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地信用贷款表

2024-09-20

生源地信用贷款表(共9篇)

生源地信用贷款表 篇1

江苏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学生信息采集表(2014年)

班主任(签字)

辅导员(签字)

学院(盖章)

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1.本表是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在校生,向学校提交的申请信息表,用于辅助系统采集信息和学校审查存档。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须如实填写表内所列示的各类信息。

2.借款学生户籍所在地应为县(市、区)。借款人必须是已被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认定的普通高校或高等职业学校正式录取,并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借款学生家庭确实为经济困难家庭,借款学生需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记录。

3.共同借款人主要是指借款学生父母。如借款人为孤儿,共同借款人则为其他法定监护人、或自愿与借款学生共同承担还款责任的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必须要填,否则无法办理贷款。我省以共同借款人的户籍地为确定申请贷款县(市、区)资助中心的依据。

4.借款学生应根据录取院校、专业的学制选择申请贷款的期限。贷款期限上限为“在校年限+10年”,最长不超过14年,最短不低于6年。

5.在校生申请贷款金额不低于1000元,不超过6000元,且必须为500的整数倍。

生源地信用贷款表 篇2

现行的高校资助主要包括“奖、助、勤、困、减”等五个方面, 其中, 助学贷款的金额相对较大, 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的意义也较为重大, 2007年8月, 国家出台了“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 学生正常在校期间, 助学贷款的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这对于因贫困而不能安心地读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是, 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起步时间较晚, 发展的时间也不长, 相对于日益扩大的贫困生的需求而言, 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1. 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标准问题。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申请条件是家庭经济困难, 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 高校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认定机制。一般学校的做法是先由学生提出个人申请, 出具贫困证明, 然后再结合他们的家庭经济现状以及班级同学对他们平时的表现来确定贫困生, 而对于他们真实的家庭生活情况, 一般很难了解透彻。

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制度不健全。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原则上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加10年确定, 最短不低于6年, 最长不超过14年。对于刚刚踏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 这个期限有些偏短, 很多发达国家的助学贷款还款期都比较长。在生活中, 住房、生活支出占了很大比重, 而刚毕业的学生工资不会太高, 可能出现不能按时还款的现象, 从而增加了违约率的上升。另外, 在贷款额度上, 当前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最高限额是每学生每学年不超过6000元, 而一些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光学费就要6800, 再加上住宿费和平时生活费等, 助学贷款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所需。第三, 贷款比例问题。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于高校的贷款人数和贷款金额都有着限制。学校在审核申请人条件时, 如果申请人数超过所占比例, 那学校就不得不从申请人中进行筛选, 这可能使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无法获得贷款。

3.学生心理贫困, 缺乏诚信和还贷意识。如今的贫困生, 有些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 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同时, 在我国社会信用意识不强, 个人信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 助学贷款无疑给银行带来了很高的违约风险。对学生来说, 他们对法律条例认识比较模糊, 有的学生甚至有反正毕业之后找不到我, 从而逃避还贷的思想。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高校贫困生得以顺利完成学业的最重要、最可靠的保障。面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 除了依靠政府和银行之外, 学校能做的也有很多。

1.完善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的认定工作。在实际的贷款认定工作中, 应该严格审批学生的申请材料, 以家庭经济状况能否申请贷款为主要条件, 确保学生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对于恶意骗贷的情况, 及早加以制止并加强教育, 必要时可以纳入其信用记录, 从而让真正需要的学生有款可贷。建立并且及时更新经济困难学生的档案, 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2. 配合国家、银行, 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制度。

由于银行开办助学贷款业务的时间较短, 缺乏经验, 存在着种种顾虑, 例如怕学生不能及时还贷, 从而产生死账坏账等。为此, 学校应积极协调配合, 化解银行的顾虑:严格审查贷款学生的相关情况和信息, 确保出现问题能及时与学生取得联系。针对学生和家长对贷款政策理解不透的问题, 学校也要做好解释工作, 把繁杂的手续和条文以简便易行的方法告诉学生、家长, 耐心解答他们所遇到的问题,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履行对贷款学生监督和督促的职能, 加强学生的还贷教育, 降低银行风险, 确保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很多贷款的信息都通过网络进行建档, 高校也及时告知学生做好网上的更新工作, 敦促他们遵守与银行和学校签署相关协议, 认真工作, 按时还贷。

3. 加强心理引导和诚信教育。

高校要加强对贷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些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有一定的自卑倾向, 不愿与人交流, 老师应当观察发现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所在, 及时进行教育, 把一些不良倾向扼杀在摇篮中。其次, 高校应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 为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和矛盾, 进而端正他们的思想, 引导贫困生乐观豁达的面对生活, 勇敢自信地面对人生, 真正从心理上脱贫。同时在校园文化教育上加强诚信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让他们了解到诚信的重要性和由此产生的影响。对于即将毕业的贷款学生更应提醒他们及时还贷, 通知他们通过网络做好毕业生贷款的确认工作, 并发放还贷指南, 让他们清楚地了解到何时还贷及如何还贷的问题, 把贷款违约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于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意义也越来越大。我国助学贷款发展的时间不长, 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国家一些先进的经验,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继续完善助学贷款的制度, 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让助学贷款这一政策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罗小林.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6

[2]突破助学贷款发展瓶颈.经济导刊.2006

生源地信用贷款表 篇3

【摘 要】本文是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研究成果,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信用状况,加以理论和实际分析,提出对策方案,以期达到防范信贷风险和提高贷后管理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生源地 助学贷款 信用状况 分析对策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008年11月,广西教育厅和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在南宁市武鸣县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2009年秋季,广西全面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与原有的以大学校园地为主的助学贷款比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具有三点明显优势:1.贷款范围更广,受益学生更多;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贷后催还款等工作因地域优势而变得便捷;3.贷款到账时间大大提前。

伴随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欢迎的同时,发放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还贷数额也随着逐年大幅增长,国家开发银行和各级教育部门倍感压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作为一种信用贷款,贷款学生及其家长或监护人之所以获得没有任何抵押物和不通过第三方担保的银行贷款,主要原因之一是银行认可学生的信用,更主要的原因是各级教育部门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参与其中,它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其公共产品属性远大于市场产品属性。但是,助学贷款不是政府无偿资助,它的市场产品属性决定贷款人和放贷人双方必须遵守市场契约,贷款学生毕业后按照合同需要及时还本付息,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负有代偿和连带经济责任。

南宁市在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中发现,贷后管理的难点主要是贷款学生毕业后去向不明、个人资料信息失真失信、恶意违约、贷款人不了解还款操作流程等引发的违约信贷风险,影响到这一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违约信贷风险,各级学生资助机构作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实施主体,应该联合高校,加强对贷款大学生的诚信守信教育、法律契约意识教育、贷款还款操作流程告知教育等相关知识的指导,建立贷后管理工作机制,切实解决贷款违约问题。

本课题立足于实际, 深入基层,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和掌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信用状况,加以分析,提出对策,希望对防范贷款风险和贷后管理起到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作用。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信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是《南宁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控制模式调查问卷(工作人员部分)》《南宁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控制模式调查问卷(学生部分)》,调查对象是六县六区学生资助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和南宁市武鸣县、宾阳县部分贷款学生。调查显示,目前南宁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信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贷款学生信用意识偏低。从调查来看,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有一定的信用意识,但亟待提高。主要表现为:贷款学生认同还款契约,对违约后果也有认识,但是认识不够深刻,存在侥幸和不以为然心理;有相当一部分贷款学生诚信意识缺失,毕业后变更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却不通知县(区)学生资助机构,还有少数贷款学生提供虚假个人信息,如固定电话为虚假号码;贷款学生毕业就业后,工作流动性大,学生资助机构难以追踪;贷款学生档案中留有家庭住址和电话,但其父母外出务工,增加联系难度。

(二)高校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足。高校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主要受益方,却没有承担相应义务。学生在家庭所在地成功申请到助学贷款后,就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生活,高校理应是这些贷款学生养成良好诚信意识的责任主体。但是,高校并没有针对贷款学生的现状开展调查研究,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从了解来看,很多高校没有将“诚信教育”纳入课堂,更没有将其作为学分列入课程。高校诚信教育的薄弱,导致贷款学生对诚信道德范畴、地位、后果的认识比较模糊与感性,缺乏严肃性与科学性。

(三)信用体制建设职责不清。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贷信用控制主要还是依靠银行的个人信用系统来进行,具有很大强制性,而一旦贷款人的个人资料发生了变更,未能及时更新,便无可奈何。因此,银行会通过高校和学生资助机构联系学生催缴还款。对于高校来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不像以往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那样支付高额风险违约金,因此,高校不太愿意承担催缴任务。生源地助学贷款信用控制体系是由银行、高校、地方学生资助机构、贷款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共同构成,任何一个环节职责不清或不履责,整个控制体系就有可能出现瘫痪状态,造成贷款违约风险。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用控制体系建设职责不清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资助机构管“审”不管“教”。学生资助机构每年要受理本县(区)大量的贷款申请业务,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在工作职责上偏重于对贷款申请材料的审核,上报国家开发银行,以及贷后催款工作。对于贷款学生的信用教育往往只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等,手段单一,无法形成系统性。二是银行管“贷”不管“还”。在收到学生资助机构上报的贷款申请材料后,银行在一定工作日内审核并给予放款。银行放款后,一般就把催缴还贷的任务交给学生资助机构。三是高校管“教”不管“催”。贷款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学校根据德育教学计划,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但是,对于毕业后,贷款学生失信不还助学贷款的违约行为,高校没有责任予以催缴,往往也无能为力。

三、提出对策

针对南宁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信用状况,提出如下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挖掘贷款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挖掘贷款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能够使贷款学生激发内在道德感,自觉主动寻求增强自己诚信还款意识的方法和教育措施。因此,学生资助机构必须让贷款学生保持主动教育和激发自我的动机,深入了解学生对贷款的心理逾期、办理流程和还款方法所提出的合理建议,激发学生发挥主体自觉作用。一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如召开专家还款讲座、贷款学生诚信交流会、感恩励志征文、演讲、一对一贫困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等形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引发贷款学生思考,形成强大自我教育和学习诚信知识驱动力,自觉养成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二是营造良好的全员育人氛围。在各教育阶段都可以举办关于诚信感恩教育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解读会,让学生初步了解政策内容和获取有关信息;在社区活动、农村圩日等群众比较集中的日子,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海报等形式主动宣传还款知识、违约知识,以及通过群众口耳相传表扬诚信还款学生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感恩自强精神。三是重点分析和梳理贷款学生还款难的问题。如进行问卷调查,它的优点在于用很短的时间就同一类型的问题在较大的范围内收集到大量的信息和解决建议,同时也可以解除学生在座谈会当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直接表达真实想法的心理顾虑。endprint

(二)发挥高校诚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重视学生贷后的信息管理。加强对个人征信系统的推广和宣传,使学生了解到个人信用的重要性,更好地发挥其约束功能。学生资助机构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动态,学生毕业时要和毕业高校做好沟通,准备把握学生的去向,及时通知贷款学生还款的相关事宜,严格控制违约率。高校将诚信教育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以引起全体大学生的重视。具体的方式可以有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种集体活动、诚信教育讲座、将案例教学和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所有的教育形式要体现诚信在大学生学习以及将来踏入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使大学生特别是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意识到不讲诚信的危害,从自身的行为规范中将诚信摆在首要位置。这些教育不仅要影响贷款的学生,还要使其周围的同学受到感染,产生积极的良性连带效应,只有这样我们的贷后管理才能由被动变主动,促使贷款学生积极配合学生资助机构的还贷管理工作,促进贷款的顺利回收。

(三)建立职责清晰的贷款信用控制体系。建立信用控制体系,各部门主体必须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协调合作。学生资助机构加强对政策的宣讲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同银行、高校和贷款学生的联系。国家开发银行完善贷款审批流程和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学生资助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还贷知识宣传,使每一个贷款学生了解还贷操作规程,及时反馈还贷信息。高校则要对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予以关注,对学籍变动或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及时向地方学生资助机构反馈,更新档案,加强对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

(四)实行贷后工作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四级工作联动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方主体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将贷后工作逐渐导入网格化管理模式。目前,县(区)学生资助机构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后催还工作的实施主体,面对的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贷款学生和家长,借鉴时下社会治理通行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将会对提高贷后管理效率和防范违约信贷风险起到促进作用。一要建立动态的贷款人信息管理系统。县(区)学生资助机构在接收学生贷款申请材料时,一般就已经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关键是这一信息管理系统在日后要维护、更新,对分管网格内对应居(村)委会的贷款学生和家长实行动态的跟踪,及时更新贷款人信息管理系统。二要准确对贷款人进行信用评估。县(区)学生资助机构、银行在接受助学贷款人申请材料时,应当会同当地民政部门,通过有效的途径对其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实际评估,测评其还贷能力以及过往贷款信用度,掌握真实的情况,从源头防范信贷风险。三要加强贷后监控的刚性手段。刚柔并济是贷后监控的重要手段,刚性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国家利益,而不受某些不法的和不合理的行为所侵占。在生源地助学贷款信用控制中,县(区)学生资助机构在银行的督导下负责贷后管理及本息催收工作,跟踪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贷款管理,并且保持与高校、学生和就业单位的联系,督促学生及时还款。在各种柔性手段不能取得成效,出现违约情况时,由银行对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在媒体上公布违约者名单,县(区)学生资助机构建立起信用档案,向银行申请采取取消其继续申请贷款的资格,提请提前回收贷款,通过行政或法律的手段强制回收等措施,来保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军胜,全斌,陈闻.从零到十四亿[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江西生源地信用贷款疑问解答 篇4

1、什么是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答: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包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新生和在读学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2、哪些学生可以申请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答:申请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须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3)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或在读学生;

(4)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江西省的本县(市、区);

(5)符合以下特征之一,家庭经济困难,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农村特困户和城镇低保户;孤儿及残疾人家庭;遭受天灾人祸,造成重大损失,无力负担学生费用;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家庭主要收入创造者因故丧失劳动能力;无稳定收入的单亲家庭;老、少、边、穷及偏远农村的贫困家庭;父母双方或一方失业的家庭;家庭年现金总收入低于8000元人民币;其他贫困家庭。

(6)已经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同一学年内不得再申请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助学贷款;已经获得普通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或商业助学贷款的学生,同一学年内不得再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3、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是多长?

答: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加10年确定,最长不超过14年。学制超过4年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的,相应缩短学生毕业后的还贷期限。

4、学生每学年可以申请多少金额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答:江西省关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用途和额度具体规定是:每个学生每年申请的贷款额度不低于1000元,不超过6000元,具体金额根据学生学费和住宿费需求确定。当贷款金额高于学费和住宿费需求时,剩余部分可用于学生生活费。

5、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利率是如何规定的?

答:贷款利率执行贷款发放时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人民币贷款同档次基准利率。贷款利率每年12月21日调整一次,调整后的利率为调整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贷款利息按年计收,起息日为经办银行发放贷款日,结息日为每的12月20日。

6、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利息如何支付?

答:学生在校期间由财政全额贴息,毕业后由借款人自付利息。

7、学生如何申请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答:借款人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借款申请,同时按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

8、申请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提供哪些资料?

答:申请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提供以下资料:

(1)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申贷学生须填写《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并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民政部门确认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借款人需将申请表填写完整并印章齐全。申请表需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部门领取。

(2)身份证明材料。借款学生及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监护人可以使用军人证或武警证)、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

(3)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求的其他需要提供的申请材料。如证明材料:低保证、待业证、伤残证;家庭成员重大疾病病历;特(贫)困户(民政部门登记在册);孤儿等可用于证明符合八种重点照顾对象的相关材料。

9、江西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操作流程是怎么样的?

答:江西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操作流程如下:

(1)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县资助中心(或就读中学)领取《生源地信用助学借款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填写个人信息,到村委会(居委会)或乡镇(街道)民政部门进行审查并加盖公章。

(2)学生在被高校录取后,和共同借款人(父亲、母亲或其他监护人等)持盖章的借款申请表(通过高中或高校预申请确定借款资格的借款学生,需持高中或高校出具的资格认定证明)、身份证和高校录取通知书(在读学生持学生证)及上述材料复印件向县资助中心申请借款。县资助中心对借款学生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与借款学生签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合同》。借款合同一式 4份,学生、共同借款人、县资助中心和开发银行分行各留一份。借款合同由分行统一印制,待分行审批通过后正式生效。

再次申请时,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可持共同借款人(或借款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授权委托书》办理申请。

(3)学生持借款合同到高校报到,报到后 20个工作日内将高校盖章确认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合同回执单》以邮寄或其他有效方式送达县资助中心,如遇特殊情况,学生应主动与县资助中心联系。报到后 30个工作日内县资助中心未收到回执,视学生撤销借款申请。

10、请问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主要承办银行是哪个银行?

答: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目前主要由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承办。今后农信社等金融机构也可能是主要承办银行之一。

11、请问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什么时候开始开展,目前是不是全省各县都可以受理此项工作?

答:江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于09年7月正式启动,目前已有29个县成立了县学生资助中心,专门受理学生的助学贷款工作。其他县市也会相继开展,目前江西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正在积极协调。

12、如果成功办理江西的生源地助学贷款,毕业后怎么还款?

答:每年12月21日为固定还款日。包括利息和分期偿还的本金(最后一笔本金和利息于合同到期日偿还)。学生应自毕业当年9月1日起开始按偿还利息。学生在校及毕业后2年期间为宽限期,宽限期后按等额本金方式分期偿还贷款本金。

学生可以提前还款。每年1月15日、7月15日为固定提前还款日。提前偿还的贷款本金须是500元的整数倍或者一次性还清。提前偿还部分按合同约定利率和实际使用期限计算利息,不加收除应付利息之外的其他费用。

13、请问学生成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后,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答:需要注意的主要事项有四个:

(1)借款人应认真阅读合同文本,切实履行借款人各项义务;

(2)如国家相关政策发生调整,则按新的政策执行;

(3)对不按期还本付息的借款人,县资助中心将按规定予以公告催收;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公告 篇5

信用助学贷款公告

一、申请条件

湖南省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下简称“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申请对象为户籍在湖南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

学生及其家长(或25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的其他法定监护人)组成生源地贷款共同借款人。

(一)生源地助学贷款支持对象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3.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或在读学生;

4.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共同借款人户籍均在本县(市、区); 5.学生当年没有获得其他助学贷款;

6.家庭经济困难,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

(二)共同借款人

共同借款人原则上应为借款学生父母。如借款学生父母由于残疾、患病等特殊情况丧失劳动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的,可由借款学生其他直系亲属作为共同借款人;如借款学生为孤儿,共同借款人则为其他法定监护人、或自愿与借款学生共同承担还款责任的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共同借款人户籍与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均在本县(市、区)。如共同借款人不是借款学生父母时,年龄原则上在25~60周岁之间;已获得开发银行贷款的借款学生原则上不能作为其他借款学生的共同借款人。

二、贷款额度、期限、利率

(一)贷款额度

贷款额度每人每学年不超过6000元,为1000到6000之间的100的整数倍,原则上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

(二)贷款期限

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年限(在校生按学制剩余年限)最长加10年确定,借款期限最短不低于5年、最长不超过14年。学生正常学制毕业后满两年开始按借款合同约定按分期偿还贷款本金。学制超过4年及继续攻读更高一级学位(包括第二学士学位)的借款学生相应缩短学生毕业后的还贷期限。生源地助学贷款到期日为贷款最后一年的9月20日。

(三)贷款利率

贷款利率执行贷款发放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贷款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贷款利率每年12月21日调整一次,调整后的利率为调整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

(四)贴息政策

根据国家助学贷款有关规定,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学生自毕业当年9月1日起开始按偿还利息。

三、申报材料

(一)贷款证明材料

在“学生在线服务系统”上进行贷款申请后导出并打印的《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贷款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首次申请贷款的学生需持申请表(或在县资助中心领取申请表并填写基本信息)前往高中、村(居)委会、乡镇(街道)民政部门任一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并加盖公章。

(二)身份证明材料

1.借款学生及共同借款人的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2.高校录取通知书(在读学生持学生证)。新生凭高校录取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在校生凭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

(三)支付宝账号

由支付宝对借款学生进行实名认证并统一开立个人账户。借款学生在支付宝指定的银行开立结算账户,与个人支付宝账户绑定。

四、申报及办理程序

(一)贷款受理部门:借款人所属县(市、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县资助中心”)。

(二)准备材料

准备齐全上述贷款证明材料(打印或填写完整并印章齐全的申请表)、身份证明材料、银行存折(银行卡)。

(三)审核材料

学生和共同借款人持盖章的申请表、身份证、户口簿和高校录取通知书(在读学生持学生证)及上述材料复印件向所在县资助中心提交借款申请。县资助中心对借款学生进行审查。

首次贷款时必须由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双方同时到场办理,不允许代办;续贷时允许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其中一人代理办理,并且借款学生不需要再进行资格审查,只需提交经本人签字的申请表和学生证复印件即可。

(四)签订合同

1、审查通过后与借款学生签订由湖南分行统一印制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合同》(以下简称“借款合同”),该合同待湖南分行审批通过后方正式生效。县资助中心同时打印《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贷款受理证明》,盖章确认后交学生随同借款合同一并带到高校报到。

2、借款合同需学生及其家长(或25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的其他法定监护人)双方签字、捺印,需注意的填写事项如下:

(1)签署合同前,请认真仔细阅读合同的全部条款和内容,切实履行借款人各项义务。(2)本借款合同的还款计划由系统自动生成,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方式。(3)签字须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家长或25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的其他法定监护人)当面手签;捺印默认为左手食指。

★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中,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互为被授权人和授权人,授权对方办理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有关的事宜,包括签署、续签、修改借款合同或其它相关文件,并按照借款合同和相关文件的约定及要求履行相关义务。★

(五)电子合同回执单录入

借款学生成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系统会自动生成贷款受理证明和验证码,打印并加盖县(区)资助中心公章后,由借款学生携带受理证明到高校报到;高校学生资助中心老师根据受理证明,核实贷款学生性质是否符合贷款条件(自考生、成教生、函授生等不能贷款),登陆生源地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并确认验证码和欠缴金额;县(区)资助中心老师在系统上确认后,电子合同回执单生效。

(六)贷款发放与支付 根据合同约定,支付宝将在合同约定日期发放贷款,并将贷款资金划付至借款学生就读高校的银行账户,同时通过短信、邮件通知借款学生。

五、特别提醒

(一)借款人应认真阅读合同文本,切实履行借款人各项义务。

(二)如国家相关政策发生调整,按新的政策执行。

(三)国家开发银行及各级资助中心有权不经借款人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公布和使用借款人个人信息以及借款人贷款违约信息。

(四)借款人个人信息和借款人贷款违约信息将被录入全国联网的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不良信用记录将会给个人未来的生活、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五)借款人应在还款后及时登录“学生在线服务系统”查询还款结果,防止出现问题。

生源地信用贷款表 篇6

2009年8月12日, 四川省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正式启动, 经过两三年的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操作方式、相关政策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贷款人数也逐年增加, 截至2011年, 四川省部分地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年均增加率达50%。

但是, 由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在四川试点工作启动比较急, 而且工作量大, 工作具体, 原则性强,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大家都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 对此, 我们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 我们走访了四川省各地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涉及办理的各部门, 希望能从各部门办理的实际经验中寻找问题, 在此, 我们将从涉及的三个部门阐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现状, 并总结分析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过程中各方遇到的主要难点。

1. 政府部门

目前, 四川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主要政府部门是学生资助中心, 它设立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内部, 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保证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等基础信息的收集、认定、贷款初审, 以及贷后管理等工作的落实和开展, 而这一系列工作需要审核每个贷款同学的资料、与其和其共同贷款人签订合同、做好高校的回执单并核实、发放贷款和支付, 最后还要负责与不按时还款的同学联系, 可谓工作任务重、周期长。

另外, 由于四川省大部分的资助中心一般都挂靠在教育局下的某个科, 大部分市 (州) 、县 (市、区) 基本上没有建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这种内设机构无法承担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法律责任, 也无法固定专职人员进行管理, 更不能独立设置账户, 这对今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开展和长期的贷后管理工作十分不利, 由于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 一个县成千上万的贷款合同和贷款人信息很容易丢失, 人员变动也很容易造成政策上的不连续。

2. 金融机构

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两个:农村信用社以及国家开发银行。

农村信用社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时间比国家开发银行要早许多, 加之开发银行不及农村信用社普及, 四川省80%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都在本市县级农村信用社办理。虽然国家开发银行起步较晚, 也不及农村信用社网点多, 但是它创建了一套方便学生和资助中心的网络系统, 使贷款人办理手续更加简化, 办理更方便、快捷, 准备的资料更少, 这些优势受到广大贷款学生的肯定和喜爱。

3. 高校

从国家助学贷款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高校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中间人环节,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也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资助工作。因此, 目前四川省所有的高校都设置了专门的资助工作部门, 以我校西南科技大学为例, 我校学工部专门设立了勤工助学贷款办公室, 用来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各类事务, 并且在各学院也设置了负责分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老师。

虽然高校不断地推进并完善自己的工作, 以力求最大限度地保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 可在工作中仍然出现某些问题:

(1) 学生生源地的宣传力度不到位

2011年5月, 我们调研组对几所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 统计出了同学们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途径。其中, 高校网站等校内宣传媒体成为同学们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最重要的途径占36.5%。从电视等大众媒体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同学, 占地比重非常小, 只占26%, 可见, 政府资助中心、金融机构以及高中校园在本生源地的宣传工作做得较少, 这导致了一部分新生报到时还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知识很茫然, 由于大多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的时间都是每年的7~9月, 如果新生在高校了解到生源地贷款情况后再回到生源地办理贷款, 既浪费了大量时间, 也错过了最佳的办理时间, 导致很多同学第一学年无法成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给同学和家长带来很多困扰。

(2) 办理农村信用社助学贷款程序太复杂, 银行需要学校提供的材料要求不统一, 信用社回执单不统一等细节的手续问题, 也加大了学校办理时的阻力, 并延长了时间。

4. 各部门协作现状

目前, 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主要部门之间协作现状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各部门信息沟通少。 (2) 资助中心与贷款学生所在高校在收发贷款回执单上很难较好地协作。 (3) 银行方面也只负责给高校打款而交流沟通很少, 甚至有的银行将款项打到高校账户时除去学生的姓名外无任何其他信息, 增加了学校工作量。 (4) 资助中心与银行之间协作虽然稍多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总体来说, 三大部门之间协作交流甚少,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发展。

二、完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建议

1. 加强各地方资助中心的建设

加强资助中心的建设在完善整个贷款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要加强硬件条件, 例如:落实办公设备、办公条件和场所以及办公经费, 制订详尽的助贷操作细则, 建立严格的部门考核准则, 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要加强办公人员的培训和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建设情况的督查与考评。

2. 加强资助政策的社会宣传力度

许多偏远地区的贫困生对政策了解不足, 同学们去办理贷款时不知所措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对生源地政策的宣传要高度重视。各地政府应该成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工作做好、做实, 积极组织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研讨会, 从各个县到区到镇再到村通过新闻、报刊、网络、宣传车等媒体认真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工作, 特别是在偏远地区, 要保障资助政策信息的畅通。除了高校, 高中更应该成为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源头, 在同学们领取录取通知书的集中时间段, 各地区的金融机构应该印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小册子发放给同学, 或由资助中心在高中校园张贴醒目标语并设立专门讲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网点。

3. 加强信息化建设, 逐步规范、简化各地方贷款流程

(1) 加强信息化建设, 实现数据共享

(1) 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网络系统并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各相关机构及人员的数据共享。 (2) 省一级部门需要统一领导并协调各机构, 将贷款同学的相关数据信息统一建立, 加强分析研究。

(2) 规范、统一贷款手续及贷款流程

目前, 各地方的资助管理中心或农村信用社整个信贷操作流程存在诸多的差异, 各地方要求不一, 尚未形成一套统一、完整、有效的工作模式, 省一级部门应尽快出台政策, 规范各地信贷操作流程, 统一全省贷款要求, 形成一套既完整、规范、有特色, 又符合本省实际情况的贷款工作方式。

4.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 协调各个机构的工作关系, 加强联系交流

目前, 四川省各地区的资助管理中心、贷款银行、高校三部门之间的协作、统一性差。金融机构应不断加强与公立机构、高校的联系, 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真正落到实处, 扩大资助面。首先, 可由省一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带头, 成立有效机构协调各部门工作, 并定期进行工作讨论交流, 及时发现问题, 不断创新。或者建立专业的管理机构平台, 专人专岗, 协调规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参与各方的行为责任, 做到分工合理、权责分明, 使贷款程序一目了然, 工作状态一片生机。其次, 要加强高校与公立机构即地方政府之间, 高校与银行之间, 银行与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 一方面可以避免在生源地接受过资助或者助学贷款的学生的贫困生资格重复认定和重复资助, 这主要是指贫困学生受助信息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整个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参与各方组成的系统合力, 进一步提高贷款工作的效率。

摘要:近年来, 四川省高等院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例日益增大,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就成为家庭贫困学子一项不可缺少的助学政策。通过对四川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实地调研, 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所涉及的各部门的视野出发, 综合分析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四川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的改进方法, 以促进四川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更好的地发展。

关键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调研

参考文献

[1]白瑛.发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的优势和问题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

[2]李春霞.完善诚信机制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良性发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 :63-64.

[3]王永新, 韩光涛.推动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开展的对策建议[J].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0 (10) .

生源地信用贷款表 篇7

一、正常还款(一年还一次)

1、正常情况下,毕业后第一、二年只还利息,学生应自毕业当年9月1日起按年度偿还利息,两年后开始还本付息,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每年12月20日为银行正常还款扣款日,节假日不得顺延。

2、请学生于每年11月20日后登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系统查询本年度应付本金及利息,并于12月15日前将该款项存入相应的贷款账户,银行于12月20日自动扣收。

3、若使用支付宝还款,支付宝将在还款日前五天通过短信、邮件向借款学生发出还款通知,如手机号码、邮件地址变动的学生请及时登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系统进行变更。

二、提前还款

1、每年1-10月均可进行提前还款申请。

2、借款学生必须于每月10日前在学生系统新增申请或由当地县资助中心老师提出申请,并于当月15日前将足额资金存入相应的还款账户。银行于每月20日进行扣款。

3、如当次提前还款失败,下次提前还款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重新提交申请。

4、申请提前还款时,每次需申请结清一个合同。但实际扣款时,支付宝允许部分扣款(利息不允许部分扣款,本金允许部分扣款)。

5、通过支付宝申请提前还款但未还款或未还清,不计为逾期,剩下未还的贷款余额如果学生想继续提前还款,需要重新申请。

三、逾期还款

1、未按贷款合同约定期限按时归还贷款本息的,即逾期还款。逾期还款将影响借款人及共同借款人的诚信记录。

2、每月10日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系统将自动计算逾期学生的本息及罚息,逾期还款学生可登陆学生系统查询当月应还本息(应还本息包括逾期本息和截止到当月20日的罚息),银行于每月20日(除11月外)自动扣收逾期本息,请逾期学生及时将应还本息存入对应还款账户中,以免产生更多的罚息。

3、逾期还款不需要申请。

4、借款学生对开发银行的债务连续逾期90天以上视为违约。

四、其他特殊情况:

1、在校生参军:

⑴方法一:办理提前还款。

⑵方法二:可以不做提前还款,按原还款计划到期还本付息;如果学生在毕业前返回高校继续就读,可以在毕业前携带相关复学证明前往县资助中心办理就学信息变更和还款计划变更,否则同样按原还款计划到期还本付息。

2、当借款学生出现失踪、死亡、移民等情况时

⑴由县资助中心留档相关证明。

⑵要求共同借款人按合同约定办理提前还款。

3、当借款学生必须出国才能完成学业:

⑴高校及时与县资助管理中心(办公室)反馈情况,出具相关证明

⑵由高校督促学生还清贷款本息后方可为其办理出国手续。

4、学籍异动:

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篇8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2至2013学年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受理工作的通知》(鲁教财字【2012】72号)要求,为做好我校2012至2013学年山东省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受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贷款申请受理时间

山东省各县(市、区)受理贷款学生申请时间为8月1日至9月20日。

二、贷款申请受理对象

贷款申请受理对象为各学院在今年4月份按照《山东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对象贷款资格审核暂行办法》(鲁教财字〔2009〕2号)要求审核通过并上报的在校贷款学生。

三、贷款额度

贷款最高不超过6000元,主要用于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超出学费和住宿费的部分可用于生活费。

四、贷款申请受理工作流程

(一)贷款网上申请。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部实行网上申请(网址:https://sls.cdb.com.cn),今年网上申请时间为7月20日至9月20日。各学院要认真组织通过资格审核的贷款学生做好在线注册、申请信息录入、贷款申请表打印等工作。具体操作办法请参照《生源地助学贷款系统-操作手册-生源地系统-学生》(见附加1,通过“山东理工大学学生资助网-资料下载栏目”下载)。

今年起,国家开发银行在“学生在线服务系统”增加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约定与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签订功能。申请2012至2013学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须在“学生在线服务系统”中签订电子《承诺书》。学生登录“学生在线服务系统”后,系统将自动弹出《承诺书》,并停留一定时间供其阅读,学生阅读后点击确认。在我校就读的外省籍学生申请生源地贷款的,各学院须按照其生源地的工作要求予以办理相关手续。其中,属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参照上述办法组织网上申请工作。

(二)贷款申请受理。学生网上申请后,打印出申请表,按照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制定的《国家开发银行山东省分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申请须知》(见附件2,通过“山东理工大学学生资助网-资料下载栏目”下载)第九条要求带上相关材料到生源所在地各县(市、区)提交申请。各县(市、区)在收到贷款学生申请材料并审核通过后,与学生签订借款合同,给学生出具《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受理证明》。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登录学生在线服务系统(网址:https://sls.cdb.com.cn)进行贷款申请,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和申请信息,导出并打印《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贷款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一式两份。首次申请贷款的学生需持申请表前往高中、村(居)委会、乡镇(街道)民政部门任一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并加盖公章。

2.学生和共同借款人持盖章的申请表一式两份,身份证、户口簿和高校录取通知书(在读学生持学生证)原件及上述材料复印件一式两份(本人及共同借款人户口簿只需出示,不需复印件)向县资助中心提交借款申请。县资助中心对借款学生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与借款学生签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合同》(以下简称“借款合同”)。借款合同一式4份,学生、共同借款人、县资助中心和开发银行分行各持一份。借款合同由分行统一印制,待分行审批通过后正式生效;县资助中心同时打印《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贷款受理证明》(含验证码),盖章确认后交学生随同借款合同一并带到高校报到。

再次申请贷款时,借款学生不需要再进行资格审查,只需提交经本人签字的申请表(一式两份)和学生证复印件(一份)即可。如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一方不能前往受理现场,另一方可持2010年签订的《授权委托书》办理贷款申请,《授权委托书》原件由县中心存档。从2011年起,新版生源地助学贷款合同条款约定,借款学生与共同借款人默认为互为授权委

托关系,故不需再签订《授权委托书》。

根据授权委托约定,由被授权人一方到现场签订《借款合同》时,被授权人除在规定位置签字外,还应该在授权人应签字的位置签署授权人的姓名,并在旁边加注括号,括号内注明被授权人代签字样。(示例:借款学生张三和其父张大于2011年成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12年再次申请贷款时,借款学生父亲张大一人到县资助中心办理贷款,签订借款合同时,张大在共同借款人位置签名捺印后,在借款学生位置,签署学生张三姓名,并在旁边用括号注明,张大代签,然后捺印。)

(三)贷款学生账户开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金拨付采用“支付宝”方式办理。各县(市、区)在为贷款学生生成合同时,系统将自动生成“支付宝”账户,用于生源地贷款发放和本息回收。(贷款成功后,学生可通过在线服务系统关注支付宝使用办法或通过登录支付宝网站了解相关操作)。

(四)贷款学生报到注册。新学期开学后,贷款学生持《贷款受理证明》到学校报到,各学院要及时给予注册,并办理相关入学手续。

(五)电子合同回执单确认。今年继续实行电子回执单确认。具体流程为:借款学生成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后,系统自动生成《贷款受理证明》(上附验证码);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打印《贷款受理证明》并加盖公章,交由借款学生携带至高校报到;高校学生资助中心根据《贷款受理证明》,在系统中,录入并确认验证码和欠缴金额;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系统中进行确认,电子合同回执单生效。各高校应于10月15日前为贷款学生录入并确认验证码和欠缴金额,截至10月15日未录入电子合同回执单的学生贷款申请将被谢绝。

五、工作要求

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篇9

关键词:生源地助学贷款,问题,对策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指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学生, 入学前由户籍所在地的农村信用社或银行办理的一种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的组成部分, 它能够有效地解决家庭经济困难高校学生的入学难问题。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加强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 监督和强化贷款资金的使用, 有效降低贷款风险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 生源地助学贷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使得该项工作在实际操作时有许多亟待规范与完善的问题。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银行或农村信用社惧贷。

从贷款人群看, 申请办理助学贷款的很多是家庭经济相对困难或者是非常困难的学生, 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比辖区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要低, 单靠家庭经济能力无法上大学。另外,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率在下降, 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不稳定, 收入也不稳定, 还款能力相对薄弱, 保障性差, 使得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的风险也在加大。

1.2 我国现行的资助体系, 首先关注的是如何帮助贫困生解决

经济上的困难, 而对贫困生精神上、心理上的帮助太少, 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仅仅是一种形式。

1.3 目前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办法是“各省为政”, 缺少统筹规划与宏观管理。

生源地助学贷款应从申贷条件、金额限制、办理机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宏观管理。尤其是一些老少边穷地区更应该根据其穷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办法, 不应照抄一些发达省份的办法。在甘肃省就应该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甘肃省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办法 (暂行) 》, 学生在校期间助学贷款利息应由财政全额补贴, 还应在还贷时间上比其他省份长。

1.4 贷款时间长, 信息不畅。

目前生源地助学贷款期限较长, 农村信用社在对学生休学、退学、转学、伤亡、开除的情况难以掌握。另外, 目前学生毕业后工作不稳定且流动性较大, 农村信用社对学生毕业后的生活习性、工作情况、诚信程度不能及时了解, 这就很难监控贷款的全过程, 这是信贷风险在加大的原因。

1.5 信用贷款管理能力不足, 这使信用贷款管理难度增大。

目前, 如按每年高校招生人数的10%计算, 生源地助学贷款发放一个周期 (10年) 就有450多笔贷款, 而农村信用社一般只有一个信贷工作人员, 每名信贷工作人员每年平均需要增加办理90多笔贷款, 可想难度非常重大、困难也非常多。而且, 因为每位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的贷款金额较小、办理贷款成本较高、分布比较分散、经济效益也不明显, 因此, 信贷人员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也不高。

1.6 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认识不足, 思想存在偏差。

由于各省市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政策不相同且生源地助学贷款开始时间较短, 使得贫困学生和其家长对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政策不是很了解, 不知道符合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条件。由于相关部门对助学贷款贷款的宣传不到位, 办理助学贷款的条件不明确, 使得有些贫困学生在办理贷款过程中不知道办理的程序, 对生源地助学贷款产生抵触情绪, 无法及时办理。

1.7 我国征信制度目前还不完善, 使得信用风险比较大。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以学生的信用作为基础和保证的, 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征信系统尚未建立, 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估学生信用度系统。而目前在整个社会诚信问题较严重、诚信现象有所下滑的情况下, 就容易给办理助学贷款的农村信用社造成损失。因此, 这就严重的制约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发展。

1.8 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还贷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首先是还贷期限较短, 国外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大多是8~12年, 而我国的助学贷款, 一般是不超过8年。即要求学生4年本科毕业之后, 在走出校门4年内必须还清贷款。这对于既要独立生活并赡养父母, 又到了结婚年龄的毕业生来说负担非常沉重, 即使要求毕业后6~7年内还清,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非常沉重的负担。第二还贷方式生硬死板, 与大学毕业生取得薪酬的方式有所不同。第三我国助学贷款利率较高, 未能考虑贫困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实际情况。第四学生所学专业不同, 还贷能力也不同。

1.9 各项优惠政策不能落实落到位, 有一定的政策性风险存在。

我国虽然有生源地助学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营业税免税等等优惠政策, 可这些优惠政策能够有效的实施还须要各地方的财政及税务等部门有力的支持。而对经济相对落后、财政又比较困难的不发达地区, 有关优惠政策的落实又比较难, 这就影响了助学贷款政策有效的实施。

2 进一步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对策

2.1 增强大学生的认识, 尽力完善我国信贷机制。

生源地助学贷款既是关系到家庭经济贫困生是否能顺利地完成学业, 而且也是关系到我国金融机构实现其社会责任的重要因素。有关机构必须加以引导并大力宣传, 使得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重要性, 并对在办理贷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予以灵活处理。如在办理贷款手续完整且符合贷款条件、贷款程序规范的助学贷款出现问题时, 可按照相关规定对办理贷款的人员予给予免除责任, 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信贷环境, 并且能够有效的发挥相关信贷人员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积极性。

2.2 建立、健全我国的征信体制, 努力完善目前的信贷担保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的征信机制。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学习成绩、基本生活情况、表现、助学贷款的使用等相关信息记入该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 要为每个贷款学生建立专门的贷款账户。第二根据学生就业后的收入, 所在地区的生活水平等状况确定还款比例。第三增加生源地贷款担保人。现在贷款担保人只有学生的父母或是他的监护人, 可将学生贷款担保人的范围相应扩大到他的所在村委以及他的直系亲属等其他可以作为担保的实体。第四可以建立、健全教育专项基金, 国家财政可直接拨款给教育专项基金。还可以发动全社会及企业和个人捐款赞助。第五可以将办理助学贷款学生的学位证或毕业证作为抵押, 待学生毕业工作还清生源地助学贷款后再发还证书。第六改进资助办法。在各种资助中, 应以有偿贷款为主, 其它辅之。如在政府助学金的发放上, 改变目前无偿发放的办法, 将助学金发放到各高校, 由高校设立助学岗位, 让学生在助学岗位上通过劳动获得资助。

2.3 加大力度宣传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

要使学生充分掌握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明确知道自己该有责任。贷款政策的广泛宣传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要使学生和家长了解、掌握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只有这样, 才能使他们正确认识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意义, 学生才能有准备的去贷款。第二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第三要增强学生的信用意识。只有树立自强、自立、自尊的信念, 才能做到有信心贷款并且有信心还款。

总之高职院校资助贫困生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只重物质资助, 忽视精神扶贫和心理扶助, 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偏重精神扶贫和心理资助, 缺乏或弱化物质资助是形而上学, 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有既解决经济困难又解决精神困难、心理困难, 建立多层次、多途径贫困生资助体系, 才能引导贫困生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李春霞.完善诚信机制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良性发展[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 (2) .63-64.

[2]韩照昆等.浅析国家助学贷款现状及对策[J].华商.2007 (24) .71.

上一篇: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下一篇:在知识竞赛上的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