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阅读技巧

2024-06-06

散文的阅读技巧(共12篇)

散文的阅读技巧 篇1

教学不同体例的文学作品会产生不尽相同的阅读教学效果。教学散文体例的文学作品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诗意般的阅读理解能力,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素养, 更有利于陶冶与熏陶学生美好的灵魂与情操。因为散文是一种诉诸于视觉审美的“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艺术作品, 具备着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独特的短小精悍的篇幅形式、诗意般凝练精美动情的语言, 蕴含着丰富美好的情感元素、深邃绵远丰富多彩的意境、“形散而神不散”等美学特质。其中,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尤甚。那么, 教学时, 我们如何教给学生鉴赏诸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散文之技巧呢?

一、寻题眼, 窥一斑而见全豹

众所周知, 散文文题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文题一样, 是文本的眼睛, 犹如人心灵的窗户, 投射出文本的主旨与灵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如此。教学时, 引导学生紧扣文题启动多向思维思考推究文题, 如同引导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 不但能够引导学生从文题中探知全文的主要内容信息, 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理解、品鉴、比较鉴赏文本的浓厚兴趣, 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分析能力、思辨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可谓一举多得。所以, 教学此文时, 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引导学生从文题处开始质疑探究, 继之引导学生渐进阅读、品鉴文本之佳境。比如, 我们可以紧扣文题设计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释疑:

1. 从文 题 来 看 , 作 者 写 了 童年时在哪两个地方的不同生活?

2.请了解作者在百草园与在三味书屋的生活状况如何?

3.请猜猜作者更喜欢在百草园的生活还是三味书屋的生活?并说说其中的理由?

4.可以从文题中猜出这篇散文的写作顺序吗? 理由何在?

如此, 则在引导学生对文题具有层递性的质疑、释疑过程中, 既帮助学生学会了逐层质疑、释疑的文题解读方法, 还培养了学生观题生疑的多向思维惯性, 提升了学生有效质疑、释疑的能力,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抓关键, 有效质疑释疑

抓关键就是引导学生紧扣文本中的关键性词语或语句进行质疑释疑活动。比如紧扣课文中最能概括中心、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最能表现人物性格、最能概括景物特征、最能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变化等关键性词语或语句进行质疑释疑。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无效发散和漫无边际, 可以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学习时间之内对文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高效率地质疑释疑活动, 帮助学生发现有探讨、研究价值的问题,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探究与审美体验, 通过主动质疑、积极探究、互相交流、科学释疑等阅读品鉴活动, 提升对文本的理解与品鉴品位, 继之构建高效、精彩的散文阅读教学课堂。

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熟读深思、基本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紧紧扣住文本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我对他很恭敬, 因为我早听到,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 质朴, 博学的人”“、他是渊博的宿儒”“、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 虽然小, 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 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等关键句进行质疑释疑, 以此加深学生理解文本中所表现的鲁迅对寿镜吾先生的尊敬以及文本中所表现的少年鲁迅对美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个性品读, 启动多向思维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时, 应注重引导学生细读深品文本, 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阅读、鉴赏文本的思维活动与情感体验中, 加深对文本的认知、理解与体味, 并产生具有个性化的感悟, 获得美好的情感熏陶, 享受愉悦的审美体验。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教学散文时, 我们务必要在有限的45分钟之内留白8- 10分钟引导学生细读深品文本, 并引导学生把每次细读深品文本时获得的心得体会形诸于文字记录在读书笔记中, 以此作为检验阅读文本时逐步提升的、与众不同的文学作品鉴赏水平的依据。

比如, 教学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在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的过程中, 笔者引导学生联系学术界对这篇文章主旨的不同观点进行具有个性化的理解、认知、感悟、辨识与缜密论证、畅所欲言等, 结果, 很多学生不仅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深刻的见解, 还能够自圆其说。

散文是一种取材广泛、不拘格律、写法灵活并能够迅速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与作者诗意般的情感意蕴的文学样式, 其兴至笔随、形散神聚、表达灵活自如等是古今中外散文具备的共同特性。所以教学时, 我们务必遵循上述找题眼窥一斑而见全豹、抓关键有效质疑释疑、个性化品读启动多向思维等教学方法, 授予学生“顿顿有鱼”之阅读、理解、探究、品鉴、比较鉴赏经典散文之艺术技巧, 引导学生走上更高品位的散文阅读、品鉴、比较鉴赏领域。

散文的阅读技巧 篇2

(一)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语言。

(二)散文阅读应注重的几个方面及考点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

(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取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比如,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考题形式: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3.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更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字词含义

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种题型可以说“逢散文阅读题必有之”。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景物描写,主要考查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5.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②咏物类——托物言志

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边塞类——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表现手法还有:对比衬托,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6.发展性考题

(1)仿写

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要点: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2)谈感受

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篇3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因此,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高考试卷中的散文阅读几乎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命题。

2.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结构就是它的思路的具体展现。高考试题常常通过对作品的结构进行设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思路的把握能力。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脉络。

3.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描写细腻,表达深刻,内涵丰富。高考散文阅读命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散文中负载信息量大、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表现力强的语言进行鉴赏。鉴赏散文的语言,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也是阅读散文的基础。

4.正确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象征手法、修辞技法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高考试题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透视学生的阅读品位。所以,阅读散文还要注意鉴赏常见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

5.精心组织符合要求的答案。高考散文阅读试题,多数问题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有照应、有暗示,甚至直接暗示。这就告诉我们,回答问题要善于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语句,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整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精练确切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其次,我们要明辨试题类型,遵循答题程序

类型一:考查“是什么”。主要包括“说说这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某某词或句子的含义是什么”。答题对策为:

1.掌握语句的特点。一般说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可寻的。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发表议论的语句。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或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和结尾处的语句等。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

2.理解本义,内引外联。词语或句子的本义,即词语的词典义、句子的浅层意义。可先将词语的词典义、句子的浅层意义把握准确,然后联系语境对其本义进行引申。

类型二:考查“怎么写”。主要包括文本怎样布局谋篇、思路层次如何安排、使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等。答题对策为:

1.明确谋篇布局的方法。散文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动静结合、想象、联想、象征、白描、细节渲染、反语、烘托、对比等。

2.掌握基本的答题程序。考查文章谋篇布局、思路层次类题目的答题程序一般是:首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得出谋篇布局或思路层次的特点。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散文的结构层次主要有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理出结构层次,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其方法通常是从综合归纳各段内容入手,有主句的文段,把主句画出来,内容相近的段落可以合并概括。其次,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章是如何体现该特点的。

考查文章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类题目的答题程序一般是:①判定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手法;②指出该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的作用;③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即表达效果)。

类型三:考查“为什么”。比如开头为什么这样写、结尾为何要这样处理等。答题对策为:

1.掌握写作技巧的作用。散文的结构手法有伏笔、线索、转换、过渡、照应、详略等。其作用为: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承上启下,首尾呼应,深化主旨,卒章显志,等等。

2.遵循基本的答题程序。首先指出题目中的内容使用了什么写法(用术语),其次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所在,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对其作用进行总结。

阅读教学中品味散文语言美的技巧 篇4

一、诵读美读,整体感知

散文的语言凝练优美,诵读是品味散文语言美的最基本途径。

1.把握轻重音,真情朗读

教学《画山绣水》时,我指定一名女生朗读文本中描写漓江水色的那个片段后,引导全班学生客观评价这位女生的朗读效果。一位男生评价道:“她在朗读时,将课文中的‘围’、‘平’等词语都读成了重音,读出了漓江水的平静之美与清澈之美。”这时,我随机点拨道:“漓江的水平静、清澈、恬静。为了真切体味漓江水梦幻般美丽的山水画意境,充分体味人们沉醉于漓江美丽山水之中时所产生的平静心情,文中的‘围’、‘平’、‘淡墨色’、‘晕糊糊’、‘恬静’等不宜重读,而宜轻读。”学生按照我的指点再次朗读这个片段,收到了极好的朗读效果:充分展示出漓江山水的美丽。

2.捕捉形象,读出层次

以品味《紫藤萝的瀑布》的语言美为例。我先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整体感知文中描绘的紫藤萝花儿的美,而后引导学生重点朗读文本中描写藤萝花儿繁盛的语句,指导学生感知紫藤萝花儿美的不同形态时 ,必须读出紫藤萝花儿美的层次:“辉煌的淡紫色”的花色美;“活泼热闹”的花形美;“淡淡的芳香”的花香美等,以此传递出蕴含于文本中的紫藤萝花儿“紫色沉淀、泛着银光”的沉静与热烈之美,“宛如瀑布、船舱鼓鼓”的充盈与繁盛之美,“淡紫香气、梦幻笼罩”的梦幻与朦胧之美等。

二、由表及里,潜入心灵

入选语文教材的散文比如《藤野先生》等立意比较深远,语言比较含蓄,不少语句隐藏着深层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例如《藤野先生》前五个自然段的语言就别具匠心。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走进文本,继之走进作者的心灵:

1.课文开篇“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其中的副词“也”、“无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2.作者是如何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3. 第三自然段“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独句成段,耐人寻味。请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作者为何会萌生出“到别的地方去看看”的念头呢?其中的“如何呢”三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心绪?

4.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去仙台途中难以忘记“日暮里”与“水户”,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绪?其理由是什么?

5. 第五自然段描写作者初到仙台时受到“优待”却认为是“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作者为何要采用这种调侃的语调描述这段经历?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上述问题后,我与学生一道总结归纳道:作者在课文前五段中通过运用委婉含蓄的笔调描述自己烦乱消极的心绪,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对作者有意无意的言行让一个弱国子民看到了藤野先生不同于清国留学生和多数日人的“人性曙光”打下铺垫:藤野先生在人格上毫无偏见,一视同仁;在学术上一丝不苟,严谨治学。同时,也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比较、揣摩、咀嚼

教学散文时,我非常注重运用比较、揣摩、咀嚼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语语言言的的美美,,收收到到了了良良好好的的效果。我常用的方法为:删除比较、添加比较、位移比较等。限于篇幅,只谈谈删除比较法。

删除比较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故意删去文本中的某些字词句等,然后引导学生将之与原文进行比较品味。删除的内容,往往是文本中极富表现力并在表情达意上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句子字词。我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很好地运用了上述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美。

多媒体显示:东京也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像绯红的轻云,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油光可鉴,小姑娘的发髻一般,将脖子扭几扭。标致极了。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多媒体展示的文段,与原文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生1:删去了“无非”、“确”、“也”、“但”、“宛如”、“还要”、“实在”等词语。

生2:这些词语除了“但”是连词之外,其余的全部是副词。

师:上述词语能够删除吗?

生3:原文中用了“无非”一词,表明作者对东京感到非常失望。删除后体现不出作者对东京的极度失望之情。

生4:原文中的“确”、“也”强调樱花的颜色与“绯红的轻云”极为相像。删除后语气显得平淡。

生5:原文中的“但”,表明文章由写景转到写清国留学生。删除,上下文意缺乏连贯。

散文的阅读技巧 篇5

1、 词语或句子的含意

考试最喜欢在文章找出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然后然你分析他的意义。对于这种题,我们要先找出句子或词语在文章的位置,然后联系上下文,先讲明它的意思,然后再描述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以及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还有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从这几个角度出发。

2、 分析作品结构

有时候会提问某某段在文章中的作用,面对这种题型,我们要从全文出发,看看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开头就引出全文或者埋下伏笔,中间就承上启下。结尾就起了一个总领全文、呼吁开头等作用,具体要看实际情况。

3、 鉴赏艺术手法类

浅谈中考散文题阅读技巧 篇6

一、把握文章的线索

宋人陈师道认为:“读书如禹治水,知天下脉络。”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尽可能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达到更深刻、更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散文具有“形散”的特点,其实“散”的外在形式里蕴含着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明晰的脉络。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注意抓住两条线:一是明线,叙述线索可按场景的转换、观察点的转移、事情的发展等展开;二是作者的感情线索,这是暗线往往蕴含着作者或多或少的感情在里面,作者对人态度的变化、对景的喜好程度、对事情的判断等等。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有助于我们把握住文章的精髓所在。

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例如,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从文章结构看有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结构形式,理出结构层次,思路也就清楚了。

二、抓住文章的关键句

一般说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可循的。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那些发表议论的语句。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

1.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找出文中的总结句,就容易点出文眼了。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

2.抓住感情的凝聚点

作者的感情总是会在文中一处凝聚在一点,尤其是散文,这一点是感情的铺展,找到了这一点,就是找到了文眼。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反映了作者淡淡的忧愁。作者这一心情,从篇首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中,已微露出来了。作者的感情也正凝聚在这一点上,它是全篇的文眼。

三、品味文章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有一种特殊的美,它像诗词般凝炼、优美、形象、含蓄;它又像口语而浓淡皆有,自然流畅。我们品析时,首先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品析的语言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次注意把握好角度,一般从准确性、严密性、句式、修辞、意蕴等角度分析。

阅读散文要在朴实自然的语言中读出蕴含丰厚的底蕴和雅致的趣味,因此,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阅读散文时仔细玩味的好习惯,只有认真品味,才能读出新鲜而真切的情趣来。有的文章较深,语言含蓄而不直露,在字面意义中还蕴含着某些深层的意义。如:《灯》中“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的”一句中的“黑暗的海上”、“灯光的指引”、“永沉海底”的含义颇丰,阅读时就要仔细品读。但有的文章深入浅出,一读就懂,似乎没有疑难,往往会忽视对语言的深层品读。《荷塘月色》中的第一段“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的“带”就值得玩味,一则与全文宁静气氛相一致,同时也道出自己的淡淡忧愁,“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文章呈现的这种主客观情境”,蕴含“轻柔”、“随意”双重意味。爱子即将入睡,妻子正“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容不得发出任何响动。因此,作为以本色语言感染读者的散文,更要重视

语言的品读。

四、挖掘文章的哲理

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是阅读突破的关键。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即思想的升华。它传达着作者的心声,给人以启迪。仔细品味,都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尤其是借物抒情之作,在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立意,透过关键词句(段)去体味作者所寄寓的道理。

中考中这类考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种题型可以说“逢散文阅读题必有之”。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抒情散文中的“哲理”常常隐含在以下诸方面:①文中的警句;②篇末的结束语;③神话、传说、典故的类比;④象征;⑤“物”的形象。

五、关注发展性考题

中考中的发展性考题,在于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答题要点体现在: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要开阔。

发展性考题,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1)对描写对象;(2)对人物情感;(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梭两可;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咏物抒怀散文的写作技巧 篇7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咏物抒怀的散文呢?笔者认为做好以下三方面是关键。

一.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一) 始终不变的情感贯穿全文

始终不变的情感贯穿全文, 能使文章浑然一体, 结构完整严谨。如半命题作文“我喜欢的……”中的关键词是“喜欢”, 意味着喜欢某物的情感应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某生在《我喜欢的蚕豆花》一文中, 以“嗬, 那翻飞的蚕花, 我的心上人哟!———我如此之爱蚕豆花———我最爱蚕豆, 对蚕豆花有着本能的敬意———我看着她, 心生歉意”为感情线索, 不仅让文章的结构清晰严谨, 也能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蚕豆花不断升华的喜爱之情。

(二) 欲扬先抑的情感贯穿全文

学生在《白杨礼赞》一文中, 初步认识了解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这是作者为了行文需要, 写出对同一种事物前后的情感变化。用这种方法, 能使文章情节多变, 形成波澜起伏, 造成鲜明对比, 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我眼中的爬山虎》一文中, 开头写“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很讨厌爬山虎这种植物”, 用“讨厌”一词吊起读者的胃口, 紧跟着重锤一击———“这可鄙的无用的东西”, 随之话锋陡转———“不由对它产生了些许好感, 连我自己都惊讶”, 到最后“但一次不经意的翻阅, 却令我彻底改变了对它的看法”收束, 作者要抒发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

(三) 对比突出的情感贯穿全文

对比手法是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在情感线索中恰当使用对比的手法, 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厚实, 形象生动而鲜明, 中心明确而集中。某生在《木兰, 我真的好喜欢你》一文中, 先用一段文字描写群花的香味给人的感受——“总习惯在撩人的春色里, 坐在小院藤椅上看书, 花香氤氲在泛黄的书页里, 又增添了几缕诗意, 但百花香气太过浓郁, 太过粉饰, 令我喘不气来”;紧接着, “我把藤椅挪到墙角, 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 重新捧起书, 一丝一丝泉水般的清新涌入大脑, 空气里似乎隐隐包裹着一阵香气, 若隐若现, 朦朦胧胧, 难以捕捉, 像似在一片茂密的森林, 一个调皮的少女在与你捉迷藏, 白色纱衣的一隅偶尔一闪, 却又消逝了, 但那银铃般的笑声又那么有诱惑, 一点一点地挑逗着你的心扉。我四处寻觅, 终于, 一抹纯白跳进了眼帘, 原来是木兰。”小作者巧用对比、铺垫, 将她对木兰的喜欢自然流泻, 情感鲜明突出。

二.刻画此物在你眼中独特的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一种物, 在每个人眼中也应该是迥然不同或同中有异的。写出物的独特个性才能让你在泛泛之作中脱颖而出。

学生习作片段示例:

你看, 红褐的枝头斜斜地向上延伸, 宛如一条神采奕奕的龙, 驾着嫣红的云朵, 准备冲向天空。枝条上星星点点分布着大小不一的红紫色叶片。叶子刚长出来, 嫩嫩的笑, 似乎能从人的心中抽出希望, 再往上看, 看到了一片殷红。花朵儿一朵接着一朵, 三两朵儿一片, 四五朵儿一群, 彼此推着挤着, 花瓣儿一层叠着一层, 有的还相互围绕着。花朵儿中心, 泛着鹅黄色, 有的是金黄, 有的只是纯粹的红。

还有些未开放的花骨朵儿, 只有指头般大小, 鼓鼓的, 像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朝着春天的第一缕阳光, 扬起羞红的小脸, 在春风中微微咧着小嘴儿, 像小孩子的笑, 纯粹非常, 没有心机。

待到花蕊全部显露出来, 花儿也就不颤动了, 她好像耗尽了精力, 稍稍歇息了一下, 花瓣儿就向后仰, 开始绽放了。

太阳渐渐升高, 风儿也带了点暖意。空中飘舞着几片桃花瓣儿:渐渐地, 花瓣儿越来越多, 宛如轻盈的少女, 用她雪花般轻柔的足尖儿走路。她伴着风, 驾着气流, 飞向天空, 满世界的嫣红, 那般美好, 灿烂, 令我窒息了……

本文小作者具有敏锐洞察力、细致观察力、丰富想象力, 在她的笔下, 桃花的形状、色彩、花开的情态独具特色, “花瓣儿越来越多, 宛如轻盈的少女, 用她雪花般轻柔的足尖儿走路”, 这样富有灵气的语句比比皆是, 令人赞叹。探其原因, 主要是小作者善于刻画桃花色彩艳丽、可爱、飞舞轻盈、形态各异的独特个性美。

对物的个性刻画可以从物独特的地域特点、季节特征、生长特性进行描写, 也可以从观景的不同角度对物进行正面刻画, 还可以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侧面对物进行突出描写。

学生习作片段示例:

“眼前是满池的莲花, 悠悠然地低吟浅唱。清风拂来, 似一壶老酒, 吹的莲花有些微醉, 轻轻地随着风的节奏摆动。我也醉了, 就像陶渊明陶醉于桃花那样, 陶醉于这一片清风荷影中。好似一群芭蕾舞演员, 在偌大的舞台上, 上演着最美的《天鹅湖》, 灵动的腰肢纤柔的摆动着, 美丽动人。舞动间, 散发着幽幽缕缕的清香, 沁人心脾, 仿佛比酒还要醉人。我想我是真的醉了, 醉在这一阵清香中。如此美的画面, 调皮的露珠也耐不住性子了, 蹦蹦跳跳地从荷瓣上滚落, 顺着荷叶像小孩玩滑梯那样滑到水中, 漾起一圈微微的涟漪, 动荡的湖面马上又归于平静, 没有一丝波澜。“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好一派清雅秀丽的莲花景!

很喜欢欣赏那些惟妙惟肖的莲花图。一片墨色渲染中, 摇曳着那么几朵粉嫩的莲花, 红白相间, 在浓黑的背景下亦幻亦真。禁不住让人想起这么一幅画面:蒙蒙的烟雨中, 一位婉约的江南女子, 在凉亭中席地而坐, 白皙的双手轻抚面前的古琴, 幽幽怨怨, 恬淡的焦尾琴携千年的幽梦缓缓道来……

小作者调动视觉、嗅觉、听觉多种感官, 将莲花的形态描摹得惟妙惟肖、情趣盎然;同时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面描写、侧面点染的写作手法, 写莲的画面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 小作者信手拈来, 化无形于有形, “好似一群芭蕾舞演员, 在偌大的舞台上, 上演着最美的《天鹅湖》”更是给莲的形象增添了无尽的意蕴和想象。

三.悟出此物在你心中真实的感受

真实, 是作文的要领;真实, 是作文的桥梁;真实, 是作文的眼睛;真实, 是作文的灵魂……

(一) 选材的真实

同学习作中选取的是自己完全不熟悉的物来描绘, 导致刻画物空洞、呆板、形神分离。咏物, 应选一些自己熟悉同时又具有诗情画意的物 (风花雪月) 来描写, 在写作时, 设置一个此物的生长环境, 最好是自己非常熟悉的场景———如小院里, 公园里, 花盆中, 池塘里, 校园里, 田野上等, 让它既具有选材的真实, 也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某生作文片段中:

学校里有一棵樱花树, 虽不是最主要的景物, 但却是最美的。

三月的某个清晨, 行走在去食堂的路上, 不知从何处飘来了一瓣淡粉色的花朵, 调皮的在空中轻打着旋儿, 然后落在摊开的手心。小小的一朵花, 似少女的舞裙, 一片一片的, 织缀成一朵丰润的花来。纯白的花瓣宛若一张上好的宣纸, 淡淡的渲染了一抹粉红, 很浅很浅, 却让人眼前一亮。

小作者很聪明, 选择校园里不被其他同学关注的一棵樱花来描写, 有足够的时间、空间来观察, 描写起来游刃有余, 也容易激起阅读者的共鸣。

(二) 情感的真实

古人观景讲求“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 其实“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是一种境界,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都寄情山水, 对自己钟爱的景物如醉如痴, 或情景交融, 或借景抒情, 或触景生情, 或移情于景, 总之, 都是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融入自然美景中。

歌词中说“因为爱, 所以爱”, 作文中就要有这样的情怀, 因为爱这个物, 所以你的笔墨自然就会凝聚爱, 写下的文字才会妙笔生花。

前文所选片段中句子“那般美好, 灿烂, 令我窒息了……”, 小作者就是以真实的情感震撼人心, 尤其是“窒息”一词, 写出了作者对桃花的喜爱、陶醉等丰富情感, 让人回味无穷。

(三) 感悟的真实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那么感悟就是写作中的生命。写作不能照抄阅读过的作品, 只有通过对已读作品的感悟, 才能吸取作品的精华, 充实自己的写作内容, 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学生的习作, 大多缺少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写作或无病呻吟、矫揉造作, 或故作成人状、幼儿态, 给人以虚假、肤浅之感。

某生在《我喜欢的蚕豆花》文尾这样写道:

蚕豆是有善缘的, 不然人们就不会“借豆行善”, 我也不会爱得“舍豆其谁”了。除此以外, 蚕豆还是灵性的, 不然道家仙人就不会有“撒豆成兵”一说了。蚕豆是温暖的, 不然, 人们就不会用“灯火如豆”来作喻了。

我最爱蚕豆, 对蚕豆花有着本能的敬意, 我把它当成了一个与春天交流的使者, 从那黑色的眼眸中, 我读到春天的柔情, 读出了未来的希冀。

我看着她, 心生歉意;她看着我, 默默无语。我在心里窃窃地说, 对不起, 你在奉献, 我在索取。

应该说, 这位小作者的感悟是自然、深刻、真实的, 由对蚕豆花“舍豆其谁”的爱, 到对蚕豆花奉献精神的敬佩, 进而联想到人类的自私只知一味的索取而生出的满心歉意, 小作者的感悟是自然的, 层层递进, 不断升华。

散文的阅读技巧 篇8

人们通常是“看书先看皮 (封面) , 读文先读题 (标题) ”。因为标题是一篇作品的重要眉目, 所以, 无怪人们都会对这篇散文作品的标题———“雪夜”感兴趣的。

面对考生在陈应松的微博上留言:“亲, 做的我要崩溃了, 你想用雪来表达什么啊?”作家那句“没啥意思呀, 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 非常幸福呀!”的回应, 看似是作者的一种自谦之语, 其实是在简明扼要地揭示散文《雪夜》的主题———抒发一种幸福感。

稍有一些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 “雪夜”是一种环境描写, 而环境描写手法对于文学创作内容的关系则不外乎这样四种:

⑴与写人的关系:暗示人物身份、性格、命运;衬托人物形象、心情、精神品格等;引出人物或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为人的活动提供背景。

⑵与叙事的关系: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营造某种氛围;象征某种社会现状等;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⑶与抒情的关系:渲染或营造某种气氛;以烘托或表现某种情绪;为抒发某种情感做铺垫;反衬某种情感。

⑷与说理的关系:为阐发某种道理做铺垫;借景物阐明某种道理;写景中蕴含着某些道理。

有了以上的文学创作理论作指导, 我们再来品析作者特意选用“雪夜”作为标题的良苦用心。我们从作品来看, 内容的确主要写的是作者在某个下雪的夜晚独自一个人依偎在被子里读书。但如果真如作者自谦所说的“没啥意思呀”的话, 那么, 只是记叙和描写“独自一个人在床上读书”的情景, 可以是春夜, 可以是夏夜, 可以是秋夜, 而作者为什么偏要选择“冬夜”, 而且是在一个下“雪”的冬“夜”呢?倘若作者只是为了表现可以“依偎在被子里读书”的情景的需要, 那么, 除了“夏夜”不适合“依偎被子”外, 初春之夜、深秋之夜, 也都可以表现“依偎在被子里读书”的情景呀!所以, 我有理由判定:作者特意选取一个“雪夜”来作为环境与背景, 应是蕴含着某种深层意义的, 而绝不像作者本人所说的“没啥意思呀”。

再者, 作者说文章写的“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 非常幸福呀”, 那么我要追问一下:作者的这种“非常幸福”之感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到, 作者的这种“非常幸福”之感, 是来自于同那些“风雪夜归人”的对比而产生的。是啊,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严寒冬夜, 外面还有多少平日里为生活拼搏的游子、打工仔、农民工正在急忙紧赶地往家里奔走呀。相比之下, 作者能够依偎在暖和的被子里, 安静而悠闲地独自一个人读书, 说不定还品着老婆给自己端来刚刚泡好的龙井茶或热牛奶, 此情此景, 你作者才能感到有种“非常幸福”之感。假若没有“风雪夜归人”的衬托, 作者的“非常幸福”之感, 就一定显得空虚。

空口无凭, 咱们还是来用作品中的语句来作印证———

如第1自然段开头写到:“如此憔悴如此疲倦如此寒冷的夜晚, 你是一个灰尘和俗世里的谋生者, 被生存无端追杀得狼烟滚滚, 遍体鳞伤, 五内俱焚, 恍惚痴狂。可你突然变成了一个静静的听雪者。由谋生者成为听雪者, 是雪塑造的, 一瞬间, 你改变了身份。”

如第3自然段开头写到:“因为还有风雪中夜归的人, 我将分外安静。我的命运, 就像此刻的我, 赶在大雪封堵路口前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

如第4自然段开头写到:“静静的雪夜。可以喘一口气了。一窗之隔, 可雪落在离我很远的地方。我坐拥一床棉被, 一个床头, 一本书。”

如第6自然段开头写到:“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 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 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一头落下的雪, 是他们奔波的见证。”

如第7自然段开头写到:“将大片大片的雪隔绝在门外的时候, 有温暖在身, 倾听世界在一瞬间变化的奇迹, 这样的遭遇可说是千载难逢。”

从以上所引述的这些处于文章各个段首的语句来看, 我认为, 作者在文中所描写的“风雪”也好, 所选择的“冬夜”也好, 所联想的“风雪夜归人”也好, 其实都是在为作者产生“非常幸福”之感和抒发“非常幸福”之情而服务的。所以, 我认为“没啥意思”的《雪夜》其实很有意思, 其具体“意思”主要有下面几点。

有意思之一点是作者以“雪夜”为标题, 以“雪夜”为环境和背景, 并不只是为了抒发一种幸福感, 而是为了表现更深刻的思想主题。像下面从原文中摘录的文段和语句, 都显然同“幸福感”没有直接联系———

第1自然段中:在无边无际的江汉平原上, 雪如此密集均匀而来, 就像瀑布一样倾泻, 就像一个人无声的大哭, 就像死了爹娘一样悲恸, 就像漫天的冤屈, 就像一千万个神话中出现的场景。肆无忌惮, 千军万马, 奔腾直下。哦, 这雪, 已经难有这样的邂逅了, 我用一本书和床头和被子的组合来镇住这突来的打击。一个听雪者, 我的内心几快翻腾。

第3自然段中:对有些人,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

第4自然段中:雪下得这样大, 有点猝不及防。雪如此之多, 太过奢侈了, 太过奢侈了!不能这样, 让惊喜来得太猛, 排山倒海, 让人还没有完全的准备。天空太干净, 就像大地深处的盐海, 与我们的生活隔得太远。这世上有如此之多的卑劣小人和肮脏交易, 有如此之多被践踏的污渍和俗不可耐的建筑。凡是人类生活的地方, 必一片狼藉, 包括人心。雪的到来胜过传说, 就像是从遥远旷野里流窜而来的一群巨兽, 抖落着满身蓬松的毛。太突然了, 雪总是突然而至, 又如此地与我们平日经受的生活不同, 它的闯入, 会让我们的心一个趔趄, 一阵绞痛。

第5自然段中:大平原上这种漫无边际的雪, 终于把世界碾平了。但它不是廉价的安慰。虽然充斥着假象, 应当相信它这夜半辛苦而来的真诚, 是全身心的。看, 天空非常明亮, 深不可测的田野也很明亮, 仿佛是拂晓, 雪是有光的。所有野外生存的小动物都似乎开始出动了, 都在跃跃欲试, 欢呼这样时刻的到来, 都在暗暗地攥劲儿愣喜。挺住, 意味着一切。不能让世界沉沦, 梦也几乎快冻僵。需要白银一样的雪安抚我们在冬天没有尽头的无助。

第6自然段中: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 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 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一头落下的雪, 是他们奔波的见证。

第7自然段中:将大片大片的雪隔绝在门外的时候, 有温暖在身, 倾听世界在一瞬间变化的奇迹, 这样的遭遇可说是千载难逢。

第8自然段中:在雪向更远的原野上推进的时候, 村庄把多少梦境壅进更肥厚更暖和的空间, 雪像刮刀刮走了大地上的屈辱, 空气格外清新。在越来越干瘦的田园、河流和湖泊上, 雪是它们最好的脂肪。

第9自然段中:都在经受, 慢慢地把自己变得矮小和臃肿。同时, 更为宏大的景象将在明天发生。但我依然喜爱下雪的乡村之夜, 一张床, 一本书, 一只聆听的耳朵, 一个往风雪深处疾跑的心。

第10自然段中:雪花是最为神奇的圣洁之物, 是上帝撒下的花朵, 只为那些心中有空地的人开放。像是夜半出现的精灵, 可你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双忙碌的手撒下这样多的花瓣。

第11自然段中:多好的夜晚, 在这么混乱肮脏的世界上, 还有雪存在着, 存放在天际。还有这样冷不丁就疯狂倾倒着整筐整筐水晶的大奇迹, 还有这样乐观调皮的上帝在眷顾着我们, 仿佛偷偷趁着夜晚给我们的门口放了一捆柴禾。

第12自然段中:我等待着那些最后归来的旅人, 肩扛着风雪, 带来野外的寒气。跺跺脚, 成为雪的信使。

我从上述摘录的文段和语句中, 明显地体会到了这样一些意思:这篇作品以“雪夜”为标题, 既突出了“雪夜”这一典型环境, 也渲染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特定氛围, 在这种典型环境和特定氛围中, 更能促使人的思考、感悟与情感得到某种宣泄和升华。

有意思之二点是文中主要记叙的是作者在“雪夜”里坐拥温暖的被中安逸地读书, 为什么还要特意去写那些“风雪夜归人”?我能想到的意思有以下三点———

一是用“风雪夜归人”的艰辛之情来衬托作者在“雪夜”里坐拥温暖的被中安逸读书的幸福之感。其文本依据如下:

第1自然段中写道:如此憔悴如此疲倦如此寒冷的夜晚, 你是一个灰尘和俗世里的谋生者, 被生存无端追杀得狼烟滚滚, 遍体鳞伤, 五内俱焚, 恍惚痴狂。可你突然变成了一个静静的听雪者。由谋生者成为听雪者, 是雪塑造的, 一瞬间, 你改变了身份。

第3自然段中写道:因为还有风雪中夜归的人, 我将分外安静。我的命运, 就像此刻的我, 赶在大雪封堵路口前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

第4自然段中写道:静静的雪夜。可以喘一口气了。一窗之隔, 可雪落在离我很远的地方。我坐拥一床棉被, 一个床头, 一本书。

第6自然段中写道: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 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 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

第7自然段中写道:将大片大片的雪隔绝在门外的时候, 有温暖在身, 倾听世界在一瞬间变化的奇迹, 这样的遭遇可说是千载难逢。

二是作者在“雪夜”里坐拥温暖的被中安逸地读书, 却不忘那些昼夜兼程的“风雪夜归人”, 表明作者心中装着普通百姓。其文本依据如下:

第1自然段中写道:如此憔悴如此疲倦如此寒冷的夜晚, 你是一个灰尘和俗世里的谋生者, 被生存无端追杀得狼烟滚滚, 遍体鳞伤, 五内俱焚, 恍惚痴狂。

第2自然段中写道:“风雪夜归人。”这五个字, 是茫茫古典诗歌中最为深邃的一句, 你无论怎样都解不了其中那份美妙奇特的意境。真是千里万里, 千世万世, 它穷尽了无数的话语和思想, 让世界上所有的表达都黯然失色, 味同嚼蜡。

第3自然段中写道:因为还有风雪中夜归的人, 我将分外安静。我的命运, 就像此刻的我, 赶在大雪封堵路口前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对有些人,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

第4自然段中写道:雪的到来胜过传说, 就像是从遥远旷野里流窜而来的一群巨兽, 抖落着满身蓬松的毛。太突然了, 雪总是突然而至, 又如此地与我们平日经受的生活不同, 它的闯入, 会让我们的心一个趔趄, 一阵绞痛。

第6自然段中写道: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 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 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一头落下的雪, 是他们奔波的见证。

第12自然段中写道:我等待着那些最后归来的旅人, 肩扛着风雪, 带来野外的寒气。跺跺脚, 成为雪的信使。

三是利用屋内“作者坐拥温暖的被中安逸地读书”与屋外那些行色匆匆的“风雪夜归人”两种情景的对比反差, 客观再现了当今社会中的某些不平等现象。其文本依据如下:

第3自然段中写道:因为还有风雪中夜归的人, 我将分外安静。我的命运, 就像此刻的我, 赶在大雪封堵路口前回到了温暖安全的地方。对有些人,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

第6自然段中写道: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 尤其在此刻。还有哪些人没有归来, 还散落在雪夜的迷茫和欺凌中?一头落下的雪, 是他们奔波的见证。

总之, 作者在文中记叙自己于“雪夜”里坐拥温暖的被中安逸地读书的时候, 不时出现对“风雪夜归人”的描写和联想, 仿佛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 有力地强化了作品的时空动感, 把屋里与屋外、实景与想象、现实与历史、思绪与情感等等都巧妙地贯穿起来了。

有意思之三点就是作者对“雪”的看法。面对学生们的困惑:“亲, ……你想用雪来表达什么啊?”原文作者陈应松的回答是:“没啥意思呀, 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 非常幸福呀!”如果真像作者陈应松说的写雪“没有啥意思呀”的话, 那我们来看看原文中的这些语句, 品析一下里面到底蕴含没蕴含着“啥意思”。

第1自然段中写道:在无边无际的江汉平原上, 雪如此密集均匀而来, 就像瀑布一样倾泻, 就像一个人无声的大哭, 就像死了爹娘一样悲恸, 就像漫天的冤屈, 就像一千万个神话中出现的场景。我用一本书和床头和被子的组合来镇住这突来的打击。——在这段语句中, 作者一下子就集中用到了排比、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 这能由作者简单地说没有“啥意思呀”了吗?

第3自然段中写道:对有些人,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雪”本是自然的, “人”却是有情感的;具有不同处境或不同心境的“人”, “雪”就成了某种“情感”的投射对象。那么对哪些人来说,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呢?

第4自然段中写道:雪下得这样大, 有点猝不及防。雪如此之多, 太过奢侈了, 太过奢侈了!不能这样, 让惊喜来得太猛, 排山倒海, 让人还没有完全的准备。雪的到来胜过传说, 就像是从遥远旷野里流窜而来的一群巨兽, 抖落着满身蓬松的毛。太突然了, 雪总是突然而至, 又如此地与我们平日经受的生活不同, 它的闯入, 会让我们的心一个趔趄, 一阵绞痛。———虽然“对有些人,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 但对有些人来说, 他们对“雪”的到来却充满惊喜、充满激动, 仿佛感觉受到了一种莫大的恩宠似的。

第5自然段中写道:大平原上这种漫无边际的雪, 终于把世界碾平了。但它不是廉价的安慰。虽然充斥着假象, 应当相信它这夜半辛苦而来的真诚, 是全身心的。不能让世界沉沦, 梦也几乎快冻僵。需要白银一样的雪安抚我们在冬天没有尽头的无助。———在这段语句里, “雪”几乎成了某种能抚慰人心的生命希望。

第8自然段中写道:在雪向更远的原野上推进的时候, 村庄把多少梦境壅进更肥厚更暖和的空间, 雪像刮刀刮走了大地上的屈辱, 空气格外清新。在越来越干瘦的田园、河流和湖泊上, 雪是它们最好的脂肪。———在这段语句里, “雪”几乎成了某种能改变现实的手段措施。

第10自然段中写道:雪花是最为神奇的圣洁之物, 是上帝撒下的花朵, 只为那些心中有空地的人开放。———在这段语句里, 充满了对“雪”的赞美之情!

第11自然段中写道:多好的夜晚, 在这么混乱肮脏的世界上, 还有雪存在着, 存放在天际。还有这样冷不丁就疯狂倾倒着整筐整筐水晶的大奇迹, 还有这样乐观调皮的上帝在眷顾着我们, 仿佛偷偷趁着夜晚给我们的门口放了一捆柴禾。在越来越巨大的飘舞飞旋中, 在越来越深沉的落雪里, 时间与最古老的信仰和幸福连接上了。———在这段语句里, 充满了对“雪”的感恩之情!

第12自然段中写道:我等待着那些最后归来的旅人, 肩扛着风雪, 带来野外的寒气。跺跺脚, 成为雪的信使。———在这段语句里, “最后归来的旅人”、“肩扛着风雪”、“带来野外的寒气”、“雪的信使”等等意象, 无不具有某种一语双关的含义, 让人浮想联翩!

勿庸置疑, 所引述的这些原文中的语句, 给读者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 对读者思想的启迪是必然的, 即使作者本人“无意识”地写出了这些“没啥意思”的话, 但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和文学鉴赏研究者却不能不重视它们。因为在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 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 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 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同时, 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 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 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 领悟其丰富内涵, 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 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所以, 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文章中的“雪”的意象绝非是“没啥意思”的, 而是充满丰富思想内涵的。

除上述所品析的有意思的三点之外, 原文中还有一些看似与作者所说“没啥意思呀, 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 非常幸福呀!”这话不沾边的语句, 也无不是一种精警之语或哲理之言, 颇能让人不断深思和咀嚼品味。如原文中的这些语句:

第3自然段中的:对有些人,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

第4自然段中的:这世上有如此之多的卑劣小人和肮脏交易, 有如此之多被践踏的污渍和俗不可耐的建筑。凡是人类生活的地方, 必一片狼藉, 包括人心。

第5自然段中的:挺住, 意味着一切。不能让世界沉沦, 梦也几乎快冻僵。需要白银一样的雪安抚我们在冬天没有尽头的无助。

第6自然段中的:生活没有平等的时候, 尤其在此刻。

第9自然段中的:都在经受, 慢慢地把自己变得矮小和臃肿。同时, 更为宏大的景象将在明天发生。

实事求是地讲, 陈应松的散文《雪夜》, 除了在思想内涵方面比较蕴藉外, 在艺术表达方面也有独特的地方, 不然上海的高中语文联考为什么要选取这篇作品作为阅读鉴赏材料呢?太细琐的地方我就不说了, 我认为这篇作品的最突出写作特色, 应该是这么两个:一个是它的对比 (或衬托) 手法, 一个是它的象征意义。

就像作者自己说的, 他能在雪夜里独自偎在自己温暖的床上读一本书, 感到非常幸福, 他的这种幸福感, 其实是和那些“风雪夜归人”的对比中才产生的;换句话说, 也正是那些“风雪夜归人”的艰辛之情状, 才愈加衬托出了作者雪夜偎在自己温暖的床上读书的幸福之感受。如果没有对比, 没有衬托, 作者的幸福之感就无从显示出来, 顶多就是在排遣一种孤独之感、抒发一种寂寞之情。倘若是这样的话, 文章的思想性就显得平庸多了。但是, 经过用“风雪夜归人”这一自古以来就有的意象, 同此时此刻一个人独自依偎在温暖的床上读一本书而感到非常幸福的感受, 这样一对比、一衬托, 就不仅使文章升腾了思想性, 而且也使文章充满了人情味。它至少能让我这个阅读者和鉴赏者, 从中深切感受到了作者能够身处温衾暖被中却在想着那些“风雪夜归人”, 表明作者是一个心怀恻隐而善良厚道的人, 是一个心系社会而顾念他人的人,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 还是一个像杜甫那样, 具有“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的人, 即希望所有“风雪夜归人”都能像自己这样, 早点回到各自温暖的家中, 享受安宁与幸福。所以, 文章中的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既增添了文章的思想光彩, 也彰显了作者的人文情怀。

再从全文来看, 尽管作者借“雪”这一意象, 抒发了许多复杂的思想情感, 但是若把原文中的下列语句集中梳理到一起来品味, 是不难发现“雪”应是带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例如———

第3自然段中的:对有些人, 雪不是好东西, 像诅咒和鞭笞, 像轮番的欺侮。

第5自然段中的:大平原上这种漫无边际的雪, 终于把世界碾平了。但它不是廉价的安慰。虽然充斥着假象, 应当相信它这夜半辛苦而来的真诚, 是全身心的。挺住, 意味着一切。不能让世界沉沦, 梦也几乎快冻僵。需要白银一样的雪安抚我们在冬天没有尽头的无助。

第7自然段中的:我今夜让耳朵飞得很远, 让它进入平原的深处, 在沟壑和湖面上去捕捉雪的声音。是的, 如果进一步, “隔牖风惊竹, 开门雪满山。”———还有明天从梦中醒来撞到这样喜庆安静、雍容华贵的早晨, 眼睛被晴雪所洗, 鸟群欢唱。这是后一步的事。

第8自然段中的:在雪向更远的原野上推进的时候, 村庄把多少梦境壅进更肥厚更暖和的空间, 雪像刮刀刮走了大地上的屈辱, 空气格外清新。在越来越干瘦的田园、河流和湖泊上, 雪是它们最好的脂肪。

第9自然段中的:都在经受, 慢慢地把自己变得矮小和臃肿。同时, 更为宏大的景象将在明天发生。

我认为, 如果要用一句简洁明了的语句来概括文中的“雪”所象征的意义的话, 那就是这里的“雪”象征着一种祈盼和希望。作者在文中将“雪”作为了一种象征物, 就使寒冷的雪, 变得温暖了起来;就使自然的雪, 具有了浓厚的人文色彩;就使本无生命意义的雪, 成了人们心中的某种祈望。因为“雪”虽不是天天会下、年年会下, 但它毕竟有时会突然而至。据史料记载, 就连处于低纬度地区的广州, 不仅在历史上曾下过雪, 而且在近年也曾飘过米粒般的雪籽呢!总之, 人若怀有某种祈盼和希望, 就会觉得生活有意义、有追求、有目标、有奔头, 从而感到一种人生幸福!

正因为在《雪夜》一文中, 作者能较好地把丰富的思想情感与恰当的艺术技巧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 所以, 上海一些高中的语文联考, 才有理由选取这篇文章作为文学阅读鉴赏的命题材料。

摘要:当有人询问湖北作家陈应松在散文《雪夜》中“想用雪来表达什么”时, 作家只简单地回应了一句“没啥意思呀, 就是雪夜我在自己床上读一本书, 非常幸福呀!”通常有许多文学创作者都不大愿意向读者解释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并且创作者的有些感受也的确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说。因此, 这既给一般阅读者增添了不少的理解障碍, 同时也给文学鉴赏者留下了广阔的审美空间。本文即是从作品《雪夜》的标题、内容、表现手法等角度入手, 通过层层剥笋的方式, 将蕴含在作品里的丰富思想内涵和作家的情绪感受充分发掘出来, 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了解作家。

英语阅读教学的技巧 篇9

读文章如同看树林一样, 人站在树林前不能把眼睛光看着一棵树, 甚至只盯着树上的叶子, 一张一张地看, 看到最后, 还是一张一张叶子, 叶子固然要看, 但整棵树也要看, 整片森林更要看, 我们必须迅速把视野扩大, 这样才能对森林全貌有所了解。读文章也是如此, 如何才能加强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呢?那就是在阅读文章材料时要学会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综合运用阅读技巧, 在快速阅读时通过逻辑思维, 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在整个快速阅读过程中, 要高度集中思想, 让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中。如果念得很慢, 一词一词地读, 往往念完全文, 很茫然, 词都认识, 就是不知道文章讲什么。所以现在的英语测试都有一个阅读速度的要求。

我们常有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 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 这就牵涉到对文章框架结构的整体理解。如何学会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呢?首先, 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 文章的内容就是环绕主题展开。首句很关键是因为首句是文章的导入, 点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 背景等。接着的每一段的第一句也很重要, 因为每段的第一句实际上多半是每段的主题句, 然后进行陈述或论述, 逐步展开, 给予例证, 最后把该段内容用一句话来小结, 所以每段的最后一个句子常常是该段的结论句, 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就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见了文章的题目, 要停顿一下, 想一想, 如果让你写这篇文章将如何写, 或猜一猜, 这篇文章大概写什么, 然后你会饶有兴趣地读下去。接着在往下阅读时特别注意每段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 并用心记往, 在读完全文时清晰地将全文的主要内容像看电影似的一幅一幅地印在脑中, 记忆很深既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论点、论据, 又学会了作者的逻辑推理的方法技巧及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 而这是写文章最重要的, 也就是文章的构思。

要提高阅读水平, 词汇量与短语量非常重要, 打个比方:造房子要砖瓦材料, 词汇就是阅读英语的砖瓦材料, 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 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水平, 我们就得学会积累词语。我们不妨这么做:在通读全文后看第二遍, 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 仍猜不出意思的, 就把这些生字查好词典, 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每天有空时, 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 这样做不费时, 效果却很好, 因不时接触, 反复记忆, 词汇量增加得很快。

以下建议或许对英语学习有帮助。

第一, 每天不要一做题就是单选题, 应花相当的时间体会语篇, 无论是完型还是阅读, 都要能够在做前, 做后都把文章通读几遍。这种学习类似高一, 高二精读课文, 但又不是那么面面俱到。目的是体会语言。语言的体会就是语境中学习语言。不但有知识性的学习, 复习, 同时又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这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 。脱离了后者去答高考这么一篇以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为主的试卷, 势必会失败。因此这是我给出建议的理由。

第二, 坚持每天至少半小时大声朗读所学过的课文。考前强化语言对自己的刺激, 可使考场上语言感觉顺畅。由于高考题多数是选择题, 不排除也不排斥猜题 (出题人认可) 。因为这是考查阅读量 (每年20万字课外阅读) 及语感的测试手段。如果你的语流在考场上非常顺畅, 那么你就有优势。这种语言刺激的方式, 一定坚持到考前一天。相信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收获。另大声朗读也是矫正读音的一个方法, 只有能够正确读出单词和用正确的语调读出句子, 在听力当中, 你才可能有较强的辨音能力及较快的反应能力。无疑对听力的提高也是有益的。

第三, 如果在过去五年中学习英语时没有养成背记语篇的话, 最后一年强化背记一些典型题材的文章, 也许会有助于写作分数的提高。

第四, 有些同学做阅读时, 只把注意力放在做对多少道题上, 没有养成回头再把文章分析、体会的习惯。这里我特别要强调的是, 加强难句的分析 (虽然没有影响做题) , 这种分析除了语法结构知识方面的, 还应养成与同学、老师讨论深层含义以及语句的逻辑关系。这样多做几次就能够逐步的独立分析难句。

做好精读课文的前提下, 教师要有计划、有选择地给学生补充阅读材料, 文章的体裁应多样化, 如故事、科普、历史、地理、人物传记等, 要求学生尽量不查词典, 坚持每天阅读。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种简易读物,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阅读速度, 熟练阅读技巧。

总之, 阅读理解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 关键在于坚持。只要教师目标明确, 坚持不懈, 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的阅读能力定会逐步提高。

摘要:阅读是一种单向的语言交流, 但从本质上来说, 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共同参与的语言交际活动。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本文浅谈了英语阅读教学的技巧。

散文的阅读技巧 篇10

1. 强化阅读基础,夯实提高根基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熟练地开展英语阅读,就必须要夯实英语阅读基础,即必须要熟练掌握单词、语法以及句式等基本英语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没有捷径,唯有一步步地学习、记忆和积累。但是对于这些内容的快捷记忆也有一些小技巧,如词缀法、近义词反义词记忆法和语句理解法等。词缀法主要是指对于具有同一词缀的一系列单词集中起来进行记忆,如反意前缀(dis-),有dislike、disable和disability等,又如否定前缀(un-),有unhappy、unlike、unusual和unfortunate等;近义词、反义词记忆法主要是将具有近似或相反意思的一类词语进行记忆,如可以将good和nice/fine以及agree和disagree/oppose等词语来进行联想记忆;而语句理解法则是通过对语句进行分析来掌握句子中所包含的单词和短语。如对于be good at这个句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下面一段话进行分析:“I am good at playingbasketball, while he is good at writing.”学生通过这句话的分析和理解就很容易掌握be good at这个句式的用法。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学生自身能动性的发挥,让学生自主来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为此,教师可以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为学生们准备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来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来对课堂授课内容进行预习,如:“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text?”及“Who isyour favorite person in the text?”等等,待同学们都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后,教师在课堂上再适当地引出,这样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深化学生对于旧有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后,需要及时进行知识的强化,确保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得到扎实和提高。例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定期为学生举办一些阅读性质的活动,如读书月活动,阅读的内容可以是生活常识类、科技类、体育类以及名人传记类等内容,但是要确保学生所读教材均为英文版或英汉对照版,同时也要确保教材阅读难度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经过长时间的强化和实践训练后,学生将会积累大量的英语词汇量,对于语法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也更加轻松、便捷,进而使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得到强化和扎实。

2. 掌握阅读技巧,激发能力飞跃

学生在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后,就基本可以解决一般的阅读问题。但是为了更快、更准地解决有关的英语阅读问题,学生还需要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通常而言,阅读技巧贯穿于阅读的整个流程,下面就具体的阅读技巧进行阐述。

(1)先浏览阅读中的问题。据调查,初中大部分学生在做阅读题的时候,通常会先对阅读文章进行阅读,然后再进行问题的阅读,这种做法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利于阅读效率的提高。学生如果可以在做题过程中先浏览一遍阅读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细致的阅读,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更加准确、迅速地定位答案的出处,尤其注意抓住问题中when/what/who/how等关键性词语。

(2)全面阅读。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学生在第一遍阅读的过程中要保持连贯性,对于不理解的部分可以采取跳读的方式或者做标记的方式略过,但是要保证阅读的全面性,即要从整体上领略和感受文章的大致含义,进而可以为第二遍精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3)重读文章每段的首尾句。文章每段的首尾句通常为文章的点题句,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具有积极的意义。学生在第二遍精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章每段的首尾句。此外,对于文章每段中表明作者意思的词句也要特别注意,如:I think/in my opinion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于每段的大意进行把握,同时又可以为学生总体上理解文章的意思奠定基础。

(4)全面深读。在前两遍阅读的基础上要进行第三遍的细致阅读,在这个过程中要完成以下两个方面的任务:1结合文章大意来攻克文章中所遇到的难点;2在攻克文章难点的过程中,要找出阅读问题的正确答案,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来进行作答。

(5)回顾对照。这是阅读的最后一步,主要是为了通过将所选问题答案带入到文章中来,从文章总体上对所选答案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3. 灵活融汇贯通,实现熟能生巧

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和熟练的阅读技巧后就可以解决任何类型阅读的问题,但是考试的过程不仅是对学生做题准确性的考查,对于学生的做题速度也具有严格的要求。而要使学生又快、又准地做阅读,则必须要学生多做多练,只有在大量的阅读练习之后,学生的做题能力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学生才能够又快又准地做题。因此,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准备适宜的阅读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散文的阅读技巧 篇11

一、立足大纲,透析考点

纵观近年的高考散文阅读题,我们不难发现,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类考的大多是散文,题型变化不大,难度逐步降低。但从学生的解题情况看,得分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教学就应把高考散文阅读技巧贯穿在课文的教学中。

大致来说,我们把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分为三大类:(一)“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类;(二)“表达技巧”类;(三)“表达作用”类;(四)概括文章主题及分析文章的思路。这些类型的考点,在《故都的秋》中都可以发现。

二、破题如文,用“法”析章,概括主题及思路

优秀的散文都会以标题概括全文的精髓,虽然形式上“散”,但主题却是相对统一的。因此解读散文时,应以文章的标题入手,逐步展开。下面以《故都的秋》为实例,根据高考题型设置讲解。

1.解读标题

作者为什么把文章的题目命名为“故都的秋”。这一点的思考落脚点在“故都”二字上。“故都”指北平,用“故都”就预示这作者不仅要写北平秋的自然景观,还要写它的人文景观。

从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不仅写了秋草、秋花、秋叶、秋果的自然景象,还写了“潭柘寺的钟声”、都市闲人在桥头树下的对话,让我们感受到故都的秋独有的人文秋景。

2.抓住文眼,确定抒情基调

经典的散文,作者都会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蕴藏文眼,使整篇文章“神不散”。例如《故都的秋》的第一自然段写到“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据此我们知道“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也是本篇文章的文眼,也确定了该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低沉凄清。

3.结合方法,感受文章主旨

在解读散文的主旨时,可以借助以下方法概括文章的主旨:

①段意合并法。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写景的文章则可以抓住所写的景物及特征,并把它组合起来就能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③问题概括法。在阅读文章时,抓住文章的类型,设置一些常见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也能把握作者的情感。

④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

⑤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主要内容。

对于《故都的秋》,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落蕊、秋蝉嘶叫、闲人话秋凉、秋果。这样的问题其实考察的就是“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学生研读课文时可以应用以上的方法抓住文章的文眼。

三、探析表达技巧,感受作品文采

一部好的作品,不仅仅是“言之有物”,它还能用多种表达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作品内容。就《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而言,它用了多种表达技巧,是学生学习表达技巧的典范之作。

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的关系

我们初读课文就会发现,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起到统领全文,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并与文章的结尾首尾呼应。这类题考察的是“表达作用”类中的行文段落类题目。

解决这类题目的思路是:

(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①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②过渡段:承上启下(或启下),如《故都的秋》中第六自然段。③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回答。①照应开头,呼应前文;②深化主旨,突出主题。

2.修辞方式

表达作用类的问题还涉及修辞方法类、表达方式类、表现手法类等,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也能发现。文章第一自然段“北国的秋,却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就采用了排比的修辞,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其他修辞,如比喻、拟人、借代等。

3.文中出现的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作为一篇散文,郁达夫叙述了自己赶秋的经过,描写了七幅故都秋天的画面,通过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行文,可供教师参考讲解表达方式类的阅读技巧。

4.在本文教学中还应注意表现手法的运用

总的来说,在近几年高考的散文阅读中,考察的表现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类:①象征:引申事理,使形象鲜明。②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③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④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⑤对比:突出事物特点。⑥以小见大:小中见大,表现人事。⑦引用:增强说服力,富有启发性。具体的解题思路:(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四、推敲语言,品味文本审美内蕴

细读课文,我们也会体味到作者在语言上值得我们推敲和品味的句子。如“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作者为什么这样认为?答案是因为淡红是暖色调,与作者当时的心情、气质、审美追求都不符。因此在该篇文章的教学中我们也可渗入高考中对重点字句鉴赏能力的培养。

散文构思技巧举隅 篇12

1. 依凭小事, 抒发感受, 阐发哲理。

散文, 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 去反映深广的内涵, 做到“一粒沙里见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

读叶延滨的《灯火的温情》, 开头讲述走夜路经历“荒野无灯”的恐惧, 此时看到一盏荒野里的灯是那么的温暖而感动;进而写到人生之旅中, 我们在热闹的人群中、在朋友中却也会有“荒野无灯”之感;最后作者说我不怕冷, 却怕人生的旷野里没有一盏唤我回去的灯。最后的“灯火”指的是人间真情、灵魂的自我救赎。行文由浅入深, 自然而无斧凿之痕。

周国平《记住回家的路》, 作者由生活中出门游逛总会留意记住回家的路, 进而阐发了这样的道理:人生也是如此, 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创业、探险, 可是, 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 这个家, 就是你的自我, 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这样的文章开头往往似谈家常, 结尾则加以深化, 画龙点睛, “卒章显其志”, 并且首尾呼应。这样构思自然而有深意, 易引发共鸣。

2. 寻找线索, 浓缩情感, 以小见大。

散文的材料应该是很“散”的, 我们需要寻找“一根线”, 将这些散乱的珍珠穿起来。散文的线索很多, 较常用的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思绪线索、行动线索、时间线索等。

比如王充闾的《碗花糕》, 写得质朴而深情, 艺术感染力极强。究其因, 除了情感真挚等原因, 其构思的巧妙也是此文能催人泪下的一大原因。全文围绕“碗花糕”这一线索, 叙写了嫂嫂初进家门、遭遇丧夫之痛、再嫁、不幸去世等短暂一生的几个片断, 写出了嫂嫂对自己的疼爱有加、对公婆的孝敬、历经丧夫之痛、对家庭无私的奉献, 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作者对嫂嫂的敬爱、留恋、怀念、痛惜之情。那么多的内容, 那么丰富的情感却用一块小小的“碗花糕”来浓缩, 从而产生了行文集中、情感浓烈, 让人久久回味的艺术效果。

3. 营造曲径, 一波三折, 跌宕起伏。

“文似看山不喜平”, 善兴波澜、蓄势待发是为文的重要技巧。陆川的《而立之年读懂父爱》, 讲述了一位责之切、爱之深的父亲形象。父亲在他少时的记忆中, 严格得近乎残忍:断然掐断他当导演的梦想、严词拒绝替他疏通关系的想法;后又毅然拒绝给儿子写剧本、牵线搭桥, 在儿子小有名气的时候也还是淡淡的。儿子和父亲的关系一度降到了冰点, 一触即发。文章一再蓄势, 情感跌入谷底。但是紧接着文章峰回路转, 迎来转机。姑姑陆星儿的去世是父子关系的重要转折点, 他猛然间发现了父亲的苍老与脆弱, 他为父亲打来的一盆热水, 竟让遭受打击的父亲老泪纵横!通过母亲, 父亲潜藏的另一面也“浮出水面”:曾因担心儿子的身体而深夜不眠, 《南京!南京!》首映式上连线的父亲几度哽咽难语。此时父子隔阂似冰山一样在作者、读者的内心消融, 淡淡的深情触动了我们最柔软的心房。全文读来跌宕起伏, 扣人心弦。

4. 以景衬情, 景情交融, 相得益彰。

这类散文, 貌似写景, 旨在人事;情景交融, 富于美感, 增强了文章表情达意的艺术效果。

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 正是借写榕树, 写了榕树下的童年, 跟榕树有关的乡情, 榕树下有趣的往事。表面在写榕树, 实际上是写过往的故乡人事, 写自己对故乡的浓浓的思念。

笔者布置了“又是花开时”的作文题, 某同学在《又是丝瓜花开时》中写道:“今年丝瓜依旧长满架, 终不见那采摘的人影了, 那孤零零的丝瓜只能挂在枝头, 等待着衰老、死去。一日下楼, 突然又发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 是奶奶!我忙跑过去, 说道:‘奶奶, 你力气大嘞!还来采丝瓜, 估计病就要好了!’奶奶一手拿着三四根丝瓜, 一手还在够枝上的另一条, 弱弱的笑道:‘病是怎么得好, 只是怕丝瓜长老了, 不好吃了。’我不知道说什么, 只觉得有股心酸的感觉在心口窜动。我跑去帮她摘了那条丝瓜, 搀她回去躺下。” (何陈忠) 这里丝瓜花开、丝瓜满架的描写渲染出物是人非的气氛, 一年又一年, 奶奶老了、病了, 连采丝瓜这样的轻活也快干不动了, 亲人的生命正在被岁月、疾病无情的吞噬, 怎不令人黯然神伤呢?

以景衬情的写法, 有烘托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和作为线索的作用。景物描写要注意:一要精练, 忌冗长而无物;二要有意蕴, 使人情有所感;三要做到景象与心境的契合, 不能游离于外。

上一篇:国外建筑工程下一篇:社会综合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