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生体育兴趣

2024-07-09

提高中职生体育兴趣(精选10篇)

提高中职生体育兴趣 篇1

建筑材料课是建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特点如下:一是综合性强, 涉及知识面广, 基础薄弱的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二是系统性差、逻辑性差、材料种类多、概念多、叙述性文字多、内容杂、理论计算少, 学生在学习中无条理可循, 易感枯燥乏味;三是:实践性强, 授课时数的不断减少使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断增加。若老师在讲课时照本宣科, 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 学生只会越学越累, 越学越反感, 很快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的被动学习, 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还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果让中职生对建筑材料这门课感兴趣, 我认为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要让学生明确该课程的重要性

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材料, 是建筑工程重要的物质基础, 材料决定了建筑物的形式和施工方法, 而材料质量、性能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在建筑材料的生产、采购、贮运、保管、使用和检验评定中, 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造成缺陷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学习它, 一方面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提高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为今后在实践工作中能正确与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磨刀不误砍柴工, 学生知道课程的重要性后, 学习它才会有动力, 才会有兴趣。

二、要选用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 是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工具。而且由于该课理论课时少, 不少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自学完成, 所以选用恰当教材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为此要求建筑材料课所用的教材必须满足以下几点:一是所用材料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能充分反映行业与职业特征;二是教材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图文并茂;三是教材的深度要符合中职生的基础情况;四是教材的知识点、引例要多联系实际, 要规范正确。只有这样的教材学生看起来既不会觉得深奥看不懂, 又不会觉得知识陈旧, 学生学习它才不会丧失信心和学习兴趣。

三、课程内容上的创新

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2l世纪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在教材编写时就要用现代的观点审视、选择和组织好传统的教学内容, 用超前的意识和发展的眼光收录教学新内容, 要有较强的创新意念。教材的编写者应该站在时代的前列, 始终以一种积极活跃的思维, 不断地修订和添加最新的内容, 能够使这门课程的内容更新更准, 是培养2l世纪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四、要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

随着中职教学内容方法方式的不断改革, 教学课时逐渐减少。要在少课时范围内把所有建筑材料知识点讲到、讲懂、讲透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和图书馆去补充、去拓展、去深化自己的知识, 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有收获感和成就感,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将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引入课堂, 开发和利用具备网络教学和自主学习功能的课程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强大的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表现的信息处理功能, 形象直观地再现客观事物, 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 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使教学达到简单明了、学生易懂的效果。同时, 课程网络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助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学习, 而且可以通过交流商议、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 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真正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

六、教学中要强化实践应用性环节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 通过实践性应用环节, 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巩固所学的材料理论知识, 充分体现“行为知之始, 知为行之成”。通过创建实训基地, 给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通过参观建筑工地给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 使枯燥的文字内容变得丰富起来,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 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应用能力水平。

建筑材料课程内容多而杂,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资源, 我们不仅应该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提出教学改革方案, 而且还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课件, 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模式等, 争取使教学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不同的教学环境与教学对象, 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应将课堂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 围绕课程特点, 运用多种方法,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何提高中职生的音乐课堂兴趣 篇2

关键词:音乐;教学;培养兴趣;提高效率

音乐作为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最大的作用即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过分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造潜能。特别是在中职生的音乐课堂中。根据我走进中职生音乐课堂近五年的时间我认为传统的音乐教学已不实用于现今音乐课堂教学中,而是有创新意识,但是创新的先决条件便是兴趣。“音乐教育要把培养兴趣爱好作为重要理念”。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该怎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和发展对音乐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和实践:

一、投其所好,利用游戏加以导趣,寓学于乐,轻松愉快

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好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学生充分积极主动,愉快的环境下,有目的地进行音乐的训练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说到这里,我认为第一堂课很重要,在准备第一堂课内容的时候要提高学生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游戏开始。音阶游戏,可采用七个小矮人与白雪公主的故事,分别找七位同学充当小矮人,从哆到唏依次排好队并且把音阶熟唱几遍,找准自己的音,老师在黑板上把音阶顺序打乱,让学生们以最快的速度找自己的位置。这样不仅满足了他们玩的欲望,又培养了他们学的兴趣,同时还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当然,游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师者要巧妙设计并组织好。

二、努力创造愉快、民主的音乐气氛进行渗趣

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在课堂内应创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开发潜能、弘扬优势、增强自信,学会自主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动静"结合。“动”要有秩序、有规律地动,情绪饱满,气氛热烈,勇于发问,使学生有“成就感”、“轻松感”。“静”不是死气沉沉、没精打采,而是注意力集中,思维专注而活跃。宽松的教学气氛中有严谨的教风和学风,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威慑,两者结合,构建了一种和谐共创的教学环境,师生愉快地教、愉快地学,学生兴趣自然高涨。当然,和谐的音乐氛围,不仅仅是指课堂,还包括课外的。比如,利用课间校园广播途径,播放优秀的中外校园歌曲、世界名曲;定期开展音乐欣赏课堂,欣赏一些著名的国内外歌舞剧,用故事引导他们,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能力。还可在橱窗、教室张贴音乐图片:定期开展歌咏比赛和集体文艺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熏陶和潜移默化,保持对音乐的高度热情。

三、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激发情趣

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等。

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但我认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提供给学生更多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和水平,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例如,在教唱歌曲筷子兄弟《父亲》时,利用大幅感恩图片让学生视觉受到强烈冲击,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内心产生感触,体会父母对儿女的关爱。

另外,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形象逼真。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利用多媒体,音像同步展现出春江花月夜的诗情幽意:夕阳西下,皓月东升,江上微波涟涟,白帆点点,恍若梦境……学生们忘情地投入在老师设计的月夜美景和民族器乐所展现的清丽优雅的意境中。

又如,在介绍戏剧时,很多学生觉得戏剧冗长、乏味,很是反感。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播放所选戏剧的精彩片断或经典唱腔,通过直观感受,使学生对戏剧产生感性认识,并引起学生共鸣,然后加深戏剧特点的理解,使学习过程生动活泼。

四、让每个学生参加实践机活动

其中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一个人的兴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和发展,巩固学习兴趣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音乐的实践有很多途径,如:演奏乐器、唱歌、欣赏、舞蹈、创作等。在各种音乐艺术实践中也可进行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外,还可组织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等兴趣小组,为他们排练节目,抓住一切机会参加校内外的艺术活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大庭广众中进行表演,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而且提高了学习兴趣,陶治了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五、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因此我们应当精心选择教材、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不断给予学生学习空间,提出新问题、新信息。如:经常从《校园歌曲》中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音乐知识、音乐故事等内容,满足学生求知欲。

音乐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在教学中要造成学生的自觉学习、积极学习的心态,必须要让他们对音乐的学习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地、出色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邀翔,驰骋,表现美,真正做到“培养人”的目标。通过以上的尝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提高中职生体育兴趣 篇3

关键词:中职语文,学习兴趣,有效策略

中职生大多素质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听讲不集中,要改变中职语文教学尴尬的局面,就应培养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因此,要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本文阐述激发中职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以期指导教学实践。

一、明确学习目的,端正语文学习态度

中职生一般文化基础较差,对文化课学习早已失去信心,而且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学技术才是目的,文化课无所谓。因此,教师应及时纠正这种错误认识,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好酒也怕巷子深”,中职生毕业就要就业,就业需要写自荐信,要靠口才推销自己。如果语文素质不高,将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展示自己的才华。现在是市场经济、法制社会,做什么事情都要签订合同,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素质,不能正确理解合同条款,将无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理解、思维和应用的工具。如果不学好语文,那怎么能学好专业课呢?今后怎么能在社会立足呢?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语文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进而增强学习语文的动力。

二、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韩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像魏书生那样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倡导民主气氛,让学生踊跃参与教学,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充分肯定,而不应拘泥于教参上的一家之言。教师要有敬业奉献精神,树立平等与民主、尊重与宽容的教学理念,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课堂上应充满民主气氛,答疑或讨论时,师生应平等相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关心、尊重和理解学生,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使师生关系融洽,从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如此,课堂再不是“老师一言九鼎,学生只有听的份”,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改变教学方式,实行自主合作

讲台上教师讲得激情澎湃、满头大汗,学生在底下一脸茫然、昏昏欲睡,这是中职院校文化课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学生总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教师务必吃透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适时点拨。根据学生不同层次设置不同问题,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走下讲台,腾出充裕时间,让学生占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适当表扬和鼓励,让学生觉得:原来我也可以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丁点进步,教师也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滋味,从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从视听等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同时调动学生眼、口、手、耳、脑全身心投入,犹如身临其境,使学生在音乐中得到情感熏陶与感染,并使学生在动感画面中更直观地体会课文的内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更能激发学习兴趣。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法国教育思想家拉伯雷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将教学组织成为轻松、愉快及富有吸引力的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课,恰恰符合这一要求。语文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是对课堂的延伸,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演讲赛、辩论赛、古诗文朗诵赛、成语故事赛、猜谜语比赛等。可利用每天早读、自习时间给学生抄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词、趣联和部分饱含哲理、富有教育意义的格言警句,让学生从这些优秀的语言中汲取精神养料,开阔视野。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这些活动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思维,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六、以课外阅读为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多数中职生虽然对学习语文不大感兴趣,但是对课外读物却情有独钟。因此,教师可以此为突破口,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巧妙地转移到语文学习上。别林斯基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的读物。”学生对如何区别书的好坏优劣缺乏经验,不善于加以选择。因此,学生课外阅读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向学生推荐一些思想内容健康、鼓舞上进、能提高文学素养的优秀文学作品,如《读者》、《青年文摘》、《小小说》、《杂文选刊》等,从中选取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作为教材补充,使学生徜徉在文学海洋里,更多了解社会生活,感受文学之美。此外,教师还可通过给学生列书目、电影赏析、录音剪辑、读书心得交流等形式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学生喜欢上了语文,收获的不仅是语文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提高中职生体育兴趣 篇4

一、要让学生明确该课程的重要性

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材料,是建筑工程重要的物质基础,材料决定了建筑物的形式和施工方法,而材料质量、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在建筑材料的生产、采购、贮运、保管、使用和检验评定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造成缺陷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学习它,一方面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提高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为今后在实践工作中能正确与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知道课程的重要性后,学习它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兴趣。

二、要选用合适的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工具。而且由于该课理论课时少,不少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自学完成,所以选用恰当教材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为此要求建筑材料课所用的教材必须满足以下几点:一是所用材料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能充分反映行业与职业特征;二是教材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图文并茂;三是教材的深度要符合中职生的基础情况;四是教材的知识点、引例要多联系实际,要规范正确。只有这样的教材学生看起来既不会觉得深奥看不懂,又不会觉得知识陈旧,学生学习它才不会丧失信心和学习兴趣。

三、课程内容上的创新

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2l世纪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在教材编写时就要用现代的观点审视、选择和组织好传统的教学内容,用超前的意识和发展的眼光收录教学新内容,要有较强的创新意念。教材的编写者应该站在时代的前列,始终以一种积极活跃的思维,不断地修订和添加最新的内容,能够使这门课程的内容更新更准,是培养2l世纪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

四、要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

随着中职教学内容方法方式的不断改革,教学课时逐渐减少。要在少课时范围内把所有建筑材料知识点讲到、讲懂、讲透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和图书馆去补充、去拓展、去深化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有收获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将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引入课堂,开发和利用具备网络教学和自主学习功能的课程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强大的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表现的信息处理功能,形象直观地再现客观事物,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教学达到简单明了、学生易懂的效果。同时,课程网络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助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学习,而且可以通过交流商议、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真正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

六、教学中要强化实践应用性环节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通过实践性应用环节,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巩固所学的材料理论知识,充分体现“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通过创建实训基地,给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通过参观建筑工地给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践性教学环境。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使枯燥的文字内容变得丰富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应用能力水平。

建筑材料课程内容多而杂,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资源,我们不仅应该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提出教学改革方案,而且还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课件,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模式等,争取使教学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不同的教学环境与教学对象,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应将课堂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围绕课程特点,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提高中职生体育兴趣 篇5

关键词:兴趣,问题,措施

语文, 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你沉浸于一首歌词所描绘的优美意境时;当你看到美丽的景色忍不住赞美时;当你演讲时;当你说话时……语文就这样默默地与我们生活相融在一起, 她是知识传承的桥梁。但是到了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21世纪, 我们悲哀地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越来越不重视语文了, 这明显地表现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有的中学生甚至这样认为:数学、物理和化学是固体;音乐、美术和体育是液体;语文是气体。面对升学压力的中学生尚且口出此言, 我们不难想象那些没有升学压力的中职生是如何对待语文学习的。作为中职院校的一名语文教师, 我觉得现在中职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情绪低落, 缺乏学习的热情

课堂上, 老师在详细地讲解后, 开始提问学生, 却惊奇地发现学生对课文内容竟然一无所知, 而之前早已经有了预习课文的时间。讲台上老师全神贯注, 讲台下学生无精打采, 令人哭笑不得。我相信这些现象不是只有一个老师遇到过。这样, 学生学得没兴趣, 老师教得没意思, 本来应该鲜活的45分钟就这样死气沉沉地过去了。

2.在中职院校, 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思想比较严重

由于中职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得一门技术然后就业, 所以中职学校从领导到老师到学生都比较看重专业课的教与学, 文化课只能给专业课让路, “文化课无用论”占据了学生的大脑。

3.教学内容单调陈旧, 与学生将来的就业缺乏联系

翻开中职院校的语文课本, 我们会发现这些课文多是从高中语文课本中摘录过来的, 不可否认, 这些都是经典, 但是我们想一想, 这是不是适合中职生的语文学习?是不是对他们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有所帮助?老师在课堂上对这些名篇不厌其烦地分析词句的用处, 品味意境的优美, 挖掘主题的深刻, 唯恐讲解不全面, 却忽略了教学对象是中职生, 这样的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就业是完全脱节的, 自然学生学得昏昏欲睡, 何谈教学效果啊!

这些不容乐观的现象让我深思, 该怎样提高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经过反复思考和不断探索,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改进。

一、教师应改变陈旧的教学观, 明确教学的目的不是升学而是就业

首先, 中职院校的教师必须要了解中职生这类特殊的教育对象, 他们不同于高中生, 多是在初中就学习成绩就落后的学生, 甚至有的早已被老师放弃了, 到了这里, 我们就不能再用传统的眼光去看他们, 去教他们。

其次, 教师在教学时要灵活把握教学重难点。很明显, 对于高中生是重点的, 对于中职生却有可能不是必须要掌握的东西。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尽量多和学生的就业及今后的发展联系,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口才对学生今后发展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 老师在课堂上对课文的分析可以不必太深, 尽量多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前五分钟演讲, 或者根据课文的某些观点进行讨论, 使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导自演情景剧,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避免了老师一个人满堂灌的现象, 真正的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 教师课下备课要更丰富, 课堂上才会充满活力, 收到良好效果。教师还要积极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 博采众长, 营造活跃课堂氛围。

孔子说:“教然后知困,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面对职校语文教学的困境, 教师就必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以一节课为例, 我们其实可以从各个环节改进, 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精心设计导入过程———让学生身心愉悦地开始学习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说:“课的开始, 好比歌唱家定调, 提琴家定弦。第一个音定准了, 就为歌唱或演奏奠定了良好的基调。”可见课前的导入对一节课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导入过程设计好了,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发, 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和不同的课文精心设计。具体来讲, 常用的有设置悬念法、激发兴趣法, 渲染意境法。例如我在讲授《故都的秋》一课时, 首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秋天的诗词, 这对职业班的学生也不是很难, 学生都积极思考, 虽然只能背出其中的名句, 但是兴趣都很高。然后我让学生归纳古今文人对秋的态度, 一起总结出不外乎悲秋和喜秋两种, 在体会了秋天带给我们的萧瑟肃杀和天高气爽后, 再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故都的秋》, 一起来感受故都的秋有什么独特之处, 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秋那融入生命的爱。

三、抓紧教学环节———教师要做一个好向导

同样的学生, 同样的课文, 有的教师死气沉沉地教, 有的教师却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人物, 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控制课堂的节奏, 真正地寓教于乐。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局面呢?究其原因, 就是后者凭借扎实的基本功, 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 真正的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他们不是生硬地把知识灌到学生的大脑, 而是像一个好的向导, 带领学生浏览一片美丽景色, 关键时候解说一下, 使学生既欣赏了美景, 又体会了风景的历史及文化底蕴, 身心得到一次洗涤, 一次升华。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快乐。

四、结尾的艺术———把知识延伸到课外, 余音无穷

也许很多教师都能注意到良好的开头对一节课的重要性, 却忽略了结尾一样不可忽视。古人做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 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句》中也说到:“凡起句当如爆竹, 骤响易彻, 结句当如撞钟, 清音有余。”总的来说都是在讲写文章时开头要喧声夺人, 把人的目光都吸引住, 而结尾要有韵味, 让人有回味无穷的感觉。一节课好的结尾不是一节课的结束, 而是另一节课的开始。它可以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和知识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 这样就把学生从小课堂引导到人生、社会的大课堂。

例如学习《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 就可以在课前布置作业, 让学生了解《水浒》这本书及其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经过学习, 学生对这部书及书中人物产生浓厚兴趣, 在结束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去看这部名著。

提高中职生体育兴趣 篇6

一、调动情感, 激发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不仅需要有厚实的文化知识, 还需要具备诗人般的激情。一个没有激情的人, 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语文教师的。文章不是无情物, 每一篇优秀的课文, 都是作者情动于衷言溢于表的产物。教与学虽然都是理智的活动, 但离不开感情的参与。教师不但要晓之以理, 还要动之以情。面对一篇课文, 运用正确、生动、传神的语言设置情境, 并且引领学生沉浸到情景之中, 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再用丰富的表情感染学生, 使学生身在课堂而与文相融, 感同身受, 连类而及, 产生共鸣, 与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从中领会美, 欣赏美。教师一旦将感情渗入教学之中, 讲台就不再是一方淡而无味的三尺之地, 它将变成师生心灵相通, 情感相融的桥梁。中职艺校的学生一个个活泼好动, 情感丰富, 对未来满怀憧憬, 如果能把他们求知的热情调动起来, 那么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将会改变很多, 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化抽象为直观, 激发兴趣

语文教材的知识内容极为丰富, 在传统教学中, 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许多知识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说不清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语文信息知识直观、具体、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有情有景有物, 声图并茂, 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清晰、完整的把握。例如, 笔者上《荷塘月色》一课, 没有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运用多媒体技术上课差别是很大的。中职艺校的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 在课堂上无法静下心来细细想象荷塘月色的景象, 没有运用多媒体技术前, 课堂气氛是沉闷的, 学生们大都提不起学习兴趣。在给另一个班上课时, 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色兼备, 图像与声音的结合顿时激活学生的想象, 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百闻不如一见”, 大量感性的材料, 使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引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适当使用,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思维, 强化学生的记忆, 他们阅读所体验到的就不单局限在课文里, 而是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 阅读体验大大丰富。

三、以“文”促“技”, 文专结合

语文学科与艺术专业学科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文化素养的高低, 直接影响与制约着艺术技能的发掘与发挥程度, 影响着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在上语文课时, 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 把语文与专业结合起来, 以“文”促“技”, 文专结合,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上《琵琶行》一课时, 给音乐专业的学生上课, 笔者播放了与课文具有关联性的琵琶音乐, 把琵琶音乐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激发起来了, 饶有趣味地把课堂学习进行下去。音乐与课文相互渗透, 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信息就变得更加丰富起来, 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情感体验, 激发学习兴趣, 从而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给表演专业的学生上《琵琶行》一课时, 笔者则要求学生扮演诗中的各个人物角色。对于极富表演欲望的专业学生来说, 通过表演融入的形式, 能够使他们得到展现自我的机会, 兴奋不已, 尤其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的表演, 引起了他们极大的探讨热情。学生无论是担当角色的还是作为观众, 都热情高涨。教材中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再现在学生面前, 他们就更容易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养成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思维力和坚韧的意志力。因此, 中职艺校的语文教师应遵循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和艺术的规律, 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摘要:中等职业艺术学校的学生, 大部分基础较差, 都不爱学文化课, 把文化课看成是可有可无的, 认为只要学个一技之长, 以后出到社会好歹有碗饭吃就行了。但实践证明, 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 语文学不好, 会对其他专业学科的学习造成影响, 甚至会影响到以后人生的发展。语文教学对中职艺术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不是可有可无的。

如何提高中职女生体育课兴趣 篇7

在职专阶段,女生的一般年龄在15~19岁,正是青春期,在生理方面身体形态的发展不断完善,女性特征突起,有旺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但表现为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容易出现疲劳,动作迟缓,协调能力下降等特点。在心理方面,职专女生正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期。在情感方面表现为内向、含蓄、敏感而自尊,意志不够坚决,易畏难,怕失败,情绪波动大,惰性强,参加运动心里有顾忌,不知怎样合理安排运动。大多同学对于常识了解较少,不知经期能不能参加运动,该参加什么样的运动才合适,又不好意思问教师,盲从于其他同学的“见习”,不自觉减少了体育课的次数。还有部分同学对健身缺少必要的知识,认为自身状况很好没有必要参加体育锻炼,而且出于爱美之心,大多数女生在体育课上怕累、怕脏、怕晒等。这种种原因导致女生怕上体育课,不喜欢体育锻炼。

要改变女生的这种现象,培养和提高女生对体育的兴趣,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多年针对女生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探索和研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改变传统的模式化教学方式、教学结构、教学组织形式,避免教学内容的单调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变通教学方法方式,避免使学生产生单调枯燥感。比如,我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准备活动基本都是一成不变的,每次都是慢跑加徒手操。时间一长,同学们就觉得没有意思了,情绪低落,动作不到位。于是我就利用游戏来代替后来的准备活动,“贴膏药”“长江———黄河”“网鱼”等游戏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友口令”“叫教抱团”等游戏来锻炼了女孩们的快速反应能力。在欢快的游戏中,在此起彼伏的笑声中,学生的情绪一下就被提起来了,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教学内容的学习中去。在教学内容也可以进行多个内容相组合,比如:技巧前滚翻+5次蛙跳+10米篮球运球跑。只要女生能完成就好,不必非标准动作,女孩们都觉得自己能完成,积极性非常高,一堂课结束,运动量并不小,而且学生还意犹未尽。

二、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提高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职业性学生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体育教学也应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材《体育与健康》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指导思想。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根据专业特点创设一些情境教学。这种模式深受女生的欢迎。比如,我根据幼师班的特点,利用垫子、跳箱、肋木、跨栏、跳绳等编排的情境内容“宝宝,别怕”:一次出游时,一名小朋友遇到了危险,作为幼儿教师的女孩们要去救他,就必须越过小溪(垫子),爬过高山(肋木),走过独木桥(跳箱),钻过山洞(跨栏),躲过藤蔓(跳绳),最后找到小朋友就算成功。这个情境里需要学生跳跃、攀爬、蹲行、平衡等能力,因为紧扣专业特点,加上教师的语言激励,在这一堂教学中,连平常最胆小的一个女生都在我的保护下完成任务。在课后,孩子们还叽叽喳喳地讨论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小朋友。一个简单的情境不但完成了教学的目标,还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和谐融洽是提高学习兴趣的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调节学生的情绪变化,使她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我作为一名女教师,也就更容易和女生打成一片,跟女生一起游戏,一起比赛,以平等的心态关心爱护、理解他们,及时把握个别女生的情绪变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彼此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高女生时体育课的兴趣。

四、把握“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

教会学生欣赏、观看体育比赛,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职业学校的教育有其特殊,学生毕业后一半直接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照材料“一刀切”,要学会灵活变通地利用教材,教学生一种运动技能要在理论上使学生能看懂相关的运动比赛。

五、注意女生的健康教育

基于女生的生理特征在体育运动中有其特殊性,在我任教的专业中,开始的时候每次体育课总有很多请假的同学,理由都一样,“特殊情况”有时多达十几人,非常影响课堂教学的组织。没有女生知道月经期适当的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都只是盲从地“见习”。针对这种情况,我多方搜集资料,咨询医生,通过理论课给女生详细讲解了月经的形成、经期的自我保健、饮食及运动方法等,后来,因为这个请假的学生就很少了,虽是一种小事,对女孩们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六、与时促进,将流行运动引入课堂

提高中职生体育兴趣 篇8

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职业学校绝大多数的女学生缺乏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不仅上课时逃避运动, 活动量未达到标准要求, 而且能够坚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导致体育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教学内容枯燥、方法单一、娱乐性差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女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中职体育课的教学有效性。

一、影响中职女生体育课兴趣的主要因素归纳

(一) 主观因素

1. 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

由于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 社会活动内容日益丰富, 学生参加身体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 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丰厚的物质条件, 降低了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如果这时候缺少教师正确的引导, 身体条件的限制会成为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

2. 中职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中职阶段女生已进入青春期, 身体发育日趋成熟, 生理、心理反应较为活跃, 具有较旺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 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但由于青春期女生力量的发展是缓慢的, 皮下脂肪增厚, 肌肉力量薄弱, 运动机能相对下降, 所以在体育活动时不愿做强度大的运动;心理上, 她们处于不稳定、不成熟时期, 较敏感, 情绪不稳定, 兴趣爱好变化无常, 情感比较内向、害羞。参加运动心理有顾忌, 怕被嘲笑、怕失败, 对疲劳的耐受力差, 怕脏、怕晒, 锻炼积极性不高, 等等。

(二) 客观因素

1. 体育教材部分内容重复循环使用

部分中职体育教材的编写者, 为突出教材的完整性总是尽可能多地增加内容, 出现了中职体育课教材多、课时少的现象, 教材内容只能泛泛而过。有的内容, 从小学开始教起, 初中又教, 到了中职阶段还在教。教学内容的低层次的多次重复, 使学生一听到名称就厌烦, 以致失去上课的兴趣。

2. 学生运动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基层学校, 体育教学基本能贯彻落实到位, 学生运动水平较强。还有一些基层学校, 管理者对体育课定位不当, 存在“鄙视”心理, 将体育课的教学经常流于形式。运动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汇集在同一班, 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教师稍有不慎, 会使体育基础薄弱的学生, 渐渐对体育课的学习采取回避、畏惧的态度, 丧失学习的信心。

3. 部分体育教师组织教学形式单一

部分体育教师组织教学形式单一, 也是造成一些中职女生厌学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的教师常年课堂组织形式不变。如:准备活动部分由慢跑、热身操组成。个别教师教学每学期都是老生常谈的那几样, 学生对那老一套已厌烦, 不愿认真积极地投入体育学习活动中去, 出现逃避练习、偷懒等一系列影响教学效果的现象。

二、提高女生对中职体育课程兴趣感的策略

1.努力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采用得当的教学方法。中职阶段女学生存在明显的自主性, 要求体育课上能有大量的时间完成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因此教师应因势利导。例如针对一些学生上体育课时喜欢“自由活动”的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运动能力, 选择运动基础水平相近的伙伴来完成适合于自己的锻炼内容、方法。这种运动小团体的组成, 完全出于自愿, 学生在取舍的过程中获得了主动。因此, 活动起来劲头十足, 兴趣盎然。究其原因是活动的环境相对宽松, 大家运动水平相近, 又有良好的人际环境, 心情愉快放松, 能体会到运动带来的愉悦感。多教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项目, 学生不喜欢学的运动项目就相对压缩课时;对学生感兴趣的、适合女生练习的项目, 着重进行教学。以新颖的教法、新的组织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 使之克服厌恶和恐惧的心理, 激发兴趣, 让体育课的教学长教长新。

2.采用新颖的评价方法

中职女生体育评价方法可改变过去“一刀切”的传统考试方法。传统体育成绩评价以身体素质为评价基础, 过分注重学生的素质指标、技能的熟练程度和运动水平。这种办法使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即使不努力也可以获得较好成绩, 而一些先天条件较差的学生可能再努力也很难达到及格标准, 这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滋长那些先天条件好的学生的惰性, 这种体育成绩评价方法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因此必须改革体育考试评价制度, 采用新颖的评价方式。学校可根据学生体质, 将考核标准分几个层次, 着重考查学生在课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程度, 综合给出一个分数, 体现区别对待的客观公正性, 可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不断完善中职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可根据实际情况, 在保留原优秀的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适合女学生身心特点的教材, 不断完善中职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鉴于中职女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在教学初期可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趣味性强的项目, 并注重全面锻炼身体的需要。在教学安排上, 要注意教材间的合理搭配, 做到既增加女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学习时数, 又兼顾提高女生的身体素质, 引导她们的体育兴趣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全面培养女生的体育技能。

另外, 也可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体育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可将复杂的、难度较高的运动技术转变为简化的、直观的影像呈现在学生面前, 大大激发了她们的学习兴趣, 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如不少女生表示, 她们都非常喜欢看NBA和排球比赛, 但是对解说员讲的内容似懂非懂。教师可配合放映比赛视频, 给学生讲解篮球和排球的知识和比赛的规则, 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效率。

4.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

一方面, 教师应平等地对待学生, 关心学生, 尊重学生, 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样, 师生相互信任, 相互吸引, 就会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亲密、信任、融洽, 便于教师因材施教, 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另一方面, 以鼓励为主, 尽可能发挥女生自身优势。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 激发她们的勇敢精神, 克服不良情绪。比如, 当学生有进步时, 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 还可以与男生进行优势比较, 讲明女生在多数活动中有长于男生的优势, 使其树立自信;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启发, 帮助解决, 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这样才能使女生更加热心地上好体育课。

5.加强课内外辅导, 使学生掌握一至两项喜爱的运动项目

学生在课堂上学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 要靠课外体育活动来进行消化、巩固, 所以, 注重课内外辅导是保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教师要深入体育活动中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 以吸引学生积极参加锻炼。教师可根据女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 如举办健美操、体育舞蹈、乒乓球、羽毛球等更适合中职女生的专项兴趣班;举行各种体育竞赛, 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 使学生在兴趣和体质上达到双赢, 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 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提高中职生体育兴趣 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 人才要求 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F740-4;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71-01

要提高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水平,高校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新型实训室的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打破过去那种以老师为中心的单项式授课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各种教学方法混合使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老师在讲授国际贸易课程时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一、国际贸易课程的特点

国际贸易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国际经济学,内容包含理论和政策两方面的内容,采用经济分析方法完整地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内容。作为经济类专业学生,国际贸易课程是必修课。课程研究的是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操作程序,能够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流程,培养具备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的专门人才的课程。国际贸易课程研究的是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的应用性学科,因此涉外性较强,理论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近年来随着学科的进一步交叉融合,不仅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开设国际贸易课程,一些非国贸类专业甚至非经济类专业都开设了国际贸易课程,诸如工商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等,本课程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当前外贸形势对国际贸易人才的新要求

1.较强的风险管控能力

由于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未稳定,国际贸易中的汇率风险、履约风险在增加,国际贸易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风险意识来预测、规避这些风险,同时也需要良好的风险管控能力,在风险爆发时,能够最大程度减小损失。这也需要外贸人员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充分了解相关国家的政策及历史记录,并尽可能地选择信誉可靠的客户,减小交易风险。在谈判签约时,充分考虑可能的汇率变化会对双方带来的影响。

2.较强的实务能力

面对竞争趋于激烈的职场环境,本科毕业生能否在毕业快速进入到工作状态,这是与其实务能力的强弱直接挂钩的,与其他财经类专业相比,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更注重实务能力的培养。同时,实务能力也是处理风险控制能力与处理贸易纠纷能力的基础,因而,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实务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重中之重。

3.较强的贸易纠纷应对能力

面对当前新形势下花样频出的贸易壁垒、常态化的贸易摩擦,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必须熟悉国际贸易的法律和规则,善于利用贸易规则,尽可能在规则内办事,减少国外对华贸易争端的机会,同时也争取最大经营效益。而在发生争端时,也能熟练应用相关规则积极应对,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减少贸易损失,甚至可以利用相关规则对其他国家主动发起贸易争端,合理保护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三、对国贸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建议

1.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国际贸易课程必须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强的形势下,加强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必须在学校各级领导和国贸专业教师中形成共识。只有统一了认识,才能顺利地进行课程改革。

2.尽快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国贸专业具有的强实践性,要求任课教师具有丰富的行业工作背景。但目前不少地方高校正头痛的问题就是“双师型”教师紧缺。快速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坚持“引进与自我培养”相结合的双管策略。一方面,高校人才招聘必须放弃一味追求高学历的错误做法,要在“学历”与“实践资历”中进行权衡,招聘条件必须对社会上具有丰富工作经历的人才倾斜,同时必须提高他们的待遇,使他们能够安心地在高校任教。如果实在不能引进具有外贸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可以考虑柔性引进在外贸行业工作的资深专家定期来校授课。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加强“双师型”人才的自我培养。这是因为高校待遇较之外贸企业有较大的差距,社会上符合要求的人才可虽然很多,但他们不一定都愿意到高校工作,因此单纯寄希望于从社会引进人才并不可靠,学校必须专门拨出一笔资金,用于委派教师到外贸企业进行一定期限的顶岗实践锻炼。

3.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的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很不好。我们应当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全方位地保证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实践教学改革带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一是进行校企合作,直接在外贸公司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定期进公司轮岗实习。二是在校内建立高仿真度实训室,让学生全程进行训练。三是进行简单的课堂模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人充当一个角色,让他们共同模拟完成某项外贸业务。四是定期组织学生去海关、商检局、外汇管理局、运输公司、报关行、码头等单位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熟悉这些单位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流程。五是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接触一下电子商务或边境小额贸易,独立地锻炼一下自己。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陈旧老套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各位老师要积极跟踪世界上最新的教学改革成果,并积极进行尝试。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新的教学方法多半能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颠倒课堂”教学法、微课、探究式教学等等,我们都可以去尝试一下。

四、结束语

总之,国际贸易专业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必须从资金、人才和培养方案诸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以保证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专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提高中职生体育兴趣 篇10

1 影响中职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

1.1 学生自身的因素

1.1.1 学生成长背景的影响

中职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在农村, 许多学校对体育课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 认为文化课才是主要的, 一味追求升学率, 忽视了学生的体育健康教育;有些学校因为资金问题, 对体育场地、设施投入有限, 器材供应短缺, 有的学校甚至连篮球都没有, 这导致学生对体育项目知之甚少, 他们认为体育课就是跑步等枯燥的练习。也正是因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正确的认识, 没有体会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 所以, 他们也就谈不上喜欢体育课, 更谈不上热爱了。

1.1.2 学生体育思想意识的淡薄

当前, 大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未给予足够的应有的重视, 也少在体育教学方面进行必要的投资, 让上体育课的学生处在一种比较自由的“放羊”状态, 这就让学生不明确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 不知道进行体育锻炼到底是为了什么, 参加体育锻炼究竟有什么好处, 从而造成学生没有形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思, 也就调动不了他们的积极性, 激发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体育课也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失去了它的独特魅力。

1.1.3 学生个体间的兴趣差异

学生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兴趣差异, 如部分同学喜欢足球或篮球, 部分同学喜欢羽毛球或乒乓球, 甚至有一些同学不喜欢体育运动。但是, 中职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只能对课程安排进行被动地接受, 并没有学习自主选择权, 因此, 在同一个班级上体育课时, 由于教学安排相对固定, 这就造成喜欢某一项目的同学热情高涨, 而不喜欢该项目的同学则反应冷淡, 甚至因为提不起兴趣而对体育课产生厌倦情绪。

1.2 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中职学校的体育课上, 教学模式仍以老师为中心, 教学手段单一、枯燥, 教学内容也是低水平地重复, 既无法满足学生提高体育技能的要求, 也无法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学生对体育课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 没有培养其体育的兴趣和特长。

此外, 在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和性别均衡方面也存在不足, 具体表现在男教师占比较大, 女教师严重缺乏。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由于性别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男教师与女学生的沟通会较为困难, 这就导致在对女生进行教学管理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

1.3 体育场地设施的影响

当前, 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还是实行大班制, 即四五十个学生一块上课。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 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场地小, 且体育设施及器材的数量也少, 这就导致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充分尝试和体验体育设施及器材。学生既然没有充分且深刻地体验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努力与成功, 也就无快乐兴奋可言, 自然提不上兴趣爱好。

2 关于如何提高中职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对策研究

2.1 注重学生的兴趣取向

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会有不同的选择, 男生多喜欢运动量大、对抗激烈的运动项目, 如篮球、足球等, 这些项目在社会上比较流行, 且运动形式不单调, 学习起来也不是很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能掌握这些项目的基本动作和技术;女生则喜欢运动强度不大、姿势优美、节奏感强的运动项目, 如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等, 既能锻炼身体, 又能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塑造美丽、健康的形体。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打破根据自然班授课的方式, 采取按兴趣分班教学, 即可以同时开展几个项目的体育课, 并把男女分开编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进入不同的体育项目班上课。这样能尊重学生的兴趣取向, 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男女分开编班又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目标, 控制运动量, 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2.2 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体育课上没有压抑感。中职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通常都是老师眼中的“差生”, 经常受到老师批评, 对老师的批评早已习以为常。因此, 如果体育教师还是严厉教学, 动不动就批评, 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会有很好的效果。相反, 如果体育教师能适当地给予学生一些自由的空间, 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一块参与体育运动, 教育学生团结互助,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每一次进步与成功, 就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平等互助地学习, 从而提高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因材施教,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中, 教学内容新颖, 难度安排适当, 是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关键。每个学生的体质不一, 所以运动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所能完成的动作难度也很难达到统一的标准。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技术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特点, 给每个学生一个恰如其分的学习目标, 使学生明白这样的目标只要努力了就能达到, 从而努力练习、刻苦训练, 获得成功, 这样他们才能体会到经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2.4 丰富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让学生产生新鲜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一节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安排一些简单的、优美的舞蹈练习或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成套基本训练:放在准备部分可以促进学生运动中枢的兴奋, 提高学习兴趣;放在结束部分则可以使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后, 有效地消除疲劳, 快速恢复到安静状态。合理地改变教学方法, 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渴望上体育课, 迫切地想知道下节课会做些什么。这样,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学习兴趣浓厚了, 学习效果自然也就得到了很大提升。

2.5 丰富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完成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巩固和扩大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因此, 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爱好, 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如拔河比赛、趣味竞技、篮球赛等。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团队凝聚力, 又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2.6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要有很强的可塑性, 善于用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类型的学生交流, 并解决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体育课的教学过程, 就是师生互动和感情交流的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动作技能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言行不一、不文明、不检点, 甚至粗暴地训斥、体罚学生, 那么, 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畏惧和怨恨, 形成逆反心理, 从而厌恶这门学科。相反, 如果教师能够真诚对待学生, 以理晓人、以情感人,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那么,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有了威信, 学生也就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 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可见,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3 结语

提高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是中职学校体育课的一项重大课题。但是, 培养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不仅是一般的体育锻炼过程, 而且是一个养成教育过程。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和学生个体的差异因素, 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 采取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法, 而且要充分尊重学生体育个体的差异, 让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潜移默化地培养, 促进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小红.浅谈如何提高中专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 (S1) :85-86.

[2]刘龙柱.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的方法研究[J].体育学刊, 2000 (6) :66-68.

[3]陈亚红.谈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特点及培养[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7 (4) :133, 136.

[4]杨勤.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J].湖北体育科技, 2003 (2) :252-253.

[5]张俊勇.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 (8) :52, 125.

[6]杨帆.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 (21) :98-99.

上一篇:铁路桥涵下一篇: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