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国学教学工作计划

2024-10-27

五国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5篇)

五国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纳雍县寨乐乡中心完小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1)班国学教学工作计划

中心完小:陈厚霄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五年级(2)班的国学教学工作,本班共有学生70人,本班学生以前学习和生活习惯不是太好,通过本学期的国学的学习,能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习惯上有所改变。

二、教材分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全书共360句,1080字。

三、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

2.培养学生的爱心,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5.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

四、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总叙

第二单元入则孝、出则弟

第三单元谨而信

第四单元泛爱众 而亲仁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流利背诵。

难点:理解含义,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应用。

六、学习时间:

每周安排一节诵读时间,平均每节课学习八句。利用中午课前预备时间复习巩固。

七、方法措施:

1、借用生动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理解含义。

3、举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含义。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八、学习内容具体安排:

第一周:学习《弟子规》“总叙”

第二至六周学习“入则孝”

第七至九周学习“出则弟”

第十至十四周学习“谨”

第十五至十八周学习“信”

寨乐乡中心完小

2013年3月1日

五国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五国科学教学的研究框架

为了描述和比较五个国家的科学教学情况, TIMSS科学教学录像研究对439节八年级科学课进行了分析。在科学教学领域, 如此规模的国际录像数据收集和分析是史无前例的, 本项目的研究程序包括:选择样本课、现场摄录、录像带的数字化处理、课堂教学信息编码、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

为了组织和优化学习目标、研究问题及编码维度, 各参与国代表组成了“科学代码研发团队”, 他们采取不同的研究策略。首先, 研究团队利用实地课程录像做出参与国科学教学特色的假设;第二, 大量文献回顾为研究调查到的科学教学特征提供一览表, 这些文献包括参与国的课程标准以及调查研究, 这就为观察录像提供了一系列的研究问题和课程特征。作为项目顾问的五位美国科学教育者和来自五个参与国的国家研究协调员共同回顾、优化挑选出研究问题和编码维度。最后, 为了研发一个总体的概念框架和一系列可用来指导优化编码顺序和成果汇报组织的研究问题, 研究团队比较了基于文献的重要科学教学特征、顾问所推荐的重点课程特征以及他们自己的课程评议。

图1是研究团队研发的录像研究中科学课程分析的概念框架。[1]TIMSS概念框架强调分析单元的课程的集中性, 关注了施瓦布的四个教学要素 (教师、学习者、主题和社会环境) 的重要性。学者们一致认定本研究不应仅限于观察教师行为, 需要考察科学内容和学生行为 (即学习机会) 。因此, 本项目中提及的教学不只是教师行为, 而是一种教师、学生和科学内容之间的互动。概念性框架同样强调了文化大环境对科学课各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即科学教学是一种文化活动, 教学的开展是在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和感兴趣民众的日常生活、传统、信仰、期望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该研究还表明教师对于学生、教学和学习以及教师角色和科学有着深深的信念, 这些信念会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及其为学生提供科学学习机会的方式。在本研究中, 文化上的差异不会被直接观察到, 但会通过对课堂中教师、学生和科学内容的观察中得以揭示。虽然概念性框架认可施瓦布四个教学元素的重要性, 但其只对教师、学生和科学内容的可观测特征进行分析。例如:本研究分析可观察的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而不涉及不可观测活动, 如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的选择和教师、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等。为了弥补这一欠缺, 本研究在集中录像可观测教学特征的同时, 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背景、备课情况以及目标等信息。

二、教学录像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录像使得研究者可以多次观看教学事件, 以便研发一套连接形象术语和定义的指代物。这在涉及多种语言和国家的研究中尤其重要, 录像允许研究者对数据进行语法分析以便得到更具有可控性的部分, 从而促进了复杂过程的研究。观察者既可以在各个阶段对录像进行编码, 又可以在每个阶段对科学教学的不同维度进行编码。来自不同地方与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研究者可以在同一地点利用一套共同的录像数据研发代码并建立其信度。录像使从各种角度编码成为可能, 并且使得具有不同领域专业知识和观点的研究者能够考察相同课程。[2]虽然对课堂教学进行录像给研究增加了难度, 但这种方法比其它通过记录研究教学的方法有明显的优势。为了完成以科学教学为基础的共同语言目标, 团队研发了一系列指导原则从而进行编码。这些原则包括: (1) 使“文化当局者” (cultural insiders) 、科学家、教师和教师教育者参与到编码过程中; (2) 采用一种研发代码的重复过程; (3) 使用能够捕捉事件发生、持续时间、特征和质量的代码。

TIMSS科学录像研究的课程覆盖了生物、化学、地球科学、健康、物理和技术等科学主题。由于内容的范围和所收集的具体主题 (如电学) 和具体学科课堂的数量较小, 本研究集中在八年级学生在科学课堂中的一般体验。例如:不会具体描述八年级的化学或物理课程中某一知识内容的教学。因为在各国观察到的科学教学差异可能是所强调科学学科的不同所引起的, 所以这种局限性很重要。因此, 观察到的科学教学中第一手现象可能和各国科学教学实践或科学学科的不同有关。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把科学作为一门综合课程, 而捷克和荷兰则把科学分成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球科学等分科的课程。因此, 该录像研究的内容并不关注具体的科学学科, 而是以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为核心, 可以分为三个维度 (如表1) , 分别是教师活动、科学内容和学生活动。

三、五国科学教师问卷的调查结果

(一) 教师的经验背景和工作量

教师在录像课教学后需要回答调查问卷, 通过该问卷, 研究者收集教师的背景信息和课堂情况。问卷中科学课堂的背景包括:教师特点、教师对科学教学和学习的期待、看法以及他们对课程安排的意见等。为了收集上述信息, 调查问卷以三个问题展开:教师的经验背景和工作量如何?教师认为什么因素影响教授课堂内容?教师如何看待课堂的代表性?

教学准备:教师报告表明五个国家八年级科学教师至少拥有后中学科学教育学历和八年级科学教育证书。美国有10%科学教师的资格证书低于八年级科学课水平, 和其他国家相比, 美国八年级科学教师的专业多元化程度较低。平均来说, 相对其它四个国家, 捷克八年级科学教师的教学经验更丰富。

专业发展:在所有五个国家中, 教师通常参加一些职业发展活动, 但是他们参加活动的类型有所不同。除澳大利亚外, 38%~56%的科学教师在录像前两年参加了额外的科学或科学教育课程。最为常见的职业发展活动包括技术应用、科学教学技能和基础课程标准的教学。与捷克和日本相比, 更多澳大利亚、荷兰和美国八年级科学教师使用教学技术 (澳大利亚、荷兰、美国、捷克和日本分别为79%、68%、84%、45%和42%) 。与澳大利亚和捷克相比, 更多的美国科学教师参加过科学教学技能活动 (66%) , 并且美国教师参加标准教学的比例 (52%) 比荷兰大 (22%) 。

活动时间:各国八年级科学教师每星期平均花费38~45小时用于教学和其它学校活动, 这些时间中至少1/3用于科学教学。和其它国家相比, 日本科学教师花费最少的时间从事课外科学教学活动, 荷兰科学教师花费最少的时间从事课堂中的科学教学活动。

(二) 课程与教学及其认识论

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其它国家相比, 更多捷克科学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了解科学信息;和美国、捷克相比, 更多的澳大利亚和日本科学教师认为课堂教学目标是理解科学思想。在澳大利亚和日本, 更多的科学教师希望学生理解科学思想而非了解科学信息。另一方面, 在捷克, 更多的科学教师希望学生了解科学信息而非理解科学思想。

课程内容的选择:调查表明录像课的内容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且每个国家的因素有所不同。与其它三个国家相比, 更多的捷克和美国科学教师认为课程大纲是影响科学课内容的主要因素;和澳大利亚、美国相比, 更多的捷克和荷兰科学教师认为规定的教材是影响科学课的主要因素, 并且认为教材是主要影响因素的日本教师比美国多。和其它所有国家相比, 更多的美国科学教师认为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对课程内容起到了作用。

教师的认识论:澳大利亚、荷兰和美国比捷克和日本八年级科学教师熟悉当前先进的科学教学和科学学习思想。除日本外, 其它国家至少85%的科学教师认为录像课与当前科学认识论相一致。

四、五国科学教学录像的研究结果

(一) 五国科学课堂教学的共同点

1. 教学组织的共性

所有参与国98%以上的八年级科学课堂内有全班的讨论活动, 用于进行新的科学内容教学的时间占到课堂总时间的95%。即便是一些实践活动, 例如:向全班展示物体或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或构建模型, 其所用的时间在各个参与国也有所不同, 并且这些活动占到所有参与国72%以上的科学课。[3]

2. 科学内容的共性

在所有参与国中, 84% (或以上) 的八年级科学课至少对于规范性知识 (科学界公认的事实、思想、概念和理论) 给与一定程度的关注。科学本质 (即科学的价值、特点、进程、政治或历史) 、元认知策略 (即学习策略或学习过程的反思) 和安全知识加起来在任何参与国中都不及公共讨论时间 (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或学生向全班讲话部分) 的2%。在五个国家的科学课堂中, 科学规范性知识与其他类型的科学知识相比, 处于更重要的地位。

3. 学生行为的共性

在全班交流中, 学生参加各种形式讨论的比例占到各参与国81%以上的科学课堂。虽然各国学生参加独立实践活动所占教学时间的比例有所不同, 但所有参与国的学生在独立实践中更倾向于观察现象, 而不是设计与制作模型、进行解剖、分类和对照实验。在有足够观察数据来进行可靠评价的国家中 (澳大利亚、荷兰和美国) , 其学生在独立实践活动中书写一段以上内容的课堂比例不到11%。在进行可靠评价的国家中 (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 , 学生为了开展实际调查研究而提出研究问题并设计流程的课堂比例不到10%。[4]虽然各参与国在科学教学上有很多共性, 但他们同样具有其独特的方法, 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科学课学习方式。

(二) 五国科学课堂教学的差异

1.教学组织:教学目标和社交组织上的差别

除捷克外, 其他四国每节课至少3/4的时间展开新内容。然而, 当此项活动与其他教学目的相比, 每个国家便出现了其独特之处。例如:日本的教师利用更多的时间 (93%) 展开新内容, 捷克的科学课包括更多的复习 (19%) 和测试 (9%) , 荷兰的科学课上, 学生花费更多的时间复习作业 (12%) 。和其他三个国家相比, 捷克和日本的科学课利用较少比例的时间用于其它目的, 如管理任务。

在全班活动、独立活动、座位活动 (读、写和讨论) 以及实践活动 (亲手实践、实验) 方面, 各国的课堂组织有所不同。与捷克和荷兰相比, 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科学课分配更多的独立实践活动。美国提供给学生独立实践活动的科学课比澳大利亚少, 比捷克多。当用教学时间评估时, 会出现类似的模式。在捷克课堂中, 4%的教学时间用于独立实践活动, 少于其他国家的科学课。与捷克和日本相比, 荷兰科学课利用更多的时间独立讨论。和其他四个国家相比, 捷克科学课堂中的实践活动多以全班活动的方式而非独立活动方式。

2.科学内容:主题、知识类型、具体内容等的差别

在美国, 八年级科学课程中地球科学、生物、物理、化学和其他领域 (科学本质、技术、环境和资源问题、科学与其他学科) 比重均衡。相比之下, 日本的科学课堂涉及更多的物理和化学话题, 而在澳大利亚, 科学课偏向于物理话题, 生物和物理更多地出现在荷兰科学课中。

在参与国的科学课中, 涉及到不同类型的知识。与其他四个国家相比, 捷克八年级科学课更大比例的公共讨论时间教授规范性科学知识。各国公共讨论中程序性知识和实验性知识比例明显不同, 日本的程序性和实验性知识 (关于如何做有关科学实践的信息, 如操作材料和完成科学实验过程) 占有更大比重 (日本为25%, 其它国家为11%~17%) 。此外, 日本的科学课中实际生活问题 (如社会问题或学生个人经验) 占公共讨论时间的比例更小 (6%) (澳大利亚、捷克、荷兰、美国分别为12%、14%、15%、17%) 。

捷克科学课中混合基本知识和挑战性内容占到了56%, 而且25%的课堂主要讲授难度较大的挑战性科学内容。相比之下, 在其它国家47%觸65%的课堂只讲授基本内容。此外, 和日本相比, 更多的捷克科学课讲授高密度的科学经典思想 (15个以上) (捷克为26%, 日本为7%) , 而且每节课公共讨论中包含更多的非重复性科学术语 (每节课平均56个) 和更多的非重复性高级科技术语 (每节课平均33个) , 这同样证明了捷克的科学课比其他四个国家具有更大的难度。

与荷兰和美国相比, 更大比例的澳大利亚和日本科学课集中在使学生学习内容和开展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更多的日本科学课为学生提供偏向于思想、经验、模式以及解释的活动 (72%) , 更多的澳大利亚科学课主要集中在建立联系上 (58%) 。相比之下, 捷克、荷兰和美国的八年级科学课学生更倾向于以事实、定义或运算的形式获得知识, 而非建立联系 (分别为72%、73%和66%) 。进一步分析表明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科学课在收集数据和发展科学思想的活动中, 通常是以探究或引导的方式展开 (分别为43%和57%) 。

3.学生行为:独立实践活动、全班讨论、科学探究实践等的差别

与捷克和荷兰相比, 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科学课集中更多的时间在独立实践活动上, 而捷克将更大比例的科学教学时间用于公共讨论 (33%) 。在更多的荷兰科学课中, 学生使用课本和工作手册, 他们花费20%的课堂时间用于阅读有关科学的书籍, 而在澳大利亚、捷克和日本的学生花费不到8%的时间阅读。

教师为学生提供参与各种探究实践的机会, 这种实践指学生在独立实践活动前、中、后完成所要求的任务。在进行独立实践活动前, 学生可能会提出研究问题、设计研究问题的流程或做出结果假设;在进行独立实践活动期间, 学生可能会收集和记录数据;在调查后, 学生可能会整理已收集的数据或解释数据。日本的学生在23%的八年级科学课中做出了科学预测, 更多的澳大利亚和日本科学课中学生有机会收集和记录第一手数据或现象。此外, 与荷兰相比, 更多的澳大利亚和日本科学课中, 学生经由教师或课本指导进行组织和记录、分析数据。与捷克和荷兰相比, 澳大利亚科学课的学生更倾向于解释独立实践活动的结果, 而捷克的科学课更倾向于要求学生解释结果而非收集和记录数据。

在科学课堂中一些教师引入了对学生来说更有趣并且使其参与学习过程的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游戏、智力测验、惊奇的和引人入胜的展示、竞赛活动和角色扮演。除澳大利亚外, 美国 (63%) 比其他国家八年级科学课包含更多的激励活动, 而且这些激励活动占据更多的教学时间 (23%) 。学生需要在多方面承担起自己的学习责任, 这在各国有所不同。在美国, 26%的科学课中学生通过开展已确定的课堂导入活动独立地开始课程学习, 其他参与国至少50%的科学课堂中学生自觉记录笔记。和其它大多数国家相比, 学生公共活动和测试在捷克科学课中更加常见。评价家庭作业发生在66%荷兰科学课中, 比在捷克和日本更普遍。

综上所述, TIMSS五国八年级科学教学录像研究的结果表明, 五个参与国存在着独特的教学模式, 其中突出表现为内容和核心方法在高成就国家教学中的作用。尽管这些国家有着很多的共同点, 但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科学教学方法。[5]这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科学学习机会以及对于科学学习意义不同的看法。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教学组织和科学内容特点, 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科学工作的不同方式, 但这些国家的科学课堂都存在着一个核心的教学方法, 这个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接触到高内容标准的教与学的组织策略。

参考文献

[1][4]Roth, K.J.et al.Teaching Science in Five Countries:Results from the TIMSS 1999 Video Study.Washington DC:NCES, 2006.

[2]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2) .NCES Statistical Standards (NCES 2003-601)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Washington, DC:Author.

[3]Olson, J.F., Martin, M.O., and Mullis, I.V.S. (2008) .TIMSS 2007 Technical Report.Chestnut Hill, MA:Boston College.

五国演义之重生作文400字 篇3

五国演义之重生作文400字

咪唯由闪灵原地照看,其他人与乐欧一起向暗黑基地――暗黑之王的老窝前进,终于到了暗黑基地,进去后四处无人,突然传来一阵冷笑声。暗黑之王:“刚刚只是让你们热热身,现在才是真正的挑战,受死吧,魔焰暗黑旋风!”和平之子们刚刚跟恐魔战斗已收到了重伤,可又受到了暗黑之王的`绝招,他们真是九死一生啊。和平之子们全部倒在地上,根本没有还击之力。这时死了的咪唯突然醒了,他两眼发黑,像变了个人,身上还充满魔气,咪唯跑到暗黑基地。咪唯:“飞影极”这时暗黑之神并没有躲,只是呆站在那儿,受到了致命一击,攻击力是平常的五百倍。暗黑之神流了一点血,不过并没有出手,这时咪唯召唤出暗黑动物,并命令攻击暗黑之王。天啊!咪唯怎么会召唤暗黑动物这个只有魔才能学的绝招?暗黑之王把所用动物消灭掉。这时咪唯又来一击飞影极,这次暗黑之王挡住了,暗黑之神为何不出手,种种谜团让人难以理解。

辽宁沈阳于洪区吴家荒朝鲜族中心小学六年级:金峰兆

五国演义之感化所有作文500字 篇4

五国演义之感化所有作文500字

暗黑之神的暗黑魔种被暗化,等出现保护膜的时候暗黑之神就会天下无敌。亲情让他崩溃,激发了内心深处的邪恶力量。暗黑之神:“重生吧,黑暗。”没想到被和平之子们打败的.恐魔,邪恶,巨幽,邪恶,卡暗大军,灵暗大军全部复活了。暗黑之神:“摧毁一切。”和平之子们在寂寞深渊治疗伤口成功,前来支援水晶国战队。没想到一个卡暗的力量就足以把和平之子的一员干掉,复活之后卡暗的力量强了十万倍。就五十个卡暗就把水晶国战队队员和和平之子打倒。咪唯:“为和平而斗争,走过了这么多,难道就要在这里倒下吗。”乐欧:“不管是生是死,我们都是好兄弟。”这时五圣突然爆发了正能量形成一个能量球把暗黑之神团团围住。没想到水晶国战队与和平之子全部恢复了,并且复活的隐们全部消失了。水晶国战队队长:“水晶阵”战队队员们用自己的所有能量结合制造了一个水晶,暗黑之神被困在水晶里。和平之子们发出了五人结合技,“和平之光。”这招把暗黑之神定住。咪唯与音圣:“和平之音,感化一切。”暗黑之神被击倒,暗黑基地原先是一片大草原,暗黑基地被变成大草原,十个世界的人们都没有了影子,没有了贪婪与邪恶。十个世界又平静起来。

辽宁沈阳于洪区吴家荒朝鲜族中心小学六年级:金峰兆

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锦 篇5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二班、四班的数学,学生通过一个学年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两个班的学习习惯都较好,本这个学期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放在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上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

二、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加与减”。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通过摆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二单元“购物”。在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业。在购物的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2——5的乘法口诀”。在这两个单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第二单元“购物”。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人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认识元、角、分,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2。图形与几何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第六单元“测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创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3、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学习能力。

5、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6、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鼓励算法多样化。

五、课时安排:

1、加与减 —— 7课时

2、购物 ———— 3课时

3、数一数与乘法 ——5课时

4、图形的变化 ————2课时

5、2——5的乘法口诀 —— 8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6、测量 ———— 6课时

7、分一分与除法 ———12课时

8、6——9的乘法口诀 —— 4课时

数学好玩 —— 2课时

9、除法 ———— 5课时

总复习———— 4课时

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使我自己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方法较好学生,我制定了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内容有下: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我们班共有学生58人,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二)、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三)、表内乘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四)、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五)、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六)、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七)、表内乘法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八)、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

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的要求

1、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7、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8、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12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3、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这学期我的工作任务更重了,一年级只是给学生们打好起码最好的基础,而二年级开始,数学就开始慢慢的变难了,这是难度的开始,有些学生就是因为在这时打不好基础,以致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上始终跟不上节奏,学习很难上去。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的让孩子们跟着我的思路,慢慢的深入,最后把数学学好,这是我的教学思路,也是学生们提高成绩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相信我能够把我的学生的数学教好!

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二年级的同学们都已经是经历一年的数学教学后,有了一点的基础知识,所以在教学前都需要制定一个工作计划来更好的进行一学期的工作。

一、指导思想

本期数学教学仍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有创新、开放精神的主动学习,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严谨、塌实的优良习惯,从而达到二年级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xx人,总体来看,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三、本期教学内容

以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为教材。

四、教学要求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学会运用所学单位测量生活的物体,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4、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我班有学生39人,男生22人,女生17人。一年来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有几位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题速度慢,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今后要加强辅导。

本学期教学任务和要求

1、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总复习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乘法的初步认识与镜面对称的教学。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5、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7、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8、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堂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工作】

一、积极向上,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创优秀教研组。

本组有6位语文教师,骨干教师应在业务上、学习上都要带好头,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更要积极引领组里的青年教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教研组的学习氛围、工作状态深深影响着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新上岗的教师。因此,本学期不仅要保持教研组融洽、团结、向上的气氛,还要进一步美化、优化办公室环境,使教研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使每一位教师热爱学生,热爱学校,自己爱学习,乐学习,争取创建先进教研组。

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

1、认真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基础,本学期我组要向“格式规范、重点突出、富有创意、及时反思”的要求奋进。重视备课的实效性,教师重视作业的布置和作业的批改及随笔的撰写,教研组内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究、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上课、磨课。

随着全校教研活动的展开,教师在教案、上课、教后反思三个环节上相互学习,不断提升。尤其是“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本学期骨干教师上好挂牌课,青年教师上好锤炼课,尽可能组织组内的每一位教师尽可能多地听课,琢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组织教师评课、反思,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理念、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3、规范“六认真”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本学期要切实抓好“六认真”常规管理,组长每月进行“六认真”常规检查,及时每月一查,及时反馈。发现问题,不轻易放过,利用教研组学习时间组织组内教师讨论、反思,及时纠正。在检查的形式上要多样,可以互查、自查相结合。希望在严格的教学常规下,语文教学质量保证合格率100℅,优秀率在95℅以上。

教研组长落实随堂听课制度,每人每学期随堂听课5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督促本组教师自觉准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三、切实做好学困生的辅导跟踪工作,实现“我班无差生”的目标。

对学困生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辅导计划,学习成绩进行跟踪管理,收到一定的成效。本学期,继续要实行学困生成绩跟踪管理。教研活动时,每位老师对班中的跟踪生作好一次口头的交流和建议,以利于同组教师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教育。做到不使任何一位学困生掉队,真正实现“我班无差生”。

四、努力创新,组织好特色活动。

1、读书活动。

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唯一的方法是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热爱阅读!我们像上学年一样,争取每班都有自己的读书特色。每班师生共读一本好书,开展好读书交流活动,评比一回读书笔记,展出一版读书心得。使课内向课外延伸,使学习语文的课堂无限延伸开去。

2、本组课题(起步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活动

三年级是开始学习写作,本学期我们可以采用写周记、课前一分钟、讲故事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本学期我们要求人人会讲背70首古诗。

2、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又是一门生活的课程,没有生活就没有体验,就无法品味。苏霍姆林斯基就提倡“到自然界去旅行”,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心中的诗的`琴弦响起来。所以本学期仍旧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总之,争取每个月有一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体验中感知语文,热爱语文。

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第一周:配合学校做好期初语文教学工作的检查。

第二周:制定计划,学习学校工作计划精神。

第三周:开展“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文化”班队。

第四周:语文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第五周:爱护公物教育。开展中年级作文比赛活动。

第六周:开展中年级写字比赛活动。

第七周:开展讲故事比赛活动。

第八周:作文教学探讨与交流。

第九周: 学习贯彻《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

第十周:期中业务检查及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开展评优课活动。

第十二周:评比出“谁是最称职的小主人。

第十三周:班主任工作交流会。

第十四周:迎元旦活动。

第十五周:1、进行课改研讨课活动。2、开展朗读比赛活动。

第十六周:1、优秀教案评比。2、小班化教学谈。

第十七周:迎新年活动。

第十九周:做好本教研工作总结。

第二十周:期终考试。

一、指导思想

以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深化教学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改善评价体系,强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师发展。抓好教学质量和面向全体,加强对教学质量的检查、分析和管理力度,有效提高备课组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具体工作:

根据教导处工作计划和数学教研组计划,本学期我们备课组全体成员将进一步深入学习,更新观念,每个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教学水平,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做到勤学习、重研究、多交流,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工作新体系,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一) 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利用每周四的备课组(教研组)活动时间,配合教导处组织备课组老师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新理论和先进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倡导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的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二)抓好课堂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在日常教学中,要借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认真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不断改进备课方法,提高备课质量,把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色溶于一体,积极采取集体重点准备、个人能根据班级实际加以调整、教后能及时地做好教学反思。尤其是要以教导处倡导的高质量的、深层次的、课后教学反思的切入为重点,切实做好自身备课。合理安排每一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有针对性、教学有成效。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新教材所蕴含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充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自主地学、能动地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和发现,真正让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

(三)做好常规工作,注重质量监控

配合教导处做好期中、期末、阶段性检测,备课组要针对自己薄弱环节,进行分析、讲评,对薄弱班科和检测中凸显的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寻找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提出扎实有效的改进措施;开好教学质量分析会,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促进提高。

(四)做好拉差培优工作,全面提高质量

(五)抓校本研修,促专业发展

备课组教师要积极学习各方面的理论知识,积极撰写教育教学随笔、反思、教学案例,以教师教育博客为载体,努力探究新型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研究、学习模式,与他人多交流、多互动,并参与他人关于教育教学设想和方法的讨论。平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教学信息,参加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进一步学习课件、网页的制作,使其真正的为教学服务。

(六)积极参与各种比赛、开展课外活动

根据教导处的工作计划,进行口算、数学报、数学知识竞赛 。

三、活动安排:

1、教学研讨课:

周淑芝《可能性》(三年级)17周

蒋勇《条形统计图》(四年级)14周

卢成善《可能性》(五年级)15周

钱方理《统计图》(六年级)17周

附:除六年级外,其余时间可视教研组具体安排做适当调整。

2、集体备课讨论:

内容同上,时间提前一周。

3、主题交流:

周淑芝《创设学习统计与概率的高效课堂》

卢成善《小学阶段“统计与概率”的教材梳理》

蒋勇专题讲座

钱方理专题讲座

附: 具体时间视教研组活动安排

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前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狠抓临界生为重点,积极努力地做好初三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全力以赴完成中考上线176人的任务,力争突破200人大关。

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解决问题、表内除法(一)、图形与变化、表内除(二)、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统计、找规律、总复习等。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在经过一年半的学习生活后,已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基本上能做到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四、主要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4、要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5、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Www.ShuxueBA.com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9、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课时安排:

(一)、解决问题4课时

(二)、表内除法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

除法3课时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7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图形和变换4课时

剪一剪1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

解决问题 4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五)、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六)、克与千克2课时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7课时

(八)、统计3课时

(九)、找规律

4课时

(十)、总复习

4课时

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6

本学期我执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长度单位,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学生必须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最好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2

为了更好地为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数学课程的教学,在进行之前都制定了一份较为简单详细的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内容包括“锐角和钝角”“平移与旋转”。与原有教材相比,“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明显提前了,“平移与旋转”是新增加的内容。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在统计知识方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

3、认真研究、创造性的使用实验教材,认真备课、上课,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奥数辅导,使它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重点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

5、定期进行测试,及时反馈总结。

二年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7

新学期伊始,为了顺利地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也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确保学生的成绩进一步提高,特制定此学科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30人.对于学生来讲,虽然已经历适应小学课堂教学,但仍有大部分同学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为了逐步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从兴趣入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一)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二)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三)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决求商。

(四)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五)会辨认锐角、钝角;

初步感知平稳、旋转的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七)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八)会探索给定图表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

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理解的能力。

(九)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十)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十一)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的重、难点分析。

1、本册的数学重点是表内除法和万以内数的认识。

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成以内数的认识,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认识数的重要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2、本册的教学难点是用数学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中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对于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任务、达标情况。

本册教学内容:表内除法、统计、数学广角等。

争取在本学期使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实践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格率达100%,优秀率达97%。

五、培优辅差。

一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各不相同。各有优缺点,所以教师应深入细致地做好辅导工作,既包括精心做好优等生的培养工作,又包括中等生的教育工作和耐心帮助学困生的转化。只有心中装满全体学生。认真细致的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让班集体永保积极向前的活力。

六、特长生培养。

观察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其学生的特长发展,使其学生全面发展。如画画,发挥其特长,创造展示的机会。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七、渗透德育目标。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二)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其能力,逐步形成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八、具体措施。

(一)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榜样,使学生学有榜样。

(二)讲练结合,改进教法,坚持读写结合原则,一课一练,一单元一测试。

掌握学生实际情况,补救有效措施。

(三)注意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四)做好查缺补漏工作,努力做到学新、温故和补漏结合。

(五)精心备课,因材施教。

(六)发挥家长配合作用,互通情报,有目的的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上一篇:浅谈大班科学活动区中地观察记录的论文下一篇:2019移民局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