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行散文

2024-09-19

汶上行散文(精选12篇)

汶上行散文 篇1

汶上行散文

汶上,山东省境内隶属于济宁市管辖的一座普通县城。没去汶上之前,我对它几乎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它曾经拥有怎样悠久和厚重的历史,当然对它也不可能有太多的兴趣。这次同事的女儿在婚礼后专程安排我们由济宁去游览汶上,才让我对这座看似普通的小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汶上境内大约在150之前,就是我们华夏祖先繁衍生息之地。这里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址,其中在汶上发掘的北辛文化和细石器文化群遗址,据今都有约一万至一万五千年久远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汶上在殷商时称厥国,周时称中都邑,金泰和八年(12),因地处汶水之北(上)才改名作汶上。置身于汶上你可能会发现,汶上有些单位直到今天还沿用着“中都”的名称,譬如“中都博物馆”、“中都网”、“中都广场”、“中都社区”、“中都大街”、“中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等。

汶上的文化很有特色,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于公元前5初宰中都,在这里施政、设讲堂,治理地方。这里至今仍留有孔庙、孔子讲堂、孔子沟、夫子履、中都故邑碑,故而汶上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称号。

汶上境内分布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址均属于东夷文化范畴。上古时传说的与黄帝大战于阪泉、涿鹿之野,后被擒杀、身首异处的蚩尤就是东夷部落的首领。

现汶上南旺镇西南十余里,还可见高大的“蚩尤冢”和立于冢前的“蚩尤祠”碑。

开凿于隋,盛于元明清,连接我国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流经汶上,其中南旺段为大运河的水脊咽喉。这里有始建于明初、后又不断扩展重修的“南旺分水龙王庙”建筑群。南旺分水龙王庙及对面运河大堤土山上的望湖亭、蜀山寺建筑与周围的荷花、芦苇等湖光山色构成了汶上独特的运河文化。

佛教文化自西汉传入中国后,到南北朝时期开始传入汶上。唐朝时,汶上已经成为北方的佛教圣地,县境内有寺院数十处。汶上县内至今还有十余个以佛寺命名的村庄。始建于盛唐,原称昭空寺的宝相寺是其中比较著名的寺院,寺院内有远近闻名的太子灵踪塔,塔宫内藏有佛祖释迦摩尼佛牙舍利。宝相寺毁于抗战战火中,唯太子灵踪塔幸存。1994年,宝相寺又重建。苗姐的女儿英子这次安排我们游览汶上,主要也是奔宝相寺和太子灵踪塔而来的。

说到汶上文化,有一个人的名字不能不提,那就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据史料考证,李白曾经在济宁(原称任城)太白楼居住过23年——当然济宁现在的太白楼早已经不是那时的太白楼。在济宁居住时,李白曾与当时的孔巢父、韩淮、裴政、张书明、陶沔并称“竹溪六逸”,在徂徕山竹溪隐居;后来又从济宁奉诏入京为供奉翰林。李白还曾经与杜甫一起在济宁交游,使二人的友谊达到顶峰。

李白在济宁生活期间,曾经漫游过中都,也就是现在的汶上,并留下了《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鲁中都东楼醉起作》、《早秋赠裴十七仲堪》、《别中都明府兄》、《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等诗五首。其中《别中都明府兄》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诗中这样写道:“吾兄诗酒继陶君,试宰中都天下闻。东楼喜奉连枝会,南陌愁为落叶分。城隅渌水明秋月,海上青山隔暮云。取醉不辞留夜月,燕行中断惜离群。”既赞美了明府兄如陶渊明一样诗酒治理县政的业绩,也极写了他们之间的惜别之情。

乘坐主人安排的轿车,我们一行8人早饭后出济宁市区,上105国道后北行,直奔汶上。车向前行驶了一会儿,听说前方正在修路,无法通过,司机只又好调转车头南行,然后向西再折向北绕行。原来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因为绕行耽误了时间,一个半小时后我们才来到汶上环城南路与中都大街交叉路口。

司机在路口不远处停下车来。下车后,首先映入我们眼底的是中都大街路口东侧的佛文化景观墙。景观墙是一个巨大的圆柱体与略带弧状的长方形墙体相接的建筑。圆柱体正中是一尊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的铜佛像,佛像两侧有几副佛教对联和佛语,长方形墙体上镌刻着佛经。

景观墙前是休闲广场,如茵的绿草间,有步道穿行于其中。广场东南方向,在一个清澈无痕的水池中有一个巨大的乳白色莲花石雕,莲花雕刻得非常精美,颇得莲的意韵。莲花雕刻向东是一个放生池,此时池水中于绿色的荷叶衬托下,有几朵睡莲正在绽放,花朵呈粉白相间颜色,淡雅而不俗。

与中都大街路口东侧的.佛文化景观墙相对,路西是儒文化景观墙。景观墙由数块立式长方体石板构成,每个长方体间的缝隙都很窄,从远处望去,酷似古时的书简。最东侧的长方体石板上刻着“人杰地灵”四个金色楷书大字,第二块石板上是一个孔子双手交叉于胸前的立式铜像。后面几块长方形板面上有孔子生平及初宰中都(汶上)的介绍,亦有孔子及其弟子撰写的《论语》内容片断。

中都大街路口两侧的佛文化景观墙和儒文化景观墙,向人们充分展示了汶上文化的特点,现在已经成为汶上特色文化旅游的窗口和宣传汶上文化旅游的城市名片。也是游人和汶上居民观光、娱乐、休闲、怡情的场所。

在文化景观墙前逗留了一会儿,我们一行人又上车沿中都大街向北,至圣泽大街路口处折向西行,来到宝相寺路口。宝相寺路是一条步行街,起点处两侧是建筑精美的古典楼宇,中间有一片荷池。池上有石拱桥名曰“忍辱桥”,池边垂柳丝绦倒挂,水草、修竹簇拥。由于已是秋日,池间已不见了荷花,只有零星一些或绿或黄的荷叶残片。

沿池西的人行步道一路北行,前面是一个水面宽阔的人工湖。湖南岸有雕刻着荷花图案的汉白玉围栏;东岸绿树掩映中是长长的人行道,中间隐约可见一高高拱起的单孔石桥;湖西曲折汉白玉回廊的尽处水面上有一古朴的木制凉亭。

古典风格的楼宇,荷池、垂柳、水草、修竹、石拱桥,雕花围栏、汉白玉回廊、宽阔的人工湖面,宝相寺步行路起点至人工湖一段可谓是风光秀美而清幽。但美中不足的是无论是荷池还是宽阔的人工湖面,都与济宁所见的运河有几分相似:那就是水面上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臭味。我想这很可能是水体不流动或流动过缓的缘故,古人常说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沿西侧曲折回廊行至凉亭后向西上岸,在湖边奇石、岸雕、修剪成不同形状的花草树木间迤逦穿行,我们来到了人工湖北、宝相寺前宽阔的阶梯平台式广场上。广场两侧各有三间对称的斗拱飞檐流利瓦式古典楼宇建筑,玉柱半环的广场正中是一尊银白色的高大的立式观音雕像。

对称式楼宇中间稍高大,两侧较矮小。墙体妆成白色,门窗和梁柱饰成朱红色网格状。楼宇建筑在高出广场地面的平台上,四周玉石围栏环绕,二楼亦装饰有雕花栏杆。半环广场的八根玉柱雕刻精美,东西各四根,玉柱上端雕有金色的四首狮兽。高大的观音雕像立于莲花宝座之上,衣摆呈风动状,左手托一宝瓶,右手拇指和食指间捏一绿树枝,头映金色光环,神态慈祥自若。

观音雕像后,广场东、西、北三面各有一座雕花石牌坊,石坊的每根立柱上都有佛联。东、西两侧的石坊为三门四柱式,北侧通往宝相寺的石坊是五门六柱式,正中有“天开圣境”四个金色行书大字。门柱均为下方上圆,梁上刻有祥云和龙凤图案。

宝相寺步行路整体布局凸显了汶上佛教文化的特点:荷池、忍辱桥、雕有荷花图案的围栏、人工湖、广场上四首狮兽石柱、观音雕像、刻有佛联的石牌坊、还有两侧古典楼宇式建筑,都与宝相寺的寺院文化氛围十分契合。

从“天开圣境”石坊向北,走过一段草木葱翠、花吐芬芳、两侧汉白玉雕栏夹道的石板路,宝相寺恢宏的门楼建筑赫然矗立在面前。红门、红柱,黄色琉璃瓦覆顶的两层飞檐间挂一金色雕边匾额,上书“大宝相寺”四个大字。中间两个门柱上是一副对联:“北朝最初名胜,东土第一道场”,极写了大宝相寺声名远播,名动四方。

走进大宝相寺院内,迎面一座高大的建筑即是供奉弥勒佛的“天王殿”,天王殿匾额亦高悬于两层飞檐间,殿门两侧对联为“常愿谁修增胜景,庶朝饶益富黎民”。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二层塔楼建筑,东侧是钟楼,西侧是鼓楼。

天王殿后是宝相寺最宏伟的建筑“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建筑亦属双层飞檐式佛殿建筑,座落在十数级阶梯之上。大殿四周环以汉白玉雕栏,雕栏向内是朱红立柱支撑的环廊和大殿主体建筑。殿前正中六根立柱上写有三副佛联,其中殿门两侧的佛联是“大德慈悲觉路弘开三千世界,金刚灵慧法轮广泽八百梵音”。大殿正中供奉着佛祖释迦摩尼金身塑像,殿内左右各有一排形态各异的金身佛像雕塑,殿后有观音菩萨塑像。

出大雄宝殿,我们来到了殿后偏西的太子灵踪塔前。太子灵踪塔始建于宋代,塔高41.74米,是青砖砌八角形十三层塔建筑。塔外观呈葫芦状,每层都砌有八面莲花座,底层东、西、南三面砌有佛龛。1994年在修复受毁的塔基时,于地宫内出土了一批珍贵的佛教圣物,这其中包括佛祖释迦摩尼的佛牙舍利、捧真身菩萨、银菩萨等141件稀世文物。现佛牙舍利仍保存在地宫中,其他珍贵佛教圣物则珍藏在院内“中都博物馆”中。

据《佛经》记载,佛祖释迦摩尼的佛牙舍利共有四颗:天上一颗、海里一颗、斯里兰卡一颗、中国一颗。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塔的这颗佛牙舍利,即是中国唯一的那颗释迦摩尼佛牙舍利。出于对佛教圣物的尊重和好奇,我们一行八人也跟游人一起走进塔下的地宫去参观。

佛牙舍利被保存在地宫内一封闭的玻璃体中,借助微弱的红色光亮,我们看清了那颗如人的牙齿一样形状的佛教圣物。游人被告知,为了防止圣物被强光损坏,地宫内禁止拍照。据说汶上相关部门正在对这颗佛牙舍利进行仿制,不久后,真正的佛牙舍利就会在地宫中被密封在避光的地方,届时游人看到的将是仿品。

说起这颗佛牙舍利的来历及流转,还颇有些传奇色彩:据考证,唐天宝十年车奉朝(后取法名法界)随团出使罽宾国,瞻礼佛牙后,于唐贞元六年携佛牙舍利归长安进献皇帝。唐贞元十年在皇帝的主持下,佛牙舍利被供奉在大庄严寺。唐广明元年庄严寺佛牙入蜀,后唐天成二年益州孟知祥献佛牙至洛为明宗资寿。后晋天福三年可肇等送佛牙至汴,宋皇佑元年曹后将佛牙舍利奉安咸平洪福寺塔。宋熙宁五年执政官将佛牙取入东府,后诏留大相国寺西塔。从此后,史书上不见了有关这颗佛祖佛牙舍利的记载。

直到1994年,佛牙舍利在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地宫被发掘,观塔宫中的《瘗葬佛牙舍利记》镌刻文字记载,佛牙舍利流转的历史才又衔接起来:宋熙宁六年,宗室赵世昌求佛牙舍利至中都(汶上),并建太子灵踪塔,将佛牙舍利供奉于汶上宝相寺中。宋元丰四年宝相寺镌刻《瘗葬佛牙舍利记》,宋政和二年宝相寺瘗葬佛牙舍利,直至1994年佛牙舍利被在太子灵踪塔地宫中发现。

太子灵踪塔旁树木葱郁茂盛,靠近塔身的树木枝叶上系满了祈求佛祖保佑的红布条儿。求平安的,求生意兴隆、发财的,求婚姻幸福、美满的,很多游人和善男信女们都坚信佛祖能显灵,有求必应。

同事的女儿英子对佛很虔诚,对宝相寺的灵验更是深信不疑。据她自己说,她有一次从汶上开车回济宁,路况很好,车速也不快,连自己也弄不明白为什么会突然在公路上开翻了车。翻车后自己竟然丝毫也没受伤,车辆也只是稍擦出些痕迹。找人把车翻过来后,她没有回济宁,而是又折回汶上,到宝相寺上香,感谢佛祖暗中保佑。

离开太子灵踪塔我们一行人向东,来到了院内不远处的“中都博物馆”。中都博物馆是两层双飞檐琉璃瓦式古典建筑,风格与“大雄宝殿”近似,汉白玉围栏向内有朱红立柱支撑的环廊。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馆内展出的主要是汶上历代珍贵文物和太子灵踪塔塔宫出土的佛教圣物。

其中历代珍贵文物主要有1988年在汶上发掘的一万年前“中石器时代”的各种细石器,汶上南北朝时期的佛像和文殊碑刻。太子灵踪塔塔宫出土的佛教圣物主要包括装佛牙舍利用的金棺银椁,捧真身菩萨、弥勒造像石和石匣,还有《瘗葬佛牙舍利记》镌刻等。其中装佛牙舍利用的金棺银椁都不大,金棺是放在银椁中的,更小一些,外观与棺椁的形状相同。

出东门和大宝相寺石坊,我们结束了在宝相寺的参观游览。此时时间已经接近正午十二点钟,我们一行人开始步行返回宝相寺路起点位置。苗姐的小女儿红岩和两位司机开始张落寻找饭店,安排我们一行人用午餐。

午餐过后,稍事休息,按原来的出行计划,我们一行人又上车,准备到邻近的梁山县去登梁山。伴着轿车飞速向前行驶,我们又开始了下午的行程。

论《琵琶行》的散文化特色 篇2

【關键词】白居易 《琵琶行》 散文化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是我国音乐描写诗中的“千古绝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表达技巧。作品创作于唐玄宗元和十一年(86)。当时作者被贬官在江州任司马。一年的江州生活使他对政治的腐败和吏治的黑暗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这年秋天,他在江边送客时遇到了长安故妓,这位富有艺术才华的琵琶女的悲惨身世,触动了他的心事,遂写下了这篇享誉千古的诗篇。诗中记叙了这位歌女的一生经历及其出色的技艺,对她年长色衰,从良嫁人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并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感情的共鸣中,抒发了被贬谪的苦闷和悲哀,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这首诗突出的成就就在叙事和描写方面,像一篇韵律性很强的写人散文,朴实浅近,形象生动。

第一,叙事和抒情的巧妙结合,是典型的散文笔法。在叙事的过程中渗透了对琵琶女的同情和真挚眷恋,既刻画了琵琶女的心理活动,也流露了自己的感情。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便把一个女子的迟疑,羞涩,难以忍受独守空船的寂寞和不便于外人见面的矛盾心理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了。又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沈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这些叙述都是人感到作者对琵琶女的同情、体贴和理解。诗中穿插的景物描写也起到了渲染感情的作用。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开头抓住了秋天特有的景物枫叶,荻花,使人感觉到秋天的萧瑟,清冷,渲染了送别时悲凉的感情基调。又如“绕船明月江水寒”书写琵琶女的孤独与寂寞。如“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通过写自己的居住环境,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凄凉。这都是诗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第二,《琵琶行》叙事详略得当,虚实的变化,脉络分明,也是散文化突出特点。诗中从秋月送客写起,由“举酒欲饮无管弦”引出琵琶女弹奏的乐曲,写的非常的简单,对音乐的描写只有“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一句,很简略,并没有写音乐的美妙,但我们能从这一句中感受到音乐,侧面烘托了的美妙动听,而接下来,作者详尽的写了音乐的乐曲,区中的变化,弹奏的技巧,感情的起伏在音乐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接下来又是简单的交代和过渡,只用四句诗说明音乐效果和琵琶女的收弦拢拨、整理衣裳的动作。接下来琵琶女介绍自己的身世用了二十二句诗,详尽写了她年轻时在长安时的欢乐生活,紧接着诗人自述在浔阳的一年来的寂寞苦闷的生活。诗人感觉自己和琵琶女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于是有了第三次的演奏,诗人改用略写、虚写,只用“凄凄不似向前声”就交代了这次演奏的音乐,随即结束全诗。

另外,《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有其独到之处。对音乐的描写灵活自如:形象的比喻使诉诸听觉的过耳即逝的音乐有了立体的形象,活跃的生命和鲜明的色彩。乐曲本是听觉的艺术,作者发挥它丰富的想象力,把音乐与人们在自然界所熟悉的可见可听的美好事物联系起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听其音。作者对音乐的描写用了用了三种手法:首先是比喻,如他用一连串的比喻“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来比喻音乐急切愉快的调子。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等日常人们熟悉的事物来比喻,形象的描绘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其次《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用了听者和弹着的感情共鸣,如“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满座重闻皆掩泣”等等,其精彩之处,作者不是为写音乐而写音乐,描写音乐也是为了表现这个“情”字,乐为心声,乐曲的跌宕起伏,正是琵琶女感情的表述。诗人有着和琵琶女一样的心境,所以音乐中也有作者的情感,所以在音乐中有琵琶女的形象也有作者的形象。再次,白居易不但写“有声”,他还写“无声”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是以无声来衬托有声,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乐曲效果,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

我们常用“诗化的散文”来形容散文的优美,而《琵琶行》则可用“散文化的诗”来概括其朴实自然、描写生动的艺术风格。

静宁送亲行散文 篇3

进入了静宁,仔细打量这个离我们四百多公里的要结为秦晋之好的陌生县城,第一印象还相当不错,这个虽则偏僻的县城,改革的步伐已经超过了我们这个关中的白菜心,一座座高层云起密集,而居民的住宅更是高高在上,是人望而却步。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吃了晚饭,街道顺便溜了一圈,发现街道的繁华和热闹,一点也不逊色我们那人口稠密的关中。

这里的民风淳朴,对客人盛情款待。我们刚到静宁县宾馆,就看到成群结队的人群在宾馆门口夹道欢迎。我以为是什么会议散了,正让我们赶上,原来是新郎的家族朋友在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宾客,那气场之大,无不令人感动。住进宾馆最好的房间,吃着这里最好的晚餐,听着亲家热情洋溢的问候,看着人们真诚实在的笑脸,犹如进入仙境一般。

听朋友讲,她的亲家是农民企业家。和当地人闲聊时,知道他们虽然只有四十多岁,但创造的财富之多,可以在静宁名列前矛,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农民企业家,从没拿自己当回事,仍然低调做人。从不张扬,对自己工薪阶层的亲家也一视同仁,仍是那么谦和,那么笑容可掬,那么有礼有节,并丝毫没有财大气粗耀武扬威之势。比起那些很将自己当回事的靓女帅男和自命不凡的大款并那些自以为是的高官,这样的亲家,是否令人刮目相看呢。

虽然富甲一方,但却始终奉行穷养儿子的教育理念,儿子上大学期间,每月的生活费仅五百元,一分也从不多给,是儿子学业有成的同时又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所以才有了今天我们见到的知书达礼,干练豁达而丝毫没有富二代骄横无理坐享其成的新郎。而现在我们指责八零后九零后大手大脚花父母钱毫不手软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否要检讨一下自己的治家原则呢?呵呵,我们那美丽的新娘眼光真的不错。我做为送亲队伍的一员,我骄傲。

第二天的婚礼,气势庞大而别致,新娘父亲把姑娘交给新郎时的一句话打动来宾,“我把姑娘交给你,你必须给我一个承诺”。而机灵的新郎,马上向丈人爸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叫新娘终生幸福”。这样感人的场面将婚礼推向高潮。

周庄行散文 篇4

周庄以水立世,被人冠了“中国第一水乡”的名头。我来到周庄的时候,见到那几道水穿城过舍被几塘河满满地盛着,搭构成井字的形状,泛着淡绿,深水静流,不动声色。

我太爱这周庄的水了,目不能掠底,满河里都氤氲着浓浓的六朝金粉气。在水边徘徊,会猛然记起杜甫的诗《丽人行》,其中有两句:“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在这江南怕是从来都不缺少美人,从古到今,在这碧水环绕的江南小镇不知会有多少的美人出生生长过,她们的影子肯定花田柳巷无处不在,遍布整个江南,江南因之而柔和美丽,就像那周庄丰饶的水。

此时的街上行人如织,我却站在河畔,凭栏望着那河入神。那河太静了,不起一丝涟漪,看不出流动,偶然在水面捕获到一枚草叶或是哪个路过的女孩子随手丢掉的一朵花,看到了草叶与花朵的远去,你才蓦然感知那水在缓缓地流动着,无声无息。

周庄不大,到了今天还在叫着她原本那朴素的名字,这名字与周庄真是极其贴合。周庄姓周,不姓张王李赵,张李则太暗,王赵则太艳,只有周与她的灰色调该有多么的和谐。

周庄惯不施粉黛,向来以干净纯朴示人。她本就是一位村姑,不想沧海修成桑田,做成了如今的大家闺秀,她却不再隐匿深闺,而是迎得八方来客,都来一睹她土里土气的容颜。

周庄的声势的确煊赫了,今非昔比,动则有万千游人簇拥,人们潮一样地从大江南北赶来,只为与她千年一遇。而庄里庄外那许多的工作人员如今都沦落成为周庄的仆从,日夜不离左右,贴身服侍。周庄已渐渐地习惯于这风光的生活,绽放出新的风采。如今,我来了,一个北方的文人来了。我来的时候,周庄早已鼎铛有耳。

满眼处处的灰墙黛瓦,如此的干净素雅,让人俗念顿消,它太像梦中的场景,泛着朦胧的灰色调子,太容易让人沉浸。如果在这份素雅里万一有那么点胭红,那定是各家各户门口或屋檐下吊着的一盏盏一串串的红灯笼,它们恰到好处地融进这幅灰白水墨里,既让人眼前一亮,又绝不喧宾夺主和惊跳,它们是周庄头上的步摇。

缓缓走过贞丰街,走到沈万三家的沈厅,穿堂入室,里外三叠,极有江南气质,但我却嫌其狭小,想这响当当的江南第一富商的府第竟如此不够气派,这大概正契合了江南人谨小的性格,财不外露,而私底下却是富得流油。在沈厅一条长廊的墙壁之上见到一面生动的浮雕,讲诉着沈万三与聚宝盆的故事。画面上有一只凸鼓的铜盆,据说是沈万三生前所得的一只聚宝盆,正因为有了它,所以沈万三在世时才能够富甲一方,富可敌国。听说,谁若是摸一下浮雕上的那只铜盆谁就会招来巨财鸿运,所以很多的游人都在那面墙那里挤挤撞撞着伸出手掌去摸盆,我也被拥在人群里凑近前去摸了一把。只可怜那一只厚厚的浮雕铜盆早已经漆色尽脱,被众多的手掌给打磨漏了,而留下碗大的一个窟窿。

出沈厅北去,行不多久,便遇两条交汇的河道,两座石桥分跨河上,其一桥洞为方,另一桥洞为圆,这画面突然觉得好熟悉,它出现在陈逸飞的油画里,是双桥。我没想到它们竟然原来那么小,那么其貌不扬,我只几步就从那座方洞的桥跨上,转而从那座圆洞的桥上跨下了。

陈逸飞家的老房子离此不远,旁边的巷口有指示牌把游人引到那里去。童年的逸飞就是在这双桥边长大的,想他定会经常来这里玩耍戏水,也会搓折河岸边的柳笛。离开故乡多年以后,这河,这双桥都成了他心中挥不散的记忆与牵挂,它们无疑成为了心底深处故乡的一个剪影,所以才会被逸飞先生画进油画《故乡》。坐在桥边我细细的品味着先生的《故乡》画意,而此刻那画的原版就真实地挂在我眼前,且画面正向着四外无尽的延伸,扩散到整个周庄。

为了阿金姑娘,我拜访了她的迷楼。楼很平常,很老旧,尽显露着物是人非的沧桑。从狭窄陡峭的木楼梯一路丁丁地上到楼上去,见到那些带着岁月印迹的旧物一件件地摆置着,形同废墟。这里是美丽的阿金姑娘生活过的地方,如今她轻轻地走了,生前的物什却星星点点地留下来,给后人观睹牵念,让人们不住怀想她的美丽与可爱。我环顾木楼,一切场景都仿佛阿金姑娘她还在周庄,而只是碰巧出门跨了竹篮去河边洗菜而已,也或者她是摇着小船到庄外的池塘里去采莲了。如果她在家里,不知她会用什么样的江南美食来款待我这位北方人,是一碗热气腾腾的奥灶面,一碟子青团,还是阳澄湖大闸蟹,与辣炒螺蛳呢?这么想着,就出得迷楼来,重新回到蜿蜒的石板街上。

穿行在幽深的巷子里,隐隐感到似乎有股明清的气韵打那些质朴的屋舍间一阵一阵地扑散过来。一会想起戴望舒,感到每一条巷子竟都神似其笔下的《雨巷》,一会又想到六下江南的乾隆帝,不知他是否也在这样的江南水乡小镇里游历过?我在周庄这样的一方江南古镇嗅闻到了前人丝丝缕缕的气息。

在光溜溜的石板路上走倦了,就在路边的石凳上临河坐一下,歇歇脚。此时的水乡河道里正热闹,一艘接一艘的小木船由远及近一字地飘荡过来,那般的轻盈。河塘里起了甜甜的歌声,听不大懂,都是吴侬软语,演绎着江南小调。是船头穿着蓝底白花的小袄,头扎着同样花色的头巾,摇着橹的船娘,她们一边摇橹一边在唱歌,歌声浮起在河面上,飘来荡去。即有三五游人围坐在同样蒙了蓝花布的船舱里大声说笑,有人不住地抬头把目光探出来看河两侧岸上的风景,举着相机不停地拍照,在这水乡无处不入画。

一曲唱罢了,客人要求再来一曲,那船娘就笑了,也不推托,那就再来一曲。有时,摇橹的是位上了年纪的老阿公,大概不擅长唱曲子,那就说上一段书,手中的橹匀匀地摇着,口中说说停停,三句一顿,两句一停,抑扬顿挫的,颇有大将江湖的气场。

这时,一位年轻的美丽船娘突然笑起来,她在和前面那一条船上的船娘说话,说的什么,听懂了,说,我一唱歌就完蛋。人有些不好意思,羞红了脸,丰腴的身子微微向后仰着,摇橹的手停下来,人抬起一只脚,轻轻地蹬着那船帮。船由于惯性却并没有停,而是依然悠悠地在水面上飘走着。我注意到那一只相当秀巧的脚,脚上穿着与袄和头上的花巾同样花色布料的鞋子,就像一只青花瓷瓶。

我坐在河边,看着河塘里的热闹,却发现有一位穿着旗袍的女子沿着河边的石板街走过来,身材真好,花瓶似的`,留着齐颈的短发,垂垂的柳枝似的柔顺。我正打量着,她就一路分花拂柳地走过去了。这女子的穿戴真古朴,真像是从诗里走出来,我的目光被她吸引。

片刻,我起身前行,在河畔的一溜房子里,有一间屋子木门敞开着,门没有漆,露着木头的本色,已经很旧了。突然有古琴声自那屋子里头由敞开的门口传出来,悠长缠绵,古韵如风。我被琴声牵绊住,不由自主地抬脚踱进去。琴声是从屋子内的一台放录机里发出来的,屋内有两张很破旧的案子,几把旧木椅,两架古琴一架放在桌子上,一架则放于桌边的旧木椅上。一个学生头的女人在屋子里定定地站着,屋子里面有些发暗,她见我们进来就在灰暗里淡淡地招呼我们,问我们要不要听琴,喝大碗茶。在案子上摆放着瓷壶和一摞子粗瓷大碗。我惊讶,原来就是先前见到的那个穿旗袍的女子。

我们终究没有听琴,我们要走更多的地方。接下来,在一条巷子的深处我们又遇到一家卖阿婆茶的茶馆,里面飘出琵琶声。走进茶馆去,发现里面有五六张桌子,几乎全都坐满了。弹琵琶的是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二十许人,也穿一身旗袍,身材也苗条,梳一条粗粗的辫子,辫子围到胸前来,垂在右肩上。她坐在台前条案的一侧,怀抱着琵琶,一双玉手轻捻慢抹,刚柔并济的琵琶声即随指而出,她唱的是苏州评弹,不急不缓地弹口蹦出字词,简直珠圆玉润。那江南的味道太浓了,我感到了一股浓浓的碧螺春绿茶味。

从这里出去,就去了古戏台,那里有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摆放了很多的桌子与长条凳,客人们坐在桌前,边喝茶,边吃小吃,苏式小糕点,毛豆和煮花生用白瓷小碟上了桌。前方有一个很高的戏台,戏台上有两个拉着帘子的门,门上两条匾,一叫出将,一为入相。当时的台上一男一女扮相极古雅,正唱着一出昆曲,听出来了,是表哥与表妹的恋情,表哥要走了吧,表妹就捧出一盒苏式的点心要送给表哥,表哥又百般推托,那唱腔太美了,太温雅了。人都说昆曲是文人的戏,远离凡俗。我就想,我那么喜欢黄梅戏,越剧,昆曲与评弹,大概就是缘于它们的古雅。“此曲本应天上有”,很觉得这些戏曲都应该是天上来的。

秦岭山巅行散文 篇5

秦岭以特殊的地理风貌、独有的自然资源、底蕴深厚的文化景观引得无数游客前去探看。在八百里秦川,进秦岭的道路几乎随处可见。从宝鸡到渭南,环山路上的每条岔道都会把你带到秦岭的各个角落。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无数次走进秦岭,走到那个南北中国的分水岭,寻找专属于它的美。

据说,秦岭有七十二峪每道峪都是它的一个侧面,无论走进哪道峪,都犹如打开一幅个人靚照,它们组合起来就是大秦岭的全家福,一幅美丽诱人的自然画卷。

七十二峪里,我走得最多的是沣峪。

沣峪位于长安区的郭杜镇,因沣河从这里流出而得名。它是关中中部游客进入秦岭的首选路线,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条路上有分水岭、秦岭风景区等著名景点。

分水岭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界线,界碑立在公路右侧,宽一米左右,高大概两米,上书“秦岭”两字,字体苍劲有力,笔调稳健厚重。

它的背后是两面墙,偏北方向墙面上书“黄河水系”几个大字,偏南方向墙面上书“长江水系”几个大字。

站在观景台上远眺,视野宽阔,层叠的山峦尽收眼底。

如果大秦岭是一本书,分水岭只是扉页,秦岭风景区才是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的正文。

下观景台,跨过公路,一个门牌赫然矗立,上面印着几个朱红色的大字“秦岭风景区”,这对游客来说极具诱惑力的。

进了景区发现,山路蜿蜒崎岖、逶迤不绝,其中一段上邻悬崖下接峭壁,远远看着都已心惊肉跳的,经过之时都是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

那么,这秦岭之巅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呢?

顺着山路上行,两边山势奇崛,青树翠蔓,参差披拂。乱花渐欲迷人眼,细流飞瀑引耳去。走到宽阔处,停下车来,临亭远眺,山岚雾霭缥缥缈缈,峰峦叠嶂已入画中。如果遇到阴天,云雾就在头顶随你前行,似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那种散发着原始气息的清新抚摸着你的每个毛孔,瞬间就带走了喧闹生活浸淫下的浮躁和烦闷。

越过一道又一道山路,终于到达传说中的大秦岭之巅了,内心蕴藏已久的兴奋扑棱棱飞出来了!

走下车,千年草甸平展展地躺在那里。站在草甸边,一眼望去,平坦如砥,绿意盈盈,踩在上面,绵柔松软。这种感觉霎时间会把人击倒,使你忍不住坐下来或者躺下伸伸懒腰,甚至就地打几个滚。躺在棉褥子般的草甸上,抬头仰望,天空就像蓝宝石一样,纯净,透亮,明澈,几朵浮云犹如走秀的女子,拽着裙踞摆来摆去,展示着自身魅力。那种惬意感,也许只有在这高山之巅的草原上才能享受得到。

草甸边缘缓坡处散布着一丛丛高山杜鹃,绿绿的肥厚的叶片,聚拢在杜鹃丛的外围,犹如护花使者。朵朵粉红色的花,一丛一丛,像燃烧着的云霞,给这冷峻高寒的山巅送来别样的暖。

杜鹃丛紧挨的便是这里的稀有物种――冷杉。如果把杜鹃比作娇美动人的弱女子,那么冷杉就该是魁梧壮实的伟丈夫。它个头矮小,枝条粗壮,棵棵精神抖擞气宇轩昂。看到它们,心里会闪出一个成语——短小精悍,此刻觉得只有它们配用这个词。冷杉,武大郎的身高,武松的气质,武家兄弟各自的特性综合体现在它们身上,让人不得不叹服自然造物的魔力。这些树中豪杰能坚挺地生活在这高寒地区,不知道与自然做了多少回合的打斗,它们枝体的形状和特征就是最好的印证。

高山之巅的诱人之物除了这些植物,还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奇石。

这里的奇石相比其它地方要内敛很多,虽不是多么的张扬肆意,也有自身特点。

草甸中心的那块巨石,处于山巅最高处,它的形状随意,一页页石片不规则地叠放在一起,错落有致,形成了大约两层楼高的石堆,站在上面,极目远眺,山巅周围的各个山峰尽收眼底,“山高人为峰”的爽快油然而生。

站在这里眺望,正前面的半坡处的那道山梁吸引了我的目光,这道山梁特别神奇,有好几个山嘴,它们个个自然形成,有高岭有缓坡,以独特的姿态演绎着自然的精巧,有的沉稳厚重,有的灵巧剔透,而中间那个则奇险无比,它的`最高处一块巨石凌空伸向前方,仿佛要融入遥远的天幕。坐在它端头拍照,稍微变换一下角度,就与远处的蓝天白云同框,拍出来好似坐在云端。

就在我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之际,一个黑影从头顶掠过,正对着高空迅速按下快门,而它已经以迅雷之势越过前面的山头,留下一个黑点一样的背影……待到仔细查看抢拍的照片,才发现刚才那一幕竟然是与老鹰的邂逅。

在这里,可以遇见很多摄影爱好者,他们扛着级别不一的机子,寻找最动心的一景。曾遇到一对貌似师徒的摄影者,他们一直没有举机拍照,只是指画着对面山坡交流着。怀着好奇心,我走近了他们,原来他们正在观察对面山坡的日影,好像在等待它们幻化成牛或羊的图案。我也顺着他们指画之地拍了几张,确实有点意思。

自然神奇,人的观察力更神奇!在普通游客被这里的灵秀奇石异景吸引之时,他们却发现了奇妙的投影,在光与影的世界里寻找乐趣。

大秦岭之巅,摄影者的天堂,游客们的乐园!

每次翻越秦岭上的蜿蜒山道时,我会想起王安石那段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故非有志者不能至焉……”的确,古今之成就大事者哪一个不是志、力,物三者兼备?三者缺一都难以到达,而到不了山巅又怎能领略最美风光?

地方优良鸡品种——汶上芦花鸡 篇6

【外形特征】

该品种颈部挺立,头宽而短,稍显高昂;前驱稍窄,背长宽而平直,后驱宽而丰满;腿较长,尾羽高翘,体型呈元宝形。全身羽毛灰白相间,宽窄形成一致的斑纹,呈芦苇花状。头型多为平头,公鸡多为单冠,双冠次之。冠、脸、肉垂为鲜红色,喙、胫呈白色或黄色,皮肤为白色、较薄。

【品种特性】

成年公鸡体重为1.53公斤,成年母鸡体重为1.25公斤。6月龄时,公鸡活重1.3公斤,其半净膛屠宰率为86.6%,全净膛屠宰率80.7%;同龄期的母鸡活重1.1公斤,其半净膛屠宰率为76%,全净膛屠宰率为71.6%。

据汶上县种畜场对母鸡的资料统计,汶上芦花鸡母鸡平均开产日龄141天。年产蛋量180~230枚,蛋壳以淡褐色为主,乳白色次之,蛋壳不易破碎,蛋较小,平均蛋重40.56克。也有少数母鸡于90~120日龄就开产,开产时蛋重24.48克,这时母鸡体重1.09公斤。汶上芦花鸡生殖寿命长,4~5年龄鸡产蛋量仍无明显下降。自然交配,公母比例1:10,蛋受精率在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在90%左右。

元潘行散文 篇7

元潘村是元甲山、潘家畈各取首字而成,20xx年11月6日,池州市文联、东至县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元潘村菊花节将在这里举行。因为这里不仅是安徽生态村、省农业示范村、省百佳农家书屋、池州绿色小康村,还是每年纪念舍己为民的好官陈杲仁的地方,这里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祭祀活动“福主庙会”和“百家宴”早已家喻户晓远近闻名,是弘扬“陈杲仁精神”的发源地;当然还又更重要的:这里有池州市最大的菊花基地,是央视财经频道专题报到的新的金丝皇菊培育基地。

5日下午3点我们按时抵达元潘村部潘家畈。“是户外协会假日活动营的吗?”村委会门前一中年男子确认是我们后便道“王书记有事,特让我在此迎接各位,欢迎各位的到来!”说着就上前帮拿东西,那份热情让人倍感亲切。

放下东西我们便融入到村民打扫卫生、绑气球挂灯笼搬桌椅的行列里,真的成了元潘的一员。其实我们假日群的“驴友”曾多次前往这里游玩,并多次参加这里的.“福主庙会”和“百家宴”,这里引领的时代“风流”吸引着我们,这里弘扬的那种仁爱,那种舍己为人的品质,那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奉献精神,可概括为“陈杲仁精神”吧,已潜移默化渐渐渗入到我们的心灵。

夜幕降临,我们燃起篝火,开始了“相聚元潘”的篝火晚会,王书记致开幕词,我朗诵了发表在中国上的文章《元甲山的风流》,我们边烧烤边唱歌跳舞、讲笑话、表演哑剧小品以及解答智慧题等等,那边村里的鼓乐队舞蹈队也在进行最后的排练,人们吃着烧烤看着舞蹈听着笑话故事……元潘村五号的夜晚真的是“嗨翻天”了。

次日随着吉祥寺的晨钟,这里迎来了无数宾客,太阳越升越高,人也越来越多,要不是县里派了交警来引导,这车水马龙的在这小山村里还不知要堵成啥样。安庆的、浙江的、江西的……他们有的为菊花、有的为百家宴,有的为山水和古徽道、有的为热闹,这时的元潘仿佛是世界的中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你看到每个山谷、地头全是金黄的菊花时你会想到陶渊明《饮酒》中的千古名句;当你站在用绳带梳理有序的金顶黄菊畦垅里,望着无限延伸且都打桩安顿整齐的一片金黄时你会理解那诗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含义的。

千灯行散文 篇8

千灯实际是昆山的一个古镇,貌不起眼,但实际藏着丰富的宝藏。千灯的名字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为千墩,在昆山南三十里处有个高墩为第一千个墩,但是我没见到;一种是为千灯,有一千盏灯,这从千灯馆就可以考证。

千灯馆一共有六个展厅,分别展出从古青铜时代到民国及以后的所有灯具。灯具的材质及样式五花八门,让人观而叹之。有直观形状的,譬如长形、方形或者豆形,汉代灰陶孔明灯就是典型代表。也许现在的孔明灯就是仿照汉代制作的。有动物形状的,有人形的,不过动物形状的居多,人与动物组合的也不少。我比较喜欢狮子形状的灯具,譬如明代青黄釉狮子烛台、明代绿釉狮子烛台,当然最喜欢的还是明三彩有侍者的狮子驼灯,看样子明代灯具已经发展并创新了。另外特别喜欢南北朝黄釉蛇形柄盘灯,像个蛇一样非常浪漫。南北朝青黄釉太阳鸟形行灯也特别可爱,太阳鸟的样子非常乖巧,是一种极乐鸟,被誉为东方的蜂鸟。还喜欢木雕双鱼烛台,双鱼嬉戏的感觉让人非常放松。看样子古人有种动物崇拜心理,用动物做灯具,就感觉神明无比。至于人形灯具,胡人灯具比较多。譬如汉灰陶胡人俑灯、青釉胡人烛台、西域石雕夫人顶灯。汉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胡人灯具,这跟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当时汉朝与胡人联姻,使得胡人在汉朝越来越多。汉朝人非常尊重胡人,认为胡人勇猛果敢,所以出现大量胡人灯具。当然还有什么宝莲灯、莲花灯甚至绿釉靴子灯,玻璃罩铜烟灯也有,红灯记中的那种灯也有。

个人认为,千灯馆是全国灯具历史保留最完整、品种最繁多的地方了,想要考察灯具的前世今生,就到千灯来一睹为快吧!

汶上行散文 篇9

近日,在2015 FASHION CUBE 山东纺织服装展示展销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为汶上进行了“中国休闲服装制造名城”授牌仪式,汶上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宏伟,副县长林鸿出席授牌仪式。这次荣获名城称号标志着汶上服装产业已具备国家级产业集群规模,在国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使纺织服装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汶上县坚持培育本地企业与引进大项目“两措并举”,突出加工能力整合与信息化融合“双轮驱动”,倾力打造国内著名的品牌商务服装生产基地,纺织服装产业向产品高端化、管理精细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成为汶上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目前,该县共有纺织服装企业305家,2014年,全县纺织服装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全县各类纺织服装生产设备达到了5.7万台(套),年加工能力近4亿件。但不容乐观的是,现阶段汶上县纺织服装产业还是以服装代工为主。现有商务装、休闲装、运动装、阿拉伯大袍、童装、羽绒服等6大类5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在汶上建立代工基地,著名的包括优衣库、ZARA、阿迪达斯、耐克、杰克琼斯、劲霸、海澜之家、波司登、坦博尔、特步等。

在做大代工规模的同时,汶上开始注重打造自己的“微笑曲线”,加强企业自身的研发设计能力, 通过“互联网+”的新模式打造自主品牌。目前,ALBAI、如意、红玉兰、晨姿、俱进、中都之骄、爱冰人、绮丽等自主品牌服装已经投放市场。不久的将来,必定能实现由“汶上产品”向“汶上品牌”的转变。(万晗/文 张彦山/摄)

沙湖行散文 篇10

早有去沙湖一游的想法,可是一直没有时间成行。这一夙愿在今年端午假期总算变为现实,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沙湖地处宁夏河套平原之石嘴山市与平罗县之间,距银川56公里。沙湖以自然景观为主体。景区以其连绵起伏的沙丘,浩瀚渺茫的湖水,青翠荡漾的芦苇,凌空而飞的群鸟,穿梭于水的游鱼,面戴轻纱的群山而闻名于世。它既有江南景观的娟秀,又有塞外景观的壮丽,可谓“塞上明珠”。沙湖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的光顾。

端午节的早晨,阳光明媚,天蓝蓝,云淡淡,空气清爽,微风拂面。我带着浑身的疲倦与家人从银川出发,在导航的指引下,约一个小时后就顺利地到达沙湖景区。

步入景区广场,首先入眼的是一只白天鹅。这只天鹅是用钢筋焊接而成的,那鹅黄的嘴巴搭在一根方柱顶端,两只凌空的翅膀被两个铁架支撑着。天鹅振翅而飞,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天鹅后面的蓝天上漂浮着几片白云,恰似天鹅飞翔在蓝天白云下,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天鹅前的广场上是用花草装饰而成的“沙湖景区欢迎您”的花墙,右侧售票厅的楼顶上是“沙湖”两个金色大字。景区大门的设计充分展示了沙湖景区的特点,突出了其非凡的艺术性。

入得大门,我们径直向码头而去。刚上船,船就开动了。

伫立舱口,可见前方隐隐约约的沙丘。沙丘上稀疏的绿草宛如碧天里的星星,散落在沙丘之上。靠近沙丘的水面上是一线芦苇,一眼望不到头。芦苇出水很高,密密的,碧绿青翠。苇子在柔风的吹拂下形成层层微波,荡漾远去。游船缓缓前行,越往前行,芦苇幽深,成片成丛,煞是迷人。游船行进在芦苇间,如入迷宫,仿佛进入白洋淀的芦苇荡里。我们仿佛成了雁翎队员,正在搜寻着我们的目标――沙丘。船下不时有鸥鹭从苇丛中飞起,又落到较远处安全的地方。离船稍远处,偶尔有游鱼跃出水面,像调皮的娃娃,快乐地击水玩乐。此情此景令人兴趣盎然,神清气爽。

雾海云天山作黛,月色空明水亦悠。沙湖水面辽阔,有45平方公里。湖水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水色嫩绿,晶莹剔透,水光潋滟,明亮照人,微风掠过,碧波荡漾,绿意盎然。游船划破水面,把船下的水向两边推开去,后面惊现一道道白浪,浪花四溅。此时,船上的游客也乐得脸上绽放出了绯红的`花朵。船上和船下的花朵构成了一幅绝美的水彩画。在这样的情境中人们会感到清新舒畅,心旷神怡。游船不断前行,前方远处若隐若现的是一座沙丘。船上的人们顿时骚动了起来,兴奋不已,好像从来没见过沙漠似的。几分钟后,船靠岸了。

游客们匆匆地上了岸,穿过一座栈桥,直奔沙丘而去。栈桥的前半截两侧各有一片开阔的水面,后半截的两侧长满了芦苇,高大密集。芦苇下水面上的阴凉处有两只野鸭正在戏水,仿佛一对情侣,自由自在的,好不惬意!我们随着人群也过了栈桥,来到位于沙湖南端的沙丘下的一座石碑前。碑上书有“水绕沙丘天下绝”之句。此句是对沙湖景点的精准概括。沙湖正是沙环水,水绕沙,相互偎依,恰似一对恋人相依而坐在天地间。

沿着沙丘下小道前行,我们来到骆驼场。在这里有上百头骆驼供游客租用。我们骑上骆驼开始了我们的沙漠之旅。骑上骆驼,向着沙丘最高处斜向而上。待到了沙丘顶部,那一望无际的沙漠有二十多平方公里,光秃秃,金灿灿的,不见一丝绿色,给人以粗矿、豪放、博大的感觉。训练有素的沙漠之舟----骆驼载着我们进入大漠深处,阵阵清脆、悠扬的驼铃声在空中回荡,使人心神荡漾,如醉如痴。在这里,我可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寻找前所未有的刺激和新奇,一年来工作带来的疲惫感基本消失在这大漠里。

沙湖是鸟的天堂。沙湖鸟岛总面积4247公顷。位于湖中心的“百鸟乐园”,又称“观鸟台”,是候鸟繁衍,栖息的理想之地。在此,可观赏到天鹅、大鸨、中华秋水鸭、海鸥、白鹤、灰鹤等百万只各类鸟儿。百万只鸟栖息岛上,成为沙湖景区的一绝。群鸟留恋于此,缘于沙湖茂密的芦苇丛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栖息和繁衍之地;沙湖的水产丰富,无污染,更得到人类的格外关护。这里的鸟或在苇丛中觅食,或在蓝天白云间结伴飞翔,构成了一幅自然的百鸟朝凤图。

沙湖西眺,巍巍贺兰,面戴轻纱,酷似阿拉伯少女。贺兰山,群峰高耸,重峦叠嶂,忽明忽暗,蜿蜒而去。据说,山巅山脚温差极大,在仲春初秋微雨即成雪,雪积成山,日照不融,山上阳光明媚,山下常如披絮,形成“贺兰晴雪”,为宁夏古代八景之一。

关于沙湖的来历有一个美好的传说。据说,曾经有位美丽的蒙古族姑娘,贺兰,能文擅武,长于骑射。一天,她仰慕天山原始岩画,就独自进山寻之。途遇党项族小伙漠汉。漠汉魁梧英俊,文武双全,性格豪爽。俩人一见钟情,便山盟海誓,私订终身。一年后,双方都传来消息,成吉思汗欲纳贺兰为妾,西夏皇帝亦欲定漠汉为驸马。俩人誓死不从,决定私奔。在一个月圆之夜,贺兰骑一青色骏马到初恋之地与漠汉相会,双双吃下仙药,女即化作沙湖水,男即化作沙漠,相依相偎,永不离弃。贺兰的丫环化作了芦苇,青马化作了贺兰山。现在那马的马鞍还在山顶清晰可见。后人为纪念贺兰和漠汉,就把这段天山改名为贺兰山。因此,也就留下了这风光旖旎、独具特色的沙湖。

沙湖的飞鸟,沙湖的蓝天,沙湖的芦苇,沙湖的碧波、沙湖的游鱼,沙湖的沙漠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自然画卷,美不胜收。真得感谢大自然的神工鬼斧,为我们留下了这般美丽、幽静的仙境。

我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没有哪一个景点能如此令人倾倒。西湖虽美,但它那墨绿色的湖光山色也难比沙湖山水的青翠;太湖的湖光山色虽美,但总免不了人为的画蛇添足的痕迹;天宫的瑶池虽美,恐怕要比沙湖的自然景致也逊色几分!

仲山记行散文 篇11

国庆黄金周没有远足的机缘,再加上前几天下雨,只好到附近一混。大圪塔太矮,梁武帝路断,爷台山太远,桃源太熟,想来想去,这附近只有一个仲山森林公园。幸好天儿已大放晴,于是带着儿子胯下一辆豪爵125,直奔目的地。

那地方,自县城往西,上了车坞塬三五里路,然后往西南方向,沿着柏油路直进山去。路两边倒有指示的招牌,什么“关中第一大峡谷”、什么“仲山森林公园”、什么“……农家乐”,大概二十多里就到了目的地。

山口平台,水泥罩面,树立斗大的巨石以即类似于牌坊的门楼。巨石上刻竖行朱笔行书“关中第一大峡谷”,两边站立长安花,矗立在南边山根下。门楼在西,横额景点之名,竖写对联;靠着左边是收费站,两间平房外悬挂规则,门口一两人收费,就这一张半新不旧的办公桌。

平台中央的北边刚好是十二属相石刻,栩栩如生;背后是气垫蹦床,满是尘土。紧接着斜坡一下,是一处接待馆舍,似乎很是繁华。我便招呼儿子走了进去,只见客房前一喷泉石鱼高耸围成一团,水线吐向中心的莲花,在阳光下活灵活现。儿子喜欢,凑上去戏耍,我便给他摄影。

再往后山势腾空,苍鹰盘旋,令人惊叹,想留张影却被它们警觉地溜走。客房后区不太平整,卫生也糟,只是附近花园有两朵大丽花红艳艳的,给儿子摄影留念。

在入口处又徘徊,根本混不进去,人家是收费的。大概是旅游旺季的缘故,成人三十五,小孩十五。游客挺多,车辆成对,亲朋成伙,伛偻提携。看看近十二点,不去那回去会迟了,于是我便询问了价钱,讨价还价。看门人说:“本地人照顾,带小孩骑摩托来不容易,只收成人票!”说着顺手从抽屉取出半张撕过的票扔给了我:“路远,得骑车,还有二十公里路呢。下沟牵着孩子,别让他乱跑,没事了。”我向他要沿途的景点介绍资料,他不给,只塞给我两张传单似的东西,打发我走。

进山曲曲折折,一阵柏油路,一阵砂石路,一阵土路,沿途并无可看,只是滑坡处很多,危险暗藏,轿车催逼,得小心驾乘。果然过了二十多公里便到了一处山半腰的平台,近似于停车场,还是半成品,可是还有人在收费。

山沟机器轰鸣,似乎正在开山凿路。大路已封,小路又险,我和儿子便跨过铁丝网向大路奔去。脚下滑,路途险,脚下不是碎石就是泥巴。几处小跑,几处碎步,溜坡、下渠、上石头,折腾了三五里路终于到达了所谓的“大峡谷”。

谷很窄,水很浑,流很急,声很响。两边山层如削,裸露筋骨,一直往南通向口外,由于正在沿河岸山岩凿路,不知所终。左手河心一块巨石,近似乌龟,大概是所谓的“中流砥柱”;右手河滩巨石林立,大大小小的散落,正有游人戏耍。于是我和儿子也不冒险,随了大流。

浊浪翻滚,冲击着几块岿然不动的巨石。——这大概是眼前这“关中第一大峡谷”景色之最,或者说是唯一的`一处景致吧。人们争相在这里留影,或许不光是记住这浊浪滔天的景象,也许还有……那满山的的秋色——火红的草树(低矮的样子,决不是枫叶吧),或者今天是……“重阳节”。

我也取出相机,捕捉着浪涛涌动的瞬间,为儿子配进镜头里。然后,我和儿子在河滩上捡了各色的石子,作为游览“第一大峡谷”的见证。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已到了下午三点多,于是我们决定往回转。人家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这回我们的体验是:“下沟容易上沟难”。这不,一路气喘如牛,加上红日高照,没有歇脚庇荫处,让人觉着又渴又累又饿。

在喘气的当儿,我问儿子的印象收获。他说没有,有上当的感觉。我也赞成,比起邻县的“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差远了,前年去那里,觉着路宽景美,云山雾罩的,设施到位,而且石门关也是历史遗迹,与扶苏有关,还有省会议中心等。更主要的是人家不收费,哪像这里,像样的景致没有,三十五元钱门票就把你哄上一条羊肠道,扔到四十里外的一条窄沟里,见到一条浑水,简直就是一群混账。“关中第一大峡谷”是谁封的?景点造的没有眉目,门票价还蛮高,简直是急功近利,心太“窄”了。

但是也有收获吧,起码一次野游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毅力:我们还能下这么深的沟,爬这么长的坡,体质还行。

汶上行散文 篇12

关键词:农民自助终端;金融服务创新;支付环境

中图分类号:F832.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9—0028—05

一、引言

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是新形势下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信贷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支持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来,国家相继实施了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推出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改善了农村民生,活跃了“三农”经济。但是,在我国农村不少地区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方式、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适应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问题仍然突出。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推进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决定在全国选择粮食主产区或县域经济发展有扎实基础的部分县、市深入组织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在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指导下,由济宁办事处研发,并在汶上县试点成功的农金通,如星星之火,在全国掀起了农民自助服务点建设的高潮,该设备通过管理员的内部转账,让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存取款、查询等业务,有效解决了广大农村支付结算不畅的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迫切需要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一)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存在的问题

1. 支付服务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难以提供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服务。一是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偏少。目前,为农民群众提供金融服务的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行三家金融机构,而农行鉴于竞争的需要,仅保留了少数乡镇的机构网点,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造成了农民无法享受普惠的金融服务。服务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竞争不充分。农村金融资源无法合理有效配置。二是大多数农村金融网点未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在办理异地跨行资金汇划业务时只能通过上级行转汇。三是结算基础设施如 ATM、POS 建设进展缓慢。ATM、POS机具布放少,通常一个镇只有1—2台,且ATM 功能单一,只能办理单纯的取款业务,广大农户享受不到现代化支付工具的便捷。四是同城票据交换未能覆盖农村金融网点,资金结算环节多。目前农村地区的金融网点未能开通同城票据交换,票据凭证主要依靠手工传递,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2. 传统支付工具仍占主导地位,结算服务创新力度不够。一方面现金结算方式仍占较大比重。受结算环境、思想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的现金交易量和现金业务占有率居高不下。农民各项收入和支出获得或支付方式仍以现金为主。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只对借记卡、支票和汇款转账等较熟悉或略有了解,至于汇票、本票和网上支付等其他非现金支付工具大多表示不清楚甚至不感兴趣。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开办的非现金结算方式主要以支票、汇兑为主,银行汇票、商业汇票和银行本票等业务基本未开办,银行卡的使用也仅限于简单的存取款业务,电话转账、网上银行等新兴支付工具更是较少涉及。

3. 宣传引导不够深入。由于支付服务机构均把结算服务、业务产品宣传集中在县城,对支付结算工具的宣传和培训一般仅限于乡镇,而且宣传基本是在个别乡镇发传单、挂横幅,宣传形式和途径单一,覆盖面不广泛,没有深入到农村地区。而农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大多数农民群众与金融行业接触少,对银行的了解仅是存款、放款,对现代化支付结算知识了解较少,对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认知度较低,因而对新的支付结算工具的应用很难接受,制约了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使用。

(二)改善农村支付结算方式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加快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步伐,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手段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的便利程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以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农村地区小额存取款业务需求旺盛,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承担着政府各类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工作,以汶上县为例,全县仅粮补“一本通”存折就达到30余万户,在粮食直补款等各种补贴资金发放期间,广大农民客户出于“领到手的钱才是钱”的心理,集中领取粮食补贴款,造成信用社网点前台业务成倍增长,一线柜员经常加班加点,超负荷运转,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正常业务的办理。

针对上述情况,为贯彻落实面向“三农”、面向社区的市场定位,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认真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信息科技手段,积极开发适合农民应用的金融科技产品,以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偏少、支付结算渠道不畅、新产品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快捷的小额支付结算服务,并在济宁进行试点。济宁办事处成立了科技攻关小组进行科技开发,于2008年11月成功研发出第一代农金通,并在汶上县次丘镇河里村进行了试运行。在研发过程中,省联社领导多次到基层进行实地调研,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进一步指明了研发农金通战略发展方向。

三、新的金融服务方式在农村的运用与实践

(一)农金通的主要功能

农金通是在自助查询终端的基础上研发的一款适合农村和农民使用的自助服务产品。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操作简单。农金通具有两种基本操作方法。一种是客户与客户之间的转账;另一种是设备管理员与客户之间的转账。客户与客户之间的转账表现为:甲客户需要现金时,甲客户将本人存折(银行卡)上的资金在农金通上转账到乙客户存折(银行卡)上,同时乙客户将自己的等额现金交付甲客户,实现甲、乙两客户的自助转账。另一种是客户与设备管理员之间的转账,表现为当客户需要现金时,设备管理员将客户存折(银行卡)上的资金通过农金通转入自己的周转账户,同时将自己的等额现金交付客户;当客户将现金交付设备管理员时,设备管理员将自己周转账户的资金等额转入客户存折(银行卡)上并打印存折。当设备管理员现金头寸超过核定的限额时,系统会自动禁止设备管理员继续办理业务,保障了资金安全。二是实现了多种服务功能。客户通过农金通可以实现银行卡与银行卡之间、银行卡与存折、存折与存折之间的转账及存折、银行卡内部的活期转定期、定期转活期等转账功能;另外客户通过农金通还可以实现交易明细查询、口头挂失、办理缴纳话费等中间业务功能。农金通支持跨地市转账功能,实现储蓄所几乎所有业务功能,可以逐步替代成本较高、内控薄弱、操作风险较大的乡村信用分社。三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易于推广。客户只需输入密码确认,即可完成业务操作的全过程,有效解决了多数农民客户不会操作自助设备的问题,有利于农金通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农金通还具有价格低廉、便于安装的特点,通过电话线连接即可,适合农村的现状;设备安放在管理员家中,避免了人为破坏,农村信用社只需对设备管理员进行简单培训,降低了推广成本。

(二)主要业务范围

现金业务:主要包括信通卡、存款存折和一本通活期存款账户的现金存款业务;信通卡、存款存折和一本通活期存款账户的现金取款业务;移动、联通、电信电话费现金缴纳和电费现金缴纳业务。转账业务:主要包括信通卡、存款存折和一本通活期账户的转账业务;信通卡和一本通内活期转定期业务。缴费业务:主要包括转账缴纳移动、联通、电信电话费及电费业务。存折补登业务:主要包括存款存折、一本通和零存整取存折补登业务。此外还能办理口头挂失业务、密码更改业务、查询业务和信息发布业务。

(三)农金通的试点情况

汶上县河里村是多年的信用村,村委会管理能力较强,原协理员存款规模大(存款余额1800万元)、素质高,全村共有农户1470户,村民7000人,占全镇人口总数的近十分之一。2009年初,第一台农金通产品就是选择在这里进行了试运行。首先,汶上联社与村委会接洽,介绍自助终端功能以及为农民群众带来的方便和好处,与村委会达成在该村布设农金通的合作意向,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其次,选择该村的协理员作为农金通管理员,签订了聘任合同。最后,信用社帮助、指导终端管理员对办公场所进行装修改造,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就如何操作自助终端进行简单的培训后即对农民群众开展了金融自助服务。当年,通过农金通累计办理各类业务8400余笔,其中通过转账形式实现客户间现金调剂3800余笔,金额500余万元;转账业务(含跨县区)1300多笔,金额1700余万元;补登折业务3600笔,在发放粮补款期间日均业务量高达200笔;查询业务300笔,交纳电话费150笔;受理口头挂失业务11笔;增加一本通、活期存折、信通卡开户420户,增加存款日均余额300万元。在办理业务的客户群体中,既有本村客户,也有附近村庄客户,一台农金通一般可以覆盖3—5个村。从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看,农金通在保留自助设备安全性能的基础上,相关安全设计指标达到了安全运行要求,设备运行稳定,业务功能丰富,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农金通的推广经验

汶上县农村信用联社在农金通的推广和应用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一是坚持“三个优先”的原则,即坚持做到优先在新型农村社区推广布设、优先在村风正的村庄推广布设、优先在经济相对活跃的行政村推广布设,达到“重点突破,整体带动”的效果。二是做好社区建设结合文章。“新建一个社区、布设一台自助设备”的推广思路,做好新型农村社区的自助终端布放工作。截至目前,该社已在10个社区安装了布设了自助终端。三是统一了服务标识。编制了自助设备服务点服务环境规范化标准,要求全部服务点营业区与客户区分离改造,对客户须知、外部形象标识、标牌、附属设施等作了统一要求。四是采取了多种激励措施。为鼓励设备管理员宣传、用好自助设备,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该社除每月按存款额度兑付一定的手续费外,还根据发生业务的笔数每笔再给予适当的补助,年终对业务量排在前十名的再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

(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一是严格设备管理员准入。对于设备管理员选择,要经过村委会推荐、信用社审查、向村民公示等层层把关后,选聘出人品好、威信高、能力强的优秀人员担任。二是建立了常态的管理机制。经常性地与村委沟通、了解管理员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设备管理员进行检查,对存在违背合同约定、违反业务操作规范的管理员及时予以撤换。三是加强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员配置了保险柜、灭火器和警报器,自助终端操作区安装金属防护栏,配备狼牙棒等防卫器械,与周边村民群众签订联防协议,防范资金盗抢。对在缴存现金的途中可能遭受盗抢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为设备管理员缴纳购买保额为4万元的“现金防盗防抢保险”和12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含2万元医疗保险)。

(六)服务终端技术上不断完善

在河里村试点第一台农金通的基础上,济宁办事处对设备功能、外形、形象标识等几经完善、整合,对农村适用性、农民操作性、风险可控性改造升级,相继研发了第二代、第三代农金通,在管理上实现了“视同网点管理规范化,设置操作流程精细化”,在外观形象上实现了“语音提示耳能听,双屏显示眼能看”。

从运行情况看,该设备发挥了良好的业务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效解决了农民粮补资金兑付难,小额现金存取难,农副产品交易结算难等民生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该产品2009获得济宁市创新奖励,2010年被省联社推广,同年获得山东省金融创新奖,并引来全国多个省市的农村信用社到汶上联社考察学习。

四、农金通在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方面的显著成效

(一)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以前,汶上联社每年为辖内55万多农民代理发放各类补贴9300多万元,每年发放3次,业务量高达40多万笔,平均每天办理代发业务900多笔,金额约200万元。自从农民金融自助服务运行后,柜台的代理发放业务量明显减少,信用社门口再无排“长龙”现象。同时,使用农民金融自助服务还不受时间限制,将原来的8小时服务提升为24小时服务,农民可根据作息时间全天候办理业务,提高了兑付效率,大大减少了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信用社还依托惠农一本通,创新金融服务品种,开展了代收水电费、通讯费、贷款利息等业务,有效解决了农民工外出打工挣钱,家里取钱难的问题。

(二)建立了新型的合作关系

农村信用社的协理员是由以前的代办员演化而来,已经存在了五十余年,他们在服务当地农民、促进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协理队伍人员众多、管理难度较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一直存在着管理思想不统一、法律关系模糊、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缺少科技支持、服务方式陈旧、服务功能单一、经手现金不能实时入账以及创新不足等问题,传统的协理员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日益精细化的风险防范要求。而转型后的设备管理员与村委会是合同聘任关系,村委会与农村信用社是金融服务合作关系,协理员与农村信用社是依托金融电子机具产生的一种金融服务代理关系。上述关系是按照市场化原则,在银村共建、电子银行渠道进村庄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社区内自我互助性的金融服务模式,理顺了设备管理员与农村信用社的关系,实现了协理员到设备管理员的平稳过渡。通过安装农金通,村委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提升了村委会的形象,村委会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实现了农村信用社、村委会、设备管理员三方共赢。设备管理员办理现金调剂业务全部使用自己的周转金,客户无论办理存取款,还是查询、转账等业务,都可通过设备管理员的对自助设备的操作即时完成,有效地规避了农村信用社对协理员的管理风险。

(三)加速了农村资金融通

农金通的推广和应用,是乡村金融服务模式的一个创新,填补了村一级的金融服务空白,完善了金融服务体系,让曾经被遗忘的乡村感触到了“普惠金融”的阳光。自助服务终端安放在设备管理员家中,系统与全省农村信用社联网,即时到账,办理业务时间灵活,可以实现全天候24小时服务。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存取款、领取各类补贴、自助缴纳水电费、通讯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贷款利息等业务,真正打造了农村金融便利店。特别是原来需要远距离往返银行办理业务的农民,节约了时间成本及劳务成本,大大减少了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资金实时到账,方便了农村资金的融通,对农村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建立了普惠制的金融供给

农金通直接进入村庄农户,方便了农民办理支付结算业务,与银行网点机构相比,设备简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起到了与银行网点基本相同的作用。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末,汶上联社农金通设备已达到147台,为农民群众办理各类业务160551笔,金额49728万元。设备管理员不仅担当着管理和服务角色,还承担着金融新产品的宣传和推介职责,且更容易让广大农民客户所接受。这让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越来越多的电子银行业务进入农村,让经济落后地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到了均等的金融服务机会,搭建了兴村富民的平台。

(五)巩固了农村信用社在广大农村的主力军地位

农金通有效填补了农村的金融服务空白,管理员直接的面对面的服务,更是建立了与农民群众良好的联系纽带,在农民群众享受金融服务的“短平快”同时,农村信用社在广大农村的各项业务也得到了快速的扩张,进一步巩固了阵地,扩大了市场份额。截至2012年6月末,汶上联社各项存款余额为52.8亿元,自2009年以来,汶上联社存款每年都以超过8个亿的规模增长,三年即翻了一番,市场占有率达到39%;银行卡发卡量达到11万张,手机银行、电话POS、网上银行等新业务也在逐渐被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

五、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农金通这一全新的支付结算方式,将金融触角延伸到了村庄,填补了广大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金融服务空白,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色彩。从农金通的成功推广和应用来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得到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汶上县农金通得到了当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金融需求也与日俱增。

第二,农村信用社是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与广大农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天然的联系,有利于激活被压制和其拥有的网点和人员优势,有利于推广越来越多的、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

第三,推进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农金通的布设虽然一次性投资比较少,但如果普及也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在这一过程中,迫切需要地方政府部门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建立持续、长效的国家政策扶持机制,并给予农村信用社在税收优惠、协调各方关系等方面的积极支持。

第四,带来了对变革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思考。县域以下农村金融市场的服务空白,是专家学者、农村信用社、人民银行和基层政府一致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汶上县农金通的成功推广说明,机构网点的高成本、被动性服务和低的覆盖率无法真正融合或者渗透到农村实际需求之中,一个自主服务终端的引入,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的困境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农村金融传统经营模式的反思:当机构网点不具备规模经济的条件下,适销产品或科技平台或许是有效的替代方案;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应以需求为导向,在需求与供给之间寻找到兼容点,才是现阶段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突破方向。

参考文献:

[1]宗蕾.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设置项目研究——以润丰合行的业务发展为例[D].山东大学,2011.

[2]岳隆杰.农村自助金融服务终端的机构载体功能:济宁案例[J].金融发展研究,2010,(4).

[3]杨洁.金融自助服务:全面发展不断创新[J].中国金融电脑,2011,(2).

上一篇:党的温暖造就了下一篇:校风 教风 学风建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