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2024-07-15

在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共8篇)

在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1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全面推进我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在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长 XXX(2010年10 月13日)

同志们:

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按照中央、省的统一部署,去年底,在充分酝酿,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制定上报了我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经过精心组织筹划,目前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前期工作任务已经完成。刚才,xx同志传达了省委、省政府批复和市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主要精神,xx同志宣布了市委干部任免决定,市政府还向新组建、调整的部门授了印。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xx市政府机构改革进入了全面组织实施阶段。下面,我就做好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政府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是新形势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按照

―1― 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我市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政府管理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深入人心,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职能逐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相适应;政府的组织结构得到了调整优化,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计划为龙头、综合部门管理专业部门、专业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机构框架被彻底改变,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宏观调控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主的机构框架初步建立;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逐步理顺,不同层级政府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逐步得到合理界定,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进一步清晰,一些重要领域的职责交叉事项逐步划清,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逐步建立,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我们继续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总体上看,我市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一是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政府仍然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行政许可事项仍然较多,而有些该由政府管的事却没有管到位,特别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还比较薄弱。二是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匹配,政令不畅、落实不力,一些部门和少数领导干部中还存在推滑拖顶问题。三是有的部门行政

―2― 权力运行不规范,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现象仍然存在。四是机构编制人员增长与财政供给、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财政供养负担过重。全市财政供养人员达到8.87万人(含离退休1.77万人),供养比例为23:1,远高于全国财政供养比例,财政供养支出39.34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61.9%,人员经费支出庞大,且面临着政府供养人员过多、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从严控制机构和人员编制过快增长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应对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各种挑战。

(一)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xx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科学发展要靠高效管理,而高效管理必须依靠高效的政府管理机构。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实现xx科学发展,对加快推进以政府机构改革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次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撤并几个单位,而是重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因此,我们的工作当中面临着一些涉及面宽、触及深层次利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有一些多年来想改但因为时机不成熟未改或改了未改好、未改到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着我市“生态立

―3― 市、烟草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文化和市”战略和“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的实施,制约着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社会更加和谐安定,但与科学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为此,我们必须把机构改革和推动科学发展结合起来,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重点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上下功夫,努力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政府管理机构,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使政府各部门全面正确的履行职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更好地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为我市更长时期、更高水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提升政府行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我们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通过应对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我们认识到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高驾驭

―4― 经济和复杂局面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大胆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以全面推行法制政府八项制度、责任政府四项制度、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为重点,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组织结构、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政府施政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受体制机制和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群众对政出多门、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反映仍然比较集中,这说明我们的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权力运行不够规范。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制约了政府行政能力的提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重点领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全面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顺应科学发展要求的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

(三)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管理者、国有资产所有者、公共权力行使者、改革创新组织者,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等方面具有广泛、―5― 深刻的影响和作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统筹兼顾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的调控作用,实现经济的协调持续快速发展。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的关键时期,通过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生机活力的需要。

总之,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事关党和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来,坚定改革信心,强化责任意识,加快工作节奏,确保政府机构改革稳妥有序地推进。

二、突出重点,认真抓好机构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总的要求是: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理顺职责关系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明确和强化责任,完善体制机制,推行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各部门要准确把握中央和省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方针,立足于解决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构建与xx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科学发展需要、具有xx特点的行政管理

―6― 体制,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组织保障。

(一)转变政府职能,突出服务重点。转变政府职能始终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全面梳理各级政府管理和介入的事务,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项转移出去,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政府在经济调节和宏观管理方面的职能,着力解决好涉及国计民生、阻碍经济发展和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等突出问题,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行政执法和监管体系,增强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根据中央和省的要求,去年,我市对49个市级部门的601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72项,调整下放行政审批项目68项,调整合并行政审批项目50项,进一步加快了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以这次机构改革为契机,继续对各部门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监督和制约,做到公开透明,规范运作。

(二)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关键要明确职责重点,减少职责交叉,提升工作效能。要进一步理顺市县(区)两级政府的管理权限,清理下放属于县(区)政府的管理权限,重点强化红塔区在中

―7― 心城区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对市政府已明确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城建监察、园林绿化管理、房地产管理、聂耳文化广场管理等城建管理职能以及中心城区食品检测、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38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要确实做到下放到位,履职到位,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管理职责,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扩权强县、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为基础,进一步理顺市、县、乡政府的事权关系,明确各层级政府的职责重点和权限范围,形成上下衔接、分工合理的职责体系。建立健全市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明确和强化责任,通过确定各部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要求,进一步梳理部门职责交叉和关系不顺事项,整合归并相同相近职能,从源头上解决多头管理、推诿扯皮、效率不高等问题。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我们对多个部门的多项职能进行了调整理顺,如将乡镇企业行业管理、畜牧兽医、渔政管理职能分别由市经委、市畜牧兽医局、市水利局调整理顺后整合划入市农业局;将经济合作发展规划、煤炭发展行业规划职责分别由市商务局、市经委调整理顺后整合划入市发改委;将煤炭生产、技术改造、煤矿安全监管职责整合划入市工信委;将文化(文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版权)等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划归市文化局;将电影发行管理职能由市文化划入市广电局,经过调整理顺,做到职能归位,职责明确,进一步促进了部门职能职责的发挥。同时,对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分清主办和协办关系,明

―8― 确牵头和配合部门,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职责分工,明确规定毕业生就业政策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拟订,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市教育局负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要通过明确各部门职责,提高协调配合的工作意识,形成部门之间的整体工作合力。

(三)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这次市政府机构改革既保持了政府机构框架的基本稳定,同时又调整、理顺、归并了部分机构的工作职能,整合了资源。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大部门体制的要求,在大部门机构设臵上作了大胆尝试。立足于加强对工业的统筹协调,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整合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建设统筹规划,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及整合外事侨务职能,分别组建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等部门综合机构,可以说在探索大部门体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二是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立足部门职能的发挥,对部分机构进行了调整设臵。着眼于强化机构编制部门配臵执政资源的职能作用,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单独设臵,列入党委工作部门序列,进一步明确了机构编制部门在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促进党政机关高效运转中的职责和地位;着眼于强化

―9― 规划、粮食安全、广电、扶贫开发等部门职能,将市规划局、市粮食局、市广播电视局、市扶办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进一步明确了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促进了部门职能的发挥;着眼于明确食品药品监管权限,将省垂直管理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整为市卫生局管理的部门管理机构,进一步强化了市政府的食品药品监管职能;着眼于规范市政府机构设臵,将市人防办调整为市政府其他机构、市国资委调整为在市财政局加挂牌子,进一步促进了市政府机构设臵的科学规范。

改革后,市政府设臵工作部门32个,部门管理机构2个,派出机构1个,其他机构1个,保留机构10个。从机构设臵上看,符合中央和省有关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精神,体现了机构改革服从和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根本要求,体现了行政管理体制调整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将有力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全面清理议事协调机构。清理议事协调机构是这次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前,议事协调机构的设臵随意性大,缺乏规范管理,作用发挥也参差不齐。各种领导小组少则十几个成员单位,多则二三十个成员单位,有的甚至更多,既消耗了领导的大量精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一些职能部门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要全面清理和规范市政府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不必保留的,坚决撤销;因开展专项工作需要的,要明确撤销的具体时间;确需继续保留的,要明确承担具体工作的职能部门。要从严从紧控制议事协调机

―10― 构的设臵,尽快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研究出台具体的措施办法,将议事协调机构纳入机构编制日常管理范畴。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我们将市金融办、市铁建办、市中低产田改造办、市政府应急办、市和谐社区办等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的职能职责交由相应职能部门承担,均未单独设臵机构,尽可能减少了政府机构的设臵,促进了效能政府建设。今后,凡工作可以交由现有机构承担的,不再另外设臵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涉及跨部门的事项,由主办部门牵头协调;确需设臵的,必须严格按规定程序审批,但一般不设臵实体性的办事机构。

(五)明晰责任,加强监督制约。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转变职能,明确和强化责任,着力解决有权无责、权责脱节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机构改革,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努力在明确和强化部门责任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要按照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的要求,结合部门“三定”工作,认真研究拟定本部门的权责规定,明确和细化部门的职责范围和责任边界,切实承担与职权相对应的责任,做到履行职能、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的统一。要积极探索决策、执行、监督相对分离、协调一致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决策、执行的不同特点,建立分类监督制约机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职能运行的越位、缺位、错位和不到位问题,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和评估机制,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

―11― 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要改进绩效评估方式,强化岗位责任意识,科学评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奖优罚劣,奖勤罚懒。

(六)加强管理,严格控制编制。改进管理方式,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是政府机构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市、县政府要切实按照“两个不突破”的要求,坚决做到机构设臵不突破规定的机构限额,人员编制不突破核定的行政编制总数。要进一步加大内设机构整合力度,坚持综合设臵,杜绝上下对应设臵内设机构。机构设臵坚持精干高效,人员编制不增不减,从严控制,合并的部门编制在原有基础上调整核定,新组建的部门按照职责任务和从紧的原则核定,涉及职责和机构划转的,坚持做到编随事转、人随事走。各级各部门要结合“三定”,大力清理整顿部门下属事业单位,对职能消失或弱化的空壳事业单位,坚决予以撤销;对职能相近的事业单位,大力进行整合,进一步统一和规范事业单位的设臵。

要严格贯彻执行中央、省有关机构编制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文件、会议精神,强化编制使用计划审批和编制经费双向控制管理措施,从源头上杜绝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过快增长,把机构和人员编制增长控制在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要严把编制使用计划关,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凡新进人员,都必须事先向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申报编制使用计划,未取得编制使用计划,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进人。对各单位的在

―12― 编在职人员,机构编制管理机关要按照“一人一编一卡一册”的要求,做到机构编制实际情况与批准的机构编制相一致,实有人员数与核定的编制数相对应,严格实行实名制管理。要进一步加强事业编制总量控制管理,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空编,在事业单位推行零空编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只有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臵的机构和核批的编制范围内,组织人事部门才能配备人员和核定工资,财政部门才能列入政府预算范围并核拨经费。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工作纪律,建立完善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强化对机构编制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凡违反规定的,一经发现要坚决查处,限期纠正。

三、加强领导,圆满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的各项任务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时间紧、任务重,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比较多。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内在规律,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确保机构改革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有的部门实行调整,有的部门进行撤并,有的部门不再保留。这些部门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都曾发挥重要作用,做出过很多贡献。这次调整变动,是为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希望各部门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正确对待,准确理解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加强领导,统筹谋划,及时把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各部门

―13― 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带头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市政府新组建部门的负责人要尽快履行职责,迅速着手机构组建、部门“三定”等工作,尽快开展有关业务,确保工作有效衔接。撤并部门的领导要认真负责地做好本部门人员、资产、财务、档案材料等调整划转和清理移交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职能调整变动的部门,要做好业务衔接,按照编随事转、人随事走的原则进行调整,抓紧搞好业务衔接,无缝对接,防止工作断档。机构调整变动较大的部门,原有的工作领域、决策程序、执行规范、监督制度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简单地一并了之,必然出现几套运行模式并存、各行其是甚至相互冲突的局面,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对此,各部门要勇于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机构职责定位和工作特点大胆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新机构、新任务要求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机构改革与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各县区要根据市编办的要求,抓紧制定县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并于2010年10月25日前上报市委市政府审批。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研究,对政府机构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意见。10月底完成市政府机构改革,11月底前完成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年底还要启动乡镇机构改革,机构编制部门面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以这次机构调整设臵为契机,充实工作力量,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机构编制

―14― 干部队伍,全力担负起机构编制部门配臵执政资源的重任,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xx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二)严肃各项纪律,加强监督检查。机构改革是一项政治任务,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从大局出发,坚决服从、支持和配合,严格遵守各项纪律。一要严明政治纪律,切实加强对机构改革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发生,确保政令畅通。二要严肃工作纪律,涉及机构改革方案及机构设臵、人员编制等事项,坚持集体讨论,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各部门不得在机构改革中要求提高机构规格、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确保机构改革中总编制数不增加,内设机构不增加。严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干预和变相干预下级机构设臵和人员编制配备。特别强调,市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干预县区政府的机构设臵。目前有一种现象十分突出,机构不单设、规格不高、编制和人员不到位,就不会办事,有的部门领导经常以增加一项新的工作为由,提出增加机构、提高规格、增加编制、增加经费等等要求。这次机构改革,不少部门都有职责的增加,在这里我要强调,各部门不得以此为理由提出增机构、提规格、增编制的要求。三要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严禁突击进人、突击提拔、突击提高干部职级待遇。四要严肃财经纪律,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严禁违反规定突击花钱。组织、编办、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要按照分工,密切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对借改革之机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要从严查处。

―15―

(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平稳过渡。机构改革涉及利益调整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在机构调整和个人安排问题上,难免会有一些不同认识和想法,甚至存在一些思想上的顾虑和波动。各级各部门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干部职工顾全大局,自觉服从组织决定,不能以任何借口影响和干扰改革。由于机构的撤并和职数的限制,一些同志的岗位要进行调整,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希望这些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以党的事业为重,讲政治、讲党性、识大体、顾大局,正确理解和对待个人工作岗位的调整变动,遵守纪律,服从安排,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投身改革。要主动关心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照顾他们的切身利益,在岗位设臵、人员安排上尽量考虑得周到一点,安排得合理一点,把个人意愿和工作需要更好地结合起来,争取每一位同志都能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合并、新组建的部门对来自不同单位的同志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坚持任人唯贤,杜绝“门户之见”。要及时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完善规范组织工作程序,及时解决和化解敏感问题和突出矛盾,真心实意为干部群众排忧解难,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同志们,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是对我们思想作风、纪律观念的一次全面考验,对提升我市各级政府的行政能力,更好地服务xx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次机遇。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高标准、高质量、―16― 高效率地落实好这次机构改革的各项任务,为推进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7―

在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2

“十一五”以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 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5年来能耗年均增长10.8%, 同期GDP年均增长16.1%,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节能降耗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GDP能耗大幅下降。全市单位GDP能耗2006年下降3.98%, 2007年下降4.9%, 2008年下降6.85%, 2009年下降6.03%, “十一五”前四年累计下降20.07%, 下降率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二位。2010年全市能耗出现了较快增长的势头, 单位GDP能耗面临反弹压力, 有关部门及时启动了节能预警调控方案, 加大了节能降耗工作的力度, 进一步控制了能耗增长, 201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17%, 有效地巩固了“十一五”前四年节能降耗的成果。“十一五”期间累计下降21%, 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20%的目标任务。目前, 虽然国家还没有公布“十一五”各省、市、自治区的节能结果, 但是, 据我们了解到的信息, 我市“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率仍将居于全国前列。二是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10年, 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74.3%, 比2005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 火力发电效率为39.9%, 比2005年提高1.8个百分点;供热效率为83.9%, 比2005年提高6.7个百分点。2010年, 在我市重点监测的51个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 41个指标同比下降, 占全部指标的80.4%。其中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同比下降9.6%;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同比下降3.3%;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8%;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同比下降0.4%。三是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从终端能源品种消费来看, 以电力和天然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比重达到35%, 比2005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为14%, 比2005年降低了6个百分点。两类能源品种比重的一升一降, 是我市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优化调整的体现。四是重点行业节能成效明显。工业能耗占全市能耗比重达到三分之二, “十一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8.1%, 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下降23%的目标任务, 是推动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的主要因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2.8%, 其他服务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9.8%, 交通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5.9%, 建筑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增长18.5%。五是大部分考核单位完成了节能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各区县、各部门围绕节能考核要求, 齐抓共管、层层落实, 积极推动各项节能工作, 较好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根据初步测算的结果, 15个区县中 (滨海新区“十一五”不纳入考核范围) , 11个区县单位GDP能耗下降率超过20%, 完成了全市下达的节能考核目标任务, 其中, 西青、宝坻、东丽、河北、红桥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居全市前列;各集团公司中, 中环电子集团、纺织集团、医药集团、建材集团、渤化集团、钢管公司、天铁集团、天钢集团、燃气集团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较大, 为全市节能降耗做出了贡献。

最近, 国家统计局给我们反馈了2011年一季度的节能数据, 这是一个初步审核的结果, 借此机会一并通报给大家, 希望对各区县、各部门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有所帮助。一季度我市万元GDP能耗为0.85吨标准煤 (等价值, 下同) , 同比下降4.54%, 降幅比2010年全年扩大了3.37个百分点, 下降率位居全国前列, 节能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为顺利完成全年节能目标任务, 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局面。

分三次产业看,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12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8.42%。第二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06吨标准煤, 同比下降4.65%。其中, 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08吨标准煤, 同比下降5.01%;建筑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86吨标准煤, 同比增长0.86%。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32吨标准煤, 同比下降3.8%。其中, 交通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87吨标准煤, 同 (下转第19页) (上接第13页) 比下降2.85%;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22吨标准煤, 同比下降5.87%;其他服务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21吨标准煤, 同比下降0.66%。

二、进一步做好能源统计工作的几点意见

“十一五”期间, 为配合全市做好节能考核工作, 我们在能源统计领域开展了许多新工作:建立了非工业能源统计报表制度、部门能源供应统计报表制度, 充实和完善了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制定了《天津能源统计工作规定》, 进一步规范了能源统计工作;制定了《天津市能源考核统计管理办法》, 落实了各区县、各系统的考核要求等等。这当中的许多工作都是从无到有, 有的工作还开创了国内能源统计工作的先例, 为兄弟省市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这些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离不开各位领导、同志们对能源统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在此, 我代表市统计局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十二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我们还要再接再厉, 力争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希望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一如既往地支持统计工作, 并且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在全市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包头的生动实践,通过各种文艺样式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我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一是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我们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舞台剧、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重要奖项达100多项。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惊蛰》荣获中国话剧艺术最高奖“金狮奖”,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分别荣获“荷花奖”“金像奖”“山花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一大批好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二是特色文艺各领风骚。糅合包头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独创的地方剧种漫瀚剧,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区第一个走向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赴1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市漫瀚剧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土右旗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永久举办地。我市民间剪纸艺术,兼具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文化特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三是文艺人才声名远播。著名美术教育家兰尚濂老师,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成为中外知名的画家、教育家。美术大家刘大为、杨飞云,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油画院院长职务,艺术成就非凡;著名书法家麻天佑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其隶书作品人称“麻隶”;白铭、闫汝勤、任德超、潘志成等一批书画大家,作品广泛流传,形成了当代书画界的“包头现象”。著名诗人纪征民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星铭作曲的歌曲《我从草原来》,传唱祖国大江南北。老一辈作家玛拉沁夫、歌唱家马玉涛,深受全国人民爱戴。国家一级编剧闫甫、郭长岐多年倾心戏曲创作,为漫瀚剧成为创新剧种奠定了基础。四是群众文艺方兴未艾。鹿城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一批品牌文化,为文艺精品走进群众提供了展演展示平台。社区之光大舞台、少儿艺术节、农牧民文化大院风采大赛、老年艺术节、文博书法绘画展等一批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既让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艺创作,又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成果,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五是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我市已拥有书法、美术、作家、摄影、曲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艺协会会员3000多人;国家一级编剧、演员30多人;有影响力的民营文艺机构200余家;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迅速成长,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不断涌现,网络作家、个体演艺人员等新生力量持续壮大,为包头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2014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透彻地阐述了文艺的重要作用、根本方向、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10月,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精神,努力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璀璨明珠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既搭建了文艺事业的大空间大舞台,也呼唤着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文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自己的追求奋斗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的伟业中去,融汇到建设现代化包头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鼓舞和激励全市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坚守为民导向,努力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体现文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切实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怀有真挚爱民的情感。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众疾苦、关注人民生活的伟大诗人作家,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比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寄托了对人民命运的悲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包含了对百姓冷暖的关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热爱,等等。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饱含真挚的感情、怀有浓重的热爱,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放歌,从而赢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nlc20230909020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充分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人民,只有让人民成为主体、成为主角,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文艺工作者才真正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始终坚持为劳动人民、劳苦大众进行创作,被称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创作和感情倾注于被压迫劳动人民、为劳苦大众而歌的作曲家”。我市创作的话剧《北梁人家》,描绘了2000多名干部与北梁群众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共圆“宜居梦”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北梁人民期盼和梦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写和作、为他们歌和唱、为他们鼓与呼,做他们多彩生活的演绎者、真实感情的传递者、心灵诉求的代言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不断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随着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外地人对包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包头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民族风情、地方特色,这些光靠对外宣传、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地人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包头大地、传承包头文化、讲好包头故事、唱响包头声音、光大包头形象,让外地民众通过欣赏我市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包头的认识、增进对包头的了解。

第二,发扬精品意识,努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需要优秀作品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艺高峰,需要优秀作品来构筑。当前,我市文艺创作总的态势是好的,但扛鼎之作、经典之作还不是很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努力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当年柳青、丁玲等老一辈作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几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品的人物都是有着生活原型的;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亲自下煤窑、当矿工,感受其中的人物心态和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得到群众认可,是因为它们从劳动群众的最深厚根基中汲取了养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创作态度,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要建立健全作家、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和机制,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前线,深入重点民生工程最前沿,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最基层,使作品始终体现时代特色、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

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阴山文化、西口文化与工业文化多元交织、融汇发展,孕育形成了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品质,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根植包头文化沃土,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包头特色、反映包头风格、体现包头气派、展现包头风貌的文艺精品,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当前,我市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时期特点的伟大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我市人民群众在这些伟大实践中的事迹,努力从实践中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热火朝天搞建设、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励人作品。

要潜心研究、潜心创作。从古至今,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汉代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铸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我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用近30年的时间酝酿打造《茫茫的草原》,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较早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这些文学巨匠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树立了丰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先贤为范、向经典看齐,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拒绝喧嚣、耐住寂寞,用情感和功夫锤炼、用时间和心灵酿造,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巨制,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第三,大力铸造灵魂,努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发挥作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履行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包头各族人民力量的神圣职责,真正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

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紧紧围绕我市正在开展的“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鹿城·文明包头”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深情讴歌各行各业践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包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优秀作品汇聚起建设包头、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继续发扬我市在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唱响爱国主义的永恒旋律。正确、生动地反映和描写包头发展史,大力弘扬包头文化核心理念,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起各族人民热爱包头、建设包头、发展包头的豪迈热情和精神动力。

nlc202309090206

要弘扬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民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比如,根据我市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守候》和话剧《惊蛰》,生动再现了朱清章三十年不离不弃,终于唤醒植物人母亲这段撼人心魄的人间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广大观众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文艺志愿者为主题的《爱+1度》微电影,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快乐。这些作品不仅向世人生动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还引导人民增强了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做好新时期文艺创作工作,必须要继续坚持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人们感悟和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要坚守中华文化自信和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些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润作品,使文艺创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哲学内涵、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好中华文脉,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挖掘出来,把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要找准当代生活的底蕴和传统文化血脉之间的契合点,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包头独特魅力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

文艺能否给人以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德艺修养这个根本,追求德艺双馨,赢得人民尊敬。

要提高艺术修为。现在,有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人们不喜欢,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主要原因是文化功底不深,实践功底不深;有的不注重积累积淀,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宣传、广告、公关上,结果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遗忘了。古人经常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际上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我们一些文学大师、艺术大家,无不是经过日积月累、艰苦磨练才修成正果的。历史只承认真正的艺术,关键是要舍得下硬功夫、下苦功夫。广大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位、重品质,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努力通过潜心钻研、苦心历练达到成功的彼岸、艺术的高峰。

要恪守道德情操。精品力作都是有大德的文化人所作,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所以千古传颂,就是他们本身的为人境界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注重品德修养,自觉锻造人格修为,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严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恪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文化人。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赞誉。

要强化文艺担当。文艺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但教育是第一位的功能。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一部坏的作品可能让人走火入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文学艺术家影响的是全社会的人,一定要在文艺育人、弘扬正气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担负重要责任。总书记在《忆大山》一文中写到,大山是一位非党民主人士,但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来。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大家一定要学习贾大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团结人民群众、营造社会和谐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努力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极端重要性,从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明包头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要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切实做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艺改革发展领导权。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规律、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要高度重视文艺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文艺思潮和不良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格局。

要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文艺的发展首先看作品,作品的背后是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好的作家、艺术家。要加强高端人才、人民喜爱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文艺领军人物。要大力宣传推介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名家,整合社会资源,对他们承担的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等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名人入选自治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要引导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发展壮大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要强化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后备人才库,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知名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接班人,推动青年文化人才快速成长。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积极探索凝聚、吸纳、利用各类文艺人才的有效渠道,加强文艺人才引进,壮大文艺人才队伍。

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环境关系文艺生态的涵养,关系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拿出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落实措施,更好促进文艺创作生产。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作家艺术家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要加强对文艺队伍的团结引领,诚心诚意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形成健康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充分涌现、文艺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的生动局面。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助推伟大的时代。希望大家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多出精品、多创佳绩,为开创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4月15日)

在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4

这次机构改革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1999年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2000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市县乡人员编制精简的意见》;2001年7月12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市县乡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按照以上文件要求,我市一直在进行着机构改革的相关准备工作。今年10月10日,州委、州政府批准了我市的机构改革方案。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和部署,我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现在正式启动。下面,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就这次机构改革的有关问题,讲六点意见。

一、关于这次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

这次全市党政机构改革,是在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全面进入新世纪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的重要步骤,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务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基本要求,对于进一步全面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加快实现强市富民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实施市委机构改革,是当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实际步骤。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关键是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改进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改进党组织的管理方式,改进管理体制和制度,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包括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市委机构改革,是当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通过市委机构改革,理顺职能关系,调整机构设置,优化人员结构,增强机关活力,必将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更好地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

政府机构改革最直接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优化行政系统的组织结构,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进而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我市曾进行过两次比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宏观环境的限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政企不分,政府直接介入市场微观主体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容易造成责任不清和决策失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发挥。二是政事、政社不分,一些应由社会自我管理或主要由社会中介组织和事业单位解决的问题,也由政府部门包揽起来,把过多的社会责任和矛盾集中在政府身上。三是机构庞大,职责交叉,人浮于事,结构不合理,给财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这些问题,不仅滋生官僚主义和文牍主义,而且容易产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影响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妨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行政体制一定要适应经济体制。政府机构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改革现有的行政机构,我们就难以尽快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难以使敦化在新世纪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省委、省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完成,州委、州政府机构改革正在实施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推进我市党政机构改革,建立与州委、州政府机构框架大体相协调的党政组织机构和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党政管理体系,不仅有利于同州委、州政府保持机构和职能上的衔接,保证政令畅通,同时还可以实现精简编制、优化结构、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的目的,把全市党政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以更好地适应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总之,这次党政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搞好。我们要充分认识这次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投身到机构改革中去,全面完成改革的各项任务。

二、关于这次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根据中央和省、州关于机构改革的总体部署,这次我市党政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调整组织结构,精简人员编制,理顺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市委机构改革的目标是:从有利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有利于发挥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出发,着眼于使市委各部门关系协调、职责清晰、机构和人员编制精干,通过改革形成结构合理、管理科学、工作高效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市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州政府组织机构框架大体协调的市政府组织机构;通过转变职能、调整机构和精简人员编制,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敦化实际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按照上述要求和目标,市委机构改革要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有利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敦化顺利贯彻落实的原则;二是坚持有利于抓大事、谋大事,集中精力设计敦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政方针的原则;三是坚持有利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实现县域突破战略,实现强市富民目标的原则;四是坚持党管干部,有利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原则。市政府机构改革要坚持五项原则:一是坚持政企分开、转变职能的原则,按照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政府的主要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来;二是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系统的组织机构,精兵简政,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三是坚持责、权相一致的原则,合理划分事权。确保政府行政工作的运转协调;四是坚持依法治市、依法行政的原则,加强行政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完善行政运行程序,确保工作渠道畅通;五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机构设置既符合中央和省州要求,又适应敦化地域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关于这次机构改革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这次机构改革的范围是市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群团机关,检察院、法院机关,以及市委、市政府直属的依照或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按照延边州委、州政府批复的《敦化市机构改革方案》,这次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有四项:第一,理顺市委部门的职能关系。主要是参照州委有关部门的职能,结合实际,合理调整和界定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规范工作关系,调整相关职能,进一步理顺市委部门之间、市委部门与人民团体之间、市委部门与政府部门之间、市委部门与下级党委工作部门之间的关系。第二,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实行政企、政事分开,保证市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第三,调整机构。根据与州委、州政府机构框架大体对应的原则,对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门进行调整,使市委、市政府工作机构与州委、州政府工作机构相衔接。第四,精简分流人员。按照中央和省州对市(县)乡级机构改革的要求,遵循有利于上下衔接、便于开展工作的原则,合理配备职能,科学设置机构。

根据上述改革的目标、原则和任务,这次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关于市委机关的机构改革 这次机构改革后,市委工作机构设置7个,比改革前减少2个,精简幅度为22%;另设部门管理机构5个,市委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精简比例为10%。按照与州委主要工作部门设置大体对应的原则,保留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与市监察局合属办公,保留市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一战线工作部,保留政法委员会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市委处理“法轮功”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保留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保留政策研究室、机要保密局为副局级建制,由市委办公室管理;保留敦化报社筹备办公室(正局级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办公室,由宣传部管理;保留市委、市政府信访办公室,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管理;保留市老干部局、市委组织员办公室、市委党史办公室,由市委组织部管理;侨联事业编制不再保留,其职能划归统一战线工作部,台湾工作办公室(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由统一战线工作部管理;不再保留农村工作部,组建农村工作办公室,与政策研究室合属办公,由市委办公室管理;不再保留干部档案室的副局级建制,由市委组织部管理。

(二)关于市政府机关的机构改革 这次机构改革后,市政府设25个工作部门。比改革前减少3个,精简幅度为10.7%。市政府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精简比例不能低于15%。

1、加强综合经济部门和执法监管部门。将市计划与经济贸易委员会划分为2个机构,即发展计划局(加挂市政府西部开发办公室牌子)、经济发展局;保留财政局、环境保护局、物价局(副局级建制),物价局由发展计划局管理。不再保留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项目开发管理中心,不再保留计划与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信息科的事业编制,其行政职能由经济发展局承担;不再保留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其职能并入财政投资管理局(科股级事业单位),撤销国有资产管理局,其职能并入财政局。成立会计核算中心(科股级事业单位),隶属于财政局管理。

2、减少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不再保留乡镇企业管理局、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局(含二轻局、化工局),其行政职能由经济发展局承担;水电局更名为水利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更名为贸易局;不再保留商业委员会,其行政职能由贸易局承担;保留供销社原体制不变,与贸易局合属办公,不再保留酒类专卖管理局的副局级事业单位建制,其职能划归贸易局管理;保留农业机械化总站(副局级事业单位),由农业局管理;撤销优质肉牛总公司事业单位,职能划归牧业管理局,改为企业单位;不再保留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烟叶防雹办公室,将其职能并入农业局。保留建设局、交通局、农业局、林业局。

3、适当调整社会管理部门和政务工作部门。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委员会、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分别更名为科学技术局、教育局、民族宗教事务局(朝鲜语文工作和翻译职能)、计划生育局。在劳动局的基础上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土地局与矿产管理站合并,组建国土资源局。保留市政府办公室(加挂外事办公室和侨务办公室牌子)、公安局、监察局、民政局、司法局、人事局、文化体育局、卫生局(红十字会)、审计局、统计局。不再保留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中心的副局级建制(事业单位),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管理。不再保留市政府接待处(事业编制),其职能并入政府办公室。不再保留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事业编制),工作职能并入文化体育局,撤销文化创作组(事业编制),其人员划归文化体育局所属的事业单位。保留市政府办公室信息产业中心(事业单位)、人事局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副局级建制,编制重新核定。保留人民防空办公室,为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也是市政府人民防空工作主管部门,不占市政府机构个数。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是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既是市委的工作机构,也是市政府的工作机构,与人事局合署办公。

(三)关于市人大、政协机关,群团组织机关,检察院、法院机关的机构改革 根据中央和省、州的指示精神,市人大、政协、群团机关,检察院、法院机关的改革,先精简编制,确定分流人员,待省、州具体部署后,再制定和实施“三定”方案。

(四)关于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 根据敦化的实际,设置以下8个市直属事业单位,即粮食局与粮食收储公司合并,组建粮食局;档案馆更名为档案局;旅游服务总公司更名为旅游局;特产总站更名为特产局;保留广播电视管理局、牧业管理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残疾人联合会。以上事业单位依照或参照公务员管理进行机构改革,其人员编制精简比例和人员分流办法也要参照党政机关进行。

(五)、关于人员编制精简比例 市党政群机关行政编制总数由803名精简为628名(含敦化经济开发区30名),精简编制175名,精简比例为21.79%。乡镇机关行政编制总数由735名精简为510名,精简编制225名,精简比例30.61%。今后市党政群机关执行行政编制为数628名,乡镇机关执行行政编制数为510名。

市党政群机关实有人数为896名(不含乡镇),定编628名,减少人数268人,精简幅度为29.91%。

公安、司法机关的机构改革与市政府一并进行,机关专项编制精简10%。

机关工勤人员事业编制,按行政编制总数的10%核定。机构改革各部门的事业编制一律取消。机构改革后,党政群机关,人大、政协机关,街道办事处、乡(镇)等机关部门一律不设事业编制。

四、关于这次机构改革的具体步骤

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部署,本着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的方针,这次我市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要力争在一个月内完成,做到“五确定”,即部门新职能确定、部门内设机构确定、领导班子确定、留岗人员确定、分流人员确定,并在2003年12月31日前完成人员分流任务。今天动员大会后,机构改革工作就要全面展开,具体实施步骤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步是准备动员阶段。各部门在这次全市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召开之后,要集中精力认真开好部门的改革动员会议,其任务是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有关机构改革文件政策和规定,提高思想认识,搞好组织动员,为机构改革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步是部门“三定”阶段。各部门在搞好动员,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部门的“三定”(定部门职能、定内设机构、定人员编制)工作。

1、要合理确定部门的职能。各部门职能的确定,要坚持“上下衔接、定位准确、规范合理、运行顺畅”的原则,主要参照州委、州政府有关部门的“三定”方案和现行的法律法规来进行。对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原有的主要职能,要根据这次机构改革的原则重新进行审核,对保留、转移、下放和取消的职能要在“三定”方案中予以明确。新增加的职能必须以有关法律法规和市委、市政府文件为依据。凡是涉及部门之间职责交叉、重复或分工不明确的事项,要参照州委、州政府对口部门的职能划分和事权界定,结合我市的实际,由市编办提出建议,在征求有关部门和分管领导的意见后,报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审定。重大职能调整,需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

2、要科学设置部门内设机构。各部门内设机构的设置与调整,要体现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同改革后确定的部门职责任务相匹配、相协调。要重点撤并那些分工过细、任务单

一、职能交叉、业务重复和自我管理服务的机构。原则上,有条件的部门的主要业务科(室)要与州委、州政府对口部门的内设机构相对应,因受内设机构数额和编制限制难以对应的,也可以采取科(室)职能合并的办法。部门内设机构数额一般应少于上级对口部门的内设机构数。没有与上级对口部门相对应的职能或对应职能任务相对较少的,一般不设置对应机构。离退休干部工作机构单列。党的工作机构按党章规定设置,机关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工作由部门党委、纪委或机关党委承担。

3、要合理调整人员编制。各部门人员编制精简比例和编制核定,要根据改革后所承担的职能任务确定。涉及部门间职能调整的,按照编制随职能划转的原则调整人员编制。合并部门的人员编制数,根据改革后所承担的职能任务确定。各部门编制基数均以市编委正式批准的编制数为准。各部门机关工勤人员编制数按照部门行政编制数的10%核定。列入这次机构改革范围的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其精简比例和编制核定,参照上述要求办理。

4、要适当调整领导职数。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市政府各部门领导职数一般为2至3名,工作量较大的可增加1名。

各部门内设机构科(股)长职数为1名,原则上不设副职。各个部门要按照上述要求,认真拟定部门的“三定”方案,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后实施。

第三步是部门定岗定员阶段。各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批准的部门“三定”方案合理确定科(室)人员编制,科学设置职位,并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办法进行定岗定员。各个部门都要依据自己所承担的职能任务和有关政策规定,研究拟定部门包括编制分配、职位设置、轮岗交流、竞争上岗在内的定岗定员工作方案,分别报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批准后,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有秩序地开展定岗定员工作。定岗定员工作要遵循“工作需要、群众参与、综合考评、组织决定”的原则,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任免程序,由部门党委(党组)集体讨论决定。

在定岗定员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强化竞争机制。部门的科(股)长一律采取竞争上岗的办法产生,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予以任免,市委、人大、政协、群团机关的科(部)长由市委组织部任免;市政府各部门的科长由市人事局任免。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及以下非领导职务人选要通过竞争上岗或双向选择的方式产生。二是要加大轮岗交流工作的力度。在市直机关同一科室担任科长职务满5年的人员,或在同一科室连续任正、副科长职务满5年的人员,可在部门内部科室之间进行职位轮换。机关各部门或科室内从事人、财、物管理,证、照、牌核发,项目、经费审批等重要职位工作满3年的人员,原则上应在部门内部进行职位轮换。市直机关任非领导职务人员在一个职位上连续工作满5年,可在本科室内部,也可在其它科室之间轮换交流。在市直机关担任科(股)级领导职务的人员,可与本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科(股)级干部以调任的方式进行轮岗交流。此次机构改革中轮岗人员的数量,一般要达到科(股)级及以下职位总数的30%以上。三是要认真执行回避制度和审计制度。对需要回避的人员,要按有关规定回避;对从财务管理确需进行离任审计的人员,按有关规定审计。四是要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程度。实行工作程序公开、政策公开,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同时,坚持走群众路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保证定岗定员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步是部门人员分流阶段。各部门要根据“带职分流,定向培训,充实基层,优化结构”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做好人员分流工作。这次机构改革,各部门要实行一次性定岗定员,并明确分流人员,在2003年12月31日前完成人员分流任务,有条件的部门要争取提前完成。人员分流工作是机构改革的难点,直接关系到干部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在认真做好定岗定员工作的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部门的实际,积极制定人员分流工作方案并稳妥地组织实施。

第五步是总结验收阶段。各部门机构改革方案实施完成后,由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事局负责对市委、市政府各部门机构改革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其验收标准主要是在职能确定、内设机构设置、编制分配、职位设置、定岗定员、竞争上岗和人员分流上是否合理、科学,对部门机构改革达不到验收标准要求的不予验收,检查验收情况一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五、关于这次机构改革的有关政策

市委、市政府对这次改革非常重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定岗定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解决混岗混编问题、机关分流划转人员社会保险问题、机关人员离职培训有关问题、严肃纪律确保机构改革顺利进行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规定,以确保机构改革顺利进行。为了使机关干部各得其所,既有利于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又有利于优化结构,实现多渠道分流,还制定了优惠的人员分流政策。

根据我市党政机关干部队伍的现状,确定人员分流的渠道主要有五条:一是转制分流。撤并的政府专业经济部门,除部分人员随行政职能转入归口部门外,其余人员按照有关政策进行分流。二是培训教育。对部分人员采取离职培训的方式,进行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或研究生学历教育以及学位培训。三是提前退休或提前离岗。允许符合条件的人员提前退休或提前离岗。四是充实基层。选调一批机关干部充实加强各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和中介组织,同时,采取组织推荐和竞争的办法,选派部分素质较高的干部充实基层。五是自谋职业。鼓励分流人员辞去公职,自谋职业、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或到非公有制单位工作。

为了做好人员分流工作,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分流到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及中介组织的人员,享受新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并按新单位同职务、同资历人员的工资水平重新核定;分流到企业的人员,可按企业同职、同类人员的工资水平确定其工资待遇。确定后的工资待遇低于原工资收入水平的,保留原工资待遇。

(二)对分流到企事业单位以及自谋职业、领办和创办经济实体或到非公有制部门和成建制划转为企业的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可把机关工作时间纳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直接参加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或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

(三)对离职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或研究生以上学历教育培训的人员,其学习费用由市财政统一安排。在规定的学制期间以内,不占编制,保留原职级待遇,享受与在职人员同等待遇,工资由原所在部门按月发放,工龄连续计算,其组织关系转入就读的院校;学习结束后,档案及组织关系转入市人才服务中心,在人才服务中心自主择业或由原机关推荐工作;如机关出现职位空缺,且用人单位工作需要,经组织、人事部门考核批准,可优先选用成绩优秀的学员和培训人员。

(四)分流人员未找到工作单位的,在2003年12月31日以前,其工资仍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五)鼓励分流人员(不含已分流人员),自行联系工作。在自行联系工作单位期间,如接收单位提出需要试用期间时,经本人申请,所在部门批准,试用期内的工资由原所在部门继续发放。同一试用单位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同一人员带薪试用不超过两次。此项工作要在2003年12月31日以前结束。

(六)根据我市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市直部门凡1950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正科级领导干部,1951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副科级领导干部(含正科级女领导干部),1952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副科级女领导干部,不再任新的领导和非领导职务,办理提前退休或提前离岗手续。

(七)凡195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科员(含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办理提前退休或提前离岗手续;1955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并在党政机关工作满15年以上的在编人员,本人提出申请,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也可办理提前退休或提前离岗手续。特需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留用人员由市编委审批。办理退休或提前离岗的人员,一律不准原单位回聘。

(八)凡现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人员,本人自愿,经组织批准,可提前退休或提前离岗。

(九)凡1950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正科级领导干部,1951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副科级领导干部(含正科级女领导干部),1952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副科级女领导干部;195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科员(含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1955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并在党政机关工作满15年以上的在编人员;工作年限满30年,本人自愿申请提前退休或提前离岗人员。上述人员在近3年考核中连续被评为称职的人员,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在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时,可分别晋升上一级非领导职务,其工资可就近就高套入相应的职级工资标准,然后按国家和省的现行工资政策,将其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之前应晋升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等一次性晋升到位,并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其中,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在此基础上再晋升一档职务工资,任非领导职务的人员不再晋升一档职务工资。

(十)1995年以来,由实职改任非领导职务的人员,一律办理提前离岗或提前退休手续,办理提前退休的可按改任前原职务享受改革的优惠政策(不含受党政纪律处分的人员)。

(十一)凡符合提前退休、提前离岗年龄条件或工作年限和任职年限的人员,本人自愿提前离岗,在提前离岗期间不占编制,但享受国家规定的与在职人员同等的工资福利待遇(含正常晋升工资),待达到规定退休年龄时,再办理正式退休手续。

(十二)94年机构改革期间内退下来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含退出政府序列的单位和部门)和一般干部,在这次改革中一律办理退休手续,不享受这次机构改革的优惠政策。

(十三)对经组织批准辞去公职自谋职业、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或到非公有制单位工作的机关在编人员,其工龄在10年以下的可办理辞职,一次性发给相当于本人3年基本工资的辞职金,即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之和;工龄在10年(含10年)以上的,不足17年的,本人申请,经组织批准可办理退职手续,退职按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之和的40%逐月发放退职费,各种补贴全额发放,退职后根据国家有关工资政策增加退职费;工龄满17年至不满30年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其中工龄不满20年的按20周年计算;工龄在27周年以上的按30周年计算。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上的工作人员在解密期满后,方可辞职。

(十四)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现充实经济建设主战场工作的机关干部(1995年以来),根据本人自愿,可留在企业或回原单位参加竞争上岗或办理退休、退职手续(退休、退职按本规定第十三条执行),但不享受本次改革的优惠政策,自愿留在企业的,不再继续保留其编制。

(十五)截止改革时(州委、州政府批准我市党政机构改革方案之日)已达到退休年龄的应及时办理退休手续,不属此次机构改革提前退休范畴。

(十六)分流人员涉及到社会保障问题,按社会保险规定的有关政策办理。

(十七)自谋职业、辞职、不占编制参加培训分流人员的人事档案及组织关系移交到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在2003年12月31日以前,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不得收取求职费、档案保管费等服务性收费,为他们尽早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创造条件。

(十八)凡涉及撤销部门的机关工作人员,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按职能整体转移,到新组建部门参加机构改革。

六、关于这次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

为了保证这次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市委、市政府要 求,各部门对这次机构改革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同步实施。

第一,认真学习文件,明确目标任务,把握好各项政策。这次机构改革,是建国以来机构和人员编制精简幅度最大的一次。改革的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必须坚持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的方针,注意把机构改革同推进经济发展、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保证社会稳定统筹考虑。这次动员大会之后,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班子,要认真组织广大干部学习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学习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各项配套政策。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这次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明确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准确把握机构改革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真正做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增强搞好改革的紧迫感。

第二,要协调动作,搞好配合。这次机构改革的组织实施,涉及到许多工作部门,搞好各方面的协调显得尤其重要。总的来讲,这次机构改革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编办负责。涉及职能交叉需要调整事权的部门,要坚持顾全大局的原则,主动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撤并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要强化全局意识,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站好最后一班岗,做好本单位的划转和交接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人员的分流和安置工作;新组建部门的领导班子要以崭新的精神面貌,积极主动,开拓进取,迅速着手组织好本单位的机构改革工作。

第三,严肃纪律,做到令行禁止。在机构改革和人员调整期间,各部门要搞好工作衔接和过渡,妥善保管技术资料、文件档案,确保不泄密、不流失。要严肃机构编制纪律、组织人事纪律、财经纪律和工作纪律,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和处理。严禁借人员定岗定员分流之机,搞任人唯亲,打击报复;严禁违章调拨资金、转移资产、私分钱物。对借机构改革和人员调整之机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人,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并追究领导责任。各部门、各单位都要自觉地维护市委、市政府的权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批准的改革方案实施改革,绝不允许偏离方案另搞一套,更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这次机构改革,编制是按照中央和省州规定的标准统一确定的,不能改变。因此,各个部门的领导同志必须牢固树立转变职能的思想,把功夫下在转变本部门的职能和提高工作效率上,不要放在争机构、争编制、争领导职数上。在转变职能这个问题上必须动真格的,不要搞花架子,也不要做表面文章。该取消的职能必须取消,该下放的职能必须下放,该划转的职能必须划转,不能弄虚作假,搞文字游戏;也不能只转变非权力性的职能,不转变权力性的职能。同时,要坚决防止变相留权、收权的行为发生。

第四,要严格按政策办事,切实落实好每个分流人员的工作去向。人员分流要实行部门负责制。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按照人员分流的有关政策,根据分流人员的不同情况和特长,通过不同的渠道,认真细致地考虑他们的分流安置问题,使他们各得其所,各尽所能,真正发挥作用,坚决防止出现一确定分流就撒手不管的现象。对一时无法确定去向的分流人员,要集中管理,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积极创造条件抓紧进行安排。在做好人员分流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好撤并部门的老干部工作,继续搞好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和服务,确保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落到实处。

第五,要正确处理好机构改革与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今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世纪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实现“十五”计划的发展目标十分重要。各部门一定要从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互相促进,在抓好机构改革的同时切实安排好各项工作,确保机构改革和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机构改革涉及部门权利的调整,也和每个干部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说改革也是对干部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党性观念和政治觉悟的一次检验和考验。总体上讲,这次机构改革的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把广大干部作为重要政治财富所给予的重视和爱护,也完全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干部的工作业绩和个人价值的充分肯定。因此,广大干部要从大局出发,端正认识,既要积极参与机构改革,又要坚守好工作岗位,认真履行好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在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5

同志们:

这次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推进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快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促进机关效能建设深入开展。在这次会议上,要组织学习市政府关于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意见,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还将对大家进

行业务辅导。下面,就如何推进我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贯彻《条例》的迫切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体制转换、结构调整、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更加直接,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府信息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及时发布公共信息,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经过长期的准备和酝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今年4月5日经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从颁布到实施有1年的时间跨度,由此可见《条例》实施工作的艰巨性和庞杂、繁重程度。《条例》把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作为行政机关重要职责的法定化,将对转变政府工作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是继《行政许可法》实施之后政府的“又一次自我革命”。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条例》时指出:“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为做好施行《条例》的准备工作,全国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有关工作并进行专题培训。国家部委和各省区也纷纷出台与本地区本系统相关的实施意见。

从我市实际来看,近几年,通过深入开展政务公开、校务公开、村务公开,各地各部门都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同《条例》的法定要求差距较大。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环境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环境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加强我市的软环境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将把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审批流程、服务承诺,通过信息平台、政务窗口,公布于众,能够解决群众跑多门、盖多章、求多人的难题,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同时,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能够促进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和良性竞争,使内部的管理和监督与社会监督相衔接,既拓展了公众监督政府的途径,提高了政府公信力,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暗箱操作,使政府资源的配置更加透明,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

(三)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手段。只有建立起一套有约束力的、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把行使权力的过程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运行的随意性,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要对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必须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为广大群众监督政府权力运行开拓更多渠道,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防止权力的滥用,提供制度保证。

(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推行政府信息公开,能够有效地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树立民主、法治、效率和群众观念,更好地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施政。推行政府信息公开,能够让人民群众了解和参与政府的政务活动,保证政府工作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要大力学习宣传贯彻《条例》。古人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保证《条例》的全面正确实施,是各级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政府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市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条例》,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宣传、贯彻《条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公开栏等载体,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报道工作,营造《条例》实施的浓厚氛围。

(二)要抓紧修订《安康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指南和目录,是做好贯彻《条例》最紧迫、关键的工作,是施行《条例》的核心

保障。公开指南和目录既可以解决政府信息公开随意性大的问题,又能方便公众按图获取信息,同时对解决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的瓶颈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我市已完成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工作,并上报给省政府。为此,请政府办公室牵头,法制办、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编制,各地、各部门参加,确保于本月底完成修订完善的各

项编制和上报工作。

(三)要全面梳理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政府信息分散在政府各部门以及行政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流程中,全面梳理政府信息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和关键。各地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抓紧梳理,并将公开的内容于本月底前上报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政府办信息科。在梳理过程中,要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该公开的一定要公开到位,不公开的一定要有充分理由说明。要突出便民、为民服务的原则,把教育、医疗、住房、电信、旅游、金融、药品、农资、环保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公开范围。各类公共企事业单位也要实行政府信息公开。

(四)要进一步加快政府网站建设。去年市政府网站实行了升级改版,从改版的效果来看,较之往年有了明显的改观,形象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目前政府网站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关键原因,还是各地、各部门报送信息不积极、不及时。政府网站是建立在各级各部门参与和支持的基础上,离开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参与,政府网站不可能建好。为此,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支持政府网站建设,确定专人负责报送材料,每月要向市政府网站报送足量信息,没有上报的单位,市政府办公室要帮助改进。市政府办公室要将此次梳理的政务公开内容,挂在政府网站上;今后不需要保密的政府文件,也要挂在网站上,方便群众查询。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网上办事咨询受理办法,逐步扩大网上查询、交费、办证、咨询、投诉、求助等服务项目的范围,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办事信息”;要充分利用政府网站与公众交流沟通的“桥梁”作用,认真了解、听取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推行网上监督、网上评议等,扩大公民参政议政的范围,提升政治文明程度。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一)组织要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关键在于领导,领导重视程度,决定工作开展的效果。各地各部门要尽快成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亲自督查;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具体抓、具体负责落实,切实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

(二)人员要保障。仅有领导重视还不够,还要有具体的经办人员去操作、去落实。为此,各单位必须确定2名同志具体负责信息上报、计算机操作的人员,人员可以兼职,但一定要熟悉本单位工作流程、业务能力要强、干事要认真负责。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要加强力量,切实解决有人办事、而且会办事的问题。

(三)措施要保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制度。结合市上制定的有关制度,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政府法制办要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和受理制度,保密局要制定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要加强监督检查。纠风办、效能办要结合行风政风评议和效能建设等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于不实行政府信息公开的单位要通报批评;对群众反映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要严肃查处。

(四)经费要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各地各部门要保障必要的经费支出,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经费纳入预算。各地各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确保有办公场所、微机、打印机等必要设备。

同志们,政府信息公开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任务艰巨、时间紧迫、群众关注程度高。让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着眼长远,立足实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推进我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打造阳光型政府,实现安康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6

经报请市委编委同意,我们今天召开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国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履行政治责任,强化政治担当,统筹谋划推进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为实现x市在全省的首位度和在全国省会城市的综合排名“双提升”继续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

全国全省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和全市机构编制工作要点(讨论稿)已经印发给大家,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下面,我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强化纪律规矩,将党风廉政建设贯穿机构编制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

过去一年,全市机构编制系统党员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终身课题,夯实责任基础,严守纪律规矩,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腐蚀与反腐蚀斗争依然严峻复杂,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片刻不能放松。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全会精神,按照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安排部署,进一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做好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是“政治部门讲政治”的具体体现,是“纪律部队守纪律”的本质要求,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市纪委全会精神,深刻认清肩负的职责和使命,高标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

(一)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政治站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机构编制工作、指导机构编制实践。一是强化政治机关的理念。机构编制部门是党的工作机关、政治机关,必须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生命线”,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建设。要主动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六个坚持”重要经验,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强化政治任务的理念。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深刻认识肩负的重大责任和政治使命,真正使旗帜鲜明讲政治成为思想自觉,切实把讲政治的要求体现在政治忠诚、政治站位、政治担当、政治纪律,模范带头、严格落实机构编制管理各项规定。三是强化执政基础的理念。机构编制部门要站在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准确把握深化党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把机构编制部门讲政治的根本特征体现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上来,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到行动上。

(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积极履行“两个责任”。不断增强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形成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持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一是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清醒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清醒认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风险隐患,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二是始终坚持挺纪在前。全市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带头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管党治党责任体系,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领导之责、监督管理之责、检查考核之责和以上率下之责,做到推进机构编制工作和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三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贯彻省市纪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落实中央编办提出的“十要十不准”“六不许”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警惕和防范“四风”问题,特别是要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真查摆问题,强化教育引导,坚决进行整改。

(三)坚持监督执纪问责,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机构编制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执政资源,机构编制纪律是党和国家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和省市委已经将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纳入巡视、巡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体现了党中央和省市委抓好机构编制纪律的意志和决心。一是责任落实要从严。善于分析和研判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继续保持机构编制部门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反“四风”正党风的政治定力、思想定力和道德定力,以强烈的使命担当、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推动监督执纪责任落实。二是风险防控要从严。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认真查摆、梳理廉政风险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补足制度流程短板。准确把握和科学运用执纪监督的“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监督,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要坚决秉承“讲程序、守规矩”的办事原则,严密防控存在廉政风险的薄弱环节,自觉维护机构编制政策法规,规范机构编管理,严格审批程序,杜绝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三是监督执纪要从严。新时代机构编制部门必须要适应新的形势,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主动当好机构编制纪律的维护者执行者,及时发现机构设置方面和人员编制使用方面的问题,对于在限定期限内没有完成整改的,加大机构编制执纪问责力度。全力支持配合派驻纪检组工作开展,形成监督执纪闭环,不断提高监督效能。

二、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政治部门理念,全面肩负起机构编制工作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编委第一次会议上对机构编制工作作出系统论述,提出全面要求,为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指明了方向。市委编办组织召开主任会和中心组扩大会议两次进行专题学习和交流讨论,机构编制部门上下迅速掀起学习讲话精神的热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我们必须持续深入学习、全面理解、融会贯通,把准把实精神实质。这里,我结合工作实际,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一)坚决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思想和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的政治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机构编制工作作出战略性部署,体现了对机构编制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中央编委工作规则》《中央编办工作细则》和《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确立了新一届中央编委及办公室履职运行的总体框架和基本规矩,明确了机构编制工作的战略定位、目标使命、党的领导的重大政治原则。同时,编办归口组织部管理有利于更好落实党管干部、管机构编制原则,有利于更好统筹干部、机构编制资源。机构编制部门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对党委、政府重大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我们要坚决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融化在思想中、融汇在改革中、融合在实践中,肩负起政治使命,坚持从政治上判断形势、分析问题,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确保研究改革方案、统筹机构设置、配置编制资源,都有利于提升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

(二)坚持优化协同高效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立足改革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的科学性。落实优化协同高效原则不仅是改革管理的要求,也是衡量改革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准。一是坚持一线工作法。面对日益繁重的改革任务,需要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大局大势,综合考虑改革趋向,保证决策科学合理,提出切实有效的新路径新办法。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群众的评价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首要标准,把主要精力放到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加大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力度,科学研究制定政策,助力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三是坚持“瘦身”和“健身”相结合。在编制资源管理方面,打破思维固化、认识固化、方法固化的藩篱,优化编制资源结构,提高科学用编效能,加大创新挖潜力度,以革故鼎新推进全面创新、助力转型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科学设置党政机构、优化职能配置,增强党的领导力、提高政府执行力。

(三)坚决维护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的严肃性,适应依法治国的新导向,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工作的权威性。机构编制法定化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在机构编制工作方面的新要求,是真正解决机构编制突出问题,实现机构编制工作规范有序、科学有效的必由之路。习总书记指出,机构编制法定化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保障,强调部门“三定”是党内法规。一是树立法纪权威。遵照《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等要求,确立机构编制管理法治化建设目标,要加强机构编制法规制度建设,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做到制定的政策措施与法律法规相衔接相吻合,推动机构编制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标准化。二是服从法纪权威。强化遵法守纪意识,模范执行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谋划和推动工作,提高全体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强化法纪权威。在明确部门职能定位、规范部门权力运行的基础上,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严格进行追责问责,不断提高机构编制法治建设能力,维护好机构编制法纪的红线底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整体系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机构编制工作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定位和坐标。进一步将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纳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审视调整原有的工作思路、框架、套路和习惯,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进一步对标对表,找准推进工作、破解难题的方向,引领机构编制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对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工作的统筹安排和组织领导,确保讲话精神落地见效。

三、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学深悟透做实,稳步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机构编制工作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就做好机构编制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我们指明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是我们今后工作的行动指南和目标纲领。大家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重要论述为统领,紧密围绕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工作站位,主动贯彻新思想、担当新使命、落实新要求、迎接新挑战,坚定不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在前列、各项工作任务落在实处。

(一)充分肯定过去一年机构编制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不断增强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的信心勇气

2019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机构编制部门主动适应体制调整优化、归口组织部管理新形势,立足深化改革主战场,以深化党政机构改革为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肩负起优化配置执政资源的政治责任,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战略部署,党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党政机构改革是战略性的课题、历史性的任务。在改革过程中,各级编办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注重科学设置机构、完善工作体系,突出职能转变、优化职责配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难题,理顺了不少领域多年想理顺而没有理顺的体制,有效实现了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机构改革的战略谋划。特别是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一是“三定”制定全覆盖。对全市x个党政部门及涉改的直属事业单位全部重新制定了“三定”规定,规范了机构编制管理,强化了“三定”作为党内法规的严肃性权威性。二是“大科室制”全覆盖。按照党政机构改革和“大科(室)制”改革精神,市级党政机构、事业单位内设机构名称全部由“处”改为“科”,按x名核定编制,中层职数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实现了内设机构精干高效。三是安全生产职责全覆盖。将行业系统主管部门承担安全生产职责作为必有表述,体现在“三定”规定的主要职责中,落实和细化到与此相应的内设科室职能里。

2.坚持创新发展破解难题,机构编制管理使用有效加强。一是强化编制规范使用。对公开招录和市场调剂人员实行编制使用核对校准制度,开辟编制使用绿色通道,变“一人跑一次为一年跑一次”,具体性前置管理为总量性后置监管。发挥“编制周转池”功效,在全市范围调剂出x个事业编制作为人才引进专用编制,形成需求引领、基数不变、存量整合、动态供给的编制管理新模式,目前共累计使用x人次。深化实名制系统应用,建立长效监督核查机制,做到一事一账、全程留痕、动态更新、定期对账。对个别市直部门未贯彻执行相关改革精神的行为进行问责整改,强化机构编制管理的刚性约束和违规违纪行为的预防惩戒。二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实行编制适度松绑,在教职工编制核定总量内,市教育局可综合考量班额、生源、师资结构及教学任务增减等因素调整岗位数量,推进市直属中小学教师“局管校聘”改革。通过“三倾斜一下沉”措施,即机构、领导职数、编制向基层倾斜,执法力量向一线下沉,加强城六区街道人员力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三是提升政策理论研究能力。全力推进和顺利完成中央编办课题,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在《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刊发多篇经验做法文章,受邀参加中央编办“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研讨会”,为推动机构编制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四是强化信息化建设。作为全国首批“机构编制云平台”试点城市,增强“互联网+”服务能力,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和监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域名注册及网上标识管理。

3.深化各项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始终以政治的高站位,应对新形势下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切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向提高“含金量”转变。一是县乡两级各项改革任务有效落实。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科学设置机构,将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覆盖到十个县(市、区),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简约精干的组织框架、务实高效的用编用人制度和适应经济发达镇实际的管理模式。有序推行县乡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通过高位推动、体制创新、三医联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阳曲模式”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充分肯定。二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x次承接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职权事项任务。修订完善《x市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办法》,及时跟进对权责清单的维护与调整。简政放权助推开发区发展,在向示范区赋权x项基础上,再向不锈钢园区赋权x项,同步推进示范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积极推动全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印发《x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理清x个市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共承担行政职权x项,对职能调整后的事业单位,将重新明确职责、划定类别,对职责任务不足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此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纪检监察全覆盖等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牵头抓好全市“三基建设”基础工作达标,对十县(市、区)及x个市直单位进行了评估验收,形成评估通报及时反馈,推动全市基础工作建设提质增效。

过去的一年,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在党委、编委的领导下,主动适应体制调整优化、归口组织部管理新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推动改革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县(市、区)委编办结合实际,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市改革发展大局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过去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和市委编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机构编制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的结果。大家勇于担当、自加压力、埋头苦干、高效服务,向市委、市委编委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这里,我代表市委编办领导班子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要更加清醒地看到工作还存在不少的差距。比如,做好机构改革的后半篇文章,推动实现“化学融合”还存在不足;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机构编制资源科学挖潜还存在不足;

紧跟机构编制工作需要,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提档升级还存在不足;

对全市改革发展问题缺乏深入思考把握,机构编制政策理论研究还存在不足等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改革创新、奋发有为,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机构编制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统筹谋划推进改革任务,奋力开启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新征程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今年全市机构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xxx”总体思路和要求,按照全国、全省编办主任会议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和全市工作大局,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深化改革为主线,巩固深化机构改革成果,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统筹配置机构编制资源,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强化省会意识、提升工作标准,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为我市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希望大家结合2020年全市工作要点和各县(市、区)实际,扎实工作、抓好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巩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成果,不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深化完善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落实党对重大工作领导要求,配合相关部门,持续加强和优化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加强党政机构职能统筹,推动理顺归口领导、归口管理的工作机制。高质量做好机构改革的“后半篇文章”,加强对各部门“三定”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调研和分析研判,及时研究解决部门运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释放改革效应。

二是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有关精神和要求,深入学习4月5日x书记关于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的讲话精神,把准改革方向,夯实改革基础,抓好重点任务,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着力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统筹推进行业改革和专项改革,实现涉改事业单位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的根本转变。

三是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按照全省人口小县体制机制改革工作部署,深化人口小县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深化和完善五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与综合执法队伍之间权责明晰、协同高效、配合有力、运转顺畅的工作运行机制。

四是提高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效益,全面提升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坚决管住总量,树牢过“紧日子”意识,从严从紧控制机构编制资源,严格控制和规范核定事业单位领导职数。加大统筹力度,继续推进人才引进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确保机构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倾斜。强化刚性约束,督导各单位严格执行“三定”规定,坚决纠正不按“三定”规定履职的行为,加大对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严肃问题整改。

五是扎实贯彻《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推进机构编制法定化。继续推行“送《条例》上门、宣传《条例》到家”的经验做法,推进《条例》进课堂、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抓好《条例》贯彻落实,强化党管机构编制意识。

六是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升工作能力水平。按照党的机构、办事机构、参谋助手的角色定位,坚持政治建办、能力立办、作风强办、从严治办,将“讲政治、重团结、敢担当、善作为、守纪律、懂规矩、强作风、树形象”工作理念体现在日常平常,展现在工作点滴,推动机关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机构编制干部队伍。进一步压实包村帮扶责任,把x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在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7

2011年, 全市科技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把握“改革、开放、创新”的时代要求, 围绕“缩差共富”、改善民生等战略重点, 突出“立地顶天”的目标导向, 视发展为己任, 以改革为动力, 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民生相互渗透、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能力跃上新台阶, 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 科技金融发展呈现新局面, “十二五”科技工作实现良好开局。集中体现在六个方面:

1.1 科技实力稳步提升

一是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市级财政科技经费支出24.19亿元, 同比增长35.1%。其中, 应研资金支出5.2亿元, 增长39.8%。预计R&D经费支出130亿元, 占GDP比重达到1.3%, 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二是争取国家科技资源再创新高。新承担“973”、“863”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27项、获得资助经费13.66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0.1%和65.6%。成功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33项、经费3.39亿元, 分别增长24.8%和78.6%。同时, 我市跻身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发展示范城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和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行列, 科技部与我市启动共建两江生物医药产业园工作。三是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成功引进国内外院士3名、柔性引进26名, 新培养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0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863”专家3名、知识产权专家7名和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10名, 吸引海外留学博士来渝工作146人。全年科技活动人员超过8万人, 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4万人/年。四是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攻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424项, 采卤用溶腔大型地下储气库建设关键技术、转基因抗溃疡病柑橘新品系选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柑橘皮渣低碳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关键技术使柑橘皮渣利用率从不足5%提高到100%, 超细电子级玻纤、铝带冷连轧、远距离森林灭火技术、高温伏旱区粳稻育种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跨坐式单轨交通装备国产化率超过90%。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8839件、1865件, 同比增长72%和63%。新登记科研成果1017项,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五是科研成果加速产业化。兆瓦级风电机组实现规模化生产, 快充电动公交车、“移动医院”开始市场销售, “小儿黄龙颗粒”等4个创新药物获得新药证书, “还少胶囊”等8个新开发的生物医药大品种年产值过亿元, Q优系列优质杂交水稻品种进入国际市场。新开发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4个、市级重点新产品499个和高新技术产品594个, 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30%以上, 新产品产值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93.3万美元, 占到全市外贸出口总额33.7%;专利产品种类达到3412类, 产值1218亿元, 已占工业总产值13.4%。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达到53.69%, 同比提高2.53个百分点, 增幅居全国第四位。

1.2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

一是“十二五”科技发展顶层设计圆满完成。成功编制《重庆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通过规划编制在全市科技战线强化了大科技、需求结合、系统集成、开放合作、改革创新“五大理念”, 形成了“量翻番跨越”、“质升位突破”的价值目标, 明确了市与区县联动、科技与产业互动、市场与金融推动等新的工作模式, 奠定了“十二五”科技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二是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纵深推进。按照中央统一部署, 部门协作攻坚, 如期完成“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调研论证工作, 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技术创新中心的意见》, 推出“创新十一条”。改革科技计划组织实施模式, 明确以实施区县、产业和民生、创新能力建设“121”科技支撑示范工程为重点, 整合国家、市、区县、项目承担单位及社会资源协同创新, 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全国率先实行科技计划项目分环节、分类评审的立项程序, 有效地破解了市场需求不明确、企业主体不突出和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的难题, 从根本上避免科技与经济脱节, 并为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新的有效途径。同时, 加强科技经费监管和科技绩效考核, 警示批评研发进度落后、经费使用不规范的科技计划项目9项。三是科技交流合作方兴未艾。成功举办“2011国际知名研发机构重庆行动”, 签订合作协议107个, 引进技术430项。促成中科院、国务院三峡办与我市三方共建中科院重庆研究院, 协调中国工程院多次来渝开展重大科技咨询活动并加紧落实合作建设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事宜, 促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我市签署科技合作协议, 市科委与北京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联合成立政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成功举办重庆机器人展览暨产业对接洽谈会、百年校庆清华专家重庆行、重庆·温州周科技合作交流会等重大科技合作活动, 组团参加了北京科博会、西博会、杨凌农高会、深圳高交会等科技展会。全年开展各种科技交流合作活动300余次, 涉及科技人员超过6万人次, 引进境外知名科研机构57家、先进技术1051项和国内重大创新成果3258项。

1.3 发展载体加速建设

一是两江新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扬帆起航。促成两江新区获批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和“功能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试点。在两江新区开工建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示范区的两江世纪创新创业城, 启动建设汽车产业综合研发中心, 成立重庆市创新成果展示评估与交易中心, 策划并推动交通装备、动力装备、智能终端、云计算应用、机器人五大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 成功引进国内知名企业143家和院士专家团队10个、长江学者团队1个。二是重点科技园区建设有序推进。组织重庆高新区制定“1+3+X”产业规划, 打造电子信息支柱产业, 发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三大优势产业, 培育现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依托重庆高新区成功申报开展“新型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试点。重庆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100亿元, 同比增长20%。同时, 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科技部复核, 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获批建设拓展园, 忠县柑橘城升格为忠县国家农业科技园。三是科技平台建设数与质同步提升。新增市级以上公益类研发平台37个, 其中:重点实验室19个 (国家级2个)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 (国家级1个) ;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113个, 其中:企业重点实验室3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个、企业技术中心38个 (国家级1个) ;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个, 为全市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了良好条件。四是孵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服务链基本形成。新增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个, 累计达到50个, 覆盖70%以上的市级园区, 新毕业企业273家, 在孵企业2814家, 提供就业岗位34348个。新增市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1家, 累计达到75家, 覆盖所有区县, 全年服务中小企业4035家。其中, 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企业1407家, 转化与推广成果193项, 增加企业销售收入5.53亿元, 增加就业岗位4235个, 被工信部授予首批“全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称号。

1.4 创新主体竞相发展

一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 预计企业R&D经费支出突破100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25%, 研发投入强度保持西部地区前列。“四联光电”等107家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金山科技”等55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复审。“紫光化工”、“重庆齿轮箱”、“力帆集团”、“华邦制药”成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 “高金实业”、“杜克高压密封件”等112家企业成为市级创新型 (试点) 企业。“四联集团”跻身国家首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行列, “长安集团”等53家企业成为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远达环保”、“海扶公司”、“海装风电”成为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西南铝业”、“川仪自动化”获批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 “梅安森公司”等72家企业获批建设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瓯科技”等16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资金1.25亿元支持。“长安集团”、“硕龙科技”、“博奥镁铝金属”、“山外山科技”、“重邮东电通信”、“市排水公司”、“西南铝业”主持或参与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机电集团”专利申请超过800件、专利授权164件, “四联集团”成为全球大尺寸蓝宝石衬底技术标委会主席单位, “三峰环境产业集团”被环保部授予“国家环境保护垃圾焚烧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研发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科瑞南海制药”研发的柠檬苦素甘等中药单体成分提取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年科技型企业创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39亿元、新产品产值3702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70.2%和26.1%, 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2+10”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支撑。二是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不断增强。推动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在渝高校承担国家“973”、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技项目获得科技经费总额突破20亿元, 全年发表论文2.31万篇, 被三大检索收录5919篇;专利申请1809项 (发明专利申请1182项) , 专利授权1057项 (发明专利授权468项)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分别获批建设国家“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家蚕基因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重庆交通大学获批建设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获批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11个,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等6所高校获批建设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 重庆科技学院还首次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支持。重庆大学参与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通信学院、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主持或参与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今年对2008年高校优秀成果转化资助项目结题验收的结果显示, 投入和产出比例高达1:425, 表明高校逐步走上知识创新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科研发展道路。三是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不断强化。加强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 全市科研院所承担国家和市级科技项目128项, 同比增长10.3%, 专利申请、专利授权量分别增长25%和18%, 技工贸收入增长30%。开工建设中科院重庆研究院, 启动建设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二期工程, 成功组建重庆市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机构6个。市中药研究院、重庆材料研究院获批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 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农科院、畜科院、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地矿研究院、园林科研院、钢铁研究所、气象科研所获批建设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电研究院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理化中心建成全市首个螺纹量规综合检测实验室。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煤炭设计研究院、重庆交科院主持或参与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钢铁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黑色金属材料在“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中再立新功。重庆材料研究院研制的镍电阻温度传感器材料用于航空型号批量生产。全市科研院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在各行各业大展拳脚。

1.5 区县科技齐头并进

一是纷纷出台科技政策。38个区县党委、政府专题研究科技工作达到246次, 制定或完善促进科技进步的规范性文件99份。黔江出台自主创新奖管理办法、巴南出台技术创新特别贡献奖励实施意见、北碚出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意见、大渡口出台“科技创新二十一条”、彭水出台科技进步示范乡镇建设标准。二是纷纷加大科技投入。区县本级应研资金达到13.35亿元, 每个区县均超过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性收入1%和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长寿、江津等11个区本级应研资金超过5000万元, 涪陵设立风险投资基金2亿元、科技融资担保资金5000万元, 万州设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 江北投入500余万元评选表彰“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推进奖”。三是纷纷加强科技合作。江北、南岸、开县、云阳积极参与承办“中韩创新型中小企业技术项目推介会”、“重庆—日本技术项目对接会”、“渝港技术合作对接会”、“三峡水库湿地保护与生态友好型利用国际研讨会”等重大科技活动, 参加技术研讨与开展技术对接。合川组织骨干企业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长寿与清华大学、南川与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巫山与西南大学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城口与重庆大学、西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联合建立锰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石柱与市农科院联合共建辣椒研究中心, 璧山与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联合建成电子信息产业科技服务平台。四是纷纷加强科技创新。荣昌建成世界第一条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生产线, “开县木香”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秀山金银花”通过国家GAP现场认证, 沙坪坝、北碚、九龙坡、江北的专利申请量超过2000件, 沙坪坝、九龙坡、南岸、江北、巴南的专利授权量超过1000件, 北碚在蔡同工业园设立知识产权服务基地。永川、城口、彭水、涪陵、巴南成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区县, 全市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区县比例达到74%。五是纷纷利用科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各区县积极与市级部门对接, 引进市级科技特派员254名, 选派本级科技特派员2400名, 培训各类技术人员8.8万人次, 新建“万盛茶叶”等科技专家大院46个, 壮大“潼南蔬菜”、“丰都肉牛”等优势产业11个, 扶持“方通动物药业”等龙头企业15家, 培育“峰谷美地生态养蜂”等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示范企业73家、“旭峰岭农业”等微型科技企业446家, 创建“彭水魔芋”等科技产业示范基地 (园区) 8个, 新增就业岗位7178个。同时, 各区县获得市级科技扶贫资金1.22亿元,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6项、主导新品种12个, 使农业增效17亿元、1300多农户实现万元增收;获得免费派送价值6000多万元的国产医疗器械600台 (套) , 服务患者超过10万人次。2011年, 我市区县全部通过国家县 (市) 科技进步考核, 先进县比例全国最高。

1.6 科技环境显著改善

一是科技政策法规落实与完善同步推进。以《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为重点认真贯彻实施科技政策法规, 重庆市科委举办科技政策法规培训13场次, 先后为54家企业鉴定研发项目549项、累计税前扣除企业研发费14.4亿元, 为高新技术企业办理所得税、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和落实财政奖励资金达5.34亿元;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以市政府名义表彰优秀新产品50个;市中小企业局多次举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培训班、信息化培训班、知识产权培训班, 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从增添科技创新动力着眼完善科技政策法规, 重庆市科委启动《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法规修订工作,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科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修订完善了《重庆市对企业新产品开发实行优惠扶持政策的实施办法》等规章, 市质监局出台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并以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科技项目管理、科技经费投入为重点的“1+5”新政策体系, 市城乡建委修订了《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框架表》, 市卫生局完善了规范全市生物安全实验室标识和人员准入的规范性文件。二是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将“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区县党政“一把手”考核指标和科技进步考核指标, 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创模目标超额完成。扎实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 出动执法人员超过11万人次, 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900余件, 涉案金额2.25亿元。开展“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知识产权护航行动, 新增78家企业的160多个产品海外知识产权备案, PCT海外专利申请增长27%。启动实施知识产权支撑“云端计划”工程, 重庆市成为“国家云计算知识产权试验区”。强化知识产权运用, 出台《关于发挥知识产权作用促进共同富裕的意见》, 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统计制度, 成立全国首个医疗器械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新增市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10家、试点企业80家。三是科技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积极拓宽科技投融资渠道, 着力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 做大科技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和孵育企业上市, 利用引导基金参股组建创投子基金18支, 吸纳市外资金 (含海外) 46亿元, 全市科技创业风险投资规模超过65亿元, 累计投资高新技术企业138家、投资总额72.7亿元。由重庆科技资产控股公司及重庆引导基金子基金“软银基金”、“德同基金”、“富坤基金”、“泰豪渝晟基金”投资参股的企业7家申请上市被证监会受理。其中, 重庆企业3家, 占全市被受理企业的1/3。子基金投资参股的企业还有12家启动IPO程序。同时, 科技融资担保公司获得13家合作银行授信18亿元, 为63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4.1亿元;科技保险保额累计达到202.6亿元。科技部将我市列为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四是科学技术普及全面推进。深入实施《重庆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启动全民科技行动计划, 新建市级科普基地12个, 完成“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攻坚行动, 评选表彰首届政府科普工作奖、第六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市科委、市科协等重庆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各区县紧密协作, 成功举办2011年重庆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和2011年食品安全百日科普大行动、第二十六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二届重庆市少儿校外科普文化节、“我心中的低碳生活”学生征文大赛等系列科普活动2000余场次, 参与群众超过1000万人次, 在全市营造起支持创新、鼓励创新、参与创新的浓厚氛围。

“十二五”科技发展之所以能够实现“开门红”, 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 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监督和支持, 得益于全市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得益于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生动实践, 给我们进一步做好科技工作以深刻的启示。第一, 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革除阻碍创新创业的体制障碍, 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利用创新资源, 着力增强科技发展后劲。第二, 必须坚持以经济发展为核心,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快科研成果工程化步伐, 着力依靠科技培育产业。第三, 必须坚持以民生改善为目标, 推进民生科技发展,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 着力利用科技惠及群众。第四, 必须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根本, 建设科技研发基地, 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 着力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第五, 必须坚持以协同创新为途径, 促进部委与地方、市与区县、部门之间多方联动, 实现政、产、学、研、金紧密协作, 着力增添科技发展合力。切实把这些启示运用于实践之中, 全市科技工作必将不断开创新局面, 全市科技事业必将又好又快发展!

2 2012年科技工作思路与重点任务

2012年, 是我市深入落实“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 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八次、九次全委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全国科技工作会精神, 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 紧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 实施创新驱动这项战略, 着力深化科技改革和扩大科技开放, 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着力利用科技培育实体经济和改善民生, 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互融并进, 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今年科技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力争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4%。其中, 企业研发投入超过125亿元, 投入强度达到0.9%。新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培育、引进独立研发公司等科技研发基地超过100个。研发关键共性技术超过100项。转化推广重大科技成果超过20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过2300件。新产品和专利产品产值超过45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技术交易额超过300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保持全国前十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超过56%, 进入全国前十一位。

2.1 以落实“37521”总体部署为着力点, 积极构建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互融并进的战略格局

2.1.1 实施三类项目

就是组织实施科技支撑项目、应用研发项目、基础研究项目, 分别满足“今天、明天、后天”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 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实现“立地”和“顶天”的目标。

一是实施科技支撑项目, 以重大公益技术和重大新产品、新系统、新品种研发及产业化 (规模化应用) 为核心与牵引, 以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 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实施区县、产业和民生、创新能力建设“121”科技支撑示范工程, 采取需求结合、总体方案、项目招投标“三步评审”立项程序和上下联动、企业主体、全球整合、金融和市场推动、滚动实施的新型组织方式, 着力解决涉及全局性、区域性和跨行业的重大技术问题, 着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着力加强科技研发基地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突破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是实施应用研发项目, 以研究开发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关键共性技术与产品为目标,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 引领高新技术的集成和应用。重点组织申报和实施国家科技支撑、863等计划和市级科技攻关计划, 围绕“2+10”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民生改善, 有针对性地研究研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与民生科技成果, 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

三是实施基础研究项目, 以实现原始创新突破、建设重点学科、形成优势领域、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为目标, 面向国家和我市重大战略需求, 组织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和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基础研究计划。围绕“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人口与健康、农业、资源环境、能源及光机电、信息、材料、综合交叉等七大领域及其34个优先主题, 重点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引导和鼓励科技人员开展科学研究, 解决重大科学问题, 取得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2.1.2 实施七类人才计划

就是积极培育和引进科学研究人才、技术研发人才、工程开发人才、产业化支撑人才、科技公共服务人才, 并围绕上述五类人才重点实施科技领军人才计划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 加快建设涵盖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各个环节、梯次与结构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

一是培育科学研究人才, 主要围绕引领知识创新方向, 重点支持科技人才在获取自然规律、原理的新知识方面进行创造性研究。

二是培育技术研发人才, 主要围绕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 重点支持科技人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需求, 在获取应用原理、规律的新技术上进行独创性研究。

三是培育工程开发人才, 主要围绕提高科研成果的集成性和工程化水平, 重点支持科技人才将科技成果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工程设计、工作规划和运行决策。

四是培育产业化支撑人才, 主要围绕高水平、大规模化生产, 重点支持科技人才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效益,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提供方向引导、技术支撑和服务。

五是培育科技公共服务人才, 主要围绕推动科技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重点支持科技人才提供与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的科技咨询、检验检测、技术评估与交易、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与推广、知识产权和科技金融服务、科技文献和仪器设备共享、创新方法和专业技术培训等专业化服务。

六是引进和培育科技领军人才, 主要围绕提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整体水平, 重点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带领一个团队开展科技创新, 在某个领域的科技发展中做出显著成绩、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七是培育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主要围绕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 重点支持35岁以下科技人员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努力取得优异的科技创新成绩, 增强科技创新后劲。

2.1.3 建设五类基地

就是着力建设科学研究基地、技术研发基地、工程开发基地、产业化支撑基地和科技公共服务基地, 加快形成支撑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基地。

一是建设科学研究基地, 主要依托高校和公益类科研院所, 建设国家或市级重点实验室, 加快培养、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 建立专职科研队伍, 建设重点学科, 培育优势领域, 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能力。

二是建设技术研发基地, 主要依托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有条件的高校, 建设国家或市级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等研究机构, 围绕特定目标开展科学技术应用研究, 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及战略高技术, 增强技术应用能力。

三是建设工程开发基地, 探索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新途径, 引进和培育高水平的专门工程研发企业和机构, 面向产业发展需求进行科技成果工程化和集成化研究开发, 推动科技成果向相关行业 (企业) 转移、辐射、扩散。

四是建设产业化支撑基地, 主要依托企业技术中心, 为企业高水平、规模化生产提供成套成熟的先进工艺、技术、装备和新产品。

五是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基地, 在各类开发区、园区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提供科技咨询、检验检测、技术评估与交易、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与推广、知识产权和科技金融服务、科技文献和仪器设备共享、创新方法和专业技术培训等专业化服务。

2.1.4 推进两项改革

就是大力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和科技成果评价改革, 有针对性地消除制约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制度弊端。

一是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 始终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各类科技人才自身特点, 积极研究建立科学研究人才、技术研发人才、工程开发人才、产业化支撑人才、科技公共服务人才评价准则, 并应用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 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各尽其责、各尽其能, 激发创新活力。

二是推进科技成果评价改革, 要以开展科技成果评价试点为契机, 研究建立评价技术开发应用、社会公益应用技术、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指标体系;改革科技奖励评审机制, 增设重大技术创新奖和国际创新合作奖, 建立专家推荐、主动寻查等市科技奖申报制度, 完善科技奖励评价指标体系, 规范科技成果评价程序;加强专业评价机构建设, 加大科技成果评价中介服务机构资质及其从业人员资格的认定和管理力度, 鼓励社会专业评价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整合市内外的优质专家资源, 建立科技成果评价咨询专家库;推进科技成果评价信息系统建设, 提高评价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1.5 健全一大体系

就是建立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 进一步规范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开发、产业化支撑和科技公共服务等行为, 完善奖惩激励机制, 依法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组织开展《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执法调研, 依法推动政府和社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扩大技术开发费税前抵扣、高新技术企业奖励、重点新产品奖励等科技政策执行面。加快修订《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 开展《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重庆市科研机构设立办法》立法调研。认真落实“创新十一条”, 研究制定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人才、扶持新型研发组织等方面的政策, 完善工业发展资金创新专项管理机制。创新科技计划管理制度, 强化科技项目管理法人责任制, 简化科技项目申报材料, 加强项目实施绩效考核, 调整应用研发资金支出结构, 重视人力资源成本的地位和作用。立足加快发展载体建设, 推动两江新区研究制定吸引科技型企业、鼓励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配套政策措施, 推动重庆高新区修订促进科技创新暂行办法和出台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意见。强化科技依法行政, 加大科技领域规范性文件备案登记审查报批力度, 强化科技法制基础性工作,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2.2 以加强关键和薄弱两类环节为立足点, 切实优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互融并进的环境条件

2.2.1 深化知识产权战略

一是深入开展“创模”和“双打”行动。扎实推进“创模”《意见》明确的目标任务, 适时开展督查、评估、总结、验收、宣传等工作,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继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 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互动衔接, 推动建立三审合一的知识产权审批模式, 完善重大知识产权纠纷协调机制, 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二是大力加强产业和园区知识产权工作。启动建设国家云计算知识产权试验区, 扎实开展“云端计划”产业专利分析, 促进云计算产业发展。建立“2+10”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数据库, 开展专利分析和预警工作, 绘制“专利地图”。开展项目专利审查和跟踪服务, 助推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和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建设, 推动两江新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三是扎实抓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选择龙头企业开展产值专利密度研究, 指导企业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强对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的知识产权辅导和培育。深化知识产权海外护航行动, 推动重点出口企业针对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知识产权现状进行技术研发, 加强专利布局和预警分析。出台知识产权融资补助办法, 重点支持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快发展步伐。四是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具备专利检索、分析、预警、交易、维权、培训等功能的“专利云”, 力争年内投入试运行。支持重庆专利代办处试点受理涉外、分案等特殊新申请和中间文件, 开展专利质押登记、专利审查流程服务等工作。加强行业自律, 建立诚信制度, 培育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等工作的中介服务机构。

2.2.2 扩大科技交流合作

一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依托两江新区、国家级科技园区和市级园区, 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市级国际创新园区, 争取创建国家级国际创新园区。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引进世界知名研发机构、国际科技领军人才和外籍专家及其团队, 培育涉外研发机构, 组建跨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建设海外技术中心和国际技术转移机构。二是加强部 (委、局) 市和市院、市校科技合作。以启动与科技部第二轮部市会商工作为重点, 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对口中央部门工作对接, 争取国家科技资源向重庆倾斜布局。积极与国家级大院大所、国内重点高校深化合作, 加快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建院步伐, 推动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在两江新区、江津区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 争取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在渝共建产业园区或人才培养基地, 争取清华大学在两江新区设立清华大学重庆科技产业园。积极与各主办、协办单位沟通协作, 高水平办好第十届重庆高交会暨第六届国际军博会。三是加强区域科技合作。重点是深化渝港和西部十二省市十三方科技合作, 促进区域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组团参加深圳高交会、北京科博会、成都西博会等国内高水平科技展会, 促进项目对接和技术转移转化。四是加强市区 (县) 科技合作。认真贯彻科技部等四部委《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县 (市) 科技工作的意见》, 加大对区县科技工作的指导力度, 精心组织实施区县科技支撑示范工程, 深入开展“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 有针对性地布局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专家大院, 积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 强化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是加强部门科技合作和政产学研金合作。探索建立部门科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适时沟通科技工作情况, 促进市科委各处室与市级相关部门科技管理内设机构相互之间加强协作与配合, 增强推动行业科技创新的实效。发挥市级科技计划的导向功能和科技金融平台的融资功能, 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调互动, 推动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相互促进的区域创新体系。

2.2.3 加快创新文化发展

一是倡导科研创新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 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发挥科研机构、大学和学术团体的自律功能, 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尊重知识产权、珍视学术声誉, 遏制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不端行为。同时, 加大对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支持与引导,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支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二是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深入实施全民科技行动计划, 统筹推进“走近科技”、“科技问答”、“科技体验”、“科技实践”、“科技咨询”五大专项行动, 加强科普基地建设, 繁荣科普创作, 推介优秀科普作品。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 办好2012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日和深入推进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三是加强科技宣传工作。以迎接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党代会、展示科技发展成就为主题, 大力宣传科技发展的新成就, 推出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团队典型, 弘扬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 唱响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旋律。

2.2.4 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是推动工作的决定因素。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科技管理干部在推动全市科技发展中既是关注点, 又是风向标, 一定要按照延东国务委员在今年全国科技工作会上提出的“学习、研究、提升”三大要求, 全面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 不断提高素质和增强能力。一是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加强科技发展战略和创新政策的前瞻性研究, 准确把握宏观形势的新变化新动向, 扎实做好应对预案和政策储备, 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提高利用政策制度推进科技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增强调查研究能力。切实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科技工作的一项基本功, 经常深入基层, 深入一线, 贴近实践, 倾听科研人员的心声, 掌握科技发展的第一手信息, 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明晰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三是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积极参加“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 始终以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价值取向, 个别区县科委干部已经在项目管理上出了问题, 我们一定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 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不谋私利, 不慕奢华, 不触红线, 不越雷池, 干干净净干事, 清清白白从政, 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2.3 以狠抓“131”核心工作为切入点, 率先突破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互融并进的重点任务

2.3.1 加强科技金融创新, 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部门联合出台具体实施意见, 启动建设国家科技和金融试点城市, 探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对接的新机制, 创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结合的方式方法,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形成覆盖企业成长全过程的资金供应链和创新服务链。按照“3283”既定思路和目标, 加快发展科技创业风险投资, 引导创投机构加大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投资力度。参照科技部、财政部做法, 推动设立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 加大对天使投资、天使担保的支持力度。依托科技金融平台现有资源, 通过增加服务功能组建重庆科技金融集团公司, 打造两江世纪创新创业城科技金融示范高地。深入开展科技保险工作, 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 积极探索科技小额货款公司、科技融资租赁、科技担保以及银行科技专营机构等合作模式。举办第二届“创★先锋秀”主题活动。

2.3.2 推进三大重点项目, 彰显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一是大力实施“电动汽车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围绕形成基本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 把我市建成电动汽车行业领头羊和国内领先的产业应用基地, 研发较常规同类轿车节油20%以上的高性能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并实现产业化, 建设一批充换电站 (桩) , 在主城区打造电动汽车公交示范线路10条以上、定线运输线路10条以上, 积极在公交、公务及出租、公用服务三大领域示范推广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客车、纯电动专用车等车型。在两江新区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电动汽车研发、测试、检测平台, 推进长安研究院、中国汽研院、汽车主题公园等重大工程建设, 丰富两江新区国际汽车城的内涵。二是大力实施“全息交通与控制系统”项目。面向交通管理、社会治安需求, 梳理相关先进技术及需求产品, 制定技术路线图, 完成主城区基于全息交通指挥与控制系统顶层设计。重点开展交通指挥与控制技术应用现状研究, 车载信息采集技术研究, 面向交通指挥、控制和信息服务的数据中心、海量数据存储分析研究, 全息融合及处理、交通模型与仿真和决策支持研究, 智慧指挥与控制平台研究, 信息发布与接收系统研究, 在主城区启动建设示范工程。三是大力实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立足把我市打造成全国首个农村农业信息化云计算服务高地、统筹城乡农村农业信息化试验区、山地农业信息化典范, 以开展建设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试点为契机, 按照“平台上移、服务下延”和“资源整合、一网打天下”的思路, 完成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试点建设实施方案并通过论证, 全面开展优势产业信息化精准技术和重点示范区信息化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集成已有关键技术构建现代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体系, 进行重大系统集成和服务平台构建, 开展农村信息化技术产品研制工作和测试。启动示范区和示范点建设课题研究, 集成农村信息化其他课题科技成果和相关技术成果, 进行综合集成应用示范。

2.3.3 加强院所能力建设, 增强科技持续发展后劲

加大对院所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投入力度, 稳定支持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市农业科学院、市中药研究院等院所科研基础性工作, 设立专项支持院所建设针对市场需求的创新平台和人才团队。凝练院所研发方向和重点, 建立科技金融平台与院所交流对接机制, 完善项目研发、中试、产业化关键环节扶持措施, 加大中试环节项目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院所评价办法和管理制度, 完善院所人员股权激励、分红激励、年薪制、年终奖励等政策, 组织开展院所经营情况第三方审计。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扩大院所管理自主权, 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分配激励、资产处置、技术转让等方面赋予院所决定权。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 引导和扶持各类新型科研机构发展。加强院所领导班子建设, 提高领导院所科学发展的能力。

在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8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经过近两天的紧张工作,已经完成了会议安排的各项议程。会议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领导重视,时机关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对会议作出了重要批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亲自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次会议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闭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职业教育战线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工作会议,也是教育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会前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一个行动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这次会议,适逢其时,非常重要。二是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延东同志的重要指示和贵仁同志的讲话,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的讨论。上海市教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全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和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分别做了大会发言。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湖南、广东、陕西、新疆等地区的8名教师做了教学改革创新经验介绍。此外,还组织考察了上海市6所中等职业学校和4节观摩课,举办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创新展示活动和辽宁省信息化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三是工作高效、覆盖面广。会议期间,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宣布成立了43个行业(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举行了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开通仪式、职业教育集团签约仪式、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单位授牌仪式,充分利用本次会议平台,高效率完成了多项工作。会议期间举办的有关活动,通过人民网、中国教育在线等网站进行了视频直播,全国各地组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了收看。从与会人员构成上看,不仅有教育部门负责同志,还有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研究机构代表,有关地级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部分委员、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来源广泛、代表性强,有利于增进各方面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很好地概括了大家讨论的成果。下面我对会议做个简要总结。

一、回应需求,承载使命,新起点上谋划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交流会、部署会,也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工作重点战略转移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动员会。会议的召开,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背景:

第一,现代化进程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生了深刻变化,进入到新的历史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的要求。

从宏观领域看,我国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经济社会具有五个方面的时代特点:一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阶段步入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阶段。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二是从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时代进入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时代。人口大流动、职业大迁徙已成大趋势,特别是就业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居住地由农村转到城市、最终使农民转变为市民,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三是从低端制造产业时代进入高端制造产业时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新挑战,高端制造产业替代或淘汰低端制造产业成为历史的必然。四是从私人物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物品短缺时代。全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全面快速增长,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五是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阶段。温饱问题等基本需求得到解决,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

从教育领域看,我国面临着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任务,具有四个方面的时代特点:一是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代进入“后普九”时代。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特别是解决职业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成为必然。二是从文化扫盲时代进入技能扫盲时代。文化性文盲的问题基本解决,技能性文盲的问题日益凸显。三是从“高中-大学”一元化成才时代进入多元化成才时代。通过普通教育上大学的成长道路面临系统性挑战,多元化质量、多阶段分流、多路径成才,成为政府满足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建立现代国民教育新体系的战略安排。四是从学校教育时代进入全民终身学习时代。有教无类具备了新的历史内涵,农民工转移培训和择业培训需求日益增长,其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远达不到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的任务十分艰巨。

面对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顺应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回应人民群众对多元化、高质量教育服务的强烈诉求,职业教育肩负着五个方面的历史使命:一是肩负着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数以亿计有职业道德、有中高级职业技能的劳动者的历史使命。二是肩负着支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使命。三是肩负着承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调整教育结构的历史使命。四是肩负着服务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五是肩负着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的历史使命。完成好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在保证办学规模的同时,提高办学质量,调整优化结构,深化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

第二,我国教育事业开启了由大到强的新征程

今年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为各级各类教育未来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明确了战略目标,描绘了宏伟蓝图,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征程。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一个“主题”、一个“主线”和五个“坚持”不仅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而且为我国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教育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作出了战略部署,并专章阐述了今后10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二是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三是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把大力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作为核心任务。四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五是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六是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新形势

上一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会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近870万,在校生近2200万,办学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标志着国家已经具备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数以亿计中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基本能力。二是具备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能力。三是具备了服务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基本能力。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职业教育规模能力大与质量结构不尽合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教育质量还有待提高。在教育教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要求还没有很好地落实,有些地方和学校对教学工作重视不够,推进教学改革缺乏主动性,教学工作投入不足,缺乏条件和机制保障。二是素质教育还没有很好地实施,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只注重某一方面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理论学习;或是偏重于传授知识,忽视技能;或者只培养简单技能、“黑板上的技能”等现象,培养的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变化能力不强,继续学习能力不强。三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还没有很好地对接,课程、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没有很好地衔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实际有脱节的现象。四是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育人过程存在随意性,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职业教育的形象。五是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还没有很好地应用,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

《教育规划纲要》对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有: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二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三是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扩大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四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适应技能型人才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学习要求。推进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五是强化教学保障,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六是以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为基础,对教学改革的新政策、新模式先行先试,形成典型模式和经验,重点突破、以点带面。

二、纲要引领,凝聚共识,明确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

总结归纳大家达成的共识,会议在以下三方面取得重要收获。

第一,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

延东同志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贵仁同志的讲话,站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全面分析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大部署上来。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必须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一是职业教育决定着国家和地区产业竞争力,二是职业教育反映了产业的素质和能力,三是职业教育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四是职业教育是调整教育结构的切入点,五是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战略突破口。因此,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通过深入学习领导的讲话,大家提高了对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重要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二,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

改革发展职业教育,要以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实现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当前要重点做好保证规模、提高质量、改革创新和加大投入四项工作。要转变职能、狠抓落实,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作风,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注重抓统筹,抓重点,抓责任,抓作风。

以提高质量为重点,要求我们切实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由比较多地注重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质量提高转变。要把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目标;把深化校企合作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推进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把加强专业、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工作抓手,努力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明确了思路,增强了信心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首先要坚持职业教育公益性质,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定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属于不同的教育类型,不是不同的教育层次。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引领,以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突出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要加快在以下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1.改革四个模式。一是改革办学模式。大力推动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化办学,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规模化、集团化和园区化发展,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二是改革培养模式。要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来研究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切实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要特别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顶岗实习,如设岗见习、找岗实习、顶岗实习、创岗见习等等。三是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和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技能打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四是改革评价模式。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

2.创新六个关键环节。一是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环境、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要把工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实现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重点建设科学合理、先进实用、设施配套的现代化技能教室、实训教室和工厂化教学环境。二是创新专业设置。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企业用人需要和国家颁布的职业岗位,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重点建设面向现代农牧业、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的精品专业,加强贴近区域产业,尤其是民族文化艺术、民间工艺等领域的特色专业建设。三是创新课程开发。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课程建设机制。四是创新教材应用。依照国家教学计划,教材内容对接职业岗位标准。针对岗位技能要求的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的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五是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方式的工作过程导向。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建立项目库、案例库,增强教学环境和过程的实操性。六是创新管理制度。建立多方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或咨询委员会等决策机制,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构,加强学校各项基础制度的建设。

三、创新载体,重在行动,把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任务落到实处

按照《行动计划》的部署,近期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

建立教育与产业的经常性对话协作机制,是提高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一是强化部门协调、行业指导。今年1月,教育部成立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这次会上又成立了43个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目的就是要以全指委为载体,推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对话和协作,充分发挥行指委在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研究制订培养标准、组织行业内的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办学等方面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二是搭建对话协作平台。围绕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举办一系列教育与行业的主题对话活动。今年,教育部举办了职业教育与石油化工行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行业以及有色金属行业的5个对话活动。今后还将继续开展分行业的对话。

(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合作办学

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营造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环境和育人氛围,实现全过程工学结合。一是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制定《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和校企一体合作办学实施方案,遴选1000所学校和3000家企业开展一体化办学实践。二是推进集团化办学。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建设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三是加强和规范学生实习管理。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规范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强化企业实习的教育功能。学生实习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积极稳妥地推行和完善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

(三)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是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二是深入推进德育课课程改革,开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资源库。三是按照《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要求,广泛开展班主任培训。四是进一步健全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组织,实现“校校有团委,班班有团支部”的目标。五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六是完善“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组织方式,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

科学设置专业,促使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是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的基础。一是全面实施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规范专业设置。二是开发专业设置标准。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设置的所有专业,开发321个指导性专业设置标准。三是建设专业设置信息发布平台,开发新专业申报、审批管理系统,建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状况数据库,逐步形成专业设置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和需求预警机制。四是建设国家示范专业点。遴选1500个左右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在本专业领域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专业点,作为国家示范专业点。五是开展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试点。围绕国家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求,确定100个改革创新重点专业,在全国遴选500个专业点,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环境、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改革。

(五)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一是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根据新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面向国家产业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民族特色产业等,开发500个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二是指导开展课程创新实践。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三是完善课程建设机制。研究制订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四是探索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推动课程设置更加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六)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创新

教材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教材建设是保障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一是创新教材管理制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和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管理体系。二是研究制定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健全教材开发、遴选、更新机制,完善教材编写、审定机制。三是加强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队伍建设。成立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建立教材编写专家库,建设50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基地。四是以职业标准为依据改革专业课程教材;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基础课程教材;以推动民族传统技艺教育专业化为重点,开发相关课程教材;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教材结构和内容;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特点,创新教材呈现形式,开发遴选1200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七)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立交桥”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不是“终结教育”,我们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一是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加快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推动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研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开发课程教学大纲,探索中高职衔接的多种实现形式,加快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三是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的比例,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四是探索中职招生模式改革。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需要,扩大服务面向,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突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内容,探索学生综合素质的多种评价方式。五是探索学分积累的多种形式,积极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制,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互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八)建设中等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驱动力,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共享优质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一是开发3个信息化系统。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发布、共享和管理系统,开发面向中职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开发面向中职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二是建设4个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心。三是建设300个数字化仿真实训示范教室。

推进上述8项工作,3个方面的保障至关重要:一是办学条件,二是师资队伍,三是教科研。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

第一,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保障。一是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水平。积极推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实习实训教学的需要;推动各地紧密结合地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建设好示范专业实训基地。二是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优质特色学校、民族特色学校等建设计划,建成一批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网络。

第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要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机制,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探索新任教师先完成企业实践再上岗任教的措施;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拓宽“双师型”教师的来源渠道;出台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和管理办法,鼓励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任教,并切实发挥好作用。完善教师资格、职务等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引导教师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创新培养培训模式,扩大培养培训规模。这次会上教育部为10个企业挂牌成立了“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就是吸引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重要举措,近期还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

第三,加强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一是积极推动高水平教科研队伍建设,整合和调动全国职业教育教科研的资源和力量,完善工作机制。二是积极组织地方教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组织开展职业学校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三是启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四是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另外,《行动计划》针对10大计划、30个项目,提出了45个科研选题,即将组织实施,大家要积极参与。

上一篇:读”华为方法论“学习心得--王光鹏下一篇:群介绍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