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医院存储备份解决方案

2025-03-13|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二甲医院存储备份解决方案(精选9篇)

二甲医院存储备份解决方案 篇1

医院存储备份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

二甲医院存储备份解决方案

二甲医院存储备份方案拓扑图

二甲医院存储方案描述

在本方案中,我们采用一台HP StorageWorks MSA2000FC光纤磁盘存储作为SAN光纤存储设备。HP StorageWorks MSA2000FC是一款入门级存储产品,本产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它最大能支持4个硬盘笼,48块硬盘,最大36TB;针对此项目,我们配置了1台双控制器的HP StroageWorks MSA2000FC,每个控制器带有两个前端光纤接口,用于连接SAN交换机。考虑到目前的数据容量为 TB,因此配置了 块 SAS硬盘,块 SATA硬盘,裸容量为 T B。

本方案采用了全冗余的SAN高可用性架构。具体表现如上图:

医院存储备份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

磁盘阵列中两个控制器分别与两台HP StorageWorks 4/8/16 SAN Switch光纤交换机相连的,而任意一台主机都是通过两个HBA卡分别与两个光纤交换机相连的。因此,任意一台主机到它所拥有的LUN之间总是有一条以上的路径。通过主机上的路径管理软件和阵列两个存储处理器之间的镜象高速缓存,这些路径之间可以实现自动的错误切换,形成了一个无单点故障的系统环境。

针对用户的业务状况和发展趋势,我们建议用户采用以数据和存储为中心的系统结构。以数据和存储为中心可以极大地保护用户的投资,有效利用存储空间,降低用户管理费用,从而确保整体拥有成本最低。降低管理难度,维护数据管理的统一性。提高了电子化数据管理的可靠性。数据的集中化管理,能够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保证电子化数据的可靠性。

以数据和存储为中心必然对整个存储系统I/O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建议用户选用集中式,高性能,大容量,智能化的存储区域网(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来构建新一代计算中心存储环境。

采用以数据和存储为中心的SAN解决方案,集中的解决了系统体系结构中对存储I/O性能和数据库应用共享的挑战,它的主要特点为:

l 开放的标准,适合于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的共享

SAN标准最早就是为了多个服务器之间通过专用的高速网络来共享存储和更加有效地管理存储设备所设计,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非常完善的标准。各主流厂商均遵循开放的观念,保证各家设备之间的互连性。在物理连接上是采用已经成熟的光纤技术实现。由于ERP系统规模比较大、各项应用和各种设备都比较多,SAN的这一点优势尤为重要,在系统改造、升级中将能够很好的利旧。凭借惠普在服务器和存储方面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惠普的SAN方案使用户能迅速、方便地建立、整合和管理其多平台的存储环境,让用户对其异构存储局域网拥有无限的扩展能力、管理能力和百分之一百的可用性。高性能的数据存取

SAN采用的链路连接是通过光纤,光纤本身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长,传输速度快的特点,目前具有的速度是4Gbit/s。而且最关键的是,基于SAN架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的协议是专为数据密集型存取所设计。具有高度的可扩充性

基于SAN架构的存储设备,本身具有可扩充性。而且一旦SAN架构构建以后,可以很容易增加存储设备,并且这些存储设备均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共享,它们可以作为一个卷或多个卷来共享。在SAN的架构下,存储是独立于应用的。具有无与伦比的可靠性

作为关键性应用中,设备的可靠性是必须考虑的。在SAN架构中,主机和光纤交换机,和存储

医院存储备份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

设备之间的连接均是冗余的,冗余的通路带来的好处,在正常情况下,是带宽的扩充,实现自动负载均衡,如果某一通路出现问题,它又可以作为另一选择路径,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SAN的存储设备内部,本身也考虑很多系统的高可用性,如惠普磁盘通常是连接到两台光纤环路上或两个控制器上,内部的总线或连接也均是多通道的,电源,风扇等等均是冗余的。基于SAN的备份恢复、灾难恢复等多种解决方案

目前具有多种基于SAN架构的解决方案,比较典型的是包括远程容灾解决方案和零停机时间备份。它可以通过异地远程的两台阵列实现数据的同步,独立于操作系统和应用,一旦某地的系统出现问题,可以很快地切换到异地,保证系统的应用。数据的备份和恢复也是一个数据密集型访问的应用,如果基于LAN,要占用企业内部大量的带宽,前台响应将极为缓慢,因此,在SAN的架构下,可以实现LAN-free的备份解决方案,Severless的备份解决方案和零停机时间的备份解决方案。集中式管理

分布式的设备,包括主机系统、存储系统、交换机和光纤适配器等等,均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管理平台从单点管理,可采用HP OpenView Storage Area Management软件平台。

二甲医院备份方案描述

在数据中心本地,我们建议采用一台HP StorageWorks MSL4048 Tape Library作为备份硬件设备。HP StorageWorks MSL4048 Tape Library带有2个光纤接口,支持48个槽位,备份容量可以达到38.4TB(非压缩)。HP StorageWorks MSL4048 Tape Library配置了两个Ultrium 1840驱动器,遵循LTO-4标准,并行工作时,非压缩的数据备份速度可以达到240MB/s。通过配置光纤驱动器的磁带库,我们可以实现Lan-free的备份,如下图所示:

医院存储备份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

基于LAN-Free方式备份(有时也称为SAN备份)是从前面两种模式演化而来的,充分结合了直接连接备份模式高速访问以及基于网络方式备份共享磁带驱动器和磁带库的优点。在基于LAN-Free方式备份中,磁带驱动器和磁带库通过一个高速光纤通道网络连到各个目标主机;每个目标主机可以看到一个似乎是其专用的磁带驱动器;当备份服务器发出备份指令后,目标主机从磁盘存储中获取数据,再通过SAN将数据写入磁带库中。

由于数据备份的链路和LAN分离,因此减少了网络带宽的占用,也极大地提高了备份性能和数据安全性。在惠普公司推荐的数据存储容灾解决方案中,备份部分我们推荐采取了LAN-free的备份方式

在备份软件的考虑上,我们推荐采用HP OpenView Storage Data Protector。Data Protector数据备份软件采用先进的4层管理架构,在一个数据中心中采用灵活的3层架构(Cell Manager – Media Agent – Disk Agent),在数据中心间可以通过第4层全局备份管理(Manager – Of – Manager, 简称MOM)系统实现全局备份管理。采用4层备份管理架构是实现多个数据中心备份状态管理和监控的最重要的技术依托之一。

医院存储备份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

Data Protector广泛支持先进的备份技术

HP OpenView Data Protector采用了大量的技术来保证您的数据具有持续可用性(即使在备份过程中)。从在线到开放文件备份,从在线增量备份(Oracle)到集群备份、无服务器备份,直到零停机时间、零影响备份,Data Protector均提供了能够满足您的应用需求的解决方案。HP OpenView Data Protector的通过管理不同的备份任务,设定备份策略进行数据备份。可支持Host-Base、LAN-Base、LAN-Free,Server-Free备份方式,也具备全备/增量/差分/合成全备等备份能力。

利用创新性的分离镜像技术,Data Protector提供了用于自动化、非破坏性与及时性备份的完全集成解决方案,它可以支持各个种类的存储器配置、操作环境与应用。因此,Data Protector不但能保护最宝贵的资产——您的数据,还能保护数据的可用性,从而使您的应用保持持续运行,随时满足贵单位需求。

Data Protector支持更广泛的备份介质

HP OpenView Data Protector支持磁盘备份、磁带库备份、虚拟磁带库等备份介质种类。备份介质连接方式,可支持DAS、NAS和SAN,并可支持多个备份存储介质的发现与管理。

Data Protector能够最大化的保障数据恢复的有效性

Data Protector备份软件在具备优秀的备份性能和可靠的备份技术的同时,同样重视数据在需要恢复时,真正能够被恢复。Data Protector几乎考虑到了灾难发生时的数据恢复所应注意的方方面面:当数据发生丢失时,一般可能涉及几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丢失:一般数据(含数据库);备份服务器损毁;备份管理信息丢失。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 一般数据(含数据库)丢失:可通过备份客户端程序(Disk Agent)直接对数据进行回复,支持文件数据和数据库数据恢复。

医院存储备份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

 备份服务器(Cell Manager)损毁: HP Data Protector的Cell Manager支持主机群集系统,故障发生后,备份系统会运行在另外一台群集主机上;如果不是群集系统,仅需修复备份服务器硬件和操作系统,重新安装备份服务器软件,然后激活数据库文件即可(Data Protector在安装配置时,会对备份管理数据库设置镜像保护)。

 备份管理信息(IDB)丢失: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备份系统在设置时,会对管理数据库进行镜像保护。万一备份管理信息丢失时,备份系统也可以通过重新检索备份介质内的数据,重建管理数据库。

 如果整个系统崩溃(例如发生灾难时,整个数据中心全部消失了),此时,用户可以将保存的磁带取出,直接导入新建的Data Protector系统中,Data Protector可以直接读取用户磁带中记录相关备份信息,从而将数据恢复出来!

在我们这次提供的备份解决方案中,我们利用Data Protector和相关产品来实现用户提出的备份要求。

针对用户不同类型的主机、应用以及备份要求,我们使用了四种级别的备份方式,一种是基于文件级别的备份;第二种是基于数据库级别的备份;第三种是基于操作系统的备份;最后一种是基于应用备份。下面分别对这四种级别的备份方式加以介绍,1.文件级别的备份

考虑到用户IT环境中除了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以外,基本上属于文件级别的服务器。例如:Web服务器、其它类型的文件服务器等。

对于这些文件服务器,我们会直接使用Data Protector来实现对这些文件服务器的备份和恢复的功能。

2.数据库级别的备份

用户的IT环境中涉及到了多种类型的数据库,Oracle、MS SQL、Informix、sybase等。为了确保这些数据库7×24小时的运行状态,我们提供了两种数据库的备份接口,以满足数据库的在线备份和恢复的功能。

3.操作系统级别的备份

考虑到用户IT环境中需要具有对于故障服务器恢复时,通过集中备份系统快速恢复操作系统,例如:UNIX、Windows、Linux服务器等。同时,可以通过集中备份,增量备份不同时间点的操作系统,以便按需恢复。

对于操作系统,我们会使用OpenView Data Protector来实现对操作系统的在线备份和快速恢复的功能。

医院存储备份系统设计方案建议书

产品配置

HP StorageWorks MSA2000FC 1 台

HP StorageWorks 4/8/16/24/32 SAN Switch 2 台 HBA 卡 根据服务器数量

DP或DPE软件 根据服务器数量、操作系统列别及数据库类型 HP StorageWorks MSL4048 1台

二甲医院存储备份解决方案 篇2

1 容灾备份系统

容灾备份系统就是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的一个能应付各种灾难的系统。当计算机系统在遭受如火灾、水灾、地震、战争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以及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掉电、网络/通信失败、硬件/软件的人为操作错误等人为灾难时,容灾备份系统将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性(数据容灾),甚至还能提供数据零丢失、不间断的应用服务(应用容灾)[1]。

2 容灾备份的原理及分类

建立容灾备份系统就是以最小的代价保护应用数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在灾难发生后尽快恢复系统运行,减少业务停顿时间,尽可能不中断或不影响业务的正常进行,并让灾难对企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也就是说,无论两个系统相隔多远,当一个数据中心出现问题时,另一个数据中心就能迅速接替运行,同时既要保证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又要保证关键业务的连续性。

建立容灾的原理是在相隔较远的地方分别建立两个数据中心,它们都处于工作状态,并进行相互数据备份。当某个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另一个数据中心接替其工作任务。这种级别的备份根据实际要求和投入资金的多少,又可分为两种:(1)两个数据中心之间只限于关键数据的相互备份;(2)两个数据中心之间互为镜像,即零数据丢失等。零数据丢失是目前要求最高的一种容灾备份方式,它要求不管什么灾难发生,系统都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所以,它需要配置复杂的管理软件和专用的硬件设备,需要投资相对而言是最大的,但恢复速度也是最快的[3]。

3 容灾备份系统的解决方案

在建立容灾备份系统时会涉及到多种技术,如:SAN或NAS技术、远程镜像技术、基于IP的SAN的互连技术、快照技术等。

目前可以跨越LAN、MAN和WAN,成本低、可扩展性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容灾备份技术就是多种基于IP的SAN的远程数据容灾备份技术。它们是利用基于IP的SAN的互连协议,将主数据中心SAN中的信息通过现有的TCP/IP网络,远程复制到备援中心SAN中。当备援中心存储的数据量过大时,可利用快照技术将其备份到磁带库或光盘库中。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和业务的连续性的。

中心机房和容灾备份机房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同时结合Symantec软件(Symantec容灾软件是业界比较流行的软件产品,能够保证客户的生产环境高速可靠有效的运行。既可以实现本地机房的双机双柜架构,也可以实现远端机房的应用级容灾。)来实现中心机房和容灾机房的数据替换,来确保本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和业务的不间断运行。具体的方案实施原理如图1所示。

中心机房中,每台主机分别使用一块光纤卡与一台SAN交换机相连接,存储的每个控制器分别使用一块光纤模块与一台SAN交换机相连接,产生红蓝两条冗余链路,当其中任何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时,比如存储的一个控制器故障或者其中一台光纤交换机故障,都不会影响主机对存储的访问。

容灾备份机房中,每台主机使用一块光纤卡与SAN交换机相连接,存储的每个控制器使用一块光纤模块与SAN交换机相连接,产生绿色链路。

两台存储分别置于两个机房中,使用Symantec容灾软件配置为镜像关系,当中心机房出现故障时(例如中心机房全部断电),应用将全部切换至灾备机房,确保应用正常工作,不影响医院的业务正常运行。

4 容灾备份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虽然容灾备份系统一直备受各个使用计算机系统行业的关注,但是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公司并没有对自己的企业IT做好充足的容灾准备。IDG研究服务的调查结果显示,42%的受调查企业仍没有部署现代化的容灾备份的解决方案,这些企业中有23%的大型企业,48%的中小型企业和27%的微型企业依然依靠无效的手段流程和磁带进行数据保护和数据备份。尽管之前这些企业都曾遭受过数据丢失和IT中断。很多公司并不把这些策略作为优先项目来实施。

因为企业IT预算的减少和对容灾备份系统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驱动,很多企业把数据保护和容灾备份系统只当成企业数据的保险。当今的数据中心,一般都是24*7的不间断服务。因为IT的中断可能给生产力带来67%损失,其中包含27%声誉损害,而因数据丢失带来的财务损失不可估量。

随着越来越多地企业因为采用虚拟化的磁带备份所需的时间和成本的巨大,不断经历IT中断和重要数据丢失的惨痛教训后,使得很多企业看到了快速的数据恢复和IT服务的必要性。提高了对容灾备份系统重要性的认识,转变了对容灾备份系统的传统观念,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或实现了转向基于多种基于IP的SAN的远程数据容灾备份技术的解决方案。专家表示企业必须保持警觉,部署消除意外损失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用高可用性、自动化系统的系统进行数据备份对数据实施保护,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和业务的正常运行[4]。

参考文献

[1]张红.医院信息化背景下数据容灾的对策[J].医疗装备,2011,24(3):37-39.

[2]ChadL,Michael H.Components of disaster-tolerant comput-ing:analysis of disaster recovery,IT application downtime an-dexecutive visi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2008,3(3):317-331.

[3]郝乐.数据容灾技术研究.电子科技,2011,24(3):20-21.

二甲医院存储备份解决方案 篇3

【关键词】网络数据;存储备份系统;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网络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同时网络结构也趋于复杂,从而影响着网络数据的安全与共享。网络数据存储备份系统要不断完善与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将通过对DAS、NAS与SAN技术的分析与研究,提出网络数据存储备份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DAS、NAS、SAN技术的概况

(一)DAS、NAS、SAN技术的涵义

DAS即直接附加存储或磁盘阵列,DAS将直接连接在服务器或客户端的数据存储设备上,它的中心为服务器,通过服务器或客户端实现存储,主要是由硬件组成的。NAS即网络附加存储,NAS具有特殊性与独立性等优势,它是一种专用的数据存储服务器,它具备独立的系统软件,从而保证存储的优化,同时其具有共享功能,能够提供跨平台的文件。NAS的中心为数据,通过存储设备和服务器的分离,实现了对数据的集中管理,进而利于宽带的高效释放。SAN即存储局域网,SAN是一种共用的、高速的专用存储网络,其存储设备主要分布在服务器的末端。SAN是一种专用的高速光纤网络,其光纤通道是由PRID陈列连接形成的,同时SAN的架构需要专用的光纤交换机与集线器[1]。

(二)DAS、NAS、SAN技术的比较

关于DAS与NAS技术的比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安装方面,DAS的安装相对复杂,一般情况下需要两天时间;NAS的安装相对便捷,通过独立安装,在十分钟左右便可以完成。在文件共享方面,DAS不具备跨平台文件共享的功能,因此,各个系统平台的文件存储需要分别进行;NAS具备跨平台文件共享的功能,因此可以实现文件共享。在操作系统方面,DAS不具备独立的存储操作系统,其应用依赖于服务器或客户端,因此,DAS极易造成网络的瘫痪与数据的丢失;NAS具备独立的存储操作系统,从而能够保证其宽带的释放,利于网络的正常运行。在存储数据结构方面,DAS的数据存储模式相对分散,因此,不利于网络管理人员的管理,同时也增加了维护的费用;NAS的数据存储模式相对集中,因此,其便于网络管理人员对数据的集中管理,其维护的成本也相对较少。关于NAS与SAN技术的比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设计理念方面,NAS拥有专用的数据存储设备,同时可以直接联网,是一项独立的系统存储平台;SAN需要存储在局域网,不具备独立的设备。在安装方面,NAS安装十分便捷,即插即用;SAN的安装需要在服务器或存储设备上添加光纤网卡。在文件共享方面,NAS具备跨平台文件共享的功能,因此可以实现文件共享;SAN具有独立的数据存储池,因此,不同系统平台的数据可以在同一存储设备中进行存储。在存储距离方面,NAS可以满足长距离、不同区域数据存储的需求;SAN的存储距离由光纤传输距离决定,因此,SAN可以进行短距离的数据存储。

二、网络数据存储备份系统的解决方案

网络数据存储备份系统采用NAS存储技术,其具有以下特点:网络快,其网络访问为双千兆以太网;容量大,其容量为4U高度和10颗热插拔的硬盘;实现了文件共享,并可以跨平台、跨主机;安全性,其具有权限安全管理功能,并能够对系统进行全天候的监控。

(一)NAS的系统存储

在E-mail存储方面,其系统存储完全能够满足万人用户的需求,NAS在E-mail存储中其容量可以达到200GB。在光盘数据下载方面,NAS的数据传递可以满足100个并发的需求。

(二)NAS的系统安装与维护

在硬件安装方面,NAS的系统安装可以保持原有网络不变,将其连接到网络的交换机上,在连接电源便实现了安装;在软件安装方面,NAS的系统安装可以在局域网的服务器上进行安装,在软件运行后,NAS将被自动搜索,再打开设置窗口,便可以对NAS进行设置。同时,NAS系统中可以安装防病毒的相关软件,进而保证其数据的安全性[2]。

(三)本方案的优点

本方案有众多的优点,主要优点如下:

应用了负载均衡技术,NAS根据并发量的不可控性,应用了负载均衡技术,从而数据的读取由负载均衡软件控制,并提升了并发访问的速度。

NAS自身的优势,如:安全性、便捷性与扩展性等,NAS可以即插即用,其安装十分便捷,其管理不需要专业的人员,在应用过程中,减轻了服务器的负荷,保证了网络的高效,其安全性与共享性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即便网络存在故障。

具有较快的响应与较多的并发用户。NAS的独立性与优化性,主要体现在其系统存储平台的独立与存储操作系统的优化,从而NAS利用网络数据传输率的提升,利于用户响应时间的降低。在并发用户较多的情况下,NAS的性能愈加突显,它能够满足较多的并发用户的需求。

实现了跨平台的文件共享。NAS的跨平台文件共享,节约了用户的费用,可以对不同文件格式的资料进行存储,同时也可以在不同的系统上对数据进行访问。

同时具有便捷性与安全性。NAS在安装与维修方面十分便捷,不仅不需要辅助的软件,还不需要网络服务的停止,并且在安装时,不需要改变网络架构,进而利于用户投资与成本的控制。NAS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主要是将源数据变成了日志文件,从而利于文件系統的恢复[3]。

总结:综上所述,网络数据存储备份系统的完善直接关系着系统数据的安全,文中分析了DAS、NAS、SAN存储技术,其中NAS技术具有诸多的优势,因此,网络数据存储备份系统解决方案中运用了NAS技术,形成了跨平台的网络数据存储系统,这一方案具有实用性、可靠性与扩展性等,不仅控制了成本,还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参考文献:

[1]赖晨捷.华能太仓电厂数据存储备份系统解决方案探讨[J].电力技术,2010,2(04):26-27.

[2]戴园生.钢铁企业网络数据存储系统解决方案的探讨[J].国际研讨会,2013,(02):136-137.

医院创二甲方案奖惩 篇4

关于创“二甲”工作的奖惩规定

为使医院创“二甲”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确保医院“二甲”评审顺利通过,经院务会研究决定,制定我院创“二甲”工作奖惩规定。

一、处罚规定:

1、对抵制评审工作的科室,科室负责人免职,扣罚科室全年绩效工资。

2、对无故不参加医院及“二甲办”的各种会议或不及时传达会议精神、不及时落实工作任务的科室负责人,发现一次扣罚负责人绩效工资200元,并全院通报批评;发现两次,科室负责人免职。

3、对于无辜不参加学习和会议的人员,发现一次扣罚直接责任人100元,扣罚科室主任或护士长100元,并全院通报批评。两次以上不参加会议和学习的,扣罚加倍。

4、对不配合医院“二甲”办各分组人员开展工作或无正当理由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评审所需材料的科室,每次扣罚责任科室绩效工资500元,并对具体责任人和科室负责人各扣罚绩效工资100元,科室负责人全院通报批评。

5、对在自查内审期间,“二甲办”各责任小组和受检科室互相推诿责任,或报喜不报忧,隐瞒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导致最后评审出现纰漏的,“二甲办”相关责任组和受检科室各扣罚一个月绩效工资。

6、对被抽检参加三基考试、技术操作考试、应知应会知识问答的人员在考核中被扣分的,扣罚当事人200元工资;在考核中因作弊等违规行为给医院造成恶劣影响而导致扣分的,给予当事人扣罚500元,并全院通报批评。

7、对在评审检查期间违反医院各项工作制度(包括着装不整、迟到早退、不服从分配等)给医院带来不良影响的,扣罚当事人500元工资,并全院通报批评;对影响极坏的当事人由院务会研究加重处罚。

8、对在评审检查过程中,各科室(包括医药护技、行管、保卫、后勤、总务、财务、设备信息等部门)由于工作组织不力、管理缺陷造成隐患或事故发生的,扣罚科室负责人200元;造成重大损失的,由院务会研究处理加重处罚。

9、对在评审检查时,发现病历丢失的,每份扣罚责任人500元;出现严重病历缺陷,或出现丙级病历的相关科室,扣罚责任医生300元,质控员、科室主任和医务科各100元。

10、对在评审检查期间散布谣言、态度消极、不尊重评审专家、甚至借评审之机恶意诋毁医院名誉,给医院造成恶劣影响的相关当事人,一经查实,停止其工作,只发生活费,情节严重者下岗待聘。

11、省卫生厅现场评审检查不合格:

①予以、部门负责人、科室主任、护士长,停行政职务津贴1年,延迟晋升专业技术职称一年,科室直接经济处罚5000元,当年年终考核记不合格。

②予以联络员直接经济处罚1000元,当年年终考核记不合格。

③予以科室直接责任人全院通报批评,直接经济处罚2000元,当年年终考核记不合格。

④科室其他工作人员人均经济处罚500元。⑤取消科室当年评先评优资格(一票否决)。

二、奖励规定:

1、科室组织人员参加会议和学习前3名的科室,奖励科室主任或护士长200元。

2、对被抽检参加三基训练、技术操作、应知应会问答的人员,在考核中成绩达标的,给予相关人员每人奖励300元;成绩优秀的,给予每人奖励500元,并全院通报表扬。

3、对在检查过程中,工作得到专家肯定或被点评工作亮点突出的科室,奖励科室1000元、科主任500元、副主任和护士长各300元,并全院通报表扬。

4、如我院顺利通过此次二甲评审,奖励全院在岗职工每人1000元。

5、对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弥补、相互协作,为检查创造便利条件的科室,给予相关科室奖励500元,全院通报表扬。

6、如我院顺利通过此次二甲评审,医院将评选表彰先进个人若干名,每人奖励500元;先进集体若干个,奖励每个集体1000元;特别优秀的另有重奖。

7省卫生厅现场评审检查合格:

①予以部门负责人、科室主任、护士长全院通报表扬(表现尤其突出的,予当年年终考核记优秀),直接经济奖励1000元。

②予以联络员全院通报表扬(表现尤其突出的,予当年年终考核记优秀),直接经济奖励1000元。

③予以科室其他工作人员全院通报表扬。④科室当年评先评优具有优先资格。

三、附则

1、本规定由医院“二甲”评审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本规定中未尽事宜,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解决。

3、本规定与医院原有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创二甲期间以本规定为准,所有条款随二甲创建成功而自动终止。

4、全体干部职工创“二甲”工作表现作为下专业技术职称晋级、聘任、进修学习、评优等活动的一条重要的参考指标。

医院2018年二甲复评实施方案 篇5

医院等级是医院功能、任务、规模和管理水平、质量水平、技术水平的综合标志,是医院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我院于2014年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综合实力均迈上了新的台阶。2018年9月,医院即将迎来二级中医医院期满复评工作,要求全院职工团结一心,围绕“复评工作”这个中心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把各项工作做实、做严、做细,以顺利通过此轮复评,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重要方针,严格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和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求,持续规范医院管理、完善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内涵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综合实力,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1、通过二甲复评,全面规范医院管理,促进学科建设,强化人才队伍,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医院发展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为区域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2、力争以优异成绩一次性通过此轮二级中医医院等级复评。

三、组织保障

复评工作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

1、医院成立以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二甲复评迎检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二甲复评工作的领导、组织及协调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业务副院长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领导组下设立资料组、会务接待组、宣传组、后勤保卫组4个工作组,各工作组在领导组领导下做好二甲复评迎检工作的各项准备。其中,资料组又分成管理组、医疗组、药剂组、护理组、院感组、党建组6个小组,将《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进行责任划分,每个小组有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

2、各临床、医技科室在医院二甲复评迎检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成立科室二甲复评工作小组,科室主任(或科室负责人)是本科室复评工作第一责任人,护士长协助科主任开展具体工作,将指标任务责任到人,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本科室的资料准备和其他复评工作事项。

四、工作步骤与要求

(一)准备阶段(2018年7月)1、2018年7月18日,医院二甲复评迎检工作领导组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二甲复评各项工作。将《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进行第一次分工,落实分组负责领导、负责职能部门,责任到人。2、2018年7月18日以前,印制《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备用。3、2018年7月24日,医院召开全院动员大会,宣讲二甲复评对我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布置实施方案、各阶段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调动全院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步调一致,上下齐心,通力合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4、2018年7月24日以前,资料组各小组(管理组、医疗组、药剂组、护理组、院感组、党建组)完成本版块指标的二次分工和解读。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8月)

1、医院二甲复评迎检工作领导组各工作组(资料组、会务接待组、宣传组、后勤保卫组)各司其职,全力投入二甲复评迎检准备工作。

(1)资料组各小组对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认真准备迎检资料。于2018年8月25日以前按照医务科制定的“二甲复评资料格式”完成第一次资料归档。

(2)会务接待组于2018年8月25日以前完成迎检工作手册、欢迎辞的初稿,初步拟定汇报会会场,确定专家对接人员并培训。

(3)宣传组及时跟踪报道二甲复评工作进展。

(4)后勤保卫组完成医院环境的整治,制定维护措施。

2、医院二甲复评迎检工作领导组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准备工作中的争议和困难。

(三)自查自纠、冲刺迎检阶段(2018年8月25日至2018年8月31日)

1、各部门、各科室按达标工作的实施情况,要有计划的组织自查,不断地查漏补缺,通过努力能得到的分就坚决不丢。

2、医院二甲复评迎检工作领导组把全院归档资料进行一次集中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根据自查评分情况,对照分等标准和核心指标,没有达标的项目采取扎实措施进行最后冲刺,迅速全面整改。

3、医院二甲复评迎检工作领导组各工作组根据各自职责,全面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全院职工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优质的服务、过硬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技术,迎接专家的考核评审。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二甲复评工作是关乎我院生存发展的大事,各部门、各科室要高度重视,以饱满的热情、坚决的态度、扎实的工作推动二甲复评工作进度。严格落实院科两级负责制,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二甲复评工作有序开展。

(二)合理分工,明确责任

根据《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科室,责任到人。按要求及时完成细则中要求的各项任务。

(三)注重自查总结

注重自查,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环节管理和全过程管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汇报迎评工作的进展、困难、成绩,提炼好的工作思路和做法,加强经验交流,保证复评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巩固医院复评工作成果,逐步完善医院管理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建立医院管理长效机制。

(四)建立问责机制

1、对二甲复评工作中不予履职的科室和个人,经查实,除通报批评外,扣除当月绩效工资10%。

二甲医院存储备份解决方案 篇6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胫腓骨骨折;

西医病名:胫腓骨骨折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进行诊断。

(1)有外伤史。

(2)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畸形,功能丧失。上1/3骨折可引起血管、神经损伤。

(3)DR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分类、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甚至有骨擦音,异常活动。骨折可有成角和重叠移位。

(2)应常规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腓总神经有无损伤。注意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

(3)DR检查,了解骨折类型。

(4)对于胫、腓骨远端涉及干骺端的骨折诊断上除了标准的前后位和侧位摄片,还可行CT及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移位、压缩方向和程度。

(二)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临床常见局部瘀血肿胀明显,疼痛较甚。

2、瘀血凝滞证:伤后2周—4周,瘀血未尽,筋骨未连。

3、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表现为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面

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三)分型

1、横断骨折:直接暴力以重物打击、踢伤、撞击伤、碾砸伤、压砸伤等多见,暴力多来自小腿前外、内侧,胫排两骨骨折线多在同一水平,骨折多呈横断,软组织常挫伤严重,甚至发生皮肤坏死、骨外露。

2、斜形骨折:间接暴力多为高处坠下、旋转暴力、扭伤、跌倒等由传达暴力所转骨折,骨折多呈斜形或螺旋形,常有不同程度的断端向内、后成角,远端外旋、重叠移位。

3、粉碎型骨折:巨大暴力或交通事故伤多为粉碎型骨折。

三、治疗方案

(一)手法复位:适用于骨折较稳定的横断骨折,麻醉成功后(疼痛较轻者可以不麻醉),两个助手分别在膝部和踝部作对抗牵引,术者两手在骨折端根据移位的方向,推压挤捏骨断端,复位后可以感觉骨嵴平整,骨折端稳定,表明复位成功。

(二)外固定

1、石膏固定:用于裂纹骨折或无移位骨折。

2、夹板固定:复位后较稳定的骨折,以夹板固定。上1/3骨折要超膝关节,下1/3骨折要超踝关节,并根据骨折的类型而放置相应的压垫。须注意预防小腿内侧夹板下皮肤溃疡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形成。

3、闭合复位弹性钉固定:适用于小儿骨折,闭合复合成功后,在透视下从胫骨结节内外侧插入弹性钉进行固定。

4、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或髓内针固定:适用于胫腓骨中段横断或斜形骨折,经闭合复位后不稳定者,夹板和石膏等外固定困难,先采用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或髓内针固定。

5、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对于粉碎性型骨折,闭合复位成功后,为维持胫骨的长度,可以使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

(三)辩证治疗

1、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剂:桃红四物汤加减。

方药:桃仁、红花、生地、赤芍、川芎、当归。

中成药:云南红药胶囊、舒筋活血胶囊;注射用血栓通、丹参注射液治疗。

2、瘀血凝滞证:

治法:活血和营,接骨续筋。

方剂:接骨紫金丹加减

方药:自然铜、骨碎补、乳香、没药、血竭、牛膝、紫荆皮、川断、甘草。中成药:伤科接骨片、接骨七厘散(胶囊)。

3、肝肾不足证:

治法:补益肝肾,调养气血。

方剂:八珍汤加减

方药:当归、川芎、党参、白术、茯苓、白芍、生地、甘草。

黄芪20g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藤黄健骨片等。

(四)其他治疗

1、骨折固定稳定后可选择电脑骨折愈合仪等,以促进骨折愈合,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

2、后期膝或踝关节粘连可以选用CPM等康复设备进行康复治疗,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

3、后期关节粘连也可以选用中药外洗方法进行熏洗,可选用海桐皮汤等。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

方药: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椒、川芎、红花、威灵仙、甘草、防风、白芷。

4、针灸疗法:

(1)取穴

主穴: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冲等

配穴:饮食不佳加中脘,体虚加涌泉

(2)针法

均取患侧,阿是穴仅以艾灸,采用中药接骨艾条(在纯艾条中加入麝香、乳香,没药、川芎、羌活等混合粉末制成),每次灸20分钟,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余穴均针刺,采用指切夹刺进针法,与夹板缝隙进针,得气后,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

(五)练功疗法

整复固定后即作跖趾、踝关节及股四头肌伸缩活动。骨折愈合后可逐渐负重步行锻炼。

(六)护理调摄

1、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淋巴液回流,减轻或预防肢体肿胀。

2、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足趾感觉情况,注意有无疼痛、肿胀、肢体麻木等。

3、注意检查腓总神经的功能,观察足和足趾的背伸、跖屈活动,以及小腿的皮肤颜色、温度和足的感觉,特别是第1—2趾间背侧的皮肤感觉。

4、应用夹板或石膏外固定者观察足趾感觉活动,以及皮肤情况,注意有无压迫。

5、每日倾听患者主诉,注意观察夹板或石膏托压迫部位的皮肤有无破损。

6、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明显肿胀及疼痛、足趾感觉活动受限、被动牵拉痛、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等症状的出现,预防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7、麻醉恢复即开始指导患肢踝背伸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每日多次,每次15分钟—20分钟,做100次左右肌肉收缩。

8、术后3周—4周,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挺直、抬腿练习,患肢由伸直位,逐渐屈曲90°,以防止关节强直。

9、骨折术后4周视骨折愈合情况可开始扶双拐不负重步行锻炼。教会患者正确扶拐,患肢不能悬空,脚底要放平,切忌用脚尖着地。

10、经锻炼后骨折部若无疼痛不适,自觉有力,可改用单拐逐渐负重锻炼。胫腓骨干骨折不宜过早下地行走。提早下地可能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

四、难点分析

通过对2012年我科胫腓骨骨折中医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发现胫腓骨骨折,由

于卧床时间长,易造成膝关节及踝关节粘连,关节僵硬强直。这是胫腓骨骨折治疗难点之一,针对上述难点,下一优化该治疗方案,增加以下治疗措施:

针灸疗法:

(1)取穴

主穴: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冲等

配穴:饮食不佳加中脘,体虚加涌泉

(2)针法

均取患侧,阿是穴仅以艾灸,采用中药接骨艾条(在纯艾条中加入麝香、乳香,没药、川芎、羌活等混合粉末制成),每次灸20分钟,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余穴均针刺,采用指切夹刺进针法,与夹板缝隙进针,得气后,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

五、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显效:骨折对线对位满意,骨折处已骨折性愈合,部分无压痛、叩痛,伤肢无明显短缩,骨折成角小于5°,膝关节屈伸功用受限在15°内,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在5°以内。

有效:骨折对线对位尚可,骨折线模糊,伤肢短减少于2cm,成角在5°—10°,膝关节活动受限在30°—45°以内。踝关节屈伸受限在10°—15°以内。

无效:骨折对位对线差或不愈合,患肢短缩3cm以上,成角大于10°,膝关节活

电子档案安全存储及备份问题探析 篇7

一、电子档案安全存储及备份工作的必要性

电子档案和传统纸质档案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电子档案需要特定的载体来存储, 而且信息和载体可以分离, 这种存储形式使得电子档案具有易修改、复制和删除且不留痕迹、难于发现等特点。计算机硬件可能因各种原因发生故障, 导致存储在上面的电子档案信息丢失, 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应用程序和系统程序在编程过程中存在未发现的错误和缺陷, 也会使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意外, 造成电子档案被修改和泄露。某些程序开发者故意留下漏洞和陷阱, 用以获得系统文件的非法访问权。计算机病毒利用软件中的缺陷, 在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中植入病毒程序代码, 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进行传染, 损害系统, 导致系统瘫痪、数据丢失, 其中的电子档案信息也可能会丢失。黑客也会随时威胁电子档案的安全。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使得计算机软硬件升级换代频繁, 为了保证新旧软硬件具有兼容性, 电子档案能继续使用, 就必须将电子档案转换成新的版式, 转换过程中也可能造成电子档案信息的丢失、失真。因此, 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的保存来说, 电子档案在保证其原始性、完整性、真实性方面有相当大的困难。对电子档案进行安全存储和备份, 保证电子档案真实、完整、安全是极其重要的。

二、做好电子档案安全存储和备份的主要措施

1. 安全存储。

(1) 用户权限设置。一是入网访问权限控制。入网访问权限控制能够有效防止来自互联网的威胁。它能控制用户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 控制用户的访问时间和准入网站。二是使用权限控制。对电子档案设置使用权限, 能防止非工作人员对电子档案进行非法操作。控制用户访问目录、文件和资料, 指定用户对文件、目录和设备能够执行哪些操作。三是防火墙控制。防火墙主要是用来阻止黑客访问本网络的屏障, 主要有包过滤、代理、双穴主机三种类型, 用在不同的网络层实现安全控制功能。 (2) 访问控制。一般分为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三种访问控制各有不同的功能。自主访问控制执行系统实体身份到系统资源的接入授权。利用自主访问控制在文件和共享资源中设置许可, 防止非法访问。在电子档案的存储过程中, 利用强制访问控制对主体和客体设置敏感标记。当某一主体需要访问电子档案时, 通过比较主体和客体的敏感标记决定该主体是否具有对电子档案的访问权。用户不能改变自己及其他客体的敏感标记, 因此, 可使电子档案免受木马和病毒等的攻击。对电子档案设置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后, 建立一个角色集合, 每一种角色对应一组相应的权限。因此, 在创建用户时不必进行权限分配, 只需分配给用户相应的角色, 由于对角色变更权限比对用户变更权限方便, 这样就可以简化权限的管理, 减少系统开销。 (3) 加密存储。现代加密算法的保密性不再依赖于算法本身, 而直接依赖于密钥。对电子档案进行加密后存储, 没有对应的密钥进行解密, 就难以对电子档案进行访问和修改, 从而使得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

2. 备份安全。

(1) 常规备份。对电子档案进行常规备份, 将电子档案信息备份成一个备份文件放在安全的存储空间中, 当电子档案被破坏或丢失时可以用备份文件恢复到备份时的状态。因此, 要对电子档案定期进行备份, 保证电子档案信息随时都保持在最新的状态。 (2) 数据备份。为了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 还需进行远程数据备份, 防止电子档案损坏而本机备份的文件丢失或无法使用的情况下, 仍能远程恢复电子档案信息。数据备份必须要考虑到数据恢复的问题, 常用的方法包括双机热备、磁盘镜像或容错、备份磁带异地存放等多种防护措施, 以确保系统发生故障后仍能对电子档案信息进行恢复。

3. 容灾备份。

对电子档案进行容灾备份, 就是相隔较远的两地, 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电子档案备份文件, 当一地因意外引起电子档案不可使用时, 可以使用另一地的备份文件进行电子档案的恢复。容灾备份可分为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数据容灾就是对本地关键应用数据建立一个异地数据系统, 在本地数据出现灾难时, 至少在异地保存可用的关键数据。数据容灾可以是对本地数据的完全实时复制, 也可以比本地数据略微落后, 但必须是可用的, 主要采用数据备份和数据复制两种技术。应用容灾是在数据容灾的基础上, 在异地建立一套完整的与本地生产系统相当的备份应用系统, 主要技术有负载均衡和集群技术等。

三、电子档案安全存储及备份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安全备受关注, 信息安全技术更是电子档案安全存储和备份的重要保障。密码学能够为信息安全提供关键理论和技术, 因此, 密码技术对电子档案的安全存储和备份起到巨大的作用。传统的密码学通常采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加解密算法是公开的, 对信息的保密完全依赖于对密钥的保护。密钥的产生、分配和存储等是密码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 量子信息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量子信息是基于量子的各种特性进行编码和信息传输的, 它是基于物理特性工作的, 相对于传统的电子信息有很大优势。近年来, 量子信息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因此, 利用量子信息研究电子档案安全存储和备份技术也是未来档案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另外, 云计算是目前信息安全研究的一个新技术领域, 其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和可靠安全等优势和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云计算的特点是数据存储最可靠、最安全;对设备要求最低;可以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共享

参考文献

[1].肖小宝.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储存问题及技术措施[J].电力档案, 2005.4

图书馆数字资源存储与备份 篇8

(1)直接附加存储(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 每个服务器或客户端连接自己的DAS设备,这些设备采用SCSI总线连接方式,在硬件上堆叠,不带操作系统,价格相对便宜,适用于数据量增长缓慢且恢复简单的单一服务。由于DAS是整个服务器结构的一部分,存储设备中的信息必须通过系统服务器才能实现共享,不同操作系统下的文件不能共享。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存储硬盘空间越来越大,阵列的硬盘数量不断增多,SCSI通道将会成为IO瓶颈。

(2)网络附加存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 age)。网络附加存储是以数据为中心,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并集中管理数据的一种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可以看作是痩服务器与DAS网络存储设备结合在一起的整合产品。NAS采用集中式存储结构,提供RJ-45接口和单独的IP地址,可以根据服务器或客户端发出的指令对其进行文件管理。其本身相当于一台文件服务器, 可将其直接挂接在主干网交换机上,即插即用,进行网络数据的在线扩容,从而保证数据流畅存储[1]。DAS与NAS区别在于是否内置服务器,高端的DAS虽然也内置了控制芯片,但NAS的痩服务器通过专业的I/O文件管理可完成比DAS更复杂的工作。由于DAS通过RJ-45接口与网络连接,通道单一,在数据量较大时效率会急剧下降,因此在百兆内NAS作为单一数据库服务存储和文件服务是可行的。

(3)存储局域网(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局域网通过专用集线器、交换机建立起服务器和磁盘阵列之间的连接,是一种局域网的高速存储网络,提供计算机与存储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存储设备是指一台或多台用于存储计算机数据的磁盘阵列。SAN将LAN上的存储转换到主要由存储设备组成的SAN上,在大量数据访问时,不会大幅降低网络性能,且使数据的访问、备份和恢复不影响LAN的性能。从本质上说,SAN并不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配置网络存储的技术,这种技术允许存储设备真正地与服务器隔离,使存储成为服务器的共享资源。 在SAN的具体实施中,最重要的是无单点故障,即所有连接都是冗余的,存储通过双通道分别与两个交换机相连, 服务器通过双HBA卡与两个交换机相连。

(4)iSCSI模式。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 tem Interface)由IBM公司研究开发,是一个供硬件设备使用的可以在IP协议上层运行的SCSI指令集,这种指令集合可以实现在IP网络上运行SCSI协议,使其能够在诸如高速千兆以太网上进行路由选择。iSCSI的通信方案和网络基础架构与传统的相同,但需要千兆光纤以太网路由器及相关软件支持,通过网络,以IP数据形式实现存储设备中iCSI数据的传输。SAN架构需要高昂的建设成本, NAS技术成本低廉,但受带宽限制,无法完成大容量存储的应用[2]。iSCSI在两者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其基于IP协议,并拥有SAN大容量集中开放式存储的品质。

2存储模式比较

上述存储模式相互之间有融合也有继承,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应用范围,如图1、图2所示。

DAS和NAS存储区别在于内置的专用存储服务器和文件I/O协议,SAN和iSCSI架构上完全一致,硬件区别在于交换机,主要由于传输协议不同。各种存储方案比较如表1所示。

3数字资源备份

(1)跨平台备份。通过各平台的客户端代理程序与备份主机的协同作业,将所有资料“推”到主机上,以节省作业时间,提高备份效率,达到集中式管理的目的。PUSH技术指当网络管理员对备份主机下达备份命令,备份主机即对客户端程序发布数据打包命令,客户端则自动按主机要求进行数据备份。当所有客户端完成数据备份后,便自动PUSH到备份主机上[3]。目前,这类备份软件很多,如IBM公司的TSM、Commvault公司的Galaxy等。

(2)分级式存储管理。分级式存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节省整体系统存储装置的成本,利用成本较低的存储介质存储不常用的资料,以大幅降低整个存储设备的平均成本。分级式存储管理系统HSM (Hierarchical Storage Management)是一个在线备份解决方案,其利用存盘、 MO、CD-RW、磁带进行三级备份,是一套自动化的网络存储管理设备,能自动判断硬盘中资料的使用频率,并自动将不常用的资料转移到速度较慢的MO,最不常用的转移到磁带中[4],从而简化系统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节省重要资料的备份时间。

(3)解脱局域网备份。传统的存储备份工作,需要在数据备份和恢复时通过局域网传输大量数据,从而占用大量带宽,造成系统工作效率的降低。解脱局域网的备份方法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当系统提出备份请求时,通过前端以太网TCP/IP给主机系统发出指令,主机通过光纤通道给其配置数据连接路径,连接到一个磁带机设备,主机系统通过以太网,给磁带机发出装载命令,加载完毕,即可进行数据备份。在这一过程中,真正的数据流直接从磁盘读到服务器,通过光纤连接再写到磁带机,数据流集中在后台的SAN上,使数据备份高效快捷。

4结语

在存储和备份技术不断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用户所需的存储和备份架构要求根据需求进行扩展。DAS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生命力,SAN和NAS的功能互为补充,而基于TCP/IP协议的存储方案iSCSI可同时具备SAN和NAS的优点。在数据备份方面,跨平台备份和分级式存储管理两种方式将被广泛采用,而基于前端以态网CP/IP协议的LANFREE将是未来数据备份的主体,在未来的大数据时代将发挥巨大作用。

摘要:数字图书馆是以大量数字化信息资源为基础,优质的数字资源能够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优质安全的服务。数字资源涉及的数据类型具有多样性,数据量的规模是海量数据,海量数据的组织、存储和备份是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确保数字图书馆提供安全优质服务的基础。

二甲医院存储备份解决方案 篇9

关键词:网络备份,备份策略,备份模型,三方架构

0 引言

网络的高速发展不仅加速了数据的流动性,也加速了数据的衍生,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保存的关键数据的量愈来愈大。数据是宝贵的资源,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其价值远远大于设备的价值。然而,病毒木马、软件故障、及人为误操作等不确定因素时刻威胁着数据的安全,数据安全性问题愈来愈突出。数据备份是一种数据安全策略,是保护数据安全的有力措施,已成为信息安全领域一个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目前,企业数据系统的安全体系主要包括数据备份系统和高可用系统。数据备份系统提供应用系统的数据后援,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数据具有完整的恢复能力;高可用系统主要是通过网络、服务器、存储子系统等的冗余,确保系统在发生局部意外的情况下(网络、电源、存储子系统等故障),以最短的时间恢复系统。备份技术用来保证数据对于灾难性事件的抵御能力。

1 数据备份的基本概念

数据备份是指为了防止由于操作失误、系统故障等意外原因而导致的数据丢失,而将整个系统的数据或者一部分关键数据从主机系统的存储设备中复制到其他存储介质的过程。这是为了保证当主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不可用时,可以利用复制的数据进行恢复,避免数据的丢失。数据备份就是要解决数据的高可用性问题。

1.1 备份策略

数据一般都存在一个2/8规律,即80%的数据更新发生在20%的数据上。故备份工作并不一定需要把所有的数据进行备份。真实环境中的备份工作往往是基于一次完整数据复制之后的若干次增量或差量数据复制。所谓备份策略,就是描述进行备份工作时所采取的不同数据复制方式的组合。不同的数据复制方式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备份策略,在保证能完整备份数据的前提下,也起到了不同的备份效果。在实际使用中,主要有如下3种备份策略:

(1)全量备份(Full Backup)。所谓全量备份,就是对整个服务器系统进行备份,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生成的数据。

(2)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增量备份指每次备份的数据只是相当于上一次备份后增加的和修改过的数据,注意是相对上一次备份而增加或修改过的数据。这种备份的优点很明显:没有重复的备份数据,节省磁带空间,又缩短了备份时间。

(3)差量备份(Differential Backup)。差量备份就是每次备份的数据是相对于上一次全备份之后新增加的和修改过的数据,注意这是相对上一次全备份之后新增加或修改过的数据,而并不一定是相对上一次备份。

1.2 备份数据的恢复

数据恢复在整个备份制度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关系到系统在经历灾难后能否迅速恢复。恢复不仅仅是备份的简单逆过程,而是比备份更为复杂。数据备份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所以这部分功能自然也是备份软件的重要部分。很多备份软件对数据恢复过程都给出了相当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证。一些中低端备份软件支持智能灾难恢复技术,即用户几乎无需干预数据恢复过程,只要利用备份数据介质,就可以迅速自动地恢复数据。而一些高端的备份软件在恢复时,支持多种恢复机制,用户可以灵活地选择恢复程度和恢复方式,极大地方便了用户。

1.3 备份的几种模型

(1)LAN-Based备份,在该系统中数据的传输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其中配置一台服务器作为备份服务器,由它负责整个系统的备份操作。磁带库则接在某台服务器上,在数据备份时备份对象把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磁带库中实现备份。LAN-Based备份结构的优点是节省投资、磁带库共享、集中备份管理;它的缺点是对网络传输压力大。由于数据通过LAN传播,当需要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备份时间窗口紧张时,网络容易发生堵塞。

(2)LAN-free备份是将备份数据流从LAN转移到一个专用的存储网络中。它的思想和专用备份网络相同,不同的是它使用的是存储网络而不是LAN。把LAN排除在备份和恢复进程之外的这种解决方案具有很多优势。首先,用户只需将磁带驱动器和资源库连接到存储网络中,各服务器就可把需要备份的数据直接发送到共享的磁带上,不必再经过LAN链路。先进的备份和恢复程序仍然被用来完成进程控制和数据跟踪的工作。服务器到共享存储设备的大量数据传输是通过存储网络进行的,LAN只承担各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而不是数据传输)任务。这种分工使得存储设备、服务器和数据网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使存储网络成为速度更快,扩展性和可靠性更好的备份和恢复解决方案。其次,与传统的、备份相比,LAN-free备份具有跨平台的优点。

(3)Server-free备份称为无服务器备份或第三方拷贝。在以上备份过程中,数据的传送需要通过服务器的管理,实现数据在存储设备间的迁移。在SAN的备份领域发展中,出现了一种存储网络上的独立单位代表服务器和数据管理应用提供设备到设备的操作。这被称为无服务器备份。SAN备份应用可以向服务器请求文件组织层信息。知道单独文件和数据库表的准确逻辑块地址信息,就可以使得数据移动者在网络中作为发起者将数据从其存储位置移动到其备份设备,这就是第三方拷贝原理,在这种方式中,独立的设备和应用是无服务器备份的动力。无服务器备份方案可显著减少服务器的CPU占用时间,被释放的CPU资源可以用于其它方面,提高操作系统效率。

2 三方架构备份系统的设计

三方架构的三方是指:备份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和备份代理。备份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备份服务器和存储服务器,控制备份与恢复的运行,但备份或恢复数据不经过备份服务器。存储服务器负责管理存储设备或介质,是备份数据存放的地点。备份代理是源,负责将要备份的数据发送到存储服务器和接收恢复的数据。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基于三方架构的存储备份系统是基于IP网络存储环境下的数据备份/恢复应用系统。因此,基本通讯的外部环境依托于TCP/IP网络。按照上面介绍的备份模型属于LAN-based备份。系统实现了硬件平台无关性。不但可以很方便地按照客户特定的要求,将数据安全快速地备份到网络存储环境下的某个资源节点上,更重要的是当用户的数据受到破坏或丢失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用户的需要,方便、安全、完整地将数据恢复到源端系统或用户指定的目的地,这样可以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

系统采用B/S结构,用Web浏览器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地点都可以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操作。系统能够根据用户自身业务的需要设计备份方案,并据此对其进行初始化配置。系统的初始化配置既可以通过手动修改系统的配置文件完成,也可以通过Web界面操作完成。初始化配置并运行后,系统能够按照配置要求自动调度作业运行,按要求把作业运行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用户。系统还负责备份数据的组织、目录数据库的自动维护、在执行恢复作业时能和用户交互并自动找到需恢复的数据以及把数据恢复到指定的地方。

系统提供集中式管理、分布式存储备份恢复的功能,可以共享网络上的存储设备,减少硬件投资实现数据离线或在线的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系统采用三方架构,分别由备份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备份代理实现三方交互协议。物理上各子系统独立安装运行,逻辑上备份服务器主导整个系统的运行,备份代理和存储服务器接受备份服务器发送的命令运行任务。用户从Web界面发出命令并发送给备份服务器处理。系统可部署于广域网,实现分布式的存储备份和恢复功能。即形成数据中心,使分布在广域网内的用户将数据备份到拥有大量存储资源的企业。

3 三方架构备份系统的实现

系统主要采用的操作系统为Linux系列平台。系统有跨平台的特性,备份代理有Windows和Linux两种,可以实现不同平台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的管理是基于Web的管理界面,备份服务器、存储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都基于Linux平台。Web服务器采用Apache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又称目录数据库,用来存储存储备份系统的所有信息)可使用MySQL、SQLite或者PostgreSQL。Web服务器位于备份服务器上,并由备份服务器来维护目录数据库。存储服务器后台的存储设备可以采用DAS、NAS或SAN等组织形式。

系统以作业(Job)为单位来运行,作业的管理是系统的核心。作业的属性包括:名称、级别、备份代理、文件集、作业计划、存储服务器、消息、存储池、备份策略等。备份代理是指该作业是那个主机上的。存储服务器是指要存储的地点,可能有多个存储服务器。作业计划可以对作业实施定时运行,无需人工干预,也可以手动对作业运行。作业被定制后,进入作业队列中,等候被备份系统调度。定制作业的操作界面如图2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三方架构的存储备份系统,系统基于LAN-based模型,能够对中小企业的数据进行很好的保护。与传统的C/S备份相比,采用三方架构,使备份服务器独立出来,在LAN上控制整个网络的备份与恢复,在备份代理和存储服务器之间只传送控制命令,而占流量的大部分的备份数据则直接从备份代理到存储服务器,且对于有SAN的网络,则可以成为LAN-Free的架构。该系统的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将是对于各个常用的企业级数据库进行备份以及对作业的调度加以改进。对于一般的中小型企业,该系统已能很好地满足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参考文献

[1]韩德志,谢长生,李怀阳.存储备份技术探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6).

[2]周敬利,余胜生.网络存储原理与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杨立辉.网络存储中高可靠性关键技术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4]薜芹,毛宇光.通用备份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1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实习工作计划表下一篇:森林防火初中生心得启发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