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全市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2024-10-22

副市长在全市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精选5篇)

副市长在全市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篇1

(2004年10月19日)

一、充分肯定今年电力迎峰度夏工作

今年以来,特别是在夏季缺电60万千瓦、电力缺口近50%的用电极其严峻的形势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各行各业和城乡居民,全民动员、积极行动,“让电于民,节电为工”,共同创造和维护和谐、有序、平安的用电环境,共度用电难关,打赢了高温缺电战,确保了全市供用电秩序稳定和电网运行安全,取得了迎峰度夏的胜利。对此,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人民群众是满意的。

今年的夏季极不平常,是我们在去年遇到“非典”危机后的又一次严重的“缺电”公共危机。在危机面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把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全市供用电秩序的基本稳定,保证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用电,保证居民能点上灯、看上电视、学生能亮亮堂堂做作业,作为迎峰度夏有序用电工作的目标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思想统一,领导有力,责任到位,工作扎实,“开源、节流、有序”用电的各项措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有序用电办公室科学合理地制定迎峰度夏用电方案,在原有五级有序用电方案的基础上,专门制订了迎峰度夏的高、中、低三套紧急预案,以应对不同的电力严峻形势。特别在7月23日前后,用电指标发生很大波动的时候,以务实、严谨而又灵活的工作作风,及时出台行之有效的用电方案,把限电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县区和乡镇政府以保一方平安的高度责任感,克服点多面广的困难,全力以赴做好负荷包干到线的有序用电管理工作,采取分片负责、督查与处理相结合等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稳定供用电秩序。电力部门加快电力建设与改造步伐,严格调度管理和安全管理,保证了电网供电能力不受限制和安全运行。公安、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各种危险点的检查、监督和督促整改,有效地强化了各项预控工作。新闻部门和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及时报道供用电形势,宣传有序用电、节约用电的措施和经验,增强供用电信息的透明度,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广大工商企业识大体、顾大局,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让电于民,为夺取迎峰度夏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群众纷纷行动起来,以少开一台空调、少点一盏灯等实际行动,大力节约用电,共度用电难关。

通过全市上下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取得了抗缺电的阶段性成果,迎峰度夏顺利完成。在夏季电力供应最为紧张的时期,在所有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开四停三”,甚至部分地区实行“开三停四”的情况下,湖城居民未拉一次电,农村居民照明保证率达到98%,农业生产用电基本得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正常,重要部门单位、重要用户和重大活动及城市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用电得到保证,全市社会秩序保持安定。

二、继续抓好今后一段时期的供用电工作

吕祖善省长在全省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今明两年是迎接缺电挑战的‘闯关’之年。有序用电工作还任重道远,我们要继续做好艰巨的抗缺电思想准备,同时更要有破解电力瓶颈制约的紧迫性”。XX市长在贯彻省会议精神时强调,“要坚持有序用电不放松,开足马力生产不放松,节约用电不放松”。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思想更重视、领导更加强、责任更落实、措施更有力,再接再厉、全力以赴抓好今后一段时期的供用电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

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今年迎峰度夏已经顺利完成,但有序用电工作不能稍有松懈。刚才,市电力局顾卫民局长对今冬及明年的供用电形势进行了客观深入的分析判断。形势还很严峻,困难还很多。对此,我们各级各部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对XX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XX市民安居乐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加强有序用电和破解电力瓶颈制约作为当前政府工作的突出重点,坚定信心,连续作战,主动应对,克难而进,竭尽全力,狠抓落实,努力保持全市供用电秩序稳定,为“平安XX”建设、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和为明年工作开好局创造良好的电力环境。这也是我们各级各部门贯彻中央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行动。

二要进一步加强有序用电。实践证明,实行有序用电是缓和当前电力供需矛盾、发挥有限电力最大效用的有效手段。刚才,市有序用电领导小组办公室沈志俭主任全面总结了夺取电力迎峰度夏胜利的做法和体会,这也是今后开展有序用电工作的宝贵经验,需要继续坚持和不断发展。各级有序用电办公室要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狠抓落实,充分履行好政府管电的职能。要建立健全有序用电常态工作机制,有序用电的机构、网络、力量等要继续保留并进一步加强,有序用电的制度、措施、考核等要继续坚持并进一步完善。要进一步加强电力的科学调度、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当前要做好今冬及下阶段电力负荷的预测和错峰限电方案的修缮,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电力负荷现场管理系统的安装进度,增加负荷管理的控制面和管理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加强电厂、电站、电网以及自备柴油发电机的安全管理和检查,特别要加强对柴油发电机工作人员的培训,确保供用电安全。同时,要加强有序用电监督检查,严肃有序用电纪律,进一步把宝贵的电力资源充分利用好。

三要进一步加快电力建设。电力建设必须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目前,全市电源电网建设情况总体良好,各地都在千方百计抓紧加快在建工程的建设和计划项目的报批。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落实《关于加快XX电网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做好电力建设的规划、审批、征地和政策处理等工作,支持电力建设工程尽早开工、尽早投运,尽早受益。电力部门更要从促进XX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真做好项目的申请、批复、资金筹措和建设管理,争取上级对XX有更多的电力投资。当前,电力部门要加强在建的所有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与各方密切协作,保证按计划及时投运。要进一步完善XX电网,坚决消除电网的瓶颈制约因素,做到不因电网原因而影响XX市的用电,特别是工业园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要加强反窃电和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杜绝阻扰电力工程建设的情况发生。

四要进一步倡导节约用电。缓解电力瓶颈制约,除有序、开源外,根本上还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各级各部门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思路,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积极指导和抓好高耗能行业的调整和技术改造,加强节能监测,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强化用科技手段节电节能,积极推广应用新型的节能产品,降低能源消耗水平;大力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各种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措施改变用电方式,降低电力消费量和负荷水平,提高电力利用效率。要加大节电节能的宣传力度,各级机关要带头,广泛动员全民节电,努力形成厉行节约的社会氛围。要动员和指导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在节约用电、科学用电的同时,充分利用目前及明年元旦、春节等电力相对宽松的有利时机,开足马力生产,争取弥补让电的损失,力争实现既定的目标。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x年十月二十一日

副市长在全市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篇2

市委、市政府对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视。李志刚市长亲临大会并将作重要讲话。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引领全市旅游战线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旅游兴市”之路,强力推进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下面,我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学习贯彻全国和全区旅游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于2012年1月12-13日在广州召开。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在大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会议分析了2012年旅游业发展总体形势,明确了今年重点抓的九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作用。二是认真落实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消费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培育旅游消费热点。三是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加大入境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四是坚持不懈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构建人民群众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旅游环境。五是大力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六是加大旅游业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七是扎实抓好旅游教育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八是加强跟踪督导,大力推动 41号文件全面贯彻落实。九是转变工作方式,加强旅游部门自身建设。

全区旅游工作会议于2012年2月16日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副主席高雄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自治区旅游局局长陈建军总结了2011年全区的旅游工作,并对2012年的工作重点作了部署。2011年全区旅游业发展得到国家旅游局和自治区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国家旅游局专门发了贺电,祝贺去年自治区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接待入境过夜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突破10亿美元。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自治区政府马飚主席为此作了重要批示。郭书记指示,全区旅游行业要“在新的一年里抓住机遇,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走出一条符合广西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做大做强我区旅游产业”,马主席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加快打造旅游目的地,加快旅游强区建设步伐,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治区领导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到旅游工作中去。桂林旅游对全区旅游贡献很大,入境人数、收入都超过全区总量一半。自治区对我市举办旅游博览会、旅游纪念品展销、旅游标准化建设等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会议明确了今年重点抓的八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贯彻中央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将旅游工作全面融入到自治区中心工作中;二是树立大融合、大市场、大产业、大发展观念,推进旅游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三是千方百计培育旅游消费热点,扩大旅游拉动内需的作用;四是加快构建“两区一带”旅游发展新格局,推进旅游“四区”建设步伐;五是以“天下风景,美在广西”品牌为抓手,继续加大整体旅游形象宣传,深化旅游市场开发;六是坚持不懈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构建人民群众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旅游环境;七是全面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信息化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八是大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旅游部门自身建设和廉政建设。

二、2012年全市旅游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2012年全市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和自治区重大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全国、全区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国内外形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旅游兴市”之路,以扩内需、保增长为核心目标,围绕“两改一融合一示范”、全面实施“五大工程”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力推进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境外、国内市场两手抓,提服务、优环境、育品牌、建精品、保民生、促和谐,走旅游产业化发展之路,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提升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促进旅游业向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转变,加快推进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山水名城取得新成效。

预期目标:2012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25%。

三、2012年全市旅游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2012年全市尤其是旅游行业要围绕“加快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核心,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支持,力争《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得到国家批复。发改、国土、财政、商务、林业、环保、海关等部门要切实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联系,争取相关政策和工作支持。重点做好“一推二抓三融合四建设”四大方面工作,以大融合开发大市场,以大市场打造大产业,以大产业实现大发展。

“一推”:全力推进以世界旅游城建设为重点的项目建设。

坚持把桂林世界旅游城作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点和广西旅游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区,强力推进桂林世界旅游城这个“一号工程”。要按照“一点三星三区”旅游空间结构,加快桂林世界旅游城各功能区和各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万福休闲旅游区、桃花江旅游度假区、罗山湖体育休闲产业园、国家森林公园、桂林国际旅游商品批发城改扩建、高新七星区甲天下大剧院、雁山愚自乐园地中海俱乐部、桂林·香港3D国际城动漫产业园、桂林国际足球产业园以及中华桂林航天城、平乐漓江小镇、兴安灵渠、龙胜龙脊、恭城山寨-水寨、象山景区中法合作项目、彭祖坪生态旅游景区、瑶族千家洞古镇、桂林印象兰花谷旅游生态休闲度假区、桂林冠岩旅游泽润大酒店项目等一批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加紧会仙湿地公园前期工作。今后凡是在星级酒店建设、国际酒店品牌引入,其功能区划分、规划、设计等方面市旅游局要介入指导和服务。各(县)区、市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实施旅游总体规划,全市要形成狠抓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力支持和推动以旅游项目建设为重点的各项旅游工作。

“二抓”:抓旅游体制机制创新和深化旅游市场开发。

抓旅游体制创新,就是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整合政府可调控的涉旅资源,统筹市级旅游行政管理职能,形成“旅游产业综合抓”的格局。进一步充实旅游行政部门管理职能,强化旅游规划、旅游产业布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市场监管等宏观调控职能,构建权责对等、合理、高效运转的旅游管理长效机制。加快成立桂林市旅游行政执法监察支队。旅游部门要提升协调、融合的能力,单打独斗做不成什么事,要主动协调、争取支持、各记其功。积极推进旅游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漓江游览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漓江游览经营机制,多部门合作联动,全方位提升漓江景区品质。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探索完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的旅游景区发展机制。

抓深化旅游市场开发,就是要强化营销、创新业态。

——深化旅游市场开发。要通过自己发力和善于借助外力等方式创新营销手段,提高营销效果,不断巩固和拓展原有市场,大力开发新市场,努力快速扩大高端市场份额。积极争取和支持开辟新航线。加强市场广告宣传和客源地旅游促销力度。加大桂林旅游形象宣传特别是产品宣传。建立旅游客源地桂林旅游营销中心。拓展旅游新市场,促进旅游市场高效益有序增长。要加大财政对旅游业发展的投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旅游营销、重大旅游产业化项目推进、企业做大做强等。同时,深化旅游标准化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巩固扩大阳朔、兴安乐满地旅游标准化建设成果,推进漓江游览及各景区景点服务质量标准化管理,加快乡村旅游标准化、品质化建设,逐步实现旅游标准化全覆盖,全面推进桂林市旅游标准化建设。

——创新旅游业态。着力打造提升4条旅游发展轴带,培育自然观光、休闲度假、专项主题三大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水路、公路、自行车三大水陆游线,形成七大旅游品牌。打造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和观光休闲农业示范点。大力发展高尔夫游、自行车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徒步游及攀岩、科学探险等旅游产品,推动旅游高端化、差异化、精品化发展,着力解决产品结构性供给不足的矛盾。同时,加快旅游产品创新,使游客白天有看的,晚上有玩的,走时有带的。推进以漓江旅游产品多样化为核心的产品创新,加快开发城市休闲度假等深度体验的新产品。实施旅游纪念品品牌化战略,举办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生产各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努力完善旅游纪念品设计、生产、销售体系,支持、打造、开发一批新的旅游纪念品。

“三融合”:推进旅游与信息化的融合、旅游与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新城与老城的融合。

——旅游与信息化的融合。市工信委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积极申报“国家旅游信息化试点城市”。加快推进现代旅游电子商务建设。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游客为核心的现代旅游电子商务营销新体系。旅游与金融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力争桂林成为全国首批“旅游刷卡无障碍示范区”城市。全面建设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开启智慧旅游城市建设。

——旅游与文化等相关产业的融合。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坚持旅游文化互动发展。文化部门要深入挖掘桂林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重点扶持打造《印象·刘三姐》、《山水间》、《夜王城》等独具特色的文化演艺旅游产品体系。要以开放的思维思考桂林特色文化,尝试游客参与“百姓大舞台”的新形式,努力把桂林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新亮点。积极推进靖江王府及王陵、甑皮岩、古灵渠、各类博物馆以及秀峰区鲁家村民俗旅游村、高新区创新创意文化旅游园区、雁山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做强做精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桂林世界旅游城独特的文化体系。探索开发体育旅游、休闲养生旅游等特色旅游,推进工业旅游、观光农业旅游开发,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继续精心办好第六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第三届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第二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以及县(区)旅游节庆节事活动。

——新城与老城的融合。打造“最美城市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区”。按照“疏解老城、提升品质”的指导思想,进一步配套完善市中心区的文化旅游元素和休闲服务设施,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在桂林城打造以象山景区至伏波山景区为轴线,涵盖正阳步行街、王城东巷、西巷、靖江王府等街区、景区的“最美城市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区”,同时也是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载体和新的旅游消费热点,下大力气提升桂林城市中心区的旅游核心竞争力。辖区政府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推进休闲区建设工作。把即将于今年五月推出的“梦幻桂林·数码象山”4D夜景灯光秀、大型玄幻杂技歌舞秀《山水间》、正阳文化旅游步行街、滨江民俗演艺休闲街、桂林文化书市及着手创意策划的王城夜游串成一体,打造成为集现代声光电艺术、杂技歌舞艺术、民间民俗历史以及特色咖啡馆、茶馆、书店、酒吧等不同业态的有机聚集,形成桂林最美城市中心文化旅游休闲区。加快打造桂林世界旅游城独特的文化体系,充分考虑新区与老城之间的功能、设施及空间结构上的协调建设与互动发展。

“四建设”:加快旅游诚信体系建设、旅游监管体系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法律法规管理标准化工作,营造旅游主管部门依法行政、旅游企业依法经营的法制环境。完善旅游企业信誉等级评估、重大信息公告及旅游违规、投诉公示制度,依法高效处理每一起投诉,严密监控和妥善处理网络舆情,严厉打击强迫消费或者变相强迫消费行为。金融部门要积极推进旅游企业银行征信体系试点工作。培育和打造“诚信桂林”品质旅游形象。

——加强旅游监管体系建设。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促进旅游业监管逐步向旅游市场管理转变。市公安、交通、旅游、物价、文化、工商、卫生、质监等涉旅部门要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提升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加快旅游市场监管数字化建设。重点强化漓江游览秩序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旅游市场管理和旅游突发事件中的指挥、组织和协调作用。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增加旅游咨询服务站网点建设。完善旅游交通通达系统。改造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及功能,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着力加强旅游安全和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制定完善旅游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巩固旅游试验区成果。

——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从业人员晋级考核与培训机制,建立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桂林旅游发展的人才培养和开发机制。整体提升一线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大力开发旅游紧缺人才。通过举办导游员大赛等方式,培养选拔一批优秀导游员。通过定期举办县区旅游局长、旅游专业人员培训班等方式,统筹和提高旅游行政管理人才队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旅游高技能人才队伍、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队伍等五支人才队伍建设。

副市长在全市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篇3

(2012年3月)

一、总结经验,乘势而上,将体育事业融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工作大局

2011年全市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进步,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是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二是竞技体育实力稳步提升,体育后备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竞赛成绩不断提高,成功举办了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三是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市游泳中心改造等项目对体育事业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四是体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五是体育法制建设、提案办理、综合治理、体育外事、人才培养等基础保障工作扎实推进。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是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实现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一年。体育事业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实现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必将成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有力支撑。

首先,体育事业能够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体育事

业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和精神风貌。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化。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还可以起到提高生活品质,缓解精神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其次,体育事业能够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体育竞赛中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能够增强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攻坚克难,挑战极限、“更快更高更强”能够更好地体现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突显新时期社会人文精神。因此,充分利用和发挥好优秀体育文化,不仅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人文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可为我市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第三,体育产业能够有效增强城市软实力。体育是社会事业,也是重要产业。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充分证明体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外交流的大舞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生活的必要元素,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体育产业作为耗能少、关联度高、拉动性强的绿色产业,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拉动消费、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中的作用,把体育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我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跳出体育看体育”、“立足全局看体育”,要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历史条件下体育事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总结经验,认清形势,明晰思路,把握机遇,自觉将体育事业融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大局中,主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突出重点,攻坚克难,推动体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建设体育强市目标,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多措并举,确保实效,全面推动各项体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全力办好第十二届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我市将于今年9月份举办第十二届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这项工作是市长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在全球奥运年大背景下,通过举办特色体育盛会,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提升邯郸形象的一项体育工程。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办好本次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的重要意义,主动支持,积极配合,提高认识,努力把本次大会办成一次高水平的太极盛会。一要组织领导到位。体育部门要尽快完善大会总体方案,按程序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审订。各有关县(市、区)和市有关部门也要结合本单位的职责任务成立相应组织,组建专门班子,确保机构、人员、任务“三到位”。二要严明

工作责任。各项筹备工作都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层层落实任务。各单位要做到定领导、定任务、定标准、定责任、定时限,环环紧扣,一抓到底,确保落实。三要注重工作细节。各牵头单位要尽快制定相关活动的实施方案,尤其是开幕式、闭幕式等大型活动的实施方案一定要细之又细,要反复推敲,反复论证,确保各个细节周密严谨,精益求精。四要充分发挥市体育局的主导作用。市体育局作为全市体育工作的主管部门,在运动大会举办工作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组织工作中要继续发挥主导作用,集中精力、人力、物力,认真筹备,全力推进。五要统一协作,密切配合。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既要按照任务和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切实强化协作和配合意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切实凝聚强大的工作合力,全力以赴把本次大会办成一次圆满精彩、团结奋进的太极盛会。

(二)全面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步伐。体育设施是发展体育事业的基础条件,没有良好的体育设施,就会制约我市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们要抢抓全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有利时机,超前谋划,加快进度,掀起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新高潮。市体育局要抓好三个重点项目建设:一是要圆满完成市游泳训练中心改造项目的建设任务。市游泳训练中心改造项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全市人民的也很关注,经过近三年的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其他

各项工程也在同步建设。希望负责工程建设的有关人员要牢记使命,严把工程质量,确保施工进度,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二是要加快市体育中心建设。市体育局要积极有为,加快项目的前期谋划工作,尤其是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上,要多想办法,力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三是加快市体育运动学校改扩建进度,这项工作已列入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高市长亲自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这项工作,并给了各方面支持。目前已完成征地审批和市财政前期费用支持等启动工作,希望有关县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尽快完成征地工作。要抓紧做好学生宿舍楼扩建改造的各项前期准备,尽早转入工程建设阶段。同时,各县(市、区)要加快县级综合体育场馆的谋划、建设、管理力度,已经建成的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功能;目前在建的要加快建设进度,尽快投入使用;已有谋划的要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争取政策和资金,力争早日开工;目前仍没有谋划的尽早启动,高标定位,将这项工作列入日程。

(三)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要以实施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出台《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为契机,突出重点环节,落实关键措施,加大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着重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广泛开展群众体育健身活动。要根据广大群众的需求,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日、重大节庆日、《全民健身实施条例》颁布等重大节点,大力开展有特色、有创意的体育活动,繁荣民间传统体育、特色体育,引进和创新科学时尚的健身项目,普及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增强多元化和个性化,提高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和实效性。二是继续推动群众性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坚持公共体育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快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主城区以构建“一刻钟健身休闲圈”为目标,重点做好两河沿岸百里健身长廊建设工作、社区配套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和十小便民工程;各县(市、区)重点做好建设县级全民健身中心、乡镇体育健身工程、新民居农村体育健身设施等工作。三是打造特色群众体育活动品牌。除继续加大太极拳特色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外,重点扶持龙舟、自行车、登山等一批特色项目,逐步形成“活动有特色,各县有品牌”的群众体育活动新格局。四是各县(市、区)政府将“三纳入”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要把全民健身工作的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尽快制定本县(市、区)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民健身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将把“三纳入”工作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制定工作作为县(市、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竞技体育是体育水平最显著、最直观的标志,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是竞技体育永无止境的追求和生命力所在。竞技体育的发展要坚持后备人

才培养和训练比赛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力量寻找突破点,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全市竞技体育水平。今年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做好省七青会参赛工作。要以“巩固优势项目,突破弱势项目,打造精品项目”为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参赛计划,扩大优势、缩小差距,增强竞争力。二是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继续推进实施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业余训练基地的扶持工作,对于好苗子要及时发现、科学选拔、合理输送,不断充实我市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资源,重点发现培养一批在国家级、国际级赛事中具有夺金争牌实力的尖子运动员。三是进一步提高业余训练水平。继续完善“训科医一体化”机制,加强训练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大力加大优秀教练员引进力度,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熟练、敢打硬仗的教练员队伍,推动全市业余训练水平不断提高。

(五)全方位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是一项朝阳产业,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对我市“调结构、转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要注重培养新的产业类型。除了体育用品零售、体育表演、体育彩票销售等产业类型外,要充分借鉴外地经验,培养以极限体育、户外运动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类型,扩大体育产业的内涵,为体育产业寻找新的增长点。二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要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相关政策,树立“大产业”的理念,引导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到体育产业的发展中来,形成“多元化投入、多

样化发展”的体育产业型格局。三要加强对体育市场的管理。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我市市情的体育市场管理规定,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体育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全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体育工作,切实把体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体育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经费投入、设施建设、政策引导、依法管理等问题。各级体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职尽责,创新工作机制和体制,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推动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二)加强队伍建设。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学习、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全市体育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体育事务的能力。要关心体育干部的成长,热心为教练员、运动员、职工排忧解难,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健全“体教结合”机制。“体教结合”是促进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要落实好公办体校的教育规划、文化课教师选派和管理等要求,编写符合运动员特点的基础教育教材。鼓励体校毕业生、在役运动员以多种方式接

受高等教育,对于体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定要保证必要的文化课学时和教学内容,配齐配强师资力量。

副市长在全市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篇4

一、责任要到位

各级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本区域、本部门春运工作的责任,尽快制定春运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自始自终扎实抓好运力组织、运输畅通、安全正点、热情服务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市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加强统一协调,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高度衔接。春运期间,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和火车站、汽车站,要坚持领导带班制度,带班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强化现场管理,确保春运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二、运力要到位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及时掌握客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运输方案,周密合理安排运力,并根据动态变化及时增加运力,提高运输效率,避免发生旅客滞留现象,让旅客“走得了、走得好”。铁路部门要发挥运输量大、运距长、全天候的优势,及时向社会公布春运临客信息,方便广大乘客。公路部门要做好城市间和省、市间的公路客运直达运输。港航部门要抓好水上客运。公交部门要重点做好与火车站、汽车站、水运渡口的交通衔接疏运。同时,交警、城管执法等部门要特别关注城区内春节期间道路拥堵现象,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城区道路畅通和交通有序。

三、监管要到位

各级各部门要克服春运工作“年年搞、老一套”的麻痹思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观念,严格落实运输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有效保障交通运输畅通、安全。要抓好源头,坚持统一进站发车,实现人车分流。严把售票关、检票关和出站关,严禁客车超载出站和人货混装。严查死堵易燃、易爆、危险品进站上车。各级各部门要忠于职守,发挥职能作用,及时了解掌握本地、本部门春运动态,注重道路行车安全,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地明查暗访,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四、预案要到位

春运期间要重点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各项工作。据市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运期间我市天气状况并不乐观,出现阶段性低温和强降温过程的可能性较大。对此,市应急办要牵好头,市气象部门要加强天气预测和信息发布,各相关部门要认真总结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下保障春运安全畅通的工作经验,健全、完善春运应急方案,一旦发生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和突发性事件,立即启动应急方案,保证道路安全畅通。同时,要组织好应急队伍、储备好救急物资,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一旦发现情况,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五、服务要到位

副市长在全市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篇5

重点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按:1月23日,市政府召开全市重点建设工作会议,XX市长、XX常务副市长分别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现将两位领导的讲话要点印发给大家,请认真贯彻执行。

XX市长的讲话要点

一、要鼓劲,衔接之年,成绩显著,必须充分肯定

去年是实现“十五”目标的冲刺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和制定2020年远景规划的衔接年,是本届政府推进“建设大城市,实现新跨越”的关键年,也是攻坚破难、加快建设、多出亮点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咬定目标,狠抓落实。通过抓前期、抓进度、抓质量、抓服务、抓整治、抓冲刺,全市重点建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为四个特点:

1.重点建设投资再创新高。去年,尽管面临持续趋紧的宏观形势和严重的要素制约,重点建设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重点建设投资达到141.7亿元,创历史新高,完成计划的108.9%,与上年相比增长36.9%,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投资的34.38%。

2.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宣杭铁路复线XX段、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一期、乡镇康庄工程等一批交通项目的竣工运行,缓解了我市交通瓶颈制约,增强了我市对周边城镇和农村的集聚力和辐射力;XX船闸扩建工程、XX防洪一期工程、长兜港二期拓浚工程等一批水利项目的竣工运行,改善了我市的水运条件和防洪抗洪能力;三环北路东延、XX大道、红旗路西延二期、南街北延等一批路桥工程的相继竣工,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布局更加科学合理;XX高级中学、XX图书馆、市中心医院综合楼等一批社会发展项目的陆续完工,进一步改善了文教、卫生设施,提升了城市品位。

3.重点产业项目进展顺利。金洲石油天然气钢管、栋梁粉墨喷涂铝材、创盛汽车钢板弹簧、振兴阿祥功能性亚麻产品等一大批产业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并发挥效益,为加快我市工业发展增添了后劲;美欣达印染、久立特钢、海尔空调、德能天然气发电、长兴水泥、澳普兰医科显示器等一大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为打造XX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大高科技产业化项目的投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项目前期工作步伐加快。全市已确立了重大前期项目100项,其中,已列入“十一五”规划的XX城际轨道交通、湖嘉乍(沪)铁路及XX南站、杭长高速公路二期、合溪水库、长湖申浙境段航道改造工程、XX港规划建设工程等一批事关我市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由于各级重视,准备充分,已取得重大进展。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支持。

二、要加压,开局之年,任务繁重,必须全力推进

新的一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起步年,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重点工程是根本、是关键,开好局、起好步,重点建设要先行,要当好先锋。重点建设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强化协调,强化氛围,强化推进,强化落实,使今年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尽快热起来、动起来、干起来,努力实现开门红,为我市增强“三力”、率先崛起当好先锋。今年重点工程要着重做好:

一是科学决策,深化细化项目规划。规划是重点建设的龙头,也是重点建设的纲。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规划,就有什么样的重点建设项目,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成效。因此,我们必须高起点规划,站在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率先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的高度,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规划委员会和专家的作用,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规划的设计理念,认真听取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建议和意见,确保每项工程建设与总体规划功能结构布局、总体景观艺术效果的和谐统一。规划一旦确定,我们必须非常严格认真地去执行,绝不允许随意变更,绝不允许无原则地谦让。

二是运筹帷幄,扎实推进项目前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对推进项目建设至关重要,甚至具有决定性意义。前期做得好,这个项目就能真正的启动,后期建设也才能顺利。前期工作做不好,项目根本无法推进。今年重点建设的前期工作任务很重,必须做实做透项目前期。同时,做好项目前期还要考虑好三个问题:首先,要依法依规。项目不能凭空想象,要考虑项目必须合法合规。违背规划的事不要做,违法的事更不能做。第二,要考虑需求。辛辛苦苦上一个项目,如果仅仅是为了让人们看“形象”,那就坚决不要做。考虑需求,就是要既考虑经济需求,又考虑社会需求。第三,要考虑到可行性。要考虑到土地问题能不能解决,考虑到资金有没有保障,考虑审批可不可行。在做项目前期工作的时候,要对这三方面的问题分析透、研究透,这样我们才能少走弯路,才能使我们的项目推进工作有可靠的保证。

三是真抓实干,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今年重点建设的任务重、时间紧,抓好工程建设进度至关重要。要在坚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积极推进前期,抓好开工,加快续建,确保投产。正在做前期工作的项目,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市、县区有关部门要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紧密配合,积极做好重点项目衔接和报批的工作;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要抓紧筹备,倒排进度,尽早开工,绝不允许因为我们主观的原因、自身的原因、工作的原因,而影响工程进展;在建、续建项目,特别是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电力、交通、水利和社会发展项目,要加快建设,按期完成,确保投资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是精益求精,严把严抓项目质量。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各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以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处理好建设速度、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的关系,把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强化管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程质量。一要认真贯彻执行项目的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合同制、竣工验收制,使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做到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二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工程质量的“二十四条”精神,坚决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和完善政府监督、施工企业自检、建设单位实行监理的质量监控体系;三要加快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保证措施,强化项目现场管理,努力在重点建设领域创出一批精品工程,真正使重点项目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亮点;四要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政府管理和社会监督,把工程质量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五是改革创新,强化项目绩效管理。对于重点建设工程,无论是基础性、公益性项目,还是竞争性项目,都必须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投入产出的预测。能否以较少的投入实现较高的产出,能否在投产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检验重点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尤其在当前经济实力和财政投入能力不强,土地、资金等要素趋紧的情况下,我们要有保有压,既要加大投入也要讲究效益。重中之重要确保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全局性项目。要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建立起程序科学、投向合理、运作规范、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投资效益的发挥。要注重重点建设与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要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评估制度,对建成投产项目进行综合考评。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提升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合理降低管理成本和建设成本,努力提高重点工程建设的效益。

三、要保障,实现目标,再创辉煌,必须狠抓落实

今天的大会,既是一个总结会、表彰会,更是一个动员会、誓师会。全市上下必须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团结奋进,攻坚破难,横下一条心,狠抓工作落实,使重点工程成为高效工程、亮点工程、精品工程、合力工程、惠民工程和廉政工程。为此要在五个方面抓好保障:

一要营造氛围抓保障。完成今年重点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大力宣传今年重点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把大家的精力进一步集中到完成今年重点工程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要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要大力宣传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新业绩,宣传重点工程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用榜样的力量鼓舞人心,激发斗志,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坚定加快发展,率先崛起的信心。宣传发动工作要与市重点工程的推进结合起来,与市委、市政府阶段性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好影响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突出问题。

二要强化组织领导抓保障。对今年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务求抓出实效。对重中之重的重点建设工程,要成立专门的工程建设指挥部,制定周密的工程实施计划,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严格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当前,要着重抓好各项工程的开工准备工作,努力为一季度开门红创造条件。特别是前期拆迁、补偿任务量大的城建交通等工程,要靠前准备,提前介入,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和政策解释工作,争取拆迁单位和拆迁户群众的支持。

三要强化要素供给抓保障。要千方百计,多管齐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破解土地资金等发展制约,完善土地、资金等要素供给保障机制,使有限资源向重点建设倾斜。按照“集约用地、促进发展,区别对待、确保重点,统筹安排、有机衔接”的原则,有保有压,应保必保,统筹安排全市建设项目用地计划和切块指标,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尽量满足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需要。加强重点建设项目与财政性资金、信贷资金的衔接和引导工作,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着力保证重点建设资金需要。电力、交通、邮电、供水等部门,要优先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政府投资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积极探索重点建设实施的新机制,支持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互动互补。

四要强化协调配合抓保障。落实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必须充分依靠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依靠相关部门和全社会的密切配合。目前,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杭湖宁沿线面临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重点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重点建设的组织、实施、管理方式都面临着新的变化。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机制,解决新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新格局。总之,要举全市之力,既快又好地推进各项重点建设,努力形成大合唱、大推进的氛围。

五要强化队伍建设抓保障。会不会抓项目,项目抓得好不好,反映的不仅仅是我们在这方面在全省、全市的位次,实质上是对我们各级干部、各级班子领导经济工作思路、知识、能力和水平的综合考核和检验。看一个干部是否有真本领,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个干部会不会抓机遇,会不会抓项目,会不会抓那些事关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大项目。建设一流的工程,必须要有一流的队伍。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重点工程的队伍建设,切实加强业务培训,要把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重点工程建设领域中去,全面提高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要支持他们的工作,理解他们的难处,关心他们的生活,把重点建设战线上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使重点建设成为出业绩、出人才、出干部的地方。要结合重点工程建设的实际,强化廉政建设,做到警钟长鸣。

XX常务副市长的讲话要点

一、要充分肯定去年重点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重点建设工作紧紧围绕“攻坚破难,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克服建设资金紧、土地审批难等诸多不利因素,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重点建设各项任务,使全市重点建设投资在连续4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去年,重点项目162项,总投资470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3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41.7亿元,创历史新高,超过计划8.9个百分点,比上年实绩增加36.9%。162项重点项目中,已开工148项,开工率达91.4%,列全省前茅。

二、众志成城,趁势而上,努力谱写重点建设的新篇章

(一)进一步强化加快重点建设的紧迫感

1.抓好重点建设是切实增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继续全面实施重点建设“六个百亿”工程。这是我们立足XX实际,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围绕增强实力、激发活力、彰显魅力,全力实施XX在长三角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而作出的战略决策。我们经常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的就是体现在重点工程建设上,体现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体现在为老百姓提高生活质量上,体现在一个又一个为发展、为环境、为老百姓的具体项目上。

2.抓好重点建设是实施增强“三力”、率先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就不可能推动XX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XX“率先崛起”战略;就不可能落实XX“建设大城市、实现新跨越”的奋斗目标。我们提出全面实施“六个百亿”工程建设,集中精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这场硬仗,就是要把它作为实施“率先崛起”战略的重要载体来抓。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建设,来带动XX的大投入、大建设,实现XX的大发展和大提高。

3.抓好重点建设也是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区域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近年来,我市基础设施投入明显加大、城市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已有所缓解,但我市的基础设施仍然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我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一定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再苦干几年、大干几年,实施好“六个百亿”工程建设,使XX经济发展的硬环境有一个质的飞跃,不断增强我市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明确今年重点建设的目标任务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本届政府工作的冲剌之年,是全力实施率先崛起战略的起步之年。重点建设要突出基础性、枢纽性、先导性和关键性的重大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建设。

具体目标是:按照计划,2006年,全市要实施185项重点建设项目,深化100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185项实施项目总投资552.2亿元,计划年内完成投资1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实施的185项重点建设项目中,工业科技项目53 项,当年计划投资36.3亿元;交通项目19项,当年计划投资30亿元;农业水利项目11项,当年计划投资8.8亿元;城建环保项目60项,当年计划投资46.1亿元;电力通信项目10项,当年计划投资14.5亿元;社会发展项目21项,当年计划投资17.8亿元。市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发改委和有关部门要围绕我市重点工程建设总的目标和原则,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稳步推进,确保各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三)全力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任务的落实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今年重点建设的目标任务,必须狠抓落实,如期完成。各地各部门要把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做早做实做细做精做好,切实保障重点建设有条不紊地顺利实施。

一是狠抓责任落实。重点工程涉及面广,涵盖领域宽,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和严格考核的工作责任制。今天,我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县(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重点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市发改委具体负责重点建设项目前期组织和实施中的协调工作,并做好督促检查;市经委、交通、建设、水利、电力、教育、卫生、民政等主管部门要对项目整体进展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定期督查、定期汇报;市发改委、财政、国土、环保、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项目的组织协调和配套服务工作;市重点办要加强对重点建设计划的管理和督查,建立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率、供地率等考核情况的公开通报制度;新闻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媒体、宣传典型、推广经验,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同时,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新机制,要从机制和体制上解决投资效益、工程质量和部门保护等问题。要求各地各部门从大局出发,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积极服务于重点工程建设。

二是狠抓资金到位。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更是重点建设的保证。随着重点项目陆续启动,资金需求越来越大,资金缺口问题越来越突出。一方面要建立市、县(区)财政性资金与重点工程计划配套协调机制。把计划作为市、县(区)财政性建设资金安排的依据和确保的重点,真正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市、县(区)财政性预算资金和纳入财政管理的各种政府性专项基金、土地出让金等均要调整支出结构,向重点工程倾斜,保证公益性项目建设;对列入国家、省和市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可通过国家、省有关部门及相关投资公司等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建设资金,满足建设需要。另一方面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和启动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我市民间储蓄资金总量较大,投资意识较强,积极性较高,要充分挖掘民间投资的潜力,最大限度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引导民资和外资参与重点工程建设;推行新型融资方式,积极组建各种类型的产业投资基金和信托基金,推广融资租赁,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项目。尽量用市外的钱办市内的事,用市场的钱办公用的事,用民间的钱办政府要办的事,用有限的钱办大的事。

三是狠抓项目供地。重点项目建设涉及资金、征地、拆迁、设计、施工及物资供应等诸多环节,其中征地拆迁、政策处理是难点中的难点,而且工作难度将越来越大。去年,因为征地的不落实导致很多重点项目无法按原定计划开工建设。但从XX今后的发展考虑,重点项目不能不上,征地工作也必须落实到位。重点项目建设用地,能争取省计划指标的要积极争取,列不进省重点的,市里想办法解决,折抵指标,复垦指标,要尽最大努力满足需要,一年解决不了分几年,一次解决不了分几次,有关部门不仅要在土地指标的安排上予以保障,而且在办理供地手续等方面给予照顾。

四是狠抓拆迁工作。拆迁难是天下第一难。在新的一年里要敢于拆迁、善于拆迁,勇于打“拦路虎”。拆迁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影响到部分群众的实际利益。因此,在政策许可范围内,项目建设单位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适当照顾群众的利益;群众的合理要求,一定要认真考虑解决;但是一定要依法依规,一定要按政策办事。中心城区一定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行动。不能各行其事,不能打小算盘,更不能乱开口子。同时,各级政府要坚持全局观念,树立大局意识,担负起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把工作做深、做细、做透、做实,确保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五是狠抓项目前期。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和深度对项目的顺利推进意义重大。如何做好重点建设的前期工作,我认为还要继续强调“七个抓”:一要统一思想抓前期;二要明确任务抓前期;三要攻坚破难抓前期;四要强化责任抓前期;五要强化制度抓前期;六要分管领导抓前期;七要精兵强将抓前期。具体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近期建设规划,围绕“建设大城市,实现新跨跃”的奋斗目标,尽快做好XX城际轨道交通、湖嘉乍(沪)铁路建设工程、杭长高速公路二期、合溪水库建设工程、天荒坪蓄能电站二期、长湖申浙境段航道改造工程、XX港规划建设工程等一批关系到XX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一定要形成储备一批、前期一批、建设一批、谋划一批、争取一批的良性循环。要注重建设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协调性,避免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规划互相“打架”,影响重大项目的实施进程。各县(区)重大项目前期办要确实担当起当地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综合平衡及牵头协调工作。确保今年前期工作扎实有效,努力为提高重点项目的供地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

六是狠抓工程质量。重点工程资金集中,对经济建设大局影响巨大,质量要求特别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建百年工程,必须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坚持质量第一,确保万无一失。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提高工程质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项目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要严格工程建设投资、安全质量和工期的三大控制,进一步完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制度;要建立重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行业主管部门、项目法定代表人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法定代表人要按各自职责对相关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七是狠抓廉政工程。要坚持一手抓“精品工程”,一手抓“廉洁工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健全廉政制度,加强廉政教育,完善监督机制,树立廉政典型。确保重点工程质量优、廉政好。

八是狠抓当前工作。今年重点工程建设能否开好局起好步,关键在于把握全年,立足当前。当前工作主要有:一要实现重点建设开门红。各地各部门都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落实计划,发扬“五干精神”,确保续建项目顺利实施;确保新建项目早日开工;确保重点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确保一季度重点建设开门红;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二要把安全生产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决不能放松,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一定要注重源头上解决问题,及时对工程安全隐患进行全面、彻底地排查,千万不可麻痹大意;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安全无事故。三要确保社会稳定。岁末年初,各方面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形势较为严峻,我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疏于防范,特别是拖欠民工工资问题。民工工资低,挣的是血汗钱,家里在等钱过年,干活拿钱天经地义。要把它作为一条铁的纪律提出来,哪个县(区)、哪个部门、哪个单位出现拖欠民工工资问题,首要责任由哪里的分管领导和项目业主来承担。四要关心重点建设员工的生活。春节将至,各地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妥善安排民工返乡;妥善安排好拆迁安置群众的生活;妥善安排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干部和职工生活。要深入重点建设现场,组织开展走访和慰问一线职工和当地群众等各种送温暖活动。过一个喜庆欢乐的新春佳节。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上一篇:重疾困难申请书下一篇:进口药材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