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体育高考备考总结(精选8篇)
2011届体育高考备考总结 篇1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新会二中2011届体育高考备考总结
张恩全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下午好!2011年高考已过,成绩喜人,这是我校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同时证明了我们只有愿意付出坚持的代价,才有机会享受到成功的甘甜。2011届也是我第一次带领体育高考队顺利结束的考试。本次体育高考能顺利、按计划如期完成,离不开学校领导胡金荣校长对体艺特色发展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同时亦得到高三级落级管委会的领导和高三级全体教师、体育科组各位老师、以及班主任的大力帮助和配合下得已完成。下面就我体育备考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希望学校领导检查指正,给我提出宝贵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以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方法和方式,使自己能力得以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学校,训练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使我校的体艺特色发扬光大。
一、抓好思想教育,督促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齐头并进。
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是体育训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矛盾。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特别强调了训练的科学性,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方法进行训练。只有两个方面都抓紧,才不至于造成两头不到岸的情况发生。仅仅是一个方面优秀,另一个方面不达标,是达不到要求的,也是要被淘汰的,同时还要争取优异的成绩,才能保证录取的时候比较稳妥。在保证了训练质量的时候,又要督促学生积极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上,通过不定时去课室检查学生是否有迟到、开小差、睡觉等现象,便于开展思想教育。同时加强与两位班主任联系,及时了解情况使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两不误,达到有人监督管理。经 1
过多次的教育和个别说教,使学生都能自觉养成“我要练”和“我要学”的良好习惯。
二、制定好训练计划,定期举行模拟测试。
1、计划是训练的根本保证。
没有计划,训练就显得非常的混乱,学生也易盲目,而失去训练的热情,从而整个训练就显得稀稀落落。通过制定每个月、每周,每天的训练计划,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去训练。每周我们都召开一次队内会议,总结本周的训练得失,需要加强的地方。从而制定出下周的训练内容。这样,通过不断的总结按部就班的练习,学生训练做到心里有底,老师也就避免了临时安排乱指挥。
2、定期举行模拟测试,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常言道“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对于学生来说,适当的奖励,我认为是有必要的。毕竟教师所取得的荣誉和成绩是学生用辛勤的汗水拼搏回来的。所以,在每次体育模拟测试和文化科的月测前,我都根据学生各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各人不同的奋斗目标,凡达到目标者,给予适当的奖励。通过这种方法的实施,我觉得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化科的热情,达到了预期效果。其中,余锦永、陈均亮同学在体育模拟测试中获得奖励的次数是最多的,而文化科的月测获得奖励最多的是谭家鸿同学。
定期举行模拟测试主要培养学生在考试时如何提前合理、有效地做好准备运动和临场应试能力,为今后体育高考打下奠定的基础。我个人认为模拟测试的形式要多样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方法有:
(1)在天气好,并且容易出好成绩和天气恶劣容易发挥失常的情况下也要进行
模拟测试,主要培养学生提前适应不同天气的应试能力。(2)在不同的时间段,都要进行高考项目的轮换模拟测试,培养人体的生物钟。因为体育高考项目的考试时间是随机抽定的,没有提前指定的。(3)立定三级跳和实心球只允许每人二次机会的模拟测试,目的提高成功率。(4)变换不同的场地和变形的实心球进行测试。目的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5)每次月测排球专项,都邀请不同的班和女生特别多的班到场向体育生施加压力进行模拟测试。另外,利用教师例会邀请高三级的全体教师到场进行模拟测试,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模拟测试加强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使学生在测试中得到缎练。同时测试的数据可以检查本阶段的训练状况。每次都公开考试成绩,点评学生的长处和需要加强的地方,今后应该如何训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的长短处,在训练中能及时得到解决。
三、做好运动损伤预防工作,防范意外事件发生。
体育训练是室外运动的,而室外运动都有安全的隐患,很有可能受这样或那样的损伤,在这一点上,搞运动的人都经历过。为了预防运动损伤,从训练的强度和训练的安排着手,我认真细致地检查器材和做好训练的布置。比如练杠铃的时候,教师必须要专门保护,防止受伤,提高安全的意识。同时选择练习器材的时候,要使用好的,安全的;练习强度的时候,过重的不宜多练等等。在练习危险项目时,教师一定要强调安全。比如练实心球,在练习中,球没扔完,不得进入场地内捡球,必须等球都扔完了才可以进到,进去的时候要喊一下,要看一下,只有细致的布置,才能避免意外发生。在整个训练中,学生都比较顺利的完成训练,没有任何的意外事件、伤害事故发生等。
四、及时了解体育高考信息,提前做好体育术科高考的准备。
因为每年的体育高考时间都在提前,很多的考试资讯如果了解得不及时,就有可能在训练和高考前得不到及时的调整,特别是今年体育高考术科提前到二月份考试,那么教师应提前把住宿的工作做好。特别要开好考前会,准备好考试物品(衣服、钉鞋)和常规药品,学生的准考证、身份证教师要提前收好,保管好,不要让考生自己带,避免产生遗失;同时二月的天气,气候多变,要带防寒的衣服,而毛巾是用来下雨时擦实心球用。另外,一般提前二天到达考点,第一要熟悉好场地,其二要休息好,休息不能局限于到旅馆睡觉,而是让考生积极性的调整,听听音乐,谈谈天气,尽量少谈术课考试的一些事,让考生在心理上减少负担。在考试中,我亲自在场外给学生鼓劲,使学生明白到老师是真的关心爱护他们,鼓励他们努力考取好成绩。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而一系列的工作安排,都是全部为考试做好充足准备的。
五、体育术科高考结束后,作为体育教师也要参与文化科的备考中去。
体育术科高考结束后,是紧张的文化学习。也就是高三最后的冲刺阶段,学生的心理压力是很大。对于文化成绩好的学生,我们当然要关注,还要适时地和他们闲聊,或鼓励或开导减压。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我们也要关心,持不放弃的态度,只要有机会都要尽量表扬或鼓励他们,让他们不至于产生放弃的念头,这对于体育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每年体育术科成绩好的学生,都是由于文化成绩太差而上不到大学的。这段时间,我与班主任密切关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定时检查学生的早提和晚提是否有迟到、缺席的现象,避免学生放松学习要求。在每次进行“江门一模”、“江门二模”、“广州一模”、“广州二模”测试之后,我都利用互联网的QQ功
能,与番禺、韶关、惠州、茂名、开平、深圳、新会等地区的个别体育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了解和分析各地区目前体育生文化成绩的情况,同时预测今年体育术科高考上线的分数线,做到心中有底。便于有针对性地向体育生传达数据和信息,使学生更积极地复习文化科,争取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
六、今后努力方向。
在成绩面前,我用冷静的头脑分析备考的得失,其实有许多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例如:在参加2011年体育术科考试11人中,有10个达到体育术科专科以上的资格线,其中有2个上重点线、有7个上本科线、有1人上专科线,上线率达到90.9%。但到最后真正文化成绩和术科成绩双线上线的只有6个,分别是4个本科、2个专科,上线率才是54.5%。而体育术科成绩名列新会区第一的余锦永同学以及余顺康、张荣炬、张福桥等四位同学,竞然连三B专科线都达不到。值得反思!也就是我今后要想办法解决体育生术科成绩和文化成绩双线上线的重要课题。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高三级全体体育生感谢学校的全体行政领导,感谢高三级落级管委会的领导和高三级全体教师,特别感谢胡金荣校长对体艺特色发展的正确领导,以及李进略主任、陈荣辉级长和曾锦源、陈凤连两位班主任。没有你们正确的引导和支持鼓励,就没有体育生今年的好成绩。多谢大家!)
2011年7月5日
2011届体育高考备考总结 篇2
教师应将高三这一学年分为三个时间段, 根据学生对教材熟悉与否的情况, 合理安排政治学科三轮复习时间。
第一轮复习:从头年7月暑假补课开始———次年元月结束, 分三步走。
1. 复习经济常识上下两册书:从7月暑假补课开始———到9月底结束, 约3个月。
2. 复习政治生活一本书:10月初———11月中旬结束, 约1个半月。
3. 复习哲学两本书:11月下旬———次年1月下旬, 约2个月。
这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五本教材基础知识, 从微观入手, 以框为单位, 面面俱到, 做到知识点的全覆盖, 以节、课为单位构建知识网络。
第二轮复习:次年2月———3月底结束, 主要是教材的宏观知识复习。
本轮复习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哲学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四大板块为主构建宏观知识框架, 帮助学生理清思绪。这一轮复习以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构建知识框架进行知识整理和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学生兴趣更大, 领悟更深, 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三轮复习:4月上旬———6月2日结束, 前面两轮复习是理论联系实际, 侧重于讲教材理论, 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把握教材知识。第三轮复习是实际联系理论, 重在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轮复习又分两步走。
1.时政热点复习和题型训练相结合 (4月上旬———5月中旬1个半月) 。教师展示热点材料, 学生熟悉当年度国际国内发生的各种时政背景材料, 答题时根据三种依据即教材依据、材料依据、相关的时政依据。此环节要把握好训练题的难度, 以很好地检测学生掌握教材的程度, 迅速提高其应试能力, 以此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
2.回归课本和冲刺训练相结合:5月20日———6月2日结束加强研究, 精选各地试题训练, 大胆取舍教材知识, 调动思维, 揣测高考命题的思维角度和命题倾向, 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看教材, 做限时训练题, 过好应考心理关。
二、教学重点规划
1. 学科内规划:
根据近几年湖北高考试卷和教学实际, 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是重点, 在复习时间上要大量倾斜, 多投入时间和精力。
2. 学科间规划:
根据地理八本书、历史五本书、政治五本书的内容, 而且地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强、理解后不易忘记的特点, 在平时的学习时间分布上, 高三上学期多倾斜地理、历史, 下学期地理、历史、政治三门学科再齐头并进, 把文综高考150分钟相对分解到各科, 即地理55分钟、历史50分钟、政治45分钟, 平时分科考试并以此为限来相对衡量和要求学生。政、史、地三个学科教师要打总体战, 做到相互协调、步调一致, 齐心协力备战文综高考。
三、规划备考方向, 做到不偏离正确的航道, 尽量少走弯路
1. 研究近十年的高考题, 特别是近五年的高考题。
历年高考试题是好多命题专家的心血所在, 是他们的得意之作, 作为高三备考人研究它有三个好处:一是有利于教师明确高考考什么, 怎么考, 能很好把握高考政治的复习方向;二是有利于对考生进行规范化训练, 消除恐惧心理, 培养心理适应能力;三是防止来年重考同一知识点。通过研究历年高考试题, 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从中归纳总结高考命题的总要求、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研究前五年的高考题主要是看题型变化、看设问方式的变化、看考查知识点的角度等, 对离得最近的五年高考题不仅是看以上内容, 而且要求组内全体教师年年像学生那样亲自去做、去考、去体验, 并有时间限制, 以从中体会高考的难度和高度, 把常规思维备考和非常规思维备考结合起来。今年高考题恰是反猜命题意识比较强的一年, 如今年考的38 (1) 民族知识点曾在08年考过, 今年又出现, 只不过变换一种设问形式来考。怎样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这一知识点在近五年高考中考查频繁等等, 不得不引起每个备考人对历年高考题的高度重视。
下面对比一下这两年高考题民族这一知识点比较相似的设问法:
2008年39题第 (5) 问: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分)
2011年38题第 (1) 问:结合材料一, 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 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12分)
两设问的比较:首要的是所给材料不同, 08年的题可以从材料中读出部分答案来, 再根据“为什么类”的题型答法围绕“长期坚持”这个词作答即可, 侧重于谈实践依据。2011年的题从材料中直接读不出来, 从设问“根据”一词可以谈原因和意义, 侧重于谈理论依据。
2. 深入研究教材、教参和考试大纲。
这三者是备考的纲和本, 特别是每年国家考试中心公布的考试大纲更是高考备考的依据。教师要仔细研究它的变与不变、变多变少以及怎么变, 并据此归纳出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板块结构等。这样备考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如哲学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四大知识体系建构就可以以此为据。
3. 新教材思想理念、内容和形式等的渗透复习。
2011年是旧教材高考运行的最后一年, 2012年新教材高考即将开始, 2011年高考备考处于新旧教材交替时期, 根据往年的湖北高考题, 新教材必定要渗进2011年高考, 问题是命题人怎么命题, 备考人在有限的时间内怎么备考。在一番深入研究之后, 我们确定以旧教材的体系为依据, 把新课程教材的内容按照旧教材的体系融入进来, 把经济、政治、哲学三本新课程必修教材大胆取舍改编成一本教材 (40面) 印发给学生学习、使用, 这样学生一是学习有依据, 二是思想上重视, 三是系统学习便于学生全面把握新教材, 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取、舍新教材的依据: (1) 舍去新教材与旧教材观点相冲突的知识, 如纸币的定义。 (2) 舍去旧教材没讲, 但新教材有的新观点、新知识。 (3) 旧教材、新教材都讲, 但新教材讲得更深入的内容非取不可, 如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 (4) 取新教材中有可能对旧教材某些知识做归纳性、概括性讲解的知识, 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等。 (5) 取新教材中和本年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际国内大事相关的一些新提法。
4. 研究名校、名师讲义、模拟卷等。
09届高考化学备考总结 篇3
东莞高级中学 王绍虎
09年我校化学班228名本地生源参加高考,最高分140分,130分以上共27人,平均分115.88分,平均分首次排在全市第二,为我校升学率和全市化学均分的提高尽了微薄之力。由于各个学校情况各异,在这里只是把我校的备考做法向各位同仁做个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包涵。
一、研究考纲、考题、考点,明确复习方向
1、研究《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检验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依据,它对考试的性质、内容、要求、形式等作出十分具体的规定,其考试内容涉及范围和《教学大纲》是一致的,即学什么,考什么。所以《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备考的依据。高考主要以能力测试为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化学学科而言,特别强调了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正确把握这一复习方向,认真研究这些能力要求的内涵,并结合具体实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不搞“偏、难、怪”试题,对考纲不要求的内容可以不复习,对考纲降低要求的内容不搞拓展,对考纲要求的内容花大力气进行复习,在充分研究剖析考纲的基础上,将围绕“考什么、教什么”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主动状态。
2、研究考题
从试题的难度看:近3年的化学试题基本稳定,2007年的化学试题相对来说最易,2006、2008年难度相对较大;试题信息阅读量较大,信息容量有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命题注重从试题立意、情景设置、设问等方面适度反映高中新课程理念及要求。
从化学试题的数量和分值看:2006年共27道题,其中选择题19道,63分,非选择题8道,87分;2007年共28道题(其中28、29为选做题),其中选择20道,70分,非选择题8道,80分;2008年共26道题(其中26、27为选做题),其中选择题18道,63分,非选择题8道,87分。从中可以看出,自2006年以来,题量总体趋于稳定,非选择题都是8道,只是在选择题上作适当调整,且I、II卷分值调整不大。特别是07、08年的非选择题都为3道化学实验题、3道无机综合题、1道有机必做题、1道有机选做题和1道物质结构选做题。第I卷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学生必须拿分的题;第II卷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
3、研究考点
考点是命题的导向,研究考点可以预测高考命题的趋势。近三年化学试题的常考考点主要有:化学用语、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烃的衍生物、化学实验、化学与STS(科学技术、生活、环境、能源)等。
复习备考时要力争把《考试大纲》、高考试题和常考考点渗透在备课里,体现在课堂上,落实在训练中。
二、强化“双基”,构建“网络”,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
“主干知识”指的是学科知识的树干部分,由核心概念、基本技能、主要规律和原理组
成,是支持学科的脉络。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化学键和晶体结构,物质的量及其它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卤族、氧族、氮族、碳族等元素化合物,碱金属,镁、铝、铁及其化合物,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烃及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煤和石油,合成材料,物质的量的基本计算,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浓度计算,有关速率、平衡常数和溶度积的计算,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制备,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
俗话说“基础不牢,一切徒劳”,高考复习备考时一定要降低重心,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不盲目追求考试“热点”。所以在复习备考时,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基础性和全面性,要把落实“双基”放在首位。首先,要认真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依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每一个知识点逐一落实,不留盲点,进行全方位复习。与此同时,要注意每年《考试说明》中的“变化点”,这些“变化点”在高考中一般都有所体现。其次,当学生把课本知识弄懂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物、化学实验等知识分别通过点、线、面连成知识网络,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但要注意知识的归纳不局限于某一章节,要将整个中学阶段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通过反复归纳、总结、类比、联想,既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综合能力。
三、切实抓好三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第一轮要夯实基础,构建化学知识体系。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我们从一开始就把重心放在第一轮上。进入第一轮复习前,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遗忘较大,这一轮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大约7—8个月左右,即到广一模前结束。复习资料是《高考直通车》,它选题较新,而且针对广东高考。复习的顺序是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机化学、结构选考。复习的重点放在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反应原理上,有机化学和结构选考所用时间较少。复习时不仅要让学生认真阅读相关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知识的落脚点,而且要勤于动脑、动手,做各种类型的练习。教材是最好的老师,每一次阅读教材,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运用才会更加自如。复习的措施是回归教材,突出知识“全、联、活”,分“查、讲、练、考、评”五环节进行。所谓“全”就是细致无漏,知识覆盖面要全;“联”就是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把分散、零碎的知识联系起来;“活”就是专题训练,思维变通,灵活运用;“查”就是检查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情,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讲、练、考”的针对性;“讲”就是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规律化;“练”就是每讲完一个专题,配以适当数量的练习;“考”就是定时间、定题量进行检测;“评”就是每考一次,及时阅卷并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指出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做好错误统计,教师要自我反思、回顾、诊断、总结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我们一轮复习中每周一次40分钟的周练,主要是以复习过内容为主的滚动练习(高考模式的选择为主),每两周在周末有一次2小时套题训练(内容以复习过为主),一般每次月考前做一套套题训练。整个过程注意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做好纠错工作。对做错的题目,要进行“四查”——查引起错误的原因,查审题的偏差,查知识掌握的漏洞,查思维能力的障碍;还要进行“四归纳”——归纳试题考查目标,归纳涉及知识范围,归纳试题特点,归纳解题方法技巧;同时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
第二轮要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化学综合素质。该轮复习的重点任务是使知识系统化、条
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即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查漏补缺的重要阶段。复习措施一般是分块归纳、专题讲座和强化训练。复习重点放在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这个阶段时间较短,我们在选择题方面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化学与STS等;非选择题方面主要是:制备和探究实验、图像图表综合、无机综合(选不同金属及非金属)、有机推断等。
第三轮要综合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从知识、能力、心理上全面做好应试准备,提高学生对高考的适应性和应试能力。因为时间有限,我们的三轮是与二轮穿插进行,时间是广一模之后到5月20日左右。我们在最后阶段进行考题回放和回归课本,把近三年的广东高考题及解析印发给每个学生,并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不能一味地做题,最好在做题的同时将知识点回归课本,找到“对应点”,巩固双基。
复习中,切忌就题论题,注意规律的提炼、方法的归纳,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习题的使用取舍上,要树立“让学生上岸、教师下海”的教学理念,即教师在教学中要占有最大量的资料,通过教师的精心研究、分析、比较、筛选,把一些优秀的、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典型的习题推荐给学生,并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训练。我们除广州1月测试题、佛山二模、广一模和广二模、深圳一模和深圳二模题是完整训练外,其他练习都精挑细选,题源主要从各地高考题和广东省各地市的模拟题挑选,而不是随意拿一套题就练。
四、发挥集体智慧,制订翔实可行的复习备考计划
研究“三考”,是为了把握命题的方向,加强“双基”教学,构建知识“网络”,抓好三轮复习,都是为了提高应试能力。所以,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生源的实际情况,制订周密可行的总的复习备考计划和阶段性备考计划,计划要落实到人、落实到哪一周甚至哪一天,避免复习的盲目性、随意性。如某一个知识点(或专题)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重点、难点、考点、热点、弱点在集体备课时都要认真研究,以提高备课的针对性、有效性,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又可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
我们09届高三化学备课组由五人组成,两位是老教师,另外三人是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其中一个是第二次上高三,两人是第一次上高三。表面上看年轻人经验不足,但他们有着自己的优势:有活力、肯钻研、专业素质高、责任性强、与学生更有亲和力,事实证明,一年来都是三个年轻人在推着我们两个老教师往前走。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们每周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确定下周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统一;每周一次备课组内听课、研课,不但优化了教学方案,而且养成好的教学习惯,提升了个人在学科上的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备课组内老师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备课效率,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路子,形成教学互动,实现教学相长。除正常的集体备课活动外,我们还经常在课余时间讨论问题,研讨教法,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样不仅澄清了认识,还进一步增进了同事间友谊。
五、关爱学生,走进心灵,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整个高考的复习过程中,既要重视智力因素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又要考虑到高考不仅是知识能力的竞争,同时也是心理素质高低的较量,更何况高考试题本身具有测试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特别在后一阶段,学生容易焦虑,怕考试,怕受挫折,这个时候我们教师要主动接近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学习上指导他们,遇到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学生没有考好,不要随意训斥、责备,这样会使学生患上考试恐惧
症。我们要主动关爱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培养他们积极迎考、应考的心态,严肃而科学的考试态度,提高他们自我心理控制能力,以正常的心态投入高考,使得高考时有一种平时考试的延续感、熟悉感,提高临场发挥能力和应变能力。
09年高考化学科是最后一场考试,它既要受学生前3科考试的影响,同时还受先考的X科影响,这就需要老师帮他们调节好心态。比如说今年物理考试结束后考生都说简单,不少化学考生肯定有化学也会简单的心理,当他进入考场看到考题出现巨大反差时,他的心理会出现巨大波动,甚至崩溃,如果老师考前给他再次提醒可能容易、也可能难,学生有了心理准备,情况就会好许多。事实上今年考生的感觉恰好是07年的翻版,只是物理与化学互换了角色而已。另外06年与09年都是考试变化的过渡年,即教材变化或考试形式变化,绝大多数信息都认为试卷难度不大或减小,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如果教师有了06年高考的体验,09年高考心理上准备会更充分。
六、回顾过程,反思问题和不足
1.一轮资料虽然新,针对性强,但题数多、难度大,复习过程中舍去的不够,导致一轮复习时间偏长,而二轮、三轮显得有些匆忙。
2.整个备考过程时间安排太紧,试题量偏多,学生忙于做题,自主消化的时间太少,基础知识遗忘率高,以致后期学生有时间也不会做归纳整理的工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累。
七、关于2010年的备考
2009年山东、宁夏、辽宁、福建、安徽、浙江、天津共七省市使用了六套新课程高考理综试卷,宁夏、辽宁两省高考理综试卷相同。从上述各省市化学试卷考查的内容来看,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等各部分分值比例与各地的《考试说明》的要求略有变化。另外,从上述省市化学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分值比例也基本合理。因此,2009年新课改实验区高考理综化学试卷既很好地体现了考纲的要求,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很多试题让人耳目一新,值得回味。试题坚持对常规题、热点题、主干题的考查,并不回避重点知识和热点知识,试题几乎涉及了化学学科中所有重要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同时又注意考查化学学科特点。
2010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可能为:选择题8道,非选择题4道。其中选择题还会出现近几年广东高考试题中的常考试题,如原子结构、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判断与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化学用语、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离子(或物质)浓度关系分析、电化学基本知识(包括原电池、电解)、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及基本操作以及社会热点等方面的内容;按广东的试题特点,非选择题可能为一道化学实验题(以物质分离或研究性学习类为主),一道无机题(以工业流程类或物质制备类为主),一道有机题(以推断题为主),一道归纳性试题(以数据或图表归纳类为主,涉及计算或绘图,重点考察学生的理科能力)。
不管考试模式怎么变,高三复习还是要立足基础,回归课本,以不变应万变,做到“低起点、小坡度、渐推进、常反思”。为此,我校今年一轮依然是先从化学实验开始复习,再依次为元素化合物、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到2月份结束。3—5月进行二轮及三轮复习。
2011届体育高考备考总结 篇4
诏安一中2010届高中毕业班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关怀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有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高考取得较好的成绩,基本实现预期的奋斗目标。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数据进行统计,本科上线902 人,上线率65.93%,其中本一 167 人,本一上线率12.2%,本二以上 653 人,理科最高分654分,位居全省第157名,文科最高分608分,位居全省第329名。
2010届高考已落下帷幕,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力争2011年高考成绩能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2010年高考试题简评
2010年高考试题总体上遵循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我省《考试说明》的要求,并结合普通高中教学实际进行命题。试卷体现了“以稳为主,稳中有变,稳中求新,平稳推进”的精神,试题凸显新课程理念,注重科学性、公平性,重视基础性主干知识,强调学科能力与素养,关注学科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
语文 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写作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文言文阅读难度较小;“文学名著”的考查仍然定位于检测学生是否“读书”,评分标准作了适当的改革,答案要求宜粗不宜细;“文化经典”的阅读考查则根据广大师生的建议,适当降低了难度,考查考生了解经典文化的情况;诗歌鉴赏部分打破了往年“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的窠臼,注重考查学生对诗歌遣词炼字、人物形象和主旨的分析,对诗歌鉴赏教学有导向作用。
数学 在平稳过渡的同时,凸显“新”和“变”,“稳”主要表现在试卷的题型结构、赋分比例、难度要求以及试题难易梯度等方面,均严格遵照《考试说明》的相关规定。“新”与“变”主要表现在规避命题的“模式化”以及试题设计上。试卷注重数学的学科本质,关注数学知识的合理应用。试卷重点考查了支撑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设计了适量的创新性问题,强调高考对考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潜能的关注,力图使得试卷的选拔功能得以全面体现。
英语
突出考查主干知识,以难度中档题为主,难、中、易比例合理。试题贴近生活关注热点,试题力求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富有时代感。精选语料保持原汁原味
文科综合
历史 命题素材彰显地方特色,试题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加强学科间综合渗透,选考题关注热点话题 地理 选考题兼顾不同版本教材,立足基础考查主干知识,图表对思维能力要求更高,探究题引导学生实践活动,考题联系省情关注热点。
政治 选择题难度提高,非选择题难度下降。试题反映经济社会建设成就,体现基础性与能力目标,探究题可选择角色作答。
理科综合
物理 关注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多角度全面考查实验能力,设问合理,选考相当,化学 选考题以模块主干知识为考点,试题情境多为考生熟悉素材,实验方法的选择具有开放性
生物 适度求新,突出探究性与综合性,关注科技、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
2010届高三毕业班工作回顾
一、运用目标激励,实现整体联动。
2010届高一入学成绩参差不齐,起点较低,高分学生流失非常严重,落后面大,部分教师信心不足。进入高三后,年段及早认真研究、制定复习计划,制定明确的高考管理目标,明确各个班级、各个备课组、各个学科组教师的任务和责任,周密安排,落实工作措施,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学科组方面,明确高考的层次目标,制定提优补差工作的具体方案;班级方面,明确班级管理目标;教师方面,制定培优补差的“人盯人”目标;学生方面,既有总分的目标,又有单科成绩目标。
二、细致分析学情,实现分层提高。
挖掘尖子生。针对本届尖子生偏少而且成绩波动大,缺少领头羊的现状,我们适当放大培养范围(如历次考试进入某一分数档次的学生),采用“导师制”的办法,分学科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确立打总体战的思想,帮助他们制定补弱计划,克服盲目乐观、仅凭兴趣学习的不良行为,帮助他们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
抓住希望生。重视对后进生的辅导,尤其是临界生,采用个别辅导、个别答疑的形式,帮助他们找准自己的坐标,正确看待自己的位置,用学校历年高考中涌现的成功范例,鼓舞他们的士气,激励他们的斗志。
三、狠抓考纲,细致入微,不留盲点,提高教学实效。
抓好“三个教学起点”。一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将视线落在主体发展的学生身上,教学重心下移;二是牢固树立课堂意识,课堂教学充分考虑中下层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力争课堂上人人“吃得下”、“吃得饱”、能消化,提高整体水平;三是抓好每一次阶段性测试,将临界学生作为关注的重点。
准确把握基础性原则,贯彻“夯实基础、滚动提高”的教学思想。发挥每次考试的导向作用。一是周练,重视错题重做,问题再现,帮助学生由懂变会,做到周过关。二是月考,帮助学生自我检查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做到月过关。三是联考,借助联考这一平台,进行阶段性诊断,经常性地与同类学校进行比较,寻找差距,查缺补漏。四是抓规范,针对高考网上阅卷的特点,及早应对,适时使用专用答题卡,力求答题严谨规范。
四、研究考试特点,目标明确,不做无用功。
在各阶段复习过程中,测试题,课堂练习、作业的题目,我们主要以历届高考试题为主,对于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做到教师、学生都心中有数。单元复习过程中,把历届高考试题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拆分,使高考的难点分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教师上课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学生会的不讲,确实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011届高三毕业班工作思路
本届学生数1275人,其中应届生人数1000人(含寄读16人),往届生275人。总体情况是基础较薄弱,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双差生多。体现在:(1)优生层面人数极少。主要原因是:本届应届生中考时被漳州一中自主招生考试录取共23人,前16名学生全部外流,还有部分优生被泉州、厦门、新加坡等地特招;(2)本县其他完中校招收保送生,也挤占了一部分好的生源。(3)本届学生从高一入学开始,一直没有利用星期六和暑假进行补课,教学进度较紧,至今尚有多个学科还在讲授新课。(4)近年来,学校经费十分紧张,教师待遇相对较差,加之教师绩效工资无法及时落实等等现实问题的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本届毕业班的教学工作造成较大影响。
优势是:两年来,在抓好双基的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各种能力的训练,加强提优辅差工作,抓好学科竞赛辅导,重视会考科目。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高
一、高二阶段性成果明显:7科会考均取得较理想成绩,各科优良率和及格率是成绩最好的一届,学科竞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具体工作思路:
一、成立机构,分工负责,强化管理。
1.成立高中毕业班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挂钩具体班级和学科,深入教师、学生了解情况,真正沉到高三教学第一线,靠前指挥。
2.成立学科指导小组,指导各学科备课组制定复习计划,参与各学科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大纲》、《考试说明》,把握高考动向,筛选信息资料。
3、制定管理目标,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思想,全面管理、全员管理、全程管理。把目标分解到班级和学科,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学科教学目标责任制,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毕业班全体教师明确责任,通力协作,努力拼搏。
4、关心师生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二、周密部署,科学安排,加强复习备考的计划性。
进入高三,即意味着面临高考,为了科学高效的进行备考复习,我们将高三一年分为限选课教学、基础复习、专题讲练、模拟冲刺四个各有侧重的阶段——即三轮四阶段:
第一阶段:限选课教学(2010.9开学——2010.9月底)
一般要求9月底前结束,但不做刚性要求,可根据学科特点合理安排。
第二阶段:基础复习,构建知识网络(一轮复习2010.10——2011.2月底,分为两小段)(1)新课结束至期末考试(市质检),要求完成对主干内容、重点知识的复习,迎接市质检。期中考过后进行文综、理综综合训练考试。
(2)下学期开学至2月底,要求完成全部内容的复习。
第三阶段:专题复习,提升综合能力。(二轮复习:2011.3—5月中旬,分为两小段):(1)3月初至4月初省质检前,要求结合第一轮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补缺补漏,注重解题思路的训练及解题方法规律的探索和总结,促使学生分析、综合、归纳能力上一个新台阶,迎接省质检。
(2)4月初省质检后至5月中旬,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专题复习为主线,针对教材重点,针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针对高考热点,题型要求,进行专题讲座,查缺补漏,抓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知识,努力做到削枝强干,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四阶段:综合复习,模拟冲刺,提高应试水平。(三轮复习:5月中旬—高考前)
三、营造氛围,优化管理,确保复习备考的有序性。
班主任全面了解、研究、吃透学生情况,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加强教育与管理,营造备考氛围。
1、狠抓班风建设,让班级成为学生的加油站。班主任要牢记班风就是一个班级高考成功之魂,严格管理班级,围绕班风做工作,认识到宿舍、课间、晚自习纪律、卫生状况就是班风优劣的体现,要狠杀一切影响教学和管理秩序的违纪行为。
2、充分利用每周主题班会、高考专栏、讲座、学习目标对照表、竞争对手比较表、高考倒计时、横幅、标语等形式,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在紧张、快乐、和谐的环境中学习。
3、召开不同层次的学生座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心态和忧虑,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不同的学习热情,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学生座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成就感。
4、班主任重视协调好三种关系。一是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确立全班、全校一盘棋思想,顾全大局,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二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广泛听取教师、学生的意见,搜集信息,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反馈,及时补救。三是学校与家长的关系。
5、重视平行班的教学与管理。平行班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管理上应更加细腻,侧重纪律常规尤其是自习课、晚自修的纪律、活动常规、学习常规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帮助,注重学法指导。
6、优化实验班的管理,改进实验班的教学。
强化三种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合理定位,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及计划和措施。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开展良性竞争,加强知识和心理指导工作,经常帮助他们不断克服思想上和学习上的困难,从而促使他们走向成功。
7、加强对寄宿生、尤其是外宿学生的管理,及时关心这些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8、加强体育、艺术特长生的管理与辅导。采取集中指导、过程管理,共同辅导督促等具体做法,共同做好特长生的管理工作,一边抓好专业训练,一边努力提高文化成绩,力争达到“文化与专业” 双上线,为高考做贡献。
9、重视学生心理疏导。
高三学生心理压力大,加上很多学生底子差,有所跟不上,容易产生疲劳、焦虑、烦燥、自卑、过度兴奋或过度紧张等心理状况,因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一起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特别是每次考试前后,要加强个体指导,关注弱势群体,把握学生心理动向,适当组织课外活动,及时调整学生学习、生活的心态和兴奋点,保持适度紧张,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10、年段、班主任还应利用重要考试,及时召开学生大会、百日冲刺誓师大会、科学备考学习经验交流会、树立典型表彰会,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11、狠抓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要在学生作业的规范上与自习课的质量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坐得住,沉下心,努力学。
四、狠抓细节,多下功夫,实现复习备考的高效性。
教学质量是高三工作的核心。备课组长是本学科的第一责任人,要在学科备考中发挥核心作用,想方设法调动每位老师的备考积极性,齐心协力做好备课组各项常规工作。各学科教师要依据学科学年计划,紧扣课标、大纲、教材,把准方向,因材施教,狠抓细节,努力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优化备考过程。
(1)强化群体意识,抓实集体备课工作。每周三下午第三节为集体备课活动时间,要求全员准时参加。集体备课必须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三公开”(资料公开、信息公开、佳题公开),“五统一”(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资料、统一批阅)。
(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坚持“夯实基础、滚动提高”的教学原则,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容量、密度和直观性,摸准学生易错点、易混点和易漏点,加强学法指导,不能以做练习、讲练习来代替课堂教学和复习,让每位学生有所收获。
(3)加强听评课等教研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建立一帮一机制,要求新教师积极随堂听课、主动开课,主动请老教师点拨,老教师多开示范课,多给新教师传授教学经验、技巧。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整体优化,共同提高。
(4)严格规范练习考试制度。以考促学、以考代练,坚持“循环考”与阶段性小测相结合。要科学安排练习和考试,注意考试安排的密度和节奏,使练习和考试成为提高复习效果的催化剂。第一轮总复习过程中,原则上要求各学科每周要一考一练。
(5)加强三修管理,提高三修效率。自习课、晚自修的辅导,教师要按时到班,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答疑、学法指导,同时,教师还要对班级学生进行严格的纪律管理,要求任何学生不允许说话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使学生在自习课上作到“静”下来学进去。
2.分层教学、整体推进,发掘新的高考增长点:
为求得本届高考能有较大突破,我们必须倾注全部心血挖掘学生潜力,搞好分类推进、分层指导工作。
第一、加强实验班的教学管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学校要求实验班与平行班的教学做到“一同三异”,即实验班的教学进度与平行班保持一致,但教学定位以本一为主要目标,教学要求也应高于平行班,难度要把握好,考试试题的设置要与平行班不同。
第二、尖子生的培养:根据高二综合成绩排名、学科竞赛成绩确定年段文科前5人,理科前10人进行培优。应用“低起点、小步走、多鼓励、快反馈”的策略,实行导师制,定时间、定地点,以教师向学生提供阅读和训练资料,学生自学提问,教师辅导答疑为主,以专题讲座为辅,并有针对性地对尖子生的薄弱学科实行“一对一”个别辅导。同时适时分发有关高校自主招生的一些信息与试题,逐步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自主招生信息。
第三、提优辅差工作(1+2)(1)本一波动层提优工作,根据高二综合成绩确定出理科实验班每班第31—40名的学生、平行班综合成绩年段名次在121-170名的学生为对象,编成一个教学班,利用周六、周日晚上(下同)时间进行集中辅导。本学期从第3周开始实行。文科本一波动层提优辅导工作将化整为零,由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共同确定对象,实行科任教师负责制,管教管导。目标是提升本一上线人数。
(2)本三波动层补差教学,根据高二综合成绩,确定出理科年段第481-600名的学生、文科年段第121-180名的学生为对象,编成三个教学班(2理1文),集中辅导的时间及科目与提优班形式一样。目标是提升本科上线总数。
3、加强备考研究,务求备考的针对性。
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三复习的指导性文件,年级备课组要组织教师学习《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考点。积极主动运用各种渠道搜集、研究高考信息和外地模拟试题,认真重组、整合各类试题,采众家之长,准确把握高考方向。
4、整合教学资源,各学科协调发展。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高三年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无论是综合学科还是基础学科都缺一不可,即6-1=0。只有合理配置教学时间和学生精力,发挥整体优势,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立于不败之地。
2011届高考,我们要正视现实,既要看到我们的不足,又要看到我们的希望所在,既要有忧患意识,又要充满信心。我们相信,有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有高三全体教师的精诚团结、敬业奉献,有得力的备考措施和扎实科学的备考工作,我们相信2011年的高考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1届体育高考备考总结 篇5
张
燕 2010年高考总结与2011年备考计划
张燕
2010年的高考刚刚落下帷幕,数学的难使很多人收紧的心,紧皱的眉还没有放开,2011的高考又紧锣密鼓的备战。结合新旧课标以及今年的考题,在这儿我浅谈几点备考经验与感想。供同仁参考,以便抛砖引玉,使的2011的6月我们笑的更加灿烂。
一、学习数学我们需醉翁之意不仅在酒
众所周知文科生进入大学不在必修数学,但为什么高中阶段必须学呢?因为学习数学我们不仅仅是学到了一点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一定的思维方法,思考模式,进而培养人们的逻辑思考与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所以新课标下的高考也必定透过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考查,而考察他们的能力,进一步选拔人才。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也必须高屋建瓴,投其所好,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能力。我一般的做法有。
1、小题小做。
16道小题,共80分,我们既爱之,又恨之。成也16,败也16。高考通过这16道题不仅可以考查很多知识点,关键的是灵活的应用知识的各种能力。包括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能力,画图、读图、利用图像的能力,排除筛选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习新知识应用新知识,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等。所以平时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有意识的培养和应用。做到小题小做、小题快做、小题做对做准。选题时多选一些新概念题,增加思考量,控制运算量.2、把大题做精做细
高考以6道大题为载体考查的除数学知识外,还有整体把握全局的能力,逻辑的条理的表达能力等。新课标下的大题,阅读理解量较大.所以平时要求学生做大题写步骤,把题做精做细,作为老师我们也必须率先垂范,每节课精选题,细做题,一般每节课或大或小我们可以抓住一道题,从分析到写步骤,从题后反思到如何做笔记,细细到来,慢慢咀嚼,并把这种方法与作风教给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
二、简单的机械训练难成大器
到了高三,大量的做题是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方法,发展思维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学习环节,但是题天天做效果却大不同。有的同学有章有法,效果显著,成绩上升;有的同学陷入题海疲于应付,心中厌烦,影响情绪,挫伤热情,成绩不见提高反而下降。那肯定是做题的方法或策略出现了问题,只有把握方法,遵循规律,保质保量,才能事半功倍,提高效益。作为老师我们也必须教会学生怎么做题,下面就个人经验谈谈
1、我们教学生做题时需温故知新,把握要领
我们许多同学拿到题目就做。这样,首先是速度慢,效率低。另外,由于概念不清,有的概念理解错误,做了题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有反作用,巩固了错误,在相应方面形成了一个顽疾,为以后学习埋下后患。做题前先应把当天老师讲的有关的知识、概念、有关的注意事项、解题的规范化要求消化,接受、看透,再动手做题。这 样就心中有数,练中学,学中练,达到巩固的目的,强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作为老师我们不要太高估了学生,他们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好,所以我们布置作业时必须有时效性、针对性,保质保量,及时检查,及时解答,这样与学生同步调,效果才会好。
2、我们师生都需掌握好板块代表题
题海战术的最大特点是以做题的数量作为标准,并期望以多取胜。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我们不知不觉的掉进题海,事实上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教学生跳出题海。那么怎么跳呢?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掌握好典型题、基础模型题、板块代表题。这样,我们解题前审清题意,分析条件和结论,并且根据条件和结论进行联想,通过联想套用模型构建解题思路,设计解题程序,把握解题要点,为正确快速解题扫清障碍,奠定基础。
3、我们需教会学生怎么题后反思,提高效益
解题后反思是跳出题海提高效益的另一个有效途径。那么反思什么呢?首先要反思题意。看看审题是否到位,有无落下的条件。其次要反思错误,要用批评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解题过程,看看思路是否有问题,概念使用是否正确,计算是否有失误,思考是否周密等等。第三要反思方法,解完题后再思考,由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的高度,上升到思想,方法的高度,这样我们解一题会一类,并训练了探究,创新能力,较大限度提高了解题的效益。这些听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需老师慢慢的教,长期的教。我们需坚持不懈。
4、我们需要求学生做题时限定时间,一气呵成
常听学生抱怨,作业太多,做不完了,可是有的学生应对自如,甚至还学有余力,额外做了些提高题。了解下来,问题大多是在时间安排上。觉得辛苦的同学,他们的作业都是在弹性的时间内完成,想做就做些,不想做就玩会儿,慢条斯理是他们的通病。做的好的学生一般都有计划,限时完成作业,不拖拉,干净利落,遇到困难心动不如行动立即投入战斗,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事实上当解决了问题的部分时,常常会闪出好念头,悟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吹尽黄沙始得金”的道理。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有意识的安排要求限时训练,提高他们的做题效率。
三、“错题本,笔记本”的高效应用
大部分的文科学生都会有错题本,笔记本,但怎么整理,怎么利用并不一定会,需要我们老师指导.1、我们要教学生给错题、例题做注释
大部分学生的错题本、笔记本只是将所有做错的题目,不会的题目都抄下来,做出来。其中错误的原因并不写清,解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并不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更不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不暴露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其实我们都知道写这些比做题更重要.这种记述方法开始时可能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但我们老师要有意识的教,学生要坚持的写.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渐渐认清思维的种种障碍(即错误原因),从而有所提高。2.对错题、例题做必要的补充修改。
对于做错的题,不会做的题,有时我们问题并不是出在思路的分析选择上,而是出在某一知识点的漏洞上,这样我们就必须对题做一些的必要知识的补充,也可以针对知识点把题修改为填空题。没必要把整道题都整理,而且把整道题都整理了,反而掩盖了知识的漏洞。
3、笔记本中必须有一系列的典型题、模型题、板块代表题。
我们都知道数学中有一些模型题、板块代表题,这些题对于学好数学起很大的作用,但学生并不一定认识到那道题有代表,那道题好,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作出明确指导。帮助他们整理总结。
4、对错题、例题做及时的整理,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学生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我们老师平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及时整理与总结,把他由薄读厚,过一段时间要提醒学生多回头看,再把他由厚读薄。在错题中淘“金”,时刻提醒自己绝不一错再错。因为每位同学的“错题集、笔记本”不尽相同,可以提醒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相互之间的交流、启发,互相促进。
四、我们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们都知道有些题,有些内容我们怎么学也难得其分,所以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有一些策略上的安排取舍。
1、我们要有自己的“根据地”与“舍弃地”
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对我们数学的八大模块都一定有自己的强项模块,我们就要以强项模块为“根据地”,无论怎么考,我们都要必拿分。同理我们也可以适当的舍弃一些硬骨头,节省时间发展自 己的“根据地”。尤其是我们这些旧课标的老师上新课标的课。也要指导学生在考堂上也要进行取舍,以求的最佳分数。
2、要安排进度螺旋上升
我们复习有一轮、二轮、三轮,这两年觉得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一轮过基础,舍弃难题。二轮小专题,进攻中高档题,三轮综合训练,主攻中档题,这样三轮过完,效果还是不错的
以上写了这么多,越写越象给学生们写,但静心想想,这都是我的感触,以往我们注重老师怎么备课,怎么收集资料,信息,但每天接触学生,观察学生,反思高考教学,才发现“教会学生怎么学远远比自己怎么教更重要”这句话的内涵,学生们都在学,有的塌实认真做的细点,有的眼高手低,做的虚点,才有了高山与平原的区别。所以需要我们的工作也必须做的更细,更精,更到位。所以我以下面这句话结束今天的话题。
2011届体育高考备考总结 篇6
老师们:
两天来,我们听取了三场报告,进行了三次研讨,圆满的完成了会议的各项议程,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各位老师的热情参与表示感谢。
两天的研讨只是一个开端,标志着我们2017届高三备考工作全面拉来大幕。在此,根据学校行政会议安排,由我代表学校就2017届高三复习备考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形势,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没有质量,学校就没有生机;没有质量,学校就没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在我们这个经济社会里,群众是最功利主义者,也是最现实主义者。如果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群众就不会把他们的孩子送到这个学校。我们就失去施展才华的岗位。所以我校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而高考是教学质量最集中的表现,对于高考,我们唯有付出百倍的努力,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可以说,高考,我们再怎么努力也不过分。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我们学校在备考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好制度、好做法。比如,为尖子生补缺补差而设立的导师制、为所有学生答疑解惑所设立的坐班辅导制,综合学科、数学学科的周考制度,问题学生试卷的面批制度,行政跟班制度等等。希望老师们、同志们严格落实。尤其是行政人员,必须落实“四个一” 要求(听一节课、开一次班会、开一次座谈会、开一次分析会),走进班级,走近学生,切实要为备考助力、为高考加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教师课堂低效运转现象还比较普遍,教师上课被动应付还时有发生,教师辅导缺勤偶有出现,各个班级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从2016年开始,我们的高考奖励方案将静态标改为动态标。静态标是根据上两年的高考成绩平均数来确定的,各个班主任在考试之前就已经知道自己班级应该考多少人,动态标则是根据当年的高考成绩来测算,具体人数需要在考试结束以后才知道。如果说静态标是一次跨越时空的较量,那么动态标则是一次现场搏斗。评价更加科学,竞争更加激烈,有利于优秀班级的凸显。希望老师们主动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彰显风采。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在野中工作、同带一个班,也是一种缘分,三年相处下来也有一份情谊。亲朋好友理应相互帮助、互相补台。希望班主任与授课教师之间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把班级建设好、经营好。
二、研究高考,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高考日新月异,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大变样。这种快速的变化可能会让我们许多老教师也会遇到新问题。实际上,每一届的高考对每一位师生来说都是新东西,高考到底考什么,怎么考?我们老师到底该给学生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何种程度?面对某一新问题,如何指导学生更准确、规范的作答?等等,这些问题只能在教学中边研究边解决,其关键在于学科老师之间的常规教研。有的老师可能会说,高三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这是不对的。对教师来说,稍有不慎,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会造成很多孩子遗恨终生,对学生来说,越是在最紧张的时候,越迫切需要老师予以有效的指导。
要研究要研究高考试题、命题趋势、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等高考要素。教师在高考复习中绝不能仅凭经验教学,“只顾埋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课程标准是我们常规教学的依据,而考试大纲就复习备考的旗帜、方向。考纲中很多很关键的内容,我们进行了反复比较研究。例如:大纲规定高考考试性质为“选拔性考试”“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 当的难度”。选拔性考试必然要求一定的难度,但又说“适当的难度”,判定适当难度的标准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对考纲进行研究、整理,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
在研究问题过程中,面对同一个问题,两个人的认识思路可能完全不同。这时候我们就互相交流心得,寻找最佳途径,力争用最简单的方式教会学生。在这里,提倡大家互相听课,虽然在备课过程中的内容基本一致,但是每个人的教授方式可能完全不同,我们通过互相听课学习,找出适合学生的最好授课方式。
三、明确目标,增强工作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高考是个系统工程,单纯依靠题海战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教师应该有长远的目标意识。有人形象地把高三复习比喻战争的决战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同学们学习水平的分水岭,成绩在这个时候就开始逐渐拉开差距。要赢得这个阶段的胜利,关键是心中有目标,教学有方法。希望老师们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有效教学。
高三复习,不仅要注重考试和练习,还要注重专题引领;不仅要注重知识本身,还要注重知识梳理;不仅要注重文化课学习,还要注重心理辅导„„简单一句话:高三复习,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为高考加分。
明确考试考试内容和等级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每一位高三任课老师对各模块知识内容和实验内容考查的具体等级要求都要了如指掌、深刻领会。根据这两天的研讨,回头看我们的新课教学,有哪些内容已讲解到位,还有哪些内容还没有达到考试说明的要求,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使查漏补缺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思考高三复习思路及应对策略,确保后一阶段高考复习的有序高效。
明确备考计划,做到心中有谱。通过学习,反求诸己,引领实践。各备课组、各位老师要确定确定目标,统一教学进度,寻找教学中的发力点,制 定具体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措施,扬长避短,力求实效。
老师们,两天的学习只是抛砖引玉,旨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大家在教学中慢慢探索。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做到:心中有考纲,眼中有学生,复习按计划,推进求实效。
百川入海,涓涓细流,饶山越石,滚滚东逝,让你知道有一种态度叫执著,有一种立场叫坚定;乘风破浪,一叶小舟,一叶瘦浆,借力而行,让你懂得有一种武器叫智慧,有一种信仰叫必胜。
届高考备考动员大会主持词 篇7
同学们,从今天算起,离2019年高考只有266天,带着老师、家长的殷殷嘱托,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深深憧憬,我们新一届高三师生在此隆重集会。此刻起,我们全体在场人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高三人!高三人,一听这个名字,就让人向往,让人振奋,让人热血沸腾!想一想未来那266个充满希望的日子,我们将充实而紧张地度过,那将是怎样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呢?我已然感到,希望、信心、斗志正在我们每一个高三人心中充盈、升腾!
我郑重宣布:合肥中汇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年级高考备考动员大会现在开始。
请全体肃立,齐唱国歌,行注目礼。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孕育着新的希望与憧憬,我们每一位教师、学生都应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认真审视自己,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与学习中去,为实现自身的目标而奋斗、拼搏!
同学们,请在如此神圣的时刻,许下你的承诺,立下你的壮志吧!下面,让我们用掌声欢迎学生代表发言(高三8班陆美辰同学,艺术生姜思佳同学)
我们中汇实验学校,有一批从全国各地选聘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名师队伍,他们乐于奉献、以校为家;
他们热爱教育、富于创造;
他们是师长也是朋友,在同学们成长的路途上无私地撒播着阳光雨露。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
教师代表张德忠老师讲话。
谢谢张老师情真意切的发言。备战高考需要全体师生双边互动,充分调动和有效发挥“两个积极性”,但更离不开年级部的精心组织与科学安排。沈刚主任是我们2019届高三年级的领头雁,既是战斗员,更是指挥官,此时此刻,我们沈刚主任一定有很多心里话要对大家说,掌声欢迎!
沈刚主任讲话
学习既要苦学,也要乐学、会学,高考既要有明确目标,又要有身边的榜样。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学习的榜样,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我们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有请我校上一届高三年级主任,现兼任高一年级主任
张德富副校长做高考备考指导。
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一个好班主任的管理,一个学校的发展更是离不开一个好的校长的牵引。近年来,我们学校在周光剑校长带领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下面让我们用心地聆听:
周校长对我们全体高三人的寄语。
同学们,、两位同学的铮铮誓言,一言一语都呈现着心的呼唤!张德忠老师的肺腑之言,字里行间洋溢着爱的奉献;
张校长的指导循循善诱,切中肯綮;
周校长的讲话健谈中见睿智,亲切中寄厚望。他们从内心发出的每一个字符都是关爱的搀扶,前进的呼唤,拼搏的誓言。这次大会是动员的大会,是誓师大会,是进军的号角,是请战的呐喊。
铸师魂,练师能,敬业精业,追求卓越,和谐创新谋发展;
树信心,立大志,苦学巧学,挑战自我,博闻强记做栋梁。我们全体高三人要明确目标,全力奋战,共创我们中汇实验学校2019年的辉煌。
下面,进行高考备考宣誓。请高三年级部沈刚主任领誓。也请各位领导、全体老师一起起立,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一神圣的时刻!
结束语同学们,在未来的266天里备考日子里,希望你们牢记你们的备考誓言,履行你们的庄严承诺,在各科老师的带领下,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最刻苦的精神,最坚韧的毅力,严守纪律、奋力拼搏、脚踏实地、争分夺秒;
戒骄戒躁、永不懈怠;
竭尽全力、超越自我。苦战二百六十六天,给父母一个惊喜!苦战二百六十六天,给学校一个奇迹!苦战二百六十六天,给自己的未来创造一片光明!
我宣布:合肥中汇实验学校2019届高三年级高考备考动员大会圆满结束。(大家欢送领导退场)
各班会后,要召开主题班会,认真领会、学习这次大会精神,每个学生都要制定出自己细致可行的复习计划,争取把高三的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利用好。
2011届体育高考备考总结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落实“夯实基础、凸显能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为高考奠定坚实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基础。
二、工作目标
备课组成员团结协作,勤于交流,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地理教学注重落实和创新,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太度,获取终身学习和高考必备的知识和能力。
三、备考策略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复习
时间:2011年9月~2012年4月
内容: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必修1、2、3以及选修5
要求:1.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把握命题的变化趋势。新课程标准的<考试大纲》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如考试难度、各部分的比例等。
2.重构复习模块
必修的内容需要有坚实的初中地理的知识,所以复习必修前我们先复习了初中地理,复习时把必修1、2的相关内容穿插进去,努力让学生能学会知识的运用和掌握解题的技巧。同时注重讲、练结合,及时评讲。帮助学生总结取得的得失,不断提高他们是成绩3.指导学生绘图、填图、读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并注意图的变形研究等。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时间:2012年4月~2012年5月
内容:高考必修的内容
面对我们的学生只能讲解一些简单的专题知识,难的他们肯定不听,所以只能是把必修中的重要的内容重新复习巩固,进行适当的小练习,按照学生的要求只查不赋分批阅。并且力求做到精讲精练。讲清概念,分类,指导他们利用课本的材料、知识、生活中的事例理解最基本的地理原理。
第三阶段:模拟考试,查漏补缺
时间:2012年5月~2012年6月
搜集适合我们学生能做的模拟试题,不断适当提高难度,逐渐培养他们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答题的能力,时刻要求学生回归教材,帮助他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力求在高考中多少得点分。
但是事与愿违,我们二中的学生能做到上课听课就难得了,考试5分钟就有人交卷,强行阻难也是30分钟班级就没人了。
【2011届体育高考备考总结】推荐阅读:
体育高考备考策略09-12
届高考化学备考方案10-03
大旺中学2014届高三7班高考备考方案05-23
屯留一中2011年高考数学备考方案07-06
2018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文档)国外高考作文题给我们的启示07-13
县长在16届高考备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12
2011吉林高考理综物理备考建议07-05
应城一中2011届高考百日冲刺誓词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