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征

2024-05-16

主要特征(通用10篇)

主要特征 篇1

日本河流的特征

流程短

日本最长的河流是信浓川,全长约367公里。其次是利根川,全长为322公里。全国共有干流流程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0余条,其中干流流程200公里以上的.河流仅有10条。

流域面积小

据官方统计,日本共有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64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河流有44条。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利根川(16840平方公里)。

落差大

由于日本地势多山且山势陡峭,山地与海岸之间的距离很短,河流从山地流出后很快流入海洋,加上日本雨量充沛,因而使河流的落差很大,水流湍急,激流和瀑布众多。

水文特征

日本境内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千米。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主要特征 篇2

1983年, 美国人普利策在《世界报》上首次设置体育新闻部和专职的体育编辑,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 体育新闻也由传统的体育赛事与活动报道演变为“体育运动及其相关的一切人或事的报道”, 涉及政治、经济、商务、法律、娱乐等领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 体育新闻不仅具备了一切新闻的共同特征:真实性、时效性, 还逐渐呈现出自己不同于其他类型新闻的主要特征:竞争性、全球性和娱乐性。

真实性

真实性是一切新闻最重要的特征, 《联合国国际新闻信条》第一条:“报业及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 确保公众所接受的消息绝对准确, 不能任意扭曲事实, 也不可以故意删除任何重要的事实。”《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四条:“维护新闻真实性。”与一般新闻相比, 体育新闻的真实性范畴更为广阔, 它不仅包含对已然事实的客观反映, 更包括对未然事实的客观反映。

现代社会中, 严密的赛程安排已成为许多体育运动尤其是大型体育运动会成功的关键所在,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体育运动成了“未然的已然事实”, 而残酷的胜负结局更使人们对未来将发生的事情充满期待, 于是预测性体育新闻应运而生。而通过对这种预测式报道的文本考察, 我们就会发现, 这种报道虽然涉及的是尚未发生的事情, 但由于它们大多数是通过分析客观事物的历史与现状、竞赛各方的实力对比、心理状况等探求其内在的变化规律, 从而对其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

因此, 根据莱布尼兹的“可能世界”概念, “凡是不包含逻辑矛盾的语句所指称的情况都是可能的, 可能的事物、可能的状态和可能的事件, 各种可能的事物组成可能的世界”, 而其中“所谓现实可能性就是合乎规律的状态、事件和过程”。也就是说, 如果对事件进行合乎规律的评判和推测, 同时用没有逻辑矛盾的语句建构文本, 那么所表述的就是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可能世界”。

这样, 合乎规律的科学预测也因此具有了现实可能性。虽然它并不等于有了实现的必然性, 毕竟体育的胜负并不完全遵循于规律, 异常性“爆冷”也是体育新闻重要的价值要素, 但却包含了“真实”这一范畴。所以, 有理由认为, 预测式体育新闻具有“真实性”, 尽管不是“现实的真实”, 而是“可能的真实”。

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的共性特点, 只有迅速反映现实, 传播最新信息, 新闻才具有生命力, 而对于体育新闻更是如此。因为体育的魅力就是快速运动、变化万般。体育竞赛, 赛的就是时间。体育记者的职责就是要在短暂的瞬间以最快的速度报道赛场情景, 捕捉现场瞬间的形象, 作出快速反应并判断点评。在精彩纷呈而又瞬息万变的体育风云变化中, 记者需随时观察到体育界细微的变化、运动员细小的动作与表情等。只有捕捉到细节才能作出快速反应, 抓住新闻。同时, 抢发消息是时效性表现的手段之一。众多记者同时报道一件事, 发稿的速度慢了, 就会失去竞争力;哪家媒体报道晚了, 就会失去受众。

如今, 伴随着电子媒体的发展, 体育新闻的时效性越来越显示出其特殊性。它不仅表现在赛后抢发消息上, 在赛前、赛中亦如此, 在赛事的专题网页或者栏目中, 大量滚动式报道详细地描绘着比赛过程中每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直到比赛结束, 新一轮的赛后报道更是接踵而至。

竞争性

体育的主要特点是竞赛, 没有竞赛就没有体育。现代运动竞赛充满着紧张激烈的竞争性。尹卫星同志在《中国体育界》中把体育竞争比喻为“战争”, 他说“在未来那无限的年轮里, 战争将随着精神的昌明和物质的发达愈来愈少, 人类追求安逸、追求享受的心理趋向将会把战争减小到最低限度。但是, 人的本性并不会随之改变, 体育的竞争将会代替战争, 成为没有死亡、富有人道的合理战争, 不同种族、不同国度, 无论大国小国、强民族弱民族, 无论白人、黑人、黄种人, 还是其他有色人种, 都不会自愿放弃运动场上的竞争, 体育大战将笼罩全球”。奥运会便是这一“全球性战争”的有力体现。

这种激烈的“战争”, 给体育新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 也使得体育新闻具备了与社会新闻、综合新闻等不同的特征, 那就是竞技性和竞争性。争夺激烈、变化万千的竞技性竞争给体育带来了丰富多彩、扣人心弦的激烈情景, 而运动员高超的技艺, 顽强的意志, 拼搏的精神更给体育新闻提供了展示力与美的舞台。以竞争促进赶超、促进发展成为体育新闻的一大特色。在体育新闻的报道中, 不论是何种体裁、何种内容, 最后突出的都是体育精神:在竞争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体育新闻的竞争性就如运动场上运动员的激烈拼搏, 场上场下都存在。不仅表现在体育内容上而且表现在报道的过程中。各媒体之间的竞争不单单是记者, 而是整个媒体采、编、发各环节都力求迅速, 并且还须配备最先进的通信技术设备。在报道组织、采访、写作、传播等环节“快”字上下足工夫的同时, 各稿件的新闻视角是否独到, 独家新闻是否准确, 可读性、可视性是否很强, 写作技巧是否高超, 等等, 报道质量上要显现出与众不同的新闻敏感性。这都带有强烈的竞争性。

全球性

新闻具有广泛传播性。新闻的传播, 由古及今, 从口头的、手抄的、印刷的到电子的传播, 真是一日千里, 突飞猛进。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产生标志着传播方式的巨变, 而且也标志着传播领域的扩大, 由此及彼, 从一个地方传到四面八方、传出本洲、播向世界。

体育的全球性体现在体育运动本身的跨文化性、体育组织的全球性以及体育赛事的全球性上。一场精彩的足球或篮球赛, 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都能看懂, 都能从球场上各种技战术的变化, 从各种竞赛情境中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这就是体育运动本身的跨文化性, 它突破了语言、民族、地域、宗教等因素的障碍, 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身体文化。

在今天政治、经济、文化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际体育竞赛风靡全世界。每年在世界各地举行的国际竞赛几乎从未间断, 甚至有“每天都有一项国际性运动竞赛举行”的说法。伴随着这些运动竞赛的频繁举行, 各个项目、各个地区的国际性运动竞赛组织也相继成立, 反过来促进了全球性体育运动的发展。此外, 参与运动竞赛的竞技运动队, 也突破了以往由不同民族或种族背景下的运动员组成的限制, 最近几十年, 各国竞技运动代表队开始纷纷引进外援。如享誉世界的、欧洲的各种足球俱乐部, 在全世界招募运动员, 这种运动员不代表自己的国家而自主选择参与国际运动竞赛的现象, 更丰富了体育运动全球化的内容。

如前所述, 体育新闻的传播对象主要是体育运动, 因此, 新闻的广泛传播性和体育的全球化决定了体育新闻具有强烈的全球性。体育新闻报道的就是这些全球性的身体符号、全球性的运动情景、全球性的竞赛过程。

娱乐性

体育人文社会学者在对体育史的研究中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体育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 它与社会其他各种活动都有密切的联系, 在人们的生活意识状态中尤其显现出来的是与休闲娱乐活动之间的联系。恩格斯曾对原始公社时期北美印地安易洛魁人这样描述:闲暇中“胞族间互相球戏, 每—胞族选出自己的优秀球员, 其余的人按本胞族旁立观看, 并以本胞族球员的获胜打赌。”这说明了远在原始社会末期, 专门的球类游戏和竞赛是以休闲娱乐的形式出现的。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 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 就会出现交往、娱乐、爱与归属的需要。在实际生活中, 这种需要最容易得到实现的一种方式, 莫过于在休闲时人与人之间, 以身体活动来进行的各种竞赛游戏, 因为这种娱乐形式不需要更多的外部条件, 只要双方说好了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就可以开始了。这种情景无论在历史上或是今天, 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可见体育活动无论参与和观赏, 始终都与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体育是体育新闻的传播对象, 因此, 体育新闻与娱乐是天然接近的, 它的娱乐性不仅体现在它的报道内容之中, 还体现在各种媒介手段 (如电视的特技、报纸的各种新闻体裁) 中。其娱乐性在报道中主要体现在:标题越来越新颖、通俗化;图片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分辨率高、清晰度好的照片大量刊登, 给受众动感的直观冲击;报道方式越来越追求故事化, 借鉴文学写作的手法报道与体育有关的人、事等, 轻松、活泼、愉快, 语言文字生动幽默, 情感性加重;在报道内容方面, 娱乐性强、时尚性强的体育项目报道越来越多, 如:攀岩、蹦极、挑战极限等。另外, 赛场花絮、花边新闻所在版面也在逐步加大。

综上所述, 时代在变化, 体育新闻也在变化。走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 我国的新闻、体育事业朝着更加清晰的方向飞速发展, 上述的这些特征也许会趋于完善, 也许会慢慢消失, 新的特征也会逐渐萌生并形成, 这需要我们体育新闻工作者秉持与时俱进的思想, 在实践中去发现、认识、分析、掌握它们, 以促进自身工作的开展, 推进体育新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威人, 《体育新闻报道》,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2].郝勤, 《体育新闻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学校经营的主要特征 篇3

学校组织是非企业组织,学校虽然可以经营,但跟企业的经营行为不能完全一样,根据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透过企业经营与学校经营特征比较与阐释,我们能够进一步理解学校经营的主要特征:

学校经营对象的单一性

一个企业经营的对象可以包含很多。它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消费时空进行它的生产或改变生产,而学校经营的对象所囊括的是一个高度浓缩的集合体即学生对象,这个对象的表现特征就是其单一性——同一年龄段的学生消费同样的教育产品,我们假定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很小,而且发展均衡,即社会学上的完全“均质性”而非“异质性”。学校每天面对的就是学生对象这个群体,单一性是学校经营的基本特征。一所小学面对的是相同年龄段甚至是相同水平层次的对象,中学、大学或者职业培训也是如此(从教育心理发展来看学生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差异,但并不影响学生这个群体的整体水平)。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批量”生产时,学校是把学生看成是单一性的对象,学校为此提供的教育活动、教育服务是整齐划一的——同一个人用同样的教育服务水平,在同样的时空范围,教授同样的知识内容,加速催生学生的智能水平,即使看起来学生人数众多,实际上学校经营的就是单一学生集合体。

学校经营产品的无形性

企业经营的产品一般来讲是有形的,即使是无形的产品如理发、美容、医生、律师等提供的服务,人们在进行消费时也能够“体验”。但是,学校经营的产品是教育服务,而这种产品学校在提供时是无形的,而且消费对象还不能马上能够“体验”这种服务,消费者既看不见教育服务是什么,也享受不了它所带来的诸如快乐、成就等消费者满足,甚至消费者还要“忍受”这种服务带来的痛苦,如知识的记忆,升学考试的压力,消费者花钱购买的绝对不是消费产品后所带来的满足,而是消费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对“人的增力”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长期的、迟效的、无形的。

学校经营目的的双重性

企业经营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如果没有利润就无法生产、生存,就会破产。而学校经营目的具有双重性,即实现人的“知识增值”和学校“资本增值”。过去对学校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对人的培养上,政府部门要求学校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习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上,这当然没有什么过错。问题是,为达到这个目的,学校往往不计成本和效益而导致学校效率低下就值得研究了。所以,学校进行经营,就是要不仅追求人的“知识增值”。也要追求学校内部的经济利益,即实现学校的“资本增值”,这与企业经营“逐利性”完全不同,更不能看成是政府部门利用权力的“寻租”行为。从另一个意义上也说明了学校教育有它自身的逻辑,同时又要适应市场规律的要求,否则学校的生存空间也会受到限制。

学校经营过程的生产与消费同时性

窦桂梅主题教学的主要特征 篇4

所谓“主题语文”,就是从精神和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语文课堂教学。也就是打破以往孤立割裂的教学范式,让语文教学紧紧地统一在“主题”创设的情境之中,以整体上着重于人性的开发与启蒙,认识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与美好,建立人与世界和谐互动的联系,培育对生命的尊重、对审美的追求。在主题语文里可以说每一个“主题”就是孩子精神成长的脚印,并构成学生的成长道路成为其人生轨迹,因为主题语文是通过确立“主题”,将“听说读写”训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等都统整了起来,能够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多元化。所以,主题语文既可以说是一种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也可以说是一种高效的语文教学模式;“主题语文”不仅可以作为组合教材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作为实施教学、改革课堂的一把“钥匙”。具体地讲它有以下主要特点:

1、内容丰富,效率很高

“主题语文”为更好地“超越教材、超越课堂”,以“积累、感悟、创新”为形式,由“主题”牵一发而 “动”教材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全身”,也就是由“主题”把那些散乱的“珍珠”串联起来,统整成一个“集成块,”由个及类,由类及理,个性与共性相融,从而形成立体的主题语文的整体效果。由于“主题语文”能发挥“主题”的“举纲张目”的作用,借助“主题”统整一系列题材内容及主旨相关联的文本资源,以一篇主打的文本带多篇文本,融合成有机整体组织成完整的教学过程一起学习。所以,实施主题语文不仅内容丰富、密度很大,而且事半功倍、效率很高。比如:从“主题”的来源来说,窦桂梅提炼出了“主题开发”的“三维度结构”,即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个维度开发“主题”,而且这些“主题”不是单纯的思想、知识主题,而是带有综合性、渗透性的文化主题,是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如诚信、家乡、邮票、朋友,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恐惧等等,所以显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学生学习起来自然会津津有味、收益多多。从“主题”的挖掘来说,教师可以借助“主题”给学生指出一个个路径,可遵循“生活切入→探索文本→比较拓展→升华自我”的操作顺序,实现“文字→图像→符号”的精神活动的明显递升。如在《朋友》系列文章的学习中,以“朋友”为主题探讨“真正的友情”;在《珠珠鸟》的学习中,以“信赖”为主题探讨“人与动物的真正信赖”;在《圆明园的毁灭》的学习中,以“毁灭”为主题探讨“毁灭与不灭、该灭与不该灭”;由《秋天的怀念》思考“好好儿活”,由《晏子使楚》认识“尊重与自尊”,由《游园不值》引发对“遇与不遇”的思辨„„这一系列的课例,由一篇主打诗文带几篇诗文,或拓展印证,或比较参照,或引申点化,互相参释,学生在情感的升华、理性思考的拓展深化交互活动中,产生一次次思想灵魂的激荡,使得课堂里传出学生的精神拔节的清脆声响。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其效率之高是不言而喻的。

2、夯实基础,增强素养

“主题语文”是利用“主题”的形式来更好地实现超越,也就是充分利用教材的“主题”来组构、建构、整构教材,在务实学生母语基础、尽量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同时,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质量,整体提升学生的母语素养。窦桂梅找到的道路就是:从文化或哲学的层次整合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她认为,人文关照工具,工具负载人文,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一个人,我们不是想好了什么再用语言表达,而是你“想”着同时也“言语”着,你用怎样的语言来“想”你就达到了怎样的高度;你能用多少词语来表达,你的精神就有多少开阔。因为语言不只是学生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更是学生存在的精神家园。所以,窦桂梅探索建构的“主题语文”,是立足于“语文立人”教育价值的高度,着眼于构建语文课程的开阔视角,致力于量与质、文与人、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具体地说,就是以“立人”为核心或出发点,以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共同成长为目标,从现有教材自身出发,整合各种阅读资源、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一种开放而活泼的母语学习;从“主题语文”的视野来看,语文学习既要着眼于民族的未来,又要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引领学生关注文化、亲近母语,通过体验与熏陶、理解与扬弃、鉴赏与反思,务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同时还应看到,“主题语文”是用“主题单元”取代原来的“知识体系单元”,让“知识系统”退隐幕后,通过统整的“主题”中大量的听说读实践,去带动吸收知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这种“吸收”、“培养”和“提升”不是单独进行的,相反是在情境性强烈、思想感情负载充实的活动中进行,隐去了功利意识,避免了机械枯燥,实现了“工具与人文双向互动,人文关照工具,工具负载人文”的功能,达到了“人文性多么强烈,工具性多么深入”的高效益。凡听过窦桂梅讲课或阅读过她的课堂实录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窦桂梅的主题语文,与一般语文课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既遵循咬文嚼字(抠词抠句)的传统语文经验,又结合运用现代文本解读方法,以及人文情感熏陶,以系统论的结构框架多线并行,但融合贯通、水到渠成,县有突出的立体感,学生的收获是全方位的。

3、着眼发展,共同成长

“主题语文”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的实施能够带来双重效应—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从“主题语文”对学生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来看,是因为“主题语文”的实施,充分重视个体经验,注重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尽可能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即所谓“入境始与亲”;再通过对重点(最好是经典的)文本的敲打、感悟、反思,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即所谓“典范方为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者相关的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即所谓“拓展求发展”。从“主题语文”对教师自身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来看,是因为“主题语文”的具体实施,教师既要当“设计师”又要当“建筑师”,充当着母语课程资源的实施者和开发者的双重角色。所以,“主题语文”的创立和实施,实际上是对“超越教师”的理念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一是教师要有更高的境界,不可把自己看作知识的权威,而应该看作是和学生具有平等地位的对话者,最多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心灵应该开放,随时保持倾听的姿态,随时准备做学生的学生。二是教师要有更高的专业素质,语文教师不能把自己仅仅看作是语文老师,不能把自己的知识视野局限在咬文嚼字和诗歌赏析等“语文知识”方面,还应该涉及历史、哲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大语文的特点,教师在课外的阅读就必须打破学科的界限。总之,教师捕捉主题、提炼主题的涓涓溪流,要以自身的较高境界、综合素养与文化背景作为源头活水。

协同OA办公系统的主要特征 篇5

协同OA办公系统的主要特征

OA从诞生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从文件数字化到工作流程数字化再到管理数字化的三个阶段,协同化OA是在保持OA办公系统原有的办公事务处理基础上,加强了资源作业能力和便捷性。协同OA办公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事件驱动,随着组织结构的日趋扁平化,一个用户在系统中要承担更多的角色,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事件驱动模式,是协同OA的一个主要特征。OA作为组织内部事务处理以及网络办公的载体,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公文流转、档案管理、内部邮件以及资源管理等组织事务目前仍是OA应用的重点,但是随着IM、网真、文档在线编辑等技术的异军突起,OA也逐步过渡到协同化时代。从字面理解“协同”应该是协助、共同参与的意思。

通常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多人共同协作,人与人之间通过完成项目的一系列事件而联系在一起。事件的发生的次序决定了系统内用户信息传递的流程。这样对于协同办公系统中的每个用户,登录系统都会获取一个实时的事件清单,用户只需对当前事件进行响应,简化了以往繁杂的处理过程。

论文化产业的主要特征 篇6

马克思, 恩格斯早已提出了两种生产观的理论: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马克思在《剩余价值论》中曾提到一定的精神生产由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的。“从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产生:第一, 一定的社会结构;第二, 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人们的国家制度和人们的精神方式由这两者决定, 因而人们的精神生产的性质也由这两者决定。

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并对文化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全球资本一体化的进程, 已经打破了生产体系的国家界限, 把各个部分重构成为全球生产体系, 世界市场便不仅充斥着不同国家的物质产品, 如汽车、日用品等, 而且也充斥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产品, 如电影、电视、书籍等。世界银行指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也将是世界经济运作方式与条件的重要因素。”1 (p123)

于是,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 并成为了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二、主要特征

(一) 文化产业是一种社会生产形态, 是一种经济现象, 一种经

济运行的过程, 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 也是在进行一种产品经济效益的创造。

在文化产业中, 文化是作为一种产品或服务形式而存在的, 文化是文化产业的内容与载体, 文化产业的产业性就是通过文化来实现的;艺术家们所创造出来的文化, 将他作为一种商品, 与消费者之间达成一种交易, 便实现了其产业性, 作为领导这场交易的厂商, 他们便是通过这样赚取经济利润。

在此, 将文化作为一种商品, 与生产经营物质产品的商品, 其商品性是一样的, 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提到: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物。它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2

广告, 是一种艺术, 广告业, 便成为了一2种文化产业了。其中, 广告就是一种文化, 他具有使用价值, 广告能激发和诱导消费, 能较好地介绍产品知识、指导消费, 能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发展, 等等, 这都是它的使用价值, 因为广告的存在, 我们的生活变得灿烂多姿。广告是一种艺术, 是艺术家们智慧的结晶, 他们凝结了人类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所以, 广告具有价值。广告作为一种凝结人类劳动、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他用做交换, 当一个知名的电器, 登上一则广告, 也许就会画龙点睛, 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 看上去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好像全部给的是电器, 实际上, 里面包含有相当数量的广告费用, 这都是广告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在起效用。

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物质性, 它也是经济运行的一个过程。文化生产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生产, 它就天然具有社会生产的一切基本特征, 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基本环节。具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 而非局限于个体精神创作的活动过程。

现代社会, 面对高速发展变革的社会现实, 文化得到不断的更新和空前的扩容。文化产业已经不仅仅表现为个体创作的心理变化, 而是通过当代科技与媒介来表现为一种复杂的时时涌动的当代社会需求和心理潮流, 第三代生产力的重要特征便是“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 文化与科技的联系甚为紧密, 甚至出现了文化经济科技一体化的趋势。

(二) 文化产业具有文化性

文化, 起源于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即“人化”。也就是说, 人把外在的自然事物进行“人化”的同时, 自身也对象化了。在这种物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过程中, 人创造了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与此同时, 人自身的智力与理性也得到了发展。因而, 在人类文明不断推进的历史进程中,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人的理性和智慧也进一步的发展, 文化逐渐形成了一支独立的力量, 即文化生产力。3p55

按照马克思关于文化生产力的观点, 这种精神方面的文化生产力, 是社会意识形态心理、社会关系等精神方面的文明发展成果, 是除物质个体生产以外的包括艺术、法律、道德等在内的人的精神活动和运行方式, 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 这是与物质生产力相区别的一个方面, 这也是文化产业区别于物质产业的一个方面。

目前, 这种意识形态性的存在, 使得全球的文化产业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文化性, 更多地表现在文化产业所塑造的民族形象上, 民族形象是一个民族的象征, 是一个民族的代表, 是一个民族对外的一个脸面, 从这点是来讲, 这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利于不败之地的原因所在。

美国的好莱坞电影, 通过文化产业树立其民族形象就做得很到位。

党的十六大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我国来说,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 两手都要硬, 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方面, 精神文明建设是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指导, 这其实就是指文化产业也是属于公益文化的性质。文化产业是社会文明的“血液”, 没有血液的躯体是没有生命力和活力的, 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资源, 是具有其他事物难以替代和移植的人文力量。

2006年, 山东一农民王新全自己投资、导演、拍摄的电视剧《藏马山传奇-龙马情缘》, 在胶南市举行了首映式。王新全是胶南市珠海街道办事处黄土庄村的农民, 他被当地藏马山的风景和美丽传说所吸引, 决定拍摄《藏马山传奇》。王新全走访各方面专家, 与上初中的女儿奋战四昼夜, 写出了剧本。剧中演员均来自当地农民。为了给这部电视剧筹集资金, 王新全将家里的家具、电器几乎卖光了, 最后连家里一辆小面包车也卖了。谈起自拍电视剧的初衷, 王新全说, 如果这个剧能为家乡的发展带来一点帮助, 也算对得起生养我的这片故土了。[6]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中国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也已经建立, 全球化竞争下, 中国加入WTO, 中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要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最大的利益, 在中国经济腾飞的情况下, 受益最大的就是广大的中国人民。目前, 中国进入21世纪, 迎来了更大的挑战, 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 在机遇中求生存, 稳步前进, 中国做得很好,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基本已达到了小康水平。在90年代以前, 也许吃饱饭就是人们所最求的目标, 然而现在, 基本的物质满足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心理, 他们需要精神上的提高, 于是, 文化产业进入了家庭, 他们去消费别人的文化产品, 也像上述例子一样自己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 甚至自己开始创办文化产业, 这是一种进步, 一种文化上的进步, 一种思想上的进步。

(三) 文化产业的产品性

据某些专家研究表明, 世界经济的产业中心, 必将由有形的财物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这是从文化产业的综合性来说的。

1、商品性

约翰.奈思比和派翠西亚.奥伯汀曾经预言:文化的经济意义将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今天的文化, 已经无可置疑地成为生产力的重要部分, 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经济生长点, 蕴藏着巨大的空间。文化经济已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践。文化的产业化是由生产力水平和消费需要所决定的, 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开放化的必然结果。在文化日益走向世界一体化和产业化过程中, 文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超级利润产业。

2、服务形式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现在引人注目的亮点产业, 并且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最直接最具体的反映。而且, 文化产业也具有服务性质。文化产业在提供就业机会、吸引投资者、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都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三、结语

文化产业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时不有, 不处不在。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所以, 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时不待我, 刻不容缓。我国经济现在蒸蒸日上, 也会给文化产业带来发展的机遇。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文化产业一定可以发展到一个可观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孙剑锋.全球化时代文化产业的内涵与本质特征[J].中共浙江省党委校学报, 2006 (1) .

影视作品主要特征探微 篇7

[关键词]影视翻译影视作品大众文化娱乐产品文学属性影视语言

一、引言

影视翻译研究的必要前提在于对影视作品主要特征的理性认识。影视作品的特征虽涉及繁多,但是与影视翻译研究关系密切的主要特征才是本文涉猎和论证的要点,而且在探讨特征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澄清两点认识:(1)“影视作品”的概念;(2)“影视作品”与“影视文学”的关系。

通常人们所认识的“影视作品”是指已经制作完成,观众可能看到的影片和电视剧。但是,从影视翻译角度讲,“影视作品”有更宽泛的内涵。朴哲浩指出,“影视作品指业已制作完成的影片与电视剧,包括其完成台本(通称剧本)。也就是说,剧本是影视作品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朴哲浩2008:4)既然剧本也是“影视作品”的一部分,那么影视作品又将和与剧本关系密切的“影视文学”作何区别?影视文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影视文学就是指具体的电影电视文学剧本,而广义的影视文学是“一种注重按照蒙太奇方式刻画动态的视觉形象的文学样式。”(黄会林,周星2002:44)。因此,作为文学的一部分,影视文学有其自身独立的文学价值。这种独特性为影视翻译研究带来了独特的视角和研究课题。那么。与影视翻译研究关系密切的影视作品,其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二、影视作品的主要特征

在影视翻译研究的视角下,影视作品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种:

(1)大众文化娱乐产品属性的本质特征

众所周知,电视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得益于电影艺术,因此,就艺术创作因素而言,电视与电影具有许多共性,而主要的共性在于二者共享同一套语言系统,即“影视语言”。遵循相同的叙事艺术理论。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影视文学的特点之中:电影文学占据重要位置,也代表着影视文学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影视作品的本质特征就是电影的本质特征。

那么,电影是什么?如果从本体论的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恐怕目前我们无法得到定论,因为世界各国电影理论界至今尚未彻底达成统一,究其缘由就在于电影与艺术,电影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在“艺术与商业的矛盾”、“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对立”中。“电影”的属性和本质无法清晰地得到诠释。早在上世纪初,意大利现实主义艺术评论家里卡多·卡努杜就提出“电影是第七艺术”的观点。尽管当时,电影的发展还处在童年时期,电影理论还没有形成。大众文化尚处萌芽状态,但是欧洲一些“传统艺术大国”的艺术家还是开始注意到电影的广阔“艺术潜力”。在这种大背景下,里卡多·卡努杜首次提出电影是具有巨大艺术魅力的“光的艺术”的观点,并声称电影应当是继传统“六艺”之后的“第七艺术”。他认为,不能允许商人利用电影牟利,应该把电影还给艺术家。他的观点自然会受到众多传统艺术家的响应,为电影这一新兴综合艺术步入神圣艺术殿堂打下牢固基础,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艺术与商业的矛盾”、“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对立”。这种矛盾与对立,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随着科技大发展时代的到来,越发显得明显、激烈。

电影发展的历史也表明,整个电影发展史就是“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交替发展或者两者同存共在的历史。“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具有各自存在的合理性与历史背景。精英分子挥舞着“艺术电影”大旗帜,百般攻击面向大众的电影为惟利是图、迎合大众低级趣味的“商业电影”。于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六七十年代。先后出现诸如先锋派、抽象电影、实验电影、现代派、新浪潮、哲理电影等众多电影流派。它们的主张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不同程度地反对电影的叙事性。这种理论观点至今仍然有其市场,依旧对电影创作实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科技高度发展、几乎所有传统艺术都衍生出面向大众的“叛逆者”、商品经济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艺术电影”同样具有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但其前提是制作电影的目的不是赢利,而是制作者个性的张扬、情感的抒发、艺术的探索。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商业电影”则全然不顾来自“艺术电影”的非难,一贯坚持为大众创作的原则,同时也赢得高票房、高利润。为电影事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條件。“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对立,其实质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拟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其实,“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之间大可不必势不两立。一方面,可以根据各自观众群的不同口味,分别制造出“萝卜”与“青菜”,另一方面,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商业电影”并不排斥“艺术”成分,同时“艺术电影”也不能不考虑“商业”因素。换句话说,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并不相互矛盾。其中的关键是,“艺术”与“商业”、“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两对矛盾中,确定前者还是后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消费社会已经来临的今天,这似乎不该成为问题,因为,消费社会最典型的文化特点之一就是大众文化。“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与其它传统艺术有一个本质性的不同点,那就是它首先是一门工业。一门由光学摄录系统和洗印放映系统构成的工业,其次它才是一门艺术”(邵牧君2005:31)。对电影的这种认识。既符合电影的本质属性(电影诞生之处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投合人性中最本能的要求——娱乐),也迎合当今时代特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已具备消费文化产品的可能)。

另外,从我国引进国外影视作品的样式来看,多数影视作品属于大众文化娱乐产品。这是由大众文化大背景下影视作品的商业性与娱乐性所决定的。仅就国外影片的引进而言,大部分是大众文化特点浓厚、娱乐性极强的常规电影产品,而个人化倾向明显的所谓实验片、探索片等,其引进量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由此可见,影视作品是一种大众文化娱乐产品。这是影视作品的本质特征,是影视作品各种属性中的第一属性。

(2)文学属性

长久以来,在制作影视作品的实践中,“影视”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虽然密不可分。两者交叉所形成的新的文学样式——“影视文学”也成既定事实,但“影视”一直游离于“文学”之外。迟迟得不到“文学”的认可。“文学”似乎羞于与“影视”为伍。如今,这种状况却大有改观。一方面,大量影视文学专著陆续问世,另一方面,我国权威辞书业已承认影视文学的地位。我们不妨看一看《辞海》对“文学”的解释:“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

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文学通过作家的想象活动把经过选择的生活经验体现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以表达人对自己生存方式的某种发现和体验,因此它是一种艺术创造,而非机械地复制现实。在阶级社会里,文学带有阶级性,优秀的作品又往往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文学的形象不具有造型艺术的直观性,而需借助词语唤起人们的想象才能被欣赏。这种形象的间接性既是文学的局限,同时也赋予文学反映生活的极大自由和艺术表现上的巨大可能性,特别是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上,可以达到其它艺术所不可及的思想广度和深度。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将文学分为韵文与散文两大类,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种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辞海1999:3813)可以说,影视文学是具备“文学”上述所有属性的“语言艺术”,只是它的语言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它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影视语言有一套自己独特的词汇与语法系统——声画与蒙太奇、长镜头。这就是影视文学继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四种传统文学体裁之后,获得“第五文学”称号的主要原因。

影视作品的文学属性至少可以通过两大方面加以概述:首先,影视与文学都是语言艺术,两者都借助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只是所运用的语言有所不同而已。影视语言较之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语言相对复杂一些。除了人物语言还包括画面语言,而人物语言又分为对白语言和指示语言:其次,影视与文学所运用的叙事手段极其相似。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怎样区分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都无法否认两者间的彼此渗透与深刻联系。究其实质,两者间的这种彼此渗透与深刻联系是由影视与文学基本特征的一致所决定的。这种一致首先表现在,影视和文学都是运用形象思维塑造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唤起人们审美感知的艺术样式。也就是说。影视与文学同样以塑造艺术形象为自己的基础。正因如此。无论是文学家还是影视艺术家,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要伴随他们艺术思维过程的始终。两者间的差别只是,文学形象最终只能物化为文字,而影视艺术形象则转化为有声语言和画面语言。这种差别只限于影视作品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之间。影视与文学基本特征的一致还表现在,两者都是时间艺术。都具有时间艺术塑造形象的延续方式。只不过两者塑造形象的延续方式所依赖的物质媒介有所不同,例如,小说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延续时间中积累组合个别形象,最终在读者的脑海里形成一篇小说的完整故事形象,而电影则是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在延续时间中运动发展,最终在观众眼前构成整个影片的银幕形象。两者共同的时间艺术的延续形式,为电影在其发展初期借鉴文学中的“蒙太奇”手法提供了必要条件。

对影视作品来说,蒙太奇是一种重要的叙事手段。说起影视作品借用文学作品的叙事手段,有人认为。格里菲斯著名的平行交替剪辑手法(平行蒙太奇)源自狄更斯的“平行叙事”手法。另外,格里菲斯还借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线形因果叙事法则,即所谓“开始、发展、高潮、结尾”模式,从而形成一个封闭完整的叙事体。总之。影视作品广泛吸收文学作品的优秀创作手法(“影视文学”概念本身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同时,又反过来影响文学创作(主要表现在影视文学创作方面)。毫无疑问,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其深刻的联系。这就说明,影视作品的文学属性是不容辩驳的客观现实。

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影视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翻译,或者说影视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个特殊分支。

(3)语言的综合性

影视语言是影视作品赖以完成叙事功能的主要工具。影视作品中人物对白的叙事功能自然毋庸赘述。仅就默片时期的影片而言,虽然没有人物对白,但同样能够很好地完成叙事任务。只不过那时的电影叙事主要依靠演员符合默片叙事规律的特殊表演艺术与技巧。这一事实说明,画面语言也具备叙事功能。换句话说,画面文本具有自身独特的叙事功能、叙事手段与叙事规律。那就是依靠镜头的各种角度(摄影摄像机与被摄对象的方位关系,包括平、仰、俯、正、侧、背等)、各种景别(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以及组接各镜头或段落的手法一蒙太奇或者长镜头——讲故事。有人甚至借助语言学术语,把画面称为电影语言的词汇,将蒙太奇喻为电影语言的语法。这就说明,“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人物对白,独自,旁白)两部分组成”(朴哲浩2007:1 16)。画面语言是影视作品受众通过视觉解读的部分。而人物语言则是通过听觉理解的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影视语言也可以称为视听语言。如果将一部影视作品看作一个文本。那么。影视语言是由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构成的有机整体。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又分别由大量子文本组成。画面子文本包括镜头、场景、段落等。而这些画面子文本又由各种景别,即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构成。言语子文本则包括与上述画面子文本紧密相连的人物言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子文本中的最小表意单位属于影视语言的“词汇”部分。不难看出,影视语言具有二元对立特征。那么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互为各自存在的条件。它们合二为一构成一个有机整體。”(朴哲浩2007:117)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之间的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由两者均存在的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所决定的。正是由于两者均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而各自的长处恰好又是对方所缺乏的,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才能够互相取长补短,两者台二为一构成表现力更加丰富的有机整体一影视语言。

由此可见,影视语言既有别于人类自然语言,又不同于诸种艺术语言,既不是广义语言,也不属于狭义语言。影视语言是广义语言与狭义语言合二为一的产物,因此兼备两者的语言特点。显而易见,影视语言是一种综合语言。这种影视语言观,一方面,可以说是对影视语言的客观而科学的描述,另一方面,为科学的影视翻译研究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三、结语

主要特征 篇8

(一)经济危机的实质及爆发原因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其特点是: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少数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工人进行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爆发,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是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具有了周期性。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的开始,其间所经历的时间便是一个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从周期性来看,经济危机的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最基本的阶段,它既是上一周期的结束点,又是新周期的起点。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又会落后于生产的增长,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市场上的商品再度严重过剩时,就不可避免地再一次爆发经济危机。总之,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得到暂时的,强制性的缓和。并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加强,第三世界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这些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变化,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许多新的特点: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小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再生产周期各阶段的交替进程不甚明显,各阶段的特征减弱;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失业成为再生产周期中的经常现象;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相互交织,危机阶段物价任然上涨。

具体来说产生经济危机的原因是这样的:工厂堆满库存,经销商仓库堆满库存,加上其他商人的囤货,整个(批发)零售市场供大于求.这就是所谓的生产过剩。这种局面是由上几年的整个(批发)零售市场供小于求,物价上涨,大家都赚了大钱(经过几年或几十年的经济繁荣)造成的.现在,经济危机正在悄悄开始(但任何人都不会发现,这些人还都沉浸在经济繁荣之中).因为整个批发(零售)市场供大于求,所以物价缓慢开始下跌,越是物价下跌,厂家和商家就会越恐慌,于是又形成了新一轮物价下跌和抛售.这个时候,工厂接不到订单,于是大部分工厂就停产.政府在这个时候税源开始减少,因为厂家停产.商家亏本,他们就无法缴税(政府是根据厂家,商家的利润来纳税的),所以,为了维持政府的日常开支,公务员的工资和给失业者补贴,政府必须要印钞票,举债(政府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印钞票),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通货膨胀”.物价低,刺激需求,再加上公务员的收入没有减少,失业者还能得到一定的补贴,所以,实际上市场的消费没有减少多少,供大于求的局面正在悄悄改变.但这个时候谁都不会相信,市场一段时期后就会好转(包括很多商人的资本是举债的,所以必须得把商品抛掉).所以这个时候,物价照旧跌,工厂照旧接不到订单,或很少接到订单,(因为这时很多经销商亏本,他们的周转的资本在减少)。有一天,当批发商看到仓库里没有货了,零售商看到货架上货不够卖了,但一切都来不及了.经济危机已经来临了.因为下订单路上要寄好几天,甚至几十天,工厂组织生产几十天甚至几个月,路上运输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如果国际订单,就是半年或更久了.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段经济危机的日子里,社会上下将是多么的恐慌和艰难.(拿着钱买不到货,并且物价飞涨),当然,这个时候谁先到货,谁就赚钱,陆陆续续的到,也是赚钱,因为物价高,市场供不应求.厂家商家的好日子又来临了,(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复苏”).这段好日子会延续十几年或更久,好了伤疤忘了痛,他们会老是想着赚钱的好时光,于是他们又开始了贪婪地生产与囤货,于是市场又悄悄地走向上述情形。

(二)金融危机的应对办法

1. 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之策。(1)当务之急是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尽快恢复市场信心,遏制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2)主要发达经济体应该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实施有利于本国和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和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稳定自身和国际金融市场。(3)各国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扩大经济金融信息交流,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2.关注发展中国家。(1)原因: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单一,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弱。(2)对策:第一,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保持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第二,切实保持和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第三,切实保持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稳定。

3.中国应对措施。(1)加强宏观调控,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本身就是对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2)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三)本次金融危机分析

1.本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金融危机原因: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实际次贷债券只有6000亿美元,引发了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全是由于跟风即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的.羊群效应,它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理论上羊群效应会加剧市场波动,并成为领头羊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下述案例中烧饼就是领头羊.在现实经济中,次贷房贷是领头羊

2.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这里是一个案例: 两个人卖烧饼,每人一天卖20个(因为整个烧饼需求量只有40个),一元价一个,每天产值40元.后来两人商量,相互买卖100个(A向B购买100个,B向A购买100个),用记账形式,价格不变,交易量每天就变成240元--虚拟经济产生了。如果相互买卖的烧饼价为5元,则交易量每天1040元,这时候,A和B将市场烧饼上涨到2元,有些人听说烧饼在卖5元钱1个,看到市场烧饼只有2元时,赶快购买.--泡沫经济产生。烧饼一下子做不出来,就购买远期饼.A和B一方面增加做烧饼(每天达100个或更多),另一方面卖远期烧饼,还做起了发行烧饼债券的交易,购买者一是用现金购买,还用抵押贷款购买.---融资,金融介入。有些人想购买,既没有现金,又没有抵押品,A和B就发放次级烧饼债券.并向保险机构购买了保险.---次级债券为次贷危机播下种子。某一天,发现购买来的烧饼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发霉,就赶快抛售掉,哪怕价格低一些.--泡沫破裂,金融危机就这样爆发了.烧饼店裁员了(只要每天40个烧饼就可以了)--失业;烧饼债券变废纸了--次

贷危机,抵押贷款(抵押品不值钱)收不回,贷款银行流动性危机,保险公司面临破产等。--金融危机

3.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品的发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4.更深层次

主要特征 篇9

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初探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紧密相关的..同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阐明了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作 者:李群 Li Qun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9 刊 名: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HUBEI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 JOURNAL 年,卷(期): 8(1) 分类号:F120.3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   主要特征  

PBL的历史渊源和主要特征 篇10

关键词:PBL渊源特征

1.PBL的历史渊源

PBL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安大略湖麦克马斯特医学院通过调查后发现,医学院学生与医院医生所处的情境不同,医学院的教学与学生未来在工作场所中所面临的真实情境和复杂问题之间的联接并不紧密,学生在校的学习往往强调背诵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无法确实掌握病症,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严重挑战。1966年医学院成立了以美国神经病学教授霍尔德·巴罗斯为首的专家小组,抛弃了以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的“标准”做法,制定了一个“三年规划”,这标志着PBL的诞生。该“三年规划”的特点是:把分析解决核心问题作为获取以及应用知识的主要途径,打破了学科界限,把许多课程融合在一起,并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以发展独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技能;把学习者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5到6名学习者和一个指导教师。美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1952年西余大学医学院开始实行按器官系统进行综合教学的医学课程改革,但没有明确的教学理论和成熟的教学措施。巴罗斯教授的PBL很快受到人们重视,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后在北美得到较快发展,逐渐被其他学校采纳和接受。20世纪90年代,欧洲部分医学院开始试验该模式,PBL成为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趋势。美国学者布里奇斯和海林杰注意到PBL的生命力及其在教育领导发展领域的应用价值,出版了《管理者的以问题为本的学习》一书,将PBL正式引入教育领域,目前PBL已经推广到了教育、心理、法律等其他专业的教学中。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PBL已在很多西方国家的英语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际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引进PBL教学法,1997年香港大学医学院实行PBL教学法,PBL逐渐在医学院校传播开来。20世纪90年代,我国外语界才开始关注PBL理论,尝试将其应用到外语教学,PBL在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处于起步阶段。PBL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与我国教育改革方向一致,因此对我国教学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2.PBL的主要特征

2.1知识的建构性

PBL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中就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每个学习者都是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引发认知结构的重组。衡量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是学习的质量,而不是记忆和背诵授课内容的能力,因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知识通过语言的赋予具有了一定的外在形式。建构主义的这些学习理论和其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三大教学模式决定了PBL的诸多特点:以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小组合作、教学资源不全是一线教师、学习者主动建构,情境化、教师的指导性、学习的探究性、评价的多元性和过程性和诊断性反思等。

2.2 问题的情境性

只有把知识的获取放入一定的情境中,才能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转化应用。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置一个宏观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其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形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将知识和技能应用到问题中,这种情境需要符合教学内容并能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支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围绕当前学习主题,依据学生现有智力发展水平,着眼智力潜在发展水平,建立“最近发展区”概念框架,从而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抛锚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使学习者到现实事件的真实环境中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感受、体验和学习,教师只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随机进入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依据不同的学习目的,确定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创设不同时间下的不同情境,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同样教学内容,达到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2.3 以学习者为中心

PBL重视学习者的主动参与、互相协作和效果评价,学生是问题的创设者、思考者、解决者和知识的建构者。首先,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者要主动参与,承担更多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不断探索、发现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自我控制学习。这种主动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其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借要助于他人帮助,即互相协作。这种协作包括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假設的提出和验证、学习进程的反馈和效果评价、最终的意义建构都十分重要。因此,PBL往往组成学习小组。第三,效果评价是指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要进行诊断性和反思性相结合的评价。反思性学习是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进行学习,达到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构的再认识。同时还要评价对小组协作学习做出的贡献和全貌理解。

参考文献:

[1]熊延燕.PBL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网络Hub相连,这样把两栋大楼互相连接起来替代专线功能。

上一篇:水利水电在职研究生下一篇:以蓝天为主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