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语工程”培训心得体会
“欣语工程”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歆语工程”培训心得体会
陕西延安第四中学 崔元力
2011年8月5日,我有幸来到市二中参加“歆语工程”延安市中小学英语教师市级培训。
本次培训的主办单位是延安市教育局、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单位是全国基础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歆语”,即美妙的语言。“歆语工程”启动于2006年,是北外针对英语教育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相对薄弱滞后的现状,推出的以中小学英语师资培训、支教帮扶和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扶贫系列计划。
在8月6日早上的学员培训会上,各个领导及专家介绍了本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培训的纪律,使我深感机会难得,再次激起了我的学习欲望。
在教育局、教研室、市二中的工作人员的严格管理下,在各个专家的精彩讲座的吸引下,我不敢有丝毫松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按时上课、认真听讲、不断地做笔记、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课堂中的各种互动活动、认真完成作业。而且,有幸担当我们班(9)班班长,深感机会难得。
为期两周的本次培训课程有:语音、演讲技巧、阅读与欣赏、语言与文化、写作技巧训练、课堂话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听说教学策略、词汇教学策略、语法教学策略、英语课堂教学技能、新课改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资源整合、阅读引领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英语教师文化背景知识的拓展、基础教育中的语音教学、英语教师全球视野的培养、英美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20种课程)。我认为就是专业知识培训和教学方法培训。
毫无疑问,各位专家的讲座的内容无论从广度和深度都是新颖、精彩的,风格也是吸引人的,对我们所有学员的触动都非常大——甚至可能影响一辈子。毕竟我们几乎没有接触过全国英语界有名的专家学者,毕竟我们没有出过国,毕竟我们心虚。所以,我及我班的大部分学员在整个培训期间都全力投入,生怕错过专家老师们所讲的每一个精彩内容。特别是专家老师们讲国外与国内的文化、风俗民情等的差异时,我更是专心致志,努力地体会和理解他们所讲的每一句话。有时他们会讲到特别深奥的理论研究,我和大多数学员一样,一知半解,只好尽量记下一些关键词;并在课后,在征得专家老师的同意下,把他们的课件拷下来,打算今后继续学习研究。当然,也有许多培训的内容是我上学的时候或者后来的学习过程中了解的,此次培训又让我温故而知新。如专家老师们讲语音语调、重读弱读、断句、连读等,使我有一次做回学生,跟老师读、应邀站起来给学员读、与学员讨论交流、代表小组发言等。既然做回了学生,不免就像我现在的学生一样也有了害怕、害羞、不自信的心理。不过,总算能还快适应过来。没有了心理负担,也就也逐渐适应了每天上课学习的学生生活。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在一次课堂活动中表现积极,还获得了一位专家老师赠送的一个小礼品,使我真正体会到了老师的鼓励对学生的影响之大。即便如此,我还是没能鼓起勇气参加学员演讲比赛。事后,我的心中还是复杂了好一阵子。
记得在第一次教研室组织的培训交流会上,有些班级调查反映:培训内容应该侧重与教学方法,有些培训内容过深,不符合地方学校实情。但我发言的观点是:我们的学习是综合性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丰富的专业知识一定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没有理论的教学是盲目的,甚至是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那么,我们平时所做的教育教学方法、方向值得再次思考。教研室的崔素霞老师指出我市英语教学的不足(小学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断层、中学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断层)及我们英语教师还需要在专业基本功上下功夫。教研室的郝炳宏主任在总结时说:我们此次培训的目的是提高英语教师的业务技能,我们不但要学习专家们的知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习他们的风范、他们的学习及研究精神、和他们交朋友,把这次培训当作一个非常宝贵的发展资源;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珍惜这次培训的机会。正如郝主任所说,我们英语老师缺少的就是视野,缺少的是不断学习的动力。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回想自己教学多年的经历,发现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班级管理、写教案、课堂教学、批改作业及家庭琐事上,而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逐渐放松。孰不知我正在落伍。经过两周艰苦而又短暂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今后我应该把此次培训作为今后学习、研究的的契机,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挤时间,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不断充实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欣语工程”培训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提升工程培训-心得体会01-04
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培训心得11-07
工程新员工培训心得体会08-13
党课培训心得体会化工工程师01-08
乌金蓝领工程班组长培训心得体会12-13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心得体会09-09
省级骨干教师参加“农远工程”培训心得体会09-21
“彩虹工程”第四期小学校长培训心得10-24
青马工程培训方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