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学生就业模式研究

2024-08-04

体育院校学生就业模式研究(共8篇)

体育院校学生就业模式研究 篇1

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对体育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做了研究,分析了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力求在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下,探索适合体育院校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模式,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人才结构的合理调整。

关键词:体育专业 就业模式 探索 研究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也发生了改变,已由过去的统一分配的就业模式转变成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双向选择、自主创业的就业机制。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广大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校和社会的稳定。随着体育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压力不断提高。从总体上看,体育专业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矛盾突出,情况不容乐观。据调查,近几年来各大体育类高校也在致力于对专业结构的调整,但是很多企业单位仍然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找寻适合体育院校学生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模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推动力。

一、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每年都会有一届毕业大学生从“象牙塔”里走出投身与社会建设中,在全国高校扩招,全球经济紧缩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也怪乎许多高校学子有“毕业等于失业”的感慨。据统计,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338万人,到2011年达到了660万,短短6年时间里增加了322万人。大学生就业与下岗工人再就业已成为国内社会稳定的两大因素。

无独有偶,随着体育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已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矛盾。2003 年 6 月《中国教育报》公布的数据看,体育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仅为28.1%,不到同期大学生整体初次就业率的一半,在各类院校中排在最后;2007年麦可思《中国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工作能力调查》数据显示,体育专业的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排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 10 名之内;2011年就业蓝皮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自2007年以来,整体就业率一直在上升,但是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率仍在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前10名之内。

笔者通过对沈阳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和哈尔滨体育学院毕业生就业的调查,发现毕业生的工作方向大致为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指导员、公安干警及政府体育行政管理人员等。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总体就业率自2007年以来呈上升态势,但变化不大。显著特点是实际就业率逐年下降,而灵活就业率逐年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在不断提高。能够从事本专业就业率偏低,在本专业领域内就业存在较大困难的情况下,大多数毕业生采取了灵活的就业方式,不再考虑自己的专业方向,也不再选择就业地区,从而拓宽了自己的就业渠道。体育专业的学生慢慢适应的市场配置的局面。随着中央、地方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传统机构的精简,到这些地方就业竞争压力变大,而体育健身、体育旅游、体育娱乐服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又需要大量的体育专业人才。所以,对于各类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来说,这都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期。

二、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影响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可以归纳为社会、经济、学校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问题。就业结构随着产业机构的变化而变化,毕业生人数增长每年都在增长,2011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还多,而传统的接纳毕业生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由于机构精简、缩编等原因用人在减少,同时出现研究生、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与体育专业学生竞争的局面,导致岗位竞争激烈。

2.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有些热点区域毕业生竞争增强,而偏远城市出现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是产业结构的特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是大学生就业最基本的变量,也对大学生就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大多数毕业生希望能去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去就业,往往这些地方的体育产业也较为发达,可是要实现有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转变,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体育产业长期规划目标,就必须要重视农村偏远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建立完善的体育人才引进保障制度,同时也开辟出体院专业毕业生更大的就业市场。

3.学校就业指导、学科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就业指导的问题: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主要就业指导目的不明确,存在为“指导而指导”,为“面试而指导”的现象;学生缺乏对职业和自我的系统、整体认识,不能合理择业;就业指导工作的长期性得到肯定,但缺乏相应的有效措施和对连续性的重视;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与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不匹配;学生实践经验积累的过程性与用人单位强调“显性人才”之间的冲突;

(二)学科专业设置的问题: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注重对择业技巧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和服务系统。

体育院校学生就业模式研究 篇2

1体育院校毕业生创业能力素质培养体系构建

1.1创业精神培养模块

创业精神是创业能力素质培养的核心构成部分,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和条件。创业人才必须要有非常强的理念和执着的追求,而且要有坚持下去的恒心,这些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后天的培养。高校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创建良好的环境和浓厚的氛围,才能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起到帮扶和引领的作用。创业精神的培养可通过如下途径:第一,开展创业思想教育课程,学生可以从教育课程中汲取正能量,以端正创业态度,树立正确的创业理想和目标,增强自身创业意识。从而将创业理想转化为自身自觉的行为活动,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创业实践;第二,广泛利用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宣传创业的典型、经历,弘扬创业精神。形成校园内以创业为荣的舆论氛围,引导形成鼓励创新、开拓进取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第三,开设创业心理辅导课程,教授心理知识,将创业心理辅导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其次,开展创业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疏导各种心理问题,助其自助。

1.2创业知识培养模块

创业知识是创业能力素质培养体系的基础,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意义重大。主要通过创业课程得以体现,在选编教材上,应结合大学生创业实际和体育专业实际两个方面,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可以少,但针对教学计划、任务必要覆盖的内容不能省略。选修课程要多而全,以供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在课程成绩评定方面,卷面成绩占一部分比例,同时把实际应用的成绩加进去,而且应提高学生实际应用成绩的比例。另外,任课教师应从有实践经验或热衷于创业教育事业者中选拔,不应限制教师到其他单位兼职,通过实际锻炼,老师可以取更多的实践经验。还可以邀请知名企业负责人担任主讲人,针对创新创业问题与师生代表进行探讨与交流。邀请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相关学科知名学者作学术报告,方便学生了解学科动态,更新知识储备。

1.3创业实践培养模块

在创业教育中,相对于理论的传授,实践被认为是更重要的培训环节。各体育院校应发挥其“实践型”院校的办学特色,在学校的办学职能、服务对象、培养过程等方面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开放办学,强调与社会、市场的互动与融合;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岗位所需求的能力与素质来提炼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实践教学过程则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现在实践课程设置与市场定位的各个方面,与时俱进,创新实践教学工作思路,适时修正培养方案;在实践教学内容注重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强化体育专业课堂实践能力的提升,并以此为外延基础,向课外实践延伸。让体育专业的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进行社会实践,促使他们眼界的开阔,接触社会中的新环境、新事物、新人物等全新世界,使观念得到更新,行为方式得到改变,产生更加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思维方式,进入专业实践的新境界,促进专业创新和创业创新活动。

1.4科研支持培养模块

科研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支撑力量。让学生参与体育学科学术带头人的科研团队能有效提高学生科研水平、科学知识的应用和科研精神等能力和品质。培养方法主要集中在:以研究实践为载体,形成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以团队文化为局部小环境,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氛围;以团队管理为约束导向,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做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寓创新人才培养于创新活动之中。在真刀真枪的项目实践过程中培养创新人才,在崇尚创新的团队文化中陶冶创新人格,在团队灵魂人物的感染与教育中强化创新人格。

2体育院校毕业生创业能力技能培养体系构建

2.1创业大赛培养

创业大赛会对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冲击,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对根除教育只是知识传授这种思想具有突破性的作用。通过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大型的创业比赛,可以锻炼大学生观察能力、商机的捕捉能力、缜密的思考和创业策划能力等,它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集中表现,是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成果,是创业行为的开始和创业成功的必备条件和保障。

2.2创业技能培训

通过专业培训可以让大学生快速系统地获得创业过程中的专门性技能。创业技能培训主要提供创业意识、创业经营管理知识、项目选择、企业注册、融资、市场营销等创业知识培训,并提供项目推介、小额贷款担保、优惠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传授创业必备的一些技能,可以帮助创业者避免或减少失误。

2.3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创业孵化基地就是为大学生实施创业计划提供适宜的创业生长的环境,提供一些创业经验,为大学生真正创业打下坚实基础。体育专业大学生可以依托基地的资源,创新规划、制定政策,充分利用“优势体育项目”的影响力,进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要积极引进体育策划、体育影视开发、赛事推广、体育培训、运动体验等体育创意创业活动,打造“赛事俱乐部”,提升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创业孵化器的功能,让学生的创业计划在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得以实施,成为他们今后创业的前期实战战场。

2.4创业实战培养

创业实战是创业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的体现,是具体的实践过程。它具有真枪实弹性,不宜贪大,应从小做起,从自己喜欢和熟悉的项目做起比较容易成功。应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这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注重实战技能的运用,要与社会发展相融合,同时还需校方政策的支持与帮扶。例如,大学生顶岗就是一种实战练习,它是培养、锻炼大学生创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社会的复杂性,顶岗的大学生,必须学会独立工作、与人交往的技能,还要学会对事物的观察与分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是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实战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3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培养的主渠道是创业能力素质培养和技能培养,素质培养包括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实践和科研支持四个方面;创业技能培养包括创业实践大赛培养、创业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和创业实战培养四个方面。体育类院校应及时转变工作思路,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理论+实践”的模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柴旭东.论高校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J].大学:学术版,2010,(4):33-41.

[2]王爱丰,王正伦,王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3(2):31-32.

[3]董世洪,龚山平.社会参与: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2):64-65.

[4]尹志华,汪晓赞,季浏.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专业教师绩效评价研究及其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5(3):51-54.

[5]朱健梅,向仲敏,李卓慧.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2+1”培养模式;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党员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177-0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而逐步壮大起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肩负起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这一重任,在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但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1”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推行,在思想组织工作上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如何考察培养不在学校的预备党员、如何管理实训期间的入党积极分子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给高职院校党员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

一、“2+1”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纲要要求全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高职院校特定的功能和价值,推进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的质量和水平,而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带来了挑战。

所谓“2+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三年制专科学生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前两年在学校进行以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培养职业素质,再用一年时间到企业接受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提前一年在企业将学到的知识转化成实用技能,快速地实现学生与职业人的角色转换,缩短毕业生上岗的适应期。“2+1”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成为育人的共同主体,对学校和企业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这一模式的推行给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素质高低不一

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设计的层面较多,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在招生的过程中可能会面向普高生、职高生、专科一二批、“3+2”、中外合作办学等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得生源层次不一,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高职院校招生生源层次的多元化,也带来了学生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的多元化,他们无论是在思想道德水平,还是在知识层次、个性修养以及人生阅历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这种情况的出现给高职院校的党员培养工作带来了难题,同一批入党的同学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培养,增加了实际操作的难度。

2.培养时间较短,很难全面考察

“2+1”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在校期间缩短,由原来的三年缩减为两年,使得原本充足的党员培训时间也大大缩减,在学生一年级的时候,院系及党群机关、党组织对这批学生还未能充分认识,很难发展重点培养对象,等到发现的时候,学生已经渡过了一学年,在第二学年的时候,学生面临着毕业和就业的压力,思想较为波动,这个时候去重点培养他们入党,使得他们力不从心,不利于他们党性的成长和发展,也就无法保证党员的质量和水平,而且还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毕业季入党较为容易的错觉。

3.培养期脱离学校掌控

“2+1”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党员在毕业季进入党员考察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期学生基本不在学校,他们已经进入企业开始了实习实训,脱离了学校,步入社会,这一转变使得学生的思想变化剧烈,外界的冲击和诱惑很容易腐蚀他们原本单纯的思想观念,改变原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企业不同于学校,企业招学生实习,为的是廉价的劳动力,在企业,传授学生最多的是工作方法和技术知识,而没有人会专门针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行培养,这也不是企业的义务,而学校的党员培养人也不可能时时处处跟着学生党员,因此无法对学生党员进行及时解惑和培养,阻碍了学生党员党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学校党员的培养工作,不能保证党员的培养质量。

4.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无法发挥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党员的目的是希望他们可以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对身边的同学能够引导,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从而使学校的整体氛围有一个质的提升,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但“2+1”的培养模式的推行,使得学生党员的培养基本处于实习期或者毕业季,学生党员的培养本身就没有完善,更谈不上对其他同学起模范作用了。

二、拓展党员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作用

“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应该考虑各方面因素,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党员培训、培养及考察体系,这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学校入党积极分子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党员素质的高低和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拓展党员的培养模式。

1.把严发展关、教育关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党务工作经验,认为把严发展关和教育关,是保证党员质量的内在要求,如果把关不严,势必会严重影响党务工作。把严发展关首先要把严推荐关,高职院校的推荐工作一般都是辅导员推荐,因此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十分熟悉一线的工作,对被推荐的人要十分的了解,无论是他们的思想、素质还是他们的学习情况等要有全面的掌握;第二步是把严审查关,这一步的实施要建立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党务工作人员要对被推荐的学生的平时表现、学习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对那些政治素质不强,学习成绩不好,平时表现较差,培训考察时间不足一年的都不能发展为党员,这就要求党务工作人员要深入到被推荐人的日常生活圈子中去,如班级、宿舍、学生中间,并和系部的团委、学生处等做好沟通,认真审查被推荐人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培养教育考察时间等方面;第三步要把严公示关,为了增强学生党员工作的透明度,高职院校可以推行“发展学生党员公示制”,加大群众监督力度,以此避免发展党员过程的失察、失误现象。要想把严发展关,就必须做到以上三点。另外,把严教育关必须做到如下两点:第一,加强政治理论培训,要对被推荐人加强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科学精神和基本原理、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学习;第二,要拓展教育途径,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训,可以充分利用党校这一强有力的阵地,加强校、系两级党校建设,深化高校“两课”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2.完善在“2+1”体制下的党员培养模式

“2+1”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在校学习2年,后面一年要在企业进行实习培训,党员的培养体制随之转变为“2+1”模式,即两年学校培养,一年企业培养,企业和学校培养应有机结合起来,不能产生脱节现象,这一模式正好避免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学生在学校两年的学习过程中,院系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名单,对已经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分配两个入党培养人,负责考查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及日常表现等方面的工作,当学生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步入企业开始实习的时候,学校要联系企业,再另外找一名企业培养人,这名培养人必须是企业的党员或者骨干分子,来完成对入党积极分子在企业表现的考察,根据企业的特殊情况,学校可以给予企业培养人适当的报酬。

3.使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体制与中学接轨

高职院校建立与中学接轨的入党分子培养体质,承认高中或中专院校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进入高职院校后,针对这部分入党积极分子要进行继续培养,不能否认,否则会打击入党积极分子的热忱,也会使部分同学有机可乘。因此,高职院校党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学生党员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低年级就开始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和培养,针对在中学时就已经加入共青团的学生,要让其继续保持热忱和激情,自觉向党组织靠拢,这有利于感染其他同学的热情,推动党务工作的开展。

4.加强管理

严把管理关,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首先,要建立健全党员管理制度,如,思想汇报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谈心学习制度、教育培训制度、预备党员转正考核制度等,高职院校党务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这些制度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日常管理,规范学生党员的管理工作,使其更加科学化;其次,严格考核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在理论学习上,按照党委下发的党课、党史博览等党的教材,确定与大学生相关的文章,定期召开生活会进行学习和讨论。行动上,必须把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落到实处,甚至是分配到某一个具体的业务环节。在校园文化中,倡导“一名学生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做法,使他们成为先进的代表。在实习中,推广学生党员佩戴党徽制度,使其能够高标准、严要求完成自己的实习任务,突出和巩固学生党员的位置,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对毕业生党员应开展合格资格审查制度,以此防范不合格党员流向社会。最后,拓宽考察方式和渠道,对学生党员进行全方位的考察,针对学生党员在企业实习时考察困难的问题,党务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考核手段,如QQ、MSN、飞信等方式,对培养对象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总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把握党员发展工作规律,结合“2+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党员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合格的党建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利萍.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创新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9).

[2]廖翠玲.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J].赤子,2009,(12).

[3]付海龙.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4]傅湘华.高职教育二年制改革后学生党员培养模式初探[J].企业家天地,2008,(7).

[5]戚龙琦.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长效教育机制的构建[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2007,(2).

体育院校学生就业模式研究 篇4

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高等院校学生工作人员的身份明确定位为教师以来,其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改进,队伍不断壮大,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相关政策引导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此外,由于艺术类有着不同于其它普通高等院校的特点,其教学方式方法独特、学生个性张扬、理想信念薄弱,这也给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发展提出巨大挑战。

一、我国艺术类院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管理模式多为行政化体制,偏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

新形势下,我国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价值观多元化、理想信念淡薄的问题,因此,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尤为迫切和重要,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应充分发挥其战斗第一线的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工作队伍多为双管体制,使得辅导员成为所有职能部门关于学生事务的具体执行者,造成了“千线一针”的格局。由于工作量大、面广、日常事务过于琐碎,多数辅导员长期处于疲于奔命,工作仅停留在初级的应付层面,不能从发展的角度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学生思政教育方面精力投入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大多数成员处于非专业的起点,后期培训乏力,不利于队伍的长远发展

从当前形势来看,辅导员队伍日趋年轻化,多为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工作经验少。虽然近些年艺术类院校对辅导员的学历要求有所提升,但对其专业要求不高,很多辅导员并非思政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储备薄弱,工作能力和方法有待提高。入职后,辅导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较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较少,专业技能无法有效提升,部分辅导员只能处理表面的事情,学生工作开展地不够细致深入。长此以往,将不利于这支队伍的进步和发展。

3.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未能有效激发队伍潜能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号)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千部的双重身份。”这体现了国家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辅导员若参评教师系列,其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普遍不及专业教师;若参评行政管理系列,其全局意识和掌控能力也不及学校职能部门的专职管理人员。同时,由于艺术类院校辅导员数量缺口较大,人员替补不上,往往一名辅导员要在本岗位上工作许多年,这严重削弱了辅导员的工作激情。在考核方面,由于辅导员岗位职责模糊,使得考核办法流于形式,考核结果未能科学地反映出辅导员工作实绩。在待遇方面,而相对于庞大的工作量而言,辅导员的实际待遇比较低,这些问题都使得辅导员队伍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自身失落感与职业倦怠问题。

二、新形势下艺术类院校学生工作队伍发展模式的建议

1.改革创新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分工模式

就目前形势而言,要提高艺术类院校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战斗力,就需改革这支队伍的双管体制,将辅导员队伍归到学工部统一管理,建立科学明确的分工模式,促进学生工作高效、有序地运行,避免出现在多充领导下的职责泛化。辅导员应该是学工部派驻负责学生工作的专门人员,其工作核心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工作包括心理健康指导、学生活动指导、就业指导、时事政策教育等,而非目前这种奖大部分时间放在行政性的事务性的工作上,忽视了自己的核心工作。

2.提升职业准入,建立长效培训制度,提高队伍专业职业素质

新形势下,艺术类院校辅导员队伍需顺应时代要求,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辅导员录用方面,艺术类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准入水平,尽可能多的选拨一些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高、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入职后,一方面需加强辅导员队伍继续教育学习,夯实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可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老辅导员对刚入职的新人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工作,帮助新人更快融入到辅导员队伍。在培训方面,完善培训进修机制,根据高校实际情况有计划的、有步骤地选送学生工作人员参加与本职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学习培训,及时地进行知识储备和更新,逐步实现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教育部门和?{校要创造条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使他们?岳?视野,拓展思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才干。

3.完善激励机制,形成辅导员内在的价值驱动

为更好地激发辅导员队伍工作热情,学校应不断完善优化激励机制,形成辅导员内在的价值驱动。以是否“以学生为本”、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教育的“整体效能”为检验标准,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坚持领导考核与学生评议、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可以从学生的思想状况、日常管理、组织建设、中心工作、工作创新、竞赛奖励、发表论文、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的结果应作为评优、晋职的重要依据,从而调动整支队伍的活力。

4.适当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艺术修养,拉近师生距离

与高等院校非艺术类专业不同,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普遍具有向师性,于有相同艺术背景的专业教师更为亲近,而艺术类院校辅导员多非艺术类专业,学校可利用工会等组织,通过开设艺术兴趣班,组织辅导员参观大型艺术展等形式,提高自身艺术和审美素质,与艺术类大学生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增进与大学生的亲近性,融入学生,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体育院校学生就业模式研究 篇5

【摘 要】如何做好大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然成为各所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试着对严格管理与人本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努力探寻一种真正能够更能适用大专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

【关键词】 大专生 教育 管理 引导

中国教育自20世纪初进入现代以来,学生德育工作普遍注重“自治”,越来越多的人赞同“兼容、包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敞开校门,办大学”理念。探索一种既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又能符合学校教育功能的管理模式正是本文所要积极阐述的。

我们认为对大专生的教育管理必须把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结合起来,在过程中具体方法上“刚柔相济”p重在“柔性”、注重引导。

把这种方法上升为宏观层面,就是“管为基础,引为主导”。管为基础就是说要严格按照现行规章制度刚性执行,讲求高效便捷,是管理实现各项组织目标的基本手段;引为主导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发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向主观能动性,发挥说理教育柔性优势;对学生初次违纪,要力求教育效果,切勿放弃教育效用、盲目追求效率与过于追求教育效果而放弃管理效率,造成小错频出,引发破窗效应。

那么如何管,怎么引,怎样才能做到管与理相融、以引达导的效果?

一、极端严格与管理误区

有规则就执行规则,除非追求个案教育实效,这是我们严格管理的基本方法;无规则就遵循教育伦理,这是我们追求教育效果常用的教育思维。在刚性规章制度执行时负面效果突出难以胜任满意作用的时候,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引导其自身主动纠正偏差,激发其善良本质,行为习惯优化自觉性,使学校的规章制度最终形成善良风俗。下面我们来对一个严格管理的实证分析:

常州某民办高校采取封闭式严格管理模式取得了预期短期效果引发广泛热议。知道和了解该民办学校办学历史的同志都知道该校的严格管理理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摸着石头过河的。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该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封闭式实际上是宏观上严格管理与微观上封闭式的双层管理结构的模式混同,是一种管理理念误区,简单地说就是层次不清。

这是种管理上短期效应,是宏观和微观双层结构与当时的客观的、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统一,达到了中观巧妙的有机融合统一,确实在一定时期取得了满意效果。但是若是把这种封闭式管理方法与严格管理理念混为一谈,停留在微观层面上高度性概括统一或者把这种方法简单地上升为宏观层面上的办学理念却是值得商榷的,其弊端也就必然日益显现。客观地讲,这种方法在带来组织目标高效实现的同时也大大损伤了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当代教育教学管理的理论普遍接受的是:学生是宏观教育教学的对象,也是微观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和直接承受者;而学校则既是教育教学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宏观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和积极倡导者。因此,我们站在宏观角度制定教育管理制度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微观的客观教育管理的需要、评估其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效果。这就是要切实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宏观与微观的辨证统一,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校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适应性和创造性,达到培养技能服务型人才和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培养基地的目的。

其次,高校是以教育教学为其中心工作,其培养人才功能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循循善诱,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行管理。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却又缺乏独立经济来源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管理和引导是绝对必不可少的,这是教育工作者们的共识。

有争议的是管理与引导这二者是平分秋色还是有主次关系?教无定式,因此,二者平分秋色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是难觅踪迹的。那么它们必然是主次关系了:究竟是以管为主还是以引为主?我们简单人为划分主次是形而上学,容易犯机械主义,必然最终导致唯心主义。而它们在学校这一教育阶段就应该活生生表现为是“管为基础,引为主导”运动调节模式。

事实上,该校的领导层对这种模式及其内涵一直以来也是颇有思考和在积极探索革新的,比方说该校就先后成立各色各类的学生社团等介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中介机构来管理约束学生的不良习惯,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可惜的是止于所当行,没有进一步挖掘针对大专生的管理理念。

二、切准学生心理脉搏与积极引导循循善诱

把握学生心理脉搏,是搞好学生工作的前提。历史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全球化战略的推进,我们似乎一下子进入了信息爆炸的年代,一些非主流、反中心、多元文化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冲击着思想尚未完全定型的当代大学生,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这种影响历来都是双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是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增强,认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关注国内外形势,具有很高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和支持各项改革和发展;自强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增强。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受社会生活环境变迁和家庭文化的制约和影响,青年学生的基本文明素养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享乐,不愿吃苦,戒备心强;精神上,缺乏远大理想与抱负,缺乏精神支柱与坚定的信念;政治意识淡薄,信念缺失,敏感性不高;心理上,受多重价值观和“心理性断乳”人格再构等内在原因以及环境诱发性因素影响,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同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在心理上多数还处于一种“浅灰色区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而产生情绪适应障碍。

针对消极方面,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积极方面的影响,积极加以引导。对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在必要的管理基础之上,更要加以格外的关注。我们应针对不同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背景和不同的个性特点等,采取与之相宜的激励措施和手段,如理想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荣誉激励、情感激励、信任激励、物质激励、评估激励等,使学生在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动力,从而把学校的意志变为自觉行动,更有效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努力把学生工作开展成德育系统工程,在全校范围内动员全体教师学习各项学生管理制度,提升教书育人管理理念。

三、当前形势下大专院校可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在学工处下设法律工作室,负责各项学生管理制度的梳理、宣传、执行监督以及学生违纪处理申诉工作等等。通过学习,提高管理者法律意识等人文素质,准确适用学校现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对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很多刚刚从以前家庭教育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还不很强,这就需要学校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并通过管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设立德育工作室,学校要强化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倡导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在课堂上运用自身的优势进行专业思想、道德品质、唯物主义世界观等教育,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通过管理和引导,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增强学生的凝聚力,特别是要配合地方政府和群众组织,对日益恶化的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整顿,充分发挥学校环境育人的作用。高校学生宿舍、后勤部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影响深远。因此,应当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后勤形象,做到服务育人。

(三)积极扶持社团建设,引导学生自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授权学生社团,自主赋权管理,党团组织进宿舍,构建积极的文化氛围,开展学生会等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等中介机构的管理职能。引导学生自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和自身价值,提高他们调节与控制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⑤。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服务、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感受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功能,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长远和艰辛。

总之,在新形势下,正视社会大环境对学生思想的冲击、当代大专生的基本素质及其思想特征,结合本校客观实际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胆革新,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结合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使之很好地贯彻执行,致力于营造和谐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需要从宏观上坚持“管为基础,引为主导”的模式,要求严格管理、积极引导;微观上发挥基础效用,丰富其内涵,优化其管理结构;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手段,强化引导作用,切实引导广大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主体性,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层次各种各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陶行之《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原载于1910月《新教育》第2卷第2期

[2]邓海宾,谢培豪《“刚柔相济”、重在“柔性”――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广东医学院学报》6月25卷3期《医学教育学研究》.

[3]陈德严《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索之严格管理实证分析》,《文教资料》(7)总第435期,150-152.

[4]陈明《激励机制在高校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7):52-53.

[5]旷勇,宁曼荣.柔性管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7):72-74.

体育院校学生就业模式研究 篇6

实施方案

根据郑州市教育局《中小学生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和我市学校实际,决定于2014年9月起,在局属学校部分点校实施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差异化教学,进一步提高我市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我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发展,促使其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健康状况的各项指标呈良性发展,培养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良好习惯与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二、实施内容

中小学生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

(一)实施对象

新密一高、新密二高、实验高中、市直一初中、市直二初中、实验初中、市直一小、市直二小、市直三小

(二)样本构成

确定原则:各点校的非毕业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采用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质健康干预教育,研究运用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理念,探讨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在我市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中的实施形式和方法,实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提高我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抽样方法:各学校均采用群体抽样方法,各年级以教学班为单位,选取同年级学生构成总体样本。

样本分组:教学班全体学生根据健康诊断、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测试情况,按照体质标准和学生性别,将教学班学生分成6组,即男/女体质优组、男/女体质中等组、男/女体质弱组。(根据实际情况分成3—4组)

三、实施方法

(一)运动处方概念

运动处方概念: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按其健康、体力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确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明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的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

实施步骤:健康诊断—体能测试—确定锻炼目标—选择运动项目—制定运动处方—实施内外锻炼。

运动处方强调以学生自身发展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个性,淡化竞技体育教育,融体育技术、健身锻炼、健康教育为一体,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均衡发展的目的,从而真正实现“人体—运动—人体”。

(二)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是指:运动目的、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监控及调整、注意事项等。

1.运动目的:以学生自身为中心,通过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的意识,达到体育素质教育的目的。目标是提高中小学生健康水平,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最终使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健康状况的各项指标呈良性发展态势。

2.运动类型: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郑州市教育情况、体育课教师教学和能力、及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跑步、跳绳、体操(含健美操、武术操)、球类(篮排球为主,结合各种小球的选修)为主体课程资源,结合素质练习和各种体育游戏,设计Ⅰ型健身(身体素质)系列运动处方和Ⅱ型健身(运动技能及健康教育)系列运动处方,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运动类型概括为如下几种类型:发展心肺功能的运动;发展肌肉力量的运动类型;发展柔韧性的运动类型;发展灵敏性与协调性的运动类型;发展速度的运动类型;发展耐力的运动类型;控制体重的运动类型。

3.运动强度:即运动的激烈程度,由于锻炼者年龄、体质存在差异,所承担的运动负荷也有所不同。运动强度指标用最高心率确定运动强度:其公式为:目标心率=〔(220-年龄-安静心跳率)×75%〕+安静心率。在进行各种方式的训练时,运动强度每周增加不可超过5~10%。

4.运动持续时间:即连续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强度低则持续时间较长,强度大则持续时间较短。当强度在50%~80%最大摄氧量时,持续时间在15~45min,对心肺功能和耐力有增进效果。在进行各种方式的训练时,运动时间每周增加不可超过5~10%。

5.运动频率:一周至少应有3天的有氧运动训练,锻炼间隔不宜超过3天。有氧耐力为主的锻炼,每周3~4次。力量型的锻炼一般为每日或隔日1次。伸展运动坚持每天练习。

6.运动处方的监控及调整: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中,设立运动自我观察指标及出现异常时停止运动的诊断标准,使用自我感觉量表(RPE)与心率结合的方法评价运动量,运动后,通过RPE可以对运动量的适宜度做出初步判断。运动量适宜的标志为:一般是锻炼后全身微微出汗,肌肉稍微酸痛,有疲劳感,但感到舒服愉快,情绪高涨。运动后食欲和睡眠良好,次日精力充沛,疲劳感消除,有继续锻炼的欲望。运动量过大的表现:锻炼后大汗淋漓,头晕眼花,气喘胸闷,感觉很疲惫,脉搏在运动后20min还未恢复。食欲减退,睡眠不佳,次日周身无力,肌肉酸软,无锻炼欲望。

此外,应重视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年龄、体型及其他不同条件的学生应实施不同的运动处方。注意配合运动项目及运动量,给予必要的有关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补充。

7.注意事项:(简答)(1)明确指出禁忌的运动项目

运动禁忌症:严重的心脏病(如心力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不稳定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严重的心瓣膜病等);严重的高血压;严重的呼吸系统、代谢系统、肝肾疾病、贫血等;急性炎症、传染病等;下肢功能障碍、骨关节病等。

(2)运动中自我观察和应停止运动的指标

停止运动的中止指标。在运动中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中止运动。运动负荷增加,而收缩压降低;运动负荷增加,而心率不增加或下降;出现胸痛、心绞痛等;出现运动诱发的心律失常;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冷汗、呼吸急促、下肢无力、动作不协调等。(3)重视准备与整理活动

(三)运动处方教学方法

将体育与健康教学与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相结合。通过体育课使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发展运动能力;通过让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中巩固技能、提高素质。在实际操作中,按照不同处方的教学目的以及知识、技能的难易程度,将不同内容的体育课程资源按比例分配到体育课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中。

1.实施前,集中4~6周时间对试点学校学生进行健康诊断、素质测定(见附件2、3)。

健康诊断:市直属学校由郑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站组织协作组校医完成,各县(市、区)学生健康体检由各县(市、区)组织安排。

素质测定项目及内容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表》,素质测试由本校体育教研组测定。根据健康诊断和形态、机能、素质指标的测试情况,按照体质标准和学生性别分组,体育教师按不同组别、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质状况安排每一锻炼单元练习的强度。

2.实施中,各教学班实施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每天运动1小时、每月1~2次健康教育讲座的进度进行教学,并安排因地制宜的体育教学活动。在教育干预过程中,把课程分为3个阶段,每阶段10~16周,其中穿插理论和知识介绍的室内课2次,开展全校范围的健康讲座2次。理论课教案应制成PowerPoint、Flash或Action课件的形式,以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新颖性。

3.探索性、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开展课外体育锻炼调查和健康传播。通过让学生开展小范围社会调查、健康知识技能传播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内化程度。

4.与相关学科教师开展横向的综合教育。开展学科联合教育,以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对试点学生进行多角度综合教育。主要包括与班主任配合,组织以体育与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开展校际《体育与健康》 作文竞赛和学生漫画展;与生物教师一起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在校报上设立“体质与健康论坛”,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和方法等。

5.整个教学模式自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底,教学结束后,利用两周时间集中对学生形态、素质指标进行综合测评。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我市中小学生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和管理,决定成立新密市中小学生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钱晓红委员担任,副组长由李银锋科长、任宗杰主任担任,成员由刘合德、袁继勇、赵锦组成,负责领导全市中小学生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工作。

各点校要认真按照新密市运动处方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各点校由主管校长、教务主任、体育教研组长、班主任及有关体育卫生人员组成中小学生运动处方实施小组,负责本校中小学生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工作。

(二)奖励措施

1.在各试点校遴选推荐基础上,向郑州市教育局推荐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示范学校。对获得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示范校的学校,郑州市有关部门给予适当的扶助和奖励。

2.举办运动处方体育教学评比和总结活动,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3.举办运动处方体育教学试点学校观摩课、优秀论文评比活动。

(三)主要工作安排

1.2014年8月-9月,各试点校组织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体质测试,制定实施方案。

2.2014年10月-2015年6月,实施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各试点校定期进行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教研活动,组织校内开展学习交流。市教育局要组织试点学校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现场观摩活动(运动处方书写格式及教学案例参照附件3、4)。

3.2015年3-6月,试点校对学生进行身体机能、素质测评、汇总、总结;市教育局对运动处方体育教学进行总结、表彰。4.撰写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论文。附件: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表

2.河南省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表

3.健身运动处方的书写格式

体育院校学生就业模式研究 篇7

一、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可行性因素

(一)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外部动力分析

1. 经济因素。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中小企业无论是在推动新兴产业的崛起、社会经济的发展, 还是在就业机会的增加等方面, 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小企业作用的提升, 创业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职生作为社会阶层中有活力、有思想、有热情的群体, 也应当是创业的有生力量。

2. 政策因素。

我国经济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 实力已经得到了极大增强, 旧有的增长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今的经济发展, 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必须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鼓励大学生科技创业成为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除此之外, 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 在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这些政策法规让大学生感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力度, 从而更加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3. 科技因素。

经过多年的努力, 产学研紧密结合联动发展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强, 科技创新的环境逐步好转, 为科技创业提供了温床。大学生是科技创业的生力军, 科技创业的兴起必然会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路径, 而作为实践性、技术性最强的高职生更是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力助推器。

4. 社会因素。

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从2003年开始, 我国高校扩招后, 毕业生人数开始逐年递增, 增幅很大, 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 高职毕业生更是面临巨大压力。高职毕业生的实际签约率逐年下降, 特别在校期间与用人单位签约的毕业生的比例逐年下降, 并且下降幅度很大, 高职生毕业即失业, 很多高职生都在积极思考自主创业的可行性。可见, 社会就业压力大也是高职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高职生创业的内生动力

当下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当代的高职生是最张扬、最具有个性和富有冒险精神的一代人, 他们有宽广的信息来源、高昂的激情和清晰而独到的思路。在这个信息传递如此迅速和便捷的社会, 高职生比前辈们更加见多识广, 也更有社会实践的经验。他们对创业需要的感知越来越强烈和清晰, 渴望自己创业, 希望通过自主创业体现自己的价值, 创造财富。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张朝阳、陈欧等人的成功神话, 深深地印刻在了高职生的脑海中, 也深深地激励了当代的青年人。2000年以后的高职生创业的目的是实现自我价值, 创造更多的财富。对愿望的感知和对创业可行性的感知更有利于他们走上创业的道路。

由此可见, 创业的产生是一系列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而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各种外部有利条件都为自身的自主创业提供了动力。大学生创业正逐步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和社会潮流, 而高职生自主创业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

目前, 我国培养高职生创业能力主要依靠创业教育。为适应社会需求,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开展了创业教育。但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教育目前还不够完善, 很多院校没有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课程设置, 专业师资力量等方面还不足, 创业教育不够系统和深入, 仅停留在创业讲座、创业竞赛、创业指导等活动上。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对策

创业教育是目前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也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途径。它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教育和教学改革, 同时应符合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因此,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实施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系统完善地实施创业教育就成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作为社会培养职业型人才的高职院校, 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 尽快实现创业教育管理的系统化, 完善服务指导机构, 密切结合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 培养更多的创业和创新型人才。

(一)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

1. 发挥职业优势。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 强调操作技能的训练, 开设的专业注重技能性, 而且职业指向非常明确。因此, 为使所培养的人才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 要继续重视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 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实用性、技能性, 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此外, 要注重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及建立专门实习基地, 紧贴市场人才需要, 增强校企合作, 实现与市场、企业的统一, 使高职毕业生具备创业的基本技能。

2. 发挥学生心理优势。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好。高职学生大多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成绩不够好, 基础知识薄弱, 一般经常受批评、受挫折。因此, 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抗挫能力, 大多能够承受挫折。创业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工作, 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但在基础教育阶段经常受挫, 养成了百折不挠的精神, 他们大多心思活络、乐观。因此, 高职学生的优良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业心态。

(二) 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

1. 建立合理创业教育课程。

(1) 创业研究方面。

我国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必须有系统的完整的创业研究理论支撑。研究是教学的基础, 研究可以促进教学, 教学又可以拉动研究, 因此, 必须大力加强创业研究。近几年, 我国创业研究蓬勃发展, 在开展课题研究、出版研究成果、引进国外先进创业教育理念等方面发展迅猛。一些高校中在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 对创业教育和创业问题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 我国对创业问题的研究还刚刚起步, 在创业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方面, 以及创业学者培养方面都比较落后, 特别是高职院校创业研究还有待加强。

(2) 课程设置方面。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应紧贴市场人才需求, 要与市场、企业步调一致。将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 实现由专业教育、知识性教育向创造力教育的转变, 加强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综合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和技能, 又具有经营管理才能, 具有较高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在专业教育方面, 高职学生应利用两年时间进行专业学习, 一年时间加强创业教育培养, 在做好理论教育的同时, 一定要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科优势, 设置不同专业。拓展专业衍生课程, 如美术专业, 可衍生出手绘油画、沙画、美甲、绳编手工、现代扎花、布艺手工, 等等。除此之外, 还应设置企业管理和法律 (特别是经济法) 专业课程, 用以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质。

(3) 创业交流方面。

邀请成功的企业家和有关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或举办创业论坛。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能同企业家、专家、成功的个体经营者, 以及创业中介机构等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接触, 从他们的经历和经验中得到启示和帮助, 不断积累创新意识和创业经验。

成立创业实践小组或创业实践社团, 为创业教育搭建实践活动平台。通过创业实践小组和社团, 进行市场调查、商业实践和管理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明确考核任务和考核要求, 使学生增强市场意识, 提高沟通合作能力, 获得企业管理经验, 储备创业知识和能力。还可以建立创业者俱乐部, 为已经创业的和即将创业的学生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学生可以在俱乐部里学习、积累和检验创业知识, 还可以获得其他成功人士的指导和帮助。

举办创业竞赛。让高职生进行创业模拟练习, 可实现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的充分结合。学生通过参加创业竞赛, 得到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增长见识, 同时培养高职生的创业意识, 激发创业学习的内驱力, 提高创业素质, 积累创业知识,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各种形式的创业竞赛活动在为学生提供实战演练平台的同时, 也有利于营造一种开拓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从而推动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2. 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是一门跨越性大、综合性强的学科, 同时又是一门实践型学科, 因此它对创业教育的师资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全面的、深厚的基础知识, 还要求教师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因此, 高职院校教师要积极参与“双师型”教师培训, 参加创业师资培训、企业顶岗实践、企业咨询、与企业家交流、企业调研访问等活动, 丰富教师的企业创业管理经验。还要凝聚一些地方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 通过聘任讲座教授和兼职讲师等形式, 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创业教师队伍。在公共基础课或第二课堂引入相关创业类的课程, 组织教师整理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系列或模块化教材和讲义。

总之, 培养高职生创业能力主要依靠创业教育, 我国的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发展趋势很好, 发展速度也很迅速。创业教育是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型课题, 它的跨越性大、综合性强, 还特别注重实践。因此大力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积极探索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教育模式, 是我们的职责。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小企业的作用明显增强, 有思想、有活力、有热情的大学生成了创建小企业的新生力量。因此, 选择适合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 造就一批较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 对促进经济发展极其重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陈秀珍.试论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其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10 (5下) :79-80.

[2]史锋.高职院校自主创业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3) :70-71.

[3]李家华, 黄天贵.高职学生职业与创业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体育院校学生就业模式研究 篇8

摘要: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而专业社团为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本文分析了专业社团的作用和意义,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中同类社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所在院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性社团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在庞大的高校队伍中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以及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需要,在高职院校中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目前,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人数和类别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社团的组织样式和活动方式也各具特色。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的重要性。于是,高校中的各类学术研究协会、科技协会和科技创业团队正在广泛兴起。以我们学院为例,截止到2009年1月,在册的专业性社团共8个,基本涵盖了我院主要的专业。

一、高职院校专业性社团存在的问题

1.会员比例不合理。

社团会员以低年级学生居多,参与社团的热情与其年级和成熟程度成反比,由于社团活动缺乏吸引力,在不少学生的头脑中已形成“大一进 ,大二出”的观念。

2.管理松散。

我院目前专业性社团数量不少,成员也很多,但是有些社团的成立和活动开展都没有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审批和报告,使得相关指导老师无法掌握和了解其活动,存在严重的空档和失控现象。同时,有些社团内部管理混乱,存在章程落实不力的问题。正是由于管理不严,组织结构和开展活动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3.社团定位不明确。

社团干部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在开展活动时很难正确处理社团活动和专业学习的关系,培训的内容根据干部的个人喜好来确定,但学生毕竟缺乏理论基础,而且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需求不同,因此开展活动或培训缺乏针对性。

二、搞好高职院校专业性社团的作用和意义

1.理论意义: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学生社团的建设也要围绕这个目标,尤其是专业性社团。其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对教学活动而言,专业性社团是对教学有益的补充、延伸或扩展;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个人能力的平台。

(2)有利于营造热烈的学术氛围,打造良好学风。

(3)专业社团活动可以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内涵,拓宽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是高职院校围绕职业教育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提高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研究学生专业性社团建设的模式,让专业性社团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2.实践意义:在现阶段的办学背景及大多数院校的实际办学条件下,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探索创新,在学生工作中构建一个能吻合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社团建设模式,对提高学院的竞争力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三、主要工作思路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主要以所在系部开设的电子协会为切入点进行了改革研究:

1.了解协会成员的构成,了解协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及专业学习情况。

在同一协会中,不同年级的成员,知识构成不同,专业基础不一,因此,开展活动和培训在“瞻前”的同时也要“顾后”。我们会根据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了解协会学生的专业学习课程,并调查了解学生目前的专业技能水平,为日后开展活动打下基础。

2.专业协会的建立与学生所学专业技能的结合。

专业协会的功能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开展协会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将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实际应用,这种技能是对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

3.协会的活动形式与组织模式。

专业性协会的组织之所以比较松散,除了干部素质、指导老师的重视程度等主观原因外,客观条件如活动场所、制度落实等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我系为了给电子协会的成员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和活动的场所,在系部经费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多余的教室,专门开辟了一个“电子创新实验室”。

协会活动的形式除了培训和比赛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讲座。在“请进来”的同时大胆地“走出去”,多参加不同级别的比赛,以赛代练,让协会的成员有事可做。除上述做法外,我们还可以多和校外类似的社团交流,吸取有益的经验。

协会的基本组织架构建立起来了,指导老师再通过活动的申请与审批来加强对协会的监控,同时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目前我系的三个协会都有自己的实验室管理、实验器材管理和协会成员出勤管理等相关制度。

4.编写基于电子协会的培训讲义及进展方案。

大一的培训内容着重基础,大二的培训内容着重应用,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引入项目式的活动方式,这也是我们工作的创新点所在。根据学生现有水平,结合学生意愿,编写电子协会的培训讲义,但在编写过程中不能喧宾夺主,要对学生的专业学习真正起到有益补充的作用。

以电子协会为例,电子专业一年级上学期是公共课的学习(主要是公共英语、数学及计算机基础),下学期是专业基础(模电及数电),因此,初步的构思是大一学生着重技能基础培训,包括认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常用仪表的使用,焊接的技巧等。

由于大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我们就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初步考虑引入项目式的活动方式,譬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直流稳压电源”“振荡器”等制作。另外,一些常用小家电的维修也可以列入培训讲义的编写范围。

5.培养协会成员的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锻炼和培养共青团干部,使社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

干部队伍的建设,是开展好社团工作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将社团干部作为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其纳入学生工作的范围,对其进行选拔、培养、考核、管理,让思想过硬、作风正派、素质全面、有社会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的学生担任社团负责人,在做事的同时学会做人。

6.使协会产生品牌效应。

会员通过协会活动、协会的管理制度等每个细节的熏陶来培养创新意识,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协作,协会成员在学会做事的同时也应该学会做人,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实践活动中,在校内外产生品牌效

应。

四、目前的工作成效

1.2008年6月至12月,我们以电子协会为试点,调查学会成员的背景,根据协会运作情况,进一步完善电子协会各方面的工作,根据上述工作思路,对电子协会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方案。

2.2008年9月,完成调研工作,并对专业性协会的运作模式进行研究,完成编写适合大一电子类专业学生的培训讲义。

3.笔者所在系部对学生专业社团比较重视,在2004年就下拨经费专门开放了“电子创新实验室”,这在我院的专业社团中尚属首例。该实验室对全院学生开放,平常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包括实验设备、进出管理等),电子协会的学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来开展活动,目前运作良好。

4.目前三个社团成员已经成为我系参加专业比赛的主力军,他们从2005年开始参加大小比赛已超过80多人次,获得省级以上的奖励达30多人次,真正成为了学生专业学习中的标兵。

五、结语

学生专业性社团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 每个学校具体到每个系部都应该有自己的工作思路。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工作既有大学生社团工作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点。高职院校专业性社团,在把握社团工作的一般规律的同时,应从高职院校的特点、专业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出发,探索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作者系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助教、思想政治辅导员)

参考文献:

[1]刘莉莉.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J].辽宁师专学报,2005(5):59-60.

[2]卢毅.组建专业性学生社团 打造实践教学新平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增刊,85-95.

[3]梅重,高斯学.对高职高专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 湖北职业学院学报,2004(2):25-27.

[4]郭文.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模式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66-67.

上一篇:家乡的赛龙舟的作文下一篇:福州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