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市长在2010年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2024-10-21

常务副市长在2010年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精选5篇)

常务副市长在2010年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1

在2010年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 常务副市长 **(2010年2月4日)

同志们:

市委三届九次全会之后,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中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对2010年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和安排。按照会议安排,光武同志传达了中省会议精神,王健同志就2009年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做了全面的总结,对今年发展改革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再接再厉

2009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中省政策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重点,集中力量上项目,突出重点抓工业,不失时机促消费,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全年生产总值完成655.5亿元,剔除价格因素,较上年增长14.3%,比年初预期高0.3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7个百分点,增速排各市第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9.4亿元,增长52.7%,比全省高18.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187.8亿元,增长19.9%,;地方财政收入28.2亿元,增长32%;城镇居民收入可达到13652万元,净增2651元,增长24.1%;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3584元,净增608元,增长20.6%。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确实有很多方面值得总结,从我们发改系统看,有这么几点值得赞扬:

第一,政策盯得紧。去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全省经济发展均出现回落,中省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市县发改部门加大对中省有关应对政策的关注,及时了解中央和省上的经济工作总体部署,适时提出市县发展改革工作的策略、思路、目标和举措,供党委政府决策。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又及时跟踪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与统计、经贸、财政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联动机制,月有情况、季有分析、半年专题报告,给市委、市政府及时掌握情况、调整工作提供了依据。加强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先后就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集聚区建设、现代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人才需求、扩大民间投资等完成了10多个建设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了渭南市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我市一系列保增长政策措施的形成和落实上,起到了参谋助手作用。

第二,项目抓得牢。始终扭住投资、抓住项目不放松,保持了对经济发展的强劲拉动作用。一是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强化了项目建设动态监测、运行分析和跟踪问效,继续实行月通报、季度新闻发布、半年观摩、年终考核总评,规范落实项目法人责任、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四 制”要求,对项目建设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经常进行现场办公、限时解决。全市160个重点建设项目有152个开工建设,全年完成投资425亿元,同比增长183%。全市150个重点前期项目已有25个项目提前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9.5亿元。二是民生工程进展顺利。发改委于年初逐项目审定项目内容和工作重点,坚持月统计、汇报制度,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和财政资金监管,认真落实国省投和市县配套资金,严格项目管理,定期督促检查,确保了十大民生工程的实施,全年完成总投资43.8亿元。三是节能项目进展顺利。共实施节能改造项目12个,总投资15.3亿元,争取到中省财政奖励资金6112.5万元,争取到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1.01亿元。拆除落后产能企业12户,淘汰水泥61万吨,焦化200万吨,钢铁25万吨,全年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21%,超额完成了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

第三,资金争得多。一是争取中省无偿资金多。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先后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多次跑省赴京汇报、衔接重点项目。尤其是2009年国家确定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1300亿元和第三批中央预算内投资后,紧扣国家投资方向,抓好项目的策划、整理,加快项目可研报告等的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大向上汇报,争取项目资金工作力度。全年共争取各类专项资金22.5亿元,比2008年多争取10亿元。二是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多。通过调研、摸底和策划包装了67个适合我市发展需要的重大项目,积极组织和参与“西洽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全年招商引资到位 资金达到165.2亿元,市发改委完成6.5亿元。三是吸引银行信贷投资多。发改系统还积极创造条件构建银企合作、推介项目、开发融资平台,拓展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领域,拓宽银行信贷资金的投资渠道,激活民间资本。全年拉动和吸引银行和社会资金达150多亿元。

第四,协调搞得实。一是三大矿务局采煤沉陷治理工作。采煤沉陷区项目总投资11.09亿元,现已累计完成投资11.07亿元。为解决住宅小区配套设施资金不足问题,经发改委多次争取汇报,省政府分配给我市三个矿区2850万元资金用于小区配套设施建设。二是“气化陕西” 工作。拟定了“气化渭南”的实施方案,去年8月份,我市的潼关、合阳、华县、华阴、白水、澄城、大荔等县天然气利用工程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三是“五条铁路” 建设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加强协调,全力做好郑西客运专线、西包铁路、黄陵-韩城-候马铁路、西安-运城铁路和西安-南京铁路二线工程五条铁路的建设协调工作。多次赴国家发改委、铁道部和国家黄委,就线路在我市境内走向、并线和站舍设置、等级标准和跨渭河方案,专程进行汇报、衔接,效果理想。四是引进拓日集团太阳城光伏能源项目。该项目从一开始就备受省、市领导的关注,被列为省政府主要领导“1号工程”。发改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方案,抽调精兵强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先后10余次商谈项目的引进,促成了项目的落地,项目选址在澄城县韦庄,首条100T超白玻璃生产线已投入运行,8栋厂房2MW光伏建筑一体化电站并网发电。第五,改革抓得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全市实际,发改委及时提出了我市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抓好金融改革试点、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等多个方面的改革建议,并通过印发文件、专题调究、集中培训和阶段检查等多种形成加以推行。加快处理了华山冶金车辆厂等9户企业破产遗留问题,市冶炼厂、柳枝造纸厂等6户企业实施了破产,渭通公司等5户企业实施了改制重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取得可喜进展,金融改革、加快推进政府型政府改革实施顺利、进展良好。

在去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国内经济急剧下滑的严峻形势面前,我们发改系统的同志们,从保增长的大局出发,不辞劳苦、夜以继日、辛勤工作,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发展改革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明确重点

一是要全面把握形势,趋利避害。从国际看,虽然主要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企业开工率不高,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回潮等造成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很大困难和较多不确定因素,迪拜**类危机事件也还会出现,但世界经济复苏亦很明显,金融市场正在趋于稳定,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必将逐步恢复增长。主要国际机构对明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近来 不断调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明年世界经济增长3%、美国1.5%、欧盟0.2%、日本1.75%。明年和今后几年世界将迎来一个难得的和平、合作、稳定的政治经济军事局势。

从国内看,在继续扩大开放合作的同时,立足扩大内需、坚持科学发展、保持经济社会稳定较快发展仍是我国宏观政策的重要指向,国际将继续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基调不变。在力求以更快速度发展以外,还将更加重视推进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统筹协调、改善民生,积极克服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国家将进一步总结、深化西部大开发经验,加大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培育西部开发的战略高地,着力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加快发展,都对我市发展形成有力支持,将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从省内看,经济在上行通道加快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去年我省生产总值达到8186亿元,增长13.6%,人均GDP达到3180美元,今年计划增长13%,有望达到14%以上;交通公铁机、城市和公益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今后仍然处于投资建设的高峰期;重大能源化工项目重大取得进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突破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全面实施,将进入新一轮重要发展期。从区域看,陕南突破发展的态势已经显现,去年安康、商洛、汉中的生产总值增长分别为15%、14.1%、14.5%,超过或逼近我们;陕北跨越发展的态势进一步扩大,榆林生产总值突破千亿,达1302亿元,增长13.3%,正在建设和即将上马的上百亿元项目有好几个。延安生产总值达715亿元,比我们多60亿元;关中率先发展的势头也在加快形成,西安市生产总值2719亿元,增长14.5%以上,是龙头老大。宝鸡806亿元,增长15%,比我们快。咸阳872亿元,增长14.2%,2010年提出三个一千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均突破千亿。铜川虽小,但增速高达15.2%。

二是要全面把握市情,扬长补短。就我市而言,只要保持近年来的投资力度不减弱,只要每年有四五百个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只要能够继续保证每年有上千个市县项目接续开工,我市的发展速度就会保持并不断提升。今年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积累的生产和服务能力也将不断释放出较强的产出效果,实体经济在规模增长、结构升级、质量效益等方面比今年更好已成定局,特别是新兴产业将表现出良好的带动作用。持续多年的民生工程建设,加之实体经济的恢复,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将明显改观,中等富裕人群会进一步增加,消费会持续旺盛。市委、市政府实现争先进位的决心和部署将不断加强,各级各部门抓落实的效果将不断显现,总之,明年我市将会迎来一个更好更好的发展年份。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精细化工、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还不够强大,工业园区整体实力不强,园内企业产业链条间缺乏紧密联系。单个企业规模不够大,骨干企业之间没有真正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联系机制,抗风险能力低,核心竞争力不够强。二是经济发展质量有待 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资源性特征还比较明显,产业向高端升级的步伐还比较慢。三是农村经济不发达。农业产业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低,小农生产仍占大多数,农民收入增长基础不稳、后劲不足。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还很落后,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四是服务业发展慢、规模小。近几年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呈徘徊局面,我市的服务业企业个数虽然不少,但多数不成规模,没有一家能在全省叫得响。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着力进行解决。

三是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市委提出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很抓信访稳定和安全生产,确保全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稳定。

市委确定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60亿元,增长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财政总收入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万元GDP能耗下降5%。

上述目标是积极的、可行的、也是留有余地的。从必要 性方面考虑:一是省委、省政府初步提出,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要达到1.8万亿元,2020年达到3万亿元,我们生产总值2009年占全省的份额是7.8%,如果我们2010年搞到1500亿元,占全省的8.3%,今后六年年均增长要求达15%以上。二是我市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意见提出,2020年生产总值要达到3300亿元的目标,今后11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三是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市,2009年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68元左右,比全省的2900元低很多,要逐步缩小差距,我们的增速必须每年比全省高1个百分点以上。

从可行性来看:一是从近4年来我市GDP同比增速序列看,2006年增长12%;2007年增长12.8%;2008年增长15.2%;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还增长14.3%;综合判断,2010年我市经济将会呈现恢复性加速增长态势,GDP增长15%符合我市实际,经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二是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要达到860亿元,可新增固定资产400亿元以上,每投资1元产生0.2元GDP的话,可新增增加值80亿元,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三是明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可望增加100户左右,可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新增增加值40亿元以上。四是加之城市建设力度和规模加大,将会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产要达到860亿元,大家要有信心。一是宏观环境上看,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总基调不会改变,2010年还将有5885亿元的中央新增投资,加之国家近期启动民间投资政策,将会对全社会 投资产生倍增效应。二是从今年我市项目建设计划的情况看,全市在建的大小项目共1157个,投资740亿元,再加上新的招商引资,完成86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有基础的。三是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80个,计划投资520亿元,占全年投资量的60%,经过努力完成是有把握的。当然,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吃大苦、流大汗!

三、抓住重点,夯实责任

市委三届九次全会强调,今年要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扩大投资作为重中之重;二是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战略选择;三是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当务之急;四是把农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五是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六是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七是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八是把维护稳定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责任。刚才,王健同志围绕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就有关工作作了细化安排,大家一定要认真落实。结合发展改革工作职责,我再强调几点。

第一,抓投资。这是确保投资快速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方面。一是抓好项目建设。围绕基础设施、优势产业、民生工程、三农、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服务业等领域,抓紧实施一批带动作用强、投资见效快的重大项目。初步确定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80个,计划投资520亿元左右,较2009年增加100亿元。重点抓好投资10亿元以上的25 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3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合阳山阳、西卓子煤田和韩城煤层气开发等项目,加快实施韩城500万吨焦化、蒲城68万吨烯烃等项目,着力抓好垃圾综合处理、尾矿造纸、郑氏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协调推进大同—西安高铁专线、西包线扩能、西安—合肥铁路复线、黄陵—韩城—侯马煤运专线及西潼高速改扩建、渭蒲高速等项目建设。二是解决好资金筹措。继续加大争取中省资金力度,力争全年落实中省资金20亿元以上。通过国债资金、银行专项贷款、发行企业债券、产业基金、信托产品等形式筹集资金。积极探索社会投资新路子,充分带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带动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更多地吸引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积极促进银企项目对接,落实银团贷款,保证重点工程的融资需求。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初步确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到220亿元,较上年增长33%。在指导思想上,要从“招商引资”向“选商引资”转变,切实做到“四不引”:即高能耗的项目不引,重污染的项目不引,限制类产业不引,没有安全保证的企业不引。在目标定位上,要围绕培育壮大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光伏能源、电子信息、轻工食品等五大产业集群,瞄准战略投资者,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促发展。在招商方式上,要按照“构建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核心企业、建设重大项目”的思路,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和专业招商。对一些战略投资的重大项目,要集中招商引资优势人才,进行上门招商、敲门招商,有招商线索的尽快促成招商意向,有招商意向的尽快促成招商协议,有招商协议的尽快促成合同项目。各级发改部门要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统筹安排、管理指导,加强组织和协调职能。

第二,扩消费。近几年我市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一直在30%左右,2009年达到了35%左右,这方面很有潜力可供挖掘。计量测算表明,消费率每提高1%,带来的GDP增速的提高将达到1.5-2个百分点。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继续实施鼓励家电、汽车、农机、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等等。我市这一块儿应该说空间还比较大,我们刺激和鼓励的措施还比较欠缺。我们要开动脑筋想,大胆地试。要落实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完善企业工资正常支付和增长机制,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消费需求。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优化消费环境。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积极帮助农民工、大学生和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第三,调结构。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和提高发展质量关键还是要加快结构调整。一是要在加快新型工业上下功夫。坚持把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放在首位,重点围绕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涉农加工等支柱产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要围绕食品、医药、纺织、花炮等产业,积极实施技术改造,加大科技投入,努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围绕太阳能光伏、通用航空、电子信息、环保设备等产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集中力 量,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加大创新能力建设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培育。二是要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上下功夫。这几年随着第二产业的增长,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有所下降,已由2003年39%下降到2009年35%。从经济结构比例来看,已经很不协调了。要在培育壮大旅游产业,加速引导科技、信息、金融、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方面多想办法、多出实招。三是要在节能减排上下功夫。节能减排这两年抓得很紧,成效很明显,但是全面完成“十一五”约束性指标的任务仍然艰巨。现在重点是要抓好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实际上是增加了我们新的产能。比如说,龙钢在淘汰落后产能当中,建成了两座1280立方米的大高炉,去年总产值超过100亿元,不仅产能上去了,而且节能减排的所有的指标也都大大的降低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淘汰落后产能也是我们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另外,还要加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管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继续加大对秦岭、渭河,以及渭北县市能化行业治理力度。

第四,抓城建。城市化是经济未来增长的重要载体和源泉,是促进投资、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有效需求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我市的工业化进程快于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比全省低6个百分点,比全国低9个百分点。因此,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强。因此,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在中心城市建设上求得大跨越。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双 城同创”活动为契机,以改造城市入口、打通“断头路”、建设滨河景观、推进绿化亮化为重点,建立城市中心区、高新区、经开区的基础设施联动建设机制,加快实施东湖公园、渭河南堤、310国道、渭清路南段、滨河大道等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完成胜利大街等7条城市“断头路”的综合改造。加快推进中心医院新院和市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博物馆等公益设施建设,加大力度推进商品房、廉租房建设和“城中村”及旧城改造。开工建设中心市区和经开区两个五星级酒店,引进一批大型商贸连锁超市,改造一批专业集贸市场。各县市也要以县城和小城镇为重点,鼓励农民进城投资创业,参与城市房地产开发和商业网点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

第五,重民生。民生十大工程是我们体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行动。今年市上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加快工程实施进度,扩大覆盖面,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初步确定民生工程总投资45亿元。重点是教育发展工程、公共卫生工程、公益性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建设工程、就业再就业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扶贫开发工程、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社会保障工程、住房保障建设工程等十个方面。要下大力气千方百计争取中省这方面的投资,市县也要按要求,足额安排拨付配套资金,要加强资金管理,防止截留和浪费。

第六,编规划。市上已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编制方案,确定的27个调研课题和22个重点产业专项规划已有序推开。各县市区、各部门要结合启动实施《关中—天水 经济区发展规划》,就区域定位、发展战略、总体思路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园区集群发展、城乡区域统筹等重大问题,展开认真调查研究。特别是对影响长远和全局发展的重大课题,要委托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来研究,必要时组织高层次的专家研讨和多渠道的群众评议。市县和有关部门要成立工作班子、落实工作经费、夯实工作责任,力争使“十二五”规划既符合实际,科学可行,又积极向上,奋发有为,成为鼓舞土气、激励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七,促改革。要坚持解放思想,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思维,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发展活力。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金融体制、农村土地制度以及林权制度等改革。

四、改进作风,提高效能

发改部门是政府重要的综合经济部门,作风、效率、服务如何,直接关系政府的整体形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转变观念、职能和作风方面做出表率,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一要勤学多思,当好参谋。明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发改委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气概、更宽的眼界来谋划发展。这就要加强学习,特别是跟踪世界发展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态、新路径、登高望远,运筹 15 帷幄。要进一步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及其重大决策,善于从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化中,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和趋势,及时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对那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要未雨绸缪,完善政策,准确把握,正确应对,为各级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做好助手。发改委的角色定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策划公司,即通过策划,规划出一个大的发展蓝图、发展格局、发展前景,并由若干产业、若干项目作为支撑。怎么策划?一要对市情有一个科学、明晰、全面的了解。二要对外部世界必须有一个清楚地了解。三要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了解。四要充分借助“外脑”,我们做不了的规划可以请专家来做。

二要综合协调,上下衔接。综合协调是发展改革工作的一大特点。在抓好计划的衔接落实、政策措施的配合运用和建设项目的协调服务等经常性工作的同时,要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解决我市加快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上,综合协调解决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增强开拓创新能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善于突破,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完善工作机制。“十二五”规划编制需要加强上下左右的衔接,要特别注重规划项目的开发衔接,市发改委及相关部门要加强与省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的衔接,有的项目还要加强与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的衔接,尽最大努力争取将 我市重大项目更多地纳入到国家和省里的规划。

 三要转变作风,抓好落实。在发改委工作,既要有全局观念,较高的水平,还要有无私奉献和吃苦耐劳精神。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主动为基层、为企业搞好服务,特别是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助业主细化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项目建设。要倡导科学行政、依法行政,无论是分析形势、研究规划、制定政策,还是谋划项目,都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决策的科学性。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抓落实能力,把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 同志们,新形势下发改部门的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相信大家一定会再接再厉,以高度的责任心、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全力做好发展改革工作,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稳定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春节也快到了,借这个机会祝大家新年愉快,工作进步,万事如意!

常务副市长在2010年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2

市委、市政府对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视。李志刚市长亲临大会并将作重要讲话。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引领全市旅游战线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旅游兴市”之路,强力推进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下面,我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学习贯彻全国和全区旅游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于2012年1月12-13日在广州召开。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在大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会议分析了2012年旅游业发展总体形势,明确了今年重点抓的九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作用。二是认真落实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消费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培育旅游消费热点。三是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加大入境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四是坚持不懈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构建人民群众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旅游环境。五是大力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六是加大旅游业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七是扎实抓好旅游教育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八是加强跟踪督导,大力推动 41号文件全面贯彻落实。九是转变工作方式,加强旅游部门自身建设。

全区旅游工作会议于2012年2月16日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副主席高雄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自治区旅游局局长陈建军总结了2011年全区的旅游工作,并对2012年的工作重点作了部署。2011年全区旅游业发展得到国家旅游局和自治区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国家旅游局专门发了贺电,祝贺去年自治区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接待入境过夜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突破10亿美元。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自治区政府马飚主席为此作了重要批示。郭书记指示,全区旅游行业要“在新的一年里抓住机遇,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符合广西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做大做强我区旅游产业”,马主席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加快打造旅游目的地,加快旅游强区建设步伐,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治区领导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到旅游工作中去。桂林旅游对全区旅游贡献很大,入境人数、收入都超过全区总量一半。自治区对我市举办旅游博览会、旅游纪念品展销、旅游标准化建设等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会议明确了今年重点抓的八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贯彻中央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将旅游工作全面融入到自治区中心工作中;二是树立大融合、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观念,推进旅游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三是千方百计培育旅游消费热点,扩大旅游拉动内需的作用;四是加快构建“两区一带”旅游发展新格局,推进旅游“四区”建设步伐;五是以“天下风景,美在广西”品牌为抓手,继续加大整体旅游形象宣传,深化旅游市场开发;六是坚持不懈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构建人民群众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旅游环境;七是全面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信息化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八是大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旅游部门自身建设和廉政建设。

二、2012年全市旅游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2012年全市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和自治区重大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全国、全区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国内外形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旅游兴市”之路,以扩内需、保增长为核心目标,围绕“两改一融合一示范”、全面实施“五大工程”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力推进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境外、国内市场两手抓,提服务、优环境、育品牌、建精品、保民生、促和谐,走旅游产业化发展之路,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提升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促进旅游业向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转变,加快推进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山水名城取得新成效。

预期目标:2012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5%。

三、2012年全市旅游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2012年全市尤其是旅游行业要围绕“加快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核心,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支持,力争《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得到国家批复。发改、国土、财政、商务、林业、环保、海关等部门要切实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联系,争取相关政策和工作支持。重点做好“一推二抓三融合四建设”四大方面工作,以大融合开发大市场,以大市场打造大产业,以大产业实现大发展。

“一推”:全力推进以世界旅游城建设为重点的项目建设。

坚持把桂林世界旅游城作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点和广西旅游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区,强力推进桂林世界旅游城这个“一号工程”。要按照“一点三星三区”旅游空间结构,加快桂林世界旅游城各功能区和各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万福休闲旅游区、桃花江旅游度假区、罗山湖体育休闲产业园、国家森林公园、桂林国际旅游商品批发城改扩建、高新七星区甲天下大剧院、雁山愚自乐园地中海俱乐部、桂林·香港3D国际城动漫产业园、桂林国际足球产业园以及中华桂林航天城、平乐漓江小镇、兴安灵渠、龙胜龙脊、恭城山寨-水寨、象山景区中法合作项目、彭祖坪生态旅游景区、瑶族千家洞古镇、桂林印象兰花谷旅游生态休闲度假区、桂林冠岩旅游泽润大酒店项目等一批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加紧会仙湿地公园前期工作。今后凡是在星级酒店建设、国际酒店品牌引入,其功能区划分、规划、设计等方面市旅游局要介入指导和服务。各(县)区、市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实施旅游总体规划,全市要形成狠抓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力支持和推动以旅游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各项旅游工作。

“二抓”:抓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和深化旅游市场开发。

抓旅游体制创新,就是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整合政府可调控的涉旅资源,统筹市级旅游行政管理职能,形成“旅游产业综合抓”的格局。进一步充实旅游行政部门管理职能,强化旅游规划、旅游产业布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监管等宏观调控职能,构建权责对等、合理、高效运转的旅游管理长效机制。加快成立桂林市旅游行政执法监察支队。旅游部门要提升协调、融合的能力,单打独斗做不成什么事,要主动协调、争取支持、各记其功。积极推进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漓江游览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漓江游览经营机制,多部门合作联动,全方位提升漓江景区品质。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探索完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旅游景区发展机制。

抓深化旅游市场开发,就是要强化营销、创新业态。

——深化旅游市场开发。要通过自己发力和善于借助外力等方式创新营销手段,提高营销效果,不断巩固和拓展原有市场,大力开发新市场,努力快速扩大高端市场份额。积极争取和支持开辟新航线。加强市场广告宣传和客源地旅游促销力度。加大桂林旅游形象宣传特别是产品宣传。建立旅游客源地桂林旅游营销中心。拓展旅游新市场,促进旅游市场高效益有序增长。要加大财政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旅游营销、重大旅游产业化项目推进、企业做大做强等。同时,深化旅游标准化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巩固扩大阳朔、兴安乐满地旅游标准化建设成果,推进漓江游览及各景区景点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加快乡村旅游标准化、品质化建设,逐步实现旅游标准化全覆盖,全面推进桂林市旅游标准化建设。

——创新旅游业态。着力打造提升4条旅游发展轴带,培育自然观光、休闲度假、专项主题三大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水路、公路、自行车三大水陆游线,形成七大旅游品牌。打造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和观光休闲农业示范点。大力发展高尔夫游、自行车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徒步游及攀岩、科学探险等旅游产品,推动旅游高端化、差异化、精品化发展,着力解决产品结构性供给不足的矛盾。同时,加快旅游产品创新,使游客白天有看的,晚上有玩的,走时有带的。推进以漓江旅游产品多样化为核心的产品创新,加快开发城市休闲度假等深度体验的新产品。实施旅游纪念品品牌化战略,举办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生产各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努力完善旅游纪念品设计、生产、销售体系,支持、打造、开发一批新的旅游纪念品。

“三融合”:推进旅游与信息化的融合、旅游与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新城与老城的融合。

——旅游与信息化的融合。市工信委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积极申报“国家旅游信息化试点城市”。加快推进现代旅游电子商务建设。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游客为核心的现代旅游电子商务营销新体系。旅游与金融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力争桂林成为全国首批“旅游刷卡无障碍示范区”城市。全面建设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开启智慧旅游城市建设。

——旅游与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坚持旅游文化互动发展。文化部门要深入挖掘桂林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重点扶持打造《印象·刘三姐》、《山水间》、《夜王城》等独具特色的文化演艺旅游产品体系。要以开放的思维思考桂林特色文化,尝试游客参与“百姓大舞台”的新形式,努力把桂林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新亮点。积极推进靖江王府及王陵、甑皮岩、古灵渠、各类博物馆以及秀峰区鲁家村民俗旅游村、高新区创新创意文化旅游园区、雁山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做强做精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桂林世界旅游城独特的文化体系。探索开发体育旅游、休闲养生旅游等特色旅游,推进工业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开发,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继续精心办好第六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第三届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第二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以及县(区)旅游节庆节事活动。

——新城与老城的融合。打造“最美城市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区”。按照“疏解老城、提升品质”的指导思想,进一步配套完善市中心区的文化旅游元素和休闲服务设施,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在桂林城打造以象山景区至伏波山景区为轴线,涵盖正阳步行街、王城东巷、西巷、靖江王府等街区、景区的“最美城市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区”,同时也是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载体和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下大力气提升桂林城市中心区的旅游核心竞争力。辖区政府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推进休闲区建设工作。把即将于今年五月推出的“梦幻桂林·数码象山”4D夜景灯光秀、大型玄幻杂技歌舞秀《山水间》、正阳文化旅游步行街、滨江民俗演艺休闲街、桂林文化书市及着手创意策划的王城夜游串成一体,打造成为集现代声光电艺术、杂技歌舞艺术、民间民俗历史以及特色咖啡馆、茶馆、书店、酒吧等不同业态的有机聚集,形成桂林最美城市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区。加快打造桂林世界旅游城独特的文化体系,充分考虑新区与老城之间的功能、设施及空间结构上的协调建设与互动发展。

“四建设”:加快旅游诚信体系建设、旅游监管体系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法律法规管理标准化工作,营造旅游主管部门依法行政、旅游企业依法经营的法制环境。完善旅游企业信誉等级评估、重大信息公告及旅游违规、投诉公示制度,依法高效处理每一起投诉,严密监控和妥善处理网络舆情,严厉打击强迫消费或者变相强迫消费行为。金融部门要积极推进旅游企业银行征信体系试点工作。培育和打造“诚信桂林”品质旅游形象。

——加强旅游监管体系建设。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促进旅游业监管逐步向旅游市场管理转变。市公安、交通、旅游、物价、文化、工商、卫生、质监等涉旅部门要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提升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加快旅游市场监管数字化建设。重点强化漓江游览秩序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旅游市场管理和旅游突发事件中的指挥、组织和协调作用。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增加旅游咨询服务站网点建设。完善旅游交通通达系统。改造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及功能,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着力加强旅游安全和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制定完善旅游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巩固旅游试验区成果。

——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从业人员晋级考核与培训机制,建立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桂林旅游发展的人才培养和开发机制。整体提升一线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大力开发旅游紧缺人才。通过举办导游员大赛等方式,培养选拔一批优秀导游员。通过定期举办县区旅游局长、旅游专业人员培训班等方式,统筹和提高旅游行政管理人才队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旅游高技能人才队伍、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等五支人才队伍建设。

常务副市长在2010年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3

这次会议的内容非常重要。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安排部署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前面,教育、财政的同志对此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元英市长对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我表示同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程。这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使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的必然要求,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深远的大事。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始终将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纳入农村综合改革的大局,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和政策,农村中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明显提升,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巩固的。农村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不高,日益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农村学校管理滞后,办学水平亟待提高。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各级政府投入总量不足、保障水平偏低、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这些都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从理顺机制入手,建立起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提高我国农村地区人口文化素质,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当前低水平、维持性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保障机制,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中经费保障不足、投入责任不清等问题,在新的起点上,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我国农村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更好地发挥教育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推进公共财政建立,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让公共财政更多地覆盖广大农村,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亿万农民,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最大的公共事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体现,是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方向。农村税费改革之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农民承担,农村教师工资一部分来源于农村教育费附加,公用经费主要来源于向学生收取的杂费,校舍的维修改造经费主要来源于农民的集资和投工投料。这个体制为我国在上世纪末实现“两基”宏伟目标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改革过去那种农村义务教育以农民为主的办学机制势在必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长,国家决定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也为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创造了条件。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必将大大减轻农民的负担,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为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机制建立后,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将有较大提高,一些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广大校长和教师可以集中精力抓好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使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总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将为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有力保障,促使农村义务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

二、明确责任,落实资金,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国务院《通知》提出了“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改革原则,要求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这次改革的关键和重要突破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分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新机制。这一保障机制,责任明确,措施得力,便于各级预算安排和监督检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有教职工工资经费、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经费、资助贫困家庭学生经费等四大项。这次改革,除教职工工资在现行体制下加大保障力度外,其余三项,由中央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及财力状况,对西、中、东部地区实行不同的分担比例予以保证。对免学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水平的资金,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是,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除直辖市外,按照财力状况分省确定。对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的分担比例是,中西部地区为5:5,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承担,中央给予适当奖励性支持。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的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全额承担,东部地区由地方自行承担;对贫困寄宿学生进行生活费补助的资金,由地方承担。按照国务院要求,湖南省财政厅根据2004年我省各县人均可用财力确定地方配套部分按四类标准分担,即:一类是38个贫困县,由省、市、县按8:1:1比例分担,为了减轻贫困县的财政压力,最近,省政府决定,免除国扶县、省扶县县级财政在新机制中承担的资金,由省级财政统一安排。二类是人均财力在2万元以下的县,由省、市、县按6:1:3比例分担;三类是人均财力2万元至3万元的县,由省、市、县按5:1:4比例分担;四类是人均财力在3万元以上的县,全部由县财政承担。我市在地方分担比例中,石门县属第一类,其他区县(市)均属第二类。各区县(市)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和省里的文件规定,履行好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应有职责。

(一)要足额安排地方配套资金

据测算,这次改革我市每年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6559万元。其中:免杂费并补助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改造经费中央分别补助8337万元和1332万元;省财政分别补助3461万元和830万元;市财政分别补助556万元和133万元;县级财政配套分别为1542万元和369万元。在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中,中央补助资金占58.39%,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占25.91%,市级财政补助占4.1%,县级财政配套占11.53%。由此可以看到,在整块资金中,中央拿了大头;在地方配套资金中,省里拿了大头。各区县(市)政府对该拿的资金不能打任何折扣。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中部地区今年启动校舍维修改造新机制,2007年全面进入保障新机制。对于今年启动的校舍维修改造新机制县级配套资金,各区县(市)政府要调整预算落实,对明年保障新机制所需资金要在预内足额安排,不留缺口。我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新机制所需资金必须从新增财力中安排,各级财政已经安排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改革实施以后不能撤出或减少,要继续用于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之,遵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依法落实义务教育经费,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认真做好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

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农村税费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据有关部门调查,农村中小学乱收费金额已占涉农乱收费的一半。要减轻农村教育负担,首先要免除农民子女缴纳的学杂费,这为制止各种乱收费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是继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的又一重大举措。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统一部署,我市从2007年全面进入保障新机制,从明年春季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这项工作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各级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把中央这一惠农政策深入细致、扎扎实实、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把好事办好。工作中,特别要注意四个问题:第一,要确保农村和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都能够按照规定享受到免除学杂费的政策。同时,把由于统计口径原因填报为“城市学生”的农村学生和把由当地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并执行公办教育收费标准的民办学校中就读的农村学生全部纳入免杂费的范围。坚决杜绝该免而未免的现象发生。第二,要确保免除学杂费后的财政补助资金包括预内公用经费落实到位,绝不能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第三,要对农村中小学的各种收费进行清理,绝不允许“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大家在认识上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不要把新机制实施前的一些不正当收费作为正常的经费来源。如果学校的所谓收入来源于不正当收费,就应该从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坚决取消。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开展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和各种基本办学开支,一律在财政安排给学校的公用经费预算中开支,不允许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解决。要进一步控制农村中小学校教科书的种类和价格,学校不得向学生统一征订教辅资料。实行新机制后,学校除代收课本费(享受免费教科书学生除外)、作业本费和需要搭餐、寄宿的学生的搭餐费、寄宿费外,不得向学生收取其它任何费用。乱收费一经发现,要坚决查处,并追究学校主管部门与校长的行政责任。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学校搭车收费和乱摊派行为,也坚决抵制。第四,各区县(市)政府要在预内足额安排中小学教师政策性津补贴所需经费,确保中小学教师政策性津补贴按时足额发放。不允许把缺口留给学校。另外,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要按规定落实到位,不得加重教师个人经济负担。

(三)科学规划,确保校舍维修改造资金落到实处

自2001年以来,全市共投入3.15亿元,改造中小学危房面积88万平方米。对于保障学校安全、改善办学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行的危房改造办法是一种临时性、应急性的措施,采取集中组织和项目管理方式,有待于改进。国务院提出从2006年起建立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把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纳入经常性、制度化的轨道。这就对中小学危房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不允许冲减原来中小学建设的几个“硬口子”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要与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10%的危改专项资金、一般转移支付高于25%用于教育的资金、城市教育费附加等专项资金捆绑用于学校建设。不得因为建立了校舍维修长效机制而将其他几个硬口子资金挪作他用。全市可以算一个大帐,长效机制建立以后,全市用于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至少有四笔“硬口子”资金来源,一是长效机制专项,全市有2664万元,二是税费改革转移支付65%用于教育,其中10%用于中小学基本建设,全市有1458万元;三是一般转移支付,省政府要求高于25%用于教育,我市原来规定一半用于“两免一补”,另一半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新机制建立后,免杂费资金已经解决,这笔资金应全额用于中小学建设,全市每年约有2000万元;四是城市教育费附加除市城区外每年保守计算应该有1000万元。这四笔资金合计7000余万元。如果农村中小学新建房屋按每平方米500元计算,全市每年可以新建14万平方米的教学生活用房。今后每年都有这笔资金,要用好这笔资金有一个科学的规划问题。结合“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各区县(市)政府要科学制定中小学建设布局调整规划,校园平面规划,项目建设规划。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

从2007年春季开学起,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就开始实施。现在距中小学放寒假只有不到三个月时间,要把这项工作布置下去,春季开学前,各项资金报付到位,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同时,这项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必须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是一项使广大农民和子孙后代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各级政府一定要深刻认识改革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要求,区县(市)要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这项改革的领导;要搭建工作班子,抽调精兵强将,制定工作方案;要周密部署,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为顺利实施这项改革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配合。这项改革,涉及许多部门,需要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顾大局,增强协作意识,搞好协调配合;二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三要建立必要的工作机制,党政领导要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新机制改革工作开个好局。

(三)落实责任。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筹集、拨付以及管理。目前,市本级应承担的改革经费已经足额落实到位。区县(市)财政部门要负责统筹落实应承担的经费,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强资金调度,在省财政下达预算控制数后,各地可先行预拨部分国库资金,落实到校,不要因为资金拨付问题影响学校正常运转。各级教育部门要负责做好规划,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学校管理,切实管好用好每笔资金。

(四)加强管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既要讲增加投入又要讲严格管理。通过这次保障机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运转经费和建设经费有了基本保障,规范经费管理、规范中小学建设项目管理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各地要高度重视管理工作,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这是规范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农村中小学经费管理的难点。要通过建立新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校收支、经费拨付、物资采购和资金管理监督等环节,保证学校的每笔正当开支有根据、有来源、有保障、有效益、有监督。要按照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要求,遵照事权、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大胆探索“拨付及时、监管到位、方便快捷”的“校财局管”的路子。要从体制、机制上防止支出混乱和挤占挪用现象发生。对挤占、挪用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拖欠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以及不及时修缮危房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在新机制运行下要使教育财务管理有一个新的突破;二是各区县(市)政府要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按照财力状况分制定学校建设项目库,同时,建设、国土、规划要会同教育部门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在新机制运行下办学条件要有一个新的突破;三是全市既要抓财务管理软件建设,通过财务制度建设,按照依法依规依程序的要求,安排各项支出。县级财政要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同时要切实抓好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财政、教育两部门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又要抓财务管理硬件建设,要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规范中小学收费和财务管理工作。在全市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过程中使全市财务管理水平有一个新突破。

(五)加强监督。各级政府在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时要做到公开透明,要把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和投入情况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财政、教育、物价、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贫困学生界定、中小学收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人民政府要改进和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教育综合改革,作为“两项督导”的重要内容。通过齐抓共管,真正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成为德政工作、民心工程和阳光工程。

常务副市长在2010年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4

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陈 刚

(2012年3月5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医改工作推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会议,也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医改重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总结全市医改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效,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刚才,郑军同志通报了全市医改工作进展情况,对2012年工作作了安排布置,东禄同志作了全市卫生工作报告,财政、人社部门的同志作了发言,黎丽副市长对全力抓好卫生工作、加快卫生事业发展作了指示,讲得很全面、很深刻、很到位,希望同志们按照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重点就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坚定深化医改的信心和决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自医改启动实施以来,先后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专题会议做研究和部署。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班子,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地将医改工作向前推进。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加大投入,建立机制,知难而进,扎实工作,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各项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全市医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在逐年下

降,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在持续的增加。这些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展顺利。医疗保障的财政投入逐年加大,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的覆盖面在不断扩大。2011年,全市参保人数达到了361万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70%以上,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三项医保全部实现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异地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行。

二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建设逐步筑牢。2011年共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资金1.01亿元,投资建设精神病医院、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及农村卫生急救体系等卫生项目。基层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三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效明显。全市11个县(市、区)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15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基本药物采购价格大幅下降,门诊次均费用和住院次均费用不断降低,就诊人数逐步增加。

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千家万户。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以免费或补助方式向群众提供,艾滋病防治、地中海贫血防治等特色医改项目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强基层”目标夯实了基础。

五是体制机制建设迈出新步伐。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全面展开,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人事管理 2

和收入分配机制改革逐步深化。稳定多元的基层医疗机构长效补偿机制初步形成。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我市医改工作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的负责同志对医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不足,还存在畏难发愁情绪,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信心,对医改工作局限于一般性的部署,抓落实的力度不够,等“钱”改革思想重。二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资金投入压力很大。三是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欠账多、基础差,2011年,全市每千人口床位数2.40张,低于全区平均2.91张水平。三是医务人员总量不足,基层卫生人员缺乏,2011年,我市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2.80人,低于全区3.33人水平。四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进展还不平衡,新的运行机制尚需完善,运行还不稳固,绩效工资制度的激励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公立医院改革进展缓慢。五是医改办系统人手少、队伍不稳定,造成协调不够、部门配合不力、信息不畅。

总的来说,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始步入深水区,难点问题集中显现,体制性矛盾集中暴露,改革面临的困难更多、挑战更大,必须充分认识医改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但也要看到,与改革的起步阶段相比,也存在很多有利条件和重大机遇:一是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化,深化医改已经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二是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推进医改的基本路径已经清晰;三是改革的基础更加扎实,医改经验积累丰富;四是经济发展为医改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更为雄厚的物质支撑。

我们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准确把握形势,充分认识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实现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重要途径,深入推进医改是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公平和谐进步的重要内容。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持续前行,才能巩固和发展前一阶段的改革成果,取得更大进展。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五大工程”部署要求,以民生保障提升工程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创新争先的精神、扎实有效的措施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强化执行力,坚决打好这场硬仗,全力推进医改工作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二、进一步把握好深化医改的重点

当前,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时期,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起步与展开的衔接时期,做好当前的医改工作,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方向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行动。各级各部门必须牢牢把握工作重点,推动各项工作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以推进全民基本医保为目标,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基本医保关乎国运、利及个人、惠及子孙,它一头连着“需方”,一头连着“供方”,与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药品保障供应体系密切相关,是医改的关键环节。要坚持把建立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构筑社会安全网作为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核心内容。在2011年医疗参保(合)率达到 96% 的基础上,进一步查遗补漏,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医保,努力实现全民医保。要按照国家

和自治区的要求,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 240元。要全面实施门诊统筹,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要逐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研究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和无负担能力患者的医疗保障新机制,提升保大病的能力,逐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切实巩固医疗保障成果。

(二)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要把巩固完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及相关改革成果作为今年医改的重点之一,把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到政府投资建设的村卫生室。要紧紧抓住规范采购这个关键环节,认真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供应及时、安全有效,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负担。要加大对基层机构综合改革的财政投入,发挥医保支付资金的重要补偿作用,逐步调整服务收费项目,全面实行门诊一般诊疗费制度,确保基层机构正常运转。进一步完善人才到基层服务的政策,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特设岗位试点工作,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构建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体制,实现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两覆盖”,落实乡村医生补偿和养老政策,保证村卫生室正常运转,保障村医合理的收入,确保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网底”不破。

(三)以改革试点为突破口,探索公立医院发展的新模式。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制定县级公立医院多渠道补偿政策,建立富有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和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等措施。统筹规划市级医院、县级医

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协作,建立和完善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全面推行便民惠民措施,围绕改善病人就医感受和就医环境,创新医院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积累和总结改革经验,积极稳妥扩大改革范围。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消除政策障碍,实行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加快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外在推力。

三、加强领导,团结协作,形成推进医改工作的强大合力 医改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政府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艰巨,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督导考核,确保医改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区医改工作负总责,要定期听取汇报,对一些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分管常务工作或医改工作的负责同志要具体负责,分管卫生的负责同志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推进医改上。各级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沉,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研究制定推进改革的政策措施。要建立健全责任制,把任务明确分解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加强团结协作。医改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本着对我市发展改革事业和对全市四百万父老乡亲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职责,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相配合,加强沟通,同心协力,共同推进医改各项工作。发改、医改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各级医改办的力量,务必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将其实体化;卫生部

门作为改革的主力军,要全力以赴;财政部门要保证补偿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建立起财政补偿的长效机制;人社、机构编制、物价、食品药品监管等各相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在人事分配制度、编制管理、价格机制、监管机制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

三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医改是建立在民心之上的德政工程,必须千方百计保障投入。各县(市、区)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机构,完善筹资机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医改所需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要把加大投入与建立机制结合起来,发挥好投入效益。要认真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核定和差额补助办法。要强化资金监管,防止浪费资金和违法违规使用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真正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四要充分发挥医务人员改革主力军的作用。医改工作艰巨复杂,各项改革要靠医务人员去实践、去落实,改革的成果也需要医务人员去传递、去体现。在推进医改中,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撬动扛杆,用足绩效增量工资政策,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要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要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医务人员更受尊重。要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引导教育广大医务人员秉承职业操守,不断增加业务本领,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各级卫生部门作为医药卫生行业的主管部门,是医改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争做改革的领头羊,切实做好医改政策的宣传解释和培训引导,深入挖掘医务人员改革的潜力和动力,确保医改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

五要强化督导考核。要进一步完善医改工作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起按月通报、按季考核、全年评估的医改绩效考核机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要及时公布医改工作进展,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严格落实问责制,对弄虚作假、违反政策规定等违纪违规行为,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常务副市长在2010年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5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动员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要求,部署我市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改革发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市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两大目标”奠定良好基础。下面,我就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治理商业贿赂,把治理商业贿赂作为2006年反腐败工作的重点。胡锦涛总书记今年1月6日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要“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坚决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2月1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2006年廉政建设的重点。2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又对治理商业贿赂作了专门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9号),又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对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章猛进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的省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并于3月14日召开了全省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治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充分认识治理商业贿赂的重要意义。

(一)治理商业贿赂是打造“平安XX”,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打造“平安XX”,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大任务,体现了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商业贿赂严重违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特征和要求,败坏了社会风气,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破坏无法估量。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群众矛盾,理顺群众情绪,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治理商业贿赂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商业贿赂是近年来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经营者通过给予财物等手段获取交易机会或其他利益的不正当行为。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法规、政策、措施以及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商业贿赂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蔓延,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大公害。抓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有利于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有利于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有利于营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互促共进的良好经济发展环境。

(三)治理商业贿赂是惩治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商业贿赂虽然发生在经营者的交易活动中,但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有着密切关系。治理商业贿赂,必须切实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严肃查处政府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参与或干预企事业单位经营活动、谋取非法利益和索贿受贿行为,以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明显成效,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另外,开展这项工作,也是规范政府依法行政,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既有利于保护干部和国家公务人员,又有利于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明确任务,迅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这次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浙江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和有关法律法规,统一部署、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坚决纠正在经营活动中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另一方面依法查处违反法律法规,给予和收受财物和其它利益的商业贿赂案件。要通过专项治理,坚决遏制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逐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这次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力争通过一年左右时间的集中治理,达到三方面的预期效果:一是使一些地方和行业商业贿赂蔓延的势头得到遏制,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和单位得到有效整治;二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问题基本消除,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明显减少;三是初步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治理商业贿赂的工作格局和长效工作机制。

这次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点是,着力解决公益性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严重破坏市场秩序的商业贿赂问题,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

我市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动员部署阶段,时间安排在3月份,重点是制定治理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做好动员部署。同时,要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形成治理商业贿赂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阶段是自查自纠和依法查处阶段,时间安排在4月至9月,重点是各地、各部门组织对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企事业等单位的不正当交易行为进行自查自纠,对大案要案依法进行查处;第三阶段是巩固提高阶段,时间安排在10月至12月,重点是建立健全治理工作的有关制度和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这三个阶段的工作都非常重要,环环紧扣,缺一不可。其中第二阶段是整个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点。各地、各部门要按照《XX市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细则》,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抓紧制定专项治理方案,把工作方案定细,工作要求定严,工作措施定实;抓紧开展自查自纠,认真抓好摸清底数、查找问题、依法处理、切实整改、强化督查五个环节,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确保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加强领导,协调推进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牵涉的部门多,工作难度大,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加强领导,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把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作为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把握政策界限,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正确把握治理方向。要组织调研,了解和掌握本行业本单位商业贿赂问题的情况,对在治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掌握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地、各部门要健全组织。市里已成立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我担任组长,市纪委、市委办、市府办、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法院、市检察院等29个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纪委、监察局,具体承担日常工作。各县(市、区)和市政府各部门特别是重点治理领域的主管部门也要抓紧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为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各级治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网络站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负起商业贿赂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加强工作指导,搞好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促进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的落实。要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建立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检察、公安、审计、工商和纪检监察等系统举报投诉网络的作用,畅通发现商业贿赂问题线索的渠道。为了方便群众反映和举报商业贿赂问题,这次会议结束后,市纪委、市监察局、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工商局等5家单位将公布举报电话。要加强各级治理办之间、治理办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务求实效。要定期报告工作进展情况,从3月份开始,各县(市、区)和市政府各部门每个月月底都要把开展工作的情况和成效,书面报告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重要情况和大案要案要及时报告。要注意总结和推广治理商业贿赂的成功经验,加大政策指导和制度创新的力度,实施有效的工作指导。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要加强上下沟通,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做到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形成治理商业贿赂的合力。

(三)把握政策界限,加大查处的力度。对商业贿赂问题,总的政策是自查从宽、被查从严。要根据错误事实、情节轻重、影响大小和认识态度等,予以区别对待,对情节轻微的,以批评教育和自我纠正为主;对虽有问题,但能主动说清并认识错误的,可以依据有关规定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对在某些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结合纠风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对自查自纠不力的企事业单位,上级主管(监管)部门要加以督导。对拒不自查自纠、掩盖问题的,一经发现,要从严处理。查处案件要准确适用法律和政策,严格区分罪与非罪,坚持宽严相济。要敦促有商业贿赂问题的单位和人员向执纪执法部门主动交代。对主动交代问题并积极退赃的,依法给予从宽处理。各级检察、公安、审计、工商和纪检监察等机关和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办发〔2006〕9号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家工商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对已掌握的案件线索,包括在自查中发现的涉嫌违法违纪的问题,要组织力量进行查处。要突出查办大案要案,对性质恶劣、情节严重、涉案范围广、影响面大的商业贿赂案件,依法从严处理。重大典型案件要予以曝光,惩一儆百,增强震慑力。要严肃查处涉及国家公务员在商业活动中收受贿赂的行为。

(四)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各级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逐级开展督查活动。市治理商业贿赂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开展行业自查自纠、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和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促进专项治理工作的落实。各地、各部门也要积极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本地区和本行业、本系统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工作进展慢、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地方和部门进行重点督查。同时,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等社会监督的作用。

上一篇:汽车消费税下一篇:个人困难补助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