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数学学习状况

2024-07-04

中职生数学学习状况(精选12篇)

中职生数学学习状况 篇1

外语学习是一个相对特殊和复杂的过程, 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2类——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情感因素中的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的最关键因素, 并有可能影响外语学习效果。因此, 对于焦虑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学生外语学习的多方面状况, 从而帮助中职生降低外语学习中的焦虑。

焦虑是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或威胁时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1]。同国内对语言学习焦虑的研究相比, 国外对外语焦虑的研究起步较早。克拉申[2]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框架为焦虑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他把学习者的情绪和态度称为“可调节的过滤器”, 指出:“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 情感因素因人而异。”Horwitz等[3]认为, 外语学习焦虑是学习者在外语课堂学习中产生的关于学习者的自我知觉、信念、感受和行为的一种情感情结, 并指出外语学习焦虑是由于语言课堂的独特性而产生的。在外语学习过程中, 学习者对于某一个问题, 常常能够用母语思维、思考, 却无法用目标语正确、流畅地表达出来。这就使很多学习者, 特别是成人学习者感到痛苦和担忧[4]。

国内英语教学界对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研究重点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 或者把国外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我国英语教学中, 探讨我国英语学习者特别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焦虑情况。而针对中职生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相对较少, 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 现报告如下。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参加抽样调查的355名学生分别来自甘肃省卫生学校2008级双证书班 (120名) 、2007级检验班 (112名) 和2006级护理班 (123名) 。

1.2 研究工具

使用中职生英语学习焦虑问卷, 该问卷由2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个人信息, 包括学生的年级、性别、接触英语时间。因为我们不仅要测量外语课堂焦虑值的高低, 还要比较不同年级学生的课堂焦虑感有什么变化。

第二部分是Horwitz的FLCAS——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 包括33个题项。33项中, 第1、3、4、9、13、14、18、20、24、27、29、33项描述的是交际畏惧维度, 第2、7、8、15、19、21、23、31项描述的是负评价恐惧维度, 第5、6、10、11、12、16、17、22、25、26、28、30、32项描述的是考试焦虑。按照5点量表记分, 每个题项设置了5个选项, 分别是:A-非常不符合我的情况;B-基本不符合我的情况;C-不确定;D-基本符合我的情况;E-非常符合我的情况。正项题题项的A、B、C、D、E分别记为1、2、3、4、5分;反项题题项 (包括第2、5、8、11、14、18、22、28、32项) 的A、B、C、D、E分别记为5、4、3、2、1分。为了使被试者准确理解调查问卷的内容, 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笔者将其译为中文。选择FLCAS作为测量焦虑感的工具, 一是因为它有极高的效度和信度 (Alpha=0.93) , 二是因为这个量表测量的是与焦虑感有关但又明确区别于其他焦虑感的外语课堂焦虑感。

1.3 研究过程及分析

1.3.1 数据整理

发放问卷355份, 回收355份, 具体情况见表1。

1.3.2 数据分析 (见表2)

根据Horwitz对语言焦虑的研究, 焦虑的理论全距应该是33~165分, 而由表2可知, 本研究中焦虑分数的最小值为58.0分, 比理论全距的最小值33.0分高了25.0分。焦虑分数的均值为92.7分, 这和Horwitz研究的均值为94.5分以及Aida得出的均值为96.7分十分相近。由此不难看出, 大多数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着焦虑状况。

(1) 中职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总体状况:根据学生焦虑量表的总分, 将学生分为3组:高于样本平均分一个标准分的学生被归入高度焦虑组, 低于样本平均分一个标准分的学生被归入低度焦虑组, 其余归入中度焦虑组。其中样本平均分为97.76, 标准差为11.73, 具体见表3。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大多数中职生的英语学习焦虑状况处于中度水平。

(2) 不同类型中职生的英语焦虑整体水平:为了考查不同类型中职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平均水平, 以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总分为因变量, 以学生的年级、接触英语时间为自变量进行描述统计, 具体见表4。

从上表可以看出, 二年级的平均焦虑水平低于一年级和三年级;在学龄前接触英语的学生的英语整体焦虑水平低于小学才接触英语的学生。

(3) 中职生英语学习焦虑3个维度上焦虑水平的年级差异:中职生在英语学习焦虑3个维度上的焦虑水平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 具体见表5。

注:*P<0.01

从上表可以看出, 在负评价恐惧、交际畏惧、考试焦虑3个维度上, 二年级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一年级和三年级, 一年级和三年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考试焦虑维度上, 3个年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其中二年级焦虑水平最低, 一年级其次, 三年级焦虑水平最高。

(4) 不同时间接触英语的学生在英语学习焦虑3个维度上的差异性:不同时间接触英语的学生在英语学习焦虑3个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6) 。

注:*P<0.01

从表6可以看出, 在负评价恐惧及考试焦虑这2个维度上, 学龄前接触和上小学时接触英语的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交际畏惧维度上, 不同时间接触英语的学生有显著性差异, 学龄前开始接触英语的学生焦虑水平较低。

大多数中职生存在英语学习焦虑并处于中度焦虑水平:二年级的平均焦虑水平低于一年级和三年级;在学龄前接触英语的学生的英语整体焦虑水平低于小学时才接触英语的学生。

在负评价恐惧维度上:二年级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一年级和三年级, 一年级和三年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学龄前接触英语和上小学时接触英语的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在考试焦虑维度上:3个年级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其中二年级焦虑水平最低, 一年级其次, 三年级焦虑水平最高, 这可能与即将到来的毕业考试有关;学龄前和上小学时接触英语的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在交际畏惧维度上:不同时间接触英语的学生有显著性差异, 学龄前开始接触英语的学生的焦虑水平较低。

2 中职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影响因素

特殊的生源和特殊的学习心理使得中职生与高中生、大学生有着本质的差别:英语学习目的不明确, 英语学习压力不大, 英语基础很差, 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低下。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 学生很容易产生英语学习的焦虑心理, 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

2.1 心理方面

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认可程度还不高, 许多学生和家长都轻视职业教育。中职生入学后一般自卑感较重, 情绪较为低落, 这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另外, 为数不少的中职生都来自县城或乡村, 学生的英语功底不好, 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普遍偏低, 因而对英语有厌学心理, 加之毕业后将面临的就业竞争也会给他们带来一种无形的思想压力, 这些因素就成了中职生焦虑心理产生的导火索。

2.2 学法方面

中职生的英语功底比较差,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中、高分数段的学生较少, 低分数段的学生较多。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会拼读单词, 不敢开口讲英文, 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职业教育所强调的实用性教学让他们感到压力很大。尽管费了很大力气学英语, 但几乎无较大的长进。宏伟的目标与现实能力所形成的反差会加大他们的困惑, 也加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焦虑心理。

2.3 教法方面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扩招后教师面临着繁重的教学任务, 缺乏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感悟的时间和精力, 因而教师教法单一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 “满堂灌”仍唱主调, 完全忽视学生这一主体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长期以来, 我国英语教育一直忽视学法的传授和培养, 因而大多数学生不知该如何有效地学习, 缺乏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学生在这种无成就感的学习中备受折磨, 久而久之, 导致心情郁闷, 间接影响到其他科目的正常学习。

3 帮助中职生克服英语学习焦虑的对策

3.1 提高中职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很多学习者的焦虑来自与他人的比较, 害怕自己不如别人, 或害怕让家人失望。内向的学生总在心里默默地与别人比较, 很少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建议内向的学生多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 可以跟很多处于类似情境的同学讨论学习英语的策略, 在共同讨论过程中, 英语学习的焦虑感也会逐渐降低。同时, 内向的学生也要学会与教师交流, 让教师帮自己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 给予自己一些学习上的建议和心理上的调试方案。

3.2 帮助中职生正确认识自身的焦虑

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焦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能意识到他们不合理的恐惧感, 他们将能以一种更现实的方式来思考引起焦虑的环境, 并且最终选择应对而不是躲避这种环境。在英语学习焦虑时, 想想自己的优点, 做些有趣和令自己轻松的事情。

3.3 从心理疏导着手, 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环境

用真爱之心和过硬本领做“桥”, 建立自然而真诚的师生关系, 使教师成为学生课堂中的良师和课后的益友。譬如, 教师在上课前早几分钟到, 下课后晚几分钟走, 利用这几分钟时间在全班或巡视, 或答疑, 或交流。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知识灌输者的角色, 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把英语所蕴含的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去, 如读英语小说、演英语话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降低焦虑感。教师应重视身体语言及体距的重要性, 让教室里的每位学生都有一种被关爱、被重视的感觉。如对于上课开小差、睡觉的学生, 教师在讲授中自然、轻步向前, 悄然提醒, 既能维护学生自尊又能及时提醒。因此,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必须要有足够的爱心, 尊重每一位学生, 用真爱和真情去感染他们, 帮助其顺利度过心理的焦虑期。

3.4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合理制订学习目标

在学习伊始就给学生打焦虑心理预防针, 让他们意识到EFL环境下的英语学习是一种费劲的学习, 因为它缺乏真实的环境, 会给外语学习者的实践范围以及教学的效果带来很大的局限性。因此, 英语综合能力的真正提高要靠不断学习和实践。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制订英语考级目标, 由低一级向高一级逐渐迈进, 分阶段、分层次地实现目标。这样, 英语学习就不再盲目, 学生会慢慢树立起自信心。

总之, 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学生的情感要素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并积极完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课堂用语和行为, 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的管理者、教学活动的协调者和合作者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灵活组织、努力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创建友好、互助的师生关系, 多鼓励、多引导学生,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这样才能降低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

参考文献

[1]程东英.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焦虑及其解决策略研究[J].基础外语教学研究, 2002 (12) :12~15.

[2]Krashen, S 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NewYork:Longman, 1985.

[3]Horwitz, Cope J.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The ModernLanguageJournal, 1986, 70 (2) :125~132.

[4]胡春洞, 王才仁.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中职生数学学习状况 篇2

关键词:中职生 消费现状 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xxx的325名学生进行匿名的问卷调查与访谈。

2.方法:一是用书面形式的调查问卷,把拟好的问卷到同学班级去进行发放;二是用网络问卷,通过邮箱、留言板等工具把问卷发送出去;三是随机找一些愿意进行面谈的同学进行询问。第一种方法发放了150张问卷,收回了有效问卷139张;第二种方法,填写问卷调查的人数共有100名;第三种方法,共有86人接受了访谈。

二、现代中职生中职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伙食方面开销大:据调查大部分学生不在学校饭堂就餐,而是到学校外面的餐厅就餐,这样子做既不卫生又浪费钱;还经常出现请同学吃饭的想象。虽说这种消费花不了太多的资金,但有很多中职生家庭经济还是有点困难,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靠父母给的,不应该这样拿着父母给你的生活费去当人情消费的“马拉松”。

2.现代通讯工具的使用费用过高:为了找工作方便和交友,很多中职生都购买了手机用于与外界联系,还有的中职生用手机进行娱乐活动,如点歌、照相、彩铃订购、发短信等。手机已经成为他们一个重要的通讯工具,价廉实用的手机是大部分学生的首选,但手机费在逐步提高。据调查发现有25%的学生每月的通讯费用高达150元以上;有50%的学生通讯费控制在100—150元之间;经济比较困难一点的学生通讯费也在50元左右。根据此项调查,大学生的消费经济有91.5%来源于家庭,14.3%来源于学校奖学金、助学金及补助,8.1%来源于自己打工收入、7.4%来源于贷款、2%来源于其他渠道。也就是说,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经济来源是依靠家庭。

3.形象消费高:经过调查发现,每到星期

六、星期天,大部分学生会去买衣服、装饰品、化妆品等;讲究牌子,追求时尚、潮流,喜欢与同学之间进行攀比等。绝大多数的学生家庭经济不怎么好,而这种消费又比较容易“超支”,因此,有些女同学为了得到一套名牌的化妆品或一套名牌的衣服,就会去向同学借钱,甚至去偷钱以达到自己的目等,这些都体现了学生不懂得量力而行,虚荣心太过于强的心理。

4.休闲娱乐消费高:调查发现,有35%的学生在放假期间去旅游;有25%的学生会去练歌房、打台球、溜旱冰、开pARTY;有绝大多数的学生则去吃好吃的,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等。

5.感情投资即恋爱所需支出较高:在调查中发现,有35%的中职生在谈恋爱,一部分谈恋爱的中职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5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10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将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的消费原则。

6.人际交往费较高:据调查得知,同学过生日、入党、获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

7.学习费用较高:中职生要考的证书相对其他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多。据调查,有的学生除了考自己专业的证书外,还报名参加考自己专业外的证书,自然而然,相应的报名费、书费、培训费等自然不菲。

三、现代中职生消费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影响原因

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是造成大学生消费观念偏颇的主要因素之一。进入wr0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之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还有社会上的—些不正确的消费观念这些都给当代中职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中职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互相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中职生的消费观。

2.家庭环境影响原因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不能正确引导自己的子女。

3.自身原因

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中职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中职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现在看似相互矛盾,实则本质相同的两个方面:一是从众心理,即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事物,个人也基本上乐意接受,中职生也不例外;二是求异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存在,使某种时尚满足了中职生一时审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会产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费再有新变化和创新。中职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多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今中职生的消费误区,应该相应地做出一定的消费指导,才能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家庭要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给予他们一定的消费自主的同时注意“家情”的教育,对消费要求有意识地给予区分,还可以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加强劳动教育,促成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形。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

同时,学校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应起好主导作用。要加强国情教育,提倡适度消费,加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用优秀文化传统陶冶学生.,狠抓校风学风建设。

中职生恋爱状况调查与干预措施 篇3

1.1 对象

梧州市卫生学校中专部2013级全体学生。其中包括护理1~7班;药剂1~3班;助产班;医学检验班;农村医学班,共1107名学生,年龄14~19岁。

1.2 方法

采取“梧州市卫校学生思想现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解释调查目的以取得班主任及学生的配合。在固定时间内,由班主任监督,班长发放调查表,学生独立填写,现场收回。共发放1107份,有效收回1107份,有效回收率100%。

3 结果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新生对于恋爱的动、恋爱的态及性观念主要存在以下严重问题:

3.1 恋爱现象的普遍性、低龄化

中职学生入学年龄大约在14至16岁之间,赞成恋爱和保持中立的人数超过了大半数,这表明:恋爱已经是中职生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这些学生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及职业生涯没有完整的规划,在处理恋爱问题上就会显得简单、幼稚。

3.2 恋爱动机的轻率性、多样性

41%的中职生表示谈恋爱主要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而受同学影响及被人追求的各占20%,这表明中职生谈恋爱动机的轻率性,一旦情况有变,这种毫无基础的恋爱即随时告吹。而因为爱上对方、以寻找生活伴侣为目的的却很少,这表明恋爱动机的多样性。

3.3 感情的单纯性、失恋承受能力的脆弱性

卫校中职护生多以女性为主,女生的感情一般来说比较丰富而且单纯,一旦恋爱往往全心全意投入,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一旦受到挫折,就会痛苦万分,无法自拔,产生厌世心理,严重者甚至影响学业。

3.4 性观念的自主性、开放性

在调查中显示,有53.8%的同学不赞同发生性关系,也约有近半数的同学对发生性关系表示赞同和无所谓,这体现出学生性观念的开放性,并且大多数同学发生性关系都是在老师、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所以体现了性关系的自主性。

3.5 恋爱管理和恋爱观教育缺乏针对性

多数学生认为学校的恋爱管理存在许多不足,应多采用广播、宣传栏及讲座等教育方式对学生多进行引导,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开展恋爱管理和恋爱观教育。

4 干预措施

针对以上中职生恋爱特点,提出以下教育对策:

4.1 对学生开展性心理、性生理、性道德和性法制教育

由于我国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多数大中专院校对性教育采取回避的态度,学生进入卫校学习,对人体结构及性充满了好奇与新鲜,适时、适度、适量、适当的青春期性教育及对性器官解剖结构,功能以及第二性征等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性教育史恋爱观教育的基础,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性教育是教育内容的扩展,满足学生对性知识的渴求,既是认识的发展,也是教育的进步。

4.2 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

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中职生尚没有形成正确的恋爱观,恋爱双方缺乏稳定的基础,注定了恋爱只是昙花一现,很少能最终修成正果。所以,加强中职生恋爱观、人生观教育非常重要。中职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虽然在生理上基本发育成熟,但在心理上尚未成熟,人生观尚未定型,应以学业为重,摆正爱情和事业之间的关系,把爱情融于实现人生目标的奋斗中去,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不竭动力,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4.3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

要强化校园文化对中职生的正面教育,消除社会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为中职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开展健康有趣的课外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健康的电视电影、栏目宣传等形式,对她们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从而把精力放到学习专业知识和发展自身各方面素质上来。

4.4 加强网络管理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对青少年造成严重损害。有一部分中职生沉迷于“网恋”,沉迷于虚幻的网络恋爱中而不可自拔,有的中职生借助网络平台,搜索并观看黄色视频,这些都不利于中职生恋爱观、性观念的发展。在计算机课程中,除了给学生上好专业课知识以外,还应该教会学生做好网络管理,加强性法制教育。

4.5 设立心理咨询室

中职卫校以女生为主,遇到感情问题,很多女生容易放在心里,以自己的理解能力去解决问题,她们对性敏感、富于幻想、易于激动,性心理难达稳态,若缺乏良好的性心理教育就很容易走向极端。所以,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进行个别疏导,有效地解除学生不恰当的恋爱观和内心冲突,有效地缓解精神压力。endprint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梧州市卫生学校中专部2013级全体学生。其中包括护理1~7班;药剂1~3班;助产班;医学检验班;农村医学班,共1107名学生,年龄14~19岁。

1.2 方法

采取“梧州市卫校学生思想现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解释调查目的以取得班主任及学生的配合。在固定时间内,由班主任监督,班长发放调查表,学生独立填写,现场收回。共发放1107份,有效收回1107份,有效回收率100%。

3 结果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新生对于恋爱的动、恋爱的态及性观念主要存在以下严重问题:

3.1 恋爱现象的普遍性、低龄化

中职学生入学年龄大约在14至16岁之间,赞成恋爱和保持中立的人数超过了大半数,这表明:恋爱已经是中职生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这些学生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及职业生涯没有完整的规划,在处理恋爱问题上就会显得简单、幼稚。

3.2 恋爱动机的轻率性、多样性

41%的中职生表示谈恋爱主要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而受同学影响及被人追求的各占20%,这表明中职生谈恋爱动机的轻率性,一旦情况有变,这种毫无基础的恋爱即随时告吹。而因为爱上对方、以寻找生活伴侣为目的的却很少,这表明恋爱动机的多样性。

3.3 感情的单纯性、失恋承受能力的脆弱性

卫校中职护生多以女性为主,女生的感情一般来说比较丰富而且单纯,一旦恋爱往往全心全意投入,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一旦受到挫折,就会痛苦万分,无法自拔,产生厌世心理,严重者甚至影响学业。

3.4 性观念的自主性、开放性

在调查中显示,有53.8%的同学不赞同发生性关系,也约有近半数的同学对发生性关系表示赞同和无所谓,这体现出学生性观念的开放性,并且大多数同学发生性关系都是在老师、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所以体现了性关系的自主性。

3.5 恋爱管理和恋爱观教育缺乏针对性

多数学生认为学校的恋爱管理存在许多不足,应多采用广播、宣传栏及讲座等教育方式对学生多进行引导,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开展恋爱管理和恋爱观教育。

4 干预措施

针对以上中职生恋爱特点,提出以下教育对策:

4.1 对学生开展性心理、性生理、性道德和性法制教育

由于我国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多数大中专院校对性教育采取回避的态度,学生进入卫校学习,对人体结构及性充满了好奇与新鲜,适时、适度、适量、适当的青春期性教育及对性器官解剖结构,功能以及第二性征等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性教育史恋爱观教育的基础,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性教育是教育内容的扩展,满足学生对性知识的渴求,既是认识的发展,也是教育的进步。

4.2 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

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中职生尚没有形成正确的恋爱观,恋爱双方缺乏稳定的基础,注定了恋爱只是昙花一现,很少能最终修成正果。所以,加强中职生恋爱观、人生观教育非常重要。中职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虽然在生理上基本发育成熟,但在心理上尚未成熟,人生观尚未定型,应以学业为重,摆正爱情和事业之间的关系,把爱情融于实现人生目标的奋斗中去,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不竭动力,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4.3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

要强化校园文化对中职生的正面教育,消除社会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为中职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开展健康有趣的课外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健康的电视电影、栏目宣传等形式,对她们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从而把精力放到学习专业知识和发展自身各方面素质上来。

4.4 加强网络管理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对青少年造成严重损害。有一部分中职生沉迷于“网恋”,沉迷于虚幻的网络恋爱中而不可自拔,有的中职生借助网络平台,搜索并观看黄色视频,这些都不利于中职生恋爱观、性观念的发展。在计算机课程中,除了给学生上好专业课知识以外,还应该教会学生做好网络管理,加强性法制教育。

4.5 设立心理咨询室

中职卫校以女生为主,遇到感情问题,很多女生容易放在心里,以自己的理解能力去解决问题,她们对性敏感、富于幻想、易于激动,性心理难达稳态,若缺乏良好的性心理教育就很容易走向极端。所以,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进行个别疏导,有效地解除学生不恰当的恋爱观和内心冲突,有效地缓解精神压力。endprint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梧州市卫生学校中专部2013级全体学生。其中包括护理1~7班;药剂1~3班;助产班;医学检验班;农村医学班,共1107名学生,年龄14~19岁。

1.2 方法

采取“梧州市卫校学生思想现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解释调查目的以取得班主任及学生的配合。在固定时间内,由班主任监督,班长发放调查表,学生独立填写,现场收回。共发放1107份,有效收回1107份,有效回收率100%。

3 结果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职新生对于恋爱的动、恋爱的态及性观念主要存在以下严重问题:

3.1 恋爱现象的普遍性、低龄化

中职学生入学年龄大约在14至16岁之间,赞成恋爱和保持中立的人数超过了大半数,这表明:恋爱已经是中职生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这些学生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及职业生涯没有完整的规划,在处理恋爱问题上就会显得简单、幼稚。

3.2 恋爱动机的轻率性、多样性

41%的中职生表示谈恋爱主要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寻找精神寄托。而受同学影响及被人追求的各占20%,这表明中职生谈恋爱动机的轻率性,一旦情况有变,这种毫无基础的恋爱即随时告吹。而因为爱上对方、以寻找生活伴侣为目的的却很少,这表明恋爱动机的多样性。

3.3 感情的单纯性、失恋承受能力的脆弱性

卫校中职护生多以女性为主,女生的感情一般来说比较丰富而且单纯,一旦恋爱往往全心全意投入,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一旦受到挫折,就会痛苦万分,无法自拔,产生厌世心理,严重者甚至影响学业。

3.4 性观念的自主性、开放性

在调查中显示,有53.8%的同学不赞同发生性关系,也约有近半数的同学对发生性关系表示赞同和无所谓,这体现出学生性观念的开放性,并且大多数同学发生性关系都是在老师、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所以体现了性关系的自主性。

3.5 恋爱管理和恋爱观教育缺乏针对性

多数学生认为学校的恋爱管理存在许多不足,应多采用广播、宣传栏及讲座等教育方式对学生多进行引导,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开展恋爱管理和恋爱观教育。

4 干预措施

针对以上中职生恋爱特点,提出以下教育对策:

4.1 对学生开展性心理、性生理、性道德和性法制教育

由于我国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多数大中专院校对性教育采取回避的态度,学生进入卫校学习,对人体结构及性充满了好奇与新鲜,适时、适度、适量、适当的青春期性教育及对性器官解剖结构,功能以及第二性征等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性教育史恋爱观教育的基础,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性教育是教育内容的扩展,满足学生对性知识的渴求,既是认识的发展,也是教育的进步。

4.2 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

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中职生尚没有形成正确的恋爱观,恋爱双方缺乏稳定的基础,注定了恋爱只是昙花一现,很少能最终修成正果。所以,加强中职生恋爱观、人生观教育非常重要。中职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虽然在生理上基本发育成熟,但在心理上尚未成熟,人生观尚未定型,应以学业为重,摆正爱情和事业之间的关系,把爱情融于实现人生目标的奋斗中去,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不竭动力,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

4.3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

要强化校园文化对中职生的正面教育,消除社会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为中职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开展健康有趣的课外活动。通过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健康的电视电影、栏目宣传等形式,对她们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从而把精力放到学习专业知识和发展自身各方面素质上来。

4.4 加强网络管理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对青少年造成严重损害。有一部分中职生沉迷于“网恋”,沉迷于虚幻的网络恋爱中而不可自拔,有的中职生借助网络平台,搜索并观看黄色视频,这些都不利于中职生恋爱观、性观念的发展。在计算机课程中,除了给学生上好专业课知识以外,还应该教会学生做好网络管理,加强性法制教育。

4.5 设立心理咨询室

中职生数学学习状况 篇4

一、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方面

1.在“你选择上中职学校理由是什么”的选项中, 66.2%的学生选择“没考上高中无奈或父母的要求”, 只有35.3%的学生选择“学校专业吸引”。说明多数学生是被动来上中职学校的。

2.在“对专业选择”的方面, 52.2%的学生选择“学好专业技术出去创业”, 选择“专业兴趣”和“社会需求”的学生分别有28%和29%, 说明我校部分专业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

3.对“在校生学习目的”的调查中, 选择“学实用技术”的学生占82.1%;单纯“为了文凭”的学生只占20.3%, 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很明确, 就是为了学习专业技术、掌握真本事的。

4.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 选择“愿意学习”的学生占67.1%;“勉强学习”的学生占28%, “不愿学习”的学生只占4.8%, 说明多数学生对学习兴趣, 有一定内在动力。

5.在“影响学习兴趣因素”的调查中, 53.6%的学生认为受“学风的影响”;“教师讲课的优劣”和“课程的设置问题”的影响分别占26.1%和26.6%。说明学生学习兴趣主要受学风校风环境影响;同时受教师素质、课程设置等问题影响也较大。

6.在“对开设专业课是否感兴趣”的调查中, 71.9%的学生选择“有兴趣学习”。在“对专业课程不感兴趣主要原因”的选项中, 74.4%的学生选择“实践操作机会少”;29%的学生选择课程“内容深学不懂”。在“对专业课程哪些内容感兴趣”的选项中, 97.1%的学生选择“实验实训操作”;7.6%的少数学生选择“理论知识”。这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是有兴趣的, 且兴趣点集中于“实践技能操作”的学习上。

7.在“你想学哪方面知识”的选项中, 77.3%的学生选择“专业技能”;36.2%学生选择“社会知识”;只有14.5%学生选择“理论知识”。在“你喜欢上哪类课程”选项中, 选择上“实践技能课”的学生占91.8%, 14.9%的学生选择上“专业理论课”。

二、学习方法方面

1.在“课堂听课情况”的调查中, 53.6%的学生上课“认真听”;22.2%的学生在“看课外书”;25.1%的学生在“睡觉”或“开小差不听课”;在“不认真听课的原因有哪些”的选项中, 43.5%的学生选择“想听课但控制不住”;39.1%学生选“教师讲课不生动”。反映出学生课堂听课的总体情况不甚理想, 有近一半学生没抓住课堂有效的学习时间。

2.在“你是如何安排自习课时间”的选项中, 32.4%的学生选择“做作业复习功课”;52%的学生则选择“看课外书”;26.1%的学生选择“无计划不知该干啥”。反映了学生对自习课时间安排利用的较差, 多数学生没能将有效时间用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

3.在“你对做作业的情况”调查中, 81.2%的学生“自己作且能完成”;8.2%的学生“自己不作靠抄别人来完成”;11.6%的学生“不作也不交”。多数学生是能够完成作业的, 有极少数的学生不认真做与不交作业。

4.在“课堂作笔记的情况”调查中, 能“认真做”笔记的学生只占27.5%;“完全不做”的学生占8.7%;“有时做有时不做”的学生占63.8%。说明多数学生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且学习方法欠佳。

5.在“课堂向老师提问题”选项中, 有49.8%的学生勤于思考选择“有问题就问”;36.7%的学生很少思考选择“老师怎么讲就怎么认为”;还有14%的学生选择“有问题也不向老师提”。在“你对课堂老师提问态度”的回答中, 54.1%的学生选“积极思考踊跃回答”;15.5%的学生选“不思考不回答”;30.4%的学生选择“知道答案不敢回答”。

三、学习效果方面

1.在“你对学过的课程感觉如何”的选项中, 44.9%的学生选择“没学到有用东西”;14.9%的学生选择“学到实用技能”;41.5%的学生则选择“只学到理论知识”。

2.在“对专业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中, 57.1%的学生认为“基本掌握”了理论知识;61.9%的多数学生认为“没掌握”专业实践技能, 只有38.1%的学生选择“基本掌握”了实践技能。

3.在“专业课采用小班教学效果如何”的调查中, 59%学生认为采用“小班”式教学效果为好;特别是上实验实训课, 90%的学生认为采用“小班”式实训教学效果最好。

四、教学要求方面

1.对“你喜欢上哪类课程”的回答中, 91.8%的学生选择专业“实践技能课”;只有10.6%的学生选择“专业理论课”。在“专业课程开设上应突出什么”的选项中, 94.7%的学生选择是“实用性的实践技能”课程。

2.在“你期望老师应怎样讲课”调查中, 73.9%学生认为应“结合理论多实践”;36.1%的学生认为应“结合实例讲理论”。在“专业课程应采用哪种教学方式”的调查中, 76.2%学生选择“理论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22.6%学生选择“实践操作”方式。

3.在“专业实验实训课开设情况”的调查中, 86.2%学生认为开设得“偏少”;说明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课现开设的时数不能满足学生渴望掌握专业技能的基本要求。

4.在“自习课时间应如何利用”的调查中, 71.9%的学生认为应用在“加强专业技能实训”上, 多数学生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之于强化专业实践技能的实训与提高上。

5.在“专业课程的考试方式内容”的调查中, 84.5%学生认为应“多考查实践技能操作”, 大多数学生希望考试形式应灵活多样性, 少考死记硬背的东西, 重点多考实践技能的操作。

6.在毕业生“能否就业的关键何在”的调查中, 81.2%的学生认为靠“实践技能”;20.8%的学生认为靠“学历”, 12.6%的认为靠“关系”。大多数学生已意识到就业找工作的实力就是凭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真本领。

五、对高职教学的启示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较客观地了解到在校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与教学方面存在着的诸多问题。这些可以为提升我校师资综合素质, 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尽快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 对我们高职教学工作更有几点有益的启示。

1.专业课程设置应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 建立以“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中职教学中的专业课应按照“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上实践技能课, 很想学些实用性专业实践技能”的意愿, 教学内容要突出“技能性”, 高度重视实践技能教学环节。高职教学课程设置更应突出“应用性、实践性”, 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技能”为核心, 仍要以“实践教学”为主线, 应当从学生入校到毕业, 全程式地将实践性教学贯彻始终, 围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开展多样形式的实践技能训练, 增加实验实训课时的开设比例。更应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和实验条件改善的力度, 要切切实实地建几个专业实训基地, 对现有陈旧、落后报废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以保证专业实践技能实训的基本要求。

2.充分利用自习时间开展实践实训活动

从近年的中职教学课程表上统计出自习课时间的占有率约为18%, 每班每周平均就有5.6节时间为自习课, 每学期 (18周计) 就有100节自习空闲时间没被有效地利用而白白流失掉.实在可惜啊!在高职教学课程安排中, 再也不能重蹈覆辙了!我们应当依照学生的意愿, 将宝贵的自习时间用在专业课程的实践技能实训活动上, 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动手机会和提高专业实践技能的时间。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和可能性, 积极组织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或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课实践实训活动,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有效地全面促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实践技能。

3.实行“小班制”实践教学模式

在高职的专业课程实验实训教学中, 可根据绝大多数学生的意愿, 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 (6-8人/小组) , 实行“小班”式的实践教学, 一是可确保每位学生均有机会参与实践动手操作, 二是便于教师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 这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与提高, 更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4.积极开展“个体化”教学研究活动

在高职教学中根据学生个体的智能差异与不同层次的实际需求, 因人施教, 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 积极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较好地解决教学目的要求统一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之间的突出矛盾, 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 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提供平等的机会。

5.急需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教师队伍

目前, 我校区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基本停留在中职教育教学水平之中, 无论是学历结构与知识结构, 还是教学能力、实践技能、科研水平及创新意识方面, 均远远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 学校要下大力气采取切实有效得力的措施, 尽快地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通过多途径培养出众多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科研能力较强、创新意识浓厚的“多栖型”专业教师。

6.彻底改革传统的考试机制

目前, 我校沿用应试教育的传统考试方法已严重滞后, 弊端多多, 题型单一、答案唯一、形式划一、时间统一, 不能检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多年形成的不良考风学风已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校的声誉, 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尽快转变考试理念, 下力气改进考试方法, 依照大多数学生的意愿, 应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 将重考理论知识转化到重点考核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上来。少考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 多考些实践性强的技能环节, 这有利于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有利于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朴雪涛.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基础[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1.

[2]王翠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力状况的调查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 :42-43.

中职生个人学习总结 篇5

为了让学生的实习任务全面、有序、顺利、良好的完成,为给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学校必须创建一个科学、有效的网络体系。通过构建学校、用人单位、实习生骨干、家长、社会为一体的实习生管理联动体系,实现对实习生实习情况有效的监控,形成各方面对实习生管理的整体合力。

1、全方位的宣传动员--实习管理的纽带

学校在学生实习前进行实习动员时,除进行一般的实习纪律、职业道德教育外,充分利用校园领地:学习园地、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等,传递市场、企业信息,用人情况,以及企业方面的各种机制,让学生产生较为直观、现实、理性的就业理念。并有机地利用班会课,职业道德课,以及相关专业课对学生加强学习“校外实习管理制度”、“安全制度”、“企业规章制度”、“国家相关法规”、“劳动制度”等,了解企业文化精神,明确到企业实习的目的、任务、自己的身份,明确实习是学校学习的一部分,还应对不同专业实习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根据各专业的重点操作项目进行强化训练,比如烹饪专业的学生,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和实习生返校谈自己实习、就业体会与经验,把在企业碰到的问题、经受的磨练原原本本的告诉学生,让他们早有思想准备,实现角色转换。常年聘请企业管理者、技术员、师傅来校传授企业的情况、信息、用人机制、所需人才,使学生对企业、社会有个初步的认识,当学生进入实习单位时,各实习单位也应加强岗前培训,延长培训时间,除进行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实习生管理规定的学习外,选派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较好的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使学生在进入实习前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在进入实习前对新的环境有初步的适应,以消除学生进入实习时的紧张、焦虑情绪,较快进入实习角色,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违纪现象,实现学校和厂家的“无缝链接”。

2、健全的管理机构--实习管理的保证

为使实习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要建立有序的、高效的组织管理机构,同时加强实习档案管理。在全体教师中实行层层设定责任人,使实习指导师工作形成网状结构,在学校原有的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分化管理责任,明确领导职责,使整个实习指导师的工作遵循“分层次,有主管,有督察,有考核”。

①实习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主任、班主任为组员的实习管理领导小组。为了使教育的可延续性,指导师人员确定由原先在校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承担,其优势是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家庭背景比较了解,在处理一些事宜时有针对性和可控性,所以在指导师人员的确定上规定:总实习指导师(由各部主任担任)→指导师(由正、副班主任,任课老师担任)。其职责是:制定实习总计划;领导实习生安全工作;调配实习教师,检查调控实习进程;组织实习经验交流等。实习领导小组也是实习生安全领导小组。

②实习指导小组由实习单位领导,实习酒店领班、工人师傅、技师、实习指导教师等组成。其职责是:定出实习指标,向学生实习小组下达实习任务,组织实习过程等。

③学生实习小组按地区、按企业、按专业成立实习生小组,并任命或推选责任心强,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作为组长,并在进入实习岗位前先集中培训,提出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小组长的职责是:要求相关人员在实习中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实习纪律,带头努力学习,以此带动全体实习队员。协助学校、实习单位做好有关实习工作;协助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经常深入到全体队员中,了解和关心同学的实习情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实习情况记录;向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效果、学生的思想表现和心理行为等情况。

④实习档案管理小组由各实习班主任及实习档案管理教师组成,实习班主任负责收集整理,归档本班实习生的一系列实习资料等。实习档案管理教师职责是:负责实习资料汇总归档,收集各实习单位的用工信息,及时在校园网上发布实习单位及其他单位的就业信息。

3、完善的实习计划--实习管理的前提

①实习总计划在实习前,实习领导小组与实习单位有关部门共同商定实习的具体事宜,然后制定实习计划,定出计划后,召开实习班级的班主任、指导教师会议,明确具体做法和要求,统一思想认识。②各专业的教学实习计划在制定出总计划后,由各专业教研组长会同专业指导教师,根据本专业教学大纲要求,订出一份专业性较强的实习计划纲要,协助各实习班班主任做好实习前的指导工作。

②班级实习计划实习班班主任根据学校的实习总计划和本专业教学实习计划的要求,制定本班的实习计划。

③个人实习计划学生在认真了解班级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的和各项要求、端正实习态度的基础上,写出个人实习计划。

中职生数学学习状况 篇6

关键词:中职;肢残生;职业素质;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为了配合我校开展的省德育科研课题《关于特殊中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研究》,我们设计了《肢残生职业素质状况问卷调查》,对全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各个肢残类型的学生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肢残生的职业素质状况。

二、调查对象

向我校肢残生发放调查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05份。调查的学生主要涉及2010级、2011级的美工专业、服装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专业和动漫专业,包括上肢残学生及下肢残学生。数据全面,翔实可靠。

三、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问卷共设置题目30项。主要针对学生对当前就业的认识、对自身职业素质的评价、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学生的道德素质状况、学生的专业素质、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学生期待获得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

(一)学生对当前就业的认识。

这一部分包括三个问题:你的职业生涯规划;你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态度;你认为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

(二)学生对自身职业素质的总体评价。

共包括五个问题:你的职业价值观比较倾向于( );你觉得你的职业素养怎样?你认为以下哪项最重要;你认为自己当前最缺失的职业素质是什么?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参加职业素质培训?

(三)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

共有五个问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你会( );在领导(老师)批评你的错误时,你会( );当你调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你会( );在工作中,你是否会主动提出意见或建议?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自己擅长、能展现自我的事情,你会( )。

(四)学生的道德素质状况。

共有四个问题:对待本质工作,你是否会以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态度完成;你是否认为恪守职业道德关键是要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对于你的领导作出的错误决策,你会及时提出来吗?如果领导下达的任务不在你的工作职责之内,你会( )。

(五)学生的专业素质。

共有三个问题: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你能运用到所学知识吗?你认为专业与工作性质的关系是( );你是如何看待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的?

(六)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共有五个问题:当同事(同学)遇到困难,你会( );你如何看待团队的协作能力?在与小组成员合作时,你是否愿意积极协助并支持他人?在团队中,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你会提出创新性意见和建议吗?在工作中产生分歧时,你会( );你如何对待团队中的矛盾与冲突?

(七)学生期待获得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共有两个问题:你认为哪些途径是提升职业素质的有效方法?你喜欢何种形式的职业素质培训?

四、调查结果

(一)肢残生存在一定的就业心理困惑。

在全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肢残学生就业道路更加艰难。肢残生知识层次较低,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时期,思想不成熟,心理不稳定,再加上生理上的缺陷,使得他们在就业方面对自己缺乏信心,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就业过程中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惑。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肢残生成就动机强烈,但害怕面对现实。成就动机是指想要做好事情的动力,它与个人对自己的高要求、高标准有关,与个人的抱负高低有关,它对个体的工作、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就“你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个问题,约70%的肢残生选择的是“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在“你的职业价值观比较倾向于( )”这个问题中,有23%的肢残生选择“成就感”。

(二)大部分肢残生拥有自信。

肢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有不少人在内心深处隐藏着一种自卑心理,很多学生对于为什么上中职、学什么、干什么、将来如何发展,都不是很清楚。究其原因,与其缺乏自信心不无关系,如何树立中职肢残生的自信心,焕发他们学习、生活的乐趣是一个需要教师、家长、社会探索的问题。

在我校,所有德育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一起共同努力,在生活中给予学生细致的关心,在思想上给予积极的鼓励。特别是德育课教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把职业素质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大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课外小组活动、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寒暑假考察、志愿者服务等,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大大地提高了肢残学生的自信心。在“你对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态度”这个问题中,有45%的人选择“找工作很难,但我有信心”,有49%的人选择“通过努力提高技能,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在“你觉得你的职业素养怎样”这个问题中,有21%的人选择“我已经有很好的职业素养”,15%的人选择“已经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53%的人选择“基本具备”。 这说明,通过大家的努力,大部分肢残生已经拥有自信。

(三)肢残生的抗挫折能力有待培养。

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目标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或内心体验。抗挫折能力是人类心理活动中最基本的内在品质之一,只有正确认识挫折的作用,提高挫折承受力,才能在挫折面前应付自如,保持心理平衡。肢残生对挫折感的适应能力,即学生在遭遇挫折情境或失败时,能够经受住打击从而不产生不良心理和行为的耐受能力。在问卷中有部分题目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经统计发现一些肢残生的抗挫折能力较弱,表现为在遇到困难时不敢向别人请教。当受到批评时,少数学生选择“表面接受,但心里不接受”和“四处抱怨”。当调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时,有些学生选择“满腹牢骚” “接受,但并不心甘情愿”或“辞职不干” 。这说明在职业素质教育中肢残生抗挫折能力还有待培养。

(四)肢残生要进一步增强与人相处、合作的能力。

人际关系是人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肢残生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同学,一般来说,本班同学之间很少发生尖锐的矛盾冲突,他们之间的矛盾,往往表现在学业的竞争、集体中地位高低的竞争等。这些与日后职场生活中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相比简单很多,因此,教师应该帮助肢残生提高日后走进职场的人际协作能力。

中职学校的肢残生处于青年前期,他们摆脱了初中生的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他们的人际观念和人际关系也由幼稚简单走向成熟复杂。作为中职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去把握、探讨和研究他们的人际关系,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对学生日后走上社会将有莫大的帮助。如果能恰当地对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加以利用,建立良好的班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正确的情感,将成为肢残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部分肢残生职业素养不够。

肢残生职业素养不够主要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心、与他人沟通能力差、团队协作意识不强等。San Francisco在其著作《职业素养》中这样定义: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职业内在的要求,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从企业角度来看,唯有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员工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因此, 学校在培养肢残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不应只满足于毕业生的高就业率,更应该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

中职生数学学习状况 篇7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竞争力

针对当前中职生就业状况, 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 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帮助中职生及时转变“等、靠、要”的思想, 积极面对社会竞争, 降低就业期望值, 主动适应社会, 迎接就业挑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体会, 从教育角度提出看法和对策。

1 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中职生就业竞争力

1.1 提倡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 保证中职生总体供需结构平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需求才是根本, 只有根据自身现有地位和水平, 准确定位,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 在中职教育整体格局的基础上, 提倡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 培养中职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保证中职毕业生总体供需结构平衡。

1.2 突显专业特色, 增强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

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是影响中职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纵深发展和我国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中职教育职业化的推进, 中职学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已无法适应新形势。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加强市场调研, 做好科学预测和规划, 从宏观上控制和把握学科专业的总体平衡[1]。因地制宜, 合理定位, 毕业生才会有市场。

1.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产业的发展要求中职学校必须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依托用人单位共同发展的规律。要紧贴市场, 培养产销对路的人才,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要紧密地、实质性地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合作关系, 按用人单位要求培养中职生。同时, 发挥行业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 实现二者的互动, 从而赢得市场并不断接受市场检验, 真正发挥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作用。

2 建立健全中职生就业指导机制

2.1 严格就业指导课教学管理

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 根据国家就业政策和中职生就业制度调整和改革情况, 结合中职生专业发展情况、教学管理实际和就业指导课特点, 加强就业指导课教学管理, 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不断解决就业指导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提高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

2.2 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

目前, 大部分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 而应届毕业生的择业观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已基本定型, 指导内容仅限于职业价值观教育、就业形势和信息介绍、求职技巧指导等。如指导中职生正确认识自己、调整心态, 降低就业期望值, 指导中职生填写简历、收集信息、应对面试等。这种指导方式虽对中职生就业有一定帮助, 但不能从根本上帮助中职生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2]。因此, 就业指导应由“临阵磨枪”型转变为“长期备战”型, 即全程化就业指导。

3 完善中职生就业指导内容体系

构建完善的中职生就业指导内容体系, 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择业观、价值观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几年的就业指导工作实践, 笔者认为完善的中职生就业指导内容体系, 既要有严格的科学性, 又要有很强的操作性, 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成才教育

一般来讲, 成才教育以专题讲座为主, 并贯穿中职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综合技能教育。根据中职生年龄小、接受能力差的特点, 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方面, 加强对其进行政治素质和高尚品格、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敬业爱业和奉献精神、人格魅力和与人合作精神、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的教育。通过事例, 引导中职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对祖国、人民有高度的责任心以及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在择业时能正确定位, 并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3]。

在综合技能教育方面, 加强中职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及非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等的培养和锻炼。通过综合技能教育, 引导学生抓住有利时机, 加强能力和素质培养和锻炼, 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

3.2 就业形势和政策指导

这是就业指导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内容。从就业形势教育来讲, 其途径以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为主。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走势, 根据就业形势最新变化, 结合当年具体就业形势, 分学科、专业、学历和行业发展情况, 全面、准确地向中职生分析形势。通过分析, 让中职生认清就业形势, 及时调整就业心态和就业期望值, 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各种挑战, 顺利实现就业。

3.3 择业观教育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中职生择业观在急剧变化之中。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一些负面效应对中职生产生了一定影响。择业观偏差反映中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追求实惠的功利化倾向, 因此, 必须加强对中职生择业观的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如何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及利益的关系。要按照服从社会需要原则、有利于发挥特长原则进行引导, 通过指导和教育, 培养中职生正确的竞争观、发展观、适应观、风险观,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引导中职生从偏狭的就业观转变为立足国家, 服务人类, 谋求发展的开阔就业观上。在选择职业时, 更加注重行业发展和自我兴趣与个性的有机结合, 实现国家、社会和自我的共同发展。在教育方法上, 除加强理论引导外, 还应通过具体典型事例、成功校友专题讲座, 以及参观学习等进行教育。

3.4 择业心理指导

择业心理指导以课堂群体教学[4]和专题讲座及个别咨询为主。它是就业指导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中职生在择业过程中, 不仅会遇到外部障碍, 还会产生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 中职生择业过程实际就是心理调整和适应过程。因此, 中职生的择业心理对其能否顺利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职生择业心理指导应从培育良好的择业心态着手, 引导中职生客观地分析就业形势和择业倾向, 正确理解就业机制、评价自我和用人单位等。同时针对中职生思想实际, 引导其换位思考, 走出焦虑、盲从、从一而终、自卑、过分追求完美、学而优则仕的心理误区, 克服依赖心理、保守思想, 正视挫折、正视现实, 保持平常心。通过教育引导, 使中职生克服不良择业心态, 排除心理障碍, 树立健康的择业心理, 顺利实现就业。

3.5 择业技巧和方法指导

求职择业技巧指导以模拟招聘和现场参观、范例演示为主, 辅之必要的课堂理论讲授。求职择业是一门艺术, 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是择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职生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指导主要包括求职择业资料准备、信息收集和处理、信息联络, 以及面试方法和技巧等。主要有电话求职、举荐求职、中介求职、广告求职、网上求职以及自荐求职的方法和技巧。尽管各种求职的方法和技巧有所不同, 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原则, 如精心准备、主动出击, 充满信心、不卑不亢, 机智灵活、随机应变, 诚信为上、务实为本等。因此, 就业指导工作者应在引导中职生把握求职择业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通过典型材料和事例, 指导中职生灵活应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提高求职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姜尔岚, 吴成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2]郝志强, 王旭东.新编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9.

[3]沈振基, 唐运新.新思路——大学生就业设计[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3.

中职生数学学习状况 篇8

一、学生的思想现状

1.热爱班集体, 乐于助人, 但个别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

在问卷调查中, 有90%以上的学生都表示对作为班集体的一分子感到自豪, 为班集体的落后感到脸上无光。在给班主任的信中, 绝大多数同学都表示要为班集体争光, 并且真诚地向班主任提出如何搞好班集体的意见和建议。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更随处可见, 有病陪着去看, 家有急事找车子往城里送, 这些看似小事, 却感动着温暖着每一个受帮助的同学。但也有个别学生, 对班集体、对别人抱有无所谓的态度, 认为我学好、管好自己就行了, 与集体、与他人不相干。

2.崇尚知识、珍惜学习机会, 但个别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学生普遍认识到知识的力量, 认识到祖国要富强, 家乡面貌要改变, 都必须依靠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自己现在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 有位学生在给班主任的信里这样写道:“我工作三年了, 又能坐在教室里上课我感到十分高兴, 我将加倍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 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所以, 多数学生能勤奋学习, 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不仅如此, 在问卷调查中, 有70%的学生明确认识到,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 多数学生不仅努力学习课本知识, 还阅读其他书籍, 增加各类知识,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已有57.4%的学生在校期间报名参加各种专科函授学习。但是, 也有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依赖父母思想严重, 有同学说:“反正已上中专了, 能毕业就行了, 毕业后, 父母总会给自己想办法的。”所以, 学习积极性不高, 抱着“60分万岁, 61分浪费”的思想混日子。

3.独立意识强, 善表现自己, 但缺乏协作精神

从中学进入中职, 学生已接受了更为丰富广泛、深刻的文化科学知识, 这使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 对外界信息的选择主动性更强, 自尊、自信的意识使得学生有独立思考、独立评价的愿望。这表现在对班干部的选举、评选三好学生以及发表自己对班级、对班主任的看法上, 学生不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且在各项活动中善于、勇于表现自己的优势、长处, 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这为学生以后作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做着准备, 但却缺乏协作、团结的精神, 表现在班风上则是没有足够的凝聚力。

4.渴望心与心的交流, 但不善协调人际关系

学生都希望自己有知心朋友, 更希望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不仅传授知识, 而且在生活中能成为他们的朋友, 有位学生曾婉转地告诉我:“您的讲桌与我们的课桌距离有些远。”有位学生则很干脆地说, 希望老师成为他们的朋友, 溢于言表。但当人际关系不协调时, 却不知如何应对, 有些学生则采取逃避的办法, 缩小自己的交往圈, 这对以后立足社会、开拓事业是极为不利的。

二、几点思考

如何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及时对他们进行疏导与教育, 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教育, 实质上就是培养和铸就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不仅仅是从内容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主义,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改造社会、自然和全部现实生活的思想武器。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下, 通过教育, 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的头脑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同时,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通过身边的、现实的典型事例现身说法,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幸福观, 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正确的选择,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的去勤奋学习, 努力工作, 为祖国的繁荣、家乡面貌的改变作贡献。

2.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成长是离不开社会和集体的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 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 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精神, 要教育学生明确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更需要提倡集体主义, 更需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一滴水只有流进大海, 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时, 才能最有力量, 也只有这时, 才能显示出他的价值, 个人不仅只有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下才能生存和发展, 而且个人的创造力也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充分发辉的空间。

3.加强“崇俭反奢, 俭以养德”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仍然需要发挥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 教育学生在国家并不富裕、我地区并不发达的今天, 应该:“每一食, 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 则思纺绩之辛苦”。

4.加强纪律教育, 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学校、集体和社会规定的各项纪律, 进行严格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不仅是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的需要, 也是维护社会秩序、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纪律教育应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 教育学生知法、懂法、用法、以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5.要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中职生实习期心理状况解析及应对 篇9

中职生实习前的心理

好高骛远心理

有的学生对实习期望值过高, 不了解实习单位的选用人才标准和要求, 不了解就业的严峻形势, 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对于实习充满幻想, 把实习环境、工作岗位及实习生活想象太过于美好。比如, 一些中职生选择实习单位首先要求的是工资高, 宿舍要配有空调、热水器、冰箱、洗衣机, 住宿的楼层不能太高;其次是要离家近;最后, 要求工作轻松, 不上晚班, 双休。这种心理让学生忽略了实习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导致很多学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实习单位。还有的中职生即使到了实习单位, 也是偷懒、抱怨、投机取巧、斤斤计较, 对领导分派的任务找借口推脱等。幻想不是现实, 如果中职生实习前的心理准备不足, 则实习时会有盲目性并产生心理落差。

对即将到来的实习有惶恐心理

不自信心理对中职生的实习也会有负面影响, 如中职生对自己所选专业的不自信、对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的不自信, 以及对实习岗位的实际工作或操作技能不自信, 担忧过多等等。对于未知环境的不熟悉和不了解, 会使中职生产生心理压力。

放纵心理

实习前期, 中职校内教育大部分已结束, 学生易出现放松状态。这时的中职生年龄大都在十八岁左右,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认知能力大大增强, 喜欢独立思考、争论;意志品质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此时期青年又带有盲目性和封闭性, 并且个别学生自控能力差, 容易固执己见, 易冲动, 常感情用事, 盲目崇拜, 有时就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

中职生实习过程中的心理

摆脱束缚、厌烦学习心理

持有这种心理的中职生对实习任务认识不清, 抱着到校外“玩”的心态, 认为实习就轻松了、自由了, 不用再受学校纪律的“约束”, 不用再听班主任的“唠叨”。殊不知, 这是一种错误的心理。许多学生到了实习单位才发现, 实习单位的管理比学校严格得多。比如, 企业对员工的平时表现、绩效、时间管理能力、个人自我管理等都有严格的考核, 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就会受到处罚。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经常迟到、旷课, 实习之后, 难以适应单位的严格管理, 新鲜感过后, 便觉得工作单一枯燥, 往往中途放弃。还有的学生厌恶实习, 没有认识到实习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 考试并没有取消, 而是被业绩、带教教师评价、工作表现等考核方式取代了。学习的任务不但没有减轻, 反而更重了。学习的内容不仅限于专业知识, 更要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在当今社会, 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 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们要终身学习。当前, 经常性的考核、技能大比拼在很多单位成为常规工作, 不学习必将被淘汰。

怕苦、怕累心理

中职生虽大多来自农村, 但放假回家父母也很少让其干体力活, 使得一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在校学习期间以脑力劳动为主, 到实习单位后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 时间连续, 重复性劳动多, 多数学生缺乏意志力, 还没干活就怕累在先, 甚至有的不出一周就逃回家中。这使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不得一点委屈, 遇到困难就会退缩, 还找各种借口来逃避实习。

自暴自弃心理

在实习时, 有的中职生在遇到困难、受到纪律约束或受到批评时, 就容易心灰意冷, 既不能任劳任怨, 踏实工作, 积极奉献, 争当优秀员工, 又不努力钻研业务, 开拓进取, 争当技术骨干。久而久之, 只有黯然离开。

怯懦心理、冷漠心理及自卑心理

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中职生易怯懦, 处于这种心境的学生, 尤其以农村来的学生居多, 他们有言不愿或不敢发, 不敢主动和实习单位领导及同事沟通, 从而使实习单位不能全面了解该实习生。有的产生冷漠心理的中职生可能自视清高、喜欢孤芳自赏, 常表现为态度孤傲、言词尖刻。持有这种心态的学生将“自我”、“个性”推向绝对, 对周围的人或事物漠然处之, 对别人的批评、赞扬常皆不屑一顾, 这是一种“自我意识”强烈的变态反映, 结果是作茧自缚, 使自己走入落落寡欢的死胡同。而产生自卑心理的实习生则处处以为自己不如他人, 没有主见, 唯唯诺诺, 亦不受实习单位欢迎。

应对办法

学校方面

(1) 对实习单位择优而选。我校的实习单位一般为药店、药厂、医院等专业对口单位。好的实习单位不但能让中职生在实习中积累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更能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应对实习单位进行筛选, 选择专业对口、效益好、规模大、制度完善、待遇优良的企业进行长期合作。 (2) 学校应做好实习前培训工作。一是帮助学生明确其职业理想, 加强敬业精神培养, 帮助学生设计中长期职业规划。适当讲解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以便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及岗位。二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及奉献精神。训练学生适应复杂环境能力, 提高社会适应性, 帮助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提高道德修养, 帮助学生做好自身角色的转换,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3) 实习期的联系指导。负责跟踪管理中职生实习的专职教师不可超越和替代实习单位管理者的权限, 教师应尽量使学生快速适应实习单位的管理模式。教师需定期走访实习企业, 指导学生实习;及时与实习单位主管领导交流、沟通, 实时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学校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 回答及解决学生实习期提出的各种问题。 (4) 做好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知识, 提高竞争力。提高专业课教师实践操作水平, 增加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及到行业实践机会。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的硬件设施, 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能力, 提升教学水平, 使专业知识传授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 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 增强中职生自身职业竞争能力。 (5)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培养。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学校在中职生学习期应确立具体的心理素质教育目标, 有系统、有步骤地对中职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同时, 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将心理教育做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校需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设置心理咨询室, 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对学生进行日常心理咨询辅导帮助。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另外, 安排体育课, 每周至少两节;定期开展运动会, 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做好每年学生的身体健康检查工作;指导学生安排有益的课外活动;在校区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内容的宣传, 增强学生的健康防护知识和能力;重视学校环境建设, 做到校园卫生、整洁、美观。

家庭方面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 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并且多在珠三角等地区打工, 子女教育完全依赖学校。在中职生实习期间, 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尽量督促家长关爱子女, 使中职生在从学生到社会人角色的转变过程中能及时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支持和帮助。

实习单位方面

(1) 实习单位应加强与实习生的交流沟通。实习单位代表社会, 对于一个刚走进社会的中职生来说, 实习经历可能会影响其对社会的看法。对于实习期的中职生, 业务技能可能不如老员工熟练、专业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可能有些出入。这些都需要实习单位的带教教师能认真耐心及热情的传授实习生, 这是对实习生迈入社会最大的鼓舞。在生活方面, 实习单位应对实习生进行必要的关怀, 以利于未来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2) 实习单位应适当改善实习生的待遇。实习单位应对实习生进行适度激励, 改善实习生的生活环境, 给予正向引导, 以便中职生能更好更快地融入新环境。

实习生个人方面

(1) 加强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中职生从学生角色转变实习生, 是为其下一步顺利转变为医生、护士药剂师、药厂工人、化验员等角色做准备的。在校期间, 环境简单, 只有同学及教师。而在实习期可能面临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年龄层的人, 中职实习生一定要以真诚谦虚的态度来待人待事, 并放开心胸, 多和实习单位的领导、带教教师、员工等交流。 (2) 努力提高个人素养。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文化、智慧、善良和知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美德, 是崇高人生的一种内在力量, 是优秀品位与价值的外在体现。提高个人修养并非一日之功, 只有勤奋学习, 汲取知识, 才能厚积薄发、有所收获。而大量阅读则是使人保持平和心态、积累丰富知识、获取前人智慧、提高个人品位的最佳途径。 (3) 加强个人礼仪的培养。个人礼仪的培养对工作、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 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 体现自身价值。其次, 加强个人礼仪有助于增进人际交往, 营造和谐友善的气氛。加强中职生个人礼仪的培养, 对于中职生的个人发展非常必要。 (4) 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在实习单位必须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及工作要求。到单位实习, 由学生到“准员工”, 角色发生了变化。在实习单位安排上岗前的培训时间里, 学生要从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上迅速转化到员工角色。

实习期是学生顺利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期, 在这个时间段内, 学生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学生要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 同时学校、实习单位、家庭三方要共同努力, 多为学生创造条件, 多给学生支持和鼓励, 才能使学生不断成熟和成长, 才能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心理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4-8.

[2]王红梅.中职生实习的心理误区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 2010 (5中) :183-189.

[3]艾炎.关于中职学生实习现状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 2012, 33 (1) :33.

[4]俞丽波.中职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22) :237.

[5]王建凤.“2+1”中职生实习前的准备工作[J].中等职业教育, 2012 (5) :45-46.

中职生数学学习状况 篇10

一在网络环境下, 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积极状况

1. 有助于陶冶中职生的情操

网络是一个丰富的世界, 在网络中, 人们可以了解到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 也能了解到国内与国际的情况, 不管是深水还是太空, 网络中无奇不有。中职生通过网络这个途径, 他们可以方便地了解到国内外的新闻, 还可以体会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 拓宽他们的视野, 增长他们的见识。在学习之余, 中职生可以通过欣赏网络的幽默画面、听喜欢的歌曲以及观看喜欢的电影等放松心情, 在网络世界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

2. 有利于拓宽中职生的交流渠道

网络是一个虚拟且神奇的世界, 在网络世界里, 每一人都可以跨越空间相识。很多中职生有心事时不愿意与身边的人分享, 但乐于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一吐为快, 在一定程度上,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面对面交流所带来的摩擦与尴尬等。现在的中职生, 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家的时候比较孤单, 从中职生的心理上来看, 他们是渴望与人交往的, 但在现实中交往又会产生心理压力。所以, 网络成了他们的交流平台, 这样, 对网络环境下的中职生来说, 网络促进了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3. 有利于活跃中职生的思维

因为网络是虚拟的, 中职生可以在网络中随意发表言论, 并不断进行创新。从这点来看, 网络是中职生发展的舞台。相比现实中的环境, 网络环境对他们而言, 就变得更加自由。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从而避免现实生活中的呆板思维, 有效地激发中职生的想象力, 调动了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4. 有助于帮助中职生发泄负面情绪

在网络中, 他们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不满, 无防备地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烦恼, 尽情地发泄负面情绪, 舒缓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从这点来看, 网络环境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在网络环境下, 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消极状况

1. 造成了部分中职生道德观的异化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很多网者是利用隐形人的身份在网络中出现的。中职生因为生活轻松, 没有升学的压力, 再加上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而且心理情绪容易波动, 所以他们在网络中没有良好的控制力, 导致过于相信网络, 并沉迷其中。这些原因使他们的道德纪律防线非常容易崩溃, 导致他们产生游戏心理, 恶意传播一些不确定的信息, 甚至煽风点火地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另外, 网络上的非道德性游戏也很普遍, 使部分控制能力较差的中职生患上了神经麻木症。

2. 导致部分中职生的人际交往出现障碍

网络为中职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友平台, 突破了空间的距离, 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这就使中职生毫无压力地在网络中发泄情绪, 导致现实中传统的交往方式被中职生淡化。他们只有在网络环境中才会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 但在现实的交往中却没有交际能力, 甚至不知所措。网络就是他们交往的一切, 所以他们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 导致日常交往的通道堵塞, 进而使他们的心理孤独, 产生社交障碍。

3. 降低了中职生的感知能力

网络环境, 可以超越文字与静态图像的特征, 但信息的高度图像化, 容易让他们淡化自己思考的思维方式, 进而使他们在认识世界的时候, 重视看的方式而忽略了思考, 导致了他们思维的独立性与敏捷性不同程度下降, 进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下降。另外, 网络使中职生在短暂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 但这种高速度的信息传播无法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 他们经常还没有把上一批信息安全消化掉, 下一批信息又快速度地传播过来。长期下去, 就会对他们的感知能力造成消极的影响。

4. 导致中职生的人格出现障碍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很多低质量的人际关系代替了现实中的高质量人际关系。很多中职生长时间沉迷于网络, 导致他们在社会情感方面存在很大的偏离与不足。只要他们离开了网络, 在现实社会中就会产生强烈的沮丧感、孤独感、困惑感, 对现实社会丧失信心, 造成部分中职生出现人格障碍。

三结束语

网络的出现, 给中职生带来了双重的影响。一方面, 网络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扩大了他们的信息量, 为他们的交流增加了新平台, 促进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 由于中职生的心智不成熟, 网络容易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 甚至使他们沉迷于网络世界, 出现人格障碍。因此, 现代的职业教育者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发展新机遇的同时, 还要致力于解决网络环境下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开展有关中职生的生活、学习等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有效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把消极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 在给我们带来发展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或大或小的问题。为了预防中职生网络成瘾问题, 分析网络环境下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讨论网络环境给中职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 也就变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调整网络发展的步伐, 还能及时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与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蒋涛涛.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山东省团校学报, 2009 (4)

中职生学习数学方法初探 篇11

【关键字】中职数学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23-02

在日常教学中和平常与同学交流沟通的时候,很多同学问我,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对此问,我也经常思考,结合多年的职高数学教学经验和我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我就如何学习职高数学谈谈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目前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初中学习较差而不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这类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表现在概念模糊,基本公式、性质、原理、认识不清,更谈不上理解,而且知识点互相孤立,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这必然造成学生对数学感到难度大,学习感到吃力。中职学生学业基础普遍较差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对数学学习惧怕,因此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在学生学有所得的层面上开展中职数学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一、引导学生

领悟数学是“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看法,中职学校毕业后在社会上作一名技术工人,学不学数学没有关系,的确,社会上相当多的岗位,无需多深的数学知识,但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数学既成为工作中一种工具,又成为训练思维的有效方法。对中职生所学专业而言,数学知识的用途又非常现实。如机械类专业,学生至少应掌握工件下料的划线、加工作业点的定位计算等,这些计算问题必须用到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知识;电工电子类专业许多计算问题需用到向量、复数等工具;计算机专业的深入学习更需较好的数学训练和扎实的数学基础等等。结合专业与数学的关系,让学生明了数学的作用和地位,能让学生产生出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课前预习

由于初中阶段没有培养出良好的数学能力,掌握好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许多同学进入中职后,依赖心理很强,跟随老师惯性运转,而不进行课前预习。 所以课前预习阅读显得尤为重要,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人并非生而知之,知识的获取有两个途径,一是阅读,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二是经验,知识可以随自身的阅历和社会实践中获取,但目前,我们的年龄还小,从经验和实践中获取知识就少得可伶,所以我们的知识现在主要的获取手段就是从书本中得来,阅读就显得重要了。

三、勤学好问向课堂要质量

要学好数学,学会解数学题,只有调动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法”上找出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问题。

首先要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学习要有自主性,不要一味依赖老师,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實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的功课多,学习任务重,所以时间要合理地安排。还要勤学好问,虚心向老师请教,向同学学习,自觉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问题就问,就算这个问题对大家来说都很简单,但你不懂就要问,经常提问,还可以使自己从怕问、不会问到想问、善于问。问老师、问同学、总之,每解决一个问题,你就有一份收获,你就有一个进步,你也会有一个好心情,你就会发现学数学原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也会为自己学习数学种下“兴趣”的种子。最后要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和技巧,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积极思考,而且重点内容、方法、技巧要记住,即使一时不能记住也要做好笔记,以备复习时再用。

四、做好课后巩固复习

对于要参加高考的升学班的同学,必须做好课后复习,首先,要求在课堂上记好的笔记,笔记本最好是比较精致一些的、容易保存的,不能是很随意的一个本子。其次要求使用错题本,错题本的记录内容:记录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题,它包含“原题”、“错解”、“正解”、“反思”这几个部分。平时练习中出现的“好题”,它包含“精彩题欣赏”、“一题多解”、“反思总结”等等部分。在错题本的最右侧开辟“回顾记录”栏,记录看错题的次数和时间,也可以记录感思。 明确了“错题本”的作用和好处,正确建立了错题本以后,还要正确加以利用:经常阅读。之所以出错,大多因为知识点不扎实,所以对待错误要经常“见面”,就像“1+1=2”的问题,即使是梦中也不会出错。 相互交流。同学间交换“错题本”,互相借鉴,互有启发,在“错题”中淘“金”,以便共同提高。错题本是一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夯实学习基础、创造优秀成绩的重要手段。

五、学会总结

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很多时候老师讲了一个题型,马上出一道类似的或变式题自己做立马又不会了,什么原因呢?在于你没有好好地总结,总结什么呢?总结各章节的知识点,各章节的典型例题;总结解题思路;总结解题的方法。把职高升学所要求的所有易错易忘难理解的知识点罗列出来,在平时我们阅读的时候要注意掌握解决问题的依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职生数学学习状况 篇12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状况,解决措施,成功

通过近几年来对我校中职生的就业心理进行的调查,发现中职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就业心理问题。下面,就中职生普遍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中职生的就业率,帮助学生走向成功。

一、中职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的几种心理状态

(1)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处处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无所作为,悲观失望。绝大多数的中职生平时都不爱学习,对自己的未来心理比较渺茫,认为自己技不如人。

(2)适应新环境能力差、自控能力差。一部分学生到新的工作、生活环境后一时无法面对困难,缺乏适应环境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又因远离父母,要独立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面临一个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型期。这时如果缺乏自控力,往往会出现花钱无节制、做事随大流等现象。

(3)缺乏吃苦耐劳的历练。部分中职生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想法,但对吃苦耐劳有恐惧感,没有充分做好艰苦奋斗、艰苦工作的心理准备,在就业上想走捷径,幻想成功的道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

(4)缺乏恒心和耐心。现在许多中职生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执着,缺乏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5)缺乏责任意识。一个拥有责任感的人,往往能激发和实现自身的潜能。而一个人如果缺乏责任感,则容易向环境屈服,自我实现也就无从谈起。很多中职生就缺乏责任意识和责任感。

(6)自负心理。自负就是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从而失去自知之明。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不少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总是自以为是、自负自傲,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夸夸其谈,胡吹海侃,结果留给用人单位的是浮躁、不踏实的印象。

(7)盲目从众心理。很多中职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存在着“扎堆”现象,别人报什么企业,他们就跟风;有时在企业工作时,有个别学生离职,其他人也跟着离职,存在着很严重的从众心理。

(8)实惠心理。有的中职生在就业时关心的是“能给多少钱, 工资多少,奖金多少”,不关心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自己以后的发展。

(9)就业期望值过高。一些学生不能准确地定位自己,对职业和工作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距离偏大, 导致到企业之后心理的落差极大,于是纷纷离职。

(10)依赖心理。有些中职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或朋友之上,寄托在拉拉关系、走后门之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

以上是中职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状态,现在就这些不良心理,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

二、面对中职学生在就业和择业时出现的一些不良心理,我们 要采取措施解决

(1)正确认识就业。①认清就业形势:必须正视就业难。我国目前有13亿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7.5亿劳动力, 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的总和,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的状况可能将长期存在。②先就业、再择业。中职生在首次就业时, 既要争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按自己规划的方向,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又要正视就业难的现实。应珍惜机会,先解决生存,再积累经验,选择理想的岗位。首次就业时,择业期望值不要过高。

(2)做好就业准备。①做好由“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1)“学校人”和“职业人”的区别。“学校人”通过努力学习获取今后能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能力,主要扮演着获取的角色;“职业人”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为他人服务,为社会贡献,并获得报酬,主要扮演付出的角色。2)做好角色转换的准备。角色转换通过两步完成。第一步是在学生时代做好转换的心理准备,了解两种角色的定位区别,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加强针对性训练,在实训期间有意识地强化;第二步是在首次就业后,结合岗位特点,在从业实践中锻炼能力,争取尽快完成角色转换。②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直接关系求职就业的成功率。而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强调在职业活动中对社会的适应性。

(3)掌握求职的基本方法。讲究求职技巧掌握求职技巧,不能临阵磨枪,要在日常生活中为求职做好准备。收集就业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筛选、使用,还要持之以恒。在求职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4)树立自信心。自信心可以排除恐惧、不安等消极因素的干扰。信心可以坚定理想和信念。信心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志向、经验和日积月累的成功哺育而成的。它是创造财富的出发点。信心来自经验和成功,又对成功起极大的推动作用。面对充满诱惑和多变的世界,面对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信心的人,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动摇,从而按自己的心愿,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

上一篇:如何复习词汇下一篇:创新创业:电力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