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规定

2024-06-01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规定(通用10篇)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规定 篇1

发布单位】公安部

【发布文号】-----------【发布日期】1995-06-20 【生效日期】1995-06-20 【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工作规定

(1995年6月20日公安部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及时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以下简称肇事逃逸案件),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故意驾驶车辆或弃车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案件。

第三条 查缉肇事逃逸案件,由事故发生地公安机关统一指挥,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

第二章 组织

第四条 省级公安机关负责指导和组织查缉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肇事逃逸案件。

地区(市)公安机关负责指导和直接参与肇事逃案件的查缉工作。

县级公安机关负责具体承办本辖区内发生的肇事逃逸案件。在发生肇事逃逸案件或接到协查通报后,应当立即开展查缉工作。

第五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根据本辖区情况,研究制定肇事逃逸案件的堵截、查缉预案,做到定岗、定职、定责。

第六条 治安检查站应当承担堵截、查缉肇事逃逸车辆的任务,必要时经县和县以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批准,可以临时设置检查卡。临时设置检查卡不得收费、罚款,任务完成后必须立即撤除。

第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在邻省、地区(市)、县的交通干线或肇事逃逸案件较多的道路上,设置标有管辖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地址及报案电话号码的提示牌,配置122报警电话,方便过路驾驶员或者群众及时报案。

第八条 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昼夜和节假日值班制度,配备必要的现场勘查和照明器材及交通、通信工具。

第九条 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能够与相邻省、地区(市)、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相互联络的通信设备。

第三章 查缉

第十条 发现或接到肇事逃逸案件的报告,应当查明现场人员或报案人身份和住址,问明发案的时间、地点、简要案情和损害后果,做好接报案记录并及时报告领导。

第十一条 发生肇事逃逸案件,应当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线索较清楚的,应当布置堵截和追缉,并及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

第十二条 勘查肇事逃逸案件现场必须细致、周密,应当首先寻找证人,并根据现场遗留的各种痕迹、印迹,判断肇事的车辆类型、逃逸方向,为堵截和追缉逃逸车辆提供线索。

第十三条 肇事逃逸案件现场遗留的具有明显特征的证据,必须采用多种手段固定、提取和保存,并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制作现场勘查记录等法律文书。

第十四条 参加查缉肇事逃逸案件的人民警察,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对查获的肇事者、嫌疑人和逃逸、嫌疑车辆,应当依照《人民警察法》和有关规定,立即进行盘问和检查。

第四章 协查

第十五条 协助其他地区公安机关查缉肇事逃逸案件,是各地公安机关的职责,必须全力配合。

第十六条 要求协查肇事逃逸案件的方式是:

(一)发出《肇事逃逸案件协查通报》;

(二)电话通知紧急协查;

(三)派员前往。

第十七条 要求协查肇事逃逸案件的办案部门,在协查通报或电话通知中,应当提供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案情和后果;尽可能提供肇事车辆的号牌号码、车型、颜色、装载、损坏部位等特征。

第十八条 接到协查通报或电话通知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组织人员布置查缉。

第十九条 协查的公安机关在堵截中,发现肇事车、肇事者或与协查通报、电话相符的嫌疑车辆、嫌疑人员可以采取必要的控制或滞留措施,收集有关证据。对肇事者或嫌疑人员必须立即讯问,并及时通知案发地公安机关。

案发地公安机关的人员一时难以赶到,又需要对肇事者或嫌疑人员实行必要留置的,应当由协查地公安机关领导批准。

第二十条 案发地公安机关需要带回肇事车辆、嫌疑车辆的,应当及时派人前往办理有关暂扣手续;如需要协查地公安机关对肇事者或嫌疑人员拘捕、寄押或留置的,案发地公安机关应当办理委托异地公安机关代为执行手续。

第二十一条 协查的公安机关对查获的嫌疑车辆和嫌疑人员,一时难以查明有关情况时,应及时通知要求协查的公安机关派员甄别。要求协查的公安机关在24小时内未作出正式答复的,可视协查通报或紧急协查电话自行失效,协查部门对嫌车辆和嫌疑人员登记备案后放行。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二条 对侦破肇事逃逸案件提供线索和有功的群众应当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并建议其所在单位予以奖励。

公开奖励应征得其本人同意。

具体执行奖励的标准和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制定。

第二十三条 对参加侦破肇事逃逸案件有功的办案人员,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四条 对擅离职位、放弃岗位、贻误战机、徇私枉法等不按规定堵截、追缉或协查肇事逃逸案件的人民警察,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责任人是交通事故办案人员的,同时缴销事故处理证。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对当事人不知道发生交通事故,驾驶车辆驶离现场的调查,适用本规定。

第二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规定 篇2

关键词: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综合协调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存在取证难、侦破难等突出问题, 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问题的存在呢?笔者认为还需要对交通肇事逃逸案现有的侦破机制作深入探索, 借鉴刑事案件侦破的经验, 创新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破思路,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破难问题。

一、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领导认为交通肇事逃逸案仅仅是一起交通事故, 早一天晚一天结案都无所谓, 即使没能侦破也没感受到压力, 没有深刻认识到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可能产生的严重社会问题。有些逃逸案的受害者家属由于得不到赔偿, 常年上访, 甚至走极端, 引发群体性事件, 公安机关领导对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思想上不够重视, 平时也就抓得不紧, 最终导致案件久侦不破。

(二) 侦破力量单一、薄弱。

一个交警大队一般安排1~2人负责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有的民警既要负责日常交通事故处理工作, 又要负责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 由于交通肇事逃逸案调查取证工作繁琐,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办案民警疲于奔波, 往往造成案件侦破时间过长, 办案质量不高, 受害人反复上访。

(三) 案件管理不规范。

在案件侦破过程中, 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环节、调查取证环节、案件制作环节等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 办案随意性大, 让犯罪嫌疑人有机可乘, 毁灭或隐瞒部分关键证据, 给侦破工作制造了新的困难。

(四) 法律运用不熟练。

办案民警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定性把握不准, 对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理解不深入, 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拿不定主意, 举棋不定, 办案效率低, 使办案陷入困境。

(五) 信息渠道不畅通。

对于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关系、日常活动情况, 交通管理部门平时缺少调查了解渠道, 群众基础工作薄弱, 案发后临时组织调查, 往往调查不够深入、全面, 知情人不配合, 对案发前后犯罪嫌疑人的活动情况难以落实, 往往会贻误战机, 遗漏侦破案件的重要线索。

(六) 技术手段落后。

对交通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 交通管理部门缺少必要的采集和检测设备, 缺少必要的技术人员, 不能够有效地获取和利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 在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过程中缺少有力的证据。

(七) 后勤保障不充分。

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工作,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保障, 可是交警大队在这些地方投入不足, 致使许多调查取证工作进展缓慢, 影响案件侦破进程。

二、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工作的新思路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中存在的着诸多问题, 直接导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效率不高,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案数增加, 为了有效遏制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高发态势, 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多年来都在苦苦探索破解这一难题的新路子。

(一) 建立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

交通事故发生后, 肇事者为了逃避责任, 往往驾车逃离现场, 由于事发突然, 逃离速度快,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发现交通肇事逃逸者的踪迹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 对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破必须以快制快, 建立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 应该由局长亲自挂帅指挥案件侦破工作, 效率会更高。要针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特点建立“指挥统一、顺畅有序、环环相扣”的整体作战快速反应流程, 从组织指挥到现场勘查再到布控堵截要形成方案, 反复演练, 责任到人, 一旦遇到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生, 要能够做到闻警而动, 有条不紊, 有序展开工作。

(二) 信息化建设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工作必不可少。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一般要涉及到车辆, 如果在社区、村庄、单位建立车辆管理信息员, 对辖区的车辆信息完全掌握, 一旦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信息员马上行动起来, 很快将排查信息上报汇总, 对于及时查获逃逸车辆必然事半功倍。

(三) 建立健全的治安防控网络。

由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车辆一般都会有碰撞损坏痕迹, 如果治安防控网络健全严密, 车辆在逃跑过程中很容易就被发现。要整合路面监控设施, 特别是构筑的街面防控网和社区防控网以及路面交通卡口, 一旦发现可疑车辆立即上报, 特别是视频监控网络的建设, 全天侯对路面监控, 更使得逃逸车辆无处遁形。

(四) 组建高素质侦破队伍。

通过公开招聘、轮岗培训等多种形式组建一支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专业队伍, 一旦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马上就能够抽调出精兵强将投入战斗, 有了丰富的人才资源贮备, 才能够灵活应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三、结语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规定 篇3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侦查;预防;思路

引言

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性质和后果极其恶劣的行为,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当事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一方面,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这种肇事逃逸的不良之风不能纵容,不然会对社会的道德观念形成重大的打击。

造成道路交通肇事逃逸的原因很多,有驾驶员素质偏低、不购买保险、法制不健全、逃逸成本低、畏罪逃责等原因。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居高不下,而这类案件不能及时侦破,必定会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交通事故受害者得不到应有赔偿,破坏社会和谐;不能给这些逃逸人员惩处,必定会给道路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一、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原因与特点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①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产生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一)客观方面

1.监控防范机制相对滞后、不完善(如对逃逸处罚过轻、惩处种类少,甚至出现真空无法处罚),震摄力不足,给肇事当事人提供了逃逸的客观条件;2.群众法制意识淡薄、害怕报复、多一事不如小一事心态,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视如不见;3.警力不足、视频监控硬件设施不够等因素,不能对路面24小时监控,路面管理存在缺失;4.办案人员侦破能力不强、存在畏难情绪,办案科技手段不高等,导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率偏低;5.部分地方社会风气不良,存在漫天要价的情况,驾驶员害怕“赔不起”;6.社会保险机制缺位、不够多元化。

(二)主观方面

1.驾驶员安全意识不高、法制观念淡薄;2.文明驾驶等基本的道德水平不高;3.只会开动车辆,不懂发生交通事故后的基本应对措施4.存在侥幸、畏罪逃责等心理。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特点:1.多发生在傍晚和零晨;2.多发生在郊区等人较少路段;3.个体或个人承包车辆肇事逃逸多;4.无证无牌驾驶逃逸多;5.摩托车驾驶员逃逸多;6.酒后驾驶逃逸多;7.年轻驾驶员肇事逃逸多;8.车辆无购买保险多。

二、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应对策略

(一)快速反映

交通肇事逃逸者的目的就是逃避责任,因此就会迅速逃逸。接到报案后,应立即赶赴现场,马上开展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工作,及时发现肇事者和逃逸车的特征与行踪,并立即组织拦截。作为侦破道路交通肇事逃逸的公安机关,必须抢在逃逸者远离之前,完成一连串组合动作,如赶赴现场、判明案情、确定肇事者或逃逸车辆、追击拦截等。当然,这些动作离不开平时训练、应急机制的完善、跨部门联动协调等。

(二)重视取证

“快”决定能否抓到人,而取证决定能否将人入罪。勘查现场时要全面、细致、科学,重点是与肇事逃逸有关的痕迹物证,如:轮胎痕迹、油漆碎片、零部件及散落物、受害者身上的痕迹等。痕迹是相互作用的,如:制动痕能反映车辆行驶方向、速度等;车漆能反映对方车身颜色;碎片、零部件及散落物等能反映车辆基本特征,也是印证其肇事的重要证据。证据的种类多种多样,还包括证人证言、视频监控、鉴定材料等,也都是要迅速掌握和固定的。

(三)善用资源

1.交通肇事逃逸侦破难度越来越大,使用技术侦查手段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如,查通话记录、锁定手机位置、监听、测谎等手段;2.对肇事车辆上遗留的指纹或者毛发等要认真排查、鉴定,以进一步锁定肇事者;3.善于借助群众力量,主动向在事发现场附近的群众了解肇事相关情况,寻找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4.利用媒体力量,适当引导舆论宣传,制造舆论压力,向肇事逃逸者或其家属施压,迫使尽快自首;5.加大投入,发现肇事车辆去向的,应立即部署警力到有关车辆所属单位或者个人居住地等地方进行排查,争取在黄金七十二小时内破案;6.建立与完善獎惩机制,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提供线索和破案有功人员。

三、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预防

交通肇事逃逸危害大、社会影响恶劣,不能及时侦破,会严重威胁到社会稳定。但笔者认为

预防尤胜于打击,将被动化为主动带来的社会效益会更好。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曾以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做的一个实验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②这很能说明预防的重要作用。如何预防呢?笔者认为:1.加强对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管理和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如,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宣传、监管;单位、驾驶员行业协会的诱导、示范,让安全意识植根于脑海中;2.关联信用机制。现在政府正逐步推行个人信用评价,如果能够将交通肇事逃逸者信息关联到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直接影响其个人信用评级,将会是预防交通肇事逃逸的一个新举措,既让交通肇事逃逸者受到社会谴责,也能让交通参与者引以为戒;3.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强制保险机制,增加险种类型、保额等,解决驾驶员经济上的后顾之忧;4.以现有的专门负责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破机构为基础,建立市内外、省内外的统一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对逃逸事故侦破实施统一指挥,集中力量打击;5.完善机动车资料库及系统,以实战为指导,细化各种机动车车种、车型、颜色、油漆、玻璃及轮胎花纹的技术档案资料,为侦查工作提供更便节快速的数据支撑;6.加大科技力量投入,由政府出资,在主要路口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多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在加大交通违法查处力度的同时,也能对交通肇事逃逸起阻吓作用;7.完善奖励等各种机制。对举报、提供线索的公民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群众监督积极性。如,机动车修理行业实行维修强制报告制度;对破案有功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含经济奖励、减免交通违法扣分、减免交强险保费等)。

[注释]

①摘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第104号令。

②摘于2010年第19期《人事天地》“破窗理论”。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规定 篇4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印发《关于在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 正确认定逃逸等问题的会议纪要》的通知

本省各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正确认定逃逸等问题的会议纪要》已经我院审判委员会第2258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院。

最高人民法院于最近下发了《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其中第一条第三款规定“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构成自首的,因上述行为同时系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义务,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要适当从严掌握。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我院原有规范性文件与该规定不一致的,执行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

特此通知。

二O一一年三月四日

主题词:刑事审判 交通肇事罪 逃逸 会议纪要 通知

抄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 最高人民法院

(共印200份)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 2011年3月4日印发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在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正确认定

逃逸等问题的会议纪要

近年来,我省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多发。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在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等问题上争议很大,各地掌握标准不一,影响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为了准确适用法律,正确处理此类案件,我院在深入调研并征求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召开有关法院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对认定道路交通肇事逃逸的有关问题基本达成了共识。现纪要如下:

一、关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后逃跑的行为。

刑法规定对逃逸加重处罚,根本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及时抢救伤者,防止事故损失的扩大;二是便于尽快查清事故责任,处理事故善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肇事者发生交通事故后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此,保护事故现场,抢救伤员,报警并接受公安机关的处理,是肇事者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本质特征就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不履行上述法定义务,正确认定逃逸也应当围绕肇事者在肇事后是否履行了法定义务去考察。审判实践中,应当把握好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要件。

一是主观要件,即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包括为了逃避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追究。如果没有法定事由或者正当理由离开事故现场,应当推定为逃避法律追究。二是客观要件,即在接受公安机关处理前,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后逃跑。以逃离事故现场为一般情形。这里的事故现场,不仅包括交通事故发生现场,还包括与事故发生现场具有紧密联系的空间,如按警察指定等候处理的地点等。在认定是否属于逃离事故现场时,要特别注意逃逸行为与肇事行为在时空上的连贯性。履行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上设定的肇事者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后逃跑,不宜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二、关于几种常见情形的认定和处理

肇事者被殴打或者面临被殴打的实际危险而逃离事故现场,然后立即报警并接受公安机关处理的,可以不认定为逃逸。此种情形需要有足够的事实依据和证据存在,才能采信被告人的辩解。逃离事故现场后具备报警条件不及时报警,具备投案条件而不及时投案的,应当认定为逃逸。如果是因为出了事故内心恐惧而逃离事故现场的,或者为了逃避酒精检测等而逃离事故现场的,均应认定为逃逸。

肇事者接受公安机关处理后,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为躲避责任经传唤不到案,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期间逃跑,实质是一种逃避侦查、起诉、审判的违反刑事诉讼程序的行为,均不宜认定为逃逸,但应当酌情从重处罚。肇事者离开事故现场迳直去公安机关投案,不影响事故责任的认定,且事故损失没有明显扩大的,可以不作为逃逸处理。肇事者逃逸后,途中害怕被加重追究刑事责任而到公安机关投案的,仍然应当认定为逃逸,其中如实交代罪行的,可以认定为自首。认定是否直接去公安机关投案,不能仅以被告人辩解为依据,应当根据离开现场后的行走线路、时间长短以及是否具备报案条件等因素综合判定。无法认定直接去公安机关投案的,以逃逸论。

肇事者肇事后虽然采用打电话等方式报警,然后逃离事故现场的,或者逃离事故现场后打电话报警的,仍然应当认定为逃逸。但因为有报警行为,可对其酌情从轻处罚。

造成人身伤亡的,肇事者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如果是为了抢救伤员而离开现场,不认定为逃离事故现场。但是如果肇事者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没有报警并接受公安机关处理,而是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的,应当认定为逃逸,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肇事者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第(一)至

(五)项情形之一,又有逃逸行为的,逃逸行为应作为法定加重情节,对肇事者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二个量刑档次,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量刑。但根据《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第(六)项规定因交通肇事后逃逸而构成犯罪的,由于逃逸已成为构成犯罪的要件,不能重复评价为加重情节,故对肇事者只能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一个量刑档次,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幅度内量刑。

三、关于对交通肇事后让人顶替案件的处理

当前,交通肇事后肇事者让他人顶替,以逃避法律追究的情况多发,给交通事故责任的正确认定带来困难,容易使肇事者逃避法律的追究,也易使被害方的利益造成损害,且严重妨害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应予从严惩治。

让人顶替的情形有多种。有的肇事者让同车人顶替或者打电话让人来现场顶替;有的肇事者逃离现场后叫顶替者到现场或者去公安机关投案等等,根本目的就是使自己逃避法律的追究。因此,肇事者让人顶替的行为从本质上说仍是一种交通肇事后的“逃跑”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指使他人向司法机关作伪证的行为,妨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社会危害比一般逃逸更大,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并从重处罚。处理这类案件,还要区分肇事者是否逃离了事故现场。对肇事者让人顶替但自己没有逃离现场的,可酌情从轻处罚。对顶替者,构成犯罪的,以刑法第三百一十条包庇罪追究刑事责任。

四、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中“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因逃逸致人死亡,既包括被害人受重伤后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也包括被害人因伤无法离开现场而发生的其他车辆再次辗压致死的情形。

因逃逸致人死亡,只适用于肇事者因逃逸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不包括故意致人死亡的情况。如果发生事故后,肇事者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将被害人隐藏、抛弃或者移动至危险地段等积极行为,使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发生再次辗压等事故死亡的,应按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肇事者将伤者送到医院接受救治后,没有报警也没有接受公安机关处理就逃跑而被认定为逃逸,但此后被害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不宜再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

是否因逃逸致使被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须根据司法鉴定及在案其他证据综合判定。

五、关于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和逃逸后的责任承担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果制作的一种法律文书,本质上具有证据性质。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全案的其它证据综合分析,从而正确认定肇事者的责任,公正处理案件。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对肇事者不履行法定义务而逃逸的,应当推定为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肇事者的责任。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时,也应按此原则处理。

六、关于本纪要的执行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篇5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定性标准,“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 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交通肇事后逃逸相关问题的认定 篇6

曾昶明 俞元开

正义网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发生交通事故达到构成犯罪的严重程度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交通肇事罪是现代社会过失犯罪发案率最高的过失犯罪,是过失犯罪之王。近几年,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案件不断增多,而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及相关责任的规定不够清楚,使司法实践出了很多疑难问题,非常值得探讨。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一)行为人在逃逸时主观上必须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并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即使发生了重大伤亡,也只能认定其构成交通肇事罪。这是因为我国刑法规定的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强调的是刑罚的轻重,要与客观的罪行和主观的责任相适应。假如说有二起伤亡结果完全相同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一起是行为人主观上明知发生了死伤结果而逃逸,另一起是行为人主观上并不知道发生了死伤结果而离开现场,如果不考虑主观因素,那么这二个行为人可能都是3-7年刑罚,这样的量刑明显对主观上没有恶意的行为人不公正。

(二)行为人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

逃避法律追究,即包括当事人逃避刑事责任,也包括当事人逃避应负的民事责任,还包括追究当事人的行政责任。实践中,当事人逃逸的目的有多种,不限于上述讲的法律责任,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在调查事实时要查明当事人逃逸的目的,不要认为只要当事人离开现场,就认定当事人逃逸,从而按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罪处理。如某甲驾车通过一集镇时,本地人某乙驾驶摩托车突然快速横穿公路,某甲避让不及,将某乙撞成重伤,甲看到好多人围上来,担心自己被殴打,慌忙拦了一部摩的逃跑,然后主动到交警大队报警。虽然在这起案件中,甲逃跑的目的是怕自己被打,并不是想逃避法律的追究,甲的主观恶性要比逃避法律追究的人小得多,因此不能认定为逃逸。实践中有的公安交警部门往往认为逃离事故事场的就是逃逸,不考虑行为人是否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意思,这是不正确的。

(三)关于对逃逸的理解

逃逸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这一点我们都能理解。比较关键的是行为人从何时何地开始离开才构成法律上的逃逸行为。有的认为,逃逸应界定为逃离事故现场;有的认为,肇事发生后为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应认定为逃逸。应该说,我国刑

法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并不仅指当场逃逸或逃离现场,也包括事后逃逸,关键是看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与社会危害性。如果仅将逃逸界定为逃离现场,那么性质同样恶劣的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就得不到相应的法律追究,可能会影响对这类犯罪行为的惩处。根据前文所述,以下几种情况均应认定为逃逸:事故发生后行为人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跑;行为人报警后逃跑。

(四)逃逸必须是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为条件。

所谓结果加重犯,就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了基本的犯罪构成,或者说实施了一个基本的犯罪行为,该行为同时又造成一个作为加重法定刑的结果。结果加重犯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该犯罪加重结果必须是刑法分则有规定,否则,无论造成多大的结果,也只能按基本犯来处理;二是结果加重犯表面上看构成了几个罪,但是法律上认为是其基本罪行导致的结果,而且这种结果不作为一种犯罪来评价,而是作为基本罪行的加重刑罚的后果评价。因此这种结果不作为数罪并罚的情况来看,而仅仅作为加重某一罪法定刑的情况来处理。从刑法第133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来看,构成逃逸必须符合以下条件: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行为人为逃避法律的追究。因此刑法第133条对逃逸行为量刑标准为3-7年有期徒刑,如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关于交通肇事逃逸后致人死亡的理解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要件是:(1)交通事故的被害人受伤当场未死亡,如果被害人当场死亡,也不能认定为逃逸致人死亡;(2)行为人有逃逸行为,即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3)逃逸行为延误救治与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对于逃逸与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司法实务中比较棘手的是:有的被害人伤情并不严重,但由于被害人是老年人或生前有严重疾病以及被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这类案件争议较大,肇事者认为被害人死亡是其自身体质问题而死亡,而死者家属则认为主要是延误了抢救时间而死亡。在这种情况下,认定是否属于逃逸致人死亡,一方面要从案发后及时调查了解案发经过、案发到死亡经过的时间、发生死亡的情况、送往医院时的情况以及对死者的抢救经过,以综合判断死亡与逃逸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相应的医学鉴定机制,需要对被害人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必要时要通过尸体解剖以判明死因,依据医学科学理论准确认定死亡原因、结果与逃逸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4)行为人至少有过失。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发生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如果主观上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而逃逸致被害人死亡,按逃逸致人死亡来定罪量刑,这一点理论界没有什么争议。现在争议比较大的问题是行为人发生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如不及时抢救可能死亡而逃逸,最后导致被害人死亡,对此类问题的处理,一种观点认为:行为人主观上为过失,按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犯处理。而事实上,行为人明知被害人有死亡可能而放任不管,此时行为人主观方面应至少为间接故意,而从基本犯与结果加重犯前后二种主观方面构成要件上看,如果基本犯主观上为过失,加重结果是故意的情况,那么结果加重犯的罪过将难以理解。因此,上述观点也有不合法理的地方。另一种观点认为:行为人主观上至少为间接故意,被害人受重伤的情形因行为人的行为而引起,行为人负有救帮助义务,行为人有能力履行救助义务而逃逸致被害人死亡,应按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处理。这种观点也有不足之处:一是故

意杀人犯罪是重罪,其成立要求有强度很高的违法行为,不作为的杀人与作为的杀人没有同价值性;二是这种情况与行为人将被害人隐匿、移往难以被人发现的地方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如何处理交通肇事后,单纯从现场逃逸,但又明显放任被害人的死亡情况,还值得进一步讨论。

三、关于交通肇事逃逸共犯的理解。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第2款的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案论处。因此,司法实践中,遇到这类问题都是按交通肇事罪的共犯处理。但这种观点按照我国刑法共犯理论来看还是存在瑕疵的。根据刑法第25条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据刑法第14条关于故意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因此,刑法理论上的故意是指对犯罪结果的故意。而在交通肇事共同犯罪案件中,被指使人对违反交通规则是故意的,但对造成死亡的结果是过失。另外,共同犯罪每个行为人的行为是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实施,而本处的指使人的行为是在被指使人已完成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时实施的。目前,对于此类问题的处理,有人提出按共同过失犯罪分别对指使人与被指使人以交通肇事罪论处。也有人认为被指使人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对指使人以包庇罪论处。纵观上述两种观点,笔者认为后一种观点比较合理。

四、逃逸后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认定。

在司法实务中,行为人肇事逃逸后的责任认定,交警大队习惯作法是:无论事后责任是否能够弄清,也认定机动车驾驶者必须承担全部责任。交警大队这样做的依据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第1款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员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交通大队的这种做法受到质疑,因为在肇事者逃逸,但事故责任事后很容易查明而且能够决定逃逸者责任很少的场合,不能违反事实,强行推定肇事者负全部责任。

以规定驾驶人对被害人负有救助义务的道路安全法作为根据来论证刑法上的责任,并将二者完全等同,并不是没有疑问。道路交通安全法中驾驶者的报告、救助责任是事故发生时应当采取某种措施,协助交通警察的活动,但未协助时的责任,他与交通肇事罪的责任并不完全对应。因为交通肇事罪的责任,并不仅仅指对违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所要承担的责任,而是对事故的最终发生,即死亡结果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交通行政管理上的责任和刑法上所讲的责任不是同一层次上的概念。在确定交通肇事罪是否成立时,对行为人是否负有责任,必须从刑法进行责任的实质判断,这种判断要严格按照犯罪的构成要件进行,而不是直接按照交警大队的事故认定结果。例如,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过错很少,被害人负主要责

任,行为人负次要责任,但因行为人因为胆小怕事而逃逸的,在行政管理上会认定行为人负有责任,但不能仅仅根据其逃逸这一情节就认定其构成交通肇事罪。又如,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为救助被害人而顾不上保护现场,交警部门往往因为责任无法认定就推定行为人负事故全部责任,这对在行政上及时处理事故,维护被害人的合法利益是有必要的,但是这种推定在刑法上是属于责任尚未分清的情形,根据存疑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应当认定被告人无罪。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规定 篇7

1、对“因逃逸致人死亡”含义的理解

在现行立法前提下, 笔者认为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以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为前提, 即行为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若仅是一般的交通事故, 仅造成轻伤, 即使肇事后逃逸, 也不会出现受害者得不到救助死亡的情况。二、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 出于不履行救助义务或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而逃离事故现场。三、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出现主观上是过失, 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四、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行为人的逃逸行为直接导致了被害人抢救不及时而死亡。五、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属于同一交通事故。如果行为人在发生交通肇事后, 在逃逸过程中发生二次交通事故, 从而致第二次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死亡的, 就重新构成交通肇事罪。

2、“因逃逸致人死亡”中对“人”的理解

我国学界对“因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的理解, 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 既包括先前交通肇事中的受害人, 也包括行为人肇事后逃逸过程中再次交通肇事直接致死的其他人。第二种观点, 也是笔者倾向的观点,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中致使受害人严重受伤, 如果行为人积极履行其对受害人的救助义务, 受害人不会因此死亡。但是肇事人非但不履行自己的救助义务反而逃逸, 最终使受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客观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五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 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致使受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从中总结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客观内容为:第一, 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 这是“因逃逸致人死亡”这一加重情节的基本前提;第二, 行为人对受害人未尽及时救助的义务而逃逸;第三, 发生了受害人死亡的危害后果;第四, 受害人因未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即受害人死亡的危害后果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4、“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方面

根据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故意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规定“过失犯罪, 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法条所规定的为故意和过失两种犯罪形态, 凡是过失犯罪法条必须做出明确规定才能定罪量刑, 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 其主观罪过应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立法化建议

1、增加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 交通肇事与肇事后逃逸是两种不同的行为, 不应简单地将两种行为规定在同一个条文中。首先, 两者主观方面完全不同。交通肇事主观上是一种过失, 即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而交通肇事后的逃逸, 行为人主观上只能是直接故意, 对因逃逸可能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行为人主观上也只能是故意, 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其次, 侵犯的客体不同。交通肇事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秩序和安全;而肇事后逃逸侵犯的客体则是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权。最后, 两者客观方面不同。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结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客观方面表现在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所采取的逃离现场、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 逃避由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救助伤者及财产的义务。交通肇事逃逸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即交通肇事的行为人, 其他人员如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和乘车人等指使肇事者逃逸的, 应构成本罪的共犯。交通肇事逃逸具有刑法罪名所要求的构成要件, 因此具有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可行性。

2、交通肇事逃逸罪的法条完善

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有利于我国的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从而更好的预防和惩治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 发挥刑法的保护法益、保障人权的作用。笔者建议增加交通肇事逃逸罪则可作为《刑法》第133条的第2款, 并将逃逸致人死亡作为其加重情节, 作如下规定:“行为人肇事后逃逸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行为人交通肇事构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的, 处5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因逃逸而致使被害人失去抢救时机而死亡的, 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3、增加交通肇事逃逸罪的社会价值

首先, 逃逸行为独立为新罪名有利于发挥刑法规制机能。规制机能, 是对犯罪行为的规范性评价机能。通过把逃逸行为规定为犯罪, 并规定相应刑罚, 即便是先前的肇事行为没有构成犯罪和是否有责任及责任大小, 只要肇事者逃逸就构成犯罪。通过刑法规制功能影响行为人主客观态度, 从而减少逃逸行为的发生, 避免不必要的人身、财产损失。

其次, 有利于提高司法办案效率。这种对于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进行细化处理的立法规定, 有利于司法者在实践中在认定犯罪事实的基础上迅速依据法条, 对行为人进行准确的定罪量刑, 提高司法效率并达到罪刑均衡。

最后, 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利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给受害人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 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稳定。根据公安部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不断增加, 其中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频频发生。将交通肇事逃逸规定为犯罪, 利用刑罚有力度的预防和惩治功能, 更有利于减少逃逸行为的发生, 从而更好地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利益。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M].法律出版社, 2007.

[2]叶高峰, 主编.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与量刑[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

[3]汪鸿滨.“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析[J].湖南省政法干部学院学报, 1999 (6) .

[4]胡康生, 李福成, 主编.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M].法律出版社, 1997.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规定 篇8

被告人闫某驾驶本人的三轮农用运输车,行驶至一十字路口时,因遇红灯未及时停车与通过路口的行人唐某相撞,事故发生后闫某将肇事车辆留在现场,并委托乘车人看守现场,跟随救护车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抢救。第二天他见被害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因害怕刑事追究和无钱赔偿而逃离医院。

二、分歧意见

对于本案,被告人闫某构成交通肇事罪毋庸置疑,但其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办案过程中产生了两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闫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理由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闫某在知道被害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因害怕刑事追究而逃跑,正好符合该解释的规定,应认定为逃逸。

第二种意见认为:闫某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评析意见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本规定把犯罪后逃逸作为交通肇事犯罪的加重处罚情节,这是交通肇事罪在量刑方面区别于其他犯罪的典型特征。之所以对交通肇事案件这样规定,是因为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往往是导致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损失无法得到赔偿、案件查处难度增大等严重后果的直接原因;也是为了促使肇事者及时履行对被害人的救助义务和对相关主管部门的告知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这一规定和我国刑法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是否认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主要应看肇事者在肇事后是否履行了救助义务和告知义务,应通过肇事者的客观行为来分析其主观目的。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积极履行了上述义务,就不应当认定为逃逸;只有在肇事者肇事后既不履行救助义务,又不履行告知义务而逃离事故现场的,才能认定为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问题 篇9

来源: 作者: 日期:07-03-0

2交通肇事逃逸以及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况。司法实践在处理具体案件中据以定罪量刑的结果也往往不相同。因此,往往对同一犯罪情节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都互相渗透着矛盾的观点。笔者试从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对这一规定进行简单的分析,对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如何定罪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当前,在刑法理论上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条文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被害人受伤严重,但并未死亡,如抢救及时可能挽救其生命,但由于行为人不采取积极的救护措施,并逃离事故现场,致使受害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死亡的行为。

第二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应限于过失致人死亡,即事实上发生了两次交通事故,也就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交通事故,致使第二次交通事故中被害人死亡的情况,就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这一情节的规定。由此,我们也能够看出,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在这里显得非常关键。因此,客观的分析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对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以及就此类案件如何定罪就显得非常重要。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作为该罪的核心。其潜在的含义是指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肇事后果。然而,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定条件下故意行为可以转化为过失行为,过失行为也可以转化为故意行为。随着主观心理态度的变化,行为的性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因此,在处理“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时,就要特别注意分析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及其变化情况。尤其要注意查明行为人肇事后对自己交通肇事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因而,笔者对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在理论上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行为人将人撞伤后逃逸,被害人死亡,主观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行为人因逃逸过失致使受伤者死亡。这种情况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后,误认为被害人没有受伤,或者只受轻伤,凭自身经验武断地认为不会出现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从而逃逸,致被害人死亡;还有一种情况,即行为人肇事后,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逸,致被害人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这两种情况,都是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死亡抱有侥幸心理,过于自信,因而成立过失的罪过,即过失致被害者死亡。

2.行为人肇事致人重伤后逃逸。在当时情况下,行为人认识到其逃逸后,被害人可能会因伤而致死,但是为了立即逃离现场以逃脱罪责,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采取听之任之,放任的态度。也就是行为人既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补救,同时也不希望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的罪过形式就是间接故意。

3.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罪责,毁灭罪证,故意将被害人移至丛林、沟壑等不易

被人发现的地方,而后逃逸,使被害人失去被抢救的机会而引起死亡。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被害人若不及时救助,必然会出现死亡的结果,却为逃脱罪责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对于这种必然的情形,行为人对救助责任的不作为构成直接故意犯罪。

(二)行为人发生交通事故,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交通事故,致使第二次交通事故中被害人死亡。这就是所谓的二次肇事问题。这种情况,行为人在主观上会有以下几种罪过形式。

第一种,即行为人在第一次肇事后,又以同样的过失继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进行逃逸,对先前违反的注意义务明知故犯而造成第二次交通事故,致使第二次交通事故中被害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受伤者死亡的罪过形式符合间接故意的要求。

第二种,即行为人在第一次肇事后,为逃脱罪责在驾车夺路逃跑时,不顾他人安全而撞轧他人致死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构成直接故意。

二、从司法实践看,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情况非常复杂。如果这类案件只是简单地以交通肇事或者故意杀人罪去定罪处罚是不够准确的。因此,对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案件的定性,应当根据行为人逃逸时的主观罪过形式及逃逸过程中的客观行为予以正确的分析认定。

(一)行为人将人撞伤以后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应根据行为人不同的罪过形式予以定罪处罚。

1.对于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只要有证据能充分证明行为人不知道逃逸行为会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没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即不具备间接故意杀人主、客观条件的,均应按交通肇事定罪处罚。

2.交通肇事后被害人伤势极其严重,以至生命垂危即使行为人及时抢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为逃脱罪责驾车逃逸,而被害人最终确已死亡的,对于这类案件,笔者认为应当认定该行为只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不能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三款,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规定处罚。而应根据第二款,即“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后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规定来定罪量刑。

3.行为人因交通肇事后逃逸。在当时的情形下行为人明知其逃逸后被害人受伤严重有死亡的可能,却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被害人进行救助,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采取放任的态度,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案件,应视不同情况分别定故意杀人罪或以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二罪并罚。

4.行为人肇事致人重伤后为逃避罪责,故意将被害人移至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致被害人死亡的,对此行为应以直接故意杀人罪定罪。

(二)在处理二次肇事案件时,由于行为人对第二次肇事结果有故意和过失的不同心理,我们应分别考虑。

1.“因逃逸致人死亡”在司法实践中可能表现为同种数罪的情况。比如行为人交通肇事

后,或害怕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害怕巨额的赔偿费用,以至于匆忙逃跑,至此行为人已触犯了一个完整的交通肇事罪。此后,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再次违反交通法规,又致他人死亡,重新又构成一起完整的交通肇事罪。由于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均是过失犯罪,客观方面均是肇事行为,先后两次肇事侵犯的客体相同。刑法理论上将这种情况称为同种数罪,按照数罪理论和司法实践同种数罪不宜并罚,应在该罪法定刑的幅度内从重处罚。

2.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夺路逃跑,不顾他人安全撞轧他人致死的。如果行为人先前的肇事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则应对其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并罚。如果行为人先前的肇事行为只是一般的交通肇事,则只对行为人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3.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驾车逃跑,在逃逸过程中对撞轧多人致一人或数人死亡。笔者认为,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放任另一种肇事结果的发生,对于这种间接故意的二次肇事应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按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并罚。之所以这样认定,最明显的一个理由就是行为人在客观方面是实施了用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规定 篇10

近年来,人肉搜索无疑是公众瞩目的焦点话题,其强大搜索引擎所迸发出的威力是任何网站与信息平台望尘莫及的,便捷、快速、海量、精准的信息流,在经过整合,分析,碰撞,研判后,往往使得被搜索对象无处遁形。如将此收集信息的高效手段合法、合理、科学地应用到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工作中,对大大提升侦破效能不无裨益。

一、人肉搜索的概念:

“人肉搜索”是社会信息化与网络化相结合的产物,现代信息网络的运用是其得以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是依托一个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高度共享的信息网络平台,整合和盘活信息资源并形成有效情报,变传统的单一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多人响应的人性化搜索方式,发起人与参与者之间互通有无,高度共享,最终实现某种意愿的达成。

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中“人肉搜索”的主要目的是用来确定人员身份、扩大线索来源及确定物品来源目。运作的基本形式是在论坛发帖,以被查找人或物品的静态图片或动态影像为素材,加贴告知搜索意愿,一旦有认识或者掌握相关信息的网民浏览该帖,出于正义的力量,他就可利用在网上跟帖的形式,将搜索目标的基本情况或活动信息公布于网上。网民的数量巨大,跨越省界乃至国界,通过人肉搜索,通常能收获大量信息。

二、当今交通肇事逃逸侦查中出现的问题:

众所周知专群结合、信息导侦、深入研判、定向制导是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工作取得成效的基础。但是由于信息来源渠道闭塞,导致信息流不准、不畅、不及时,使得侦破工作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交通肇事逃逸侦破难的客观因素:

一是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类矛盾多发的情况下,解决专群结合紧密程度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对侦查中群众基础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构建整个侦查工作情报信息主体的缺乏,没有强大的信息作为支撑,导致侦查工作“上层建筑”中的信息导侦、深入研判、定向制导都无从谈起。

二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往往发生在路边无灯、路无监控、现场无人的三无地点,造成侦破逃逸案件信息匮乏,使得侦破工作陷入尴尬局面。传统的警务处理方式是利用现场仅存的碰撞残片,大致确定肇事车辆车型,根据行车轨迹,明确逃逸方向,划定可能藏匿范围,运用“人海战术”,进行地毯式排查,此方案不仅耗时耗力,收获的效果有时也不尽如人意,加上如果肇事车辆是异地号牌,穿越省际、市际边界时,必定绕过收费站,逃避监控录像的捕捉,使得在本市的排查围堵行动形同虚设,侦破方向毫无头绪,工作进展处于停滞状态,以致案件久拖不决,引起当事人不满,引发不安定因素,甚至造成群众上访,影响社会稳定。

交通肇事逃逸侦破难的主观因素:

一是目前,由于受到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群众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不愿意为我们公安机关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有些群众对我们公安机关,还缺少必要的信任,也不愿意说。即便有群众向我们反映,大都是零乱或散碎的。以上这些情况将会给我们侦破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二是个别事故侦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勘查事故现场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关联性,态度不认真、不仔细、不谨慎。一些事故现场所遗留的物证有时是很少的,也许是几个残缺的漆片,或玻璃、塑料碎片;也许就一二道制动痕迹。面对这样的肇事现场,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地对待现场所遗留的每一个物证,力争从有限的物证中,结合现场周围的环境,准确地分析出肇事车辆的车型、颜色、行驶方向、接触部位、损坏部位等重要的破案信息,这样就为快速破获逃逸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是少数侦查民警信息碰撞、研判分析能力不强。即使在肇事现场发现、整合出一定的线索,但是这些线索如同汪洋大海中的信息孤岛,彼此之间缺乏架设联系的桥梁,形成信息壁垒,造成线索杂乱无章,穿引主线拎不起,无用支线放不下,侦破方向说不清,侦破手段讲不明,侦查主导思想一笔糊涂账,分析研判一篇流水账,无关痛痒旁敲侧击,废话、牢骚、挖空心思强调客观因素啰嗦一大堆,而对于侦查方向、突破口等中心工作,只字未提,分析报告毫无建树。

三、当前人肉搜索存在的争议:

对于“人肉搜索”这一个挺形象说法,当前社会上对此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很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人肉搜索”的概念涉及到它的界限如何确定,这些都还是研究和讨论过程中的问题。

(一)在承担刑事责任上观点不一。

1.应承担刑事责任。“人肉搜索”刚开始时确实找到了一些应该找到的人,可是随着人们的滥用,越来越多无辜的人受尽了折磨,“网上通缉已经超出了道德谴责的范畴,严重侵害了公民的基本权益。”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志刚提出,“网上通缉”、“人肉搜索”泄露公民姓名、家庭住址、个人电话等基本信息,同样是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益的行为,其造成的危害甚至比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更为严重,因此建议将“人肉搜索”行为在刑法中予以规范。

2.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人肉搜索行为只是发动网友搜集某一个人的个人信息而已,这种行为并没有触犯法律。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雪明确表示,“如果我想了解一个人的信息资料,我通过我的朋友亲戚去打听,了解到了,这种行为难道也犯法了吗?这和人肉搜索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大家的手段途径不一样而已。”

(二)可能构成其他的侵权行为。

针对“人肉搜索”涉及的种种法律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民法硕士、广东民生康田律师所王智柱律师指出,涉及公众人物的信息披露,一般不构成侵权。但由于“人肉搜索”多数针对普通百姓,即使没有明确法律规定,也很可能构成侵犯公民名誉权等民事侵权。

(三)用于协助公安机关办案不涉及侵权。

2008年11月9日,一名网民在天涯论坛发布了一则题为“两个无耻的小偷,我决不放过你们”的帖子,贴出的火锅店的监控录像清晰地看到两名男子:一名男子用衣服做掩护进行盗窃后两人立刻离开。号召网友人肉搜索找到小偷,“让他们在痛苦中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对于这个行为是否侵权,陕西王炳森律师事务所律师蒋虎军认为,公民有将犯罪分子扭送到公安部门的权利,也有配合警方调查的义务。“人肉搜索小偷”的行为不触及法律底线,这种做法等于协助公安部门工作。

四、关于交通肇事逃逸侦破工作应用“人肉搜索”的思考

一是合法化。

(一)谨防“善良网民”演变成“网络暴民”。网民是“人肉搜索”的基础,情报信息的来源,其善意的跟帖是“人肉搜索”得以高效运转的前提。但是个别网民在获知犯罪嫌疑人及其家人的信息后,“义愤填膺”过了头,往往会“亲临”当事人住所,做出过激行为,严重影响了当事人及其家属的正常生活,原本善意的举动演变成违法行径,“善良网民”悄然过渡为“网络暴民”。如2007年的“铁军打人事件”,在人肉搜索几个小时后,当事人及其妻子的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孩子上学的学校全部曝光,个别“愤怒”的网民来到其住所喷油漆、写大字报,对其家属进行恐吓骚扰,导致与此案毫无牵连人正常的工作、学习秩序被打破。笔者以为,解决此类事件发生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在论坛中添加浏览权限这一技术手段,让网民只能看见搜索意愿,能够跟帖,但是看不见其他人的发帖内容,待到案件侦破后,再以版主的身份发帖将处理情况给与公示,以表示广大网民的善意的辛苦没有白费。这样一来,网民之间彼此相对独立,信息流横向不能贯通,只能在纵向公安机关与网民的树状结构中互联互动,演变“网络暴民”的信息基础就不攻自破了。

(二)严审发起“人肉搜索”的必要性。“人肉搜索”是有限的资源,同时也是把“双刃剑”,只应在确有必要发起的时候采用,发起前必须慎重考虑案件的敏感程度是否会引起负面炒作和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来造谣滋事,所以在“人肉搜索”前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是必需的。

二是科学化

(一)发起“人肉搜索”的准备工作。在需要发起人肉搜索前,事故处理科应主动向市局网监处通报案情,根据实际需要,了解适合的网站和稳妥的发帖形式,寻求技术操作等方面专业支持。

(二)发起人的角色扮演。人肉搜索中的发起人角色很关键。应选择与网民身份平等,并与案件有联系的角色,如受害人、目击者等。避免直接以征询破案线索的公安机关身份出现。在现今,网络中的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对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持有抵触情绪的不乏其人,以国家公权力代表的身份出现在人肉搜索中,往往不如一个无关人员唤起正义感或共鸣的效果更佳。

(三)群策群力,提高人气。网络里人气相当重要,“人肉搜索”成功案例都是建立在高人气的基础上。一个帖子,一个搜索,冷冷清清的数百人的浏览量或十几条的回复量,是不足以吸引大量网友参与其中的。所以,在发起“人肉搜索”时,可考虑动员或安排部分警力对发起人肉搜索的帖子进行浏览和回复,相信很短时间内便可为发起的搜索积累大量人气。

尽管“人肉搜索”无论在社会上还是网络上争议颇多,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网民巨大的人力资源确实值得公安机关重视和挖掘,在互联网上“走网民路线”争取网民的支持,扩大线索来源,拓宽破案途径,不就是公安工作走群众路线的延伸吗? 总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侦破交通肇事逃逸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办法少为多途径,变单打独斗为整体联动,切实提高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驾驭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能力。

由“清网行动”谈异地车辆“惹祸”多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作者:罗庄大队 来源: 访问量:13 时间:2011-7-28 15:45:47 从“清网行动”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来看,异地车辆造成的交通事故特别是逃逸事故占有较大的比例,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狠有必要探究其原因,根据异地车辆异地行车存在的问题和产生事故的各方面原因,采取有效对策措施,预防和减少异地车辆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

一、异地车辆“惹祸”多的原因

一是驾驶人对异地路况不熟悉。驾驶人异地行车,对异地的线路走向、坡道、桥梁、弯道、公路边的河流、水库等情况均不熟悉。对公路交通流量情况,规律及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又不太适应,因而对不同的道路状况,在控制车速、转向、会车和应急等处理方面,往往不容易做得很恰当,而埋下安全隐患。

二是疲劳驾驶。一般而言,异地车辆大多是长途车,因而,也往往造成驾驶人的疲劳行车。驾驶人异地行车,对当地的道路和交通环境状况不熟悉,加上长途驾驶,因而要付出比别的驾驶人更多的注意力,形成更紧张状态,加之远离亲友,长距离,长时间或夜间行车,很容易造成驾驶人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和心力疲惫,往往出现精神不集中和疲劳开车等情况。因此驾驶人从头到脚,从感知思维到情绪变化,都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长时间驾车更要消耗很大的精力与体力,这就难免踏入疲劳驾驶的雷区。由于疲劳驾驶不容易被人引起重视的特点,往往会使驾驶人对此产生麻痹心理,而一旦发生危害后果就不堪设想。

三是气候因素。中国地大物博,广袤无垠,不同地方的道路、交通、天气等状况千差万别,一些驾驶人在异地行车时,对公路上突然出现的飞沙走石、大雨、大雾、大雪、路面变化等情况,没有太多应变经验,往往措手不及或应对措施不当,从而引发事故。

二、预防和减少异地车辆“惹祸”的对策 一是提高道路安全运行条件,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等道路安全设施,确保行车安全。公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而努力地完善辖区公路和城市街道各种标志、标线、标牌等交通安全设施。这是安全行车的基本保障。强化危险道路和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整治工作,切实提高道路安全行车条件。做到交通标志标线设臵明显齐全,科学合理,醒目得体,使异地驾驶人循着标志、标线安全经过各地辖区顺利到达目的地。

二是加强路面巡逻监控,增强科学的可防性能力。要加大路面巡逻监控力度,切实做好辖区主干道,重要公路以及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的排查、整治。切实让警力下沉保畅通,有效管控和纠正路面动态交通违法行为,确保行车安全。此外,还要加大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投入,增强科学预防客运交通事故的能力。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在国道、省道主干线沿途加强交通安全丰富多彩的社会化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宣传活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让交通参与者在参与各类专题活动中进行社会宣传教育和自我教育。要加强对交通设施作用与意义的宣传。在实际行车中,有少数交通标志、标线仍不为所有驾驶人所重视、接受,如对警告标志注意不够,禁令标志中禁止或限制的部分内容遵守不够,辅助标志的内容不注意观察,还没有完全明白交通标线的含义等。

上一篇:400字美丽的休闲广场作文下一篇:前台文员求职信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