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依法治校方案

2024-08-28

学校依法治校方案(精选8篇)

学校依法治校方案 篇1

为深入贯彻依法治校基本方略,认真落实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精神,扎实做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创设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根据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的要求,确保依法治校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我校全体师生的法制教育工作,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法制学校创建标准和要求,以及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依法治校为工作主线,以创新务实、服务学校为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法制工作融合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管理之中,规范办学行为,切实提高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工依法治校的意识,坚持依法管理、贪求施教、依法育人,全面提高我校依法治校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总体要求

法制学校创建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普法工作和依法治校工作为基础,建立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三位一体”的学法守法用法工作的长效机制,以法育人、依法治校、依法管理,不断提高学校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质,自觉抵制违法现象,敢于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使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知识、有纪律、懂法律、守法律的新型人才。

三、工作目标

依法规范办学行为,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依法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学校一法治校水平。学校教职工、学生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依法治教水平显著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进一步强化。

开展法制学校创建活动,目的就是要通过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促进预防师生违法犯罪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遏制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同时,实现行政决策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师的从教行为更加规范有序,为建设和谐社会、平安校园,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一个稳定有序、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1、加强领导和老师的普法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学校普法的针对性、系统性和计划性,建立健全学校领导干部的学法制度,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校务公开,明确学校重大事务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事项的议事、决策与监督程序,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依法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3、切实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和安全管理,贯彻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完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4、依法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标准,健全各项校内管理规范,依法规范教学、人事、财务、保卫和学籍管理。

5、加强法律知识学习,逐步建立一支合格、稳定、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

四、方法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月”和“警校共育”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法制教育月”和“警校共建”的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加强领导,加强协作。学校成立法制教育的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并确定一名分管副校长和法制副校长具体抓法制教育,明确职责,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主动与综治委、司法、公安、总工会等部门联系,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职责分明、工作有序的责任体制和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3、开展活动,加强教育。

⑴加强学校领导的法制教育。学校领导不仅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牢固树立依法治校的意识,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保证国家教育方向、方针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要努力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及学校管理中涉及的其他法律知识,从而能准确理解和运用法律、法规,指导学校实际工作,管理各项事务,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

⑵加强教职工的法制教育。进一步推进对教职工法制宣传教育,围绕教职工工作与生活的实际,组织系统学习、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各种必要的法律规范,以及教育专业法律知识,加强职工指导学生学习法律、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增强法制意识,特别在学校管理岗位上的负责人要增强依法治校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同时把法制教育纳入教职工的必修课,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⑶建立法制宣传专栏、橱窗,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工作”。以校园网为主要阵地,建立校园普法宣传专栏,不断丰富学校法制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提高普法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⑷每学期都组织教师观看法制教育影片,并聘请法制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来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学校组织法制演讲、法律知识比赛等活动,以活动促进教职工知法、明法、用法,提高对法律的认识,做一个遵法、守法的人民教师。

4、治理周边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优化育人环境。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治安保卫和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责任制。学校保卫科要加大管理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治安联防工作,严防治安案件和灾害事故的发生。严格门卫、校园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增强法制观念,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扎扎实实开展创建工作,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5、加强民主管理,依法保障权益。

⑴依法保护职工的一切合法权益。改善教职工的生活、工作条件,支持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科研活动等。

⑵依法保护学生的一切合法权益。不得披露学生个人隐私。

⑶依法维护学校的一切合法权益。维护好学校房产、地产、教学设备和其他财产,当学校财产受到侵害、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干扰、师生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学校要协同有关部门努力进行维护。

6、加强依法治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业务素质。一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素质,采取多种办法和途径,进行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二是加强思想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严明执法纪律,切实强化监督,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

7、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积极作用,发挥其社会效应功能,努力创办好法制学校。学校要主动邀请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并要求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校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讲解,使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得到增强。

五、保障机制

加强对学校依法治校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校长亲自抓,形成责任到人,管理到位,各司其职,全方位负责的依法治校工作的新格局。

学校依法治校方案 篇2

一、学校进行依法治校的目标、要求及其基础

1.依法治校的目标

《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目标是:教育行政部门法治意识增强, 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和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 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 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 实现教育的公平, 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作为基层学校, 则必须达到:

(1) 实现学校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依法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 强化普法教育, 促进全体师生法律素质的提高。

(2) 坚持依法治校, 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 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的法制理念, 提高依法自主办学水平;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教师依法执教的自觉性, 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学生的水平。

(3) 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方式, 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 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工作, 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

(4) 建立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和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 让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法制建设, 促进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发挥, 使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有效保障。

(5) 通过法制课和普法宣传教育, 增强广大师生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参加学法用法实践活动, 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拓宽法制教育途径, 教育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做合格的学生。

2.依法治校的要求

(1)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的学校章程, 教育教学、学籍管理等各项制度;校规必须透明、公开;校规内容要合法, 应适时修改、废止、清理。 (2) 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及其他各项权利。 (3) 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校务公开, 推进教师代表大会, 家长委员会对校务的民主参与。 (4) 严格教师管理, 维护教师权益。

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是依据合法标准治理学校或依据合法标准治理或处理学校事务。为此, 有必要将所谓的合法标准予以准确的界定。合法标准的要素有两项:一是制定的依据符合法律规定, 二是制定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

3.依法治校的基础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全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这些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多部教育法律和十多部教育行政法规, 为我国实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供了法律依据。自各级人大和政协的教育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开始执行以来, 各级督导机构已经基本健全, 我国的教育已逐步进入依法治教、依法治校阶段。政府和学校形成思想共识、目标一致、步调统一是实施依法治校的基础。全国各地已经陆续开展了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的活动, 并有了一定的经验可提供参考和借鉴, 不少学校建立了完备的学校规章制度, 广大学校管理者进一步树立明确的法制观念, 认清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都是进行依法治校的基础。

二、依法治校的重要性

1.依法治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依法治校是维护广大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增强学校领导、教师和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提高学校依法决策, 民主管理和监督水平的有效途径。

2.依法治校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必然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式特点, 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在发展建设上, 要走出传统封闭式管理体制, 建立起法制管理模式。从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上讲, 在依法治校的基础上, 强调领导者的作用, 就更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随着各级教育的发展与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教育管理越来越复杂, 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都要依靠法律、依靠教育规章制度来理顺关系, 规范行为, 加强管理。所以, 依照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依法治校, 是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3.依法治校是保障师生民主权利的必然要求

为了保障师生的民主权利, 学校必须制定章程, 建立各项管理制度, 构建校内治理结构与管理体制, 明晰和理顺校内各种关系, 确立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 开好教职工代表大会, 发挥其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 实行校务公开, 建立校内监督约束机制。我国《宪法》将受教育权利规定为公民的宪法权利, 这是国家对受教育者的郑重承诺, 意味着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以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为前提。所有这一切, 必须严格依法进行。有的本身就是具体落实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4.依法治校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必备条件

校园的安全稳定是一个学校贯彻教育方针, 实施各种教育活动的基础。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才能为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就要通过依法治校, 运用法律、制度、校规的力量来预防纠纷和事故, 不断化解矛盾与冲突, 弥合裂痕, 整合校园资源, 维护校园秩序, 就能以文明、理性、平和的方式消除校园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形成人心安定、秩序井然、教学相长的和谐局面。

三、依法治校的实施步骤

1.认真学习教育政策、教育法规, 增强执法、守法的自觉性, 提高依法办学的自觉性

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依据。认真学习这些法律知识, 做到知法懂法, 不仅是实施依法治校的需要, 也是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

多年来, 我校一直把教师学法、用法作为学校师德建设的一个重点, 我们编撰了《乐安中学教师法律学习读本》, 作为师德培训的校本教材;我们每两周举行一次“教师论坛”, 每个月有一次教师法律法规学习或讲座, 通过观看录像、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经验等方式, 促进教师知法懂法的自觉性;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性的法律法规测试, 测试成绩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2.依法制定和完善学校各种规章制度

我们首先依法制定一个全面规范学校工作的基本制度, 我校于2006年制定了《乐安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制度》。2007年春, 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制定了《乐安中学章程》, 它是对学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 是依法治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同时, 根据学校的工作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单项条例, 如《乐安中学常规教学管理条例》《关于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乐安中学教职工考勤管理办法》《乐安中学绩效奖励条例》等一系列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各职能部门也根据部门工作实际制定了各项管理条例, 如《食堂卫生与安全管理制度》《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剧毒药品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等, 从而确保全校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章可行。

3.抓好学校管理制度的实施, 依法管理学校

在各项规章制度基本制定完成的基础上, 学校进一步规范了层级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从小处着眼、大处整治, 先后教育处理违反上述管理制度的人员3名, 从而捍卫了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基本形成学校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管理格局。

在管理实践中, 我们还坚持在动态中完善、强化管理制度。因为学校工作不是固定不变的, 学校的管理制度也不是永恒的, 应该是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不断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 否则规章制度就要滞后于学校的发展, 就是不能与时俱进了。2008年底, 我校修订了已实施两年的《乐安中学学生管理制度》, 针对学生新出现的滥用手机现象, 规定了我校学生手机定时、定位使用的制度, 同时结合我校业已开展的网络德育活动, 将学生网络文明行为纳入学校管理范畴, 保证了规章制度的与时俱进, 切合实际。

4.拓宽民主渠道, 引导广泛的民主参与, 规范学校各项工作

我校坚持把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公开、校内考核“三项工作”, 作为学校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和形式, 引导教职工的思考与学校的发展共融共鸣, 把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参与渠道, 作为引领教职工广泛关注学校发展, 参与学校人、财、物、事的管理, 激发教职工主人翁责任感的最有效途径。

我校每学年召开两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通报学校上学年各方面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教职工关心的问题;每学期开展“我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活动, 广泛征询教职工意见和建议, 集中群众的智慧, 与教代会提案结合, 积极推进学校工作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学化。

实行校务公开和公示制度。实施重大物资采购、基建等投标制, 做到一切公开透明;学校重大决策实行多渠道全方位公开, 让教职工知实情, 向教职工亮家底。

学校还根据代表提议, 不断修订相应的规章制度。现在教师的绩效考核成绩越来越重要, 每个教师越来越重视个人的绩效考核成绩。为此, 我们将原有的教师考核量化办法以及学校管理的10个规章制度, 反反复复讨论修改了6次, 全体教师无异议后, 才通过教代会表决通过实施。

教师职称评聘工作是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大事。我们把所有评聘材料向全体教师公开, 并设立教师监督员, 参与整个方案制定和评分的全过程, 既起到了监督作用, 又让每个当事人进一步明确了标准, 消除了许多不必要的担心和怀疑, 保证了实施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激发了全体教师“为荣誉而战, 为尊严而战”“永不服输, 永不言败”的精神, 建立了“乐中是我家, 建设靠大家”的团队意识, 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由于我校在考核、评优、职称评定、经费支出及重要项目招标等问题中, 都要通过工会组织、教代会等群众组织的民主参与, 从而不断强化依法办学观念, 发挥法律法规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5.依法管理, 构筑校园师生生命安全的绿色屏障

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 我们深刻认识到, 学校要长治久安, 必须要保障校园周边具有良好的治安秩序, 方能让师生安心、家长放心, 于是,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 我们建立了如下安全管理机制:由辖区派出所指派专门人员, 在师生上下学期间在校园周边进行巡查导护, 导护人员主要针对治安秩序较复杂的孙厝村道、集美消防中队路口进行监控导护, 同时配合学校保卫人员对学生上下学期间的各种不规范行为进行督导。近年来, 通过导护, 成功制止了20余起针对学生的侵害行为, 处理外来侵害师生行为人31人;2007年底, 学校德育处主动与派出所配合, 成功地打掉了一个以抢夺中小学生自行车为目标的团伙, 成功抓获以戴大风为首的不法外来少年7人, 为乐安中学学生寻回被抢夺自行车21辆, 有力地维护了校园秩序, 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感。

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 构筑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平台。我校于2003年起建立了以派出所、消防武警、交警人员、学校教师、社区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及部分家长代表为主体的学校安全管理网络;每年召开两次安全管理联席会议, 根据阶段性情况不定期开展地域性的安全管理活动;同时, 根据不同村居学生情况, 由安全管理网络成员组成行为偏差生帮教小组, 家、校、社会三方共同致力于转化工作, 近三年来, 一共进行了21场下村居的法制安全教育活动, 帮教转化行为偏差生19人, 为创建和谐文明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三员”为主体, 构筑法制安全预防教育防线:根据我校的地缘关系, 学校先后与辖区派出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建立了共建关系, 并聘任其警员分别担任法制辅导员、交通安全辅导员、消防监督员, 使学校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得以壮大。2006年起, 为贯彻“公安八条”的精神, 我们建立了法制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 即每学期开学第一周进行一次综合性法制安全教育活动, 由“三员”进行法制安全教育活动;每学期“三员”均须进行一场以上的专题报告会、举行一次图片展或进行一次大型征文活动,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近三年来, 共进行专题讲座19次、主题活动8次、收集学生法制安全专题征文10541篇、安全专题漫画1000余幅, 获得省市区级比赛奖励达100多人次。

创办《乐中法苑》, 每月出版一期, 内容涵盖师生安全的方方面面;同时, 我们根据各阶段出现的不同情况, 及时发放各种安全宣传教育材料;重大节假日则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2008年底, 学校开通了“厦门市网上家长学校”分校平台, 并利用平台, 经常给学生家长发送安全信息短信, 时时提醒家长协助学校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开通以来, 学校已累计发送安全短信41000多条, 人均23条。

加强互联网贴吧管理。有一段时间, 学生在百度网站上设立的贴吧, 对与自己交恶的人进行人身攻击、谩骂师长与同学、故意制造各种不良言论、冒名顶替, 甚至以黄色下流的语言进行发泄, 成为各种矛盾滋生的土壤。贴吧的负面作用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 开展网络道德建设的一个突破口, 就是引导学生文明使用贴吧。2007年11月起, 学校德育处主持开展的贴吧管理实验启动, 运用贴吧的使用规则, 仅用一个月时间便成功控制了“乐安中学吧”, 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 我们先后控制了35个本市中小学贴吧, 并着手对这些贴吧进行专题化建设, 目前这些贴吧已逐步成为学生学习交流的场所。而通过贴吧的控制与管理, 我们于2008年9月成功地查获本市中学生组织的“九龙会”暴吧组织, 组织头目黄某已被成功转化为贴吧管理人员;11月, 我们又查获了总部位于广东惠州的“盗墓者军团”暴吧组织, 其在厦门的成员“盗墓者军团54”又被我们收入“囊”中……通过努力, 我们一方面净化了我们身边的网络环境, 同时又使广大学生在网德方面受到良好的教育, 而网络道德建设的初见成效, 使原本充斥校园的因“网络暴力”而引发的各种矛盾趋于平和, 从而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奠定了新的基础。目前, 乐安中学已成为中学能够控制管理贴吧的第一人, 并推动我区建立了集美区中小学贴吧管理联盟。

学校依法治校方案 篇3

基础教育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造就人才、为国民素质奠基的角色,提高基础教育学校治理水平是推进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培养未成年人法治意识、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学校治理中,将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是落实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2006年建校的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二学校是九年制公办学校,学校积极践行“三育并举,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落实“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自信生活,成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坚持价值观统领、制度化管理、人文化关怀的管理理念。八年多的办学过程,学校探索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先后取得了“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教学实验学校”“中国硬笔书法示范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百佳教学研究单位”“陕西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陕西省素质教育优秀学校”“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殊荣。

依法治校,让法治成为学校治理的基本方式

学校将依法治校摆在学校治理的重要位置,成立了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的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小组,将教师每季度政治学习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及时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精神,认真研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规范,做到每一次学习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提高广大教师员工的法治思想和信念,建设一支熟知诸法、模范守法的教师队伍。

着力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力量为依法治校保驾护航。经过建校以来多次修订,现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主要有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教代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学校人事分配制度、部室责任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师德评价制度等规章制度。学校实行校务公开,民主监督,重大改革措施必须经过学校中层以上领导集体研究、全体教职工大会集体讨论表决,集思广益,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如在制定学校《2014-2019年五年发展规划》过程中,学校专门抽调优秀教师集体参与规划起草,经中层以上会议讨论修改完善后,在全校公开征求意见,报请全体教职工大会集体讨论,再次修改、完善后形成试行稿。

重视学生法治教育,为依法治校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动员多方面力量,在全校范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确保普法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政教处统筹活动全局,思想品德教研组积极配合;各年级组长主抓本年级的活动开展,动员各班主任集思广益,有序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每一次活动都精心布置,严密组织,力求创新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每学期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为师生做普法教育报告会;每个班级上好一节生动的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依托学校“知行学堂”平台,邀请公安干警深入校园,为师生做讲座;组织学生开展法制演讲、自编法制小品;每学期设立法制教育宣传月,制作法制教育专栏等活动。

以德治校,让德治成为学校治理的价值引领

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本。学校治理需要“法”与“德”刚柔并济、相得益彰。

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以德治校的核心,始终坚持“师德为先、引领成长”的思想,致力于师德师风建设,营造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以德修身的良好校园氛围,崇尚、追求“厚德积学、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师德师风建设经验。坚持“思想先行,让信念的光芒照亮方向”,开展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学习,做有思想觉悟、有梦想的教师;“规章铺路,让制度的力量保驾护航”,建立《教师手册》《师德自查单》《师德处理单》和“师德标兵”制度;“榜样垂范,让最美的身影感动你我”,发挥党员和师德标兵的榜样作用,引领学校师德风尚,学校涌现出以全国“寻找身边张莉莉”获奖教师、陕西省师德标兵曹凤超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师德先进人物。

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是以德治校的重要路径。学校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位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指导,“感恩教育、养成教育、书香教育”为主要维度,精心制定德育规划、年度德育计划,夯实德育常规管理,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在学校领导下,建立了以全面育人十五条基本要求为指标的德育常规管理,形成了“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团队部—团支部(中队辅导员)—学生会(团队干部)”为两条德育主线。深入实施学科德育,建设好德育主渠道,打造德育课程,发挥全体教职工在学生德育中的中间力量,以“知行学堂”德育平台为依托,建成了以感恩教育课程、养成教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知行学堂”论讲为内容的课程体系。学校倡导“国学经典进课堂”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与圣贤为友,砥砺品学;同经典同行,奠基人生”的总体目标,根据各学段学生特点制定了具体目标——小学低段,学国学,司礼仪;小学中段,读经典,长智慧;小学高段,品论语,学做人;初中阶段,亲先贤,养志趣。编写了古诗词、硬笔书法等校本教材,每周定时授课,学期举办吟诵、国学知识竞赛、经典阅读征文比赛、古诗文诵读竞赛等,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浸润师生心灵。

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并举

学校治理中,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建校以来,学校在法治和德育方面始终常抓不懈,业已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园氛围,教师队伍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过硬、师德高尚;学生学风浓、品德正,未出现重大不安全事故、无违法乱纪现象,学校发展蒸蒸日上,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学校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站在新的起点上,唯有继续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并重的方略,兢兢业业,格物鼎新,不断提高治理水平,才能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二学校)

××*学校依法治校实施办法 篇4

1、实施校长负责制,采取各种形式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各项政策法规,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定期召开学校综合治理专题分析会议,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并负责监督、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2、学校保卫处,负责学校日常的保卫工作;积极与司法部门联络,有效遏制并处理好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性事件;定期检查校内防火、防盗等设施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3、政教处负责组织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自我管理量化考评细则》的指导和检查工作,定期通报检查结果,有效地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4、学校总务处负责保障各项设施的安全运行,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时检修和维护。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

5、学校团委积极配合政教处定期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团队干部的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青少年自觉遵纪守法。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和安全自救知识。

论学校如何进行依法治校 篇5

--罗源县霍口中学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开创21世纪教育振兴的新局面》的报告中强调指出:“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依法治校就是把法律作为管理学校的依据和最高权威之意,即作为管理者,要体现一种法治精神。

一、学校进行依法治校的的目标、要求及其基础

(一)依法治校的目标

1、将教育教学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学校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依法保障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强化普法教育,促进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提高。

2、坚持依法治校,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和教师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法治理念,提高依法自主办学水平;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和教师依法执教的自觉性,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学生的水平。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群体。

3、转变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管理方式,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工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

4、建立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和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让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法制建设,促进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发挥,使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5、通过法制课和普法宣传教育,了解“法”的概念和基本法律常识,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参加学法用法实践活动,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拓宽法制教育途径,教育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做合格的学生。

(二)依法治校的要求

1、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的学校章程、教育教学、学籍管理等各项制度;校规必须透明、公开;校规内容要合法,应适时修改、废止、清理。

2、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及其它各项权利。

3、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校务公开;推进教师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对校务的民主参与。

4、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

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是依据合法标准治理学校或依据合法标准治理或处理学校事务。为此,有必要将所谓的合法标准予以准确的界定。合法标准的要件有两项,一是制定的依据符合法律规定,二是制定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

(三)依法治校的基础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和推进依法治国工作。全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这些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多部教育法律和十多部教育行政法规,为我国实施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供了法律依据。自各级人大和政协的教育执法监督检查制度开始执行以来,各级督导机构已经基本健全,我国的教育已逐步进入依法治教、依法治校阶段。政府和学校形成思想共识、目标一致、步调统一是实施依法治校的基础。全国各地已经陆续开展了创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的活动,并有了一定的经验可提供参考和借鉴,不少学校建立了完备的学校规章制度,广大学校管理者进一步树立明确的法制观念,认清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都是进行依法治校的基础。

二、依法治校的重要性

依法治校的重要性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依法治校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必然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式特点,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在发展建设上,要走出传统封闭式管理体制,建立起法制管理模式。从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上讲,在依法治校的基础上,强调领导者的作用,就更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随着各级教育的发展与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育管理越来越复杂,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要依靠法律、依靠教育规章制度来理顺关系,规范行为,加强管理。所以,依照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依法治校,是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依法治校对我国教育事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学校教育是整体教育事业的核心部分。目前,我国终身教育概念才刚刚引入,继续教育尚不发达,国民教育主要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我国社会发展走向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依法治校的实施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重大的推动作用。

(三)依法治校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都是国民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度又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影响国民的整体

素质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发达国家的发展,首先是重视教育。如战后的日本通过法治途径规范学校管理、发展学校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提高国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日本的综合国力。美国自1945年以来,经济产出增长的一半以上得益于教育和科技的进步。

以上所述都充分说明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

三、我校如何进行依法治校

罗源霍口中学座落在美丽的岱江河畔,是福州市仅有的两个民族乡中学之一。学校创办于1969年,是一所初级中学,当时只有一座土木结构的教学楼,一座师生食堂。办学条件十分简陋,1993年迁至现址,如今办学规模几倍扩大,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初级中学。目前,学校共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数为59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为136人,寄宿生240人。学校现有教职工34人,少数民族教师2人,市骨干教师3人,专任教师31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8人。校占地面积为14020平方米,生均23.9平方米。建筑面积5309平方米,生均8.9平方米。同时,学校下设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教工会、财务室、团支部、生管室、教研室及学生会等机构。我校依法治校的做法和经验得到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广,并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

我校进行依法治校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一)重视依法治校工作

我校领导非常重视依法治校工作。我们通过组织教职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考试,强化教师的法制意识。学校每学期均不定期地开展专家讲座、律师(法官)对案例分析、专题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体教师的依法治校的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坚持“依法治校,文化立校,科研兴校,体育强校”的办学思想。同时,学习落实福建省教育厅关于依法治校的文件精神和《福州市中中学依法治校示范校考评方案》及《福州市中中学依法治校示范校考评标准》。实施依法治校、人本管理、综合治理,全面加强依法治校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而实现依法治校的目标。

(二)健全制度完善体制

我校的学校管理坚持依法行政,注重内部章程、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形成既与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相配套衔接,又与协调一致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紧密结合的管理制度。我校从2000

年开始逐步制定、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加大力度建立和完善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2005年学校章程、管理制度汇编正式印制。学校在管理体制上首先追求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和依法发挥作用。我校管理体制实行校长负责制,党支部监督,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学校实行教职工聘任制。学校管理主要由校长室、党支部、各处(室)、工会等系统组成。在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时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合理配置权责,保证权责统一。各职能部门及教工严格依照章程制度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并将国家教育法规上墙,将各个岗位的职责悬挂在各办公室的墙上,随时提醒教职员工履行岗位职责。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使之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宏观调控、微观管理的新局面。我校建立和健全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依法治校实施方案、普法规划及普法计划,始终将法制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学校都能结合本单位实际及学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依法治校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目标。依法治校工作从学校到部门、年级层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工作网络,并能正常发挥职能作用。学校还建立健全了警校联合岗制度,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坚持向师生和家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使普法工作和依法治校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三)办学行为依法规范

我校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办学行为依法规范。学校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制、学额和教师编制等规范行为办学,坚持有计划,按规范不断优化组合教育资源,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课程计划,均衡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学校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维护受教育者、教职工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从未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对学生进行补课或举办各种形式的收费办班,不分快慢班,不设尖子班。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注重所有学生都能接受一视同仁的公平教育。办学行为依法规范、卓有成效。严格执行《福建省中学学籍管理规定》和福州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对适龄儿童及时发放《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学籍管理使用软件操作,按要求规范办理入学、转学、休学、复学、毕业等有关手续,学生学籍登记卡,学生素质报告书等材料备案齐全。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把安全教育、管理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学校制定《安全工作责任分解图》,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的,有力推进了安全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发现问题及时查处。近几年来校风良好,教风严谨,师生素质普遍提高,法治意识高,没有违法和刑事犯罪行为。

(四)民主管理机制健全有效

我校做到民主渠道畅通,真诚欢迎师生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坚持做到让师生员工支持和参与依法治校工作。坚持做到充分发挥学校教代会、群团组织在学校建章立制、遵章守法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做到加强学校行政自身的监督和师生员工对行政的监督。完善教职

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每年召开教代会,坚持学校的重大决策必须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制度,让教职工知校情、参校政、议校事、督校务,使教师与学校同步健康发展。

我校建立健全并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做到校务公开“六个一”:制定了一个切合实际、统一规范和便于群众监督的《校务公开实施方案》;设置一个校务公开栏;规定校长为校务公开第一责任人;设立一本公开记录本;设置一个意见箱;成立一个校务监督小组,公布了举报电话。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以便广大师生员工和家长群众进行监督。建立健全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廉政建设制度,从根本上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行为。严格做到按上级标准收费并公开收费项目,绝不乱收费;让家长明白缴费项目和标准,绝不搭车收费;学校统一收支,绝不设立“小金库”、“帐外帐”,依法接受监督。基建、修缮和较大开支项目实行行政会议、理财小组集体讨论采购、招标、议标或集体研究决定,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并落实到文明科室评比、文明教工评比、文明班级评比之中等等。建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与农村、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听取农村、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五)保障教师权益

我校从教师的招聘到使用再到继续教育,坚持“以教师为本”,保障教师权益不受侵害。依据《教师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有关内容,学校坚持做到依法聘任教师,依法提供相应工作条件,保证承担给聘用教师买劳动保险的经费,保障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坚持做到保障教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学校还通过教代会等多种途径为教师提供参政议政的平台,并建立和实施了校内教师申诉制度,从而使教师权益得到保障。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充分享有权利。职称评定实行“四公开”,考核、评先评优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教师的个别申诉不压制、不打击报复,同时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做到开诚布公,让教师心悦诚服;定期组织教师体检,确保教师身体健康;依法聘请或解聘临聘教师及其他临时职工。形成人人参与依法治校工作、争当学校主人翁的良好风尚。

(六)维护学生权益

我校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学校和教师把每一个学生当作平等的人来看待,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来看待,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十分强调:以人格塑造人格,用心灵呵护心灵。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几年来无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建立和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七)法制宣传教育措施落实 成效显著

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我校十分重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学校建立了普法责任制,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总结。按照规定开设了法制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切实抓好法制宣传阵地,形成一个浓厚的学法氛围,逐步形成学校的法制文化。主要宣传教育措施落实在三个方面:一是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完成普法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二是针对教育的特点,突出宣传贯彻教育法规;三是依据学校章程,加强规章制度等宣传教育活动,使学校管理落到实处。形成了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依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初步形成法制教育三个系列:一是以知法、懂法为目的的课堂教学系列;二是以增强法制意识为目的的各科教学渗透系列;三是以提高守法、用法自觉性为目的的法制讲座和活动系列。让学生在法制实践中提高守法及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做到“五个结合”:一是法制教育与课堂学科教育相结合;二是把法制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三是把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四是把法制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五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我们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办《岱江风》校报,提高家长的法制观念。我们还开展了“小手牵大手——请学生把法带回家、带到农村”的活动,使学生和家长共同学法,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法律素质,优化中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八)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 促进学校发展

我校在坚持依法治校的同时还坚持以德治校,两者结合,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德育的主渠道功能,使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得到有效结合,并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收到良好的实效,出现了喜人的局面:全体师生精神奋发、关系和谐、行为规范、举止优雅。近几年来,我校获得了县“德育先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应急管理先进学校”、“县级学校”、“县依法治校示范校”、“ 县安全文明标兵学校”、“县安全文明校园”、县“美术书法特色学校”、“ 县阳光体育先进学校”、“福建省绿色学校”、等二十多个殊荣。

我校不断提高对依法治校工作的认识和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加大依法治校的力度,不断完善依法治校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与师生员工、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确保校内外监督渠道的畅通。在进行依法治校过程中,不断创新,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努力开创依法治校工作的新局面。

总之,依法治校主要有两个基本的作用:一个表现在“治”字上,校长可以让法律成为一种有效管理手段,使学校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使管理工作更有秩序,更有效率。另一个则表现在“护”字上,就是要做到用法维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只要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制裁,这是实现依法治校的必要保证。所以,校长要保护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使这些合法权益不受来自学校外部的侵害,或者说当这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通过法定程序得以补救和保护。一句话,加强学校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校,其意义就在于,法律对学校管理工作能够起到保驾护航、不偏离大方向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以利于更好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依法治校工作先进学校典型材料 篇6

申报材料

叶城县第一小学 2010年9月20日

申报自治区级依法治校师范学校申报材料

——叶城县第一小学

叶城县第一小学创建于1934年,位于县城中心,是一所自治区级全日制重点小学,占地面积22184平方米,建筑面积4128平方米,目前我校有36个教学班,其中“双语”班18个,学生1054名,占学生总数的53.3%。学校共有1977名学生,其中有1746名少先队员,180名少年军校学生,有教职员工100名,其中专职教师95名,行政人员1名,后勤人员2名,教职员工中女性76名,男性24名,维吾尔族教师85名,汉族13名,回族1名,土族1名,党员47名,共青团员27名,党员人数占教职员工总数的47%,全校有本科学历的8名,大专学历的有64名,中专学历的有27名,高中学历1名;取得小学高级职称的32名,小学一级职称的49名,小学二级职称的16名,尚未取得职称的教师有2名。办公室、教务办、德育办、党建办是实施运作落实的管理机构。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工、团、少先队等组织的作用。现已形成了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和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管理和教学两支队伍。已成为校风纯正、教风严谨、学风优良、管理规范、质量上乘的特色学校。第一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依法实施办学活动,无无故使学生中途停学、退学、擅自停课、放假、体罚、变相体罚、乱收费及侮辱、歧视学生等现象。建立了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应急程序和报告制度,维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近年来学校无任何重大责任事故,学生讲文明、有礼貌,校风良好,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良好的信誉已经为叶城县民众所信赖。

经过长期积淀,学校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充分认识到不断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广大师生学法、懂法、用法、护法的意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也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依法治校工作中,学校以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目标,认真组织依法治校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做好以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学校被自治区评为“德育达标校”、“红领巾示范校”;被地区评为“德育示范校”、“绿色校园”、“精神文明单位”;被县上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教育教学先进学校”、“团支部工作先进单位”、“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叶城县第一小学中坚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在“四五”普法的基础上,把实施“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教育工程来抓,党支部根据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对普法和依法制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适应“十一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切实加强教育领域的普法工作,提高师生法律素质和依法治校的水平,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学校实际及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意见,制定了《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分别拟定了各学年《开展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意见》。

为切实加强此项工作,学校建立了依法治校的工作领导机构。学校成立了以校党政为组长的党、政、工、团、教研组、年级组、少先大队等各部门参与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学校党支部书记和校长担任,组员由一位副校长、法制副校长、学校德育办主任、教务主任、团支部书记等人员组成,下设以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工会、团委干部、少先大队干部和校警组成的各项工作实施小组,承担学校普法依法治校的具体工作。建立了书记、校长全面负责的运行机制。纵向是书记、校长负责领导——各科室组织实施——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具体落实——社区、家庭、馆室责任到人的“四级”共管机制;横向是由学校党支部、行政、教代会积极参与的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共管的管理机制,确保了法制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依法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依法治校。

学校全面实行党支部指导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重大决策交学校党政讨论通过再组织实施,重大事项实行全校公示制度,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严格执行“校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保障作用,“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广泛而充分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教职工关心学校、热爱学校、建设学校的热情高涨,学校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学校党支部在新体制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个支持,两个保证”的党总支工作新思路。“一个支持,两个保证”是: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维护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行政指挥的权威;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贯彻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为学校党支部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较好地处理了学校党、政的关系。切实抓好党组织自身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建立健全制度,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越文明的社会其制度就越是完善。要坚持以法治校,以法执教,必须要有法可依,必须将国家的意志、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具体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使宏观的法则变成可操作的具体要求。这样,一方面有利于管理和规范,另一方面又可通过具体的制度强化了师生的法制意识,因此,学校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从纵向有学校宏观的:如《第一小学学校章程》、《第一小学岗位职责制度》、《第一小学文明学生、教师、科室评选制度》、《第一小学教职工业务考核实施办法》、《叶城县第一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一小学学生管理制度》、《第一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施细则》、《第一小学校务公开制度》、《第一小学学生安全管理制度》、《第一小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涉及全校师生的管理制度,有各科室根据自身管理特点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一方面学校根据确立的发展目标,建立目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了全员工作目标的量化管理,使学校管理更规范、更客观、更科学、更切合第一小学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学校从办学的需要和办学的实际出发,依据法律法规,遵循育人规律,从健康、健全、发展的人的内涵和外延上去作构建学校的各项制度,涵盖了学校的所有工作,使管理有据可依,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制度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和监督力度,师生全员参与管理,培养了他们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意识,也树立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

四、大力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师生的法制素质

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每年制定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学法计划,根据计划按时安排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学法,并做好学法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学校经常组织干部、党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安全责任事故处理办法》、《行政诉讼法》、《宗教事务管理条例》、《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等,让干部们知法、懂法、守法、维法,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意识,自觉按照法律法规处理行政事务,依照法律维护学校的权益。

二是加强教职工的法制教育。学校每周三利用全体教职工政治学习时间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以增强法制观念、敬业意识和职业规范。几年来,学校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了《宪法》、《教师法》、《国防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选举法》、《教师资格制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条例》、《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充分拓宽法律育人氛围:一是由校领导给老师们宣讲,进行宣传动员,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方式对老师们培训有关教育政策法规;二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学习讨论;三是充分利用第一小学校园广播、黑板报的形式向全体师生宣传法律知识;四是学校邀请法制副校长来学校,为广大师生做以“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为主题的法律知识讲座,学校校级干部每年都参加县委党校和教育局统一组织的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并取得优异成绩;学校还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全县干部学法用法考试,合格率100%。

学校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一是树立新型的教师形象观。就在新的形势下教师所应有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态度友善,着装美观,谈吐文明,气质高雅,学识渊博,爱岗敬业”的教师形象观。二是针对新的形势,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明确的、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师德观念、职业观念和价值观念,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学校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日常行为准则》和“十条禁令”的学习,提出了“时代在变,对待人的观念要变,教育的内容要变,教育的方法要变,教育的手段要变”,教师要做“和善的长者,亲密的朋友,道德的典范,做人的良师,教育的专家”。教职工的法制素质普遍提高,师德师风良好,职业道德得以加强。

三是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遵纪守法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要提高公民的法制素质就必须从孩子抓起。首先以《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为教材,定时间、有计划、利用思想政治课认真搞好学生法制教育。①建设好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开足开好思想品德课和法制课,让学生明法理,懂法规,守法纪,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②充分利用班、团会,通过读报章杂志的个案,看《今日说法》和《焦点访谈》节目,讲解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加深学生法制认识。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尤其在思想品德课、历史课、语文课、活动课中,培养学生民主与法制的精神。④基地建设效果明显。学校长期开展“做好人、读好书、做好事、守好纪”的“五好”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设第一小学午间广播站,播放法制节目。为学生订阅《法制报》、《民主与法制》、《飞翔》等,定期出法制宣传黑板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团队活动。聘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采取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开展法制知识讲座。学校德育办、团支部请司法干警为师生播放预防违法犯罪、打击违法犯罪的专题片,培养青少年从小事作起,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学校邀请派出所民警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交通事故图片展,使学生对法律的严肃性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牢固树立从小遵纪守法的法制观念,自觉抵制精神污染、歪风邪气,增强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纯洁了学生的心灵。会后学生写读后感,召开主题班会,使全校师生都受到了生动形象的法制教育。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准发展的目标,校准人生的航向。

五、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充分发挥学校的文化主阵地作用

学校充分发挥自己影响大、联系广的优势,在每年的法制宣传月开展丰富的法制宣传活动,制作法制宣传展版,组织学生上街到社区广泛进行宣传。近年来,我校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和上级组织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15余次,近5000人。还在全校组织开展了“向亲友讲一个法制好故事”、“向邻里推荐一篇法制好文章”、“向社区收集一份守法好事例”的“三好”活动。在每年的禁毒日,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图片展,组织义务宣传队,到街道宣传防毒、禁毒的意义。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到部分家庭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危害,并在适当的场合进行宣传。学生自觉开展家庭法制宣传,让学生说服家人自觉抵制违法乱纪行为,如:开展了“拒绝赌博,远离犯罪”、“遵守交通法规,珍爱家庭幸福”、“法制与家庭”等学教活动。使法制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了学校的文化主阵地作用。

六、综合治理、群防群治、成效显著

加强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搞好周边环境,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成为一方净土,为依法治校营造了良好氛围。学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本着教育和防范为主的原则,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坚持对全校师生进行治安教育,提高保卫、值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学校物防技防措施落实,成立了由校领导牵头,各环节干部及校警组成的治保小组,成立了学校自律执勤护校队伍,共同维护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学校还与公安局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禁毒工作责任书》等,与学校所在的社区紧密配合,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协调电信、工商、公安、综治办、文体局、派出所等在大力开展清理整顿工作中,重点加强了对学校周边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整治。交警队、派出所配合学校在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段进行定点定时疏导交通和巡逻守候,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矛盾的防范、化解等工作,给学校工作以极大的支持,努力使校园社会环境得到净化。

七、措施落实、管理到位、效果明显

狠抓过程管理和目标考查工作。在普法、依法治校工作过程中,狠抓了计划、布置、实施、督促、检查、总结六个环节。如对学生遵规守纪行为习惯的培养,按学校制度,由教务办、德育办负责布置,由班主任及班、团支部实施,教务办、德育办组织专人督促检查,最后总结反馈,对关键环节做了详细的记载和统计,做到了各类资料准确齐全,条理明晰,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表现好的予以表扬,使创建工作得到落实。

狠抓“四种示范”,培养遵纪守法意识。一是学校严格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为社会做出示范;二是干部依法管理、照章办事为师生做出示范;三是教师依法执教、依法育人,为学生作出示范;四是学生干部带头遵规守纪、文明服务,为同学做出示范。

狠抓“两个结合”和“三个层面”。“两个结合”就是“德法结合”、“法纪结合”,在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活动中,将“以德治国”思想、《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教育与“以法制国”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守法维法意识的教育与遵规守纪的教育结合起来。“三个层面”是指在法制教育中,学生“感知、认同、规范”的三个阶段,通过典型例案、生动影像,加深学生的感知,通过法理的剖析,加深学生的认同,通过遵规守纪的实践,养成学生的行为规范。

狠抓立体法制宣传教育网络建设。学校在法制宣传教育中,从德育办——团支部、少先大队——年级——班,从教务办——教研组——备课组——科任教师——学生,从学校——社区——家庭等不同角度,采用广播、电视、橱窗、报告、活动等不同手段,构建了立体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使活动开展经常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德育办、教务办、年级组、班主任对学生违规违纪的现象进行慎重的调查,当学生违纪的时候,德育办、教务办、班主任对学生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使其认识错误、认真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根据违纪的性质和情节,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更多的学生受到教育为出发点,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端正了校风、学风,维护了校规校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化解了校内学生的矛盾。依法治教、依法治学观念深入人心。

八、学风浓、校风正、质量高、示范性强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在建设法制社会的过程中,第一小学提出了“全面发展、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发展优质教育”的办学方向。在教育教学的发展目标上学校以全面发展,突出特长为宗旨,提出了倾心学困生,提升教育的基点;着力中等生,提高教育的效益,关爱优等生,提高教育的品位,不求人人最好,但求人人进步的目标观。学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了以“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为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一小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严谨的教风、校风,优良的班风、学风,使得第一小学中多年来的教育教学成效显著,自2006年以来小学生升初中,名列全盟之首,为疆内初中班输送德智体全方位合格小学生118名,现在这些学生在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等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依法治校与学校管理的理论实践 篇7

关键词:依法治校,学校管理,理论实践

一、必然选择

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法治社会, 每个领域都需要法律的约束, 而依法治校作为法治社会的一部分, 是实现法治社会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农村职业学校中, 建立法制化管理体系是十分重要的。首先, 学校是社会组织, 要按法律至上的原则进行学校管理。其次, 学校目前在法治这一块的缺失, 学校立法工作中有部门化倾向, 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现象, 所以依法治校是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最后, 当前的教育改革需要依法治校, 建设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重要保证是依法治校。学校、政府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合作是实现依法治校的保证, 学校要转变独立办学主体的地位, 实现自我监督和发展。学校在新的教育改革中, 通过依法治校来转变办学和管理理念, 为构建新的职业学校的制度打下基础。依法治校是职业学校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和提高管理水平和满足学生教育的迫切需要。

二、管理主体

学校依法管理的主体是实现职业学校法制管理的关键所在。只有明确了管理主体, 才能使管理工作得到具体落实:明确法治内容, 使依法治校有目标和方向。从广义上说, 依法治校的主体很多, 例如职业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从狭义上讲, 依法治校包括学校工作所涉及的主体, 主要是学校的领导者、教师、学生和家长等, 确实了主体即是确认了依法治校的内容。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 职业学校的管理包括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 例如学校的行政、教学、体育以及德育工作管理等。从国家法律角度来看, 学校管理主体是校长, 校长所享有的管理权利即是学校治理的内容, 此外还有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权利等, 也属于管理的内容。比如职业学校必须按照有关的章程进行学校事务管理和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招收学生等。依法治校不仅仅是依法进行教学活动, 还需要职业学校贯彻国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方针政策, 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维护教师和其他职业院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三、实施措施

1.转变观念。

依法治校是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趋势, 实施依法治校势在必行。首先, 作为学校领导的校长要转变观念, 带领其他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教学思想。各级的行政领导, 特别是学校的管理者, 更需要充分认清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 要从以前的“人治”转变为“法治”, 以普法为契机, 实现学校管理由行政管理到依靠法律进行管理的转变, 从而提高职业学校管理的法制性。其次, 学校要实现依法治校, 需要建章立制, 使学校有章可依, 有制可循。职业学校管理中, 要遵循法定的程序, 必须具有组织机构章程, 学校教学活动要有符合标准的场所、设施和办学的资金, 此外, 职业学校的建立、开展教学活动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 制定的规章制度要全面, 覆盖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学校资产管理。职业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后, 身为管理者的校长必须敦促有关教学人员严格遵守和执行, 从而实现职业学校的依法治校和学校管理。再次, 职业学校的法治管理需要民主和监督。实行校务公开, 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从而加强职业学校管理的民主性。此外, 还应该建立学生代表大会和家长代表大会等制度, 广泛地接受不同的意见, 接受校内外的监督, 从而及时调整学校管理工作, 实现职业学校的法制化管理, 推动学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 要真正实现职业学校的依法治校。作为学校管理主体的人员必须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 校长必须明确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需要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 大力宣传法制教育, 使学生和教职工等懂法, 学法, 知法, 用法, 并积极投入到依法治校的活动中。

2.因材施教。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不同特点, 知识水平的差异, 在实行法制教育中, 要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的主体选取不同方面的法律案例进行教学, 还需要编写不同的法律知识读本。尤其是对农村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更加需要注重法制教育。邓小平曾指出, 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因此, 法制教育必须纳入职业学校的管理当中。将法制课编入教学大纲之中, 实现职业学校法制教育课堂化;校长身为管理的主体, 要给学校配置法制教师, 使学校法制教学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 从而实现真正的法制教学;将法律课从副课提升到主课的位置, 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法制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结合起来, 实行依法治校与德治并举。依法治校不仅需要管理主体的指导, 还需要各级花时间去进行研究, 坚持学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提高职业学校的法制教育水平, 最终实现依法治校与学校管理的理论实践, 建立一个法制化的职业学校。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对依法治校的必要性, 依法治校的主体和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并提出实现依法治校与学校管理理论实践的方法, 以此简陋的想法抛砖引玉, 希望各界人士积极献计献策, 提供自己的想法, 从而真正实现依法治校与学校管理。

参考文献

[1]黄建华.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问题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 (05)

[2]曾晓芳.法治视角下中等职业学校章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11)

依法治校,促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篇8

一、 依法办学,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

现代学校制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依法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

依法办学,是教育领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这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将校务公开上升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工作方式,使学校在运行方式上,通过公开形成上下多方面的互动机制,并渗透到学校管理各个方面,这是促进学校的科学化管理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形成的保障。

1. 管理内控,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管理思想的重大转化是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发展,管理内控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上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校本管理”的概念,就是以学校为基础,从学校实际出发的管理,它包括了校本课程、校本人事、校本财务,等等。校本管理赋予了学校管理的空间和权力,是学校实现自主发展的提前。校本管理实现了从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发展,是现代管理思想的重大转化。

学校通过自我发展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和办学特色的确立,内部运作上的自我激励,学校资源上的自主调配,使得“培养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持续胜任的教师”成为可能,也为“创办可持续攀高的学校,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2. 自我约束,是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代教育在赋予学校发展的充分自主权的同时,要求学校要建立起良好的自我约束机制。

学校内部的自我约束的机制,不限于某一项具体的规定加上某个具体的程序,而是要贯穿于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体现自律的精神,体现教育的整体制度框架,真正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和评价的全部流程上。

3. 社会监督,是自主发展的动力保障

学校的社会监督包括政府的检查、督导和评估,专业的审计和考核,媒体的监督,社区和家长委员会、学生评议等。学校要始终将监督、审核活动当作是例行体检,发现问题时及时纠偏、堵塞漏洞,提高规范水平,使学校出现的任何偏差能够尽早发现,在萌芽状态得到化解。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外在的限制转化为办学发展的动力,并为学校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

社会监督也是学校实现承诺的动力,是学校宣传办学成果的最佳途径。华师附中近年来积极参加各种等级评估检查,包括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评估、高中教学水平的评估,其它包括文明安全校园、档案等级学校、行风政风检查、校务公开检查,等等,主动接受包括物价局、发改委、审计署等部门和单位组织的专项审核。这些活动,宣传并向社会推广学校的经验和成果,以外力的方式,成了实现学校自我变革的动力。

4. 校务公开,是有效约束监督的前提

校务公开是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的基本要求,而通过校务公开,又是实现学校依法办学情况接受内部约束与社会监督的前提。

我校校务公开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校务公开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公开形式,确保公开的效果,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和社会、社区、学生利益的内容,作为公开的重点。学校制订的《华师附中贯彻落实《规定》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全面具体地规定和明确了校务公开工作的各项内容、公开的形式、组织领导与公开的程序,对各单位、各部门进一步推行校务公开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重大事项及涉及教职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公开,做到有章可循。

校园网是一个高效快速的宣传、贯彻办学理念和进行校务公开宣传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校园网主页传递着学校及各部门的最新动态、工作指引,反馈师生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考、改进意见。对于一些需要对社会公开且时效比较长的,则专门开辟《校务公开栏》,及时将项目公开。

二、民主管理,是现代学校行政管理的特征

民主管理,全员参与,是现代学校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我校将推进校务公开作为进一步改善行政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一项改革内容。

学校的《十年改革发展规划纲要(1991—2000)》《“十五”发展规划纲要(2001—2005)》中,学校实施的“一二四八工程”中明确提出了学校的管理模式的构想:“要充分发挥民主,集思广益,建立科学化高效能的管理系统和运作机制,努力创造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在《党委工作指导思想中》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在参加学校事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凡是涉及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在出台前要广泛听取教代会和教职工的意见。”“在涉及人、财、物管理和群众关心的敏感问题上,要依法行事,照章办事,增加透明度。”

正是沿着这种“以科学以主为目标的舒畅型学校管理模式”, 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学校行政主持,纪检、工会(教代会)协调监督,业务部门各负其责,教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的制度框架,保证学校管理的有效开展。在“管理体制”方面形成了“行政主导,党群保证”的制度特征,在“管理思想”方面形成了“以人为本,惜才善用”的思想特征,在“领导作风”方面,形成“勤奋务实,干练廉洁”的工作作风,建立“团结协作,和谐舒畅”的人际关系,培养“举校一致,休戚相关”的团队精神,建立一个“褒扬先进,倡导创新”的激励机制。

1. 全员参与,是学校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建立校务参与机制,发挥教师、专家在校务管理的作用。

我校教代会一般每学期召开1-2次。在每次召开教代会前夕,都把学校的近期工作目标向教职员工宣传,要求代表们先广泛收集各单位、各部门的提案或意见,再将收集到的提案或意见交由工会整理,然后提交到教代会讨论。在教代会上,教职工代表畅所欲言,出谋划策;教代会维护了教职工群众的利益,校领导可以从较大范围内了解教职员工对学校改革的意见和学校中存在的问题,为其正确决策提供有力的根据,使全校教职员工同心同德,实施学校发展规划。

在日常的管理中,我校有健全、完整、具体的会议制度,这是宣传贯彻学校办学理念和进行校务公开的重要方式。学校的办学方针,改革的每一项措施,都经过各种会议进行宣传,让师生进行充分酝酿、讨论。

为了保证发挥教师、专家管理的主体作用,学校成立了“学校学术委员会”,让其在研究学校发展策略、制订名师培养规划、审定教师职称申报等方面,发挥“专家治校”的功能。教代会下面建立专门委员会,对专项工作进行管理与监督,如学校的福利委员会、女工委员会,对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如住房分配方案、医疗改革方案、集体福利事项等,由教代会讨论、提方案。

2. 完善制度,是学校长治久安的机制保障

学校的制度框架包括行政决策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和民主约束监督制度和反馈制度。我校的管理制度包括:校长办公会议制度、行政会议制度、部门处室会议制度、科组会议、年级组会议;学校党委每月召开一次党委委员会议,一次支部书记联席会议,党委各部门每月召开例会,各支部每月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例会;成立各种专业化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如学术委员会、课程委员会、职称评审小组、聘任小组、论文评审专家组、教职工年度考核小组,等等。

管理制度包括教学反思制度、学术委员骨干教师制度、青年教师培训制度、考核与教师评优制度、表彰激励制度、学生评教制度、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事故追究制度,等等。

约束监督制度作为学校的保障系统,包括行政监督、校内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的监督,2004年学校正式颁布学校《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中小学校务公开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建立校务公开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监督小组,规定了各部门各项目的公开时间、内容、方式和负责人,有效地确保广大教职员工对校务工作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特点是对群众历来比较关心的项目,包括干部人事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人事聘任和评优工作、财务管理、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等热点问题做专门的规定。

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会议制度、机制,保证学校党、政、工、生的工作形成科学、高效民主的决策机制和透明公开的制度体系。

3. 校务透明,是班子勤政廉政的有效措施

校党委把校务透明与党风政风建设,促进廉政勤政紧密结合在一起,与行政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把校务公开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从1994年起,学校将教代会评议权的落实纳入了党委工作日程。在每年召开的教代会上,都要安排一次民主评议,对学校各部门的工作成效和党政领导干部个人的领导作风进行评议。对部门工作不满意的,或者没有按规定要求进行公开,责任人必须进行说明,并在指定时间内进行整顿改善。有组织、有程序的民主监督制度,使教职工增强了民主监督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使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公仆意识”,融洽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促进了干部队伍勤政、廉政建设。

由于学校办事程序公开,完善和建立了管理事务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切实加大对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行政干部职责明确,大事集体研究,小事各负其责,有效地促进了勤政廉政工作的开展,使学校一直沿健康的方向发展。

4. 维护权益,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群众基础

广大师生是和谐校园的建设主体,主体和主体间利益的和谐是校园建设的核心,切实维护师生权益就成了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着力点。

(1)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关注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利益诉求。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互动沟通系统的建设,如“校长接待日”制度,公布了“校长接待日”的《轮值表》,让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能够与校长进行“零距离”的交流: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之外,还举办“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们在全方位了解班级、学校的运作中加强沟通;每半个学期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让学生充分反映他们的意愿,表达他们的诉求;设立了“校长信箱”,公布了校长的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让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有更多沟通的方式。多种形式的沟通,保证着相互信息传达的通畅性和真实性,保证着相互了解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2)将与学校教育管理、改革密切相关和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予以公开;把群众最为关心,反映最为强烈,社会最为敏感,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内容作为公开的重点,将师生的呼声做为第一信号,从“最急、最盼、最忧、最怨”的问题入手,急师生之所急,办师生之所盼,排师生之所忧,解师生之所怨,着力解决侵害师生权益或者与民争利的行为。

三、校务公开,是学校持续攀高、健康发展的第一台阶

1. 校务公开,校务工作由人治走向法治

传统教育管理侧重于组织和技术方法的作用,强调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科学工具来达到学校的管理目标,以及重视满足教职式的需求和愿望,现代管理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更加强调学校要成为一个由教师、学生和行政人员和家长等组成的共享的价值观和理想的共同体,实现学校行政从人、财、物的管理走向文化引领。

建设现代一流学校,学校要超越制度,行政管理更加依靠文化的建设,依靠师生的精神追求,依靠员工的价值追求来提升学校的品质,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管理。

学校提出的“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理念,就是坚持学校发展“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办学以教师为中心”,主张建立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因此,注重对师生的“人文关怀”,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使“培养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持续胜任的教师,创办可持续攀高的学校,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就成了校园内各利益群体共同的价值目标。

2. 校务公开,极大提高管理运作效率

完善校务公开工作极大提高学校管理运作效率。我校的管理工作可以归纳为德育、教学、后勤服务和行政管理四大操作系统,这四大系统分别是“以立志成才为主题的激励型德育模式”“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模式”“以优质高效为标志的效率与效益型后期服务模式”“以科学民主为目标的舒畅型行政管理模式”,在这四大模式的构建和运作过程中,校务公开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学校对四大模式的操作系统,都建立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各处室、部门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并公开实施细则,特别是办事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纪律、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的公开公示制度,有效地防止和杜绝各种不作为或者扯皮现象的出现。完善的公开制度、落实制度、检查制度和反馈制度,促进了管理的运作效率的提高。

3. 校务公开,聚集智慧形成向上合力

对于每一轮的学校的改革发展思路,学校的重大决策,如学校的“十五”“十一五”学校发展规划、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学校每个阶段的工作理念,一定会在教职工中反复讨论和论证,再由校党委、行政决策。

全体的员工参与讨论与决策,让他们对学校的改革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让他们更主动地发挥主体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聚集各方面的智慧,发挥主体的创造性。

4. 校务公开,开拓育人工作全新领域

(1)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增强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同时也能使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例如每月一次的“领导接待日”活动,极大地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关注程度,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出谋献策,从征集主题(征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新课程实施后关于选修课的开设和选报等)、广泛宣传、学生代表征集意见、领导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意见反馈、检查落实六个环节,在学生和家长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华师附中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阵地之一。学校教学处每学期都召开各年级学生学习部长和科代表的会议,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这些意见及时反馈到相关的学科组和任课教师处,为建立过程性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材料。

(2)增强学生的主人公责任感,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我们通过让学生参与宿舍、饭堂、学生行为规范管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上一篇:基层理论宣讲总结下一篇:迎新游园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