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北京受理范围(共7篇)
劳动仲裁北京受理范围 篇1
北京地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目前不受理下列争议:
1、用人单位无营业执照或未依法登记、备案以及已依法注销,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
2、当事人就同一内容已向劳动监察部门提出举报并已立案的;
3、已明显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60日劳动仲裁申请时限的争议;
4、已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实体处理,而当事人就同一争议又不能举证证明有新的事实和理由的争议;
5、退休人员被新单位聘用后与新单位发生的争议;
6、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档案转移及对丢失或内容缺失的档案补办引起的争议;
7、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社会保险费未足额缴纳引起的争议;
8、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未交纳住房公积金引起的争议;
9、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缴纳或报销供暖费问题引起的争议;
10、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股金分红引起的争议;
11、劳动者与己进入破产程序的用人单位除因确认劳动关系(含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以外的争议;
12、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予受理的争议。北京地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目前受理下列争议: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各项保险待遇、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手的争议;
4、因认定无效劳动合同、特定条件下订立劳动合同、职工流动、用人单位裁决人员、经济补偿或赔偿发生的争议;
5、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6、外地注册但在本辖区履行劳动合同的企业与职工发生的劳动争议;
7、因用人单位原因未及时转移职工的人事档案,职工要求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的争议;
8、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受理的劳动争议。北京地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目前不受理下列争议:
1、用人单位无营业执照或未依法登记、备案以及已依法注销,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
2、当事人就同一内容已向劳动监察部门提出举报并已立案的;
3、已明显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60日劳动仲裁申请时限的争议;
4、已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实体处理,而当事人就同一争议又不能举证证明有新的事实和理由的争议;
5、退休人员被新单位聘用后与新单位发生的争议;
6、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档案转移及对丢失或内容缺失的档案补办引起的争议;
7、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社会保险费未足额缴纳引起的争议;
8、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未交纳住房公积金引起的争议;
9、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缴纳或报销供暖费问题引起的争议;
10、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股金分红引起的争议;
11、劳动者与己进入破产程序的用人单位除因确认劳动关系(含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以外的争议;
12、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予受理的争议。北京地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目前受理下列争议: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各项保险待遇、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手的争议;
4、因认定无效劳动合同、特定条件下订立劳动合同、职工流动、用人单位裁决人员、经济补偿或赔偿发生的争议;
5、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6、外地注册但在本辖区履行劳动合同的企业与职工发生的劳动争议;
7、因用人单位原因未及时转移职工的人事档案,职工要求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的争议;
8、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应当受理的劳动争议。(水果忍者:http://)
信访举报受理范围 篇2
对党员、党组织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党的路线、政策和决议,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和其他败坏党行为的检举、控告;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或纪律检查机关所做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对教育局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教育局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违反政纪行为的检举、控告;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和教育局任命的其他人员不履行行政处分的申诉,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其他涉及党纪党风的问题。信访人的权利
对党员、党组织或行政监察对象违反党章、党纪或政纪的行为,有权提出检举和控告;党员或行政监察对象对所受党、政纪处分或纪检察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有权提出申诉,要求复议、复查、提出检举、控告、申诉后,在一定期限内得不到答复时,有权向受理机关提出询问,要求给予负责的答复;有权要求与检举、控告、申诉案情有关或有牵连的承办人员回避;对受理机关及承办人员的失职行为或其他违纪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检举、控告、申诉人因进行检举、控告、申诉,其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受理机关给予保护。信访人的义务
对所检举、控告、申诉的事实的真实性负责,接受调查询问时,应及时提供情况和证据。如有诬陷、制造假证行为,必须承担法律和纪律责任;检举、控告、申诉人必须遵守申诉控告工作的有关规定,维护社会秩序,如有违反,必须接受教育、劝告、直至承担法律和纪律责任;检举、控告、申诉人必须接受党组织和国家机关正确处理意见,不得提出与党纪、政纪和有关规章制度及政策规定相抵触的要求。
信访举报双向承诺
信访举报人承诺,依照党章、条例、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范围、途径、方式依法信访,遵守信访工作秩序;对所检举、控告、申诉事项的真实性负责,积极配合调查核实,如实提供情况,递交证据,自受理之日起不在重复超级多头信访,接受组织的正确处理意见,不提出党章、法律、法规、政策以外的不合理要求。
劳动仲裁北京受理范围 篇3
一、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的;
5、请求变更抚养关系、赡养关系的;
6、军人军属请求给予优抚待遇的;
7、军人因婚姻家庭纠纷主张民事权益的;
8、离婚纠纷中请求分割的财产主要用于申请人维持生活、医疗及其他急需用途的;
9、服刑人员因婚姻关系提起诉讼或被诉的;
10、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因劳动争议请求给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
11、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合法权益的;
12、请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其他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
13、因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等造成人身伤害请求赔偿的;
14、因医患纠纷主张民事权益的;
15、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主张民事权益的;
16、请求赔偿因假劣农药、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的。
17、因房屋居住权受到严重侵害请求赔偿的;
18、因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纠纷、宅基地纠纷主张民事权益的;
19、因环境污染遭受人身损害或者严重经济损失请求赔偿的。
二、公民在下列情况能获得免费刑事辩护及刑事诉讼代理: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办理案件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所属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可以依照前款规定申请法律援助:
(一)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一级或者二级智力残疾的;
(二)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委托辩护人的;
(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
(四)案件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可以向办理案件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所属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自发现该情形之日起3日内,通知所在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所属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一)未成年人;
(二)盲、聋、哑人;
(三)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四)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
4、人民法院自受理强制医疗申请或者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之日起3日内,对于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送交通知代理公函,通知其指派律师担任被申请人或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三、经济困难标准。
如何受理仲裁申请 篇4
2012-02-23 05:32:07
当事人就经济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根据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后,并不一定使仲裁活动就此进行下去,这是因为仲裁委员会要对申请 人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查,只有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才能受理,使仲裁活动就此进行下去。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申请的受理有以下程序:
第一、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的时限是5日。仲裁委员会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后5日内进行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 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也就是说,仲裁委员会是否受理申请人的仲裁申请是要在对仲裁申请进行审查后才能作出决定的。受理仲裁申请 即是仲裁委员会行使管辖权的一种许诺,受理仲裁申请后,仲裁委员会不但有权利也有义务为解决谊纠纷进行一切工作。如果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申请人的仲裁申 请,申请人要根据仲裁委员会的要求和规定,预交仲裁费用。仲裁费用的承担方法由仲裁庭决定。
第二、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达申请人,并将申请书副本和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送达被申请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可在收到仲裁员名册后从中选择仲裁员和首席仲裁员,并告之仲裁委员会。第三、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仲裁委员会规定的期限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可以承认或者反驳仲裁请求,也有权提出反请求。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第四、申请财产保全。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该法院执行财产保全措施。
第五、仲裁活动的委托代理。当事人、法定代表人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进行仲裁活动的,应该在这个阶段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
劳动仲裁北京受理范围 篇5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市环保局审批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以下简称环评文件)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以下简称验收)受理的范围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建设项目验收申请;环评和验收等有关问题的请示等。
有关单位到市行政审批中心办理有关受理手续,须分别提交以下所列材料(要件),经工作人员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
一、建设项目环评审批预审受理要件
(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预审表》(纸质版4份,加盖建设单位印章,同时提供电子版),应逐项填写完整、清楚。
(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纸质版1份,同时提供电子版。
(三)属于备案制的建设项目,提交由投资主管部门(发改、经贸等)出具的建设项目备案文件。
(四)项目选址示意图纸质版1份,同时提供电子版。
(五)项目所在地县、区环保部门对申报项目的审查、审核意见(加盖印章)。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要件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申请审查批复的请示(建设单位红头文件2份,加盖印章),格式为:“关于XXX单位XXX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的申请”(XXXX[XXXX]XXX号)。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版(纸质版2份,同时提供电子版)。
(三)属于备案制的建设项目,提交由投资主管部门(发改、经贸等)出具的建设项目备案文件。
(四)有COD、SO2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提交经市环保局总量办审查通过的《东营市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确认书》(纸质版、电子版)。
(五)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标准规定的格式,环评单位加盖法人代表和单位印章,并附环评负责人资质登记表和相关附件。
(六)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技术审查后,提交环境报告书报批版(纸质版4份)及电子文本(WORD文档,其中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提供EXCEL文档),提交所在地县、区环保部门出具的审查意见4份及电子文本(WORD文档)。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要件
(一)环境影响报告表(纸质版8份,加盖建设单位印章)及电子文本(WORD文档,其中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提供EXCEL文档),附有建设项目所在地县、区环保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查意见。
(二)属于备案制的建设项目,提交由投资主管部门(发改、经贸等)出具的建设项目备案文件。
(三)有COD、SO2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提交经市环保局总量办审查通过的《东营市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确认书》(纸质版、电子版)。
(四)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应符合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和标准规定的格式,建设单位加盖印章,环评单位加盖法人代表和单位印章,并附环评负责人资质登记表和相关附件。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受理要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纸质版6份,加盖建设单位印章)及电子文本(WORD文档)。
登记表应按照环保部统一格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试行)规定的内容逐项填写完整、清楚。
五、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表)受理要件
(一)建设项目验收申请(建设单位出具的红头文件1份,加盖印章),需要试生产的提交项目所在地县、区环保部门出具的试生产批复文件1份。
(二)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提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提交建设项目验收登记卡;同时提交所在地县、区环保部门出具的审查意见。(纸质版6份,加盖建设单位印章,同时提供电子版,其中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审批登记表提供EXCEL文档)。
(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情况自查报告(纸质版6份,加盖建设单位印章,同时提供电子版)
(四)提交由有相应验收监测(调查)资质、符合《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9号)和《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办函[2002]424号)要求的单位编制的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纸质版6份,加盖监测单位印章,同时提供电子版)。
六、由省环保厅审批的建设项目环评执行标准请示受理要件
(一)建设项目环评执行标准的请示(建设单位红头文件2份,加盖印章,同时提供电子版),格式为:“关于XXX单位XXX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请示”,说明项目建设的规模、地点等。
(二)项目所在地县、区环保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环评执行标准的书面建议(红头文件1份,加盖印章)及电子文本(WORD文档)。
七、由省环保厅审批的项目试生产申请受理要件
(一)建设项目试生产申请文件(建设单位红头文件2份,加盖印章)。
(二)项目所在地县、区环保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试生产现场检查报告(红头文件2份,加盖印章,同时提供电子版)。
八、环评审查审批后确需变更的申请受理
建设单位须提交变更申请(纸质版2份,加盖印章),说明建设项目环评需变更的事项、内容及原因,主要污染物COD、SO2的排放总量变更手续等。
九、其它事项的受理
申请单位需提交有关事项请示的申请(纸质版2份,加盖公章),说明申请事项、有关具体情况、申请的原因和目的。
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 篇6
来源: 作者: 日期:2011-06-28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国家机关与其公务员之间、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与其正式在编员工之间发生争议属人事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因而不属劳动仲裁诉讼的受案范围。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其工勤人员及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之间的争议符合所列上述情况的属劳动争议。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事业组织与其员工之间的争议符合所列上述情况的,也属劳动争议。
二、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以下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受理本市行政区域内以下的劳动争议案件:
(一)位于本市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海淀、朝阳、石景山、丰台区的中央和市属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外商独资企业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
(二)外省、市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及外商独资企业驻京办事机构或分支机构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
3、用人单位、劳动者及与该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密切关系的第三人,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的一方为申诉人,另一方为被诉人。
4、申诉人应当自劳动者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仲裁委提出书面申请。
5、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仲裁申请书》。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如实准确填写《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一式三份,其中两份由申请人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提交仲裁委,一份由申请人留存;
(二)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劳动者的,提交本人身份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提交
本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
(三)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关材料,如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或协议)、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条)、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及复印件;
(四)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仲裁委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诉人身份的有关材料的,申请人应当提交。如被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应当提交其工商注册登记相关情况的证明(包括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地、经营地等情况);如被申请人是劳动者的,应当提交其本人户口所在地、现居住地地址、联系电话等。
6、仲裁委自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并送达当事人。
决定受理的案件,自接到通知后三日内到仲裁委领取《案件受理通知书》,办理受理手续。决定不予受理的案件,仲裁委向申请人送达《不予受理通知书》。
7、经仲裁委批准决定受理的案件,当事人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举证,超过举证期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三、向何处申请仲裁劳动争议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根据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规定向相应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级别管辖是指不同级别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的分工。目前县、市、直辖市普遍设立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部分省、自治区也相应地设立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在现阶段,劳动争议案件大部分都由当地县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受案范围 篇7
从争议主体上看包括:(1)中国境内的各类企业与职工;(2)个体工商户与学徒、帮工;(3)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本单位工人(或称工勤人员)及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其他各类非工勤人员,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与本组织的全体人员。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与职工发生劳动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65号)规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和“人员”是指“国家不再核拨经费,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事业组织”和“该单位的全体职工”。
从争议内容上看包括:(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相关规定:
1、根据1993年《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与职工之间的下列争议属于劳动争议:
(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2、《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不论是否订立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符合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受案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均应受理。
3、《集体合同规定》第55条规定: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3)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第1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处理。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自10月1日起施行)对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作出了最新的规定。根据该解释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
(1)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3)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4)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5)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
【劳动仲裁北京受理范围】推荐阅读:
合肥劳动仲裁12-25
劳动仲裁申请注意事项与仲裁流程11-13
劳动仲裁调查证据10-25
劳动仲裁申请知识10-27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11-12
社保费用劳动仲裁申请08-12
劳动仲裁答辩书范文08-21
劳动仲裁注意事项09-15
劳动仲裁的回避案例09-24
劳动仲裁申请怎么写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