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政府工作报告

2024-08-04

福州政府工作报告(精选7篇)

福州政府工作报告 篇1

福州市工作报告篇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福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工作回顾

20,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任务。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预计年全市生产总值4700亿元,增长11.5%;公共财政总收入689.12亿元,增长15.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53.97亿元,增长18.8%;固定资产投资3832.53亿元,增长18.5%;外贸出口192亿美元,比上年实际数(剔除政策性因素)增长6%;按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14.06亿美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1亿元,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30元,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12870元,增长12%。“五大战役”完成投资1900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34.6%;实施市级重点项目300项,完成投资1170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25.5%。福清、闽侯、长乐、连江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闽侯、连江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市新增1个千亿产业集群和2家百亿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3亿元,增长13.5%。产业大项目加快向南北“两翼”地区集聚,有66个项目动工建设、77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兴产业较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800亿元,福州高新区海西园一期基本建成,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临空经济区等园区起步建设。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福州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新增2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福州海西引智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福州人才市场挂牌成立,福州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旅游、文化创意、会展、总部经济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普洛斯物流、华侨城旅游等一批大项目落户福州,苏宁广场、五四北泰禾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成开业,海峡股权交易中心、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等投入运营。

(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拓展。构建形成以“四大投”与三个专业公司为构架的国资管理运作新体制。道路清扫保洁、园林绿化养护等领域市场化运作全面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市行政服务中心成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审批服务当场办结率78%,群众满意率99.99%,市民服务中心建设进展顺利。福州高新区成功实行新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立医院改革、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改革、市属文化单位改制等取得新的成果。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林权配套制度改革等有序推进。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签约对接“三维”项目292项,意向总投资2693亿元;新批千万美元以上外(台)资项目47项。江阴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通过国家验收,黄岐对台小额贸易口岸获批试行更开放式管理。成功举办“5·18”海交会和海峡青年节、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海峡两岸合唱节等对台特色交流活动,“三坊七巷”被确定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积极支持平潭开放开发,渔平高速公路延伸线基本建成,福平铁路动工建设,闽江北水南调(平潭引水)工程等项目扎实推进。福莆宁同城化步伐加快。对口援建工作有效开展,榕港榕澳合作和侨务、外事、异地商会等工作取得新成果,福州与匈牙利塞格德市、俄罗斯鄂姆斯克市建立友好交流城市关系。

(四)城市面貌发生较大改观。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下空间、旧城区步行慢道系统等专项规划,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步伐加快,螺洲大桥、琅岐闽江大桥等一批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南江滨东段二期等一批项目启动建设。对外通道加快拓展,向莆铁路、福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所有县(市)通达高速公路。县(市)城关改造提升成效明显,13个省、市试点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完成57条街巷整治、400多幢建筑立面改造和26座高架桥、人行天桥绿化花化,建成11个城市公园和50.5公里城市绿道与慢行系统。实施旧屋区改造440万平方米,综合整治老旧住宅小区268个。新改扩建城市道路20条。新增更新公交车779辆、出租车763辆,新辟和优化公交线路69条,福州成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地铁1号线建设和地铁2号线前期工作全面推进。综合治理23条内河,闽江经光明港至八一水库步行道全线贯通,内河整治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违法建设、非法采砂、渣土车违规等专项整治扎实推进。“数字城管”系统一期、智能交通控制中心三期等建成投入使用。

(五)城市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4%,综合指数排名持续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实施82项重点节能项目和335项重点减排项目,一批环保项目建成投入使用,预计可完成省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四绿”工程建设成效明显,新增城市绿地567万平方米,造林绿化39.15万亩,森林覆盖率55.3%,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12.8平方米。重点流域水环境持续改善,闽江河口湿地获评“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4.94万亩。马尾、福清、长乐、永泰等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市)区评估,新创建5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79个市级生态村。

(六)“三农”工作稳步推进。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0亿元,增长4.7%。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额突破500亿元,中以示范农场等国际合作项目落户福州。福州获得“中国金鱼之都”、“中国鳗鲡之都”称号,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入选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实施葫芦门水库等21个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55公里。扶贫攻坚和县(市)区对口协作力度加大,“百村竞赛”和“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深入开展,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000口,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922户,新建空白村卫生所89个,解决84.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造福工程危房改造1750户。

(七)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5所,扩容中小学学位1.02万个,福州八中三江口校区等重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全面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任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新农合大病补偿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进一步提高,新增医疗机构床位715张,组建成立全省首个医疗联合体。市工人文化宫建成投入使用。朱紫坊、上下杭、烟台山等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区)保护修复工作启动实施,闽都民俗园等项目建成开业。新福州人歌手大赛、福州小茉莉合唱团以及闽剧《红裙记》、《林则徐复出》等获得国家级大奖。寿山石文化节、文化艺术周、闽都文化论坛、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华龙舟大赛等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成功举办。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谐稳定。新闻出版和广电事业协调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等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海防、人防等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八)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市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396.31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4.3%。年初确定的25件6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期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在全省率先实施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工资标准实现城乡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7%。主要食品安全检测指标总体达标。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8549套,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平安福州”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06%,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9.7%、14.9%。有效抗击“苏力”等台风,最大限度减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信访、行政复议、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九)政府工作作风切实改进。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市性会议、文件简报数量和“三公”经费支出分别下降20%、28%和13%。深入开展“四下基层”、“四个万家”等活动,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企业约9500人次,解决实际问题约1.2万个。大力弘扬“马上就办”优良传统,效能建设、绩效管理不断加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活动受到群众欢迎与好评。政府信息公开、“中国福州”门户网站建设等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完善,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等工作力度持续加大。认真执行人大及其会决定决议,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提请市人大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2件,制定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7件。办复532件省、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622件省、市政协提案,满意率分别为98%和99%。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直、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驻榕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福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当前福州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还需提高,村镇规划滞后、执行不力,环境综合整治、旧屋区改造等任务比较重,群众对交通拥堵、违法建设等问题反映比较强烈;节能减排攻坚压力较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仍然艰巨;民生保障水平有待提升,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也不够均衡,住房、就医、就学、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仍比较多;社会服务管理需要加强,维护和谐稳定的压力还比较大;一些干部责任感、事业心不够强,“庸懒散”和消极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认真实施“十二五”规划、力争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福州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城市,改革开放始终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生命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外贸出口增长7%;按验资口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3‰以内;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奋力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全力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加快整合重组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市直部门与所属企业及经营性资产全面脱钩。进一步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资本投资城市道路、广场、地下管网、公共停车场等市政工程和学校、医院、养老院等社会公益项目,推动非公资本参与城镇供水、燃气和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建设。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着手设立市属金控集团和创投公司,抓好海峡环保等市属企业上市工作。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和创业成本。加快建设规范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征地补偿标准和多元补偿机制,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制度,推行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

全面实施大开放战略。积极创造条件力争福州新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主动争取平潭综合实验区政策辐射,着力在飞地工业园建设、探索共同申报自由贸易区等方面开展合作。加快长平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在科技、教育、卫生、社保、人才培训、干部交流等方面为平潭提供良好服务。进一步加强“三维”对接和专业化招商。深化与海内外重点客商以及异地商会、华侨华人社团的联系,积极开展涉侨引智引资引技工作,更加积极地维护侨益、凝聚侨心、发挥侨力,鼓励和支持海内外乡亲“回归”发展。实施技术、品牌、质量、服务带动出口战略,鼓励发展服务外包,积极推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着力开拓新兴市场。支持江阴国家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发展壮大以及福州保税港区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试点。加大电子口岸建设力度,争取罗源湾港区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或在境内外上市。全面拓展与港澳在金融、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合作。加强国际友城合作以及泛珠三角、闽浙赣皖、闽东北等区域协作、山海协作,继续抓好对口援疆援藏援宁工作。

全方位深化拓展榕台交流合作。加快台商投资区建设步伐,完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闽台(福州)文化产业园等榕台产业合作平台。大力发展海峡旅游,扩大“两马”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拓展赴台旅游客源市场。争取开通黄岐至马祖客运航线,进一步拓展榕台空中直航、海上直航。推动开展对台离岸金融业务,争取建立国家对台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台胞协调服务平台,争创全国台胞权益保护工作先行先试示范点。深化榕台民间交流合作,争取榕台互设办事处,办好“5·18”海交会和一批特色鲜明、层次较高、影响力大的对台交流活动。

(二)加快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认真实施“粮安工程”,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拓展引粮入榕渠道,加强粮食储备仓容建设,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积极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支持福清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长乐、闽侯、连江、闽清、罗源、永泰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发展。实施种业创新和产业化工程,着力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企业和花卉苗木基地。推进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建设闽侯金鱼产业园、福人花卉市场等一批特色农业项目。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市农业信息中心,发展农机、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组织。

切实抓好工业园区提升和龙头项目建设。加快完善现有工业园区,推进数字福建产业园、中科数据产业园等新兴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各具特色与优势的产业集聚平台。创新工业园区建设管理体制,统筹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强化产业配套协作。落实产业龙头促进计划,抓好神华煤港电一体化、马尾船政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园区特种船舶、申远新材料等133个项目建设,建成福清核电站1号机组、天辰耀隆己内酰胺等63个项目。

不断强化创新驱动与品牌带动。引导企业加大技改、研发投入,全面加强机械、纺织、食品、冶金、建陶、工艺品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争取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5家,新认定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家。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持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认真实施闽都人才集聚工程,推进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公寓建设,建成国际人才项目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闽侯园)和大学生创业园,提高中国福州海西引智试验区建设水平。建立完善品牌评价、认定、拓展、保护和推动机制,支持企业并购国内外知名品牌,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和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持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扎实推进海峡金融商务区、闽江北岸中央商务区建设,认真抓好鼓楼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做大做强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进一步提升海峡汽车文化广场及水产品、农副产品等批发交易市场,加快建设南通物流园等现代物流集聚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物流。拓展信息消费,提速建设台江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二期等项目。积极构建海西现代金融中心,支持福建海峡银行、福州农商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打响闽都文化、温泉养生、休闲度假、自然生态等旅游品牌,推动“三坊七巷”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鼓岭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华侨城、桂湖、贵安、东壁岛等一批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设。办好第16届中国连锁店展览会等大型展会。积极争取组建福州航空,鼓励航空公司增辟重点航线或在榕设立航空基地。

扎实推进“海上福州”建设。加快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建设步伐,发展壮大临港工业、港口物流、造船、海洋运输、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等“蓝色产业”。鼓励支持福州港资源整合、航线开辟,加大力度建设一批与福州港对接的陆地港,进一步拓展福州港经济腹地,提升福州港综合实力。稳妥有序推进罗源湾养殖退养,大力拓展湾外、境外养殖。支持发展远洋捕捞、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水产品市场,推进连江现代渔业产业园和中国—东盟水产品交易所、恒兴南方水产品加工交易中心等建设。启动市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加强海域、海岸、海岛保护利用,建设洋屿岛海洋度假公园等项目。优化海域资源配置,开展游艇码头等经营性项目用海市场化配置工作试点。

(三)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发展。

加快实施福州新区重点区域开发。大力推进马尾新城三江口、闽江口等组团建设,加大琅岐开发力度。积极建设长乐航空新城,力争设立长乐空港综合保税区。依托环福清湾和江阴湾区域,科学规划建设福清海港新城。统筹罗源湾南北两岸基础配套和产业布局,打造罗源湾临港工业聚集区和综合物流集散中心。以产业发展、民生事业、基础设施等方面重大项目建设带动福州新区开发,抓好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滨海大通道、马尾大桥、城际轨道交通、东部快速通道、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道庆洲大桥等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江阴港铁路支线、可门港铁路支线等项目,力争福州新区完成投资1000亿元。

切实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品位。加强海峡奥体中心、火车南站、火车北站等片区配套设施建设、环境整治与管理提升,推进二环路、三环路、环南台岛滨江休闲路等道路沿线环境整治。综合整治200个老旧住宅小区,完成旧屋区改造280万平方米。加快光明港公园、飞凤山公园、江心公园等10个公园建设,实施西湖左海连通工程,新建环南台岛、左海公园至金牛山、金鸡山公园至温泉公园等城市绿道与慢行系统100公里。加大城区内河截污和南台岛内河整治力度,力争动工建设江北城区山洪防治及生态补水工程,健全完善内河长效管理机制。统筹推进城市灯光夜景工程建设。完善和提升城区路网等基础设施,争取新改扩建城市道路20公里、燃气管网20公里、排水污水管网29公里、市政供水管网44.5公里,基本建成福湾路、化工路、国货路等连接二环、三环的快速通道,改造金山大桥和紫阳立交、金鸡山隧道等一批道路交通节点。完成地铁1号线沿线站点土建工程,动工建设地铁2号线。积极推进“智慧福州”建设,实施智能公交系统、“数字城管”系统二期等项目。坚决治理违法建设、违规夜市摊点、非法采砂、渣土车违规、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成福莆宁同城化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加强交通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同城化对接合作。

协调推动周边县(市)和小城镇建设发展。编制完成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继续实施规划、布局、建设、管理、政策等“五个统筹”机制,加快福清、长乐、闽侯、连江等县(市)融入福州中心城区。鼓励各县(市)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支持县(市)城关扩容提质、更新改造。大力开发建设龙祥岛,打造生态宜居岛。进一步推进省、市试点小城镇综合改革与建设,积极争取一批小城镇列入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科学制定差别化的户籍落户政策,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努力改变农村面貌。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推动公共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在建的20个水利项目建设,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认真执行村镇规划,严格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深入开展新一轮“百村竞赛”活动,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公路、户用沼气池、无害化卫生户厕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加快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深化扶贫开发和县(市)区对口协作机制,加大对财政困难县和老少边贫岛地区的帮扶力度,抓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造福工程危房改造等工作,广泛开展“榕商联村”等活动。

(四)精心打造“美丽福州”。

推进节能减排攻坚。严把节能环保准入关,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施50项重点节能项目、305项重点减排项目,加快建陶等行业清洁能源改造。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餐厨垃圾集中处置试点工作。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推进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等项目建设,建成洋里污水处理厂三期等项目。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格环保监管责任,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空气质量指数发布,实施区域大气联防联控,严控工业废气排放,确保空气质量持续位居全国前列。继续抓好闽江、敖江、龙江、大樟溪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畜禽养殖、石板材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源区保护。加快构建水土资源流失治理和节约保护长效机制,造林绿化10.19万亩,进一步提升造林质量。坚决治理机动车尾气、垃圾焚烧、餐饮油烟、建筑施工扬尘和生活噪声等污染。强化重金属、危险废弃物、核与辐射环境监管,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做好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落实主体功能区划,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加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完善生态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开展大樟溪北水南调水权交易试点,推进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等交易试点。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制度。深入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等活动,倡导和推广绿色消费、“135低碳出行”等绿色生活方式。继续治理“青山挂白”,加强闽江河口湿地等重要湿地以及自然保护区、沿海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

(五)切实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小片区”管理和农村薄弱校“委托管理”等改革。加大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民族乡村倾斜力度,加强教师校际交流、农村支教和农民工子女入学等工作。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和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扩容公办幼儿园学位3000个和中小学学位5000个。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力争建成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一期。鼓励和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扶持发展高等教育、特殊教育、老年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建设中小学社会综合实践基地。进一步提高师德师风水平,培育名师群体。

深化健康城市建设。持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着手组建精神卫生等医疗联合体。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大力支持和规范社会资本办医。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动工建设传染病院门诊综合楼、市一医院外科楼等项目,建成肺科医院负压病房楼、儿童医院病房楼等项目。加强基层尤其是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医疗用房建设以及设备配备。提高传染病预警监测能力,强化重大疾病防控等工作。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认真做好医患纠纷调处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扎实抓好市属新闻媒体体制改革,加快已转制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认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文化惠民“六进”等活动,提升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争取建成海峡图书馆,设立一批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支持文艺精品创作,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大力弘扬闽都文化,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创新,推进朱紫坊、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船政文化遗址群等保护修复,建设海峡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支持国家广告产业园、国家动漫影视实验园等项目建设与发展。

推动全民健身与青运同行。全力加快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场馆建设,建成海峡奥体中心“一场三馆”和运动员村。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水平,积极做好第十五届省运会参赛和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备战工作。办好环福州·永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活动,积累大型赛事办赛经验。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0场以上,建设15个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00条健身路径,进一步打造中心城区和县(市)城关“十分钟”健身圈。

(六)积极开展社会治理创新。

强化社会服务管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推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着手设立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积极稳妥开展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共安全应急处置等机制,推行信访公开听证等制度,进一步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切实按照“路线图”依法处理信访事项。积极创建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继续办好便民呼叫中心12345、政风行风热线等便民利民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服务和管理,抓好社区矫正、青少年事务社工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及公共服务。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扎实做好防震减灾、地方志、科普、气象、保密等工作。

夯实社区建设等基础工作。深入开展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提升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加快城中村改制步伐,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完善社区、村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推进村务公开、决策听证等基层民主建设。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海防、人防、反走私等工作,实施科技拥军、“四个一好”等项目建设,巩固提升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

深化“平安福州”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治安源头管控,推进视频监控等系统建设,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抓好“六五”普法和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司法鉴定、仲裁调解等工作。加强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校园、矿山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防灾救灾体系,建成救灾物资储备库。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继续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巩固文明城市建设成果,力争福清、长乐通过全国文明城市考评。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鼓励发展志愿服务,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大力建设“诚信福州”。

(七)着力多办惠民利民实事。

积极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护劳动所得,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工资支付保障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争取城镇新增就业13.3万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4.6万人。

持续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稳步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适时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标准和新农合年人均筹资水平,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发展老年服务产业,整合和新建一批老年活动场所。基本建成海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鼓励和规范慈善捐助,加快市社会福利中心、残疾人康复就业中心以及福乐家园建设。

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交通综合整治力度,优化交通组织和管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新建一批立体停车场、地下停车场,新增更新公交车400辆、出租车600辆,新辟和优化公交线路20条,新建公共便民自行车站点100个。新开工建设7850套保障性住房,力争建成8000套保障性住房。大力推广“模拟征迁”等和谐征迁模式,完善对被征地、收海农民的保障机制。积极解决历史遗留“两权证”办理等问题。继续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着力保障市场供应量足、质优、价稳。坚决治理“餐桌污染”,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

(八)大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分开,全面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积极稳妥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切实把该放的放下放彻底,该管的管好管到位。积极试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开展重大项目审批“直通车”服务。建成市民服务中心,加快各级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标准化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重大事项听证等制度,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向人大报告、与政协协商政府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进一步提高政府立法和办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的质量。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

始终坚持为民务实。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和“四个万家”等活动,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更加及时有效地为基层、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自觉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群众利益作为第一选择、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集中财力多办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切实做到“马上就办”。自觉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推进工作,立说立行、真抓实干,进一步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大力倡导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闯敢试的精神,不断提高攻坚克难、推进发展的能力与水平。深入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严格效能问责和岗位绩效考核,坚决反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用铁的纪律坚决治理“庸懒散”等问题。

各位代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已经开启,前进的号角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敢为、能为、有为,为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福州政府工作报告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2009年7月-2010年6月一年中来自福州市马尾区、晋安区、仓山区、闽侯县、闽清县、永泰县、长乐市、福清市、连江县、罗源县、平潭县的1 579羽病死鸭进行寄生虫检查。

1.2 检查方法

按照寄生虫系统解剖法检查和收集鸭感染的寄生虫, 并记录寄生虫的寄生宿主、寄生部位、感染强度和感染率, 同时对虫体的形态结构进行显微镜观察和图谱对照以确定寄生虫品种, 此外对一些少见虫体邀请同行专家协助进行虫体鉴定。对鸭球虫病除了显微观察虫卵形态、大小外, 同时还用重铬酸钾进行培养, 观察孢子化卵囊形态, 确定发病鸭感染的球虫种类。

2 结果

从2009年7月-2010年6月我们对来自福州市三区八县不同品种的1 579羽患鸭进行系统寄生虫检查和统计, 共检出210羽鸭感染寄生虫 (其中168羽鸭感染单种寄生虫、37羽鸭同时感染2种寄生虫、5羽鸭同时感染3种寄生虫) , 平均感染率为13.3%, 结果详见表1。

从210羽感染寄生虫的鸭病例中共检出32种寄生虫, 其中吸虫14种, 分别是鸭卷棘口吸虫 (检出率2.98%) 、盲肠球孔吸虫 (检出率0.82%) 、锥实螺背孔吸虫 (检出率0.38%) 、鸭宫川棘口吸虫 (检出率0.38%) 、接睾棘口吸虫 (检出率0.32%) 、曲颈棘缘吸虫 (检出率0.32%) 、纤细背孔吸虫 (检出率0.19%) 、优美异幻吸虫 (检出率0.13%) 、鸭前殖吸虫 (检出率0.13%) 、小异幻吸虫 (检出率0.06%) 、似锥低颈吸虫 (检出率0.06%) 、球形球孔吸虫 (检出率0.06%) 、东方次睾吸虫 (检出率0.06%) 、舟形嗜气管吸虫 (检出率0.06%) 。检出绦虫10种, 分别是鸭皱褶绦虫 (检出率3.49%) 、鸭冠状双盔绦虫 (检出率0.89%) 、福建单睾绦虫 (检出率0.76%) 、纤细幼钩绦虫 (检出率0.44%) 、变异变壳绦虫 (检出率0.32%) 、鸭膜壳绦虫 (检出率0.19%) 、美丽膜壳绦虫 (检出率0.13%) 、鸭双睾绦虫 (检出率0.06%) 、鸭纤细膜壳绦虫 (检出率0.06%) 、领襟粘壳绦虫 (检出率0.06%) 。检出原虫6种, 其中包括泰泽球虫 (检出率1.84%) 、温扬球虫 (检出率1.52%) 、等孢球虫 (检出率0.32%) 、艾美耳球虫 (检出率0.25%) 、隐孢子虫 (检出率0.13%) 、鸭毛滴虫 (检出率1.14%) 。检出体外寄生虫2种, 分别是鸭羽虱 (检出率0.38%) 、鸭皮刺螨 (检出率0.06%) 。感染鸭检出的寄生虫品种、感染率、分布区域等详见表2。

羽、%

3 分析与讨论

1) 通过一年来对来自福州三区八县1 579羽患鸭进行寄生虫检查的结果来看, 共有210羽鸭检出寄生虫, 总检出率为13.3%, 其中有部分鸭还同时检出2种或3种寄生虫。从寄生虫种类来看, 我市检出的吸虫以卷棘口吸虫、盲肠球孔吸虫、宫川棘口吸虫、锥实螺背孔吸虫为优势品种, 其中盲肠球孔吸虫是一种新发现吸虫品种, 该病在临床上可以导致肉鸭发病死亡, 在学术上该虫的发现可填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空白。检出的绦虫以皱褶绦虫、冠状双盔绦虫、福建单睾绦虫为优势品种。检出的原虫以泰泽球虫、温扬球虫和鸭毛滴虫为优势品种。

2) 通过对福州地区送检患鸭的调查, 初步摸清了福州市鸭寄生虫感染种类、地区分布, 这对今后我市广大养鸭户防治鸭寄生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吸虫病多见于每年夏秋季节 (盲肠球孔吸虫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多见) , 其发生与鸭的饲养方式关系很大, 特别是在舍外放牧饲养的肉鸭、蛋鸭、种鸭, 由于容易采食到吸虫的中间宿主淡水螺, 发病率相对较高。而舍内饲养的鸭, 其吸虫的发病率较低。所以在对吸虫病的防治上首先要改变饲养方式、尽量减少舍外放牧, 同时在该病的流行季节, 要定期使用抗吸虫药物 (如丙硫苯咪唑、硝氯酚、别丁等) 进行驱虫。绦虫病也多见于每年的夏秋季节, 其发生也与鸭到野外接触到青绿饲料中的剑水蚤、鱼以及其他传播媒介有关, 所以对绦虫病的预防也要改变饲养方式, 保持鸭的活动场所水质清洁, 在该病流行季节定期使用抗绦虫药 (如氯硝柳胺、别丁、丙硫苯咪唑) 进行驱虫, 并做好粪便的堆积发酵处理。鸭球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发病地区易形成疫源地, 对该病预防除了搞好环境卫生、保持鸭舍清洁干燥外, 在该病常发生的鸭场可安排在15~100日龄时, 定期使用磺胺类或地克珠利等抗球虫药对鸭球虫病进行预防。

羽、%、条

福州政府工作报告 篇3

关键词:温泉公园;景观韵律;设计实用性;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福州市温泉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占地约10 hm2,功能定位为市区综合性公园,1996年兴建,1997年正式开园。对温泉公园各类绿地的使用效果进行检验、总结、完善,可以为新时代的公园设计和绿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1概述

1.1景观韵律

景观韵律包括景观要素的形状、结构、层次、组份、形态、配置、连通、辐射、尺度、时序等空间结构和空间过程,可以定义为:一定区域内特定时段景观要素的镶嵌格局与空间配置规律[1]。从温泉公园平面图(图1)可以看出其布局层次分明,结构有序,其具体空间结构和空间过程需在具体分析中检验。

1.2设计实用性

景观是人类生活环境的近自然空间,提供休闲、运动、娱乐、审美的户外空间。景观的实用性检验,就是检验景观的结构,即景观韵律,对人类的行为活动的支持、鼓励的状况。

2温泉公园的景观韵律与设计实用性

根据景观韵律的定义,按照景观的时空特征,将温泉公园的绿地分为点状的小品绿地、线状的道路绿地、曲线的水岸绿地、面状的场所绿地、特殊功用的避灾绿地、展现时序的四维绿地6部分,分别阐述其景观韵律和设计的实用性。

2.1各类绿地景观韵律与设计实用性

2.1.1点状小品绿地

为了管理、服务需要,公园营建了几类建筑:管理建筑,包括大门管理、卫生工具存放处、苗圃管理处等;服务建筑,包括亭子、小卖部、医疗服务建筑、游客服务中心、厕所等。管理建筑不面向游人,因而对其遮蔽、弱化;而服务建筑可根据功能进行不同程度地突出,方便游人识别和使用。

1) 遮挡建筑的绿地

工具存放建筑,没有景观欣赏意义,需要予以遮掩。如图2-a所示,植物配置注重与建筑物的颜色、材质相协调。建筑偏棕黄色偏亮,周围种植鸡蛋花Plumeria rubra、苏铁Cycas revoluta,能起到良好的遮挡弱化效果。

2) 融合建筑的绿地

风水学中,讲究天人合一,建筑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如图2-b,通过配置和修剪植物,使其沿着圆形节点的边界延展开来,将小木屋与场地自然地融为一体。木屋和节点之间比例适宜,植物曲线形态优美,结合节点的“温泉之声”,别有一番自然野趣。

3) 突出衬托建筑的绿地

小品建筑,能够点缀空间,赋予场地一定的人文气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场地的性格。而场地性格的塑造,除了建筑本身的外形特征,还受到植物环境的影响。

通过植物与建筑小品的尺度对比,可以营建悠闲浪漫的氛围。如图2-c,木屋低矮小巧,尖塔形的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位于其正后方,圓球形的榕树Ficus microcarpa、高高的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分别立于其两侧。木屋在植物的映衬下,呈低矮谦卑之态,而木质结构则暗示其自然属性,加上其上红色的横幅“湖畔之声”,共同营造了浓浓的乡野氛围,体现出怡然自得的情怀。

通过植物所塑造空间的虚实变化,可以彰显亭子的简约朴素。如图2-d,空间由鸡蛋花、龙舌兰Agave americana、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围合而成,钢结构的亭子容纳了这个空间,又给空间出入的空隙。植物起到实体的作用,突出了亭子营造的空间。

2.1.2线状道路绿地

1) 主轴道路绿地

温泉公园的北门入口处,有一处很长的道路轴线(图3-a)。从白色罗马柱界定的外广场往公园内走,是敞开的黑色铁门,从门框中可以看到这种优美的轴线景观。水平层面,道路轴线长约144 m,宽约8 m,长宽比约为18:1;竖向上,高约6.5 m的木棉Bombax ceiba支撑起了空间的骨架,与道路的宽度比为4:5,粉紫色的花朵也给这种优美的空间比例增添了一丝活泼,为纵、横、竖3个方向的大框架限定了虚的空间结构。整个轴线上分布着4个大花坛,图3-b为其中一个花坛内部的植物配置:低矮的灌木构成了空间的实体部分,木棉挺拔向上的线条产生向上的张力,而彩色的地被在水平维度上延展。整个空间疏朗有力,优美大方。

2) 游览道路绿地

游览道路绿地广泛地布置在公园中,为周边的居民和工作者提供了较为合理的游览路线。线路布置较为规则,其平面是线段为主的几何形状,线路方向明确、导向性强。

为了不断调动游人前行观赏的好奇心,在游览道路上通过点缀彩色叶植物、变换树种、修剪树形等方式来丰富景观。另外,为了营建游览的节奏感,在道路转折点布置了引导视线的植物(图3-c)。这些植物暗示着新的景观空间和休息节点,使游人的游览行为具有适宜的节奏感。

3) 运动道路绿地

在公园东南角,以水体为中心,布置有健身的游览步道。周边的居民主要在16:00—18:00时来这里散步聊天、跑步锻炼,多为中老年人。两侧绿地多自然式,景观变化多样。

在运动道路上,布置了一些形态各异的“交通岛”。图3-d,是一个尖塔形的交通岛,由于四周空间较为狭窄封闭,树木瘦长,布置竖线条营造出一种竖向的力量,减弱了狭窄空间引起的局促感。而图3-e中,空间较为宽敞,两侧植被层次分明,交通岛布置为圆球形,树木冠幅大、冠形稠密,从而展现出对四周空间半吸引半舒张的作用力,整体空间疏朗开阔。在较为自然的环境中,这种规则的、人工痕迹明显的交通岛,显示出其管理及监督力度,使游人具有心理安全感。

2.1.3曲线水岸绿地

动态的水充满生命和希望,成为人群聚集活动的地方;安静的水抚慰心灵,成为安静休息的场所。由于水的功能定位、水面的宽窄、水岸的方位不同,对应的绿地有不同的韵律。以水中小岛(热带风情园)为界,其西侧水面开阔、向阳,而东侧的水面较为狭长、幽密。

1) 水边活动绿地

水面开阔处,布置了亲水平台,即平面图中“圆形喷泉”所在的平台(图4-a)。平台面向南方,阳光充足,绿地的布置注重林缘线和天际线的变化。东侧水岸植被较为稀疏,规则式地布置了“假槟榔 + 散尾葵Dypsis lutescens + 叶子花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棕竹Rhapis excelsa、花叶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Variegata’、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等;西侧水岸植被较为稠密,种植了“香樟、苦楝Melia azedarach、云杉Picea asperat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小葉女贞Ligustrum quihoui、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 + 黄槐决明Senna surattensis、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长花龙血树Dracaena angustifolia + 野迎春Jasminum mesnyi、铺地柏Juniperus procumbens、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马缨丹Lantana camara”,等。彩色的植物使开敞的水岸空间更加活泼,吸引人们来此开展水岸活动。

2) 水边休闲绿地

公园西南角,有一小湖,名“垒石围池”(图4-b)。湖周边种植树形开展的乔木,而湖中小岛则种植树形收缩的植物,如镜般的水面使得这个空间产生水平向外的张力。连绵起伏的天际线伞状开展,自由伸展的枝干给人自在之感,倒映在湖中,更显其优雅美好,空间在此自由地蔓延开来。而石块的布置,使得这个空间更受欢迎。

热带风情小岛以东的水体,在人群使用较为集中的下午时段,水面因受到遮挡光线较弱,因此水岸绿地每隔一段距离便设置透景窗、透景线和透景门。树干笔直、枝叶稀疏泛黄的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营造出了水边的透景线(图4-c)。阳光普照时,水杉的影子落在小路上,空间顿时明亮、开阔,充满淡淡的暖色调。低矮整形的红花檵木,为水面留出了透景窗,结合几株落叶的小灌木,别有一番秋韵,见图4-d。透景门的营建,如图4-e所示。在大榕树旁边留有一亲水空地,方便游人逗留、赏景或进行亲水活动,阳光也能大片地照射到道路上。

3)岛屿、桥梁周边绿地

水中小岛景观别具特色,假槟榔构成群落的顶层,结合美人蕉Canna indica、假连翘Duranta erecta、羊蹄甲、石楠Photinia serratifolia等植物,营造出浓浓的南国风情。

桥梁周边的绿地布置匠心独运。桥两侧布置羊蹄甲、假槟榔和假连翘,对岸的人看不到桥头,也不见桥尾,只见跨在水面的桥和站在上面的人。其哲学寓意为,看到一个人在对面,却不知他从何而来,到哪里去。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这种布景手法使游人体验到古代地理隔绝、通信不畅的空间距离。

2.1.4 面状场所绿地

1) 游人安静休息绿地

在中心广场的东北角,运用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围合出了一个安静休息的空间(图5-a)。在场地外围列植的桂花直径约30 cm,分支点低,起到树篱的作用,增强了场地的内向性;在场地内部散植的桂花直径约10 cm,分支点低,起到遮荫、造景的作用。树枝间隙使场地空间与外界空间得以交流。花开时节,淡淡的桂花香令人身心愉悦。

2) 儿童游乐绿地

温泉公园的广场设计,充分考虑了儿童空间的营建(图5-b)。公园西门内广场的边界处,布置了低矮、花色明亮、细质的草花如万寿菊Tagetes erecta、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鼠尾草Salvia japonica等,满足了儿童对花朵的喜好,也符合其身体尺度,是一处良好的亲子空间。

3) 紧急避灾绿地

温泉公园中营建了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类避灾绿地,分别以东门入口处的三角形区域和北门入口道路轴线东侧的铁树园为代表。

a.规则式避灾绿地

东门入口处的三角形绿地导向性强,节奏明确。绿地整体力求简洁统一,在细微之处丰富景观变化,形成空间的秩序之美(图5-c~d)。

对景观韵律的合理控制,造就了空间的开敞疏朗。空间结构上,运用“圆形”意向将三角形绿地串联起来。圆形节点联通了各个方向的三角形绿地;同时,圆球形、矮塔形的灌木球沿绿地之间的道路列植,将圆的意向蔓延开来。颜色上,按照场地外部、道路轴线、避灾绿地的顺序,植被颜色依次变亮,层次分明;竖向上,场地地形平缓,植被低矮,点缀的几株落叶树在秋季构成虚的空间;栀子、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草坪由内向外呈三角形状平行嵌套,组成绿地的平面。最终,构成了通透的景观空间。

b.自然式避灾绿地

苏铁结合草花地被,构成了公园中自然式的避灾绿地。从道路向两侧由近及远,植被渐渐增高,保证视线的通透。棚宿区的绿地坡度设计在2%-6%之间,便于排水。道路两侧留出了大量的草地,作为灾时的人行通道。距离道路较远的植被,在灾时可以降低建筑倒塌对人的伤害。

2.1.5四维绿地

随着季节和时间的变化,景观植物的颜色受到环境色的影响,使景物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性格,和不同的光影美、时间美、天地美。图6依次是2015年10月3日14:00、15:30、16:30、18:00拍摄的照片,体现了一天中景观的时序变化。

图6-a,拍摄于阳光灿烂的午后。沿着中心广场东北角的道路,有一处“竹园”。14:00—15:00时,阳光透过树叶,在地面上投射出斑驳的光影。图中的行道树为竹柏Nageianagi,其左侧场地上还种植有羊蹄甲,布置了一些桌椅,老年人在此聚集打牌;右侧的场地散植云杉,布置了一个木质平台。整个场地使用率很高,特别受老年人的喜爱,早晨他们在木平台跳舞健身,下午带着孩子在上面活动。

博物馆倾斜向上的屋面自然地把人的视线引向天空,见图6-b。这种独特的视角,摒除了城市建筑对景观天际线的影响。蔚蓝的天空、悠然的白云和绿色的草坡相结合,营建出广阔的大草原的效果。

图6-c中,夕阳透过树枝照在水岸上,暖暖的色调令人神往。前景布置有3株分支点高的大树、柏木以及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中景是几棵竖线条的水岸树,远景则是满满的阳光。前景冷,远景暖,一个转弯将前中后景串联起来,而金色的光线将人引向未知的远方。

太阳落山,昼夜交替,万物开始抽离其本初的形象(图6-d)。月光透过云层照射在红色的地面铺装上,整形的灰莉Fagraea ceilanica.和侧柏在微弱的光线下微微泛红,犹如夜晚的古堡,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

2.2景观韵律与设计实用性总结

2.2.1景观韵律总结

温泉公园各种绿地中蕴含了丰富的景观韵律,包括:形状韵律、色彩韵律、尺寸韵律、形态韵律、连通韵律、辐射韵律、层次韵律、结构韵律、时序韵律。

形状韵律:绿地在平面维度上以折线、曲线相结合,围绕圆形的中心广场,镶嵌布置了矩形、三角形、多边形的绿地;竖向上着重天际线的营建,大多伞形开展。

色彩韵律:绿地色彩明亮干净,在统一的绿色基调(黄绿、军绿、墨绿)基础上,以黄色(金黄、锈色)、紫色(紫红、暗紫)、粉红色的色叶和开花植物点缀其中,达到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尺寸韵律:尺寸韵律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场地的性格。尺度韵律的营建主要通过绿地的尺寸控制、绿地与场地之间的比例控制实现的。如西门广场的儿童游乐绿地、北门入口的道路轴线绿地、“湖畔之声”节点处木屋周边绿地皆因和谐的尺寸韵律,分别展现出活泼可爱、优美疏朗、亲切谦卑的场地性格。

形态韵律:表达绿地的形体态势变化规律。在温泉公园中形态韵律的营建方法包括绿地自身的修剪整形、绿地对场地的因形就势、绿地对建筑小品的烘托渲染。如“月光城堡”绿地、“温泉之声”节点处木屋两侧的绿地都体现了景观的形态韵律。

连通韵律:通过视线的通透、气味的弥漫、声音的传递、光照的引导,以及形体之间的交织渗透等方式,达到绿地之间、绿地与其他景观要素之间的连通,营建出良好的韵律。绿地之间的连通,一是布置孤植树、列植绿篱、交通岛,以引导视线;二是植物群落塑造空间的明暗来暗示人的行进方向,以实现绿地的连通;三是通过植物的芳香气味在场地内外的扩散来实现空间的连通,如桂花园。而绿地与其他景观要素的连通,主要通过渗透、交融的方式实现,如水陆交接绿地的“透景线”“透景窗”“透景门”,树林与天空的参差交互形成的伞形天际线,实现了水与陆、陆与天之间的交融渗透。

辐射韵律:由平面图可见,整个公园以中心广场为中心,周边几个圆形节点相互呼应,4条大的景观轴线辐射全园,产生中心辐射、廊道辐射的景观韵律。小尺度内,东门入口避灾绿地呈网络辐射,与其紧急避灾功能相适应。

层次韵律:层次韵律是景观中较大尺度上的结构关系。如水中热带风情岛是一个相对对立的结构单元,其群落结构体现了景观的层次韵律。

结构韵律:结构韵律表现的是景观要素的结构变化规律[1]。整个公园遵循了“节点——廊道——基质”的结构,景观斑块的多样变化形成了小尺度内的“异质景观”,丰富了公园的景观结构。

时序韵律:一些特殊位置、特殊形态的绿地结合时间的动态属性,把光影要素和景观形体要素结合,造就了景观的时序韵律,营建出震撼人心的景观效果。

总之,多样的景观韵律各司其职,从宏观到微观赋予景观以节奏和秩序,不同的景观韵律相互配合叠加,从而使景观成为蕴含人类美感的、有符号的、承载人的身心需求的生活空间和文化载体。

2.2.2 实用性总结

公园是周边居民的日常户外空间,在居民的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实用性具体体现在审美层面、生态层面、心理层面。

审美层面,福州市温泉公园绿地整体布置简洁大方、清朗活泼,给人以美的心理感受。生态层面,植物的配置同时改善了场地局部的自然光照、温度、湿度、环境色彩,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同时,改善了公园的小气候,给人以舒适的光照、新鲜的空气、愉悦的身心等生态福利。心理层面,公园绿地为使用者的集会、交往、游赏、玩耍、健身等活动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户外开敞空间。在户外活动中,温泉公园滋养了城市各类人群的精神田园。

3总结

福州市温泉公园在充分考虑周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工作通勤者等人群需要的前提下,通过选择植被(形状、体量、色彩、气味)、控制绿地间的相互作用(配置、连通等)、充分利用时序等方法,营建出良好的景观韵律,实现了对场地性格的塑造,满足了人的各种活动需要,实现了空间结构与时间序列的良好配合,也为景观在时间演替方面做好了预见性设计。

结构是功能的前提,良好的景观韵律是公园实用性的根本保障。当前的景观设计中,要积极发挥绿地的多样作用,从美学、心理学、人体工学等多角度考虑设计的合理性,营建良好的景观韵律,实现设计的实用性。

本文图1为作者根据公示图自绘,其他均为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

福州政府工作报告 篇4

【发布文号】榕政综〔2008〕69号 【发布日期】2008-04-07 【生效日期】2008-04-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两法整改情况的报告

(榕政综〔2008〕69号)

市人大常委会:

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福州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执法检查情况的报告,会议在肯定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两法”的贯彻落实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整改和落实。现将有关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宣传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市农业局和市海洋与渔业局已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福州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的宣传培训力度,通过提高宣传频率、丰富宣传手段、增加办班次数和扩大培训范围,让广大生产者、经营者充分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对发展我市外向型农业和实现农民增收目标的关键性,进一步明确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法律法规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形成了生产安全农产品、消费安全农产品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市农业部门共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班230多期,培训农民2.2万人次;组织4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发放挂图、手册、明白纸等资料7.8万份、“农业部就农资问题致全国农民的公开信”和“福州市农资产品销售信用卡”6000余份。全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3期,培训1.16万人次,在主要养殖区、出口水产品原料基地、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企业、苗种场等发放相关宣传材料1.88万份,较好地提高了广大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

二、努力增加经费投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顺利开展。目前,我市已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工作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2008年,仅市本级就安排农产品安全工作经费580万元,比增81.3%。这些经费重点用于“瘦肉精”的监督抽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检验、水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工作。

三、抓住关键环节,不断强化执法监管力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点多面广,为此,工作中我们突出重点,强化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监管,以点带面推动监管工作的开展。农业生产环节用药方面,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000多人次,检查整顿农资市场400多个(次)、农资企业338个(次)、养殖场、兽药店788家,检查各类农资20.18万公斤,涉及货值90多万元。重点检查了生猪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场使用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情况。蔬菜基地重点加强了禁限用农药检查,连江、闽侯等县的双孢蘑菇主产区着重检查了荧光增白剂使用情况。水产品用药方面,以大中型养殖场、大宗养殖品种为重点,以检查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等国家规定禁用药物为主要内容。畜禽方面,重点检测了生猪“瘦肉精”、牛奶抗生素残留等,并加强了疫病防控工作,全市共完成大中型牛奶生产企业10批次鲜牛奶抗生素药物残留检测任务、10批次禽类磺胺药物残留检测任务。截止11月30日,全市家禽累计免疫2938.619万羽,禽流感免疫率达动态100%;家畜累计免疫354.399万头,口蹄疫免疫率达动态100%;猪瘟累计免疫313.420万头,免疫率达动态100%;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累计免疫215.307万头,免疫率达动态100%。截止目前,全市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有力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销售企业方面,已对全市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按照“四有”要求,建立了市场准入、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报告、先行赔付等制度。同时,组织对市区20多个超市、农贸市场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四、着眼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努力建立从产地到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农产品生产方面,重点落实产地安全管理、生产档案记录、包装标识、质量安全监测和信息披露等制度。全市以无公害产品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推进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化生产。目前,全市已建立46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22个标准化示范区。累计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达28家,产品100个;通过认定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68个、产品83个;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3家、产品7个。农产品销售方面,侧重抓好批发市场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包括批发市场管理责任制度、检测制度、台帐记录制度及不合格农产品报告制度等,对经检测不符合质量安全的农产品,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停止上市和销售。农资销售管理方面,部分地区推广使用了农资产品销售信用卡制度等。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从源头产品生产到市场全过程的监管链条,初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初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了保障。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以来持续强化对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原来基础上,又取得新的成效,有效地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目前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已实现了“6个100%”目标,即福州市区国家认定的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已100%纳入了安全监管范围;全市收缴的高毒农药已100%进行了销毁;全市2家兽药生产企业已100%通过了GMP认证;对辖区内一家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生产企业进行了100%监督检查;对全市25家饲料添加剂和3家兽药生产企业100%进行了检查;对全市46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22个标准化示范区100%进行了抽检,未发现农残超标现象。据农业部监测的结果,我市“瘦肉精”检测合格率连续11次全国第一,磺胺类药物合格率连续6次全国第一。水产品质量安全也实现了“6个100%”目标,即健康养殖示范场、出口原料备案基地、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企业等三类基地100%建立了生产、用药和产品销售记录等水产品质量安全自控措施;三类基地使用违禁药物和化学品的违法行为基本解决,监管率达100%;阳性样品的结案追溯率达到100%;苗种生产单位100%建立了生产、用药和苗种销售记录等水产品质量安全自控措施;设区市水产品批发市场已100%纳入了安全监管范围。在农业部、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的例行抽样检查和不定期的监督抽查中,药残检测合格率达98.5%,大大高于药残检测合格率95%的标准。近期市里组织8次对水产品批发市场、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以及超市进行了30批次产品检测,检测全部合格。

专此报告

二○○八年四月七日

关于福州交通的调查报告 篇5

教育信息与技术学院林晟

在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面临着交通安全这一社会问题,特别是在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它越来越明显,解决这一矛盾已不再是某一个部门或是某个人的愿望,而是整个社会在建设进程中的迫切要求。“人、车、路、交通环境”能不能和谐、统一发展已成了衡量城市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福州城市建设飞速发展,道路交通硬件设施明显改善。然而,行人乱穿马路、骑车超越停车线、骑车闯红灯、机动车违章变道、乱停乱放等交通违章现象,也积重难返,与海峡西岸经济区重点城市的形象极不相称。交通行为不文明现象所产生的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去年,全市因乱穿马路等行人、非机动车的违章就造成了500人死亡。

城市交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同志在今年福州城市交通专题会议上指出,文明交通行为是“福州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管理部门提出,要以法治交通,加大管理力度和处罚力度,以逐步实现“三纵三横”主干道、33个文明示范标志区、郊区城镇道路上违章行为基本消除,交通结点明显缓解,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人、车、路、交通环境”是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四要素,不论是哪一个要素的滞后发展都会影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甚至阻碍城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交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一)关于“人”的思考: 人是交通中的主体,没有人无所谓交通,而人对交通的不理解、不尊重,就会导致产生混乱的交通秩序,使日常的各项工作都无法开展,我市道路交通管理中交通参与者的主要表现有: 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城市交通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淡薄。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交通日趋高速化,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观念都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仍停留在过去的交通意识上,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没有良好的交通习惯,只图个人方便,不顾交通大局。有些人,对交通警察的正常交通管理不以为然,甚至疑惑不解,我行我素,对交通信号灯及交警的招呼漠然置之,对驾驶员的喇叭声不闻不问。

(二)关于“车”和“交通环境”的思考:城市规划与交通发展不同步,交通设施滞后。交通规划不全,导致了车位不够,许多车辆乱停乱放,停车随意性非常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行政机关、政府部门,个别驾驶员更为突出,无视交通规则,当街停放。城市建设规划不长远,建筑新设施必先占用或破坏一部分公路,忽视交通,减少公路使用期限,大大的降低了公路应有的通行率和使用率。违反交通法规现象非常普遍。

(三)关于“路”的思考 :道路功能不明确,有些道路既是交通又是重要商业区,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机动车的通行率。有大量的公共交通、货运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和行人交通,形成交通类型复杂,交通密度大,交通频繁的混合交通,相互干扰,交通安全、畅通得不到保证。路面设施不全,缺少必要的停车场设施,绝大多数的车辆都是当街停放,无法形成良好的交通秩序,更加重了交通管理工作。部分道路没有护栏设施,行人和机动车混杂,埋下了极大的事故的隐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素质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根治违章和维护良好交通秩序的治本措施。只有每个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了,并自觉依法行车走路,交通秩序才会彻底变好。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深入各社区,广泛宣传交通安全和法制意识,从最贴近交通参与者的利益方面入手,灌输给广大的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的安全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

(二)建议政府更新交通设施,创造良好交通环境; 完善停车场,将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放在城市建设的重要位置,建立和城市规模及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相适应的公共停车场,并合理布置,加强管理。彻底改变交通拥挤、乱停乱放的现象。

(三)加大整治力度,净化交通环境—— 要使城市的交通有序、畅通就必须要加大整治力度,净化交通环境。除了日常管理外,每年定期开展统一行动,打击盗抢机动车和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报废车辆上路行驶、乱停乱放等各种违法行为,治理占用道路摆摊设点,规范机动车修理摊点,营造严管氛围,以确保城市交通安全有序,净化交通环境。

(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交通管理—— 交通行为是一种广泛的社会存在,交通思想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单靠交警部门的职能作用,显然不够。只有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完善社会性、群众性的交通管理网络,走交通管理社会化的管理途径,形成社会监督,使交通参与者逐步成为自觉文明的交通主体,并聚合成社会全体才能确保人们现代交通意识和文明行为的形成和不断进步。

创造一个良好、畅通、高效的交通环境,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福州市交警倡议:全体市民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从我做起,从小事

做起,文明走路、文明行车,遵守交通法规,自觉告别陋习,积极投入到“与文明同行”活动中来,不断提高自身交通文明素质,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尽自己一份责任。

福州政府工作报告 篇6

1.区域性规划(福州总体规划)

1、规划范围与层次

市域:福州市行政区范围,面积11968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规划区域面积479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日溪、宦溪),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王官头镇,面积为1443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9-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并对2020年以后做远景展望。

3、规划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福州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强福州与台湾的联系与合作,提升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重点关注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社会福利、等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谐城市,继承和发展福州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

4、发展总目标

将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

5、发展战略

区域协作策略:落实国家海西反战战略,强化榕台经济合作;加强福州与沿海及内陆的协作,提升海西的区域影响力;强化城市中心带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经济发展策略:大力发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高新技术、汽车及配件、临港产业和装备机械等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强化空港、海港带动,结合空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结合江阴港、罗源湾港和松下港建设工业集中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和提升旅游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转型与提升。

社会和谐发展策略:加强社会公共服务配套,建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缩小城乡差距;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建立资源供应与公共安全保障机制。

6、市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800万人,城镇人口为52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6%; 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890万人,城镇人口为64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2%。(2)市域城镇中心体系

到2020年,福州市形成1个特大城市(福州中心城区)、2个大城市(福清市、平潭岛)、2个中等城市(长乐市、连江县)、4个小城市(闽清县、永泰县、罗源县、闽侯县)以及若干个小城镇,并构建“一主一区两副”的中心体系格局。其中,“一主”包括福州中心区域,长乐市区-滨海新城和连江,是中心城建设用地拓展的核心地区;“一区”即平潭综合实验区,在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合作上先行先试,开发建设为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两副”即福清市区,罗源县城2个副中心城市,福清市区是福州南翼的中心城市,罗源县城是福州北翼的中心城市。(3)市域空间结构

市域规划形成“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结构体系:

一区:中心发展区,即城市规划区的范围,打破行政区划束缚,加强福州中心城区与闽侯、长乐、连江、永泰等城镇合作,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内部城市资源、空港资源、海港资源和滨海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城市地区,共同承担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功能。

两翼:南翼发展区和北翼发展区,“南翼”即福清和平潭,由福清的中心城区、元洪投资区(海口城头)、江阴工业集中区(江阴渔溪)、龙田高山、镜洋东张等新城以及平潭岛组成,南翼地区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港口资源条件,发展港口工业

及其它临海重工业,建设成为福州市乃至全省的重要产业基地。平潭岛是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先行先试综合实验区、海峡西岸经贸合作实验区,是海峡两岸合作的重要前沿和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北翼”即罗源和连江部分地区,由环罗源湾地区的主要城镇,工业区及罗源县城组成,北翼地区应依托台商投资区扩区的载体优势发展成为以能源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基地。

双轴: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沿海发展轴北起罗源湾,经可门,大官坂,长安,琅岐、长乐国际机场、海滨新城、元洪投资区到江阴港区,通过建设沿海大通道将这些功能区联为一体,形成滨海经济走廊,沿江发展轴以福州中心城区 为起点,以闽江,乌龙江为依托,向西拓展至甘蔗、竹歧、闽侯等地区,向东发展至长安、琅岐和机场周边地区,重点发展城市公共服务、旅游服务等产业,推动市域山区和沿海地区联动发展。

多极:福州市其他经济增长极,包括永泰县城以及福州西部山区(主要指永泰、闽清、闽侯)的中心镇,永泰县城承担一定区域内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极功能,中心镇重点承担镇域及其相邻地区服务中心和产业集聚区功能。(4)市域产业布局

市域形成江阴湾临港产业基地、罗源湾能源原材料产业基地、空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马尾-晋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松下港加工制造物流产业基地、玉田纺织物流产业基地、青口汽车产业基地、南屿-南通科学城科技研发产业基地、福清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共九大产业基地。

(5)市域城乡统筹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强化福州中心城区的中心地位,鼓励沿海地区城镇率先发展,形成中心城区与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推进福州各类工业园区的空间整合,鼓励沿海地区工业向工业集中区域聚集,山区污染工业逐步得到置换,实现城乡产业空间统筹健康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题,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社会差别;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壁垒,逐步建立统一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各类资源的整合;形成城乡功能结构互补、城乡空间布局融合、城乡生态环境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社会服务统筹管理的统筹协调发展格局。

7、城市性质

福州城市性质为“福建省省会、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强化和突显“省会、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商务商贸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旅游会展中心)”三大城市职能。

8、城市规模

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6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40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92平方米。

9、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

中心城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东扩、南进”。采取“结构开放、轴向发展、核心多极、服务沿江、工业沿海、生态渗透”的空间发展策略,形成“一区三轴八新城”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区”:即一个中心区(三环以内区域),主要承担市级行政、文化、商贸服务等中心职能,强化八一七中轴线和闽江轴线两条公共设施服务带,以及北江滨商务中心、鳌峰洲金融街、会展岛等六个公建中心。

“三轴”:即传统城市服务轴、城市东扩发展轴、城市南进发展轴三条轴线。“传统城市服务轴”指沿八一七路、五一五四路一直延伸至南台岛的南北向传统轴线,承担商业服务、行政办公、文化体育等综合服务功能,未来跨越闽江延伸至乌龙江沿岸。“城市东扩发展轴”指承接传统城市服务轴向东部海滨延伸的区域发展,串联中心区、东部新城以及长乐城区、海滨新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区域服务产业轴。“城市南进发展轴”指承接传统城市服务轴向南部延伸的发展

轴,串联中心区、科学城新城、以科技研发、创意产业发展为主的区域科技发展轴。

“八新城”:即东部新城、科学城、大学城、汽车城、马尾、新店、荆溪、亭江-琅岐八个新城,在八个新城分别培育新城中心。

中心城区划分为“优化整合区(中心区),重点拓展区(东部新城、上街大学城、南屿-南通科学城、青口汽车城)、改造提升区(马尾新城、新店新城)、适度开发区(荆溪、亭江-琅岐两个新城)”四个政策分区。

10、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置规划

优先安排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规划提供用地保障;分级配置,组织公共服务中心,形成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的公共服务中心。规划形成“市级中心、新城中心”两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市级中心:以八一七路、五一-五四路南北轴线和闽江两岸东西轴线为核心,结合老城历史风貌的保护,保持和发扬传统特色,形成与商务、旅游、休闲相结合的辐射全省的商贸服务中心。

新城中心:分别为东部新城中心、科学城中心、大学城中心、汽车城中心、新店新城中心、马尾新城中心、荆溪新城中心、亭江-琅岐新城中心。

11、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对外交通体系:构建由沿海交通走廊和内陆交通走廊构成的“T”字型区域快速运输通

道,优化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港口等各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衔接,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完善机场、港口集疏运体系,形成以港口为龙头、机场为门户、铁路与公路运输为骨干、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形成与城市轴向发展相协调、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集约化运输导

向型交通发展模式。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主体地位,建设高效率、集约化、低能耗、低污染的公共运输系统;落实城市跨越式发展策略,优先建设“鼓台-仓山-东部新城“复合交通走廊内及跨江交通设施;针对老城区及城市各功能组团规划布局、发展目标、资源条件、交通特性及服务需求的不同,以不同的交通供给方式和不同的管理政策,塑造区域差别化的交通发展模式和交通发展环境。

12、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依据“两江润城、碧山环城、水链织城、青峰缀城“的规划理念,构筑”一环八楔、两带一网、十一山多园“的绿化系统结构,形成以点带线,以线连面,“点-线-面”结合的完善的绿化系统。

“一环八楔”:中心城区周边青山为屏障,构成福州中心城区外围的绿色生态环。“八楔”是从周边的绿色生态环沿金牛山、金鸡山、鼓山、清凉山、青芝山、旗山、五虎山等延伸的八条绿化廊道,形成楔状绿地,渗透入中心城区内部座位城市新城之间的绿带。

“两带一网”:以闽江、乌龙江两岸的滨江绿带形成贯穿中心城区的两条重要的绿化廊道。同时,结合中心城区内丰富的河网水系,形成沿白马河、晋安河、凤坂河、光明港、大樟溪等河流构建的滨水绿化网络。

“十一山多园”:中心城区内的乌山、于山、屏山、高盖山等作为城市主要的山林公园、以西湖公园、金鸡山公园、温泉公园、金山公园等三十个主要城市综合性公园构成城市公园绿地主体,形成山园相连。

中心城区规划的30处市级公园包括:西湖公园、温泉公园、乌山公园、于山公园、屏山公园、五一广场公园、左海公园、金牛山公园、西禅寺公园、茶亭公园、南公园、闽江公园(北)、闽江公园(南)、烟台山公园、金山公园、高盖山公园、城门山公园、清凉山公园、湿地公园、金鸡山公园、晋安河公园、光明港公园、动物园、儿童公园、鳝溪公园、天马山公园、船政文化主题公园、大学城公园、科学城滨水公园和汽车城公园。

1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范围与中心城区范围相同,从历史城区,历史地段和文物古

迹三个层次对名城的历史文化资源、空间格局和风貌等进行严格保护,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并对传统文化提出保护措施。

中心城区要以“山城合抱、派江吻海”的大山水背景为依托,构筑“一城七镇(村)、一江二湖、百河润邑,群翠绕城”的历史文化名城格局。重点保护“一城七镇(村)两轴线”的城镇空间格局,“一城七镇”即以福州历史城区和外围现存较为完整的七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闽安、马尾、林浦、螺州、阳岐、洪塘、南屿)为主体,包括散步在市区的若干历史建筑群在内的历史城镇体系,“两轴线”即八一七传统文化轴和闽江历史文化轴。

历史城区由福州古城区和滨江地区(台江片区、仓前片区)组成,要从整体上保护历史城区“一路串两厢”的用地形态和“三山鼎力、二塔对峙、样楼独秀、一线贯串、内水萦绕、襟江带湖”的城市空间景观格局。其中,古城区应重点保护和展示“三山两塔一条街”的空间格局,延续“两山两街区”的肌理、尺度和历史风貌,合理控制古城高度和城市景观线。滨江地区应处理好闽江地带历史风貌保护和滨水景观建设的关系。

规划划定23处历史地段,根据风貌与格局的完整性、保存文物及历史建筑的数量与规模、历史文化价值与影响等情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历史文化街区。共三处,分别为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二是历史文化风貌区。共十三处,分别为烟台山近代建筑风貌区和屏山、乌山、于山、西湖、冶山五处山水遗址风貌区以及马尾、闽安、洪塘、阳岐、林浦、螺州、南屿七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三是历史建筑群。共七处,分别为福建协和大学、大桥头台江讯、马厂街、公园路及跑马场、禅臣花园、泛船浦和晋安鼓岭等建筑群。针对各历史地段的具体情况,规划进一步确定保护区划,明确保护的重点要素,提出保护整治的主要措施和道路红线调整建议等

14、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到2020年,通过循环经济理念为驱动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环境体系、健康持续的生态支持体系、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体系、体现社会文明安定的生态人文体系等六大体系的建设,将福州市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5、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供水:闽江两岸布置十个主要取水口,分别为甘蔗化龙、上街侯官、洪山桥、南港建

新、鳌峰、城门蒋宅、青口、福清峡南、长乐炎山和马尾旺岐取水口。规划到2020年共建成18座水厂,总供水能力为258.5万m3/d,其中保留10座,扩建2座,新建6座。

排水:规划到2020年,共建成15座污水处理厂,总规模达到164.6万m3/d,其中保

留4座,扩建3座,新建8座。

电力: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区设3座500kV变电站,总变电量1025万伏安,其中新建1座,改扩建1座;设24座220kV变电站,总变电量1218万伏安,其中新建13座,改扩建7座;设76座110kV变电站,总变电量1009.4万伏安,其中新建43座,改扩建20座。

电信:新建仓山片区、南屿-南通科学城、亭江-琅岐新城的电信母局,新建福建省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局和大学城电信母局,东部新城林浦片区和三江口片区各新建一个电信母局。

广电:保留现有的福建省广电中心、福州电视中心和金辉大厦广电中心、九个广电传输基站以及在大学城正在建设的大学城广电中心、在东部新城已预留的广电中心,规划期内在金山片区、南屿-南通科学城、青口汽车城、马尾新城、亭江-琅岐新城分别增建广电传输基站,构建以四个广电中心(枢纽基站)为核心的中心城区基站骨干环网。

邮政:在东部新城建设福州邮政第二枢纽,在福州火车站和火车南站各建一座邮件转运站,并规划在新店新城、晋安新城、仓山片区、金山片区、东部新城各新建一个邮政分局。在规划区内按1.5km服务半径设置邮政支局。

燃气:中心城区基本实现天然气管道化,重点城镇优先采用天然气管道供气。加密中心城区中压管网系统,完成中压管网的升压改造。在中心城区建设8座高中压调压站、22座加气站。

环卫:保留现有红庙岭垃圾焚烧厂和闽侯甘蔗已选址的垃圾焚烧厂,在青口和长乐古槐分别新建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甘蔗垃圾焚烧厂远期扩容至600吨/天,青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远期扩容至1200吨/天,长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远景控制处理规模1200吨/ 天。改造红庙岭垃圾卫生填埋场、闽侯甘蔗垃圾卫生填埋场和长乐车里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增青口和长乐古槐垃圾卫生填埋场。二.长乐市总体规划

1、发展定位

(一)期限内目标(2011——2030年)

1、福州都市区重要的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临空、临港的双重优势,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临港工业和临港物流业,不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壮大产业集群。

2、福州都市区东部门户。

科学规划和逐步推进以福州火车东站为枢纽的东部门户建设。使其在本期限内成为带动和提升滨海地区城市综合功能的活力中心。

3、福州都市区重要的会议中心。

充分利用外文武垦区良好的区位条件、生态环境和不可多得的土地资源,高起点开发,高标准建设,使其成为省会福州重要的会议中心。

4、福州都市区重要的滨海休闲养生地。

充分利用良好的山海旅游资源,整合提升下沙度假基地、海峡高尔夫球场、十八孔湖(文武砂水库)、外文武高端旅游基地和会议中心,南阳山、董奉山等生态人文资源,打造国内知名省内优秀的旅游度假基地。

(二)远景(2030年之后)

福州都市区滨海辅城,是福州打造滨海城市的核心区。

2、发展规模

本规划区远期(2030年末)总人口控制在5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控制在45万人以内。城镇化水平为90%。

至期末各类建设用地总规模达65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乡建设用地达130.24㎡/人。

3、城镇空间结构

根据滨海地区现有基础、用地条件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以及未来区域发展的要求和可能。规划建议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形式:“一带、两心、三轴、五片区”的空间构架。

1、一带:北至大鹤森林公园,南至松下御国山,绵延约25公里,沿线有大鹤森林公园、海西动漫创意之都、南北澳阳光浴场、滨海新城中央商务金融区、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休闲区(包括高尔夫球场、体育中心、滨海森林公园等),外文武休闲娱乐与会议中心、下沙度假区,松下康宏休闲度假区以及御国山景区和松下港作业区。通过以上要素使“一带”成为福州最重要的滨海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及会议等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景观带。

2、两心:即福州滨海商务、金融服务中心和福州东站交通枢纽及商务、商贸中心。

福州滨海商务金融中心为远景发展的战略目标。其利用漳港南部开阔的土地条件,向海环抱海湾的景观资源,西接长乐和福州市区的高效交通条件(机场铁路线、机场高速、东滨快速路、跨江向海中部主干道等),在此打造未来大福州最重要的商务金融中心,是未来福州打造海滨城市的象征和地标;是未来福州打造国际性城市的重要节点。本区以商务、金融为主体,形成商务办公、金融、信息服务、旅游度假、商业购物、文化娱乐及居住综合的城市综合发展区。总规划用地面积约7平方公里。

福州东站交通枢纽及商务商贸中心。利用福州高铁东站的建设和未来国家交通主动脉在此汇集的条件,打造福州未来的交通枢纽中心和商务商贸中心,成为福州对外交通的重要门户区。门户区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8平方公里。

3、三轴:一是两港互动发展轴,依托现有的两港线,北至空港工业区,南至松下港区,以区域快速路为主体交通,形成纵贯南北的滨海地区沿海经济发展轴线。二是滨海城镇发展主轴线,依托现有的福北线,形成北接鹤上高速落地出入口,南至松下对台商贸区,南北长约29公里,贯穿沿线主要城镇生活新区的城镇发展轴线,是近中期带动滨海城镇建设发展轴线。三是跨江向海发展轴,在滨海未来核心区中部,开避一条城市主干道,东至滨海新城中央商务金融区,西连长乐市区,跨江至马尾与福州北江滨大道对接,实现与福州主城生活区互动,是实现 “跨江面海”的战略发展轴线。

4、五片区

未来滨海地区除重点打造两个综合服务中心以外,整体空间上还将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布局合理,错位发展的“五大片区”。(1)福州东站综合发展区

涵盖古槐新镇、福州东站交通枢纽及商贸中心、福州滨海工业区高新产业区三个部分。近期应充分利用试点镇的相关有利政策,加快古槐新镇的发展;并积极促进雪人制冷、东南IC产业等重点项目在此落地,加快高新产业的发展与集聚,逐步提升现有产业的结构。中、远期应充分利用建设福州火车东站的战略机遇,高起点建设站前交通枢纽及商务商贸中心,促进滨海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带动周边发展的新引擎。至规划期末,本区居住人口规模约13万人左右。(2)江田新镇发展区

充分利用省级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的政策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近期以建设长乐南乡服务中心的为重点,为周边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支撑,中、远期以打造宜居新镇和滨海旅游休闲地为发展主要方向,成为福州滨海大众休闲的主要目的地,至远期本区居住人口规模约12万人。(3)松下临港发展区

是长乐未来临港产业的重要基地。以滨海产业集中区三、四期以及鑫海钢铁等主要产业区为基础,大力发展纺织上游、装备制造和钢铁、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依托优良的松下深水港的建设,大力发展粮油加工和临港物流产业,打造我省主要的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口物流区。至远期本区居住人口规模约6.5万人左右。

(4)环湖生态旅游休闲区

充分利用文武砂水库地带不可多得的区位、交通、土地、生态环境及周边产业发展的基础、丰富的山海旅游的资源;充分利用省会中心城市功能的外溢与服务提

升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滨海地区在两岸合作中形成的良好平台的优势,在此打造省会窗口的会议及旅游服务中心和海峡奥林匹克休闲区,并预留省会城市举办国际性体育赛事的体育中心用地(约2.4平方公里)。保护好大片的沿海防护林带,逐步提升防护林带的植被品质,建设海峡森林公园。通过以上项目的互动和整合,在此打造福建沿海最佳的生态旅游休闲区,即环湖(十八孔湖或称文武湖)休闲区。至远期,本区居住人口约7.5万人左右。(5)滨海辅城核心区

本区是福州都市区建设滨海辅城的核心战略储备空间,是打造海滨生态城的核心所在。其涵盖了前至提及的海港城地区两心之一的滨海商务金融中心,总规划用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可容纳居住人口约40万人左右。在本规划期限内(至2030年末)人口规模控制在4万人以内,发展区域重点围绕在机场城际铁路鹤上站和滨海站附近地带。

二.规划地块的综合分析

地块职能:打造成为福州东部融经济,办公,休闲等等中心,作为福州东部休闲生态中心。

地块定位:1.福州东部市区重要的产业基地中心枢纽点

充分发挥临空、临港的双重优势,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临港工 和临港物流业,不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壮大产业集群。2.福州东部都市区,滨海区靓丽的风景线

科学规划规划地域与北部长乐飞机场,福州铁路之间的联系,使其 为提升和带动福州东部滨海地区的综合生产力与魅力。

3、福州都市区重要的办公中心。

充分利用规划地块良好的区位条件、生态环境和不可多得的土地资 源,高起点开发,高标准建设,使其成为省会福州重要的办公中心。

4、福州都市区重要的滨海休闲养生地。

福州政府工作报告 篇7

一、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指标体系构建

20世纪80年代末,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由瑞典首创后,在欧美等国广泛应用,并形成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近年来,我国部分研究机构和地方政府先后组织开展了各类型的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本文借鉴国内外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研究的成果,结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立足福州市实际情况,将公共服务的研究范围界定为能使公民的某种具体的直接需求得到满足的公共服务项目,包括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事业,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和政府自身建设满意度两方面进行评价。

在指标体系上,设立了1个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总指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政府自身建设满意度2个一级指标,其中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评价下设12个二级指标,政府自身建设满意度下设4个二级指标(见表1)。

(二)数据来源和样本分布

本次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进行调查,样本总量为2400个,分布于福州12县(市)区。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6周岁以上且在当地居住1年以上的城乡居民,涉及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群体。经检验,本项调查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919,说明其信度和效度较高,充分达到了有效测量的要求。

测评结果以“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总指标来体现,满分为100分,最终分值是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政府自身建设满意度两个维度分值的平均。分值越高表明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认可度越高。其中,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直接获取,政府自身建设满意度则是以下设的4个二级指标通过简单算术平均取得。

二、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

(一)总体状况

福州居民对公共服务总体评价较好,为72.8分(见表2)。其中,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74.6分)高于政府自身建设满意度(71.1分)。

从公共服务供给项目看,公众对社会治安评价最高(78分),其次为基本公共教育(77.2分)、就业公共服务(74.4分)。除社会治安及教育外,公众对其余项目的评价得分均低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平均水平,其中公共交通(70分)、基本医疗卫生(67.5分)以及基本住房保障(66.9分)等问题则成为难点,满意度评价最低。

(二)分城乡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

城镇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得分为73.1分,高于农村居民(72.4分)。

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城乡居民满意度基本相同,分别为74.6分和74.7分。分项目看,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险、公共交通、社会治安、基本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教育、环境保护、基本住房保障、基本社会服务方面的评价明显高于城镇居民,说明近年来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对农村居民的满意度评价产生了积极影响。尽管现阶段仍面临诸如社会保险保障标准低、城乡办学条件、医疗资源分布存在差距等困难,但“新农合”、“农居保”、“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客车村村通”等工作的开展,让广大农村居民切实感受到了公共服务供给的改善和变化。此外,农村居民对就业公共服务、文化体育、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评价均低于城镇居民,说明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发展还有许多值得思考和突破的领域。

单位:分

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城镇居民满意度高于农村居民,分别为71.7分和70.2分。分项目看,农村居民对政府效能、信息公开、政府信用、公众参与的评价均低于城镇居民,其中政府效能满意度评价最低,与城镇居民的差距也最大,农村基层政府的建设情况成为农村居民满意度评价的薄弱环节之一。

(三)分群体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

1. 女性对公共服务满意度(73.0分)略高于男性(72.6分)。

在公共服务项目中,女性对弱势群体更为关注,对残疾人服务以及社会救助等基本社会服务表现出更高的要求,满意度评价低于男性。同时,女性在社会治安、就业、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评价也明显低于男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在目前的服务水平下,女性对社会治安、公共交通资源、就业信息资源、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需求大于男性。

2.21~50岁受访者对公共服务满意度较低。

20岁以下年轻受访者满意度最高,其余受访者对公共服务的评价随年龄层次的上升而递增。21~50岁受访者作为社会中坚力量对公共服务满意度均低于平均水平,这部分群体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无论是自身还是其家人,都处于享受公共服务的各个阶段,对各项服务有着相对直观的认识和体验,因此要关注这个群体的多元化需求,为社会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在各项服务项目中,60岁以上受访者对基本医疗卫生的满意度最低,仅67.2分,表明高龄受访者对基本医疗卫生的诉求较高。

3. 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评价随文化水平的上升而递减。

即学历越高,满意度越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受访者满意度最高,为74.5分,大学本科及以上受访者作为精英阶层对公共服务的诉求最高,满意度最低,为70.7分。

4. 在职人员对公共服务满意度高于失业人员。

调查显示,失业受访者对公共服务满意度最低,仅67分,其对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以及基本住房保障的需求表现最为迫切。在职人员中,供职于党政机关的受访者满意度最高。学生、离退休人员等其他群体受访者满意度高于平均水平。

5. 中等收入群体对公共服务满意度高于均值。

调查显示,由学生、家庭主妇等组成的无固定收入受访者满意度最高,其他有固定收入受访者满意度随收入的提高大体呈“倒U型”分布,即月收入不足1000元的受访者与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受访者满意度较低,低于中等收入群体也低于平均水平,其中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受访者满意度最低,说明高收入群体对公共服务的期望值较高,同时低收入群体受自身职业、文化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对现有公共服务资源的供给享有程度有限。

三、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理论界认为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虽然源自公众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属于主观性评价的范畴,但仍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公众预期的高低、政府供给能力的强弱、公共服务历史基础、政府之间横向差异以及服务的具体质量等,大体可分为社会与个人两个层面的影响因素。根据研究目的,本文进一步采用SPSS17.0软件,采用相关性分析对社会层面的因素包括经济、政府自身建设因素进行检验,采用方差检验从个人层面进行分析,探索当前影响福州市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

人均GDP、人均公共财政支出与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与公众的满意度均呈中度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均为0.602,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即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在较大程度上将随着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加而上升。经济发展是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增加的基础条件,在发展经济,做大公共服务这块蛋糕时,要充分考虑人均标准值,作为公民个体而言,增加其人均公共服务资源享有的权利,使经济发展成果充分惠及公民个体将是提升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政府自身建设因素

从对经济因素分析的结果可知,人均经济发展状况及财政投入与公众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应是同向发展的,但公众满意度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公众对政府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公共服务的供给量,而是在需求上出现了多层次、多维度提高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公众接受服务的过程、服务人员的态度、服务接受者与服务的关切程度等方面政府自身建设提高的要求。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政府自身建设的水平与公共服务供给的评价存在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超过0.5,因此完善各地政府自身建设情况,包括改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效率等将有利于缩小县域公众满意度差距,也有利于提升公众满意度整体水平。

(三)居民个体特征因素

本文所指的个体特征因素即个人层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等。方差检验结果显示: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受访者对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在政府自身建设方面,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受访者对政府自身建设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受访者自身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类型人群对公共服务供给多样化、多层次的诉求,因此在进行公共资源配置时要关注不同人群满意度的均衡提升。

四、提升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相关建议

(一)发展经济,提升人均投入水平

一是经济发展与服务供给协调推进。提升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首先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增强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公共服务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而良好的公共服务体系又有利于提升公民个体的幸福感,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二是以人均标准的提升推进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相关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厦门市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居34个大中城市之首,而福州市则居第25位。根据推算,同年福州市人均公共财政支出仅为厦门的一半,因此要继续坚持以民生为重,深化财政体制从原来的经济建设投资型向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变,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的长效增长机制,确保公共服务人均财政支出水平逐年提高。

三是完善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与公众的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强调公共财政、政府供给的同时,可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通过政府委托、股份合作等形式,鼓励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以缓解公共服务供给的总量不足,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健全机制,完善政府自身建设

一是重视政府自身管理水平的完善。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因素,是提升公众满意度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公众对政府效能、信息公开、政府信用、公众参与评价偏低的现状,在未来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中,要着重推动政府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效能管理,特别是农村基层政府机构管理,提高管理透明度;要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多维“民—政”沟通体系,及时收集公众需求偏好,做好供需对接,调整供给结构;要引导干部队伍正确认识政府的服务性质,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地方政府的发展具有督导作用,为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保证公共服务效果,可结合福州实际情况适当提升公共服务指标权重,或适时建立公共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人均公共资源享有程度、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作为考核指标,建立动态的考核标准,为公共服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提高效率,促进公众满意度均衡提升

向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在“人民满意”的价值取向下,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要以公众满意度的均衡提升为导向。在本次调查中,部分综合实力相对雄厚的地区,公众满意度表现欠佳,一方面是因为公众有更高的期望,政府面临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共服务的效率问题,因此要针对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城乡间、群体间的不均等化问题,提高公共服务投入效率,明确公共服务重点及薄弱环节,从缩小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差距着手,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公众满意度均衡提升。

一是推动公众满意度的项目均衡化。调查显示,公共交通、基本医疗卫生以及基本住房保障是当前福州市公众满意度评价的三大薄弱环节。首先,基本住房保障的增强是居民的普遍诉求,中心城区居民表现更为迫切,2013年福州市房价收入比达到14.6倍,远高于3~6倍的国际惯例合理区间。为提升居民幸福感,在现有框架下探索更新更有效的住房保障制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公共交通改善的需求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表现更为迫切,主要集中于2013年经济总量位居福州市前四的区域,在这些区域需要更大规模的交通投资和更有效的管理。再次,除中心四城区外,周边县(市)区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的评价普遍偏低。与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相同,目前福州市的医疗卫生资源主要集中于城市,且主要集中于大医院,周边县(市)不仅卫生资源总量不及城区,而且普遍存在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医疗设施有限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快周边县(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均衡发展,提高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感与认同度。此外,中心城区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社会保险基础保障标准的提升及制度的完善有更高期望。

二是推动公众满意度的城乡均衡化。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公共服务满意度与城镇居民差距最大。长期以来,城市基础建设主要依托公共财政投入,而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娱乐场、公园、体育设施等相对匮乏,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就业方面,受身份及学历的限制,城乡劳动力就业机会不均等,多数农民只能从事劳动收益与保障相对较低的行业。因此,要继续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就业服务方面寻求突破。

三是推动公众满意度的群体均衡化。调查显示,公众对残疾人服务、社会救助等基本社会服务赋予了更高的期望值,满意度低于平均水平,反映了社会大众对低收入群体、就业困难人群等社会底层群体的关注。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宗旨而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针对底层人群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提供基本生活救助及保障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使其具备更强的获取公共服务资源的能力。

摘要: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公众满意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价值取向。本文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结合福州市实际情况,构建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将公共服务的研究范围界定为能使公民的某种具体的直接需求得到满足的公共服务项目,包括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事业。评价指标体系,依托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开展公共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群体、不同区域居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评价与需求,并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探讨影响政府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因素,探索提升公众满意度的途径,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参考。

上一篇:体育院校学生就业模式研究下一篇:公司创先争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