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判断题库(通用8篇)
经济法判断题库 篇1
1.甲、乙订立书面合伙协议约定:甲以10万元出资,乙以劳务出资;乙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合伙企业利润由甲、乙分别按80%和20%的比例分配,亏损由甲、乙分别按20%和80%的比例分担。该合伙协议的约定符合《合伙企业法》的规定。()
[答案]√
2、一个自然人只能投资设立一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且该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答案]√
3、破产企业内属于他人的财产,在破产宣告后因清算组的责任毁损灭失的,财产权利人有权获得等值赔偿。()
[答案]√
4.在破产程序中,债权人会议主席从有表决权的债权人中选举产生。()
[答案]×
5、甲公司向乙公司开具了一张金额为2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乙公司将此汇票背书转让给丙,丙又将汇票背书转让给甲。甲在汇票得不到付款时,可以向丙行使票据追索权。()
[答案]×
6、票据关系形成后,票据基础关系是否存在或有效,均不影响票据的效力。()
[答案]√
7、甲企业向某银行申请贷款,请求并得到乙企业和丙企业为其提供担保,但没有约定保证份额。如果甲企业到期不能还款,银行只能要求甲企业履行债务。()
8、只有付款请求权得不到满足时,才可以向付款人以外的票据债务人要求清偿票据金额及有关费用。()
9、王某为甲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甲公司主要经营办公家具销售业务。任职期间,王某代理乙公司从国外进口一批办公家具并将其销售给丙公司。甲公司股东会认为,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决定将其从事上述活动所得收入收归本公司所有。甲公司股东会的决定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10、付款人承兑汇票时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票据法上的效力。()对错
× 正确答案:×
1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所有合同,只有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合同方生效。()对错
× 正确答案:×
12、合伙人个人财产不足清偿其个人所负债务的,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正确答案:√
13、债权人会议作出的决议,对未出席会议表决的债权人也有约束力。正确答案:√
14、某股份有限公司的未弥补亏损达到了公司股本总额的1/3,该公司应当在2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正确答案:√
15、在有限合伙企业中,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对入伙前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
无限连带责任。()
16、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已经开始而尚未终结的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或
者仲裁应当终止。()
17、气味商标、音响商标在我国也能获准注册。
18、如果合同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因违约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
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19.合伙人转让合伙财产份额的,只需要通知其他合伙人,不需经合伙人同意。(N)
20.按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未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合伙企业不可以聘请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Y)
21.破产案件由债务人或债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N)
22.债权人和债务人均有权提出破产申请,但债权人申请破产的,须经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N)
23.要约可以撤回和撤销,承诺只能撤回,不能撤销。(Y)
24.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的意思的情况下
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只能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撤销。(N)
25.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5%。(N)
26.受约人对要约的内容做出非实质性变更的,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要约表
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做出任何变更以外,该承诺无效。(Y)
27.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的,一概无效。(N)
29、某甲向已银行借款10万元,期限是1年,丙为保证人,保证期间为6个月。随后,甲
因资金周转不灵,遂和已银行协商将还款期限变更为2年,丙对此不知情,因此并不再承担
任何保证责任。
31、即使女职工在孕期、产期或者哺乳期内,劳动合同也会因到期而终止。
32、消费者协会是依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前提下,它可以从事商品经营和盈利性服务。
33、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
者监事会决议。(错)
34、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中的董事(非董事长)均是由股东会议选举产生的。
(错)
35、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每至少召开两次会议,监事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错)
36、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会议应有过半数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董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
会议的董事过半数通过。()
37、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
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对)
38、无记名股票的转让,只要股东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将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即发生
转让法律效力。(对)
39、股份有限公司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标的的,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错)
4O、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甲、乙的出资各占20%,丙的出
资占60%。现丙与丁达成协议,将其在该公司拥有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丁。对此,如果甲和
乙都不愿购买,丙应当取消与丁的股份转让协议。(错)
41、依照我国《公司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应向社会公开披露财务、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错)
经济法判断题库 篇2
一、2010年辽宁经济总体运行较好
1. 经济运行“高位稳走”。
全省经济延续了近年来的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主要指标在多年高位运行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全年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1%, 增幅较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 高于老工业基地振兴以来平均增幅0.8个百分点, 高于东部地区十省市平均增幅1.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 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速达到近年来最高值———15.3%, 上半年及前三季度趋于稳定, 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14.6%和14.4%。工业增加值、投资、出口、利用外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速均比上年不同程度加快。辽宁已具备了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 必要的市场空间、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内在的发展动力。
2. 经济增长“协调并进”。
一是三次产业相协调, 共同支撑经济较快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粮食再获丰收。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 增幅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达1765.4万吨, 比上年增产174.4万吨。畜牧业、渔业生产持续增长。工业生产增长较快, 全年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8%, 增幅加快1个百分点。工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装备制造业、冶金、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四大支柱产业均保持较快增长,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86.3%提高到87.2%。77.3%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实现不同程度增长。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2%。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和通信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产业等均加快发展。二是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 “三驾马车”同向拉动经济增长。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5%, 一批基础设施、工业、服务业等重大项目开工兴建。消费需求持续升温,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6%, 汽车、居住类、家电、金银珠宝等热点商品销售旺盛。外贸进出口全面提速, 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800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8.2%, 其中出口额增长28.9%, 出口和进口额均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走出了困境, 创历史新高。利用外资大幅增长,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34.4%。三是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33%;实现利税2992.6亿元, 增长44%;实现利润1506.3亿元, 增长59.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 达2004.8亿元, 比上年增长26%。
3.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一是着力推进增量调结构, 加大服务业的投入。全年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2%,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3.7%。三次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6∶47.5∶49.9调整为2.2∶46.7∶51.1。二是着力推进科技创新, 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科技投入不断增加,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 用于科技支出达68.6亿元, 比上年增长19.4%, 增幅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全年研发经费支出达271.4亿元。科技产出成效明显,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4%, 增幅加快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增长31.4%, 增幅加快22.2个百分点。三是着力推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加快新型产业基地建设。全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 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幅9.2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3.9%, 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幅6.1个百分点。四是着力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形成了区域经济竞相发展、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全省沿海经济带实现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9%;沈阳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5.2%;辽西北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5.9%。五是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加快。44个县 (市) 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4%。县域工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县城建设步伐加快。
4. 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重点民生工程得到有效实施。就业再就业工作深入推进, 全年新增实名制就业115.6万人, 保持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均比上年增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达到14个。126万城镇居民和92.4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全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3839亿元, 比上年增长37%。其中,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2.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48.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投资增长49.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41.2%。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由上年的60.2%提高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59.9%提高到63%;用水普及率由97.2%提高到98%;燃气普及率由93.7%提高到93.8%。三是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建立生产总值能耗指标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考核制度,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十一五”下降20%的节能目标。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下降3.79%, 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78%, 均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
二、2011年辽宁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总体看, 辽宁经济运行继续在上升通道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分析判断经济形势, 既要正视困难, 更要抓住难得机遇。当前, 辽宁经济运行中还面临着四大压力。
1. 市场物价上涨压力。
从居民消费价格看, 去年四季度以来,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 特别是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的上涨, 对城乡居民生活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生产领域价格看, 随着资源环境税费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国际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持续上涨, 以及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势头不减, 导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 直接推高农产品价格, 或间接经过工业加工进入消费领域, 推高居民消费价格。
2. 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压力。
企业用资成本增加。去年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二次加息, 国家财政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导致企业用资成本增加。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幅度不断加大, 油价的上涨导致运费增加, 均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 挤占了利润空间。
3. 节能降耗压力。
全省以高耗能行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对能源需求程度高, 短期内, 冶金、石油化工等以基础原材料为主体的工业仍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能源消费将进一步增长。同时, 辽宁省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70%。能源需求增长超过能源生产的增长, 能源供需缺口日益拉大。辽宁省传统资源开发已进入中晚期, 导致各种能源资源的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 外省调入量已超过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
4. 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压力。
房地产业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最为直接。国家近期对房地产打出一系列的组合拳, 整个房地产业面临着调整的压力。由于贷款升息、限制多套住房贷款等多项措施的陆续出台实行, 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需求短期内将会受到抑制, 为改善居住环境的消费者购房意愿短期内也会降低。从企业角度看, 尤其是一些实力不强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将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 部分中小企业可能要遭到淘汰而退出市场竞争。保持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压力较大。
尽管当前辽宁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 但也要看到, 经过“十一五”发展, 辽宁经济已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经济增长的基础巩固、动力强劲,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第一, 从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看, 一是辽宁经济正处在多年积累能量的释放期, 支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动力比较充足。2001年以来, 全省经济增长速度连续9年超过全国, 特别是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超过幅度不断提高, 2010年生产总值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二是经济增长结构继续改善, 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同向拉动经济增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未变。三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保持在一定水平, 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第二, 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看, 一是经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的量变积累, 辽宁省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经济总量1.8万亿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2千亿元, 财力连年大幅增加, 为辽宁加快新型产业基地建设、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等提供了较为充裕的物质保证。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粮食生产连续多年稳定在1700万吨以上, 初步构建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平台,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辽宁产业门类齐全, 具有技术基础和巨大的存量资产。近年来, 一些优势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 竞争力明显提升, 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 重大装备技术水平和自主化率稳步提高, 冶金、石化等原材料工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三大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逐步改善, 对经济较快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增强。第三, 从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看, 一是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主题, 加快推进各项改革, 一些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得到有效破解。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取得重大进展, 通过联合重组, 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农村综合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财税、投资、金融等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成长型、就业型、外向型、高效型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为经济加快发展增添了活力。三是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行为自主化、资金筹集社会化、资金投向科学化已成为辽宁投资建设的基本趋势, 全省民间投资所占比重在65%以上, 扩大投资的领域越来越广泛。第四, 从经济发展的需求潜力看, 从投资需求看, 辽宁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阶段, 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 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任务必将引发巨大的投资需求。与此同时,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对交通、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创造了投资建设的发展空间。从消费需求看, 在经济较快发展、就业增加、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消费能力明显提高。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旅游、健身、文化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 汽车、住房、信息产品等开始进入普通家庭。扩大消费需求, 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第五, 从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看, 一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 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尤其是一系列扩内需促发展的重大举措以及进一步推进东北振兴战略, 既为辽宁经济发展提供难得机遇, 也对拉动辽宁经济较快增长起到持续的效应。二是深入实施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突破辽西北三大区域战略, 三大区域良性互动发展, 形成了充足的项目载体, 为承接新一轮国内外生产要素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 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资本和产业项目呈规模化、集群化向辽宁转移,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引发全球经济结构和布局大调整, 优质生产要素开始新一轮转移, 有利于扩大利用内资和外资。三是“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战略重点, 随着美好蓝图的启动实施, 为“十二五”开好局提供了动力, 形成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氛围。尤其是全省上下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明显增强, 为经济加快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促进辽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 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正在发生具有阶段性、转折性的深刻变化, 做好今年辽宁的经济工作, 关键是要正确判断和把握经济形势, 树立积极应对战胜困难的信心, 抢抓机遇主动出击, 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对此, 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要以资金筹措、抓好大项目为着力点, 努力提高投资的效益和质量。
一是多方筹资, 确保投资资金及时到位。紧跟国家扩内需的各项政策, 创造条件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政策性资金。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基础上, 着力搭建融资平台, 创新融资方式和开发新的融资产品, 同时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二是加快重大项目投资建设, 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积极争取并尽快落实一批大的投资项目, 重点抓好亿元以上大项目建设, 以大项目引导和带动投资较快增长。三是发展优势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并举, 加大以装备制造、冶金、石化和电子等为代表的优势产业的投资, 重在加强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 使辽宁优势产业在国内的地位不断巩固。要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同时, 投资要向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海洋、生物育种和高技术服务业等九大类新兴产业有所侧重, 积极培育新型潜力型产业。四是重视和发展民间投资。要认真研究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要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 采取多种融资渠道, 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 保持民间投资持续高增长的势头。五是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扎实推进商业地产、工业地产建设的同时, 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抑制投机性需求, 建立多层次的城镇居民住房供给体系, 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 确保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
2. 要以招商引资、扩大出口为途径, 增强经济发展的外生助力。
一是继续做好“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活动, 多种渠道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以三大区域、重点产业为整体吸引外资, 建立统一招商引资、信息共享的政策与调度机制, 创造规模效应;要引导外资投向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环保节能产业等领域, 鼓励外资并购和增资扩股, 鼓励外商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 促进利用外资稳定高质增长;优化招商环境, 提升后续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 建立长效服务机制。二是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引导外向型企业积极主动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 努力提高技术水平, 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带动一般贸易发展, 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落实好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保险等措施, 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支持企业巩固传统市场,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培育周边市场, 保持出口向好的势头。
3. 要以工业为支撑, 充分发挥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
一是全力抓好企业提升工程。通过采取招商引资、合资合作、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和打造优势企业等措施,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全力建设产业集群工程。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三是全力推进项目工程。抓好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牵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四是全力促进企业并购工程。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行业为重点, 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调动一些基础条件好、外向度高、行业优势强的骨干企业, 紧紧抓住欧美、日、韩等国家并购目标, 加大并购的力度, 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五是着力抓好节能减排与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加强对各地区各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和监督。以重点耗能企业为重点, 实施能耗总量控制, 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继续强化目标考核和行政问责, 加强对各地区各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六是做好重点行业产品销售和原料采购的调度协调, 加强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监控, 帮助企业改善盈利能力, 降低原料采购成本, 提升整体效益水平。
4. 要以推动新农村建设、打造县域产业集群为重点, 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一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落实好强农惠农的各项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产业, 把保证农产品的供应放在首位。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集中财力改造维修大中型水利设施和农田水利配套设施, 提高旱涝保收高标准粮田标准。加强对生猪、奶牛、蛋鸡等畜禽产品价格预警及市场需求分析, 指导和帮助农民稳定畜牧业生产, 避免畜禽产品价格出现大的波动。要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巩固和发展县域经济。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倍增计划, 坚持工业化主导地位,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主导产业, 形成新农村产业集聚区, 打造更多全国百强县。
5. 要以打造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突破辽西北为依托, 促进三大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沿海经济带建设。以大连港为中心, 带动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五市的港口建设, 优化港口资源, 建设现代港口集群;抓好沿海新区建设, 以新区建设为载体,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使其具备引资条件, 全面扩大沿海经济带的外向规模;创新国际合作机制, 积极参与东北亚及其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提高航运、物流等基础服务能力和水平, 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沿海开放地带。二是提升以沈阳为中心的经济区的发展水平。发挥沈阳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加快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 在交通、市场、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等方面实施一体化改革措施, 形成以中心城市向外辐射, 城市联动的一体化新格局;加快新城、新市镇建设步伐, 以科技创新优化产业升级, 整合区域内产业、资源和基础设施, 形成沈阳经济区域内的产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新格局。三是加大对辽西北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 重点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重点产业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矿产资源勘查资金, 并利用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和两权价款收益, 重点用于辽西北矿产资源勘查;扎实推进荒山荒地造林绿化工程;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辽西北工作。要建立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加深交流与合作, 构筑良性互动、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6. 要以促进就业、完善保障、增加收入为突破口, 扎实推进民生工程。
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形势判断 篇3
一、世界经济衰退的形势判断
一方面,我们不可否认发达经济体有其先进性的一面,资本主义经济是以私有制为主体,讲究藏富于民,提倡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这种社会经济制度有别于封建社会的苛捐杂税、国强民穷,也有别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它标榜民主、自由,所以似乎更能激发民间创造财富的活力。但是,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多年来在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和财政结构等各个层面上也有其弊端,尤其在全球经济危机中这种弊端就暴露无余。
1.發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方式,以消费拉动为基本特征。过度消费意味着低储蓄并导致过度借贷。过度借贷持续恶化便形成债务危机。如果要克服经济危机,发达经济体必须提高其储蓄率。然而在长期崇尚消费的经济体中,提高储蓄率绝非一蹴而就;提高储蓄率本身,也正是一个经济紧缩的过程,这会大大延缓经济恢复的步伐。
2.经济结构上的弊端是在追求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价值取向扭曲。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发达经济体掀起并主导经济全球化浪潮。这一浪潮导致全球分工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生产链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重组。发达经济体主要集中于发展高端制造业、高附加值的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同时致力于“制造”并向其他国家输出各类“规则”、“标准”和“秩序”;它使广大新兴经济体主要依赖低廉的劳动成本,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从事传统的制造业,并被动地接受各种冠以“国际惯例”、“最佳实践”等基于发达经济体之实践和价值标准之上的规则、标准和秩序。现在,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产出中的增量贡献继续超过发达经济体,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完全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发展模式已趋式微。面对这一事实,发达国家不得不提出调整产业结构,但要调整产业结构,同时调整劳动力市场结构,同样绝非短时期内所能完成。
3.金融结构上的弊端就是过高的杠杆化。但是去杠杆化所需的资本只能得自实体经济的储蓄,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4.财政结构上的弊病是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率和高债务率。但是如果要平衡预算,则必须减少支出,增加税收。这意味着要裁减公职人员,减少福利支出,缩减政府投资,这会导致削减需求,增加失业。同时,如果增加税收,会增加居民与企业的负担,带来社会动荡,抗议、罢工和社会对抗会接踵而来。
因此,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长期性已趋成共识,目前多名美国央行官员与经济学家在分析、比较了上世纪十余次经济危机特别是30年代和70年代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和恢复进程之后,明确指出,后危机时期将有“至少十年的过渡期”。
二、对中国经济低速增长的形势判断
如果我们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和财政结构等方面审视自己,也会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政策取向。
1.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以投资和出口需求拉动为特征,且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维持。事实证明,这种过分依赖外需而忽视内需,重投资轻消费,重第二产业而忽视第一、第三产业,重大企业而忽视中小企业,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的结构性不合理现象,必然难以为继。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国家主席胡锦涛11月13日在美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发的《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增长》重要讲话,其中讲到“新兴市场国家应该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我们应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2.中国经济结构,在中央一揽子投资计划的强力推动下,在实现预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却在一些领域也付出了结构恶化的代价。其一,是由于生产和消费脱节,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不能适应,最终导致生产能力超过消费能力。其二,是产能过剩的矛盾进一步突出。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受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拉动,增长过快,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等问题。产能过剩逐步显现。其三,是非国有投资增长慢于国有投资增长速度,投资主体单一,无法激发民间整体创造财富的活力。市场不容乐观的形势已在倒逼中国开始经济战略转型。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出台了抑制产能过剩、推动机制创新、制定产业规划、推进区域协调等一系列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改革措施和规划,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可以预见,未来更多资金资源可能会流向一些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学、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及其中小企业等等。
3.中国金融结构的不合理,表现在历年信贷规模扩张过快,致使物价上涨较快;同时一些大型基建项目吞噬巨额资金、负债累累,形成潜在坏账。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消除通胀的货币条件。
4.中国财政结构的不合理,表现在税赋太重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同时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等各种社会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通过结构性减税等措施,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同时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参考文献:
[1]李扬.全球经济长期波动可能延续5至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
省局题库(判断) 篇4
(判断题)
1、通常一件公文只有一个主送机关,防止多头主送。(√)
2、公文的制发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能报喜不报忧。(√)
3、公文写作必须及时迅速,把握时机,适应机关行政管理需要,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4、规范性文件是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范各种行为规范的文件。(√)
5、通报用于反映新情况、新问题,行文强调及时快捷。(√)
6、通知具有多种功能,既能“上传”,又可以“下达”。(×)
7、为减少发文,在向上级机关呈送的报告中,可附带请示问题。(×)
8、由下级机关制发的法规和规章,规范范围内的上级机关可以不受其约束。(×)
9、自主的行政管理法规可以创造新的规则。(√)
10、规范性公文的生效日期应是公文起草完成的时间。(×)
11、在规范性公文中,应当使用“拟”、“打算”、“准备”等词汇修饰意图和要求。(×)
12、在答复询问报告中,可以同时汇报本机关的最近工作进程。(×)
13、向上级机关及时汇报工作是下级机关必须遵守的一项工作制度。(√)
14、国家规定不得归档的材料,禁止擅自归档。(√)
15、鉴定档案保存价值的原则、保管期限的标准以及销毁档案的程序和办法,由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16、集体所有的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可以自行向国家档案馆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出卖。(×)
17、档案馆征集档案,应当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18、档案馆不能跨区域或者向境外征集档案。(×)
19、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应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20、属于县级国家档案馆接收范围的档案,立档单位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满20年即向有关的县级国家档案馆移交。(×)
21、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和同意,已撤销单位的档案或者由于保管条件恶劣可能导致不安全或者严重损
毁的档案,可以提前向有关档案馆移交。(√)
22、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可以随时向社会开放。(√)
23、档案缩微品和其他复制形式的档案载有档案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或者印章标记的不具有与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
24、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中国公民利用档案馆保存的未开放的档案,只须经保存该档案的档案馆同意。(×)
25、各级国家档案馆对寄存档案的公布和利用,无须征得档案所有者同意。(×)
26、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的档案机构,经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定,可以制定本系统专业档案工作的业务标准和技术规范。(√)
27、采取档案代为保管措施的,档案馆应当向档案所有人出具代为保管凭证,可以收取代为保管的费用。(×)
28、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的信访工作机构对于信访人反映的有关政策性问题,应当向本级机关报告,重大、紧急信息应当及时报告,并提出制定、修改、废止政策或者解决问题的建议。(√)
29、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 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
30、信访工作人员对信访人持受理凭证查询信访事项办理情况,应当如实答复,不得拒绝。(√)
31、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是信访工作机构的职责。(√)
32、信访人因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提出求助请求的,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提供帮助。(√)
33、采用口头形式提出的投诉请求,有关机关应当记录信访人的姓名、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34、收到转送、交办信访事项的国家机关认为该信访事项不属于其受理范围的,应当报告转送、交办的信访工作机构,不得自行转送、交办。(√)
35、公共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节能管理的规章制度,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和岗位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节能意识,培养节能习惯,提高节能管理水平。(√)
36、信访事项在2005年5月1日前已有明确答复或调处意见,且未提出新的事实和理由的不再受理。(√)
37、上级机关交办的信访事项,办理机关应当书面答复信访人后,可视情制作交办信访事项处理情况报告,并连同有关材料报交办机关。(×)
38、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臵、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政府信息不需要公开。(×)
39、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一般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
40、行政机关负有公开政府信息的义务,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均应当公开。(√)
41、政府信息的产生应仅是本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加工的信息。(×)
42、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工作方式。(×)
43、行政机关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该政府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
44、不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政府信息都可以公开。(×)
45、纯属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的人事、财务等相关信息也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政府信息。(×)
46、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应当予以公开,让群众了解。(√)
47、公务员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48、公务员制度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
49、公务员任职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这些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
50、《公务员法》所称的领导成员,不包括机关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51、录用公务员,必须发布招考公告。(√)
52、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满不合格的,暂缓录用。(×)
53、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案情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
54、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解除处罚后也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55、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职务。(√)
56、《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规定,公务员在工作时间赌博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57、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任免机关批准。(×)
58、机关因错误的具体人事处理对公务员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依法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
59、《公务员法》规定,对担任省部级正职以下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应当有计划、有重点地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转任。(√)
60、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61、曾被开除公职的,符合条件者满三年后可被录用为公务员。(×)
62、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定期考核和考核,考核以定期考核为基础。(×)
63、公务员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64、对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后有违反从业限制规定行为的,由原所在机关的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没收其从业期间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65、机关聘任公务员应当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工资经费限额内进行。(√)
66、公务员申诉期间,对原机关所作的人事处理应停止执行。(×)
67、公务员的培训情况、学习成绩是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68、对公务员的奖励坚持精神奖劢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69、选拔任用科级以上非领导职务参照《干部任用工作条例》执行。(×)
70、对具体职位进行的定向推荐,推荐结果在确定该职位考察对象时一年内有效;如果拟任职位变了,原推荐结果
一般不再有效。(√)
71、授意、指使、强令组织人事部门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或者阻挠、制止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对选人用人问题进行调查核实以及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72、组织人事部门对工作中发现、群众举报或者新闻媒体反映的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的问题必须进行调查处理,也可会同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调查处理。(√)73、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不能同时使用。(×)74、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对责任追究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责任追究决定的机关提出书面申诉。申诉期间,暂停责任追究决定的执行。(×)75、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级党委管理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的报告工作,并负责审核下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76、领导干部因被问责受到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影响期满拟重新任用的,在作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意见。(√)77、对须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的相
关干部选拔任用事项,未经答复,不得提交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78、参加“一报告两评议”的人员采取署名方式填写有关评议表。(×)79、《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中所列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中,情节较重或者群众反映强烈、造成恶劣影响的,应给予组织处理。(√)80、要求提拔本人近亲属,或者指令提拔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的,应当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81、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时,如拟任免的干部人选较多,可以一并表决。(×)82、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任人选,应当听取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纪检机关(监察部门)和机关党组织的意见。(√)83、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民意调查中,本地区本部门群众满意度明显偏低、选人用人方面问题突出、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经组织考核认定,应当追究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的责任。(√)84、作出责任追究决定后,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办理责任追究相关事宜。(×)85、对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调动或者交流决定的,依照法律及有关规定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86、《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受到降职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87、市工商局政治处是市工商局的内设机构,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执法局是市工商局的直属行政机构。(√)88、在我省现行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中,省工商局为省政府直属机构,市工商局为省工商局的派出机构。(×)89、三讲的内容是“讲学习、讲素质、讲正气”。(×)90、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大会,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一次支部大会讨论两个以上的人入党时,应该逐个讨论,逐个表决。(√)
91、实事求是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
92、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致。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要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要按照规定制作和使用党徽党旗。(√)
93、现行《党章》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2年11月14日通过的。(×)
94、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95、党内腐败的实质就是权力的滥用。(×)96、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9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98、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发展道路发展战略。(√)
9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和改革创新是内在统一的。(×)
100、党章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101、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02、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是坚持标准, 保证质量,改善结构,快速发展。(×)
103、科学发展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105、改善民生我们必须要优先发展农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106、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国家发展的问题。(√)
10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108、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是检验党的干部能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标准。(√)
109、以人为本中的“本”字是指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0、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科技技术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
111、解放思想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先导,改革创新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112、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13、党的十七大,是我们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114、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115、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16、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11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118、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
出路。(√)
119、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是和谐文化。(√)
120、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121、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122、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12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24、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个表现。(×)
125、和平、发展和融合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每一个国家都在为之而奋斗。(×)
126、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了民主集中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127、党章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28、我们党的作风包括政治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
129、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130、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政治局决定。
(×)
131、马克思主义是在十月革命以后开始传入中国的。(×)
132、建国初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1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13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135、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136、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137、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政治上是社会主义,经济上是资本主义。(×)
13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39、中共十一大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140、在党的二大讨论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宣布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141、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142、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143、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起,就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的完群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
144、严肃查处贿赂案件,既要惩处受贿行为,又要惩处行贿行为。(√)
145、纪检监察机关以外的其他机关、单位和个人的揭发、举报、调查材料,不能直接作为纪检监察的证据。(√)146、监察机关对受理的申诉,经复查认为原决定不适当的,可以建议原决定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监察机关在职权范围内,也可以直接作出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147、基层工商执法人员向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活动评议过程中,代表可以向述职述廉人员询问,述职述廉人员应当场予以解答。(√)148、基层工商执法人员向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活动中,整改措施和整改情况要及时向市、县(市)工商局、分局报告,并采取通过网络或在工商所公示栏等形式在15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示。(×)149、行政处分决定复查、复核期间,不停止原决定的执行。(√)
150、对办案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办案人员不停止对案件的调查。(√)
151、被犯罪分子蒙骗而为其犯罪活动提供方便条件的
应当给予党纪处分。(√)
152、因工作不负责任致使所属人员出走应当给予纪律处分。(×)
153、实施党纪处分,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和批准。(×)
15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适用范围是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党员。(×)
155、违纪党员在党组织作出处分决定前死亡,或者在死亡之后发现其曾有严重违纪行为,对于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作出书面结论,不再给予党纪处分。(×)
156、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157、公务员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不得辞去公职。(√)
158、公务员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159、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受到新的处分的,其处分期为原处分期尚未执行的期限与新处分期限之和。(√)
160、行政机关公务员不因提出复核、申诉而被加重处分。(√)
161、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人员拟给
予撤职、开除处分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免职建议。免去职务前,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决定暂停其履行职务。(√)
162、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受到处分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处分决定机关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退休的,也应给予处分。(×)
163、拟给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副职领导人员撤职、开除处分的,可以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撤销职务的建议,也可以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撤销职务的建议。(√)
164、作出对公务员给予处分、免予处分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必须经任免机关领导成员集体讨论。(√)
165、非法收集的证据,经过核实的,可作为定案的依据。(×)
166、被撤销处分或者被减轻处分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工资福利受到损失的,应当予以补偿。(√)
167、监察机关派出的监察机构或者监察人员,对派出的监察机关和驻地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168、监察机关作出的监察决定和提出的监察建议,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监察机关同意。(×)
169、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法执政的情况是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之一。(√)
170、党的地方和部门纪委、党组纪检组可以直接向上级纪委报告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
171、党的各级领导班子决定重要事项,应当进行表决。表决结果和表决方式应当记录在案。(√)
172、监察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173、监察工作应当实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174、监察机关对实名举报的,应当将处理结果等情况予以回复。(√)175、监察人员办理的监察事项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176、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执法、廉政情况进行监察。(×)177、监察机关对违反行政纪律的人员作出给予处分的监察决定,由有关部门按照人事管理权限执行。(×)178、监察机关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组织及其从事公务的人员实施监察,适用《行政监察法》。(√)179、监察机关监察工作信息不应公开。(×)180、监察决定、监察建议应当以口头形式传达有关单
位、个人。(×)181、监察机关作出的重要监察决定和提出的重要监察建议,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182、监察机关对实名举报的,应当将处理结果等予以反馈给实名举报人。(√)183、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市工商局监察室应当对举报事项、举报受理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相关的信息向社会公开。(×)184、监察机关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组织协调、检查指导政务公开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工作。(√)185、禁止党员领导干部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中兼职或者兼职取酬,以及从事中介活动。(×)186、禁止党员领导干部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而对党员领导干部之间相互为对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则无明文限制。(×)187、禁止党员领导干部大办婚丧喜庆事宜,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借机敛财。其中,用私款操办的不受禁止。(×)188、党员领导干部不准买卖股票或进行其他证券投资。(×)189、党员领导干部离职二年后可以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190、党员领导干部不准干预经济纠纷。(√)191、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开展。(√)
192、干部选拔任用前要征求同级纪委的意见。(√)193、工商系统处臵低于1万元以下的国有资产可以不报备。(×)
194、工商系统所属的学会、协会年终可以不向本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送财务报告。(×)
195、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它收入均应纳入省级预算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196、工商系统人员调动,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内部调整,不需办理变更手续。(×)
197、凡担任市县工商局主要负责人的,均要实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198、预算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为基础,对各级非营利性单位所发生的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和结果以及有关经营收支情况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门专业会计。(×)
199、会计科目都要规定一定的名称、编号和核算内容。(√)
200、我国《会计法》规定,全国统一的预算会计制度
由财政部负责制定,一级科目必须统一。(√)
201、总账科目是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臵的,而明细科目是根据核算需要设臵的。(√)
202、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其中“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
203、在会计核算中,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原则上都要会计凭证为核算依据,但个别经济业务除外。(×)
204、行政单位可以用暂时闲臵的现金及各种存款购买有价证券。(×)
205、会计监督职能也被称为控制职能,即实施过程控制,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206、“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是一一对应的会计科目,都属于资产类。(×)
207、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报废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应列为“其他支出”,变价收入计入“其他收入”。(×)
208、行政单位“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最终都须纳入财政管理。(√)
209、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是本单位的自有资金,可由单位自行安排使用。(×)
210、行政单位应缴预算款原则上应按月缴清,年终必须将当年应缴预算款全部缴入国库。(√)
211、行政单位一般不计提折旧,因此固定资产与固定
基金在数额上完全相等。(√)
212、“结余”是考核行政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最重要的指标。(×)
213、拨入经费是预算拨款,而专项经费是非预算拨款。(×)
214、主管单位按“款”分配预算资金,但同一部门“款”与“款”之间的经费可以相互统用。(×)
215、行政单位收取的预算外资金就是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入。(×)
216、经费支出是行政单位会计的主要核算对象。(√)
217、基层行政单位有时也有拨出经费。(×)
218、行政单位购臵的低值易耗品都列入“公务费”。(×)
219、行政单位汇总会计报表时,只需将相同项目的金额相加后填列即可。(×)
220、结账后的资产负债表,收入科目和支出科目均无期末余额。(√)
221、采用借贷记账法的净资产类账户,贷方反映增加,借方反映减少,余额一般在贷方。(√)
222、购入专业设备支付的款项列入“业务费”。(×)223、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本质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其建立与否一般可由各单位自行决定。(×)
224、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225、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226、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227、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228、会计就是记账。(×)
229、“收支两条线”是一项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
230、各行政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银行账户,是用于反映财政授权用款额度的下达、使用情况。(×)
231、行政单位可以将纳入单位收入管理的款项列入暂存款项。(×)
232、政府采购制度是我国近年来财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33、国库集中支付包括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形式。(√)
234、以虚假的经济业务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235、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计算机自动处理会计数
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也不需要了。(×)
236、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受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鉴证的一种监督制度。(×)
237、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会计资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会计工作的生命。(√)
238、凡是指定用途的资金应按规定的用途使用。(√)239、“收入-支出=结余”是会计的基本恒等式,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这一平衡等式。(×)
240、会计部门应于记账之后,定期对各种会计凭证进行分类整理,并将各种记账凭证按编号顺序排列,连同所附的原始凭证一起加具封面,装订成册。(√)
241、工商系统固定资产臵换不需进行评估。(×)242、工商系统预算编制应当遵守《安徽省省级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办法》的规定。(√)
24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提出行政复议申请,除不符合《行政复议法》和《复议法实施条例》规定的申请条件的,行政复议机关必须受理。(√)
244、行政复议中止、恢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行政复议机构可以告知有关当事人,也可以不告知。(×)
245、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如果行政机关所作的信访答
复构成新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246、以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行政案件事实的依据。(√)
247、除了当事人,与听证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向听证主持人申请参加听证,或者由听证主持人通知其参加听证。(√)
248、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249、执法人员与当事人认识的,应当回避调查或者检查。(×)
250、对于经调查核实没有违法行为或者不再需要查封、扣押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处理决定后15日内解除查封、扣押。(×)
251、对先行保存的证据应当在15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252、扣留、封存的财物,必须是与违法行为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财物。(×)253、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加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先行登记保存封条,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保存。(×)
254、行政强制措施复议期间,不停止行政强制措施的执行。(√)
255、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时,都应当立案。(×)
256、所有的定案证据必须经查证属实。(√)257、对当事人交代的家存或者寄存的违法物品,需要查扣的,责令当事人取出;当事人拒绝取出的,执法人员可以强制取出,并办理扣留手续。(×)
258、对于容易腐烂、变质的扣留物品,办案人员应当先行处理。(×)
259、抽样取证,应当有当事人在场,并开具物品清单,由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
260、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261、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262、同一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人超过5人时,应当推选1-5名代表参加行政复议。(√)
263、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264、依法给予五十元以下罚款和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罚款可以当场收缴。(×)
265、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批准销毁物品的,应由两名以上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监督销毁,并制作销毁记
录。(√)
266、行政机关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者执行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给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由行政机关依法进行民事赔偿。(×)
267、违法当事人逾期不交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5%加处罚款。(×)268、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听证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设的法制机构具体组织。(√)
269、当事人未经听证主持人允许中途退场的,按放弃听证权处理。(√)
270、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听证,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属于听证范围的行政处罚案件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后,依法听取听证参加人的陈述、申辩和质证的程序。(×)
271、案件调查人员因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不得参加听证。(×)
272、工商所是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派出机构,其具体行政行为是区、县工商局的具体行政行为。(√)
273、工商所按行政区划设立,由区、县工商局直接领导和管理。(×)
274、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设定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
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
275、工商所在《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引起行政诉讼,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作为被告应诉。(√)
276、工商所因《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的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27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提起行政复议,人民法院已经立案受理的,复议机关可以受理,也可以不受理(×)
278、行政处罚由被处罚人住所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279、申请人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时错列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告知申请人变更被申请人。(×)
280、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当事人既可以起诉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也可以起诉复议机关。(×)
281、根据《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82、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而作出的行政处罚是不当的行政处罚。(×)
283、省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可称之为“××条例”。(×)284、备案是行政规章制定的一项法定程序。(×)285、《行政处罚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减轻处罚。(×)28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收取诉讼费用。(×)287、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复议。(√)288、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89、只有中级法院和高级法院才能设立执行机构。(×)290、行政机关对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只要相对人不履行就可以自己强制执行。(×)291、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为需要,可以委托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代为行使其部分职权。(√)
292、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293、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294、工商机关对于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在十五日内采取相关处理措施。(×)
295、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处理决定 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296、办案人员调查取证一般应着工商制服,并出示工商执法证。(√)
297、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可以向申请人和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
298、行政诉讼期间应无条件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299、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直接查处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的案件,也可以将自己管辖的案件移交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案件应当由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的,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得将案件移交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
300、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30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应当在裁判文书中援引。(√)
302、行政复议中止的原因消除后,行政复议机构应当及时恢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
30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需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合理进行全面审查。(×)
304、《行政复议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305、对查扣的容易腐烂、变质物品,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可以直接先行处理的,办案人员只要征得当事人同意,采取相关措施留存证据后,可以先行处理。(×)
306、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以外的其他组织以共同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
307、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职权管辖本辖区内发生的重大、复杂案件。(√)
308、上级机关认为行政复议机关驳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不成立的,应告知申请人向有关部门申诉,不可以责令行政复议机关恢复审理。(×)
309、合伙企业申请行政复议的,以全体合伙人为申请人。(×)
310、对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区分申请人的具体情况,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
311、申请人、第三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解除或者变更委托的,不必告知行政复议机关。(×)
312、办案人员的回避,由办案机构负责人决定。(×)
313、查封、扣押的财物,经查明确实与违法行为无关或者不再需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可以解除查封、扣押措施。(×)
314、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
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
315、行政诉讼中,法定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无需法庭审查即可作为定案根据。(×)
316、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317、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规,经过实践检验,条件成熟时,国务院可以自行制定法律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批准。(×)
318、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未依照职责和程序查处传销行为,或者发现传销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支持、包庇、纵容传销行为,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19、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传销行为进行查处时,当事人无权陈述和申辩。(×)
320、对诱骗学生、农民等群体参与传销的传销组织和传销人员,可以处1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21、企业从事传销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
32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打击传销工作,公安机关对传销没有查处职责。(×)
323、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324、任何人都不可以从事传销活动。(√)
325、《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出台,区分了“直销”与“传销”为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销售行为。“直销”这一零售方式已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承认,带有商业欺诈性质的“传销”则将受到严厉打击。(√)
326、在传销中,以介绍工作为名义欺骗他人,离开居所,非法聚集并限制其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同民政部门依法查处。(×)
327、工商部门对涉嫌传销行为进行查处时,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不用回避。(×)
32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查处传销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329、违反《直销管理条例》,同时违反《禁止传销条例》
的,依照《禁止传销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330、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331、直销企业应当具备条件:投资者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在提出申请前连续3年没有重大违法经营记录。(×)332、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工商部门、公安机关举报传销行为,并为举报人保密;经调查属实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举报人给予奖励。(√)333、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直销活动。(×)334、直销企业应当对直销员业务培训的合法性、培训秩序和培训场所的安全负责。(√)335、直销企业应当在直销产品上标明产品价格,该价格与服务网点展示的产品价格应当一致。(√)336、直销员必须按照标明的价格向消费者推销产品。(√)
337、直销企业与直销员、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与消费者因换货或者退货发生纠纷的,由前者承担举证责任。(√)338、未与直销企业或者其分支机构签订推销合同的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从事直销活动。(√)
339、社区王大娘参加了直销员培训即从事直销活动,被工商部门没收了直销产品,处1万元的罚款。(√)340、直销企业应当依照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务院
工商部门的规定,建立并实行完备的信息报备和披露制度。(√)
341、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从事直销活动,不得有欺骗、误导等宣传和推销行为。(√)
342、保证金的数额在直销企业设立时为人民币3000万元。(×)
343、直销企业运营后,保证金应当按月进行调整,其数额应当保持在直销企业上一个月直销产品销售收入15%的水平。(×)
344、直销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组织直销员业务培训的,由工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345、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将根据直销业发展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适时调整直销产品的范围。(×)346、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招募直销员应当与其签订推销合同,直销员可在其任何一个分支机构所设立服务网点的地区开展直销活动。(×)347、某某直销企业在平顶山设立的服务网点可以招募直销员。(×)348、直销员的推销行为不需要单独办理营业执照。(√)349、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应当与其签订推销合同,自
签订合同之日,直销员取得直销员资格并可以从事直销活动,但经考试不合格的取消直销员资格。(×)350、直销企业对直销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试,不得收取任何费用。(√)351、某直销企业河南分公司经省级以上工商部门批准后,其直销员可以到省外推销,但要到推销地县级工商部门备案。(×)352、直销企业对其直销员的直销行为承担直接责任,能够证明直销员的直销行为与本企业无关的除外。(×)353、工商部门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发现有关企业有涉嫌违反《直销管理条例》行为的,可以责令其停止全部的经营活动。(×)354、直销企业从事直销活动,必须在拟从事直销活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负责该行政区域内直销业务的分支机构。(√)355、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在境内投资建立直销企业,开展直销活动的,应按照国内投资者的规定办理。(×)356、直销培训是指直销企业对本企业拟招募的直销员和本企业的直销员进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直销基础知识等各种培训活动。(×)357、直销企业不得以召开研讨会、激励会、表彰会等
形式变相对直销员进行培训。(√)358、直销培训员赵某能力突出,接受聘请为多个直销企业进行直销员培训。(×)359、直销培训内容以法律法规中的相关内容、直销员道德规范、直销风险提示及营销方面的知识为主。(√)360、直销员自签订推销员合同之日起30日可以随时解除合同;此日期之后,直销员解除推销合同应当提前15日通知直销企业。(×)361、直销企业的直销员业务培训可以委托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进行。(×)362、传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属于拉人头传销行为。(√)363、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属于团队计酬传销。(√)364、传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属于骗取入门费传销。(√)
365、拒绝、阻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依法查处传销行为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66、在查处传销工作中,应当坚持打击与防范相结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367、针对消费者申诉举报、上级机关要求,各级可以进行临时性商品质量监测,临时监测也须制定监测方案。(√)
368、监测组织机关根据监测计划,一次性委托检验机构检测,并以文件方式向承检机构下达《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委托书》。(×)
369、监测抽取的样品应当场封样,并由抽样人员和被监测人签字盖章确认。(×)
370、监测抽取的备份样品一律由承检机构带回,不得私自拆封、调换、毁损样品。(×)
371、被监测人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应另选被监测对象。(×)
372、租赁商场柜台经营的经营者,可以不明示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373、省局12315工作制度规定,各级“ 12315”工作机构对录音电话应于工作后第一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374、消费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不应直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
375、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不管经营者能否找到,广告经营者只会因违法被处罚,没有赔偿责任。(×)
376、只有购买、使用生活消费的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77、未经过合法登记注册的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损害消费者权益时,也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
378、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不但包含自主购买商品权,也应包括商品的自主使用权。(×)
379、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受到人身、财产的损害,只要经营者没有过错,应可对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
380、消费者的监督权,无论与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行为是否有关,都有权行使。(√)
381、国家没有规定实行“三包”的商品,经营者都不承担“三包”的责任。(×)
382、产品质量责任中赔偿损失责任与产品品质担保责任中的赔偿损失责任,两者的内涵是不同的。(√)
383、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只要向消费者说明清楚的,可以搭售其他商品。(×)
384、除国家规定实行“三包”的商品外,省工商局也
有权会同省质监局等部门,根据本省的实际,制定实行“三包”的商品目录及“三包”期限。(√)
385、经营者按照“三包”规定承担修理、更换责任的,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承担退货责任的,在按发票价格一次性退清货款时,根据商品已使用情况应收折旧费。(×)
386、经营者在保险公司投保的商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消费者应向经营者索赔,再由保险公司根据合同赔付经营者已支出的赔偿金。但消费者无权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
387、经营者为促销赠与或奖励消费者的商品,应保证质量,不得免除其承担更换、修理等民事责任。(√)
388、电视购物的经营者,应保证商品的质量、性能、规格等与广告宣传一致,并按承诺的时限提供商品。如与宣传广告不一致的,消费者可在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
389、从事旅游服务的经营者应与旅游者订立书面合同,超出合同约定,增加景点的费用由经营者出,擅自减少景点,应退还旅游者相应费用,并承担违约责任。(√)
390、从事整容、整形项目服务的,可以不是医疗机构。(×)
391、《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规定,从事物业管理的经营者,应接受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监督,未按合同约定提
供服务的,业主委员会有权解除合同。(×)
392、医疗机构可以生产、使用自制的药品与制剂。(×)393、行政部门决定是否受理的,既包括消费者的申诉,也包括消费者协会转交的投诉。(√)
394、经营者销售失效、变质商品的,必须给予消费者惩罚性赔偿。(×)
395、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者,在网上进行商品和服务作虚假宣传,工商部门有监管义务,但尚没有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
396、生活消费就是指物质资料的消费。(×)397、消费者自主选择只能限定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上,而不能扩大到商品的使用上。(√)
398、获取有关知识权是消费者了解与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有关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99、明确消费者公平交易权,是由于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
400、产品应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如果经营者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了说明,经营者就不承担产品责任。(√)
401、产品质量责任的承担以经营者具有过错为必要条件。(×)
402、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消费争议的调解是没有强制
执行力的。(√)
403、消费争议通过仲裁途径解决的前提条件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事先必须有仲裁协议。(×)
404、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经营者无理拒绝或故意拖延行为拥有行政处罚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政调解的强制性、有效必性。(√)
405、消费争议达成协议并能即时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不制作调解书。(×)
406、消费者权益与消费者权利是相同的概念。(×)407、约定义务与法定义务对经营者的约束力是同等的。(×)
408、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都是必须出具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
409、格式合同中有减轻、免除经营者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的条款时,该格式合同无效。(×)
410、人民法院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就是惩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犯罪行为。(×)
411、所有产品都必须有产品标识。(×)
412、经营者出售的商品,与消费者没有约定售后责任,国家也无强制性“三包”规定,经营者对售后的商品品质担保责任也应承担。(√)
413、惩罚性赔偿虽然是针对欺诈行为而规定的,消费
者放弃主张此项权利,经营者就可以不支付此类赔偿。(√)
414、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可以要求消费者提供与消费有关的个人信息,但未经消费者本人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对外披露。(√)
415、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可以向社会推荐生产者的产品。(×)
416、共同申诉可以由消费者推选2名代表进行申诉,代表人的申诉行为对其所代表的消费者产生效力,代表人放弃申诉请求,进行和解,无需取得被代表的消费者同意。(×)
417、当事人对自己的申诉提供证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为有必要,可以依法收集证据或召集有关当事人实施当庭调查。(√)
418、消费者申诉后,应终止与经营者的协商和解,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419、按简易程序处理的消费者申诉,既可以书面申诉,也可口头申诉。(√)
450、对经消费者协会调解达成协议经营者不履行的,工商所可以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0条第7项规定的条款,认定经营者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进行立案处罚。(×)
451、经营者与消费者有约定或经营者向消费者作出承诺,约定或承诺的内容与法律法规规定不一致的,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452、在三包有效期内,符合换货条件的,换货时,不得提供残次产品、不合格产品,但可以是修理过的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
45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无权对欺诈消费者行为作出责令经营者赔偿的决定。(√)
454、对欺骗、胁迫旅游者购物或参加需要另行付费的游览项目的违法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依法查处。(√)
455、农业机械产品换货后15日发生故障的,农民可以要求退货,销售者应负责免费退货。(×)
456、我省各级工商机关商品质量监测统一由各级负责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机构具体组织实施。(×)
457、对同一企业的同一类商品质量监测次数一般一年内不超过三次,间隔时间不超过四个月。(×)
458、检验机构由各级工商机关招标确定。(×)459、检验机构确定后,各级工商机关一律不得委托其他检验机构检验。(×)
460、商品质量监测计划由各级负责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机构制定、审批和实施、(×)
461、三聚氰胺作为食品添加剂,在国家规定的限量范围内可以添加到食品中。(×)
462、从2011年4月1日起,未向工商部门申请乳制品
项目许可和变更登记的,一律不得经营乳制品。(×)
463、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俗称增白剂),但在其它食品中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仍可使用(×)
464、发现销售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制品的,一律依法吊销流通许可证。(√)
465、乳制品销售者应当建立乳制品的进货台账,如实记录乳制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
466、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467、食物中毒是指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生疾病。(√)
468、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安全法》施行前已经取得相应许可证的,该许可证无效。(×)
469、乳品、转基因食品、生猪屠宰、酒类和食盐的食品安全管理,适用本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470、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业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
471、根据《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规定,食醋可免标保质期。(√)
472、《特别规定》要求,销售者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台账制度,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
473、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474、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未履行所规定义务,在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475、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476、在中国境内市场销售的进口食品,必须使用中文标识。(√)
477、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只须在贮存位臵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78、食品安全法规定: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的部门分别是质量监督部门、工商部门和卫生部门。(×)
479、进口食品应当经出入境检难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后,46
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480、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可以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481、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
482、网吧经营者销售食品的,不需要办理食品流通许可。(×)
483、食品流通许可事项中的许可范围,包括经营项目和经营方式,经营项目分为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食用农产品三种类别。(×)
484、对食品流通许可进行现场核查,许可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并出示有效证件。(√)
485、登记管辖在市以上(含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食品经营者,向登记管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食品流通许可。(×)
486、企业分支机构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设立该分支机构的企业为许可申请人。(√)
487、食品流通档案封面上应当标明:食品经营者名称、许可证编号、档案编号、建档日期和建档单位。(√)
488、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
可。(√)
489、已经具有合法主体资格的经营者在经营范围中申请增加食品经营项目的,需提交营业执照等主体资格证明材料,不需提交《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490、食品流通许可事项中的许可范围,包括经营项目和经营方式。经营方式按照批发、零售两种类别核定。(×)
491、个体工商户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工作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由业主承担。(√)
492、根据国家规定,工商总局负责猪肉流通环节监管,查处和打击经营含“瘦肉精”等不合格猪肉的行为。(√)
493、食品经营者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494、公众查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时,应当免费查阅。(√)495、申请领取《食品流通许可证》,必须提交《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
496、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不得以各种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497、经营食品添加剂需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498、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乳制品销售者(个体
工商户)可以不建立乳制品进货台帐。(×)
499、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500、生鲜乳收购站不需要办理工商登记。(√)501、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现许可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食品流通许可的,应当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该申请人在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流通许可。(×)502、食品流通许可事项中经营项目按照批发、零售、批发兼零售三种类别核定。(×)503、食品流通许可的实施机关是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504、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505、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外设店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506、各级工商局的主要负责人承担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工作主要领导责任;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承担第一责任。(×)507、组织实施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的监管部门是工
商行政管理部门。(√)508、农民个人在早、夜市等摊群点销售自产的食用农产品,需要取得餐饮服务许可。(×)509、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510、食品监管部门不得对食品实施免检。(√)
511、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其成员销售农资的,可以不办理营业执照。(√)
512、禁止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的文物商店或者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
513、凡国家禁止流通的商品和服务,经纪人不得进行经纪活动。(√)
514、凡国家允许进入市场流通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经纪人均可进行经纪活动。(√)
515、凡国家限制自由买卖的商品和服务,经纪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在核准的范围内进行经纪活动。(√)
516、现阶段的市场,是指社会主义大市场,不仅包括农产品市场、工业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等商品市场,而且还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
517、市场开办单位是市场经营者。(×)
体院体操判断题题库 篇5
试题:
第一章
概论
1、体操一词来源于古巴比伦语Gymnastike,意为裸体。
()2、1958年,我国运动员第一次参加世界大型体操比赛。
()
3、健美操是女子特有的一个项目。
(4、艺术体操是女子特有的一个项目。
(5、建国后,第一支访华的体操队来自罗马尼亚。
(6、自由体操是体操比赛男女共同的一个项目。
(7、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先后形成了德国瑞典两大体操 体系和学派,体操的内容也初步确定。
(8、队列队形练习分为队列练习和队形练习两部分。
(9、队列练习有原地队列动作和行进间队列动作。
(10、队形练习有图形行进、队形变换、散开和靠拢等。
(
11、大型广播操属于团体操。
(
12、手持球、绳、棒、圈、带所作的各种不同难度的练习属于轻
器械体操。
(
13、医疗康复体操、运动辅助体操、实用技能体操、竞技健美操
均属于基本体操。
(
14、队列队形练习、徒手体操、技巧运动、专门器械体操均属于
基本体操的内容。
(
15、竞技体操比赛,男子有六个比赛项目,其中三项是器械体操。(16、现行的奥运会比赛的周期是四年。
(17、1908年,在上海成立了第一所体操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是
徒手体操和兵式操。
(
18、古代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是模仿了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具有健身防病的功能和作用。
(19、1956年,全国体操协会成立,并加入了国际体操联合会,颁
布了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
(20、我国体操运动员首次在重大国际体操比赛中获得金牌的是马
燕红在跳马比赛中。
(
21、在1983年举行的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员获
得女子体操团体冠军。
(
22、在第六届世界杯体操比赛中,我国运动员楼云一人夺得五个
冠军,被誉为“世界最佳体操选手”。
())))))))))))))))))))
23、世界竞技体操的大型比赛主要有奥运会体操比赛世界体操锦
标赛以及世界杯体操赛。()
24、近代体操起源于前苏联。()
第二章 术语
1、整个身体腾起后,从器械上越过的动作叫空翻。
()
2、徒手体操的基本方向包括前、后、左、右四个基本方向。
(3、两个基本方向之间成45角的方向称为斜方向。
(
4、体操练习中,把器械最长工作部分两端的中心连线称器械轴,吊环没有器械轴。
(
5、身体处于仰卧状态,两臂与肩同宽并垂直于地面,称为上举。(6、直立,两臂处于前、侧、上举的中间方向称为侧前举。
(
7、把肩轴与器械轴平行的姿势为侧,肩轴与器械轴垂直的姿势为 正。
(8、体操练习中,人体前后轴与器械轴成垂直时为横,人体前后轴 与器械轴成平行时为竖。
(9、单个动作之间,必须连续完成时用“依次”。
(
10、单个动作中身体某些部位相继做同样性质动作时用“接”。
(11、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必须达到某一特定部位时用“至”。
(12、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必须强调某一特定的结束姿势时用“成”。(13、有两列学生左右排成直线,称其为二列纵队。
(
14、相邻者左右之间的间隙叫距离,相邻者前后之间的间隙叫间隔。(15、横队右翼的学生叫排头。
(16、在某节徒手操中,臂上举,上体从左向右做圆形运动,该动
作称为上体的旋转。
(
17、在某节徒手操中,臂做加速而富有弹性的动作叫摆。
(
18、直立,两臂经前向上作360°的圆形动作称为两臂后绕环。
(19、单脚用力向某方向作加速摆的动作称为摆腿。
(20、虎口向内或向前握器械的方式叫翻握。
(
21、两手距离小于肩距的握法叫合握。
(
22、两手距离明显大于肩距的握法叫宽握。
(
23、在队列队形练习中,指挥者所发出的口令,都由预令和动令
组成。
(
24、人体在器械上做钟摆形的运动,这一动作术语是振浪。
(
25、两腿分开一大步,一腿屈膝,另一腿伸直的姿势叫弓步。
(
26、徒手体操每拍动作的记写一般按下肢、上肢、头、上体的顺序))))))))))))))))))))))))
记写。
()
27、两手握单杠,一腿挂杠的悬垂称为混合悬垂。
()
28、整套动作中按技术要求做的最后一个离开器械的动作称为结
束动作。
()
29、攀登、爬越练习属于一般性练习。
()30、表达体操动作名称的形式有多种,用“顶”、“踺子”对动作
进行命名的形式是简称。
()
31、在队列练习中,指定作为看齐目标的学生称为排头。
(
32、在悬垂或支撑中,身体做钟摆式运动的动作叫挥摆。
33、单腿向左或向右做钟摆式并还原的动作叫摆动。
34、腿从上面或下面越过器械的动作叫摆越。
(
35、利用髋关节的急速屈伸,并借助杠子的反弹力使身体腾起的
动作叫腹弹。
(
36、成套动作记写有完整写法和图解记写法。
(第三章 保护帮助
1、在体操教学、训练、比赛中,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安
全措施叫帮助。
(
2、体操教学训练中,保护一般分为他人保护、自我保护、利用 器械保护三种。
(3、为防止练习者由于技术不熟练或意外等愿因而对其可能出现 的危险,由帮助者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叫他人保护。
(4、为防止由于技术不正确或意外的原因而发生的危险,练习者 独立地运用特定的技巧来摆脱危险叫自我保护。
(5、做单杠骑撑前回环时,当回环不能上至骑撑部位时,屈髋屈
膝勾杠,拉臂紧握杠以防跌下,属利用器械保护。
(6、跳马落地失去平衡,顺势做前滚翻,以减缓冲击地面的力量,采用的是改变动作性质和身体姿势的方法。
(7、做跳马水平腾跃,当推越器械力量不足时,改做分腿腾跃,采 用的是自我保护中主动停止练习的方法。
(8、在体操教学、训练、比赛中,帮助分直接帮助、间接帮助和 利用器械帮助3种。
(9、直接帮助的助力是由帮助者或器械提供的。
(10、间接帮助的方法一般有信号法、标志物和限制物法。
11、对于单杠、吊环、高低杠这三个项目,在练习时,保护帮助
者应相应站在器械的最容易脱手的部位。
())))))))))))))
12、技巧练习中,练习者做向前动作时,保护帮助者应站位于练
习者的后侧方。
()
13、技巧练习中,练习者做向后动作时,保护帮助者应站位于练
习者的前侧方。
()
14、技巧练习中,练习者做向侧动作时,保护帮助者应站位于练
习者的背侧方。
()
15、在支撑跳跃练习时,为了改进第一腾空技术,保护帮助者可
站在助跳板的一侧或站在助跳板与跳跃器之间的位置,帮助 摆腿或托髋。
(
16、在支撑跳跃练习时,为了改进第二腾空技术,保护帮助者可
站在跳跃器械的前方,帮助练习者顶肩和推手。
(
17、在多个练习者做动作时,保护帮助者给予的助力要同样大小。(18、保护的重点首要的是头颈部,其次是上肢,要避免头部直接
着地和直臂手撑地。
(
19、在体操教学中,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阶段,一般以保护为主。(20、在体操教学中,运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一般以帮助为主。(21、在体操教学中,运动技能形成的巩固自动化阶段,一般以独
立完成动作为主。
(第四章 基本体操
1、实心球属于专门器械。
(
2、队列练习,是学员按照一定的队形,做协同一致的动作。
(3、队形练习,是在队列练习的基础上,做各种队形和图形的变化。(4、在队列队形练习中,二路纵队绕场行进属队列练习。
(5、在队列队形练习中,一列横队变二路纵队及还原属队形练习。(6、在队列练习中,立正时,两脚尖分开约90°,两腿挺直。
(7、在队列练习中,稍息时,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 之一脚长。
(8、在队列练习中,看齐时,学生左右间隔为20cm。
(
9、横队从右至左报数时,所有报数者都要向左甩头。
(10、学生听到集合口令后,迅速跑向集合地点,为节省时间,学
生可以从基准生和指挥员之间穿过。
(
11、在队列练习中,向右转时,应以右脚跟和左脚掌为轴,同时
用力转体。
(
12、一列横队变二路纵队时,应先向右转,再变二路纵队。
(
13、二路纵队变一列横队时,应先变一路纵队,再向左转。
())))))))))))))))))))
14、齐步走的步幅约为每步85cm。
()
15、齐步走的步速约为每分钟110—116步∕min。
()
16、正步走时,脚掌离地面约15cm。
()
17、正步走的行进速度为116—122步∕min。()
18、跑步走的步幅约为每步75cm。
19、跑步走的行进速度为150—160步∕min。
20、踏步时,听到前进的口令,应迅速迈出左脚,按齐步要领做。()
21、跑步时,听到立定口令,应再跑3步,然后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
22、所有的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动令都下在右脚。
(
23、一路纵队变二路纵队的口令是“成两路纵队——走!”。
(
24、跑步换齐步走时,应继续向前跑一步。
(
25、一路纵队行进,听到“成蛇形——走!”口令后,有排头带
领左后转弯走一段后,再右后转弯走,然后绕场行进。
(
26、一路纵队行进,当排头走到场角时,下达成“8”字形——
走口令。
(
27、口令是队列练习时,指挥员下达的口头命令,应做到清晰、准
确悦耳。
(
28、根据口令下达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短促连续断续和复合口令
四钟。
(
29、“立正”、“稍息”、“报数”、为短促口令。
(30、“第X名,出列”为复合口令。
(31、“向后——转”、“齐步——走”为断续口令。
(32、“一路纵队由分队—合队—裂队—并队” 此项操作方法能将
一路纵队变成四路纵队。
(
33、体操教学中,示范动作要清楚熟练准确,一般是先做分解示
范,再进行完整示范。
(
34、在徒手体操教学中,对动作难度较大的操节应采用正面示范。(35、在徒手体操教学中,用于显示左右方向、路线简单的动作应
采用镜面示范。
(
36、在徒手体操教学中,教授前后踢腿、腹背运动时应采用镜面
示范。
(
37、在教学中多数人有错、并出现错误较多的情况时,应停止练
习重新教。
(
38、在教学中少数个别人有错是应采用一对一纠正。
(
39、在教学中出现各种不同的错误时应采用个别纠正。
(40、横队时教师的指挥位置,要在队形正前中央等腰三角形的位)))))))))))))))))))
置。
()
41、纵队时教师的指挥位置,要在排头与排头成小三角的位置。
()
42、徒手体操是由身体各个部位不同动作组成的单个动作或成套
动作。
()
43、根据徒手体操的练习形式,可分为单人动作和双人动作。
()
44、双人动作根据用力性质的特点可分为助力性动作、对抗性动
作和协同性动作。
()
45、两人面对面互相推肩属协同性动作。
(
46、对动作的关键及难点部分的示范称为重点示范。
(
47、学生与教师示范同步进行的练习称为领做。
(
48、根据人体解剖学结构,徒手体操可分为头颈动作、上肢动作、下肢动作、躯干动作和全身动作。
(
49、新学一套动作,成套动作不熟练及动作变化复杂的情况下采
用分节练习法。
(第五章 组织与裁判
1、竞技体操比赛,第一种比赛为单项决赛。
(2、竞赛规程的下发时间在赛前不少于三个月。
(3、基本体操比赛时,要求全体裁判员应提前进入场地,提前时间 为30-40分钟。
(4、基本体操比赛时,在参赛人数不多时,进退场队形变化不大的 小型比赛时,评分采用分区与全场结合评分。
(5、基本体操比赛,在参赛人数很多(百人以上)的比赛评分时,采用分区评分。
(6、竞技体操比赛的第二种比赛为单项决赛。
(7、在竞技体操比赛,男子只有四项的等级比赛为三级。
(8、竞技体操比赛中,从器械上掉下,应扣分值为1分。
(9、确定比赛顺序有多种,多采用安排。
(10、集体跳长绳属于游戏。
(
11、我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体操比赛是在二十三届。
(12、在支撑中,肩部自上而下的弧行动作是倒下。(13、规定操评分时,每漏做一节须扣去漏做部分的全部分值,包
括完成质量、整齐一致及其它(14、成套操中出现顺序错误,应扣去前一部分或后一部分的分值。(15、规定操评分时,举臂的动作出现臂弯曲应扣动作技术分。())))))))))))))))))))
技术、动作
1、做技巧团身前滚翻时,当腰髋部着垫时再屈腿团身。
()
2、整套动作中按技术要求做的第一个动作称为上法。
()
3、双杠的支撑摆动技术中,前、后摆均应过杠垂直部位后加速摆
腿,拉肩送髋。
()
4、双杠的支撑摆动技术中,双腿在前摆过程中,肩部应没动作。()
5、双杠的支撑摆动过程中必须以肩为轴,直臂顶肩、紧腰。
(6、双杠的支撑摆动教学规格是前摆高于肘关节,后摆至肩水平。(7、上板起跳时,双脚应踏在踏板的最前端。
(8、分腿骑坐前进成分腿坐,保护者应站在杠外一侧练习者腿后,一手握其上臂给予助力。
(9、做双杠的滚杠练习时,如只有一个保护者,保护者应站在侧
前方,两手托肩背。
(
10、在做翻身上这个动作时,保护者应站在侧前方。
(
11、做横马分腿腾越的完整练习时,保护者应位于横马的前侧方
进行保护。
(
12、单杠的骑撑前回环保护帮助的位置应在杠后侧。
(
13、单杠的支撑后回环保护帮助的位置应在杠前侧。
(
14、用手帮助练习者稳定重心,以维持平衡时,采取的手法应为托。(15、单杠的骑撑前回环保护帮助的位置应在杠后侧。
(
16、肋木操属于固定器械体操。
(
17、前滚翻头着垫的部位是头顶。
(
18、在做翻身上这个动作时,一脚蹬地,一腿摆动,摆动腿的方
向应是前方。
(
19、摆动时,肩部尽力远离握点是后倒挂膝上的技术要点之一。
(20、在做双杠的滚杠动作,人体的腰骶部位滚杠。
(21、屈臂支撑不是斜进助跑直角腾跃的技术要点。
(
22、前滚翻屈腿团身的时机是肩背着垫时。
(
23、双杠的支撑摆动技术,双腿在前摆过程中,当上摆时肩部应
拉开肩角,并向前跟肩。
(
24、双杠的挂臂屈伸上技术,由挂臂开始做前摆时,臀部的位置
应平行杠面。
(
25、做手倒立前滚翻时,保护者应站在练习者侧,稍偏前方,双
手扶练习者腰部。
(
26、做手倒立前滚翻时,动作由倒立位置开始,屈髋前倒。
(
27、做鱼跃前滚翻时,双手着垫时,有控制的对抗性屈臂、含胸、))))))))))))))))))))))低头。
()
28、做头手倒立时,练习者的手与头应在一条直线上。
()
试题答案:
第一章
概论
1、× 源于古希腊语
2、∨
3、×不是
4、∨
5、×前苏联
6、∨
7、∨
8、∨
9、∨
10、∨
11、×属于基本体操
12、×属于艺术体操
13、×竞技健美操不是,应为健身健美操
14、×技巧运动不是
15、×四项
16、∨
17、∨
18、∨
19、∨
20、×高低杠比赛中
21、×男子
22、×李宁
23、∨
24、×欧洲
第二章 术语
1、×叫腾越
2、×上、下六个
3、×中间方向
4、×有,是两握点间的假设连线
5、×前举
6、×前斜上举
7、×正与侧颠倒了
8、×平行时为纵
9、ד接”
10、ד依次”
11、∨
12、∨
13、×二列横队
14、×间隔与距离颠倒了
15、∨
16、×绕环
17、×叫振
18、×称为两臂前绕环
19、×称为踢腿 20、×叫正握
21、×叫窄握
22、∨
23、×一般由
24、×叫摆动
25、∨
26、×下肢、上肢、上体、头
27、∨
28、×称为下法
29、×实用性练习30、×俗称
31、×基准生
32、×摆动
33、×挥摆
34、∨
35、×绷杠
36、×缩简记写法
第三章
1、×保护
保护帮助
2、∨
3、∨
4、∨
5、×自我保护中紧握器械的方法
6、×利用惯性的方法
7、×改变动作性质和身体姿势的方法
8、∨
9、×由帮助者提供
10、∨
11、∨
12、×前侧方
13、×后侧方
14、∨
15、∨
16、∨
17、×有所区别
18、∨
19、×以帮助为主
20、×以保护与帮助交替运用为主
21、×以保护为主
第四章 基本体操
1、×轻器械
2、∨
3、∨
4、×属队形练习
5、×属队列练习
6、×分开60°
7、×三分之二
8、×10cm
9、×最后一名不甩头
10、×不可以
11、×以右脚跟为轴
12、∨
13、×应先向左转,再变一列横队
14、×75cm
15、×116—122步∕min
16、×25cm
17、×110—116步∕min
18、×85cm
19、×170—180步∕min 20、×应继续踏两步
21、×两步,左脚向前大半步
22、×行进间向左转走、行进间一列变二列动令在左脚
23、ד成二路纵队——走!”
24、×两步
25、×然后循环反复,直至听到变换口令为止
26、×走近边线中点
27、∨
28、∨
29、∨
30、×断续口令
31、×连续口令
32、×变为二路纵队
33、×先进行完整示范,再做分解示范
34、×背面示范
35、∨
36、×侧面示范
37、×停止练习集体纠正
38、×个别纠正
39、×相互纠正 40、∨
41、∨
42、∨
43、×集体动作
44、∨
45、×对抗性动作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第五章
组织与裁判
1、×团体决赛
2、∨
3、∨
4、×全场通评
5、∨
6、×全能决赛
7、∨
8、×0.5分
9、×抽签
10、×轻器械体操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技术、动作
1、×当肩背着垫时
2、×称为开始动作
3、∨
4、×肩部应拉开肩角,并向前跟肩
5、∨
6、×后摆至肩水平线45°以上。
7、×踏板的弧形最高处
8、×腿前
9、×一手托肩,一手杠下托拨大腿
10、∨
11、∨
12、∨
13、∨
14、×扶
15、∨
16、×专门器械
17、×后脑上部
18、×头上方
19、∨ 20、∨
21、∨
22、∨
23、∨
24、×高出杠面
25、×扶小腿
26、×脚尖远伸前倒
27、∨
刑事诉讼法题库:判断题 篇6
第一组:
1、在我国奴隶社会的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口供一向受到格外重视,一向强调“罪从供定”。
2、作为公诉机关的国家安全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专门行使侦查权,执行控诉职能。
3、即使没有被代理人的授权或同意,诉讼代理人代替被代理人进行的诉讼活动,也具有法律效力。
4、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的互相配合与互相制约之间,应是对立的关系,是制约中没有配合、配合中不能有制约的关系。
5、在审判阶段,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止审理。
6、上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案件,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7、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是否抗拒改造,是对其予以减刑或者执行死刑的唯一条件。
8、在刑事诉讼中处于追诉或被追诉的地位,执行控诉职能或辩护职能,是诉讼参与人必须具备的特点。
9、两审终审适用于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
10、已被判处刑罚的罪犯,如果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可以提出申诉,不得阻碍、抗拒执行。第一组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组:
1、法官在诉讼中处于消极仲裁者的地位,是纠问式诉讼的最大特点。
2、在刑事诉讼中处于追诉或被追诉的地位,执行控诉职能或辩护职能,是诉讼参与人必须具备的特点。
3、鉴定人不能同案件有利害关系,担任过本案的侦查、检察、审判人员,或者同案件有利害关系者,应当回避。
5、两审终审适用于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
6、已被判处刑罚的罪犯,如果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可以提出申诉,但不得阻碍、抗拒执行。
7、对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不能适用监外执行。
8、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精神,应当贯穿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的始终。
9、对执行死刑的罪犯,禁止游街示众和实施侮辱其人格的行为。
10、对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和无期徒刑罪犯的减刑,由罪犯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二组答案:
1.× 2.× 3.√ 4.√ 5.× 6.√ 7.× 8.√ 9√.10.√
4、刑事诉讼的过程既是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过程,也是适用刑法的过程。
第三组:
1、刑事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处理行政案件,依法解决主管行政机关根据其职权所作的处罚决定是否正确和应否予以维护的活动。
2、代表国家行使法律监督职能,这是人民检察院独有的权利和职能。
3、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对一审判决提出抗诉。
4、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对公、检、法等机关和当事人的要求,是公、检、法等机关和当事人进行刑事诉讼时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5、翻译人员不能同本案有利害关系,凡是依法应当回避的,必须回避。
6、诉讼参与人是参加刑事诉讼活动,享有一定诉讼权利,并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人。
7、证人是由案件事实本身决定的,在这一点上,他同被告人及被害人是一样的。
8、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不限于指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9、减刑裁定书应当发给罪犯,交付监狱,并将其副本送达原判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
10、罪犯在监狱服刑时逃脱后重新犯罪,在犯罪地即被查获的,则由犯罪地的公、检、法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管辖范围立案处理。
第三组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四组:
1、奴隶制社会的证据制度,从审查判断证据的标准或原则角度讲,一般都实行过法定证据制度。
2、犯罪嫌疑人是公诉案件在侦查终结前,对被追诉对象的称谓。
3、法定代理人如果依法参加诉讼,应属于当事人的范畴,享有与被代理人相同的某些重要诉讼权利。
4、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责,主要是批准逮捕,提起公诉,对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的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以及对部分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等。
5、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是否抗拒改造,是对其予以减刑或者执行死刑的条件。
6、上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案件,应当按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7、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判决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
8、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让他们自带翻译。
9、鉴定人不能同案件有利害关系,担任过本案的侦查、检察、审判人员,或者同案件有利害关系者,应当回避。
10、对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不能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第四组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五组:
1办理刑事案件是专门机关的职权,这里的职权既指权利也指义务。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中的“事实”指的是客观上发生的案件事实本身。3上级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自己管辖的案件交由下级法院审判。4扭送也是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之一。
5在特定情况下人民检察院也可以执行刑事拘留。
6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辩护人介入诉讼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7辩护律师经被害人同意可以向被害人调查。8鉴定结论是实物证据。
9为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生理状态,可以对其人身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强制检查。
10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最多经过人民法院两次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第五组答案: 1.√
2.×,“客观上发生的案件事实本身”改为“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3.×,“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改为“不得”。4.×,“也是”改为“不是”。5.×,“也可以”改为“不能”。6.×,“辩护人”改为“律师”,或者“侦查”改为“审查起诉”。7.×,在“可以”前加“并经司法机关同意”。8.×,“实物”改为“言词”。9.×,“必要时可强制检查”改为“必要时对犯罪嫌疑人可强制检查”。10.×,“人民法院两次”改为“两级人民法院”。
第六组:
1、宪法与刑事诉讼法是“母法”与“子法”之间的关系。()
2、奴隶制时期实行纠问式结构形式。()
3、自诉人有权随时聘请诉讼代理人。()
4、文字性的书面材料都是书证。()
5、精神上有缺陷的人,不能作证人。()
6、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立即进行讯问。()
7、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
8、检查妇女的身体,只能由女医生进行。()
9、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可以听取辩护人的意见。()
10、在法庭审判过程中,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可以中止审理。(第六组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七组:
1、从内容上看,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
2、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三大职能是侦查、控诉和审判。()
3、鉴定人必须是自然人。()
4、律师在侦查阶段享有阅卷权。()
5、勘验、检查笔录不属于实物证据。()
6、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离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
7、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超过12小时。()
8、讯问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9、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
10、自诉案件允许调解,但不允许和解。()第七组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八组:
1.被害人如果拒绝检查,侦查人员认为必要时,可以强制检查。()2.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能离开住处”,就是不能
出家门。()
3.对于先行拘留的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审查批捕时,认为需要补充侦查的,可暂不作不批捕决定,而可先通知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4.法院按一审程序进行再审作出的裁判是终审裁判,不得上诉和抗诉。()5.检察院不服一审判决,在法定期限内只可通过原审法院提出抗诉,不能
直接向上一级法院抗诉。()
6、辩护律师依法向有关单位或证人调查取证,他们有权拒绝提供证据。()
7、军队保卫部门可以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
8、证人是当事人的近亲属,可能影响客观作证,因此应当回避。()
9、法庭审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时,对于“财产有合法来源”的辩解,可以要求被告人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否则以非法所得论处。()
10、凡是自诉案件都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判。()第八组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九组:
1、证人经多次传唤仍不到庭作证的,可以拘传。()
2、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是当事人之一,有权对法院第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3、对被害人进行人身检查,在必要时,可以强制检查。()
4、尸体检验,应在侦查人员主持下,由法医进行。()
5、某个原始证据,既可能是直接证据,也可能是间接证据。()
6、刑事拘留是司法机关在紧急情况下,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方法。()
7、人民检察院应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8、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时,不享有同审判员同等的权利。()
9、当事人提出申诉的,原判决应当停止执行。()
10、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法院的审判委员会决定。()第九组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十组:
1.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的人,不能作证人。()
2.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3.在侦查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消案件。()
4.某甲因故意伤害被拘留,公安机关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未获批准。该公安机关认为检察院的决定有错误,有权继续羁押某甲。()5.李某因诈骗被公安机关移送起诉,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不起诉。被害人方某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6.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刑事诉讼,可以使用外国语言文字。()7.犯罪现场上收集到某一物品,即可能作为物证,又可能作为书证。()8.凡是需要提起刑事诉讼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9.只要有犯罪事实发生,公安司法机关就应立案侦查。()
10.李某丢了东西,怀疑是王某偷的,经王某同意后,到王某家翻查。这一行为因得到了王某的同意,所以是合法的。()第十组答案:
对:2、3、5、6、7;错:1、4、8、9、10
第十一组:
1.刑事拘传的适用对象,包括犯罪嫌疑人,证人和被害人。()2.公安局长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3.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对一审判决提出抗诉。()4.人民检察院刑事拘留自侦案件犯罪嫌疑人时,自己执行。()5.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拘传持续时间最长为24小时。()6.对死刑判决的执行,可以采取枪决或者麻醉等方式。()7.立案程序是每起刑事案件必须经过的程序。()
8.检察机关有权对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做出不起诉决定。()9.鉴定人参加诉讼进行鉴定,只能是由公安司法机关指派。()10.监视居住这项强制措施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第十一组答案:
对:2、3、7、8、10;错1、4、5、6、9。
第十二组:
1.县检察院对自侦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采取了监视居住。因为是自侦案件,对犯罪嫌疑人王某的监视居住就由县检察院自己执行。()
2.某甲,17岁,在抢劫时被抓获,公安机关对其进行讯问时,可以通知他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3.未经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和处以刑罚。()4.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5.一个证人对案件事实和情节的感知正确无误,也不能保证他的证言真实可靠。()6.李某丢了东西,怀疑是王某偷的,经王某同意后,到王某家翻查。这一行为因得到了王某的同意,所以是合法的。()
7.在侦查阶段,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
8.村民某甲和邻居打架后,于次日死亡。为查明死因,公安局有权决定解剖尸体。()9.某甲因故意伤害被拘留,公安机关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未获批准。该公安机关认为检察院的决定有错误,要求复议。因要求复议,也不可以继续拘留某甲。()
10.某市公安机关为侦破一起杀人案,扣押了犯罪嫌疑人项某的邮件,经查明与案件无关,应当5日内解除扣押。()第十二组答案: 对:2、5、7、8、9;错:1、3、4、6、10。
第十三组:
1.为了保证鉴定结论的真实性,鉴定人在进行鉴定前,一律不得了解案情。()
2.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认为对重大嫌疑分子还要拘留的,可以自行决定并执行。()
3.辩护权是被告人的专有权利,律师未经被告人委托或经人民法院指定,就不享有辩护权。()
4.在刑事公诉案件中,被告人参加诉讼,认为审判长的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可以要求审判长回避。()
5.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者,不能作证人。()
6.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使刑事案件的审判无法继续进行时,人民法院可以裁定终止审理。()
7.人民法院在宣告判决时已知被判刑的人有可以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时,可以决定暂予监外执行。()
8.证人是由案件事实本身决定的,不能由司法人员随意指定,但可以由其他人所代替作证。()
9.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裁判,如果发现确有错误,都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10.朱某,17岁,因盗窃被检察院提起公诉。因开庭审理案件时朱某已满18岁,因此,法院可以不为其指定辩护人。()
第十三组答案:对:3、4、7、9、10;错:1、2、5、6、8。
第十四组:
1、刑事诉讼职能应当由辩护职能、监督职能、审判职能、侦查职能构成。(×)
2、以阶级本质为标准对刑事诉讼进行划分,可分为弹劾式、纠问式和混合式。(×)
3、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所作出的判决和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
5、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6、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
7、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时,可以进行侦查实验。(×)
8、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9、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的,其侦查羁押期限从新计算。(×)
10、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第十五组:
1、刑事诉讼活动是围绕被告人进行的。(×)
2、刑事诉讼职能应当由辩护职能、监督职能、审判职能、侦查职能构成。(×)
3、当事人是刑事诉讼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诉讼主体。(√)
4、以阶级本质为标准对刑事诉讼进行划分,可分为弹劾式、纠问式和混合式。(×)
5、刑事侦查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6、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所作出的判决和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7、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应该做到一律公开审理。(×)
8、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
9、刑事案件自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10、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11、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
12、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
13、询问不满18岁的证人,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14、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15、在执行逮捕、拘留、搜查紧急情况时,可以不用逮捕证、拘留证和搜查证。(×)
16、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17、一般情况下,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
18、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
19、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时起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20、在审查起诉中,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第十六组:
1.刑事诉讼活动是围绕被告人进行的。(×)
2.刑事诉讼职能应当由辩护职能、监督职能、审判职能、侦查职能构成。(×)3.当事人是刑事诉讼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诉讼主体。(√)
4.以阶级本质为标准对刑事诉讼进行划分,可分为弹劾式、纠问式和混合式。(×)5.刑事侦查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6.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所作出的判决和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和裁定。(√)7.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应该做到一律公开审理。(×)
8.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9.刑事案件自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经济法判断题库 篇7
与前16次年度跟踪调查一样, 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 参考我国经济结构, 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 于8月10日发放问卷16, 000份, 截止10月15日共回收问卷5, 113份, 其中有效问卷5, 016份, 有效回收率为31.4%。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 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 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矿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 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3.6%、6.4%、3.8%、3.2%、2.7%、2.3%、1.7%、1.5%和1.1%。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 东部地区占59.4%, 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占20.3%、14.7%和5.6%;从企业规模看, 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8.7%、44.1%和47.2%;从企业经济类型看, 国有企业占8.8%, 有限责任公司占48.5%, 股份有限公司占17%, 私营企业占12.1%,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7.6%, 股份合作企业占4%, 集体企业占1.8%。
调查表明, 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以及一揽子经济振兴计划的执行, 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走出低谷, 企业经营者认为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逐渐企稳向好, 企业订货回暖, 产销温和回升, 库存恢复正常, 盈利情况好转, 就业形势改善;企业经营者预期企业外部环境趋好, 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 未来订货持续回升, 投资信心增强, 用工计划回升, 未来就业压力进一步缓解, 预期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 经济前景较为乐观。
调查显示, 企业经营者认为, 当前企业经营的有利条件是, 通常在经济快速增长时对经济发展形成瓶颈制约的土地、能源、钢材、铁路运输等资源和服务以及资金的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为要素市场价格改革和企业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不利条件是, 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延续, 企业出口下滑明显, 外需市场的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外需的萎缩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现象比较严重。企业经营者同时认为, 目前经济增长中政府投资驱动所产生的作用比较大, 民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尚未充分启动, 因此目前经济回升的结构是不平衡的, 基础是不稳固的。
调查发现, 外需下滑、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缺乏人才和行业产能过剩已成为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困难, 缺乏创新能力和企业领导人发展动力不足的现象也值得重视。企业经营者表示, 一方面将采取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引进人才、加强创新、开拓国内市场等措施应对挑战, 另一方面建议政府重点关注消费需求, 进一步加大减税力度、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并将新增加的政府支出主要投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同时期待政府继续加大改革力度, 特别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打破行业垄断, 为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宏观经济企稳向好, 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
(一) 金融危机影响仍在延续, 全球经济复苏尚需时日
关于“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调查显示, 认为不利影响“很大”或“较大”的企业经营者占71.7%, 比2008年提高了14.3个百分点;认为不利影响“较小”的占27.8%, 认为“没有影响”的占0.2%, 认为“不清楚”的占0.3%, 均明显低于2008年的水平。调查结果表明, 一年多来, 企业经营者对金融危机的认识越来越清楚, 对企业所遭受的影响的体会也越来越深刻。
对企业来说, 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方面。调查显示, 认为出口需求“很旺”和“较旺”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0.6%和3%, 其合计比重在2008年比2007年下降39.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 进一步减少了12.9个百分点, 为近5年来的最低水平;认为“不足”或“严重不足”的占89.7%, 比2008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显示, 2009年调查企业中44%的企业有产品出口, 出口额占销售收入的平均比重为42.5%。在有产品出口的企业中, 64.2%的企业出口数量“下降”, 比去年同期增加22.5个百分点;18.5%的企业“增长”, 17.3%的企业“持平”, 比2008年同期分别减少20和2.5个百分点。其中, 钢铁、有色、金属制品等投资品行业出口下降的企业比重均超过75%。
在出口数量下跌的同时, 出口产品价格也出现明显下降。调查结果显示, 45.4%的企业产品出口价格“下降”, 比2008年增加了10.7个百分点;29.8%的企业“持平”;24.8%的企业“增长”, 比2008年下降了14.9个百分点。从不同行业看, 纺织、橡胶、钢铁、金属制品等行业出口下降的企业比重超过一半。
尽管最近全球经济出现一些回升迹象, 尤其是资本市场暖风频吹, 但中国企业的外需形势仍不容乐观。调查显示, 与上半年相比, 仍有61%的企业产品出口数量“下降”, 比“上升”的多54.8个百分点。从出口价格上看, 仍保持下降的态势, 其中39.9%的企业产品价格下跌, 比价格上升的多33.8个百分点。
企业产品出口数量和价格的持续下滑表明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延续。调查结果显示, 关于影响企业产品出口减少的主要因素, 85.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是“外需放缓”, 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要素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 选择比重分别为50.2%和4 9.4%;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贸易保护主义” (16.8%) 、“有关国家出口竞争力提升” (13.8%) 、“加工贸易限制政策” (6.3%) 和“贸易摩擦升级” (6%) 。
企业经营者判断, 海外市场的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调查结果显示, 七成以上企业经营者预期企业出口产品的海外需求明年可望明显回升, 其中24.8%预期2010年上半年回升, 46.1%预期2010年下半年回升, 19.4%预期2011年及以后回升。仅9.7%预期2009年四季度回升。
(二) 政府经济刺激政策效果明显, 但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
关于“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调查显示, 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企业经营者占40%, 虽比2007年减少37.2个百分点, 但比2008年增加了4.6个百分点, 比2009年一季度增加了22.6个百分点;认为“较差”或“很差”的占13.3%, 比2008年减少10个百分点左右, 比2009年一季度减少了27.7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显示, 企业经营者对在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下宏观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形势的一种肯定。同时也应看到, 与2007年相比, 较大的落差表明目前的经济离正常的状态还有不短的距离。
企业经营者这种谨慎乐观的态度也表现在对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的预期上。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六成 (63.9%) 的企业经营者预期2009年我国GDP增长在7~8%之间, 21.2%认为会在8%以上, 只有14.9%认为会在7%以下;对于2010年的GDP增速, 超过一半 (53.3%) 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会超过8%, 36.3%认为在7~8%之间, 只有10.4%预期在7%以下。
企业经营者判断, 目前经济的回升主要还是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驱动的结果。关于投资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政府投资需求“很旺”、“较旺”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26.4%和43.1%, 其合计比重比2008年提高22.2个百分点;另有18%认为“合适”, 12.5%认为“不足”或“严重不足”, 均明显低于2008年。与对政府投资需求的判断相反, 认为民间投资“很旺”、“较旺”的企业经营者比重仅分别占2.2%和16.9%, 其合计比重比2008年减少16.7个百分点;认为“不足”或“严重不足”的占61%, 比2008年提高15.8个百分点。
从消费需求看, 调查显示, 认为消费需求“很旺”和“较旺”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0.8%和12%, 其合计比重在2008年比2007年减少25.9个百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滑9.6个百分点;认为“不足”或“严重不足”的占55.9%, 比2008年增加8.4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驱动, 民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尚未能充分启动, 外需市场的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 目前经济回升的结构是不平衡的, 基础是不稳固的。
在经济逐步回升的情况下, 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上处于“正常”状态的比重有所上升, 由2008年的29.1%上升为39.5%。不过, 正是由于经济增长结构的不平衡, 企业经营者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冷热判断上存在分歧。调查显示, 认为目前宏观经济“偏热”或“过热”的企业经营者占22.5%, 认为“偏冷”或“过冷”的占25.2%, 持这两种观点的企业经营者均占四分之一左右。历史地看, 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热度是近7年来最低的。
(三) 危机影响下一些重要资源和服务供应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 为资源价格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长期以来, 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一段时期以来, 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经济的快速增长受到一些重要资源和服务供应的瓶颈制约, 比如土地、能源 (煤炭、石油、电力) 、钢材和铁路运输等。这次危机导致的经济增长下滑、需求的减弱明显缓解了这一制约,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相关改革创造了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 企业经营者普遍认为今年能源供应紧张状况趋于缓和, 其中认为电力供应“趋于缓和”的企业经营者占45.4%, 认为煤炭供应“趋于缓和”的占34.6%, 认为石油供应“趋于缓和”的占31.4%, 均明显高于2008年。钢材供应事实上从紧张变成了过剩, 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钢材“趋于缓和”的比重在去年35.7%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48.6%。从生产情况看, 钢铁行业停产、半停产的企业比重比去年提升了2.4个百分点, 比全行业平均水平高8.6个百分点。铁路运输“趋于缓和”的比重也明显上升, 为27.3%, 比2008年提高了13.2个百分点;土地供应也出现趋缓迹象, 选择“趋于缓和”的比重增加3.3个百分点, 选择“更加严重”的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
2009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滑, 下半年以来下滑趋势有所缓和。调查显示, 50.2%的企业经营者预期2009年CPI比上年上涨“0~3%”, 21%预期上涨“3%以上”, 两者合计比重达到71.2%, 这表明企业经营者对2009年CPI上升的预期。从对2010年CPI的预期看, 41.8%的企业经营者预期2010年CPI在“3%以上”, 比2009年提高了20.8个百分点。调查表明, 企业经营者对2010年的通胀预期有所加大。
二、企业景气状态温和回升
(一) 企业综合经营状况逐渐走出谷底
关于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 调查显示, 目前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经营者占33%, 认为“一般”的占48.1%, 认为“不佳”的占18.9%, 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14.1个百分点, 比2008年略高1个百分点, 比2007年低27.9个百分点, 不过比2009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高26个百分点。2009年一季度的调查出现认为“不佳”的比认为“良好”的高11.9个百分点的“不景气”状态。调查结果表明, 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自去年三季度开始逐渐加剧, 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发挥作用则从2009年尤其是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逐渐显现, 因此企业的经营状况在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处于谷底状态, 目前已逐渐走出谷底。
从不同地区看, 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好, 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分别多19.2和14.5个百分点, 而中部地区企业相对较差, 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仅多11.7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看, 大型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 企业的规模效应优势依然明显;从不同经济类型看,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22.8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企业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24.1个百分点, 明显好于民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从不同行业看, 服务业的经营状况普遍好于制造业和采掘业, 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带动了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复苏, 这两个行业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分别多34.4和27.8个百分点, 比2008年分别提高了33.1和4.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经营状况也较好, 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分别多34.5和31.8个百分点, 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经营状况相对较差, 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的比重, 不仅明显低于2008年的水平, 也比2009年一季度下降了14.2个百分点。
从制造业的细分行业来看, 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行业包括:医药、化纤、橡胶、汽车、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行业, 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20个百分点以上, 而纺织、非金属和有色金属等行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差, 认为“良好”的比重均低于认为“不佳”的比重。值得注意的是, 食品、服装、造纸、医药、化纤、橡胶、汽车和通信设备等行业的经营状况回升明显, 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13.5~39.3个百分点, 不仅高于2009年一季度水平, 也要高于2008年同期水平。
(二) 企业订货回暖, 产销温和回升, 库存恢复正常, 企业盈利情况和社会就业形势逐步好转
企业订货情况可以比较好地反映市场情况。2009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六成的企业订货低于正常水平。最新的调查显示, 超过六成 (60.9%) 的企业订货“正常” (53.6%) 或“高于正常” (7.3%) , 明显高于2009年一季度的水平, 接近2008年的调查结果, 但与2006年和2007年相比仍有20个百分点左右的差距。调查表明目前的市场已度过最困难时期, 处于逐渐恢复过程中。
从不同行业看, 目前订货情况相对较好的行业包括: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化纤等行业, 订货“正常”或“高于正常”的企业比重超过七成, 而纺织和有色等行业的订货情况相对较差, 仅有不到一半的企业订货“正常”或“高于正常”。
关于企业目前的产销形势, 调查显示, 认为企业的生产 (服务) 量、销售量“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分别占39%和40%, 比认为“减少”的分别多20.5和19.3个百分点, 这一结果虽然低于2007年的水平, 但比2008年的调查结果分别高12.1和12.4个百分点, 这表明企业经营已度过谷底, 正处于企稳回升的过程中。
从企业生产状况也能看出这种从低谷回升的态势。调查显示, 目前“停产”企业比重为0.7%, “半停产”企业比重为20.8%, 合计比重为21.5%, 比去年同期的调查结果高6.3个百分点, 但比今年一季度的调查结果低4.8个百分点。
从库存情况看, 调查显示, 认为企业库存“正常”的企业经营者占72.9%, 比2008年高2个百分点, 比2009年一季度高12.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 在今年一季度的调查中, 企业库存“高于正常”和“低于正常”的比重比最近的调查结果分别高出5.7和6.6个百分点, 这表明2009年一季度企业经营基本处于谷底, 一方面企业产品销路不畅, 产成品库存增加, 另一方面企业尽可能减少产成品和原材料库存, 造成企业“高于正常”和“低于正常”的比重都相对较高, 企业处于“消化库存”的状态。目前企业库存已基本恢复正常, 库存“低于正常”的比重不仅明显低于一季度的15.4%, 也低于2006~2008年10~11%左右的比重, 而“高于正常”的比重明显高于2006~2007年的结果, 与2008年的结果大致相当, 这表明当前企业库存回补过程已经基本结束, 但因产能过剩的制约, 销售情况尚未恢复正常, 库存“高于正常”的现象在部分行业还比较严重, 如纺织、橡胶、非金属和有色金属等行业, 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库存“高于正常”。
企业产销的回升促进企业盈利情况好转。调查显示, 预计2009年下半年盈利 (包括“较大盈利”和“略有盈余”, 下同) 的企业比重为61.5%, 比上半年盈利的企业多10.1个百分点;预计2009年下半年亏损 (包括“亏损”和“严重亏损”, 下同) 的企业比重为16.2%, 比上半年低11.9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 上半年盈利状况较好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橡胶等行业, 有超过六成的企业盈利;从对下半年盈利预计看, 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化纤、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行业相对较为乐观, 超过七成企业预计2009下半年盈利。
从盈利程度来看, 调查显示, 认为企业盈利状况“正常”的企业经营者占42.1%, 认为“好于正常”的占5.2%, 两者合计比重为47.3%, 不仅明显高于2009一季度调查33.9%的结果, 也比2008年的调查结果高4.8个百分点。其中, 西部和东北地区企业盈利状况好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大型企业盈利状况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盈利状况明显好于非国有企业。企业产销的回升也带动了用工的增加。调查结果显示, 与上半年相比, 27%的企业用工“增加”, 比用工“减少”的多7.4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 西部地区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11.6个百分点, 高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 大型企业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4.2个百分点, 明显高于中小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少4个百分点, 要差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三) 外需下滑、内需不足与产能过剩的环境下, 企业成本压力较大;人才、资金的不足影响创新能力提升和企业的持续发展
关于当前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 调查显示, 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 (57.9%) 、“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 (48.5%) 、“资金紧张” (46.9%) 和“缺乏人才” (46.2%) 。另外, 选择较多的选项还包括:“整个行业产能过剩” (37.1%) 、“缺乏创新能力” (27.1%) 、“国内需求不足” (23.7%) 和“出口需求不足” (21.8%) 。其他选项按选择比重高低排序依次是“资源、环境约束较大” (17.2%) 、“行业发展前景不明” (15.5%) 、“企业领导人发展动力不足” (12.9%) 、“遭受侵权等不正当竞争” (11.5%) 、“地方政府干预较多” (9.1%) 、“企业冗员安排困难” (8.1%) 和“缺乏投资机会” (4.8%) 。
与2008年的调查相比, 排在前两位的选择比重均有明显下降。其中“人工成本上升”减少了14.3个百分点, “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减少了29.3个百分点;但与2009年一季度的调查相比, 选择二者的比重又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其中“人工成本上升”提高4.3个百分点, “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提高了24个百分点。这一结果与人工成本和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实际变动情况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与上半年相比, 超过六成 (61.5%) 的企业人工成本上升, 仅1.3%的企业人工成本下降;接近六成 (57.7%) 的企业物料采购价格上升, 比价格下降的多49个百分点。调查结果表明, 随着经济企稳回升, 用工成本与能源、原材料成本也逐步提高, 在目前外需下滑、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不足、产能过剩还相对比较严重的环境下, 企业经营成本压力相对增大。
当前,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在有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比如企业冗员安排和企业发展动力方面。调查结果显示, 29.3%的国有企业将“企业冗员安排困难”列为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 而民营企业选择这一比重的仅4.9%;20.6%的国有企业认为“企业领导人发展动力不足”是企业目前发展的困难, 比民营企业的选择比重高8.8个百分点。国有企业选择“缺乏创新能力”的比重 (35.5%) 也明显高于民营企业 (25.7%) 。
资金紧张是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从历史上看, 多数年份“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超过“正常”的比重。金融危机影响的初期, 由于市场的急剧萎缩, 资金链突然收缩, 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加剧;随着政府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较早地推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 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有了明显的缓解。调查结果显示, 20 07年选择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为44%, 2 00 8年则达到56.5% (调查时间为8~10月, 正值金融危机开始对中国产生影响的初期) , 2009年一季度减少到49.2%, 最新的调查结果为41.3%。
相对国有企业来说, 民营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更加严重。调查结果显示, 民营企业认为资金紧张的比重为42.8%, 比高国有企业2.5个百分点。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可以明显看出民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 67%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难以从银行贷款, 其中29.1%认为“有难度”, 20.6%认为“比较难”, 17.3%认为“非常难”;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情况明显好于民营企业, 59.6%认为贷款困难, 其中26.9%认为“有难度”, 19.4%认为“比较难”, 13.3%认为“非常难”。
企业将缺乏人才列为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的比重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调查结果显示, 2009年选择“缺乏人才”的比重为46.2%, 比2008年上升了4.4个百分点。这说明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和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即从低成本的量方面的竞争向差异化的质的方面竞争的转变, 其中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至为关键。
但由于经济下滑、资金紧张和人才缺乏, 企业创新水平提升速度不尽如人意。调查结果显示, 相对于2008年, 2009年企业的创新投入“增加”的占40.9%, “持平”的占42.1%, “减少”的占17%, “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3.9个百分点, 这一结果比2008年低11.5个百分点, 也明显低于2006年、2007年46%左右的水平。创新投入的不足造成了企业新产品销售比重增幅的下滑。调查显示, 39.5%的企业新产品销售比重“增加”, 比“减少”的多23.4个百分点, 这一结果比2008年低9.8个百分点, 比2006年和2007年低20个百分点以上。
三、经济增长预期较为乐观
(一) 外部环境趋于缓解, 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订货状况持续回升, 经济前景趋于乐观
关于企业的国际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 多数企业 (70.9%) 预期海外需求将于2010年明显回升。关于10大行业振兴规划, 超过半数 (51.7%) 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在未来半年将效果“很大”或“较大”, 比认为效果“较小”或“没有效果”的高3.4个百分点;关于4万亿投资对促进经济复苏的成效, 调查结果显示, 58.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在未来半年会效果“很大”或“较大”, 比认为效果“较小”或“没有效果”的高17.2个百分点。
基于对国际经济环境明年趋于好转和对政府经济振兴规划取得效果的良好预期, 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经营状况的预期相对比较乐观。调查显示, 认为2009年四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将“好转”的企业经营者占43.2%, 认为“不变”的占50.2%, 认为会“恶化”的占6.6%, 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6.6个百分点, 这一结果比2008年高22.3个百分点, 也高于2006年和2007年的水平。
从不同地区看, 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分别多39.9和39.8个百分点, 高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 大型企业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44.4个百分点, 高于中小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1.9个百分点, 要低于其他类型企业。
对于2010年企业经营状况, 企业经营者表现出更乐观的预期。调查结果显示, 预计2010年企业综合经营状况将“好转”的企业经营者占60.2%, 预计“不变”的占34.8%, 预计“恶化”的占5%, 预计“好转”的比预计“恶化”的多55.2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 中部地区企业经营者对2010年综合经营状况的预计较为乐观, 预计“好转”的比预计“恶化”的多57.2个百分点, 高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 中型企业要更为乐观, 预计“好转”的比预计“恶化”的多57.3个百分点, 高于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 民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更为乐观, 预计“好转”的比预计“恶化”的多55个百分点以上, 明显高于国有企业。
从不同行业看, 调查发现, 不同行业的前景预期差异较大。其中, 对2010年经营状况预计较为乐观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造纸、化工和电气机械等行业, 预计“好转”的比预计“恶化”的多60个百分点以上。而预期相对较差的行业有: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化纤和非金属等行业, 预计“好转”的比预计“恶化”的多50个百分点以内。
订货的回升为企业的乐观预期奠定了基础。调查结果显示, 39.3%的企业预期2009四季度订货“增加”, 比预期“减少”的多23.2个百分点, 而2008年则是预期“增加”的比预期“减少”的少0.4个百分点。从不同行业看, 农林牧渔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造纸和医药等行业订货预期尤其乐观, 预期“增加”的比预期“减少”的多35个百分点以上。而纺织和钢铁行业订货预期相对较差, 预期订货“增加”的比预期“减少”的多6个百分点左右。
企业经营者的乐观预期还表现在对企业产品销售价格回升的判断上。调查结果显示, 31.2%的企业经营者预期2010年企业产品销售价格将“上升”, 比认为“下降”的多14.8个百分点。从不同行业看, 预期产品价格上升较多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化纤等行业, 预期价格“上升”的比“下降”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 房地产行业预期其产品价格“上升”的比预期“下降”的多62.2个百分点, 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橡胶、汽车、电气机械、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行业相对较差, 预期产品价格“上升”的比重要低于预期“下降”的比重。
在问及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时, 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都表示有信心。调查结果显示, 86.1%的企业经营者对企业下一阶段的经营发展“很有信心”或“较有信心”, 13.3%“信心不足”, 仅有0.6%“没有信心”。与2009年一季度的调查数据相比, 表示“很有信心”或“较有信心”的比重提高了29.8个百分点。
(二) 企业投资信心增强, 未来就业压力趋于缓解
企业经营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乐观预期增强了企业未来的投资信心。调查显示, 53.1%的企业2010年计划投资额将“增长”, 34.5%的企业“不变”, 12.4%“减少”, 计划“增长”的比“减少”的多40.7个百分点, 这一数据虽然仍低于2006年和2007年的水平, 但比2008年提高了13.4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企业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分别多46.9和45个百分点, 要高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企业;从不同规模看, 大型企业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52.3个百分点, 明显高于中小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 民营企业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40.7个百分点, 明显高于国有企业, 这表明经济内生动力增强。
从不同行业看, 2010年计划投资额增长较多的行业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橡胶、汽车和仪器仪表等行业, 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 而住宿和餐饮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和钢铁等行业则相对较差, 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30个百分点以内。
关于“如果目前条件成熟, 您最希望投资哪个行业”, 调查显示, 75.3%的企业选择继续投资本行业, 为近4年来最高水平。其中, 选择继续投资本行业超过八成的有农林牧渔业, 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有色金属、汽车、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行业。希望转投其他行业比重相对较高的包括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造纸和化纤等行业, 比重在30%以上。与2008年调查结果相比,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医药等行业选择继续投资本行业的比重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 高于其他行业。
关于“企业有投资意向的地区”, 调查显示, 有86.8%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东部地区, 其中37.6%选择了“长三角”地区, 22.8%选择了“京津-环渤海”地区, 15.4%选择了“珠三角”地区, 选择其他东部地区的为11%;此外, 有25.1%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中部地区, 33.3%选择了西部地区, 10.2%选择了东北地区, 3.1%选择了港澳台地区, 8%选择了海外地区。与2008年相比, 2009年企业投资意向的特点是, “长三角”和“京津-环渤海”继续成为资金青睐的地区, “珠三角”地区的投资吸引力略有回升, 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意向趋稳, 而海外地区的投资意向明显下降。
投资增长的同时, 企业用工也可望继续回升。调查结果显示, 46.2%的企业经营者预计企业2010年用工将“增加”, 44.9%预计“持平”, 8.9%预计“减少”, 预计“增加”的比“减少”的多37.3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 中部地区企业2010年用工将增加较多, 预计“增加”的比“减少”的多40个百分点, 要高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 大型企业预计“增加”的比“减少”的多42.1个百分点, 高于中小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 非国有企业用工增加的比重明显超过国有企业, 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预计用工“增加”的比“减少”的多40.3个百分点, 这也反映出企业经营者对外需回暖的乐观预期。
四、对经济热点、宏观调控和改革的评价及建议
(一) 房地产发展难题亟待破解
鉴于房地产行业在城市化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的特殊地位, 在外需减弱的形势下, 要确保中国经济未来的持续发展, 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房价是影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调查结果显示, 多数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前房价偏高, 其中21.3%认为“过高”, 46.3%认为“较高”, 28.9%认为价格“正常”, 3.4%认为“偏低”, 0.1%认为“过低”。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大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房价偏高, 但企业经营者仍普遍预期2010年房价会继续上涨。调查显示, 超过八成 (82.7%) 的企业经营者预期2010年企业所在地区的房价将会上涨, 其中16.1%认为会“上涨10%以上”, 37.1%认为会“上涨5~10%”, 29.5%认为会“上涨5%以内”;13.2%认为会“持平”, 4.1%认为会“下降” (见表17) 。
当前需求旺盛是推高房价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企业所在地区住宅市场需求的主要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 63.7%认为是“改善型购房”, 43.1%认为是“投资或投机型购房”, 32.5%认为是“首次购房”。调查结果表明, “改善型购房”目前已成为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主流, 而投资或投机性购房的比重也相当高,
且不同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东部地区“投资或投机型购房”比重较高, 达到49.5%, 东北地区“改善型购房”比重较高, 为78.1%, 中部地区“首次购房”比重相对较高, 为37.7%。从不同城市看, 投资或投机型比重相对较高的有宁波、杭州、上海、深圳、南宁、福州、成都、南昌、大连、昆明、北京和南京等城市, 而这些城市也是目前房价相对较高。
(二)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仍比较严重
本次调查还了解了企业所在行业的产能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六成 (63.4%) 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所在行业产能过剩, 其中44.8%认为“有些过剩”, 18.6%认为“严重过剩”;27.5%认为“正常”;9.1%认为产能不足, 其中8.4%认为“有些不足”, 0.7%认为“严重不足”。从不同行业看, 纺织、造纸、化纤、非金属和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情况相对比较严重, 超过七成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产能“严重过剩”或“有些过剩”, 尤其是纺织、造纸和非金属等行业, 有三成左右的认为“严重过剩”。
产能过剩的程度也可以从企业的设备利用率上得到反映。调查显示, 关于制造业企业2008年的设备利用率, 38.2%的制造业企业在“75%及以下”, 40.6%的企业为“75~90%”, 21.2%的企业在“90%以上”。总体来看, 2008年制造业企业的平均设备利用率为77.1%。
关于对企业2009年设备利用率的预计, 调查显示, 44.3%的制造业企业预计在“75%及以下”, 比2008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36%预计为“75~90%”, 19.7%预计在“90%以上”。调查表明, 当前企业的产能过剩情况比2008年有所加重。从不同行业来看, 食品、塑料、有色金属和金属制品等行业预计2009年设备利用率相对较低, 接近或超过一半的企业预计在“75%及以下”。与2008年相比, 塑料、非金属制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和通用设备等行业设备利用率下降较多, 选择“75%及以下”的企业经营者比重提高了10个百分点左右。
(三) 消费需求不足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密切相关
当前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应该是需求不足。如何扩大需求, 应关注哪方面的需求, 将直接影响下一阶段的决策思路。调查结果显示, 关注消费需求的企业经营者的比重高于关注投资的比重, 其中, 64.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应关注农村居民的消费, 55.4%认为应关注城市居民消费, 50.5%认为应关注基础设施投资, 44.7%认为应关注工业投资, 20.1%认为应关注房地产投资与消费。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首先要认清当前影响国内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调查结果显示, 按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高低排在第一位的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限制消费”, 选择比重为80.7%, 其次是“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财政收入增长”, 选择比重为58.1%, 其他选项依次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54.5%) 、“中国人高储蓄的传统文化” (39.5%) 、“失业问题比较严重” (37.3%) 、“‘三农’问题制约农民消费” (32.4%) 、“城市化率相对较低” (21%) 。
调查表明, 企业经营者认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不合理等是造成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四) 宏观经济政策适度, 减税和加强对中小企业贷款成为共识
关于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松紧程度, 调查显示, 认为当前宏观调控政策“过紧”的企业经营者占0.6%, 认为“偏紧”的占11.3%, 分别比2008年下降了9和34.2个百分点;认为“合适”的占54.3%, 比2008年上升了22.9个百分点;认为“偏松”的占30.1%, 认为“过松”的占3.7%, 分别比2008年上升了17.4和2.9个百分点。与2008年认为政策“偏紧”的比认为“偏松”的多32.8个百分点相反, 2009年认为“偏松”的比认为“偏紧”的多18.8个百分点。调查表明, 超过半数的企业经营者认为2009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基本合适, 略显偏松。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现实环境, 企业经营者就未来一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多项建议。调查结果显示, 65.2%的企业经营者建议“加大对企业减税的力度”, 排在第一位;63.8%建议“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力度”, 排在第二位;其他建议按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高低排序依次是:“采取措施预防可能的通货膨胀” (52.1%)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42.2%) 、“增加政府支出力度” (20.5%)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17.8%) 、“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 (11.9%) 、“保持货币供应快速增长” (4.3%) 和“政府发放购物券” (3.3%) 。
(五) 加强管理和创新, 努力开拓国内市场
在对政府政策提出建议的同时, 企业经营者也表示将通过自身努力来应对挑战。关于“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 企业未来一年应着重采取的措施”, 调查结果显示, 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四项分别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 (80.1%) 、“增加创新投入” (68.7%) 、“引进人才” (56.7%) 和“开拓国内市场” (53.5%) , 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更新设备” (4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35.1%) 、“开拓国际市场” (31.7%) 等。
调查表明, 面对成本上升、缺乏人才、资金紧张和产能过剩等困难, 企业经营者首先将通过加强管理来降低成本, 其次是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引进人才、加大创新投入, 同时为应对外需不足和产能过剩的挑战, 还主动采取措施开拓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内需。
(六) 继续加大改革力度,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本次调查请企业经营者对近两年来有关改革成效进行评价。调查显示, 各项改革按企业经营者评价高低, 即“效果很好”与“效果较好”的比重之和大小排序依次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3%)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33.5%) 、产权制度改革 (29.7%) 、政府职能转变 (28.3%) 、金融体制改革 (27.9%) 、国有企业改革 (25.4%) 、投资体制改革 (25.1%) 、财税体制改革 (24.7%) 、土地制度改革 (21.4%) 和垄断性行业改革 (5.5%) 。
从与前两年的对比来看, 企业经营者对于近两年来有关改革成效的评价差异明显。其中, 企业经营者对“政府职能转变”、“金融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的评价虽然仍低于2007年水平, 但与2008年相比有所提升;而对于其他各项改革的评价则均低于2008年的水平, 尤其是对“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和“产权制度改革”的评价, 从2007年开始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对“目前是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这一说法的同意程度, 也反映出企业经营者对“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改革成效评价的变化。调查显示, 41.8%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 比2008年下降了9.1个百分点, 也低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32%认为“一般”;26.2%表示“不太同意”或“很不同意”, 比2008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
此外, 调查还显示, 39.2%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创业板市场对民营经济的作用“很大”或“较大”, 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低了17.7个百分点;41.6%认为作用“较小”, 5.8%认为“没有作用”, 均明显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13.4%表示“不清楚”。调查表明, 民营企业经营者期待政府大力推进改革, 继续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当请企业经营者提出当前最紧迫的三项改革时, 按选择比重的多少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政府职能转变 (67.6%) 、垄断性行业改革 (46.3%) 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6.2%) 。与2008年相比, 政府职能转变仍排在首位, 垄断性行业改革替代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排在第二位,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
调查表明, 企业经营者意识到深化改革的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 只有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其他改革才能更加顺利地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排在第二位, 表明企业经营者希望进一步加快垄断性行业改革的步伐;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迫切程度的提升, 意味着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企业经营者希望政府进一步加大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力度, 减轻企业负担, 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企业经营者认为其他几项紧迫的改革依次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43.2%) 、财税体制改革 (27.6%) 、金融体制改革 (21.6%) 、土地制度改革 (12.3%) 、投资体制改革 (11.7%) 、国有企业改革 (11.7%) 和产权制度改革 (11%) 。与2008年相比,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分别减少了8.4、5和3.7个百分点, 对其他几项改革紧迫性的判断变化不大。
与2008年的情况类似, 从不同类型企业看, 民营企业更加关注金融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 分别比国有企业多9.3和9.8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则更加关注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产权制度改革, 认为其具有紧迫性的比重比民营企业分别多23.1、16.3和15.3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的企业看, 大型企业更加关注产权制度改革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中小企业更加关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和财税体制改革。
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若干判断 篇8
一、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
今年一季度,GDP增长率高达11.1%,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不仅增长速度高,而且有加快增长趋势。与去年比较,今年以来拉动中国经济的需求格局已经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改变。
其一,出口需求的拉动力继续提高。前4个月累计,贸易顺差已达63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猛增87.3%。从一季度情况看,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为7.1%,而去年同期为4.3%,提高了2.8个百分点。一季度同比多增净出口占同期同比多增GDP的比重为35.8%,而去年同期为21.7%。净出口比重的提升,使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提升了1.58个百分点,或者说使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从9.5%提升至11.1%。由此可见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多么重要。
其二,今年以来消费增长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加快趋势,前4个月消费增长率已上升到15.1%,4月份已上升到15.5%,而去年同期为13.6%。消费增速的提高,最大的原因可能是股市飚升所创造的“财富效应”。一是由于在2006年以前,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3年的高速增长,但是高增长并未带来消费增长率的提升,而从时间段看,消费增长率的提升是与股市出现繁荣基本同步出现的;二是自去年以来,股市市值已经增长了4倍还多,股民人数则增长了1倍以上。根据有关分析,目前股民人数在4000万左右,而股民的主体应当是城市居民。城市居民家庭大约为1.4亿户,即已经约近30%的城市居民家庭进入了股市。有如此巨量的城市居民家庭能参与分享股市的繁荣,必然会因为家庭财富的迅速增长而增加消费。
其三,更值得关注的增长格局变化,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的回落。去年前4个月城镇投资增长率为29.6%,今年前4个月已经下降到25.5%。去年至年末,新上项目投资已经出现了负增长,今年一季度新上项目投资为负增长13.5%,4月份虽然有所反弹,但前4个月累计仍是负增长2.2%。投资增长率回落以及新上项目投资的负增长,仍然是本轮投资周期进入到尾声的标志。
在近几年中国出现经济持续高增长的过程中,我一直提醒政府和企业界必须高度重视在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背景下,由投资需求所带动的经济高增长所酝酿的生产过剩危险,并认为危机的爆发可能就在今年下半年以后的时间。依据的理由,一是分配矛盾导致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国家200多年以来反复验证过的规律。中国的高速工业化过程虽然有新全球化的背景,外需也的确吸纳了很大一部分过剩产能,但即使在净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目前实际也只吸纳了中国总供给的7%。新全球化只能减缓或拖延中国产能过剩矛盾表面化的程度与时间,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灭这个矛盾。二是投资增长率下降与新上项目投资的负增长,也显露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需求动力——投资,正在逐步消失,并开始从推动总需求增长转向推动总供给增长,从而酝酿出生产过剩危机。三是重工业的平均投资周期是5年,而重工业是本轮投资周期的重点。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市场经济典型意义上的生产过剩危机,再加上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仍然很高,使许多人不相信会有危机发生。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市场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即萧条-复苏-繁荣-危机,其中繁荣与危机只有一线之隔,所有危机都是在繁荣到达顶点时爆发的。外需虽然可以拖延和减轻危机爆发的时间与程度,同样也可以因为外需的突然变化,使危机提前爆发以及加重危机爆发的程度,1997年出现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二、经济走势前景分析
分析中国未来一年内经济走势的前景,对国内经济而言,主要是应关注机械设备制造产业生产与投资的走势变化;对国外而言,则应主要关注美国经济未来的变化。
对国内经济应主要关注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变化,是因为本轮投资周期到目前已基本结束了土建阶段,而进入到设备安装阶段。在设备安装、调试和试生产阶段结束后,投资项目就建成了,就会进入到投资从需求转向供给的质变点。如果消费与出口不能接替投资需求的地位,生产过剩危机就不可避免。
投资周期进入到设备安装阶段,有许多统计数据可以支持。
第一,在投资构成中,从去年以来土建以外的设备安装和其他费用比重就开始上升了,到今年前4个月,土建工程投资的增长率已经下降到23.7%,已经低于城镇投资25.5%的增长速度,而设备投资的增长率则为31.7%,显著高于城镇投资增长率。
第二,还是从投资构成看,去年前4个月新建项目投资的增长率还高达40.1%,今年前4个月已经下降到14.9%,改、扩建项目投资增长率则从去年前4个月的17—20%上升到今年同期的35—49%。这说明目前投资的较高增长率,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被新建项目所支撑的,而是被改、扩建项目支撑的,而改、扩建项目的资金投向,主要不是进行土建,而是进行设备更新与改造,这也会引起投资构成中设备投资比重的提升。
第三,投资需求指向从土建向设备购置转移,必然会引起机电设备制造产业生产增长的加速。今年一季度,机械行业的生产增长速度高达31.9%,而同期的工业增长率为18.3%,这种机械工业超前增长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投资周期的结构变动造成的。顺便指出,今年一季度工业增长率同比提升了1.6个百分点,投资回落与工业增长加速并存,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机电设备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即某一产业的产出会带动其他相关部门产出增长的程度。有关部门根据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测算,能源和原材料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只有0.6—0.8,而机电工业的产业关联度都在1.2以上。这是因为机电工业的产业链条比能源、原材料工业要长得多,所以进入到机电工业主导经济增长的阶段,工业生产增长率就会提速。
投资周期从土建阶段向设备购置阶段转移还有一个明显表现,就是钢材消费结构的变化。基建和机电生产都是用钢大户,前些年始终是基建用钢大于机械工业用钢,但是2006年是个转折点,根据首钢研究院的数据,当年机械工业用钢首次超过了基建用钢。
第四,投资需求指向机电产品制造,会导致机电工业的供给不足,相应提高机电工业的价格与利润,从而引起对机电工业投资规模的扩大。今年一季度,机械工业的利润增长幅度高达54%,大大高于同期工业企业31%的利润增长幅度。从今年前4个月的投资结构看,制造业的投资增速比同期城镇投资增速高出6.9个百分点,投资比重提升了1.7个百分点,而在制造业的30个产业部门中,6个机械电子类产业的投资比重合计提升了1.5个百分点,显而易见,制造业投资比重的提升,是因为对机电产业的投资比重提升带来的。
所谓周期是指潮起又潮落的现象,自然界是如此,社会经济运行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只要能验证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确存在着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周期,在繁荣之后就一定会有一个低谷出现,而不可能存在永无结束的繁荣。以上的分析说明,无论从生产结构看还是从投资结构看,都明显带有投资周期进入到后期以设备购置安装为主的阶段。前面已经说过,当设备安装阶段过去后,就会进入到投资从需求转向供给的质变点,而我们所需要高度关注的是,机电工业生产与投资的高速运行何时会结束,这就是生产过剩矛盾开始表面化的时点。如果机械工业的较高增长在今年下半年还会延续,在没有外需萎缩的条件下,生产过剩危机还不会到来,否则就会提前。
外需在未来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美国经济未来的走势。目前有一种说法,就是在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后,处在明显上升轨道的欧、日需求会接替美国的地位,继续拉动世界以及中国经济的增长,因此美国经济的衰退不见得会导致中国经济高增长过程的中断。这个判断我不同意。
必须看到,东亚包括日本和中国,还有欧洲经济都是外需主导型,在世界各大经济体中,目前只有美国是内需主导型经济,这个区分从各经济体是贸易顺差还是逆差就可以看出来。去年欧盟对美贸易顺差超过了1200亿美元,其中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对美国贸易顺差高达540亿美元,而在过去6年,欧盟对美国贸易顺差整整增长了3倍。今年3月份,拉动德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制造业定单增长率为47%,创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高值,而国内定单增长率为36%,海外定单增长率为54%。与此类似,日本去年的贸易顺差为680亿美元,而今年4月份机床定单增长了7.5%,其中国内定单下降了4.8%,海外定单上升了20.9%。再看我国,今年一季度贸易顺差464亿美元,按美方统计,前3个月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为569.5亿美元,同期工业增长率18.3%,而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增长率为23.7%,也是海外需求增长快于国内。所以,拉动欧、日、中三大经济体复苏和高速增长的主要需求拉力都是在海外,特别是美国。
持续扩大的贸易赤字,是美国内需增长的主要标志,在上世纪90年代,推动美国内需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股市的繁荣,新世纪以来则转向了房地产。根据美国学者的有关研究,新世纪以来,美国房地产每增值1美元,所创造的消费在短期内为2美分,长期内为9美分。根据索罗斯的推算,仅2006年美国居民由于房地产升值所增加的消费就有9000亿美元,比当年的美国贸易逆差还大。但是由于美联储自2005年初开始加息,逐步打击了房地产业,同年6月份以后美国房地产销售的增长率开始下降,到去年末则开始出现显著的负增长。到今年4月末,美国空置房屋已经相当于8.4个月的销售量,比2005年6月大幅度增长了57.9%。4月份美国的新屋销售量虽比上月有了较大幅度回升,但仍比去年同月下跌了10.6%。近年来美国经济的较高增长率,是被房地产泡沫泛起所形成的财富效应以及相应的消费需求扩张所拉动的,根据美林的研究,近年来由房地产以及相关产业增长所创造的GDP,已经超过了美国新增GDP的50%,因此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必然会引起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去年一季度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还高达5.6%,今年一季度却已经下降到只有1.3%,其主要原因就是房地产业开始萧条。
目前美国房地产业的萧条还不能说是到了谷底,因为次级抵押贷款的矛盾还没有重复暴露,根据有关方面资料,在过去6年美国所新增的房屋销售中,有超过一半是用次级抵押贷款购买的。更为麻烦的是,如果要想化解美国房地产泡沫崩溃的危机,最重要的手段是降息,但是由于欧、日经济正处在经济复苏的快车道,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都有加息的要求,这样就会不断缩小日元特别是欧元与美元的息差,从而导致美元更加疲软。美元疲软,国际投资人则会不断看淡美国的资产市场,从而减少对美元资产的购买,甚至抛售已有的美元资产,把资金投向其他地区。由于美国庞大的贸易逆差只能用吸引海外资金流入来弥补,美元的疲软却会阻挡国际资金的流入,所以美元正处在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即支撑美元的强势只能提升美元的利率以拉开与欧元和日元的息差,但加息又会进一步捅破房地产泡沫,引发国际资本离开美国,危机还是难以避免。所以,认为目前美国经济衰退已经见底的说法是绝对没有根据的。
美国因房地产泡沫破裂而导致需求衰退,在目前阶段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还是比较和缓的,但也不是看不出来。例如,按照美方统计,今年1—3月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分别为212.7亿美元,184.3亿美元和172.5亿美元,而按中方统计,前3个月分别为129.4亿美元、122.4亿美元和95亿美元,都是一个递减的系列。美国的经济危机因素累积到一定程度,也有爆发的可能,届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会更强烈,并且不仅影响中国经济,对高度依赖美国内需的欧盟国家和日本,也会形成强烈震撼,到时不仅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会进一步萎缩,对欧洲和日本的出口也会陷于停滞。外需萎缩对中国一些在国内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近来开始不断加大外需依赖程度的产业部门来说,其影响会更大。例如,钢铁产业是目前国内产能过剩的典型代表,去年新增钢产量的2/3已经走向出口,到今年4月份,钢铁净出口量已经相当于新增钢产量的116.8%。这种情况说明,如果不是依靠外需增长,在国内部分重要的产业领域,生产过剩的矛盾恐怕早就严重表面化了。
还必须注意,美国在即将到来的危机面前是不会束手待毙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发动对伊朗的军事打击,阻断国际资本逃离美国的趋势。5月23日,美国的两艘航母进入海湾,使海湾内的美国航母战斗群增加到了3个,已经具备了打击伊朗的条件。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萨达姆没有能力封锁海湾,因为伊拉克处在海湾的最北端,而海湾北端海域的宽度在220公里以上,但是伊朗所处的霍尔木兹海峡,宽度只有60公里,其中可通航的水域只有10公里,所以封锁海湾通道伊拉克办不到,伊朗却可以办得到。世界石油出口量的40%,海湾地区石油出口量的60%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如果伊朗战争打响,国际石油出口断绝的情况马上就有可能出现。
目前美、日、欧诸国都有超过3个月的石油储备,而中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工作只是近两年的事,到目前为止大约只有一周的储备量。从前两次海湾战争的经验看,战争持续的时间都在1个月左右,如果这次伊朗战争也持续一个月,美、日、欧经济能承受得住,中国经济超过一周就撑不住,因为到去年中国的石油进口依赖率已经逼近50%了。试想一下,如果中国在街面上行驶的汽车突然间被迫要减少一半,会是什么样子。所以,伊朗战争与上次伊拉克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绝对不同的,决不仅仅是会打高油价的问题,这也是目前中国经济在外部所面临的最大的、而且可能是突然出现的不利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在未来是否会从繁荣走向萧条,对内来说,主要是看机电工业生产与投资的高速运行何时会结束,对外来说,主要是看美国房地产泡沫在未来的破裂程度。在短期内要警惕美国何时会发动打击伊朗的战争,在中期内则必须警惕“内外需紧缩双碰头”这种最为不利的情况出现。
三、正确认识股市的前景
毋庸置疑,中国目前存在着巨大的生产过剩,这种过剩在目前没有表面化,是被新全球化浪潮所产生的巨大外部需求所掩盖了。但是物质产品过剩通过出口所形成的贸易顺差转变成了另一种形式,就是货币领域的流动性过剩。因为贸易顺差所形成的外汇收入在流入国内金融体系后,等同于新增了大量的基础货币,参与了国内货币的创造过程,从而使广义货币的数量急剧增长,所以货币流动性过剩与中国贸易顺差的急剧扩大是同步发生的。此外,由于中国急剧扩大的贸易顺差形成了人民币升值的长期因素,导致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而这部分热钱也与贸易外汇收入流入国内金融体系一样,推动中国的广义货币量不断增长,所以,所谓的国内外失衡的根源,都是国内由于分配矛盾所导致的生产过剩,这个矛盾不解决,货币的流动性过剩矛盾就不会消除。
生产与货币“双过剩”,必然会导致资产领域日趋严重的供求不平衡,从而导致资产价格的长期上涨趋势。近年来,宏观调控当局先是运用各种手段打压地产泡沫,后是在目前阶段加大了打压股市泡沫的力度,然而不管是加息也好,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罢,还是提高股市印花税,都难以挡住资产泡沫泛起的汹涌浪潮,原因就是过剩的货币资本存量太大了。从股市看,目前所吸纳的资金只有1万亿元,相对于近12万亿元的存差和16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来说,简直不成比例,所以那种认为目前中国股市增长已经见顶乃至会崩溃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由于解决分配矛盾和生产过剩矛盾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至少在中期内过剩的货币流动性增长不会止歇,而相对于房地产来说,股市是更好的吸纳过剩货币的场所。这是因为,我们必须给庞大的过剩货币资本找到一个能够容纳它的场所,而这个场所在目前条件下,只能在地产与股市之间选择;第二,只有股市的财富效应才能明显增加消费,从而缓解中国目前已经开始显露的生产过剩矛盾。美国目前的内需增长主要是靠房地产的财富效应。因为美国有房地产的再按揭贷款,即允许居民把房地产的增值部分拿到银行去抵押套现,但是中国目前还没有这种贷款,也不应发展这种贷款。因为这会导致更高的房地产泡沫,在绝大部分居民还没有购买商品住房的时候,也是不得人心的。但股市却不同,居民从股市所获得的收益,不用通过银行参与就可以直接转为消费,所以说股市是目前最好的过剩货币的吸纳器。
但是,股票价格的过度飚升同样不是一件好事,会导致股市投资人背离应主要从上市公司利润中获取股市回报的健康发展渠道。从这一点看,今年以来中国股市的增长步伐还是太快了,应当采取措施使股市的增长步伐走稳。
股票价格与其他商品价格一样,急剧上涨的原因一定是出现了严重的求大于供,目前宏观调控当局压抑股市泡沫的主要手段与前两年压抑房地产泡沫一样,仍是着重于需求管理,这在本轮经济增长以前是有效的,但是现在不行了。例如,当2000年股市出现过度繁荣时,中央只要在人民日报上发一篇社论就会引起股市暴跌,可现在为什么不管中央出台什么措施,都会在短时间内被迅速消化?原因就是过剩货币规模太大了,例如2000年时,银行系统的存差只有2.4万亿元,目前则已高达11.7万亿元,2000年时居民储蓄存款只有6万亿元,目前则已超过了16万亿元。过剩货币这只“笼中虎”目前已经长成了庞然大物,已经不是宏观调控当局轻易可以驾驭的了。
【经济法判断题库】推荐阅读: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西方经济学》十年期末考试判断题题库(排序版)09-29
中国经济的数理判断07-29
经济法律法规判断题10-10
大学经济法考试题库10-22
低碳经济-判断题题答案08-03
电大国民经济单选,多选,判断(排序)12-11
西方经济学题库人大08-29
经济学基础复习题库10-07
微观经济学完整题库10-26
工商管理题库经济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