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散文阅读

2024-09-02

八年级散文阅读(精选8篇)

八年级散文阅读 篇1

看着看不完的戏听着听不完的曲戏里起起落落曲中起起伏伏都为谁而谱谁的幻想激发了谁的梦想手心的针如此难握连坚持也缩短了距离,语文表达手法很多,我们来说说散文。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散文分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线索

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为线索;以行为为线索;以文眼为线索。有的文章不但有明线,还有暗线,线索的特征有:在结构上贯穿全文,时隐时现,有明显的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四、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委婉含蓄,声调和谐,表现力强。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它在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要结合上下文,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的语言风格,甚至修辞,才能既理解词语的表层意义,又理解其深层含义。

五、散文的意境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情感相熔铸的产物,具有含蓄深邃的美。优美的散文可谓“无韵之诗”,其意境可以与诗相媲美。阅读散文时,就要善于通过自身的感受,进入散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不能忽略了语言的揣摩,要调动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情感,获得主观体验,才能达到思想的共鸣与升华。

六、散文的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辞等。

(1)象征

散文往往运用象征的写法,象征就是托物喻义,即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这里的“具体形象”——“物”就是本体,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深远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

(2)托物言志

就是借物喻人,是散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方法。也就是把所写的景物或景象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情感和志向,(3)对比烘托

在散文中,为了突出作者所写的对象,作者往往运用对比烘托的写法。

(4)欲扬先抑

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讲究波澜,要赞美某种事物,先表达对它没有好感;想歌颂某个人物,先说他的不足等等,然后根据情节的发展,达到歌颂与赞美的目的,而且使这种歌颂与赞美得到强调。

8.散文的思想内容

散文中深刻的意蕴是依附于含有一定象征意味的具体事物。写人的散文,可以分析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感情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叙事散文,可以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场面细节把握作品内容;写景状物抒情,要分析行文线索、写法、象征意义,从而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一)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

(二)散文阅读应注重的几个方面及考点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比如,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3.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更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字词含义

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种题型可以说“逢散文阅读题必有之”。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5.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②咏物类——托物言志

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边塞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表现手法还有:对比衬托,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6.发展性考题

(1)仿写

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要点: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2)谈感受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梭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八年级语文散文阅读训练题

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挡么?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湖水轻轻地拍岸,像是赞同我的决心,天空也对我显出无可奈何的气色。七点钟我们就从北山下乘车前去。这时云雾渐渐稀散,清风吹送着月桂的芳香,阳光从薄云后面透射出来,像放下轻轻的纱帐,爱护似的,笼罩着大地。

汽车一转弯,将要到钱塘江大桥了,我看见高大的六和塔,岿然坐在林木蓊郁的山岗上,背负着远山与高空,下临浩渺的白水,气象非常雄伟。

在高楼钱塘江大桥有两层,底层走火车,上层走汽车,因此说像高楼一样的大桥。一样的大桥上,俯看江水,像一条潇洒的阔带,从西面群山之下,一撇而来,越流越宽,向东长逝,到眼睛所能见到的尽头,水和云都融合成一片混沌。

山川的壮丽和我心里正在思想的巨人形象,也融合在一起。

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沉沉地压在整片大地上。远处是重重叠叠、连绵不断的山峰,山峰青得像透明的水晶,可又不那么沉静,我们的车子奔跑着,远山也像一起一伏的跟着赛跑;萧山、河桥,刚刚落到眼前,却又远远退到车的后面。

中午到了绍兴城。

我们走在青石铺成的古老的街道上,心情是这样严肃又欢愉,眼睛四处张望,处处都像有生动的故事在牵引人。

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新台门的门口簇拥着一群红领巾。他们一看到新来的客人,便又簇拥过来,牵牵客人的衣袖,抚弄客人的围巾,亲密地交谈,并争先要领路。我就和这些孩子们一道拥进了黑漆的大门。

这是一座古老朴素的房屋,空阒无人,可是,这方桌,这条台,这窗前的一把椅子都告诉了我们许多故事,就是在这座房子里,鲁迅先生幼年和农民儿子结成朋友;在父亲的病中分担了母亲的忧愁;从这里他认识了封建社会的欺骗与毒辣;被侮辱与损害的究竟是哪一些人!十七岁的时候,在一个刮风下雨的早晨,带了一点简单的行装,辞别了母亲,走出这座黑漆大门,奔向他一生战斗的长途。

百草园是芳草萋萋的后院。这是幼年鲁迅的乐园。孩子们在园里跑着,笑着,在那儿寻觅,可还有像人形一样的何首乌?他们又围在亭子旁边,仰着头,望着塑像;孩子们的脸,像朝阳照耀下初开的百合花,眼睛像星星一样的明亮,亮着无限亲切爱慕的光。

一座曲折如画的小石桥把我和孩子们引到三味书屋。书房里的陈设,正像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一样,正中的书桌上,现在还放着寿老先生手抄的唐诗。好像这儿刚刚放学,老先生和学生们都吃饭去了。

今天,我们的孩子,有了明亮的课室,有了大片的草地,还有细沙铺成的球场。他们有了自由广阔的天地。我这样想着。突然在脑中出现一座勇士的雕像:

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我抚摸着身边一个孩子的头发,心中油然生出感激的深情。

我正在默默地寻思,一只小手伸过来了,又一只,又一只。原来时间已经不早,他们要整队回去了。我们热情地握手,说着:我们还要见面。

回来的路上,我们让车在河边慢慢开行。在静静的黄昏里,发光的小河上,滑着一只乌篷船。船尾坐着一个农民,戴着毡帽,有节奏地划动一根大桨。河岸上,有时是稻田,有时又是开着红花、黄花的青草地,草地上有一群牧童在放牛,牛背平得像一块石板,牧童从牛角间爬上爬下,牛万般温存地驯服着。

我不知道这可就是的山阴道?

鲁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中描写过: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美丽,而且光明,鲁迅先生所说《好的故事》,正是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时代里,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即使是梦,也被打碎!

今天,鲁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胧中看见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的《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转过山路,就看见了反映出幕天幽蓝色的湖水。远处城市,电灯通明,烘托着天空,像一片光的海。

一九五六年十月,杭州

(选自《中年百年游记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略有改动)

1.“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句中“故乡”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本文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其中第二部分起自“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止于_____________;该部分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引述鲁迅先生所说的“好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浙江绍兴,古称山阴。《世说新语》曾载:“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通观全文,请回答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在山阴道上”。

答案

1.①鲁迅的故乡;②作者向往的精神家园。

2.“我们还要见面” 具体写参观鲁迅故居和三味书屋,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精神的追寻和颂扬。

3.是为了说明鲁迅所想望的好的生活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赞美祖国的今天;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来来的坚定信念。

4.与作者游历鲁迅故乡的旅程相吻合。暗寓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美不胜收”。(5分)

赎回灵魂

晓荷

(1)她睡到半夜,感觉到屋里进了人,很显然,不是丈夫,因为他去值班了。因为长期失眠,睡觉对她是件困难的事情。显然,那个人以为她睡着了。

(2)然后,她看到了一个身影,手里拿着刀,在四处找东西。那一刻,她大睁着眼,内心出奇地镇定,因为绝对不能喊,隔壁就是儿子的房间,一喊,她和儿子就会有生命危险。她看到那个贼把手伸向她的首饰盒,那里面有一对玉镯,是外婆出嫁时的陪嫁,一直传下来,传给了她,是的鸡血玉。但她一直沉默着,直到贼离开。

(3)然后,她冲到儿子的房间,看到还在睡的儿子,眼泪就下来了。她知道,没有比自己儿子更珍贵的了。

(4)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5)那个贼却被看门的保安逮住了------在他__逃跑的时候。所以,他和两个保安又出现在她的客厅里。

(6)灯光下,她看到了贼的脸。一张十分年轻的脸,脸上还有小小的绒毛,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眼神里全是恐惧。

(7)保安问,这是你的镯子吗?

(8)她答,是。

(9)是这个贼偷走的,就在刚才。保安说。

(10)她是知道的,她抬起头看了那个小偷一眼,那一眼让她呆住了,少年的眼里全是乞求,甚至是恳求,甚至是绝望。

(11)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她有了新的决定。

(12)她说,你们放了他吧,他不是贼,那一对玉镯,是我给他的。

(13)保安大吃一惊,而少年的眼里全是泪水了。保安刚走,那个少年扑通就跪下了:阿姨,您为什么要救我?

(14)她笑了,淡淡地说:孩子,因为你的青春比那两只镯子值钱,我想用那两只镯子赎回你找不到方向的灵魂。何况,刚才我并不曾睡着,因为你手里拿着刀,所以,我没有喊,也是为了我自己的儿子。

(15)那个少年泪如雨下。

23.理清全文层次,你会发现小说故事情节发生了两次突转,请写出相关语句。

答:①

24.根据你对人物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上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词语。

答:①“她”是一个 的人。

2“少年”是一个 的人。

25.文章结尾处的画线句在小说中有哪几个方面的作用?

答:

2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

答:

参考答案:

23.①第4自然段。②第11自然段。24.①她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智慧的人。②“少年”一个灵魂迷失了方向但能迷迷途知返的人。25.第一,从刻画人物的角度看,表现了“她”善良的心地,和她对少年真诚的开导。第二,从结构上看,与前面的“你们放了他吧”相呼应。也是为后文“那个少年,泪如雨下”的情节做铺垫。

八年级语文散文阅读

八年级散文阅读 篇2

关键词:阅读课模式,有效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目的是乐于阅读, 基本养成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掌握概括大意、理解词义、预测故事情节等基本阅读方法, 基本掌握常用阅读策略, 初步形成语感。但在实践过程中阅读课要么成了枯燥, 烦闷的汉译英课, 语法课;要么就是气氛热闹但不讲究阅读策略的听说课, 游戏课。是侧重完成阅读课文中的语法教学, 还是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抓语言点, 英译汉?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对阅读课模式进行了长期有效的探究和实施, 在教学实践中有意加入一些高中阅读教学的理念, 将每堂阅读课分为:读前 (Pre-reading) , 读中 (while-reading) , 读后 (after-reading) 。从教学的结果来看, 效果比较好, 不仅增强了阅读理解教学的有效性, 参与性, 而且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创造性, 克服了教学过程中的机械操练, 学生的阅读兴趣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现以其中一篇 (Project English八年级下unit 7 Cooking is fun Section C) 为载体, 谈谈如何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

一、阅读前pre-reading

教师需要对即将进行的阅读进行有效的铺垫和引导, 使学生对本课的背景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

1. warm up:

enjoy the song。欣赏一首欢快的韩语关于食品的歌曲, 朗朗上口的旋律, 便于学生跟唱, 烘托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阅读课的导入方式有许多。可以是:头脑风暴式、竞赛式、背景铺垫式、分享经历式、预测式、多媒体导入式等。但无论哪一种, 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切合自己本堂课的教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热身。

2. listening:

听短文判断正误, 完成教材2 work alone的教学 (此篇听力文章是有关西方的就餐习俗) 。此篇听力本是阅读后的内容, 我在上课时将它提前放在此, 是因为发现材料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 也能对即将学到的文章作一个有力的铺垫。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整合改编教材, 做到不受教材的限制, 以学生为主体, 整合教材, 让教材更加适合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收获。

二、阅读中:while-listening

在这一阶段要注重过程, 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应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侧重学生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的培养, 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设置任务时要由易及难, 引导学生进行由略到细的阅读。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解课文, 主要的步骤为:1.粗略地阅读全篇, 掌握大意梗概。2.通过跳读抓细节, 找主题句, 猜词义。3.详细、逐行反复阅读课文, 通过选择、True/False判断来检查学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4.找出段落、重点和疑点, 掌握全部内容。用Yes/No和Wh问题、短文填空等形式检查学生阅读情况。5.从所读内容中获取知识受到启发,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针对性地解决语言点。

三、阅读后:Post—reading

如果说前面的阅读前, 阅读中是输入过程, 那这一环节就是输出的过程。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复述、改写、续写、仿写等形式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如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一个仿写的题目:Table manners in China。为了扫清学生仿写的障碍, 我先进行了:Guessing game:Is it polite or impolite?让学生们就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哪些是有礼貌的, 哪些是不礼貌的行为进行讨论。然后再让学生来仿写。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阅读中学到的技巧来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如何上好八年级的英语阅读课 篇3

关键词:八年级 阅读 方法

八年级新目标英语课本下册中每个单元都增加了阅读文章,而在这些文章中出现的词汇和语法都是和目前学习的知识有着一定的差距,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怎样给学生更多更有效的阅读知识,阅读技能,怎样提高阅读能力是摆在英语老师面前的一个问题。在此,我想谈谈自己在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方法。

一、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向学生强调阅读课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心目中重视阅读课

学生的英语阅读效果常常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水平。有的时候,学生的耐心是很重要的,大部分学生一看到阅读文章,觉得好长,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卷怠的情绪,没了耐性读下去,最后导致阅读效果不佳。如果学生对教师的阅读材料背景介绍产生兴趣,或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或受教师和同学的阅读情绪的影响等等,都能使他们提高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浓厚,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形式等充满好奇心,有急于获得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的强烈欲望。所以我在阅读教学导入过程中尽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尽量让学生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

二、授课之前,让学生预习并要求学生主动到阅览室或者网上查寻相关的资料

鼓励学生预测所要阅读的内容,明确阅读任务,讲解必要词汇。

例如教Unit 1中的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时,我请学生从网络上找相关的图片或者动画片,并提问学生问题,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s and pictures?

What do these robots look like?

What can they do?

这样不仅自然地引出这课所要掌握的重要的词汇,并且把文章中一些学生还未了解的机器人的知识先通过图片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知识背景。

教Unit 3中的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时,我让学生分四个小组分头寻找资料,向同学讲述刘翔和杨利伟的个人情况;马丁路德金的事迹;美国的911事件和人类第一次探月活动。又例如教这册Unit 4中的阅读文章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时,我让每位学生查阅有关徐本禹的情况,并且每人转述你认为他说的最感动你的话。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开展思路,设计有意义的,适合交际的活动,为后面的阅读做好适当的铺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阅读文章时,应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任务,注重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提高他们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

1.根据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词义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每当遇到生词的时候,总是为之头疼,一下子就觉得这个文章难,甚至于放弃整篇文章的阅读。有的成绩好点的同学就开始翻阅字典,了解单词的确切意义,其实如果通篇理解全文,往往不必了解每个单词的确切含义。

例如教Unit 2中的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时,文中有这么一句:Pushy parents are nothing new, but now parents seem to push their children a lot more.pushy这个单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是很容易理解,但是当把整个文章阅读完就会了解到英美国的学生没有什么自己的时间可以放松,那么就可以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没有必要去查阅字典了,所以学生应该学会在阅读的时候放弃一些词,等到文章的意思概括后在去理解它,或许理解的更到位。

2.每个段落都有其中心意思,理解重点句子,提高阅读速度

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这个句子叫主题句,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进行说明或阐述。

3.猜测文章的内容,一个文章的题目就是题眼,题目往往更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书,阅读文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获取信息,而是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所读文章进行猜测的能力,如通过文章的标题猜测文章内容,根据首句猜测段落,根据开头猜测结尾等。

三、阅读后给学生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自我巩固

读后的活动可以要求学生书面表达阅读体会,或就某一话题联系实际进行小组讨论,在这个用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英语思维的能力和文章的谋篇布局能力,这些能力不但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有利于学生抓住文章要领,了解文章组织结构的能力及对篇章的推理能力,巩固了知识点。在读后的活动中特别强调写,或改写,或复述。

参考文献:

唐国荣.《走出阅读教学三个认识误区》.《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7期

八年级上册散文笔记 篇4

《记忆》

记忆,历史的见证人。“记忆”一词在多种声音的喧哗中显得既嘹亮又微弱,既结实又无力。若要探析“记忆”的文学内涵,那就更不确定了,因为它没有重量,没有体积,没有色彩,没有标价;再也没有什么词比“记忆”更加滑头和善变的了,不同的人们赋予它不同的看法:是一面镜子,可以映射出自然的一川流瀑,一泓平湖,月香水影,花开花落;也可以映射出人世超尘的邀约,流逝的风韵,未了的故事,光阴的祭礼;是灰烬;是落花;是流水……

那么,记忆,究竟是什么,尘埃落定,我认为,韩少华在《记忆》一文中作了最好的回答。

记忆是尺度,是岁月的见证,它衡量着人的高下、贵贱、美丑、善恶。方志敏在狱中所写的《共产主义殉道者的记述》中有一段话:“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吞噬刺口的苞栗和菜根;我毫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圈狗窝似的住所。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动摇我的决心。我能舍弃一切,但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方志敏所言,实际上就是他革命生涯的真实记录,他的质朴与崇高将在人们记忆的深处永葆鲜活,他的大公无私,乐于奉献,勇于献身的精神则永远为人们所怀念。而悠悠历史中,像秦桧、魏忠贤之流的庸人、叛徒、蠢货、懦夫之流,在人们的记忆中就为人所不耻,必遭唾弃。

可见,“记忆”也是一位对生活洞若观火的智者,他警醒我们必须思索: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的一生应该怎样来过?人应该为记忆的长河留下点什么?

《门槛》

象征,即借助某种具体形象来体现某种抽象思维和情感。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在散文诗中最常运用。《门槛》是一篇象征手法运用的非常好的作品。它质朴大方,十分纯净,不做任何修饰装扮,连描绘性的辞藻都不大使用,集中笔墨勾勒一个决心跨越“门槛”的富有象征性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出她所献身的事业的内在的壮美。象征性形象的运用,使作品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浓缩和凝聚,作品总共才四百来字,但从内容上看,含量却非常大:他集众多为俄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于“俄罗斯的姑娘”于一身,通过虚幻的梦境,讴歌了俄国社会现实中的优秀分子,着力表现他们追求崇高信仰的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在散文诗中,从文章题目、环境描写到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推出了一组象征性形象。这些象征性形象的运用,使这篇散文诗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内容含蓄深广。在作者所描绘的深远的意境之中,读者思绪的触角,会随着文中那些具体、生动的象征性形象的轨迹而延伸,而且读者的心灵也会因此受到陶冶和感染。在艺术作品中,只有恰切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才能使作品的主题具有隐蔽性、含蓄性和耐读性,而不是含混不清,《门槛》一文在这方面堪称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二、亮点探究

1.仔细品读文句:“记忆嘛,没有重量,它却既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间飞翔。”请指出“压得人”“鼓舞人”其中的“人”字的含义是否相同?

探究学习:文句中“压得人”“鼓舞人”中两个“人”字的含义是不同的,应是针对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人而言的。通读全文,就会找到答案:前者指庸人、叛徒、蠢货、懦夫等一类人,后者指智者、勇士等一类人。前者因为或是“只记得一己忧患”,或是“忘记了人民疾苦”,或是把“荣耀当做冠冕顶在头上”,所以他们被“灰色”的记忆压得匍匐在地;后者因为或是“从成功的记忆里提炼警觉”,或是“忘掉自己的危难,却铭记着他人的艰辛,只为人民的幸福去忘我奋斗”,所以“忘我的精神”鼓舞他们在理想的空间飞翔。前者丑陋的灵魂和卑劣的形象令人唾弃,后者美丽的心灵和高尚的形象,令人景仰。

2.文中有“你正望着我呢,年轻的朋友”“你的眼睛仿佛正在询问我”“而你,朋友,却执拗地望着我”“年轻的朋友,关于记忆,请允许我”“哦,年轻的朋友,你还在望着我,望着我呢”的语句,试分析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探究学习:本文假设“我”与“你”面对面亲切交谈,一问一答。这种“假设”的情境,有助于缩小读者与作者的距离,有助于使作者的“笔谈”变得和蔼可亲。虽如话家常一样,但是这“一问一答”的形式却给读者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探究文章内涵的线索。

3.“记忆,是什么?”“关于记忆,究竟该怎样描述?”“记忆究竟是什么?”作者在探究这一系列问题时,是重在回答记忆的生理本质是什么?还是重在表现记忆的社会本质是什么?

探究学习:作者在探究这一系列问题时,并非以心理学家的口吻来表现记忆的生理本质,而是以文学家的笔墨来表现记忆的社会本质。文章先不谈记忆,而是从谈忘却人手,其意在从记忆的对立面探讨有关记忆的社会本质。从描述有关记忆的种种现象,到比喻性地阐释记忆是什么,再到列举两个典型事例,最后描写各种人对待记忆的态度,这些都是在一步一步地挖掘记忆的社会本质。

4.文章结尾说:“不知我匆匆写下的这些杂乱的意思,可触及记忆所蕴含着的真谛了吗?”如果就文章的内容、行文思路和文章结构来看,那么“这些杂乱的意思”是否“杂乱”呢?

探究学习:本文是一篇散文诗,同散文一样,具有“形散神凝”的特点。表面上好像零散杂乱,其实始终围绕着“记忆”的话题,而且记忆的话题,也不过是作者思想感情赖以表达的凭借,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是对正义、对高尚情操的讴歌,对恶势力、对卑下行为的批判。在思路上,不是“直线式”平铺直叙地写来,而是采取“曲线式”的写法,迂曲婉转地表达思想感情、多角度地提示记忆的本质。文章紧紧地围绕这个“神”,尽情挥洒,多方选材,力求“形”生动活泼,而且“形”以“神”为中心,放得开,也收得拢,开与合很好地统一起来。

5.下列对《门槛》一文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门槛》通过“一位俄罗斯的姑娘”执著地要跨进“高高的门槛”的梦幻情景,表现了她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格,表现了革命事业的艰苦卓绝。

B.本文的“门槛”可以理解为参加革命与不参加革命、进步与落后的分界线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革命者前面的一切艰难险阻”。

C.文中的“俄罗斯的姑娘”是作者描写讴歌的对象,在她的身上体现了作者所具有的坚定、真诚和自我牺牲的政治信仰,及其对革命的同情和理解。

D.《门槛》是屠格涅夫散文诗中的代表作,集中表现了他的散文诗的特点:简单而又深刻,朴素而富于哲理,读后使人回味无穷。

探究学习:此题答案为C。文中俄罗斯的姑娘是作者讴歌的对象,虽然作者由衷地赞美姑娘对自己信仰的坚定、真诚和自我牺牲精神,但是屠格涅夫自己却不具有、也不赞成那种信仰。这是屠格涅夫的贵族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和悲观主义宿命论的哲学观点在《门槛》中留下的印记。屠格涅夫只希望温和的改革,而不能接受那种轰轰烈烈的革命,以至从内心深处感到革命、流血、暴力,是一种应该感到内疚的“犯罪”行为。作者还认为,用木犁浅翻处女地的工作成效甚微,几乎等于白白地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甚至认为姑娘将来会否认自己“现在这个信仰”。

三、选题设计

1.《门槛》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表现俄罗斯姑娘的?这些描写都蕴涵了什么意义?

研究方法:

《门槛》一文中并没有特意点明人物身份、性格特点,人物的精神品质是从具体的语言、神态、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中体现出来的,所以阅读时必须抓住这些描写仔细研究分析,课外可以阅读几本小说名著,体会语言、神态、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1)语言描写:

a.问语——声音慢吞吞,不响亮,语调冰冷冷。

b.答语——简短,坚决,果断。

c.评语——一声诅咒“一个傻瓜”,一声赞美“一位圣人”。

(2)神态描写:仅一句,“姑娘埋下了头……”

(3)心理描写:贯穿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之中。

参读书目:

孙犁的《荷花淀》、鲁迅的《祝福》、高尔基的《母亲》、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2.《门槛》中“俄罗斯的姑娘”这一人物形象与作者其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相比,在风格上有何不同?

研究方法:

屠格涅夫以擅长描写女性而著称,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曾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富于理想色彩的进步的女性形象。可以运用“比较法”进行对比研究。

(1)以往的作品只是以清丽的文笔,抒情地、富有诗意地加以描绘,塑造女性形象。

(2)《门槛》中的女革命家形象,描写的风格是冷峻的、凝重的。这位女革命家,没有姑娘的动人微笑,也没有女性的脉脉温情,却更令人肃然起敬。

这位“俄罗斯的姑娘”形象不同于屠格涅夫一生中塑造的其他任何女性,气质非凡,独放异彩。

参读书目:

八年级散文类的优秀作文 篇5

不知为何,爷爷每每穿上那件格子衫,就显得有些文弱。要是他不把袖子撩起,露出那双结实粗壮的胳膊,人家准认不出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渔人,倒像是个旧时读书人——只是少了件长衫。

爷爷从不抽烟喝酒。有时碰上什么喜事,上了餐桌,人家递来支喜烟,他却痴笑着摇摇手,推辞了半天,最后说道:“戒了十几年了。”使得递烟的人满脸堆着歉意的笑,很是不好意思。再说有谁来敬酒了,爷爷就神情自若地以茶代酒,与周围喝得酩酊大醉的亲戚们格格不入。我嫌爷爷不懂人情世故,不止一次地告诉过他:“都是亲戚朋友,少喝一些呗。”爷爷却仿佛没听见似的。

我认准了爷爷是个老实人,从没有这些嗜好。但,我错了。

偶然一次心血来潮,我在翻家里的老照片时,找到了一张家里吃喜酒的照片,那张照片颜色极为暗淡,照片里的光景却极为温馨。我蓦地发现爷爷在照片里竟拿着小酒杯,脸红红的,泛着喜悦。

我赶紧拿着照片去问奶奶,奶奶笑起来,皱纹叠在了一起,说道:“你爷爷啊,在几十年前还是个酗酒吸烟的大汉呢,挣到的钱一部分维持家里生活,一部分供你爸上学,剩下的全用来给自己买烟酒。”我听了,愣了好久,“那爷爷是怎么戒掉的?”“自从有了你之后啊!***妈说‘二手烟’对孩子身体不好,他就戒掉了。又怕自己在喝过酒后,照顾你会变得马虎,酒自然也戒掉了。”

阅读八年级语文作文 篇6

桂花香

“桂花以多为胜。四川的桂花甚多,层层叠叠的,都是桂花。然而北京的桂花不多,颐和园里有几棵。”

小区里有一排桂花树,每闻桂花香,便知桂花开。在桂花未开时,那棵树很不起眼。满树绿叶,普通。但桂花开时,黄色的小花填满了绿叶间的空隙,一块块淡黄,一块块墨绿,层层叠叠。桂花小巧,惹人喜爱。干制做桂花糕,那香犹在。

“风和日暖,人在花中,不辨为人为花。”

书画自娱

“我不会下棋,不会打扑克、打麻将。偶尔喝两杯酒,一时兴起,便裁出一张宣纸,随意画两笔,画的不大像。我的画画,自娱而已。”

我的书法,自娱而已。

清早,我坐在桌前,研墨,提笔,临字帖,白色的宣纸上留下了道道墨痕。写不出名家那般大气磅礴,只能掌握几分。那一黑一白,笔画流转间,获得片刻宁静。

阳光透过玻璃窗撒入屋中,暖暖的。把白纸染上了淡淡的橙,屋里满溢着淡淡的墨香,纸香,仿佛心灵获得了净化。

“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

温暖的冬天

“放了寒假,就可以睡懒觉。南方的冬天比北方难受,屋里不生火。晚上脱了棉衣,钻进冰凉的被窝里,早起,穿上冰凉的棉袄棉裤,真冷。”

就快要过年了,却还是那么冷。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裹着大棉袄,吃着饭,聊着天。冰冷的身子渐暖和起来。饭后,坐在暖炉边上,看着电视,说着今年发生的好玩的事,说说笑笑,热热闹闹的。窗外,是朵朵烟花绽放,在寒冷的冬夜里,多了几分温暖。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这本书里,他让我看见了五彩的花,让我了解了他身边的人,让我知道了不同的事,让我欣赏了各色的风景……唯有对生活的热爱,才能体会人间真情。若不爱着点什么,又怎能感受这世间的爱?

所以,一定要爱着点什么,爱着花,爱着物,爱着人,爱着生活的点滴。读这本书,让我爱着桂花,爱着书法,爱着我的家。

八年级散文阅读 篇7

1.Review and learn words about the weatherand features of the seasons.

2.Read and understand the poem aboutseasons.

3.Learn about the changes in seasons.

4.Inspire a love for nature.

【教学重难点】

1.Understand the poem and read the poemwith feelings.

2.Find the different beauty of the poem.

【教学准备】

Multimedia

【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up

T:Boys and girls, what’s the weather liketoday?

S:It’s cold.

T:What season is it now?

S:It’s winter.

(设计说明:由日常英语导入本课时所学话题———季节。 )

Step2. Think aloud and learn new wordsabout seasons

1.Say something about winter

T: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winter?

S1:We can make a snowman.

S2:We can go skating and skiing.

S3:We should wear warm clothes.

S4:We should wear gloves and scarves.

S5:It’s cold. There is ice on the road.

(设计说明:本环节是“头脑风暴”,学生自由地用学过的词汇描述冬天, 激活已学的关于冬天话题的语言知识。这项活动鼓励学生自由讨论、扩大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启发学生思考相关话题,帮助学生归纳已学的语言知识,为后续学习做铺垫。后面将用同样的方法激活学生关于春天、夏天和秋天的话题的语言知识。 )

T:You did a good job. What’s more, thetemperature drops a lot in winter.

(运用课件分别呈现一幅温度计的图片和显示温度 下降的图 片 , 让学生猜 生词temperature和drop的中文含义,同时呈现音标 ,教师领读。 )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相关语境中猜测语义,学习生词,丰富词汇量。后面将用同样的方法呈现和学习描述春天、夏天和秋天所用的生词。 )

T:I like a very famous saying about winter.It was from Percy Bysshe Shelley,a famousEnglish poet. If winter comes,?

S: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T:Wonderful!

(设计说明: 丰富学生的西方文学知识,给学生以文学艺术的熏陶。 )

2. Say something about spring.

T: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spring?

S1:It’s warm.

S2:It’s sunny.

S3:We can fly kites outside.

S4:We can hear birds sing in the tree.

S5:We can see beautiful flowers everywhere.

S6:We can see trees turn green.

T:Well done! We can also see manybeautiful butterflies in the field.

(呈现“蝴 蝶”的图 片 , 领读butterfly,butterflies,呈现音标。 )

T:There may be showers in April. We callthem April showers(四月的绵绵细雨).

(呈现美丽的春雨图片, 领读生词shower,呈现音标。 )

3.Say something about summer.

T:Who can say something about summer?

S1:It’s very hot.

S2:We can eat ice-cream.

S3:We can go swimming.

S4:We can eat watermelons.

S5:Girls often wear skirts and dresses.

T:Excellent! It’s comfortable to sit in theshade under the tree in hot summer. Do you thinkso?

(呈现“阴凉处”图片,领读生词shade,呈现音标。 )

T: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can you see?

(呈现林间小溪的图片。 )

T:We can see quiet streams through theforest.

(领读生词stream, quiet streams, 呈现音标。)

4.Say something about autumn.

T: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autumn?

S1:It is no longer hot. It gets cool.

S2:We can eat many kinds of fruit.

S3:Tree leaves turn yellow and fall down

T:I’m proud of you! You did a good job.Look at this picture. What are the farmers doing?

(呈现“秋天农民收获庄稼”的图片。)

T:Farmers are harvesting crops.

(领读生词harvest,crop, 呈现音标和中文含义。 )

T:Read together——— harvest crops.

S:Harvest crops, harvest crops.

T:Can you describe the picture?

(呈现“秋天落叶聚成堆”的图片。 )

S:...

T:Yes. Leaves fall into piles upon theground. Upon means on.

(领读生词pile, upon, 呈现音标和中文含义。)

T:You see. Nature is beautiful. Can you tellme your favourite season and why?

S1:I like...,because ...

S2:I like...,because ...

T:I agree with you. Each season has its ownbeauty.

(呈现四扇打开的窗,窗内是美丽的四季的图片。)

(设计意图: 本环节,学生用前面学到的新旧知识描述季节的特色, 既对前面所学内容起练习作用, 又对后面的阅读起铺垫作用。教师的反馈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

Step3. Read, enjoy and understand thepoem

1.Read and complete the poem.

T:Here is a poem about seasons. But thefirst line of each paragraph is missing. Please readcarefully and complete it using the sentences inthe box.

(Students finish the exercise in theirexercise papers.)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阅读每段诗歌的后三句可以判断本段描述的是什么季节, 进而从提供的选项中选出每段诗歌的第一句。前面各个环节的学习为这个活动提供了支架, 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阅读活动。 )

2.Match each season with the descriptions.

(设计说明: 所给选项是诗歌中的关键词,通过与图片的配对练习,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

3.Enjoy the poem and look for the beauty ofthe poem.

T:Let’s watch the flash and say what youfeel. What’s the beauty of the flash?

S:(学生可以用汉语说 :音乐美、图画美、押韵、句子美……)

T:Great. Let’s enjoy the beauty of rhyme,the beauty of imagery and the beauty of words.

(1)Enjoy the beauty of rhyme.

T:Does the poem sound beautiful?Whypoems sound beautiful? Because of the rhymes.Do you know how words rhyme? For example,“snow”rhymes with“grow”. So if the last syllablesof two words make the same sound,we say themrhyme.

Now let’s read the first paragraph after thetape in a low voice.

T:Read the first paragraph aloud together byecho.(回音式朗读 ,即重复读每行诗的最后几个单词。 )

(设计说明: 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通过将最后两至三个单词重复一遍的阅读方法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

T:Please read the other three paragraphs andfind the rhymes.

T:Wonderful. How clever you are!Now turnyour books at Page 83, and finish Exercise B1.

(2)Enjoy the beauty of imagery

T:Now would you like to close your eyes andlisten to the tape? While listening, what can youimagine in your mind?

S1: fall of snow

S2:forget to grow

S3:far away

S4:sunny day

T:What a good job!I’m proud of you!Please read this part by yourselves in your ownway and try to enjoy the beauty of imagery.

(设计说明: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朗读,并且体会诗中的意境之美。 )

T:Let’s read aloud and share the beauty ofimagery!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 使自己融入诗歌美好的意境中,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文学素养。 )

(3)Enjoy the beauty of words.

1T:Now read the third paragraph aloud byyourself and enjoy the beauty of words. Look atthese sentences. Which word is better?

Those ____ (sweet/good) memories ofsummer days,

Are about ____(quiet/noisy) streams andtrees and shade,

And ____(lazy/free) afternoons by a pool,eating ice-cream to feel cool.

S:Sweet memories, quiet streams, lazyafternoons.

T:I agree with you. Let’s read this paragraphaloud and enjoy the beauty of words.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本的美丽。)

2 T:Now read the second paragraph———spring, and tell me what’s the beauty of thisparagraph.

S:The beauty of words.

T:I think so. What kind of figure of speechis used, do you know?你们知道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S:拟人手法。

T:Yes. Personification,拟人手法。How doyou know?What words make you think so?

S: Forget,play,hide.

T: Excellent! Let’s read this paragraph andenjoy the beauty of the words.

S:...

(4)Introduce reading skills.

T:When we read poems, we should knowsome reading skills, such as stress (重读),pause(停顿),intonation (语调),linking sounds (连读). For example,As the′days are′shorter/andthe′temperature′drops.

(设计说明:指导学生朗读技巧,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可以通过适当的停顿、轻读、重读等感悟情感。 )

(5)Enjoy the last paragraph by themselves.

T:Read the last paragraph———autumn,feelthe beauty by yourselves, and share your ideaswith us.

S1:I like the beautiful rhyme.

S2:I think the words are beautiful.

S3:…

T:I agree with you.

Step4. Practise the poem (read andexperience)

T:Would you like to read the paragraph withexpression (带有感情地)and echo the last two orthree words?

S:Yes.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T:Good Job! Who can tell us what“a newyear”in the last line means?

S1:A new start.

S2:A new hope.

T:Wonderful! I think you understand thepoem very well. Read together———a new start, anew hope!

(设计说明:全文朗读,完整地感悟文本,体验对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享受英语阅读之美。同时, 教师关于“a newyear”的内涵意思的提问 ,既是检查学生对文本是否真正理解,更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 )

Step5. Homework

1.Read the poem again and try to rememberit.

2.Design a poster in groups.

规则:

1.将信封中的句子拼成另一首关于四季的小诗,特别注意诗歌的顺序和句末单词的押韵;

2.通过网络或者到杂志上再找一篇关于季节的英文诗歌,写在海报上;

3.利用贴纸来美化海报;

八年级散文阅读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聋生;阅读理解

聋校的老师都知道,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他们只能以眼代耳去认识事物、现象,在阅读时,聋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远远低于同龄健全学生。我作为聋校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立足于聋人特点和教育规律,结合担任的八年级聋生语文教学工作,在探索有效教学方式、充实教育内容方面,对培养聋生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探索尝试。

一、我班聋生在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

八年级的聋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通过观察发现他们对需要阅读的语言文字,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聋生只能读懂大概,有时会产生误读、曲读的现象,阅读理解能力弱的聋生常常读不懂。具体表现在:

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存在问题。

2.理解句子的能力较差。

3.很难一次性完整读完一篇较长的文章。

4.概括能力差。

5.课外阅读少。

二、培养聋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尝试

(一)培养聋生课前预习和阅读的习惯,扫除生字、词语的阅读障碍

使用聋校教材的老师,都知道在聋校语文课本的每一篇课文后面都安排有预习提示,这些预习提示都是在学生能读懂课文大概的基础上,根据阅读提示理解和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但是学生没有突破生字词的障碍,如何能读懂课文?单靠老师在第一课时的讲解,学生不能完全突破生词障碍,因为每个学生的字词积累程度不一样,按照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思路来讲解生词,可能一些学生遇到的生词障碍数量超出课文中编排的生字和词语。为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班级聋生的特点,制订了本班的预习任务:

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用笔圈点勾画生字、词语和句子,利用工具书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做预习笔记,把查工具书后依然不能理解的词语和不能理解的句子记录在预习本上,以便在第一课时与同学、老师互动交流。

4.完成每篇课文后的“预习题”。

(二)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长期的以眼代耳,聋生利用视觉进行生理补偿,他们观察事物特别认真,对视觉形象的感受较常人深刻。针对聋生的这种生理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尽可能发挥聋生的视觉优势,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语言。

1.通过观看视频和电影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

现行的聋校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事物对聋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如《开国大典》《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狼牙山五壮士》等光靠老师讲解,聋生是不易理解的。教学前我先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和电影,让聋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视觉感知的基础上,再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从而加深聋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把复杂、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图示,充分发挥聋生的视觉优势,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古诗是聋校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古诗中,我把“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转化为简单明了的图示:

这样做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打破聋生对古诗含义只能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

(三)进行课后采集,巩固聋生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我要求学生准备采集本,让他们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对文章进行采集,摘录好词、好句,把一些有意义的话,精彩的句子,跟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有密切关系的片段,摘录下来,便于今后随时阅读。

(四)对故事性强的课文,课后要求学生通过讲手语故事进行复述

在低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常采用实物操作、情景创设和角色扮演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句子和课文。进入高年级后,应培养聋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我适时地要求聋生对故事性强的课文进行复述。

(五)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和提高聋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拓展,在教完每个单元后,我都会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为学生选一些配套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安排的内容是:《草船借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第二次考试》,我为学生选的课外阅读材料是:《曹冲称象》《坐井观天》和《少年闰土》,阅读是表象和知识的积累,有了这些积累,就能更好地对课本内容进行阅读理解。

总之,培养聋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聋生毕业后,从书籍、报纸、杂志、网络上阅读自己喜欢或需要的文章,从而提升聋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对于他们的后继学习、终身学习都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贺荟中.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匡海燕,女,本科,就职学校:四川省自贡市特殊教育学校,研究方向:特殊教育、语文教学。

摘 要:作为聋校语文教学一线工作者,立足于聋人特点和教育规律,结合聋校八年级语文教学实际,在探索有效教学方式、充实教育内容方面,对培养聋生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语文教学;聋生;阅读理解

聋校的老师都知道,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他们只能以眼代耳去认识事物、现象,在阅读时,聋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远远低于同龄健全学生。我作为聋校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立足于聋人特点和教育规律,结合担任的八年级聋生语文教学工作,在探索有效教学方式、充实教育内容方面,对培养聋生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探索尝试。

一、我班聋生在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

八年级的聋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通过观察发现他们对需要阅读的语言文字,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聋生只能读懂大概,有时会产生误读、曲读的现象,阅读理解能力弱的聋生常常读不懂。具体表现在:

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存在问题。

2.理解句子的能力较差。

3.很难一次性完整读完一篇较长的文章。

4.概括能力差。

5.课外阅读少。

二、培养聋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尝试

(一)培养聋生课前预习和阅读的习惯,扫除生字、词语的阅读障碍

使用聋校教材的老师,都知道在聋校语文课本的每一篇课文后面都安排有预习提示,这些预习提示都是在学生能读懂课文大概的基础上,根据阅读提示理解和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但是学生没有突破生字词的障碍,如何能读懂课文?单靠老师在第一课时的讲解,学生不能完全突破生词障碍,因为每个学生的字词积累程度不一样,按照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思路来讲解生词,可能一些学生遇到的生词障碍数量超出课文中编排的生字和词语。为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班级聋生的特点,制订了本班的预习任务:

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用笔圈点勾画生字、词语和句子,利用工具书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做预习笔记,把查工具书后依然不能理解的词语和不能理解的句子记录在预习本上,以便在第一课时与同学、老师互动交流。

4.完成每篇课文后的“预习题”。

(二)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长期的以眼代耳,聋生利用视觉进行生理补偿,他们观察事物特别认真,对视觉形象的感受较常人深刻。针对聋生的这种生理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尽可能发挥聋生的视觉优势,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语言。

1.通过观看视频和电影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

现行的聋校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事物对聋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如《开国大典》《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狼牙山五壮士》等光靠老师讲解,聋生是不易理解的。教学前我先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和电影,让聋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视觉感知的基础上,再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从而加深聋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把复杂、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图示,充分发挥聋生的视觉优势,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古诗是聋校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古诗中,我把“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转化为简单明了的图示:

这样做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打破聋生对古诗含义只能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

(三)进行课后采集,巩固聋生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我要求学生准备采集本,让他们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对文章进行采集,摘录好词、好句,把一些有意义的话,精彩的句子,跟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有密切关系的片段,摘录下来,便于今后随时阅读。

(四)对故事性强的课文,课后要求学生通过讲手语故事进行复述

在低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常采用实物操作、情景创设和角色扮演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句子和课文。进入高年级后,应培养聋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我适时地要求聋生对故事性强的课文进行复述。

(五)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和提高聋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拓展,在教完每个单元后,我都会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为学生选一些配套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安排的内容是:《草船借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第二次考试》,我为学生选的课外阅读材料是:《曹冲称象》《坐井观天》和《少年闰土》,阅读是表象和知识的积累,有了这些积累,就能更好地对课本内容进行阅读理解。

总之,培养聋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聋生毕业后,从书籍、报纸、杂志、网络上阅读自己喜欢或需要的文章,从而提升聋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对于他们的后继学习、终身学习都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贺荟中.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匡海燕,女,本科,就职学校:四川省自贡市特殊教育学校,研究方向:特殊教育、语文教学。

摘 要:作为聋校语文教学一线工作者,立足于聋人特点和教育规律,结合聋校八年级语文教学实际,在探索有效教学方式、充实教育内容方面,对培养聋生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语文教学;聋生;阅读理解

聋校的老师都知道,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他们只能以眼代耳去认识事物、现象,在阅读时,聋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远远低于同龄健全学生。我作为聋校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立足于聋人特点和教育规律,结合担任的八年级聋生语文教学工作,在探索有效教学方式、充实教育内容方面,对培养聋生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探索尝试。

一、我班聋生在阅读理解中存在的问题

八年级的聋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通过观察发现他们对需要阅读的语言文字,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聋生只能读懂大概,有时会产生误读、曲读的现象,阅读理解能力弱的聋生常常读不懂。具体表现在:

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存在问题。

2.理解句子的能力较差。

3.很难一次性完整读完一篇较长的文章。

4.概括能力差。

5.课外阅读少。

二、培养聋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尝试

(一)培养聋生课前预习和阅读的习惯,扫除生字、词语的阅读障碍

使用聋校教材的老师,都知道在聋校语文课本的每一篇课文后面都安排有预习提示,这些预习提示都是在学生能读懂课文大概的基础上,根据阅读提示理解和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但是学生没有突破生字词的障碍,如何能读懂课文?单靠老师在第一课时的讲解,学生不能完全突破生词障碍,因为每个学生的字词积累程度不一样,按照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思路来讲解生词,可能一些学生遇到的生词障碍数量超出课文中编排的生字和词语。为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班级聋生的特点,制订了本班的预习任务:

1.通读课文,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

2.用笔圈点勾画生字、词语和句子,利用工具书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做预习笔记,把查工具书后依然不能理解的词语和不能理解的句子记录在预习本上,以便在第一课时与同学、老师互动交流。

4.完成每篇课文后的“预习题”。

(二)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长期的以眼代耳,聋生利用视觉进行生理补偿,他们观察事物特别认真,对视觉形象的感受较常人深刻。针对聋生的这种生理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尽可能发挥聋生的视觉优势,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语言。

1.通过观看视频和电影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

现行的聋校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事物对聋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如《开国大典》《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狼牙山五壮士》等光靠老师讲解,聋生是不易理解的。教学前我先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和电影,让聋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视觉感知的基础上,再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从而加深聋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把复杂、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图示,充分发挥聋生的视觉优势,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古诗是聋校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在教学《泊船瓜洲》这首古诗中,我把“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转化为简单明了的图示:

这样做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打破聋生对古诗含义只能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

(三)进行课后采集,巩固聋生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我要求学生准备采集本,让他们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对文章进行采集,摘录好词、好句,把一些有意义的话,精彩的句子,跟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有密切关系的片段,摘录下来,便于今后随时阅读。

(四)对故事性强的课文,课后要求学生通过讲手语故事进行复述

在低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常采用实物操作、情景创设和角色扮演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句子和课文。进入高年级后,应培养聋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我适时地要求聋生对故事性强的课文进行复述。

(五)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和提高聋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拓展,在教完每个单元后,我都会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为学生选一些配套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安排的内容是:《草船借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第二次考试》,我为学生选的课外阅读材料是:《曹冲称象》《坐井观天》和《少年闰土》,阅读是表象和知识的积累,有了这些积累,就能更好地对课本内容进行阅读理解。

总之,培养聋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聋生毕业后,从书籍、报纸、杂志、网络上阅读自己喜欢或需要的文章,从而提升聋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这对于他们的后继学习、终身学习都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贺荟中.聋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伤仲永读后感500字共下一篇:油库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