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宣讲活动总结

2024-07-26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宣讲活动总结(精选5篇)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宣讲活动总结 篇1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宣讲活动总结

为了落实好《关于开展2015年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提高全员危险源识别和风险管控能力,形成一套规范的“一个流程”管理,分公司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宣讲组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管内10个站区巡回宣讲活动,确保分公司2015年危险源辨识工作落到实处。

一、成立宣讲活动小组,统一宣讲思想

2015年1月4日成立以分公司经理助理曹利民同志为组长,丰汉羽等25人为组员的宣讲组,1月5日宣讲组成员集中,进行了统一宣讲思想培训。采用“两集中、一分散”的方法进行宣讲,即:机关宣讲组集中统一思想,到达站区后组织站区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再进行一次集中宣讲,站区宣讲完毕后分专业到各工队进行危险源辨识指导工作。

二、宣讲活动陆续展开,陆续总结提高,确保宣讲活动扎实有效

(一)精心组织、认真安排,使宣讲活动井井有条。分公司曹助理精心策划,各位宣讲员、基层各单位严格按宣讲活动安排参加宣讲活动,使得本次活动按照既定计划按期完成。

(二)严格监督,不走形式,使宣讲工作讲求实效。宣将组在宣讲期间加强了检查指导,确保宣讲人员听课人员的到位,确保宣讲质量,在宣讲活动过程中,每个站点曹助理都身先士卒具体策划,如何讲职工能听懂、落实好,并且每次宣讲完毕,宣讲组要进行宣讲情况回访,将建议和意见吸取,在下个点时完善。比如:有的站点提出,将风险预控管理办法职工听不懂如何做,应该举例进行说明,宣讲组一一采纳。

(三)陆续宣讲,陆续丰富宣讲内容

首先,安全监察室体系主管就如何开展危险源辨识,危险源分类、辨识范围,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辨识,辨识形成的记录都一一进行了明确,举例进行说明。其次,曹助理就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全员进行灌输,体系建设不是搞不搞的问题,是搞好的问题,要求全员必须放下身段仔细研究,做好体系建设。再次,要将危险源辨识宣讲开展成一次全员接受安全教育的过程,开展成一次案例教育的过程,开展成总结过去,展望今后工作的动员会和发动会的过程,根据生产实际制定危险源名称、预控措施和控制标准。同时要求每位参训人员在工作时考虑上班前亲人的嘱托,回忆事故、故障现场惨烈画面,考虑亲人撕心裂肺的悲痛场面,回想自家墙上的全家福,再次考虑朔黄发展蓝图。时刻牢记危险源时时处处存在,风险预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反复抓、抓反复,确保个人、公司安全长治久安。最后,邀请站点管理人员互动,讲自己亲身经历的危险事,讲发生在自己管辖的危险事,激发全员危险源辨识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效果明显

通过宣讲,基层全员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个流程”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统一分公司上下全力推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思想,变“被动辨识”为“主动辨识”,从辨识结果来看,较往年有了更大的进步,危险源名称更接地气、措施针对性更强、标准简明扼要,方便职工记忆,便于全员应用,为分公司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不足

1、宣讲组成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

2、安排不合理,宣讲时间不充足,与其他任务冲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年初外聘教师进行一次集中轮训,保证宣讲内容、思想统一。

2、加强领导监督,创新宣讲形式,丰富宣讲内容,提高宣讲的效率、效果。

3、安排合理,专心宣讲。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宣讲活动总结 篇2

1 危险源辨识

1.1 辨识范围

(1)危险源辨识应覆盖企业各种生产、施工、加工、销售、维修、服务等活动及相关部门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所涉及的作业场所内的设施、设备、工艺过程、原辅材料、工作环境、人员活动、场地、管理制度等。

(2)危险源辨识应考虑以下六种危险源类型:

化学危害、物理危害、行为性危害、生物危害、心理生理危害、其它危害。

(3)危险源辨识要覆盖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1.2 危险源辨识的时机

1.2.1 定期识别

应在每年组织一次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活动。

1.2.2 适时识别

(1)在下列情况下应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评估,并应形成记录。

a)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装置实施和投产前;

b)工艺和设备设施发生变更时;

c)关键装置检修作业前;

d)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变更;

e)通过事故、事件或其它来源产生新的认识或理解。

(2)在生产作业和生产管理活动实施前,相关人员应对活动可能带来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估。对存在的重大风险应形成记录,以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1.3 危险源辨识的重点

(1)存在的工艺、设备缺陷;

(2)可能发生的人身伤害;

(3)可能出现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

(4)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

(5)违反法律法规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行为和活动;

(6)设备设施的失效;

(7)财产损失。

1.4 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采用安全检查表+现场观察+座谈+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等方法,在引入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系统时使用预先危险源分析法:

(1)安全检查表。剖析系统,将系统分成若干单元或层次,列出各单元或层次的危险源,确定检查项目,按单元或层次的组成顺序编制表格,以提问或现场观察等方式确定检查项目的状况并填写到表格对应的项目上。

(2)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或系统活动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工艺、设备运转、作业环境等存在的危险源。

(3)座谈。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集思广益、讨论分析作业活动或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可用于生产活动过程的危险源分析。

(4)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在具有潜在风险性环境中作业,需要半定量评价风险性时采用此方法。

(5)预先危险源分析。新系统、新设备或新工艺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险源类别、危险源产生的条件、事故后果等概略的进行类比分析和评价。

1.5 危险源辨识实施

组织具有安全管理经验、熟悉业务和工艺流程的专业人员组成辨识组,对各种生产、施工、加工、销售、维修、服务等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危险源排查,确定存在的危险源,编制危险源清单。

2 风险评价

2.1 评价准备

组织安全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员工代表组成评价组,收集有关的风险评价资料,包括安全事故的可能后果见表3。

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及安全管理要求。

2.2 风险评价方法

2.2.1 评价组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根据运行经验及现有的控制能力定性判断该危险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一旦危险源发生所带来的后果,并确定风险级别。可采用MES法。

(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根据控制措施的状态和人体暴露的时间两个因素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ME),如表1、表2。

说明:8小时不离工作岗位,算“连续暴露”;8小时内暴露一至几次的,算“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2)事故的可能后果S

(3)根据可能性和后果确定风险程度R

a)对于人身伤害事故:R=LS=MES,见表4。

b)对于单纯财产损失:R=MS,见表5。

2.2.2 评价准则

(1)以前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或轻伤、非重大财产损失三次以上的事故,且现在危险源仍存在,无论风险级别为几级,一律为不可容许的风险。

(2)对于违反国家职业健康安全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中硬性指标规定的,如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粉尘浓度、噪声等级等,列为不可容许风险。对于其它违规,如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不全一类,凡是组织性行为且涉及的范围较大、后果较为严重的,列为不可容许风险。

(3)最高管理层特别关注的危险源事件评价为不可容许风险。

(4)曾经发生过且无良好控制措施的事故或危险源事件,评为不可容许风险。(5)曾经发生过已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的事故或危险源事件,评为重大风险。

(6)违反法律、法规的,评为重大风险。

(7)相关方强烈抱怨的事故或危险源事件,评为重大风险;

(8)除上述以外的事故或危险源事件,评为一般风险。

2.3 风险评价的步骤

(1)分析、调查发生危险源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

(2)评价并确定这种可能性和后果所带来的风险程度;

(3)确认重大风险和不可容许风险。

3 风险控制计划

(1)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这些措施必须满足降低或使风险处于有效控制中,而且不会带来新的不可容许或重大的风险。

(2)风险控制措施应首先考虑消除危险源的原则,其次考虑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概率、降低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潜在严重程度),将使用个体防护作为最后手段。

4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监测和更新

(1)应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全过程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每年组织更新一次。

(2)当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管理活动发生变化;管理评审、内外审有要求,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更,事故、事件、不符合整改要求,研究、开发、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要及时对危险源辨实议,风险评价与控制进行及时更新。

5 结语

地铁施工危险点源辨识及评估研究 篇3

【关键词】地铁施工;危险点源;辨识;评估

引言

地铁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地铁更加方便、快捷、准时、舒适,在城市交通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地铁建设施工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施工方法也在不断创新。然而,由于地铁的建设一般是在国际化大都市或者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加之地铁本身的建设施工运行位于地下,其工程建设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一旦出现事故将会是很严重的灾难,这就对地铁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路线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尽量方便人们生产生活出行需要而又避开地质水文等地下环境复杂不宜施工的地带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文中,我们对当前地铁施工的危险点半辨识方法、评估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发展进行预测、提出建议。

一、地铁施工危险点源辨识方法研究现状

对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危险点源辨识研究起源于英国,欧盟目前也是相关风险预防法规最完善、发展最充分的地区,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在自己的经济发展进程中逐渐认识并完善危险源辨识方面的研究,同时由于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的影响,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对危险评估事故预防的方法研究给予了重视。

我国对于危险点源辨识的研究起步晚、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这也是与我国的经济工业建设发展水平相关联的。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相关的研究才逐渐展开,其中,由原劳动部组织的国家“八五”科技公关专题“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危险源管理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并由此提出安全管理模式。此外,我国针对危险源辨识标准提出国家标准规定,明确了危险源的内容,采用限定规定物质及其数量、以临界量为标准的方法进行辨识,这也与当前绝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方法一致,但是无论从危险源划分还是临界量确定上目前都没有一个标准。在辨识过程中,主要采取直观经验法、系统分析法、半经验方法等具体方法。

二、地铁施工危险点源评估简介

地铁施工危险源的评估作为风险衡量的拓展、安全评价的一部分,评估技术和衡量标准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在危险源评估方面,不同国家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半定量评估和指数评估几个大类,针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各有优劣。系统风险评估技术的发展与数学概率论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也开发出了不少计算机软件包,例如危险辨识、事故后果模型、事故频率分析、综合危险定量分析等较为适用的危险评估软件,这些软件的使用也很好的减少施工风险、提升了经济效益。

我国的危险源评价伤害模型库是经过充分研究之后建立的,此外还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用于风险评价,在多个领域采用。其中,使用最广泛的还是概率风险评价技术,其中的可靠性分析、事故树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等都是经典的实用算法,为危险点源的控制评估、施工安全等提供了可靠的手段。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不足之处主要是缺乏系统的监督管理体系,从检测辨识到预警到应急预案等整个系统的建立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针对危险源的系统管理主要包括危险源识别、分析、评估及处置,针对这些环节,很多学者分别从数学模型、计算机仿真、管理学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总体来说,我国地铁施工危险点源评估研究一般为定性分析或者半定量分析,实现了对隧道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决策以及风险跟踪管理的基本流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研究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1]。

三、地铁施工危险点源研究探讨

地铁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点源是指施工过程中危险外界条件的影响,主要包括周围环境、地质条件、水温条件、施工运行设备及技术管理、施工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等因素。这些危险点源有的是直接存在的,有的是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转变为危险源的,情况复杂,需要严谨认真的辨识和评估确定,并根据危险点源的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置方案,避免引发事故,给民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地铁施工中的危险点源一般是可以检测的,这也就使得这些危险本身可以预防,只要正确辨识评估,在施工中和实际运行中合理处置,就可以避免这些危险。例如北京地铁的军事博物馆段建设时,由于复杂的地下水系统和独特的岩层,使得建设施工和维护都复杂而艰难,然而路线的规划又难以避开这段工程段。由于辨识早,针对这段路线的施工方案经历了多次讨论完善和勘测确定,最终顺利通车,只要确保按照设计规定维护相关设施,就可以顺利使用。再如地铁安检措施,就是为了避免运行中的不安全行为、危险物质造成的事故。

目前,我国在地铁施工危险点源辨识和评估方面的完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危险源因素库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分析和总结地铁事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探索辨识原则,同时与城市水文地质研究相结合,对风险源进行分类,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危险源的因素库。其次是危险辨识-评估-处置体系和准则的确立,相关组织管理的完善和法律法规的健全,采取责任制,从而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化危险源内容和评估方法,尤其要注意应急预案的建立完善,使得整个研究成为一个体系,不仅方便施工,也为后续研究搭建了一个框架。

结束语

地铁是城市工业化发展的产物,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在环保方面表现良好。地铁施工中,危险点源的辨识和评估工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为保证施工安全起到关键作用。在本文中,我们首先介绍了当前地铁施工中危险点源的辨识和评估的国内外研究情况,结合有关实例,探讨了在危险点源辨识和评估中可以采取的方法和发展方向。希望地铁设计、施工方面对有关危险点源辨识评估和处置方面的研究处理可以更加细致,使地铁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贺爱群.地铁施工重大危险源评估与识别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2]张斌,黄羽燕.城市地铁工程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J].建筑与文化,2013(5).

[3]黄德华.关于地铁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6).

[4]周荣义,黎忠文.地铁工程建设施工危险辨识与施工坍塌事故应急预案的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5(12):93-96.

作者简介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篇4

班组长的职责

(1)负责本班组的危险源控制管理,熟悉各级危险源控制的内容,督促各岗位人员(包括本人)对各级危险源进行检查。

(2)对本班组查出的隐患当班不许整改完毕,确实无力整改的应及时上报车间,同时立即采取措施有效的临时性措施。

(3)对本班组内危险源进行认真检查,对隐患整改或信息反馈方面出现的失误及由此引发的各类事故承担责任。

5、岗位操作人员的职责

(1)必须熟悉本岗位有关危险源的检查控制措施内容,当班检查控制情况,严禁弄虚作假。

(2)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班组,并协助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则应采取临时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3)对因本人在危险源检查、信息反馈、隐患整改、采取临时措施等方面延误或弄虚作假,造成危险源失控而发生的事故承担责任。

(二)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

1、各级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

(1)督促本单位开展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制定并实施管理办法,负责综合治理。

(2)负责组织本单位对相应级别危险源危险因素的系统分析,推行控制技术,不断落实、深化、完善危险源的控制管理。(3)分级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结果的验收与升级、降级及撤点、销号审查。

(4)按期深入现场检查(或抽查)本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5)负责危险源控制点的信息管理。

(6)按规定的期限及时填报危险源隐患汇总表。

(7)督促检查各级对查出或报来隐患的处理情况,及时向主管经理报告。

(8)对危险失控而引发的相应级别伤亡事故,组织认真调查分析,按本规定查清责任人并及时报告领导。

(9)负责按本规定的内容进行危险管理的考核。

(10)对因本部门工作失误或延误,造成危险源漏定或失控及由此造成的相应级别工伤事故负责。

2、总公司职能部室职责

(1)参与A级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审查,并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组织实施对相应危险源的控制管理。

(2)负责本部门分管的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查。

(3)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职责,对下属矿分公司无力整改的危险源缺陷或隐患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安排处理。

(4)对因本部门工作延误,导致危险源失控或由此引发的死亡以上事故负责。

3、分公司有关科室职责(1)了解本单位危险源分布情况,参加A、B级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审查与控制管理。

(2)负责对科室分管的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查。

(3)对车间无力整改的危险源隐患或缺陷,接到报告及时安排处理。

危险源再辨识再评价总结报告 篇5

一、单位概况:

铸管公司动力车间现有职工130余人,主要为公司各车间提供水、电、风、气、汽的供应,同时还包括电气安装与维修、钳工维修、电机修理、计算机维修、仪表安装与维修等工作内容,现有工程技术人员6人次,为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车间辖区岗位包括:各泵房、各配电室、两座40吨锅炉汽机、制水站、余热锅炉、35KV降压站、电机维修、空压机、制氮机房等,涉及到以下特种作业活动:电工、压力容器、水处理、锅炉、起重司索、电葫芦、进网电工、电气焊等,从业人员均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

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准备性工作

1、辨识评价工作动员

针对此次辨识工作,动力车间进行了动员和全面部署,要求评价人员认真学习危险源辨识程序及方法、要求扎实细致地开展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确保此次辨识覆盖全作业岗位、全作业过程及全部作业场所。

2、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组由专业技术人员、车间安全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检修、运行作业人员等参加。

三、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结果:

1、总体情况:车间较之2014年工艺、设备均为发生变化,此次危险源再辨识及风险评价工作共涉及到19项作业活动,均进行了风险再评价,二级风险:1项;三级风险:14项;四级风险:57项;五级风险:160项。风险总数:232项。

四、危险源再辨识再评价审核评估人员:

刘守杰 裴君田 杨锐 蔡洪淼

动力车间

上一篇:党员必看八部影片下一篇:国际商标许可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