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2024-10-13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精选11篇)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篇1

一、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相关问题的理解

1、对“因逃逸致人死亡”含义的理解

在现行立法前提下, 笔者认为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以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为前提, 即行为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若仅是一般的交通事故, 仅造成轻伤, 即使肇事后逃逸, 也不会出现受害者得不到救助死亡的情况。二、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 出于不履行救助义务或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而逃离事故现场。三、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出现主观上是过失, 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四、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行为人的逃逸行为直接导致了被害人抢救不及时而死亡。五、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属于同一交通事故。如果行为人在发生交通肇事后, 在逃逸过程中发生二次交通事故, 从而致第二次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死亡的, 就重新构成交通肇事罪。

2、“因逃逸致人死亡”中对“人”的理解

我国学界对“因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的理解, 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 既包括先前交通肇事中的受害人, 也包括行为人肇事后逃逸过程中再次交通肇事直接致死的其他人。第二种观点, 也是笔者倾向的观点,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中致使受害人严重受伤, 如果行为人积极履行其对受害人的救助义务, 受害人不会因此死亡。但是肇事人非但不履行自己的救助义务反而逃逸, 最终使受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客观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五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 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致使受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从中总结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客观内容为:第一, 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 这是“因逃逸致人死亡”这一加重情节的基本前提;第二, 行为人对受害人未尽及时救助的义务而逃逸;第三, 发生了受害人死亡的危害后果;第四, 受害人因未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即受害人死亡的危害后果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4、“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方面

根据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故意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规定“过失犯罪, 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法条所规定的为故意和过失两种犯罪形态, 凡是过失犯罪法条必须做出明确规定才能定罪量刑, 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 其主观罪过应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立法化建议

1、增加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 交通肇事与肇事后逃逸是两种不同的行为, 不应简单地将两种行为规定在同一个条文中。首先, 两者主观方面完全不同。交通肇事主观上是一种过失, 即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而交通肇事后的逃逸, 行为人主观上只能是直接故意, 对因逃逸可能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行为人主观上也只能是故意, 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其次, 侵犯的客体不同。交通肇事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秩序和安全;而肇事后逃逸侵犯的客体则是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权。最后, 两者客观方面不同。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结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客观方面表现在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所采取的逃离现场、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 逃避由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救助伤者及财产的义务。交通肇事逃逸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即交通肇事的行为人, 其他人员如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和乘车人等指使肇事者逃逸的, 应构成本罪的共犯。交通肇事逃逸具有刑法罪名所要求的构成要件, 因此具有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可行性。

2、交通肇事逃逸罪的法条完善

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有利于我国的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从而更好的预防和惩治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 发挥刑法的保护法益、保障人权的作用。笔者建议增加交通肇事逃逸罪则可作为《刑法》第133条的第2款, 并将逃逸致人死亡作为其加重情节, 作如下规定:“行为人肇事后逃逸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行为人交通肇事构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的, 处5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因逃逸而致使被害人失去抢救时机而死亡的, 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3、增加交通肇事逃逸罪的社会价值

首先, 逃逸行为独立为新罪名有利于发挥刑法规制机能。规制机能, 是对犯罪行为的规范性评价机能。通过把逃逸行为规定为犯罪, 并规定相应刑罚, 即便是先前的肇事行为没有构成犯罪和是否有责任及责任大小, 只要肇事者逃逸就构成犯罪。通过刑法规制功能影响行为人主客观态度, 从而减少逃逸行为的发生, 避免不必要的人身、财产损失。

其次, 有利于提高司法办案效率。这种对于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进行细化处理的立法规定, 有利于司法者在实践中在认定犯罪事实的基础上迅速依据法条, 对行为人进行准确的定罪量刑, 提高司法效率并达到罪刑均衡。

最后, 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利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给受害人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 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稳定。根据公安部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不断增加, 其中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频频发生。将交通肇事逃逸规定为犯罪, 利用刑罚有力度的预防和惩治功能, 更有利于减少逃逸行为的发生, 从而更好地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利益。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M].法律出版社, 2007.

[2]叶高峰, 主编.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与量刑[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

[3]汪鸿滨.“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析[J].湖南省政法干部学院学报, 1999 (6) .

[4]胡康生, 李福成, 主编.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M].法律出版社, 1997.

[5]阮齐林.论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单长宗, 等主编.新刑法研究与适用[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篇2

答:不一定。发生事故后,要经交警部门调查,再确定是否属于肇事逃逸。在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后,如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对肇事者的处罚是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

二、交通肇事罪如何惩处?

答:如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引发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交通安全法》规定,发生重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吊销驾驶证。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吊销驾驶证,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篇3

被告人闫某驾驶本人的三轮农用运输车,行驶至一十字路口时,因遇红灯未及时停车与通过路口的行人唐某相撞,事故发生后闫某将肇事车辆留在现场,并委托乘车人看守现场,跟随救护车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抢救。第二天他见被害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因害怕刑事追究和无钱赔偿而逃离医院。

二、分歧意见

对于本案,被告人闫某构成交通肇事罪毋庸置疑,但其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办案过程中产生了两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闫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理由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本案中被告人闫某在知道被害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因害怕刑事追究而逃跑,正好符合该解释的规定,应认定为逃逸。

第二种意见认为:闫某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评析意见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本规定把犯罪后逃逸作为交通肇事犯罪的加重处罚情节,这是交通肇事罪在量刑方面区别于其他犯罪的典型特征。之所以对交通肇事案件这样规定,是因为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往往是导致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损失无法得到赔偿、案件查处难度增大等严重后果的直接原因;也是为了促使肇事者及时履行对被害人的救助义务和对相关主管部门的告知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这一规定和我国刑法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是否认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主要应看肇事者在肇事后是否履行了救助义务和告知义务,应通过肇事者的客观行为来分析其主观目的。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积极履行了上述义务,就不应当认定为逃逸;只有在肇事者肇事后既不履行救助义务,又不履行告知义务而逃离事故现场的,才能认定为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篇4

1999年的某一天, 陈某驾驶的跃进牌货车与迎面程某驾驶的轻骑二轮摩托车在某县城长江路丁字路口处相撞, 致程某重伤。事故发生后, 陈某立即保护了现场, 并将程某送往医院救治。不幸的是程某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闻讯后陈某出于恐惧而外逃。后经交警部门勘查认定, 陈某在此次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因此根据我国《刑法》规定, 陈某的行为已经涉嫌构成交通肇事罪, 依法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在案发后陈某一直出逃至浙江和上海等地, 且直至2001年底才自动投案并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此后, 未经公安机关批准, 陈某又擅自外出浙江杭州且一直未归, 直至2012年底在通缉后被抓获归案。

二、争议焦点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致一人死亡, 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即构成交通肇事罪。无疑, 陈某的行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 因而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但问题的争议并不在此, 而是陈某将程某送往医院后逃跑的行为是否属于交通肇事罪中逃逸的加重情节?一种观点认为:陈某的行为不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坚持的理由为:一方面, 主观上陈某没有逃逸的故意。在交通肇事后, 其抢救了伤者, 履行了保护现场的义务, 且后来又自动投案, 陈某的行为表明其主观上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 即没有逃逸的犯罪故意;另一方面, 客观上陈某没有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也没有擅自离开事故现场, 更是积极抢救伤者。综上主客观两方面, 所以陈某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另一种观点认为:陈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虽然陈某在交通肇事后, 对伤者进行了抢救, 但是在得知伤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后, 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跑。这一行为说明陈某既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恶意, 又有长期外逃的客观行为, 并且被取保候审后拒绝接受交通管理部门的处理, 所以应当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评析意见

笔者认为, 该案件的争议表面上是对陈某行为是否符合交通肇事逃逸这一加重情节的认定, 而本质上则是关于我国交通肇事罪中逃逸这一情节认定的重大争议。目前, 我国在对交通肇事逃逸这一情节认定上, 司法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1995年公安部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工作规定》中第二条的规定, 根据该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 当事人故意驾驶车辆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即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二是2000年最高法《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 根据该解释所指逃逸行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三是2009年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第八十五条的规定, 该规定认为逃逸是指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 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进一步分析这三种观点, 不难发现在对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上, 主要争议有两点:其一, 当事人主观上是否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恶意动机;其二是当事人逃离现场, 对该“现场”的理解争议, 即逃逸情节的空间要素。笔者认为在对逃离现场的理解上不能作限制性解释, 即不能理解为案发现场, 如果犯罪嫌疑人没有离开案发现场, 相反是积极的保护现场, 并抢救伤者, 但将伤者送往医院后逃离, 是否属于逃离现场?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这一加重情节的规定旨在惩罚那些肇事后逃避法律追究的犯罪嫌疑人, 也是为了鼓励肇事者积极抢救伤者, 但是抢救伤者后逃跑的行为也应认定为逃逸。案件中, 陈某在抢救伤者后逃跑, 直至2001年底才自动投案, 实质上就是为了逃避交通肇事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这既包含其应承担的刑事处罚又包含对被害人近亲属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陈某在民事赔偿调解未果的情况, 于取保候审期间, 擅自外出长期未归, 也是继续逃避法律责任的一种表现。因而陈某的行为究其实质是上述的这一种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处罚标准规定 篇5

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这里所说“责任”是指民事责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赔偿责任.法律将该责任确定为推定过错责任.由于当事人逃逸导致事故现场遭到破坏,使交管部门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首先推定其有过错,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若其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才可减轻其责任,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举证责任。

行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说,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刑事责任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另外,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篇6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侦破瓶颈;侦破模式优化;证据体系完善

近年来,道路交通活动日益频繁,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此类案件的查办力度和效果却不尽人意,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对此颇为不满。本文针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特点,认真剖析了案件侦破难的瓶颈原因,并从案件侦破模式的优化和犯罪证据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特点

(一)交通肇事逃逸人的心理特征

交通肇事逃逸人多为中青年人,文化程度较低、法制意识谈薄。首先,容易产生侥幸和畏罪心理。肇事逃逸人在事故发生后,自认为夜深人静、地段偏僻,他人不易发现,现场也不会留下明显的痕迹物证,所以容易产生侥幸心理。另外,有些人因为无证驾驶、酒后驾驶,一旦发生人员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时,则会产生畏罪心里,担心追究刑事责任和负担高额的经济赔赏,所以畏罪心理较重。其次,主观上存在恶意。逃逸行为反映出肇事人在心理上较为恶劣的主观恶性,后果是使交通事故现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被害人不能得到及时救助,财物损失风险扩大,妨害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责任的准确认定,给案件的侦查处理制造了障碍。尤其是有个别肇事者在逃离现场后销毁证据,掩盖肇事事实,妄想逃避民警的调查取证,进而逃避法律责任。

(二)现场环境特点

案发时间多发生在夜晚,地点多为道路偏僻处或郊外公路,人车稀少,有利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多发生在阴雨、雾天和雪天,因为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车辆、行人稀少,能见度低,难以被人发现,逃逸者认为有机可乘。

(三)肇事车辆的特点

肇事车辆多为外地过境车辆,或没购买保险或只购买交强险,行为人或车主须承担全部或大部分的赔偿费用;车辆没有悬挂号牌或是套用其他车辆号牌。

(四)肇事逃逸行为的特点

首先,快速逃离现场。当交通事故现场没有他人,并且现场中心及周围也无视频监控设施时,行为人往往会驾车快速逃离现场;如果肇事车辆无号牌或套牌,行为人还会弃车逃逸。其次,遗弃或隐藏受害人。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下车查看被害人的情况,如果伤情严重或死亡,行为人还会将被害人再次碾压灭口,或隐藏受害人尸体。第三,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一是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人对现场进行变动、伪造,毁灭或掩盖与其不利的痕迹物证;二是藏匿肇事车辆,或重新修理肇事车辆,更有甚者,再次制造交通事故假象,伪造新的痕迹物证,以掩盖真实的肇事现场和车辆;三是捏造事实,提供假证,并订立攻守同盟。

二、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瓶颈剖析

(一)现场勘查存在一定难度

这类案件普遍存在车辆逃逸快、现场物证采用率低、目击者少以及证据和线索容易灭失或毁坏等因素,给现场勘查和取证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二)案件侦破模式过于陈旧

目前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主要是通过现场及周围的视频监控录像,或向现场目击证人了解情况,排查出嫌疑车辆,再结合对有关物证的检验、鉴定结论和肇事司机的口供认定肇事车辆,这已成为固定模式。但是,当遇到部分路段既无监控录像,又无目击证人;或肇事嫌疑司机否认指证的事实而现场物证又无法认定时,就会导致案件久侦未破。

(三)证据的证明效力乏力

一是由于部分办案人员的证据意识淡薄,证据的来源渠道较窄,缺少一定数量的证据支撑;二是证据收集方法和手段落后,现场物证利用率较低;三是证据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导致证据之间不能相互印证。

(四)破案的联动机制不健全

由于公安机关内部各警种分工过细,各司其职,导致侦破逃逸案件的力量比较单一,各警种、部门缺乏通力合作,既造成警力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集中优势警力攻坚破案。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优化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模式,构建科学的证据体系结构模式就成为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探索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最佳模式

(一)改进调查取证模式

第一,做好现场的先期处置。当接到交通肇事报警或发现逃逸警情后,“110报警指挥中心”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对现场警情做出形势评估,按照预案迅速采取处置措施,为侦破工作前置创造条件。第二,优化现场取证模式。既要重视原始现场勘查,又要对变动现场、破坏现场仔细研究,分析变动或受到破坏的原因和目的,结合逃逸人的现场心理活动,不断优化取证模式,善于从变动或破坏处寻找有价值的痕迹物证。第三,提高微量物证和潜在痕迹的利用率。嫌疑人为躲避法律的追究,往往会对逃逸案件中心现场上明显的痕迹物证伪装、掩盖、破坏,却有可能忽略微量物证和潜在痕迹,对此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优化侦破的模式

第一,创建“整体联动”的侦破机制。就是以公安交警事故处理部门为主成立专案组,有关警种和部门通力协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如技术侦察、物证检验、视频监控、网络控制等,进一步加大侦破的力度。同时,加强与路政、收费站、服务区等部门的协作,建立健全侦查防控体系。第二,完善情报信息网络。利用车辆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车辆基本信息资料,并与民警的“警务通” 手机业务联网,提高车辆、驾驶员的信息查询功能。组建交通信息员队伍,将服务区、收费站、修理厂、洗车场、加油站等行业的人员发展为交通信息员,拓宽信息来源渠道。第三,加大案发地段的监控力度。针对肇事逃逸案件容易发生的地段,增设视频探头,加大监控的力度;在发案的高峰期,还要加强巡逻的密度进行监控。第四,充分发挥技术侦查手段的作用。根据案发的时间地点、现场环境、逃逸人员和车辆特征等,可以采取“GPS”定位、案发地区通讯信号“模糊碰撞”、网络情报信息平台协作等技术侦查手段,第一时间寻找和确定嫌疑人和嫌疑车辆。第五,通过痕迹物证检验和鉴定。对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进行认真检验,从中发现嫌疑车辆的“身份信息”,按照“以痕找车、以车定人”的侦查模式,寻迹追踪;同时,对查获的嫌疑车辆进行车辆痕迹鉴定,以锁定犯罪车辆。

四、构建交通肇事案件证据体系

(一)明确构建证据体系的目的

在交通肇事案件的处理中,证据不仅是为将来的诉讼做准备,而且能为查清交通肇事犯罪事实,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支持。调查取证的目的,就是为了构建完整证据体系,并应用证据体系证明犯罪过程的客观事实,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

(二)创建证据体系的构成条件

第一,要获取丰富的证据。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储存着各种相关信息和证据,这些证据不仅为证明交通肇事犯罪的相关事实提供了帮助,而且为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提供了线索。第二,确定证据体系的构成主线。围绕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过程, 明确交通事故现场证据体系所要证明的事实内容,并以此为主线确定所要收集的证据;同时,围绕这条主线因案而异地组合证据, 以提高办案的质量和效率。另外,证据体系的构成主线也应在调查取证中不断得到完善和修正。

【参考文献】

[1]杨承栋.论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行为[D].郑州大学,2005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 篇7

关键词: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综合协调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存在取证难、侦破难等突出问题, 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问题的存在呢?笔者认为还需要对交通肇事逃逸案现有的侦破机制作深入探索, 借鉴刑事案件侦破的经验, 创新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破思路,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破难问题。

一、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领导认为交通肇事逃逸案仅仅是一起交通事故, 早一天晚一天结案都无所谓, 即使没能侦破也没感受到压力, 没有深刻认识到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可能产生的严重社会问题。有些逃逸案的受害者家属由于得不到赔偿, 常年上访, 甚至走极端, 引发群体性事件, 公安机关领导对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思想上不够重视, 平时也就抓得不紧, 最终导致案件久侦不破。

(二) 侦破力量单一、薄弱。

一个交警大队一般安排1~2人负责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有的民警既要负责日常交通事故处理工作, 又要负责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 由于交通肇事逃逸案调查取证工作繁琐, 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办案民警疲于奔波, 往往造成案件侦破时间过长, 办案质量不高, 受害人反复上访。

(三) 案件管理不规范。

在案件侦破过程中, 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环节、调查取证环节、案件制作环节等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 办案随意性大, 让犯罪嫌疑人有机可乘, 毁灭或隐瞒部分关键证据, 给侦破工作制造了新的困难。

(四) 法律运用不熟练。

办案民警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定性把握不准, 对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理解不深入, 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拿不定主意, 举棋不定, 办案效率低, 使办案陷入困境。

(五) 信息渠道不畅通。

对于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关系、日常活动情况, 交通管理部门平时缺少调查了解渠道, 群众基础工作薄弱, 案发后临时组织调查, 往往调查不够深入、全面, 知情人不配合, 对案发前后犯罪嫌疑人的活动情况难以落实, 往往会贻误战机, 遗漏侦破案件的重要线索。

(六) 技术手段落后。

对交通事故现场的痕迹物证, 交通管理部门缺少必要的采集和检测设备, 缺少必要的技术人员, 不能够有效地获取和利用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 在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过程中缺少有力的证据。

(七) 后勤保障不充分。

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工作,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保障, 可是交警大队在这些地方投入不足, 致使许多调查取证工作进展缓慢, 影响案件侦破进程。

二、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工作的新思路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中存在的着诸多问题, 直接导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效率不高,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案数增加, 为了有效遏制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高发态势, 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多年来都在苦苦探索破解这一难题的新路子。

(一) 建立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

交通事故发生后, 肇事者为了逃避责任, 往往驾车逃离现场, 由于事发突然, 逃离速度快,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发现交通肇事逃逸者的踪迹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 对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侦破必须以快制快, 建立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 应该由局长亲自挂帅指挥案件侦破工作, 效率会更高。要针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特点建立“指挥统一、顺畅有序、环环相扣”的整体作战快速反应流程, 从组织指挥到现场勘查再到布控堵截要形成方案, 反复演练, 责任到人, 一旦遇到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发生, 要能够做到闻警而动, 有条不紊, 有序展开工作。

(二) 信息化建设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侦破工作必不可少。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一般要涉及到车辆, 如果在社区、村庄、单位建立车辆管理信息员, 对辖区的车辆信息完全掌握, 一旦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信息员马上行动起来, 很快将排查信息上报汇总, 对于及时查获逃逸车辆必然事半功倍。

(三) 建立健全的治安防控网络。

由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车辆一般都会有碰撞损坏痕迹, 如果治安防控网络健全严密, 车辆在逃跑过程中很容易就被发现。要整合路面监控设施, 特别是构筑的街面防控网和社区防控网以及路面交通卡口, 一旦发现可疑车辆立即上报, 特别是视频监控网络的建设, 全天侯对路面监控, 更使得逃逸车辆无处遁形。

(四) 组建高素质侦破队伍。

通过公开招聘、轮岗培训等多种形式组建一支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的专业队伍, 一旦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马上就能够抽调出精兵强将投入战斗, 有了丰富的人才资源贮备, 才能够灵活应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三、结语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篇8

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酒后驾车肇事,法律问题

交通事故不仅会损害人身财产安全,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尤其是恶性交通事故。近年来,各种灾难频繁出现,使得人们追求平安稳定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在无力抗争的自然灾害面前,尽量避免和减少人为灾害,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向[1]。作为一种可预防、可控制、可预见的一种人为行为,交通事故的综合治理,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成为维护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交通肇事逃逸和酒后驾车肇事

(一)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犯罪的主体是从事交通运输工作的自然人,而受害人往往是行人,许多人都会认为只有机动车驾驶人员才可能触犯交通肇事罪,而行人则与交通肇事罪无关,但是,有关法律法规却指出行人也可能会触犯交通肇事罪。交通运输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管道运输等形式,而交通肇事罪主要是针对道路交通运输中机动车所构成的交通事故。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要目的是逃避抢救义务和责任追究,属于直接故意行为,当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发生时,交通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进行处理,以恢复道路的畅通,维护居民的合法权利,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酒后驾车肇事

近年来,在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全国驾驶员、机动车的数量迅速增加,无视交通管理法规,酒后驾车、醉酒驾车造成的违法犯罪情况也日益增加,给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危害[2]。根据后果的不同,酒后驾车肇事行为需要承担不同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但是,由于酒后驾车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太健全,使得酒后驾车行为层出不穷,因此,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成为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方式。

二、完善交通肇事逃逸和酒后驾车肇事行为的法律法规

(一)完善交通肇事逃逸方面的法律法规

交通肇事逃逸是交通事故发生后经常出现的问题,属于一种有意识的故意行为,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严厉制裁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危害,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肇事罪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量刑惩罚,而交通肇事逃逸,并且致人死亡的则应该设立一个独立的罪名,以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在具体的交通事故中,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合适的法律法规,追究交通肇事者的责任,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制定酒后驾车的法律认定标准

酒后驾车行为不仅给驾驶员自身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会严重影响到行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酒后驾车的法律认定标准,约束驾驶人员的行为,以避免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3]。在实际情况中,有关部门应该严格制定酒后驾车的起点标准和处罚标准,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充分发挥刑法的制约功能,有效遏制酒后驾车犯罪行为的发生,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以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采用刑法治理酒后驾车行为

一般而言,酒后驾车行为可以采用相应的行政法予以制裁,但是,对于醉酒驾车行为而言,运用刑法进行制裁,才能有效的遏制其发生[4]。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醉驾案件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通病,因此,吸收和借鉴不同国家的立法经验,提高工作效率,成为解决醉驾的有效方式。在具体的情况中,有关部门应该建立科学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法》,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根据依法量刑、合法惩处的原则,严厉打击触犯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以解决酒后驾车问题。

三、总结

总而言之,交通肇事逃逸和酒后驾车肇事行为,不仅是侵犯人身权利的一种行为,而且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罪责相适应”的原则,正确处理交通肇事逃逸和酒后驾车肇事问题,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参考文献

[1]谢锋.关于交通肇事逃逸和酒后驾车肇事法律问题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

[2]王琳.交通肇事逃逸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5.

[3]吴建新.“酒后驾车”之法律问题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03:64-65.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篇9

关键词:车辆痕迹,物证,交通肇事逃逸,勘验分析

近年来, 随着道路交通的迅速发展, 机动车辆日益增加,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虽然交通管理的科技投入较大, 但是在交通事故痕迹物证的勘验设备方面改进不明显。基层事故处理民警基本上还是皮尺、照相机、文件夹、放大镜等, 明显跟不上办案的需求。所以要提高办案质量, 必须提高痕迹物证的工作效能, 必须重视勘验设备投入, 并建立制定与刑侦等部门在勘验鉴定设备上的资源共享制度。全面深入地勘查肇事逃逸现场, 分析、研究事故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 对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1 痕迹物证相关概念及其特点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的痕迹物证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遗留在肇事现场的或从现场带走的能证明事故真实情况的反映形象及相关痕迹的载体和物品。其显著特点有三类:一是有形的事故痕迹;二是附着物痕迹;三是散落物痕迹。而第一接触痕迹是交通肇事现场勘查和研究的重点, 一般也成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突破口。

2 痕迹物证在案件中的作用

在交通肇事逃逸事故发生后, 一般或在路面遗留受害人的尸体, 或在现场遗留轮胎痕迹、油漆碎片、玻璃碎片、车辆零部件、散落物、附着物和人体痕迹等, 这些痕迹物证都是肇事车辆、人体或其他物体相互接触形成的。由于接触方式、接触部位、作用力方向和大小的不同, 会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事故痕迹。

2.1 轮胎印痕与滚印痕迹的判定

根据轮胎印痕可以确认车辆行驶的方向、路线、轮胎种类及规格。根据同一车辆的两条滚印, 可以判断车辆的轮距, 从而判定事故车辆的大小类别。根据制动印痕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及路况, 可以推断肇事逃逸车辆在事故发生时行驶速度和驶离现场的方向。

2.2 车体擦划、碰撞痕迹 (也称主体车体痕迹和平面车体痕迹) 的作用

通过勘查和研究擦划、碰撞痕迹, 可以推断车与车或车与物体的接触方式、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角度等具体接触情况, 可以分析事故形成的过程及原因, 从而准确认定事故的责任。根据伤亡人员被撞击刮擦的位置、形态等情况, 可以推断事故逃逸车辆相应的撞击刮擦位置、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高度, 为查证事故肇事逃逸车辆提供相关依据。如2006年8月24日10时许的一起交通事故, 现场未发现明显碰撞后地面划痕, 但仔细查看, 发现受害者的衣物上和肇事车辆上有擦印, 经使用美国Nicolet AVATAR360 FT-IR检验, 确认与所留物体相吻合。为此, 分析这些痕迹的形成情况, 不仅是再现事故车辆行驶状况的重要依据, 而且在认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方面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2.3 整体分离痕迹的鉴定

整体分离痕迹 (也称车体分离痕迹) 就是指整体物 (车辆的某一部件) 在外力作用下造成分离 (分离为几部分或从车体某一部位整体脱落) , 在被分离体端所形成的痕迹。如车辆保险杠受撞击脱落的碎片边缘形成的断裂痕迹;灯罩玻璃碎片边缘形成的破碎痕迹, 后视镜受力整体脱落与车体接合处表面脱离痕迹等。同样在交通肇事逃逸现场提取到的油漆片、玻璃片、塑料等都可以作同一认定。因此, 整体分离痕迹是案件现场和事故现场最常见的痕迹。利用整体分离痕迹可以推断案情, 分析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 对整体分离痕迹的鉴定可以为侦查和审判提供证据。

2.4 附着物痕迹和散落物痕迹的分析

在交通事故过程中, 车辆风窗玻璃、后视镜、大灯罩、转向灯罩和油漆涂层等零部件及其表层物质, 与其他车辆或物体碰撞时, 经常造成破碎和脱落, 散落在现场;装载的煤炭、粮食等物品也会散落在现场地面上。同样, 在事故车辆、人体或其他物体之间发生刮擦或撞击的过程中, 物体接触部位将发生物质的脱落和转移, 油漆、油脂、血液和人体组织等具有一定粘性的物质将沾附到车辆、人体或其他物体表面上;在撞击的作用下, 某些物质由于形态变化也会产生一定粘性, 沾附在车辆、人体或物体表面, 如反光膜和塑料;由于事故双方之间的撞击或刮擦作用而脱落和转移的微量或超微量物质 (如毛发、纤维等) , 对物体产生一定的依附性和附着力, 沾附在车辆和人体及其他物体表面。如2007年7月19日1时37分发生的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经仔细勘查, 发现汽车左前下方受损, 汽车底部有擦印并留有毛发, 用Chelex法提取检材DNA, 然后用mt DNA HVII区引物对上述样品进行扩增, 经比对其物质相同。因此, 通过对散落物物证的研究分析, 可以推断肇事车辆、缩小侦查范围, 而检验、鉴定附着物痕迹物证可以查找认定肇事逃逸车辆, 为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提供法律依据。

3 案件侦破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3.1 专业队伍的培养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是公安交警部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执法活动, 而痕迹物证的勘验收集则是一项专业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在我市交警部门尚缺乏一支痕迹物证检验的专业队伍, 事故处理民警虽然经过培训取得了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资格证书, 但在实际工作中, 仍延用多年传统的工作方法, 即勘验、绘图、照相、调查、讯 (询) 问、车辆检验、调解处理、处罚一人干到底的工作程序, 这样很难使民警在痕迹勘验、物证提取鉴定工作中达到专业化水平。同时, 在事故处理方面有爱岗敬业精神和一技之长的民警, 也往往由于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而不能安心本职工作。因此, 当前亟需培养一支专业队伍, 优化组合, 分工合作, 提升工作效率, 提高办案质量。

3.2 加强证据意识

民警在办案中证据意识不强, 凭经验办案、靠主观分析较多, 不善于用证据说话, 具体表现为重视当事人口供和证人证言;接警赶赴现场后, 忽视对痕迹物证的勘验和收集;对痕迹物证的勘验收集知识欠缺, 不能满足鉴定需求。因此, 这就要求办案民警要加强自身业务技能的提高, 加强岗位业务培训, 强化证据意识, 严把案件质量关, 提高办案水平。

3.3 加大科技投入

近年来, 虽然交通管理的科技投入较大, 但是在交通事故痕迹物证的勘验设备方面改进不明显。基层事故处理民警基本上还是皮尺、照相机、文件夹、放大镜等, 明显跟不上办案的需求。所以要提高办案质量, 必须提高痕迹物证的工作效能, 必须重视勘验设备投入, 并建立制定与刑侦等部门在勘验鉴定设备上的资源共享制度。

总结

总之, 只有对交通事故中现场遗留的各种痕迹物证进行全面的、客观的、细致的综合分析, 才能发挥痕迹物证在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中的重要作用, 为办案民警正确分析事故成因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迅速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 有力打击交通肇事逃逸犯罪, 有效遏制交通逃逸事故上升势头, 从而为社会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篇10

尽管司法解释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做了规定 (1) , 但是理论界仍有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交通肇事后逃逸又造成其他交通事故, 致人死亡的情形, 即连续的交通肇事。 (2) 第二种观点认为,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在出现交通肇事后, 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离现场, 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3) 第三种观点与司法解释一样认为,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逃逸, 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不考虑第一种观点, 后两种观点的争议指向是“致使被害人不能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还是“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所以,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另一个疑问点就是“得不到救助”的解释。

二、“得不到救助”的理解

( 一) “得不到救助”的概念

从学者对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 得不到救助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得不到救助”应指行为人在造成交通事故后, 应将被害人送去救助而没有救助。行为人的救助义务范围广, 不考虑被害人的情况, 包含将被害人送去医院的义务也可以是把被害人带离危险地域等义务; 狭义的“得不到救助”指行为人应将交通事故后面临死亡、无法移动严重受伤情况紧急的被害人送去救助而没救助, 行为人的救助义务范围窄, 针对的是情况紧急的被害人有救助义务。

( 二) 对“得不到救助”不同理解的表现

1. 司法实践方面对“得不到救助”的不同理解

在有些案件中, “得不到救助”广义狭义之分是很重要的。比如2000 年的王燕明肇事案 (4) , 一审法院认定被告人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 理由是被告人造成了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抢救, 而被随后驾驶的其他车辆撞击并导致了当场死亡的后果; 二审法院认定被告只是交通肇事逃逸, 理由是被告人的逃逸后被害人又站起来了, 有第三人驾车驶来, 导致了被害人撞死, 被害人的死亡结果是在有过错责任的第三人介入下, 才引起了被害人被撞死的结果, 被告人的逃逸只是被害人死亡的条件, 其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只有间接的因果关系。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的判决不同的依据是: 被告人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是否有直接因果关系。而此案的因果关系是否中断也可以从“得不到救助”方面入手, 一审法院认定因果关系未断就是从广义的“得不到救助”方面考虑的, 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没有将被害人送去救助或者带离危险地域, 而是置之不理, 行为人应在交通事故后必须救助被害人, 不考虑被害人的受伤程度和其他因素; 二审法院就是从狭义的“得不到救助”方面考虑, 只有在行为人对被害人造成情况紧急时, 行为人才必须救助。

2. 理论方面对“得不到救助”的不同理解

同样, 在理论界对此案件的争论点也是被告人是否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一种意见认为: 被告人撞倒被害人的行为在客观上属于为第三人将被害人撞死创造条件, 被告人驾车撞人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第三人行为的介入而中断, 被告人的行为于被害人的死亡只是间接原因, 所以, 被告人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不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第二种意见根据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交警支队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5) 认为: 虽然被害人是由被第三人直接撞死, 但是因为存在被告人的先前行为, 才会引起后面被害人死亡的后果。根据相当因果关系说的折衷说可以得出: 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中被害人的死亡是由行为人的逃逸行为所导致的。而行为人的逃逸也就可以认定行为人没有救助被害人, 所以行为人是否救助与被害人的死亡有很大的关系。与司法实践一样, 也可以从“得不到救助”来解释这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就是狭义的“得不到救助”第二种观点就是广义的“得不到救助”。

三、“得不到救助”的定性

广义的“得不到救助”是针对造成交通事故后, 无论被害人是否是重伤还是死亡, 无论被害人是否能走动或移动, 行为人都没有救助, 行为人的救助义务范围广; 狭义的“得不到救助”仅指被害人无法移动受重伤、面临生命危险时而没有救助, 救助义务范围窄。根据2000 年的司法解释的规定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司法解释没有对“得不到救助”做出限定, 一般可以理解为只要发生交通事故了, 行为人都有救助的义务, 即“得不到救助”应是广义的, 只要造成交通肇事就应该去救助, 不考虑是否情况紧急。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以交通肇事为前提, 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必须有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事故若发生, 被害人应当有救助的义务, 不应考虑其他因素。所以, 本人也认为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中“得不到救助”是指广义的得不到救助。

一般来说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罪过是过失, 但是我认为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置被害人于不顾有放任和侥幸的心理, 即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有放任的心态间接故意和过失的心态。因为交通肇事发生后, 行为人一般都会存在恐惧、惊慌等心态, 无论行为人是否知道被害人死亡、重伤、轻伤还是其他情况, 为逃避法律追究而弃受害人不顾, 发生受害人死亡的结果, 这些都不能排除行为人没有放任被害人死亡和相信被害人不会死亡的心态。而广义的“得不到救助”就是从不考虑被害人是否情况紧急, 只要构成了交通肇事, 为逃避法律责任而不救助被害人角度出发, 正符合了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间接故意、过失并存的主观心态, 而狭义的“得不到救助”只是针对面临死亡的、严重受伤的情况紧急的被害人, 这种情况可以看作是交通事故发生后, 行为人需要去查看被害人的伤势情况, 不救助无法移动严重受伤、面临死亡的被害人, 行为人也就存在直接故意的心态, 也就可以以其他罪定罪处罚。

我国刑法对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规定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 是因为在交通肇事发生后有需要救助的被害人, 是为了促使行为人救助被害人。一般构成交通肇事时就已经有重伤、死亡的情形, 只从狭义的“得不到救助”角度认定因逃逸致人死亡, 使得需要救助的被害人的范围面有些过窄, 不太符合立法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文丹.商事留置权法律制度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 2013.

[2]王作富.刑法分则实务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10:184.

[3]张明楷.刑法学 (第四版)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630-636.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篇11

关键词:交通肇事;事后逃逸

一、序言

准确认定逃逸对犯罪嫌疑人定罪量刑关系重大,面对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千差万别的表现,何者构成逃逸,何者不构成逃逸却很难准确进行判断。笔者最近办理的一起案件,犯罪嫌疑人肇事后,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抢救,后离开医院,由于全国各地的许多公安交管部门出台的关于逃逸认定的标准中大都规定“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或“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留下真实姓名和地址等联系方式”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之一,该案看似属交通肇事逃逸,但深入解析却发现该案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逃逸仍有值得探讨之处,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特将其争议问题及不同意见整理出来,以抛砖引玉。

二、案情摘要及问题

2015年5月5日12时20分左右,李某驾驶后轮制动不符合技术标准的尚未登记轻便摩托车沿文化古街往五一市场方向行驶至某鞋店门口路段,因未能安全谨慎驾驶,致在其行进方向的右侧路面与未靠路边行走的行人张某发生碰撞,造成张某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于2015年5月8日死亡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李某现场请群众帮忙报“120”急救电话,并配合“120”医务人员送张某到诏安县医院抢救治疗,后李某的家属也赶到医院,其中李某的父亲当日因病正在医院住院也一同来和李某帮助伤者办理住院、检查手续。至下午14时许,李某及其家属向伤者的儿子张某某表示想回家,张某某同意后,李某在没有报警和向张某某留下其身份及联系方式的情况下离开诏安县医院。后14时55分,张某某联系不上李某,便报警,公安机关通过调查,确认肇事者是李某,便通过李某的朋友,由其联系上李某,在此期间,李某在家属的安排下乘车往漳州散心,在途中李某接到朋友通知后立即赶回,并于当日23时40分,到达诏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投案。后经认定,李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犯罪嫌疑人李某的归案后的多次供述中没有承认有逃逸的主观故意。

问题:本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在医院离开,是否属逃逸?

三、分歧意见

(1)犯罪嫌疑人李某在送伤者到医院后,没有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属逃逸。

其理由是:①李某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符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认知要件。②李某知道发生事故后,没有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保护现场、迅速报告交警或交管部门等义务,且在抢救伤者时没有标明位置便逃离①,符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要件。③李某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没有报案且未向伤者及其家属留下姓名、地址、联系方式便离开医院,属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②,符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目的要件。④李某虽然不是在肇事的第一现场逃离,而是在医院逃离,但医院可视为事故现场在空间概念上的延伸,李某在医院才逃离不妨碍其成立“为逃离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③。

(2)在犯罪嫌疑人李某没有承认的情形下,现有的客观事实不足以推定其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李某逃逸的情节证据不足,故不能以逃逸认定。

其理由是:①犯罪嫌疑人没有供述其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除非能以其客观行为来进行逃逸推定之外,不能认定其属交通肇事逃逸。②本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在离开医院时有向伤者家属告知并得到同意,其父亲又在同一医院病房住院,虽然其回家后在家人的安排下乘车前往异地,但其在接到交警部门在寻找她的消息后立即赶回投案,其行为不足以推定有逃逸的目的。③在侦查部门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证实李某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故意的情况下,现有证据不足以推定其逃逸,因此李某逃逸这一情节证据不足,根据“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不认定其构成逃逸。

(3)犯罪嫌疑人李某的行为不属于在“现场”逃跑,而是逃离“第二现场”,即使本案李某确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心理,但其是在医院逃离,属于犯罪分子逃避抓捕的犯罪后的“正常”心态,不能构成逃逸。

其理由是:①犯罪嫌疑人李某肇事后为将伤者送到医院离开了现场,到医院后李某没有第一时间离开,而是在接下去的近2小时时间里与家人共同帮助伤者进行医疗,在此应视为其交通肇事行为已经完成,后来伤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时,即使李某此时知道该结果但其仍没有主动报警或投案,公安机关也不应当将其视为交通肇事逃逸,而应定性为是一种事后逃避责任的行为。②虽然其在抢救伤者时没有标明事故现场各位置,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但没有尽到该义务显然不能等同于就是逃逸。③交通肇事逃逸在我国法律的规定是指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现场除了指事故现场而外,在空间上可进行延伸,如犯罪嫌疑人在肇事后便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意图,在将伤者送往医院或其他地点后乘机逃离,那么“现场”可以延伸到医院或事故点的其他地点。就本案而言,李某肇事后将伤者送往医院帮助伤者办理住院、检查手续,直至当天下午14时。李某对包括事故在内的整个事实的认识和时间、空间均发生变化,即使此时李某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心理而从医院逃离,也应认定属逃离案发“第二现场”,在第二现场逃离法律追究,是属于犯罪分子逃避抓捕的犯罪后心态,不能构成逃逸。

四、意见解析

笔者综合第二种意见和第三种意见后,同样也认为犯罪嫌疑人李某的行为不构成逃逸。具体分析如下:

根据1995年6月20日公安部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工作规定》,“逃逸”即是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④,而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三条的规定中,关于“逃逸”的认定被解释“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笔者认为这两个提法其实都是一致的,其本质涵义可以表述为“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不限于逃离事故现场,但限于逃离事故现场及在抽象意义上的现场延伸”。

nlc202309042042

司法实践中,办案机关一般都是引用上述条文来评价行为人是否构成逃逸。因此实践中的交通肇事逃逸并不是单指当场逃逸,也包括事后逃逸,例如在一些地方的交管部门出台的规定中,都大同小异的将以下两种情形规定为逃逸:一是“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二是“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留下真实姓名和地址等联系方式(或留下虚假姓名和地址等联系方式)”。这两个规定均可以理解为将医院视为事故现场的延伸,行为人在肇事现场潜逃与在医院现场潜逃,均可以推定其主观上具有逃逸的主观故意。但是在审查个案中,笔者反对简单地运用这两个规定对个案表象进行对照,以表象的符合来认定构成逃逸,而是要着重分析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以及医院是否可以合理解释为肇事地点的延伸。

回归案件本身,如果我们在认定犯罪嫌疑人李某是否构成逃逸时机械地凭逃逸行为不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而将李某把伤者送到以后,未留下姓名地址等联系方式离开医院的行为认定为逃逸的话,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涉及商业保险不对逃逸案件进行赔偿的问题)均是不公平的。对于“本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在医院离开,是否属逃逸?”这个问题,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

首先,逃逸的地点虽然不限于事故现场但不能无限延伸空间,否则既违背了期待可能性的原理,又违背公平公正原则,因为它要求每一个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在肇事后都不得逃避抓捕,否则其就得承担刑法法定刑升格的后果,交通肇事罪也成为了所有犯罪中最特殊的一个,因为犯其他罪的罪犯在犯罪后逃匿均未有对其进行加重处罚。在此基础上,将逃逸的地点限于事故现场及现场有机的延伸,应是更合情、合理、合法的做法。事实上,在司法实践中不管是将“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认定为逃逸还是将“害怕遭到被害人亲友及其他围观群众的殴打而逃跑,逃跑后再投案”认定为非逃逸,均符合这种看法。

其次,逃逸的目的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从办案取证的角度出发,证实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状态,除了其归案后直接的供述以外,还可以通过其实施的行为来进行主观推定,如涉假类案件的推定主观上明知⑤、涉赃类案件的推定主观上明知等等。很明显,交管部门将“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或“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留下真实姓名和地址等联系方式”等情形规定为属逃逸,也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主观推定的一种形式。本案事实乍一看,与交管部门规定的逃逸情形符合,但却已发生形势变更,且不说犯罪嫌疑人离开医院的时间距离事故发生已过去近两个小时,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帮助伤者办理手续,其父亲也在同一所医院住院,犯罪嫌疑人离开医院时更是经过了伤者家属同意。忽略这些细微情节,单单考虑事情之始终便机械地认定犯罪嫌疑人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未留下姓名和地址等联系方式便离开医院,属交通肇事逃逸,并不妥当。

最后,从立法本意出发,我国刑法设置交通肇事逃逸加重处罚原则,不仅是为了保障国家追诉权力的顺利实现,更主要目的应是在于禁止交通肇事行为人对公民生命财产权利的漠视,鼓励肇事者在第一时间及时抢救伤者,以达到在保护公共安全,维护交通秩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被害人的利益。本案犯罪嫌疑人将伤者送往医院,为抢救伤者离开了事故的第一现场,应视为其积极履行了救助义务,尽到了保护被害人利益的首要义务,那么在犯罪嫌疑人离开本案的第二现场——医院时,在其主观心理处于何种状态不得而知的情况下将其行为认定为逃逸同样也是不妥当的。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1)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②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③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10日《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第六项“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

④《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工作规定》第2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案件,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故意驾驶车辆或弃车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案件。

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2003年12月23日《关于办理假冒伪劣烟草制品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座谈会既要》第二条…..有下列情形的,可以认定“明知”:1、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进货的;2、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销售的;3、销售假冒烟用注册商标的烟草制品被发现后转移、销毁物证或者提供虚假证明、虚假情况的;4、其他可以认定为明知的情形。

上一篇:动态编译下一篇:雷达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