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籍优秀读后感

2024-07-30

历史书籍优秀读后感(共16篇)

历史书籍优秀读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中国历史人物丛书――刘秀》,学到了很多知识。汉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他所开创的“光武中兴”是中国封建史上著名的四大治世之一。刘秀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帝王,有很多东西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

首先,自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现在自己虽然只是一名小学生,但是也要有远大的志向,从现在开始更加刻苦学习,锻炼自己,争取早

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其次,自己学到了面对困难挫折不放弃。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有的人就被困难挫折所击倒,但有的人却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更加磨练自己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与挫折。

最后,自己学到了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是面对别人犯的错误,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别人。

历史书籍优秀读后感 篇2

随着新初中历史课程的改革, 一些教学的理念和一些教学的方式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更新和改变, 这就需要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积极提倡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 教师都只是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地读给初中生听, 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枯燥而乏味, 更使得初中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 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 把创新的教学方式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积极组织多种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 这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

对于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教育, 如何创新高效地教学初中历史, 这成为了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丰富学生历史知识

如今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 而多媒体也逐渐普及在各大校园内, 所以, 教师应该多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来更好地教育初中生学习初中历史。新课程的初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色彩鲜艳的图片, 并在每张图片之下都有明确的解释, 使教科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而教师应该在授课之前充分进行多媒体备课, 使多媒体教学与图文并茂的初中历史教材相结合, 这无疑给初中生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学习享受, 也能更好地抓住初中生的课堂注意力。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运用PPT软件来制作多姿多彩的初中历史教学课件, 通过网络搜索出所教初中历史课程相关的内容等, 这不仅能使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形象, 也能拓宽初中生对初中历史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 可以丰富并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调动初中生对学习的兴趣, 促使初中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从而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又因为新课程的初中教科书有了新的改进, 每一个单元都配备了许多有价值、艺术性高的图片, 在历史内容的排版上也有了相应的变动, 使排版更加规律, 图文紧密联系, 更能突出初中历史的审美方式。而且在初中历史教材上的图片具备了相应的观赏性, 与课本的教学内容相得益彰。精美的图片可以在无形中拉近初中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 也能拉近历史与现代之间存在的距离, 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初中历史学习环境, 让初中生处在这种环境中能更好地学习初中历史。有了这些图片与文字的结合, 能使初中生在阅读课文内容的同时, 还能欣赏到相应的古典艺术。而初中历史教科书通过这种排版、这种布置、这种搭配, 能更好地使初中生对初中历史产生兴趣, 还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效果, 并让初中历史教师能更容易地与多媒体教学系统相结合, 开创出适合当今时代的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要通过一步一步的引导, 培养初中生对初中历史的自我学习能力, 进而培养初中生对初中历史这一学科产生兴趣。教师要让每一位初中生都能养成在课前先预习, 课上认真听讲, 课后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这样做, 就能有效地提高初中生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课堂学习质量, 也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探险者的梦想》 (新航路的开辟) 时, 我们可结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的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内容:新航路开辟中描写了诸多航海家“勇敢”与“凶残”, 郑和下西洋中却描绘了郑和“勇敢”与“博爱”, 还主要描述了他们远航的目的、影响……通过这些内容, 我们可以从中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与思考, 表达自己的是非观念以及辩证的思维。再如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中, 师生可以对话的内容有:齐桓公与周天子 (称霸) , 汉武帝与董仲舒 (思想统治) 、主父偃 (地方管理) , 张骞与大月氏 (夹击匈奴) , 唐太宗与魏征 (戒骄戒躁) , 郑成功与荷兰殖民者 (维护国家主权) , 张学良与蒋介石 (联共抗日) , 中共代表与傅作义 (和平解放北平, 保护古城文化) , 毛泽东与蒋介石 (争取国内和平) 等。教科书中对长城修筑的时间、原因与作用, 学生则会用亲身的游历、观察与思考、去审视中华民族的一种伟大象征———长城。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精神

三、师生互动学习历史

对话式教学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关系下, 由师生共同参与, 以认知性对话为基础、自我内对话为根本的获取知识、产生思想、发展思维、形成个性的学习活动;具有师生关系上的民主平等、教学过程上的参与创造、教学内容上的认知生成和教学方法上的启发诱导等特点。例如《罗斯福新政》, 设计了“假如你是罗斯福, 让你去与农民们谈话, 你会选择什么内容?”的练习题;北师大版8年级下的《重返联合国》, 设计了“如果你是中国政府代表, 对联合国全面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 你会发表怎样的感言?”的练习题。这样, 学生不再是教材内容的旁观者, 而是成长为文本积极的对话者, 在思考中学习并能充分抒发情感。

总之, 初中历史教师只有通过创新的课堂教学活动、创新的课程探究, 才能使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历史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 这不仅能使初中生终身受益, 还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途径对初中生实施素质教育, 在关注初中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之余, 还要关注初中生的内心想法, 并帮助初中生解决学习中、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使初中生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到初中历史的趣味所在。

参考文献

[1]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与设计有关的优秀书籍 篇3

《一定要会的InDesign CS5创意版式设计108例》

向读者详细介绍各种类型的平面设计和排版设计的方法与技巧。本书根据专业分类将InDesign排版设计制作划分为11章内容,各章全面而细致地讲解InDesign CS5软件的知识点及InDesign排版设计制作的技巧,并配有大量的图片说明,让初学者很容易掌握InDesign排版设计制作的方法。

《7天精通PHOTOSHOP CS5 UI交互设计》

全书共分为7天,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全面介绍了Photoshop在网页与界面设计方面的处理方法和技巧。第1天,快速入门——Photoshop图形界面设计;第2天,牛刀小试——图标设计;第3天,交互设计——登录界面设计;第4天,网络天地——网页界面设计;第5天,移动体验——手机界面设计;第6天,交互应用——软件界面设计;第7天,娱乐互动——播放器界面设计。 本书配套的多媒体光盘中提供了本书中所有实例的相关视频教程,以及所有实例的源文件及素材,方便读者制作出和本书实例一样精美的效果。

出血线是用来界定图片或色地的哪些部分需要被裁切掉的线。(出血线以外的部分会在印刷品装订前被裁切掉。所以也叫裁切线)。出血就是出血线以外的图片或色地,也就是会被裁切掉的部分。 这里讲了出血的规范以及工艺展示。

《版式设计事典》

是日本人出的一本专门介绍排版技巧的书,内容包含纸面的构成、页眉设计、文字排版技巧、标题设计、构图表现研究等等,每一项都非常实用,实操性都很强。

《如果文字排版漂亮,整个设计也会相当漂亮》

这里主要讲如何提高文字的可读性,如何让文字内容符合整体要求,文字排版如何给人以美感等技巧。

《平面设计最重要的视觉法则》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心理学与设计就必然存在某种联系。我们对某些图案的认知及视觉理解与人的心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对心理学某些原则的了解则有助于我们对设计的整体把握。其中,平衡感是最重要的一个视觉法则。

《平面设计的版式设计》

音乐书籍的优秀读后感 篇4

“音乐是灵魂的伊甸园。”小的时候,音乐对于我们是单纯的,是欢快的。因为我们听不到音乐的内心,我们的心灵只接收了她美好的旋律,那旋律是单纯的乐音,乐音总是令人愉悦的。长大后,我们听到了音乐的叹息、音乐的哀愁、音乐的哭泣、音乐的欢笑……我们于是看到了音乐,看到了她的心思、看到了她的曼妙,于是跟着音乐一起叹息、一起哀愁、一起哭泣、一起欢笑。音乐俨然变成了一位智者,透过她,我们看到了世间百态,更重要的是看到了自己,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也找到了自己灵魂的伊甸园。人生至此,足矣!

音乐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教导我们怎样找到自己的方向,怎样淋漓尽致地开拓我们的未来。然而,不管我们成功与否他都仍然笑呵呵地张开怀抱等你来,它不会因为你失败而放弃你,不会因为你成功而附和你,不会因为你贫穷而不理睬你,他永远是你的朋友,永远地鼓励你、支持你,为你的心灵提供休憩的天堂。

音乐是人类的灵魂,是人们情感的寄托,是人们的精神粮食,无论什么时候,人们都离不开音乐,她能启迪智慧,能让人产生遐想,既能给人们带来欢快,也能给人们带来忧伤。

疲惫的时候,听音乐,放松自己,陶冶情操,每当听到那忧伤的音乐《葬花吟》时,都会忍不住融入音乐中去,被音乐旋律所感染,灵魂被音乐所牵动。高兴的时候,我会去聆听轻音乐的真谛,我会抛掉一切烦恼和忧伤,在那里如同沐浴春天的阳光,充分享受音乐带来的欢畅。

书中有篇文章这样写道:“即使是刚强的人,也常会在音乐之前产生脚软的感觉,想停下来歇歇,蓦然忙起与现实不相干的事。”是啊,这就是音乐的魅力,那种美妙的音符,即使是完全不懂音乐的人们,也能感受得到它的柔软和亲近,那种由远而近,缓缓而来的美妙感触,多么地令人赞叹、痴迷!那种无与伦比的震撼,又岂能只是只字片语能描绘得清!音乐和谐着旋律,多么像美妙的小精灵,游走于五线谱间。

“乐在不经意间感染丰富了心灵,心灵因为音乐而读懂了表达。”是啊,不知曾几何时,我们的心缺乏了感动,我们的眼睛缺少了发现,我们的耳朵失去了“聆听”,于是,这个世界开始变得不可爱,人们总会抱怨今天的生活,却不知这样的生活到底来自何处,音乐让你发现这些问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灵动,又给我们的身边增添了多少美好的风景!

听音乐真好!当美妙的音乐响起,让我们把尘世间的喧嚣与烦恼全都忘记,在动人的旋律里发现自我,陶醉于美妙的天籁!

幼儿教育的书籍优秀读后感 篇5

在这所学校里,孩子们还可以享受到卢梭的从做中学的教育方法,很多孩子在这所幼儿园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对自己感到很自信。这所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与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是大相径庭的。本书的作者也一直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持否定态度。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过早地让孩子承担了一些其不应该承担的东西。无论是从技能还是理论知识上来说我们的教育模式还是灌输,不停地灌输从而让孩子达到成人的目标,这显然施加给孩子一种无形的压力,忽视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忽视了其自身的发展,使得孩子在失去父母之后全线崩溃。然而今天我们却又发现,西方的教育家们在向东方寻求答案。西方的教育学者开始认识到我们传统教育的优点,认为我们的教育能更好得促进孩子的发展。作为我个人来说,我不仅从书中学到了很多教育方面的知识,比如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告诉他“你能行,你一定可以的!!”幼儿(0―6岁)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父母对孩子的言教与身教,外界环境对孩子早期教育的影响等等。同时我开始清醒得认识到,并不是西方的教育不好就是东方的教育好,或者是东方的教育不好西方的教育好。教育有很大的包容性。西方的和东方都有很多优点,可以令人借鉴。同样,西方和东方的教育也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我们共同讨论研究,或许某一天,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套中西结合的良好教育模式,让我们的下一代能更好地成长。我希望在未来的幼儿教育中,教育者可以在充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用更好的方法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变得更强!!

★ 读幼儿教育读后感

★ 幼儿教育著作读后感

★ 幼儿教育个人简历

★ 幼儿教育叙事

★ 幼儿教育教案

历史书籍优秀读后感 篇6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生经典诵读书籍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生经典诵读书籍优秀读后感1

《经典诵读》是一本非常好的书,里面包含了许多诗人在作诗时所流露出的丰富感情,还有很容易理解的诗意……我觉得《经典诵读》是一本能让不爱学习的孩子记得清清楚楚的一本书,每个诗意和注释都很通俗易懂,能让我们较容易记住。

《经典诵读》里的诗有的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有的是让我们惜时如金,有的是教会我们要做一个有高尚道德品质、懂礼貌的好孩子……而且在有时背诗背累了还可以阅读《经典诵读》里的成语故事,这样既能让人放松放松,同时也能学到广泛的知识和道理。

在《经典诵读》里面的《独坐敬亭山》中,作者李白写出了他孤独的思想感情。“众鸟高飞尽”这句诗描写了敬亭山的景色,描述了鸟儿们已经高飞远去;“孤云独去闲”这句诗中的“孤”字写出了作者孤独、孤单的心境,仿佛作者就是天上的那一朵云彩十分自在,慢悠悠地越飘越远;“相看两不厌”这里是指现在只剩下我和敬亭山了,我们俩都彼此相望互不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情?

“只有敬亭山”大概只有这座和我相望着的高大的敬亭山吧!此时,我也己陶醉其中,仿佛我就是作者正在与敬亭山相互对望着……我觉得作者写诗的主要意图就是要写出自己的孤独,从而赞美敬亭山。每次我背书时就会有一种快乐,既可以自我模拟一下,又学到了知识,这样不是很有趣吗?真是一举两得……

我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背诗爱好者了,我也希望自己能写出几篇自己的诗歌和散文,最好还能在各种征文中获奖!

小学生经典诵读书籍优秀读后感2

以千年文明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诵读经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体会语句中的精华。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她富有知识的海洋,生活的.动力,灵感的源泉,她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你想要抓住她,掌握她,却并不那么容易;她也像一个和蔼的母亲,孕育了丰富的知识之子,让古今无数中国人受到启迪。

我从第一课《礼以定伦》中学到仅仅通过刑法制止人民犯罪是不是完善的;通过教化,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从而是人们规范自己的行为也是很重要的。我还知道礼仪内涵随着时代而变化,但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礼,包括礼仪,礼节等,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这让我明白了平时父母和老师为什么告诉我们一定懂礼仪。《经典诵读》还告诉了我做人要守礼仪,守诚信,要自强不息,乐于向别人学习等等。

而且一个人的品德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经典诵读》一书,还让我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只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现在我已学会了为劳累了一天的爸妈端上一杯清香的茶,为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并且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减轻了一半的负担。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的内容,深深教育着我,也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走进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

经典诵读是一本好书,我觉得学校重视读这本书的原因是为了让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小学生经典诵读书籍优秀读后感3

在小学时光里里,有一本伴我成长组我进步的好书,那就是《经典诵读》!

从学校掀起了诵读《经典诵读》的活动以来,我积极的参加活动并被书中的一桩桩、一件件的感人故事所陶醉感染。读了这本书后使我受益匪浅,心中也有很多感触想与大家分享!

《弟子规》在我大家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接触过了,至于书里面蕴含的深刻道理我是一无所知。通过这次读书活动的深入理解,才发现《弟子规》里面的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极其深刻的道理,孔子用1080个字描绘出了人生中的很多事,每一件事情都意味着一个人生哲理。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为我们起早贪黑,早出晚归的奔波着,我们要学会为父母分担忧愁,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孔融三岁能让梨这件事告诉我们要有孝心。《经典诵读》里的“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告诉我们再怎么精美的玉石,都要经过精雕细刻才能焕发出它的光芒!如果我们要成为知书达理的人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就是让我们在学习之后再温习一遍,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让别人来做自己都讨厌的事情。我们一个宽以待人,多为别人着想。如果人人都是这样,世界将是多么美好!

通过这次读书活动,我还明白了要多读经典对写作也是大有帮助的。读多了大大的丰富了我的词汇,会让我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好,写起作文来底气十足、胸有成竹。我再写作的时候经常会引用一些《经典诵读》里面的好词佳句,会让我的文章文采飞扬,会让读者感到回味无穷,是经典让我的文章增添了不少独特的魅力!

《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中提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而《经典诵读》现在已经是我如影随形的良师益友了!这本书现在让我走上了谦虚、诚实、好学与爱国的旅途,建议大家多读《经典诵读》吧,它会让你在今后的生活或学习中变得更加优秀和完美!

小学生经典诵读书籍优秀读后感4

以前我是一个很骄傲、很爱炫耀的孩子,从不懂什么叫谦虚,就拿一个故事来说吧!

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级刊物上,我高兴地告诉了父母让父母分享我的快乐。他们听了后不住地夸我,但也不住告诫我:“不能骄傲哟!”我哪里能听进去,因为我早已被骄傲给“驾驭”了!

就在我兴奋的`同时,我的性格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变得更加骄傲、暴躁了。一有在比谁的作文写得好时,我就在他们比面前炫耀,若不顺心便“发挥”出我暴躁的脾气;和同学们聊天时也会炫耀我的“光辉”史……我就和同学们比了下去,最后到了一个朋友都没有了,我心里却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写的好吗?我还不想和你们在一起呢!从此我骄傲成了瘾,暴躁成了性,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我彻底改变了。那次测验,我原本以为只要一动笔,就能写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错了,上午两节课,我居然才写出了一个题目几句话,结果可想而知,我不仅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还受到了父母的教育。

其实,他们都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呀!记住一句话‘满招损,谦受益’千万不能骄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义。

自从我校掀起了“诵读《经典诵读》”的活动,我也积极地参加活动并被《经典诵读》里的一桩桩,一件件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别是冯异的谦逊把我给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称为“大树将军”,他自幼好学,率领的军队有规矩,为人谦逊。特别是每次将军们围坐争功领赏时,只有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思考战斗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作风,才有了“大树将军”的美名。而刘秀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与作风之后,就更器重他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道理不但使我学会了戒骄戒躁,而且还让我学会了要厚物载德,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本书不仅使我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勤劳的“忠仆”,还让我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只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现在我已学会了为劳累了一天的爸妈端上一杯清香的茶,为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并且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为父母减轻了一半的负担。

《经典诵读》这本书使我与骄傲绝交,与暴躁断绝,最后又让我走上了正直、谦虚、诚实与爱国的人生征途,大家都来从这本书里感悟真谛吧!

小学生经典诵读书籍优秀读后感5

以千年文明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诵读经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体会语句中的精华。

读完了《经典诵读》,我受益匪浅。它让我知道了如何修身做人,如何为人处事;让我知道了要珍惜时光,让我明白了要努力学习……《经典诵读》中,每一句话都蕴藏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细细地去品味,总能从其中悟出一个道理来。

历史书籍优秀读后感 篇7

一是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从而更清晰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不是孤立的现象,是和特定历史时期的地理、政治、经济紧密相连的。当我们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后相关的历史背景,就可以从全局去观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从而帮助我们准确把握其内涵和本质所在。学生学得也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

二是历史学科通过大量的史实,来支持、印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思想观点,这比纯粹的思想理论教学更有说服力,更让学生信服。历史学科讲究的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我们每讲一个观点,都应拿史实来印证说明。例如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这些观点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列举历史上的史实来证明,这样更能让学生认可接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经验相互验证,会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哲理名言更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变得熠熠生辉,日久弥新,生动活泼。同时,历史学科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实效。

历史书籍优秀读后感 篇8

嘉实多极护赛车排行榜会根据每一位车手的排位及其在每一场赛事中的表现,给出一个嘉实多极护分数。在场地赛中圈速最快的车手、领跑大多数圈数的车手、每场赛事中最先启动的车手等还将得到额外加分。嘉实多极护旨在通过推出这一排行榜,大力赞助汽车、摩托车运动,使得赛车迷对其先进技术有更直观的体验。

将F1历史与现今的冠军车手或完美赛季进行比较并非易事。首先,积分制度已有若干次改变,其次,一个赛季中分站赛的场次也不断增加。这导致在比较单赛季赢得分站赛冠军次数这一指标时,近年涌现的赛手无疑比他们的前辈更有优势。为此,嘉实多极护赛车手排行榜引入了更精确的排名机制,它将分站数量和比赛长度等因素一并考虑,同时消除了积分制度变更带来的影响。通过复杂的算法,排行榜将维特尔从赛季之初一直到卫冕成功的铃鹿站的全部表现转换为分值,从而和历史上的优秀赛手,诸如吉姆克拉克、杰基斯图亚特以及迈克尔,舒马赫进行比较,得出“谁是F1历史上最优秀赛手”的结论。

本赛季F1共有1 9场分站赛,维特尔在第]5场比赛后就成功夺冠。在这15场分站赛中,维特尔获得9场分站赛冠军,12个杆位以及25395个嘉实多极护积分。在这一时间点,即每个赛季的15/19场分站赛之后的嘉实多极护积分进行比较,维特尔今年的表现可以排在F1史上的第三名。

第一名当之无愧地属于迈克尔舒马赫,他在2004赛季获得25596个嘉实多极护积分。他在赛季开端连续5次夺冠,其中4次从杆位出发。摩纳哥站发生事故退赛后,又一连7次站在领奖台的最高位置。耐人寻味的是,如果维特尔在铃鹿赛道获得冠军,他本可超越舒马赫在2004赛季的记录。而排名历史第二的则是几乎与今年维特尔有着相似表现的1992赛季的尼格尔曼塞尔,他获得9个分站赛冠军,14个杆位,12次登上领奖台以及25586个嘉实多极护积分。

当然,维特尔本赛季精彩的表现也超越了诸多前辈,传奇车手吉姆,克拉克在1963年的表现排名历史第四。1963赛季,克拉克在10场比赛中拿下7次胜利、7个杆位,并9次登上颁奖台,获得24677个嘉实多积分。车王舒马赫在2002赛季的表现位列历史第五,他在17场比赛中赢得11个冠军,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17次登上领奖台,赢得了24100个嘉实多极护积分。

凭借着本赛季排名F1历史第三的优异表现,维特尔不仅成功卫冕F1年度车手总冠军,还一举蝉联今年嘉实多极护赛车手排行榜的榜首位置,更多的历史等待着年轻的维特尔去创造和书写。

历史书籍优秀读后感 篇9

书中讲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员绿林好汉在梁山泊聚义,后受朝廷招安,再到打大辽,灭山贼,后受高俅,蔡京,童贯等人陷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我感慨万千。

此书中的”黑旋风“李逵给我留下了很大的印象,他浑身都是胆,一脸豪气,不过生性鲁莽,脾气暴躁,就为一点点小事和别人发生冲突,甚至还会杀人,但是,在一百零八员绿林好汉之中最能体现”义“字的就是他,在他身上有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又有一种为兄弟两肋插刀的豪气仗义,对陌生人也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的这种精气神,实在令人佩服,让人感动。

一百零八员绿林好汉中每一位身上都有义的精神,义的表现,生活中也要有义的突出。信守承诺是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是义,生活之中处处有义,还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们约定去公园玩,到了那一天,我早早的来了,别的人也来了,还剩一个人没来,等了好一个多小时,那人才打电话说不来了,连声对不起也不说,我气的暴跳如雷,这次游戏只好不欢而散。

历史书籍优秀读后感 篇10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英法联军对垂涎已久的大清王朝不断发起进攻,大清王朝没有一次不被打得落花流水,并被迫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赔了很多银子,总计达到780万两。而胆小怕事的咸丰皇帝,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丢下有着“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置百姓的生命于不顾,自己去避暑山庄享受天子之乐了。

“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汇集于圆明园”,这是法国大作家雨果给予圆明园的最高评价。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多么令人流连忘返。而现在,历史把两个强盗的名字永远地刻在了圆明园的残梁断壁上:一个是英国,另一个是法国。圆明园在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两个强盗哈哈大笑地掠走了名贵的青铜礼器、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他们不仅烧毁了圆明园,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拍卖脏物。然后,这两个“胜利者”手牵着手,高高兴兴地返回欧洲,炫耀起自己的“丰功伟绩”。

英法联军为什么敢如此猖獗?因为当时的旧中国太弱了。他们用的是洋枪大炮,而我们用的还都是冷兵器——剑和弓。仅仅这个就有着天壤之别。这段耻辱的历史,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段历史不再重演。

历史书籍优秀读后感 篇11

近期有幸展读刘曦林先生新著《二十世纪中国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洋洋凡50余万言,可是,几乎想一口气读完它。我也曾啃过一些中国画方面的史述,但是,大多印象已浅。刘著不但给我印象至深,而且让我情不自禁有写点书评的感触。

首先,刘著的容量极大。这不仅仅是指其篇幅不薄(凡700余页),而更是指其蒐集的史料颇为整全,从而有了相当真实的历史呈现。堆积史料或许是任何史述著作难以回避的做法,不过,对于相对比较晚近的20世纪的中国画史,却是少有价值的。作者的资料积累非常人可比,但是,他深知,关键尤在于不要遗漏或埋没重要的人物,让历史本身尽可能得以忠实的再现。与很多高头讲章的著述不同,作者对于史料的整理与还原显现出了过人之处。譬如,极少有人提及的张书旂在刘著中不但被多处提到,而且,在“第一代海外华人画家”一节中再加评骘,显得颇为难得。当然,对这位当年曾有可能出任国立艺专校长,为丘吉尔送赠力作,有画作发表在美国《生活》(1943年)杂志上的画家的研究,还是有极大的空间可以发掘的,然而,刘著所铺垫的已是一个不俗的基础。再如,滕白也(1900~1980年)是留学美国而且是中国留学生中第一位担任国外教席的艺术家,其作品进入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展览和博物馆(如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也获得过英国皇家美术院荣誉会员的称号,而且,尤为重要的是,他曾以其中国画和书法作品深刻地影响了美国艺术家马克·托贝。因而,他的份量是自不待言的。可是,偏偏他既不见于流行的美国艺术史著作,也几乎被中国的美术史文本所遗忘。好在刘著还是有所提及的(第611页),可惜称其“留学法国”,是一小小的笔误,因滕只是后来游历过法国而已。

其次,刘著起用史料小心求证,从不马虎。尤其是对他人史料运用的匡正,颇多令人感佩之处。譬如,关于康有为的《万木草堂藏画目》和陈独秀与吕澂关于“美术革命”通信在发表时间上谁最早的问题,作者通过求证下了定论;再如,“黑画展”何时开幕,作者也有可信的考订。无疑,刘著以其数量颇可观而且可靠的史料铺陈,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打下了再好不过的基础和结构。

再次,刘著的叙述和评价力求客观与公正,绝少被时下流行的诸如“大师”,“巨匠”之类的滥用所左右。相反,他将世纪始末的数以百计的画家,无论两岸还是海外,无论资深的名家亦或崭露头角的新秀,都为之留出了叙述的篇幅,并且要言不繁地直陈其作品的特点与价值,即使是对名气极大的画家,如刘国松、周韶华、冯远等,也不夸饰,而是从实而论。不妨读一读他对吴冠中的创作与理论观点的褒与贬,我们虽然不必通篇接受之,但是,却不得不佩服作者力求客观、公正、毫不溢美的眼光与勇气。至于他心目中的年轻艺术家,如南方的林海钟,他一方面给予颇高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写下了极为中肯的期许。

第四,《二十世纪中国画史》毕竟不是一般的史述,而是关于活生生的中国画艺术发展的历史文本。这就给作者高悬了另一种特殊的要求,即必须有足够丰富的艺术感受来面对千姿百态的中国画作品。好在作者本人学画出身,亲炙名家,而且自身的创作成就卓然,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有份量的个展。因而,他在把握和评判作品时常常可以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无论是对尺楮寸缣的小品,亦或鸿篇巨构的大作,他都有入木三分的点评与分析。读一读作者对黄宾虹艺术的解剖,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艺术家的思想、修养以及杰作等时有激赏和叹服的时候。没有充沛的艺术感受,绝难写下义理与辞章兼备的文字。

当然,20世纪与我们并不遥远,也就是说,其时间上的距离或会造成历史叙述的局促感甚或主观化。对此,作者的觉悟是显而易见的。他尽可能多地收集老少艺术家,只要他们有所成就。《二十世纪中国画史》恐怕是目前问世的涉及20世纪中国画艺术家最多的一本著作了。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其后会出现的同类研究充分预留出再续和深入的空间。

写美术史难,写20世纪的中国画史更难。刘著当是一种不凡的标志。

历史优秀作文 篇12

我们队的队员们只好脱了衣服,一声哨响,我们的一个队员抢住了球,但是半路被拦截,对方后卫一路过关斩将,到了我的面前,很显然,我球都没碰到,他们连着投了6次,一次没进,而我们,也开始发起进攻,球到了我手上,我向前跑了一段路后,传给了队友。

可是给他明显没有什么希望,我们投了两次,都没进,我开始放大招了,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不过我不负责投球,就在这时候,敌方把球丢了出去,我们发球,他见我这里没人,就传给了我。

我刚一拿到球,就遭到了一群人的围攻,我相信我的队友,我向后面一抛,球被队友拿走了,又投了5次还是没进。得分还是0比0,我记得,在之前,对面也是怎么也进不去,我们也同样进不去,但是最后,他们反超了。

我的心里开始有些隐隐的不安,经过了将近半小时的奋战,仍然是0比0,我思考了很长时间,刚从思考中走出来,他们刚好进了一球。我们努力的`人开始了战斗,我一掌把球打的老远,但是不知道是上帝在帮我们呢?还是怎么了,球飞到了战友身旁,但是他不接,好像和我一样在沉思。

优秀高中历史教案 篇13

1.宋代商业

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图片,提问这幅作品是哪个朝代的?描绘了哪些繁荣的场景?

学生答出:宋代张择端的风俗画,城内既有繁华的商业街区,又有专业交易场所。店铺林立,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瓦子错落有致。

教师进一步提问,看出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是什么?学生自由阅读教材第13页,同时出示交子图片,学生可知一是城市商业的繁华,以开封和临安为例。二是商品种类繁多,各种类型的集市出现。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开始商品化。三是纸币的发行。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出现了交子。

2.元代商业

过渡:元代蒙古人征服了欧亚大陆,版图最大,那么元代的商业发展又如何呢?

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出,元政治统一后,海陆交通便利,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再度繁荣。重新疏浚大运河,南北海运畅通,东南沿海交通发达。

接着出示材料提问:材料一中“此城”指哪个城市?材料二中海外贸易的港口在哪里?

学生解读得知,材料一中“此城”为元大都;材料二中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常有百艘以上海船停泊,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四)明清商业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找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简要概括明清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城镇商业呈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燃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出现了地域性的“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接下来教师安排小组交流讨论:思考穿越唐宋元等几个历史朝代,看到的商业活动会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分别上台表演。最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可从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等多方面回答。学生发散思维后,教师总结:盛世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路港口发达,文化繁荣。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课后请大家为当下“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发展建言献策,写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交流。

历史书籍优秀读后感 篇14

一、美国宪法对刑事被告人的人权保障

在美国, 宪法是至高无上的, 宪法的作用就是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即赋予公民享有何种权利以及自由。书中也曾提及到《权利法案》的核心就是防止美国政府剥夺人民的自由和权利, 在美国, 如果警察未持有搜捕状进行搜查和逮捕, 那就是违宪, 即使拿到天大的证据, 也只有一个结果:证据作废, 放案犯回家。美国人只认宪法, 因为宪法是整体人民的自然保障。他们已经习惯于为此支付代价, 当然, 也包括在明知辛普森极有可能是杀人犯的情况下, 判其无罪的这种代价。那么让我们来简单地概括一下, 美国宪法究赋予刑事被告人多少权利呢?

在该书中, 林达向我们介绍了在美国宪法修正案第六条中, 明确了被告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如下内容: ①被告人享有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利。②在一切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享有获得迅速、公开审判的权利。③被告人有与对方证人对质的权利。④有权要求以强制手段促使对被告有利的证人出庭作证; 并要求律师协助辩护。当然, 美国宪法对于刑事被告人的人权保障不仅限于此。

此外, 书中还提及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美国, 一个人哪怕他从来也没有穿过西装, 在当上被告上法庭的时候, 肯定会考虑要去买一套。因为在判决之前, 对被告是“无罪假定”, 因此哪怕是最危险的被告, 美国政府没有权利强迫被告在法庭上穿囚服, 更不能带刑具, 以免陪审团在判决之前对被告有“犯罪形象”的先入之见。这一现象被称为“无罪推定”, 即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 都应被视作为无罪, 其强调的是对于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 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 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 就应推定其无罪。无罪推定是西方国家在否定中世纪纠问式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项刑事诉讼法原则。它与刑法上的“罪刑法定”的原则相配合, 成为西方国家刑事法律的基础, 亦是美国宪法对刑事被告人的人权保障的体现之一, 其保障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提及到“无罪推定”原则, 不得不让我不禁联想到我国刚刚出台的新刑事诉讼法第12条:“未经人民法院判决, 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一条规定是我国1979年刑事诉讼法所没有规定的, 对于切实维护被告的合法权益,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是我国在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大突破。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辛普森杀妻案”, 我阅读了《合理的怀疑——从辛普森案批判美国司法体系》一书, 虽然还未能完全读完, 但是对于帮助理解这一世纪大审判还是相当有帮助的。在该书中提及到了在美国, 对于刑事审判对被告人一定要排除一切合理怀疑, 也就是事实上, 他可能是犯案了, 但是如果未能够排除一切合理的怀疑, 那么在法律上, 他就是没有做。这一点与民事诉讼中的要求显然不太相同。概括整理书中关于这一观点的含义即为在剥夺个人自由和个人财产时, 所应当具备的证据条件标准是不一样的, 显然, 前者的标准必须高于后者。

二、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抉择

在整个“辛普森杀妻案”中, 最出乎所有人意料的, 也是本案的关键之一就是大量的“铁证如山”摆在辛普森梦之队的律师团面前, 却最终被一一排除在法庭之外, 几乎都未能进入陪审团的视线之中, 辛普森的律师团运用了美国审判制度中的“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这也是使得辛普森无罪释放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样的一个结局, 似乎颠覆了人们的价值观, 用林达的原话来说就是为在遥远的东方的我们所不能接受和理解的。辛普森杀妻案使得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美国与我国社会公众法律观念的差异, 在美国公众的法律观念之中, 似乎程序公正远胜于实体公正。在美国人看来, 只要司法程序没问题, 他们就必须维护这个虽然不完美却行之有效的司法体系。其实有关于这一点, 近些年来, 在我国也引起了一些激烈的讨论, 实体公正是指诉讼结果的公正, 程序公正是指诉讼过程的公正。究竟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哪一个更重要呢?笔者认为, 虽然两者都很重要, 在司法实践中, 也一直在寻找两者的平衡点, 二者缺一不可。但是真当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冲突的时候, 忽视程序公正的价值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原因在于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 没有一个人能说自己可以发现的所谓真相就一定是事情的本质, 但是程序的公正即有序进行审判活动的手段是大家彼此看得清、摸得着的, 所以, 在不能确保我们所得到的事实一定是案件原本的真相时, 唯有保持诉讼程序的公正, 才能保障审判活动的公正。

就如本案一样, 没有人知道辛普森究竟有没有杀人, 虽然很多美国人在事后都表示, 他们相信 (但不是确信, 因为所有的证据都是间接证据, 谁也没有看到辛普森杀人) 辛普森的确杀了他的前妻, 但是为了维护这个体系的法治原则, 保障程序公正, 最终陪审团一致认定判辛普森一级谋杀罪不成立。足以见得, 保障诉讼实体公正是保证这个体系会在大多数情况下产生公正的唯一途径。

三、美国人强烈的自由意识

除了以上两点, 使得辛普森最终逃脱法律制裁的原因还包括美国人潜移默化而却又强烈的自由意识。虽然不是本案的决定因素, 但其作用绝对不容小觑。在整本书的前几章, 林达夫妇也曾经向我们介绍过, 关于美国的言论自由问题, 从林达夫妇的字里行间, 不难读出, 美国人对于自由的向往和重视, 当然, 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并且继续愉悦地承担着这样的代价。美国人民为了最大范围地保护自己的自由以及权利, 甚至曾在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把握国家机器之前, 宁可选择不要联邦政府。而且迄今为止, 在安全和自由的面前, 美国人还是选择支付代价, 以保留自由。可见美国人强烈的自由意识。

所以, 在美国这样一个把公民自由看的高于一切的国家, 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看到一个无辜的人失去自由, 这是美国人认为最不可容忍的事情了。他们对于刑事案件的审判从来不持有完全的“不冤枉一个好人, 也不放过一个坏人”的态度, 取而代之的是“宁可放过一千, 不可错杀一个”的态度。这也是笔者认为, 辛普森能够逃脱制裁的一个绝对不可忽视的原因。

并且, 在美国判决本身一定要陪审团全体一致通过才能算数, 这也进一步表现了美国司法制度“宁可放过一千, 不可错杀一个”的原则。

摘要:对于被称为世纪大审判的“辛普森杀妻案”, 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有所耳闻, 林达夫妇以一个初移居美国的草根阶层的视角, 完完整整地向大家介绍了案件的审判经过。在整个案件的发展过程中, 最具有正义的地方在于, 辛普森的杀妻证据如此之多, 最终确因种种原因 (主要是由于证据取得的非法性, 引用“非法证据排除”原则以及证人个人品格存疑导致证言不可信这两点) , 所有的证据都被排除案件审理过程之外, 未能成为判决辛普森有罪的有利证据, 这样的规定导致有些看似铁证如山的证据都未有呈现到陪审团眼前的机会。对于这样的制度, 有极少部分人极其赞赏其合理、公正, 也有抱怨不公, 不能伸张正义, 达到法律原有的功能的。

初中历史明清教案优秀 篇15

①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掌握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宋应星与《天工开物》,知道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②通过对科技成就中反映明朝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时代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③通过组织学生调查家乡的古建筑(建筑时间、用途、风格等),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初步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

难点:文化成就如何反映时代特色?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法)

2、新课教学

音像资料:故宫建筑群介绍(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出现故宫建筑群及解说。)

师:请问刚才看到的故宫,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是哪两朝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结合同学们课前的了解你能否谈谈它的建筑风格(特点)?看后有什么感想?

师:故宫是北京城的一部分,出示《明朝的北京城》图,(指图)北京城由宫城、皇城、京城三部分构成(介绍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故宫建筑群以及天坛等著名建筑是古代建筑的杰作。)

师:除故宫以外,明朝长城也是世界奇迹。用多媒体技术将《秦长城》、《明长城》出现在同一屏上,上面用不同颜色分别标出秦长城与明长城的大致位置、走向,请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让学生发言)

师:放长城音像资料。①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巍峨起伏、绵延万里的长城,同学们看后有何感想?②分组讨论,历朝修长城的目的、作用,我们如何来评价历代修长城这件事?③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以上问题。

师:①我们往往将学的知识列表归类,那么,表中要有哪些要素呢?

②请学生先自学这部分内容。

③请一同学上黑板填表。

师:让同学推荐一个代表上来介绍三部巨著。

师:在学生介绍完后设计问题:这些科技成果哪些能反映明朝的时代特点?(也可以从书上去找答案)待学生回答后,师总结:由于明朝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宋应星《天工开物》就反映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因为明中期以后,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扩大了。生产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这对宋应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也为他写书提供了基础。)

例如,他的书中介绍了很多当时的处于世界领域先进地位的生产技术,请看课本中的第133页一幅《天工开物》插图,这就是当时领先世界的一项生产技术,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让学生猜)liuxue86.com

学生仔细观察书上插图讨论,可作猜测,老师提醒学生注意:①是采煤时煤矿中用的。②竹筒是空心的。

师:这是我们明代矿工在井下采煤时已能排除瓦斯这种气体的技术,这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师:另外在《天工开物》书中还有体现宋应星的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的思想。让学生看书上史料,并看书下注释,了解这段史料的意思,书上有两位同学对宋应星的这一观点持完全不同的看法,你们认为呢?(学生根据理解发言、讨论)

师:和宋应星同时代的徐光启是中国古代对于西方的科学技术接触较早较多的一位科学家,他已觉察到了欧洲的水利技术等比中国先进,能关注别人的长处,虚心接纳外国的科技成果,这在闭关自守的明清时代是难得可贵的。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明朝三位科学巨匠以及他们的著作,那么,在三位科学家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这一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一般能从书上的介绍中找到答案(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畏艰险、敢于创新、甘为人先的精神。)

课后习题

另外在《天工开物》书中还有体现宋应星的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的思想。让学生看书上史料,并看书下注释,了解这段史料的意思,书上有两位同学对宋应星的这一观点持完全不同的看法,你们认为呢?

板书

一、建筑:北京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二、医学:李时珍《本草纲目》

三、农学:徐光启《农政全书》

四、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高三历史优秀教案 篇16

难点:学生自我阅读及分析问题、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以及理清各种矛盾、把握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学生回忆: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前期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一、维也纳体系

学生阅读教材第71—72页,并回答下列问题:维也纳会议召开的时间、参加国家、目的、主要内容、结果和影响。什么叫维也纳体系?欧洲各国用什么来维护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为什么被称为历史的反动?

出示历史图片《维也纳会议》,强调此次会议是由俄、英、普、奥四国控制的。由学生归纳会议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分析维也纳会议的反动性。在学生分析维也纳体系反动本质前,教师应指出评价历史进步和反动的标准是:第一,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是否推动人类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进步;第三,评价历史事件要置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中。引导学生根据此标准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强调维也纳会议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后,各国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家间的纠纷。

二、19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和改革

学生阅读“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冲突”一目,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爆发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和改革?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矛盾冲突有哪些,哪个是主要矛盾?并概括19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类型。

三、1848年革命

学生阅读“1848年欧洲革命”一目,分析革命的原因。讲解革命过程时,利用动画讲解,给学生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讲完后,教师强调以下几点:揭开1848年欧洲革命序幕的是意大利;法国的二月革命-腐朽的七月王朝,把1848年革命推向__;匈牙利起义是1848年欧洲革命中影响的民族解放运动。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848年革命的__为什么是二月革命而不是六月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848年革命的影响,为什么1848年革命失败了,但却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这种说法是否矛盾?

小结

利用下面图示对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形势进行小结。

教学设计思想:

上一篇:寒假有趣的所见所闻作文下一篇:安徒生童话读书心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