧的史学观点,梁启超认为旧的史学家只为少数统治者提供“资鉴”,而现代史著则应以“为现代一般人活【1】《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8页。

动之资鉴”为目的。梁启超就把史学研究服务对象的范围扩大化,体现出相当大的进步性。就史实的客观性来说,梁启超认为史家必须实事求是,这是史学家人事史学研究的前提。与旧史学家不同的是,他还看到了历史研究的目的性与史实的客观性两者之间的矛盾,并尝试从史家的主观方面来找原因。

2.第二类:第二部分《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对于旧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之修补和修正》,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史学应用归纳研究法的最大效率如何;对于《中国历史研究法》极力提倡的归纳研究法进一步进行阐述,认为不能放弃归纳法,而要把归纳法应用于整理史料上来。提出“我【2】想归纳研究法之在史学界其效率只到整理史料而止,不能更进一步。”

(2)历史里头是否有因果律;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启超对于历史定义中就有“求得其因果关系”一语,而他在细读立卡儿特著作,深入研究后,他否定了以前的观点,提出了新的理论:“宇宙事物可分为自然、文化两系,自然系是因果律的领土,认为文化系是自由意志的领土。(《看什么是文化》)”而历史是属于文化系之内的,他甚至提出“以因果律

【4】取历史不可能而且有害”认为历史现象最多只能说是“互缘”,不能说是因果。互缘就是

互相为缘。而梁启超又进一步提出,“然则全部历史里头竟自连一点因果律都不能存在的吗?是又不然。我前回说过,文化总量中含有文化种、文化果两大部门。文化种是创造活力,纯属自由意志的领域,当然一点也不受因果律束缚。文化果是创造力的结晶,换句话说,是过去的‘心能’,现在变为‘环境化’。成了环境化之后,便和自然系事物同类,人到因果律的【5】领域了,这部分史料我们尽可以拿因果律驾驭他”。梁启超一方面说历史现象不能说是因

果,又说成了环境化之后可以用因果律来驾驭。这又可以充分说明矛盾无处不在的哲学理论。

第三,历史现象是否为进化的:梁启超认为“历史现象可以确认为进化者有二:

一、人类平等及人类一体的观念,的确一天比一天认得真切,而且事实上确也著著向上进行。二世界各部分人类心理所开拓出来的“文化共业”永远不会失掉,所以我们积蓄的遗产的确一天

【6】比一天扩大。”其余则是按照“一治一乱”的方式循环着。

梁启超否定前面《中国历史研究法》的一些观点,提出新理论的做法,既体现了其史学思想的进步,又反映了他严谨治学和求实的态度。这是一个史学家难能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历史和进行史学研究的人好好的学习。

第三部分《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又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注重理论的说明,分论注重专史的说明。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总论中,梁启超首先指出,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将过去的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把历史目的分段详细解释,可以分成4段:

1、求得真事实,并提出了钩沉法、正误法、新注意、搜集排比法和联络法五种方法。

2、予以新意义。

3、予以新价值。

4、供吾人活动这资鉴,可分为二目的:外的方面和内的方面。还介绍了读史的方式:鸟瞰式和解剖式二者不可偏废。其次介绍了史家的四长,吸收并整合了前人的观点,把德,才,学,识作为史家的四长,并且根据自己的主张,提出了史家四长的顺序应该是史德,次史学,又次史识,最后才是史才。史德要求忠实,对史学工作者要求家所应具备的“四长”,即史德、史学、史识和史才,这也是其所谓“通人”应有的基本素质。史识强调观察力,要有从全部到局部的观察力,也要有从局部到全局的观察力。【2】

【3】

【4】

【5】

【6】【3】《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124页 《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124页 《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125页 《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126页 《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世纪出版社出版128页

史才强调专门讲作史的技术。最后梁启超做了五种专史的概论,提出可做的五种专史:人的专史、事的专史、文物的专史、地方的专史以及断代的专史。

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分论中还详尽地论述了有关人的专史、事的专史、文物的专史、地方的专史以及断代的专史等的撰写方法。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史学研究方法之外,总之,该书在批判和改造封建史学的基础上,吸收了近代西方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变革,对后代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梁启超史学思想转变的历史根源。

1.从小受封建旧学的影响,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束缚。

梁启超1873年2月出生于广东新会。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从小就饱读经、史,十二岁即中秀才,十五岁进广州最高学府学海堂肄业,十七岁中举人。可以说梁启超从小接受的就是系统而又严格的封建旧学,这也奠定了其学术思想的封建理论基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封建史学理论在梁氏思想中已根深蒂固。封建史学思想在梁氏早期的文章中,已有一定体现。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梁氏提出:“合世界史通观之,上世史时代之学术思想,我中华第一也”,“中世史时代之学术思想,我中华第一

【7】也”。这些封建史学理论思想基础,决定了梁氏后来无论如何学习和借鉴西方,都不可能真正脱离其早年所培植的中国封建传统思想之土壤。

在史学研究理论上,梁起超继承了清代乾嘉考据学派的学术研究方法,并且十分推崇乾嘉考据学派的史学研究思想,称其“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饶科学的精神”,甚至西方学者所

【8】运用的分类、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乾嘉学者,莫不备之”。在梁氏的史学研究理

论中,关于历史文献史料的鉴别和分析方法,即来自于清代乾嘉考据学。这决定了梁起超来创立并宣传的新史学和其新史学思想,并不可能完全抛弃中国传统的史学理论思想,相反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

2.开始接触西学,力图变法图强。

十九世纪末西方史学逐渐传入中国.梁启超于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在回粤的路上经过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梁启超开始逐渐了解西方,并开始接受了西方的先进的思想。

同在1890年,梁启超结识康有为,拜康有为为师。“自是决然舍去旧学”,“请业于南

【9】海之门”。协助康有为编撰《学伪考经》、《孔子改考制》等重要著作。梁启超开始转变为宣传改良主义的资产阶级维新战士,走上了以“经世”为目的,参与“译本西籍”,兼收中西方文化的道路。

1895年梁启超赴北京参加会试, 协助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办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主笔,连续发表《变法通议》、《古议院考》、《论中国积若由于防弊》、《论君民政相嬗只理》等宣传变法的文章,成为维新派中极具影响力的宣传家。其著作编为《引冰室合集》。梁启超在《变法通义·论译书》中指出,中国的传统旧史“所重在一朝一姓兴亡之所由,谓之君史”,而西方史学“重在一城一乡教养之所起,谓之民史”。在这【7】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转引自《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分期简论》甄娜 刊于《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年5月 第7卷 第3期。

【8】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转引自《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分期简梁启超:《三十自述》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一》转引自《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分期简论》甄娜 刊于论》甄娜 刊于《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年5月 第7卷 第3期。【9】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年5月 第7卷 第3期。

一阶段,梁氏所接触到的西方史学理论知识虽然很有限,但这却动摇了传统的史学思想观念。从另一方面来看,梁氏在《西学书目表后序》中说,“舍西学而言中学者,其中学必为无用,舍学而言学者,其西学必为无本”。可见,梁氏这一时期的史学思想,仍坚持以中国传统的史学理论为本位,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观点。“中体西用”的史学思想观点,成为梁氏进行史学理论研究和史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梁氏这一阶段的治史活动,是以“中体西用”作为根本的思想基础。

1898年,梁启超回京参加“百日维新”。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

3.亲身接触西学,批判和改造旧史学。

1898年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这一时期梁启超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开始对封建史学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批判。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质而言之,旧史中无论何体何家,总不离贵族性,其读客皆限于少数特别阶级———或官阀阶级,或地主阶级。故其效果,亦一知其所期,助或国民性之畸形的发达,比二千年史家所不能逃罪也。”指出旧史学的服务对象是有限的,常为封建帝王一家一姓做传。“他开始对封建史学的种种弊端予以尖锐的批判。其在《新史学》一文中指出了封建旧史学的四弊二病,即: ‘知有朝不知有国家’, ‘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 ‘知有陈迹而不知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的四大弊端和‘能铺叙而不裁’,‘能因袭而不

【11】能创作’的两大弊病。针对种种弊病,梁大声疾呼‘史界革命’,要求改造封建旧史学。

为此,他还了改造封建旧史学的建议:首先,要反对‘帝王中心论’和统观,把旧的封建史学从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中解脱出来,为国民服务,养成国家思想,‘助成国民性’的发展,以使中族对世界有所贡献。其次,‘要以生人本位的历史,代死人的历史。’历史不当只是与死人,与已朽之骨较短量长,褒恶,表彰忠孝节义之类,而应重视群体活动,与现实生活联来,使历史为当前的社会现实生活服务。再次,重新厘定史围。他认为,当代史学应从包罗万象、庞杂无度中分离出来,才能集中精力求得史学的进步。第四,对历史应该进行‘纯客研究’,摒除主观偏见。强调史家必须‘裁抑其主观,而忠客观;以史为目的,而不以史为手段’,这样才能有

【12】良史和信史出现。”

正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梁启超才形成了《中国历史研究法》中的史学思想。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这一阶段,梁启超进一步全身心的投入到史学研究中,阅读大量近代的中西方的书籍,开始对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史学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些更新更全面的观点。从注重通史的研究,转到了注重专史的研究。

1927年,梁启超离开清华研究院。1929年1月在北京病逝。

梁启超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为中国近代的史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中国史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中说,中国历史史料“则有如矿山金,采之不竭。学者任研治其一部分,皆可以名家”,其“蓄此业逾二十年,所积丛残之稿亦既盈足”。

【10】

【11】【10】【13】也就说明了梁启超这二十多年的史学思想的变化,是个逐渐积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新史学》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转引自【12】《浅析梁启超的史学思想》 袁军,唐莉娟 刊于《华商》2008年 第16期。

【12】《浅析梁启超的史学思想》 袁军,唐莉娟 刊于《华商》2008年 第16期。

【13】 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七十三》转引自《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分期简论》甄娜 刊于《天津成人高等

累完善的过程。他这一严谨的治史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试论梁启超的史学思想》田筠 刊于《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 第24卷 第4期。

2.《浅析梁启超的史学思想》 袁军,唐莉娟 刊于《华商》2008年 第16期。

3.《论梁启超的史学思想》岳晓萍,李健萍 刊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5卷第1期。

4.《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分期简论》甄娜 刊于《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年5月 第7卷 第3期。

顶碗少年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顶碗少年》是第一单元的课文,单元主题是感悟生活。主要写一位少年在顶碗表演中连续失败了两次,但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在别人的鼓励下,面对压力,面对失败,挑战自我,仍然表演,最终取得了成功。文章主题鲜明,表述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顶碗少年》能吸引学生,因为它情节虽简单但波澜起伏,尤其作者对少年的神态、动作和外貌的描写生动细腻。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适宜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所以,本文不仅适合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引导积累优美语言,学习表达方法。

二、说目标

教材研读透了,该确定教学目标了。我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关照:一是《语文课程标准》,二是学段教学目标,三是单元教学目标。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段的阅读要求是:指导朗读、默读。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在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其次,本册的阅读要求,一是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训练;二是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另外,本册教材第一组安排了读写方法方面的内容是:“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据此,我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4、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我把“把握主要内容,懂得人生哲理,学习表达方法”作为教学重点。

三、说学情

应该说,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有过失败的体验,很可能与顶碗少年在某些地方产生共鸣,容易激发起学生向顶碗少年学习百折不挠的精神的热情。但他们对 “惊心动魄”的感受与理解可能不是那么深刻。这是上课之前我们就充分估计了的。另外,怎样在学习体验的同时受到语言的熏陶与感染,学习表达方法也是教师应该充分考虑的。

其实,学情的估计也仅仅是预测而已,毕竟没有事先充分了解学生,不知道学生的起点到底在哪里。且待上课时去发现,去调整。

四、说教法学法

这篇课文的特色是情感真挚、强烈,容易使人受感染、被熏陶,但体会表演的“惊心动魄”并不容易。怎样突破难点?我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做充分的教学准备。首先是教师准备,研读教材,精选阅读材料。其次是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让学生带着充分的预习走进课文。二是选择适合的学法与教法。学法上突出以读为主——理清顺序初读,直奔重点再读,细节感悟品读,角色想象朗读,细节描写范读。教法上采取了四个策略:

1、读题想象创情

在教师激情导入板书之后,让学生二读课题,边读边在脑中闪现文中精彩画面,并指名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为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和课中的情感体验作铺垫。

2、咬文嚼字启情

语言是有温度的,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体现表演“惊心动魄”的场景、细节,抓住重点句,关键词,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让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于细微处体会表演的“惊心动魄”。

3、角色体验入情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其背后有无穷的韵味。要赋予语言鲜活的形象,使其充满生命力,就要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感悟丰富美好的情感。读了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顶碗少年,站在这里表演,你是什么感觉?

4、想象朗读表情。

五、说教学过程

围绕着我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

(一)、揭题反馈,把握主要内容.此环节首先借单元导语导入,板书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接着让学生齐读课题,结合课前的预习想象画面,描述画面。对课前的预习进行检测,让学生带着充分的预习走进课文学习。然后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在此基础上教师小结内容,点拨学法。

(二)、直奔中心,初识表演之惊心动魄。

一是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作者评价表演的话,引导理解“惊心动魄”,在追问的基础上自然引出课文2—7自然段的学习。

(三)、聚焦细节,体会表演之惊心动魄。

在学生默读2—7自然段,找重点、品细节、谈感受、读片段的基础上,体会表演的惊心动魄。

(四)、想象、写话,获得人生启示。

此环节虽短,但很重要。在这个环节教学之前,我给了一个铺垫:引导想象老者的话。再让学生联系开头与结尾,认真读,读出体会。人生启示的获得就水到渠成了。

六、说反思

回看教学流程,把握一个“情”字,勾画一根主线,牢记四个目标,抓住三个细节,课中有悟有读,教学上有细节有“粗节”。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课堂上也生成了一些精彩。上完这节竞赛课,我想了很多,现将自己的教学感受与各位同行分享。

1、精心预设,分步落实教学目标

本节课我确定了四个教学目标,怎样在各个环节去落实?我是这样做的:课前20分钟预习解决课文读正确的问题,纠正相关字的读音;课上读悟环节多种方式读,体会与读齐头并进。如此,第一个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表达吮吸”在第一个教学环节落实,“懂得人生哲理”在第四教学环节落实。第三个教学环节主要达成第三、四个教学目标。

另外,关于人生哲理的感悟,虽然教学目标照搬教学参考时写的是“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但实际教学时,并没有牵引着学生往“失败乃成功之母”上靠,重在获得人生启示。

2、创新读题,搭设把握主要内容的阶梯

上一篇:经警队党支部二〇〇四年工作总结下一篇:预缴企业所得税,这三个方面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