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贷款证明

2024-10-26

农信社贷款证明(精选9篇)

农信社贷款证明 篇1

附件1:

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证明

编号:

同学为我校 学院 专业 级学生(学号 ;身份证号码),学制

年,生源地详细地址为()。该同学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学习努力,学业成绩合格。经审查,符合安徽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格,请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办理。我校学费收缴账户(户名:安徽理工大学,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淮南市分行洞山支行,账号:***24950996)。

该借款学生在我校每学年学费为(4290)元,住宿费为

(1000)元。

我校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安徽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工作,联系人:徐关怀、许胜利,联系电话: 0554-6631583。

特此证明。

辅导员签字:(学校公章或学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公章)学院(公章)年 月 日

注:此证明一式二份,一份由借款人持有前往行社办理手续;一份由学校留存备查。

农信社贷款证明 篇2

像王利昆这样获得云南农村信用社农村房屋抵押贷款的农户, 至今年9月末, 全省已有42048户。作为主办该项业务的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房屋抵押贷款余额已达53.58亿元;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4643户 (其中4614户为农户贷款, 29户为农企贷款) , 贷款余额为4.65亿元。

敢为人先大胆试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 集少、边、山、穷为一体。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 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 云南省有73个, 占全国国家级贫困县总数的近八分之一。尤其贫困地区涉及乌蒙山、石漠化、滇西边境和藏区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非连片特困地区的富源县、东川区, 贫困县 (市) 区数共有93个, 数量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长期以来, 由于广大农民没有符合金融机构贷款条件的抵押物, 金融机构有款放不出, 形成了农民贷款难问题。而农民的两大“资产”——房屋和土地长期沉睡, 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和发展生产。

为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 推动农村金融发展, 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党委十分重视, 领导分头带队下基层调研, 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 在政府尚未出台明确的“两权”抵押贷款操作细则的情况下, 他们通过广泛的调查了解, 根据人行昆明中心支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指导意见》精神, 结合信用社实际, 敢为人先, 率先对“两权”抵押贷款进行了有益尝试。于2010年正式出台了《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农村房屋抵押贷款管理办法 (修订) 》, 2014年又制定实施了《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 (试行) 》。并在试点基础上积极拓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业务, 努力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为云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房抵押贷款业务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忆及当初开展这项工作时的情况,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理事长万仁礼记忆犹新, 如数家珍。他说, 当时阻力大、疑虑多, 但社领导班子认识统一:“两权”抵押贷款业务, 能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 这既是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破解农民贷款难的一大重要举措, 更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完备土地财产权的重大突破, 对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项业务的开办, 也为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自身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并用这样的认识统一全社员工的思想, 才不断激励员工大胆创新, 使“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在全省由点到面很快推开。

因地制宜办法多

时至今日, 政府尚未出台明确的“两权”抵押贷款操作细则, 加上云南各个州市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在制定“两权”抵押《办法》的基础上, 要求各州 (市) 、县机构根据自身实际和各地情况出台《实施细则》, 严格按照“依法有序、自主自愿、稳妥推进、风险掌控”的原则, 审慎、稳妥推进“两权”工作, 决不搞瞎指挥、一刀切。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信贷部具体经办此项工作的彭立新告诉记者, 全省信用社开展“两权”抵押贷款的模式主要有二种:

一是直接抵押贷款模式。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不转移土地占有和农业用途的前提下, 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地上附着物作为抵押物或将农村房屋所有权直接抵押向农村信用社申请贷款。贷款程序是, 由县级或乡镇成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 经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对相关抵押物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 再由信用社进行信贷资格调查, 最后由相关权力部门进行抵押融资登记, 取得相应的权利证书后签订合同, 办理贷款发放、支付手续。这种模式周期短, 操作简易, 在县一级及以下机构就基本能完成所有抵押贷款办理手续。

二是“两权”抵押加其他担保。客户提供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农村房屋进行抵押时, 若抵押物价值无法完全覆盖贷款风险时, 信用社会要求客户提供如保证、抵押、质押等方式作为该笔融资担保方式的补充, 由此来解决“两权”抵押不足的问题。此模式手续较“两权”直接抵押的方式繁琐, 但是能够有效解决客户抵押物不足的问题, 为客户提供更高额度的授信。

云南各县联社 (农合行) 根据省信社要求, 大胆探索, 出台了不少具体又各具特色的实施办法。

10月13日一早, 冒着蒙蒙细雨, 在当地人行和信用社人员陪同下, 记者驱车100多公里山路, 从昆明来到坐落在曲靖市马龙县月望乡小海子村的龙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销售部经理钱朝葵听说记者来采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情况, 急忙从文件柜中找出一份《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复印件递给记者, 说原文件已在信用社抵押贷款。他向记者介绍:龙腾科技开发公司成立于2011年9月, 是马龙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们通过转让和出租等方式, 从上千户农民手中经流转取得经营权的土地约4500亩, 使用年限30~50年, 并一次性付清了租金和转让费。去年1月24日, 马龙县人民政府向他们颁发了全县第一本《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 拿着这本证书, 他们向农村信用社申请抵押贷款。

马龙县信用社主任助理周顶亮告诉记者, 龙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之前利用自有资金, 已经种植各种蔬菜、水果等, 并建成现代化猪舍6幢。针对企业投资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融资困难等情况, 马龙县联社全力破解新型经营主体融资瓶颈, 创新发展涉农企业融资渠道, 向龙腾科技发放全市首笔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 该笔贷款也是全省首笔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

钱朝葵带着记者来到了公司的大型冷库参观, 只见公司员工正在向停在院内的集装箱车上搬运保鲜盒。钱朝葵告诉记者, 这个冷库就是用信用社贷款建成的, 投资2900万元, 今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现在他们每天要发往省外3~4个车皮的蔬菜, 今天装车的蔬菜主要是土豆和油麦菜, 将发往广州、南宁和迪拜。接着钱朝葵又带着记者来到公司种植基地, 他指着一望无际的水果、蔬菜说, 信用社给他们的贷款, 除了建冷库外, 还投在种植、养殖业上, 如今公司栽种的水果达18种、蔬菜62种。除此之外, 还建成现代化猪舍6幢, 每年生猪出栏3万头, 产值可达6000多万元, 并解决了附近乡镇数百名农民的就业问题。

钱朝葵说, 在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下, 公司很有信心, 将通过5年时间, 项目总投资15亿元, 建成云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场、绿色环保生态的现代化种植示范园、高科技的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及都市农庄。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 形成利税3.2亿元, 带动就业3000余人, 带动周边农户1.3万户, 实现“种-养-加-销-餐”为一体的农业循环产业链。

目前, 曲靖市农信社已向11户涉农企业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7730万元, 未出现不良贷款。

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农信社发放“两权”贷款时, 做到“三坚持”:一是坚持“先简后繁”原则, 围绕农村金融服务市场需求, 重点拓展农房、林权抵押贷款市场, 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二是坚持分类指导原则, 根据红河州各个县市农村产权要素建设现状与分布实际, 做到统筹整体、兼顾各方, 区别对待、各有侧重。三是坚持“差异发展、错位经营”, 围绕市场需求, 紧贴贷款主体, 结合大农村、大山区特点, “两权”抵押贷款资金突出支持现代化农村小微企业、产业化的农业企业、规模化的种养殖业能手、专业化的运输运销及加工大户以及农村耕田收割专业大户等方面。通过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各有重点地开展此项业务, 实现全州“两权”抵押贷款市场整体平衡向前发展。

2011年, 经红河州开远市农村信用社、金土地粮食专业合作社和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三方协作, 金土地合作社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证》, 并以所流转的653亩承包土地经营权作质押, 向开远市农村信用社借款500万元, 成为全省第一笔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目前开远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向该合作社发放贷款1, 330万元, 支持其投资整理土地、建盖大棚, 扩大生产规模。

2011年, 开远羊街乡老燕子村56户农户以新建成的房屋作抵押, 向开远市联社贷款370万元, 用于平整土地、连片种植优质水稻, 使得土地产出率迅速提高, 农民收入成倍增加, 进而该村被评为“全国文明先进村”。

红河“美丽家园”建设是全省重点项目之一, 红河州农村信用社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通过农村房屋抵押贷款业务, 保障“美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资金及服务需求。红河“美丽家园”建设自2013年6月开展以来, 至2015年8月末, 全州农村信用累计发放农村房屋抵押贷款11, 735笔, 金额66, 745万元, 余额238, 423万元, 着力改善了民生, 实现了“以房惠民、以房带产、以房聚财、以房扩需、以房促变”的目的。目前红河州农村信用社13家县联社已全面开办农村房屋抵押贷款业务。

大理州部分县联社还推出了“安居贷”贴息贷款、小额农户建房贷款。该州弥渡县弥城镇中和街的朱玉芬一家, 原来居住的房子已有上百年历史,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住在老宅里的朱玉芬越来越觉得闹心——老房子年代久了, 门口不断填高的路面, 使老房子显得越来越矮, 特别近几年来, 屋顶漏雨越来越严重, 翻修力不从心。朱玉芬早就想重新建盖, 苦于没有资金一直没有动工, 现在碰上这么好的政策, 她向弥渡县弥城信用社提出了贷款申请, 短短几天时间就得到了30万元的“安居贷”贴息贷款。朱玉芬说:“我家基础打起来正是需要钱的时候, 信用社贷款就到位了, 帮助我们解决了资金紧张的问题。”

2014年, 昭通大关县被列为云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人行昭通中支坚持市场化运作和政府提供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政府与金融单位加强联动, 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稳步推进试点。7月初, 在大关县举行了昭通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首发仪式, 共有19户农户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总计102万元。

据大关县信用社负责人介绍, 为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 他们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制定了《大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 初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 人民银行和政府各主要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方案》明确了2014年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金额超过400万元, 参与农户超过100户。从2015年1月起, 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具体流程和运作机制, 逐步在全市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大关县人民政府在试点准备、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总结评估等各阶段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 由县人民政府定期跟踪工作推进情况, 为试点工作制定了有效的责任制保障。

突破瓶颈待努力

采访中,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理事长万仁礼对搞好“两权”工作信心十足, 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头脑清醒。他介绍说, “两权”抵押贷款通过近5年时间的正式运行, 业务迅速发展, 在解决农户、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法律明确支持。目前如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问题, 立法没有明确表态。二是缺少基础登记制度。三是债权实现困难。四是农户信用意识淡薄, 政府无风险补充机制, 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五是专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评估机构和人才缺乏, 导致价值评估难。

农信社贷款证明 篇3

(一)从借款人方面看,一是受当时社会氛围影响,贷款人诚信度普遍不高,有意拖欠、赖账、逃废债务现象较多;二是我省中小企业普遍实力不强、资产负债率较高、授信评级低;三是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经营财务资料不真实、不健全,运作不规范;四是我省经济比较落后,金融市场不发达,相关抵押担保落实、变现困难,信用社处理不良贷款损失较大。

(二)从信用社方面看,一是选择录用人员竞争机制未有效形成,许多信贷人员通过各种关系进入信用社,素质不高,自身业务能力不强,难以区分借款真与伪、虚与实、强与弱、红与黑,经常发生被骗取贷款等恶性案件,有些信贷人员贷款审查心中无底、惧贷、惜贷、风险防范意识过于突出;二是信用社受贷款责任制的压力大;三是信息不对称,尤其是有些借款户财务状况透明度低,导致信用社慎贷。

(三)由于农业属弱势产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产品结构单一,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因素影响大,基础薄弱,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投入,经不起自然灾害的冲击。加之农户分散、农民收入水平低,家庭户均积累财产较少,抵押物不足,贷款偿还能力较弱。制约了农村信贷的增长,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更快发展。

(四)长期以来,由于金融机构属于中央企业,地方政府对其经营发展重视不够,农信社对社会上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打击,得不到地方党政、司法部门的强力支持,甚至有些党政干部还利用手中权力恶意逃废债务,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可以剥离,国家通过财政注资予以核销,这使农信社客户产生了一定“攀比心理”,还贷消极,能赖就赖,给农村信用社经营信用环境造成一定冲击。

(五)过去由于政府行政干预,向当时的集体经济组织发放了一定数量贷款,由于组织解散、改制,形成了一部分不良资产。在农行代管时期,农行领导干部职工在信用社自借、担保、引荐的部分贷款至今无法收回。与农行脱离代管关系时,部分农行有意识将部分不良贷款转嫁下甩给信用社,如原生产队贷款化解到户、当地政府与农行研究确定贷款户委托信用社发放的扶贫贷款、城市信用社改制并入信用社带入部分不良贷款,至今无法收回。

二、 解决“贷款难、难贷款”、促进信贷增长的对策

(一)信用社要在做好支农工作的前提下,增进与有关部门和贷款户的沟通,和谐共赢,共创“诚信经济”。自觉配合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慎重考察项目可行性和预计效益,科学评估贷款风险,抓住商机,争取实现信用社与贷款人“双赢”,建立信任,形成良性循环。

(二)创造相对宽松的贷款环境,降低贷款门槛,简化手续,对信誉好、发展前景广阔的企业和单位,可以发放信用贷款,或者由大企业给小企业以固定资产进行担保。

(三)进一步研究贷款市场,细分客户,分类定位,巩固长期客户群。加强金融创新,从农村、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开发新产品,继续探索贷款营销模式,解决农户对贷款需求较高但清偿能力较低的矛盾,扩大农村信贷市场占有率,满足农户需要。

(四)正确理好贷款营销和风险防范的关系,不要时“左”时“右”,影响正常客户关系。重点检查各基层社贯彻落实制度是否到位,内控制度是否真正完善,要教育员工正确认识贷款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要通过提高业务素质、完善制度建设来防范控制风险。与正常客户应保持稳定业务交往关系,不能忽紧忽松。应注意经常走访客户,关注重点客户贷款使用和还款能力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

(五)建议国家对信用社支持“三农”信贷予以优惠政策扶持及利息补贴,以形成与其他金融机构平等竞争的环境。并借鉴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处理政策,对与原农行脱离代管关系移交遗留问题贷款和国家宏观政策、地方产业政策调整影响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处理,降低不良资产比率,减轻农信社历史负担,提高金融市场竞争力。

(六)各信用社管理人员要在压缩不良贷款存量上多想“点子”,在防止新增不良贷款方面下工夫。 不仅要注重改良信贷管理体制和内控制度建设,而且要加强同行政、司法部门协作,合力打击逃废债务行为。多法并举,稳步推进,化解农信社不良资产,并最终消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源。

(七)客观上培养良好的信用环境,主观上加强职工素质建设。抓紧建立企业个人信用系统,实现计算机联网查询贷款人经济状况、信用记录,把好贷前审查关,将风险降至最低。对信用优良客户与不良客户区别对待,形成讲诚信受益优惠、不讲诚信受损的利益导向。提高上岗业务资格要求,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加强职工业务培训,打造优秀经营团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不良贷款是农信社的 篇4

一、千元以下贷款,包责到人销户收

过去,千元以下贷款由于金额小,清收成本高,员工不愿花功夫。去年初,全县共有小额借据12,129笔,金额970万元,平均每笔不到800元。我们采取“分层包户、责任到人、台账监管、专项考核、销户结零”的措施,从小处着眼,逐笔销户清收。我们制定了“12345”的销户目标,联社班子成员人平销户10户,部室经理20户,信用社主任30户,副主任40户,信贷员50户,人人都有销户任务,领导干部侧重“钉子户”和“赖账户”。凡有清收销户任务的,按每笔预提绩效工资50元实行挂钩考核,风险部建立台账,每月通报。农行退休职工蔡某在行社脱钩前,先后在6个信用社贷款17笔,共计16,428元,去年安排联社副主任傅啸铎的清收。傅啸铎是蔡某任营业所主任时招进信用社的,他初次上门催收时,蔡自恃有恩于他,倚老卖老,根本没有还款的意思。但傅啸铎毫不气馁,一次又一次上门,帮他想法子。“精诚所至”,老蔡终于放下架子,拄着拐杖找儿女们想办法凑钱,一次性还清了贷款本息。贷户文某1983年在信用社贷款422元购买桑树苗,由于当年干旱,树苗成活率低,23年来一直以此为借口拒不还款。去年,这笔贷款落实给包村信贷员郑在选清收,并签订销户责任书,老郑一次次上门催收,使文某筹措资金偿还了贷款。由于责任落实,领导带头,职工紧追,全县共收回千元以下不良贷款11,526笔,金额923万元,其中,副主任以上干部销户2241户,金额310万元。

二、一般逾期贷款,评级授信激励收

去年,我县开展了创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的活动,我们把握这一时机,深化创建内涵,把清收农户的一般逾期贷款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开展农户信用等级评定,逐村召开村民大会,对信用农户颁证授信,上台戴红花,对拖欠贷款的级外户,在村组张榜公布,让讲信用的农户觉得光荣,不讲信用的农户觉得脸上无光,促进欠贷户筹资偿贷。贷户付某欠信用社贷款1.5万元,去年初被信用社评为级外户,原定于去年“五一”为儿子订婚,4月中旬,女方突然变卦,起初付某不知是何原因,后来得知女方嫌付家不是信用户,付某思前想后,很快拿出为儿子订婚的钱,到信用社还清了贷款本息,信用社也重新为付某评定了信用等级,挽回了这桩婚事。2006年,全县5700个级外户升级为信用户,7250个二级、三级信用户升为一级信用户,累计收回农户一般逾期贷款1710万元。

三、边远山区贷款,建立网络包干收

撤销信用站后,对一些边远山区的贷款清收,由于信息不畅,上门收贷经常扑空,明显感到“腿短”。为了及时掌握农户信息,节约收贷成本,去年我们实行“五个一”的措施,每个村派一名包村信贷员,向每个村干部发一张联系卡,逐家逐户送一张“服务名片”,按组设置一个服务箱,人人有一本“服务日志”,形成了一张严密的信息网。哪家牲猪要出栏,哪家余粮要变现,哪家寄回打工钱,信贷人员都能及时知道,及时上门清收。雷店镇天坪村离信用社十多公里,该村杨某欠信用社贷款2100元,逾期17年本息未还,信用社认定为呆账。去年7月份,远在台湾的侄儿回来寻亲,给了他一笔钱。该村村主任将这一信息反馈给信用社,信贷员及时前往收回了贷款本息。

四、贫困农户贷款,“放水养鱼”治本收

英山县是一个贫困县,还有一部分农户处在贫困线以下,甚至有的家徒四壁,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对于这类农户的贷款,过去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清收,但收效甚微。2006年我们改变策略,不单纯为收贷而收贷,而是送科技,送信息,送启动资金,帮贷户发家致富。信贷员每到贷户家中,总要先谈谈生产经营的话题,传递科技致富信息,帮贷户出主意。茶园庙村一张姓农户,欠信用社贷款2800元,逾期多年,包村信贷员徐守仁在收贷过程中发现,老张性格憨厚,不是有钱不还,而是家庭确实困难,并了解到老张家的3亩责任田紧靠河边,田基高,河床低,是典型的“望天收”,建议其改种西瓜,并自己担保贷款500元,帮助添置了喷水设备。一年下来,收入9400多元,增收5800元,他不仅还清了新贷款,也还清了老贷款。张某逢人就说:“要不是信用社帮我,这笔贷款不知要拖到何年何月,不讲信用的名声也要背一辈子”。2006年,全县信用社通过结对帮扶,投放启动贷款1022万元,支持和帮助4070个贫困户脱贫致富,收回逾期贷款3788万元。

五、外出务工贷款,捕捉信息跟踪收

英山县长年在外地打工人员有6万人,打工收入2.6亿多元。许多打工人员拖欠贷款,因居无定所,流动性大,给清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此,我们实行信贷员包村联系制度,常到打工户家中了解情况,搜集信息,常与打工人员通电话、寄信件、发短信联络,逢年过节或贷户家里办红白喜事时,及时上门清收。对举家外出的先是电话联系,再派出精干人员外出清收。贷户徐某于1995年至1996年在信用社贷款13笔,金额4.73万元,因经营不善无力还款,举家外出躲债,杳无音讯。信用社主任徐建群经过多年明查暗访,了解到徐某住在上海徐汇区。去年6月,他不顾儿子正在高考,前往上海,收回贷款本息3.2万元,下欠本金协议在春节回家后还清。2006年,全县有14个信用社出动49人次,共收回外出打工人员拖欠贷款本息1579万元。

六、行政事业贷款,实行专人专业收

2006年初,县联社对全县难点户和行政企事业单位拖欠贷款,集中到风险部清收,实行资费合一,绩效考核,含量计酬,清收任务与绩效工资挂钩,提高清收人员的积极性。县广播电视局辖属的3家广播站,于1996年在3个基层信用社共贷款15.2万元,撤乡并镇后,债务悬空。过去,信用社多次上门找县广播电视局清收,前后几任局长总是搪塞,加上我们内部清收机制不活,清收力度不够,最后总是不了了之。去年,在新的清收机制下,风险部清收人员徐守江采取“人盯人”的战术,局长上班他跟着,局长发怒他忍着,局长吃饭他等着,局长开会他盯着,最后局长“软了刺”,将40多家县直单位的宣传合同和收据交给老徐抵还贷款。采取万元含量工资计酬方式后,拉开了风险部人员的收入档次,最高的每月绩效工资4000多元,最低的每月只拿基本生活费。去年,风险部与63家行政事业单位签订还款协议,以现金方式收回贷款282万元,盘活不良资产125万元,保全资产1296万元。

七、多年沉淀贷款,扫“黄”除“黑”抢救收 七、八十年代沉淀的贷款借据,时间久远,很多借据发黄变黑。去年,我们开展了一场收资金、收资产、收资料的“扫黄除黑”清非活动,逐社清理,逐笔登记,逐户落实清收责任人,逐人签订清收责任书,完善手续,保全债权,要求现金收回率达到65%,债权保全率达到100%。先后消灭了发黄变黑借据3265张,收回现金874万元,收回物资变现131万元,落实债务、保全债权1840万元,抢救了一大批高风险信贷资产。白铺村陈某从1988年至1989年,在信用社借款5笔,共计6482元。1989年底借款人身亡,妻子改嫁,不知去向,陈某的儿子也在外打工,贷款连续16年分文未还。去年,陈某的儿子回家过春节,信用社得知消息,连续6次上门,并找他的叔父叔母一同做工作,讲父债子还的道理,陈某的儿子最终拿出过年的钱,结清了贷款利息2956元,本金重新立据。

八、新增不良贷款,设“笼”监控追责收

去年,我们对128名新增不良贷款责任人进行了严厉的责任追究,划分时点,设“笼”清收。对2006年6月30日仍未达到规定清收比率的45人,一律下岗,实行“进笼子”清收,清收完毕并经审计后,方可“出笼子”,在此期间,每月只发基本生活费。为了敦促“进笼”人员早出“笼子”,联社逐人签订责任书,风险部建立台账,按月通报。信贷员易献中2004年向个体户汪某发放了2笔贷款16万元逾期未还,去年6月份,易眼见要进“笼子”了,赶紧与汪某软磨硬泡,历经11天,使汪某变卖船舶还清了贷款,解除了责任。通过重点督办清收,使一些持观望态度的职工感受到了联社追责的决心和态度,纷纷想办法收清了各自的责任贷款。2006年,全县共对128名责任人扣薪35.4万元,收回新增不良贷款6200万元,除还有2人未出“笼子”以外,其它43人全部完成了清收任务。

贷款利率市场化利于农信社发展 篇5

[提要]贷款利率放开,社企、社农协商空间变大,将促使农信社实行差异化信贷,服务不同贷户的融资需求。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有利于降低贷户的融资成本,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进一步发挥农信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贷款利率放开,社企、社农协商空间变大,将促使农信社实行差异化信贷,服务不同贷户的融资需求。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将提高农信社贷款成本覆盖率,增强贷款积极性。

农信社应适应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定位方式,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结合期限、信用等风险因素,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完善定价机制建设,提高差异化服务水平,稳妥处理合同关系,保证贷款正常发放。强化财务硬约束和利率风险管理,确保内部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

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有利于降低贷户的融资成本,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进一步发挥农信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对农村经济的一次“利好”改革,有利于促进农信社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降低整体融资成本,为农村经济增长和转型装上更多的助推器。

改革将使农信社的差异化竞争成为一个主线,促使其加快转变同质化的经营模式,总体上有助于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为降低‘小微企业’和 ‘三农’融资成本创造有利条件。农信社靠变相垄断利差的日子结束了,这必将倒逼农信社改革。

不再对农信社贷款利率设立上限,有利于提高农信社放贷积极性,解决“三农”、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与此同时,央行对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取消对农信社贷款利率的管制,意味着明确许可突破4倍限制,有利于覆盖小微、“三农”贷款风险,改善金融支持,总体上会令整体贷款成本下降。(农村金融时报)

益安捷投资管理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从事信用贷款咨询与管理的服务机构。益安捷将有闲置资金的投资人和急于用钱的借贷者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为二者搭建了一个安全、可靠、专业、规范的信用平台。益安捷可以把申请投资一方的资金用到申请融资的一方上,可以合作并加盟益安捷的资金借出方有:风险投资者、小贷

农信社贷款证明 篇6

一、农信社贷款“三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贷前调查流于形式,没有识别风险

表现:一是信贷员任凭借款人提供的报表数据、口述为主要依据,缺乏实地调查、纵横向侧面调查比较分析、辅证依据提供、收集,经济信贷档案、调查报告与借款户的实际情况往往相差很大;二调查缺乏完整性,没有遵循通行的“5C”调查法,只注重调查、考虑借款人表面上不易变现的固定财产,轻对借款人的人品、人格、交往圈、信用记录、家庭和谐及其对外负债和或有负债、经营环境等情况的调查和衡量;三是以借款人的个人行政官位,代替其人品和信用观念、还款实力和意愿;四是注重第二还款来源,轻第一还款来源分析;时下,有些信贷员只要借款人有资产或保证人有资产或有每月固定的收入,不论借款有何用途,第一还款来源如何,就给予办贷;五是在贷款调查及发放时,缺少对该笔贷款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的分析及相应的风险处置预案措施,考虑的单是乐观的一面;六是对借款的经营项目是否有发展前景、抵押物是否足值、保证人是否有保证能力等没有做认真细致的调查;七是借款人在缺乏实际的借款用途,不能自圆其说时,信贷员不但没有进一步详细调查,按借款户要求以“生意、副业”等大概念,用途模湖不清。在借款人自有资金比例严重不足时,往往对投资规模、自有资金、对外负债、人品、信用等情况在调查报告中,一字不提,往往以某某因做什么,向信用社申请贷多少,同意贷款多少,作为调查结论。

2、贷时审查存有走过场,没有堵住风险

表现:一是目前有些信贷员对审查的职责概念模糊不清,审查各环节普遍存在的走过场。比如:以浙江省农信系统目前在使用的贷款纸质审批审查和电脑审批审查环节的实际操作来看,信贷员认为在纸质审批书的“审查栏”上签上已审查的字样,只要能确定借款人、保证人本人签字、合同文本填写要素齐全、相关证件真实的效证就可以,除此以外审查人员不承担任何责任;在电脑上审查更是一种形式,因为可以没有纸质异地审查,审查人员更没有任何责任,只是一种电脑操作程序而已。二是对贷款调查报告内容真实性缺乏审查;目前基层各级在对审批审查时,只看下级上报的调查报告而定,对其内容真实性很少进行实地再调查、审查;三是对贷款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完整性没有认真进行核实。当前在有此地方信用社资产质较差,借顶名贷款比较突出,这与当时在贷款发放审查把关不严,对贷款的合法性、合规性没有认真进行核实有很大的关系;四是对借款办理手续、合同、借据要素没有严格进行审查;五是对贷款手续相关证件真假性审查不够严格、规范;六是对点贷贷款、介绍贷款、逆程序操作贷款、盘活周转存量贷款审查普遍较松;七是在贷款营销任务重的时候,就放宽了对贷款准入条件的审查。

3、贷后检查弱化,没有发现风险

表现:一是对贷后检查管理重要性缺乏认识,重放轻管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对已诉讼贷款、表外呆销和票据置换的贷款,在有的地方不仅贷后检查弱化,甚至基本上放弃了对其跟踪管理工作;二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不仅制约了贷后检查管理的有效开展,而且影响了贷后检查管理的实际效果;三是缺乏一整套完整规范的贷后检查管理考核评价制度体,导致信贷人员责任意识谈薄;四是对贷后检查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具体;五是贷后检查缺乏连续跟进性。信贷员对自已管片的贷款很少有真正进行跟踪检查(尤其是不良贷款、表外贷款);六是缺乏贷后预警信息风险处理机制。七是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贷后检查弱化流于形式。

二、加强贷款“三查”工作的对策思考

由于放松了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及贷后检查监督的贷款“三查”制度,导致,当前在有些地方借顶名贷款比较突出,据对某一信用社新发放贷款形成不良情况统计,借顶名形成的不良贷款占整个新增不良贷款的85%。借顶名贷款、垒大户贷款、多笔贷款集中在由一个保证人担保的贷款、在其他一家或多家金融机构已有借款的贷款现象是新增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根源,隐患风险巨大,风险存在着不可控性。针对当前农信社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中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切实提高贷款管理水平。

1、强化人本管理,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做好信贷工作根本的问题也就是人。首先,各级管理者,要全方位树立以人为本信贷管理新理念。培养和任用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廉洁奉公,尤其信贷职业道德品质高的信贷员队伍;其次,强化对信贷从业人员的信贷文化教育和培训,弥补制度和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其三,注重培养信贷从业人员的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能力;其四,建立良好的信贷从业人员培养、任用、奖罚激励机制,培育对信贷工作的忠诚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第四,建立信息联络交流网,推行信贷信息联络员。利用联络员人熟、地熟、对同行业人员及本行业发展情况熟悉的优势,可以真实了解贷款户的变化情况。

2、强化风险防控,完善“三查”评价考核

贷款“三查”是全程监控风险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首先,应突出贷款用途的真实性、物质保证性及按时回归性。防止借名贷款首要环节就是“三查”要到位,调查是是基础,审查是关键,检查是保证;其次,信贷调查必须严格遵循5C调查法;第三,增强信贷管理的科学性,切实强化信贷“三查”制度执行检查监督的力度。必须正确看待科学管理与制度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光有制度而忽视管理,必须在切实提高“三查”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重制度轻管理已给信用社造成了惨痛的教训;第四,完善信贷考核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有效、具有较强的激励机制的信贷评价体系,重构规范信贷操作流程,突显贷款各环节特点的风险管理模式。构成调查、审查、检查三道防线道道设防严格把关的风险防控体系。

3、强化责任问责,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强化责任问责是确保“三查”贯彻执行的有力手段,对在信贷调查发放过程中,没有严格遵照“三查”或信用社各项规范操流程规定,导致信贷资产风险应及时进行严厉处理。首先,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才能维护制度有效性;其次,加大对授信工作尽职调查和监督力度,强化其责任问责;第三,强化责任层层追究制。在贷款“三查”执行过程中,必须建立责任层层追究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第四,充分发挥序时审计、常规审计、离岗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罚;第五,对无视“三查”制度,屡查屡犯者,必须从重从严查处,同时在违规处罚时必须能全面体现“热炉法则”的(警告性、公平性、即时性)原则。

农村信用社农信社贷款三查存在问题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贷款利率市场化对农信社影响初显 篇7

经对某市(下辖七县一市)农信社11月数据统计分析,贷款利率市场化影响主要表现在:

净息差不断收窄。随着7月贷款利率管制的放开,各行对黄金客户的争夺更加激烈,竞争的结果导致利率下降,这些贷款往往是大额贷款,影响较大。全市各行社净息差均出现下降局面,而净息差的不断下降,贷款利息收入与存款利息支出相比的盈利空间在不断缩小,11月末净息差比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资产利润率也在不断降低,与同期相比,下降了0.12个百分点,表现为,净息差下降居,收息率下降,资产利润率下降。

存贷比例对利润影响较大。全市贷款收息率11月末为8.26%,贷款占存款的比重将对利润的产生较大影响。全市存贷比为59.5%,若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存贷比例,全市收入将增加2618万元(剔除其它盈利性资产和非盈利性资产),全市存贷比有一县社低于50%。

非盈利资产和微利资产占用过多影响利润。将资产项目下的现金、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抵债资产、其他应收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视作非盈利资产和微利资产,这些资产占用过多影响利润的生成。全市这类资产占用比重为16.3%,占比超过16.3%的法人行社有4家,其中,占比最高的1家社占比超过20%。

非应计息贷款金额过大,影响利息收入。新系统上线后,利息逾期时间较长的贷款将自行划入非应计部分。转入非应计部部分金额较大的行社有三家,由于其转入非应计较大,过多地减少收入,严重影响其利润。

债券浮亏问题不容忽视。根据全市农信社债券业务统计表,11月末全市农信社共持有各类债券57亿元(按票面计算,下同),其中,浮盈债券5.2亿元,占比9.12%;浮亏债券51.8亿元,占比90.88%。全市浮亏债券浮亏2.5亿元。对于浮亏部分,在今年会计决算中,要么按浮亏实际进行账务处理,要么按浮亏期长提取1.5%以上的减值准备,对年度利润影响不小。

农信社贷款证明 篇8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精神,桂林农信社行业管理部门近期对全市农信社50万元以上的大额贷款进行了一次大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点多面广,潜在风险不容勿视,应该引起各级行业管理与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主要风险点

(一)追求规模快速扩张,忽视对风险的防范。随着农信社存款的大幅度增长和可用资金的富余,发放大额贷款愿望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但受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制约,农信社目前尚未真正建立起贷款风险管理体系,在长期以来以存定贷的经营模式和以规模扩张求发展的经营思想影响下,农信社走入了单纯追求所谓“做大做强、提高经营效益和扩大市场份额”的误区,在思想上忽视了对风险的防范。为扩大规模,甚至将贷款投向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或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盲目扩张,盲目放贷,致使贷款风险不断加大。

(二)大额贷款到期收回率低,多次转贷隐藏着贷款风险。从所调查的大额贷款情况来看,均能按月(季)收息,欠结利息的情况极小。然而大额贷款到期收回率低,贷款沉淀的风险较大。以调查的某联社为例,该联社2004年发放了50万元以上的大额贷款2.1亿元,到期回笼率不到百分之五十,基本上是通过还息转本的形式表现其占用形态正常的,其潜在风险显而易见,因此在大额贷款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贷款项目的跟踪监控,防止被眼前高收益蒙蔽了对大额贷款长期风险的正确判断与决策,从而造成的贷款损失。

(三)贷款抵押登记难,信贷资产风险难控。以某县农信社为例,其大额贷款绝大部分的抵押物均为在建电站,其及电站的土地、机房和宿舍作为抵押物,小水电站贷款都是先贷款后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由于小水电站建设投资很不规范,在工商办理登记时无法提供正式投资总额的依据。因此电站建成后便无法办理过户登记,也就自然形成小水电站贷款无抵押或抵押不合规。加之由于受其电站本身土地的所处位置、分类级别、市场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抵押物的存在潜在的清偿不足。

(四)贷款垒大户,偏离了农信社的经营方向。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的农信社,担负着支持服务“三农”的重任,经营目标应是“农业增投、农民增收、农贷增效”,市场定位应是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信贷投向应以小额、分散、流动为原则。但目前部份农信社在贷款的营销上,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倾向,那就是为片面追求所谓的经营效益,将贷款集中投向一户或几户企业和个人,甚至与国有银行争抢大企业、大客户,过度营销大额贷款,形成新的风险集中隐患。以桂林辖区农信社2005年6月底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为大额贷款统计口径,大额贷款余额为16.53亿元,占比为29%,占比超过40%的有3家联社,占比超过30%的有五家联社。

(五)行业贷款集中性风险较大。从当前农信社贷款结构来看,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局限性的影响,贷款向部分行业集中的情况较为普遍,尤其是在小水电、房地产等当前热门行业上投放过猛,贷款过于集中。据统计,截止2004年6月底,桂林辖区农村信用社在小水电项目上的贷款余额高达5.12亿元,占比为10%,其中有三个联社的占比高达20%以上,而且绝大多数贷款是投向装机容量低于3000KW的小水电站项目。行业贷款较为集中,一旦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这些贷款就可能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

(六)中长期贷款过多,存在较大流动性风险。以资金来源结构确定贷款期限是防范因流动性不足而导致挤兑风险发生的有效途径。农信社资金营运带有明显的季节性,更是要注意保持存款结构与贷款期限的动态平衡。但近年来,农信社贷款中长期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有的农信社为追求高利息收入和便于当年乃至今后不良贷款的下降,一味地发放中长期贷款,甚至人为地拉长贷款期限。2005年9月底,中长期贷款余额30.2亿元,占比51.2%,而长期存款余额为27.7亿元,占比38.3%,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不相匹配,致使流动性比例越来越小,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七)信贷管理不规范,存在违规现象。经过几年来的规范,农信社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已大大加强,但随着区域经济形势发展的变化和农信社地位的改变,加之信贷人员素质与当前信贷业务快速发展不相适应,造成大额贷款管理很不规范,仍然存在着许多违规行为。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各社均不同情度地存在着信贷管理不规范,出现部分违规行为,如:贷后检查流于形式;贷款发放存在逆程序现象;担保、抵押手续不合法;化整为零违规放贷;违规借新还旧(以贷还贷)等,以上行为不但给农信社的经营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而且极大地损害了农信社的形象。

二、风险成因分析

(一)风险认识偏位,导致大额贷款投放过大过猛。造成大额贷款过快增长的原因有客观原因,也有其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整个大桂林经济的快速增长,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相对过快,特别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后,各大国有银行逐步收缩与退出一些相对过热的行业,许多客户逐步把信贷需求转向农信社;主观原因是部分联社过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认为只有扩张信贷规模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加之,存款任务过大,各联社为了完成任务,有的依靠发放贷款,实现派生存款的增长和通过以贷引存的方式,完成存款增长任务。还有少数农信社认为大额贷款成本低见效快,便放松了对风险的防范。甚至有的是从眼前的一时利益出发,对市场的发展形势视而不见,导致贷款目标客户错误选择、贷款投向把握不准。加之目前各联社信贷审批权过大,在没有形成完全民主的决策机制,就很自然地导致在信贷业务上热衷于垒大户。

(二)信贷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具备大额贷款管理素质者缺乏。一是信贷员重贷轻管、重形式轻实质的思想未得到有效转变。从所调查和了解的情况看,绝大部份信贷员的贷后检查报告都停留在形式层面上,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检查,以不被罚款为目标。有的信贷员贷后检查根本未深入企业,只是坐在办公室改改有关数据及内容而已,以致贷后检查内容雷同。二是信贷人员年龄相对偏大、队伍素质相对较低,绝大部分信贷员不具备管理上百万元大额贷款必备的专业素质。贷款发放凭过去的工作经验和对老贷款户固有的信任了解,有些信贷人员甚至放弃了“贷款三查”工作。仅凭借款户的申请报告而主观臆造调查报告;三是信贷人员不能及时发现风险预警信号。一方面是因为信贷员贷后管理不深入,另一方面是信贷员对借款人提供的信息真伪缺少鉴别力,不能进行其真实性分析,再一方面信贷员对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缺乏敏感性,以致不能发现风险信号,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三)中长期发展战略缺位,经营理念与“立足三农”的发展方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大多数联社没有制定自己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加之目前贷款实行“三包”,所以在信贷业务发展的客户选择上,重点在于培养优良大客户、行业垄断性客户、城镇高收入群体客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公司客户等。这与“立足三农”的发展方向有所偏差。

三、加强大额贷款管理,防范信贷风险的几点建议

(一)各联社需加强大额贷款管理。

1、按照审慎经营的原则,树立稳健的经营理念。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是一切经济工作开展的前提,信用社经营班子对此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是要走出单纯、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误区,要把贷款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确保新增贷款的质量,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径;二是存贷比低的信用社,不能因资金运用压力大而进行盲目的规模扩张,而是要根据自身对风险控制的能力来抓好贷款投放工作,特别是要防范贷款向部份行业过于集中和过度营销大额贷款而造成的信贷集中风险;三是要按照资金来源结构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投向,注意防范中长期贷款占用过多和存款增长流动性大而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2、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一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竞争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作风正、业务精的信贷队伍,为农信社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二是要明确市场定位,牢牢树立信贷支农的服务宗旨;三是要突破“小农业”的观念,树立大农业意识,通过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农村经济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纵深发展,并由此促进农村信用社的不断发展;四是要准确理解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通过信贷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努力拓展支农外延。

3、健全信贷内控机制,坚固风险防化的屏障。一是要建立贷款管理责任追究机制,加大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的执行力度;二是完善审贷分离制度;三是实行授权授信管理,加强贷款风险控制;四是建立严格的“首笔交易”审查制度。

4、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明确市场定位。严格控制大额贷款的发放,树立小额、流动、分散的市场经营原则,控制对某一行业、某一客户贷款集中问题,把农信社办成主要为广大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

(二)行业管理部门要帮助农信社做好信贷管理工作

1、充分发挥稽核部门的作用。一是要充实稽核力量,加大对信贷业务稽核的频率和覆盖面;二是要加大对有章不循和遵章不严行为的处罚力度。

2、各级行业管理需加强对大额贷款的报备审批管理。行业管理部门要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出台信贷政策,引导农信社的贷款投向。

3、加强服务工作,努力帮助信用社改善外部环境。一是加强农信社的形象宣传;二是在引导农信社积极加入全国资金拆借市场,拓宽资金运用渠道;三是协调各方关系,推动农村诚信建设;四是协调地方政府部门成立农贷担保基金和担保中心,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4、加快对限制性行业贷款的市场退出。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精神,引导各联社加快对限制性行业贷款的市场退出。

(三)监管部门按照监管新理念,加强大额贷款的风险监管。

1、将风险防化的关口前移。一是把对农信社的风险防化责任落实到监管办事处,充分发挥其风险前哨站的作用;二是要重点监控其大额贷款和行业贷款集中风险。

2、改进监管方式。一是利用现有的非现场监管系统,严格监控农信社大额贷款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例、单户贷款比例等监管指标;二是要利用非现场监管的信息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大额贷款现场检查;三是对以前检查发现的问题,开展后续检查,对未按要求整改的,要严惩不怠,促使农信社依法、合规经营;四是要加强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相互配合。

3、突出对农信社的风险监管。一是要强化对农信社大额贷款的持续性风险监管,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二是要特别突出对大额超比例贷款、热门行业贷款的风险监管,以促进农信社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

4、加大对农村信用社高管人员的监管力度。要贴近高管人员,加大对其履职情况的考核力度。

农信社贷款证明 篇9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我们要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形式大力宣传清收不良贷款的目的意义、作法、政策、法规和正反典型。一方面干部职工特别是清收人员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树立全局观念,任务观念和责任感,树立信心,下定决心,瞄准新目标,采取新举措,实现新跨越。另一方面提高欠贷户还债自觉性,特别是震慑那些“逃债户”、“老赖户”,使他们感到欠贷有压力、赖债不光彩,无颜见父老乡亲。使全社会形成“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还贷光荣,赖债可耻”的良好气候。

二、要突出清收重点。一是突出公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清收重点。公职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有村干部、党员和经商办企业等这些社会有影响人员,如果长期欠贷不还,就会影响全县的清收工作。因为这些人欠贷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还是焦点,我们必须要钉死抓牢。对公职人员欠贷要逐个清理,一个不漏,逐个落实“三停五不”措施;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欠贷拖欠不还的,清收工作小组和农商行将情况及时报县(市)人大、政协,并共同采取措施解决;对村干部、党员欠贷不还的,由乡镇采取组织措施和经济及法纪手段逐个解决;对经商办企业等社会有影响人物欠贷不还的,按照属地原则,由当地政府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解决。上述这些重点人物欠贷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带动全局,反之就会影响全局。二是要重点突破违规违法贷款的清收。由于历史原因和自身原因造成,少数农商银行员工(原信用社员工)存在弄虚作假发放假冒名、诈骗等违规违法贷款,产生了大量不良贷款。这些错综复杂的不良贷款清收难度极大,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原信用社少数员工或用情或牟利放假冒名等违法违规贷款造成的。因此,要想进入“深入区”,打通“难攻段”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农商银行员工内部入手,从违法违规放贷攻破。农商行必须要按照国家、银监部门有关文件,制订过硬措施,掀开盖子,打出“组合拳”,严厉追责,将违法违规贷款问题解决好,创造条件把贷款收回来。三是重点突破大额贷款的清收。大额贷款户主要是指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特别是10万元以上的大户。由于这些户的不良贷款金额大,加之时间长,利息又多,大部分都想赖账不还,会在当地造成不良影响。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贷款户还要加一句,叫“穷户看富户,小户看大户”。因此,我们必须要盯住这些大户特别是有偿还能力的大户,从这些户入手,采取措施,各个击破。收回一大户,影响一大片,带动全面,效果倍增。

三、要依法严厉清收。采取法律手段收贷,一定要不畏强暴,敢于碰硬。对“钉子户”、“赖债户”,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和诈骗贷款等大案、要案和重点案件,一般乡镇和有关部门采取行政手段解决不了的,必须高举法律重砸猛锤。法院首先要集中力量执行一批已判决生效的案件,改变那些“赢了官司输了钱”、打了官司也没用”、“你打官司我不怕”的看法。其次,要快审快结诉讼案件,农商行要认真疏理,将有抵押物和可以进入诉讼程序的向法院起诉。一则维护债权,二则收回贷款。公安局要层层分解任务,相对集中,警力和时间、侦查打击一批诈骗贷款案件,从快从严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赖债户”。司法机关要认真研究,周密部署,集中力量,打出轰动效应的清收不良贷款“组合拳”,震慑“钉子户”、“赖账户”和诈骗贷款对象,为清收信用社不良贷款和整顿金融秩序及优化金融环境创造良好的环境。

上一篇:党员工作标准下一篇:牛奶销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