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美育

2024-11-18

思想政治教育美育(通用8篇)

思想政治教育美育 篇1

摘要:美育和思想 政治 教育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目标相同,情感相通,内容 相融;侧重点、性质、手段与 方法 又有所不同。作用上相互渗透,共同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担当着重任。关键词:高校;美育;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一、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1.目标相同,两者根本目的都是“以人为本”,培养又红又专“四有”新人。高校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审美的人”,中心任务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 规律 ”。它注重培育大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的能力,培养学生和谐、美好的情感,从而达到个性自由全面的 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在阶级、政党或 社会 集团的政治目标指引下,使大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接受和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想意识,并自觉地用于指导实践的教育活动,起着导向和动力的作用uj。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 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具有 科技 文化素质和科技创新精神的新世纪高层次优秀人才为根本目的,以帮助和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 科学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由此可见,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在目标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按照美与善相统一的要求,塑造理想的人格。两者都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都对大学生的 学习、生活产生重要 影响,都是为了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都共同统一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这一根本任务之中。2.情感相通,二者的情感因素是一致的,“感人心者,莫过于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审美教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浓厚的情感性,它以事物的魅力去刺激人的心理和情感,通过具体、生动和可感的形象去打动人、感染人,使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其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样,思想教育也需要情感因素,马克思主义向来重视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认为思想教育不仅要从根本上提高人的水平,还应十分重视情感的陶冶,只能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特别是思想教育中要解决的 问题,不只是思想认识问题,其中很多是属于情感方面的。需要通过语言的疏导、形象的感染和行为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使其立场、观点向正确方面转化。3.内容相融,二者都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美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高校美育的内容是通过对各种 自然 美、社会美、艺术 美的实践和感受,来培养大学生感受、鉴赏和创造美的激情和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美丑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导向和动力的作用。二者都在人的思想意识、道德方面发挥作用,其教育内容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统一于全面教育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样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根本任务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1.侧重点不同。美育是一种偏重于发展个性的教育,其基本价值在于:满足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需要,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使个体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协调发展,让生活更富有诗意、更富有情趣、更富有创造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共产主义科学理论为思想武器,解决大学生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要求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是偏重于社会整体性的教育。2.性质不同。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从总体上来说,都是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相协调的教育,但就具体教育形态而言,有所不同。美育偏重于感性和情感,美育固然离不开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形式法则,但其更加注重美感的体验和美的欣赏,它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给人以美感,通过美感打动人的情感来实现其教化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偏重于理性,是以政治思想为核心和重点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人们往往通过理解概念、合理判断、推演逻辑等理性思维方式,来接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3.手段与方法不同。美育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自由性,让受教育者成为审美主体,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得到情感的升华,即使是欣赏令人痛苦万分的悲剧,也可以获得一种相对超然的美的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则不同,“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这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不会自发地在人们头脑中产生,而必须由教育者从外部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去,教育对象往往处于受动的位置,有时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实施,还会采用耐心说服教育与严格的组织纪律相结合的手段来进行。从中可得出这样的结论:美育是自主与引导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灌输与接受的结合,美育不带强制性,思想政治教育则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思想政治教育美育 篇2

一、美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背景

笔者通过对重庆市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显示, 许多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关心, 不重视, 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无收获和无所谓学不学的占到63.8%。个体意识越来越强, 道德观念的复杂化,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在大学校园内的典型体现。

二、美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影响着其今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而美育是和人生观、价值观息息相关的, 将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根本目的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空中楼阁, 总是漂浮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美育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必由之路, 在大学生人格养成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三、美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1. 构建具有美育特色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包含校园建筑、雕塑、室内外环境设计等, 这些是体现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 它们能给学生提供最直接的感受。以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新校区为例, 在坡地梯田景观的原型之上, “荷塘—稻田—鱼塘—溪流”的和谐生态系统逐渐成形, 与自然融为一体, 既为校园增添了自然的人文景观, 也给在校学生以美的享受。

2. 培养具有美育观念的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骨干力量, 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核心力量, 学生干部队伍工作的得力与否, 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个学生队伍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因而, 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干部这个群体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 明确美育的目标, 进而让他们去影响更多的同学。

3. 将美育引入课堂教学

一方面, 学校需要开设各种艺术课程, 培养学生的美育认识。另一方面, 也需要对传统的教学知识和手段加以创新, 如用类似“群文阅读”的方法来进行美育教学, 改变教师单位时间内滔滔不绝地“讲”的现状, 将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 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领悟美。

4. 开展美育类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各种与美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社团活动, 使参与者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意识, 加强修养, 陶冶情操, 提高觉悟。在社会实践环节, 鼓励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协会”等公益组织活动, 通过走入社区、小学、敬老院等方式为他人服务,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愉快和成功, 进一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念。

5. 美育的媒介宣传

当下BBS、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博客等新形式的宣传相比传统的媒介方式更容易让广大学生接受美育教育, 因而可通过新媒体宣传, 开展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更能有效地提升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如最近微博里关于“筷子”主题的公益视频, 感染了许多人。通过类似美文、美图、正能量的视频的形式, 能较好地实现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作为高职学生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已迫在眉睫。只有德、智、体、美相互渗透, 以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提升美育素质, 才能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 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 但其工作却相当难做, 尤其是在当代大学生思想多维度发展的条件下,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实施难度加大, 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大学的发展要求。本文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背景, 以高职院校的美育载体为研究对象, 为高职院校利用美育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找到更佳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职,美育,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要性

参考文献

[1]王德胜.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刘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思想政治教育美育 篇3

关键词 蔡元培 美学教育 认识功能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当今高校音乐美育教育是人文艺术学科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与教学相结合的一门教育學科。高校中的音乐美育教育,必须要体现时代性和现代音乐教育特有的美学品质。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针对当前美育教育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和相关课题展开讨论和研究,才能通过音乐美育教育这一途径,使人们能得到高尚的审美教育,并不断提高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修养。

一、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与美育实践

蔡元培是我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开创者,他首先提出了“美育”,将之提到了与“科学”同样重要的地位,并以美育为桥梁,实践救国的信念。他认为音乐美育教育可以陶冶情操,也是科学进步的动力。因此,他发起组织了我国第一个以“研究音乐,发展美育”为宗旨的北大音乐研究会,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份专业音乐杂志,他还成立了丝竹改进会、西洋管乐队。后来在肖友梅的倡议下将音乐研究会改为音乐传习所,一面研究西洋音乐,一面研究传统音乐,集教学、研究、表演为一体,并聘请刘天华等一批音乐大师担任教师,揭开了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新篇章,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肖友梅认为:中国艺术教育之发展,全靠蔡赖蔡元培先生振发,而音乐教育被重视尤赖蔡元培先生之倡导。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各高校发起和组织了各式各样的音乐学会,积极倡导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在那个时候开始走上了科学与美育相结合的道路,这一结合与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有着深刻的渊源。今天的许多有识之士仍然在追求实现他的教育思想的道路,如果说当时蔡元培先生追求的是一条教育救国的路,那么今天,我们追求的则是教育强国理想的实现。

二、高校音乐美育教育的现状和挑战

为了说明现实中音乐美育的特性和功能是如何被遮蔽如何被忽略的,我们必须对音乐教育的功能进行重新认识,概括起来讲就是音乐美育的功能主要是指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当这些功能与音乐教育的各具体环节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我们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重视的往往并不是音乐的审美功能,而是音乐的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也就是说,音乐教育的功能同其他艺术教育的功能的本质没有区别,所不同的仅仅是表现手段和所借助的媒介不同。

新时期音乐美育的教育,应当体现出现代音乐教育特有的美学品质,不论是作为现代音乐教育的学术探讨,还是相应的改革探索,又或者是音乐教育的具体实践,都无法回避美育的时代性因素。通过音乐教育这一途径,对人们进行音乐美育教育,不断地提高人们的音乐艺术修养,是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一个最根本的目标。但是现实情况却是,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美育教育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就音乐教育中的美育而言,除了普遍存在的制度性问题外,还存在着教师教学、音乐教育功能和学科设置等方面的问题,正是在这些方面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我们知道音乐教育一旦偏离美学因素和不重视对美学功能的发掘,音乐教育就无法从根本上获得积极、健康、有效的发展。

从严格意义上说,音乐教育中的美育功能的范围要宽泛得多,它不仅是指音响的艺术因素,同时还包含同美学领域相关的一切要素。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音乐艺术概念正在不断地接受新的音乐潮流的挑战。而且,新音乐艺术越来越有取代传统音乐艺术的趋势。也就是说,现代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将越来越以激发人的感官功能为主要目标。由此引发的问题就显得更加明显,音乐美育中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而美学特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贯彻,又致使音乐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滑向边沿。

三、对高校音乐美育教育的思考

高校音乐美育教育要考虑音乐艺术的特点,定好位置,音乐美育教学研究的是音乐学科的教育,是以学校为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有统一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这些决定美育教育的性质、方向与形式,体现了整个美育教育的共性,由此阐明和揭示了美育教育的普遍规律。所以,高校音乐美育教育不能违背音乐学科的本质特性,高校音乐教育以美育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旨在通过音乐艺术教育,改善长期以来高等院校专业口径狭窄,过分追求专业知识,人文教育薄弱等缺陷。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广、有着完善人格魅力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高校音乐美育教育不仅需要注意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更应注重知识性、创造性的融合。高校音乐美育教育的特殊性在于:高校音乐美育教育应注重审美欣赏和创造的精神渗透,并将音乐审美教育渗透到其它课程中去。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更理性,在各方面也更加成熟,这也决定高校音乐美育教育更应理性、要求包涵的文化内涵更深,这是高校音乐美育教育的重要特点。

高校音乐美育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批判的创新精神,其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正确音乐价值观。高校大学生思想已经比较成熟,对人生、对社会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显示自我的价值。因此,高校音乐美育教育不仅应用前瞻性的教学观念,了解国际国内的音乐和文化信息,了解国内外的音乐文化动态。还要重新学习蔡元培先生的音乐美育教育思想,将他的音乐美育思想与当前的音乐教育思想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对当前音乐美育教育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推动我国高等音乐美育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修养,得到正确的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四海:《蔡元培的音乐教育思想》.《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邱正伦:审视现代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

走向峰巅的西方近代美育思想 篇4

西方中世纪文化既是古希腊文化的继续,又是它的反动。所谓“继续”,是因为基督教的理性精神同希腊的至善主义的理性精神有其相承的一面;所谓“反动”,是因为基督教的理性是以神为本的文化精神,而希腊理性在其实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中世纪的神本精神漠视尘世生活,抑制人的个性,把人性“归到神的怀抱”,因此它阻碍了人性的发展,也抑制了美育思想的发展。

西方美育思想的真正发展,是在文艺复兴以后。“人的觉醒”使人的问题真正成了西方文化关注的中心,特别是成了哲学研究和观察的中心。其间,对人性“自由”的理性思辨和不同解说,已不是希腊文化精神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人的本质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经历了正――反――合的逻辑过程,在德国古典哲学那里达到了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高峰。西方美育思想的发展正是伴随着“人学”的这种历史发展,同样也走向了自己的峰巅。

一、追求理性自律的美育

走出中世纪的西方,在反对宗教神学,高扬人性的道路上,行走着两派相反相成的“自由”伴旅,一派把人性的“自由”看成是主体固有的、自我肯定的理性自律,以反对中世纪那种神赋的、自我否定的基督教理性他律;一派把人性的“自由”看成是与生俱来的、属人的感性自然,以反对中世纪那种神赋自由的虚构理念。就二者对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立场而言,它们无疑都是进步的、革命的。而就二者对人的本质的思考而言,它们却体现了截然有别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因此在构建生命美的美育问题上,也显出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主张。按照哲学史的习惯说法,我们可以把前者称之为理性主义的美育,把后者称之为感觉主义的美育;或者把它们分别称之为追求理性自律的美育和追求感性自然的美育。

追求理性自律的美育,主要体现在培根、笛卡尔、斯宾诺莎、霍布斯等哲学家的思想里。严格说,这些哲学家很少或根本没有直接谈及美育问题,但这仅是一种外观表象。如果我们站在现代性的高度,把美育看成是人的生命美的构建,那么,可以说,在他们所论及的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自由与必然等关系的学说中,恰恰包含着对美育的更加深刻的理解认识。

理性主义哲学,从其本来意义上讲,也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烛照的产物,因此,把“自由”看成是人性的本质,看成是一种完美的人性,实在是出之必然的事,如笛卡尔说:“我们的意志的自由是自明的”,“人之能借意志自由动作,乃是一种高度的完美性质。”[1](P15、14)这种把自由人性看成是完美人性的思想,是理性主义哲学能够蕴含着美育思想的基本前提。

不过,对人性的自由,不同的理性主义哲学家说法不一。培根认为,自由是对自然的支配,而“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即要认识和研究自然的“形式”或规律。笛卡尔认为,人的自由首先要求有独立自主的理性能力。斯宾诺莎认为,自由是人的本性对事物必然性的理性把握。霍布斯认为自由就是没有阻碍的状况……他们的出发点有异,因而解释不尽相同,但是可以看出,自由来自理性,理性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才是那种具有所谓“高度的完美性质”的自由,却是他们的一致之思。理性主义不仅对人性自由的认识是一致的,而且在如何实现人性自由问题上亦如出一辙。他们普遍认为,实现人性自由的最有效途径是人的理性“自律”。可以说,正是这种理性自律中包含着理性主义关于美德、幸福的人、自由的人等如何构建的美育思想。

理性主义强调和重视人的理性价值,但并不是一般地否定人的感性方面的事实。如笛卡尔把作为主体的人分为完全不同的三个部分:肉体机器、情感(情欲)和理性(天赋观念和观念的抽象)。其他理性主义者的认识亦大同小异。在此前提下,他们普遍认为,在主体中存在着灵与肉、理性与感性的对立。由于这种对立,亦即由于放纵的情欲或摆脱理性的肉体的存在,才使人坠落到仅为情欲自身的享乐之中,从而丧失自由,不能成为幸福的人。笛卡尔说,最大的情欲能够最大地享受生活,但随之而来的是向痛苦的转化,陷入最大的痛苦。总之,越是丧失理性而情欲越大,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因此说,情欲的道路是一种虚幻的、极其有害的道路,情欲的放纵是人性自由、人生幸福、个人美德的阻碍。要克服这种阻碍,使人性自由,唯有理性的“自律”。笛卡尔讲道,正确地运用理性,哪怕是在极为悲伤和异常痛苦的情况下,也能感到满足。斯宾诺莎甚至认为,理智控制的情感即理智的爱才是上帝对自由本身的爱,才是最高的爱。于是他们用不同的语言,表述了自由来自理性自律的相同思想。笛卡尔说,要像调整机器一样,让理性调整人的感情、行为。斯宾诺莎认为,心灵的自由要靠理性扫除情感的“阻碍”。至于培根,他讲过“知识就是力量”,可以说其中同样包含理性自律的内涵。总之,“自由人,亦即纯依理性的指导而生活的人”[2](P206)。

上述理性主义的思想于美育的意义在于,第一,他们提出了完美的、幸福的、或曰自由的人性不仅包括人的理性的构建,甚至理性居于这种人性构建的核心地位。人自身的审美构建就是指向这种理想的自由人性,因此这种构建就绝非是一种纯然感性的经验行为。第二,他们所说的理性通常是在个体与类(或文化)、个人与自然或社会的对立范畴中提出来的,因此作为实现自由人性的“理性自律”同样有着广延的内涵,诸如对自然的认识、对人类文明的把握、对类生命及社会的理解,都属于“调整”“情感”,“救治情欲”的理性。当然这些“调整”不尽然属于美育,但构建生命美的美育离不开这种理性调整,或者理性融会于美育之中,或者以理性为构建生命美的内在依据,却是必然。

二、追求感性自然的美育

文艺复兴运动,确切说是人文主义运动。“人文”又译“人性”,它是针对中世纪宗教神性提出来的。所谓“文艺复兴”,实质是借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人本文化精神,反对神秘主义、禁欲主义的神本文化精神,提倡一种新的即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精神。这种人文精神的精髓便是对现世人生的重视,把个性自由、人生幸福,甚至感官快乐看成是人性的理想。《十日谈》的作者薄卡丘说:“只有丧失人性的家伙”,才不懂得爱情,不懂得美。宗教改革的著名领袖马丁・路德也说:“谁若不爱美酒、女人和诗,他就终生是个傻瓜。”他们道出了这个时代的文化主题:自由或幸福的人性就在人的天性或感性自然之中。这种“人的觉醒”,可以说是古代希腊“酒神精神”的觉醒,但又远比“酒神精神”来得深刻、动人。它作为西方近代文化精神的一翼,终至在理性主义之后,于18世纪羽化为对人性自由的感觉主义哲学思考。追求感性自然的美育便包含在这种思考之中,其主要体现者有洛克、爱尔维修、夏夫兹博里、卢梭等。这些人是哲学家,有的同时也是美学家,因此他们较之理性主义者有着更多、更明确的美学意识。

感觉主义在认识论上认为,人的全部观念都依赖于“经验”,感觉经验是人获得一切知识或认识的惟一途径,因此感觉或经验比理性更重要。这种认识,其实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被提了出来,如特勒肖就曾说到“思维不如感觉”[3](P82)。在本体论上,他们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4](P6),这种“自由”不是超验的,而是现实的。它既不是虚假的上帝赋予,也不是理性自律的结果,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人的自然天性之中。休谟说:“人的行为最终目的绝不是出于理性,而是完全依赖于与人的智力毫无关系的人的情感

和爱好。”[5](P397)爱尔维修说:“人的自由,在于他能自由行使他的能力。”[6](P221)这种自由观,走出了“理性的幽室”,推翻了关于人的虚假概念,找到了人性理想的一个新的着落点――人的感性自然。

对人的感性自然,他们的说法不尽相同。他们或者把人的感性自然看成是感觉、情欲,如爱尔维修;或者把人的感性自然看成是人的自然天性,如夏夫兹博里、卢梭。但其基本倾向是一致的,即感性自然不是先验的理性。感觉主义美育思想值得重视的地方是,他们把充分自然的人视为自由的人,进而又把这种感性自由的人视之为是一种伟大的人、审美的人。比如,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物质生物,而人的感觉能力就是感情,是具有目的本身意义的情欲,因此有感觉的主体才会有对美色的`喜悦和爱欲,才会以其感觉享受生活的文明而快乐,而不产生商人的利益概念。有人评价说,“在爱尔维修那里,一个有感觉的主体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审美概念。”[7](P409)这应该说是个确切的事实。同时,爱尔维修还认为,情欲是人的生命活力所在,他说:“在精神世界中,情欲具有运动在肉体世界中所具有的同样的作用。运动创造、消灭、保全、复兴着一切,没有它一切都将是僵死的;情欲则复活着精神世界的一切。”[8](P468)充满情欲的人是历史的伟大表现,他比常人看得远,能够看出平静的外表后的无形运动。具有一般理智的人与那些为伟大的情欲所激励能够做出卓越成就的人是不同的。因此,在爱尔维修看来,感觉能力才是人性自由的标准,有感觉的,充满创造情欲的人才是从理性中解放出来的自由人。夏夫兹博里是从人的天性出发,但同样把他笔下的人,描绘成“具有审美感觉的人”[9](P419)。这种主体人以其内在力量的高度和谐,以其“清晰的内感觉”,在对自然的秩序的审美掌握中,同时掌握人的天性。在这里无须超验的中介,主体便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自由。可以看出,感觉主义的自由人性比理性主义的自由人性有着更广阔的视野,显示了一种更富人性的人的解放的思想内涵。

追求感性自然的美育,其理想追求便是上述那种感性自由的人。他们认为实现感性自由的途径方法,与理性主义恰成反对。首先,他们认为达到感性自由不是靠君临于具体个人之上的先验理性,甚至不无偏颇地说:“没有比那些受过许多理性教育的孩子更傻的了”,而主张“以天性为师”,“天性的最初的冲动永远是正当的”,因此应该“成为天性创造的人”,(卢梭)这一思想体现在人的本体意义上,便是认为应当追求“跟随自然的事情而来的美”,反对违背人的自然天性的矫饰美。体现在教育上,便是主张与人的天性自然相适应的直观感性教育,甚至像卢梭还提出了以“率性发展”为原则的消极教育。其次,强调艺术在实现感性自由中的价值意义。如夏夫兹博里认为,人的天性也属于自然,他同自然一样是有秩序的整体,同时,人作为艺术家是自然的摹仿者,艺术则是自然的典型化的镜子,具有未来的属性,既是对现存世界的批判,又是未来世纪的助产士。他把天帝和大自然视为一体,认为这是“最高的艺术家”,而现实世界的艺术家是“第二创造者,宙斯之下的普罗米修斯”,当然也是“真正的大师和创造者”[10](P32),这就是说,在人与自然之中,在通往自由的道路上,最根本的中介是感性的艺术。第三,感觉主义者同样地看到并关注个体与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认为感性的自由需要在二者之间的和谐中实现,但是他们不像理性主义那样主张以类、社会或文化的理性来“克制”个人的情感,以达到和谐自由,而是认为应当张扬个性,拯救社会、改造文化,而不是抑制情感。这一点在爱尔维修,特别是卢梭的“反文化”思想中表现得极为强烈。如卢梭强烈而尖锐地抨击理性、社会、文化,说“理性趋于完善”,整个人类却“败坏下去”[11](P109);“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天边升起,德行也就消失了”[12](P7),又说:“习惯于社会生活的人,永远不是他自己”[13](P419)。在这方面,其思想的深刻意义是他们指出了造成人性的扭曲、心灵败坏的根源在于以阶级对抗存在着的社会文明,表露了关于人性“异化”的最早观念,为科学的美育思想找到得以发展的现实理由。

三、弥合人性分裂的美育

应该承认,追求理性自律的美育与追求感性自然的美育,都有其各自的合理成分,但也显而易见,二者也都有其各自的偏颇和片面性。正因如此,像狄德罗,甚至像感觉主义和理性主义中的一些明智者,也都关注到了感情与理性如何达到和谐统一的问题。不过,这方面最早做出卓有成效的探讨的,还应该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他吸收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哲学思想,企图克服它们各自的片面性,把它们结合起来。这种探讨尽管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二元论的哲学基础上,但其探讨富有意义的成果是认为“自由概念应该把它的规律所赋予的目的在感性世界里实现出来”,从而把情感机能或审美判断看成是沟通自然界的必然和精神的自由之间、悟性和理性之间的过渡桥梁。康德的思想极大地启示了席勒,也正是在康德思想的影响下,席勒提出了用美或艺术来弥合人性分裂的美育思想。

席勒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以自由为条件的,因此应该成为“完整的人”。这种完整的人,既不是感性的,也不是理性的。他说:“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并不停留在仅仅是自然所造成他的状态,他能够凭借理性回过头来再踏上自然所期待于他的途径”。“理性要求统一”,而“自然要求多样”,完整的人,一方面要“以不朽的良知把理性的法则印在人的身上”,另一方面,“不绝的感情”又要“印下自然的法则”[14](P138、141)。在他看来,单纯感性的人或单纯理性的人,都是畸形的,不正常的,是“异化”了的人。从现实看,他提出人有两种“本能”或“冲动”。一种是“出自人的物质生存或出自他的感性的天性”的“感性冲动”,一种是“出自人的绝对生存或出自他的理性的天性”的“形式冲动”。感性的人和理性的人便分别来自这两种冲动。要使人成为完整的人、自由的人,就应当寻求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这种冲动,既不同于感性冲动,又不同于理性冲动,但却介于两者之间,可以使“两种冲动在人身上同时起作用”。只有在这时人才是完整的、自由的。他说:“同时获得这二重经验,他既自觉到他的自由,又感触到他的生存,他既能够感觉到自己是物质,又能够认识到自己是精神;那末,在这样的情形下,惟有在这样的情形下,他对自己的人性才有彻底的直觉”,即达到“人性的理想”或人性生存的“高峰”――在“时间的长河中能够逐渐接近,但永远没有达到的无限境界”,既能够“通过有限的存在寻求绝对的存在”,又能够“通过无限的存在寻找有限的存在”,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的完整的“充分意义的‘人’。”[14](P165-173)那么,“游戏冲动”又是什么呢?在席勒看来就是美或艺术。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美其实是这两种本能的共同目的”,只有靠美和艺术才能创造游戏冲动,才能弥合人性的分裂,“使人的二重天性一起发展”,实现人性的完整、自由。因此,他说:“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在上述思想的基础上,席勒构想了一个“审美的王国”。他说:“唯独美能够造福于全世界”,并描述道:“在审美的王国里,一切事物,甚至使用的工具,都是自由公民,他们同贵族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在那里,人

们的仪表风度不是无精打采地摹仿外国风尚,而是服从自己的优美天性的支配;在那里,人们可以勇敢坦率地问心无愧地经历过最复杂的环境,既没有必要侵犯别人的自由以维持自己的自由,也没有必要牺牲自己的尊严以附庸风雅。”[14](P224)可以说,这是一种幻想中的乌托邦。尽管如此,席勒的美育思想还是西方美育思想发展的最高结晶,其中包含许多积极的合理的成分,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这些积极的合理的成分主要是:

(1)对近代社会人性“异化”的分析。席勒对人性的先验分析,应该说基本是主观主义的,但对人性的现实分析却显示了极强的客观真实性。他认为由于分工的局限及其必然性,致使“人性的内在统一也就必然分裂”,所以他说,现在,“国家与教会分裂、法律与风俗分裂,享乐与劳动分离、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和报酬不相符。人既然永远被桎梏在全体中的一个很小断片,他自己也就只能成为一种断片;耳朵永远只听到他所旋转的飞轮的单调的噪声,他就决不能发展他的谐调;他不但不能在自己的性情中打下人性的烙印,反而仅仅成为自己的职业的标识,自己的学科的标本。”[14](P147)当然,席勒很难揭示这种异化现象的实质和根源,但他认为“异化”就是对美的否定,因而使其美育思想包含着积极的人道主义精神,如他所说:“唯有他是充分意义的人时,他才能游戏;唯有当他游戏时,他才是完人。”[14](P178)

(2)对艺术在美育实施中的作用的强调。在席勒那里,美即艺术,美感教育即艺术教育。他继承了康德的思想,认为真正的艺术是自由的,现实失去了的人性,而在艺术中却保留了人性的完整自由。他说:“人性已丧失了尊严,但是艺术拯救了它,并把它保存在意味深长的金石里。”就像“真理的写照恢复了真理的原型”一样,“高尚的艺术比高尚的自然更能垂久”,它甚至在真理之前,就使得“人性的高峰已经是灿烂夺目”了[14](P156)。所以,他认为惟有艺术家才应担负起美育的任务,并要求艺术家要像替父报仇的希腊英雄俄瑞斯特那样,以战斗的姿态担负起改造被时代异化了的人性的使命。

席勒的美育思想是丰富的、深刻的,但其乌托帮的性质也是明显的。他脱离人的社会历史性,脱离对人的全部社会活动,特别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的科学考察,抽象地谈论人性的完整、自由,并把实现这种完整自由的人性全部地归于单纯的美感教育,在本质上不能不说是在良好愿望下产生的一种主观幻影。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应看到席勒的美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之前的西方美育思想发展的一个峰巅,是人类美育思想史上一笔极为珍贵的财富。

收稿日期:2002-10-15

【参考文献】

[1] 笛卡尔.哲学厚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2] 斯宾诺莎.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3] [苏]В.В.索柯洛夫.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 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5][7][9] [苏]А・古谢伊诺夫 Г・伊尔利特茨.西方伦理学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6] 爱尔维修.论精神[M].孙月才.西方文化精神史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8] 洪谦.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0] 夏夫兹博里.独语[A].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1]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12]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3] 卢梭.卢梭论文集[C].转引自〔苏〕А・古谢伊诺夫Г・伊尔利特茨.西方伦理学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美育教育论文 篇5

成才先要成人,而审美和人文素养是成人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的衡量指标。缺少审美素养,人会变得越来越世俗、低俗;缺少人文关怀,人会变得越来越隔膜、冷漠。如果美特别是内在美被轻视,我们怠慢的不是思维的深度,而是民族的灵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文献中对于美育谈得最具体的一次。它对美育定位准确,非常有针对性,为我们今后改进美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影响也必将是深远的。

美育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界对美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已经形成共识;美育研究、美育理论、美育实践都有了较大发展;教师对于美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也不断得到提升。同时,由于一些人在艺术教育方面的过度专业化和极端功利化倾向,加之在观念上又往往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这就会产生有些学生的艺术专业和职业能力增强了,反而在审美和人文素养方面趋于弱化或缺失的现象。艺术教育的发展并没有同美育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二者有时不仅不成正比,反而是成反比的。这就表明我们的美育,特别是美育教学在一定范围内出了问题。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一要求把美育明确定位为素养教育、通识教育,而非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定位为以人为本位的情感教育,而非以技术为本位的单纯的知识教育。这无疑对改进美育教学,让艺术教育类通识课程回归美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这一要求还指明了改进美育教学的目标。审美素养是脱俗的、纯洁的,人文素养是入世的、为民的,因此,“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意味着改进美育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育以脱俗的态度入世的人,即培育以纯洁、高尚、先进的价值目标和情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利人和为民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从而为社会进步发展做出贡献的人。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坚持和践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一对于改进美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呢?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动人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得以纯洁化和高尚化。美育主要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灵的教育。在我们的美育教学中,美育发生作用的机制或效果是“感动”,是“动之以情”。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当好这个角色,美育的实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教师走进学生情感世界或心灵世界的捷径。所以,美术课的色彩、音乐课的音符、语文课的文字、历史课的记忆,都应是富有动人的情感的,而非单纯的技巧和知识。美的特征之一就是动人性,就是能感动人、打动人;不能动人,就没有美,也不会有美育。

那么,我们以什么来打动人呢?或者说我们要使受教育者发生怎样的情感变化呢?美育应以纯洁和高尚来打动人,使学生的情感纯洁化和高尚化。法国美学家库申说过:“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让美把丑与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无疑,这也正是美育的规律。

由于一定范围内社会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倾向,一些学生的情感常常背负了许多成人世界中世俗的东西,比如被功利目标所支配的东西,使情感功利主义化了,世俗化、庸俗化了。甚至生活中一些高尚的人和事,在一些人的眼中,也成了功利的了。因此,美育就是去世俗化和功利化,把情感从资本和欲望的冰水之中打捞出来。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就是说审美可以把人从各种世俗束缚中解脱出来,超越出来,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自由。美育教学应该是开放的,让生活美、自然美走进课堂,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生活中处处有美育。教师应更多地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开展美育。鲁迅先生《一件小事》,描写一个人力车夫,车把挂住了一位衣服破烂的老女人被风吹起的衣服,老女人慢慢倒在地上说她“摔坏了”。或许是真的摔坏了,或许只是她“装腔作势”,人力车夫不理会这些,毫不犹豫地搀着她的臂膊,一步一步向前面的一所巡警分驻所走去。这就是生活中的美,鲁迅先生当时的感受是“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情感在车夫的美面前被净化了,被纯洁化、高尚化了。

现代化的多媒体视听教学手段,使自然美进入课堂已经不是一件难事。“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自然美对于情感的陶冶和净化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一片蓊蓊郁郁的森林,世俗的眼光就是以商业价值为中心的木材商人的眼光,而纯洁或纯粹的眼光,则是排除了自我野心的诗人、艺术家的眼光——真正的审美的眼光。不难想象,对于森林,木材商人欣赏之后是砍伐;而诗人、艺术家欣赏之后是珍惜和爱护。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就是要养成他们纯洁化和高尚化的情怀和眼光,让高尚和纯洁成为他们人生的基本前提。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深入的课堂教学,培育学生关怀人、关心人的情感与情怀,使其情感世界得以更好地社会化。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就是关怀人,关怀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理想。它要求美育教学要着重培育学生关怀人、关心人的情感倾向,养成他们以人为本的价值情怀。

这就要求美育教学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中心,培育学生仁爱友善的价值观取向。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上朝回来后,首先问伤到人没有,在得知人没有受伤后,又问马怎么样,根本不去询问马厩被损坏得怎样了。这就体现了孔子关怀人、关怀生命的仁爱之心。课堂教学应从这样的素材中深入挖掘它们的美育意义。

人的发展趋向是改进片面发展,实现全面发展。关怀人主要就是关怀人的发展不足或发展缺失的方面,以这种关怀促进这个不足或缺失的方面的弥补和建构。比如,想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就需要我们更加关心那些社会上的“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关心社会上最基层的劳动者。这就是我们的美育教学所要实现的人文素养。有了这样的素养,我们才会有现实的人道主义的操守,才会在实践中为着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工作,从而也才会成为一个在一定意义上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人。在美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其关键在于情感的社会化。情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美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情感社会化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与前提。情感社会化程度低下,情感往往容易扭曲变形,甚至形成自私、偏激、褊狭等不良性格,难以以有益于社会的方式融入社会,更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美育教学所促成的情感社会化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美育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与社会相和谐,它能够推动形成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情感品质,跟其他人和谐相处。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第二十七封信中写道:“只有美才能赋予人合群的性格,只有审美趣味才能把和谐带入社会,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建立起和谐。”美育使人和谐地融入社会,并因而也使社会更加和谐。第二个方面是情感作为一种动力对具备这样的情感的人的行为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进而对社会进步发生积极的影响。正如蔡元培所指出的,美育陶养感情的目的,在于使感情变得强大而深厚,并以之来推动人们“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进而推动社会的革新与进步。

应该说,人文素养体现在人身上的往往是一种内在美,或者说是心灵美。外表的美,容易被人发现和捕捉,而内在美则需要更高的思想修养与精神境界去把握。美育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外在美、形式美,但更应侧重的是对于内在美的揭示和培育。只懂得欣赏财富或权力所装饰起来的富丽的光彩,不懂得欣赏劳动或汗水凝结起来的素朴的荣光;只懂得欣赏白云,却不懂得欣赏黑土;只注重养眼,却不注重养心;只知道周迅的表演,却淡忘了鲁迅的呐喊„„内在美被轻忽,我们怠慢的不是思维的深度,而是民族的灵魂。这些显然不是我们所说的美育所要达到的效果。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情感的社会化,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深入的,或者说是深刻的。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应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和深刻辨析的意识,把情感教育建立在深刻的思想性之上。当然,这一点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成长特征,来循序渐进地进行培育。

教育是人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成才先要成人,而审美和人文素养是成人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的衡量指标。缺少审美素养,人会变得越来越世俗、低俗;缺少人文关怀,人会变得越来越隔膜、冷漠。因此,围绕“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来切实改进美育教学,是美育内涵建设的根本,也体现着人的建设基础工程的时代要求;是审美教学革新、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也是提高美育教学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黄前镇中心小学 邱选军 【论文摘要】:教育是人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因此,围绕“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来切实改进美育教学,是美育内涵建设的根本,也体现着人的建设基础工程的时代要求;是审美教学革新、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也是提高美育教学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与生活并行,课堂中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与生活并行,课堂中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与生活并行,课堂中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

四、美术教学中材料利用的“多样化”。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六、教师现场示范的时机选择

成才先要成人,而审美和人文素养是成人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的衡量指标。缺少审美素养,人会变得越来越世俗、低俗;缺少人文关怀,人会变得越来越隔膜、冷漠。如果美特别是内在美被轻视,我们怠慢的不是思维的深度,是民族的灵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文献中对于美育谈得最具体的一次。它对美育定位准确,非常有针对性,为我们今后改进美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影响也必将是深远的。

一、教学方法要“灵活”,与生活并行,课堂中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 听过许多特色的展示课,课堂表面的热闹非凡、花枝招展,难道这就代表了让学生体会到美术课的快乐吗?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趣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在知识的传授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高兴还是冷漠呆滞,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种关注应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更要关注学生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创造,妙在灵活。对于外来经验,教师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运用、发展。对不同的教材可采用不用的方法,让学生对教师的教法常有一种“新鲜感”,以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让美术课更接近生活。

二、鼓励、引导学生创作方法要“多变”

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创造性思维训练能有效地开拓和更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具有明显的效用性,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美术课堂练习注入了新的活水。低年级学生较侧重“联想”训练。方式一:图形联想训练。教师在宣纸上用各种颜色晕染形成肌理效果,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纸上变出了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岛屿,有的说变成老鹰、鹿角„„还可以利用图形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如白色的背景上画上几个五彩的小圆圈,由此让学生展开联想:由这张画你会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天空上放飞热气球;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绿色的海洋里鱼娃娃们吐的小水泡„„这样,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情想象,去享受图形的变化带来的快乐。方式二:添画联想训练。教师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线条或图形,让孩子们大胆地进行联想添画、补充画面,比比谁完成的作品更生动、更有创意。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年龄阶段,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东西,如奇形怪状的建筑、五颜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灵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没有见过的东西,他们的这种创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现代社会正需要这种不拘于格的创造意识,需要孩子们把想象运用到创造上,而美术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活跃的氛围中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

在玩的过程中享受快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积极鼓励孩子进行探索性玩耍,创造玩的条件,使其享受玩带来的快乐,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有趣的游戏,如智力抢答、讲故事、变魔术等。在书中看到一位老师的《色彩的世界》一课是这样导入的:课前,教师在桌前放了一杯无色的水,调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教师以魔术师刘谦的形象出现,搅动杯中的无色水,谁知水在老师的搅动下慢慢散开变出很多种颜色,让学生初步体验色彩变化。像这样的导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除此之外,在学生艺术创作的实践中,我们还可以换换环境来教美术,而不一定让孩子仅仅在教室这个单一的环境中创作。教师可以引导性的,让他们自发地组织、设计、分工、讨论,可以在音乐室、实验室、操场上、校园里,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到学校附近的乡间或小溪边,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美术、参与美术活动,让学生走进美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享受美术的快乐,表达个人的情智,获得审美体验。

四、美术教学中材料利用的“多样化”,尝试多角度的个性组合小学生兴趣的稳定性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单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会使他们感到乏味,降低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变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鲜性和独特性,引发学生兴趣。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导孩子从多角度去联想和制作,逐步养成从多思路创作作品的好习惯。如学习《装饰画》一课,有的学生带来了麦杆、稻草、麻绳、鹅卵石,有的带来了匾、贝壳,纽扣、啤酒瓶,有的还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花瓣、花生壳、废纸板„„通过粘贴制作,一个个别具风格的装饰画就这样诞生了。又如第五册《植物籽粒拼图》的教学,提早让学生收集各种植物籽,包括小的饰品(纽扣、珠子等)。在教学中,学生就可以自由地去粘贴图片,获得学习的乐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善于选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增强“变废为新”的创新意识,如把生活中常见的废纸板制作成个性化的镜框、小画夹等手工作品;并且还可以启发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这张废纸板,如用彩绘的形式、水粉画装饰的形式、线描的形式。作为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所学知识的滚动性,培养孩子把书本知识用“活”的意识,把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如上《植物写生》这堂写生课时,发给孩子不同的植物种子宝宝,让孩子们当一回农民伯伯,体验植物宝宝生长的乐趣,并且要求孩子们把每个阶段植物的不同变化描绘下来。

这就是生活中的美术,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让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地闪现,让我们的美术教学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美术带来的魅力,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后的课堂教学对学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直观地感觉教材,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学生们喜欢活动的画面,有趣的情节。而多媒体的直观具体、变换灵活,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正符合学生的要求,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就需要老师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凭借自身的感受、观察、思考、体验、发现、讨论、搜集、尝试、反思等学习完成学习目标。把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摆脱教师和课本的思维圈子,在美术的天地里展开联想的翅膀。

六、教师现场示范的时机选择

教师课堂示范的内容与形式有了恰当的安排,示范的时机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形式,示范的时机不对,仍然会阻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曾在书上看过一位教师上《梦中的我》,开始用动画导入,引出“梦的话题”,然后引导学生追忆“梦中的我”,最后指导学生描绘“梦中的我”。经过前两个环节的引导、挖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他们争先恐后地用语言、动作来描述自己梦中的情景,想象如小鸟一样在蓝天上自由自在飞翔。到第三个环节指导学生描绘“梦中的我”时———教师:老师昨天做了一个有趣的梦,说给你们听听,好吗?教师引导学生评析范画,指导学生描绘“梦中的我”。很显然,这节课学生的作品全是“教师的梦”。教师在课堂现场示范是最直接、最具体、最直观、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教学“中国画”时,对墨色浓淡的调配、用笔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干湿的衔接等等,教师在课堂上亲自挥笔做具体详细的 示范指导,学生目睹了作画的关键,则心领神会。学生在练习中还会不时提出作画的种种问题,教师均当场示范,其效果远远超过任何口头上的解答方法。

“美是教育的本质”,美育是立教之本。叶圣陶认为,“美育正是帮助学生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也是生命质量自然形成、自然提高的最好方式”。一是美育是立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美育的实质,就是以自然之美滋润学生自然成长、以生活之美启迪学生自己成长、以艺术之美促进学生自由成长、以崇高之美引领学生自觉成长。二是美育是寓于全面的教育。“没有美育,就不可能有个性充分的全面发展。”美育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蔡元培强调“美育代替宗教”。美育以它独特的功能,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美育是伴于终身的教育。孔子认为教育是“兴于诗,立于德,成于乐”,王国维认为孔子治学之道就是“始于美育,终于美育”。四是美育是隐于具体学科的教育。每一门学科尽管研究对象有所不同,但每门学科所展示学科的知识之美、境界之美、人生之美,无时无处不在,给学生以启迪和激励。五是美育是显于艺术的教育。柏拉图说,“艺术是教育的基础”。艺术就是“呈人之美”,艺术教育就是“成人之美”,那么教师就是善于“成人之美”的人。

改进美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一是增强审美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梁启超曾说:“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制淘汰下去。这种功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文化修养。马克思认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生态度。一方面发掘教育生活中固有的美来启迪学生,培养学生高品位的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在帮助学生提高艺术生活能力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二是增强学生审美能力。首先,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是学生进行一切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学生审美感受能力不是天生的,一靠教育,二靠实践。如果缺少对美的敏锐感受能力,就不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其次,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辨别是审美的关键,理解是审美的核心,评价是审美的升华。再其次,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应在帮助学生树立审美理想、提高创造美的心理素质、发挥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创造外界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的内在美,从而造就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新人。改进美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流淌在学生心中的一股清泉,既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气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把美育寓于各门学科教学之中,并使之相互渗透,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文素养体现在人身上的往往是一种内在美,或者说是心灵美。外表的美,容易被人发现和捕捉,而内在美则需要更高的思想修养与精神境界去把握。美育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外在美、形式美,但更应侧重的是对于内在美的揭示和培育。只懂得欣赏财富或权力所装饰起来的富丽的光彩,不懂得欣赏劳动或汗水凝结起来的素朴的荣光;只懂得欣赏白云,却不懂得欣赏黑土;只注重养眼,却不注重养心;只知道周迅的表演,却淡忘了鲁迅的呐喊„„内在美被轻忽,我们怠慢的不是思维的深度,而是民族的灵魂。这些显然不是我们所说的美育所要达到的效果。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情感的社会化,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深入的,或者说是深刻的。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应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和深刻辨析的意识,把情感教育建立在深刻的思想性之上。当然,这一点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成长特征,来循序渐进地进行培育。

教育是人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因此,围绕“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来切实改进美育教学,是美育内涵建设的根本,也体现着人的建设基础工程的时代要求;是审美教学革新、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也是提高美育教学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美育的实质,就是以自然之美滋润学生自然成长、以生活之美启迪学生自己成长、以艺术之美促进学生自由成长、以崇高之美引领学生自觉成长。

怎样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文献中对于美育谈得最具体的一次。它对美育定位准确,非常有针对性,为我们今后的改进美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影响也必将是深远的。

《周末画报》的撰稿人邵忠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里,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能力。而发现美的能力与学问和知识无关,更重要的是心灵与视觉的修养与感受„„我一直认为,美盲比文盲更可怕„„现在的中国博士,其审美特别是视觉品位却不如发达国家的一个普通蓝领。审美和视觉品位的提升,已成为当今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紧迫的教育首要任务。”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深入的课堂教学,培育学生关怀人、关心人的情感与情怀,使其情感世界得以更好地社会化。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就是关怀人,关怀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理想。它要求美育教学要着重培育学生关怀人、关心人的情感倾向,养成他们以人为本的价值情怀。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一要求把美育明确定位为素养教育、通识教育,而非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定位为以人为本位的情感教育,而非以技术为本位的单纯的知识教育。这无疑对改进美育教学,让艺术教育类通识课程回归美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这一要求还指明了改进美育教学的目标。审美素养是脱俗的、纯洁的,人文素养是入世的、为民的;因此,“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意味着改进美育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育以脱俗的态度入世的人,即培育以纯洁、高尚、先进的价值目标和情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利人和为民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从而为社会进步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第一,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动人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得以纯洁化和高尚化。

美育主要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灵的教育。在我们的美育教学中,美育发生作用的机制或效果是“感动”,是“动之以情”。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当好这个角色,美育的实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教师走进学生情感世界或心灵世界的捷径。所以,美术课的色彩、音乐课的音符、语文课的文字、历史课的记忆,都应是富有动人的情感的,而非单纯的技巧和知识。美,最大的特征就是动人性,就是能感动人、打动人;不能动人,就没有美,也不会有美育。

那么,我们以什么来打动人呢?或者说我们要使受教育者发生怎样的情感变化呢?我觉得美育应以纯洁和高尚来打动人,使学生的情感纯洁化和高尚化。法国美学家库申说过:“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经过长期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让美把丑与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无疑,这也正是美育的规律。

第二,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深入的课堂教学,培育学生关怀人、关心人的情感与情怀,使其情感世界得以更好地社会化。

改进美育教学还必须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就是关怀人,关怀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理想。

它要求美育教学要着重培育学生关怀人、关心人的情感倾向,养成他们以人为本的价值情怀。

这就要求美育教学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中心,培育学生仁爱友善的价值观取向。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上朝回来后,首先问伤到人没有,在得知人没有受伤后,又问马怎么样,根本不去询问马厩被损坏的怎样了。这就体现了孔子关怀人、关怀生命的仁爱之心。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张养浩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都是关怀人的典范。课堂教学应从这样的素材中深入挖掘它们的美育意义。

应该说,人文素养体现在人身上的往往是一种内在美,或者说是心灵美。外表的美,容易被人发现和捕捉,而内在美则需要更高的思想修养与精神境界去把握。美育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外在美、形式美,但更应侧重的是对于内在美的揭示和培育。只懂得欣赏财富或权力所装饰起来的富丽的光彩,而不懂得欣赏劳动或汗水凝结起来的素朴的荣光;只懂得欣赏白云,却不懂得欣赏黑土;只注重养眼,不注重养心;只知道周迅的表演,却淡忘了鲁迅的呐喊„„内在美被轻忽,我们怠慢的不是思维的深度,而是民族的灵魂。这些显然不是我们所说的美育所要达到的效果。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情感的社会化,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深入的,或者说是深刻的。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应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和深刻辨析的意识,把情感教育建立在深刻的思想性之上。当然,这一点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的成长特征,来循序渐进地进行培育。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应根据国家三类课程的不同特点,充分利用场馆资源,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要时刻关注美术场馆的最新动向,结合美术课堂教育内容进行宣传,张贴热点展览信息和海报广告,引导学生主动走进美术场馆。教师还需亲自带领学生参观美术场馆,听取博物馆的系列讲座,编写走进美术场馆的校本教材,并结合学校课程建设,让美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如:让学生动手制作“上下楼梯靠右走”等指示牌、制作毕业纪念册、美化主题墙等,并将其校本化、课程化。通过行动研究探寻资源利用的多种模式,尝试值得推广的具体教学方法。做为一名教师,我将身体力行,促进区域内美术教育的改革。

学前教育讲座:美育 篇6

幼儿美育

一、美、幼儿美育

美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属性之一。这种属性具有两个特征:凡是“美”,都可以直接被人们的感官所感知,具有一定的形象;凡是“美”,都能使人愉悦,使人动情。

美的基本形态不外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大自然中有自然美,人类社会中有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一种反映。

幼儿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就是指培养幼儿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幼儿美育的意义

㈠幼儿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具有德育、智育所不能取代的独立功能,对于培养人的敏锐感受力、丰富的个性的、广泛的知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以及创造力都具有特殊的功能。美育有助于造成整个社会的审美化,形成美的社会风气,建立美的人际关系,抵制陈腐的习惯。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有密切关系,能促进各育的发展,同时也渗透在各育之中,成为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美育和德育的关系非常密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美的欣赏可以使人变得高尚起来。美能唤起人的善良的情感,如同情心、忠诚、爱、温柔等。

美育和德育又是相互包含的,可以使人形成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人有美丽的心灵、教人有美的语言和行为。而美育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这对德育目的的实现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诱导力,它可使人在动之以情的状况下,不知不觉地把德育要求,变成了自己的主观愿望。如在欣赏祖国秀丽山川的时候,爱祖国的情感便会油然而生。

美育是以智育为基础的,感官的发展,智力的发展,知识的丰富,是审美活动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美育的实施有力地促进着感官的发展和智力的提高。智育和美育的结合,科学知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相结合,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互相渗透,能充分发挥人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对幼儿来说,尤其能促进其大脑两半球的均衡发展。同时,美育的实施,还可引起他们对周围现实更广泛的兴趣,不仅有益于开阔幼儿的眼界,更深刻地认识世界,而且还能提高观察力、丰富想象力,发展创造的才能。

体育是健和美的有机结合。在体育活动中,要求幼儿队列整齐、姿势正确、优美,有良好的体育道德,这一切也都体现了美。而寓美育于体育活动之中,就能使体育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还可提高运动质量,促进体育目标的实现。

117

同时,审美活动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产生积极的情绪,这也会促进身体机能的协调、增进幼儿的健康。

㈡美育是教育幼儿的有效手段

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情感占优势,认识过程常常受情绪和兴趣的支配。“美”具有形象、具体、可感知的特点,例如,艺术作品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具有鲜艳的色彩、动听的旋律、生动的形象。这对幼儿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极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也极易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

幼儿园里,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占很大比例,每周有音乐、舞蹈、戏剧、娱乐、电影、故事、朗读等活动,游戏时还有造型活动。一周中,艺术课程占总课程的50%,而小学2%~8%。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有美育的因素,比如早操常有音乐伴奏,环境的美化,教具、玩具的美化,都离不开造型等。因此,美育是教育幼儿的有效手段。

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表现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明显的效果。许多事实证明,三四岁的幼儿,在绘画和音乐方面初露才能的为数不少。因此,美育应从婴幼儿时期起开始,促使幼儿特殊艺术才能的发展。

三、幼儿美育的任务

㈠教给幼儿关于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方面的初浅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

粗浅的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幼儿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基础。幼儿学会了唱歌、跳舞、欣赏音乐,就能感受到音乐的优美,理解歌词和曲调所反映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就会用歌声、动作来反映他们对音乐美的感受,从而喜爱音乐。幼儿对艺术的喜爱,能促进对美的追求,激起学习艺术知识、技能的积极性。例如,喜欢唱歌的幼儿,会积极地学习歌词和曲调,模仿歌曲中人物的行为,体验人物的情感,从而加深对音乐作品的认识。

㈡初步发展幼儿对周围生活、大自然、文学艺术美的感受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⒈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

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就是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较灵敏的感知能力和正确的理解、评价能力以及相应的情感体验。

儿童从初生起,就表现出对美的早期感受力,例如无意识地拿取鲜艳夺目、惹人喜爱的物品或者玩具,并产生喜悦的情绪。但是,这种感受力是幼稚的、肤浅的,具有片面性,并与个人的情绪紧密联系。幼儿认为美的东西,往往是形象夸张、色彩鲜艳的事物,或是个人所喜爱的东西。他们常常以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去反映对事物美丑的感受和爱憎,例如,观察和抚摸他认为美的东西,撕毁他厌恶的东西。因此,要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教他们欣

赏一些美术作品、歌曲、乐曲和文学作品,评价人们的道德行为等。

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主要是发展幼儿感官对美的感知能力,因为感官是感知美的基础。还应培养幼儿理解美,对美产生情感与反应的能力;培养幼儿对美的评价能力。

⒉发展幼儿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发展幼儿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是指发展幼儿在感受美、理解美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美的能力。

幼儿写字、绘画、唱歌、跳舞、朗读时,能体现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并带有每个人自己的特点。幼儿早期的创造才能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游戏中,比如玩娃娃家、开汽车、当医生等游戏。在游戏中,又以丰富的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同时,幼儿的创造才能也表现在艺术活动之中,特别是明显地表现在绘画中。随着幼儿想象的发展,特别是大班幼儿,随着创造性想象的发展,对艺术的创造才能明显地提高。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发展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发展幼儿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培养幼儿善于动脑筋构思,用手操作和实践的习惯。

四、幼儿美育的内容

㈠艺术教育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主要内容

在幼儿美育内容中,艺术教育居于主要地位。艺术美以它的直观性、鲜明性和富于表现力,不仅使幼儿易于接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对发展幼儿审美能力有极其重要意义,通过艺术教育还可以使幼儿更深刻地认识现实,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因此,应当使艺术从人们生命早期就进入每个人的生活。幼儿园的艺术教育的内容种类很多,主要是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其它象电影、电视、木偶戏、杂技表演等综合艺术,通过组织幼儿欣赏也能成为幼儿美育的内容和手段。

㈡大自然是幼儿美育的丰富源泉

自然界是幼儿美育内容的天然宝库。它所提供的审美对象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那姿态秀丽的天然风景、种类繁多的、形态各异的鸟兽虫鱼,变化无穷的自然现象,都是幼儿美育的生动教材。

自然界的美是真实的美,它以具体、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很容易被幼儿感知。自然界蕴藏的美又是绚丽多彩的,不仅表现为美丽的画面,而且有悦耳的声响,诱人的馨香,大自然本身就是动态美和静态美的统一,形、声、色、味的结合,这些能形成幼儿的各种美感。大自然又是变化多端的,季节的更替、星球的运行、动植物的生长,会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运动,在愉悦中启迪着幼儿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愿望,激发着幼儿对周围生活、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培养幼儿最初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幼儿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能使幼儿的美育和德智体几育融汇为一体,在自然美的感受中,促进了个性充分地、和谐地发展。因此,一些教育家主张:儿童应尽早,而

且长时间地投身于大自然。甚至有人还把“美好的城郊”、“芳香的沟壑”、“玫瑰色的春天和金色的秋天”称之为“我们的教育者”。

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幼儿更多地接触大自然。郊游、采集是幼儿亲近大自然的必要的方式。但是,毕竟受到次数限制,带幼儿到户外散步,利用幼儿园周围的自然物进行美育,这是切实可行的。庭院的绿化、引导幼儿探索季节更替的信息、带领幼儿寻找天空、大地蕴藏着的美:晴空、白云、彩虹、轻风、细雨,最大限度地让幼儿领略自然界丰富的美。

另外,带领较大的幼儿布置花坛、种植花卉,建立自然角,就更能使幼儿领会生活美和自然美。

大自然是美的永恒的源泉。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大自然来进行美育。自然界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审美价值无穷无尽和日新月异。教师首先要以自己对自然的热爱来影响幼儿,引导幼儿善于观察和感受。并借助于描写自然景色的艺术和文艺作品,帮助幼儿欣赏大自然的美。

㈢社会生活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广阔天地

儿童最初的美感是从日常事物开始的,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美是幼儿最接近、最熟悉和最容易感知的。又是幼儿审美教育所必需的。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美来进行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

⒈创设并利用美的生活环境

幼儿审美情趣,是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美好的环境可以给幼儿以最经常和持久的美的享受。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为幼儿提供美的环境,是美育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为幼儿创设美的生活环境,应包括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的布置,做到绿化、美化、儿童化,使之真正成为幼儿的乐园。装潢要整洁有序,造型美观,色彩协调。既符合幼儿趣味,便于活动,又富有教育意义。使幼儿从每个角度看到的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为幼儿创设美好的环境,还应当把音乐带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游戏时间、自由活动和午睡起床的时间,轻微音乐的伴奏,可以使幼儿情绪镇静而愉悦,能更充分地感受到生活的美。

⒉利用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社会生活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组成的。我们社会主义现实生活到处充满着美好的事物,要选择其中能为幼儿所理解的事物,引导幼儿去认识去感受,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生活美的感受力,鉴别力,激发幼儿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⒊教育幼儿注意仪表美、行为美、语言美

幼儿期是人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时期,应当把培养他们文明的举止、有教养的行为作为美育的内容;同时,要引导他们在与周围人的接触中、学会分辨人们行为的美与丑、培养他们举止大方、尊重别人、谦逊有礼、爱清洁讲卫生、友好热情、姿态端庄等美的行为习惯。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表现,更应当教育幼儿说话文雅、不娇声娇气、不抢话、不说污秽语言。这方面成人的榜样是最重要的影响,教师除加强自

身修养外,还应取得家长的配合。

幼儿美育的任务是在幼儿游戏、上课、劳动、节日、娱乐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等各项活动中实现的。幼儿美育是与德育、智育、体育融汇在一起、相互渗透、共同实现的,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实际上都包含着美育的因素,都是美育的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美育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音乐教育,美育,90后学生

1 面对90后学生,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重要的方面, 二者互相依存, 互为补充。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键, 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通过广大实践可以表明, 单纯地依靠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是无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推进的, 更多的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以及个体差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的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应该将工作做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 润物无声, 自然而然。

作为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在入学教育、形式与政策教育、毕业教育及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作为一种普遍性、随机性的教育形式, 又是一种有目的、有规律的教育活动,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相当独立的社会身份阶层, 90后的大学生群体更具有其个性化的群体特征。由于他们年龄阶段及成长背景的影响, 追求时尚、崇尚个性, 害怕被同类化是他们的标志特征, 那么属于他们的文化以及思想追求便显示出一种专属于他们的独特倾向。就其喜欢的音乐文化内容为例, 无论体裁上从摇滚到民谣再到饶舌, 还是内容上从追问现实到内心独白再到自我表达, 这些转变都恰恰表现出90后大学生希望通过属于自己的文化式样来获得自我确认的一种自我需要。90后的大学生无论从成长环境还是家庭模式方面来看, 他们都是家庭内部的中心人物, 虽然被宠爱所包围但更渴望的是自由独立;在大众传媒发达的当今社会, 西方文化的强势进入, 网络所提供的广阔空间,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何正确分析当今社会的美与丑, 高尚与卑劣都是这一群体必须加强教育的方面, 而这部分又恰恰被他们看做是形式化和教条化的教育, 得不到这一群体的积极响应。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必须进行合理化调整, 必须结合90后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 寓教于乐, 使思想政治教育隐化为其文化生活之中, 达到隐性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最大化。

2 音乐美育是90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以精神愉悦为特征、以潜移默化为方式、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情感教育。中国有着丰富的美育传统, 也一直非常强调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可以说加强高校审美教育, 既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2.1 高校美育教育的现状及重要性

相较于我国悠久的传统美育思想, 我们的现代教育主要在知识教育、技能培养上, 美育在高等教育中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状况。而这种现状显然不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审美教育面临着来自校内外方方面面的冲击。如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间接导致学生们对功利及实用方面的普遍追求;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思潮已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威胁着传统的文化体系;网络文化的兴起, 数字化革命席卷全球, 在人们审美思维、生活方式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审美个性缺失和审美趣味庸俗化日益成为困扰青少年教育的普遍问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过度物欲化的价值观, 如何顺应新潮流、弘扬主旋律、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挑战, 都是美育教育必须面临的挑战, 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高校开展美育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2.2 创新以音乐艺术为主要方式加强高校美育教育

目前高校的美育教育普遍以艺术教育为主, 这些形式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不过, 相对于沿用了多年的传统模式, 我认为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应该根据学生的特征进行新的改进。音乐艺术载体应该越来越受到重视, 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平台。

(1) 音乐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殊性。无论文学、绘画还是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 在现实世界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原型。音乐是所有艺术形式中唯一在自然界和客观环境中没有原型的艺术。换句话说, 音乐纯粹是人类心灵的创造物, 不受客观现实世界的任何束缚, 它是人类内心世界的直接外化, 也是最能激发人类内心深处对自我的本质力量的体验。就其欣赏形式来说, 文学需要一定的理解力、戏剧需要了解情节借助于思维活动, 而音乐却是直接充满于我们的听觉, 无需理解无需动脑筋, 美不美直接敲打着我们的内心;再究其存在方式来说, 除音乐外的任何艺术都能以各种载体形式永存于客观世界, 唯有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不会永存, 只在它发生的一瞬间, 音乐给予听者的审美体验及感受是最真实最直接的。自古希腊开始, 音乐一直被认为是最具理性的艺术、最美的艺术以及最具净化心灵功能的艺术。而音乐也是最接近于人的天性的艺术, 最容易被人所掌握并利用。与音乐一样, 美也是人类特有的体验。客观世界本身并没有美与不美的区别, 只有当人类将其体验为美, 客观世界才具有了美的内涵。人类美的体验就其本质来讲, 是一种对自我内部的积极的生命力的体验。

(2) 针对90后学生, 开展音乐美育教育的必要性和优势。90后的群体是直接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 从小有着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优越的生活条件, 最突出的就是在课余时间普遍地接受过各种艺术活动的实践, 比如绘画, 乐器演奏, 舞蹈等。音乐教育在这些素质教育中占主体, 所以90后成长起来的学生在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上有奠定了较高的基础。另外, 我国乃至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流行音乐作品, 歌唱明星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主体, 对于音乐, 90后的一代体会最丰富。所以90后的学生, 如果能充分合理地利用音乐这一优势载体开展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其效果不言而喻。

3 针对性开展音乐美育工作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但传统的理论教育往往过于严肃, 只是告诉人们应该如何去做, 必须符合什么样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和客观社会价值。而审美教育不是强迫性的, 它通过审美活动调动参与者的兴趣爱好, 打动他们的感情, 使他们愉快地受到道德教育。高校就应该通过对青年学生进行善与恶、美与丑、净化心灵、感悟人生的审美教育, 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 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促使其全面和谐的发展, 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的目的, 这实际上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最佳途径。

3.1 关注学生个体成长, 以音乐载体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近几年大学生精神疾病已快速发展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 各种心理问题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大学生的正常生活与学习。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得到了普遍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构建一个音乐辅助体系能更大地充实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治疗师高天教授说:“除了对音乐没有丝毫感受的人, 音乐治疗适应于各个阶层, 各种心理状态及各个年龄层的人。”音乐已经普遍成为当代青年人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 音乐文化也是高校校园文化中一重要组成部分, 这使得在高校中开展音乐治疗取得的可能效果更为增大。笔者认为音乐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运用主要有:调适不良情绪, 培养健康情感, 让学生被动的欣赏有针对性的音乐或主动参与一些艺术实践活动, 体验艺术感染力, 达到情绪的宣泄;改善人际关系, 增进社会交往参与的群体性活动, 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及歌舞表演等。通过不断交换意见和看法, 增进相互理解, 从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增进大学生对群体生活的适应性。在缩小学生间的心理相离、消除隔阂、促进心理相容、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陶冶情操, 不断完善人格,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以音乐艺术形式, 结合党团政治教育, 在艺术活动中实现爱国主义教育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保证教学成果, 那么提高学生的接受性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传统的我说你听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信息多样性的需求了。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将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 引导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教学实践中来, 利用各种音乐艺术形式, 如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和比赛、主题歌词征集、原创爱国歌曲征集、为红歌拍摄MV等多种形式, 实现教育材料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动态性。广泛引导学生参与进来, 在这些过程中, 丰富和加深他们对教育目标的再认识, 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3.3 发挥艺术社团作用, 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 树立良好的校园文化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室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不仅能弥补课堂教学在内容上的局限性和形式上的单调性更能提高学生的时间能力,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在繁荣校园文化上, 由于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均由成员自主选择和组织, 有利于激发社团成员的热情, 实现素质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社团, 在展现和发现自己的才华, 增强自信心的同时, 有利于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和教育目的的满足。比如可以邀请音乐史学专家就我国某一时代的音乐作品和发展概况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 通过欣赏和表演相关作品从审美教育这一侧面上来加强学生对特定历史阶段的认识和构筑, 比起纯文字的学习和理解, 这种教育形式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记忆, 将逻辑理解转换为情感理解或感官体验, 教育效果将更为凸显。再如可以进行社团巡演或展演, 开展某一主题的演出活动。由于演出人员和欣赏人员都是学生们身边的人, 更容易调动其参与感, 并且加上他们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 社团工作更容易开展, 加之90后学生普遍具有的音乐素养基础, 较之以往的艺术社团活动更方便开展。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完成思想政治层面的教育是再适合不过了。

思想政治教育美育 篇8

另外,蔡元培先生还论及了美育在教育结构中的位置和美育在人类文化结构中的位置,在论述后者时他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不仅有现实意义,也表现出他思维的深刻性和理论的创造性。同时还提出“多育相通”的教育观。

总之,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是丰富的,也是系统的,而他本人的教育实践及美育思想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本文拟就其美育思想对语文教育价值观、大语文教育观、语文美育观和语文教育多元智能和谐发展观等现代语文教育观的影响作浅层探析。

影响之一:语文教育价值观

蔡元培对美育的本质问题有两处解释。一处是在《美育与人生》中:“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一处是1930年他为《教育大辞书》所撰写的“美育”条目:“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顾欲行为之适当,必有两方面之准备:一方面,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之头脑判定之;凡保身卫国之德,属于此类,赖智育之助也。又一方面,不顾祸福,不计生死,以热烈感情奔赴之;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属于此类,赖美育之助者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上述两段论述,如果单独来看的话,都有各自的缺憾和不足,如果把两段话结合起来,应当说比较符合他对美育本质的整体看法,这样解释美育也还是比较全面的。美育是“美的对象”与审美主体交互融合、物我化一而产生的一种积极成果,“融合”“化一”也就是一种美感境界,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产生“陶养”的作用。美的对象总是以自身的生动具体的形象(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感染力量(不是靠论证,规范)打动人心,引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活动,并通过主体情感活动的快与不快的体验,作出肯定性(美感—愉悦)或否定性(丑感—反感)的审美判断,这就是蔡元培所说的情感的“陶养”作用。经过这种无数次的“陶养”、潜移默化的过程,审美主体自然养成一种爱美斥丑的行为和习惯,铸成表里一致、“文质彬彬”的高尚人格。

蔡元培在论及美育的意义和功能时指出:“救国者,艰苦之事业也。墨翟生勤而死薄,勾践卧薪而尝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断未有溺于耳目之娱,侈靡之习,而可以言救国者。”(《国民杂志》序)他特别强调,在国家处于危难的时代,新闻宣传、文学艺术都要承担起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神圣任务,而不应成为奢侈淫逸和无聊消遣的东西。这和我们现在所极力主张的语文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培养出“有责任感的公民”有着惊人的吻合之处。无论时代怎样发展,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和爱国心和高尚人格都应该是语文教育的首要价值所在。

影响之二:大语文教育观

蔡元培先生主张美育的实施必须把学校、社会和家庭结合起来,这对现在所提倡的大语文教育观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蔡元培认为,“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的知识,而普及社会。”具体说来,美育的实施大致有以下三方面:

1.家庭美育。孕妇入胎教院,胎教院的环境、建筑和设备应优美恬静,使胎儿在母体中接受美育。胎儿出生后,离开母亲,在公共育婴院继续生活、培养和教育。

2.学校美育。幼稚园有舞蹈、唱歌、手工,中小学有音乐、图画、运动、文学等,大学有美术专科如音乐、图画、建筑、戏剧等,文科教材与设备均应有富于美育的意味而能涵养其美感。

3.社会美育。社会美育分两方面,一方面是专设机关,如美术馆、美术展览会、音乐会、剧院、影戏馆、历史馆、博物馆、古物学陈列所、人类博物馆、博物学陈列所与植物园、动物园等,另一方面是地方的美化,如道路、建筑、公园、名胜古迹、公墓等。

这样的美育实施,“一直从未生以前,说到既死以后”,可见思虑之全面,用心之良苦。对于学校美育,他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美术与科学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希望》、《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化》等文章中尤有关注,其中不乏精辟见解。

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大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联系生活。张孝纯先生把“大语文教育”表述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大语文教育”之“大”,突出地表现在“利用语文学习环境”,即利用生活实践中的语文学习资源,这是“大语文教育”最突出的标志。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联系生活,是语文教学最关键的问题,抓住“生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而蔡先生的美育实施的核心问题也是联系生活。可见蔡先生的美育实施论与时下所倡导的大语文教育观有着很深的渊源。

影响之三:语文美育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进行审美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可见,语文课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一点蔡元培先生早已有论述:“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故为达到美育实施之艺术教育,除适当课程外,尤应注意学校的环境,以引起学者清醇之兴趣,高尚之精神。”(《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 可见,蔡元培的美学思想一方面保留了传统美学的悦乐精神和道德理性,克服了传统美学压抑个性,封闭主体的缺陷,另一方面又吸取了西方美学中自我解放和主体自由的精神,但却很少有康德美学的思辨色彩和叔本华美学悲观主义的愁云。正因为这样,他的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以人为中心,拓展主体,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由此,他的美学通向教育学,反过来说也一样,他的教育学通向美学,其关节点是美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蔡元培美学理论的现实意义是以美育为美化人生的基本手段的,而他的教育理论的实践意义正是把美育作为完善人格的基本途径。

所谓语文美育,就是语文学科所实施的审美教育。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但是,语文美育不同于音乐、美术等其它学科的美育,它是凭借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来实施的,它以语文为中介,是言语活动与审美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语文美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在审美观上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诸特点。

不难看出,现代语文美育观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深刻影响。

影响之四:语文教育多元智能和谐发展观

1983年,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出版了其著作《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提出了被各国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誉为“哥白尼式革命”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由音乐、身体运动、逻辑—数学、语言、空间、人际、自我认知、博物学和存在智能构成,并断言有那么一天,智能的数目将会增加,或者智能之间的界限被重新界定。

与此相通,蔡元培提出了“多育互通”看法。对于德育,蔡元培认为“人之成德也,必先有识别善恶之力,是智力之作用也。即识别之矣,而无好恶于其间,则必无实行之期,是情之作用,又不可少也。既识别其为善恶而笃好之矣,而或犹豫畏缩,不敢决行,则德又无自而成,则意之作用,又大有造于德者也。故智、情、意三者,又不可偏废也。”在这里,蔡元培揭示了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的一般规律:即以传授知识,培养辨别善恶的能力为开端,向形成坚定的意志,实践道德的要求,朝着养成道德行为这个目标发展。智育实质是知识和技能,是所学的各种知识,它能使人具有充分的本质能力。德育使人有了正确的方向,但还需有实现这方面的能力。这就需要智育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自由自觉的创造,可见智育的基础是不可缺少的。美育从智育中汲取养分来丰富自己。人们接受美的熏陶,可以提高美的感受能力,美的发现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美的意境可以开阔人的胸襟,活跃人们的思维,激发求知欲,使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美的形象可以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开发想象力,产生新的思想观念,成为人们投身科学探索的智能源泉之一。体育则是进行全部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各项教育都无从谈起。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体育,其终极目的是使人有健美的身心,陶冶情操、振奋精神,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和具有无穷的力量。此外,由于体育运动多是集体活动项目,从而使人们养成严守纪律、团结互助、追求集体荣誉感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

蔡元培强调德、智、体、美四方面的结合,他认为“譬之人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

因此,蔡元培指出德、智、体、美四育虽各有特点,功能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的。只有全面发展,多育并举,才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新人来。这与霍华德·加德纳提倡肯定各种智能的合理发展,的确有着内容上的深刻一致性。因为二者同样给现代语文教育很多启示,它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多样化的教学观、多维评价观、全面的教学目标观和以问题理解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观。唯如此,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种人才。

此外,蔡元培还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领导者,他从理论上确定了“语文”的基础学科地位,他用著述指导语文教学改革,摸索语文教学方法,对语文教育体制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这里不再详述。

————————

参考文献:

1.孙建明:《语文美育的特质及其心理价值》,《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6期。

2.张国生:《〈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2期。

3.曹洪顺:《蔡元培与现代语文教育》,《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2期。

4.郝柳:《蔡元培美育思想探析》,《唐都学刊》,2001年第3期。

5.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6.《蔡元培全集》:第3—4卷,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年版。

上一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管理分析论文下一篇:党课:学会和上下级保持良好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