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来爱孩子

2024-06-28

父母如何来爱孩子(共7篇)

父母如何来爱孩子 篇1

老师,您让孩子怎样来爱您?

谢绝了南方某广电集团的高薪工作,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家乡首先给俺和孩子上了一课,本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在自己户籍所在地和本学区却入不了学。9月2日了,孩子仍然入不了学,找俺工作的学校和所在学区的初中协商,仍然无果,作为家长夜晚怎么能安然入眠?

8月20号之后,为了孩子入学之事就开始奔忙,先找了所在区教育局了解相关政策,教育局的正门上赫然张挂着“为人民服务”的牌子,看到“为人民服务”四个大字,俺心里非常舒坦和放心。教育局教育股的一位公务人员对俺讲,8月30日、31日开学报到这两天,你拿上孩子的户口本和相关转学手续去所在学区的实验初中去,他们设两个摊子,一处是拿通知书报到的摊子,一处是专门负责办理学生转学的摊子,那时你去报到就可以了。俺相信教育局干部的话,于是在8月30日那天,领着孩子去本市实验初中去报到。在俺离开本市的六年里,本市实验初中拔地而起,校园建设现代而气派,规模稍逊俺所在的二本院校,但校舍的大楼却比俺的学校洋派、新潮和华丽。每所大楼且富有文蕴深厚的名字,如厚德楼,至美楼,躬行楼等,看到大楼的命名,俺心里对这所初中心生敬仰,“厚德、至美、躬行”等词语,皆出自我国优秀的文化典籍,把孩子送入这样的学校接受教养,学习文化和做人,俺放心。

进了学校的大门,像教育局干部所说,是有两处接待的摊子,一处摆在教室的前面,是开放形,办事人员非常热情,我没开口,他先开口,让先交50元,说是给孩子入保险,入了保险才能参加考试分班。既然如此,为了孩子上学,50元就交吧。交了50元,接待人员让去另外一处摊子注册。这处摊子与那处摊子不同,被几名穿着夏装制服样式样的男女人员围起来的一个大空间,走到办事人员桌前要绕道二楼,然后再从楼梯下来,犹如总统视察,保镖卫护一般威严。俺心里不由生出一股神圣之感,好家伙,就是不一般,“义务教育”都如此,那“非义务教育”还不如玉皇大帝出巡?下了二楼,俺来到注册桌前,接待的一位中年教师和颜悦色的问我,给孩子注册,有通知书吗?我说没有,我们是从外地刚回来,但孩子的户口是本学区,是属于回原籍就读的;他又问,有校长的条子吗?我说没有,我不认识校长,那位是校长,我正要去找校长谈谈孩子的情况。他说,校长正在开会,你等散会后去找他。等的`期间,只见无通知书的,大人或孩子手里拿着写着校长名字的条子,依次被注册,并通知第二天参加考试分班。

等了约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只见一个男同志陆续拿着校长名字的条子从挂着教导处牌子的房间出来,我问他是校长吗,接待的老师说不是,校长在躬行楼报告厅开会,于是俺带着孩子往躬行楼方向走,只见许多男男女女的教师从躬行楼出来,显然已经散会了。于是俺找到报告厅,只见报告厅的主席台上还有一两个男老师在布置事情。恰好,从报告厅里出来了两位老师,于是俺问那位是校长,一位女教师对俺讲,校长没有参加会;俺又问一位男老师,那位是校长,那位男老师也说,校长没有参加会。刚好出来一位女老师,旁边的一位老师告诉我,她是副校长,只见这位女校长身材魁梧,气势轩昂,脸上和身上的肌肉仿佛要跳跃出来,给人以无上至高之感。俺刚要开口跟她打招呼,她先打住了俺,把一位男同志叫到旁边,耳语了一会。然后问俺有什么事?俺说给孩子报到,要找校长谈谈实际情况。那位女校长立马就说,怎么都到这个学校来?俺说,孩子的户口在这个学区,我们住在这个学区,工作单位也在这个学区,教育局的干部说“就近入学”,孩子应该在这个学区入学,那位脸上的肉就要跳下来的女校长嚷着说,户口在这个学区不一定就要在这个学校上学,你去找教育局吧!说着就要进报告厅,只见一个男人领着一位孩子却又拦住了她,那个孩子手里拿的小学毕业证,显示他不是本学区学生。但这个男人拿出一张纸条让她看,她脸上的肉立即舒展开了,对那个男人说,你明天再来吧。然后回头瞥了俺一眼,对俺说,你跟他不同,凶赳赳地进了报告厅。

紧随着俺的孩子,在福州学习,小学毕业门门都是优,这时嘴里嘟囔了一句,“我鄙视你!”孩子声音很小,但是俺听见了。孩子年龄小,正是接受教育的年龄。她看到了活生生的场景,很现实的社会,她有分辨善恶美丑的能力,也有发表自己观感的权利,她也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这就是本市所谓最好的实验初中,大楼上赫然刷着“厚德、至美、躬行”等字样的最好初中,一位校长级别人物的言行,把孩子送入这样的学校,交给这样的校长令家长放心吗?

如今,俺已拿到了教育局的条子:

xxx市实验初中:

xxx,女,xxx年x月xx日出生,xx办户口,家住xx小区,属从福州市回原籍就读学生,请予接受。

二零一一年九月二日

条子日期上盖xx市xx区教育局学籍管理专用章。但是很犹豫,也很担心,建设的如此现代和洋气的实验初中,要凭着上级部门的条子,在本学区才能入学读本该享受的“九年义务教务”,这样的学校氛围,这样的教师教育会把孩子教成什么样的人呢?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这样的“灵魂工程师”会向我们的未来注入什么样的灵魂呢?

父母如何来爱孩子 篇2

孩子出生后至幼儿期,父母是其接触最多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下一代,做父母的要当好这第一任老师。2~3岁是儿童开始形成个性、品德的重要时期,能初步掌握简单的行为规则和对人与事、好与坏、美与丑的评价,开始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但这些好坏的判断均来自于父母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表现出的良好行为,大人要说“乖”、“好”,以鼓励和强化;对不好的行为方式要用“不乖”、“不好”、“不行”来否定和制止。

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当孩子能模仿大人扫地抹桌时,他也同样会模仿大人其他的行为方式,如语言、生活习惯、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的方法。由于孩子的能力有限,他们的模仿没有选择性,父母的一些坏习惯、不文明语言,甚至不良行为都可能被孩子仿效。因此,父母要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的孩子。

父母如何管好孩子学习 篇3

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就像上海人说上海话吃上海菜,四川人说四川话吃四川菜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培养,而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教,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更本质的教育。

优秀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者。当务之急的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天下无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因此在骂孩子之前骂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改变自己。

父母如何对待犯错的孩子 篇4

案例:孩子犯错,爸妈窘迫

“孩子错了,家长怎么办?”探讨这个问题时,南宁市的一些家长“曝光”了自家孩子的囧事,以及事发时自己的应对措施。

个案一:

“我家的小屁孩又闯祸了„„”成成爸下班回到家,就看到5岁的成成耷拉着脑袋。成成奶奶“重播”了刚刚发生的一幕: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一个小朋友骑了成成的单车,成成不乐意冲过去抢,把那个小朋友推倒在地,小朋友磕破了膝盖,流了不少血。

“小屁孩被我训了一顿,跟我一起去登门道歉,赔了医药费。回来还让他面壁思过半小时!”

个案二:

上幼儿园大班的童童顽皮好动,一次玩耍时他和一个小男孩起了冲突,随手就捡起一根水管打破了那个男孩的头。

“我带着童童陪受伤的哥哥去医院。缝针的时候哥哥痛得直哭,童童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不懂得要陪着哥哥,还跟我说到游泳时间了,该去游泳了。”童童妈说,回家后童童被罚跪反省,但他还问:“电视上解放军可以杀死敌人,为什么我不可以打人?”

个案三:

6岁的笑笑是个“强悍”的女孩,有一次在小区里,她故意冲撞别的小朋友,被妈妈狠狠批评时她还振振有词:“她挡住了我的路,所以我要把她推开。”

笑笑妈说:“幸好对方的妈妈很理性,也很懂怎么教孩子。她反问笑笑:“照你这么说,如果我开着小车,你刚好走在前面挡住了我的路,我是不是也可以向你撞过去呢?”笑笑不吭声了,过了一会儿,她主动向被自己冲撞的女孩说了一句“妞妞,对不起”。”

观点:防微杜渐,知错认错

在学习《细讲弟子规》的公益读书会上,家长们交流了教育犯错孩子的心得体会,学雍·多闻学堂的国学讲师肖行之为大家播放了两部国产经典动画片《我错了》和《骑牛难下》。

两部动画片都很短。《我错了》描述的是“捣蛋鬼”贝贝在老爷爷刚刚刷白的墙壁上涂鸦,画了老爷爷和一只猴子。随后又在看球赛的小女孩的背影上画了一只乌龟。没想到那只乌龟变活了,咬住了他的手指头,怎么甩都甩不掉。贝贝疼得哇哇大哭。这时,墙上的老爷爷也变活了,他凑在贝贝耳根边不知说了什么,贝贝的脸红了。他走过去跟小女孩道歉,说“我错了”,话音刚落,乌龟就松开了他的手指头,他就把刚才涂鸦的墙壁擦干净了。

《骑牛难下》的主角依然是贝贝。小朋友们正在河边钓鱼,贝贝躲在树后丢了一块石头,把鱼都吓跑了。小朋友们去追赶捣蛋的贝贝,贝贝一溜烟跑了。忽然,他看到树荫下一头水牛正在乘凉,就骑上牛背,赶着牛跑。牛越跑越快,跑进了河里,然后甩下贝贝,不会游泳的贝贝在河里拼命挣扎,最后抓住鱼篓才脱了险。

由动画片的寓意延伸开来,肖行之告诉家长们:“孩子错了,家长怎么办?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家长要知道孩子错在哪里,然后才能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要知道孩子错在哪里,取决于家长对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判断和价值取向。在生活中,会有这样的家长,比如说,看见孩子涂鸦,非但不会制止,告诉孩子公共场合不能乱涂乱画,还会为孩子画得像、有绘画天赋而沾沾自喜。还有的家长带孩子去超市,看到孩子把超市里的小装饰品扯下,也觉得无所谓。

“如果家长连对错的标准都不知道,在很多事情上就会纵容孩子。在细小的事情上放纵孩子,从小放任而不改正,就会为孩子的将来埋下祸根,会让孩子“骑牛难下”,乃至大祸临头。”肖行之阐释,这也就是《弟子规》中所告诫的“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盼,都是希望孩子能有所作为,殊不知有所为之前,应有所不为。”肖行之还以孩子画画为例:孩子绘画惟妙惟肖是一种才能,他能选择不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则是一种素质。“更多的时候,教育就是要教会孩子在规矩里有所为,增强孩子有所不为的能力,这样才能防微杜渐,让孩子少犯错。一旦孩子犯错,知道错在哪里,选择认错,也是一种能力”。

就在肖行之阐述观点时,一个跟妈妈来学堂的小男孩,在黑板上涂写了几个字。家长们都没在意。但肖行之看到后,停止了讲解,他转过身去对小男孩说“老师讲课时,不能随便乱写乱画”。小男孩于是拿起黑板擦擦去自己写的字。“你确定都擦干净了吗?”肖行之再问。小男孩回答说“黑板擦太湿了”,于是一位老师给他递上一块干布,他用干布总算把黑板擦干净了。

肖行之紧接着对小男孩说:“你刚才在不合适的时间乱写乱画,应该跟老师说三个字。”

小男孩乖乖地说了三个字“对不起”,然后退下了。

争议:孩子犯错,要不要打

对待孩子犯错,家长们自有“家法”,有的是“猫爸”“羊妈”,只讲道理,动口不动手;有的是“狼爸”“虎妈”,认为“该出手时就出手”,打得痛才会记得深。

林女士的儿子今年上一年级,“去学校刚一个星期,就跟高年级的学生学会了说脏话”。儿子第一次在家里冒出脏话时,林女士告诫他不能说脏话,儿子不服,争辩道“学校里的哥哥姐姐都能说”,林女士就生气地打了儿子一巴掌,严厉地告诉儿子:“不管什么人,做得对的才能学,做得不对就不能学;不能因为别人那样做了,就有样学样,而应该想一想,他那样做对不对,做得不对,以后我们就不能那样对别人。你是小学生了,要学会判断是非。”

“我绝对不会打孩子的脸。”对林女士的教育方法,范女士并不赞同。范女士认为,即便孩子犯错,她也只会用讲道理的方式跟女儿交流,引导她往好的方向走。“如果给孩子一巴掌,打的不单是她的脸,还会伤了她的自尊,反而会把孩子打到与自己对立的一边”。

豆豆妈在教训闯祸的儿子时,也差点“以暴制暴”,最后忍住了,变成了讲理:“妈妈很生气,想打你一顿,你同意吗?”“不同意?为什么?”“怕疼?那你说他都流血了,他疼不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记住了吗?”

在“打不打孩子”的问题上,林先生左右摇摆:孩子犯错时他不止一次打过孩子,“但是打了没什么用,孩子还会再犯,父子间的关系也变僵了”。

肖行之认为,打还是不打不是关键问题,重要的是“家长要有正确的知见,不能只凭个人主观,盲目地教育孩子”。他和家长们分享了自己无法忘记的一顿打:小时候,他在邻居家偷偷拿了一盒百雀羚雪花膏里面的锡纸,敏锐的奶奶察觉到他的“不对劲”,把他打得屁股开花,边打边教训:“小时偷针,大了偷金。不问自取就是偷。”

“孩子在心性上受的教育一辈子难忘。痛过那一刻之后,孩子才会成长。”肖行之认为,必要打孩子时,家长的知见一定要超过孩子,并懂得掌控下手的轻重,这样的管教才会是有效的。

家庭教育专家郑委则表示,“孩子不应该打”,因为现在很少有家长是因为孩子自私自利、顶撞家长、吃饭没有规矩、不负责任等德行问题打孩子,而成绩退步、上课不认真听讲、没有好好完成作业、不按时弹钢琴等学习问题,成为了现在的孩子挨打的主要原因,很多父母“望子成龙”而打孩子,却把孩子打成了问题孩子。

郑委告诫家长:“当你想打孩子时,应该先问问:我是个合格的家长吗?其实打孩子何时打、怎么打、打在哪,是有整套学问的,没有掌握的家长,千万不要乱打孩子,否则一次小小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孩子终身的问题。” 忌讳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

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错误批评:

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留下的伤痕:

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由于父母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

“剪枝”有方:

将批评升级为“战争”,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而且,脆弱的内心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这能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

所以,妈妈此时不如使用“表扬式的批评”方法,去发现孩子的点滴长处,先褒后批:“你的左手手型比右手的漂亮,左手三指比二指好看,这一遍强弱感觉掌握得不错”,接着再提要求:“右手能不能也像左手那样漂亮,二指能不能往回勾一点,速度如果再放慢一点会更好。来,我们来试一试,我想宣宣一定没问题!”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她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九个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她很可能会毫无心情保持自己的九个优点。

忌讳二:大喊大叫——失控的情绪难以给孩子正确引导

陶陶每天都把家里弄得天翻地覆:玩具散落一地,画笔、画纸摊满了桌子,床上也堆着他的各种小玩意儿,自己最喜欢的书也十有八九到想看的时候不知道去哪了。多次的提醒仍然没能使陶陶有任何改观。

错误批评:

屋内的一片狼藉点燃了妈妈心中的怒火:“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从哪儿拿来的东西玩完了还放回哪儿去。你就是不长记性,你不收,看我全把它们扔掉!”说着假装把孩子最心爱的玩具扔了,接着是一阵急风暴雨般的叫嚷。

留下的伤痕:

不是你的嗓门越高就越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声调和结果往往成反比;并且大喊大叫使孩子丝毫感觉不到尊严的存在,也把你的修养咆哮得无影无踪。如果大人孩子都发脾气,批评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哭闹和打骂,教育的效果抵消为零。而且孩子很快就会知道,妈妈嘴上说“扔掉”,但是手上却没有真正“扔掉”,妈妈的威信也由此丧失。

“剪枝”有方:

千万不要以为你的态度,包括表情、语气和目光无足轻重,只有好心就足够了;不肯在表达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难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因为,有时候他们拒绝的不是批评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

心平气和地批评孩子,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达到批评的目的。所以,最好管住自己的脾气,让自己息怒。

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难养成的习惯,妈妈应该对陶陶耐心一些。先和孩子一起收拾,能收好一件东西就鼓励一下。孩子被妈妈的肯定激励着,会慢慢学会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忌讳三:喋喋不休——过滥的批评引来逆反

玟玟有一大盒子各种形状的小珠子,串起项链漂亮极了;但当她看到别的小朋友拿着几个透明的围棋棋子充当“夜明珠”时,哭着喊着要,对方不给,她就把人家装“夜明珠”的小瓶子扔到地上„„

错误批评:

玟玟的举动让妈妈觉得很没面子:“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不能总是看着别人的东西好,你家里的玩具还少吗?自己的东西扔在一边不玩,一看到别人拿点什么就跟宝贝似的,真没出息„„下次再这样,我绝不再给你买任何玩具!”

留下的伤痕:

如此絮叨、缺乏新鲜感的批评,不能给孩子大脑以明显的刺激,说得越多,孩子越会把这些话当成耳边风。而且,别看孩子小,对语言的领悟能力一点不差,“没出息”、“占有欲”一类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话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反感,明着或暗着和你对着干,身上的毛病很可能会有增无减。

“剪枝”有方:

漂亮的和新鲜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诱惑,抵御诱惑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她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并没有错,但他人的东西我们不能要、更不能抢或毁坏。接着向孩子讲清楚:世界上的好东西多得数不清,我们不可能全部拥有;如果特别想要,就得凭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比如如果对方愿意,可以用自己的漂亮珠子和小朋友换。

专家指出,从6岁到16岁,孩子处于心理转折阶段,逐渐开始出现“逆反心理”,父母的合理教育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反之,粗暴、简单的管教乃至虐待儿童,都将深刻影响儿童一生。

孩子逆反心理源于好奇

所谓逆反心理不是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于父辈和子辈之间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由于儿童的自我意识地发展,说话、运动、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他开始想自己去做一些事,和父母有了最初的冲突。第二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后。从心理来看,这都是孩子正常心理发展,但很多父母却认为孩子对抗自己。

专家指出,目前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的理想。在这种状况下,父母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往往容易简单粗暴地处理,却没有意识到,孩子逐渐成长,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一般来说,当父母开始觉得孩子不听话,都是孩子的价值观开始和父母价值观形成冲突。此时,有自我意识的孩子更容易在同龄人中找到共鸣,但很多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面对孩子的自我主张,采取简单、生硬地管教,迫使孩子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

专家指出,如何教育并理解孩子,其实是父母面对的新问题,从照顾孩子的生理到关怀他们的内心,家庭教育应该有更多新认识。

无疑,孩子需要表扬。但是过多、空泛而不准确的表扬,可能会带来各种负面效果。父母如果想检测自己的表扬是否恰当,只要观察孩子表现就能知道。

表现1:总是等待父母表扬

情景:可可妈妈对女儿常常表扬挂在嘴上,所以乐得可可每天就像只小喜鹊,不时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已经做了这个”“妈妈我又做了那个”,然后期待着妈妈的夸奖。

分析:孩子已经对表扬之词产生了依赖,她做事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向妈妈邀功。如果妈妈有一次没有像往常那样对她赞扬有加,就会因此而失落。

提示:父母应该适当地压抑一下自己表扬的冲动,让表扬变得更加可贵。当宝宝第一次独立走路,第一次完整地背出一首唐诗,的确会让全家欢喜一番。但如果只是一些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譬如小便前会叫妈妈,或是平稳地从沙发着陆到地面,就不必兴师动众地夸奖或表扬了。

表现2:面对表扬流露失望

情景:妈妈对文文说:我们一起玩串珠子游戏,好吗?文文高兴极了:“好!好!”因为这是她最拿手的游戏。果然文文很快就串好了手中的那颗珠子。“真棒呀,能那么快串好!”然而文文却对妈妈的表扬流露出失落的表情。

分析:也许是妈妈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所以表扬并没有让孩子快乐。对孩子早就学会的串珠子,妈妈还显得很惊讶地“夸奖”他,孩子听后能不失望吗?

提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现有能力,以及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然后在一个相当的水准上评价孩子。需要记住的是,表扬要随着孩子的能力一起成长。

表现3:得到表扬却有压力

情景:小区里,妈妈当着其他妈妈的面,表扬悠悠吃饭不但不挑食,而且吃得很快。在旁的悠悠感到压力重重,因为他在幼儿园吃饭时总是拉在别的小朋友后面。

分析:妈妈的表扬可能不仅不准确,而且很夸张。这种言过其实的夸奖,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压力,让他心情沉重。而且,妈妈还当着其他妈妈的面过分地表扬他,让他很反感,因为孩子已听出妈妈的话不是事实。

提示:具体、恰如其分并且举重若轻的表扬,反而会使孩子感到受肯定,又明白还要努力。同时还可以让他懂得适当的内敛和含蓄也是一种美。

表现4:听到表扬反而伤心

情景:那天早晨,妈妈想夸奖宁宁能自己穿衣服了,脱口说:“谁说我们宁宁不会自己穿衣服?你看穿得多好啊!就是裤子前后穿反了,哈哈,拉链都跑到屁股上去了„„”宁宁听后反而掉泪了。

分析:妈妈的表扬措辞有些问题,有些善意的玩笑,反而会挫伤孩子的自尊。这么小的孩子,最好给他明确的语言,到底哪些值得褒奖,而不是这种模棱两可的半夸奖半玩笑。

提示: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不要太纠缠于他的失误。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本身就值得肯定,那些无伤大雅的细节就当没有看见。

表现5:接受表扬无动于衷

情景:苗苗只要做任何一件事,都会得到妈妈的表扬:“真棒!”以至于他对妈妈这句口头禅已无动于衷,没有任何激励作用。

分析:问题在于表扬太空泛,没有实际内容;其次,千篇一律的表扬,没有任何新意,自然孩子对它不会有感觉。

提示:表扬要多涉及细节,譬如对孩子说:“瞧你画的月亮,边上还有一片云,真的很像夜晚的天空!”这会让孩子从妈妈的表扬中了解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其次,要随时提高表扬的标准,更新内容,并用不同的方式对孩子加以赞许。

表扬小技巧

借助肢体语言:如4岁的孩子自己把玩具收进箱子里,在用语言表扬的同时,可以用手拍拍他的后背或者抚摸一下他的小脑袋,让孩子感觉父母的爱、赞许和鼓励。

用奖励代表扬:与其夸孩子画得好,不如把画贴在房门上。

表扬时找不足:为让表扬更客观,在表扬的同时,用最温和的语言给孩子再提个更好的建议,帮助孩子获得更大的提高。父母可以教孩子每一句诺言,也可以教他们每一句谎言;可以教孩子做一个自私的人,也可以教他做一个善良无私的人;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暴力的种子,也可以在他心里撒上爱的种子。

人生会遇到许多岔路口,有的通往天堂,有的通向地狱。人的一生有多种可能,既有可能成为天使,也有可能成为魔鬼。

在存在着这些可能的岔路口,人们的选择却往往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引导他作出选择的,也许是一个很小的事件,也许是生活中一个不起眼的细节,也许是几句不 经意的话,也许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却印象深刻的行为。可是在这些小事件,小细节,小行为和不经意的话语影响下,站在岔路口的人走进了不同的人生路径,从而也 就有了不同的人生。

北京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尚秀云共亲手审批了629名未成年犯罪者。她发现,“问题少年”往往是“问题父母”的产 物,每7个编造谎言犯诈骗罪的少年中,有6个的家长不诚实;每14个偷拿他人财物犯盗窃罪的少年中,有13个的家长崇尚金钱、贪小便宜;每15个持械斗殴 犯故意伤害罪的少年中,有12个的家长性格粗暴、爱与人争斗、动辄打骂孩子。

那些“问题少年”,那些身陷囹圄的罪犯,许多人曾经都有过这样的岔路口,是发生在人生岔路口的一件小事改变了他们的一生。读到了一份对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的调查报告。调查表明,这些罪犯从善到恶,从人到鬼决不是偶然的。他们的犯罪大都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是不同 的童年造成了杰出青年与死刑犯之分,更造成了健康青年与病态青年之分。他们中有30.5%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时犯有前科,几乎人人都有过劣迹。

柏拉图说:“人是习惯的奴隶。”英国诗人德莱敦说:“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

当初播下什么样的种子,今天就会收获到什么样的果实。是人的行为、习惯、品质直至人格形成人的最终命运。

一位学者说:造就一个人,或者毁掉一个人,就看你是如何被教育的。

魔鬼和天使都在细节中。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

当孩子带着一颗单纯得透明的心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求知的渴望,他们对父母有着一种天然的完全的信任,父母说那是花鸟、树 木,他们就会认为那就是花鸟、树木,父母说天是蓝的、水是绿的,他们就会认为天是蓝的、水是绿的。如果父母将黑的说成白的,将红的说成绿的,他们也会毫不 怀疑地认为那黑的是白的,那红的是绿的。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父母说什么他们会信什么,在这个阶段,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他们对父母所给予的信息是反映式的,父母的生活态度和言行举止,父母的心理和人格,就是孩子向这个社会学习的最好教材,就是孩子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一面镜子。

父母以人格育人格。品行不良的父母很容易培养出品行不良的孩子,心理扭曲的父母,很容易使孩子失去辨别美与丑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父母在孩子的幼年给孩子奠定什么样的生命品质,将决定着这个孩子的一生是否过得美好和幸福。

父母如何激励孩子勤奋学习 篇5

无论是迈出国门还是走进城市,其目的都是让孩子亲自体验其理想的“未来的人生”。孩子心中有了目标就会有内驱力。然而孩子的内驱力不会自然产生,它需要家长点把火,将孩子心中的激情点燃。为此,家长就要和孩子一起坐下来,理性地和孩子一起规划未来。

1、总的目标:努力学习——考上高中(或重点高中)——考上大学(或重点大学甚至留学国外)——实现心中目标。

2、具体目标:认真且切合实际地引导孩子分析目前的学习情况,哪一门学科比较薄弱,造成薄弱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怎样的方法进行弥补与追赶以及以后应该怎么学?每门学科应达到什么目标(注意不可急于求成,一步登天。应该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孩子通过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要让孩子看得到希望孩子才会有动力。也就是常说的“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理论。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目标要一级一级地实现)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篇6

这是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年级的一节阅读赏析课, 该案例的教学采用了“双课堂”模式, 旨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深层阅读教学,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实现对文本的深入与延展阅读。

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读课文进行预习, 并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到平台上, 同学们在平台上对彼此的问题进行交流, 激发了研讨的热情;上课前, 教师浏览学生回帖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实体课堂教学中, 教师利用分好类的学生问题, 层层深入推进教学过程。学生阅读当堂展示的回帖, 对比分析, 展开讨论, 发表见解。同学们在回帖展示中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 在老师的引导下实现思维的提升。

这节深层阅读课, 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预设问题引导课堂教学的模式, 用学生的问题穿针引线, 推进教学过程。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通过合作学习实现了学科素养的养成与能力提升。

案例亮点

亮点1:让课前预习营造研讨氛围

在课堂教学前, 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文本, 找出自己看不懂的地方, 每位同学至少在双课堂平台上提出两个问题, 并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 在网上回帖彼此解答疑问。以此引导学生在课前学会发现问题, 尝试解决问题, 深入研读文本。

亮点2:用学生问题引导课堂教学

教师将学生在虚拟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 并将分类的问题以层层推进的方式呈现在实体课堂教学中, 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 充分进行讨论、分享, 以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研讨热情, 深入文本思考, 于无形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力。

出示:学生网络平台问题———解决“爱的区别”

许浩天:“我爱, 因为我被别人爱”“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 这两句中的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 因为这爱是被动的, 源于依赖。“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则是成熟的爱, 不需要交换的感情, 它发自一个人的内心, 是主动的表达爱。

肖唐业轩:“需要”和“爱”之间不是先后顺序关系, 而应该是因果关系, 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一个人的爱到底是成熟的还是不成熟。因为爱所以被需要, 这种爱是成熟的;因为需要所以爱, 则是幼稚的。

教师小结:成熟的爱总是把“给别人爱”“爱别人””摆在第一位, “给别人爱”“爱别人”是“得到别人爱”“被别人爱”的前提, 所以说:“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人”, “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则反之, 总是把“得到别人的爱”“被人爱”摆在第一位, “得到别人爱”“被人爱””是“给别人爱”“爱别人”的前提, 所以说“我爱, 因为我被人爱”, “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

出示:学生网络平台问题———解决“如何构建成熟而健康的灵魂”

王才玮:“父亲的良知”指的是对问题的理性判断, “母亲的良知”指的是对别人的仁爱之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这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人想要成长、成熟, 必须两者兼备。

教师引导: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的融合到一个人的身上呢?抓住文本第8、9两段深入研读。

安雨萌:课文第8段说“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 说明这种有机的融合需要父母的努力。

王熙源:我觉得不仅如此, 也需要孩子自己努力实践, 因为在第9段中又这样一句话“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 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 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韩雪婷:我同意韩雪婷的说法, 在第8段中说母亲既要“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 又希望孩子独立;而父亲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度专横, 还需要有一颗包容之心, 不断的去鼓励自己的孩子, 让孩子充满自信。父爱和母爱相互补充, 帮助孩子慢慢成熟起来。

教师小结:父爱和母爱各有其积极与消极的一面, 表面上看似矛盾, 实则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因素,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融合父爱与母爱中积极的一面, 并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慢慢从对父母的依附中走向独立, 成为自己的主人。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学科必修四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洛姆《爱的艺术》一书。父爱与母爱是与学生联系十分紧密的, 本文从伦理学角度阐释了对爱的理解。学习这篇文章, 首先要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行文思路, 理清作者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 体会文中关键语句、重难点语句的含义, 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学习经验做深入探究。

【学情分析】

对于父爱、母爱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认知, 但是到了高中随着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 他们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 并不能以正确的态度理解父母的关爱与付出。而本文则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更加强调对父母之爱的理性思考, 引导学生理解爱, 学会感恩, 懂得敬畏生命。在文本教学上更加注重对高中学生深入思考、议论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 (课前)

2.理解母爱和父爱的本质, 了解弗洛姆关于健康而成熟的爱的观点。

3.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把握文章思路结构, 提高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预习并在双课堂平台上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间互相答疑

2.课堂教学以平台上学生的问题作为课文教学推进的手段, 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2.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 享受爱的同时, 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进而学会敬畏生命、热爱生活、回馈社会。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

难点:对父爱与母爱本质的理解及部分关键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

双课堂平台网络教学与实体课堂教学相结合、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阶段

双课堂平台任务:认真阅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找出自己看不懂的地方, 以问题的形式提出, 每人至少提出两个问题, 可以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 在网上回帖彼此解答疑问。

二、课堂教学———探究学习阶段

(一) 作家作品介绍

艾瑞克·弗洛姆 (Erich Fromm) , 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精神分析学说对世界有影响力。代表作品:《逃避自由》《为自己的人》《爱的艺术》。弗洛姆的核心观点:爱是一种积极的, 而不是消极的情绪, 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 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来表达, 即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二) 研读赏析

1.研读“爱的能力的发展阶段”

【学生网络平台问题】

【课堂提问】

(1) 思考:8-10岁的爱和15岁我们的爱有什么异同?

(2) 思考:爱的能力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学生网络平台问题】

【课堂提问】思考:成熟的爱与不成熟的爱有什么区别?

爱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 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它是一种“自足”。一般来说, 可以用首先是一种给予而不是索取, 来描述爱的特征。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 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 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 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2.研读“爱的对象的发展”

【学生网络平台问题】

【课堂提问】

(1) 思考:母爱与父爱本质区别是什么? (提问人:宗昊也、王熙源、张雨阳、董倞妤等)

(2) 思考:母爱无私、无条件?父爱有条件?联系实际, 谈谈你的看法。

3.研读“如何构建成熟而健康的灵魂”

【学生网络平台问题】

【课堂提问】思考:

(1) 思考:原文中说“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 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 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指什么?何为“成熟的人”?

(2) 思考:如何构建成熟而健康的灵魂?

(3) 思考:父爱和母爱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三) 总结梳理

思考: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示例: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和母爱的歌颂, 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的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 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 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 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 你就越成功。

(四) 推荐阅读:毕淑敏《孩子, 我为什么要打你》

案例评说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对在“互联网+”下教学与学习新模式的探索教学案例, 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预设问题的引导, 通过对学生网络平台上的问题重新筛选、整合, 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提升课堂交流互动的效果。如果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在文本上多下一点功夫, 让学生贴合教材联系具体生活实际, 会得到更好的收效。

案例实录

【新课引入】

教师:爱是人生命中一种永恒的情感, 不同年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爱有着不同的诠释方式。爱与被爱既是一种责任, 也是一种需要。对于爱, 你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李天婧:爱是一种无法语言来表达的情感, 它源自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爱有很多种, 与家人之间的亲情, 与伴侣之间的爱情、与朋友之间的友谊、对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包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情都是爱, 只是对象不同, 但爱是始终不变的。

刘一慧:爱是人类最美的一种情感, 因为就像王才玮说的它源自人的内心, 是最真实的情感表达, 而且我觉得每个人的爱都是补课被替代的。比如我对父母的爱, 长大以后我对他们的照顾赡养所包含的爱, 和我请一个阿姨照顾他们所表达出来的爱不一样的。

韩沐洋:我觉得我们在不同的年龄对爱的理解和表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这可能和我们的人生经历有关, 比如我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儿时, 我可能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爱, 但是我特别喜欢别人爱我, 但是慢慢的我开始去体会爱背后的一些东西, 而且我在和家人、朋友的接触中也明白要对别人付出爱, 爱是一种相互的情感, 不能你只享受爱。

教师:我们同学说的非常好。爱是一种既单纯又复杂的情感。单纯是因为它正如我们同学所说是源自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复杂是因为它与人的年龄、阅历、对象、责任都有着必然的联系。那么对于这个问题人本主任哲学家、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又有着怎样的看法呢,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围绕《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课文, 与作者进行一番深入的谈话。

(大屏幕出示:作家作品介绍)

【研读赏析】

1.研读“爱的能力的发展阶段”

教师:刚刚韩雪婷同学说她小的时候不懂爱, 但是喜欢被别人爱, 长大后她懂得了在被爱的同时也要学着爱别人, 作者在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述, 我们来看一下课文第三段作者写到”大多数八岁到十岁的儿童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 无条件的被人爱”, 在平台上王若涵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她说”孩子在任何一个年龄都需要被人爱, 即便是现在十五岁的你们也是需要无条件的被人爱的?“, 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八到十岁的爱和十五岁我们的爱有什么异同?

李怡菲:我觉得弗洛姆不是说只有八岁到十岁的儿童需要无条件的被人爱, 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八到十岁的孩子还主要是享受别人带来的爱,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应该在享受爱的同时学会爱别人, 或者说越大爱别人应该多与让别人爱自己。

韩沐洋:老师, 我觉得我和弗洛姆的英雄所见略同。 (全班笑)

教师:是的, 爱是一种能力, 而这种能力在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来的特点也是不同的, 那么在作者看来爱的能力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呢?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一至三自然段, 并进行总结归纳。

夏诗雨:我觉得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八岁以前, 这个时候人不会爱, 只知道被爱。

第二个阶段……

教师:抱歉, 打断一下, 能不能结合原文依据来进行概括呢?

夏诗雨:好的。第一个阶段的原文依据是课文第三段第二行“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 他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

教师:非常好, 请继续。

夏诗雨:第二个阶段是八岁以后, 还是第三段第二行说“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感情, 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第三个阶段应该是长大以后, 学会爱别人, 就像第三段最后说的“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

任绍瑜:老师, 我有补充, 我认为在八岁之前还有一个阶段, 因为在第一段第二行说“婴儿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同他出生以前并无多大的区别;他还是不能辨认物体, 还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时间的存在”, 我觉得这个时候刚出生的婴儿不仅不会爱, 而且他根本意识不到爱,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一点点意识到别人对他的爱。

教师:大家是否认同王熙元说的 (同学们点头表示同意) 。刚刚夏诗雨提到第三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说“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感情, 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请问文中的“这一阶段”指代的哪个阶段?被唤起的爱, 和八岁前有什么不同?

学生齐答:八岁到十岁的儿童;爱别人

教师:非常好, 我们将同学们的分析进行一个梳理, 就会看到一个人爱的能力的发展历程。

(出示幻灯片) (板书)

教师:在作者描述人爱的能力发展历程的这一部分, 我们看到同学们课前在平台上还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出示幻灯片)

教师:宗昊也说“我爱, 因为我被别人爱”“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人”“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 这几句话虽然作者说了是成熟的爱和不成熟的爱, 但是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张晨龙也就这句话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他说“为什么不成熟的爱就是’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的爱就是’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 需要和爱之间前后顺序是什么?”哪位同学能来解答一下他们的问题?

许浩天:“我爱, 因为我被别人爱”“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 这两句中的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 因为这爱是被动的, 源于依赖。“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则是成熟的爱, 不需要交换的感情, 它发自一个人的内心, 是主动的表达爱。

肖唐业轩:“需要”和“爱”之间不是先后顺序关系, 而应该是因果关系, 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一个人的爱到底是成熟的还是不成熟。因为爱所以被需要, 这种爱是成熟的;因为需要所以爱, 则是幼稚的。

教师:的确, 成熟的爱总是把“给别人爱”“爱别人””摆在第一位, “给别人爱”“爱别人”是“得到别人爱”“被别人爱”的前提, 所以说:“我被人爱, 因为我爱人”, “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而不成熟的爱则反之, 总是把“得到别人的爱”“被人爱”摆在第一位, “得到别人爱”“被人爱””是“给别人爱”“爱别人”的前提, 所以说“我爱, 因为我被人爱”, “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

(出示幻灯片)

2.研读“爱的对象的发展”

教师:一个人爱的能力是不断发展的, 同样的一个人爱的对象也是发展变化的。在平台上我们看到任绍瑜又带着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他说“是什么促使人成长的过程中, 对爱的理解逐渐改变”, 大家怎么看?

(出示幻灯片)

学生回答:父亲、母亲

教师:好, 关于父母之爱同学们在网上进行了一番大讨论, 我们来看看大家的互动。

(出示幻灯片)

老师把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 梳理成两个大的问题:第一, 父爱和母爱有什么本质区别?第二, 父爱和母爱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出示幻灯片)

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阅读文章第四至七自然段, 请同学们参考平台上大家回复的答案, 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谈谈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刘玟:我认为父爱和母爱的不同是, 母爱没有条件, 而父爱是有条件的。

教师:请用原文来解释父爱的条件是什么?

刘玟:在书49页第二行说“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 我认为这个条件就是孩子的努力, 母爱就不需要付出努力。

刘雨涵:我认为父爱还有一个条件就是顺从, 也是在49页第三行有这样一句话说“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 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 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

(老师和同学们点头表示认可, 出示幻灯片)

李元迪:我觉得母爱更亲切、更感性;父爱则比较深沉、理性。

教师:非常好, 在文章中作者用了两个特别贴切的表述表达了和李元迪一样的看法, 大家能找到么?

李元迪:文章第六段“母亲是我们的故乡, 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 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 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教师:作者用哪两个不同的短语来形容父爱和母爱的区别?

全班齐答:自然世界、思想世界

教师:请大家结合课文第七段说说他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肖唐业轩:父爱的优点是他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独立, 这恰是母爱所欠缺的。母亲无条件的爱有的时候会演化为一种溺爱, 这不仅不会带给孩子帮助, 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发展。但同时文章也说父爱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 这样才能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 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教师:从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找到了父爱与母爱的本质区别, 这些本质上的区别让我们分别看到了父爱和母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亲和母亲对于我们的影响, 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同学们在平台上提出的另一组问题。

(出示幻灯片) (板书)

3.研读“如何构建成熟而健康的灵魂”

教师:请大家思考课文倒数第二段说“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 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 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指什么?何为“成熟的人”?

王才玮:“父亲的良知”指的是对问题的理性判断, “母亲的良知”指的是对别人的仁爱之心。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这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人想要成长、成熟, 必须两者兼备。

教师: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的融合到一个人的身上呢?抓住文本第8、9两段深入研读。

安雨萌:课文第8段说“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 说明这种有机的融合需要父母的努力。

王熙源:我觉得不仅如此, 也需要孩子自己努力实践, 因为在第9段中又这样一句话“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 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 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韩雪婷:我同意韩雪婷的说法, 在第8段中说母亲既要“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 又希望孩子独立;而父亲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度专横, 还需要有一颗包容之心, 不断的去鼓励自己的孩子, 让孩子充满自信。父爱和母爱相互补充, 帮助孩子慢慢成熟起来。

教师:父爱和母爱各有其积极与消极的一面, 表面上看似矛盾, 实则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因素,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会融合父爱与母爱中积极的一面, 并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慢慢从对父母的依附中走向独立, 成为自己的主人。

(板书)

4.小结

教师: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 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 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 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 你就越成功。

(出示幻灯片)

希望我们同学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 不仅对父爱、母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更能帮助自己不断具备爱人的能力, 让我们的爱变得越来越成熟。最后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毕淑敏的《孩子, 我为什么要打你》

父母如何来爱孩子 篇7

青春期的孩子该如何面对父母:写给孩子

中学时代令人激动,同时也让人紧张和焦虑。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的中英双语版中学生成长自助读本《男孩成长攻略》(全五册)和《女孩成长攻略》(全五册)旨在指导中学生成功应对中学阶段的成长压力和挑战。本博主荣幸地承担了丛书的主译工作。

以下博文编选自《男孩成长攻略》(全五册)之《我的父母我的家》、《追逐梦想我从容》,意在引导青春期的孩子处理好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多数根源在于亲子关系,主要是父母之间关系、父亲和孩子的关系、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家长要正视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变化,随时调整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和教育方法;而孩子,也要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主动协调和父母的关系。

研究表明,和父母相处融洽的孩子,成年后更快乐、更成功,日后和他人的关系也更持久、更愉悦。

◆9岁到14岁,少年的身体会经历外形、心理和荷尔蒙的巨大变化。有时候,这些变化之大可能让人困惑甚至难以把握。这个年龄的少年,可能会突然变得喜怒无常,情绪上波动很大,情感和行为均不可预知,很容易有一时兴起的冲动之举。与此同时,这时的孩子也逐渐从父母的照顾中开始独立,这也是成长的另一种自然表现。

一边是孩子渴望独立,一边是父母渴望保持对孩子的控制,并设定可以接受的行为边界。当二者发生抵触时,冲突往往就会产生。对此,并没有什么简单的解决办法。冲突,尤其是与父母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接受这种不和谐。

与父母发生冲突,并不表明你的父母不爱你,或者不在乎你的感受。尽管我们慢慢长大,但他们永远是我们最坚定的支持者,当我们受伤的时候,他们永远是我们安全的休憩港湾。“战争”是一时的,而你们的亲子关系则是永存的。面对冲突仍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关键是学会妥协。

冲父母大喊大叫解决不了问题,把什么都藏在心里,也不能解决冲突。学会把你的感受告诉父母,并且不要忘了交流的另一重要方面:倾听。通过倾听,你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思,从而避免在匆忙之中对他人的想法或期望做出判断。

你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但是,最好等到内心平静之后再说。在受到伤害或者愤怒之时讲出的话,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万一父母对你的兴趣有点太多,比如成了爱打听怎么办?用自己的行动让父母放心。告诉他们有了解你生活中重要事件的权利,但是有一些私密空间对你来说很重要。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但是信任和爱是可分离的两件事情。父母无条件地爱你,并不等于他们会无条件地信任你。信任不是自然产生的,它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赢得的。你做的每件事、你说的每个字都会影响你和父母之间的信任度。你需要付出努力去建立父母对你的信任。你要让你父母明白,即使你偶尔会犯错误,但是你一直都在努力做正确的事。

获得父母信任的第一步,是要明白:很多时候,父母的确知道对你来说什么是最好的。毕竟,他们年长、经验丰富。他们在洞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方面确有长处。

即使在你证明自己能负责任、值得信任之后,你的父母对你的看管还是特别严格,怎么办?这或许有些难。记住,父母仅仅是希望你安全健康罢了,该让步的时候就让步吧。尽量理解他们,遵守他们的规矩。

◆你可能觉得,父亲或母亲或父母双方在强迫你按照某种方式思考或行动。你可能觉得,他们对你期望值过大。你甚至可能怨恨父母加在你身上的压力。这些都可能导致你与最在意你的人之间的不和。

因为害怕父母可能做出的反应,许多孩子不想把实情告诉自己的父母。他们想取悦自己的父母,不想让父母失望。另有一些孩子面临着过于巨大的压力,以致于开始反叛。这两种反应都是不健康的,都可能导致你感到失望、沮丧,让你和你爱的人疏远。

如果父母让你感到有压力,和他们开诚布公地交流。交流的时候要尊重他们,努力聆听父母提出要求的理由。保持和父母交流渠道的畅通,有助于你和他们交谈的时候感觉更加自在,即使是在谈论较为困难的话题的时候也是如此。

记住:你的父母也是人。你的言行可能伤害他们的情感。

◆和孩子完全像朋友一样相处、放任孩子的父母,实际上没有履行自己做父母的职责。这样的父母没有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行为规范。所谓孩子的成长,就是学会做一个负责任的成年人的过程。他需要父母提供榜样、规则、和监督。在这方面没有作为的父母会让孩子沮丧甚至失望。

如果你的父母属于放任的父母,你可能会觉得孤独。你可能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情况毫不关心。如果是这样的情况,这时你该和父母坐下来谈谈,让父母知道你的感受。如果你希望家里的情况有变化,那么很可能你需要率先采取行动。如果谈话不起作用,那你就需要向其他的亲近的成年人寻求指导。生养我们的父母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行为楷模。幸运的是,我们周围并不缺少榜样。下一次,如果你不确定该怎么做,你可以不考虑父母的意见,而是考虑一下你最喜欢的老师、兄长、爷爷等会怎样评价你的行为。

◆父母离异对孩子生活各方面造成的破坏性的影响是难以预料的。当父母各自忙于处理与离异相关的问题——比如经济紧张,日程繁忙,工作问题——他们不可能和过去一样,花很多时间陪伴你。所以父母离婚后,你可能觉得父母双方给予你的照顾在减少。你会无可避免地怀念以前父母在一起时所得到的关注。

有些父母不大愿意坦白地和孩子谈及自己离婚的事。但是父母离婚之后,把心事闷在肚子里不是个好主意,把你的感受说出来对情绪健康特别有帮助。如果你的父母没有兴趣谈,就找别的家庭成员、老师、教练,或者一个愿意倾听的朋友来倾诉。

◆如果你成长在父亲缺席的家庭中,你需要知道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父亲不和你生活在一起,这绝不是你的错。你的家庭情况可能和同伴们不一样,但是家庭形态是各种各样的,没有一种家庭模式是所谓的正常模式。

这就是说,没有父亲陪伴的成长有缺憾,但是没有父亲养育,绝不意味着你不可能成长为一个有出息有成就的人。

◆如果你的父母中有一方工作在异地,那么你和家人的生活都会更加不容易。对于家庭成员来说,努力地、尽可能地过好平常每一天的生活,是最好的对策。

不要因为父亲或母亲的远离,就忽略平常人家该有的哪怕是小小的节庆。正常地安排旅行、探亲、娱乐、生日庆祝,就像父亲或母亲在家时一样。去看电影,计划有趣的生日聚会。举个例子,你的父亲被外派执行任务,你还是要庆祝父亲节。你可以亲手做贺卡寄给父亲,即使他几个月之后才会收到。给父亲准备一个庆祝会;拍些照片发给他。

对远方的亲人来说,你的健康快乐,是对他最大的安慰。因为父亲或者母亲不在身边而郁郁寡欢,甚至放弃正常的生活,只会增加你的压力和孤独。与此同时,没有必要遮掩你对亲人的思念和焦虑,把这些情感通过合适的渠道释放出来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被领养的孩子对生身父母好奇是非常自然的事情。通常,这些孩子并不愿意和人谈论自己的心事。即使他们和养父母一起生活的很好,也会对自己的身世有很多疑问甚至感到有缺失。这些都是完全正常的。

如果你是父母领养来的孩子,有疑惑、有担心,别把这些藏在心里。不论你觉得害怕、迷惑、悲哀、或者愤怒,都最好能够有说出来的机会。你的感受是正常的,有很多人可以帮你找到解决的办法。首先,考虑和养父母交流,告诉养父母你爱他们,但是你对自己被领养的身世有些想法。如果你不愿意面对养父母,你可以选择一个信任的亲友,或者学校的心理指导教师。他们会帮助你梳理心绪,寻找你和养父母沟通的办法。

博主声明:

1.博主一般不回答有关图书销售相关事宜。

2.欲购《男孩成长攻略》和《女孩成长攻略》,请到当当、卓越亚马逊、京东商城及各地新华书店购买。

3.《女孩成长攻略》(全五册)网购地址:http://url.cn/1RuKKP(当当);http://url.cn/1oAl3E(卓越);http://url.cn/491f5J(京东);《男孩成长攻略》(全五册)地址:http://url.cn/2AV6nt(当当);http://url.cn/2CxCGR(卓越);http://url.cn/0Celym(京东)。

4.如果你想就书中内容及儿童教育话题与博主交流,可通过邮件或新浪微博取得联系。

邮件地址:tulibaren@hotmail.com 新浪微博:weibo.com/tiankevin

上一篇:六(6)禁毒安全教案下一篇:社区银行大讨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