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关于实施方案

2024-06-06

市关于实施方案(共9篇)

市关于实施方案 篇1

市招商局关于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市“人才强市”的建设工作,按照《关于开展人才项目管理的实施意见》的安排,现结合我局人才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大人才培养、银镜、激励、评价力度,创新人才工作载体,加大人才工作投入,促进卧室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素质大幅提高,引才环境不断优化,为实现我市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一)创新理念,服务大局的原则。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找准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全面覆盖,服务群众的原则。将人才项目化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工作中,结合到基层党建工作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党组织、党员全覆盖,各方面工作均实现项目化管理。把项目化管理作为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的重要载体,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办实事、惠民生的重要抓手,解决好基层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各类问题。

(三)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的原则。我局将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和工作力量,认真搞好抓总;

统筹推进,互促互补,形成党建力量整合、部门齐抓共管、发展成果共享,构建“大党建”的工作格局。

(四)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稳步实施,推动人才工作项目多出务实的成果、多出管用的经验、多出可学的典型。

三、方法步骤

推进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申报、立项、实施、结题、验收、评估、激励等工作环节。主要步骤是:

(一)项目的申报及立项

1.项目申报。每年年初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基础,选定项目,编制好项目实施方案,说明项目实施的背景、意义、思路、措施、预期目标和实施计划等,填写项目申报表。

2.审批立项。我局将确定的项目上报市人才办,经人才办审核合格后列入全市“人才项目库”。

(二)项目实施与结题

1.建立台帐,落实责任。申报项目经审批立项后,我局要落实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明确具体职责和工作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细化任务、落实责任。

2.跟踪调度,统筹推进。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调度会,及时分析和研究解决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指导和检查督办。同时,整合各个方面的力量、项目、资金、技术和信息,统筹推进,集中突破。

市关于实施方案 篇2

崇左建市以来, 一直以工业强市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 以制糖业和锰系列产品加工为支柱, 使全市的企业不断壮大, 目前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3家, 产值超亿元的有19家, 年产值广西50强的4家, 年利润广西50强的9家。但是, 一些企业在经济效益提高以后,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环境卫生条件较差, 企业“三废”处理不符合要求, 特别是一些企业生产要占据大量的公共资源。2007/2008榨季开榨以后, 一些糖厂没有足够的停车场, 等待入厂的运输甘蔗车辆排到公路上, 严重影响公路沿线的交通秩序。崇左市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决定实施“企业清洁工程”。

崇左市委书记罗殿龙说, “企业清洁工程”是“城乡清洁工程”的拓展和延伸, 是进一步推动“城乡清洁工程”的有效途径。实施“企业清洁工程”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并要求全市企业以“生产发展, 生活有序, 厂风文明, 厂容整洁, 管理规范”为目标, 结合当前节能减排的相关要求, 打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不误的“经济最强, 环境最好”企业群体, 从而实现职工受益、企业增收、社会满意。

来宾市备用水源方案选择 篇3

【关键词】城市供水;安全;水源;方案

1、背景

近年来,国内发生了多起重大水源污染事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构成威胁,如:2004沱江“3.02”特大水污染事故;2005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06白洋淀死鱼事件;2006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2007太湖水污染事件;2008年淮河流域跨省河流大沙河砷污染事件;2009年江苏盐城水污染事件;2010年江苏梅兰化工厂氯仿泄露事件;2011年云南曲靖铬渣污染;2012年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2013年山西苯胺泄漏事件;2014年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等。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红水河水质有恶化的趋势。为了满足来宾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保障来宾市的供水安全,积极开发其它水源已迫在眉睫。

2、来宾市供水形势

来宾市是国务院于2002年9月29日批准,12月28日挂牌成立的一个新兴地级市,位于广西中部,红水河下游。来宾市故有“桂中”之称,又因资源物产丰富,有“广西煤都”、“中国糖都”、“世界瑶都”、“盘古文化之都”等美称。来宾市管辖忻城县、武宣县、象州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兴宾区及合山市,2014年,全市总人口260.31万人,城镇人口77.71万人,城镇化率37.5%,主城区建成面积3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30万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1.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31.18亿元,财政收入58.1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1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01元。

来宾市的供水水源为红水河,红水河是西江干流的上游河段,斜贯桂西北丘陵山区中部,上游南盘江于蔗香村双江口与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再向东南流经广西的乐业、天峨、南丹、东兰、巴马、都安、马山、忻城、来宾等县于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与柳江汇合后称黔江。红水河干流长659km,流域总面积52600km2,平均坡降0.38‰,河流出口处多年平均径流量达744m3。红水河因流经红黄壤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随水入河,河水呈红褐色,“红水河”由此而得名。红水河含沙量0.67kg/m3,为广西含沙量较大的河流。

根据来宾市区河段红水河多年监测资料表明,红水河来宾市河段的水质目前基本上保持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的水平。红水河的水质污染物主要有两大类: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随着来宾市上游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红水河污染有逐步加重的趋势。来宾市上游流域面积较大,水源地遭受污染的风险很难控制,一旦红水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城市供水将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引起用水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加快城区紧急备用水源建设步伐,是预防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确保用水安全,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

3、来宾市供水需求

目前,来宾市在市区河段内分别设有河东、河西和磨东3个自来水厂,三个自来水厂均取红水河河水,全市联网供水。河东、河西水厂合计供水能力为12万m3/d,现状实际供水5.5万m3/d;磨东水厂设计供水规模为1期5万m3,2期10万m3,现仅有少量供水。

来宾市现状人口规模为30万人,根据来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20年来宾市主城区人口规模为49万人。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来宾市属于一区中小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20~370L/人·d,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170~280L/人·d。考虑到来宾市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城市,城市化不高,2020年平均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按220L/人·d计,2020年平均日需水量10.8万m3/d。

4、来宾市初步供水方案

4.1供水水源选择

除红水河外,来宾市附近的主要河流兴,主要河流有清水河、北之江、凤凰河、二沟河、古瓦河等。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地表水的供水水源设计枯水年保证率为90%~97%,清水河、北之江、凤凰河能单独满足来宾市城市供水水量,二沟河、古瓦河联合供水亦可满足要求。

从目前清水河、北之江和凤凰河的开发情况来看,清水河、北之江流域基本没有大的工矿企业,水质最好,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水平,凤凰河污染情况相对较重,大部分河段超过Ⅲ类水标准。清水河、凤凰河沿线乡镇、村庄密集,不具备建设大型水库条件,且距离来宾市相对较远,难以实施。北之江为红水河左岸1级支流,流域面积1403km2,多年平均流量28.9m3/s,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12亿m3,流域水资源量可满足来宾市城市供水要求,且北之江在来宾市主城区上游约2km处汇入红水河,引入来宾市的条件较好。二沟河、古瓦河由于流域面积较小,来水量相对较小,难以单独承担起来宾市的备用水源任务,但目前两条河上均有已建成的水库,水质较优,两水库联合作为来宾市的备用水源也是可行的。本文将分别对两个备用水源方案进行分析论证。

4.2水源供水方案

4.2.1北之江水源供水方案

根据《来宾市引水入城水源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该工程是以来宾市引水入城为主,兼有灌溉、分洪等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工程取水水源为北之江。通过引水入城,结合来宾市环境特点,构建渗透城区的大生态景观系统;创造“水网、绿廊、新城”融为一体的城市形态,将来宾市打造成为“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在阳光中,水、绿、城共生共荣”且富有壮族特色的桂中水城。

来宾市引水入城水源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拦河坝、进水渠、进水闸、引水明渠及附属建筑物等。工程的拦河引水坝位于来宾市兴宾区良塘乡北合村六道屯旁的北之江干流上,拦河坝长126m,布置于河床中部,引水渠进水闸布置于河床左岸,设闸孔2孔,每孔净宽3.5m。来宾市引水入城水源工程设计引水流量16.1m3/s,其中引水入城15.0m3/s,灌溉流量1.1m3/s,若以引水入城的流量计算,日设计引水入城总水量129万m3,足以满足来宾市2020年平均日需水量10.8万m3。

4.2.2二沟河、古瓦河水源供水方案

根据《广西来宾市城区备用水源工程项目建议书》,二沟水库供水管线紧接水库加压泵站,引水管线以埋管的方式沿二沟入库公路至来宾至正隆二级公路,管线沿二级公路边布置11.7km之后,跨过来宾至正隆二级公路,沿乡村小道至来宾市水落街区,穿过一次环城高速路桥涵,一次湘桂铁路桥涵,最后进入来宾市城区道路至来宾市河东水厂位置,线路总长15.6km。古瓦水库供水管线紧接水库加压泵站,输水管道需穿越来宾至合山二级公路,管线穿越二级公路后,沿旱地铺设至清水河边,以反虹管型式穿过北支江,然后沿来华二级公路铺设,最后沿市区道路人行道一直铺至磨东水厂门口,管线长6.8km。

二沟水库枢纽工程是以供水为主,兼顾灌溉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工程由大坝、输水系统及上坝公路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91.53m,水库总库容2130万m3,日供水设计规模为6.85万m3。古瓦水库枢纽工程是以供水为主,兼顾灌溉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工程由大坝、输水系统及上坝公路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82.70m,水库总库容495万m3,日供水设计规模为4.25万m3。

5、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洁净的高质量饮用水水源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无疑是等同于一座宝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21条明确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及航运等需要”。在来宾市周边河流中,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可供开发为饮用水源的河流越来越少,目前,北之江、二沟河、古瓦河基本上还未有开发,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是来宾市理想的供水水源。

鉴于目前红水河的水质状况,红水河可满足来宾市的供水要求。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当北之江不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或发生水源突发污染时,北之江无论从水量、水质上看均能单独满足来宾市的供水需求,因此北之江可作为来宾市的首选备用水源;若北之江不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时,二沟水库、古瓦水库也是来宾市的不错的备用水源。本文提供的来宾市供水方案是本人经过多次调研,并在多年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补充完善后形成的,希望能为来宾市的城市供水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二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2008年.

[2]广西来宾市城区备用水源工程项目建议书.广西柳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2012.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4]水库调度设计规范(GB/T 50587-2010)

作者简介

市关于实施方案 篇4

设的实施方案

市农办关于推进全市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孝文22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我办结合工作职能,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域规划、产业支撑、设施延伸、服务覆盖、文明整洁、管理创新”的总体要求,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整合为手段,把农村新社区建成新农村建设新产业、新社区、新农民、新机制的综合体,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和

新农村建设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二、主要内容 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规划到位、分步推进”的原则,2013-2015年,以试点示范为先导,每年启动一批农村新社区建设与改造,力争在三年时间内使全市农村新社区建设实现大变化,城乡一体化迈出新步伐。

2013年我市率先启动一批农村新社区和中心村建设试点,其中,市里重点抓10个示范村试点,县市区重点抓168个中心村建设试点。

10个示范村试点是:孝南区朋兴乡朋兴村、汉川市庙头镇中心坮村、应城市四里棚办事处刘杨村、云梦县伍洛镇三新社区、安陆市光明新村、***县河口镇河口村、孝昌县花园镇常丰村、高新区孝天办事处魏站社区、临空区道兴新社区、双峰山旅游度假区大寨村。168个中心村建设试点分别是:

孝南区:永四村、永久社区、建一村、黄祠村、长风村、永安幸福家园、永安

铺、红卫社区、鲁集村、联合村、朋兴村、邹陈村、李巷村、丁砦村、龙岗村、复兴村、七里村。

汉川市:北河村、长兴铺村、湾潭村、南河新城、八大村、小兴村、富贵田园。应城市:四湾、炮竹湾、宁畈、三屋、新街、后李、汤池集镇、老湾、东马坊集镇、曾家湾、张杨新社区。云梦县:曾店长和社区、吴铺杨店社区、吴铺郑店社区、开发区赵许中心村、城关镇陈赵新社区、城关镇曙光新社区、开发区四合中心村、伍洛寺社区、沙河乡莞辛社区、开发区曲湖社区、伍洛镇十月中心村、伍洛镇窑头中心村、隔蒲三里庙中心村、隔蒲蒲阳社区、隔蒲镇幺屋中心村、隔蒲镇军席社区。

安陆市:烟店镇余寨村、张岗村、程巷村、余寨村、袁畈村、碧山村、烟店村;孛畈镇长松村、三里村、孛畈村;王义贞镇毛河新村、吉庙村;雷公镇魏桥村、居委会;棠棣镇轭头村、百花新村

***县:高店乡杨畈村、喻河村、新河

村、夏河村、三合村;县开发区刘湾村;城关镇乐冲新社区、黄土岗;阳平镇古寨祠堂湾、半山坡、新寨付家湾、阳平街道、汪墩、李家湾、郑家店、观音岩;芳畈镇白果树湾村、滚河村、芳畈村、腾冲村;黄站镇刘河村,熊畈村;吕王镇刘院村、董湾村、钱湾村、钱院村、花桥村;河口镇蒋家畈、吴家湾、何家榨、范家田、肖家畈、余家畈;夏店镇桥头社区、夏店社区;新城镇毛集新区、民主新社区;阳平镇陈家大湾、白云街道、陶家湾、柳林田上;刘集镇四房湾、甘家湾、店岗、赵家湾、地球湾、徐家河、宁家田、窑岗、马岗、朱家田;城关镇周家湾、棚子岗、罗城、南店、双桥社区、杨家湾、枣棚新社区;大新镇和平村、土桥村、新河村;三里城镇文昌榜、磨石沟、郑家湾、土城、八里棚、华家湾、胡家畈、何家湾、石铺1组、窑上、六斗垅、旱搪岗、周家湾、代家湾、黎家湾、刘家湾。

孝昌县:庆丰村、柳林村幺湾、鹏程村

左家院、刘店村、二公村马家大湾、清水村清水塘、新张村岗上湾、新龙村竹林湾

高新区:岳家湾、龙店、草铺、七垸、春尚小区

临空区:上新、莲心庵、高庙、闵集、凤凰台、合心、安静庙、农联 双峰山:涂巷新区、官塘旅游商品一条街购物区、洪益游客集散区。

三、工作重点

1、强化规划制定。各地要按照全域规划要求,实行“三情”结合,制定农村新社区建设规划。农村新社区规划要与各地“一线一点”总体规划相衔接。规划内容包括总体、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建筑风格等。2013年启动的农村新社区,当年要完成各项规划任务。要强化规划的执行力度,规划一旦通过法定程序后,要全面贯彻执行,确保建设有规可循,有法可依,坚决杜绝乱搭乱建。

2、强化产业培育。依托特色农业资源

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稻、优质水产、优质畜禽、特色林果、苗木花卉、精细蔬菜等特色产业,搞好“一村一品”。依托文化旅游业,推进与旅游相关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推出一批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农家小餐饮、农家小糕点、农家小果品、农家小工艺、农家小庭院等特色旅游产品,繁荣农村经济。主营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0%以上。

3、强化设施延伸。充分整合项目资源,加快城镇交通、供排水、供电、供气、信息网络、特色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农村社区延伸,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每个农村社区硬化道路入户率、供气供水率、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100%。

4、强化服务覆盖。推进教育、卫生、文体、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六张网”向农村社区延伸,按照“1+X”的模式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服务组织,壮大服务队伍,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平台,率先实现

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务。“1+X”综合服务中心面积按不低于300平方米,设施配套齐全,能及时有效提供文化、体育、卫生、购物、社会保障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服务组织和服务队伍健全,切实做到服务到湾,联系到户,关爱到人。幼儿园、集贸市场超市、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齐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学校。

5、强化环境建设。优美的居住环境,示范村绿化率达到30%以上,有完善的垃圾、污水处理系统,垃圾、污水实现达标处理和排放。大力开展“四清、五改”为主要内容的清洁乡村工程,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空宅,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探索建立每户分类保洁,村组分类收集,县镇转运处理的长效保洁机制,彻底改变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状况。

6、强化管理创新。广泛开展“讲文明、革陋习、树新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制定操作性强的《村规民约》,开展革除农

村十大陋习的大讨论。开展“十星级文明卫生农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强化基层组织负责人城乡规划管理和社会管理创新两项职能,开展争当“致富书记、贴心书记、平安书记、廉洁书记、领航书记”活动。推广“四议五公开”工作法,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

四、工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市成立工作专班。工作专班与市新农村建设新导小组合署办公。各县市区都要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具体抓好组织实施。

2、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责任分工,建立责任考评机制,把各项工作要求转化为“硬指标”,平时抓进度,年终抓考评,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3、各方筹资,整合资源。各地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社区建设,并做到逐年增长。要对农村社区建设重点项目给予资金补助和支持;要精

市关于实施方案 篇5

一、指标各城区通过春季灭鼠后,要达到全国爱卫会 [1997]5 号关于《灭鼠、蚊、蝇、蟑螂标准》的各项灭鼠指标要求。

二、责任范围及重点1、范围:全市各城区所有单位、居民区的室内外环境及各公共场所。2、重点:饮食、食品、粮食、酿造、屠宰、水产、肉类加工、皮毛加工等行业单位,垃圾收集点、垃圾处理场、厕所、农贸市场、饲养场、河道、绿化带、下水道、城乡结合部和一般单位的食堂、餐厅、厨房、居民的天井等所场。

三、计划安排1、准备阶段:3 月份中下旬,制定计划方案,召开会议,层层布置工作,落实责任,做好经费落实和鼠药的筹备等灭鼠组织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2、实施阶段:4 月上旬,层层开展灭鼠培训和结合爱卫月活动开展环境整治,结合单位卫生检查进一步落实特殊行业的防鼠设施建设,加强卫生宣教,进行药物的发放和灭前密度监测,在 1-8 日统一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灭鼠投药,投药时间与农村灭鼠一致。4 月中下旬,及时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做好数次的补充投药工作。组织进行药物到位率、覆盖率的检查,并进一步完善特殊行业、特殊场所的防鼠设施,发动群众深入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及时清理鼠迹。积极开展灭后效果自查和密度监测工作。3、总结评价阶段:5 月份,各地结合四月份开展的第十六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和统计上报春季的灭鼠工作情况,市爱卫会组织对各地灭鼠活动和灭后效果,进行检查监督和效果评估通报。

四、措施和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坚持“统一领导,块块为主,条条保证,条块结合”的原则,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计划、统一方法、统一时间、统一药物,大面积投放灭鼠药物,结合环境治理的综合防治措施,开展好本次城市统一灭鼠工作。

(一)周密组织,广泛发动,部门配合,切实抓好春季城乡统一灭鼠活动搞好这次活动,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需要,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是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的需要。各级政府财政要保证各地爱卫会除四害专项经费的落实,各级爱卫会要积极做好筹备、组织、协调、发动工作,准备好所需的药物、器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春季灭鼠活动。广泛发动群众,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和监测密度高的重点地带和区域,作为这次消杀和整治的重点,使其密度达到全国爱卫会 [1997]5 号文件的标准要求。各级爱卫会和卫生部门要加强与农村等部门的密切协作,爱卫会负责实施城区灭鼠工作,农业部门负责实施农村灭鼠工作,各责任部门要密切配合,落实本部门及下属单位的灭鼠工作;广电部门加强对灭鼠工作的宣传;建设部门加强改造孳生地的市政建设和城市绿化的环境消杀;林业部门加强对山林鼠孳生地整治、环境消杀;水利部门加强对城区河道的疏浚和环境消杀;工商部门要加强对各工商户开展灭鼠工作的管理;国贸与粮食部门要加强对各类粮仓(库)等场所的灭鼠工作;财政部门保证公共灭鼠必要经费的投入;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村加强辖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死角整治和灭鼠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市直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驻地各区爱卫会的灭鼠工作。

(二)科学消杀与环境整治结合本次以县、市、区为单位,使用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有效安全低毒的消杀药品,统一使用的灭鼠药物以大隆、溴敌隆为主,提倡使用物理杀灭办法的捕鼠器械。努力提高灭鼠的覆盖率、到位率和饱和率,确保消杀效果。坚持药物消杀与环境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各级爱卫会要积极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单位、居民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环境整治,狠抓薄弱环节,清理卫生死角,铲除“四害”孳生地。

(三)加强监测和监督检查按照鼠密度季节消长监测的要求,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强鼠密度监测工作,掌握消长情况,特别要认真做好灭前、灭后的监测,做好科学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各级爱卫会要开展检查评比和通报工作,落实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把除四害工作作为评比卫生先进单位的重要内容之一来抓,对各单位灭鼠落实情况要组织一次自查;对灭鼠工作落实好的单位,进行表扬,对灭鼠工作开展较差、四害孳生地整治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确保春季城市灭鼠工作的顺利实施。市爱卫会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各地和各单位开展灭鼠工作情况进行抽查通报。

(四)注意安全,规范消杀药品市场各单位、居民区要统一规范领购消杀药物,在药物使用中,注意安全,管理好消杀药品的使用,防止人畜中毒,避免发生事故。各卫生医疗单位要做好医疗救护工作。工商、公安等积极配合做好消杀药品市场的管理。各地不准使用无准产证和农药登记证的产品,以及严禁使用全国爱卫会规定的对人体有危害和对生活环境污染的消杀药品。

市关于实施方案 篇6

《XX市中长期“五保”抗旱救灾供水保水方案》目前进展及效果情况汇报

中共XX市委:

按照市委XXX书记的批示精神,现将我局已制定的《XX市中长期“五保”抗旱救灾供水保水方案》当前进展及效果汇报如下:

一、措施的进展及效果

(一)工作重点调整为全力保供水送水保民生。抗旱工作重点由前一阶段的送水保民生、抽水保秋收转为送水保民生。一是严防县城断水。XX县城供水的重点是XXX应急水源工程的建设,要选派专家对方案进行比较,待确定后,现场办公,商议突击方式。XX县城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要一抓到底,确保二个月内按期完成应急供水。XX县城供水要通过现场查看,认真分析,研究提出第三级提水方案,作好准备。贵定县城供水也要谨防断水,作好前期准备工作。二是保证乡镇供水。对于乡镇所在地及70%村组断水的乡镇,要全力查找新的水源,提出解决供水的可行措施和办法,确保乡镇供水。三是保障民生用水。要采取一切措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向受灾的缺水群众送水,不能让老百姓没有水喝,全力保障民生用水。

进展和效果情况:XX、XX、XX、XX等县城的供水工程及各类方案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央各项应急款已到位。乡镇供水同时也在紧张进行当中,部份乡镇应急供水目前已通水。

(二)全市水利人要担当抗旱主力军。哪里有旱情,哪里就有水利突击队。哪里有水源,哪里就有水利人。哪里有受难群众,哪里就有水利部门的温情。

进展和效果情况:全市水利水及水利突击队随时待命,那里需要就分赴那里抗旱救灾。

(三)抗旱工作具体要求:一是按照《XX市水利局关于进一步作好当前抗旱减灾工作的紧急通知》(XX水发„2011‟189号)文件要求的领导分工责任制,领导分片负责,一抓到底;二是树立大局观念,从现在开始,全体干部职工放弃星期

六、星期天休息时间,全力以赴抗大旱、全心全意保民生;三是要求包片干部要更加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深入群众,了解掌握旱情、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受灾群众。四是加强保水措施。一要围绕缺水地区、缺水群众寻找水源(拓展现有水源找水、探寻山洞水源找水、打井找水);二要高扬程提水;三要所有水库要关闸蓄水保人饮;四要千方百计扩大水源,确保长期抗旱使用,要提水补塘、补库(管理科要抓紧统计河、沟附近的山塘、水库资料,防办准备抽水机具);五要扩大送水效应,再购置一批运水车,购、借一批军用蓄水袋;六要保证抗旱技术服务,确保机具的及时维修。进展和效果情况:全局干部职工目前已放弃星期

六、星期天休息时间全力以赴抗大旱,全心全意保民生,采取各种措施确实帮助受灾群众寻找水源、打井等,帮助有水源的地方安装,勘探,设计等扩大水源,确保长期抗旱。目前提水补塘,补库工作正在进行当中。给全市各地购运水车计划目前已完成,采购工作即将开始,省里购发的300个畜水袋于近期到位,将分发到全市各抗旱救灾第一线。市水利局技术人员目前正在维修各种抗旱机具。

二、方案的进展及效果

一要树立“1”个思想:要牢固树立抗大旱、抗久旱、救大灾的1个思想,进一步落实抗旱救灾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将抗旱救灾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进展和效果情况:“1”个思想的进展情况正在按序进行当中。

二要确保“2”个不减:要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农业不减效、农民不减收。

进展和效果情况:“2”个不减的进展情况正在按序进行当中。

三要狠抓“3”个落实:一是抓好供水方案的落实。各县市、各乡镇、各村各户都要制定供水方案,供水方案要长短结合,要立足长远,重在眼前,在做好300天供水规划的同时,也要有5天、15天、30天的用水规划。二是要抓好改种、扩种、秋种的生产方案。做到秋种面积要增、粮油面积要增、经济作物面积要增;做到一县一册、一乡一册;三是要抓好森林防火的方案措施的落实。

进展和效果情况:“3”个落实的进展情况正在按序进行当中。

四要做到“4”个清楚:一是受灾的县、乡、镇、村、组、寨、户、人情况清楚;二是人畜饮水的水量、水源和缺水的情况要清楚;三是群众生活困难情况要清楚;四是农业灾情等级划分要清楚。

进展和效果情况:“4”个清楚的进展情况正在按序进行当中。

五要实现“5”个1:要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不能有一人没水喝、不能有一人没饭吃、不能有一所学校停课、不能有一起重大疫情发生、不能有一起因缺水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五个一”目标。

进展和效果情况:实现“5”个1的进展情况正在按序进行当中。

六要开展“6”个送:要结合万民干部下基层等活动,积极动员各级干部职工深入抗旱一线,帮助群众树立抗旱必胜的信心;帮助群众制定保水的方案;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帮助群众化解社会矛盾;开展送饮水、送机具、送种苗、送肥料、送科技、送信息 “6个送”活动。进展和效果情况:“6”个送的进展情况正在按序进行当中。

七要强化“7”个到位:一是领导组织要到位;二是宣传工作要到位;三是资金投入要到位;四是物资准备要到位;五是科技服务要到位;六是防火措施要到位;七是监管力度要到位。

进展和效果情况:“7”个到位情况目前正在按序进行当中。

八要做好全市城镇供水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已布置和安排全市县城应急供水方案的编制以及乡镇供水方案,落实应急供水措施。

进展和效果情况:全市城镇供水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中,九月底将通过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审查。

阜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问题探讨 篇7

一、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客观依据

(一) 作出这一战略决策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建国以来, 阜新长期存在着煤炭资源过度开采和地处科尔沁南缘沙地侵袭双重生态环境问题。在城市的百里矿区, 阜新煤炭工业的发展成果是以牺牲城市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 由此造成城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在阜、彰两县地处内蒙边界的15个乡镇, 土地沙漠化危害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为彻底改变城乡恶劣的生态环境, 阜新人民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世纪50年代, 阜新开展了营造防护林活动, 同时固沙造林研究开始起步。60年代, 阜新开展了以营造国营林为主的绿化荒山、荒地、荒坡活动。阜蒙县创造的“三沟经验”, 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的充分肯定, 并指示在辽宁和全国推广。70年代, 阜新营造坑木林掀起高潮。阜新矿务局营造坑木林的经验, 受到国家计委、农林部和煤炭部的表彰。90年代, 阜新开展的声势浩大的市郊绿化工程和“森林城”建设, 受到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和辽宁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从70年代末至2000年末, 阜新先后开展了“三北”防护林一期、二期和三期工程建设。到2000年末, 阜新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3.1%增加到21.7%。

(二) 作出这一战略决策有较好的现实基础

从2001年国务院批准阜新为全国首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以来, 阜新坚持经济转型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的方针,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 赋予林业首要地位。阜新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林业二次创业的决定, 国家和辽宁省在阜新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三项重点工程, 阜新结合自身实际, 相继实施了环城绿化带工程、北部防沙治沙工程、农田林网建设工程、矿区生态修复工程等子工程, 阜新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重视矿区环境整治, 完成了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和新邱东、西排土场等矿区矸石山复垦治理工程。同时, 阜新在城市环境建设、群众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0年末, 阜新森林覆盖率达到32.1%,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5%。全市生态环境出现了“整体改善, 局部优化”的可喜局面。2003年, 阜新市被辽宁省政府评为“全省林业建设先进市”;2006年, 阜新市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2007年, 阜新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环境治理优秀城市”;2009年, 阜新海州矿国家矿山公园被批准为全国首家“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阜新还在发展低碳、生态产业上实现了重大突破。短短几年内, 相继引进了包括华能、华润、国电龙源、中国风电、中国水利水电、中广核、大唐和辽宁能源投资等一批国内知名大集团、大公司来阜投资风电项目, 使阜新风电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到2010年末, 阜新全市风电装机容量已达100万千瓦。期间, 阜新市还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市”和“资源型城市生态恢复试点市”。

(三) 作出这一战略决策符合当今世界潮流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迅速升温。1972年, 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90年代以来,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文件相继问世, 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我们党和政府也一向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上, 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和新党章中。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到确立科学发展观, 再到制定《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充分表明了我们党执政和发展理念的升华, 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渐深化。从1999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作出建设生态省决定以来, 截至目前, 全国包括辽宁在内已有14个省作出建设生态省的决定, 或确定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同时, 国内一些市、地 (州) 、县也相续作出了生态立市、生态立州、生态立县的决策, 全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气候已经形成。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说20世纪是全球创造工业文明的时代, 那么21世纪则是人类创建生态文明的时代。阜新市委确立生态立市战略正是顺应当今这一世界潮流的集中体现。

二、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工作重点

“十二五”期间, 阜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 统一对生态立市内涵的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从国内一些市、地 (州) 、县作出的生态立市决定或规划来看, 对生态立市内涵存在着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认识。一种是把生态立市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植树造林和森林资源保护, 强调生态立市的主攻方向是搞好以森林建设为核心的自然生态建设。另一种是把生态立市的主攻方向定位在控制城市工业污染上, 强调要坚持工业污染防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推进城市的清洁生产。这些认识尽管都有其合理因素, 但都是片面的, 都有碍于生态立市战略的正确实施。

笔者认为,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它涉及面广, 内涵丰富。就其主要内容而言, 大体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改善生态环境。没有生态环境的改善, 生态立市就无从谈起。二是发展低炭、生态产业。这是生态立市的经济基础。三是打造适宜人居环境。使人居环境成为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最佳场所。四是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人类自觉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觉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五是建设生态文化。树立生态文化意识, 培养生态道德观念, 用生态文化统领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生态立市, 其根本是生态文明立市。从人类发展历程看,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新的文明形态, 是人类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 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目前, 人类已迈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提升对生态立市战略的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笔者理解, 阜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过程, 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生态学为基本原理, 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过程;就是把建设生态文明与阜新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总体谋划, 全方位、有序推进的过程。我们应当依据生态立市的科学内涵去全面实施这一重大战略。

(二) 加强城乡生态建设

“十二五”期间, 阜新要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生态恢复试点市”的政策优势, 重点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 从源头上扭转阜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推进“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 加快“辽宁阜新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西北区沙化和荒漠化治理工程, 加大荒漠化综合治理力度, 进一步为阜新城区和以沈阳为中心的沈阳经济区构建生态屏障。生态立市体现在城市建设上, 就是宜居。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 实现城市建筑与生态景观相映生辉, 城市生活与市郊风情相得益彰。严格城市建设规范、建筑风格, 保护平缓开阔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完善城市服务设施, 增强城市的居住功能、生产功能和休闲功能, 努力营造舒适安宁、亲近自然、体现人性的生态住宅小区。深入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活动, 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城市绿化要以绿为主题, 以美为标准, 以质为根本, 确保绿化成活、成景, 努力打造绿化精品, 把阜新建成“绿色、低碳、精美、宜居”的城市。

(三) 认真做好水的文章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 是阜新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 提升水利对阜新转型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阜新水源工程建设, 推进“引白二期”和闹德海供水复线工程建设, 积极配合辽宁省实施的“辽西北供水工程”。加强阜新城市水系建设, 实施“细河二期治理工程”和玉龙河、新开河、高林台河等重点河流的整治建设, 努力打造环城水系。加强阜新农村水源工程建设, 完善小型水利设施, 重视治理农业污染。高度重视阜新城乡水安全, 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

(四) 大力发展低碳、生态产业

生态立市, “立”字的重点在产业, 难点在产业, 潜力也在产业。推进阜新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 必须坚持生态建设与发展低碳、生态产业两手抓。

阜新素称“煤电之城”, 高碳产业一直占很大的比重。今后, 阜新在发展二产方面, 要在坚持高碳产业低碳化, 工业项目集群化、园区化的同时, 把发展低碳、生态产业, 尤其是把发展新能源产业摆在突出位置。阜新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一是区位优势明显。阜新毗邻内蒙, 地处科尔沁沙地的南缘, 在北半球北支急流影响区域内。二是风能资源丰富。人们称阜新“一年刮两次风, 一次刮六个月”。据来阜投资风电产业的专家讲, 从风速、风频和风力资源可利用度等主要指标看, 阜新是辽宁风力资源最富足的地区。三是太阳能资源丰富。阜新同辽宁省其他多数城市相比, 不仅常年气温高、太阳生理辐射量大, 而且日照时间长, 具有发展太阳能产业的优势。四是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实施经济转型以来, 阜新风电产业的发展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到2010年末, 全市风电装机容量已占到全省风电装机总量的40%以上。同时, “十一五”期间, 阜新生物质能发电、煤层气发电、地热发电等其他新能源产业已开始起步。最近, 一个装机容量达30万千瓦, 总投资60亿元的光热发电项目已在阜新太平区落户, 即将开工建设。据有关专家测算, 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 到“十二五”期末, 阜新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煤层气发电、地热发电等其他新能源装机容量将接近传统火电的装机容量, 发电量有望达到全市能源总量的40%以上。到“十三五”时期, 阜新的新能源产业将在装机容量、发电量上超过传统能源产业。届时, 阜新的能源结构将会发生根本性转变, 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会得到极大增强。

在发展一产方面, 阜新要把发展生态农业, 尤其是把发展绿色农产品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主攻方向。充分利用阜新农村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人均占地居辽宁之首, 光照条件好, 地下、地表水工业性污染小等有利条件,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不断提高绿色农产品在农业中的比重, 努力把阜新建设成省内乃至东北地区最大的绿色农产品基地。

在发展三产方面, 阜新要在发展生态旅游业上实现突破。重点打好“三张牌”:一是“矿山生态旅游牌”。利用海州矿国家矿山公园获批全国首家“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的有利契机, 把阜新矿山生态旅游打造成国家级、世界级品牌。二是“固沙生态旅游牌”。利用章古台国家级沙地森林公园、后新秋巨龙湖风景区和四合城那木斯莱花泡等景点, 进一步弘扬“大漠风流”精神, 充分展示阜新固沙造林成就。三是“东藏生态旅游牌”。利用海棠山国家森林公园、乌兰木图山风景区、老鹰山自然保护区和塔子沟风景区等景点, 打造集藏传佛教文化, 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品种, 各景点内的独特风景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区。

(五)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十二五”期间, 阜新要充分利用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市”的有利契机, 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 加强规划指导、财税和金融等政策支持, 完善法律法规, 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加快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煤、电、化、建循环经济。以本地及蒙东外运煤炭资源为基础, 依托矿区和电厂废弃的大量矿产资源, 建设阜新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加快构建以废旧金属, 废旧生产、生活用品等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设备再制造, 以及煤—电—粉煤灰—新型建材 (水泥、墙材) , 煤—电—煤矸石—新型建材 (烧结砖) 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 围绕新农村建设, 推进农村能源的循环再利用, 调整优化农村能源结构, 鼓励发展沼气、秸杆发电等农林废弃物再利用产业, 从而形成企业迴圈生产、产业迴圈组合和城乡迴圈发展的阜新循环经济体系。

(六) 注重生态文化建设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要求我们以生态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阜新的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发展方向;以生态文化理念推介阜新、宣传阜新;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指导阜新的转型与发展, 指导阜新的城乡建设与管理, 并将生态文化融入到阜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践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 大力繁荣森林文化、花文化、野生动植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生态文化。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绿色、节能、环保、循环理念,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公众参与机制。大力推进文明生态乡 (镇) 、文明生态村、文明生态街道、文明生态社区和文明生态城市建设, 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居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建立全民生态意识与生态法制教育体系, 大力开展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普及活动。制定相互配套政策, 树立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的消费观念, 告别一切与生态文明不协调的行为习惯, 努力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三、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重大意义

阜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推动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 有以下三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 省内意义

阜新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 在辽宁有两重意义:一是对推动辽宁省同类城市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能起到引领作用。二是对以沈阳为中心的沈阳经济区的发展, 将会起到持续的生态保障作用。

(二) 国内意义

全国资源型城市共计118座, 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其中, 辽、吉、黑三省有资源型城市30座, 占全国资源型城市总数的25.4%;有煤炭城市63座, 占全国资源型城市总数的53.9%。阜新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 对全国资源型城市, 尤其是对东北三省的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将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全国煤炭类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转型将会起到直接的示范作用。

(三) 国际意义

到目前为止, 国际公认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成功的城市, 有德国鲁尔、法国洛林、英国西密德兰、美国底特律和日本九州等。但上述城市转型的成功, 主要是在产业转型上实现了突破。在世界范围内, 提出在资源型城市中实现生态转型, 阜新尚属第一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 设在阜新市彰武县章古台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创造的一系列固沙造林经验, 曾享誉海内外。建所以来, 已有包括马里总统穆萨·特拉奥雷在内的36个国家和地区30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来固沙所学习考察。我们相信, 阜新实现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 很有可能在破解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这个世界性难题上创造一个奇迹。

摘要:“十二五”时期, 阜新为实现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的奋斗目标, 将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这意味阜新由资源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本文全面阐述了阜新市委实施这一战略决策的客观依据、工作重点和重大意义, 所提出的观点和意见对阜新, 对省内、国内乃至世界同类城市都有重要的指导或借鉴意义。

解放思想观念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篇8

摘 要:从济源市实际出发,分析了济源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认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确保人才质量并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促进济源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济源;解放思想;人才强市

2008年7月30日,济源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市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段喜中在会上强调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要下决心采取有效措施,政府和企业要付出成本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好环境。”之所以强调实施人才战略,是因为当前济源市正处在一个千载难逢并可以大有作为的发展阶段,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济源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态势都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而且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但把济源放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去比较,尽管人均水平高,可是总量仍属于最小,缺乏发展回旋余地,缺乏竞争力和影响力。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能否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战胜各种挑战,实现科学发展,关键靠人才。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从而为济源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1 济源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背景

当今世界,以科技竞争为主题的综合国力竞争愈演愈烈。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关于这一点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曾预言,人类的未来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人才资源开发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据研究,发达国家企业财富构成中,物质资本占20%,货币资本占16%,人力资本则占64%,高新技术产业中人力资本的比重更高。因此,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作为参与新世纪国际竞争的根本措施。

我们党正是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于2000年10月,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把人才开发工作提升为国家战略并纳入国家“十五”发展计划。2002年,中央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包括各类人才和人才政策在内的中期人才发展战略规划——《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在2003年12月19日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的人才观,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任务是: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权威专家指出,这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因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全党全国全社会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济源位于豫西北,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最小的一个城市。济源人口数量较少,只有68万,人才层次整体不高。据济源市统计局统计,截至2004年末在单位就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仅占全市就业人员的0.1%,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6.0%、15.7 %、48.8%和29.4%。在具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仅占5.4%,中级、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分别占31.7%和62.9%。在具有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1.8%、5.9%、38.3%和54.0%。虽然自2005年来市委市政府设立人才开发资金,每年100万元专项用于人才引进和人才开发,但人才总量仍相对不足,高、精、尖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急缺。当前,济源正处于工业转型的关键期,这样的人才层次显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2 济源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途径

目前困扰济源市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体制不健全、机制不活、环境不优、服务不到位等原因之外,关键的因素是观念不新。人才观念滞后,突出表现在人才资源的开发使用上存在“五重五轻”的认识误区:即重学历,轻能力;重计划,轻落实;重引才,轻引智;重使用,轻培养;重培养引进,轻留人留心等。这些观念上的滞后和认识上的偏颇势必影响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人才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因此当前我们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解放思想,破除陈旧的人才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2.1 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

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中心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各种问题,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它体现了价值尺度从“物”到“人”的转移,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从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注重人才的人本基础,关注人才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对于人的内在潜力加以激发,对于人才的外部效应显示也给予相应的关注。只有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才能从思想源头上对人才重视起来,从而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2.2 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目前济源市产业结构调整刚刚起步,要加快产业的升级改造,强化技术创新力度,关键是靠各种高层次、创新性人才。要根据济源市人才引进目录,广泛发动用人单位、调动用人主体引进人才的积极性,要采取赴高校招聘、召开人才技术交流大会、网上招聘等形式,多途径、全方位地引进各种高、精、尖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满足济源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2.3 确保人才质量,加强培训力度

首先要坚持把好各类人才队伍的进口关,人才的引进与上岗都应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真正为能人开辟一条脱颖而出的宽敞之道,真正让有能力、尽责任的各类人才肩负重担。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针对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和本人的实际情况,定期选送其到行政院校、高等院校继续学习深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时时处处皆能学习、人人享有学习和成才机会的学习型社会。

2.4 努力营造用好人才的环境

事业是感召力,环境就是吸引力。要下大力气为各类人才创造好包括制度、政策、工作、学习、学术、人际、生活等诸方面在内的内外部环境,给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要根据人才贡献的大小、担负职务的重要程度以及特殊岗位的需要,进一步搞好研究论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政策制度,让一流的人才得到良好的待遇,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的尊重人才、凝聚人才的激励机制,积极创造条件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武汉人事局,湖北省社科院社会学所联合课题组.武汉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J].长江论坛,2005,(1).

[2]刘晔.开封缺乏“人才”的原因及对策[J].开封大学学报,2006,(3).

[3]邱永明.科学人才观内涵[J].人才开发,2007,(09).

市关于实施方案 篇9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根据《国务院关于2005 年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4 号)、《中共GG省委办公厅、GG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的试行意见》(G委办〔2005〕31 号)和《中共GG省委办公厅、GG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的补充意见》(G委办发电〔2006〕17 号)精神,结合BC市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的做法和全市实际情况,现就我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创新乡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合理调整乡镇布局,完善乡镇机构设置,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取向、开拓创新的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遵循市场规律,推进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紧密结合我市实际,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合理确定乡镇区划布局和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行政效率,减轻财政负担。

3、坚持稳妥有序、确保稳定的原则。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并重,既积极推进改革,又充分考虑乡镇现状,正确审视各方面的承受力,积极化解各类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4、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原则。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逐步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规范乡镇事权,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实现乡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乡镇机构改革的重点

(一)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1、切实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把乡镇政府工作重点从直接抓具体事务转移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政策宣传、示范引导、提供服务、营造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上来。按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结合农业税及其附加免征后的实际,确定乡镇政府主要职能为落实政策、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加强管理、提供服务,即:宣传、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稳定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加强对村民委员会的指导,提高、培育村民委员会自治能力;制定乡镇经济发展规划,营造发展环境,推广农业技术,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引导农民进行科学化、现代化农业生产,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加强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种应急机制,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强乡村规划、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管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各类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和集体公益事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产品,提供科技信息和社会救济、救助服务,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

2、依法界定县、乡事权和职能。进一步明确县(市、区)政府和乡镇政府的事权和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特别是直接与乡镇工作联系密切的部门要转变职能、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探索建立与乡镇政府职能相适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坚决取消各种脱离实际的“升级达标”活动,为乡镇党委、政府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把乡镇政府的工作重心引导到为农民办实事、抓服务上来。

(二)调整乡镇布局

1、适度调整乡镇布局。按照省上要求,平原和丘陵地区县(市、区)政府驻地镇和国家级、省级重点镇的管辖人口一般要达到5 万人左右;人口密度500 人左右/平方公里、经济较发达、交通较便利的平原和丘陵地区乡镇的管辖人口一般要达到3 万人左右;人口密度200 人左右/平方公里、经济欠发达、交通较差的盆周地区(含深丘地区)乡镇的管辖人口一般要达到1 万人左右。我市除阆中市已完成乡镇布局调整工作外,其余县(区)都要参照上述标准并结合本地实际,对乡镇行政区划进行适度调整。对人口少、面积小、基础设施差、边界相邻、场镇共享、经济实力弱及长期无人流、物流、信息流和集贸市场的乡镇,原则上予以撤并;三区所属的与城区连片的乡镇,可撤销乡镇,改设为街道办事处。

2、理顺管理体制。县乡之间设置的办事处和片区工委、管委会、督导室等中间层次的机构一律撤销,已经撤销的,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提高办事效率。今后一律不得在县与乡镇,乡镇与村之间设置中间机构。

3、适度调整村(社区)建制。各县(市、区)可根据群众意愿,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村(社区)、组的优化整合。

(三)重新确定乡镇机构和编制

1、综合设置行政机构。

乡镇内设机构要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后的乡镇政府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综合设置。乡镇综合办事机构原则上不超过3 个:党政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财政所)、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管辖人口1 万人左右的乡镇设置综合办事机构2 个:党政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经济和社会事务办公室(财政所、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

街道办事处可增设一个社区管理办公室。乡镇人大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日常工作,由党政办或配备专兼职人员承担。乡镇设立人民武装部。乡镇一律不设行政执法机构。

2、重新核定乡镇行政编制。

以县(市、区)为单位,在省上核定的编制总额内确定乡镇行政编制。原则上每个乡镇机关行政编制基数核定为12 名,在此基础上,管辖人口4 万人以内的部分每2000人增核编制1 名,4 万人至7 万人之间的部分每3000 人增核编制1 名,7 万人至11 万人之间的部分每4000 人增核编制1 名,11 万人以上的部分每5000 人增核编制1 名,最多不超过50 名。街道办事处的行政编制在省上核定的乡镇行政编制总额内,按人口规模相近乡镇的行政编制标准从严核定。乡镇机关行政编制在2001 年省委、省政府核定的总量基础上只减不增。乡镇机关要严格按照核定的行政编制定岗定员,建立机构编制管理证(卡)制度,实行编制实名制管理,并对外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乡镇机关工勤人员按不超过行政编制10%核定人员控制数,人员实行聘用制,参照《GG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进行管理。

3、重新核定领导职数。

严格按规定配备乡镇领导干部,保持乡镇领导班子相对稳定。乡镇领导职数不能超过7 名,其中正职2 名,副职3 至5 名;1 万人以下的乡镇核定领导职数5 名,其中正职2 名,副职3 名。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乡镇领导班子可实行兼职和交叉任职。其中党委书记可兼任人大主席,人武部部长可兼任副乡镇长,原则上政府班子党员副职可任党委委员。乡镇党委除兼任政府正职的副书记外,只设1 名专职副书记,不设专职副乡级党委委员。

(四)积极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

乡镇事业单位原承担的行政执法职能统一由县级主管部门行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等行政管理职能交由乡镇人民政府承担。要合理划分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事业,实行分类管理。要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不断探索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实现形式,确保公益性事业投入不减少,其经费主要由财政保障。要促进经营性服务的自我发展能力,实行市场化运作。

乡镇事业单位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包括:农牧业生产中关键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农作物苗情监测和农牧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检疫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林业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小型水利工程及病害水库的整治;水土保持的预防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农机安全检查和事故的预防、报告及处理;组织农机进行抗灾抢险和跨区域农机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退休人员社会保险金的发放、管理;制定农村公益性文化项目实施计划;发展农村广播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娱体育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计划生育宣传咨询、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和药具发放。

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可在市机构编制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试点,为改革探索经验。暂不进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县(市、区),其撤销乡镇的事业单位先整体并入合并后的乡镇。各地要在2003 年市编委审批的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核定的编制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超编人员要逐步分流,确保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只减不增。乡镇原则上不再新设事业机构。

(五)搞好人员分流。

乡镇机关公务员通过提前退休、离职退养和调剂交流、下派到村任职等多种途径予以分流。符合《公务员法》规定条件、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提前退休的乡镇公务员,按国家规定的工资项目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的工作年限计发退休费。乡镇机关公务员辞去公职的,一次性发给相当于本人3 年基本工资的生活补助。工作年限满25 年或男满50 周岁、女满45 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 年的,本人申请,经批准后可实行离职退养,不占行政编制,离职退养期间的待遇按本人基本工资70%至95%的标准发放。离职退养期间计算连续工龄,无违法违纪行为的可按规定调整档案工资。

乡镇机关工勤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分流,参照《GG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事业单位未聘人员分流安置意见》、《GG省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分流指导意见》(G委办〔2002〕30 号)执行。

三、组织实施

(一)工作步骤。

按照确保稳定、顺利交接、平稳过渡、促进发展的要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1、调查研究阶段。各县(区)对辖区内乡镇的情况要进行全面调查,摸清现状,做到心中有数。为制定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做好准备。

2、制定方案阶段。各县(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沿革、群众意见、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确保社会稳定等因素,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优化方案和乡镇机构改革方案。

3、方案报批阶段。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各县(区)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由市民政局审核后报市政府,经市政府审议后报省政府审批。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含每个乡镇核定的编制数、领导职数等),经县(区)党委、政府审定后,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批。

4、组织实施阶段。各县(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和乡镇行政机构设置、领导职数核定、编制重新核定、人员公示落实到岗,在7 月底前完成,为乡镇换届做好准备。

(二)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涉及到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情况复杂,改革性强,市上成立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各县(区)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健全工作机制。

2、分工负责。各有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纪检监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乡镇机构改革的监督检查;党委组织部门要做好领导干部的调整配备和安置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要全面掌握改革进度,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做好乡镇机构设置和编制的重新核定工作;人事部门要做好国家公务员竞争上岗、事业单位人员竞聘上岗工作;民政部门要做好乡镇布局调整工作和村组合并的相关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快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落实公益性事业经费和人员分流经费,切实做好乡镇的清产核资、债权债务划转、化解及财务衔接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不流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研究制定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审计部门要做好乡镇资产、债权债务和离任乡镇主要领导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各涉农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要顾全大局,全力支持和配合乡镇机构改革。

3、严明纪律。各县(区)乡镇机构改革中,要严肃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不准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切实把住人员“进口”。乡镇行政和事业编制重新核定后,5 年内不得突破。要将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纳入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的考核内容,严禁增设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严禁任何部门以批项目、批资金、评先进等办法干预乡镇机构改革;要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严禁突击提拔和调动干部;要严肃财经纪律,严防转移资金、私分钱物、挥霍浪费和侵吞公有资产;要加强监督,依法依纪从严查处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行为。

4、确保稳定。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涉及各方面利益,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特别是区划调整工作决心要大、方案要细、步子要稳,要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中,要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被撤并乡镇人民政府的债权债务要相应明确转移到新设立的乡镇政府。要尊重群众的意愿,妥善解决好各类矛盾,坚决防止避免出现影响稳定的事件,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圆满完成。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上一篇:公考行测数量关系公式下一篇:论宋代咏梅诗词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