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摘要(精选7篇)
家长会摘要 篇1
家长会发言摘要
20111202温烨
一、家长老师对孩子充满自信,让孩子牢固树立自信心。
成绩是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绝不是唯一指标,特别是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更看重孩子的专心程度,注意力,听懂老师的要领的能力,我们必须承认,孩子天生就是差异的,可以说,从进一年级那天起,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就必然存在,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有的领悟能力强,有的做事迟钝,接受能力差,有的能坚持坐好长时间,能做到专心听讲,有的就是坐不住,交头接耳,听不进去,不会听。有的孩子从小就要当第一,处处要强要好,有的则无所谓。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好宝贝,在爸爸妈妈那里,都是最棒的,所以老师必须做到,每个孩子在老师眼里都是最棒的。我们再不要在孩子跟前说某某孩子多好,某某班级多好,不管多好,那是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是你孩子的班,所以就让我们静下心来,爱自己的孩子,爱自己孩子所在的班。
早有研究表示,一个人从生至死,自身潜能发挥出来的还不到10%。说明人的潜能确实是无穷的,就让我们相信这一点,用行动去努力,多让孩子和自己比,少和别人比,比如卡卡今天写得字比昨天写得好,就是一大进步,浩浩今天不是最后一个答完题,也是一大进步。
我经常鼓励孩子,要他们相信自己,我能行。我说,小朋友觉得自己口算不快,你不要着急看,刚开始可以掰指头,你练多了,熟练
里了,以后就不用掰指头了。我说,你慢,可能是因为你的爸爸妈妈在你小时时候,只管给你吃饱穿暖,没有给你教认字,读故事听,没有教你数数,而那些快得小朋友,很小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给教认字数数了,所以他快你慢,从今天开始,你回去多练一些,坚持天天练,你同样可以算得很快,甚至可以超过他们。当孩子们读课文的时候,有的孩子不认真读,我让他站起来给大家读,结果他不会,这时,有的孩子已经把一篇课文读过10遍了,我说,别人读10遍了,你一遍还没读完,你不落后谁落后?你要记住,“你读得越多,你懂得的越多,你懂得的越多,你越聪明。”我经常用这句话来激励孩子们好好读书,孩子们一听,又悄悄的开始读书了。
二、那些事是孩子必须做到的1、让孩子知道做什么事,一心一意,全身心地投入,比如:不边吃边玩,边吃边写,影响注意力集中,应培养孩子专注的精神。
2、听的习惯,每当老师或同学发言时,不管你正在做什么事,都应该放下来听,边听边想,判断他说得是否有道理,这样你就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有了想法,孩子就想说会说了。
3、写的习惯,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在校老师强调书坐姿、握笔姿势,在家家长也要强调,相信人的潜能是无穷的,只要肯努力,可以做好的。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学习用品一定要自己整理、清点带齐。
5、早上、中午提前到校学会找事干,老师按先后顺序提供几件事,自己根据需要用心做。如:到校的第一件事,拿出学习用品,进行一
遍老师指定的口算、读课文、拼音、读课外书等等。
6、课间全部出去玩耍,做到上课用心学,下课快乐玩。玩得时候注意安全、讲谦让、能宽容、做到团结友爱。
7、坚持不懈的读。“你读得越多,你懂得越多,你懂得的越多,你越聪明”。阅读是转化学困生的一条重要的捷径。
8、作业中有错必须及时改,家长和老师配合经常翻阅孩子的作业,有错及时改正。
9、爱班如家,自己的家是小家庭,我们的教室是53个孩子和代课老师的大家庭,我们要共同创建维护这个大家庭。
10、爱护红领巾,保持红领巾干净整洁,要天天佩戴。
三、那些事坚决不能做的事。
1、不能迟到、早退。
2、不能带手机、玩具、小吃、零钱、泡泡糖到校。
3、不能乱写乱画、乱扔、随地吐痰。(包括一切公共场所、桌套、登套)
4、不能爱别人的小东西,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
家长会摘要 篇2
关键词:英文摘要,英语语言教学,体裁转换
1 导论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有关学术论文摘要的研究方兴未艾。这些研究在语料来源和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方面有所不同。
在这些研究中, 对语料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文体分析 (Salager-Meyer, 1992;沈育英, 2001;滕真如, 谭万成, 2004;曾瑜薇, 胡芳, 2005;范晓晖, 2005;冯茵, 周榕, 2007;国防, 2007;袁邦株, 徐润英, 2007;史文霞, 2008;张曼, 2008;陆元雯, 2009;李懿, 2012) , 其中, 包括使用韩礼徳1994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三大纯理功能的假设 (刘玉梅, 2005) 、语域理论 (易兴霞, 2006) 和功能语法理论 (余莉, 梁永刚, 2006;孟令新, 靳瑞华, 2009) 为理论框架的研究, 二是体裁分析 (赵有斌, 2001;Martı'n 2003;高建群, 吴玲, 施业, 2003;Lores, 2004;鞠玉梅2004;Samraj 2005;葛冬梅, 杨瑞英, 2005;袁邦株, 徐润英, 2007;Pho, 2008;姚俊, 2010;曹雁, 牟爱鹏, 2011) 。文体分析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描写, 可以从词汇、句式、语篇衔接、连贯内在结构等角度分析特定语篇的内部组织机制, 回答语篇意义的问题;二是对特定语篇所选定的语言成分的得体性分析, 回答语篇如何表达所指的问题。
以上文献综述显示国内应用语言学领域的论文摘要中外对比研究为数不多 (鞠玉梅, 2004) 。鉴于应用语言学的不同下属学科各具特征, 该文将研究领域范围限定于应用语言学的下属学科—英语语言教学, 对中外期刊论文中就这一特定领域进行研究的的英文摘要进行体裁对比。该文作者希望研究结果能够使英语本族语及非英语本族语的汉语语言学习者了解中外期刊论文摘要的区别, 更好地实现两种体裁的转换, 从而达到使用英语传播他们的学术成果的目的。
2 理论框架
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框架涉及体裁的定义和学术论文摘要的定义、类型和分析方法。
2.1 体裁的定义
Martin (1984:25) 将体裁定义为“身为我们文化的一份子的说话者所从事的分步骤、有目标、有目的的活动”。Swales (1990) 认为“体裁包括一系列的交际事件, 这些交际事件的成员拥有某些共同的交际目的。这些目的为父系语篇的专家成员所承认, 也构成了体裁的基本原理。
2.2 研究论文摘要的定义、结构及种类
研究论文摘要属于学术体裁, Swales (1990) 认为学术论文摘要预示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是整篇文章的表征。SalagerMeyer (1990) 认为摘要是整篇文章的精华 (a crystallisation of the whole article) 。同样, Bhatia也认为学术摘要是文章的概要 (the synopsis of an article) , 是“较长报告的描述或事实性的总结, 为的是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个精确简明的了解 (1993:78) 。以上定义侧重于学术论文摘要的交际目的。同样, Berkenkotter和Huckin (1995:35, 引自袁邦株, 徐润英, 2007) 提出论文摘要具有三个交际目的或功能:一、能够强调论文的重要信息;二、提供论文框架;三、使读者能够尽快找到相关信息, 决定自己是否有继续阅读的必要。
根据摘要的交际目的, 一篇论文摘要可以讲述作者做了什么、如何做、发现了什么, 及作者所要提供的建议或者总结。由此, Bhatia (1993) 提出了典型摘要的四语步框架, 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基于Bhatia的框架, Hyland (2000) 将“目的”的语步细化成“背景”和“目的”两语步, 提出了包括“背景”、“目的”、“方法”、“产品”和“结论”的五语步框架。中国学者孟令新, 靳瑞华 (2009) 也提出类似的五语步英文论文摘要。
根据所包含的语步的不同, Lores (2004) 将英文论文摘要分为三类:信息型、概括型和综合型摘要。信息型摘要 (informative abstracts) , 又称报道性摘要, 是整篇论文的浓缩, 综述论文的写作目的、采用的方法、研究结果以及对于成果的讨论。概括型摘要 (indicative abstracts) , 也称指示性摘要, 主要概括论文的研究题目和结论, 对于研究过程并不进行详尽描述 (许传桂, 徐锡华, 1998;戈玲玲, 2002;Lores, 2004) , 其结构往往为Swales (1990) 的CARS (Create a Research Space) 模式, 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 然后揭示研究中的空白, 最后是描述主要的研究成果、讲述该研究如何填补空白, 或者介绍该论文的结构。而综合型摘要 (combinatory abstracts) 结合信息型和概括型摘要的特征, 以回顾前人的研究开头, 随后指出研究中的空白, 最后是整合信息型摘要的结构, 即目的、方法和结果。
综合以上文献, 我们不难发现, Hyland (2000) 及孟令新, 靳瑞华 (2009) 的五语步框架是在Bhatia (1993) 的四语步模式上添加了“背景”这一语步, 而根据Swales (1990) 的CARS模式, 论文摘要可能含有“研究空白”和“文章结构”这两个语步, 因此, 该文拟结合Swales (1990) 的CARS模式和Hyland (2000) 五语步框架分析本文所搜集的语料。
3 研究方法
本文属于实证性研究, 通过手工分析搜集的语料, 对出现在中文和英文国际期刊上的英语语言教学领域的英文论文摘要进行对比分析。
3.1 语料
由于本文研究的是英语语言教学领域的中外英语摘要的转换, 该文作者从2012年的ELT Journal和TESOL Quarterly随机选择了50篇英文论文摘要作为英文国际期刊语料的样本, 从2012年《外语电化教学》和《外语教学》的英语教学部分随机选择了50篇英文摘要作为中文期刊语料的样本。由于中文期刊规定文章的中英摘要必须保持一致, 很多作者直接将论文的中文摘要翻译成英文, 因此, 中文期刊中英文摘要也能反映中国文化下论文作者们对于摘要写作的见解。
3.2 数据分析步骤
将本文所需的100篇语料搜集完成后, 该文的两位作者首先依据Hyland (2000) 的五语步框架和Swales (1990) 的CARS模式确定了分析本文语料的编码方案, 以下是具体说明:
第一语步为背景, 可以介绍该研究的理论背景或重要性、概述该研究话题, 或者回顾以往的研究项目。第二语步是研究空白, 可以是驳斥前人研究、揭示研究空白、质疑前人研究, 或者继承研究传统。第三语步是目的, 概述研究者们或者该研究的目的, 或者研究者想要处理的问题。第四语步为方法, 作者指出研究该问题或者制定目标的方法, 可以包括分析的数据、编码方案和分析步骤。第五语步是结果, 也就是概述研究的主要发现。第六语步为讨论, 可以包括对于研究结果的见解, 对于未来研究的启示, 或者该研究发现的可能应用之处。第七语步为结构, 指明了研究论文的结构。确定了摘要所含的语步之后, 为了保证分析的信度和效度, 该文的两位研究者首先独立分析了中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各三篇, 然后进行对比, 以保证分析的一致性。接着, 两位研究者开始独立分析剩下的94篇英文摘要。
4 研究结果及讨论
下文将详细介绍本研究的分析结果, 及研究者们对于该结果的见解。
4.1 研究结果
手工分析完100篇中外期刊摘要后, 该文的研究者们首先对中外期刊摘要进行语步分析, 然后比对各自的结果, 对于意见不同的地方进行讨论直至达成一致意见, 然后统计两种体裁各自的语步数目。
对比了中外期刊论文摘要语步使用和实现情况后, 该文的作者们进一步对论文语步组合的模式进行分析。按照Lores (2004) 对英文摘要的分类, 只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这四语步的论文摘要属于信息型;含有“背景”、“空白”这两个语步及“目的”、“结果”、“讨论”、“结构”这四个语步中任意一个的属于概括型摘要;而除了“背景”、“空白”语步还包含“方法”、“结果”和“讨论”这三语步的则属于综合型摘要。而符合这三种类型条件的典型摘要只占中外期刊论文摘要总数的25%, 鉴于这种情况, 该文的研究者们将其它的不包含“空白”语步的摘要属于非典型信息型摘要, 而其它含有“空白”语步的摘要属于非典型概括型摘要。
4.2 讨论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发现, 中文期刊的论文摘要在使用“空白”、“目的”和“方法”三语步时, 显著性地少于英文期刊, 因此, 中文期刊摘要在实现这三个语步时所使用的字数也显著性地多于英文国际期刊摘要。中文期刊英语语言教学领域的论文摘要在缺少“方法”语步这方面类似于英文国际期刊野生动物行为与保护生物学领域的论文摘要 (Samraj, 2005) , 也符合多年前桂世春和宁春岩 (1997) 对于中国国内语言学研究方法亟待改善的现状分析。但是, 该文的发现却不同于鞠玉梅 (2004) 的研究结果。鞠玉梅 (2004) 分析了中外关于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方面的论文摘要后发现英文国际期刊论文摘要中“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语步出现频率比较均匀, 而中文期刊论文摘要以“方法”与“结果”两个语步为主要结构, 而“目的”与“讨论”两语步出现频率较低。本研究也表明, 英文国际期刊摘要中的“目的” (98%) 、“方法” (50%) 、“结果” (58%) 这三个语步的使用都超过一半, 这和Pho (2008) 对英文国际期刊的研究结果相同。
不仅如此, 即使在中外期刊都同样使用的“结构”语步上, 中文期刊摘要所使用的字数也显著性地少于英文期刊。此外, 英文国际期刊的论文摘要比中文期刊的更符合典型的信息型、概括型和综合型摘要, 该结果符合Lores (2004) 的对于英文国际期刊摘要的研究成果。
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 很有可能是中外期刊所蕴含的文化差异所致, 中文期刊论文摘要的作者和读者们属于“礼俗社会” (Gemeinschaft) , 而英文期刊论文摘要的作者和读者们属于“法理社会” (Gesellschaft) 。早在1887年, Tonnies就提出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的文化两分法, “礼俗社会”指传统的、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 “法理社会”指新兴的、以合同为基础的理性社会。在礼俗社会中, 社会成员分享约定俗成的规则, 因此, 高语境信息易于被社会成员所理解接受, 而在法理社会中却缺乏这种对于隐蔽规则的共识, 因此信息偏于低语境。Scollon和Scollon (1995) 指出, 为了实现从“礼俗社会”文化向“法理社会”文化的转变, 高语境信息必须转变为低语境信息 (引自Brown和Eisterhold, 2004) 。对于属于礼俗社会的中国文化, 出现在期刊的事实就足以说服读者相信该研究的权威性, 而属于法理社会的国际文化, 则缺少这样的共识, 因此, 想要融入到国际社会的研究者们需要在摘要中明确地陈述自己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等核心因素。
5 总结
该实证研究就1) 语步使用;2) 各语步的长度和3) 论文摘要的典型性三方面比较了中文期刊和英文国际期刊论文摘要的差异。了解了这些差异后, 希望在英文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中国学者在撰写论文摘时可以有意识地运用“空白”、“目的”和“方法”这些语步, 以达到在更大范围传播他们学术思想的目的。此外, 该研究的结果也可用于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 以帮助学生们了解国际期刊论文撰写的规范。
当然, 由于本文所建立的数据库较小, 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其范围, 以检验结果的概括性。此外, 由于本研究只聚焦于英语语言教学领域的论文摘要, 其结果是否适用于其它领域的论文摘要尚待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帆.我国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翻译, 2001, 14 (2) :16-19.
[2]张曼.中外摘要中第一人称代词用法的对比研究[J].上海翻译, 2008 (2) :31-36.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篇3
Abstract:Whether the bank operates well depends on the public confidence, i.e. the bank credit worthiness. In-creasing bank capital adequacy and maintaining the stable bank income inflow, the steady support and guaranteed quality,etc. are the means to raise and maintain the bank credit worthiness. In our country the bank capital adequacy has not yetbeen up to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e credit asset quality is low; the profit is yearly decreased, and the state creditworthiness guarantee has become the key factor of prudently operating the state bank. Posterior to the accession to WTO,with the opening up of banking businesses, the role of the state credit worthiness guarantee has been weakening and itswithdrawal is faced with a series of difficulties.
Key Words: guaranteed state credit worthiness; state bank; capital fund; guaranteed deposit system
创新创业论文摘要 篇4
摘要:为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迫在眉睫,而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通过辨析校园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分析现状发现瓶颈,以校园文化为出发点,提出从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探索校园文化视角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教育;问题;路径
目前,我国经济呈现新常态,增长速度从约10%的高速增长向约7%的中高速增长转型,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自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创业教育概念后围绕创业教育的文化体系便逐渐形成。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多数高校掀起创新创业热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必须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步伐,打造创新创业文化,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应有机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启发引领功能,发掘学生潜力,培育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人才,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后盾。
一、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关系辨析
(一)校园文化解构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校园文化是建校以来逐步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和传承价值的优秀文化,是学校的精神灵魂。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物质文化是物质基础,制度文化是制度基础,行为文化是执行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性、创造性、实践性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首创冒险精神和创业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的实用教育。
(二)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关系辨析文化与教育是共生的,一方面教育是文化传承载体和创新源泉,另一方面文化在人才培养体系中饰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产生须有物质文化基础熏陶。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可促进学生萌发创新意识,成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生力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具有反作用力,可充实校园文化,提升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度,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发展,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也顺应而上。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脱节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20世纪末初有起步,故很难融入到已形成的高校文化中。多数高校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且理念相对滞后,没有打造适合创新理念的新校园文化制度。“老师讲,学生听”的理论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而合作实践教学等新理念却与校园文化产生脱节。
(二)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创新能力和对校园文化认识不足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瓶颈。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但专业教师多半以科研为主,知识结构单一,又没有经过创新创业培训、缺乏相关经验,很难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校园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引导者多数教师不能将文化与教育结合,使之与教学和校园文化脱节。
(三)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厚综合考虑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氛围,“重学轻术,重普轻职”现象较普遍,各部门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教育机制,未能与时俱进建设顺应时代潮流的校园文化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使创新创业教育脱离高校文化及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文化未能较好融于校园文化,未能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发挥作用,未能形成氛围浓厚的创新创业型校园文化。
(四)课程体系不健全校园文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不少高校没能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作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任务摆在重要位置,没有形成多层次多元化课程体系,只通过简单重复建设课外活动或讲座推进此工作。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上升至深学科层面,不能与校园文化同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科学课程建构体系。
(五)创业实践平台短缺校园文化着重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却很少能深入社会加强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性极强,要成功开展须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为导向。多数高校缺乏足够的实践基地,缺少以创新创业大赛、论坛等为依托的实践形式,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创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创业活动成为“纸上谈兵”。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一)传统教育体系融合创新教育价值理念,发挥校园文化启蒙引领功能传统教育理念是老师讲学生听,是“要学生怎么样”的模式,当下应关注“学生要怎么样”。学校应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及时更新文化制度,以造就新型人才为目标,激发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观念的新形势校园文化。教师授课应广植创新元素,提高学生主体意识,挖掘学生创新潜质,可通过互动、引导、学生教学等组织学生参与,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校园文化中,发挥启蒙带动功能。
(二)加强教师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导向育人功能学生培养质量与教师密不可分,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与高水准的师资力量分不开,加快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能力培训,强化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打造有想法的优秀师资队伍刻不容缓。高校应明确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培训定期考核,建立多领域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作用,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融创新教育于课堂教学,融创业思想于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创新创业氛围更浓厚,导向育人功能充分发挥。
(三)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渲染激励功能创新创业教育寓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导向激励功能是当务之急。学校可侧重挖掘创新创业模范,通过作品展讲座分享等形式在全校宣传,将成功案例深入学生身边,使学生感觉创业并非遥不可及,转变创业观念。还可通过学报期刊、广播宣传国家地方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及学校扶持措施和取得的绩效。
(四)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发挥校园文化宣传教育功能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创业教育须在校园文化上找途径,课程建设上找方法。可设置合理学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比例,与专业基础课有机结合。同时充实校园物质文化,增加创新创业选修课程,拓宽选择空间,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技能。还可在超星平台推出资源共享的开放课程建立学习认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专家论坛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开设创新创业公共课,实现全面覆盖,发挥校园文化宣传教育功能。
(五)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发挥校园文化行为塑造功能校园文化不应只是注重思想意识的第一课堂,还要有丰富的二课实践,通过各种创新行为发挥塑造学生创造能力的功能。提升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建设训练中心、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作为实践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优秀项目落地转化成熟。带动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导航站、俱乐部等部门,举办论坛等别致校园文化活动和创新苗子工程等专题比赛,充分锻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四、结语
在高校培养新型人才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是两条缺一不可的并行轨道,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创新创业教育使校园文化的宣传引领导向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为创新创业知识的巩固和进一步地实践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李洪波.创业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5):54-55.
[2]陈航.人文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探索[J].教育评论,2015(9).
[3]冯江博,薛妮.浅析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
[4]化磊,焦红良.校园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6(34).
[5]吴玉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5(11).
[6]王静.浅析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9).
[7]陈松洲,沈民奋.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5).
[8]谷家川.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及措施———以滁州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8).
[9]袁渭锟,王满四.作品导向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J].高教探索,2016(7).
[10]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
[11]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1(26).
[12]张晓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滁州学院学报,2013(1).
[1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05-04
会议典型发言摘要 篇5
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
当前,建设教育强省工作已进入攻坚关键阶段。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务必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把握主攻方向,突破工作难点,继续实施好四个专项重点建设计划,深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当务之急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制定与完善教育发展规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结合实际,配合做好有关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与修订工作,特别是各市(州)、县(市、区)要及时调整教育发展目标和思路,制订本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统筹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包括幼儿教育、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州、教育强县市区。
二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要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重点把合格学校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抓手和突破口,因地制宜制订合格学校建设规划,将合格学校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统筹各类专项资金投入,按完成建设任务,着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
三是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办学实力。主要是继续实施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加快建设一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县级职教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建好县级职教中心,并以此为依托着力整合县域职教资源,进一步提升中职发展水平;加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式办学和“订单式”培养,深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行业高度对接、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综合竞争实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是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取得新突破。主要是突出德育首要地位,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和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学生素质综合评价考核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参与实施素质教育,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五是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大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力度,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一批享誉三湘乃至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名师和教育专家。
六是着力提升教育贡献水平。各高等院校要按照区域、行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为推进“一化三基”、加快富民强省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要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能力。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人才与智力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产学研结合,重点支持一批对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直接作用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形成我省在中部地区与泛珠经济圈中的自主创新优势;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主动为我省经济社会“弯道超车”、科学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省发改委副主任邓治平:
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实现“科学跨越、富民强省”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省发改委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要求和这次会议精神,从规划、投入、改革三个方面加强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积极推进教育强省发展和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着眼长远,加强规划。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把教育强省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专项,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性角度,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的战略性高度,统筹推进教育强省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行业发展目标相协调。一是配合做好教育强省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结合经济和消费结构升级、人口和社会结构发生新变化的需要,加快建立多层次的教育结构体系;结合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合“一化三基”目标、产业振兴规划和民生重点工程建设需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二是积极推进教育强省与相关行业规划的衔接。加强教育强省与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规划纲要,与就业、人才、科技、服务业等专项规划的相互衔接,推动教育发展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城市化发展相结合,引导形成多行业、多领域协同推进的强省教育体系。
(二)突出重点,加大投入。一是加快推进在建工程项目建设。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加快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特殊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建项目,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二是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教育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在全面完成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查鉴定工作的基础上,抓紧组织编制三年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强调研论证,抓紧启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二期、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二期规划编制,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衔接汇报;积极化解高校债务,严格控制新增贷款,有重点地实施省属本科院校提质扩建和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工程;进一步深化县乡级示范性公办幼儿园、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在校工作住房、高职院校基础能力等项目前期调研工作。三是加强资金统筹投入研究。认真研究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建立教育投入适度快于GDP增长的长效投入机制,构建各类教育培训投入资金统筹使用的协调机制,集中资源,合力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立足难点,推进改革。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加快推进以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为重点的教育体制改革。一是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把民办教育作为提升教育质量和结构的重要举措,扶持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优秀民办学校。二是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逐步建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确定招生计划、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的人才培养机构,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加大对口定向招生培养比例,扩大面向农村医院的全科医生定向培养、面向艰苦边远民族地区的教师定向免费培养培训等招生规模。三是推进教育资源整合。探索长株潭教育、科技资源整合共享的有效途径,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增强高校服务能力和学科竞争力。
省长助理、省财政厅厅长李友志:
建设教育强省任重道远。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站在构建和谐湖南、推进富民强省的战略高度,围绕建设教育强省的各项具体目标,按照这次会议的部
署安排,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一)完善保障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投入到位。
各级财政部门要努力克服当前困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确保财政教育投入的法定增长。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要求,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完善保障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要依法足额征收地方教育附加、城市教育附加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并确保按规定比例用于各类教育。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不断创新筹资模式,通过教育捐赠、企校合作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
(二)把握建设教育强省的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
要围绕《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计划、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计划”等专项计划,突出重点,积极支持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要全面落实并不断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水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根据高中阶段教育特点,支持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公办高中的基本办学标准,严格控制豪华办学。要尽快出台切合我省实际,分地区、分类别的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并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方针,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引导职业院校面向市场办学。要逐步改革高校拨款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着力支持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要完善财税政策,用好产学研结合专项资金,引导高校广泛参与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支持高校建成一批与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的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基地,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大力推进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树立“节约资金就是增加投入”的理念,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要不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财政改革,切实加强各类学校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督,落实财务管理审计制度。要整合共享、统筹配置各类教育资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办学和资源浪费。要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合理分配、安全运行、高效使用。要积极推行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对教育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执行及效益进行全方位绩效考评。要严格控制负债办学行为,妥善化解各类教育债务,尤其要规范高校的贷款管理,完善贷款审批制度,加强对贷款收支的有效监控,切实防范高校财务风险。
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建辉:
在总体思路上优先谋划。去年以来,在深入基层学校调研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就教育的重大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出台了《关于建设教育强市推动创业富民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长沙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明确了2012年实现教育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在项目铺排上重点倾斜。坚持把教育项目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先后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学校“三改(改水、改厨、改厕)”工程和校舍安全工程。特别是今年,把教育重大项目建设纳入全市“两帮两促”(帮助扶持企业发展、帮助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民生改善、促进经济增长)工作的重点领域,强力推动长沙职教基地、县级职教中心和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等项目建设。
在工作推进上狠抓落实。建立教育工作定期会商制度和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将教育强市工作目标细化到28个市直有关部门、园区和区县(市)政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建设教育强市督导机制,把建设教育强市督导评估与“两项督导评估考核”有机结合,有效强化了县(市、区)政府及其主要领导重视教育、发展教育的责任意识。
郴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向力力:
大力推进城区学校扩容,着力解决“城区学校太挤”的问题。制定出台《中心城区学校扩容提质的实施意见》,采取整合教学资源、新建和改扩建并举的办法,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城区学校扩容。通过近两年的建设,中心城区累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6800个,9个县市共增加学位9600个,有效缓解了城市化进程加快所带来的入学压力。今明两年,全市计划再投资6.93亿元实施60个义务教育扩容项目,其中,中心城区计划完成扩容项目19个,市本级财政预算安排1.4亿元给予重点保障,新增学位2.2万个;9个县市计划完成学校扩容项目41个,新增学位2,1万个。桂阳县2008年筹资9800万元收购县城一所民办学校改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计划再投资1.3亿元新建一所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可新增学位7000个。
大力创建合格学校,着力解决“农村学校太弱”的问题。将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与农村合格学校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按照3年完成乡级以上学校、5年完成村级学校的创建目标,确保全市规划的1400多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合格学校标准。近两年,全市累计投资1.3亿元,完善寄宿制学校118所,创建合格学校75所,改造危房29万平方米,消灭了D级危房。今年在建的合格学校有103所,计划投资9500万元。国家级贫困山区县桂东县勒紧裤带办教育,去年投入1800万元全面推进中小学信息化工程,成功创建为全省首个“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今年又申报创建全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
大力整合职教资源,着力解决“职业教育滞后”的问题。在全面启动“中职攻坚工程”的基础上,市政府划拨500亩土地、财政投入6000万元、融资2.3亿元,实施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整体搬迁,今年秋季新校区可竣工并投入使用;投入5000万元,成功创建郴州技师学院;投资1亿元,在市有色金属产业园(郴州出口加工区)建设校外职教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5000名学生实习,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对接。
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
服务长株潭航空城建设。今年7月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铝业公司在中南大学签署了“大型客机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学校在机载系统方面,启动筹建总投资达8亿元的国家高性能铝材工程化创新平台;在起落系统方面,开展结构设计预研和机轮部件制造、推进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副规模化制造;在发动机系统方面,开展粉末高温涡轮盘的研制。
服务“两型社会”建设。学校于2007年经国家科
技部立项,承担了《中部地区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研究》,为申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项目提供前期研究。参与了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签署了共同推进湘潭“两型”社会建设合作备忘录,编制了湘潭节能减排科技发展规划和支撑行动方案。在国内外首次实现搭配处理锌冶炼废渣的清洁冶炼,使株冶集团实现铅锌冶炼万元产值年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0%左右,搭配利用重金属废渣16万吨,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年新增利税上亿元。有色重金属废水生物制剂法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可实现重金属冶炼废水的全面回用与零排放,正在株冶集团实施产业化,可实现年减排并回用重金属废水400多万吨,向湘江水体减排重金属近30吨。
湖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田银华:
体现以人为本。学校充分体现办学以教师为中心。2003年以来。投人师资建设专项经费近4000万元,选拔和推荐了256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150多位教师赴国外进修访学,引进博士146人,有效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充分落实育人以学生为中心,投人近7000万元,积极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五困”(思想困惑、经济困窘、心理困扰、学习困难和就业困境)问题,营造了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优化运行机制。学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层级管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细化职责和分工,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二级单位和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水平,有效地发挥了管理效能。
实行“三分”理财。学校实行分线预算(即分别编制运转预算和发展预算)、分块控制、分类制衡的财务管理模式,突出了教学科研经费投入的中心地位,有效地控制了消费性支出,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对融资与举债采取非常审慎的态度,为学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财务环境。目前,学校银行贷款只有3000万元。
建设“两型”校园。学校通过规范程序、加强监督、改善设施、提高技术等措施,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使学校的消费开支下降,建设成本降低;通过加强教育、注重预防、完善机制等措施,努力建设“廉洁型”校园,这些年来没有干部因违纪违规受到处分。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李钊:
突出“涉外”特色。推行“专业+外语+技能+创业素质”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外语水平大幅提高,在全省、全国大学生英语、日语竞赛中连续获奖。
突出专业特色。根据市场需求率先开设了“高尔夫运动与管理”“航空服务”“动漫设计”“数控技术”等紧贴市场的专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目前,高尔夫专业已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动漫设计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突出实践特色。大力推行实践教学,构建以“五证”教育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成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学生提供40余种职业技能培训,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优势。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文振华: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集团运行机制。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推进办公室,专门负责集团化办学和校企合作的相关工作。建立了集团网站,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了集团理事会制度、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和成员单位互访制度,加强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牵头建设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确立学院在行业的不可替代地位。在省物流领导小组支持下,学院正牵头建设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包括政务服务中心、物流业务运营中心、物流人才培养与交流中心,将为全省物流行业、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并将使我院教师、学生直接切人到物流产业发展的信息前沿,有效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校企共建内置式生产性顶岗实训基地,实现校企互利共赢。学院正与集团成员企业――湖南力邦物流公司合作,采用由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建设年加工配送钢材2000万吨的综合型现代化钢材加工配送中心,重点为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制造企业提供钢材加工配送服务,既可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可同时满足2000名学生顶岗实习需要。
校企共同开展应用性科研,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近年来,学院充分利用人才优势,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40多项。其中,学院牵头的《基于SOA-BPM组合架构的智能敏捷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的研究》被确立为我省“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学院教师主持的“制造业物流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与实现”、“物流企业运作绩效指标体系研究”等一批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花垣县委书记彭益:
建立优秀人才引进制度。对边城高级中学的骨干教师和校级领导分别给予3万元到20万元的年薪,按月发放500元到800元的津贴,并为从外县引进的教师安排住房,为其家属安排工作;2005年到2008年,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517人,面向全国招聘了157位骨干教师和55名优秀大学毕业生。
建立教师补助制度。2003年以来,先后解决了教师的生活补贴、民族补贴等津补贴,平均每人每年增加收入3696元;2007年,村小、片办完小教师每人每月补贴120元,农村中心完小以上学校教师每人每月补贴80元,2008年起分别增加到240元、160元,同时为城区义务教育教师每人每月补贴80元。
建立教师保障制度。2007年起,为教师建立医保个人账户铺底金。2008年起,对全县教师免费实行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同时,建立了教师公转房制度,累计投入2047万元新建农村教师公转住房3.4万平方米,解决了近千名农村教师的住房困难。
建立教育奖励制度。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对优秀学校、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给予表彰和奖励。
岳阳市委副书记、岳阳县委书记彭国甫:
构建“大职教”体系,找准助推发展的“金钥匙”。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依托学校,乡镇联动”的原则,县委、县政府对职教资源进行了深度整合。
统筹规划布局。采取撤、并、转、靠等办法,尽可能集中办学,形成多层次、全覆盖、开放型的职教网络。将教师进修学校、粮食学校、电大工作站等部门培训机构一起并入职教中心统一管理;将乡镇农校、乡镇涉农站所及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整合起来,业务工作纳入职教中心指导;积极引导民办职业学校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
统筹项目经费。各部门年初向县职教中心申报培训计划,县职教中心统一安排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各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组织项目实施。培训经费按照县长统筹、部门支持、中心实施、群众受惠的原则,由县财政局统一管理,所有培训项目必须经过县职教中心核定,财政方可拨付经费。近两年,全县共实施各类培训项目20多个,统筹经费近千万元。
摘要和总结 篇6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光荣的成员,彝族是中国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区的古老民族,从远古时代开始,在漫长的民族发展道路上创造了大量的、独特的、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本文主要从彝族的神话、历史、歌舞等方面探讨了彝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及其发展历程。
Abstract:
China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 and the Yi nationality is an ancient and honorable member of this great family.The Yi nationality is distributed mainly over Yunnan, Sichuan and Guizhou provinces.Since ancient times, the Yi people has created abundant unique and resplendent national culture which has become the most valuable treasure of Chinese nation.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myth, history and songs and dances of the Yi people, this thesis aims to unfold the richness of the Yi national culture and its history of development.总结:
中国56个民族,每个民族不论大小都有自己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在彝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封闭性被打破,开放性、文化性和社会性得到增强,我们应该以“求同存异”的观念认识、发展、创造性地继承彝族文化,以促进彝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及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华民族多元和谐。彝族的文化领域涉及的太多,给中国带来的文化和影响,让我这个拥有二分之一彝族血统的姑娘,也为之骄傲。
Conclusion:
文章英文摘要 篇7
Being More Open-minded, More Realistic and Less
Eager for Self-Proclaimed Schools:A Speech at the
2008 China Opera Forum
Iput forward three sentences to encourage the work of the newly founded China Opera Society. First is to be more open-minded. Chinese opera has transformed from the ″Unitary Era″ to the ″Pluralistic Era″ since the opening up and reforms. Since the name of our organization is called ″China″ Opera Society, thus the society should belong to the whole nation, and should be a non-governmental academic organization for the sake of all the Chinese opera artists.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recognize in this present age of pluralism the pluralistic orientation of opera concepts, opera thoughts, opera tastes, opera styles and opera forms, with more open-minded outlook covering all the opera workers with various ideas and opinions, so as to truly unite them all and bring their enthusiasm and originality into full play. Such a society would become a home for everyone, where one would work under its direction. Otherwise, a less open-minded society would only unite few artists.
Second is to be more realistic, i.e., to do those more important things that the society is capable of doing. What should we do then? Today's forum is one example. Its purpose is to discuss in very serious manners wh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for Chinese operas, what other issues we should deal with, what their origins are,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m, etc. This is what we call ″being realistic″. Such academic discussions should never be despised as they are of great val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opera art.
Under the current difficult situation for Chinese opera where many of the opera houses are turning into enterprises, various issues arise, such as how to transform the opera theatres, what benefits such transformation would bring to the growth of opera production. In my opinion, the aim of such reforms is nothing but as follows: 1) to produce more operas of higher level. Once the reforms succeed, I'm sure there will be more good productions. 2) to bring up more opera talents through reforms, such as outstanding playwrights, composers, actors and directors; 3) to improve the living and working conditions of opera workers. The success of the reforms depends wholly on these three elements. If after the reforms the workers' salary is reduced, no good productions are created, or good talents are leaving because of less interest in opera, then such a reform is by no means successful.
The third sentence is to be less eager for self-proclaimed schools. In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for the 2008 China Opera Forum, I heard that someone wanted to write an ″Opera Proclamation″ and proposed the idea of ″Chinese opera school″, to which I expressed my disagreement then.
Do we need the so-called ″Chinese opera school″? I said yes, but not now. Chinese opera artists should have such an ambition, but it is still too early to proclaim it as the condition is not yet ripe for claiming such a school or trend whether in terms of the objective condition that restricts the opera development in China or the subjective condition that is related to opera artists themselves.
We can not proclaim ourselves the ″Chinese opera school″, but rather, it should be an honour offered to you by others or later generations for your achievements as it is supposed to be a scientific conclusion or recognition of any contribution by the Chinese opera art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opera. Only when we have produced outstanding operatic works of high artistic level with truly Chinese geographic and ethnic characteristics and with representation of the modern times, and when our works are not only welcomed by Chinese audience, but also enjoyed and admired by our foreign counterparts and audience in all different countries, can we say that our ″Chinese opera school″ matures and can be referred to as such by our foreign colleagues, just like the Russian school of music.
A Music Critic Should Be a Good Finder of
Better Music
The first point is, in my view, that a music critic must have a correct criterion of value assessment for such a music form as symphony. Here lies the issue of how to define symphony. In the first place, I think the concept of ″symphony″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the ″broad″ sense and the ″narrow″ sense of symphony. In the broad sense, all the music performed bya orchestra or symphony orchestra can be called symphony. Just as what we can hear in some of our symphony promotion events, Johann Strauss's works such as his waltze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genre. And to me, the authentic work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field of symphony should be those ″symphonic″ music pieces of great importance, just like symphonies of Beethoven, Shostakovich or Mahler, rather than those small pieces or light music pieces performed by orchestra bands.
The second point is that a music critic must have a high level of professionalism. Criticism on symphony composition differs from media promotions or deliberate sensationalization. It ought to be true words of the professionals with high-level expertise and serious research. Any criticism by laymen may mislead the readers, and therefore would never hold water.
As known to all, symphony composing requires extremely high-level expertise, and it is still developing further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Critics, and, in particular, young scholars dedicated to music criticism, must keep learn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efore being able to deal with those technically new compositions. Without sufficient knowledge of the new stuff, your writings would fail to get to the point. As composition techniques can be infinite, one should never blame those seemingly strange new techniques as a kind of show-off. It is certainly wrong to show off one's techniques as it is commonly seen in some of the modern music works which are often regarded as rubbish stuff, but even in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music pieces or those composed in the traditional ways, one may find the same kind of rubbish works in large quantity with much emptiness. Among the traditional music pieces, only a few can remain as classics over the ages. Modern techniques are emergi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However, any exploration into new styles and new techniques is bound to be experimental or even risky, usually aimed at new content and means of expression, and therefore should not be denied at easy disposal. Technique is innocent, and thus should not be blamed. It is definitely deemed to develop as the times go.
The third point is that, if popularization of symphonic music is our great ideal, criticism is then the very bridge linking the profound and beautiful symphony with the general public. For many lovers of symphony, it is only after having read wonderful comments that their interest in symphony is aroused and tha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riticism, they enter the concert halls to enjoy the symphonic music. Taking Beethoven as an example, many people learn about Beethoven and his music from books or talks by critics before they go to listen to his music. In this sense, persuasive criticism on symphony may produc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ublic. Symphony critics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vine work of popularizing symphony among the public. Here I want to stress that for criticism, professionalism and popularization are two aspects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Criticism for the purpose of popularization should no doubt be easily accessible to the public, but it must be based on accurate academic orientation, or in other words, it should be both professionally profound and easily accessible to the reader. On the other hand, if it lacks academic ″profoundness″, criticism aimed only at simple understanding and popularization may sometimes be misleading as a result.
【家长会摘要】推荐阅读:
学校家长会家长心得07-18
家长会家长活动方案07-19
五年级家长会家长08-29
初中家长会家长评语09-09
家长会材料-初中家长会材料07-12
家长会给家长的寄语05-27
家长会上家长简短发言08-03
家长会优秀家长发言稿07-02
第一次家长会家长总结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