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坝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2024-10-22

碑坝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共8篇)

碑坝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1

南郑县碑坝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学校文化建设有机构,责任明确,加强了工作协调

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学校校长和党支部书记任正副组长,办公室设在校长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是学校各处室领导。其中校党支部、政教处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校纪校风建设,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工作,班级管理与评比。教导处负责日常的教学工作,学生的学风管理工作。安保处主要负责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以及学校进出人口的管理。总务处主要负责学校的物质建设,学校财产管理,学校的财务管理。党政工团紧密配合,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齐抓共管,积极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二、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包括:

1、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校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养成教育(主题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2-

荣辱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拒绝管制刀具进校园”、“节约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初中生”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校园文化艺术节”、“春运会”、“校级篮球赛”、“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书画大赛”、“庆五四演讲活动”、“经典诗文诵读”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消防应急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师生学会面对突发事件紧急自救的知识,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通过广泛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文化,抵制了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抑制了低级、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了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也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三、扎实抓好品行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是德育工作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反映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我们突出抓了两个方面:

1、是完善“他律”,倡导“自律”。通过《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及校规、班规的制订与落实,使学生熟知并达到学校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要求;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如评选德育标兵)并及时分析总结学生品德行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形成“他律”。有了严格的他律,还要辅之以受教育者的内心自律。因为一个良好言行习惯的养成通常都需要经过自觉地练习和实践才能定型。我们鼓励并提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树立榜样,创设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人要做自己言行习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良好的言行习惯4-

切问近思揽文明”的大型对联,激励着师生拼搏进取;进入校园,“诚信、敬业、笃志、博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风和“乐学、善思、奋进、创造”的学风,庄重、醒目,催人奋进;“步迎晨风,想想今天要学习什么;目送夕阳,想想今天学会了什么”等警句,耐人寻味,时刻激励着学生的斗志;班级教室中的《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刻提醒着学生;巨幅《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让同学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时刻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学生作品展,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成果。润物细无声,墙壁会说话,花草也赋诗,设施能启智,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通过精心设计,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3、人人参与,构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对他们潜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学校还创造性的让全校学生共同参与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走进自然,就地取材,把花草种进教室,孕育出宜人的教学环境。走进教室如同走进了知识的海洋,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栏目。名人画像、名言格言、学生书画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社会一角”使学生对社会多一份关注、多一份了解、更多一份责任;“学习园地”展示了学生各类优秀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知识的魅力;“心里话”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班级之星”带动了全班,坚定了信心,每一颗“星星”都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骄傲的告诉同学和老师:我能行,我最行;“父母的叮咛”让孩子们读懂了父母的融融爱意、良苦用心,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巧手慧心”展示学生的个性、才华。-5-

经过一年的实践和完善,班级文化建设也成为了我校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树立可学的师生楷模

榜样的主要功能在于示范和激励,激励是第一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榜样的作用必然更大。我们非常重视挖掘师生中的积极因素,树立榜样,大力宣传,让榜样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如在校园橱窗中开辟专栏展示“教师风采”;对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以及荣获各种荣誉的教职工、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劳动积极分子,及时通过光荣榜的形式进行公开表扬,并在每学期开学典礼上公开表彰;各年级,各班也成立了“进步之星”、“星光灿烂”等宣传栏,及时表扬在年级、班上有进步的学生。这样,既让受表彰的师生拥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又让他们感觉到肩上的责任,同时更为学生树立起可学、可追赶的榜样,让师生明白榜样就在身边,让榜样成为鞭策自己和激励他人的力量,让学生更加信任和热爱自己的老师和校园。

如今,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校园环境优雅、和谐、统一,文化氛围浓厚,办学理念独特新颖,管理模式民主规范。全体师生牢记校训,知辱明耻,团结进取。我们深信,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必将极大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二○一二年十二月四日

碑坝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2

一、理念导行, 坚持以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引领学校 发展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教育思考者智慧的结晶, 是教育实践者行动的引领。“实施优质教育, 建设现代校园”的理念, 是学校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为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要求应运而生的。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 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有浓郁特色的教育;素质是一个整体概念, 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个性特长素质等,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在这些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 学校提出“优质教育”的概念, 即构建“管理科学高效, 资源配置优化, 教育渠道畅通, 办学特色突出, 内涵发展为主”的模式, 以“培养现代少年”为抓手, 把“尚德、修艺、益智、健体”四者统一作为对学生的教育期望, 为满足学生个体成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提出“建设现代校园”的办学目标, 即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理念先进、管理科学民主、教科研氛围浓厚、办学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专家名师集中、教育质量上乘、环境优美舒适、教学设施一流的现代美丽校园, 以此作为全体师生共同追求的美好愿景。先进教育理念, 引领学校走向科学持续和谐发展之路。

二、以人为本, 服务型管理, 为实施优质教育提供机制 保障

树立教育服务意识、提高教育服务质量是实施优质教育的先决条件。为把实施优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学校始终坚持“管理即服务”的原则, 牢固树立教育服务意识, 切实把人本精神和人文关怀融入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细节, 让优质服务成为实施优质教育的强大推力。

1.以教师为本,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让教师体会职业幸福

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实施优质教育的人才保障。学校坚持一心一意依靠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 坚持民主管理, 坚持民主集中制, 学校管理事务集体研究, 民主决策;重视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 重大事项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 2013年7月, 召开了四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在充分尊重广大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 公开、公平、公正地顺利完成了职称评聘改革;坚持校务公开制度, 充实校务公开内容, 校务政务财务一律公开, 创新校务公开途径, 除校内开设公示栏、发给家长的通知 (包括《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之外, 还在学校网站上开辟了公示栏目, 并通过学校办公信息平台发布公示信息, 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校领导急师生所急, 想师生所想, 经常深入师生中间进行调查研究, 关注、解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尊重、理解、关爱每一位教职工, 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通过听评课、“名师论坛”、“青蓝工程”, 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等形式悉心指导教师成长, 打造了一支包括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日照市优秀教师、日照名师、市学科带头人、市骨干教师等在内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在让教师体会到职业荣誉感的同时, 也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2.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创新课程实施体系与课堂模式, 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

创新课程实施体系与课堂模式是实施优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践。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标志是开设课程的能力, 课程如何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契合, 是需要校长把握与思考的深层次问题, 也直接关系育人质量。从这个角度讲, 深化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创新课程实施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实现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学校从原来的只关注教学管理转变为提升课程领导力, 即学校管理层领导教师团队根据课程方案和学校办学目标, 创造性地设计、编制、开发、实施课程, 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创造出学校品牌特色。学校依托山东省“十一五”重点课题“初中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规划,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为主体, 以校本课程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续和补充, 纵向贯通、横向联系, 实现了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一是扎实推进基础型课程, 注重每门课程的整体设计, 编写学科课程纲要和导学案。

二是大力开发拓展型课程, 相继开发出基于基础课程的嵌入式课程、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性课程、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拓展性课程、基于校本文化资源的浸润型课程。

三是全面开设研究型课程, 立足于日照本土文化资源, 遴选出“日照人物”“日照方言”“日照古迹探秘”“太阳文化”“日照美食”“日照海洋资源及其利用”“日照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等100余项专题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并将研究性学习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让学生围绕假冒伪劣作研究;结合“3·22水节”, 让学生研究水资源的保护与现状, 增强对水资源的更深刻理解和认识;结合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 让学生在研究民俗文化的同时, 增强爱国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在创新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学校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概念, “多维互动, 构建读写成长体”“师师协同教学”“分层走班教学”等高效课堂模式相继出台。这样, 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兴趣、长远发展相一致, 高效课堂既减负又高质, 实现了优质教育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体验成长快乐的目标。

3.以学校发展为本, 构建“管理共同体”, 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俗话说:“众人是圣人, 家和万事兴”。构建“管理共同体”是集众人智慧、谋学校发展的创新之举。

一是学校管理共同体:强化和完善“学校—科室—年级组 (教研组) ”三级管理体系, 调动学校所有管理人员岗位责任意识与工作积极性;倡导“校荣我荣, 以校为家”的观念, 激发全体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与归属感。

二是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通过学科研讨、青蓝工程、学术交流等途径, 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相互切磋、共同发展, 挖掘教师内在潜力,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是学生成长共同体:优质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校积极探索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根据学生基础、能力与个性特点为学生编制学习小组, 形成具有互补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小组特征, 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密切交流、互助合作、彼此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形成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良好学习氛围,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

四是家校合作共同体:优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 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好家长学校、创新家长会形式、开辟校外教育基地等, 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格局, 形成了教育合力。“管理共同体”的创建, 激发了全校师生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积极性, 促进了各项工作上台阶、有特色、出实效。

三、科研兴校, 创建学术校园, 为实施优质教育提供动 力源泉

教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 也是实施优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新营中学坚持“科研兴校”战略, 积极创建学术校园, 探索出“研教结合、研为教用、以研促教、以教保研”的教科研模式, 先后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层达标”教改实验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教师合理惩戒权研究”, 山东省“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初中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资源整合、协同实施、动态管理模式的实施与研究”“中学体育教学‘资源整合、协同实施、动态管理’模式的实施与研究”“教师 积极心理个性品质与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个性化阅读与文学教育”“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研究”“落实新的教学方式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的研究”以及山东省“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学校构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多项重点课题研究, 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 数项科研成果在省市范围内得以推广;在重大科研课题研究的带动作用下, 学校小微课题研究、教育教学专题研讨、教科研论文评比、名师论坛、高效课堂听评课等教科研活动也得以蓬勃开展。

另外, 学校还结合地域优势与学生实际, 通过研发校本课程推动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采取积极研发、严格开设、完善设施、加强管理和科学评价“五步”推进的方式, 先后研发了《美丽海洋·蓝色梦想》《礼仪教程》《写字》《经典名著导读》《风景数学》《写作指导》等20余本现代少年系列校本课程教材, 提升了学校实施课程的能力, 提高了教师教科研水平。扎实有效的教科研活动, 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实施优质教育的不竭动力源泉。

四、文化熏陶, 以文化人, 用社团建设丰富优质教育的 内涵

校园文化的力量在于它一旦形成就会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能动教育力量。因此, 文化管理是现代校园的必备要素, 以文化人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 也是实施优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广泛开展社团建设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文化管理的重要举措, 文学社团、艺术社团、爱心社团成为新营中学文化建设的三大支柱。成立文学社团, 创办了校报《新营之窗》与校刊《海音》, 校报校刊一经出版, 立即成为师生爱不释手的心爱读物, 显示出文学对师生情操的熏陶作用;成立艺术社团, 下设话剧团、合唱队、舞蹈队、鼓乐队、器乐队、绘画书法等项目组, 2013年学校艺术社团举办了盛大的元旦文艺联欢, 三场精彩演出赢得了家长代表与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 庆元旦师生艺术作品展览也得到了参观者的高度评价, 广泛的艺术教育与实践活动提高了师生的审美情趣;成立爱心社团, 开展“手拉手”献爱心、环保小卫士、孝亲敬老等志愿活动, 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这些社团采用学生自主管理和兼职教师辅导的方式, 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推动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另外, 学校注重营造人文环境与文化氛围, 校园整体布局富有现代气息, 建有园林式花园四处, 乔木灌木俯仰生姿, 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荷塘假山、小桥流水, 校园景观优雅别致;文化长廊、宣传栏为校园文化平添风采;教学楼、实验楼走廊墙壁文化更是别具一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为打造经典名校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丰富了优质教育的内涵。

某中学校园网建设方案 篇3

摘要:中学作为实施基础教育重点单位,校园网的建设不可或缺。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对校园网的建设实施给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校园网;服务类型;拓扑结构;网络应用;网络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2-0069-04

一、 学校概况及建设规模

1.学校概况

笔者的母校是一所县级重点中学,有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各三栋,学生餐厅、行政办公楼、体育馆各一座,实验楼两栋。学校现有52个教学班,13个现代化的实验室,3个多功能计算机教室,每个多功能计算机教室内配备了80台电脑。

2.建设规模

校园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逐步细化,分步实施。鉴于目前学习、教学和管理的需要和建设经费及利用率的考虑,并非学校的全部楼宇设施都必须架设网络。本次规划校园网的出口干线使用千兆连接分别连接至CERNET和 Internet,目前IP地址按照上网计算机所在位置采取静态分配。校区内部采用100Mbps/1000Mbps光纤交换网络实现高速互联,光缆连接全校大部分主干信息点,初步规划是在行政楼(单人办公室每间一个信息点,集体办公室至少四个,视具体情况而定),教学楼(每间教室两个信息点),实验楼(每间实验室两个信息点)架设网络,但要为日后宿舍楼,餐厅和体育馆的网络铺设留有接口。目前餐厅和体育馆可以先只提供闭路电视,待日后完善计算机网络的架设。

二、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面对信息化浪潮,教育部已在2000年10月明确要求,从2001年起,用5—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涌现和完善,社会对学校的要求也不再是原有的“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以教师的教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学校能利用校园网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多的、可共享的、方便存取的信息资源。因此,校园网的建设既是反映国家教育文件精神的一项举措,又是全校师生发展提高的一个平台,而且一个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目前全校师生正致力于把学校发展成为省级的示范性高中,学生成绩作为一项评估因素已不是障碍,硬件建设也基本满足要求。而要实现学校升级,不仅要发挥学校特色,还要积极学习其他高级中学的先进经验并且要扩大自己的影响,校园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力的平台。在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里,校园网的建设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当前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并日趋成熟,为校园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因此我们更应该一鼓作气,加大力度进行校园网的建设。

三、总体设计规划

总体设计是校园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程蓝图,是搞好校园网建设的核心任务。需要从对象需求分析入手进行一系列的建设计划并最终付诸实践。

1.功能需求分析

由于学校本身是一所普通高级中学,根据学校管理和教学的要求以及要晋升为省级示范性高中这一目标,结合当前教育信息化趋势下,国家对中小学应提供服务方面的一些要求和学校的长远发展需求,确定校园网应提供以下基本服务:

(1)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仅是学校自身资源,还可以是外界的教育信息资源和其他一些相关资源。

(2)实现图书文献资料检索、借阅自动化。克服以往图书馆作用发挥不到位的情况。

(3)实现学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透明化和快捷化。

(4)能够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

(5)可以依托校园网、广域网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

(6)能够创建学校网站,使之成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7)要为广大师生提供宽松、开放、易用的网络环境,比如进行心理辅导、考试心得交流等。

2.网络的服务类型

根据以上功能需求分析,可以初步确定:网络除具有WWW、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E-mail )、 News、 BBS等基本功能外,还要具备视频点播(VOD)、办公自动化、网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和远程教学功能。

3.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

4. 校园网建设技术设计原则

校园网建设技术设计的原则包含了整体的设计原则和分别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及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一个完整的校园网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分成两个环节:网络集成方案设计和信息系统集成。其中信息系统集成是目的,网络集成是手段。网络集成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结构化布线与设备选择、网络技术及设备选型。

(1)校园网建设的整体原则

①系统性,校园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校园网建设无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网络的规划、设计、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以及网络的使用、扩充等均需要以系统的眼光来看待。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从全局、长远的角度出发,体现整体最优性。

②先进性,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网络结构、开发工具,所选用的网络设备采用成熟的技术,在保证成熟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所采用的标准要统一并支持目前业界最新的网络协议,网络标准应符合国际标准。

③开放性,系统设计应采用开放技术、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建和开放用户接口,以利于网络的维护、扩展升级及与外界信息的沟通。

④灵活性,采用积木式模块组合和结构化设计,使系统配置灵活,满足学校逐步到位的建网原则,使网络具有强大的可增长性;所选用的网络设备具有高扩展性使得用户数量的扩展应对网络影响很小。比如中心交换机应是插槽式的,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求,交换机应有足够的插槽。

⑤可靠性,具有容错功能,管理、维护方便。对网络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确保系统运行可靠。考虑系统经济性,投资要合理,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2)网络技术选型

千兆位以太网技术以简单的以太网技术为基础,可为网络主干提供1Gb/s的带宽,并且它利用自然的方法来升级现有的以太网、工作站、管理工具和管理人员的技能,故方法简单而且成本效益高。千兆位以太网与其他速度相当的高速网络技术相比,价格低并且设计灵活,故建议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

千兆位以太网使用的传输介质有光纤、五类非屏蔽双绞线(UTP)或同轴电缆。目前,千兆以太网支持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和同轴电缆。为了保证网络的运行速度,要实现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

为避免物理网络的束缚引起的网络堵塞,便于管理和节约开支,要根据需要划分相应的逻辑子网,也即VLAN,以便网络中的站点可灵活地加入到不同的逻辑子网中。

(3)结构化布线

校园网为园区网,楼群间子系统采用光缆连接,可提供千兆位的带宽,有充分的扩展余地。垂直子系统则位于高层建筑物的竖井内,可采用多模光缆或大对数双绞线。把管理区子系统并入设备间子系统,集中管理。楼内布线包括水平布线和主干布线。水平系统采用超五类双绞线,采用暗装墙内的方式。

在技术标准方面,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性能要符合国内、国际标准和相应规范,并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仅能满足校园内网络应用的实际需求,同时又与国际互联网等信息高速公路连接。布线系统应采用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名牌布线产品,技术上要领先,同时要经过国内、国际广泛和较长期使用,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从目前的实际应用出发,以需求与应用为主,使其性价比更高,实用性更强。

(4)校园网设备选型

硬件是架构校园网的基础,选择硬件产品时,要选择兼容性好、扩展性强的设备,并且在选择过程中综合设备的性能、价格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该设备厂家必须能够提供良好的售前及售后服务。鉴于学校的资金状况,刚刚完成校区建设,因此在建设校园网时要选择好用,够用,适用的网络技术,建议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国产品牌来实现。

①交换机设备的选择

选择可信的技术指标,像交换容量(Gbps)、背板带宽(Gbps)、处理能力(Mpps)、吞吐量(Mpps)等众多技术指标,紧紧抓住“满设置时的吞吐量”这个指标。采用分布式的产品模块以满足校园网运行的音频、视频及数据信息量越来越大的需求。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另外要考虑设备冗余能力、散热方式等。最后要确保功能齐全并且易于管理。建议选用思科公司的园区交换机6509,3550和华为公司的汇聚交换机6506以及2403来实现。

②路由器设备的选择

路由器产品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成为实现各种网络内外部连接、骨干网间互联和骨干网与互联网互联互通业务的主力军。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是路由器技术的领导者,在因特网上流动的数据大多都会通过思科公司的设备,其中绝大多数是思科公司的路由器。推荐使用Cisco 1600系列路由器,它是思科公司为中小型网络接入Internet而量身定做的,是中小企业和校园网的理想选择。

③服务器的选择

因为要利用校园网传输和存储大量的视音频信息以及数据库的管理等,所以服务器系统CPU要处理能力强,I/O处理能力强,系统稳定性高,一般采用4路及4路以上服务器系统,由于数据库系统的高稳定性要求,一般要求使用冗余电源,最好是N+1冗余电源来实现。中学服务器绝对拥有量不高,可采用塔式服务器,其相对比较容易放置。 还要求服务器与机柜系统相搭配以易于管理,硬盘与电源多采用热插拔,以便在出现故障时迅速更换。

④传输介质的选择

在中心交换机到各子网的传输介质选择方面,应以应用需求为主,适当考虑成本。由于校园网分布范围较广,在中心交换机到二级交换机之间,线缆以多模光纤为主;如果距离超过多模光纤的极限,需要采用单模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⑤防火墙的选择

校园网存在内网带宽大、出口带宽小的特点,网络健康状态差的首要表现就体现在出口网关设备性能不足、带宽利用不合理上。传统的防火墙、路由器等产品只能是对内网的流量尽力而为的转发,超出的流量只能丢弃,这样既没有改善网络的健康状况,也没有保障内网大多数用户的利益。

防火墙选择上要考虑以下几点:可使得接入多条宽带线路并用并且互为备份;产品支持策略路由,可以指定学校内的部分客户端只能访问教育网线路,而其他客户端可以按最优路径访问;要优先保证关键应用的带宽并且针对每个IP进行详细管理和流量控制等。建议使用天网流控防火墙,它通过特有的ABTQ技术,公平合理分配学校的出口带宽,在公平的条件下尽量让学校查询学习资料拥有更多的可用带宽资源。

(5)供电设备选择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UPS电源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电力部门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UPS电源不同于一般的稳压电源或电源调节器,它是专为保障计算机及其外设正常工作的保护性电源。一般UPS电源是由充电器、逆变器、静态开关、蓄电池、控制器组成。校园网络主服务器(如域名服务器、WWW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等)和其它主干网络连接设备,因此需要后备时间较长的UPS保证供电。选择设备参数如下:UPS功率为: 40KVA ,延时3小时;UPS通过WEB方式实现远程监视;UPS通过软件实现网络管理功能;后备电池使用大力神、松下两个任一品牌;主机使用APC。

(6)信息系统集成

信息系统集成指利用网络体系控制信息的有序流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更有效地形成、整理、使用各类信息,分成内部信息建设、外部信息建设。内部信息是指封闭在校园内部的各类信息资源,对内部信息的建设包括校园办公系统、校园内部主页、内部电子邮件、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系统、校园IC卡管理系统、内部信息服务系统等;外部信息是指与校园外部相互交流的信息,对于外部信息的建设包括外部主页、电子邮件、远程教学等。

四、网络软件及应用管理

1.安装网络系统软件和基本应用软件

网络布线完成之后还只是“裸网”,需要安装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后方可利用。

(1)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可以选用Windows2000、LINUX、NETWARE系统。

(2)网络管理系统。本网络中,网络中心采用网管软件对所有网络设备进行全方位动态在线监视与管理,网管人员在网络中心就可了解整个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进行整个系统的管理。

(3)数据库系统软件。要求数据库软件能与WEB服务器做到良好的集成,支持多媒体,支持多种平台,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扩展性;系统运行稳定,有良好的容错能力。

(4)应用软件。在暂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的情况下,为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宜选用国产校园网管理信息系统,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和VOD视频点播系统(服务)。

2.网络应用的管理

(1)确定IP;

(2)子网划分。可根据服务要求采用VLAN进行子网划分,比如分为办公,教学,科研,后勤,图书馆,宿舍等;并指定IP;

(3)通信协议选择(用TCP/IP);

(4)进行安全管理。主要有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尤其为后者的安全控制;

(5)其他。随着校园网的投入使用,在其应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要求承办方免费提供一年的技术指导及系统的维护。

五、网络维护管理

校园网的建设为现代教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要使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强化管理,制订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实行按章治校,依规办事。

硬件维护管理包括网络的使用规范、上网的规范、场地的使用管理制度,信息点、教学平台、电子讲台、计算机的管理操作制度,维修保养制度等。

软件维护管理包括网络教室及计算机软件的配置更新规范,教学软件、工具软件的培训推广应用制度,软件的购买、收集、操作制度,光盘、音像制品、素材库软件的使用保管制度等。

此外,还建议学校拟订出一套确实可行的校园网管理机制,防止校园网被破坏,建立设备的使用和保管制度、网络安全制度,以确保校园网运行畅通无阻。并且为了更好地实施上述管理方案,必须充分发动全校的教师,实行全员管理,人人定岗明确,职责分明,有奖有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强化管理的效果。

六、校园网资源建设和人员培训

校园网建设的内容很多,除了主干网络的建设以外,还包括许多典型应用项目。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要优先考虑校园网信息资源建设,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外部信息资源建设、校园网站建设、信息资源库建设。待网络建设完成之后和学科教师、专家和技术人员商榷之后再定。

校园网建设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将对教学制度、学校管理等带来巨大变化。但是,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并非易事,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抓好人员培训工作。 学校要动员教师积极参加培训,积极更新观念,探索计算机技术和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的方法。也要进行学生培训,同样包含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技能和在网络环境下顺利进行高效学习的能力培训。

参考文献:

[1]杨利军,余鹏飞.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方案[J].中国电化教育.2004,03.

[2]王永明,肖红.北京九中校园网建设方案概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3.01.

[3]李娜.某高校校园网建设方案的研究[J].电脑技术与知识( 教育论坛),2006.04.

[4]洪明军,孙艾林.某中学校园网建设实施方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3,06.

[5]冯博琴.计算机网络(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办学理念,形成办学特色,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和谐校园。

二、工作目标

提炼具有时代性的办学育人理念,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为中心,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

三、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 xx xx xxx,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

四、工作要点

(一)显性文化建设方面

显性文化建设方面除定期筹措资金改善办学环境外,主要围绕“六化”工程来不断加强和提升:

1、净化方面,加强卫生管理,养成卫生好习惯。落实好每周晨检工作,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留长发;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教室、校园卫生做到每日清扫,垃圾定点堆放,及时清理,达到教室窗明几净;桌面、墙壁无乱涂乱画痕迹,桌兜、书包无废纸、零食及包装袋等,地面无垃圾、果核、纸屑和烟蒂;绿化带无垃圾,文化墙面无脏物等。

2、绿化方面,加强绿化养护,保证成活率。使校园“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班级花卉也要做好养护,班主任要给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养花知识,将花卉养护工作责任到人。

3、美化方面,文化长廊、学习园地要定期更换,突出主题,文化墙面内容要注重教育主题的实效性,力求建筑布局、造型颜色搭配得当、和谐美观。

4、校园交通方面。实现道路硬化,四通八达,晴天路干净,雨天无泥泞;加强红领巾监督岗值周工作,严格执行学生家长接送子女的有关规定;加强校园车辆管理,要求学生不得骑自行车上学,教师做到在校园内、进出校门时推车行走,骑摩托车、驾驭机动车的老师要晚于学生通行时段5分钟后进、出校门,确保校门口交通安全。

5、亮化方面。学校墙壁粉刷一新,房屋通风透光,整洁明亮,校园灯柱光亮闪烁,教室、楼道、厕所保证节能。

6、文化方面。校园标语内容要贴近生活,发人深省。当人们走进校园时,会说话的墙壁上的温馨提示(沐浴晨风,想一想今天该做些什么;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进步了没有),墙上崇德、明理、劝学的标语,操场围墙上栩栩如生的体育、舞蹈图案,草坪上竖立的宣传牌(小草正在休息,请勿打扰),花园里的人性化标语(枝头小花君勿采,留向风中自在开),教室、楼道内的名人名画、名言警名,学习园地、学生风采照和手抄小报等,到处美不胜收,文化氛围浓厚,让走进校园的每一位师生心旷神怡,感悟连连。

(二)隐性文化建设方面: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和积淀的过程,积累是量的增加,积淀是去伪存真,是质的灵魂的凝聚。其内涵要体现一个“人”字,即文化通过各种手段表达“人”和“人”之气韵。

1、加强校训校风建设。校训校风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反映,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在各项工作中,要进一步宣传“雕琢教师形象、打造学校品牌”的办学理念,培养“团结、务实、敬业、奉献”的学校精神。明确“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师素质一流、教学质量一流,争创总校特色学校、争创公司先进学校、争创省内名优学校”的奋斗目标和“依法治校与民主治校相结合、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统一”的管理策略。

2、加强制度建设。依据《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总校教师行为十不准》、《三校教师行为十不准》等要求,在教师中开展比师德、比作风、比敬业、比奉献活动。每位教师要努力成为社会文明的典范,学生效仿的榜样,家长依赖的朋友和参谋。要切实将养成教育长期坚持抓下去,不断完成“学习、工作、考勤、竞职、教研、安全、奖惩、财务、学籍”等管理制度,认真组织开好各种会议,定期举办制度学习、检查等活动;积极推进教育公平,规范办学行为。

3、宣传时代精神,体现德育为首的精神源泉。以充满生机和活动的和谐校园为目标,积极推进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建设和谐文化。落实国旗下讲话、庆元旦活动、法制宣传、安全教育、编写传唱《小学生一日生活规范歌》等活动,加大课堂教学和活动开展管理等措施,养成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4、从日常活动入手,加强德育实效。

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使校园处处体现教育和熏陶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良好育人环境。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德育教育的全过程,把民族精神教育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着力点,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道德,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立足班级主阵地,增强育人的实效性。通过“文明班级”评选等形式,创建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在自我暗示、自我激励、自我教育中发展自我,完善自。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教育。牢固树立全员德育思想,增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意识。

在校园内最醒目处设立师生师德师风监督台,在办好学习园地和文化长廊的同时,还要办好读书角、手抄报和宣传橱窗,少先队“广播站”要及时表好人好事,播放儿童喜闻乐见的校园歌曲,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利用好宣传橱窗和文化墙,宣传模范教师和优秀学生的照片、师生题词寄语以及安全教室宣传画等。以此来展现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

五、工作措施

1、坚持统一部署、全员参与、全面落实。建设规划在校长的指导下由分管副校长牵头落实;制度文化、自然环境、形象标识的布局规划,各处实布置、从业人员培训、艺术墙、走廊文化各种标志等由行政集体决策落实。

2、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常开支需求。

3、本着“追求品味,着眼于先进性、育人性、个性化、整体性的原则”,搞好班级美化,做到图文结合,使班级成学习、活动、休闲的理想育人乐园。

4、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师生寓教于乐。充分利用 “五.一”、“六.一”、“七.一”、“十.一”、“教师节”及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好每期一次的校运会,尝试举办学校首次艺术节,搞好“六一”、“元旦”的文娱汇演,通过各种竞赛活动的开展和作品的展示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篇5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服务项目:

(一)校园文化理念设计

1.学校教育理念;

2.学生行为信条;

3.宣传语、校园文化标语。

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信条的确立,一方面明确宣示学校的未来发展愿景,一方面也促进学校形成科学的教育体制,建立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逐步形成学校品牌文化。

(二)校园文化艺术设计和实施

1.领操台的浮雕设计;

2.校园内文化主题雕像(学校历届毕业的名人、当地历史名人、科学名人);

3.办公室、楼道、墙、门、大厅、主文化墙的校园文化展示设计;

4.教室的黑板、角柜、墙体,食堂的桌椅颜色、墙体喷绘、窗玻璃装饰等的校园文化展示和美化设计;

艺术语言——尤其是富有文化主题的艺术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产直接和深刻的。有鉴于此,将学校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闪光点和积极元素,通过人文主题的浮雕、雕塑、文化墙等,以艺术的方式展示出来,美化和提升校园文化,必将对校园氛围、学校气氛、艺术熏陶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学校管理咨询

1.制定学校整体改善计划,并辅导执行;

2.制定学校教学提升计划;

3.制定和实施教师培训计划。

专家组根据学校的整体教学目标,通过对学校教育现状的整体诊断,整理出需要改善的方面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规范系统的管理改善方案,来提升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教学效率和师生关系,进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和学习成绩。

(四)学校品牌规划设计

1.学校名称设计;

2.学校标志设计;

3.学校名称标准字体、标准色设计;

4.校园环境品牌应用系统设计;

5.学校办公文件品牌应用系统设计。

结合学校未来发展的定位,对学校名称、标志、整体形象系统的统一化设计和应用,在学校内部面对师生、在学校外部面对公众,传达一个统一的视觉化的学校品牌形象,能够起到赢得公众信赖、提升师生自信、增加校园凝聚力的作用,并为学校的各项对内、对外的宣传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提升学校的品牌和视觉识别。

(五)学校品牌推广策划

1.学校宣传《画册》设计和印刷;

2.编辑和设计《学校内刊》;

3.编辑和设计学校《校史》;

4.策划和辅导设计《班级文化专刊》;

5.策划和设计社会公益活动;

6.策划新闻报道;

7.策划和完善学校网站;

8.校歌创作;

9.校园形象宣传片创意;

10.学校品牌整体传播策略。

上述工作,是长期的工作,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上述工作的成果,将决定学校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并形成一个可持续的优良传统。其中,具体的品牌传播行为,将多角度地把学校品牌全方位传达给受众,从而构筑学校的品牌影响力。

(六)培训

针对学生的培训

1.《终极学习密码》(余建祥)

2.《目标管理学习法》(姚葵醴)

3.《5S高效学习法》(姚葵醴)

针对教师的培训

1.《点燃教师教学激情和学生学习热情》(余建祥)

2.《就这样赢的学生的心》(余建祥)

3.《有效的班级管理》(姚葵醴)

对学校来说,内部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是比较完备的,另一方面,快速变化的社会形态也需要来自学校外部的沟通与交流。中国校

园文化建设网专家组结合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咨询实践成果,精心设计了上述培训课程,以帮助改善教育和学习的效率,并作为教师和学生的一个有益的参考。

(七)与学校文化建设相关的书籍

《终极学习密码》(余建祥)

《培训与学习》(姚葵醴)

《个人潜能开发》(姚葵醴)

《如何成功创业》(姚葵醴)

《自我管理成功学》(姚葵醴)

大靳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学校文化是学校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是潜在课程的一个重要教育因素, 对师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为宗旨,着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并使校园文化建设能向纵深方向发展,努力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担负起培育新人任务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得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精神下健康成长。我校特制定具有我校特色的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一)正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

校园文化,就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新时期的校园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应体现时代精神,因此,它要求我们教育者用发展的眼光、未来的标准来对待今天的校园和校园中的学生,在审视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寻找新的生长点。创建具有现代意识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明天,为学生走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好准备,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还要立足提高师生的文明程度,能够站在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高度上。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改变师生把学校简单地看成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通过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新的校园文化体系,深入挖掘校园文化精神,提高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看法,使师生通过对校园文化的重新认识来进一步认识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以及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学校硬件设施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和以师生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也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心理品格、审美修养、艺术情趣等内在素质的培育,促进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中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本目标是以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培育优良的学风校风,营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氛围,带动和促进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导向正确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校园文化的感染,规章制度的导向,教师的引领影响,使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体魄,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对他人有关爱之心,对自然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人类的未来有神圣的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校园文化建设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追求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以学校文化价值观形成强大的文化场和文化力,我们就是要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规范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校园文化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从而造就社会发展的有理想、有抱负、有特色的高素质人才,使学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高层境界,也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从本质上实现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原则

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

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紧紧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

四、“校园文化建设”建设重点

1、物质文化方面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校今年刚刚启动教学楼,我们打算在下一阶段进一步完善校园物质文化,建成以立足科普知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主义教育、艺术文化欣赏为体系的文化长廊;不断完善班级文化、校园环境文化,等工作,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入手,充分展示我校浓厚的文化底蕴。下阶段着重完成的工作。

①进一步装点校园绿化带,加强文化层面的建设。

②教室文化方面,着重以非智力因素来熏陶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的勤奋学习热情。在教室及

走廊,张贴激励性标语、名人名言、优秀美术作品,定期出版学习园地。

③校园内主要墙壁,张贴一些激励性或知识性的文字,如名人名言、名人名事等,定期出版黑

板报、墙报等,从而使得校园内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④加强校容校貌的整治工作,使校园时刻保持环境优美。

⑤加强科室文化建设,张贴各种规章制度,确保室内清洁卫生、环境优雅。

⑥加强图书、阅览室建设,充实图书资料,提高借出率。

2、制度文化方面

学校的发展,需要人文管理,以德治校,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学校得以健康和谐发展的源泉。以德治校与以法治校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学校必须创新有利于师生、学校健康发展的老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总务管理、学校设施管理等各种管理制度,使各项教学管理活动有章可循,在一个有秩序的氛围下良性发展。

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制度,通过各种教育管理形式,使各项管理内化为学生的自主活动,变纪律为自律,体现教育管理的人文性,做到情感管理、人文管理和制度约束的统一。

3、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层次的、隐性的东西,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我校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和完善学校的精神文化。

①塑造“协力、负责、多元”的独特文化,培育校园精神。

所谓协力,就是强调在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积极健全学生人格;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积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办学理念的统领下,全校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挫折,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最终使我校成为一所令所有人向往和羡慕的学校。

所谓负责,就是每一名教师都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每一位学生都要为自己的学习和学业负责,每一位教职工都要积极参与学校事务,为学校的前途和命运负责,一所负责任的学校一定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一所向全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承诺的学校,也一定是负责任的学校。

所谓多元,就是以相互尊重和宽容为前提,提倡每一名教师和学生都要努力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大胆张扬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一所主张多元的学校才真正有自己的未来。

②校风、校训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最重要内容。它包括教风、学风和班风等。

③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个性化:要重视班级制度建设,晨读、值日、听课、作业、课外活动、干部职责等等,每一项都有明令规定,并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做到双向交流和相互传递,班主任变换传统角色,带领学生开展班级工作,每一件事都经过酝酿、讨论、实施、评价等几个步骤;班级以学校活动作为班级工作目标,全面铺开,逐一追求,活动中达成共识,凝成向心力,而活动成功,又能促进其他方面的进步,得到意外收获,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使班集体越来越趋向成熟。

④兴趣活动文化大众化: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以文艺、体育、科技、学科兴趣小组、美术和音乐兴趣小组等为形式的活动,可以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

进其特长的发展。本学年度,学校将开展一系列的大型主题教育。三月作为学雷锋活动月,使广大同学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将雷锋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下一阶段,学校将深入开展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各种活动,使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入领会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内涵和意义,通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来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和意义。

⑤常规活动出新意:升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爱心助学等活动常抓不懈,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纳入学校的正向轨道。

⑥加强进校书刊管理,规范发行渠道,开展读好书活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多种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碑坝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篇7

目前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对建设内容和具体要求等均缺乏统一认识,这对建设好中学校园体育文化,让它发挥出最大功能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而服务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既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紧迫的。本文基于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所处环境和对象的特殊性,分析了它与校园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求促进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而为校园文化更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参考。

2 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和内容

2.1 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

校园文化属于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从属于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中的一种特定文化,是中学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形式,是校园社会团体共认、共有、共享的所有文化总和。它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器材、自办体育报刊和具体的科研、教学、训练等物质文化和由学校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规范、体育道德、体育价值观、体育舆论等精神文化以及以规章制度、运动团体和张贴体育宣传报栏为形式的方式文化。

2.2 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校园体育文化含有特定的文化要素,是一个由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物质文化所构成的完整体系。

2.2.1 体育精神文化

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文化的灵魂。当今体育精神文化,特别是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核心的竞技体育精神正在成为现代体育文化的主旨。体育精神文化实质上就是在某种精神指导下的外化行动,如中学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看似只有运动员在比赛场按照运动规则所进行的一场较量,但这只是一种外化现象,更多的是通过比赛赛出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的风格和气质,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这才是体育运动对人的素质的最重要、最本质的提升。

2.2.2 体育制度文化

体育制度文化,也称体育规范文化,是指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娱乐等活动中,要求参与者共同遵守的体育规程、行动准则的文化体系,它是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得到参与者认可并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范性公文,它包括在进行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如各种社会关系、组织形式和活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等。它包括常识性体育制度、具体体育制度和个别体育制度,因此它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2.2.3 体育物质文化

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是人类在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状态。体育物质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体育,其重要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体育学科,已经涉及更广泛的科学领域,不能简单地用“场地、器材”等原有的体育物质文化形式所概括。由于体育运动的多样性,体育物质文化形态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但是因为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形态还十分有限。

3 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我们也主要从以上五个方面研究校园体育文化对中学校园文化的价值。

3.1 校园体育文化的运动参与价值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促进学生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而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才能激发他运动参与的积极性。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既校园体育文化的对运动参与价值的体现成为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2 校园体育文化的运动技能价值

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中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较大的时间,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必须避免过分追求运动技术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细节。在“健康第一”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通过运动技术的学习,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

3.3 校园体育文化的身体健康价值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身体状况对身体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适当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健康,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3.4 校园体育文化的心理健康价值

一个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在塑造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度;在教学和生活中要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3.5 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适应价值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竞争和合作的社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学习领域之一,也是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建立具有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从而提高其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4 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

4.1 中学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师生的体育意识、道德观念等,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充分运用标语、图展、广播、电视、报栏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渗透,使师生真正认识到身体强健的重要性,激发和引导他们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热情,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应该教育师生遵守规则、公平竞赛、尊重对手,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4.2 中学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提高锻炼能力,在体育课程发展上要注意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播,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在选择教材和安排教法上,既要考虑体育锻炼的实效性、科学性,也要增加趣味性,要让学生达到“懂、会、乐”的体育效应。

4.3 中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里的体育建筑、雕塑、场地设计,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物质,这些物质,对人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另外,体育建筑、场地、设施也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各级中学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包括建造体育场馆、器械设施等在内的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合理使用已有的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

4.4 中学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体育制度文化是体育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在体育运动实践中尤其重要,因此它具有个高度的层次性、权威性、目的性和规范性等基本特征。加强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必须使学生懂得各项体育活动的规章制度,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在体育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以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学生的生活吸习惯。

4.5 中学校园体育智能文化建设

体育智能文化是人们对体育正确认识的概括和总结,是迄今为止人们经过多次实践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解的产物,它包括体育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体育科学知识的分类越来越细,学科呈现交叉化和系统化。中学体育职能文化的建设必须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体育的发展历史、体育的基础学科和功能等基本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体育并自觉地积极参与。

5 结束语

当前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各级中学全面展开,这是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契机,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校园体育文化的创新,摸索和开拓校园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又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许多艰辛的探索,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胡小明.新时期体育社会功能的转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3,9(3):3-4.

[2]林仙萍.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9(3):50-51.

[3]杨德银等.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2001,5(3):86-87.

建设和谐中学校园 篇8

关键词:校园关系;环境建设;形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109-02

1.校园人际关系

众所周知,教书育人是以知识为媒介的创造性劳动,因此特别需要形成一种“团结完善、和谐发展”的校园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极大地减少师生的挫折和焦虑,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逆反心理,提高师生之间的亲和力,提升学生对来自教师影响的接受性,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1校园师生关系管理

师生关系是校园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内容,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当前中学校园内师生关系状况仍不尽人意。首先表现为由于教师高压而导致的学生厌学现象。据“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表明:当前师生之间表现出知识传递的渠道在加宽,而感情沟通渠道在缩小的趋势。当前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己降到低限,仅“5%的学生有心里话愿和老师说”,而且“学生对全体任课老师满意的仅20%”。其次,表现为师生关系不民主,教师、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最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课堂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但在实践操作上,面对学生的不同看法和对学生采取的教育措施上,仍有不少的教师表现得并不民主。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的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当前,我们首先应组织多层次、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活动,更新知识、修正教育观念、完善教育技能,落实教师的“垂范”作用,提高教育的质量。其次,改变教育中的强制与灌输做法,大力倡导新型的民主合作的观念及民主的行为方式。

1.2学校同事关系管理

学校同事关系管理的水准,直接决定学校的风气和教师的满意度。目前教师工作繁忙,同事之间的交流质量不高,关系并不太和谐。校园同事关系的和谐对于初级中学教育来说,重要性表现为:校园内和谐的同事关系有益于交流彼此的教育经验和所掌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能减少教师之间的内部损耗,提高集体教育的效能,达到整体大干部分的功效;尤为重要的是,它能直接对有着无限憧憬的学生进行合作、协调以及坚持和妥协等的示范,为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社会、理想人格等问题的思考,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

调节校园同事关系,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目标激励。学校应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及各教师的工作目标予以明确界定,以营造同事关系的和谐为工作中心。B、倡导民主、平等,摒弃学校内所存在的专制作风,形成“学术氛围”,承认彼此差异,让大家都能够畅所欲言,达成真正和谐。C、遵循“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长”的传统,创造条件,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人的不同需求,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交往环境,提高其安全感,增强凝聚力。D、组织互帮互助活动,专业上以老带小、以强带弱,生活上相互帮助,营造一个无后顾之忧、积极上进的氛围。

1.3校园同学关系管理

校园内同学交往对学生理想的形成起着极大的作用: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同辈参照系,为学生自我评价及整个自我意识的发展打下基础。其次,随着同学交往活动的进行,学生逐步学会评价自己的能力、爱好等人格特征。再次,通过交流,许多同学了解到了由不同同学从各自家庭所带来的各种职业的信息,并对之进行比较,为其职业理想的形成奠定初步的基础。最后,尤为特别的作用是它可以随时为大家提供活生生的、具体的榜样。

但是现在校园中,往往一味地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忽视个人的需要、个性的存在。为此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榜样不再要求其完美无缺,只要在某一方面较为突出,皆可成为该方面的榜样。这样,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学生榜样对其它学生的表率激励作用;对被树立为榜样的学生来说也会起到荣誉激励的作用。同时要树立全体同学的自信心,并引导他们从一点一滴开始追求真、善、美。其次,我们还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学生中的个人与集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的关系。防止工作中的急躁与盲动,合理优化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水平,发挥同学交往对学生理想形成的良好作用。

2.校园环境建设

陶冶性情、凝聚人心,校园的文化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环境的品味,并最终影响到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的品味。在学校中,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非强制性教育手段主要是通过创造一种教育环境来达到教育目的,影响教育效果的。

2.1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物质文化环境对受教育者的作用受到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普遍重视。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就指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就很有密切关系”,“建筑标准应适合教育、卫生、美术、经济、耐久五种原则”[1]。但是如今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例如部分学校办学条件恶劣,校园环境不能给人以基本的安全保障;环境建设的价值取向不正确,存在富贵化的不良倾向;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

为此国家应在保障校园环境的安全、整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绿化、美化、净化和教育化的标准。学校也应提高对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的认识,加强环境的管理。应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深入发掘环境的教育功能,比如应“让学校的每一个墙壁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语)。学校还应该通过环境中的各要素,宣扬学校的教育理想(目标)、管理思想、生活方式等,尤其是宣扬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导引学生质疑现实、“批判”自己,从而为其今后追求更加真、善、美的生活奠定基础。最重要的是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以恰当的方式参与其中,如命名教室、设计走廊等。

2.2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环境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规范之总和。目前就总体来看,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科学化程度不高:A、制度不健全。包括国家的教育法律体系尚不完备,学校的规章制度亦不完善。B、规范性不强。制度的制定程序不规范;未经民主讨论,未达成广泛的认同即被少数人制定,造成执行的时候冲突不断,导致不能有效地执行。这样既挫伤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损伤了制度的权威性。C、服务的对象偏失。不少学校制定规章制度时,不是考虑被管理者,而多从方便管理者及体现管理者的权威出发,不能平等地对待被管理者。

当前学校制度文化建设,首先要进行所谓的“科学化”过程,完善、完备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其次要明确规章制度建立的目标是什么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规范调节人的行为。也就是说规章制度是为人服务的,而绝不能将其异化为奴役人的工具。最后学校内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应遵循民主化的程序,既使不能达成一致也应求得相对共识。只有允许参与决策,才会使全体成员产生真正的主人翁感觉,才更有可能专心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2.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表现了学校的价值观和目标追求,展现出学校的个性和魅力。校园精神文化最直观地表现在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上。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完成了“三风上墙”的工作。但细加考察我们就发现,现在上墙的话语主要有两大类型:A、长官意志型,因为上级明文规定“三风上墙”而拍脑袋想出来的。B、名言豪语型,用名人名言或政治性口号来体现。它们所导致的问题是:其一、上墙的不代表学校的办学理念,不是对学校所具有的优良传统的浓缩和提炼,无法得到师生的情感共鸣。其二、远离师生的生活实际,失去了其应有的目标激励、导引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其三、缺乏相应的教育活动,学生无法理解和思考其所包含的深刻涵义。

进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我们要确立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地位。在具体的建设中应注意:第一要提炼。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是历史和传统的积淀,是存在于人的心中、表现于人的行动中的精神财富。进行构建应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提取其真、善、美的精髓。第二要倡导。精神文化绝不是一般的制定标准、检查考试及奖惩所能左右,而要进行不断的宣传和引导,通过学校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予以彰显,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第三要阐释。对于提炼出来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不能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只是一些空洞的、没人注意的符号。而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教育活动使之为成员所理解,变成“有意义的”信念。第四要维护。校领导应使用“走动管理”的方法,随时感受校园内精神文化的气息,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3.管理者的形象管理

在中学教育中,学校领导既是管理者也是教育者,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要实行有效的管理,除了职位、资历

等权力性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依靠自己的道德、才能、知识形象和情感魅力等非权力性影响,来有效地改变被管理者的心理和行为,使其产生对管理者的敬爱感、敬佩感、信赖感和亲切感,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使组织成员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

首先,在学校里,学校领导者应“为政以德”,注重自己的形象管理。形象管理涉及到领导者整体素养的提升,从对学生的教育方面来说,则应以自己高尚的生活追求、执着的事业追求、良好的专业精神、真诚的社会期待以及真实的爱岗敬业等精神来塑造一个良好的领导者形象,感染学校的教职工及学生。这样通过正己正人,实现不用外部的强制力来激发被管理者求真、求善、求美的激情。其次,教师作为学生的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与学生接触最多,因此教师的“形象管理”也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教育的成效,教师应有形象管理的意识,注重自己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的树立。教师应首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在学生中树立并保持自己知识渊博的有“才”的良好形象;其次应走进学生,了解和关心学生,跟学生做“朋友”,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切实提高自己的威信。再次,教师应通过自己对所教学科强烈的爱来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78.

上一篇:如何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国情的三个没有变下一篇:村网格员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