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

2024-10-20

中职数学教学(精选12篇)

中职数学教学 篇1

中职学生在语言知识积累、理解水平方面普遍低于普通高中学生,如果仍照搬中学语文常规的教学方式,不但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耗时低效。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有别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为了贯彻《大纲》所强调的“注意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

一、中职语文应以专业为导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结合生活实际,结合专业要求,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本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定位也要从岗位分析出发,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目标的确定上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就业人员语文能力水平的需求标准;在内容的选择上满足实际生产岗位的层级、种类需要;在结构上满足劳动力市场所需人才的素质结构要求。例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听的能力训练,除了提高听问、听辩、听测能力外,我还补充了在职业活动中所需的仔细聆听的技巧,听话的礼仪,接打电话的礼仪,结合到一些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安排模拟训练。只有把教学的课程贴近专业需求,符合专业学生需要,才能学以致用,达到以专业为本的目的。

2. 语文教学内容采取模块式课程结构。

根据不同类别的专业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知识模块,或组合本专业的新的模块群,使语文课程更适应专业需要。建立语文教学核心模块,构建语文基本知识的平台。这个平台包括各专业必学的知识,通过对这一平台知识的学习,构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语文知识核心部分。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以商贸物流专业为主的中专学校,我根据商贸物流类专业的需要设置语文专门知识模块体系,教学内容分三方面: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每块教学内容又分为基础课程和职业课程两类。

基础课程的内容衔接初中,对应《大纲》规定的能力标准,所有专业的学生必修。职业课程的内容是就专业的需要、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而设计的教学模块,教学时可根据不同专业需要弹性处理。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可以灵活拆卸组装每个模块,通过多重目标体系的设计,确保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实实在在的提高。语文教学在结构上采取开放式的模块组合,专业不同模块组合也不同,模块可以在课时上进行定量化,给予一定的“学分”相配合,保障模块有效运用,也有利于“学分制”教育的推行。

二、构建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侧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 改革中职语文的考试方式。

中职语文考试不应以标准化试题为主要手段,更不应把学生培养成为“考试机器”、“高分低能者”。我们不能用分数来打击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一定要改变这种局面,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中职语文考试要体现专业特点和灵活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教有所学,学有所用,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建立中职语文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体现“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力求让评价更富人性魅力;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力求让评价更具个性色彩;尊重学生的经验差异,力求让评价充满生活情趣。要贯彻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学生成长自我记录为主,实现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老师定评相结合。

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促使师生双向互动的学习、双向互动的评价。它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省,做出恰当的教学决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的自主发展与人格完善制造条件。

2. 改革中职语文教学效果考评。

教师教学考评标准应一改过去以学生考试的平均分、升学率来考评的模式。评价教学效果不应只是看学生的分,而是应侧重考评学生的能力。不是单看一张标准化试卷,而是要从听、说、读、写、专业运用能力多方面综合评价。中职语文的特殊性、差异性,决定了各专业考评的侧重点不同。试题分值有些不同,评价标准也有差异。如同样是书写题,财会专业的语文试卷设定分值可高一些,其他专业的试卷可设定低一些。财会、旅游专业的试卷上可在说明文上增加短文内容分值,文秘专业则可在记叙文上增加内容分值等。总之要尽量贴近他们的专业和职业实际,真正把中职语文的考与用密切联系起来。

中职数学教学 篇2

武汉市财政学校

王跃华

瞿文华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误区,阐述了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指出了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关键词: 中职英语教学

现状 误区

改革 方向

一、中职开设英语课的必要性

1、科技进步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环境,对毕业生的英语知识、英语能力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和教学内容重新安排。

2、经济的全球化,对经济活动中应遵守的国际惯例和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英语教学工作中,一方面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要将这些内容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教学工作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按照国际惯例处理工作的能力。

3、科技进步不仅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还引起了职业结构的变化,职业变换越来越频繁,职业流动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因此,学校英语教学工作就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尽可能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接受再教育打好基础。

4、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英语的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各行各业都需要掌握不同程度英语的人才,不少用人单位也将英语水平作为录用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但随着中职学校的数量及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其英语教学质量普遍下滑。因此,加强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对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及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也是当前中职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1、学生英语基础差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学校数量和招生人数也有了显著增加。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下滑,大部分是无法升入高中或者连初中都没有毕业才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也相对地越来越差,特别是英语学科,学生的英语水平远低于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课堂上,大多数学生提不起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英语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最后对英语产生厌学、反感情绪,对于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只能理解和掌握一部分,很多学生既听不懂又讲不出,对老师的提问没有勇气回答,甚至连学过的课文也没有几个同学能准确流利地读下来,课堂气氛很不活跃。词汇量严重不足,能积极使用的词汇则更少,语音、语法知识相当薄弱,学过的句型不太会运用,听说能力极差,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讲的都是“哑巴”英语。统计数字显示,41%的学生认为英语听说最困难,认为词汇困难的学生占39%,与最困难的项目只相差2%,远远超过语法结构。而对于写作,学生的弱点更是一目了然,清晰可见。

作为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根据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懂得现代管理知识的人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在培养目标、教学设置、生源质量、心理特征及毕业去向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这就必然决定了在英语教学方面存在不同的模式和方法。

但是,当前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的英语教学现状相比,存在着雷同化趋向,没有自己的特色,甚至可以说被普通学校牵着鼻子走,这是极其不利的,也是很危险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A.课堂教学与实际脱离,与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定位脱离,与学生的就业趋向脱离,毕业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视野和思路不开阔。

中职英语教学由于受到生源的影响及应试教学的需要,仍是强调单一的语言学习,侧重 1 书本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和素质能力的训练培养。结果枯燥无味的教学逐渐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学了几年英语,到头来却是“有口难开,有手难写”,走上工作岗位后一般性工作还可担任,英语使用方面的工作却难以胜任,对自身前途发展非常不利。

B.学生存在英语学习心理障碍。有自卑、畏难心理。虽然有了三年初中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但由于缺乏外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很多学生还停留在跟在老师后面跑的状态,导致基本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明显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语音基础欠缺,“听”不明白。这主要是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好英语基础造成。由于音发不好,词读不准,对于教师的课堂讲解缺乏感觉,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结果形成了听不懂就不想听,不听则更不懂的恶性循环,导致完全丧失学好英语的信心。(2)词汇量掌握太少,“说”不出口。中职学生因英语基础本来就差,普遍对读书背书或对话演讲存在畏惧情绪。学生怕“说”的原因一是“胸无成竹”,要表达不知说什么好。二是语音差,走调变音,说出来怕同学笑话。三是自信心不足,不敢开口。

(3)平时疏于练习,“读”不流利。因上课不专心跟读,课后又不进行朗读练习,导致单词发音记不住,有时想读但基础差不会读,继而失去兴趣,形成了恶性循环。

(4)语法不通,眼高手低,“写”不成文。主要是学生对英语的语法没有掌握好,加之词汇量少,一到下笔就随意乱写,词序混乱。

造成以上教与学的困境因素是多方面的,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生源,大都是普通高中的“落榜者”。英语学科本身即是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缺乏兴趣的学科,基础差,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导致对学好英语失去信心。

(2)教师对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目标理解模糊,没有区分好与普通中学英语教学的不同,不能针对职业学校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法探索,存在着教学观念定位不明确,沿袭旧有方法,创新能力不强等现象。

(3)课程内容陈旧,与职业学校发展实际脱节,偏重书本知识,缺乏语言实际运用和综合素质能力训练内容。

(4)师生之间缺乏良好沟通和交流,教师对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征把握不准,不能形成因材施教的教学氛围。

2、主管部门认识不够

由于中职学校的特点是培养各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学校的重心自然放在专业课上,这是必要的。但是目前整个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对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英语被视为可有可无的闲科、副科,在课程的设置和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些中职学校对英语教学每学期的课时和学制方面进行了限制,对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考评缺少评价体系和竞争激励机制,学校之间乃至整个行业缺少行业标准,不是“百花争鸣”,而是“各自为政”。中职英语教师的配备和业务专修也不够重视,一味地重专业教学、轻英语教学,使英语教学无法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不够全面,缺少了在经济浪潮中的竞争力。

3、教材选用不当

要求模糊,特色不明显。不同专业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不尽相同,专业英语教学缺少硬性教学方案及实施标准;教材通用,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没有相对固定的教材,而且教材处于不停的改版和更换当中,不利于教研和教学定位。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方面没有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标准;教师手中没有好的材料,搞好中职英语教学,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且现行英语教材内容偏难,偏深,内容偏多,与学生的英语基础很难衔接,学生无法接受与他们实际基础和起点相差甚远的教材内容,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英语很吃力,更谈不上对英语感兴趣,导致教师无法按教材正常授课,无法完成大纲规定 2 的教学任务。

4、教学设施投入不足

随着中职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教学基础设施已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大多数中职学校语音设备落后、老化,加上投入不足,使得必要的教学设施薄弱,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的开展,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在英语教学软件方面,一些英语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错位和偏差,没有积极地开发适合现代生源英语基础的软件,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无法完成现有的英语教学任务。

5、教学模式陈旧、方法单一

目前,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还是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满堂灌,照本宣科,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局限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中心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服从地位,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没有时间去思考,学生毫无选择地接受老师教授的一切。在当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情况下,很多中职学校的英语课还处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这无疑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英语学习处于枯燥的讲解和被动的应试中,往往是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

6、教学评价分量轻,起不到激励作用

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是中职学校教育的特点,人们的目光都注重在学生技能的培养上,学校和社会在各专业课上已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学科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评价受到重视,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是否合格的标准。而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校内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较宽松;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越来越宽松,这样导致英语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的作用。

三、中职英语教学的误区及改革的必要性

1、教学观念上的误区

多年来,语法为纲,翻译为方法的教学模式,使相当数量的中职英语教师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一言堂的教学习惯,以及多讲,细讲才是“有水儿”的教学观念。学生的主要课上活动就是听讲,记笔记、偶尔回答一些问题,但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新教材要求以学生为主角,交际为中心,操练为重点。它不要求所有第一次出现的语法现象都讲,目的是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先会用。见多了,用多了,感性认识加深之后,教师和学生再一起总结,这是典型的归纳性教学观念。也是许多英语教师仍旧习惯于演绎性教学方法,大讲特讲语法,觉得不讲就不叫上课,心里不踏实。许多英语教师重传授知识,轻培养能力。

2、教学方法上的误区

教师教学观念上的守旧必然在教学方法上反映出来。有些教师课上仍以讲解词汇、领读课文、分析语法和翻译课文为主,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很少。有些教师不明白,语言是工具,学习语言不像理科学习一样,以理解为主。一个外语教师绝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能控制自己的讲解时间,做到少讲、精讲,适可而止,把时间让给学生,心甘情愿地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以他们为中心。既能做导师,又能做合作者,又能当配角的教师,才是交际英语教学所需要的合格教师。

现在国内很多中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但该法在中国是不适用的。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的一种极端产物,是强交际法的理念,是新世纪强交际法的替代方法。它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在印度南部进行试验。此 3 法从诞生至今,一直受到语言教学界多方质疑。此法提倡在目的语环境中真实地使用目的语。尤其强调语言材料和使用环境的真实。而中国目前根本不具备这种语言环境。教材中语言材料也是经过改编的,并不真实。同样,任务型教学法提倡的“在用中学”也是令人置疑的。学和用应该是有顺序的,有先有后。如果过分地强调使用和实用,会导致无意义地大量占用了课堂时间;但又严重的输入和理解不足,会使外语教学,从小学到大学,普遍的费时费力。外语教学的课堂就应该以输入型教学(in—put-based instruction)为主,这是一个真理。课堂可以创造一些语言使用情景,但绝对不是真实的。这是我们对基础教育的理性认识。外语教学也一样,一定要以输入型为主,或者叫传授性为主,接受型为主,有老师的传授,学生接受,有教有学,教学相长。素质教育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如果把输入型为主变成了输出型为主,本末倒置,就会严重违背外语教学规律。这说明课改在执行时走人了误区,没有真正理解课改的理念。

众所周之,目前英语教学中最主要的一个矛盾就是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小学开设外语课以后,两极分化的现象出现的越来越早。如果不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会致使很多学生在“起跑线上”的时候就放弃了英语学习。这是各级教育部门、校长、老师们应该重视的问题。一个好的校长要保证学生都有受到好的教育的权利,特别是学好英语的权利。一个班级基本上是由少数学习好的学生、少数成绩较差的学生和大多数成绩一般的“中间地带”学生组成的。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把“两头”——少数好学生和少数差学生抓住,中等学生就会被带动进步。恰恰相反,包天仁同志认为只有抓住中间地带的学生,把他们的成绩提高上来,才能促动好学生更好,差生也积极要求进步。包天仁同志所创立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方法就是一直采用“抓中间、带两头”这种教学方法。是一个不让差生掉队,让好学生更好的方法。这个教学法已经实验了近三十年。2005年12月,教学法研究所在济南召开了第九届全国教学法研讨年会,大量实验数据表明,这个方法是有效,而且是高效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包括中职英语教学)应该是“抓中间,带两头”,而不是“抓两头,带中间”。

3、教师业务水平上的误区

十年**给中国教育事业造成的损失和破坏实在太大了,教育界青黄不接的现象仍然到处可见。在过去的三十年里,高等师范院校虽然为中学培养了大量的英语教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仍然不能满足需求,这种现象在非重点中学里尤为突出。仅以考察过的十几所中学里的二所一般中学为例:一所学校全校共有英语教师8人,英语大专毕业生二人,业余进修后获大专文凭的有三人,非英语专业毕业有两人。另一所一般校中有英语教师11人,其中正式英语专业大专毕业生一人,正式英语专业大专毕业生二人,后取大专学历者五人,还有一位俄语专业毕业的教师,一位历史教师,和一名中专毕业的教师,也在教英语。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各种夜大和职大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由于各种条件所限,这些学校对其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的严格程度远不能与正式外语院系相比。因此,在这些业余大学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教师,他们的英语能力不平衡。若让他们教旧教材,讲语法,还能胜任。若用新教材,教授和组织学生进行听、说活动,有些人可能就力不从心了。交际英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这些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用好新教材,他们所面临的一个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先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此外,英语水平高交际能力强的英语教师大部分跳槽去干别的工作去了,这也大大影响了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

从中职师资的情况分析,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较年长的英语教师,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缺少英语老师应该具备的语言功底和对新事物的了解,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代沟;二是年轻教师虽有较好的语言基础,但都缺乏组织好教学的经验;三是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根本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四是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令 4 人担忧,大部分教师只满足于上好课,组织好课堂教学,从不在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如此种种是无法胜任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

4、教学管理上的误区

新教材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教学管理上的问题。有些教学管理人员也因循守旧,认为新教材语法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好讲的,主张开快车。本应该每节课学习一课书,却要求教师讲两课书。第一册本应该学习一年,但是,实际上仅仅学了半年,即一个学期。在他们看来,教学进度不是以学生是否会用所学过的知识为尺度,而是以教师有没有值得讲的语法内容为尺度。这实际上仍旧是语法为纲,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一方面抱怨学生听、说能力差,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开快车,赶进度。当前中学英语教育面临的四大误区尤以观念问题最为重要。观念变了,态度积极了,其它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而教学观念上的误区则根源于对外语教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模糊认识和理解。

5、选用教材的误区

目前国外版本英语教材在我国泛滥。有人认为教材就要用国外的,认为自己国家没有国外专家、学者专业,而且毕竟是外语,国外研究的更透彻。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国外的教材轻易地进入了中国市场,虽然使用别人的教材似乎很方便,但是我们应该了解这些教材是否真正适合中国使用。这些教材的内容都是立足于国外的研究,其中词汇、语境、文化都和我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不切合中国的实际。有些人鼓吹的所谓“全球化的教材”更是无稽之谈,用一套教材打遍天下行不通,根本就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材。中国使用的教材一定要符合中国的三情:国情、学情、教情,还要符合中国学生的年龄、学习特点等等。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这样的外语教材。

学习外语多接触“原汁原味”的材料是有益处的,但并不是只有国外编的教材就是原汁原味。且不说真正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材料是否适合学习,教材编写过程中本身就需要对素材进行加工,那么加工后的材料是否还适合中国的教师和学生是值得探讨的。一些所谓中外合作编写的教材所贯穿的教学理念也是值得推敲的。国外的教材在语言素材上要比国内新、丰富,但是教材编写者并不熟悉中国的教师和学生和中国的教学情况,他们几乎没有深入到中国教学实际,仅凭一些介绍和粗浅的了解就据此编写中国教材,难免疏漏。至于直接引进的国外教材就更需要反思了。国外原版教材的教学理念和具体内容都与我国的国情、教情和学情相距甚远。所以说现在教材的问题极大,教材给我们提供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如果不做彻底研究,拿来就用,会给中国的英语外语教学带来极大的灾难。所以希望我们有教材使用决定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能够选择真正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外研中心目前也在编初一起点的英语教材(包括中职英语教材),是与英国教材专业机构合作编写。英方负责教材框架的建构、资源提供和语言审订等工作,中心资深教材编辑负责教学理念研究和具体编写工作。这套教材是小学、中学、大学系列“一条龙”教材。先从初中开始编辑,然后是小学、高中、大学。我们是非常慎重的,经过了几年的潜心研究,所有负责编写的专业人员到英国进行了数次专业培训,也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语言专家和教材编写专家负责审订工作。这套教材自2006年开始实验,之后逐步向全国推广。我们希望能编出本土化的、适合我们中国师生自己的教材,教材编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们也不一定能做的最好,但我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而且我们将尽全力来做。

6、教学中心的误区

有人认为,英语课堂教学应该以操练为主,课堂上教师要少讲。老师多让学生做presentation,多让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活动。这是个重要问题。到目前为止,课标并没有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只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可教师也是人,以人为本,并不排除教师的主导作用。基础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很大,不像高等教育,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自立能力。越是基础教育越需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主导,学生怎 5 么为主体?学生怎么知道学什么?英国著名学者Peter Strevens就说过初学者要以教师为中心,而高年级时可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有原著可鉴。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说法最好不提,而是要提以学生为主体。外语教学既然是以输入为主,那么教师的作用极大,特别是东方的文化。像伊斯兰和我们的儒家文化,主要都是以背诵、记忆为主。中国人相对外国人来说比较内向,东方人比西方人的记忆能力强,我们的学生也有不同的风格。有些内向的学生,可能在课堂上不喜欢表演,但是有的时候他们的成绩往往还比那些外向的学生好。在初中的前两个阶段可能外向的学生表现好一些,但是坚持到最后,还是内向的学生可能更占优势,发展得更快一些。课堂教学怎么进行,需要我们进一步再思考。

7、“优质课” 误区

2005年10月12日《中国教育报》的第五版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十种“流行病”,其中对各种竞赛课和优质课提出了质疑和批判。同年12月9日《中国教育报》上又刊登的一篇文章中谈到,“优质课”是教育教学的腐败。这种“优质课”要制止,因为教学实效需要实实在在地进行课堂教学工作,而不是过多地把精力放在“表演”上。在一些所谓的“优质课”上,大家看到的往往是教师采用了很多花哨、时髦的课件,展示一些非教学内容或实质的东西。而学生们往往不教就已经“会”了,提问什么知道什么。课堂上教师不教,只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完成某种任务,或是进行无实际意义的讨论。这样的课堂上,语法、词汇的讲解,听、说、读、写的训练都是机械的,事先预演好的。试问学生到底能学到什么?一节课老师安排了十五、六个步骤进行,非常复杂,节奏非常快,可是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老师连粉笔都不用,学生也不写。这种上课方式是在误人子弟。像“优质课”这样的形式都是很极端的,我们应该批评,应该制止。(天仁集团总裁包天仁语)

四、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1、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

近年来,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下滑,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有较大差异,无论是采用高要求,还是低起点或是抓中间、带两头的教学模式,都只能面向一部分学生,而使其他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务实有效的方法。在分层次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程度相对接近,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能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另一方面便于实施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做到既不压制基础好的学生也不放弃基础差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实施“分层教学”。

中职学生和其他任何类别的学生一样,是由各种学习能力和背景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学习群体,但是中职学生群体内的差异要明显大于其他类型的学生群体,因此分层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中职生在学习策略学习方法认知方式、学习习惯上普遍存在明显差异,不进行分层教学就会导致“吃不了”和“吃不饱”两种局面同时存在。分层教学可以是全校学生按其程度、能力打破常规行政班进行分班教学,也可以是不改变原行政班情况下实施分层教学,只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和愿望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而学校从各层次各类型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的具体要求,进行不同的教学,给予不同的指导,组织不同的检测,使各层次类型的学习者均能实现各自不同的发展。其本质就是因采食教。

2、改革传统教法,倡导交际法英语教学

第二语言学习研究反复验证了语言发展的一个真理,学习者必须在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发展语言系统。交际活动有各种形式但是人际间的语言交际是困难学习者和成人学习者的唯一动力,非交际性的教学手段对中职学生有“即时作用”(instant effect),但几乎不具 6 有“延时作用”(delayed effect)。根据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有频率相当高的“人际交互”活动,尤其是关注“水平高低”之间的交际活动,即教师利用高水平的语言活动向学生展示语言,然后利用学生的反应,引导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交际性活动通常指下列课堂交流:①教师和学生群体之间的自然的、有意义的语言和非语言性质的交流活动;②教师和个别学生之间的自然的、有意义的语言和非语言性质的交流活动;③学生和学生群体之间的自然的、使学生养成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语言和非语言性质的交流活动。

以加大听说的力度,采用课堂交际法的教学方法,摆脱传统的重语法轻实践的英语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语法应试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为学生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打好基础。

3、提高认识、重视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目前大多数人还保留着传统的人才观,他们认为,只有上了普通高中,考入正规院校,才是正道,这样的学生才是人才。殊不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国家提出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的战略性方针,连续几年的职业教育年,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国家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日益加大,蓝领高薪不再是“水中月、镜中花”。我们应该摈弃传统的人才观,“不管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我们中职英语教学必须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符合其发展的规律,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这部分学生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中职学校就应确定什么样的教学培养目标,中职教育只有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什么样的行业或职业要达到什么样的英语水平,在该专业的教学大纲和实施细则的制定中就要体现出来,将英语基础课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结构中,使英语基础课真正体现其学科的价值,这样就可以指导具体的课堂教学要达到怎样的要求和效果,这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以自己从事职业英语教育为荣,应该竭尽己力为社会和国家输送合格的中职人才。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根据中职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中职英语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培养听、说、读、写四项技能:

A.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听”的兴趣

兴趣培养是提高学生的听课“抬头率”的关键。教师要设法让学生在课堂里活跃起来,图片展示、音乐播放,课前的“Free talk”,都不失为是一种好方法。用趣味性的片段揭开话题,启发思维,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并给学生一个思维与实践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群体语言的环境中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吸取知识营养,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兴趣浓厚,听课率自然逐渐回升。

B.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说” 的机会

情境创设是提高“说”的能力的重要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多听,多说,多练习。情境创设往往可以天气、家庭、城市、休假、偶发事件、班级情况等为题,坚持每天说一点,布置学生准备一点,逐渐形成课前几分钟的“口语”练习习惯。可由教师模拟一个生活情景如学生上课迟到,让学生根据迟到原因进行即兴对话,要求每题不少于三问三答。也可请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事先在黑板上画一幅简笔画,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内容说出四-五句话。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有了一定的对话基础,然后再把一个一个的单一的小对话连成综合连贯性小品。通过这种经常性的“命题对话”、“小品表演”训练,学生学习热情逐渐高涨,课堂气氛将明显活跃。

C.开展多层次“读” 书活动 坚持多“读”对于理解语言结构的完整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俗语说:“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是提高英语水平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读书的方式有几种:(1)自读:要求学生每篇课文必须读熟;(2)对读:同桌同学互相对读;(3)抽读:组长、课代表视情况抽学生朗读;(4)课堂领读:每节课请一名同学领着全班朗读;(5)晚读;晚自习教师坐班时,学生轮流上前朗读,教师评分。通过多层次多方式的读书活动,班内会慢慢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D.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会“写” 作文

“写”是英语学习成果的最高级体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必须从浅到深、由简到繁,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就是说从单词-词组-语法-分析-形成短文。首先,从单词着手。单词、词组是基础,在课堂上要加强词汇教学及扩词练习。其次,在这个基础上试着进行造句训练,同一类型的句子要多练,对学到的词汇加以巩固,配合时态学习及句型结构,逐步培养学生对句子结构的了解。然后配以复述课文、命题作文、图示作文、应用文写作、语法改错等练习。通过练习,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会有所提高。

E.进行听、说、读、写的反复综合训练

反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英语教学手段之一。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必须通过学生才能得以实现。采用示范性训练,往往能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老师可首先介绍新的对话材料并和一位学生联合示范,接着指定两位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给全班示范,最后通过集体训练,分组训练,达到熟练程度,这样既使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很快进入角色,又能准确地根据老师与学生示范、学生与学生的示范,模仿说出每个情境对话,这样新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掌握。多方面操练后,最后教师加予确定,进行反馈,使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对掌握的知识更加巩固。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同时,还要根据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要求,加强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1)贴近学校发展实际开展实践教学。教师必须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英语课程的双重目的:就业和升学,其中就业为主,升学为辅。这就需要职业英语和基础英语的教学并存,并且倾向于前者。这就需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就业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先进性、共核性、基础性。只有把JIT(Just in time)与JIC(Just in case)有机结合、摆正关系,才能让不同专业、不同水平、不同偏好、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都有所受益,体验成功。

(2)以第二课堂营造英语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任何语言的学习,光靠在课堂上就能完全掌握,是不现实的。在教学当中应注重开展第二课堂,引导学生争取各种训练机会反复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可以定期举办英语角等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甚至可以请一些相关企业人员参加,让学生和第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最直接的了解到企业文化和信息。只有这样,第二课堂才不会形同虚设。

(3)根据不同专业制定不同教学计划目标和要求。例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听力,要求大致能听懂日常用语和简单的商务活动用语。对于会话,主要要求能沟通理解,不一定语法完全正确,用词恰当,意思到了就行。阅读技能的要求可稍高一点,不仅能读懂一般的文学作品,还要求能基本理解浅显的专业性文章,如公司介绍、产品说明书。写包括书写和写作,书写的规范不可忽视,写作方面主要是专业写作,如备忘录、会议记录、产品介绍等,也包括写出语意连贯且结构较完整的短文。相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其它专业的英语课程目标要以学生经过一个学段的学习后“能做什么”来制定。例如,计算机、多媒体、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两周内掌握用简单的英语发email。再如导游服务专业的学生,通过10个课时训练可以做:①用英语让外宾填写入住表格;②核对填写内容;③就表格内容回答外 8 宾的问题。

4、根据专业特点,选用合适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好的教材可以起到鼓励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作为中职学校的英语教材应该考虑到其专业特点的基础上,突出岗位特点,选择与学生英语基础尽量相衔接的教材,在基础英语的选材方面,首先应该注意语言交际的功能,增加一些对学生就业有益的内容,如英语招聘广告、简历和求职信等。在专业英语的选材上,要有一定量的学生毕业后接触到的产品简介、操作说明和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但不宜过于专业化和学术性,牢固树立专业知识和基础教育并重,学习知识是基础,培养能力是关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目的的思想。努力促使学生由语言的学习者向实践者转变,英语教学的重点由语言能力转化为语用能力,把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引向市场化的专业英语教学,将学以致用的效果最大化,最终实现英语教学为市场就业服务的目的。中职英语教材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①应用性。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促进人的发展。

②职业性。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为学生的就业、择业和创业服务。因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③循序渐进。课程内容由浅入深,以中等学生知识面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④因材施教。要兼顾每一个学生,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基础的情况下,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运用现代建构主义教学原理对教材整合,编写出适合学生实际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材。

教材改革是改革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学校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目前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市场需求开展调研,研讨现行教材的优缺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开什么课,保证学生所学知识实用有效,力求编写教材内容实用,内容有趣,内容好学,知识结构体系完整,知识和能力并重的专业教材。

5、加大投入、增加设备

英语教学是中职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日益重视中职教育的同时,更不能忽略中职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各学校和地方应进一步加强中职英语教师的配备、重视中职英语教师的业务提升;另一方面基础建设决定上层建筑,各地方和学校应进一步加强这方面软硬件的投入,使其与日新月异中职英语教学相匹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好的环境和条件是搞好中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虽然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不容乐观,但只要我们广大中职师生坚定信念,充满信心,扬长避短,加之有关中职教育政策的日益回暖,我们定会迎来中职英语教育的春天。首先,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加大投入,添加一些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利用现代化传媒技术,发挥口、耳、手、脑的感知功能,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现代化传媒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要具备电子备课,多媒体设计,制作课件并进行教学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另外教师要从教学管理方面着手,有针对性地抓好电教课的研究工作,不断总结完善,用新成果装备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6、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学习积极性内在动力的有效手段。英语教师应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优化训练形式上狠下功夫,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服务,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一要有效利用有声系统,定时播放英语听力材料,创设感受空间;二要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比如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会等,还可以定期举办英语角和英语晚会。这些活动可以为 9 学生提供一个用英语交流的环境氛围,能大大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三是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例如:英语故事角色表演、英语日记讲述、英语园地、英语论坛、英语角等活动,通过活动达到让学生进入到学习英语的状态去,从而树立学生敢说、能说英语的信心。四是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声像教学设施,做到直观、有趣,使学生易于接受,不仅做到有直观的感性认识,更有趣味的理性讲解,从而改变了一成不变的课堂、严肃认真的老师、枯燥无味的环境,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还可以聘请专家来校做讲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聘请外教。让教师和学生可以有直接与外教交流的机会,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对西方国家的文化、经济、习俗的了解。还可以结合专业,开发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翻译服务公司、进出口公司等作为实习基地。

7、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设备来开发实践性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强化技能训练。这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相比,在英语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无疑会提高教学的效率。多媒体教学综合图、像、声、文几种形式一起进行语言教学,具有使所学语言生动、形象,且有多样化、立体化的优点。在这样的立体输入的形式下,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会更好、更牢固。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内容更丰富、有趣、生动,信息量更大,更流畅。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讲解的是课本中的文字内容。比较单调、有限,且板书就占去相当部分时间,教师讲解的时间相当有限。因而很难再给学生添加其他内容,信息量相对较小;再就是有些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存在着差异,有的教师发音有很浓的地方口音,未能用较标准的语言流畅表达;使用多媒体教学则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此外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件进行再学习,课堂教学的情境可以再现。

根据职高/中职英语教学的特点,改进现有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与普教相比,职高英语教学应更加重视语言功能,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语言交际中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多种会话情景,让学生们在模拟性交际中实践所学过的语言表达。

教学手段现代化。当今以推行多媒体为主的现代化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手段改革的标志。增加外语电教课课型、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建立外语声像信息接受系统、建立科学化考试与分析检测系统、建立外语电化教学立体化服务网络、健全电教管理机制和重视电教队伍建设等都是推进外语教学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8、加强英语学科教学评价,确保测评多样性 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英语学科的品位有很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评价应围绕今后从事的职业所需的英语知识和应用能力,建立能促进学生应用能力提高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制度。评价应关注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评价结果,又注重评价过程,各种评价方法相结合,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具体而言,在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上,要做到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并重,要探索借鉴多种试题类型,除了客观题外,可以安排一些更加灵活的主观性试题,比如翻译题、问答题以及写作题等,从而有助于充分地评估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英语教学的评价方法。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英语学科的品位有很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评价应围绕今后从事的职业所需的英语知识和应用能力,建立能促进学生应用能力提高为目的的教学评价制度。评价应关注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评价结果,又注重评价过程,各种评价方法相结合,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具体而言,在测试的内容和方法上,要做到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并重,要探索借鉴多种试题类型,除了客观题外,可以 10 安排一些更加灵活的主观性试题,比如翻译题、问答题以及写作题等,从而有助于充分地评估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英语教学的评价方法。

中职英语的考查考评,应当在分专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在对机械班进行考查时,我根据自己编写的教材和大纲,结合实际情况,将命题分为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两大类。基础部分题是各专业的公共考题,供各专业共同使用,而专业部分题仅供本专业使用。这种改革后的考查方式,虽然或多或少带有现行会考制度的色彩,但它将基础和专业融为一体,既考查了共性部分,又测试了个性部分。因此,分专业进行考查,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有效地评价各校的英语教学质量,真正辅佐专业课,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9、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往往是由本地区的教师的质量所决定的。要贯彻新大纲,实施新教材,当务之急是尽快分期分批对不能胜任交际英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这种培训绝不能只是交流一下经验,看一、二次观摩课,或听听对新教材的使用方法的介绍,而应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学观念的培训,使他们对交际英语教学所涉及的语言学理论,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书本与练习的关系,理解与应用的关系等等,都有比较深刻、至少是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二是要对这些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再做一次学生,在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体验和学习交际英语的教学方法。

(1)人才观的转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行各业各层次的数以亿计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他们都是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对象也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对于不同的人才,其素质、智能结构具有各自的特点,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于职业素质教育,它与普通高中是有区别的另一种起点教育,学生应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素质。所以教师对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的着眼点应该是:打好文化知识基础,提高素质起点,发展个性特点,适应社会需求。(2)教育观的转变。目前,中职学校英语课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知识为本位”,也即以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学科性特点来编制。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课程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以“能力为本位”课程理论已成为当今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发展趋势。

(3)教学观的转变。积极主动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因此在知识要求上要降低理论、强化能力、适度更新、趋向综合、结合应用、兼顾体系。在教学方法上,重视主体、培养自学、激励创新、发展智力、提高素质。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还应转变把外语考试看作是英语教学的终点,要着重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树立学习知识是基础、培养能力是关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目的的思想。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则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学的重点由语言能力培养转变到语用能力培养上来。要实现 “ 四个转变 ”:

教学内容必须从语言点的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中心。

教师地位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实践能力的指导者和质量监控者。

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

完成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的转变。

10、改革考试内容、形式和制度,使之为交际英语教学服务

教学大纲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测试评估四大环节。形式和内容总是对其它几大环节具有强大的作用。教材的改革若没有适当的考试内容和形式相佐,往往不易成功。总之,目前我国中职英语教学面临一些困难。但是,只要领导和教师团结一致,这些困难就一定能克服,中职英语教学就一定会出现史无前例的崭新局面。

综上所述,虽然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改善的办法。11 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坚定信念,充满信心地去研究教学方案和对策。就一定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坚持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开拓多渠道、多方位的学生课外英语活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思路,充分实现“主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6).[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3]田小群:《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探究》[J].[4]王松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4,(7).[5]赵江:《浅谈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困惑和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6]何荣:《职校英语素质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3,(8).[7]《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旬刊.[8]高文主编:《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9]胡鉴明:《交际法和中国英语教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10]杨文尧:《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分层教学的几种尝试》,载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23期.[11]《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2.[12] 杨秀珍:《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误区、根源》----天津市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考察.[13] 朱晓英:《浅析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及策略》新学术论坛 2008.11.[14] 梅表蝶:《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刍议》中国教师报 2008.9.[15] 《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浅见》

[ 来源: 中国职业与技能鉴定信息咨询服务网

发布日期: 2006-01-05 ] [16] 射阳九日:《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2008-10-30 [17] 包天仁:《当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十大误区》

中职数学教学 篇3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法;中职英语;课堂练习

一、前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中职英语知识的学习也越来越重要,中职英语作为一种知识对人们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知识作为一种国家的软实力,成为国际竞争的综合竞争力。而中职英语这是作为人类需要学习的一门学科,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与意义。然而,中职英语的任务型教学法对中专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任务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于传统死板。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教师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教读中职英语单词和默写中职英语单词的方式。主要是以老师教读讲解为主,这种方式过于传统死板,没有根据中职英语教学对于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这就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中职英语的兴趣。

2、教学过于严肃。中职英语教学本身就让中专学生对于中职英语教材学习有了压力,再加上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非常严肃,这在无形之中就给学生施加了更大的压力。中职英语任务型教学就是需要一种愉悦的教学环境,可是请进教学过于严肃,就无法更好地推动教学的实施。教学课堂氛围太严肃,无法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带动课堂活跃的氛围,从而无法提高中职英语任务型教学法的完善。

3、老师缺乏专业性。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缺乏专业性,这也使得他们不肯抛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个不停,而学生只有听讲的份儿,缺乏与老师的交流。长此以往,很多弊端就显现了出来,比如,容易形成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会降低学生对探求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兴趣,长此以往不利于英语课堂的优化教学。

三、影响中职英语听说能力教学的相关因素

在我国,不仅是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目的性太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带有一定的目的。很多教师觉得身为英语老师,把自己的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好了,各司其职。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专业性太强,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全面发展。把英语当成一门专业学科,并没有想到把英语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学生和老师的功利性太强,并没有考虑到学习英语和教育的本质,最后就影响中职英语听说能力教学发展。

四、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内涵和价值

1、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内涵。所谓的任务型教学法,就是指根据教学提纲制定一定的任务,并且通过参与、交流、学习、合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且,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把完成任务作为第一性,并且通过任务完成的结果来进行评价,这样也可以更好的促进任务型教学法待进一步完善。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中职英语教学的发展。

2、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因为中职英语学习过程中,会运用到非常具有难度的口语,这就可以很好地培养中专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尤其是通过中职英语听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从而锻炼中专学生的中職英语学习思维。通过对于中职英语的学习,有些是非常困难的一些口语,可以让中专学生更加具有耐心和细心,让他们更加拥有缜密的思维模式,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职英语教材致力于培养与发展中专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综合发展。

五、探索發散性思维在中职英语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1、创新教学模式。中职英语老师可以不仅仅利用读写的中职英语教学方式,还可以结合多媒体这些网络资源来改变中职英语教学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中职英语老师对于中职英语教学教材的理解,还可以更好的促进中专学生对于中职英语教学教材的学习兴趣。中职英语任务型教学中与情景教学应用相契合,利用同学讲说的方式来进一步创新中职英语教学方式,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和老师对于新的中职英语教材教学的理解,从而促进中职英语教学方式的进步。

2、培养活跃的教学氛围。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中职英语老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用有奖问答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中职英语老师在中职英语教学教材教学过程中,要表现出友善的态度,不仅要把中专学生当作自己的学生。

3、培养专业的中职教师。教学成果的好坏,关键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进行创新教学,老师是否专业。教师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潮流,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教师创新教学方案,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方案和课外教学方案进行改进。课堂上,教师不仅仅只是学生的老师,还要用友善而又严肃的态度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课堂之外,教师要通过激励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通过有效的解决问题来不断促进中职英语教学的发展情况。同时,这种任务型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当然,在任务型教学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提出解决对策,这样也可以为更好地促进中职英语教学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渝江.教学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2] 庞国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中职数学教学浅见 篇4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以下状况。

1.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

中职学生大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且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无法升入普通高中才被迫选择了职业学校。

2. 从学生的心理情况来看:

学生数学基础较差,虽然有小部分学生学习努力,但还是无法取得较大进步,长此以往,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除了加减乘除外,其余知识毫无用处,不学影响也不大,学习它就是为了考试,表现为一到上课就想睡觉或是无精打采。

3. 从学生的认识情况来看:

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面临的是就业,所以对专业课的学习比较重视。而学校教学的重点也放在专业教学上。因而,学生也就轻视数学学习。学生做作业,不是抄袭就是干脆不做,即使做了也是错误连篇。

4. 从教师角度来看:

首先,由于学生学习信心、兴趣的进一步丧失,教师教学成就感也就明显低落,削弱了自我进修提高的内在驱动力,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自然也就影响到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并进一步影响学生赖以谋生的职业能力的形成。教学相长的期望总感觉无法实现。其次,专业课教师与数学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使得数学课所传授的知识与专业课所需的数学知识不能紧密联系。

就以上状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善措施。

1. 注重初中与中职数学教学的衔接。

数学是一门前后知识连贯性很强的学科,任何一个知识的遗漏,都会给后面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好查缺补漏,以缩小初中与中职的差距,顺利进入中职数学学习。初中与中职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的三角函数;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与一次函数;抛物线和二次函数,等等,其中有的是新内容,有的是旧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要注意讲清新旧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类比和转化的数学方法。开始时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内在联系,使学习逐步深入,适应中职数学教学的节奏。如“函数”的教学可以将初中关于“函数的定义”与中职关于“函数的定义”相对比,初中教材中函数的定义为:如果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并且对于x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某个对应法则,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那么y就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叫函数的定义域,和x的值对应的y的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函数的值域。它的优点是自然、形象和直观,通俗地描述了变化。而中职关于函数的定义是:设集合A是一个非空的实数集,对A内任意实数x,按照某个确定的法则f,有唯一确定的实数值y与它对应,则称这种对应关系为集合A上的一个函数, 记作:y=f (x) 。上式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自变量x的取值集合叫函数的定义域,对应的因变量值y的集合叫函数的值域。这样,学生便能掌握前者重在“变量关系”,后者则是集合的观点。

2. 加强数形结合。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在中职所研究的函数主要是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对每一类函数都是利用其图像来研究其性质的,因此作图在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我认为这一部分的教学要做到使学生心中有形,只要心中有形,函数性质就比较直观,处理问题就会得心应手。如判定方程的实数根的个数,该方程实根个数就是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个数,作出两个函数的图像,交点个数便一目了然。对于中职学生来讲,能记得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图像,就能学好中职基础模块的内容。

3. 结合课本教学,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补充。

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用数学知识去直接或间接地解决实际问题的部分,我都积极地、尽可能地将数学知识加以延伸,采取课堂讨论、专题讲座、课外兴趣小组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最值时,可选编一些用料最省、造价(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等问题。当学习完《不等式的应用》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课外作业:结合不等式的理论,联系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解决一道以上的实际应用问题。几天来,很多同学走访了自己能够接触到的工厂、公司、出租屋的经营管理情况,并提出了最佳解决方案。特别是有一个同学结合自己家的出租屋的管理,应用不等式知识,制定了合理的提价方案,不但提高了自己的经济收入,而且降低了管理难度。并使家里人明白并不是租价越低,入住率越高,租金总收入就越高,也不是租价越高,租金总收入就越高,而是有一个合理的定价区间,在此区间定价,入住率不高,管理难度不大,但租金总收入却最高,即最优解的问题。通过这一道课外作业的完成,同学们认识到,看似枯燥乏味的不等式知识却能帮助自己带来经济效益,有的学生不无感慨地说“果真书中有黄金”,逐渐对数学产生了学习兴趣。

4.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就学习方法而言,有些同学的学习方法确实需要指导。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三种学习方法: (1) 蝴蝶“采花”,蜻蜓点水,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是浅尝辄止的,缺乏整体观念和系统性。 (2) 似蚂蚁“搬食”和猴子搬棒子,这样的学习是边学边丢,缺乏效益观念和逻辑性。 (3) 好像蜘蛛“抽丝”式的学习,犹如囫囵吞枣,生吞活剥,以偏概全,失之全面,缺乏辩证观点和联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他们像蜜蜂“采蜜式”地学习,博采百家之花而酿一己之蜜,经过消化咀嚼,使知识积少成多。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实数理化,尤其是数学,学起来挺有意思的。当自己终于会独立地用几种方法解同一道题,当一个问题终于恍然大悟时,真是很有成就感。要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并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5. 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每个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在探究过程中开展独立的、个人化的自主学习,其形成自己的问题、自己的见解,是学习交流与合作的基础;而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但学生又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往往就是很好的课程、教学资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小组的组建,一般需要教师的参与。如果让学生自由组合,往往就会形成同质分组,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在一组,成绩差、能力弱的学生在一组。教师参与分组时要均衡学生的成绩、能力、性别和兴趣爱好,保证同一个合作学习小组内有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有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有观察能力强的学生,有思维比较深刻的学生等。同一小组内有男有女,有不同爱好的成员,可拓宽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共同努力,积极地相互作用,承担个人责任,学会社交技能和评价反思。同时,保持小组的小规模。小组的规模越小,个人责任就越大,一般以3~6人为一组为宜。问题的难易分为A、B、C三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去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层次低的同学通过合作交流得到成功。开展分层次递进式教学,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6. 教会学生学习,在解题上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不仅要研究教学中“教”的规律,还要研究学生“学”的规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以教材为中介研究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规律,要注重学生主体的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只有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成绩才能有所提高,也才能终身受益。要培养学生的“悟性”,学生自己不会思考不会去“悟”,怎能学会解题呢?解题关键,当然是思路,但是基础知识都不懂,怎么思?要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功能,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教会学生解题。讲解中不要为了节约时间,往往只是“因为……所以……”,学生只听“懂”这个“因为……所以……”是不会解题的,模仿这个“因为……所以……”只能做一些“练习”层次的题,反思这个“因为……所以……”才会有所“悟”。对学生而言,学习要经历“懂”、“会”、“悟”这三个层次,即理解、模仿、领悟。对教师而言,要促进学生向高一层次———创新方向发展。

7. 关心爱护学生,面向全体学生。

老师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不能偏爱个别少数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所谓“差生”。偏爱个别少数学生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不利于教学。一个学者调查了世界上400名杰出人物,其中60%在校学习时为“差生”,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毕加索、达尔文、瓦特、居里、拜伦、拿破仑、丘吉尔、巴尔扎克、雨果,以及被恩格斯称为“所有时代最有学问的人物之一”的黑格尔等,他们都是在学校时的“差生”。“差生”智商都不低,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只不过是他们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而是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形成了知识上的断层,沦为“差生”。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学生关爱,不抛弃“差生”,也不压制“精英”,做好培优、帮差、促中的工作。我教过这样一个女生,她的数学基础很不好,上了中职以后才知道数学的重要性,现在想把数学学好,但对自己没有信心。我知道她的想法后,不断地鼓励她,在她一点点的进步中适时鼓励、肯定,给她信心。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她突破了自己的成绩,得到了自己都感到意外的分数。由此可见,只要公正地评价学生,那么班集体中的学生都将是优秀的。

总之,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角色,采取各种方法,增强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转化为其内部的驱动力,才能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高慎英, 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

[2]林少杰.数学“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曹才翰, 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中职数学教学总结 篇5

如今是网络信息化的时代,数学这门以基础理论为主的学科也应该适应时代的潮流,建立中职教育中数学课程的新思想、新策略、新模式。

一、转变观念

数学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运算工具和基础,更应把它看做人文教育的一个平台,随着比率、误差、机会、图像、逻辑、程序等数学概念的生活化,各行各业都在进行着数字化、数学化,用到的数学知识越来越多,数学能很好地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能力。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而理性的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促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需的必要组成部分。应把数学认识提高到艺术,文学的层次,数学是带数字的音乐,是现代人主要的素养之一,数学是衡量一个民族成熟的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不应该把简单的学会了数学公式,概念,做为数学学习的终极目标,而应把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成为学习数学的新理念。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应围绕这一理念而展开。

二、改变模式

中职数学有效教学探讨 篇6

【关键词】中职数学;有效教学;传递式教学;建构型教学;生本教育

数学作为中职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的提高,以及个性形成和职业生涯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的数学教学状况却不容乐观,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数学基础薄弱,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呆板低效,难以形成良好的教学生态。因此,有必要加强有效教学研究,以发挥中职数学的教育功能,提高教学效益。

一、中职数学教学低效的归因

中职生源差是教学有效性较低的客观原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知识技能、数学兴趣、学习能力是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中职招生规模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中职学校生源质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我们经过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差,学生学习成绩差异大,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厌学现象。由于初中数学学习的不如意,严重地挫伤了他们数学学习积极性,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不强,兴趣不高,信心不足,畏惧心理、逃避心理、自卑心理严重。

中职数学课程脱离学生实际是教学低效的重要原因。中职数学课程的结构、内容和基本要求决定了教学的计划、时间、方法和目标,特别是数学教材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职数学教材有多种版本,我省大多数学校使用国家规划教材(基础版、提高版两种)或省编数学教材,这些教材虽然对原来教材有所改进,但仍和学生学习实际和专业实际有较大的距离。开展数学有效教学必须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构建适合中职数学教学实际的课程体系。

传递式教学使教学主体错位是教学有效性较低的根本原因。中职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基本上是传统的,如钟启泉教授所指出的把课堂教学看作是精通知识的教师向未成熟的学生传递知识的作业。认为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教授法和学生的个人能力。因此在课堂上,传递式的教学方式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一言堂导致学习主体错位,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被教师的抽象讲授所代替,数学的多重教育功能被简单的工具性应用所代替是课堂教学低效的根本原因。

二、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要彻底改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就要开展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一切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引起了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出现了背景—过程—结果分析教学范式、表层分析教学范式和教学的知识基础分析范式。我国近几年也开展了有效教学的研究,有代表性的是崔允郭教授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做了清晰的论述,提出了有效教学的策略。

以生为本,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所在。有效教学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教学直接指向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以及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什么是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呢?学生,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论也提出教育应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而不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要最大限度地把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人,把学生的潜在的学习天性、本能和潜力挖掘出来,实现学生的积极、欢乐、高质、高效的学习,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整合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可以有很多方式,诸如上网、看报、交流等,但最重要的还是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是师生对话、学生自学、同学交流的基本话题,开展有效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恰当地整合教材、科学地确定学习内容是数学有效教学的首要任务。注重初中基础数学内容的系统学习,没必要把所有的高中数学内容作为学习任务。要适当降低教材的起点,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复习初中基础数学内容,充分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可以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其次要构建适合中职学校培养目标要求的数学体系。要适度降低数学教学内容难度,淡化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

教转为学,采取知识建构型教学方式是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知识建构型教学方式是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有效学习。有效教学必须满足以下三条原则:一是设计出教者与学者均能安心的人际关系和学习环境;二是学习的课题、内容、方法和评价均适于学生的学习;三是在活动性的学习中,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师在备课、讲课、课外辅导、作业批改、成绩考核等教学环节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师生互动、民主、和谐的课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数学教学,提高学习效益。上学期广州教研室组织我们中职数学教师到广州四中听课,他们构建的“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的教学方法,就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是值得借鉴的有效教学范例。

三、探究中职数学有效教学模式

有效教学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和模式,它是一个随着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变化和学生发展变化影响的动态概念。但是,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学效益,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这些是我们开展中职数学有效教学所必须思考的。课堂教学的根本是把学习的权力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探究、自由发挥,自觉创造,作为学习的主体去感受教材,了解教材,感悟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基本教学模式是:低入—多做—深思—高出。

案例:《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设计

低入:利用y = x2– 2x 的图象解不等式x2– 2x<0

多做:解不等式 x2 – 4x <0 x2 – 4x >0

x2 – 5x + 6 <0x2 – 5x + 6 >0

x2 + 5x + 6 <0 x2 + 5x + 6 >0

深思:自主探究或小组讨论

(1)对上面的不等式解法作总结,强调数形结合的思想。

(2)解不等式 x2– 2x + 1 <0x2– 2x + 1 >0

x2– 2x + 2 <0x2– 2x + 2 >0

(3)总结二次不等式的解题步骤。

高出:解不等式,小组内进行评价:

2x2– 7x + 3 <08x2– 2x - 3 >0

x2– 6x + 9 <0 x2– 4x + 5 >0

这是方法首先,从画y = x2– 2x 的图象入手,通过观察图象,写出解集,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基本能解决完成。其次多练环节重点解决相应方程有两个根的情况,学生在做中掌握解题技能。再次通过对三种类型的探讨,经过深思获得一般规律。很容易看出,这一设计易于学生主动学习,与传统设计以讲解为主不同,它每个环节都是让学生活动。用传统讲授法和生本的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区别也是比较大的。从课堂教学状态来看,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学习气氛热烈;而传统讲授法学生学习比较被动,问而不答,启而不发,气氛沉闷。如郭思乐教授所说:“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人,才能把学生的潜在的学习天性、本能和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才能最好地实现学生高质、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

[2] 陈汉文.开拓进取,创建职业教育生本学校[L].广州:现代教育论丛,2007.10

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篇7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1 中职生学习现状

中职生文化基础参差不一,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找不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对于数学科目来说, 学习困难问题尤为突出。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普及, 中职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很多学生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要求, 甚至学习能力仅仅达到小学水平。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曾在2009年9月上旬进行中职生数学水平测试, 分小学四、六年级, 初中一、二年级4组。试题由小学、初中的特级教师和教研人员设计, 试题难度低于相应年级中等水平, 即在难度系数为0.75的基础上适当降低。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职新生分别参加了数学 (45 886人) 、英语 (45 596人) 两科测试。

从数学科目成绩来看, 46.6%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时应有的水平, 59.7%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时应有的水平 (见图1) 。

64.0%的中职新生是参加过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以一般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 (400分) 为标准, 在有中考成绩的新生中, 仅有21.1%的人成绩在400分及以上, 低于400分的占78.9%, 其中300~399分的占31.5%, 200~299分的占31.2%, 低于200分的占16.2% (见图2) 。需要指出的是, 没有参加中考的中职新生占36.0%, 大部分是初中成绩较差而直接入学者, 其中有10.3%的是初中没有毕业提前分流的学生。由此可见, 中职学校仅有10%左右的学生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要求。

2012—2013学年, 笔者对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部分2012级学生进行走访, 统计其数学成绩和专业课成绩, 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发放问卷480份, 收回有效问卷442份。

调查涉及护理、助产、药剂、影像、检验、康复等专业, 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问卷主要调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和学习观, 二是学生对数学与专业课之间联系的看法。

从调查结果来看, 92.0%的学生很看重专业课学习, 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对于将数学与专业课学习结合起来, 有83.0%的学生表示很感兴趣或有点兴趣, 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很关心专业课学习, 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学生对数学等基础课的忽视。

在对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的调查中发现, 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原因在于认为数学课枯燥乏味、基础太差缺乏学习动力。也有超过20%的学生认为目前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自己的专业或未来职业不相关, 所以学不学无所谓, 缺乏学习积极性。

中职数学教学大纲对数学课的要求不明确, 不同学校、专业对数学基础的要求差距较大。中职学校师生普遍轻视数学等文化基础课, 直接导致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 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与专业脱节。中职教学体系中, 数学课和专业课没有形成有机整体, 各自为营, 造成有的内容重复、有的内容脱节, 这种状况下数学课很难为专业课教学服务。

2 中职数学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 数学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也引起了争议。有人主张数学课应让位于专业课, 减少课时;有人提议要充分发挥数学服务专业课的功能, 有选择地教学。在这种形势下, 应怎样看待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呢?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 该怎样处理教学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2012—2013学年, 笔者对临沂市4所中职学校的部分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进行走访, 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发放问卷56份, 收回有效问卷48份。

问卷主要针对两方面进行调查:一是教师对数学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二是教师对创设情境特别是专业情境教学活动的认识。

调查发现, 大多数中职数学教师能意识到数学课和专业课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很多教师对在数学课堂上融入专业背景或专业知识持认可态度, 但是在缺乏专业教学素材的现状下, 教师并没有积极获取和研究的愿望。说明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有些了解, 但并没有有意识地深入了解。也有少数数学教师非常了解学生的专业且有一定的专业背景, 如在我校2012年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 数学教师与学校各专业教师进行座谈总结, 对各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总的来说, 目前中职数学教师很少从学生的专业角度来进行教学。

3 反思

在中职学校, 数学课程没有学习压力, 即便是课时一再缩减, 教学内容不断删减, 教学难度不断降低, 学生也体会不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更不要说学习乐趣了。面对就业, 学生更需要的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把知识迁移到工作中去的能力。因此, 中职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具体事件中, 增强学生在专业情境下的数学知识应用意识。

虽然中职数学教材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 但基本结构、形式内容仍模仿普通高中教材, 只不过在难度上有所降低, 对于中职生来说, 难度仍然不小。不同专业对数学知识要求不同, 却使用同一本教材、遵循同一个教学计划。现有中职数学教材内容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与学生专业背景相结合的部分寥寥无几。面对这样的教材, 很多学生觉得学而无用, 缺乏学习兴趣。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不要忘记数学在社会中的角色, 从过去现在一直到将来, 教数学的教室不可能浮在半空中, 而学数学的学生也必然属于社会”。因此, 我们必须在数学和现实之间寻找联系, 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

中职学校文化课课时少, 以我校为例, 数学课根据专业不同, 一般每周安排2~4学时, 且只有一学年的教学计划。这就导致数学教学时间短、间隔长, 学生所学知识得不到巩固加强, 经常学了就忘;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上只能采用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 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多, 课堂气氛沉闷。另外, 针对中职数学教师的培训进修少之又少, 教师知识更新慢, 教学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学生面对这样一成不变的教学现状, 很难产生学习兴趣。

从学生方面来看, 中职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积极性缺乏, 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习惯不良。中职生就业目标很明确, 认为将来从事的工作用不到数学知识, 学好数学也没什么用。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 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另外, 高中扩招导致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下降, 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入中职学校后由于没有升学压力,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差, 对于侧重记忆的内容还能掌握, 对于需要推理归纳的内容学起来比较吃力, 长此以往, 就会丧失学习兴趣。

浅析中职学校数学教学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一、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现状

(一) 学生对数学有抵触情绪

中职学校学生在中学的成绩就不够理想, 特别是数学成绩, 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有些学生的自信心不足, 再加上他们在中学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至于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数学有抵触情绪, 其实他们在智力上并不差于其他学生, 而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例如, 上课不认真听讲, 有听不懂的地方就放弃了, 产生厌学、怕学的现象等等。

(二) 师生课堂上缺乏互动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中职教师由于较少接触初中教学, 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缺乏准确的了解, 大多数中职教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的了解只停留在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缺乏动力等模糊、大概的了解层面。因此, 课堂教学与学生严重脱节, 导致学生听课云里雾里, 何谈互动。

(三) 不断降低的教学难度

中职学校学生数学成绩差, 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一味降低教学难度, 造成数学教学恶性循环。约30%~40%的学生基本的计算也不会算, 如2的3次方;基本的数学概念不知道, 如二次函数;基本的数学方法不知道, 如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没有什么逻辑思维能力, 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起码能力。

二、中职学校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培根说:“数学使人周密。”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是人类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 还是在涉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刻, 数学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新世纪, 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对数学提出了空前的需求, 我们必须把握时机、增大投入, 加强数学研究与数学教育, 提高全民族的数学素质, 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 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理性思维, 发展智力;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增强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化学、电工基础、财务会计、技术等课程。同时, 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三、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方法

(一) 关爱学生, 唤醒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中职学校学生在初中阶段, 由于学业成绩不理想, 得不到教师应有的关注, 长期处于被忽视或否定的境遇中, 学习信心受挫, 学习兴趣锐减。因此, 教师应关心爱护学生、了解学生,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贴心人, 重树学生的学习信心, 用爱心唤醒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使其在新的学习环境中, 面对新的学习目标, 激发努力学习的潜能。学生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教师要真诚地关怀学生, 宽容、信任和尊重学生, 营造平等、和谐的民主氛围, 使学生找回自信,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 优化数学教学方法

1. 更新观念,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成为引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使数学教学从传授知识向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转变。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升教师的现代教学意识, 更新教学观念,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优化教学过程。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动画于一体的功能, 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 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由抽象变直观、由静态变动态, 使数学课堂有声有色, 启迪学生的思维,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提高教学效率。

3. 优化教学内容

使数学贴近专业、贴近生活实际, 中职学校要面向产业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 在数学教学时间缩短的情况下, 教学上可舍去理论性较强的概念, 合理把握知识的深度;放弃较难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只做通俗易懂的解释;删减一些理论内容, 增加应用内容。优化教学内容, 可使数学贴近专业、贴近生活实际, 增强学生自觉学习数学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许关荣.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 2006 (14) .

[2]韦明理.“分层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21) .

[3]韦明理.中职校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对策[J].广西教育, 2008 (9) .

中职数学的教学心态 篇9

一、欲速则不达

古人说过: 晚食以当肉, 安步以当车. 循序渐进, 稳打稳扎的心态同样适合于我们中职数学教学. 笔者认为, 中职数学教师首先要认清中职数学的教学现状, 那就是所学知识相对于学生以前接触的难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学生的基础大多较为薄弱, 接受能力也相对较低. 我们不能忽视了这些教学实际而开展中职数学教学, 要从实际出发, 尊重事实, 认清现状, 更不能一味地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加快教学速度, 忽视了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和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 有些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时, 因为各种原因而落下了教学进度, 为了与其他班级同步, 就“猛踩油门”, 一堂课讲几个知识点, 对于学生那种似懂非懂的表情视若无睹. 学生对于这种忽然提高速度的方法肯定不适应, 还来不及好好思考、好好消化就要跟着教师的步伐走到下一个环节. 这种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心态, 不仅是不可取的, 也是极不负责任的. 宁可在教学进度上稍稍落后, 通过其他的方式补起来, 也不能在教学时急功近利, 盲目地追求数量而忽视了最重要的质量. 我们平时教育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能像狗熊掰棒子那样, 最终一无所获, 那么作为成年人, 作为学生的老师, 更要做好这方面的示范, 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

二、走近学生, 更要走进学生

要想中职数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首先需要获得学生的认同感. 实践证明, 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认同教该科目的教师, 那么这门学科基本上是难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一个中职数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再高超, 没有获得学生的认同感, 那么在课堂上也终究是没有用武之地. 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唾沫横飞, 自己觉得都要累死在讲台, 而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 让人倍感失落, 也会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笔者认为, 要想获得学生的认同, 我们就要贯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 即师生教学地位平等. 不少的中职数学教师在不自觉中, 把自己摆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 认为学生的知识水平、人生阅历等方面都无法同自己相提并论, 因此, 多多少少在心态上认为学生的智慧是远不及教师本人的.只要细心, 我们不难发现, 这些学生尽管学习基础较为薄弱, 不如重点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强, 解题速度快, 但是他们的智慧也是不容小视的. 这是因为学生是一个集体, 而教师尽管有优势, 但是看问题也难以保证完整、全面、深刻而透彻. 所以, 我们在同学生打交道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不能动不动就给脸色看, 让学生感觉我们难以亲近, 难以沟通, 让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情变成了畏惧和漠视.

我们要走近学生. 除了平常的教学工作之外, 很少有中职数学教师主动找学生谈谈心, 相互沟通交流. 而这些交流不仅仅限于语言上, 也可以在平时的课后活动中, 比如一起打羽毛球、打篮球、踢足球等, 通过体育活动, 不仅放松了我们的身心, 还培养了师生之间相互配合、互相协调的默契.这种默契也是开展中职数学教学所急需和必备的. 走近学生, 我们也可以在平时学生的生活上、心理上对他们进行辅导, 找到他们学习上产生困难和畏惧情绪的原因, 帮助他们查找自己的问题和不足. 当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理解能力较差、思维能力缓慢的时候, 不能一味地指责和批评, 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 多多鼓励, 往往比一些严厉的批评效果要来得好.

我们要走进学生. 就是要同学生做朋友, 真正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同等的地位, 听他们倾诉,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难, 纠正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 解决他们的现实困难. 同样是走到学生中去, 一个是行动上, 一个是心理上, 二者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 只有解决好了这些问题, 我们才有可能达到中职数学教学的良好教学效果. 至于我们是否真正走进了学生, 可以从中职数学教学课堂的纪律和气氛那里找到答案.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学习态度端正, 思维活跃性显著提高, 这些都是师生之间获得良性互动的直接体现.

欲速则不达, 循序渐进的教学心态, 走近学生, 更要走进学生的教学方法, 让师生之间呈现良性互动, 激发和挖掘师生对于数学教学、学习的积极性, 是中职数学教学的成功之道.

参考文献

[1]陈永安.论如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效果[J].中学时代, 2012 (6) .

中职数学有效教学探讨 篇10

多数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个简单的问题, 经反复教授, 部分学生仍然不能理解.这种现象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引起:

(一) 生源差

其一, 中职学生大多因为考不上高中才读职校, 初中的数学基础就不好, 现在又要深入一个层次去学习, 学习更加吃力.其二, 学生的家庭原因, 有很大一部分中职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 或者父母亲对孩子的学习不关注, 学生长期生活在家庭状况不稳定的环境里, 没有自我营造学习的氛围和方式,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教学课程脱离实际

多年来教育模式的僵化使得我们的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脱离, 学生感受不到学好数学会有什么用, 或者说数学太抽象, 听数学课就是天马行空, 这其实与数学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三) 传递教学使教学主体错位

“教师满头大汗, 学生处室不变”, 这句话不仅形象描述了教师教学工作的辛苦, 学生在教室坐得安稳的现状, 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今教学过程的一大弊病—教学主体错位.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照本宣科, 没有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方针.

二、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教学思考

虽然中职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难点, 但要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依然有途径可循.为此, 教师只要牢牢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就业为导向, 应用为目的, 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 遵循中职数学教学应服务于专业课的思路, 有创造地进行教学设计、评价, 从而实现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协助学生重新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及对数学知识的心理需求和渴望, 激发和维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和兴趣, 促进其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为学生学好各科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

(一) 以生为本,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以学生为本”,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到这两个“充分”, 就必须对所教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先天资质、家庭环境、个性特征等都存在诸多差异, 教师在做课程设计时就应该将这些实际的情况加入进去.比如, 在设计课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时间, 对学生想法的肯定, 对学生的正确反应给出积极的回应, 如点头、微笑、重复学生的正确陈述等等.在教学中加入分层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一点点地进步, 教师就要鼓励和赞扬, 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要探索学生的心理, 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和学习, 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体味到斩获知识的快乐.

(二) 整合教材, 选择恰当教学内容

教材及大纲为教师的教育提出了一条明确的教学方针, 但具体教师怎么去教, 学生如何去学, 却全靠教师的教育方法.这就对中职的数学教师们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要求.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情况, 教师的教学经验程度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结果.中职数学教师应该在把握教材大纲的基础上, 理论联系实际,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将数学知识同学生的应用性科目相结合.比如, 在教授统计学的时候, 可以同现实生活中的银行存贷利率相结合, 有调查显示, 70%以上的学生学习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这就提醒了我们, 教学设计的安排应在围绕大纲的基础上加入实用的元素.

(三) 教转为学, 采取知识建构型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教法单一, 教师“填鸭子”,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已被诟病多时, 但在中职教学中仍应引起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很有必要.教师运用诸多方法: (1) 结合学校的职业性学习特色,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课上学到的东西可以对自己今后的生活有直接帮助; (2) 运用启发式教学和情景教学结合模式, 大多数中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 而运用情景教学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这些内容; (3) 教师从教授者转向引导者, 把“教学”变为“学教”, 老师不再单一讲授, 课堂划分成多个单元进行:思考—提问—探究—解答,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模式也可以在此体现出来; (4) 构建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囊括学生知识、思维、课堂发言、实践活动、课后练习、测试等, 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全面摸清学生学习状况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都有很大帮助.

三、中职数学有效教学模式分析

放眼当今课改, 不管是洋模式教育, 还是东庐模式教育, 都是提倡教学的有效性, 都是在倡导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 教从学的基础上入手, 围绕学以致用, 以教学大纲为指导, 展开多层次教育模式, 因材施教, 开展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总之, 在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应用为目的的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 继续深化中职课改, 进一步达到有效的教育结果.

参考文献

[1]吴渝.对高职院校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M].北京:教育与职业, 2006.

[2]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张兴华.重提数学教学心理学[J].人民教育, 2008 (1) :32.

中职数学教学 篇11

语文教学作为中职学校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更应该顺应这一趋势,将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质作为本学科改革发展的目标。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科学有效地为相关行业及劳动力市场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基于此,中职语文教学不能仅仅狭隘地定义在如何解决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效结合上,还应该考虑中职毕业生的择业、就业、创业的需要,凸显职教特色,侧重职业素质的养成。

一、中职生职业素质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导向,为了让中职生毕业后可以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学校和企业往往会不遗余力地谋求中职生技术技能的发展,而忽略了中职生素质的发展。然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各大企业不仅要求中职毕业生拥有相关的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这也就要求中职学校对相关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革。

而综观现在中职生的现状,普遍存在着职业道德素质缺失、心理素质差、专业素质不足的问题。职业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中职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后,缺乏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例如,上班迟到,无故旷工,工作拖沓,上班时间擅自离岗或者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散漫随性,等等;另外,从很多企业的反馈情况来看,中职生缺乏诚信品质,与多家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在劳动合同内任意辞职,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缺乏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追求与能力不符的待遇。中职生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意志力不坚定,社会适应能力不足,自我感觉良好,遇到挫折和困难就逃避;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容易与人产生矛盾和冲突。专业素质不足体现在中职生在就业中往往缺乏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他们不能充分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知识储备不够,没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职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找不到更新知识结构的途径和能力,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二、中职语文教学对职业素质发展的作用

国家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将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概括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和各类专业中职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中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中职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语文除具有极强的工具性,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可以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为中职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健康的人格奠定基础。这些对中职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职业心理的健康发展、职业能力和职业兴趣的养成都大有裨益,主要体现在:

1.语文课的道德内容教学,能培养中职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语文学科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中职生的道德产生影响,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对于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要求都不会消失,它会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境界。培养中职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可以由此逐渐提高中职生的道德素质。

2.语文课的文化知识教学,能培养中职生良好的文化素质。

每个专业领域的发展,靠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提高,还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只有具备了文化基础,才可以使中职生在专业领域里不断进步,适应随时变化的就业市场和职业转换以及职业发展。文化知识的欠缺会导致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变通能力变弱,这样的中职生面对变化的市场结构和工作环境就无从应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可以夯实中职生的文化基础,为他们的终身教育提供不竭的源泉和动力,进而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

3.语文课的正反典型形象教育,能培养中职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语文教材选编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对中职生价值观的培养,所以在选择课文的时候,编者往往将一些正面的形象作为学习的榜样,鼓励、激励中职生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与此同时,也会选择一些反面的例子,让中职生学会辨析,学会改变,从侧面影响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不断成长、成熟,以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强化心理素质。

4.语文课阅读、写作、口语等教学,能培养中职生良好的业务素质。

中职生的语文教学就是在初中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他们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对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他们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职数学定义教学探讨 篇12

一、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所以教师应该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前提下, 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寻找新概念的生长点和学生心理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学生在学习数学定义时, 往往是从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 去认识、理解新的定义。教学实践表明, 数学定义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同时教师在对学情充分了解的情况下, 通过积极的情感投入, 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为课堂教学奠定情感基础。

二、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

在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对教材的二次开发, 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 创设学习定义的直观感性材料, 比如通过实物、图形、符号、模型、实例等所进行的直观活动, 借助学生已有的直观经验, 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 以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新定义。在为数学定义学习创设感性材料时应注意:一方面, 提供的材料必须能反映数学定义的本质, 具备典型性, 换句话说就是有“数学味”, 不能太花哨, 不然会因为无关因素干扰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因此, 在教学中, 为了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 应提供适切的感性材料, 促使学生用眼观察、动脑分析、动手做, 在充分调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感知定义的同化过程, 形成认知体验。例如, 在中职建筑专业中, 学生最起码应当对立体几何的相关定义有深入、透彻的理解, 因为建筑基本上都是由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构成的, 学生必须要掌握相关的数学定义, 才能处理好专业问题。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建筑模型、构件模型, 来配合定义讲解, 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与触摸, 来形成对相关定义知识的感性、直观认识,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加强学生对数学定义的表达

从具体的感性材料中抽象和概括实例的共同属性是掌握定义的前提和基础, 是定义形成和同化的关键环节。从感性材料的不断加工、抽象和概括, 最终上升为理性认识, 转化为数学语言, 这需要一个过程, 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 也是数学定义教学的一个核心点。在已经感知具体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后, 学生通常能“意会”材料所蕴含的数学定义, 但不能恰当又全面地表达。这时, 教师应鼓励学生不要怕说错, 即使说错也是一种学习的体验, 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要在师生交流中不断捕捉学生已经能够表达的信息, 及时肯定与辨析, 同时为学生搭建学习“脚手架”, 适时的启发、引导, 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恰当地“说”出所“意会”的数学知识, 逐步形成理性概括, 完成对定义的初步建构。教学实践表明, 如果学生能够与教师共同经历定义的感知、抽象并完善过程, 他就能不断使新的数学定义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生根”, 在同化的过程中形成体系, 在后续的定义理解和应用上就更自如。

例如, 对于机械专业或汽修专业的学生, 教师可以首先列举出生活中存在的等比数列, 如汽车的档位传动比, 但不直接告诉他们等比数列的定义是什么, 而是引导他们一一列出汽车档位的传动比, 然后再从第二个数开始, 依次计算与前一个数的比值, 最后分析、总结其规律, 自己概括并表达等比数列的定义, 当然学生的表达不一定非常准确, 但是在教师给出准确定义后, 学生结合自己最开始的理解, 就能够形成非常深刻的等比数列印象, 在应用方面也会更加的自如。

四、不断完善学生对数学定义的认知

在学生经历感性材料到理性思维后, 形成标准化的数学语言, 此时需要通过正例的强化来丰富定义, 通过反例的辨析来“精确”定义。正例主要是反映定义的本质属性, 分为原型和变式。反例是指不具有定义的本质属性或者是具有定义的部分属性的实例, 是容易与定义发生混淆的例子。教学实践表明, 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和鉴别才能确立[3]。在定义形成的初期阶段, 正例可以强化对定义本质属性的认识与理解, 直至概念定义的形成。而能否举出符合定义本质属性的实例, 是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定义的方法之一。反例则在定义形成的后期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反例的辨析, 不断地对其本质属性进行精确化, 能够强化正确的理解。

五、内化数学定义

数学定义的教学应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需要通过课上、课后、下一次课上, 不断的循环复认过程。在课上, 经历定义的形成与巩固, 在课后, 通过练习的优化设置, 遵循“螺旋上升”的原则, 从定义中来, 回归到定义中去。在习题的设置上, 应多设置一些定义形成过程题, 比如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定义, 定义是怎样形成的,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定义, 写出由定义产生了哪些可用的结论, 在定义应用中需注意什么, 公式是如何推导并证明的。通过这样开放性习题的设置, 学生才会去思考知识的来龙去脉。在不断的思考中, 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从而在解题中, 根据一个条件联想到一系列的相关知识, 进而筛选对题目有用的结论, 达到对定义的反复认知, 形成系统的认识。教学实践表明,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 并不能完全记住数学定义的标准化语言, 而是通过内省的、自我组织的语言。如果学生能用转化后的自我语言再现数学定义, 才能真正理解该数学定义。所以, 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给学生提供不断回归定义的时间和空间, 不断强化。

六、形成全面的定义体系

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学生在学习了一个定义之后, 具体应用这个定义时往往不能准确选择和应用, 可能是因为没有真正地理解定义,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新的定义在学生个人的知识系统中没有形成定义系或定义域, 即在学生头脑中没有形成定义体系, 学生不能从多角度、多背景下去表征定义。因此, 在教学中, 应围绕某一个核心定义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变式训练, 培养学生对于同一个定义的多元表征、准确识别和应用的能力。例如, 三角函数对于很多中职专业课程的学习来说都非常重要, 尤其是机械、数控这些专业, 都需要用到三角函数相关的知识内容, 这样才能准确计算有关尺寸, 还有在电子电器专业中, 交变电流电压的图像表达也与三角函数紧紧相关, 交变电流就是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 如果学生不能全面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体系, 就难以学好这些专业学科。为此, 必须要对学生进行体系全面的三角函数定义教学, 要在让学生掌握三角函数基础定义的前提下, 进一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是三角函数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 二是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 三是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四是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五是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的掌握三角函数定义体系, 在与其专业有关的三角函数实践应用中, 让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加的雄厚坚实, 这对于学生专业学科的学习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摘要:在中职课程教育体系当中, 数学同样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它是学生深入学习专业学科的基础, 机械、汽修等专业, 都对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要求, 所以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数学教学, 提高他们的数学知识能力, 为他们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促进他们专业发展至关重要。而要确保中职数学的教学质量, 首先就是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定义有深入、明确的掌握与理解, 因为数学定义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与核心。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 主要对如何做好中职学生的数学定义教学提出了部分探讨性意见。

关键词:中职,数学定义,教学

参考文献

[1]杨云显.关于数学定义和概念教学的几点体会[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 09:16.

[2]覃瑞勒.例谈数学定义的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17:24-25.

上一篇:网络时代德育教育研究下一篇:肥料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