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体育生

2024-09-24

高考体育生(共11篇)

高考体育生 篇1

笔者总结了多年来在体育高考生术科考试状态调控方面的五点体会,试与同仁探讨。

一、严格管理是调控的前提

一年一度的高考体育术科考试,常因管理不当,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失误。如,考生在赴考途中突发意外,不能参加考试;因不注意饮食卫生,引发胃肠疾病影响发挥;因着凉感冒或生活不规律,导致身体乏力影响考试;因受伤而无奈弃考等。可见,考试期间考生的教育管理很有必要。作为送考教师,首先,要求考生服从安排,集体行动,有事请假,一起赴考点、熟悉考场,按时作息,统一就餐等。其次,送考教师要根据考生的考试组次推算考试时间,依据项目特点、考生特点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准备活动时间和内容,让考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信心百倍地迎考。

二、合理安排考前训练是调控的重要手段

考前一周的运动量应由大到小,达到超量恢复、能量积累、体力调整的目的,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考前第四天安排大运动量训练,通过大运动量的训练刺激兴奋点(力量素质训练后实现超量恢复需要3~4天),做1~2个100m快速跑,1~2个400m跑,消耗更多能量物质,为超量恢复做准备;考前第三天,进行中等强度的跳跃、投掷练习,完善技术和战术;考前第二天,上午赴考点,下午适应环境、场地或进行专项的练习,切记不要安排大运动量练习,可以安排小运动量的适应性调整练习;考前一天,报到、休息、备考。

三、有效的心理调控是获胜的保障

考生在考试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紧张情绪,过度紧张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发挥,只有让考生达到适度放松、胸有成竹、勇于面对的心理状态,才能在考试时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考出好的成绩。

1.考前一个月的每周六,都安排一次模拟考试,提高学生对考试的适应能力。同时将每次测试成绩进行比对,以此提高考生的自信心,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2.有意识地安排考生在上午或下午,或阴雨天气,或到校外陌生的场地、环境中去测试,以此提高考生适应环境的能力。

3.到达考点后,第一时间安排考生适应考试地点、场地、周边环境,并预设考试过程,做到有备无患。

4.考前第二天晚上,可安排考生参与一些娱乐活动,进行积极性休息,缓解考生压力。在实施时,教师要控制好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做到养精蓄锐。

5.临考时,要督促考生提前30~40分钟做准备活动,达到微微出汗的状态,借助肢体运动缓解考生心理压力。

6.投掷与跳跃项目考试时,第一次要稳,力求获得保底成绩,当考生第一次测试失误时,教师可让考生纵跳几次、加速跑1~2次、喊叫几声,释放紧张情绪,提高神经的兴奋度;当考生某个项目发挥不好时,教师要告诉考生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因为肌肉紧张,应适度放松,提高自信,激发斗志。

四、合理规范的技战术安排是正常发挥竞技水平的根本

考生的技术规范了,不仅动作舒展、协调,而且有助于肌肉力量的高效利用。

1.动作的规范要贯彻在考前训练和模拟考试中

在考前训练及模拟考试中,考生会有多次最好成绩的出现,教师要适时引导考生回忆并记住当时的动作感觉,记住动作的用力顺序。在考试时,考生要将技术动作再回顾一遍,回忆出现最好成绩的动作和当时的心理状态。指导教师要及时提醒考生注意动作的关注点或重难点,如,100m起跑时,提醒考生,预备时重心要前送,要奋力蹬摆,疾跑时要保持上体前倾,利于提速;实心球考试时,预备阶段要实现最大程度的超越器械动作,前腿支撑、双臂快速发力;三级跳远动作,要注意起跳时的奋力蹬送,第二跳的跨步要保持滑行状态,做到重心步步高,步幅级级长。

2.合理有效的战术运用很重要

在考前的训练及模拟考试中,考生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有目的地采用相应的战术:对于中长跑项目,体力分配与跑的节奏要因人而异,控制好一定的速度,保证最后100m有体力奋力冲刺;对于耐力不是很好的考生,可以采用跟随战术,跟随第一或第二方阵跑动,有利于自己水平的发挥,跑过600m后要逐渐加速,超越前面考生时尽可能在直道,避免在弯道时超越;3.实心球及三级跳远类的战术,一般是第一次跳或掷要稳,首先获得有效成绩,不要犯规;第二次要狠,总结第一次的不足,扩大战果;第三次最后一搏,克服前两次的不足,奋勇拼搏。

五、有效的情绪激发是提高成绩的助推器

高昂的情绪能刺激神经系统,提高兴奋性,充分激发身体潜能。在训练中,教练员要注意培养考生高涨的情绪,养成自我调控情绪的习惯,如,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同伴加油等。在考试时,指导教师在场外用语言激励,考生根据自我调控的方法跳几次或大声喊叫来提高兴奋度,这样考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超常发挥。

总之,作为体育高考生的指导教师,要注意调控好体育考生术科考试状态。考前要有目的地培养考生良好的考试状态,做好充分的应试准备;考试中不仅要加强考生的行为管理、考试管理、技术战术的合理运用,而且要注意激发考生的情绪,让他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考试中。

我校体育高考生的管理 篇2

关键词:体育生;文化学习;训练;管理

一、高一阶段管理

由于我校体育训练大都从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下半段开始成立,这一阶段训练时间和强度都不能太大,主要以一些很基础的运动为主,所以在这一段来讲学生除了正常上课以外,课外活动时间就足够用了,我个人认为有下午的时间就可以了,早上完全可以让学生和其他普通文化类学生一样,正常出操,因为过早地让学生训练时间加长的话,必然会影响学生白天上课的状态,例如:上课开小差,睡觉,注意力不集中等,此外还会让学生养成不爱学习的坏习惯,特别是我校的学生文化基础不好,完全可以利用高一的时间先把基础的东西搞扎实,以利后用。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分数我个人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个方面,

班主任和教练员要不断地强调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对高考的分析去让学生进行了解;第二个方面,在选拔队员的时间要严格把好文化关,成绩差的一律不要,让学生认为不是谁都可以进入体训队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学生在班上的重视程度要加强,因为这些人可以说比重点班的一些文化类的学生更有希望考上本科,他们在班上受到的重视程度以及安排的教师都不能亚于重点班,甚至可以把这些人(即体育好,文化也不差的学生)也放进重点班,而不单单只有文化好的学生才可以进入重点班。如果说怕这些人影响班风的话,那我们可以采用淘汰制给学生压力,不行的就退。另外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习惯养成也非常重要,我们要制定出一适合自己本校的队规队纪,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好习惯的养成对今后的学生管理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高二阶段管理

在高二时期,训练时间和强度可以适当加强,早上的时间可以慢慢利用起来,这一时期学生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来说需求量会有所增高,并且由于训练时间与食堂吃饭时间有所冲

突,造成学生训练结束以后就吃不到饭,我校又属于半封闭管理,平时不准外出吃饭,针对这一点我讲几点自己的看法:不提倡过早地让他们出去吃饭,这样势必会造成一些学生就是为了可以自由出入吃饭而加入体训队来,平时可以用一些激励的方法来刺激他们,告诉他们如果平时表现不好(训练和文化学习方面),一律不准外出吃饭,让本队的人也存在竞争,即表现好的可以放行,表现差的一律不准出去,当然这一过程还得告诉他们在外吃饭的要求,如果谁在外面吃饭惹出“麻烦”,立马“剥夺”他外出吃饭的权利,同时一旦有人外出吃饭,我们还要将外出学生名单交到分管领导和保卫科处,以便他们的管理,由于我校学生住校及走读生校牌不一样,也没有专门为体育生制作校牌,学生出入校门必然就给保卫科带来很多麻烦,所以我建议了在开学办校牌的时候由教练统一在校牌后面写上“体育生”字样,并一并过朔,以便保卫科查实。同样文化学习时间基本不耽误,其他时间交由班主任统一管理。

三、高三阶段管理

高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学生冲刺的阶段,不管是文化还是专业的学习,都会很紧张,我们把握一个大原则:即训练的同时尽量不耽误学生的文化学习。由于早上下午都要训练,而且时间和强度往往比高一高二时期都要长、强。学生的精力又非常有限,再加上晚自习比高一高二多上一节等这些特点,难免会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我认为平时除了班会上和训练时加强强调以外,在上课时班主任和教练还要加强巡视(平时发现这种方法效果会比较好),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采取开出体训队处分,因为高三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时期,这个时候提出把学生开除出体训队这一做法对约束学生的行为有很大的作用。对于情节严重的可以上报到政教处进行处分,此外,处理好高三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也很重要,我个人认为,高三第一学期没必要不上早读,如果时间不够用可以将学生的训练时间往前移,让他们早点起来,下午训练时间也可以适当加长,晚自习尽量赶到第一节,有时任务重的话另当别论,总而言之,就是不能让学生养成不愿上文化课的习惯,另外对于学生在宿舍的管理,特别是晚上和中午,我们一定要要求学生进行午休,晚上尽早就寝,至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和宿舍管理员加强联系,并安排值得信任的学生进行监督,以便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就寝情况并尽快解决出现的问题。

体育高考生晨练分析与研究 篇3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以河北省邢台学院体育系4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 进行调查研究。

2. 研究方法。

本文充分利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广泛收集与课题有关的体育文献资料和教学材料, 对体育系450名学生进行包括:各学校晨练训练内容、方法及其训练负荷、晨练开始时间、晨练持续时间、晨练后是否补糖、晨练后疲惫状况等内容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50份, 回收400份, 回收率89%, 有效问卷 (有晨练经历者) 376份, 有效率94%。

二、结果与分析

1. 体育高考生晨练时间与运动恢复调查与分析。

我省中学体育高考生绝大部分晨练开始为6点以前, 训练时间为一小时以内。这与人体的生理机能和人体代谢规律有一定的矛盾。因为, 人在一天中工作能力的生理曲线呈M型, 在清晨4~5时生物钟为最低段, 此时人体的心肺功能处于最低端, 任何人都不可能迅速进入高效率的运动状态, 如果外力强行实施, 对竞技能力提高是没有意义的, 反而容易造成身体损伤。20~30分钟的一般性活动只能使运动员完全清醒过来, 晨练时间过短。作为一次训练课, 晨练就应该像其他训练课一样, 也应该持续在一小时以上, 如果只是20~40分钟的一般性活动, 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刚刚调动起来, 却没有继续训练下去, 只能白白消耗能量物质, 对竞技能力的提高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2. 体育高考生晨练训练强度调查与分析。

晨练的训练强度有84%的教练员能较好把握, 76%的运动员晨练后没有疲惫感, 这有利于上午的学习和下午的训练, 运动员能更好地积极面对, 对竞技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仍然有近2成的教练员训练强度很大, 没有注意这个问题。人们从前一天晚餐至次日起床时, 进餐已过10~12小时, 处于空腹状态, 不适合长时间大负荷的训练, 否则青少年很容易产生疲劳, 使得上午的文化课成了休息课, 并且影响下午的训练。

3. 晨练训练内容调查与分析。

晨练训练方式为跑步、耐力训练、技术力量训练、准备活动、柔韧训练为主。但地域区分较为明显, 长城以北地区的晨练内容多为跑步、耐力训练和技术力量训练, 长城以南地区的晨练内容为技术力量训练、准备活动、柔韧训练, 因而唐山、张家口、承德等地区体育高考生800米、铅球的成绩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地区的体育高考生的100米、立定三级跳成绩要优于全省平均成绩。所以晨练的训练内容对运动员的专项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4. 晨练对学习的影响调查与分析。

晨练对运动员的上午文化课的学习造成了负面影响。有很多教练员对学习的认识有问题, 把体育成绩搞上去作为目标, 而文化课成绩的提高是其他老师的任务, 所以只对体育高考生的竞技训练重视, 而不考虑上午的文化课学习, 造成很多体育高考生体育成绩很好, 但文化课成绩过低而无法迈进大学校门, 从而影响体育高考生的升学。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通过本次的调查与分析, 目前我省体育高考生存在训练开始时间过早、训练时间短、训练强度过大、对运动补糖与运动恢复不重视、对文化课学习负面影响过大等问题。

2. 建议

(1) 应该把晨练与其他单元训练同等看待, 保证在一小时以上的运动训练和适宜的运动负荷, 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晨练提高体育高考生竞技能力的作用。

(2) 将晨练开始时间推迟到6点以后, 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 不影响上午的文化课学习, 重视体育高考生的文化成绩, 使体育成绩和文化成绩都能得到提高。

(3) 改善晨练训练内容, 增加适合晨练的训练内容。只有在较短的时间内, 负荷小、能够有效地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练习才适合作为晨练内容。典型的训练内容是耐力性持续跑半小时的越野跑, 可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青少年运动员的有氧耐力的发展;或以爆发力小负荷为主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体育高考生的爆发力, 提高铅球和立定三级跳能力。

高考体育生的短跑的力量训练方法 篇4

众所周知,在短跑训练中速度训练是核心,快速力量训练是基础。如果没有很好的快速力量作为训练和比赛的基础就很难取得较好成绩。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比较紧张、训练时间有限,所以教练员更要重视体育特长生的快速力量训练。

短距离跑是指400米之内,包括400米的所有径赛项目。快速力量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爆发力,是指在短的时间内使器械或人体本身移到尽量远的距离的力。顾名思义,这种力就象火药爆发一样,能在一瞬间爆发出巨大的能量。目前,我国高中体育特长生和教练员对发展快速力量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正处在高中阶段的短跑特长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这个年龄阶段是发展快速力量的敏感期,因此教练员要根据这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科学地安排训练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快速力量训练的原则

现在训练提倡高效全面的训练,这种训练不仅可以缩短训练时间而且更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创造优异的成绩。高中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时间有限,为了更好更快更科学地提高短跑成绩;为了体育高考或体育特招更要注重高效全面的训练。所谓高效全面训练是指:在同一训练手段中注入一种或多种训练因素从而有效提高训练的效果。如:在柔韧素质训练中注入力量素质训练和速度素质训练;在力量素质训练中注入速度素质训练;在耐力素质训练中注入力量素质训练等。这种训练能够引起大脑皮层多种运动中枢同时兴奋,使得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这符合现代田径训练和比赛的要求。快速力量训练的方法及要求

2.1发展臀部和大腿前部肌群快速力量

2.1.1身后提拉蹬

方法:双手掌心向后,在髋部两侧握杠铃于身后,双脚以肩宽间距左右开立,下蹲至大腿于地面平行的姿势后恢复开始姿势。一组重复8次,完成3~5组。

要求:微抬头,躯干保持伸直,下蹲时吸气,站起时呼气。当练习者一组完成四次后,同伴迅速在左右杠端取下10~20公斤的杠铃片,然后练习者再迅速完成剩下的4次,完成后快速高抬腿10秒钟。

2.1.2蹲跳

方法:肩负轻杠铃,双脚以肩宽间距左右开立,双手握在体侧杠铃杆上,下蹲至大腿与地面成45°姿势后,迅速向上跳起。落地后恢复开始姿势。一组重复8次,完成3~5组。

要求:微抬头躯干保持正直,落地后尽快跳起。完成四次后,两同伴轻扶杠铃两端,当练习者向上跳起时两同伴稍用力将杠铃向上抬送。练习者以这种形式再完成4次。一组完成后快速高抬腿10秒钟。

2.2发展大腿后侧肌群快速力量

2.2.1俯卧屈膝拉胶带

方法:俯卧在垫子上,踝关节上系胶带,一同伴在后拉紧胶带,拉力方向向下。练习者双臂在头两侧稳定上体,双腿交替快速进行屈膝练习。每组60次,完成3~5组。

要求:练习者脚尖勾起,小腿绕额状轴运动,快速完成练习。练习者完成30个后,同伴将拉紧的胶带放松一点,继续快速完成30个。

2.3发展下肢屈髋肌群快速力量

2.3.1仰卧提腿拉胶带

方法:仰卧在垫子上,踝关节系胶带,一同伴在后拉紧胶带,拉力方向向下。练习者双手在头后交叉,稳定上体,双腿交替快速进行抬腿练习。每组60次,完成3~5组。

要求:练习者脚尖勾起,大腿绕身体额状轴运动,快速动作完成练习。练习者完成30个后,同伴将拉紧的胶带放松一点,继续快速完成30个。

2.4发展腰腹部肌群快速力量

2.4.1仰卧起坐

方法:练习者双脚屈膝支撑于地面,仰卧于体操垫上,双手负1~2公斤沙袋于脑后连续进行仰卧起坐练习。每组30个,完成3~5组。

要求:练习者仰卧时背部完全贴在体操垫上,动作过程中颈部保持正直,不要收紧下颌。动作结束时躯干与水平面约成45°夹角。当练习者快速完成10次时,迅速把沙袋拿下再快速完成20个。

2.4.2仰卧举腿

方法:练习者仰卧于体操垫,双手拉紧后侧同伴的双脚,快速完成举腿练习,每组30个,完成3~5组。

要求:练习者举腿时膝关节不能够弯曲,当腿举至与身体成90°时,同伴迅速将其腿向下推,整个练习要求在快速中完成。

2.5发展上肢快速力量

2.5.1负重摆臂

方法:双手掌心向内,双臂屈肘约成90°,持1~2公斤的杠铃片于体侧,双脚前后开立;双臂交替,以相反方向沿体侧进行大幅度前后摆臂,每组60次,完成3~5组。

要求:身体保持正直,肘关节固定,以肩为轴双臂前后摆动,尽量快速大幅度完成。当练习者完成40次时取下杠铃片,徒手快速完成20次。快速力量训练的其它方法

3.1跨步跳(3步、5步、10步)

和快速跑动作相同,但更强调动作的技术特点和要求,因为速度水平比疾跑时要慢,所以能较容易地做到有意识地控制动作。

髋关节要充分打开;支撑腿动作舒展;摆动腿屈膝状态下抬至腰的高度;踝关节放松;臂的姿势接近于快速跑的动作。

如果上体过于前倾,摆动腿下肢很难达到动作要求的水平,所以上体要直立,面向前进的方向。

动作方面,是摆动腿以膝关节为中心向前方摆,带动身体向前,在摆动过程中要控制膝关节,体会滑翔的感觉。两臂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动,不要出现臂离身体过远,上体左右摇晃或仰的情况。

短跑(100米)跨跳指标

3.2 台阶跳

使用跳箱或者高台阶等,距台阶3~4脚长距离,像起跑姿势一样两脚前后开立。

前腿屈膝接近90°,用站立或起跑姿势等待“跑”的信号。听到信号后,后腿(摆动腿)爆发地蹬上台阶。

阶段的高度(负荷)

第一阶段:高度为自己的膝关节高度。

第二阶段:自己腰的高度。

第三阶段:到自己胸部的高度。

3.3 上坡的全力跑(20~50米)

利用缓慢的上坡加速跑,距离不要过长(100米以下)。斜坡角最合适为34°,理想的负荷是比平时所用的时间多0.3~1秒。坡度稍陡时,会出现膝关节外展,支撑腿顶腰的情况,和平地跑的差距较大,所以一定要小心。

在上坡跑时,摆臂,摆动腿的送髋,上体前倾,支撑腿的蹬撑都要比平时的意识强。获得充分的步幅比步频更为重要。上下肢(支撑腿)的前倾角度要与斜坡角度(上体与斜坡)平行,并且随竞技能力的提高逐渐增大斜坡的角度。结论与建议

浅谈体育高考生的训练方式 篇5

关键词:学校体育;高考;体育训练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要贯彻执行科学性的训练方法和原则。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体育文化精华传承给新一代的学生,使之转化为他们的精神财富,同时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体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因此,体育教学必须遵循体育知识、技能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教学方式的原则性和规律性,从而实现教育价值的全面性。在实际体育训练中,遵循基本的体育训练原则是核心,是宗旨,也是体育成绩得到提高的必备条件,教师必须从一而终地把握好这一标高。高考体育训练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选择合适的训练时间,安排有效的训练计划

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制订的科学训练原则,选择合适的训练时间、制度和实施训练计划不仅能给体育训练目标提供导向作用,更有利于养成良好体育锻炼的习惯。有些考生进入高三后知道本身文化成绩很难进入大学,就匆匆忙忙选择体育高考这条路,体育考生的训练时间一般在七个月左右,属于短周期训练。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体育成绩,科学地选择训练时间及安排切实的训练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一般认为,下午3:30~5:30是进行体育训练的最佳时段。这个时段人体的运动机能状态达到最佳,包括肌肉的爆发力、抗疲劳能力等。这个时段气温较高,利于在短时间内做好准备活动,可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鉴于体育考生更要兼顾文化学习,选择4:30~5:30较为合理。

在整个训练周期中,冬训对考生来说是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训练任务以速度、力量、耐力训练为主,训练手段主要采用以周为单位的循环训练法。

二、针对高考体育考试项目,传授正确规范的动作技术要领

体育教学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且所有的体育教学行为必须受到教学目标的引导,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与教学目标的要求达到较大程度的默契。体育教学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身体练习”即是以“动作”或“动作的重复”从事各种运动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一般农村高考体育考生的特点是:体育素质不一,运动水平参差不齐,缺少相关体育项目的技术训练及相关项目的运动能力。笔者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创造学习”方法,结合高考体育考生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一贯主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因此,在这一训练环节中,笔者的教学方法分三个步骤来进行:适应性训练、技术分解训练(略)以及训练举措。

1.适应性训练

任何项目的训练,必须让考生有一个适应训练的阶段。有不少人认为,体育训练本身就是身体的运动,做不做适应性训练意义不大。其实,适应性训练是科学性训练方法的重要起始环节,是进行体育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对于体育锻炼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既能让考生逐步进入训练状态,增强运动体质与体能,掌握运动技术要领的关键,又能预防运动损伤。

2.训练举措

训练举措是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的融合。训练举措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为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运动成绩而采取的途径和方法。运动训练举措多种多样,作为教师应掌握各种训练举措及其方法、特点、注意问题等,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正确地、有针对地选择和运用,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考生的成绩。

总之,教师选择训练举措时必须兼顾两个原则:目的明确,针对项目训练;要根据考生能力大小训练的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合理安排。

三、恢复与调整,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体育考试

训练一定有负荷,有负荷必须有恢复。训练的恢复是运动训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包括训练中的恢复和训练后的恢复。实践证明,教师通过“负荷—恢复—再负荷—再恢复”能不断提高考生的竞技水平,因而恢复在运动训练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训练实践中,恢复的方式有两种:自然性恢复和积极性恢复。在训练中,除了负荷很小的技术训练外,都要尽可能地安排积极性恢复。当考生在承担较大的负荷强度后,必须安排一些积极性恢复训练。比如,肌肉的恢复:在做“极限速度”练习后,安排拉伸肌肉的伸展运动,使肌肉得到放松,缩短恢复时间,以利于下一个项目的训练,也利于肌纤维工作同步化和肌肉群工作的協调性。又如,速度跑的恢复放松:以小强度的放松慢跑为主等。再如,关节的意念放松:由教师以喊口令方式对各关节进行放松,每关节喊4~5次,持续时间为10~20秒。恢复的手段可以有多种,但应与训练内容相结合,做到有训练必须有放松。

考前十天左右安排一次模拟高考体育测试。剩下的四天时间进行各相关项目的技术强调。考生进考场前把项目的技术要领作重点提示。

参考文献:

李晋裕.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探讨[J].体育刊,2001(1).

(作者单位 浙江省慈溪市逍林中学)

体育高考生短期训练技巧与方法 篇6

一、做好选材工作

良好的选材是成功的一半,要针对体育高考生的实际要求,一是选男生身高1.70米以上,女生身高1.60米以上,身体素质较好且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二是选文化课成绩能达到高校录取分数线要求的学生。三是选能够吃苦、意志坚定,勇敢顽强的学生,这样才能使训练任务顺利完成,保证训练课的质量和实效。四是选遵守纪律,思想品质端正的学生,能使训练队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二、制定好全年训练计划

制定好全年训练计划是确保训练有条不紊的关键,是制定各阶段训练计划的纲要性文件,在这不到九个月的训练,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引导阶段,准备阶段和竞赛阶段。

(一)引导阶段

引导阶段是开始训练的这个月(8月份),主要任务是进行一些体能、心肺功能恢复,使机体柔韧性、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得到一定发展。提高学生内脏器官的功能,发展一般性力量素质。计划内容由简单到复杂,主要以身体素质的练习为主,如各种距离及形式的越野跑,球类活动,各种形式的跳跃力量练习,压腿劈叉等等。

(二)准备阶段

1.一般性准备期为四个月(9月~12月份),主要任务是围绕高考考试项目所需要的身体素质进行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内脏器官的功能,发展力量素质,形成正确的跑、跳、投的基本技术,为下一阶段的专项练习打下扎实基础。这一时期以运动量为主,逐渐提高学生的练习强度。训练手段以跑的专门性练习,各种形式的跑跳练习,徒手或轻器械的投掷练习为主。

2.专项准备期为两个月(第二年1月~2月),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速度能力,速度耐力,使学生掌握考试项目的各种投掷、跳跃技术,力量练习以专项力量练习为主,注重练习强度。采用各种距离的起跑、加速跑、重复跑,各种距离的速度耐力练习、中长距离的跳跃练习,大强度的杠铃练习等等。

(三)竞赛阶段

1.赛前准备期为一个月(即3月份),主要任务是为专业考试做准备,围绕考试内容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这一时期要多进行一些测试,突出学生的练习强度,避免学生出现运动损伤。

2.状态调整期为考试前十天,主要任务是为学生专业考试在体能上、心理上、技能上做好充分准备,把学生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这个时期要降低运动量,保持练习强度,减少力量练习的组数,多采用一些标准重量的投掷练习,进行一些模拟考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求胜的欲望和不服输的精神,消除心理的紧张情绪。

三、训练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训练时间

高考体育生在不同阶段的训练中,量与强度不同,尤其在量大、高强度的训练中,学生易产生疲劳,影响文化课学习。而这些考生又必须文化、体育兼顾,不可偏废一方。运动负荷过大,影响文化课学习,运动负荷过小,不利于运动成绩提高,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运动训练时安排负荷要适当,时间安排要巧妙。每天早晨尽量安排小强度的技术练习,使学生的白天上课不受影响。下午则进行力量、速度耐力等高强度练习,当然,这些练习在每周的计划中也要注意时间安排,尽量在一周的训练周期中把大运动量放在周六。

(二)重点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是机体的“发动机”,两个月内要以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为主要目的,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训练的量和强度,从小到大,训练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可以先安排走跑结合练习,如越野跑、小步跑、大步幅跑等,再安排强度较大的项目,如反复跑、重复跑、间歇跑、变速跑等,可以根据学生的训练水平,适当调整间歇时间,重复次数和跑距,一般采用:(400~600)米×4组反复跑,间歇3~5分钟;400米重复跑×(5~8)组,每组休息4~5分钟,间歇跑(200~400)米×(4~8)组,间歇2~4分钟;变速跑采用(200米快跑+200米慢跑)×(6~8)组的训练方法。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和有氧、无氧乳酸混合供能能力。

(三)注意发展力量素质和协调性训练相结合

力量素质是决定各项成绩的重要因素,没有力量成绩就不会有大的提高,而协调能力是决定力量发挥能动效应的关键,所以要安排力量素质与协调性练习交叉进行、共同发展。根据学生训练水平的不同,采用不同重量的杠铃蹲起、负重跳跃、负重加速跑、上坡跑、各种形式的跳跃练习,加强腿部及腰腹力量,运用华尔兹步,十字往返跑、蛇形跑、追逐跑和各种游戏来改善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四)多安排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是运动场上的灵魂,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学生在考场上的良好发挥。因此,要重视考前的心理训练和培养,要教育考生在考前,把注意力集中在要做的动作上,在参加考试时,进行自我调节,并采用接近“实战”的各种训练方法,如在地面潮湿、土质松软和天气不好时进行训练,使考生适应各种环境。在训练中不怕困难,考试时就能立于不败之地。高考体育生,一般心理素质较差,比赛经验少,自信心不足,所以要经常和学生谈心,使其提高自信心,增强求胜的欲望和不服输的精神;同时要多安排学生参加一些运动会或考前适应训练模式,增加考试经验。

(五)强调训练后的放松练习

只有恢复才能成绩提高,一定要把放松性练习放在重要位置。一是从思想上教育学生,没有放松练习就没有成绩的提高,让学生认识到放松性练习的重要性。二是认真安排训练内容,切实能够达到放松的实效。三是教师要做好监督,指导学生完成放松练习动作,如两人一组的按摩练习,互相倒立、互背、慢跑等。

(六)合理补充营养,缓解压力,抵抗疲劳

高考体育生的400米周期训练 篇7

要进行400米的训练,首先要清楚400米的项目特点。400米运动员要求有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800米跑运动员的耐力,也就是说“无氧”和“速度”,400米的训练就围绕着两个关键来进行。在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一些跑的技术、节奏的训练。高考体育生的训练是以每年高考的时间作为训练周期的比赛期,从而制定全年训练计划的。以下是对400米训练定的计划,对象是400米成绩达52秒水平的男生,训练周期7个月。把7个月的训练周期分为3个阶段:准备期,赛前期,赛前调整期(各个时期的训练周期以一周为单位)。

一、准备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提高运动员跑的能力,同时发展各项身体素质和改进跑的技术。时间大约为4个月,一般从1 1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训练安排如下:

周一

早操4000米,要求每千米4分45秒~5分50秒,通过有氧训练,提高心肺功能。虽然400米无氧供能占85.5%,但也不能因此忽略有氧训练。因为有氧训练是无氧训练的基础。提高最大吸氧量,发展有氧代谢能力,为以后的速度耐力训练打下基础。注意韧带拉伸及跑的技术改正。

下午:速度训练,训练内容:30米×4次、60米×4次、120米×3次,主要在弯道上进行,模拟起跑后的加速过程。良好的弯道技术可以帮助运动员节省体力,提高运动效率。

素质训练:小负荷的半蹲起,负重直膝跳,快速低强度的卧推,腰腹肌练习。

周二

专项力量,抓举40~50公斤×3~4组×3次。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强度×6~8组×3~6次。跨步跳100米×4次×2组,要求积极扒地,从而在跑的过程中实现短支撑和向前性。慢跑放松。

周三

早操4000米。要求同周一。

下午:跑的能力练习。200米变速跑×8次×2组。每个200米要求用35~45.5秒完成,中间走100米休息,要求走100米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

周四

专项力量,深蹲,小腿屈伸70%~90%强度×6~8组×3~6次。半蹲40%~60%×10~12次×3~5组卧推40%~60%强度×12~15次×3~5组。跨步跳100米×4次×2组,要求积极扒地,从而在跑的过程中实现短支撑和向前性。负重弓箭步走40米×4次,这项练习能很好地扩大跑的步辐,是400米跑很重要的要求。慢跑放松。

周五

早操4000米。要求同周一。

下午:跑的能力练习。200米变速跑×8次×2组(要求同周三)。

周六

专项耐力600米×2次,要求1分45秒~2分15秒,间歇10分钟;专项速度300米×2次,要求55秒5~1分10秒,间歇10分钟。注:通过超专项距离的600米训练能大大提高自身的无氧糖酵解。而300米则是提高速度耐力。

周日

休息,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能大大提高跑的能力。并在技术上有所改进,为下一阶段的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二、赛前训练

赛前训练时间2~3个月,一般是3~5月份。这个阶段主要是在上一阶段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大强度、有针对性地专项训练,从而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周一

早操4000米,要求每千米4分45秒~5分20秒,通过有氧训练,提高心肺功能。

下午:速度训练,60米×3次,100米×4次,120米×3次,主要在弯道上进行,模拟起跑后的加速过程,200米×3次。60米和100米的强度要求用90%的强度完成,200米要求35秒左右。摆臂练习,腰腹肌练习。

周二

200米变速跑8次×2组,每个200米要求用35~45秒完成,中间走100米休息,要求走的100米时间不能超过2分钟,提高强度,主要是发展抗乳酸能力。

周三

专项力量,抓举15~20公斤×3~4组×3次。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强度×6~8组×3~6次。壶铃蹬跳20个×5组。跨步跳30米×4次×2组,要求积极扒地,从而在跑的过程中实现短支撑和向前性,同时提高跨步跳的速度。200米×3次,把200米的速度和节奏提升到400米比赛前200米的模式。

周四

400米测试(要求掌握好自己的速度节奏,要求步幅大,有节奏感)。

周五

200米变速跑×8次×2组(要求同周二)。

周六

专项耐力600米×2次,要求1分55秒~2分25秒,间歇8分钟;专项速度300米×2次,要求55秒5~1分20秒,间歇10分钟。注:通过超专项距离的600米训练能大大提高自身的无氧糖酵解能力。而300米则是提高速度耐力。

周日

休息,这一阶段的训练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能大大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并有很强的抗乳酸的能力。是比赛取得好成绩的重点。这一阶段训练的特点是强度大,要求高。

三、赛前调整

赛前调整一般是赛前一周,因为上一阶段的大强度训练身体可能出现疲劳,因而利用这一阶段把身体状态调整到最好,同时有条件可摄入一些提高体能储备和利于恢复的营养品。如康比特健身饮活性肽,帮助储备肌糖元;康比特快服冲剂和肽能冲剂对大强度训练后缓解肌肉疲劳、促进肌肉增长有很大帮助。赛前调整训练安排如下:

周一

早操4000米。下午,150米×4次×2组,强度中等。

周二

4000米有氧跑。200米×3次,仍以400米前200米的节奏跑。

周三

力量训练,深蹲,小腿屈伸,卧推70%~90%×6~8组×3~6次。摆臂练习。

周四

早操20分钟自由跑,下午休息。

周五

200米变速6次×2组,强度200米35秒左右。

周六

做一个赛前的准备活动。

周日

休息。

体育高考生冬季训练注意事项 篇8

一、预寒

冬季训练时,容易发生冻伤,所以应戴手套等防寒用品,暖身后便可脱去,再进行脸、耳、手等暴露部位的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皲裂及冻伤。另外,要在肢体表层暴露部位涂抹少量油脂或防裂油膏。

二、衣服厚薄要适宜、方便穿戴

开始要多穿些衣服,穿着衣服要轻软,不能过紧,热身后,就要脱去一些厚衣服。冬季气温较低,一些同学为保暖御寒,习惯穿较多较厚的衣服参加训练,结果常常出现出汗多、来不及或忘记脱衣排汗,运动后才想脱衣凉快一下,以致造成受寒、发生伤风感冒等不适。为此,穿的衣服要有层次,方便穿或脱。训练结束时,切不可站在风大的地方吹风,在身体不觉寒冷之前穿衣保暖,防止热量散失、防止感冒“乘虚而入”。

三、鞋子保温性能要好

俗话说“寒从脚下生”,由于人的双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较少,加上脚部皮下脂肪薄,保暖性差,所以冬季在室外进行训练特别容易感到脚冷。以致引发冻疮、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学生在训练时不要穿钉鞋而要穿保温性能好的鞋子。

四、训练时间

早晨气温很低不宜训练,下午4~6点钟气温相对较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少,经过一天的文化课学习大脑疲劳,是训练的好时候。

五、训练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一般来讲,当感到身上开始出汗时,应该说热身已做足了。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减弱,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身体发僵,不易舒展。如果不做热身活动就训练,往往会造成肌肉韧带拉伤、关节扭伤。所以在冬季进行训练时,尤其是在室外,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通过慢跑、徒手操和轻器械的少量练习,使身体发热至微微出汗后,再投身到训练中。所以一定要重视热身活动的必要性,无论训练时间多紧,都要要求学生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因为热身不足造成的伤病,从而影响训练和耽误学习文化课。

六、注意腹痛

我们做准备活动的方式大多是慢跑,而有时为了赶时间没跑多久就跑快了,这时身体内脏各器官还没有活动起来,就容易出现人体各机能间的不协调,使得肝神经受到牵扯,或发生胃肠肌、呼吸肌痉挛等现象而产生腹痛,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要预防腹痛,就要合理安排膳食和锻炼时间,跑前不要过饥、过饱或过量饮水;在运动中要注意呼吸的节奏和速度;如果在运动中出现轻微的腹痛,也不必惊慌或放弃锻炼,只要按住或挤压疼痛部位,放慢速度,进行深呼吸可以缓解疼痛。冬季气候寒冷,风尘又大,呼吸要注意,不要张大嘴呼吸,而应采用鼻腔或□鼻混合呼吸的方法,以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咽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及咳嗽。

七、运动前后及时补充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

冬季训练时,由于气温低,肌体的散热量大,基础代谢相应升高,加上运动量较大,所以热量消耗较大。大运动量训练出汗率也高,会引起脱水及钠、钾、氯、钙、磷酸盐等无机盐的大量丢失,影响运动能力。因而,运动前后与运动中要合理补液,以少量多次为佳。同时运动后加强营养,要在保证正常饮食需要的基础上,适量增加糖、维生素B、C的摄取量。它是促进身体快速恢复,消除肌肉酸痛的重要因素之一。

八、训练后要放松

整个训练结束后,慢跑放松,进行自我按摩或学生之间相互按摩,有助于消除疲劳,防止肌肉僵化。

九、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是使锻炼达到一个最佳效果的基石。训练后身体透支,肌肉细胞大量损伤,需要充分的休息,以促进肌体恢复和肌肉生长。休息不好不但影响肌体的恢复,而且还影响白天文化课的学习。

十、注意事项

1.冬季由于气温较低,人体惰性较强,各器官动员较慢,因此运动量可以小一些,运动时间可以长一些。

2.速度训练注意事项:一定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拉伸韧带。速度由慢到快。组数多一些。

3.力量训练注意事项:冬季由于天气冷,人体较僵硬,容易受伤,力量训练时,切记要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重量从低到高逐渐调动身体能力,最大重量的训练少一些,中、低重量的训练多一些,组数多一些。大负重时指导老师要注意保护帮助,做到有备无患。

4.专项训练要注意动作的规范。不规范的动作会给关节、肌肉、韧带带来意外的损伤。因此,指导老师要关注学生动作是否正确,及时给予改正。

体育高考生的训练和管理 篇9

一、体育备考阶段,科学有效地管理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

(一)分段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以及对他们上课的观察和任课教师的反映,可知学生各时间段的上课状态, 据此进行分段管理。具体地讲:

第一,在学生较易犯困的时间段,授课教师应多提醒,班主任或教练员应多进行不定时检查,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减少或杜绝上课睡觉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第二,在课堂情况较好的时间段可以随机进行检查。如:在上午第四节课,学生虽然不易睡觉, 但容易走神。因此,授课教师应尽量变换生动、有趣的内容形式,不要只做简单的练习或讲述。

第三,在课堂情况一般的时间段,授课教师应采用趣味性的讲课方式,并在课堂开始与即将结束阶段加强检查。实践证明,分时间段管理对稳定学生学习状态,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惜时观念,注重习惯性教育

训练时间与学习时间成反比,二者不可兼得。 再加上体育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较低,在课堂上容易走神,时间观念相对较为淡薄,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提高体育生的文化课成绩,就必须从点滴时间抓起,毕竟体育生既要训练又要学习文化课,时间并不充足。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惜时教育,督促学生从点滴做起,促进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兴趣,学习与训练两不误

体育生对训练的兴趣往往大于文化课学习。 对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体育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鼓励、引导坚持认真学习,并了解学生、 研究学生,找到提高学习兴趣的根本方法。首先, 要科学安排学习与训练,在帮助提高体育专业成绩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督促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其次,要时刻告诫学生只有文化成绩、专业成绩均达到本科线,才能考上大学,以增加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动力。

(四)训练计划科学化,让学生始终精神饱满地学习

教练员必须根据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学生的训练、学习时间,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安排训练内容。如,笔者所在学校将学生的训练安排在早读之前和下午5时30分钟~7时30分钟的时间进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早晨的运动量、运动强度要小,以技术练习为主,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上午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还要合理安排全年的训练计划。教练员应针对不同时期体育生的不同状态,合理安排体育生的学习时间,确保文化课成绩的提高。如,冬训期是训练和文化课成绩提高的关键时期,针对不同学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文化课较好的学生,建议其加强体育训练,对体育成绩较好而文化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建议其减少训练时间,主要加强文化课学习。同时,教练员可与任课教师积极沟通,以帮助部分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补习功课;在考前时期,大多数学生比较焦虑,体育专业成绩较好的学生希望自己成绩可以更好,较差者更是如此,因此, 此段时期学生的主要精力应放在专业训练方面,而相对减少文化课的学习。

(五)教练员与班主任、文化课教师要积极配合,齐抓共管

一般地讲,体育生都服从班主任和教练员的管理,相比之下,文化课较难对体育生做到有效的管理。因此,班主任、 教练员应与任课教师多沟通,齐心协力做到管理到位,不给学生犯错的机会。同时,班主任、教练员也能通过文化课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有利于教练员科学制订计划和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工作,从而使学生稳定学习和训练状态,达到训练、学习成绩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体育高考结束后,教师与体育考生及时做好调整

体育考试结束后,学生能立即知道自己的体育成绩,参考往年的录取情况就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被体育院校录取的希望,这时就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自己往后两个多月的努力方向。文化课教师也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来安排复习内容和授课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班主任要帮助体育考生做好心理过渡工作,强调这两个多月的重要性,帮助他们稳定心态,苦学两个月,迎接高考,不留遗憾。

根据学校的情况,可以单独给体育生开小灶, 如果人数较多,可以开设体育班,统一学习、统一训练、统一管理。

高考体育生 篇10

关键词:体育舞蹈;高考生;训练方法

作为一门重要的高考艺术考试科目,体育舞蹈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体育舞蹈属于一种结合艺术美、内力美、风度美、形体美、速度美和力量美的综合性体育运动艺术,因此被很多学生和家长所接受。与其他的训练比起来,体育舞蹈训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必须积极地分析体育舞蹈训练的特点,并且有针对性地采取训练方法,这样才能提升考生艺术考试的成绩。

一、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训练方法

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均衡协调发展身体的各项机能,才能够实现往复良性循环,只有真正做到全方位的素质训练,才可以确保学生的身体各部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科学有效的全面身体练习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的人体将大量的条件反射建立起来,从而进一步奠定掌握专项技术的良好基础,最终能够有效地提升体育舞蹈学生的运动水平。在具体的全面身体训练中,必须重视采用活泼的组织形式和多样的联系,对练习的方式进行经常变换,从而使体育舞蹈学生训练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首先,必须要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安排,要以学生的训练任务、训練水平为根据,区别对待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和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同时还要以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不同的训练时期为基础对专项身体训练和一般身体训练的比例予以合理的调节和安排。其次,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的情况开展训练,严格以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订训练的目标,选择训练的方法,以学生原有的身体素质为根据安排科学合理的运动量和练习手段进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如果具有过高的要求以及过大的难度,就会导致运动负荷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或者没有选择合理的训练方式,最终大大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实际水平,这样除了无法将正常的训练任务完成之外,同时也会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运动损伤事故。与此同时,如果具有过低的要求或者较小的运动量强度,就无法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所以在进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之前,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制订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保证训练效果。

二、学生的专项素质训练方法

1.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

体育舞蹈与其他舞蹈一样也具有较高的身体柔韧要求,特别是具有较高的腰髋和腿部的韧性要求。在本文中主要对腰部和髋部的柔韧性训练方法进行介绍。从形式上来说,柔韧性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被动训练法,还有一种是主动训练法。所谓主动训练法就是在练习的过程中练习者采用自己的力量拉长肌肉,并且使关节活动的灵活性得以加大,而所谓的被动训练法就是练习者在具体的练习过程中借助他人的力量拉长自身的肌肉,从而增大自身的关节活动范围。

2.音乐素质的训练方法

在学生对音乐具有越来越深的感悟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掌握好良好的乐理知识。乐理知识一般包括旋律、节奏、节拍、和弦和调式等。学生在对乐理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比较枯燥。为此,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得以提升。

三、学生的意识训练方法

要想有效地提升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训练教师必须要将学生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利用语言简单地评价其动作,帮助学生对各种动作进行分化和强化,从而能够使学生具备一个正确的目标或者一个详细的对照。随后要求学生将练习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对抽象思维的利用对自己的意识进行不断地总结,就能够起到复习和巩固的作用,从而能够积极地发现训练中存在的错误,并且将纠正错误的方式寻找出来。除此之外,训练教师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学生训练、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更为关键的是,要对学生在体育舞蹈中的自我控制能力进行不断培养,最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育舞蹈训练水平。

要想提升体育舞蹈高考生艺术考试成绩,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日常训练工作。首先,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训练中,要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并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各项训练。其次,在学生的专项素质训练中,要对学生的柔韧素质的训练和音乐素质的训练予以高度重视。最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地加强学生的意识训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舞蹈水平,确保其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徐春红,李杰,吴海池.关于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2).

[2]刘庆庚,段亮.山东省体育舞蹈项目现状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01).

高考体育生 篇11

一、加强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提高跑的能力

(一)营造训练氛围,提高专项训练强度

我们在考前加强800米跑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多采用较大强度的重复跑练习,跑段以专项距离为主,超主项和近主项为辅。在专项训练中模拟考试情境以8~10人的集团跑,采用多人集团跑的好处是:(1)能有效地调控跑速,使学生在集团跑中感受良好的跑动节奏;(2)能够激发学生拼搏竞争的动力,带动中跑能力差的学生迎头赶上,克服惰性心理;(3)能使800米跑的技、战术在训练中得到体验和强化,使之更加接近考试的形式;(4)集团跑由于是跟着集体的节奏跑,较为节省体力,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训练质量。专项训练时为了体验全程跑的体力分配和节奏,跑的速度要达到最快速度的85%~95%,要求在全程的前3/4路程采用匀速跑。为了培养良好的速度调控能力和疲劳状态下的冲刺能力,要求在全程的后1/4路程有明显的冲刺加速。

在考前几周的训练中,大强度的专项测试是必要的,可以分阶段安排2~3次,但也不宜进行过多的摸底测试,避免造成学生身体过度疲劳和对临近的考试产生恐惧心理。专项训练要注意循序渐进,将多种练习方法和内容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科学灵活地安排到考前训练的小周期中去。

(二)速度训练作为考前专项训练的核心内容

800米跑的突出特点是长时间的持续高速度跑。对速度耐力要求很高,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所占比例约为70%和30%,所以有人又把800米跑称为“拉长的短跑”。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速度力量和良好的速度耐力储备,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就要求在考前几周的训练里负荷强度要逐渐加大,确立以速度训练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成为考前训练的主体。训练中我们多采用以短促长的方法,一般安排多组的100~400米快速跑、上下坡跑、加速跑、行进间跑等练习。为提高学生的冲刺跑能力,在大强度训练后,还要进行100~150米的加速跑练习。每次速度训练的跑速要达到最高速度的90%以上。

(三)“多次课”训练保障专项训练质量

中跑训练,尤其是在赛前训练中如果达不到高强度的训练,就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但训练中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是对立统一的,突出强度的同时必须相应减量,而增量就必须降低强度。这种矛盾仅靠每天1次课的训练是无法解决的。因此,800米跑考前训练建议采取“多次课”地训练形式,每次课可以相对地缩短训练时间,其效果在于保证较高的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也利于身心恢复。所以在考前一段时间内,师生要克服各种困难,尽可能地每天进行2~3次课地训练。

二、改进薄弱技术环节提高技术动作质量

800米跑的技术训练十分重要。只有不断提高技术动作质量,才能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运动素质的作用。考试中学生的技术动作越完善,越能有效地利用外力和非代谢能量创造好的运动成绩。所以,要突出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体力充沛时,重点进行改进和提高800米跑薄弱技术环节的练习,这样安排能尽快建立条件反射,养成良好习惯,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技术训练要注意结合个人的身体条件和特点,形成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的个人技术风格。除此之外还要特别强调跑动放松、适宜的步长与步频、重心平稳和增强跑的节奏感等关键问题,更要强调后程跑技术动作不能变形。

三、战术训练区别对待适合个人特点

体育高考的800米跑战术训练与平时比赛的战术训练有所不同,高考的目的不是战胜对手,而是挖掘考生自身潜能,创造个人最好成绩。所以考前进行战术训练时,指导教师对每名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征,性格特点等诸多方面要有充分的了解和细致的分析,根据考生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战术训练方案,如耐力素质强,而速度一般的学生,训练时就要强调前半程要加快速度领先跑进,加速平稳,冲刺距离长。而速度力量好,耐力素质一般的学生,训练中采取跟随耐力好的同学跑进,保持体能,终点跑时再全力加速的战术。考前战术训练最好在800米全程跑训练中获得战术体验。除了制定适合个人特点的战术外,考前还要在合理分配体力、选择最佳跑位、超越他人时机等方面加强指导,进行强化训练。

四、增强精神动力提高心理素质

成功完成考前800米跑的各种训练,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身体技能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外,心理素质的稳定和提高也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800米跑是高考体育术科加试中最具有挑战性的考试项目,它不但需要考生有足够强大的生理机能,更需要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品质。指导教师在考前训练中除了在训练过程、训练制度、生活管理上要进行严格要求外,还要更多地采用激励教育,对学生多鼓励,多关心,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稳定的心理素质方面多下工夫。使学生精力旺盛、充满信心地参加训练,为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和优异的考试成绩创造心理条件。

五、重视放松恢复有效消除身心疲劳

考前800米跑备战训练运动负荷会明显增大,训练过程中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所以,指导教师要倍加重视800米跑训练后的放松整理活动,及时进行放松恢复训练。实践证明,考前训练的恢复效果直接影响着训练质量和最终考试成绩,考前放松恢复训练不仅在每次训练课后要进行,而且在每次紧张、剧烈的800米专项练习后都要加做放松练习,在大强度跑后还要进行放松跑和局部肌肉的按摩,促进快速恢复,并注意合理安排训练间歇时间和间歇方式,间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训练的目的和身体机能状态,间歇方式可采用走步、慢跑或一些轻微的补偿性运动来帮助消除疲劳。每次课后的放松恢复活动要做得相对完整充分,如进行“慢跑——轻松徒手操——意念放松——按摩”等一套整理活动,条件允许还可以采取理疗、水浴、蒸气浴,补糖和补充各种维生素,服用安全可靠的专业运动饮品等措施帮助恢复。同时要合理膳食、加强营养的补充,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上一篇:IT应用水平下一篇:农技推广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