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神话故事课 教案

2024-08-28

历史神话故事课 教案(精选4篇)

历史神话故事课 教案 篇1

Fpg

曆史神話故事

教學目標:

1、讓同學們了解中華民族古代及近現代故事,包括神話故事、英雄故事等。

2、讓同學們學習故事中體現出來の優秀品質,樹立正確の價值觀。

3、讓同學們發散思維,鍛煉他們の口才。

教學難點:

1、如何激發同學們及積極性,讓他們發散自己の思維編故事

2、如何讓同學們學會思考,讓他們在故事中得到啟迪。

教學准備:

1、幾個神話故事(如:愚公移山、精衛填海、誇父逐日等)

2、一首背景音樂。

教學過稱:

1、導入課程(10分鐘)

首先自我介紹,再向同學們介紹要上の這門課;其次與同學們交流互動(讓他們談談對神話故事の了解,談談他們想要成為一個怎樣の自己,抽兩個學生回答即可);最後談談我小時候對神話故事の了解,從而引出這節課。

2、開展課程(30分鐘)

首先按座位把學生分成若幹小組;其次伴隨著背景音樂開始講我准備の故事;接下來就要求在小組裏討論這個故事裏蘊含著什麼道理或者精神品質,派一名代表陳述;最後在小組裏大家一起編個小故事,再派一名代表陳述(代表不能是同一個人,要讓大家都積極參與),注:時間不夠可以留到下節課繼續說,然後選出優秀の一組。

3、課程模板:老師講故事、啟發學生分析、學生講故事、評優秀小組。

4、結尾:(5分鐘)

放首背景音樂。課堂小結:

Fpg

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 篇2

授课时间:第七周星期五第四节

教学班级:高一(4)班 教学内容:《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授课教师: 学

科:历史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近代以来衣、食、住、风俗方面变迁的表现。

2.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采取的“菜篮子工程”和“安居工程”。3.理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背景和原因。【过程与方法】

利用历史资料和图片,联系现实生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习俗的变化,是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教学重点

近代以来我国服饰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教学难点

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变化的因素。●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参与式讨论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PPt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的课当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具 体就是指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势力的入侵,造成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进而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那么,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除了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外,还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

二、讲授新课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服饰、饮食、居室和风俗四个小组,分别思考、讨论这四个方面发生的变化有哪些。

学生代表回答。

(一)服饰方面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

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主要介绍中山装的由来及服饰变化的趋势(繁琐、厚笨——简约、美观、中西合璧)。

女装:旗袍(旧式、新式)

过程评价:晚清普通女子的着装宽松肥大,遮住了女性的曲线美,20世纪20年代后,旗袍经历了改革与创新。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干部服)、绿军装

女装:列宁装、布拉吉(连衣裙)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以后

服饰由基本的“穿得暖”向“穿得好”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灰蓝色调变成五彩缤纷。(多媒体课件展示现代服饰)

过程小结: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变化趋势是由“封闭”走向“开放”、“个性化”。(追求名牌效应)

(二)饮食方面

民以食为天,饮食受到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民族地域特性,如:南北方不同的生产方式和作物种类导致地区差异明显,南方以稻米 为主,北方以面食肉类为主,除此之外还形成地域性的特色名菜。

1.中餐:中国八大菜系

2.西餐:西式点心、饮料、糖果、咖啡——大城市中的时尚 问题设置:中西饮食文化有什么区别? 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标准

中国:追求美味为进食的首要目的 新中国成立初,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再加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中苏关系破裂、自然灾害等原因,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用品必须用票供应。

多媒体展示:粮票、布票和油票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府发动的“菜篮子工程”极大的丰富了膳食结构并向营养花的方向发展。(蔬菜、蛋肉走入平常百姓家)

(三)居室建筑

问题情境:你知道中国传统的居室是什么样子吗?

1.中国传统住宅样式

多媒体课件展示:北方四合院、江南民居 2.西方住房开始出现(外国人来华后)

合作探究:西方居住理念传入中国后,中国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发生了那些变化?

富贵人家修建了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名开始采用“公寓、别墅、新村、花园”等。西式家具如沙发、茶几、写字台、穿衣镜、座钟等开始受到中国百姓的欢迎。

3.现代建筑形式更加丰富

多媒体课件展示现代建筑。

1985年国家启动了“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合适的住房,且建筑更注重人性、生态和环境的保护。

(四)风俗习惯

问题情境:列举旧中国有那些落后的风俗。

社交礼仪

蓄辫缠足

婚丧习俗

评价:简单、简约的生活理念和男女平等思想。

三、课堂小结

多媒体显示。

四、课堂练习(学生当堂做,教师检查并订正讲解)

五、板书设计

物 质

六、作业设计

1.列举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预习下一课时,思考新中国以来的铁路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七、课后思

指导老师签字: 饮食 服饰 居室

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 篇3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本课,知道秦统一中国、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2.通过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描述秦朝的将与四至,提高识图能力,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战国后期的时代特点、秦统一的过程等具体史实,认识统一的必然性,经历从感知历史到理解和认识历史的学习过程。

2.通过探讨秦统一的条件、中央集权制的特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意义等问题,初步学会运用原因与结果、联系与综合等方法,解释和判断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我国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我国很早就是一个以统一为主的多民族国家,辽阔的疆域、想通的经济和文化、有效的制度、共同的命运,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郡县制在当时比分封制具有进步作用,并进一步明白任何制度实际上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教学重点、难点

秦灭六国、巩固统一的措施是本课的重点。

学习和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其作用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74年,在陕西西安发现了一支沉睡2000多年大秦帝国军队——秦兵马俑。这个发现一经面世便震惊了世界。在拭去历史风尘之后,你依旧能感受到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势不可挡的雄伟气势。这究竟是怎样一支军队?从他们身上我们又能了解到大秦帝国怎样的过往?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这段历史。

(二)讲授新课

[板书]第七课秦的统一

[板书]一、秦灭六国

1、统一六的条件

师:秦可以统一六国,其中一方面是因为它实力最强大,但除此之外,秦能够统一六国还有哪些条件呢?下面同学们看书58页部分。(请学生读此段)

师:通过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生答)

(各诸侯国为争城争地而不断征战,很多百姓在战争中被杀害,人民的生命没有保障,生活非常的困苦,这就说明了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师:那当时的百姓渴望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呢?(生答)(和平,安定,没有战争,安居乐业……的生活)

[讲述]:说得非常好,当时的百姓就是渴望一种和平、安定、没有战争、安居乐业的生活。但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长期进行战争,这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而且,也严重阻碍了各地之间的经济交往。因此,结束割据战争,成为当时人民共同的愿望。

师:具备了以上的条件,经过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战乱,秦的统一成为了历史的必然,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2、秦统一六国

师:以上分析的是秦统一六国的条件,那么秦灭六国的过程是怎样的?首先是秦经过商鞅变法以后,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的兼并战争,不断蚕食东方临国的土地,削弱其势力。其次是通过长平之战削弱了向东兼并的最大障碍——赵国的势力。

师:请问同学们长平之战对秦统一六国有什么影响?(生答)

[讲述]:长平之战之后,赵国从此便衰落,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强秦的进攻,秦国统一之势已成,仅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那秦国是用多长时间灭掉六国的?灭六国又是怎样一个顺序?

电脑出示《秦灭六国示意图》使生对秦灭六国形成空间概念。

[讲述]: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秦是于公元前230——前2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六国。公元前230年,首先灭掉了离他最近的也是六国中最弱的韩国;公元前228年,秦灭掉了赵国;公元前225年,灭掉了魏国;公元前223年,灭掉了楚国;公元前222年,灭掉了燕国(燕王喜在辽东被俘虏);公元前221年秦最后灭掉了齐国。由此可以看出,秦采取了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攻势。

而且,在这咱们还可以用一个谐音记忆法来帮助我们记住秦灭六国的顺序。(韩赵魏亡,楚咽气(燕齐))

师:我现在出几个问题请同学们看书回答一下,(秦统一六国时在那一年?谁完成了秦的统一?定都在哪里?)请你们看书回答一下!

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灭掉六国后,便出现了全国统一的局面。截止到此,战国时期结束了。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变成了统一的秦朝。

师:秦的统一对当时和后世有何重要意义呢?同学们再看一看58页的最后一段黑体字。(生答)

[讲述]:首先,秦的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秦的统一,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其次,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结束了数百年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以上就是秦统一六国的意义。

[板书]二、巩固统一的政权建设

师:秦灭六国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巩固统一局面。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

[板书]1、政治上——建立专制集权制度

师:首先在政治上,秦建立了专制集权制度,那么什么是专制集权制度?我在这先不作解释,咱们先从下面几个方面来一起学习和认知一下什么是专制集权制度。

[讲述]:首先,在秦统一后,嬴政认为自己功高盖世,觉得夏、商、周三代国君“王”的称号已不足以显其尊贵,便下令改称号,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意思就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而且“皇帝”这个称号还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清朝灭亡。当时的嬴政还自称“始皇帝”,他为什么自称“始皇帝”?

师:因为它是第一个,是最开始的皇帝,“始”就是开始、最初的意思。而且他幻想琴的统治能够永久持续下去,他不仅自己要当皇帝,而且让子孙世世代代永远做皇帝。

那皇帝的权利都体现在哪呢?秦始皇还规定国家一切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主要官吏由皇帝自己一人任免。

那么皇帝虽然至高无上,权利又如此之大,但全国的事情那么多,皇帝一人管得了吗?怎么办?(生答)

师:找帮手,很对。

[讲述]:所以秦始皇就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来辅佐他。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三者合称三公,是秦朝中央政府最高官员,但是国家大事,最后仍要由皇帝裁定,他们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命令。

师:这是在中央,那在地方上,秦始皇又采取了什么治理方法呢?现在同学们看一下书59页,(秦始皇)秦始皇身边有两位大臣,这两位大臣正在为秦朝如何巩固统一为秦始皇出谋划策。大臣李斯,他说“周代分封同姓子弟很多,结果怎么样呢?应该实行郡县制。”李斯主张的就是设立郡县制。那我告诉同学们,秦始皇最终采纳的是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

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主张的郡县制,而没有继续沿用“分封制”呢?咱们可以回忆一下,春秋战国几百年战乱,是谁与谁之间的战争呢?(战争主要发生在诸侯国之间)那么,诸侯国是怎么出现的?(周初分封的结果)

[讲述]: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吸取了历史的教训,为了防止诸侯割据,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实行郡县制,作为从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

师:那郡县制具体是怎样实行的呢?

[讲述]:就是把全国划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郡县都是地方行政单位。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郡县制的实行,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而且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讲述]:秦朝就是这样通过郡县制,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所谓的“集权”。又通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把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一手中,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这就是所谓的“专制”。简单的说,专制就是中央权利归皇帝,集权是说地方权利归中央

这样就形成了一整套专制集权制度。而且这一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通过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秦在政治上巩固了统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专制,在文化、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呢?

[板书]2、巩固统一的经济、文化举措

师:由于各国的道路与车辆的尺寸不一,这就给给各国商人带来了哪些不便?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秦始皇实行了车同轨,并且加强了对水路交通网的构筑。

师:同学们应该都知道文字是我们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文字的发展,首先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此外还有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发展到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也都有自己的文字。(看“马”字有几种写法)

[讲述]:最后一个是秦国的“马”字,我想同学们还可以认得,其余的“马”字我想你们就很难辨认了吧。这样的话,政府下达命令,公布事宜,各地人民就很难看懂,各地区之间的人民也难以沟通,而且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从而更不利于秦统一的巩固。

所以秦始皇便下令统一文字,把简化了的字体“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但小篆写起来其实并不简练,许多笔画都是线条,象图画一样,写起来很慢。所以后来,又广为传播的一种更便于书写的字体叫什么?(生答:隶书)

[讲述]:秦统一文字后,就加强了各地人民的沟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对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很有影响。

师:文字统一了,但除了文字之外,在战国时期还有哪些方面很混乱呢?需要秦朝去统一呢?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组漫画,找出答案。(看课件)

师:我想通过这组漫画同学们都应该有了答案了吧,除了文字外,还有什么需要统一呢?(生答)

[讲述]:可见,当时人们想要外出做生意,就因为货币,还有尺、斗的不统一面临了很多的麻烦,给商品交换带来困难,严重的会给秦朝的经济发展带来混乱,还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由漫画中我们也已经看出,战国时货币非常复杂,形状大小、轻重、计算单位都不相同。基本币制是四大类(看课件)。燕、齐等国流通“刀币”(是从实用的刀子变化而来);魏、赵、韩流通“布币”(是由古代的除草农具演化而来的);楚国流通铜贝,也叫“蚁鼻钱”、(“鬼脸钱”);秦国流通“圆钱”,也叫“环币”。(环币是从纺织工具纺轮演变而来的),环币比起布币和刀币,计数和携带更方便,因此逐渐成为受欢迎的货币。

咱们看到,这么多的货币种类必然会给商品交换带来困难,因此秦统一后,规定废除各国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此钱中间只所以做成方孔,是因为当时人民想把钱做得精致一些,需要把钱的边缘磨圆滑,磨时需要穿一根棍上,如果中间是圆孔,则不易固定,该成方孔,再穿在一根方棱的棍上就很容易固定。又因为这种钱标准重量为半两,所以称为“秦半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币制改革,这个圆形方孔钱也因其形制合理、便于使用,所以后世也都纷纷效仿,在我国有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教案第4课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天京政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重建;太平天国防御战的概况;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原因和历史意义。

2.能力要求:(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2)组织学生讨论《天朝田亩制度》并作出评价。(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3.情感目标:(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2)通过讲述太平天国英雄们威武不屈的斗争事迹,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2)通过对天京变乱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造成太平天国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气大伤,从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在此过程中,无论是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胜利进军,还是定都天京,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成果。(2)《天朝田亩制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因为它是后期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且太平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在这里是一个集中体现。(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因为这是本课内容最后的落脚点。

2.难点分析:(1)《天朝田亩制度》既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学生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难度相当大。若能恰当的选择切入点,突破难点,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分析,理论难度较大,若能以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接受,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站在理论高度看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为以后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请一两位同学就初中已有知识或通过文学作品、影视剧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太平天国的内容,描述某一历史片段或简单的阐明自己的看法。准备好了的同学,请到讲台前面对大家进行演讲。

生:(演讲过程中可能会有片面的、不够客观的,甚或错误的观点)

师:(允许台下可能引起的议论。稍后,导入新课)刚才两位同学精彩的演讲把我们带入了19世纪中叶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发生的那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运动。他们描述的内容是不是历史的真实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研究太平天国,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板书: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板书)

师:考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首先应当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来思考一下这场震惊中外的农民大起义,它的兴起有哪些原因?(要求学生先不要看书,若搁浅则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此启发学生)

生:(思考并作答,但有可能只答出一二项)

师:根据几位同学的回答,请翻开书并迅速搜索文中提供的信息。生:(寻找并记录)

师: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传统手工业。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借端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再加上两广地区灾荒连年,饥民纷纷暴动,这是直接的原因。总之,人祸天灾使人民陷于失业、破产、死亡的困境。与此同时,外国侵略者又迫使清政府取消对西方宗教的禁令。基督教宣传的“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有很大号召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洪秀全发动了这场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运动。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板书)1.革命的准备(板书)关于洪秀全其人,(投影:洪秀全塑像)刚才演讲的同学(假设)已经谈到他的出身;他屡试不第后受梁发的《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教的经过,但对洪秀全的思想分析的不够。洪秀全思想的形成很复杂,在他的一些重要文章里能够体现出来。如《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投影:课文第19页节选资料;第24页阅读与思考)请同学们结合这几则材料思考,这反映了洪秀全怎样的思想?

生:(思考并回答)

师:很显然,这几则材料反映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所要求的摆脱封建压迫、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号召人们为实现平等自由、太平一统的大同社会而斗争;同时他还吸取了基督教中的积极因素,主张信仰上帝且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又不同于基督教中死后升入天堂的说法,认为地下也有天国。他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奠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对广大劳动人民具有很大的号召力。

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建设的同时,另一位领袖人物冯云山正积极进行组织工作。他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组织拜上帝会,深入各族群众中宣传和发展会员,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金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有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这一核心在以后释放的能量震撼了中国大地。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看看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2.革命的兴起(板书)师:(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同学们注意这幅图。现在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一位同学负责跟随老师的讲解指出太平军胜利进军的路线;另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文字和符号写出示意路线图。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做这项工作。

生:(按要求开始操作)

师:(走到同学中间充满激情地进行讲解)

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封王建制(投影:《永安封王表》),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战死)——长沙(萧战死)——武汉三镇——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结合学生写的“进军路线”小结并修正)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历时两年三个月。天京这个政权巍然屹立于南方,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向学生介绍太平天国在占领武汉后,在决定下一步进军方向时,领导集团曾经发生争论。那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是否正确呢?请大家课下围绕此内容查找、收集资料,写一篇小论文)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文件。这就是《天朝田亩制度》。(投影:《天朝田亩制度》书影)

三、《天朝田亩制度》(板书)1.内容(板书):

师:《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分配土地的一个原则;还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无处不均匀”。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投影:第20页材料)从这段资料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呢?思考后请一位同学指出来,其余同学可参照其答案小声议论。

生:(阅读思考后议论)

师:现在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点评,看看你对平均的理解是否全面。从这段资料中不难看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地力,把好坏田搭配着分;三是依据丰荒情况,由荒处迁丰处以赈济荒处;四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如此细致的规定,真可谓是“平均了”。

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农民每年收获所得,除生活必须外,其余一律上交国库。如有婚丧等事,则由国库发给一定数量的钱币和实物。

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 “有田同耕,„„无人不饱暖也。”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2.评价(板书)

师: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中两组讨论原则,两组讨论方法,两组讨论环境条件)

生:(按要求热烈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师:(边巡视边启发学生)在政治课上老师讲过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地主占有土地。也就是说天下田大多是地主阶级的,而现在把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中国历史上,农民在历次斗争中也都提出过类似要求,如“均贫富”、“均田免粮”等。但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他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生:(领会,继续讨论发言)

师:(加以引导后总结)《天朝田亩制度》从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来看,废除封建所有制固然是革命的,但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是小农经济,把消灭剥削、消灭贫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这是不切合农民觉悟和脱离农民思想实际的;同时,小生产者所能提供的财富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人人饱暖”的要求。

从分配的方法来看,也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例如:按人口分,却未考虑死后还田的办法,长此下去哪里还有田来分?又如:按地力分,究竟根据哪一年、哪一种农作物的产量来确定土地的等级才算合理呢?再如:按丰荒之地调剂,中国人的乡土意识能否允许?还有,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但同时又规定每年收获只能留下维持生活的份额,其余生产生活资料同归圣库。这样的规定自相矛盾,多生产对农民不但没有实际好处,而且还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其结果不会带来人人饱暖,只会造成普遍贫困。

以上我们从主观方面分析了这一制度的不可行。再从客观环境来看,连年征战无法保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实施这一方案。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尽管如此,就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这一点来看,也足以显示其反封建制度的决心。这一制度是对存在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空前猛烈的扫荡。现在如果让同学们来谈谈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你们是否能从其革命性和空想性两方面来全面评价呢?

下面我们随着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来看它的全盛时期。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板书)

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投影:《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要求学生随讲解将时间、目的、将领、结果和意义填在表上)

生:(按要求做表)

师:(简单讲解三大军事行动)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

生:(参照投影片的示范订正自己的答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太平天国前期的活动。如果用一条曲线来表示这一时期的活动走势,应该是怎样的呢?请一位同学用红笔来表示。

生:(应该能够画出一条上升曲线)

师:太平天国前期的活动正如这条红色曲线所表示的,以迅猛之势走向全盛的颠峰。正当此时,太平天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大变乱,使已有的很好的形势急转直下。(用白色示意)白色曲线所示意的就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形势。

五、天京变乱(板书)1.原因(板书)

师: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投影:《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从《天王府》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从《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画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乐生活。各王还通过家族、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分别控制军队、争权夺势,分裂的危机愈演愈烈。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终于在1856年(板书)秋演化为一场大变乱。

2.经过(板书)

师:关于天京变乱的过程,初中知识和上节的课前演讲都已涉及。请同学们看投影,随老师一起来回忆。(投影:《永安封王表》复合投影片)

生:(随老师一起回忆)师:这是永安建制时洪秀全分封的诸王。其中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在前期斗争中先后牺牲;(在相应的位置盖住)剩下的领导人都卷入了天京变乱中。变乱的焦点和起点是洪杨之争。洪秀全借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盖住)但韦昌辉在执行中肆意滥杀,继而被处死。(盖住)接着,石达开主持政务时被洪秀全猜忌,于是负气出走,在四川大渡河边全军覆没。(盖住)

3.影响(板书)

师:经过这场变乱,领导层就只剩下洪秀全一个人了。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此时,洪秀全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并封为英王、忠王,封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复合投影)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小字来了解这三位将领。

生:(阅读教材)

师:这三位将领中陈玉成、李秀成年轻有为;干王洪仁玕的政绩则在于,他提出了很有名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投影:《资政新篇》书影)《资政新篇》提出的改革方案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外交各个方面。

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六、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板书)

师:太平军在这一阶段进行了哪些斗争?请阅读第25——26页有关内容,同时在书上做出标记。(准备《太平天国后期斗争形势图》)

生:(阅读并思考)

师:请一位同学用概括的语言,以标题形式将几次重大斗争写在黑板上。同时,请同学们在地图上迅速寻找涉及的地名。

生:(按要求在黑板上写出这一目的几个子标题,其余同学阅读地图)师:(修改并讲解)1. 破江北大营。2. 三河镇大捷。3.破江南大营。4.上海战役 5.安庆保卫战

6.天京保卫战(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板书)

太平天国运动距离今天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它留给我们后人很多很多的思考。现在再来看历史上的这一幕,我们应如何来评价呢?

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性质(板书)

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请同学们看第27页注解。史学界有三种观点。思考一下,你同意哪一种观点。注意,你的观点必须以史实为依据。在这里给一个提示,性质的判定可以从斗争目标、纲领、口号、任务、成果等方面来考虑。同学们的见解不同可以辩论。

生:(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各派一名代表进行辩论)

师:(适时停止辩论)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我们现在不做统一的界定。只要能够以史实说话,且你的史实能够与论点一致,那你的观点就能立住脚。现在看来,不管哪一种观点,大家能够达成共识的是这场运动是农民战争。即以农民为主体的,由农民来领导的战争。有了这点共识,我们再分析其失败原因时就容易一些了。

2.失败原因(板书)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材已经做出了分析。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并作出标记。

生:(阅读并作标记)

师:从书上的分析你能否看出,分析某一事件的原因应怎样入手? 生:(思考并做答)

师:分析原因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也就是书上提到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我们先看主观方面。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其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一起找一找局限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思考并作答)

师:(归纳)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我们上节课所分析的《天朝田亩制度》。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局限性(狭隘、保守、自私、分散)。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在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没有建立先进的政权组织;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和保持内部团结。

失败的主观原因之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后,北上途中打了许多胜仗,但却弃地不守,得而复失。打到天京后,太平天国手里就只有一个天京了。各地反动统治重新恢复,严重威胁着革命政权;再如前面分析的北伐失败原因也属战略上的失误。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太平天国内部存在许多弱点,可是它所面临的敌人除满族贵族、汉族地主外,还有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遇到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这些反动势力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他们对农民战争的敌视却是一致的。这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

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尽管如此,太平天国在历史上的功绩却不可抹杀。

3.历史功绩(板书)

师:教材将反封建作为首要的历史功绩。你们对这一点怎样理解? 生:(思考并回答)

师:(归纳总结)因为推翻封建统治是历史的潮流,而太平天国在很多方面都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反动统治的根基,猛烈地冲击了当时的封建经济制度。太平天国革命是顺乎历史发展要求的。所以其反封建性是首要的历史功绩。

反封建的同时,太平天国又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一找相关史实。

生:(翻阅教材)

师:(总结并引导)开展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是反抗的一个重要内容,前面在讲上海战役时曾经谈到过。除了武装斗争外,还有没有其它斗争的形式?(投影。材料“太平军占领宁波后,1862年英商怡和洋行档案中记载:连一箱鸦片都没有卖得出去。”“英商满载生丝的轮船经过角直镇,不肯向太平天国税局纳税,被扣压。英国领事强为干涉。太平天国提出抗议:太平天朝定制,商货经过税局,有一定之税金,今贵国商人之行为,既违定制,而贵国官长强为干涉,于国际交谊甚不合。特此告之。”)

生:(阅读并思考)

师:从材料中能看出太平天国在对外贸易时所持什么态度? 生:(思考并回答)

师:(归纳小结)太平天国主张对外通商,平等贸易,否认外国侵略者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在中国的侵略特权。太平天国一方面严禁鸦片贸易。当鸦片贸易的消息传到香港、新加坡、英国等地后,鸦片贩子哀叹:“上等鸦片不断跌价!”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规定外商货物同样交纳税金。这样,外国侵略者原想把中国变为第二个印度的企图破产了。

无论是武装斗争,还是经济斗争,太平天国都使侵略者强烈感到中国人是不可侮的。太平天国坚持正当贸易,反侵略,以及维护民族尊严等主张是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

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还在于对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的影响。同学们所熟知的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从小就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并以洪秀全第二自诩。

太平天国提出的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一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进步意义。它所主张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对后人具有启迪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还具有世界意义。请同学们回忆世界近代史上,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其中哪几次起义影响较大?

生:(回忆并作答)

师:这几次起义中,又以太平天国运动的规模最大,坚持时间最长,参加群众最广泛。这些斗争虽然缺乏联系,但反对的却是共同的敌人——欧洲资本主义的殖民势力。太平天国和这些国家的革命斗争互相影响,互相推动。

至此,我们对太平天国革命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图书馆去阅读有关书籍。其中有一本书值得一提,就是上海上民出版社出版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这部书提供了有关太平天国的比较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呤俐是当时一个少有的“不顾个人利害并且怀着博爱精神来研究广大中华帝国的幸福和前途的欧洲人”。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这场伟大农民运动,或许你会有更新更客观的认识。师:今天课后的练习内容是请同学们据自己的认识和逻辑思维方法设计一个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结构图。形式不限,但要让别人一下就能看清知识的脉络,了解这一运动的概况。

课后记:

审定意见:

本教案质量较高,可以采用。

上一篇:现代舞教学目的下一篇:餐厅设计开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