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法确认方案

2024-06-1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薄层色谱法确认方案(共4篇)

薄层色谱法确认方案 篇1

白术薄层鉴别方法验证方案

一、试液的配制

1、重现性 取相同的供试品、对照药材溶液,由两名检验员同时做,做薄层鉴别实验,由色谱图实验结果,验证其重现性。

2、专属性 取相同的供试品、对照药材溶液,利用正己烷试剂作为空白溶液,做薄层鉴别实验,由薄层色谱图结果,验证其专属性。

3、耐用性 按1、2方法下做薄层色谱实验,分别点样于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烟台大学生物科技与工程研究所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由薄层色谱图结果,验证其耐用性。

白附子薄层鉴别方法验证方案

一、试液的配制

1、重现性 取相同的供试品、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由两名检验员同时做,做薄层鉴别实验,由色谱图实验结果,验证其重现性。

2、专属性 取相同的供试品、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利用丙酮试剂作为空白溶液,做薄层鉴别实验,由薄层色谱图结果,验证其专属性。

3、耐用性 按1、2方法下做薄层色谱实验,分别点样于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烟台大学生物科技与工程研究所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由薄层色谱图结果,验证其耐用性。

五味子薄层鉴别方法验证方案

一、试液的配制

1、重现性 取相同的供试品、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由两名检验员同时做,做薄层鉴别实验,由色谱图实验结果,验证其重现性。

2、专属性 取相同的供试品、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利用三氯甲烷试剂作为空白溶液,做薄层鉴别实验,由薄层色谱图结果,验证其专属性。

3、耐用性 按1、2方法下做薄层色谱实验,分别点样于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烟台大学生物科技与工程研究所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由薄层色谱图结果,验证其耐用性。

HPLC法测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方法验证方案

一、标准曲线的制定 利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溶液,设计5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制定一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以峰面积作为Y轴,浓度为X轴,并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回归方程,得出相关系数r。

二、方法的验证

1、准确度的测定 用已知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利用加样回收率实验的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溶液6份,计算回收率的大小,并计算出RSD的大小。

2、精密度的测定 取一批原药材,分别制成6份溶液,测定峰面积,计算平均值,并计算出RSD大小。

3、专属性 采用纯甲醇试剂作为空白样品,连续进样三针,有色谱图结果,考察是否有干扰。

4、检验结果考察 取一批原药材,分别制成3份溶液,分别进样一针,并计算出结果,确定方法的可靠性。

薄层色谱法确认方案 篇2

1 材料

1. 1 试验药物

正丁醇、冰醋酸、甲醇、浓氨水、乙酸乙酯、氯仿、丙酮、4%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EDTA - 2Na) 、纯化水、土霉素对照品、四环素对照品、金霉素对照品,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土霉素片( 批号为100206) 、土霉素粉( 批号为100315 ) ,赤峰蒙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 2 主要仪器

紫外灯箱,厦门德仪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照相机,由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实验室提供;显色剂喷瓶,购自上海楚柏实验室仪器有限公司; 硅胶G薄层板,购自青岛胜海精细硅胶有限公司。

2 溶液的配制

2. 1 样品溶液的配制

取适量土霉素片去糖衣后研碎,称取1 mg并置1. 5 m L离心管中,加入1 m L甲醇,摇匀,即得样品溶液。

2. 2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取土霉素对照品、四环素对照品、金霉素对照品各1 mg,分别加入1 m L甲醇摇匀,置1. 5 m L离心管中,即得4 份对照品溶液,备用。

2. 3 混合标品对照溶液的配制

取土霉素对照品、四环素对照品、金霉素对照品各1 mg,加入1 m L甲醇摇匀,置1. 5 m L离心管中,即得混合标品对照液。

2. 4 展开剂系统

共采用3 种系统结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的乙酸乙酯- 三氯甲烷- 丙酮( 2∶2∶1) 展开剂、《进口兽药质量标准》1999 年版规定的丙酮- 氯仿- 乙酸乙酯( 3∶1∶1) 展开剂、不同比例组合的正丁醇- 冰醋酸- 水展开剂。

3 探索试验

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标准方法

分别吸取土霉素片、土霉素粉与土霉素对照品、金霉素对照品及四环素对照品对应的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取4%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 p H值为7. 0) 5 m L,加到乙酸乙酯- 三氯甲烷- 丙酮( 2∶2∶1) 展开剂( 200 m L) 中进行薄层色谱试验,展开、晾干,用氨气显色后置紫外灯( 365 nm)下检视。

3. 2 《进口兽药质量标准》1999 年版方法

吸取上述5 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取4%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5 m L,加到丙酮- 氯仿- 乙酸乙酯( 3∶1∶1) 展开剂( 200 m L) 中进行薄层色谱试验,展开、晾干,用氨气显色后置紫外灯( 365 nm) 下检视。

3. 3 改进方法

分别吸取上述5 种溶液各5μL,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取4%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 p H值为7. 0) 5m L,加到不同比例的正丁醇- 冰醋酸- 水展开剂( 200 m L) 中进行薄层色谱试验,展开、晾干,用氨气显色后置紫外灯( 365 nm) 下检视。

4 结果与讨论

4.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标准方法的探索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标准方法的规定,以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丙酮( 2∶2∶1) 为展开剂进行展开,结果见317 页彩图1。经多次重复试验验证,没有看到展开后的斑点,只有样品迁移的轨迹,分离效果不佳,尤其混合标品未完全分开,表明此类展开剂并未达到鉴定分离土霉素的效果。

4. 2 《进口兽药质量标准 》1999 年版方法的探索结果

根据《进口兽药质量标准》1999 年版的方法,以丙酮- 氯仿- 乙酸乙酯( 3∶1∶1) 为展开剂进行薄层色谱试验,结果见317 页彩图2。

由317 页彩图2 可知,此种方法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标准方法要好,主要表现在土霉素粉、土霉素对照品和土霉素片都出现新的蓝色斑点,但对于混合标品却没有达到分离效果,完全没有任何分离斑点出现,因此需要改进以求达到完全分离的目的。

4. 3 改进方法的探索结果

研究发现,将正丁醇- 冰醋酸- 水三者混合可以改变展开剂的极性,但具体的比例却没有报道[3,4],因此为了获得满意的分离效果,本试验以不同比例、多种组合的正丁醇- 冰醋酸- 水作为展开剂进行薄层色谱试验,组合比例选用三者总和为10 的体系,配比体系及试验结果见表1,获得的最佳展开体系结果见318 页彩图3。

由表1 可知,多种组合体系表现的试验结果不同,以1,4,5 比例组合的体系结果表现不佳,供试的土霉素对照品、土霉素片、土霉素粉及混合标品不能达到完全分离的效果,尤其是1∶4∶5 配比体系未出现任何斑点,可见此体系的极性偏大,不适合土霉素的鉴定试验; 以2,4,4 比例组合的体系也没有达到好的效果,该配比体系也是极性太大,展开太快,没有分离出任何试验品,4∶4∶2 配比体系极性相对较小,结果显示土霉素对照品有浅色的斑点,其余供试品没有显示斑点; 以2,3,5 比例组合的体系,只有5∶2∶3 配比体系的效果最佳,所有供试品都有明显的斑点出现,完全符合定性鉴别的指标[5,6]。

由318 页彩图3 可知,所有供试品都存在明显的两道蓝色斑点或条带,供试品溶液所显斑点的位置与相应的对照品溶液的斑点位置相同,而且荧光强度和样品的含量呈正比。

在上述试验基础上,将四环素、金霉素与土霉素类制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展开试验,观察展开剂的展开效果,结果见318 页彩图4。

由318 页彩图4 可知,四环素、金霉素在此展开剂中完全可以同等速度展开,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供试的土霉素类制品完全可以正常分离,达到定性鉴别的目的,实现以一块层析板、一种展开剂鉴定土霉素的效果,而且多次反复试验结果重现性好,准确性高。

5 讨论

对正丁醇- 冰醋酸- 水的多种配比体系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展开剂的极性是影响土霉素分离的决定因素[7],展开剂的极性过大,展开的速度过快,展开时间较短,供试品不能达到完全分离的效果; 极性相对过小,如在5∶4∶1 和4∶5∶1 两种配比体系中,只有土霉素对照品、混合标品有斑点出现,而且还存在拖尾现象,而对于土霉素片、土霉素粉这些含有多种填料的药品,分离的能力就较差,片或粉中的填料物质拖带土霉素的展开速度,使得片和粉没有分离斑点出现,分离效果不好。

改进方法中供试样品的用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标准方法规定的用量一致,并且展开速率快,一般仅需15 ~ 20 min,混合标品也可达到完全分离的效果,加上晾干,用氨气显色后置紫外灯( 365 nm) 下检视,全部时间在35 ~ 45 min之间,完全满足既准确又快速的要求。另外,原方法中的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丙酮三种试剂的价格均较贵,而改进方法中的正丁醇、冰醋酸、水的价格低廉。

6 结论

通过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的标准方法、《进口兽药质量标准》1999 年版方法、改进的方法对兽药土霉素的鉴定方法进行了探索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正丁醇- 冰醋酸- 水( 5∶2∶3 配比体系) 为展开剂可以满足对土霉素的鉴定试验,具有展开效果好、分离度高,操作方便、展开剂价廉、重现性好的特点,是快速准确鉴定兽药土霉素的方法。

1.土霉素片;2.土霉素对照品;3.土霉素粉;4.四环素对照品;5.混合标品;6.金霉素对照品。

1.土霉素粉;2.四环素对照品;3.土霉素对照品;4.金霉素对照品;5.混合标品;6.土霉素片。

1.土霉素对照品;2,5.混合标品;3,4.土霉素片;6.土霉素粉。

1,2.土霉素片;3.四环素对照品;4.金霉素对照品;5.土霉素对照品;6,8.土霉素粉;7.混合标品。

参考文献

[1]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萧三贯.最新国家药用辅料标准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电子出版社,2006.

[4]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兽药国家标准汇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5]戴栗洁.土霉素微生物检定条件的改进[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22(5):34.

[6]刘立军.盐酸脱氧土霉素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改进[J].药物分析杂志,1993,13(5):318-320.

薄层色谱法实验教学改进 篇3

【关键词】 薄层色谱;实验教学;仪器分析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4-0093-01

在仪器分析实验中,薄层色谱法因操作简单、快捷、方便,在药品、食品及其他领域研发、检验中应用广泛。薄层色谱实验较其他实验更具体、直观,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操作要领容易掌握,学生通过该实验操作和观察,激发其理论学习兴趣和对问题的思考,为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基础。该实验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其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不断的练习巩固。笔者将自己在该实验教学中的探索性改进总结如下。

1 薄层色谱法实验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地位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文明的代表之一,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类在与各种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中药正在不断的被认识和重视。在其发展过程中,化学知识的融入为其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证明方法和质量控制手段,因而学习化学知识对中药专业学生非常中药。分析化学是一门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化学课程,仪器分析又有机的融入了现代科技手段为化学所用,拓宽了分析化学的应用领域,同时促进了中药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医药文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药品的特殊性,需要从业者有高度的责任心,通过分析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锻炼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科研能力,提高其对问题观察、判断的“谨小慎微”的技能。

为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能服务于社会的新型人才,国内各高校都在实行教学改革,探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充分利用课内外有效时间,如网络课程、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1-6]。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有的优势,适应于不同的学生群体,笔者根据授课学生的特点,综合实验教学与中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薄层色谱实验虽然非常经典,但表现形式较为单一,与中药专业结合针对性不强,学生对其知识的了解兴趣不够,需要进行教学改进。

2 实验设计原则

遵循中医药教育思维模式,注重“基础和操作并重”的原则,薄层色谱实验要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结合地方特色开展。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自身的科研经历,设计了薄层色谱法检验大黄及何首乌中的蒽醌类苷元成分。

经过讨论,笔者总结薄层色谱实验教学主要步骤如下:预习—演示—操作—发现、解决问题—撰写报告得出结论。教师课前有导向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了解实验对象的原理和实验要达到的目的,并通过对搜集信息的整理、提炼撰写预习报告;实验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实物演示等形式向学生充分传达实验内容,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体验实验的乐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小组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良好实验氛围;实验结束时能够正确对待实验结果和结论。在整个教学活动维持中,教师在协调实验整体性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化发展。

3 实验设计目的

大黄是传统中药,在中医治疗中作为单味药和复方广泛使用,其研发也较为深入,文献报道较多,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笔者结合我校其他课程实验教学活动,合理利用资源,开展以大黄素为对照品的薄层色谱法检查大黄和何首乌中蒽醌类苷元成分。

要求学生预习时,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图书等资源查阅相关文献,培养学生使用各种资源搜集资料的能力,对文献进行提取、分析、综合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信心;由于蒽醌类成分在日光下、紫外灯下、氨水熏后呈现不同颜色,观察方便、有趣,可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现象的思维;通过Rf值的比对,巩固利用对照物进行定性的方法;通过比较大黄和何首乌中共同的蒽醌类成分,体会同科属植物具有相似化学成分的特点;通过撰写实验结果,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通过主动和被动学习及亲身实践,明了“为什么作为中药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化学”的原因和必要性,同时又通过化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地应用服务于中医药的学习中。

4 实验评估

学生的实验目的不是学会老师教授的内容,而是超越固有内容的学习,拓宽思维,提出问题。实验教学要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对实验提出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对结果和结论进行分析探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的重点在于发现学生的潜力和问题之处,并及时进行引导和修正。

一个学生实验的开展,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和改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是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断努力的动力和目标。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富林,徐昕,周伟红,等.中美两门大学普通化学网络课程的比较——以中国大学精品形文课程和Coursera为例[J].大学化学,2014,29(6):15.

[2]张树永,王玉枝,苑世领.国内外化学专业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与探索——高等化学教育咨询的评议项目系列之二[J].大学化学,2014,29(2):14.

[3]李凌,朱利娜,张宝,等.加强中医药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的思路[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5):118.

[4]张雪梅,辛宏,黑红亚,等.在PBL课程中提高药学生专业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学实践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1-2.

[5]蔡蓉,许伟榕.RBL课程带教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9):50.

[6]张军,王启宝.启发式教学在立体化学性分子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12,27(6):18.

薄层色谱法确认方案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药品

索氏提取器 (自行设计) 、薄层层析用紫外灯365nm (北京光学仪器厂) , 香连丸 (湖北香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盐酸小檗碱标准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1.2 方法

1.2.1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香连丸约20粒, 研成粗粉, 取约0.1g, 精密称定, 置索氏提取器中, 加95%乙醇适量, 连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 再常压蒸馏提取液至约10mL, 放至室温, 将液体移至25mL容量瓶中, 用少许95%乙醇洗涤容器, 洗液并入提取液中, 加95%乙醇调至刻度, 摇匀, 为备用液。

取一支2.0cm×30cm层析柱, 柱底覆盖少许脱脂棉, 柱内加入一定体积95%乙醇, 打开活塞, 让溶液慢慢流出。此时将已搅拌混均的氧化铝95%乙醇悬液 (层析氧化铝120~140目, 25~30g) 不断加入层析柱内, 至加完后, 轻敲柱体, 使各部分氧化铝均匀紧密一致。待氧化铝沉降稳定 (表面应平整) , 表面保持有少量溶剂 (0.5cm左右) , 关闭活塞。吸取0.1mL备用液通过氧化铝柱, 连续加入95%乙醇洗脱, 至流出液无色, 收集洗脱液置容量瓶中, 用95%乙醇调至刻度, 为供试品溶液。

1.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盐酸小檗碱标准品, 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 即得。

1.2.3 测定方法

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各3μL, 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 用展开剂 (乙酸乙酯∶氯仿∶甲醇∶浓氨水∶二乙胺=6∶2∶2∶1∶0.5, V/V/V) 展开, 置紫外灯 (365nm) 下检识。

2 结果与分析

2.1 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分离与纯化

盐酸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 在热乙醇中溶解度较大。根据报道[5], 选择95%乙醇为溶媒, 采用连续回流提取法加常压蒸馏提取, 易与香连丸中其他成分, 如挥发油、木香碱等分离, 且提取盐酸小檗碱浓度较大;根据盐酸小檗碱的极性特点, 采用氧化铝柱层析方法, 可以达到分离纯化盐酸小檗碱的作用。

2.3展开剂的选择

薄层色谱法对于样品能否实现满意的分离和检识, 取决于展开剂的选择。展开剂的选择主要根据样品的极性、溶解度和吸附剂的活性等因素来考虑, 本次实验根据盐酸小檗碱的化学性质, 尝试选用中等极性的溶剂体系, 即由氯仿相组成, 加入乙酸乙酯、甲醇来调节, 根据三者不同配比对展开效果进行评定。展开剂分别采用表1中的各种配比。

2.2薄层色谱法检测

从图2、图3中可以看出, 供试品与对照品均出现斑点, 证明供试品中有与对照品相同的成分, 二者斑点位置高度相同, 证明供试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与标准品相同, 说明此方法有应用的可能性。

采用1号展开剂时, 点的样基本不变, 没有展开, 这可能与展开剂极性太弱有关, 采用5号展开剂时, 也没有展开, 这可能与展开剂极性太强有关, 3号展开剂效果最好, 可以清晰地将供试品及样品展开, 所以实验中选用3号展开剂, 另外考虑到薄层层析需要在硅胶这种酸性物质分离检识, 在展开剂里再加一点点二乙胺、氨水这类碱性物质, 以中和硅胶的酸性。展开剂即为:乙酸乙酯∶氯仿∶甲醇∶浓氨水∶二乙胺=6∶2∶2∶1∶0.5, V/V/V。

注:1、3斑点为供试品;2、4斑点为对照品。

3 结论

用95%乙醇作溶媒, 利用连续回流提取法和常压蒸馏法处理香连丸, 并用氧化铝色谱柱层析法分离纯化, 再利用薄层色谱法将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分离出来, 分离效果较好;根据盐酸小檗碱的化学性质, 采用硅胶G薄层板及中等极性的展开剂, 对盐酸小檗碱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从而利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分析, 能准确快速地鉴定出香连丸中是否含有盐酸小檗碱。通过与对照品斑点高度相对比, 能够检测出供试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从而实现定量分析。

本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方法简便易行, 适合在国内广大基层检测部门普遍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2]盛龙生.药物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3]梁生旺.中药制剂分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4]黄传俊, 李其兰.正交实验优选黄连提取工艺[J].中国药师, 2005, 8 (8) :699.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服装面料英文缩写下一篇:7尊严在编面试教案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