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kh汉语拼音发音方法

2024-06-23

gkh汉语拼音发音方法(精选10篇)

gkh汉语拼音发音方法 篇1

1、实物帮助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用实物来记忆某些字母的音和形。学习声母“f”和“t” 时,“f”和“t” 的形像一根带短柄的弯头拐杖。拐杖拄地可表“f”,拐杖竖直举起可表“t"所以记住弯头拐杖,就记住声母“f”和“t”的形。

2、学动物鸣叫法

有些拼音字母的发音像某些动物的叫声,孩子一般都很喜欢小动物,妈妈们可以再教孩子学习拼音的时候用动物的叫声来让宝宝记住读音。复韵母“ei”发音就是小羊“咩咩”叫的声音,公鸡的啼声,就是“o”的发音声。让宝宝一边学习读音一边模仿动物的动作,学习起来也更有趣哦!

3、观图法

比较安静、喜欢看图画的孩子可以用观图法来学习拼音。一般课本上也由许多情景图,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和记忆拼音。在此情境图里,阿姨的“阿”是提示“ a”的音,池塘中游动的鹅的“鹅”是提示“ e”的音,通过课文提供的情境图,孩子就能形象直观地掌握这些拼音。

4、把字母、音节卡片贴到相应的实物上,加深孩子的记忆。

如,mi贴到大米上;men贴到大门上,让孩子视觉不断接受刺激,促进记忆。

gkh汉语拼音发音方法 篇2

韩国在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目前韩语词汇系统中还有60%以上的汉语借词,这对韩国人学习汉语是很有利的因素但同时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从公元前世纪至2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以来,经过数千年的演化,韩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跟现代汉字迥异的读音———吏读音(汉字读音)。这种吏读音对韩国人学习汉语常常产生负迁移。

本文从声母和韵母两方面,就一些难点分析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出现发音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声母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普通话有22个辅音,去掉一般出现在韵母后不作声母的后鼻辅音ng,还剩21个辅音。这21个辅音也就是21个声母,而韩语只有19个声母。汉语普通话中7个辅音(声母)是韩国语中没有的,即:唇齿音f;只有舌面音,没有舌面前音,jq逼舌面,x逼前硬腭;舌尖后音zh、ch、sh。这7个声母,以及与韩语中[r]的发音相似却又不完全相同的r、l,对韩国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困难。

(一)因为韩语中没有轻唇音f[f],只有重唇音[p](1)和[p‘],所以韩国学生在学习声母f[f]时,发不出唇齿音,而发成双唇音[p]或者[p‘],常把“吃饭”(chīfàn)说成(chīpàn),“方法”(fāngfǎ)说成(pāngpǎ),“房间”(fángjiān)说成(pángjiān)。

韩国学生会把f、b、p混淆使用,回溯这种错误的源头,我们会发现和汉语古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清代学者钱大昕曾用一百多例字证明“古无轻唇音”,实际也是如此,直到《切韵》,重唇音即双唇音仍未分化出轻唇音,轻重唇音是可以互切的,如“便,房连切”。而从朝鲜历史可以看出,朝鲜自古使用汉字,后又取汉字的音训标记自己的语言,直到现在,韩语汉字音仍保留古读,这就难怪韩国学生总是难以区分这三个音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对发音部位,[f]是唇齿音,而[p‘]是双唇音。教读时,教师可以用夸张法放慢发音的过程,加大音量,夸大唇齿发音动作。如果学生模仿不了,还可以让学生先用上齿轻咬住下唇,开口度为可以看见上齿,再让气流冲破唇齿的阻碍,但要保持上唇不动。多次练习后,学生就可以发出[f]了,这个方法比较简单,易操作。虽然让学生单读时他们可以区分f、b、p,但放到文章里,他们往往会受前后音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让他们产生区分这三个音的意识,并且进行逐步深入的练习。

教师还可以利用绕口令来锻炼学生舌的灵活性,难度可以相对小一些,但要有内容,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红凤凰,黄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二)韩语中没有与汉语的舌面塞擦音j、q及舌面擦音x相同的辅音,只有舌尖塞擦音[ts]、[ts‘]及舌尖擦音[s],而且这三个音还略带舌叶音音色。与汉语的元音i相比,韩语的[i]舌位偏后,舌尖不紧贴下齿背,带有明显的央元音音色。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特别是央元音对声母异化的结果,韩国人在发汉语音节ji、qi、xi的时候,出现明显的舌叶音音色。由此可知韩国学生发不准ji、qi、xi的原因是舌位偏后,舌尖没有与下齿背相抵,所以只要让他们找到正确的发音部位就可以发准这几个音了。

学习舌面音时可以用图示法,用放大的舌位图像向学生展示说明,然后用夸张法放慢发音过程。发j时先张大嘴,舌尖抵住下齿背,保持不动,抬起舌面,使舌面前部同硬腭前部贴紧,然后让气流冲开一条窄缝发出j。练习的时候还可以加上手势,把下手掌手背对上手掌手心,下手掌指尖向下,指关节部位拱起,贴上手掌手指中前部。也可以使用通过i发j的办法,先让学生发准汉语的i,在此基础上,舌尖不动,然后抬起舌面再让气流通过,便可发出j。

q和j发音部位完全相同,区别是q是送气音,j是不送气音。讲解送气和不送气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张薄纸放在嘴前,发j的时候薄纸不动,而发q时薄纸会飘动,即气流弱的为不送气音,气流强的为送气音。

因为发音部位相同,而且擦音较塞擦音简单,所以掌握了j、q后再学习x就容易多了。

这部分可进行的绕口令练习有:七巷有个锡匠,西巷有个漆匠。七巷的锡匠给西巷的漆匠的壶上锡,西巷的漆匠给七巷的锡匠的家具上漆。

(三)舌尖后音zh、ch、sh的学习对韩国学生来说也是一大难点。韩语中只有很接近汉语舌尖前音z、c、s的[ts]、[ts‘]、[s],没有知尖后音,但也不尽相同。我们先看一下它们的发音情况。(见表一、表二)

由上面两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韩语的[ts]、[ts‘]、[s]和汉语的z、c、s虽有不同,但差异不大;汉语的z、c、s和zh、ch、sh发音方法完全相同,只是发音部位由舌尖前变为舌尖后。所以教师可以先让韩国学生掌握z、c、s的发音,然后结合舌位图说明舌位的不同及发音要领,按照z—zh、c—ch、s—sh的顺序学习,在完成平舌音的发音后,舌尖停留在上齿背,再慢慢后移至硬腭前部即可。也可以用手势演示发音部位与过程,把两只手的手掌手心相对,上边的手掌从指尖至掌心的部分,以前后顺序分别表示上齿、齿背、硬腭、软腭,下边的表示舌头,将下边手指尖上卷至上掌手指中部,同时夸张地张大嘴将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示范发音,然后带领学生模仿。要向学生特别强调翘起的舌尖要保持不动,以免发成平舌音。

在学生能够读准单字后,进行双音节词的训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每组两个词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音,如“阻力—主力”,其中“力”字相同,不需要分辨,要分辨的是“阻”和“主”。由于每组词中有一个相同的字,对于要分辨的字来说,给出了语言环境,借助这个语言环境,就减轻了分辨的难度。

第二个层次,平舌音(z、c、s)双音节词语练习和翘舌音(zh、ch、sh)双音节词语练习。以平舌音双音节词语练习为例,双音节声母或相同或不同,但都是平舌音,如“自尊(zìzūn)、层次(céngcì)、洒扫(sǎsǎo)”,“早操(zǎocāo)、自私(zìsī)、色彩(sècǎi)等,这对于不习惯发平舌音的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翘舌音的练习方法相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第三个层次,平翘舌音交错的双音节词语练习。这是建立在前两个练习的基础上的,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在一旁用手势进行提醒。如:

尊重%杂志%资助%制造%追踪%振作%知足%职责%操场%财产%炒菜%尺寸%差错%纯粹%初次%成材%宿舍%算术%损失%丧失%随时%收缩%生死%输送%上司%

教师可给出绕口令练习,例如:“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十四不要说成sísì,四十不要说成shìshí。”

(四)虽然韩语的[r]和汉语的l[l]很相似,但韩语里的[r]为闪音,汉语里的l[l]为边音,还是有一点小区别的。(见表三)

由于没有汉语l的发音意识,韩语中也没有边音,所以学习l(拼音)时,韩国学生会很自然地在母语中找与l相近的音[r]作为参照音。要让韩国学生摆脱韩语[r]对汉语l的影响,区分闪音和边音,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摆脱母语的干扰,绕过母语[r],将l作为一个全新的音来教。

教师可以帮学生确立一个新的发音参照标准,比如,可以借助第三语言英语中的Lee来做桥梁,并过渡到汉语的li,这两个l发音基本一致。学生接受了这个过渡之后,可以让他们在发汉语的l的音节时,先发英语的Lee,再发汉语的l,这样就给他们确立了一个发音标准,使他们在无形中就摆脱了母语闪音[r]的干扰。当韩国学生树立起汉语l的发音意识后,Lee这个桥梁就可以停止使用了。

还可以限制学生的舌位和舌头的运动方式来发汉语的l。韩语[r]是闪音,闪音发音方法的关键是舌尖的轻微闪动,韩语[r]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前与舌尖后之间,所以要让学生的舌位前移,并限制舌尖闪动。因为汉语d[t]的发音部位和l一样,都是舌尖中,而且韩语里[t]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和汉语d[t]相同,这样可以让学生先发d,接着让他们保持成阻的舌位,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发汉语的l。要提醒学生舌尖不能动。一开始练习时,可以让持阻的时间长一些,以便学生体会并掌握汉语l的发音特点。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去除韩语[r]的闪动条件,使学生摆脱母语的干扰,发好l这个音。

绕口令练习有:柳林林和刘玲玲,俩人同练绕口令。玲玲说要练得溜,林林说要练得灵。俩人练得汗淋淋,绕口令练得溜又灵。

(五)舌尖后浊擦音r也是韩国学生发音的一个难点。韩语中的[r]的发音既和汉语l[l]相似,也与汉语的r[r]很接近,所以韩国学生常把“热”(rè)读成“乐”(lè);“然”(rán)读成“兰”(lán)。r为浊音,它的发音特点是舌尖贴住前腭,声带振动。又因为zh、ch、sh、r同为舌尖后音,sh、r同为擦音,所以,可以让学生将zh、ch、sh、r连起来读,由前面的音带出后面的音。

1.绕口令练习。

日头热,热日头,日头不热不是日头。

肉(r)——漏(l)%热(r)——乐(l)%然(r)——兰(l)

如(r)——路(l)%润(r)——论(l)%仍(r)——棱(l)%

乳(r)——鲁(l)

二、韵母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韩语里的单元音都是舌面元音,汉语中有7个舌面元音,还有3个舌尖元音,其中er是卷舌音。对于卷舌元音er韩国学生基本不会发生错误,2个舌尖元音-i[尢]、-i[尥]可以在纠正、练习z、c、s、zh、ch、sh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剩下的单元音中,韩语的8个舌面元音基本包容了汉语中除ü外的其余6个舌面元音,发音部位基本相同,因而问题不大。

韩国人发ü[y]比较困难,往往把ü[y]发成[u]或者[ui],主要是因为韩语里没有ü[y]这个音,只有一个和[y]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ui]。由于ü[y]是前高圆唇元音,它跟前高不圆唇元音i[i]的发音部位一样,所以可以在发好[i]的基础上过渡到[y]。方法是先发准汉语的i[i](较韩语的舌位更前,舌尖紧贴下齿背),然后双唇收圆就可以了。但要注意提醒学生舌位不能动,上下嘴唇不能接触,嘴唇呈圆形后要保持不变,不然韩国学生会习惯性地将唇展开,舌位后移,则又变成[ui]。待学生能发[y]后,让他们练习由[i]到[y]再由[y]到[i],使他们的唇舌灵活,进而掌握这个音。

复合元音是指两个甚至三个元音结合在一块儿构成一个音节的动态的元音。韩国学生在学习复合元音韵母uo,ou,-ui,-iu,-un,-ün时,常会发生没有过渡音或者漏读音的错误。教师应告诉学生复合元音韵母的特点,它不是念了一个元音接着再念一个元音,而是从一个元音向另一个元音的方向滑动,滑动要慢而不断,口型会有变化。然后教师在示范的时候,要用比较夸张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口型的变化,例如uo[uo]的开口度是由小到大。

由于-ui,-iu,-un,-ün是uei,iou,uen,üen拼入音节时的简写,省略了韵腹,所以在学生熟悉这些韵母前,要先让他们读全音,领会其中的变化,从自成音节教起,例如:由(you-iou),为(wei-uei),文(wen-uen),同时在-ui,-iu,-un,-ün后加注实际读音,以免引起误读,直至他们能熟练运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韩汉音节发音上的差异主要是由发音部位不同导致的,特别是韩语中声母(子音)发音时,舌位变化不大,舌尖基本上是平展不动的;而韵母(母音)的区别主要是唇形的圆展程度不一样。所以,韩国学生发准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关键是训练好唇舌。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韩国学生的唇舌,增强其唇舌的灵活性,让他们发出不同舌位、不同唇形的语音,从而使他们体会韩汉发音的区别,发准普通话音节。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等25所大学《标准韩国语》教材组编写.标准韩国语(第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第三版.

[2]林鸿.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9.

[3]罗安远.发音语音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6.

[4]罗常培,王均等.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2002.2(修订版).

[5]马洪海.摸清规律有的放矢——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几个问题.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第11卷,(2).

[6]宋春阳.谈对韩国学生的语音教学——难音及对策.南开学报,1998,(3).

[7]王秀珍.韩国人学汉语的语言难点和偏误分析.世界汉语教学,1996,(4)(总第38期).

[8]王宇.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常出现的语音问题与中韩语音的差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9]闫恒.对韩国留学生汉语发音中一些问题的解析.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第18卷,(2).

锤炼汉语发音的三种方法 篇3

关键词:汉语 平仄 韵脚 音节

语言是思想的流淌,是智慧的闪现,是情绪的宣泄,是心灵的对话,倘若能使语言发出“美的声音”,即锤炼发音,使语言朗朗上口,听着悦耳,就能为写作和交流增添光彩。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尤其是诗词歌赋,更是讲究音律协调,所以锤炼发音也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一、平仄相调

声音平仄相调,就会有高有低,形成音乐美。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词的声调安排形成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读起来抑扬顿挫,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词语的声音美就淋漓尽致得表现出来了。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平仄声的锤炼。

首先,安排相邻句子末尾的音节平仄,即便结构参差,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以中国古典戏曲《窦娥冤》中“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为例,观察句末的“短、延”“软、船”,它们都是仄平音调,读起来一低一高,美感自然流露。

其次,调整语序,以适合音调的平仄。仍以戏曲《窦娥冤》为例,人们的习惯说法是“欺软怕硬”,为与上句平仄相配,作者特意调整为“怕硬欺软”,精妙地调配使音律更加和谐。

二、韵脚和谐

所谓“合辙押韵”,是指整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全部一样或发音相似,使人听起来每句末尾的发音回环往复,同音调和,婉转动听。如“我失骄阳君失柳(liu),杨柳直上重霄九(jiu)。闻讯吴刚何所有(you),吴刚捧出桂花酒(jiu)。寂寞嫦娥舒广袖(xiu),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wu)。”除最后一句之外,其他句子都押“iu(ou)”的韵。由于押韵具有很好地表达效果,所以汉语的民间谚语、格言、警句等都讲究韵脚和谐。如“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为达到和谐的艺术效果,诗句都讲求“炼”字和“炼”音。

1.炼“字”

“炼”字,即作者根据用词需要,改变词语结构,或者换用同义词语,调整句子结构。贺敬之的诗歌之所以能广为传颂,就是在押韵上下了工夫。如“第一个旅途之夜,我把铺位安排就(jiu)。悄悄打开针线包,给‘新兵们缝缀衣扣(kou)”“现在,红旗和撅头(tou),已经传到你们的手(shou),现在,高原上的新战役,正把你们等候(hou)”。为了更好地表达“安排好铺位”“等候你们”的含义,诗人将它们全部改为“把”字句,使人读起来不但表意清晰,还像“唱歌”。这种押韵正是贺敬之的特色所在,实情实景下的肺腑真情自然倾诉。

2.炼“音”

每个韵脚都有自己的风格,能恰到好处地运用韵脚也是一门学问。在抒发雄壮、澎湃的感情时,人们可以考虑选用ɑ、ɑn、ɑnɡ、enɡ、onɡ等发音较为响亮的韵。如郭小川在《青纱帐——甘蔗林》中写道:“哦,我的青春、我的信念、我的梦想(iɑnɡ)…… 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染上战斗的火光(uɑnɡ)!哦,我的战友、我的亲人、我的兄长(ɑnɡ)…… 无不在北方的青纱帐里浴过壮丽的朝阳(iɑnɡ)!”在抒发悲痛、哀伤、沉郁的感情时,人们可选用i、ü、u、ie等发音比较细小的韵。如公刘在《沉思》中写道:“既然历史在这儿沉思(-i),我怎能不沉思这段历史(-i)?凝望着敬爱的人啊,想起你弥留的日子(-i)。”

三、音节匀称

通过结构相似、音节数目相等,可达到音节匀称的效果。诗歌及抒情散文多采用工整的音节,这样读起文章来才富有节奏感,使语言的抒情色彩更加强烈、明显,拉近了文章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如黄药眠的《我爱我们的祖国》中写道:“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大雨曾来冲刷过它,异姓奴隶主的铁骑曾来践踏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曾来袭击过它。”作者连续用“曾来”一词加强句子的节奏感和气势,这就是音节匀称的效果。

以上三种都是锤炼声音常用的方法,平仄相调、韵脚和谐、音节匀称使汉语更具美感。

参考文献:

[1]王敏.谈汉语词语的声音美[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6).

[2]朱静.格林布拉特新历史主义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

汉语拼音d的发音方法 篇4

o 舌头略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口微开,唇略圆。

e 口腔大小、舌位高低与o大体相同,只是嘴角向两边展开。

i 开口度小,两唇呈扁平行,上下齿相对(齐齿),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对。

u 开口度很小,双唇拢圆留一小孔,舌头向后缩。

ü 发音与i基本相同,只是嘴唇撮成圆形,略向前突出,舌尖抵住下齿背。

y 音与i相同,用来跟后面的韵母拼成音节.

w 音与u相同,用来跟后面的韵母拼成音节

b 现将双唇闭合,挡住气流,然后将双唇突然打开,让气流爆发出来,极轻极短,气流较弱,声带不颤动,也不送气。

p 发音部位与方法与b相同,只是气流较弱,是送气音。

m 双唇闭合,把气堵住,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透出成声,声带颤动。

f 上齿接触下唇,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声带不颤动。

d 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不颤动。

t 发音部位与方法和d 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口腔送出的气流比较强。

n 舌尖顶住上齿龈,挡住气流,让气流通向鼻腔,从鼻孔出来,声带颤动。

l 舌尖顶住上齿龈,不顶满,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

ɡ 舌根抬起抵住软腭,挡住气流,然后突然打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不颤动。

k 发音部位与方法跟ɡ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比较强。

h 舌根靠近软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声带不颤动。

j 舌面前部抬起贴紧硬腭前端,然后再将舌面稍稍离开,与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里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q 发音部位、方法跟 j 大体相同,只是送出的气流较强。

x 舌面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声带不颤动。

z 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稍离开,形成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声带不颤动。

c 发音部位、方法跟z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

s 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zh 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上牙床后面的部位),然后舌尖稍稍离开,让气流从狭缝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ch 发音部位、方法跟zh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

sh 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端,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

r 发音部位、方法跟sh相同,只是发音时声带要颤动。

ai 先发a的音,这个a比单念a时舌位偏前。发a后,舌头慢慢上升,嘴慢慢闭合,快到i的舌位时停止。由a到i有一个滑动的 过程 。

ei 先发e的音,然后向i滑动。发e时,舌位要比单念e靠前,发音也更响一些。

ui 是u和ei的结合,发音时,先发u的音,接着发ei,口型由圆到扁。

ao 先发a,比单念a时舌位靠后,要发得长而响亮,接着舌头逐渐抬高,口型收拢,变圆,发出近似u的音,要轻短。

ou 先发o的音,接着嘴唇逐渐收拢,发出u的音,o念的`长而响亮,u念的短而模糊。

iu 是i和ou的结合,发音时,先发i,然后逐渐把声音过渡到u。u要比单韵母u的口型开一些,舌位低一些,u的响度比i大。

ie 发音时,由发i开始,接着发 ê,口腔半开,中间气不断。ie中的e读音与单念的e不同,这里的e念 ê,口半开,嘴角展开,舌尖抵住齿背,舌头靠前,嗓子用力。

üe 发音时,由ü开始然后向 ê滑动,口形由合到半开,中间气不断。这里e也念 ê。

er 发音时,e表示发音时舌头的位置,r表示卷舌动作。在发出单韵母e的同时,把舌头卷起来对着硬腭,就成了er 。

an en in un ün

由母音和鼻尾音组成。鼻尾音是-n,发-n时,要用舌尖抵住上牙床(上齿龈),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

ang 先发a,然后舌根顶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eng 先发e,紧接着舌根后缩,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ing 先发i,舌尖向下,舌头向后缩,舌根抬起并抵住软腭,气流从鼻腔出来。

汉语拼音gkh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汉语拼音5 g k h》。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策略等四个方面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说教材

《汉语拼音5 g k h》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中的第5课。本课包括五部分的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由图画引出三个声母g、k、h的发音和字形;第二部分,g、k、h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g、k、h的书写格式和笔顺;第四部分以音节guā为例,借助图画教学三拼音的方法;第五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示儿歌,并认读生字词“哥哥”“弟弟”“荷花”。

(二)说学生

一年级的小学生天真活泼,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容易被新颖的刺激物所吸引,但注意力保持时间有限。对于拼音教学来说,就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设计,变枯燥的拼音符号学习为愉快的学习体验之旅,激发学生的学习拼音的兴趣,并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说话和听讲习惯。

我班共有48名学生,23名男生,25名女生。经过前期调查,47学生都在幼儿园学过拼音,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读声母,有个别拼音能力较强的学生基本能够独立拼读音节。但学生普遍对于声母的发音方法掌握的不太好,音节四声发不到位,还有的字母书写不规范,因此针对学生的学情,我将在教学设计中给出相应的对策来帮助学生进行矫正。

二、教学目标制定

根据新课程对小学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共安排两课时的教学。本次说课将围绕该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及内容展开,也就是前三部分内容的教学展开阐述。

(一)知识目标:学会g、k、h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

(二)技能目标:能够正确书写g、k、h,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三)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收获到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重点:g、k、h的发音、书写和与单韵母的拼读。

难点:g、k、h与单韵母拼读的四声读法,为第二课时的三拼音教学做准备。教具准备:拼音卡片、图片、ppt及相关的游戏道具。

三、说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一)教学流程

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学情,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用“单韵母口形操”的形式复习a、o、e、i、u、ü六个单韵母,用“老朋友见面”的形式复习学过的声母b、p、m、f、d、t、n、l、y、w和与这些声母相关的带调音节。

2.借助“情境图”引出字母。

3.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形式认读字母。

4.利用标音标形图利于记忆的特点,识记字母。

5.利用“语境歌”巩固字母的认读。

6.通过描红练习,帮助学生学会书写g、k、h。

7.游戏激趣,巩固拼读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寓教于乐、趣味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根据这一要求和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直观、生动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将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同有趣的游戏、儿歌、故事、比赛等结合起来,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拼音乐园中去学习。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开火车接读音节,用“我来问你来答”的形式让学生猜一猜音节的四声等,还有通过摘苹果的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寓教于乐,是拼音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充满吸引力。2.学生主体,先扶后放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我们力求做到:要扶的扶,能放的放。采用“先扶后放”逐步放手的方法,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自主探究新知识。如,在教读g、k、h与单韵母拼读的时候,我先领着学生读,当学生基本掌握发音方法后,我通过“当当小老师”的形式鼓励学生来领读,这不仅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让他们的自信得到飞扬,而且他们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加激起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

3.联系生活,学会应用

拼音gkh教案 篇6

1、这些娃娃它们都是什么字母啊?(声母)

害羞的声母宝宝,呼叫它们的时候:发音时,要轻而准。请同学们一起来轻轻地和这些声母宝宝打个早安吧,开始!

2、韵母宝宝的时候,呼叫它们的时候:长而响亮,现在让我们来大声的呼唤它们出来吧!

3、今天啊,让我们继续到拼音王国里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吧,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乐园里玩玩吗?

大声地告诉小黄老师好不好 准备好了吗?那就出发吧!

二、结识新伙伴gkh

(一)拼音国王带领着士兵们在城堡大门迎接着我们,它们都举着花儿,还有小旗子大声呼喊着:热烈欢迎,热烈欢迎……走过了大门,我们来到了城堡里了,哎呦喂,以前认识的小伙伴们bpm它们都在和我们招手呢,来,同学们,我们也招个手吧,嗨,好久不见啊。继续往里走,我们来到了一个新地方。瞧,你都看到了什么呀?(同学们,我们讲话时要说完整,从这幅图里,我看到了什么,什么,还有什么。谁来试着说说看)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们个个都很厉害,谁来猜猜,这幅图里藏着哪些新的字母宝宝呢?(gkh)

(二)我们先来认识第一个小伙伴——(g),老师说声母娃娃很害羞,所以读这个字母时要——(轻而准)

1、读

谁来读读看?——指名读、齐读

2、记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快速地把这个字母牢牢地记心里面呢?比如,这个字母娃娃长得像什么或者它的音像什么?谁来分享下你的好办法?

其实,老师也有一个方法,你们想不想知道?就是给它编首儿歌——白鸽白鸽,ggg 谁来当个小老师,教我们读读看?让我们一起来齐读下,好吗?

3、写

认识g这个字母娃娃,现在我们要去g宝宝家里做客了,谁来说说,g宝宝它家住在哪几层呢?(也就是我们说的哪几格?)那我们要怎样才能把g这个字母画的又对又好看呢?仔细看看,第一笔该怎么画呢(左半圆,圆又圆)。第二笔呢?(竖左弯)。

同学们,伸出你们的食指,和老师一起边说边画(先画一个…再画一个….)哪位同学愿意单独画画看?

(三)接着我们要来认识第二个小伙伴——(k)

谁来读读看? ——指名读、开火车读

怎么记住这个k宝宝呢?发挥你们的想象力? 谁能向老师那样也给k宝宝编首儿歌呢? 这个k宝宝住在哪几层呢?谁想画一画这个k宝宝呢?谁来?(先画一根水草,水草是怎样的呢?——直又直;接着再画两只小蝌蚪,这两只小蝌蚪是怎样的——哟,两个小脑袋顶在一起吃水草,像什么呢?像不像小鸡的嘴巴呢。要不我们给它们起个名字吧——左斜右斜一样长。)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把这个字母多写几遍

(四)最后,我们要来认识最后一个宝宝啦——有请h宝宝上场

瞧瞧,图画上,哪个地方像h宝宝呢?哪位小朋友愿意编首儿歌送给h宝宝呢? 那么h宝宝住在哪几层呢?

现在让我们来给h宝宝画张像(先画一根直线,直又直;接着再画右弯竖)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把这个字母多写几遍

(五)复习巩固

(六)闯关游戏,我最强

1、抽奖箱游戏

2、魔法牌对决

3、终极boss

三、课堂结束

gkh汉语拼音发音方法 篇7

1 中国英语变体的产生及发展

1.1 中国英语变体产生的背景

由于英语自身比较简单, 不同国家的人学习起来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因此现在英语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两个国家在进行交流时, 通常选择英语作为中间语言, 英语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上通用的语言, 简单易懂只是一个方面, 其实有很深的历史原因, 对于英语的起源, 无可厚非是由英国人发明的, 而随着大英帝国的发展, 在17世纪时期, 由于其海上力量的强大, 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 其中美国就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 为了加强对这些殖民地的统治, 大量的英国人移民到这些地区, 同时也把英语带到了这些地区, 甚至取代了当地的语言, 成为了这个地区的母语, 在这一时期, 英语的使用还是统一的, 并没有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 出现一定的英语变体, 但是随着英语被越来越多的当地人所使用, 英语的使用习惯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表达一些特定的本土词汇中, 用传统的英语很难进行表达, 即使能够表达出原来的意思, 也只有当地的一些人能够看懂, 这些英国人根本无法理解真正的意思, 只有经过必要的解释后, 他们才能够明白, 随着这种现象越来越多, 逐渐形成特定的英语变体。

英语在我国的传播, 很大程度上也符合这个规律, 虽然我国没有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但是从鸦片战争开始, 我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时的清政府与英美等国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 在这些条约中, 不但开放了一些通商口岸, 允许外国的传教士可以在我国传教, 同时也租给了英美等国一些地区, 而英美等国就是通过这种方式, 打开了我国的大门, 掠夺走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 同时也把西方的一些文化和思想, 带入到了中国, 在这个过程中, 外国人难免要和中国人进行交流, 外国在学习汉语的同时, 很多中国人也开始学习英语, 在最初的阶段里, 中国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日常的交流, 因此使用习惯和语法等并没有任何变化,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深, 英语的使用已经不仅仅用于日常交流, 在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都会使用到英语这门语言, 在翻译的过程中, 就会出现一些具有浓厚本土文化的词汇, 如对八股文进行翻译时, 直接翻译成eight legged essay, 这样的翻译虽然符合英语翻译的规范, 但是外国人看到后, 显然不会明白八股文是什么意思, 只有经过中国人深入的解释后, 才能够真正的理解八股文的意思, 随着英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 这种现象出现的也越来越多, 最后形成了现在的中国英语变体。

1.2 中国英语变体的发展

从本质上来说, 中国英语变体的出现, 主要就是受到传统中华文化的影响,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国英语变体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 一直都受到汉语发音、语法等影响, 相关的学者研究发现, 在学习另外一门语言时, 都会受到母语的影响, 而且对于外语掌握的越好, 这样影响就越小, 例如中国人在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时, 大部分人都会想如何用汉语表达, 然后将要表达的汉语翻译成英语, 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 使用的英语就会带有汉语的色彩, 如果一个人的英语水平非常高, 就能够很好的避免这种现象, 会跳过汉语思考这个步骤, 形成用英语的思维方式, 这也是在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中, 看起来都像是中文的翻译一样, 按照常理来说, 这样的中国英语变体, 由于和正常的英语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 可以说中国英语变体是一种错误使用英语的方式, 但是正如美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一样, 他们所使用的英语也产生了一些变化, 形成了特殊的英语变体, 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 这些变体逐渐得到了国际的认可。

如果要想使中国英语变体也得到认可, 就应该根据英语在中国发展的现状, 对英语变体的发展进行一定的人为干扰, 但是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与汉语一样, 都具有鲜明时代特点, 尤其是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 信息的传播非常快, 每天都会有很多新的词汇出现, 这些词汇给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 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从英语在我国的发展就可以看出, 在最初的阶段, 英语只是作为一个交流的工具, 学习英语就是学习一些日常的口语, 随着中西文化之间交流的深入, 除了日常交流使用的英语外, 也开始了一些文学名著和时事政治等翻译, 在这种翻译中, 涉及到了英语的书面语言, 而书面语的使用和口语有很大的区别, 书面语的使用要受到语法等限制, 不像口语的使用那么随便, 而汉语和英语的语法有一定的差异, 很多中国人在使用英语进行翻译时, 把汉语的语法应用在了英语上, 随着这些翻译的增加, 慢慢的形成了一种新的英语使用习惯, 就是现在的中国英语变体, 而且不断有汉语新词的出现, 使得中国英语变体也在不断的发展。

2 汉语发音规律对中国英语变体发展的影响

2.1 汉语发音规律简述

汉语发音很大程度上依赖与汉语拼音, 根据汉语发音的特点, 可以分成声母和韵母, 而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 汉语发音可以分成七种类型, 第一种就是双唇音, 包括了b、m、p等, 第二种就是唇齿音, 主要有f的发音, 根据不同舌头抵住牙齿背部阻碍气流而发音, 可以分成舌尖前音、中音和后音, 对应的汉语拼音分别有z、c、s和d、t、n、l以及zh、ch、sh、r, 此外还有舌面音和舌根音, 对应的拼音分别是j、q、x和g、k、h, 现在的汉语中, 一种有39个韵母, 能够很好的标注出每个汉字, 通过对汉语拼音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 汉语拼音一共有26个字母, 这正好与26个英文字母想对应, 由于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都是起源于拉丁字母, 因此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这种联系不仅仅体现在形式上, 在发音上也有着一定的联系, 尤其是随着英语在我国应用的越来越多, 对于一些词汇进行翻译时, 英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单词, 如一些地名的翻译上, 这时只能创造一些新的英语词汇, 我国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 就利用了汉语拼音和英语的这个共性, 因此很多地名和新词语, 都是采用拼音的方式直接作为英语, 如上海的英文名就用shanghai, 而且发音也和汉语拼音相同。

2.2 汉语发音规律对中国英语变体发展的影响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 在中国英语变体发展的过程中, 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 其中汉语发音是很大的一个影响因素, 这种影响在中国英语变体的初期就得到了体现, 中国英语变体的出现, 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除了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经济水平, 是我国的发展与国际接轨, 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国际化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与外界的交流有限, 对于英语的使用有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与国际间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都逐渐增加, 而在交流的过程中, 难免要涉及到英语的翻译, 由于我国当时的英语还没有进行普及教育, 因此整体英语水平也比较低, 在翻译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如一些特殊词汇的翻译, 当时的翻译人员遇到一些生僻词汇时, 通常都会选择利用一些汉语拼音发音的规律, 以此来进行英语的翻译, 这样的翻译方式逐渐的形成了中国英语变体。

中国英语变体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其形成除了在中西交流时, 在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交流时, 会表现的更加明显, 尤其是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们之间都会进行必要的交流, 这种交流与中外之间的交流不同, 对于英语的表达通常都停留在口语层面上, 只要能够清楚的表达出意思即可, 甚至一些还没有掌握的单词, 利用相近的词汇或者直接使用汉语发音进行表达, 这种利用汉语发音的表达方式, 久而久之也对中国英语变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导致现在对于一些新词汇的翻译, 如果没有与之对应的英文词汇, 解释起来又比较麻烦, 通常会采用汉语发音直译的方式, 如在对折腾这样的词汇进行翻译时, 这本来是我国北方的一种口语, 在英语中并没有对应的单词, 如果要解释折腾的意思, 也需要大量的篇幅, 而在胡锦涛同志的一次讲话上, 就提出了这个词语, 当时的很多外国记着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对这一词语进行翻译, 其中有一种就直接将其发音zheteng当作是其英语, 然后在下面简单的注解了折腾的意思, 由此可见, 中国英语变体的发展, 不仅只有中国人在使用汉语发音进行翻译, 一些外国人士也开始使用这种方式, 来进行一些特殊词汇的翻译,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英语变体的发展, 同时也使得这种英语变体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3 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 中国英语变体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 在之前就已经有很多种英语变体存在, 受到英国殖民时期统治的影响, 当时的英国人把英语带到了世界各地, 甚至取代了很多当地的语言, 成为了一些国家的母语, 然后在当地本土文化和新文化的双重影响下, 英语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英语变体, 中国英语变体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也符合这个规律, 但是由于我国的汉语发音由拼音所控制, 而拼音和英语都源于拉丁字母, 因此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是这种关系使得汉语发音规律, 对中国英语变体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依萍.英语变体多元化情境下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养成——以义乌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 2013 (4) :101-102.

[2]宁强.英美语变体混用现象带给英语教学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3) :21-22.

[3]朱依萍, 潘爱琴.义乌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英语变体的语言特征分析——以印度、非洲、中东英语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 :77-77.

gkh汉语拼音发音方法 篇8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波兰留学生  汉语声调格局  声调习得偏误

留学生汉语声调的习得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研究对象上看,主要以韩、日、印尼、泰国等亚洲国家及美国等英语国家的留学生为主,对于欧洲、非洲等地区的留学生涉及相对较少。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分为“经验总结式研究”和“基于语音实验的定量研究”两大类。后者借助语音分析软件,对学习者的声调习得偏误进行声学参数的对比分析,使研究成果更加直观,因而成为一种趋势。

本研究关注的是来自波兰的留学生习得汉语声调时对单字调的发音偏误。单字调是汉语双字调、三字调及语流变调等的基础单位。单字调的发音偏误是外国留学生说汉语“洋腔洋调”的根本原因。本研究拟结合实验语音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波兰留学生汉语单字调的发音进行声学分析,从调型、调值、调长等方面分析偏误的原因,并尝试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声调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实验方法

(一)发音人

本次实验抽取一男一女两名发音人,年龄分别为21岁和23岁,均来自波兰克拉科夫学院,母语是波兰语,英语熟练。他们学习汉语三个月,之前没有接触过汉语。

(二)发音材料和录制过程

元音是声调的主要承载段,我们在制作发音字表时选择的是单元音韵母音节,且保证同一个韵母在不同声调均有分布。发音材料共28个单字音节,四个声调随机排列,全部都是学生学过的音节。

语音样本的录制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以Cool Edit 2.0为录音软件。两名发音人分别朗读发音材料,保存为采用率为11025hz、16位单声道的语音样本。

(三)数据的提取和整理

语音样本的分析采用南开大学开发的语音分析软件“桌上语音工作室”(Mini-Speech Lab)。该软件能自动提取语音样本的基频曲线,测量频率值和时长等参数。

由于生理条件的差异,不同发音人对相同音节发音的音高频率具有绝对的差异,在语音分析时,需要对绝对数值进行相对化和归一化处理。对于频率值的归一化,我们采取五度值(即T值)的计算方法(石锋,1987),公式如下:

T=(lgx-lgb)/(lga-lgb)×5

其中“a”表示调域上限频率,“b”表示调域下限频率,“x”表示某测量点频率,T值是该点在五度坐标中的相对标度。

在此基础上,将各测量点的T值在平面坐标图中标示出来,并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由此得到该声调的曲线图。将四个声调曲线图绘制在一个平面坐标图中,得到该发音人的声调格局图。以上过程可由“桌上语音工作室”软件自动完成,软件对每个语音样本自动选取9个测量点的频率值进入统计,转换为T值后绘制成声调格局图。采用T值的计算方法得出声调格局图,可以直观地与普通话的声调格局图进行对比,从而考察波兰留学生对单字调的发音在调型、调值上的偏误。

二、声调格局的偏误分析

(一)普通话声调格局

普通话四声的调型特征和调值分布可以从声调格局图得到直观的反映。石锋(1991)认为:“声调格局中,每一声调所占据的不是一条线,而是一条带状的声学空间。只要一条声调曲线位于这个声学空间中,符合这个声调的特征,就不会与别的声调相混同。”图1和图2分别是北京话(指被定义为普通话的北京标准音)的单字音声调格局和四个声调的主体分布图。(石锋、冉启斌、王萍,2010)

图1:普通话单字音声调格局

图2:普通话四个声调的主体分布总图

结合图1、图2可以看出,在普通话声调格局中,阴平是位于调域上部的平调,调型曲线在5度的范围内稍有起伏,调值可记为55;阳平从调域中部上升至调域上部,调型曲线的前三分之一处略有凹型,但起伏不大,调值为35,其下限为24;上声的调型曲线始于调域中部,从起点上看,与阳平较为接近,但中间段降至调域底部而后上升,是典型的曲折调,调值为214,下限为212;去声的起点位于调域顶部,终点的上限为2度,下限为1度,调值可记为52或51,是从调域顶部下降到调域底部的全降调。

(二)发音人声调格局分析

本实验发音人对声调曲线的掌握是否符合上述声调特征,我们通过“桌上语音工作室”软件作出两位发音人的声调格局图,并进行与普通话声调格局的对比,观察其对调型和调值的掌握是否到位。详见图3,图4。

图3:波兰女发音人声调格局图

图4:波兰男发音人声调格局图

将图3、图4与普通话的声调格局对比,反映出波兰发音人在掌握汉语四个单字调的调型和调值时,分别存在以下几点偏误:

第一,对阴平的掌握基本符合调域上部的平调特征,不过两位发音人的调型曲线都位于3-4度之间,较普通话阴平曲线偏低一些,调值都可以记作44。从调型曲线来看,女生的起点略低,终点略有上升,男生则起点略高,终点略低,但起伏都不大。从普通话声调格局来看,普通话的阴平曲线也不是绝对水平的,音高在0.5度的范围内略有起伏,因而可以认为,本实验两位发音人对阴平曲线的掌握还是较好的,调值可以再提高1度。

第二,两位发音人的去声基本符合全降调的调型特征。男生的起点和终点都比较到位,调值为51。女生的起点略低,调值为41。从普通话声调格局图中可以看出,去声的起点位于调域的顶部,较阴平的起点或终点,阳平的终点都高一些。但在女生的声调格局中,去声的起点低于阳平和上声的终点,这是应该是发音人刻意强调阳平和上声的“升”的特点而造成的。

第三,两位发音人对阳平和上声的掌握都存在明显的偏误。从声调格局图上显而易见的是:女发音人的阳平和上声曲线前半段较为接近,后三分之一段重合;男发音人的阳平和上声曲线前三分之一段重合,后半段都比较接近。两位发音人都有把阳平和上声混同的倾向。具体来看:

女生的阳平起点位于1度左右,略低于上声,其近三分之二的曲线位于0-1度之间,表现出低、平的特点,后三分之一段则急速上升至调域顶部,调值可记为115。与北京话阳平的声学特点相比,其起点过低、前半部分拖沓,上升折点靠后。女生的上声起点为1.5,后呈凹型下降,曲线的近三分之二位于调域底部,这是较好的,但后三分之一段升得过快过高,迅速到达调域的顶部,终点为5,这应该是其刻意强调升的特点所造成的,其调值可记为215。从调型曲线和调值上看,女生疑似将阳平偏误为上声。

男生的阳平曲线相对好一些,起始处略有凹型,约在三分之一处开始上升至调域上部,基本符合升调的调型。其问题在于和女生一样起点过低,位于调域底部接近0度左右,调值可记为15。男生的上声起点跟阳平的起点重合,由于起点过低导致没有下降的空间,在调域底部稍作停延后上升,把降升调发成了升调,其调值应记为14。从调型曲线和调值上看,男生疑似将上声偏误为阳平。

三、调长的偏误分析

调长是指声调持续的时间。不同声调之间的时长关系,主要是由声调的音高变化,即调型决定的。因为不同调型的声调发音难度不同,故所需发音时间不同(廖荣蓉,1983)。邓丹等(2006)就四名发音人对200个普通话单音节发音的声调时长进行统计,指出:普通话各声调间差异显著,任何两个声调之间的差异均显著,四个声调间的时长表现为:上声>阳平>阴平>去声。

发音人对四个声调的时长把握是否符合普通话四声的时长规律,详见表1。

表1:发音人四声的时长数据(单位ms)

发音人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女 365 374 517 178

男 407 362 360 157

从上表可见,女生对四声时长的把握较好,符合普通话四声时长上声>阳平>阴平>去声。但男生对四声的把握却存在显著的偏误,表现为阴平最长,上声和阳平的时长差别不大,且都小于阴平。

上文结合声调格局的分析已经看出,两位发音人对于阳平和上声的声调特征还不能较好地把握,在调型和调值上都有将两者混淆的倾向。不过女生又比男生更有策略一些,其试图通过时长因素将阳平和上声区分开来,从数值上看,女生的上声平均时长比阳平长了约143ms;而男生除了在调型和调值上将两者趋同以外,时长也几乎是一致的。

四、偏误的讨论和对策

结合上文对声调格局和时长的分析,可见发音人习得汉语声调最大的问题在于阳平和上声这两个调类上。在调值上,阳平的起点频率偏低是两位发音人的共同偏误;在调型上,两位发音人都无法正确区分阳平和上声的调型差异,或都发成曲折调,或都发成低升调;在时长上,男发音人的阳平和上声时长上也十分接近。下面就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阳平起点频率的偏误

从声调格局分析可以看出,阳平的起点频率问题是两位发音人共同的偏误,主要体现在起点频率偏低。事实上,阳平的起点频率偏低并不是波兰留学生特有的偏误。陈彧(2006)发现苏格兰学生也存在阳平起点频率偏低的情况;张鹏,周云翊(2011)发现美国人的阳平偏误中,起点音高不足,将阳平读为低升调也是一个主要的偏误。

在汉语中,阳平是个中升调,阳平的起点位于调域的中部。但对于无声调母语的学习者而言,他们没有调域的范畴,对音值的高、中、低难以把握。在发阳平时,如果起点过高,则升不上去,于是多数学习者倾向于将起点定位得较低一些。那么,阳平的起点在阳平与其他调位的区别中起着多大的作用,起点频率偏低是否影响阳平调的正确感知和习得呢?

石锋(2006)通过对普通话单字调的统计分析指出,对于阳平而言,更多地承载了其调位信息的主要是终点而不是起点,阳平的终点在与其他调位区分时发挥着主要作用。陈彧(2006)对苏格兰发音人的阳平起点频率偏低问题,进行了感知实验的验证,结果也说明,学习者在发阳平时,尽管起点偏低,但如果能够果断上升,终点符合阳平的主体分布,则基本不影响人们对阳平的感知。

我们认为,阳平的起点频率偏低并不是影响阳平调习得的关键问题,只要学习者在调型上和阳平终点段的把握上不存在较大的偏误,则基本上是可以正确习得阳平的。

(二)阳平和上声折点时间的偏误

在调型曲线上,阳平和上声都存在一定的凹型,都有个折点,但这两个折点有着本质的区别。上声的折点是为了区别于其他声调而着力发音的点,承载了主要的调位信息(石锋、王萍,2006),与其他调位相区分时发挥主要作用。普通话上声的折点一般位于声调曲线的中间部分。虽然阳平的起始段也略有凹型,但和上声的凹型不同,阳平的凹是声带发音的生理物理机制自然造成的伴随特征,一般位于调型曲线的前三分之一段,并不承载调位信息。

本实验中男发音人的上声折点偏前,位于声调曲线的前三分之一处,其低平段的短缺导致上声趋同于阳平。本实验中的女发音人在阳平的起始段有较长的停延,折点偏后,造成与上声折点的混淆,将阳平发成曲折调。

因而,在普通话声调的习得中,对折点时间的把握直接影响阳平和上声的区别。在发上声时,学习者应在起始段保持充分的低平,不要急于上升;在发阳平时,应于起始段就果断上升,不作停延或调整。

(三)时长的偏误

在普通话四声中,尽管不同声调的持续时间有所差异,但这种时长差异并没有区别音位的作用。声调的时长因调型的发音难度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曲折调比非曲折调相对长一些,升调比降调相对长一些。学习者对声调时长的习得偏误往往由于其对调型掌握得不够准确。

对于不同调型的语音教学,教师不妨利用夸张时长差异的办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调型的发音难度。例如在发上声时,在前面的低平阶段有充分的拖延或停滞,在声带极度紧张之后自然放松上扬,让学习者对折点的时间有深刻的感知。在发阳平时,需要的是果断地上升,教师在示范时可适当缩短阳平发音的时长,体现一种干脆利落的上升效果。有了一长一短的显著对比,学习者也会加深阳平和上声的调型差异的印象,也不容易混淆起来。

五、结语

波兰留学生和多数无声调母语的学习者一样,在习得汉语声调时,对阴平和去声的掌握好于对阳平和上声的掌握,主要偏误集中在阳平的起点频率偏低和阳平与上声调型的混淆上。我们认为,在对阳平调的教学时,关键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定位起点频率以后要果断上升,不在起始段犹豫停延;二是终点段要上升到调域的最高处,符合阳平的主体分布。在上声教学时,关键要把握上声的折点,在时间上要充分保证并可适当夸张起始段的时长,在频率上要降到调域的最低处,上升是降到极限后的自然要求,不必升得过高。

参考文献:

[1]邓丹,石锋,吕士楠.普通话与台湾国语声调的对比分析[J].声

学学报,2006,(6):536~541.

[2]石锋.北京话的声调格局[A].石锋,廖荣蓉主编.语音丛稿[C].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16.

[3]廖荣蓉.苏州话单字调、双字调的实验研究[J].语言研究,

1983,(2).

[4]石锋,冉启斌,王萍.论语音格局[J].南开语言学刊,2010,

(1).

[5]石锋,王萍.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分析[J].中国语文,2006,

(l):33~40.

[6]石锋.声调格局和声调分类[A].石锋,廖荣蓉主编.语音丛稿

[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101.

[7]Liu Juan.Perceiv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lexical

rising tone and the falling~rising tone,2004.石锋,沈钟伟编.乐在其中——王士元教授七十华诞庆祝文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8]陈彧.苏格兰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单字音声调音高的实验研究——

以两名发音人的语音样本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2006,(2):99~109.

[9]张鹏,周云翊.美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的声学研究[J].云南

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6):14~19.

一年级拼音gkh教案 篇9

编写者 第

教时教学内容 《gh》

设计理念1.童话中漫游,情境中体验,心灵中融合。将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内容贯穿在童话故事之中,借助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在童真、童趣中教师与学生心灵融合、平等对话,摒弃脱离学生感情基础的空泛地说教,注重情感的渗透。通过情境的营造、视听感官的感受达到学生的心灵与学习内容相结合的境界。2.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欢笑中教育。让教与学尽量在游戏中展开,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轻松,在欢笑中传递各自独特的体验。3.合作中探究,规律中求知,想象中创造。《语文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学生多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拼读,找到对应卡片,并说出相关词语或句子,然后交流反馈。同时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和创设的情境中拓展学生思维和想象空间;尊重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授之以渔。

时教学目标

1、学会gh三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学会拼音有介音的三拼音音节,掌握三拼连续的拼音方法。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认识“花、哥、弟、个、画”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重点

g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学难点

g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教学资源

拼音、生字卡片。修改意见 教

程教

程第一时

(一)复习检查。

1、看卡片认读6个韵母。

2、我们已经学过几个声母?谁来读?哪几个声母读起来要送气?(ft)

(二)引出新,提出要求。

我们已经学了6个单韵母,10个声母。今天,我们要学习第,认识3个新朋友,比一比看谁最先学会,做到会读、会写、会认。

(三)教学声母g。

1、看插图说话引出g: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听话说话:图上画着几只鸽子,衔着一只花环。)

师引入:鸽子的“鸽”声母是g。花环的形状像g,板书:g。

2、教学g的发音,记清字形。

(1)示范发音,仔细听,看口形。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记字形,启发想象,g像什么?

教顺口溜:一群白鸽ggg,鸽子花环ggg,9字加ggg。

3、指导书写。

(四)教学声母。

1、看插图说话引出: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数一数有几只蝌蚪?它们一齐向什么地方游去?(八只小蝌蚪在水里一起向草丛中游去)。

引入:蝌蚪的“蝌”的声母就是,板书。

2、教学的发音,记字形。

(1)示范发音,讲要领:发音时,嘴要送出一股气,用小纸条示范。

(2)请学生口对手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你能在插图上找到吗?还有什么办法能记住它?

教顺口溜:一群蝌蚪,像挺机枪。

(4)指导书空和书写,两笔写成。

(五)中操:

清清小河中,水草摇呀摇,一群小蝌蚪,来把妈妈找。(边做动作边念)

(六)、教学声母h。

1、看插图说话引出h:图上画着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听话说话:丁丁和冬冬坐在椅子上喝饮料。)板书:h

2、教学h的发音,记清形。

(1)范读,跟读,齐读。

(2)在图上找找h,记形:像把椅子hhh。

(3)指导书写,一笔写成。

(七)学习gh与单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

1、出示音节,学生拼,老师评价。(指名读,齐读)

2、找朋友游戏:三个小朋友做gh,6个小朋友做aeiuu,全班小朋友唱“找朋友”的儿歌。(一起拼读)

(八)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声母,它们分别是→gh,我们不但会认,还学会了书写。下节,我们还要学习gh的拼音。

第二时

(一)复习检查。

1、打乱顺序认读6个单韵母的四声,连读uāuōuǒ。

2、卡片认读:gh,读顺口溜,g和,发音时有什么不同?

3、认读音节:ógū、bǔè、húlí,这些音节都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两个字母组成的,我们称它们为两拼音。

(二)导入新。

我们已经学会了gh三个声母,现在我们要继续学习这三个声母和单韵母的拼音,还要练习新本领“三拼音”。

(三)教学三拼音节guā。

1、说话引入:小朋友吃过瓜吗?你吃过哪些瓜?

2、音节分析:“瓜”的音节怎么写?板书:guā,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

(guā是由声母g,介母u,和带调韵母ā三个字母组成的。)及时反馈:u原来我们称它为什么?在这里介于声母和单韵母之间,我们叫它什么?齐读:介母

3、拼读音节。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

三拼音怎么拼呢?(看图)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猛推卡片)说明三个字母要快速拼读才能读好。讲解三拼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读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

(四)教学三拼音节guó。

1、分析音节:g声母,介母u,韵母ó。

2、回忆方法。

3、拼读音节。(指名拼读,火车读,齐读)

(五)中操。

我的家乡瓜儿多,冬瓜胖来南瓜黄,我的家乡花儿美,牡丹月季夜来香。

瓜儿多,花儿美,一天一夜夸(uā)不完。

(六)巩固运用三拼法拼读音节。

1、复习三拼音拼读方法。

2、拼读:d—u—ō→duōt—u—ō→tuōn—u—ō→nu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卡片认读音节:uāguóuòhuó

4、练习:比一比每组音节有什么不同。

gā------guāā------uāhā------huā

gū------guōú-----huóù-------uò

(七)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三拼音,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不仅会认,而且还会连读三拼音。以后我们将拼读更多的三拼音节。

第三时

(一)复习三拼音。

1、复习三拼音的拼读要领。

2、出示三拼音的音节卡,学生拼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做找朋友的游戏。

(二)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猜一猜》,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说说儿歌讲了什么?你能猜一猜谜底吗?

(三)看图拼音节,认生字。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荷花、哥哥、弟弟,根据拼音读一读,哪些词语的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3、出示生字:花、哥、弟、个、画。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4、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四)巩固练习。

1、拼读音节。

GKH三拼音教学设计 篇10

篇二:gkh拼音教学设计

ɡ、k、h拼音教学设计

吕山中心小学 施建利

教学目标:

1、学会g、k、h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难点:

g、k、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

教学准备:

1、课件、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本课的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g k 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 k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能够说一句完整的话。

一、创设情境,引出ɡ

小朋友,今天有个小朋友要和咱们一起上课,认识吗?(一休哥)他还带来了一首歌,(课件播放: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格叽,我们爱你。)格叽格叽,一休哥,一首歌三个词的读音里都藏着咱们今天要学的声母ɡ(出示书本截图)并板书

1、指导发音

看老师的嘴形听老师念(ɡ要念得轻而短,嘴巴往两边咧)跟老师念、指名念、同桌互念三遍、齐念(一休哥真喜欢口齿清楚的你们)

2、识记字形

火眼金睛瞧一瞧,ɡ像图上的什么?教顺口溜鸽子花环ɡɡɡ,像个9字ɡɡɡ??(小脑瓜,可真灵,眼睛和手行不行?)

3、指导书写

a、出示四线格看9住在哪里?一楼和二楼(9住一二楼,一楼不住满)学生跟念 b、教师实物投影示范描和写并同时指导姿势

c、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坐姿

d、评议(小朋友们写得可真认真,快帮一休哥评一评谁写的好?)端正漂亮一休爱,赶紧来把字儿改,另外两个描写好,写好请来拼一拼。

4、拼读9ɑ 9ū 9e 开火车拼、齐拼

二、教学h 小朋友们学得那么认真,一休哥可喜欢你们了,他给我们带来了一段动画,小朋友可以轻声跟着唱一唱(哥哥有只小白鸽,小白鸽呀爱唱歌,咕咕咕,咕咕咕,哥哥听了笑呵呵)

出示书本截图(你看到了什么?)笑呵呵、喝水这些词语里就藏在我们要学的第二个声母h

1、区别k、g,请小朋友把嘴对准手心,想想读g、h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领谈,学生跟读。

3、你也能像前面的小朋友一样编小顺口溜来记住h吗?

4、指导h的书写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5、学生在《课堂作业》抄写h,师巡回指导。反馈

三、巩固练习

1、老师给h找了一些朋友,出示:hā hù hé há hǜ hǔ学生拼读。

2、游戏:喝饮料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学到了2个声母,一休哥很喜欢你们希望下节课你们能继续认真听、积极拼、仔细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声母k,认清字形,学会书写

2、初步学会拼音有介音的三拼音音节,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3、能够说一句完整的话。

一、谈话导入,学习k 上节课,咱们和一休哥一起认识了声母ɡ、h,有一群小动物听到了,它们也赶快来了,(出示书本截图)你看到了什么?

1、板书k,指名试读、指导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

2、看着图你能编首儿歌记住k吗?

3、指导k的书写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4、学生在《课堂作业》抄写k,师巡回指导。反馈

5、拼读

二、教学三拼音节guā。

1、说话引入:小朋友们那么棒,老师奖你们吃块瓜吧?小朋友们吃过瓜吗?你吃过哪些瓜?

2、音节分析:“瓜”的音节怎么写?板书:guā,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

(guā是由声母g,介母u,和带调韵母ā三个字母组成的。)及时反馈:u原来我们称它为什么?在这里介于声母和单韵母之间,我们叫它什么?齐读:介母

3、拼读音节。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

三拼音怎么拼呢?(看图)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猛推卡片)说明三个字母要快速拼读才能读好。讲解三拼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读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

三、教学三拼音节guó。

1、分析音节:g声母,介母u,韵母ó。

2、回忆方法。

3、拼读音节。(指名拼读,火车读,齐读)

四、课中操。

我的家乡瓜儿多,冬瓜胖来南瓜黄,我的家乡花儿美,牡丹月季夜来香。

瓜儿多,花儿美,一天一夜夸(kuā)不完。

五、巩固运用三拼法拼读音节。

1、复习三拼音拼读方法。

2、拼读:d—u—ō→duō t—u—ō→tuō n—u—ō→nuō(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赛读)

3、卡片认读音节:kuā guó kuò huó

4、练习:比一比每组音节有什么不同。《课堂作业本》第二题 gā------guā kā------kuā hā------huā gū------guō kú-----huó kù-------kuò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三拼音,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不仅会认,而且还会连读三拼音。以后我们将拼读更多的三拼音节。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三拼音的拼法。

2、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基本做到词语连读。

3、认识“花、哥、弟、个、画”5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4、仔细观察,发挥想象,练习说话。

5、完成《课堂作业本》

一、谈话激趣、复习巩固

前两节课,一休哥看到大家的表现,觉得你们都很能干,今天这节课他想在咱们班选小小一休,你们想当吗?要当小小一休要过四关,谁闯关成功,谁就是了。第一关:拼一拼,读一读

请小朋友把《课堂作业本》轻轻打开,翻到第6页,找到第四题,自己先读一读,不会的地方请教请教同桌。

1、自由拼读

2、指名读(注意其中的两个轻声)听的认真的小朋友奖励读

3、男女赛读

二、图文结合、学习生字

小嘴巴很能干,小眼睛仔细看,咱们进行第二关,请小朋友把《作业本》合上轻轻放在一边,看大屏幕,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指名说(自由想象、合理就行、引导说清楚)(课件相应出现词语)

2、联系实际,认识3个生字

(1)这些词语里,那些字是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鼓励、肯定学生的认字方法:“妈妈教给我的!”“拼拼音认识的!”)

(2)还有哪些字是你不认识的?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3)看图齐读词语。

3、我把他们从图上变下来了,你们还认识吗?

4、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5、摘掉拼音小帽子,还会不会读?去掉拼音,在小组里认读。

6、开火车认读单个的字。

三、读儿歌、猜谜语

第二关轻松过关,让我们一起庆祝一下——耶!奖励你们进入第三关读儿歌,猜谜语。请小朋友打开书本,翻到17页自己读读谜语,找出红色的音节拼一拼!

1、跟着一休哥一边拍手,一边读谜语。(课件)

2、生齐读谜语。

3、猜谜底,说说原因。

4、猜出了谜底再让你们猜两个字。(个、画)

上一篇:精神科实习生自我鉴定下一篇:侨情普查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