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报道的几个写作技巧

2024-10-12

通讯报道的几个写作技巧(精选6篇)

通讯报道的几个写作技巧 篇1

通讯报道的几个写作技巧

通讯报道是以“真实发生”为依托的文学创作过程,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同样的事实,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同样的时间,审美在不同的心境下,具有不同的审美倾向和社会意义。文学艺术的创造是审美创造,可以虚构可以玄想可以进行迷离梦幻的构思,天马行空,自由审美;而通讯报道则不然,要以事实凸显报道的主旨,以时间的现实性铺垫为文的要义,从而达到通讯报道对人们认知世界信息需要的满足。将事件变成信息的通讯报道就是记者的全力采访,巧妙运作的结果,而巧妙运作构筑了记者的写作风格和个性。那全力采访的事实,是主体和躯干,这运作的写作就是艺术了。笔者在采编工作中对于巧妙运作之“巧”有如下几点感触:

在通讯报道中渗透艺术审美

对于通讯报道来说,艺术审美意味着硬性新闻软着陆根性的存在。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通讯受限于事实也高于事实,这个高于就是事实背后的新闻,是事实内部的情思或者思想或者存在的社会含义和生命含义。有了深层次意味,通讯报道就不是淡而无味的枯燥,更不是空洞的说辞和教条。

适当的艺术渗透是对事实的谨慎和尊重。针对大量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弊端,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先生认为新闻专业的教育应该重视中国语言文字的根基,新闻记者应该有较好的文笔和表达个性,新闻文章应该成为读者阅读欣赏的美文。这一观点,无疑是为新闻工作把脉,把常见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要把新闻文章变成读者阅读欣赏的美文,笔者在实践中做了一点尝试:

1.白描勾勒里有意“计白当黑”是通讯报道渗透艺术审美的常见手法白

描勾勒可以细致入微地托出人物肖像,适度空白,半点笔墨可以状写岁月沧桑。比如毕节日报社记者蒋凤的人物通讯报道《总溪河畔的代课教师——胡连友》(2011年4月11日教育周刊7版)一文中这样写道:“3月30日下午,在总溪河边上的纳雍县厍东关乡大坡小学,看到了满头白发满面沧桑的胡连友。当时,他刚为五年级的学生上完课。”这就是事实艺术的真实审美,新闻的5W在这句话里一下子就出来三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这句话的白描勾勒令人过目难忘胡连友的肖像:白发是岁月,沧桑同样是岁月。一种荒凉的客观存在摆在这则通讯里,人物一下子血肉丰满,不容忽视。

2.音声烘染的着色效果对通讯报道的辞藻包装适当的运用比喻,对于通讯报道来说是摆脱个性缺失,枯燥表达的尴尬处境的好技巧。文学审美中的陌生化手法在通讯报道中的运用也是很重要的。词语陌生,附着在事实上,让这个事实通体透明,色彩鲜亮,让通讯报道赋予美文品格。比如笔者的一篇名为《歌声荡漾山河醉飞鹏展翅迎宾客》的报道就利用了隐喻:“油菜花金黄的吼声一路翻滚,我们在春风徐徐的惬意中来到化屋基。‘贵州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文化节暨化屋苗族花坡节’在黔西县新仁乡镇府的组织下于4月14日在化屋风景区举行。”这是一个富于文采的开头,直接写出时间地点和事件,用“油菜花金黄的吼声”给人一种新鲜视听撞击,用“一路翻滚”描绘春天无边无际的美丽,引发人们的好奇,有视角享受,有画面的流动美。花香浩荡,春风徐徐,为花坡节的举办造就了氛围。审美场生成,为下面喜庆的场景拉开了背景。接下来的段落有这样的描述:“霎时,宾客安静,主人安静,青山安静,绿水安静。姑娘小伙们着节日盛装走上舞台,把个苗家万种风情演绎成载歌载舞的欢乐。时而显现含羞遮面的青涩,时而表达狂野纯真的性情,时而歌声似清流蜿蜒,时而身影嬉戏如蝶舞花间。舞姿柔时如无骨水波,刚时似骏马奔腾。”通讯报道的现场感逼人地美,文字的审美意

境出来,美文品格铸就了通讯报道的魅力,审美也不仅仅只属于文艺美学。

3.动词的使用构筑通讯的流动美

巧妙使用动词,通讯报道中的人物就会更加鲜活,动感流程形成通讯的力量。2011年4月13日毕节日报社会周刊5版王纯亮的《阳阳出院了》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阳阳康复出院了,我特地来感谢毕节日报社,感谢报社记者,我们全家都会永远记住你们这份恩德的。’余世俊笑容满面地说。尽管在以前的报道中,记者也多次写过他的笑容,但是那些掩藏在余世俊背后的痛苦是无言的,那是他和生活抗争的笑,这一次的笑,其中的意蕴,恐怕难以用笔来描述。”这段文字中用了多个动词来描写余世俊的笑,“笑容满面”、“掩藏”、“抗争”等,使得余世俊的生活呈现多层面,有厚重的生活感,况味呈隐态,表层的动感是笑容的五味杂陈,作者用了一句:这一次的笑,其中的意蕴,恐怕难以用笔描述。至此,这则通讯的动态进入舒缓地段,留给读者回味的余地。

标题制作——“四两拨千斤”

通讯报道标题制作的好与坏至关重要,如何进行标题制作是每个记者都很重视的问题。一个好的标题能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抓住读者的情绪,或关切、或好奇、或赞叹,于是怀着强烈的阅读兴趣进入正文,了解文中的具体内容。

1.标题制作中的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中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而杠杆是力学上的,杠杆的平衡原理可以运用到通讯报道中,即通过打破平衡来实现

通讯报道的现实效果。

2.鲜明语言彰显实在意义标题分别具有实在意义的和虚在意义的两种。实在意义的标题所展示的是事实,是整个报道的具体事件,与内容紧扣,标题就是整个通讯的眼睛,透过这只通讯的眼睛,可以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钩呈出来,一语道破,一针见血。

3.诗化语言暗示虚在意义所谓虚在意义,就是通讯报道蕴含其中的深刻意义以及要达到的那个隐藏的目的。虚在意义往往通过诗化语言来营造韵外之致,收到深远回味的效果,以抵达美善的觉醒。诗化语言进入标题,还可以使读者进入审美享受,由是抓住读者的心,继续阅读,了解文中的意趣,以期达到呼吁传播的作用。

在通讯报道中体现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即“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通讯报道作为一种媒体写作,应该倾注人文情怀,彰显人文精神,对所报道的人物或事件要突出人类情怀,做到真实可信,做到对被报道人物的尊重和关怀,做到对事件的客观描绘,以此实现新闻报道的最大值,用以攥住人心,增加品味,达到“思之无极,味之无穷”。一切文字,只有关乎情感,才会动人;一切艺术只有连接生命,才会有价值。这一种意念,应该成为记者每一篇文章的基调,体现人文情感和人文关怀,尤其是党报党刊,关心民生,关爱生命,关心历史文化传承才可以热情,昂扬,向上,发挥新闻服务党和人民的作用。

1.人文精神的彰显首先要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作者在写作通讯报道时,应

注重事实的真实再现,科学合理,并不夸饰,并不去有意渲染悲悯,而悲悯的人文情怀却在科学的字据里体现了出来,即起到呼吁社会也起到保护报道对象的作用,让新闻的最大值得以发挥。

作为记者应该多方求证,寻找交集,过滤掉有可能的虚饰部分,避免对通讯中人物造成二度伤害,也可以避免读者由此对媒体的负面评价。

2.人文精神还应体现平民视角的上扬新闻工作者被人们称为“无冕之王”,也就是说,新闻工作者的手中操控着无尚的舆论导向权力。要用好这个权力,找准平民视角,关注民生,写好平常人和平常事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比如毕节日报社2011年6月6日教育周刊7版王纯亮的《我们好想有个食堂》,是一篇真正贴近民生的报道。作者深入毕节市小吉场镇南山小学,调查采访到了这个学校有家远离学校,中午赶不上回去吃饭的学生多达499名,而这所学校学生总数只有774人,超过64%的学生无法正常吃中午饭,还要坚持上下午的课,而且上完课以后,空着肚皮的学生中,有的要走上近两个小时的路才能“赶”到家,吃一顿午饭和晚饭连在一起的“合饭”„„

王纯亮提出了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即贫困山区的孩子中午的吃饭问题。为什么有这么多孩子中午吃不上饭?他们当中又是些什么家庭的孩子?作者通过新闻调查,了解到了大多是留守儿童。文章点面结合,多方求证,文气贯通,赋予立体感,事实凸显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上扬了平民视角,体现了关怀生命的人文精神。

做好通讯报道的结尾

一篇新闻要有美丽的开头,更要有与其呼应的响亮的结尾。通讯报道的

结尾响亮,具体体现在言外,是读者在一浪胜过一浪的新闻事实中感知到的一个必然到来的主旨,这个主旨是回味,是思考,是呼之欲出的问题。

1.通过设问的方式将焦点留给读者思考这种结尾是最常见的。在新闻事件的累积中,在相关的叙述交代完之后,突然收笔,一个疑问自然冒了出来,表达了新闻事实背后的现实观想。比如《我们好想有个食堂》的结尾:“我们好想有个食堂——这,什么时候才不是南山小学师生的梦呢?”作者将新闻事实多方位叙述完毕时,戛然而止,收笔,将要倡导的解决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凸显在文章末尾,让读者去思考,去行动,去响应,去关怀„„《十六岁少女如何扛起五口之家》的结尾也是这种:“带着三个弟弟妹妹的龚宇,将怎么完成自己的学业,怎么抚养弟弟妹妹们读书?”十六岁,花季的十六岁,是嬉笑开怀的年龄,而十六岁的龚宇过早地背负生存的重压,救助,是社会的,也是政府的。作者巧妙地将新闻事实的目的不言自明地摆在文章的结尾,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朴质中道出人文关怀,生命与生命一下子息息相通,一张报纸为媒介,起到爱心传递的桥梁作用,起到了向社会呼吁的作用。两篇报道有相似之处,让通篇铺排的新闻叙述一下子找到了落脚点,将焦点留给读者去思考。

2.借用他人的话语结尾借用他人的观点表达新闻最终的宗旨,达到真实、立体、丰满的效果,这在通讯报道中也是最常用的手法。比如2011年5月毕节日报社会周刊8版李文勇和黄莉的《彝族酒礼舞天然纯净的舞动》一文:“毕竟,酒礼舞是彝族婚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淌在乌蒙的血液中,乌蒙必须保护好,继承好。”龙文友如是说。作者借用文中人物的语言结尾,更加强调了彝族酒礼舞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

通讯报道的几个写作技巧 篇2

新闻中可以有好几件事, 但是主线只能有一条。几百万字的小说, 也就一两个主角几个主要配角。两个小时的电影也就一两个主角。如果每个人都是重点都是主角, 那么谁都不是重点也不是主角, 观众对谁也不会留下印象。在几分钟的新闻节目中, 把一个人一条线说清楚就可以了。写稿的过程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条几分钟的片子, 如果脉络不够清晰, 那可能是留的东西太多了。

2 两到三个起伏

没有“伏”就没有“起”。“文似看山不喜平”。采制一条典型人物新闻报道很容易通篇夸奖;也可能记流水账, 做成一个电视版的人物简历。仔细想想, 人物故事不曲折, 怎么能出高潮, 出感情的爆发点呢?没有“伏”, 怎么来“起”呢?新闻记者在采写典型人物进行新闻报道时, 可以把“可是”“没想到”“却”三个词, 嵌入到新闻结构中。

3 一到两个细节

细节是电视新闻的“灵魂”。什么是细节?所谓细节就是指那些细小的、局部的环节或情节, 一般是指作品中与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生活情境等产生有机联系的局部或细腻叙述单元。细节就像“血肉”, 是丰富情节、塑造人物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独到精细的细节表现, 人物会更富有生气, 客观事物的本质也展现得更鲜明、具体。细节可以是一样东西, 可能是一个数字, 可能是一件事, 可能是一句同期, 等等。

在采制典型人物新闻报道时, 一定要精心采访一到两个细节, 而且是一定要让观众记得住的细节。在做人物报道的节目时, 最打动人心的往往是细节, 有些细节比较微小, 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偷偷溜走, 不易发现, 而且这些细节很容易与流水账相混淆, 这个时候应该捕捉到真正有效的细节。真正能打动人的细节绝不会和流水账混淆, 而且能让人过目不忘。

4 一段纪实

如何采制一段有效的纪实片段, 从工作方法上来讲, 需要记者根据纪实的需要和走基层的方法去拍摄。

2011年5月24日, 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275个红手印留下我们的指导员》, 这个片子就是由红手印这一个细节引发的人物报道。采访对象属于不善于表达的人。记者和他一起待了十天, 一开始他根本不说话, 没法形成有效的采访。怎么办呢?不能一起聊, 就一起走, 记者就和他一起进山, 然后才发现了方便面的细节, 有了跋山涉水中的对话。

怎么能提高发现细节的能力, 怎么捕捉人物内心, 怎么展开采访。很多问题都可以用走基层的方法来获得纪实的需要。卡帕说:“我的照片拍得不够好, 是因为我离得不够近。”同样, 如果找不到细节, 那是因为你和他接触得不够多。如果他不和你说话, 是因为你和他接触得还不够多。如果他不对你袒露内心, 也是因为你和他接触得还不够多。

5 一到两句反话

反话问出正意, 更为有效衬托人物。一般来说, 做个典型人物, 主人公的采访肯定是讲述自己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态度, 其他人物的采访都是夸他。换个角度来说, 如果能让主人公说自己不想干, 寓褒于贬, 会有更好的效果。

从新闻的真实性来说, 不管是做人物还是什么其他的报道, 作为记者不应该忘了质疑, 一个人那样的付出, 不管是什么目的, 难道一点动摇没有?把他的动摇展示出来人物更真实, 也更有血有肉。主人公正面说的话, 尤其不涉及细节, 只表态的话, 其实很雷同, 而他动摇的那一刹那, 一定是会有细节的, 会让观众有意外感。

《275个红手印留下我们的指导员》中指导员手里搓着叶子, 吭哧半天也没说出来话, 求着记者别采访他, 能不能换别的说。节目播出的这段采访, 嗯嗯啊啊, 虽然很占时长, 看着着急, 但是完全诠释了这个人的性格。

怎么采访好人物同期。许多记者常常容易陷入到采访对象表态的同期当中, 很多时候评判人物采访的好与不好, 通常的标准是采访人物是否说到采访者的心坎上, 并非采访对象真实的表达。

另外, 采访典型人物最忌讳的是仰视, 当然也不能俯视, 笔者认为最好的是平视。只有平视才能和他平等交流, 这样心态才能健康。仰视不可能做到客观, 特别是采访有名望的人, 甚至要有意识地解构或者打破他在公众前的神秘形象, 要把他拉到普通人的行列。写普通人物不普通的一面, 写典型人物的时候就要展示他普通的一面, 这种东西往往最代表一个人的本质。

做好典型人物电视新闻报道的方法很多, 采写典型人物的技巧也不少, 但是, 笔者认为在采访过程中, 如果能真正掌握一条主线, 两到三个起伏, 一到两个细节, 一段纪实, 一到两句“反话”这样的技巧并加以运用, 一篇能打动观众的典型人物电视新闻报道就基本算是成功了。

参考文献

[1]徐明位.如何做好电视新闻中典型人物报道[J].声屏世界, 2015 (3) .

优秀记叙文写作的几个技巧 篇3

一、截取断面,入口要小

记叙文写作以写人记事为主,但在具体写作时入口一定要小,记事不宜太多,且切忌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应尽量只围绕一件事,最好是截取一件事的一个横断面来写,通过浓墨重彩的记叙,从小巧而精致的细节中显出功力,力求像放大镜一样使这一横断面凸显出来,并通过“慢镜头”回放,从而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如2008年江苏卷“好奇心”,其中的一篇佳作被许多阅卷专家所称道,该篇佳作的作者带着爷爷奶奶“两个人都上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这样的疑问,全文就只选取了奶奶隔一段时间叫上爷爷一下这一个细节,通过“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这一细节的反复渲染,凸显放大,生动地表现了奶奶对爷爷的关心,更凸显出爷爷奶奶几十年相濡以沫的真情,感人至深。又如2009年湖南卷作文题“踮起脚尖”,一考生选取,了母亲踮起脚尖为自己盖被子这一细节,从父母轻轻地开门,写到他们点起脚尖走来,写到母亲似气实爱的低语:“又踹了被子!”,再写到“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一个个细节如“慢镜头”般一一回放,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形象地表现出父母对其挚爱。

二、细节生动,引人入胜

在记叙文写作中,必须有锤炼生动的、引人入胜的细节,生动的细节是记叙文的灵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词有“纯以意象胜”之说,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记叙文要想写得好,必须“以细节胜”,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多向史传文和小说学习,反复揣摩其中的经典篇章,学习其精湛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多向高考中的一些佳作学习,看看人家是怎样把细节写的活灵活现,引人入胜的。如: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这样的事天天发生。(2008年江苏卷《好奇心》)

再如: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我微微一笑。(同上)

以上细节可谓神来之笔,十分逼真传神。

再如2006年上海卷的《我想握住你的手》,一位考生开头是这样写的:

虚掩的房门“咯吱”一声开了一道缝隙,爸探进半个脑袋向里张望。天刚亮,同房的病友可能正在梦乡。我刚醒,缩着身子用被角半掩着脸。没错,是爸!

细节生动,引人入胜。

三、选材务真。力求独特

记叙文在选材时,应竭力求真,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或情感体验,唯其真实,方有话可写,方才可信,方能动人。但仅仅求真还是不够的,在选材时还应尽量独辟蹊径。各地参加高考的考生动辄几十万,因而在选材上的“撞车”实在难免。阅卷老师看多了同一类型的题材,难免产生审美疲劳。所以写自己真实而独特的生活,可能会收到奇效。像2009年湖南卷作文“踮起脚尖”,写母亲踮起脚尖为自己盖被子这一细节的那位考生,便是想到了自己的真实生活,虽然他家庭经济困难,没能考上重点中学,但这都无所谓,因为他还有疼他爱他的父母,至此,他的感情喷薄而出,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不少考生在选材时往往胡编乱造,这一定要不得,你一定要谨记你的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是写作时最好的素材库。选材不仅要务真,更要力求独特,人无我有,戛戛独造,方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如2007年江苏卷“怀想天空”,一位考生的作文经历了一番奇遇,先被评为不及格,后又被复查的专家“打捞”出来,成为优作。这到底是一篇什么样的作品呢?原来该文以时间为序,写了自己高考前割麦的经历,作者在结尾写道: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

该文最大的特色便是写了其高考前割麦这一独特的生活。

四、情真意切,以情动人

记叙文写作要善于挖掘“动情点”,做到以情动人。如果能做到让阅卷老师读后潸然泪下自为最高境界,即使做不到这一点,能让阅卷老师鼻子一酸亦为成功。如果自己确实有不幸的经历,那么用笔写来本也无可厚非,但在写作时切忌为了煽情,胡编滥造情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亲人的做法。其实,要想做到以情动人,不一定非要写自己有多不幸,非要写生离死别,只要怀着一颗真诚的、感恩的心,用“心”来写,自然能产生感动别人的效果。如2005年江苏卷一考生佳作《下辈子还做你的女儿》,便用质朴的文字,生动的细节,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阅卷老师的心弦,从而获得了高分。其中文段如:

妈妈,把她能给我的都给了我,我唯有学业可以回报。可是考前最后一次重要的模拟考试,我却考得很糟糕。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远远地发现,昏黄的残阳中,母亲佝偻着背在村口望着我归来的路。那一刻,我有向后走的冲动,可我终究不能。

再如:

和母亲一起回家的路上,我心疼着,该怎样告诉母亲我的失败呢?到家的时候,我头低着告诉母亲我考砸了。母亲,望了我好久,然后用她枯槁的双手,轻轻搂起我,抱了一下:“下次你会考好的……”

虽看似浅显,却饱含着对妈妈的深情。

五、语句深刻,含义隽永

在记叙文写作中,应有意锻造一些含义深刻隽永的语句,或优美如画,或意味深长,或情意绵长,或蕴含哲思,这样的语句就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能有力地提升文章的品位,给阅卷老师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如:

佛说,因果有缘,千百年的轮回皆由缘而起。我想,上辈子也就是前生,我一定是千万次的回眸,亿万次的寻觅,才能在滚滚人流中遇到了你,唯一的你!(2005年湖北卷《三生有幸遇见你》)

再如:

父亲,您知道吗?传说女儿是父亲前生的情人。我知道这个说法的时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想,如果前生我们是情侣,最后的结局也一定是和平而安宁的。相约着喝了孟婆汤,然后无牵无挂地走上独木桥,来了今生。而今生,我成了您疼爱的女儿,您是我最敬爱的父亲。(2008福建卷)

另如:

“晚上,我听到爷爷起身,坐在书桌前,拿着老奶奶的照片。月光下,颗颗晶莹的泪珠沿着他脸上布满的皱纹扩散开来,竟不落下。他端坐着,身上披着一层银色的月光,在静谧的夜里,形成一尊完美的雕像。”(2007山东卷《天堂里有电话吗》)

六、议论抒情,余味悠长

记叙文虽然在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但如果全是记叙的话,会让人觉得太过于单调,且缺乏深度。在记叙文的结尾,必须议论抒情,以升华主旨;或余味悠长,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从而把文章推向高潮。如:

我轻轻合上门,轻轻推开那隔开冰雪的大门,惊讶地站在门口许久,天空中的雪花在我的眼泪中融化了——一夜的大雪为何却躲在门旁几米远的地方?门前为何有一条延伸的小路?在这条小路上载着一位母亲那暖暖的爱。/早晨的寒风丝毫侵入不了我那颗暖暖的心,回头,楼上那盏熟悉的灯火融化了这个早晨所有的寒冷。(2010年湖南卷《早》)

再如:

……我渐渐地睡着了,迷迷糊糊有一双手将我的手轻握,我没有睁开眼,然而我的眼泪却终于不争气地流了一满脸。(2006年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

又如: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地存在着。”“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2008年江苏卷《好奇心》)

以上是从各地高考记叙文佳作中提炼出的一些具体的记叙文写作技巧,相信诸位考生平时对这些技巧勤加研习并多在习作中加以运用,一定能有效地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

通讯的写作常识与技巧 篇4

湖北电力报 陈克俊

(2013年9月24日)

在全省电力新闻写作培训班上的讲课提纲

同志们:

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通讯的写作常识与技巧》。

通讯是新闻写作的“重武器”,它是新闻媒体的“重头文章”,也是衡量一个记者和通讯员处于什么写作水平的“试金石”。能不能写通讯,通讯写的好不好,是一个记者和通讯员在新闻写作上,是否合格与成材的重要依据。否则,就是人们所鄙夷的“简讯专家”。

今天,我想和朋友们交流3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通讯的概念、特征与类型,让大家知道通讯的一般概念和知识,写作时有所遵循,不至于弄的“四不像”。

二是通讯的写作方法,让大家知道通讯的主题怎样提炼,结构怎样安排,语言怎样表达,人物、事件、工作及风貌通讯各有什么写作规律。

三是电力通讯写作的技巧。把我自己的写作和编辑体会“通讯写作技巧12345”与大家共享。

一、通讯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1、通讯的概念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者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西方传媒中没有我们所说的“通讯”,它们的“新闻专稿”(又称特稿),即“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近似于我国的通讯。

通讯与消息同属新闻体,但有几点区别:

1、从容量上看,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消息容量相对小些,事实概括,一般篇幅短。

2、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相对较严,消息选材范围宽。

3、从结构上看,通讯灵活多变,而消息相对稳定。

4、从表达上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比较灵活自由,而消息以叙述为主。

5、从报道时效上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如消息:京山供电公司

五大举措 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批通用制度

作者: 王刚

本报讯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批通用制度下发以来,京山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将其宣贯落实工作作为近期重点工作来抓,通过五项措施扎实推进。

一是深入学习,提升认识。组织全员对第一批48项通用制度进行专题学习,深刻领会制度实质。同时在各办公区域制作专题宣传栏,张贴关联制度,切实做好舆论引导,确保每名员工对第一批通用制度都牢记于心,明确通用制度必要性、及时性、指导性,为相关工作规范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广泛讨论,细致研读。对通用制度认真研读,吃透精神,对照制度逐条逐款研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征求差异化意见。并按照通用制度宣贯要求,认真开展相关制度废止工作,并通过规章制度委员会审核。

三是加强教育,营造氛围。将通用制度学习纳入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织建设内容之一,让全员明确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那些不该为、违反有那些后果,自觉做好知制度、守制度、护制度。培育良好的落实文化,激励和引导组织员工提高制度执行力,让每位员工自觉养成按流程作业、按制度执行的良好习惯。

四是注重监督,提高质效。按照通用制度,建立起“个人承办、部室负责、整体协作”的督查机制,坚持制度督查工作抓经常、常规督查抓规范、重点督查抓突破、综合督查抓协调、重难督查抓反复,既注重督查结果、又注重督查过程,既注重集中检查、更注重经常督查,既注重静态督查、更注重动态督查。通过督查手段,始终绷紧制度执行这根弦,让全员自觉严格执行和认真落实制度。

五是强化问责,确保落实。针对通用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度责任追究机制坚持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的工作制度,细化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的具体操作规则,完善制度执行责任追究制和制度执行考评体系,将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与薪酬晋升匹配,对于制度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取消评优资格,确保制度有效落实。

改成通讯:

(主题)国网通用制度:距离我们有多远?

(副题)--京山供电公司开展制度学用活动侧记

1)、引言(开头是风头):

国网通用制度(是什么);

何时执行,那些内容与我们相关(为什么);

我们怎么推行五大举措(怎么样),取得了什么成效。

2)主体(猪肚子)

五大举措的分类说明与典型事例;

3)结尾(豹尾)

经验与效果的故事

2、通讯的特征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通讯的主要特征有三点:

(一)容量大

前已提及,较之消息,通讯可以反映更多、更具体的情况,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更详尽,篇幅可以稍长。

(二)样式多

此点可在通讯的类型中详见。

(三)写法活

写法活具体又表现为结构的灵活多变、表达方式较消息更自由,语言形象生动。

应该指出的是,有些教材将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作为通讯的特征,其实并不准确。

首先,新闻性固然是通讯所具备的,但这与其它新闻报道体裁并无相异;

其次,文学性也非每篇通讯必备之素质;

再者,较之消息,通讯固然在表达方式上灵活自由些,议论、抒情的运用略多些,但通讯毕竟仍以叙述、描写为主,很多通讯并非一律要直接体现“报道者”的意志,而应以客观为佳,故评论性也非通讯之特征。

3、通讯的类型

通讯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分法。

一是按报道内容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一是按报道形式分,有访问记、专访、特写、大特写、新闻小故事、集纳、巡礼、侧记、记者来信等。

(一)访问记

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的过程为主要线索来结构和组织材料。写作时有问有答,现场感较强,而且可以穿插各种背景材料,使通讯有一定深度。

(二)专访

访问记的一种,是就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进行的专门的访问,内容集中。专访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要素,突出“专”、“访”二字。专访涉及面一般不宜太宽,不应贪大求全。

(三)新闻小故事

或称新闻故事、小故事。

其要求一是“小”,二是有“故事”,三是以小寓大。

通常反映一人一事,表现一个片断,内容单一,篇幅短小、线索简单,不求写繁多人物,不必横生庞杂枝节,但求精悍、生动。如《一家3口赶考》

一家三口赶考

9月7日下午,省电力公司对“三种人”的普考结束,黄廷山一家三口赴县城的赶考任务也圆满完成。

黄廷山在建始县供电公司景阳供电所工作。这次很荣幸,他与在变电站工作的爱人杨太妤一同被抽到“好签”,参加省电力公司组织的“三种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普考。

考试时间为9月7日,星期六。要是星期一到星期五多好呀,十岁的儿子就可以在学校里了。孩子没地方去,送到乡下奶奶家也不方便。儿子一听说爸妈星期六都要考试,就自告奋勇地要给父母当 “领队”。

8月末,夫妻俩就互相提醒,每天要抽时间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争取考出好成绩,尽量不到武汉去(听说补考要到武汉)。

开考的头天,夫妻俩赶到县城,儿子随行,他有模有样地对父母说:“考试不要慌,认真看题目,仔细答题。”

杨太妤她们早上先考。考完后她就提醒黄廷山,考试时一是要认真读题,比如说判断题,判断要写“对”或“错”,不能打“√”、“×”;改错时要全程描述该题。二是要认真审题,五个答案中选三个的很多。他的儿子还现身说法:“老爸,别像我犯低级错误。难题做对了,简单的因为粗心算错哟。”

黄廷山听到娘俩的反复唠叨,就想,这次一定要考好了,否则今后在单位上没“面子”不说,就是在这个家,也难保有“家长”的威风。

卢祖章

(四)特写

将生活中某个特定的画面予以放大,集中突出地描绘事件和人物的某些片断、细节和部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卢勇克:项目部的“故事大王”

“今天,我们的工程就要开始立杆、起吊、组装。来来,大家都是老资历的安装工啦,都谈一谈自己亲身经历的惊险场面,讲下有惊无险的经历和感受。”

8月24日中午,荆州供电公司110千伏麻水输变电工程项目总工卢勇克,忙着把9名施工人员请进寝室,开始了每周“安全故事会”。

卢勇克喝口茶,首先讲述了自己在纪南变施工中的亲身经历:

“那时我负责2组杆架的施焊,焊花四射,正忙着欢,突然感觉小肚子有烧灼感,忙把面罩取下查看。我的老天爷啊,就因为我把工作服上衣扎进裤子里,带火星的焊渣顺着缝隙掉进去,把裤裆烧出好大的洞!我的那个急啊,撒开脚丫就往消防水龙头跑,把自己冲成个“落汤鸡”。哈哈,还好,那次小腹处只落下个铜钱大的疤瘌。这可是终身纪念啊。”

卢勇克的故事引来大家的笑声一片,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施工现场负责人王会勤也马上把他的惊险经历与大家分享:

“有一次,我和同事一起抬杆子,叭的一声,一根2米的扁铁紧贴着我的安全帽檐落下,把裤子拉了好大的口子,腿子上流了好多血。那时如果没戴安全帽直砸到头上,那我这吃饭的家业就惨啦!”

“那都不算太惊险,我在仙北工程吊装避雷针,25吨的吊车吊起近10吨重、长20多米的钢塔,为躲避围墙,我操纵吊车急升旋转,突然感觉车子晃动得吓人,车轮都脱离地面啦,在紧急处理后才稳定下来,差点车毁人亡啊。”吊车司机刘波也加入故事的讲述。

一时间寝室里特别热闹,大家七嘴八舌,纷纷把自己在施工从业经历中最惊险、最难忘的危险片段讲述出来。

“为了悲剧不发生,为了我们的顺利施工,我们在当前组立杆工作中该怎么办?”听完大家的故事,卢勇克向大家发问。

“进入现场要时刻注意周边环境”,“要带好安全帽等”,“施焊人员应穿帆布工作服,上衣不准扎在裤子里,戴好焊接手套、脚罩”,“吊车作业要专人监护,吊车脚要加垫钢板,起吊时吊点夹角不得小于45度,防止吊车颠覆”,“施工人员不得站在吊臂和重物的下面及重物移动的前方”……与会者一一发表自己的意见。

“都是让人惊出一身冷汗的教训,大家是幸运的,但安全生产上我们不能总抱着侥幸心理来对待,现场的任何一次疏忽大意和一次不经意的违章行为,就可能让我们安全生产的大堤毁于一旦。”卢勇克最后总结道。

这就是麻水工程项目部的每周故事会。卢勇克因讲述的故事多,针对性强,讲述出彩,而被施工人员誉为“项目部的故事大王”。

况丹青

(五)大特写

是抓住社会热点中的事件、人物或现象,对新闻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形式。也有人认为它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

如《来自韶山的新传奇》、《探秘湖北的国家电网实验室》

(六)集纳

把表现一个主题的而又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或片断事实组合起来,“集纳”而成为一篇。集纳中的事实,可以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也可是不同时间的;可以是发生在同一单位、一条战线,也可以不是。

如:《特高压:湖北电网科研成果的“孵化器”》

陈克俊 黎金勇 吴佳 魏琚逦

“特高压使我们从世界输变电技术前沿的追赶者变为领跑者。”省电科院副总工程师阮羚说。“令人特别高兴的是,1月13日,总书记亲自给特高压交流技术颁发了科技进步特等奖--因为这枚军功章上,镌刻着我们湖北电网人的贡献值。”

省电力公司科技信通部一位专家说,“特高压技术推动湖北电网科技全面升级。截至目前,从设计到安装,从架设到调试,从运行到维修,从标准制定到推广应用,我们已经成为全方位驾驭特高压的劲旅,‘孵化’出27项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11项,湖北省及武汉市政府科技进步奖14项。同时,制订国家电网公司和省级技术标准24项,获得授权专利312项。

勇于担当 攻克特高压设备试验技术的制高点

8月2日,在省电科院高压试验大厅,项目负责人汪涛发出口令:“合闸,升压。”操作员谢齐家分别以500伏、200伏为步进升压,相关指标不一会儿便到达额定参数,现场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省电力公司开展“±1100千伏特高压设备现场试验技术研究”的一个场景。

±1100千伏电压等级的直流设备代表当今世界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现场试验技术难度极大,目前国内外所有厂家均不具备试验检测能力。

省电力公司勇于担当,承担了“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现场空载试验、交流耐压及局部放电试验和冲击耐压试验”等研究项目。

省电力公司领导坚持靠前指挥,组织了省电科院、中国电科院、武汉大学等单位的81名高端人才共同攻关,先后列出12种试验方案,通过计算、试验,找出了最佳参数配置,使试验技术一步步从纸面走向应用的现场。

目前,省电力公司拥有“高压电气设备现场试验技术”等3个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其中“高压电气设备现场试验技术实验室”为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交直流特高压变压器及输电线路现场试验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团队”为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攻关团队。

2013年,3个实验室分别承担了“特高压设备现场试验技术研究”、“水电能源基地源网协调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智能电能表质量监控关键技术研究”等重点科研项目。

化难为果 形成特高压建设“加速度”

省送变电公司是业界公认的一支特高压建设常胜之师。他们坚持把难题当课题,把成果应用到工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

早在2007年,该公司就在凤凰山特高压试验基地攻下了国内首个百万伏变电构架吊装安装难题,写下了科技攻关的精彩起笔。随后,该公司在向上线、锦苏线、溪浙线、晋南荆工程和皖电东送等建设中,取得了一批专利成果。其中“LB-1型抱杆”、“特高压角钢塔组立施工技术”等获得国家电网技术创新奖。

截至目前,省电力公司先后在500千伏柏泉、江夏变电站应用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大截面导线等新技术,节省了占地面积和线路走廊;在500千伏潘口-十堰输电线路等四项工程中,采用了节能金具;在柏泉变电站等10项工程采用了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技术;在北湖港变电站应用智能电池系统等新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主创新 研制特高压工器具及管理流程

省电力检修公司是特高压设备运行管理的主力部队。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用什么工器具操作,操作应该遵守什么流程。

该公司坚持自主创新,自行研制特高压带电作业用的提线器、绝缘杆、液压起重丝杆等工器具,并承担了“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应用研究”和“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仿真培训系统”的开发。现在,“特高压带电作业用绝缘软拉棒” 和 “特高压线路绝缘子串更换工具”已获专利。

与此同时,该公司编制了《特高压现场工作管理规定》和特高压线路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建立了特高压线路基础台帐和运行台账,建立起了特高压应急预案体系。

目前,省电力公司正在以特高压技术为“孵化器”,探索建立项目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开展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营造全员参与技术创新的氛围,形成一批改进工作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攻难关、消缺陷、除隐患的生力军。

(七)侧记

从一个侧面反映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通讯。取材自由,不求反映事件全貌、全过程,但求抓住特点,扣紧受众的兴趣点、回答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写作时往往夹叙夹议,兼谈感受。

身子蹲下去 贴近一线员工

--鄂州供电公司开展“领导倾听日”活动侧记

“平时我们总是聆听客户的倾诉,今天我们也要向领导倒倒苦水。”7月17日,来自鄂州供电公司窗口一线的19名员工,与该公司党委书记杨天功、纪委书记王小平、副总经理朱银军面对面交流,倾诉工作压力、职业发展及社交的烦恼等。这是该公司党委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贴近一线员工,为听取员工意见和心声而开展的“领导倾听日”专题活动。

身子蹲下去,你的心声我来听

作为与客户面对面的服务窗口,95598服务热线、供电营业厅等窗口一线员工都是企业的形象代言人。

与在高温天气下摸爬滚打在一线工人相比,她们看似从事着并不危险的前台工作,鲜为人知的是,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她们也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2012年,该公司95598热线受理电话20多万次,日电话量高达5000多个。面对客户的责难和情绪宣泄,员工们只能默默承受委屈。

“在窗口工作时间长了,白天都在和客户说话,回家都不愿意和家人说话了,感觉自己的性格都变了。”华容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代表罗琳说。

“为了解决司徒村低电压问题,我们的工作人员在一位村民房屋上安装了一个支撑横担,村民给95598打来电话坚决不同意,劈头盖脸就是一阵骂;我们的一线人员火气也很大,像这样两头受气让我们特别难受。”热线客服代表蔡月婷颇感委屈。

与以往“领导讲、员工听”不一样,该公司领导仔细倾听,认真记录每一名员工反映的问题。

倾听对象的不同,员工感觉受尊重的程度不同。该公司开展“领导倾听日”活动,就是要让窗口一线员工直接面向高管倾诉,既是舒缓他们心理压力的一种途径,也是想真正把一线的困难问题摸准,为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民意带上来,组织为你解忧愁

“现在一碗牛肉面要9元,小孩子补一次课要30元,除去必要的生活开支,每个月都很艰难,大家也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希望,如果没有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很难留住老员工。”热线客服代表廖海燕说起生活的艰辛,忍不住流下眼泪。

“其实不想走,其实很想留。”该公司副总经理朱银军说,包括农电工、社会化用工在内的各种用工,都在为鄂州供电事业作出贡献,都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该公司将逐步引入激励机制,按业绩、劳动成果获取薪酬,让大家的付出和回报成正比。

“95598客服代表的社交面非常窄,有的女孩子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客户代表江小华说。

该公司纪委书记王小平当即要求,团委要关注这个群体的情感和交友需求,多组织一些年轻人的联谊活动。王小平表示,该公司党群团组织会充分考虑窗口一线员工的合理诉求,在员工体检、疗休养等福利待遇方面,竭尽全力为大家创造良好条件。

带着感情关怀农电工、社会化用工等各种形式的用工,近年来,鄂州供电公司一直在探寻破除农电工、社会化用工职业发展“天花板”,用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该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任邵成平介绍,该中心在窗口一线员工中开展明星员工评选,从精神和物质上都予以奖励,营造人人比先进,个个想干事的良好氛围。对于特别优秀的员工,企业也会为他们提供更大的舞台。2012年,该中心将多次获得95598热线明星员工的徐慧,提拔为营业厅副班长,让她在更大的职业发展平台上体现自己的工作价值。

压力放下来,营造心理晴天

在倾听了13位代表的发言后,鄂州供电公司党委书记杨天功拿起一杯水问道:这杯水有多重?有人说50克、有人说100克。

“我们能不能把杯子拿起来?如果拿3分钟,大家都没有问题,如果是3个小时、30个小时,我们还拿得起它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压力,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放下压力。”

杨天功说,工作和生活中承受的压力,给我们增添了许多烦恼,烦恼无处不在,处理烦恼最简单的方法是放下烦恼,而远离烦恼则需要有境界。他以史为鉴,在轻松闲聊中,将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为员工上了一堂生动的心理辅导课。

围绕员工的心理健康,减轻窗口人员的工作压力,该公司一直在积极探索好的途径和方法。

今年3月,该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建设了鄂州市首个职工心理疏导减压中心。设置了情绪宣泄室、身心放松室以及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了心理宣泄、感觉统合训练、音乐放松等设备。情绪宣泄室配备了沙袋、橡皮人等设施,可供员工们发泄情绪,缓解压力。

该公司将不定期举办心理疏导训练营,组织窗口人员到减压中心放松体验,邀请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为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沟通没有距离。该公司今后还将积极尝试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信息技术手段,听真话,摆实情,让领导与员工零距离沟通,倾听员工心声,促进企业和谐。祝科

(八)巡礼

边走边看,巡游浏览,很自由地把所见所闻写出来告诉受众;讲求动态感、现场感、亲切感;常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有较多议论和抒情。

助发展 树品牌 促和谐

--宜昌供电公司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打造国家电网品牌,助推和谐社会建设……不同的目标,一样的追求。面对每一项工作,宜昌供电公司都是如履薄冰,做必做好。

2011年底,宜昌供电公司第三次蝉联全国文明单位桂冠,创造了宜昌市行业文明创建的新记录,为宜昌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了积极贡献。同时,“国家电网”也成为宜昌市民心目中的金字招牌。

打造坚强电网 助推宜昌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强保障,是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年来,宜昌供电公司努力打造坚强电网,使之成为宜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助推剂”。

推动电网转型,2008年,三峡电通过500千伏龙泉变落地;500千伏朝阳变投运,宜昌电网实现由通道型向受端型转变的历史性跨越。2012年,500千伏安福变建成投运。四年来,电网建设累计投资达34.4亿元,增加35千伏至220千伏变电站布点18个,容量235.16千伏安,新增35千伏至220千伏线路995.52公里,电网供电能力大幅增强,基本消除供电卡口;城市配网、农网建设改造持续推进,新增和改造10千伏台区1880个,供电质量明显提升,为宜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宜昌供电公司还力推电网智能化建设,完成了110千伏西陵变智能化改造,220千伏远安变智能化改造正在推进之中。

精心规划电网发展。做好宜昌电网“十二五”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宜昌电网将再投资46亿元,为宜昌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在湖北省内率先编制完成了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并通过评审,该规划已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此外,公司还编制了白洋工业园区电力设施布局规划,修编了“十二五”县域电网规划,并开展了农村中低压配网规划编制。

加强电网精益化管理。抓深风险管控,率先试点安全风险管理、工厂化检修、调控一体化,自主开发了安全风险管理系统。抓紧隐患治理,对三峡库区及周边21条220千伏线路和2条110千伏线路进行防雷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效果;成功研制“除冰机器人”。建设安全警示教育室,开展“安规百分行动”,实施安全知识循环抽考,全面提升安全意识。通过广泛宣传、专项巡视、定点蹲守等方式,严防安全隐患;抓牢现场履责,实行安全履责挂网督办,做到现场预控无死角;抓实班组安全,实行班组长安全责任提示,广泛开展班组亲情助安,使安全责任意识在基层落地生根。宜昌电网连续两年安全稳定运行,220千伏主网线路“零责任跳闸”超过800天,220千伏线路连续两年“零外破”。

加大城区配网线路建设改造力度,提高网络供电能力,截止2011年底,实现10千伏环网线路115条,线路手拉手比例达89%,满足N-1准则达71%,位居全省第一。持续三年开展“扫雷”行动,配网故障次数由2008年的4280次、2009年的2850次、2010年的1166次,下降到2011年的792次。配网无故障日从2008年3天,2009年14天,2010年31天,上升到2011年的95天。

加快农网升级。接收葛洲坝电厂高压客户、清江“两线一站”资产和客户,规范黄柏河自供区供电,上划当阳、长阳、远安、夷陵地方电力资产,畅通投资渠道,推进农网升级改造。随着改造实施,2011年,农村电压合格率同比上升1.18%,供电可靠率同比上升0.07%。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坚强的宜昌电网为宜昌招商引资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一大批投资巨大、影响广泛的企业落户宜昌,近四年来,三峡全通、三新硅业等知名企业纷至沓来,成为宜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随着这些大企业的安家落户,宜昌社会用电保持持续增长,2011年,宜昌供电公司售电量达154.25亿千瓦时,在全省仅次于省会武汉,跻身国家电网公司259个同类公司前30强。

优化用电环境 打造国家电网品牌

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优化用电环境,宜昌供电公司在市民中树立了良好的国家电网品牌形象,也为宜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光彩。

让灯先亮起来。宜昌供电公司推进精益化抢修,建立起各环节全程管控体系。自主研发并建成配网数字化集约指挥系统,全程掌握抢修过程,优化抢修资源配置。自己动手改装指挥车、安全工器具配送车、移动试验车、“应急发电车车载电力启动机构”、“夜间防护安全帽”,使抢修工作更为方便快捷,以上五项成果还获得国家专利。抢修效率不断提高。年平均抢修时间不断缩短,从2008年223分钟/次、2009年132分钟/次、2010年74.4分钟/次、到2011年的55.94分钟/次。在省公司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的客户满意指数调查中,宜昌“抢修服务”位居全省榜首;连续几年被省公司评为“城市配网管理先进集体”、“抢修精益化管理先进单位”。

让窗口靓起来。进一步完善供电营业窗口建设,对36个供电营业窗口的文明服务礼仪、制度上墙、挂牌上岗、门前三包、服务投诉机制建设等统一工作标准,每月对营业窗口、报装、抄表催费流程执行、抢修时限等进行巡视检查,对明察暗访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在宜昌市“媒体记者评窗口”活动中广获好评,公司蝉联宜昌市“诚信单位”,6个营业窗口被评为全市公共服务“十佳明星窗口”,枝江客服分中心、点军客服分中心同获全省“五星级”窗口。开展行风评议“回头看”和“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窗口单位)”创建活动,客服中心东山营业厅等5个供电营业窗口获宜昌市创建先进单位,秭归公司客服中心等18个基层供电所获县级创建先进单位。当阳客服分中心获“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示范供电所”。95598远程服务班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

让服务近起来。猇亭供电所迁移到猇亭城区中心地带。坚持开展“光明使者”进社区活动,今年再次深入城区10多个大型社区开展智能电表专项宣传活动,上门为用户讲解智能电表特点和使用方法,并专门印制了一批印有智能电气时代图解、漫画节电小常识和安全用电小常识的扇子,免费赠送给前来咨询的客户。不断拓宽电费代扣渠道,与邮政储蓄、银行等机构联合,进社区、村组为客户现场办理电费代扣业务,做到“市民缴费家门口,农民缴费不出村”。向报装客户免费发放《高压报装一本通》,公开报装流程,限时办理。实行大客户经理制,服务三峡全通、三新硅业等项目建设,多次创下“宜昌速度”。

让城市亮起来。与新建道路同步做好路灯建设,开展社区“点亮工程”,四年来,为杂居社区和背街小巷安装路灯1698盏,中心城区背街小巷路灯覆盖率达90%以上。推广路灯智能监控终端,使路灯按照季节、天气变化,自动调整开、关灯时间,提高节约用电水平。在主干道逐步安装“节电器”,节电率达35%。

让城市美起来。配合城市道路综合治理开展“电缆下地”,实现了中心城区主干道电缆全部下地。清除城区及周边主干道配电箱、环网柜、路灯电杆上的“牛皮癣”,并进行“换装”或喷漆处理,确保供电设施美观、整洁。

公司事迹广受各界称赞。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频频聚集,予以高度肯定。在宜昌市政风、行风、人大评议中,均以第一名的最高分位居公共服务行业榜首。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展示全国文明单位风采

大力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国家电网核心价值理念,开展普遍服务,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道路上迈出了铿锵有力的步伐。

完善细节。今年初,启动“进一步提升居民用电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制定出台“三十条重点提升措施”,让用户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捷。明确居民当月欠费不停电催费,跨月欠费应仔细分析客户缴费信用记录,确需停电的,也必须严格审批后实施;认真开展居民客户信息资料收集,免费发送电费电量短信;缩短欠费复电时限,严格供电方案答复等时间节点。明确营业大厅为客户提供用电业务资料免费复印服务;下班前,为等待客户实行延时服务;开通营业厅联网报装,方便居民就近办理用电报装业务。

规范透明。深入践行国家电网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引导员工不断提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编印《国家电网新“三个十条”》学习手册,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服务新标准,在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中提升企业文明素质。聘请知名专家讲授公共服务标准礼仪、公共服务标准用语等专题知识,公司系统36个营业窗口754名员工分期参加学习。开展“点靓生活-走进国家电网”网友体验活动,41名网友实地体验了95598服务热线、电网调度、抄表收费、配电抢修等工作,零距离感受了供电一线人员的工作状况。

倾情助学。对口远安一中,每年资助50名贫困高中生,除帮助解决学费外,公司5个“元成爱心助学小组”还不定期到学校,甚至深入家庭看望受助对象,为他们赠送购书卡,充值饭卡,买衣服鞋袜等,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具体困难;同时,公司负责人还通过看望、电话沟通等方式,与他们交心谈心,疏导思想上的困惑。秭归县电力公司等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当地中小学校进行用电安全检查,帮助更换损坏的灯具、导线,指导校方整改安全隐患。

奉献大爱。2008年,抗击南国冰灾,291人大年初三千里援赣,圆满完成3条220千伏、1条110千伏严重受损输电线路的抢修任务;抗击当阳风灾,1300人并肩会战,时任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评价“大灾面前见精神”。抗震救灾,179人星夜兼程赴绵阳,10天内修复6座110千伏和2座220千伏变电站;支援奥运保电,17人驻守北京三个月,直接参与北京市电力公司保电值班。2011年,支援襄阳抗风保电,64人顶高温,冒酷暑,三天两夜奋战老河口,修复2条10千伏线路、63个配电台区。在奥运会、世博会等特殊时段,千余名员工“一人一塔”蹲守,圆满完成跨区保电任务。公司相继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电网“抗灾救灾恢复重建功勋集体”、“抗震救灾工作先进集体”、“奥运保电先进集体”、“世博保电先进集体”。

广泛履责。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在宜定点扶贫工作,启动第五期扶贫工作,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支持带动长阳、秭归贫困农民走上致富道路。对重要客户进行绿色义诊、优化用电方案,针对高危客户推出VIp服务,配备“电力保健医生”,提供安全用电、科学用电指导。上半年,先后为瑞安快捷酒店、市工商局、检察院等30多位客户上门进行义诊,为客户解开用电疑惑,并提供专业建议百余条。针对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特困户等弱势群体开展“身边有我”特别服务,通过抄表员主动收集空巢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的信息,帮助其办理短信业务,免费为20多位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更换开关、检查线路、投递发票。成立“爱心电费基金”,并帮助其缴纳一部分电费。支持抗旱保电,电线架到水源点。四年来,累计保电600余次,均圆满完成任务。

树立典范。力倡修身律已,评选月度之星,开办“道德讲堂”,举办“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巡回演讲,引发一场场“身边的感动”。公司员工李元成33年如一日照顾已故战友父母,名播荆楚,成为湖北省道德模范。退休职工迟德智勇救2名落水儿童,入选“中国好人榜”,被宜昌党报评为“宜昌形象”。李军被评为“感动湖北电网十大人物”。肖勇国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电力哥”遇难必救,新华社发通稿报道。艾建平等7人倾情授藏,载誉而归。“元成突击队”、“光明使者小虎队”、“农电先锋”、“服务快车”、“元成爱心助学”等成为靓丽风景。

助力成长。实施依法治企,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力推执行力建设,开展“向解放军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建成省公司第一个输电线路实训分中心,打造人才培训摇篮。完善内训师队伍,实施“导师”带徒、岗位练兵、夜校充电,引导员工岗位成才,年人均培训率96%。广泛开展职工技能比武,四年来,参加省公司及以上技能比武25项,58人次获奖。成立“黄强工作室”,评选技术带头人、技术专家、首席员工,四年来,6人被评为省公司及以上专家。首创“科技项目基金”,大力开展技术创新,获得49项国家级专利。冯珂获得全国“安全伴我行”演讲赛金奖;《平安调》获国家电网公司“生命之歌”安全歌曲比赛金奖。

二、通讯的写作方法

(主题〈副题〉、引言、小标题〈1、2、3、〉,结尾)

(一)怎样提炼通讯的主题

正确、深刻、新颖的新闻主题从那里来?自然来自实践,来自作者对新闻事实及其所处时代的深入了解,也就是许多记者所说的“吃透两头”。

“两头”指“上头”和“下头。”

“上头”即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等方面;

“下头”即指实际,受众普遍关注的事实。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列宁在做新闻编辑工作时,很重视选择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这通常被认为是通讯确立主题的准则。

“政治上重要的”,即指选择和确定通讯主题时,要抓方向性、决策性的问题。也就是吃透“上头”。

“为大众所注意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考虑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事物,急人民所急、想受众所想。即要吃透“下头”。

“涉及最迫切问题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回答、提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紧要的问题,要注意其及时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通讯主题确立和提炼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1、“站到高处,作宏观分析。”

善于开掘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要站到高处,抓住其所包含的时代精神和普遍意义,将事实放在历史、现实和时代的天幕上来观察、考察,做纵向和横向的宏观分析,显示其意义和价值。《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作品,莫不如此。

2、,“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通讯主题的提炼不仅要“站到高处,”发掘事实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内在本质,还要“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将新闻事实和人物作具体细致的观察、考察和比较、分析,发现其特殊性、个性,找到其矛盾和差异。宏观分析等于飞机上看北京城,真是美丽、壮观极了,但仅此还不够,要写出其美和壮观,须得下飞机去游历一番。

3,“变换角度,作多面透视”。就是说在提炼主题时,宜多角度对事实进行观照,全面把握事实的本质特征,然后选择最佳角度来表现。

如:《神农架供电公司:在“接轨”中檫亮国家电网品牌》

<新闻现场>

3年接轨:勇当提升管理水平的探路者

--神农架供电公司管理体制上划三年成效扫描

陈克俊 丁文武 高长海

10月的神农架五彩斑斓,人称“惊艳之秋”。300多名电力员工,正对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开展“秋检”,他们要用安全可靠的“生态电”,庆祝神农架供电公司上划三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周森锋十分喜爱这只穿着“国网服”的队伍。他对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尹正民说,林区电网上划3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大变化,我们不仅要衷心感谢省电力公司的无私支持,还要感谢林区供电公司在转轨对接中展示的好作风,好经验。

神农架供电公司总经理杨平说,接轨3年,他们坚持以“文化对接”筑根基;以坚强电网促管理;以优质服务带队伍,找到了一条适合在“代转直”的“过渡期”内提升管理水平的新路径。

(二)通讯的结构

通讯的结构方式通常有三种:

一是纵式结构(一线串珠式)。即按单纯的时间发展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包括递进、因果等)、作者对所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采访过程的先后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二是横式结构(众星捧月式)。即按空间变换或事物性质的不同方面来安排层次。常见的有:

空间并列式。

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今夜是除夕》即属此类。文章开篇之后,分别写了五个地方的人们做着日常工作的情况--在中央电视台:不笑的人们;在长途电话大楼:传递信息和问候;在红十字急救站:救护车紧急出动;在北线阁清洁管理站:“城市美容师”的话;在妇产医院:新的生命诞生了。

性质并列式。

即按新闻事实各个侧面之间的关系来安排材料。

如《人民日报》《浦东,璀璨的“双桥”格局》就是如此。

文中三个小标题,分别揭示“双桥”格局的三个侧面:

南浦、杨浦两座桥――基础建设由小到大的跨越

金桥、外高桥两座桥――城市经济功能由低到高的跨越

改革、开放两座桥――城市开发机制由旧到新的跨越

群相并列式。

即按不同人物及其事迹组织材料。

对比并列式。将正、反的人物或事件并列,从对比中见主题。

三是纵横结合式结构(星月辉映式)

即将纵式和横式结合起来。此结构多用于事件复杂而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广的通讯。

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此结构有纵横交叉式和蒙太奇式两种。

(三)通讯的表达方式

通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又不局限于此,亦可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方法。

通讯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自己的个性,1、叙述的具体性和直接性

通讯因较详细而深入地报道人物和事件,故而叙述的运用不宜如消息一般概括,事实的叙述宜具体、形象、生动。但又不宜过于铺张、不能沓散零乱、不必过于舞文弄墨、转弯抹角。

2、描写的直观性。

通讯是新闻体裁,其描写不能靠虚拟、想象,不能靠花哨的修饰和夸大的形容,而应深入现场、亲眼目睹,描写事物或人物的本来面貌,表现出新闻性和现场感。

3、议论抒情的实在性。

文学作品中的抒情,或直抒胸意、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其情是真的,而景、物和人、事则不必真,即缘情而发,因情设事者多。而通讯之议论、抒情皆须缘事而发,因事生情、情不离事。而且,通讯中抒情、议论不可乱用和滥用,要用在适当处,通常是开头之处作诱导、关节之处作渲染、衔接之处作粘合、结尾之处作点晴。其旨或在揭示本质、升华主题;或在使事实、形象生辉;或在阐明事物之内部联系;或在激发启示读者。

通讯的语言既要准确、简洁,又要生动、形象,文中人物语言应具有实录性,不可妄加虚拟。

(四)几种常见通讯的写作要点

1、人物通讯

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人物通讯可写一人,也可写群相;可写人的一生,也可写一个阶段或某个侧面;多写正面人物,如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有突出贡献的人物等;也可写反面典型;可写大人物,也可写凡人百姓。

人物通讯写作有以下几点尤需注意:

一忌“有人无魂”。

即人物的经历、事迹都写了,但不善于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或不善于透视人物内心世界,不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人”是有了,但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却没表现出来。

二忌“有魂无人”。

即作者能站在一定高度,把握了方向性和时代性,但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表现得空洞、抽象、缺少丰满的血肉,没有具体、丰富而典型的事实,只有“幽灵”而已。

三忌“千人一面”。

有的作者在写人物时,难以克服雷同之病,或与自己以前写过的人物雷同,或与别人笔下的形象相似,缺乏个性,没有特色。

四忌“褒一贬百”。

不宜用“水落石出”的方法,压低一片,抬高一个,不能故意把群众写得特别落后、矮小,从而突出所写人物的先进、高大。而应用“水涨船高”的方法,处理好“一”与“百”的关系。

五是要写“全人”。

主要是处理好“软与硬”、“正与反”的关系。所谓“软与硬”,即指既要写关键性的“大”材料,又不能忽略日常小事、生活琐事的“小”点滴。再伟大的人物也有与普通人生活相同的地方,也要食人间烟火。只有这样,人物的形象才丰满、才真实可信。所谓“正与反”,是指对报道对象作既有“正像”又有“反像”的“全息摄影”。把新闻人物写成没有七情六欲、满口豪言壮语的“神”的做法是不实事求是的写作。把常人写成超人、圣人,把新闻人物写成“高”、“大”“全”的人,这不是我们所说的“全人”。如写先进人物坚守岗位、勤奋工作,不要动则写他父母病危也不回家、妻子难产亦不离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科学家有了成绩,并非都要走路时还在思考问题,碰到电线杆,然后还说“对不起”;做菜时,也并非都因思考问题把手表放到锅里当鸡蛋煮。还有,不要写人好则“好绝”,写人坏则“坏透”。

此外,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一般写一个人,可以分成3部分写,1、引言--先写其成就与亮点(告诉读者你写的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写他,这个人怎么样)

2、主体--3个不同类型的故事

3结尾--与开头呼应。

如《实干之星》

王婷:智能用电班的女掌门

80后的美女工程师王婷,是鄂州供电公司智能用电管理的奠基者之一。

她在2001年参加工作后,一直奋战在智能用电管理技术的最前沿,先后参与营销系统建设和改造升级“三大战役”;承担2项填补智能营销空白的系统建设和上线运行试点;编写了全省首个《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和《操作手册》,并发表论文4篇,其参与编写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远程费控业务应用与管理》被收入典型经验库。有3个课题获得QC成果奖,先后获得先进工作者、管理先进个人,省电力公司双文明建设积极分子称号。今年7月,她又被鄂州供电公司选拔为首届生产技能专家。

会工作才美丽--把战胜每一次挑战当作乐趣

王婷在学校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参加工作时却被分到城区担任抄表工。2003年,领导用其所长,安排她负责微机网络管理、负荷控制和信息运维工作。随着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她在“单兵作战”历程中,成长为智能用电班“5朵金花”的“女掌门”,并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

2001年,她取得信息运维技术资格证书。紧接着,她又在负控系统升级、用电现场管理变身为智能信息采集系统的三大战役中,参加搭建主站系统,编写运行流程,推进实际应用,把最开始的150台专变用户建成现在覆盖该公司所有专变、公变、低压居民的数据实时采集的一体化平台。

每一次系统升级,对王婷都是一次挑战。一线人员和客户碰到疑难杂症,都要找她。平均每天都有二三个问题,她24小时开机,不管节假日,不论白天黑夜,总是耐心解答,有些电话上解决不了的事,她就跑到现场诊治,从来不把问题拖过夜。一次,一个钢铁厂忘记续交预付电费,在半夜发现欠费报警,给她打来电话,她爱人也在上夜班,她只得把2岁的女儿锁在家里,赶往智能平台为客户办理续费手续,避免了炼钢炉报废的重大损失,客户非常感谢她,却不知她把女儿独自关在家中的忧愁。

超的几个演讲技巧介绍 篇5

在竞聘演讲的过程中,语音洪亮、有力是一个必要因素,需要让评委、观众听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有的竞聘者当众讲话时,音量较小,致使评委、观众听得十分吃力;有的竞聘者当众讲话时,音量较大,甚至声音很尖锐,有些刺耳,致使评委、观众听得很不舒服;有些竞聘者当众讲话时,竞演前期音量较好,可是由于缺乏平日的语音训练,到竞演后期,语音控制不住,声音有些沙哑,结尾处需要情感激昂表达时音量失控。为了避免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应对。第一,巧用麦克风。在竞演之前或演讲的前期,试验麦克风的现场音量,调整嘴部与麦克风的距离,观察分析主持人讲话时麦克风成音效果,采取适合自己的音量的麦克风使用方式。第二,分析听众反应。竞聘者演讲时,语音的音量或大或小,观众会有相应的反应。音量较小时,听众经常竖耳前倾,音量较大时,听众经常锁眉后倾。观察分析听众的反应可以帮助竞聘者调整自己的音量大小。第三,练习气息。气息是声音的发动机,气吸充足,声音才会洪亮。平时,我们可以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增加气息量,加强对气息的控制,从而从根本上使自身声音更加洪亮、有力。

其次,竞聘者应当控制语速。

语速就是说话吐字的频率,它直观的呈现的在评委、听众面前。有些竞聘者语速较快,这样在紧张的环境下容易出现表达混乱、吐字不清的情况,而且表达的一些信息难以在短时间内被评委、听众理解;有些竞聘者语言较慢,这样有些时候可能反映出竞聘者思维表达能力有些迟缓,有些时候无法持续的吸引评委、听众的注意力。在竞聘演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合理的控制自己的语速,不仅做到匀速稳定这一总原则,把语速控制在每分钟200个字左右,注重词句间的停顿,而且要根据内容、根据评委、观众情况适当的加快表达或减慢表达。当你讲述一些热情、紧急之类的内容时,语速要快些;当你表达一些悲伤、庄重之类的内容时,语速放慢些;当你面对对竞聘者个人、表达内容非常熟悉的评委、观众时,语速要快些;当你面对年纪较大、不太熟悉个人、内容的评委、观众时,语速要慢些。有些时候,在特别紧张的情况下,竞聘者的语速会不由自主的加快或减慢,不受竞聘者的控制。在这里,我们提出模仿练习这一方法来有效控制自身语速。一些领导干部讲话非常标准,他们的语速、停顿恰到好处。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讲话例子进行适当模仿。例如,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19000多字,讲话时长1个半小时,平均每分钟220个字,非常标准,很适合被语速练习者所用。我们可以采用跟读的形式,感受讲话间的频率、停顿,逐渐形成一定的语速习惯,帮助竞聘者控制好自身的语速表现。

再次,竞聘者应当变换语调。

语调就是说话的腔调,功用在于表达整个句子的意义和感情,有升调、降调、平调等多种调型。在竞聘演讲的过程中,竞聘者应根据内容、现场情况适当变换自身的语调,注重字词的重音,给评委、听众留下抑扬顿挫之感。我们发现竞聘者在演讲中经常从头到尾就使用平调这一种调型,没有相应的语调变换。这样的语调表现很容易使评委、观众注意力分散,竞聘者无法持续的吸引他们的关注。评委、观众会观看竞聘的整个过程,时间很长会感到一些疲惫,而且很多同质化的稿件会使他们的注意力不太集中。如果6分钟左右的现场表述再没有语调的相应变化,没有利用重音强化自己稿件中的重点内容,那么你的竞聘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竞聘者要重视语调变化,使用重音表达重点内容,在平调的基础上,时而高昂、时而低沉,给人一种高低起伏之感。可是,有一些竞聘者一当众讲话,就无法变换表达时的语调,经常是一平到底。在这里,我们提出解决方法,竞聘者可以通过经常朗诵一些经典诗歌,练习表达时的起承转合、跌宕起伏,能够很好的解决语调的相关问题。

最后,竞聘者应当避免自身的一些表达问题。

小考作文写作的几个窍门 篇6

一、标题书写要规范

1、正标题

(1)字数少时。写在第一行的中间。如果只有两个字。两个字的中间空两个字格。

(2)字数较多时,前面空4个字格。

2、副标题

比正标题缩进两个字格,写在破折号后。

3、小标题

如果有小标题,要独占一行写在中间。

同步练习

翻看一下自己以前的作文本,看是否存在标题书写不规范的情况。

二、关键“部位”要特别用心

一篇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过渡句。是阅卷老师特别上眼的“部位”,也是为你争取印象分、感情分的关键“部位”,要注意:

用心把这几个地方写精彩,坚决避免错别字、病句;

用心为这几个地方“美美容”,尽缝不出现涂抹、修改现象。

特别提示

有的同学在写自命题作文时,喜欢先写文章。打算最后把题目加上去。结果最后匆忙交卷,忘记或来不及写题目,使文章成了“无头鬼”,多冤呐。

三、标点要规范

1、常见标点问题:

(1)标点符号“点到为止”,全是小点点。

(2)过多地使用逗号。有的同学在一个自然段里从头至尾一逗到底。

(3)为了加强文章的语气,乱用感叹号。

(4)结尾处乱用省略号。

2、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

(1)逗号、句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和感叹号。

占一个字格,写在字格的左下角,尾随句子后边;不能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2)引号、括号和书名号。

前后两半各占一个字格;

不能高于文字;

前半不能出现在行末,后半不能出现在行首。

特别提示

当一行的最后一格正好遇到引号、括号或书名号的前半部分时,将最后一格用斜短线划去即可。

(3)破折号、省略号。

占两字格,破折号中间不能断开。

(4)连接号、间隔号。

各占一个字格,上下居中,左右不顶格。

(5)着重号。

标在字的下面,可以随行移动。

(6)标题中的标点。

一般不用;强调、引语、感情需要时才用。

标题中间停顿。多用空格或间隔号。四、避免同一词语的重复使用

汉语言文字十分丰富。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就有许多说法。

如果一写到清晨便是“天刚亮”,一提到时间快便是“过了一会儿”,老师会认为你词汇缺乏。

举例

《草地夜行》中,一位老红军说了三句话:

(1)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鱿不能再革命了。

(2)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呜?

(3》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栖牲啊!

分析

“不能再革命了”、“丧命”、“栖牲”都是“死“的意思,但都没有用“死”,而恰如坟分地换了一种说法。表达了在特定语境下红军战士的思想感情。

四、使用诗词名言增文采

在写作中。如能恰当引用占诗文名句,则不但能增强文章的文采气势,更能体见语言的形象性。

而在应考作文中,如能恰当引用几句古诗文,则会大大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啊—书卷气!难得。难得!”

五、掌握时间。限制字数

1、掌握时间

一般情况下,在整个作文过程中要注意三次时间:

第一次在开始作文前,看一看可利用的作文时间共有多少,根据总时间决定行文的速度;

第二次在初步构思完成时,看用于正式行文的时间有多少;

第三次在正文写下一半时。看还有多少时间。从而决定是否按计划展开全文。是否需要压缩调整、简化内容。

2、限制字数

(1)规定了上限的(如“不超过500字,’),不得超过字数。

即使因整体把握不够而“意犹未尽”,也要设法不露痕迹地“悬崖勒马”。

(2)规定了下限的(如“不少于400字”),不得缺少字数。

如果内容已写完。而字数还不够要求。那就换个结尾形式。如:用一首诗概括总结全文(一首诗最少也得四句吧?四句就是四行);

让主人公哼着歌远去(当然要写出歌词了,背不准确可以自己发挥一下嘛);

加一个“后记“或“尾记”。

(3)上下限都没有明确规定。如“左右”、“之间”等。其左右的幅度要看中间数

字本身:

一般情况下100至200字的,各不宜大于10字;

300至500字的,各不宜大于20字(标点符号应计算在内)。

(4)作文的字数,在总体布局时应心中有数。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应各占15%,主体部分应占全文的70%。

拓展:作文写作技巧

新生入学时,我就在语文课上给学生讲清这个规划,讲清它的操作办法和预计要达到的训练目标,使学生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在老师的带动和严格要求下逐步培养兴趣,掌握方法,养成习惯。

它的具体内容是:

(一)作文训练三部曲

1、切实组织、落实好“每周一抄”作文活动。要求学生每周必须从无论那类报刊杂志或其他作文书上抄录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长短不限。但书写要工整,字迹要清楚,无错漏,无重复。每隔一周我们便抽一节晚自习课出来让学生到讲台上朗读。“三分文章七分读”,让学生从听读中感受文字的优美,情感的真挚,意境的深远,或者摘抄者审美水平的高低。在朗读过程中,老师可适时地插入必要的评说。学期末,分组交流、筛选,组建“特色短文”专集。

2、指导训练好两周一次的自由作文。我们规定双周的晚自习是学生的自由作文时间。作文字数必须在700字或800字以上,至于拟什么题目,选什么题材,确定什么样的主题,则是学生自己的事。对于实在无话可说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几个话题,让学生选用。最后必须强调按时完成,批改前由科代表检查。

3、确保三周一次的大作文训练有计划、有主题、有目标、有实效。一是与教材单元同步的作文训练活动。现行高中教材每册有六个单元的同步作文训练,每个训练单元又有不同的目标侧重和主题定位。二是教师自已设计的下水专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结合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有计划地设计下水专题,把自已有特色、能在某方面给学生写作以借鉴的文章作为下水示范作文抛出来,确定必要的专练题目,配以必要的指导步骤。在训练中,既确保按时,又力争有效。

(二)作文修改两步走

1、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内交叉批改学生作文。学生每写完一篇文章,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批改。批改方式分两种,一是班内交叉;二是班与班交叉。高一时,批改标准不宜太高,因为这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时期。我们规定,凡书写工整、字数符合要求的作文均视为及格。然后,拟题不好或题目格式不对,扣0~5分;书写(包括错别字,标点符号)不规范扣0~5分;语言表达(包括病句较多、语言不简明、不得体、不生动、缺乏文采等)扣0~15分;言之无物扣0~15分。总分以100分计。批改者要逐项标明扣分情况,并写出评语,把实得分写在题目右边。如果批改者认为那篇文章太好,值得一读,就在分数旁边写上“好”字。最后写上姓名、日期。 高二、高三总分按60分计,并严格按照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学生改完后,教师再将作文本全数收起,逐一检查学生的作文情况和批改情况,从中选择一、二篇有代表性的作进一步修改,并将原文和修改文一同打印出来,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修改评价,让学生从对比中思考老师这样修改的原因,领会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提出新的修改建议。如果教师认为有值得修改打造的文章,就指导作者进行深度修改,最后由教师修改定稿。

(三)好作文收集、打印、点评、推荐发表一条龙

1、收集。教师将自己发现的学生平时作文中的优秀作文收集起来,或者抽调一、二节课,让学生分组交叉欣赏作文,推荐好作品;有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把他满意的作文抄过来,让老师选用。

2、打印。教师将从学生那里收来的作文进行第二次筛选。把自己最满意的作文打印出来,组建学生作文专集。

3、点评。教师对有特色的学生作文予以点评。这不单是对现成作文的一种评价,更重要的,是对他们以后写作文的一种潜在的导向。

上一篇:法国文化论文下一篇:宣纸的味道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