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学困生教学

2024-09-27

中职数学学困生教学(通用12篇)

中职数学学困生教学 篇1

数学学困生是指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 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成绩较差的学生。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学生的数学素质不断下降,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因此, 必须认真分析其形成原因,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努力做好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工作。

一、分析现状, 探究内因

近年来, 笔者对江苏省靖江职业教育中心校中职机电、电子与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 包括问卷、谈话等,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我们将“被动型”和“放弃型”归为数学学困生, 大量的数学学困生, 给我们日常教学带来了很多困扰, 以至于部分教师对他们失去了信心。

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学习环境、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三个方面。

1. 学习环境方面

(1) 家庭教育环境。有些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不切实际, 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 还有些家长则很少关心子女, 任其发展, 导致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学校教育环境。由于教师在备课授课时一般以“中等型”的学生作为设想对象, 对“被动型”和“放弃型”的学生顾及不够, 致使他们上课犹如在听天书, 久而久之导致恶性循环, 形成静态后进层。

2. 学习态度方面

数学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钻研精神, 上课精神不集中, 学习浮于表面, 部分数学学困生由于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和嘲讽, 因此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反感, 形成逆反心理。

3. 学习能力方面

(1) 数学整体感知性相对较差。对数学知识只注意一些表面的、孤立的现象, 忽视数学问题的内在联系, 没有及时改进学习方法, 对进一步学习造成阻碍。

(2) 数学逻辑思维模糊。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不够, 灵活性差, 往往凭主观想象进行推理和判断。不注重对数学的理解, 依赖机械记忆, 对于所学知识不善于整理归纳, 知识松散, 从而影响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导致数学学习十分困难。

(3) 情感和意志力不强, 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所学的知识即使记住也很快被遗忘, 学习的自主性较差,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造成数学知识不断出现断层。

二、相应教学策略

1. 增强数学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运用赏识教育树立数学学困生的学习信心。数学学困生的情感丰富, 需要关爱, 教师要主动走近数学学困生, 了解他们的心理、尊重他们的人格, 与他们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让他们感到教师对他们取得进步的期盼。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 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其实每个数学学困生都有一定的潜能, 但往往没被激发出来, 而赏识教育是肯定学生内在潜能的教育。因此, 我们要尊重他们, 及时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 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让他们看到自己进步的“闪光点”, 逐步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2) 加强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意志,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学生智力相差是很小的, 主要的差异在于后天的学习习惯不同。数学学困生往往学习意志不强, 而且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他们不愿思考, 遇到问题就逃避。对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他们的学习意志, 启发他们独立思考, 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并随时纠正他们出现的错误, 逐步培养他们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习惯, 培养他们预习、复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2. 转变教学方式, 激发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并满足其学习需求

(1) 联系实际, 加强数学的直观性与应用性。现行课堂教学中枯燥的概念教学和解题练习, 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排斥与惧怕心理。而中职教育是以应用能力为本位的教育, 坚持突出数学应用的原则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可以采用“实际引入—数学探究—专业应用”的教学顺序, 数学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 在引入数学概念时尽可能选择学生大量接触的、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引例, 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成分,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直观形象地提出数学概念, 逐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实施分层教学, 促进数学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数学教学中如数学学困生在某个环节上不过关, 就很难跟上学习节奏而“掉队”, 有可能加剧这些学生自卑和逆反心理。为改变这种现状, 我们可以采用“大班教学”与“小组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基础模块”教学以大班为单位进行, 而“专业结合模块”教学则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改变统一标准, 实行分类要求, 按照“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路线进行, 即教师提出整体性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学生则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加入相应的小组学习, 从而使数学学困生都能够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

(3) 让学生自主设计和思考, 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通过亲自设计和思考, 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模仿练习转变为自发设计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不仅会运用以前所学知识, 而且会自发地学习新的知识及接触其他专业知识, 从而促进了数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互通, 形成“教师讲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任务驱动、实践体验等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 从而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成效。

3. 转变评价方式, 保障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持续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从学生的现状出发, 立足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教学评价的内容和目标应包括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可以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做出及时的评价, 不断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情感态度以及潜能;采用课堂竞赛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课内学习行为进行评价;采用等级评定, 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行为进行跟踪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也要做出评价;合理运用终结性评价, 优化考试内容和形式, 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 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我们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对学生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例如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平时测验等,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 中职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对中职数学学困生的教学策略也是多种多样、相互渗透的, 中职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转化数学学困生的方法, 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忠国.职业教育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S1) .

[2]黄国东.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J].新课程研究 (职业教育) , 2007, (6) .

[3]厉红信.数学课堂创新教学的几种方法[J].数学教学研究, 2008, (5) .

中职数学学困生教学 篇2

——初中数学暂困生的转化(教师:XXX)

在2013—2014学开学初,我发现我教的九(3)班有几个数学成绩差的同学,如李亮、赵雨晴、王新蕊、邢梦宇等,由于地处农村,他们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长期忙于农活或在外打工,他们得不到父母的鼓励和夸奖,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又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和安慰。久而久之对自己的行为能力产生怀疑,兼之与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感到委屈又不愿向老师报告,无法得到解脱而埋藏在心里。于是性格变得更加内向、孤僻、自卑,遇到不会的题目也不去请教老师和同学,加之,父母没文化又很忙,他们长期无人管理约束,做事拖拖拉拉,惰性很大,不加以控制自己,而是放任自流。如此下去,他们会一直在数学差生队伍里徘徊,走不出来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便开始对他们加强教育。其教育过程叙事如下:

一.课余时间我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意识到孤僻的性格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无益处,并鼓励他们尝试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不要再孤立自己,而要融入班集体的生活中去。并且,我还注意帮他们树立信心,帮助他们制定学习目标,找到学习的动力。

二.平时多关注些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给他们带来的温暖。例如,下课后询问他们能否听懂课;对老师有没有什么建议;父母不在家他们能不能按时吃上饭;天气冷了有没有厚衣服穿;言语间流露出对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关心。他们受到老师的关怀后,甚是感动,在以后的课堂上,听课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走神了,简单的作业也能按时交送了,而且做得比较认真。

三.由于他们数学底子较差,平时上课很难听懂全部的课程,尽管他们课后很用心学习,但学习成绩仍不见提高。于是,我就在课余时间给他们辅导功课,还教他们数学自学方法:“背、做、问、记”。

背:就是把数学的公式、法则、定义、定理、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背下来,以便做题时使用。

做:就是在“背”的基础上,多做练习题,会做的题做到稳、准、快;不会做的题做好标记,课下或第二天问老师。

问:就是在“做”的基础上,把筛选出来的不会做的题,问同学、问老师,使全部的作业题都能完成。

记:就是在“问”的基础上,把原来不会做的题记在错题本上再做一遍,把总结出来的解题方法记在笔记本上,以便以后复习使用。

“背、做、问、记”是互相联系,不可缺少任何一步。通过一段时间的辅导,把他们不懂的知识补上来,渐渐地,我发现他们上课时,竟能举手并正确的回答问题了,作业也能独立完成了。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他们的成绩得到飞速的提高,名次基本处在中等偏上的位置。其中,王新蕊同学,数学竟然名列全班第三,这种结果远远高出我们共同制定的争取及格的学习目标,更加激励着我们继续努力奋斗。

四.他们几位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根基,接下来就是怎样在数学上进一步提高,以及各科全面发展的问题。

进入九年级下学期后,由于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这就给他们增加了比别人更多的压力。为了把所有的内容都很好的掌握,给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晚上熬到很晚,缩短睡眠时间而用来学习。在中考一摸考试后,我发现李亮等人,经常上课时晕晕沉沉,有时竟然上课睡着了。于是,课后我就找他们谈话。当得知他们晚上熬夜,甚至熬通宵学习才导致上课睡着后,我立即对他们的这种行为进行制止。并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已经本末倒置了,对学习不仅无益甚至还有害。为了帮助他们巩固提高,我没事几乎不离开班级,随时为他们讲解遇到的难题。恢复正常的作息以后,他们上课时明显有精神了,头脑也似乎更灵活了,难题一点就通。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在中考中,成绩再次飞跃,其中王新蕊考了116分,升入重点高中;李亮109分、赵雨晴104分、邢梦宇102分都顺利的升入普通高中。

转化中职数学“学困生”策略 篇3

关键词:中职; 数学; 学困生;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138-001

通常我们将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称为“学困生”。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中职数学的教学工作,在转化中职数学“学困生”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兹介绍如下,以期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加强目的性教育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某些学科缺乏学习积极性,往往是由于对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一旦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的相互联系,理解了所学内容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就会油然而生.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是为学生就业而进行的定向教育,学生职业兴趣定向较早,他们一进校门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兴趣集中于固定的专业。由于这种心理特征,不少学生在学习中,重专业轻基础,对数学课的基础作用认识不足,甚至产生学不学无所谓,只要能混过去就行的心理,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目的性和重要性。

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数学的意义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调动学生的求知需要。

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般说,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增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这种学习效果的满足感又进一步强化了学习的兴趣。相反,缺乏学习兴趣必然减弱学习的动机,影响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产生较差的学习效果,这种学习效果的不满足恰恰又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并抑制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景,恰当地设置认知冲突,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牵引下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如一位教师在讲授“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时,首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一个大富翁和一个年轻人订立了一个合同,一个月内年轻人每天需给富翁10万元,而富翁第一天需付给年轻人1分钱,第二天2分钱,第三天4分钱……以后每天富翁付给年轻人的钱数都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期满,请问这合同对谁有利?

这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他们很急切地想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效果就像章回小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那样吸引着学生。

三、让学生在成功中重塑自我

相对普高生,中职生多数存在“升学无望,升学失败”的心理,他们的自卑感较重,总摆脱不了中考“失败”的心理阴影,总认为自己是“落榜生”,一进了职业学校的大门,就成了“二等公民”,就断了上正规大学的希望,总觉得前途渺茫,因而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这种不良的情绪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常多采用应付、消极的方法。另外加上以往学业上的失败和学业上的困难,也产生了不少的学习障碍,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在学习中极易陷入非良性循环的轨道。

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特别是在以往数学学习中屡屡碰壁的中职生更需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创设竞争和取胜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教师不能只关注好学生,而应把更多的注意力偏向差生。对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目标,不强求统一。教学要求上要克服“平均主义”,切忌“一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例题、课堂练习题、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采取不同的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注意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能力;对差生则着力基础知识的过关,做到“段段清”,因材施教,既让尖子生更加拔尖,又能让差生“正常发育”,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四、及时反馈

反馈就是将学习结果提供给学习者。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对调节、保持和强化学习动机有重要的作用。学习结果的反馈包括学习进度的快慢、运用知识的成败、解答问题的正误及考试成绩的好坏等。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一位考试专家认为,没有评分,学生的学习就缺乏引导,而且也丧失了一定的学习动力。

及时反馈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有关的实验表明,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显著的,尤其是每天反馈,较之每周反馈效果更佳。

及时反馈原则是一条重要的学习原则。贯彻及时反馈原则需注意两点:

第一,及时性。在每次作业、测验、考试之后,学生对成绩评价的期待较为急切,此刻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考核情况,领略到成功的喜悦或体验到失败的不快与思考,就能收到明显的反馈效果;否则,延时过长,期待下降,反馈作用就会减弱。

第二,全面性。反馈信息要全面而具体,评定不能过于笼统,如批改作业不能只给“对”或“错”,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一个有针对性的评定,这样的反馈效果较好。

五、结语

总之,职校的数学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根据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切实注意培养、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等.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许长捷.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中国科学教育,2005(2)

中职数学学困生教学 篇4

一、实施互动式教学策略, 让学困生在交流沟通中积极 主动学习

学困生作为学习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对象。中职学困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 主动参与教学双边活动的情感更加的消极和被动。因此, 要转化和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技能, 首先要将学困生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使中职学困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因此, 中职数学教师应该利用教学活动的双边互动特性, 采用互动式教学策略, 将学困生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主动与学困生进行交流沟通, 提供学困生进行表达解题观点、解答策略以及互动讨论的时间和空间, 对学困生的见解观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使学困生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主动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 融入教学活动整个过程之中, 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二、实施合作性教学策略, 让学困生在双边互动中提升 学习技能

学习活动, 既包含了学生个体的自主独立学习过程, 又包含了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助合作过程。通过对学困生群体实际学习活动的过程分析, 可以发现, 中职学困生主动参与互助合作学习意识薄弱, 能动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和制约了中职学困生的双边互动学习技能。这就要求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要利用教学活动的互动互助特性, 将合作性教学策略作为锻炼和培养学困生学习技能的重要抓手, 设置具有合作性的教学情境, 采用“优生带差生”的方式, 让学困生参与互助合作探析新知或解析问题活动, 有意识的要求学困生借助合作探析经验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要求其他学生群体进行适当的补充, 从而在合作学习活动中, 展现学困生的学习风采, 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技能。

问题:不等式1+x>1 / (x-1) 的解集为多少?

在上述问题解答过程中, 教师采用合作性教学策略, 要求中职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开展小组合作探析活动。在探析过程中, 教师要求学生先进行问题条件的分析和思考活动, 然后, 有意识的让学困生阐述分析过程, 学困生此时借助他人的智慧和自身的探析所得, 指出, 可以采用直接去分母需要考虑分母的符号, 通常是采用移项后通分的方法进行解答, 此时, 教师对学困生解析思路进行肯定评价, 并要求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后, 教师要求不同类型学生群体解答问题, 其解题过程如下:解:不等式化为通分得此时, 教师向学生提出, 是否有其它解答的方法。这时, 学困生与优生进行合作探析, 主动参与找寻其他解题策略活动, 在共同探析合作过程中, 指出, 该问题还可以通过对分母的符号进行讨论求解。

这一过程中, 学困生在合作互助的学习活动中, 个人的风采和学习的技能得到了有效地展示和提升, 同时, 参与探析问题的情感得到了有效增强, 主动探析意识显著提升。

三、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 让学困生在有效指导中掌握 解题策略

上述问题是关于利用余弦定理解决几何图形问题的案例, 在该问题案例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利用问题案例的探究性特征, 将学困生引入到探究该问题案例活动中来,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对学困生的探析过程进行及时的指导, 使学困生能够在教师指导过程获得解题策略的有效掌握。学困生在探析问题条件过程中, 虽然认识到该问题是关于利用余弦定理解决几何图形问题案例, 但对于将余弦定理与函数知识综合应用方面存在“疑惑”。此时, 教师引导学困生进行问题案例分析, 学生认识到已知条件中有两个三角形的面积, 应想办法把两个三角形联系起来, 可分别在△ABP和△QBP中由余弦定理得PB2=BQ2+PQ2-2BQ·PQ·cosQ, 这样, 可以得到A与Q的关系, 再利用S△ABP和S△QBP的面积公式, 就可解决问题。此时, 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合作探析活动, 解题过程略。

此时, 教师利用评价手段, 对学困生的解题过程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分析, 并指出其解题过程需要完善之处。最后, 教师向学困生在内的学习对象指出, 解答此类型问题的关键是想办法建立两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从而得出S2+T2 的函数表达式, 利用函数的知识内容来进行解答。

以上是本人对中职数学教学中, 学困生转化工作过程中, 所采取的教学举措的点滴心得体会, 如有不到之处, 请同仁予以指正, 并在今后的工作实践过程中, 为学困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技能性、学习实效性提供宝贵经验和有效指导。

摘要:“尺有所长, 寸有所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 在学习新知、解答问题、思考分析过程中, 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特性。这就需要教师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让学困生跟随“大部队”整体联动, 实现“齐头并进”。中职生群体中, 学困生学习基础弱、学习能力低, 更是表现尤为明显, 更需要对学困生群体进行有效引导和教学。

数学教学怎样关注学困生转化 篇5

流涧学校

牛瑞芬

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条件和所受教育不同等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班级集中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的个性特点,长此以来,学困生就容易出现。大纲指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心,循循诱导,加强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逐步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所谓学困生,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品行或学业一方面或两方面呈现严重偏态的学生。由于长期一段时间,特别是农村小学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学困生的知识、能力各方面呈现出恶性循环的不良现象,也给学困生转化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学困生的产生并非单纯客观存在,其实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面,我结合近几年自己的教学工作,谈谈学困生转化方面的陋见。

转化学困生首先要做好调查了解的准备。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作为教师,对于班上每一个学困生各方面情况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我常常深入学生中间,沟通师生感情,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地了解学困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情况,了解学困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了解学困生的家庭环境,了解家长对自己子女的看法、期望以及对学校、教师的要求和学困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了解学困生的最近情况和发展态势。

其次,要尊重、关心学困生。学困生也有很强的进取心,虽然他们有过不思进取的表现。为了保护和尊重学困生,我总是从学困生的身上找出“闪光点”,及时表扬,使学困生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也有值得骄傲的地方,进而树立起自信心,然后,因势利导,使学困生在态度上有一个较大的转变。

大纲指出:要正确处理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关系;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转化学困生的“主战场”。农村学生基础差、能力弱,家庭教育相对薄弱,常常会影响学困生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联系教学实际尽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具体做法是:

1)根据教材,适当减小教学内容的梯度。将一些联系不太紧可以分割开来的内容分割成几个“小台阶”,适当降低教学要求,以照顾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如四年级找规律先让学生看看图,理解题目的要求,然后提出一条路长80米,在路的一边每隔4米种一棵树,要种多少棵树?怎样解答,要区分三种情况:①在路的 两端都种上树,应该首先求出80米中各有多少个4米,列式为80÷4,然后再加上1棵。即要种21棵。②在路的两端都没种上树,且第一棵和最后一棵分别离两个端点都是4米的距离,则列式为80÷4,求出的结果减去1棵,即为19棵。③在路的两端都没有种上树,但第一棵离端点距离小于4米时,则列式为80÷4,即为20棵。以上三种情况都用线段图分别表示出来,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了解到种树问题中长度、间距和棵数的规律。然后再将上述问题改编成“一条路80米,在路的两边每隔4米种一棵树,要种多少棵?”引导学生比较、思考、讨论,由于有了前面的知识铺垫,学生能够按老师预设的方法进行思考。

2)改进教学方法。自制一些教具,尽量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展示知识形成过程,使学困生容易明白,觉得学习有兴趣。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统计与可能性这一内容时,由于学具设计不科学,不能反映圆盘旋转停止时落在哪个区域,如果学生不操作就得不到准确的结论。于是我让学生自制一个固定圆盘,按要求涂上颜色,在旋转圆盘上划上箭头,当旋转原盘停下时,看箭头指向固定圆盘的哪个区域,反复多次后,统计指针指向哪个区域的次数,进而发现规律。这样,学生学习时,兴趣盎然,在操作中学到了知识,并且掌握的相当好。

3)注意培养学困生的基本技能:读题、画图、分析、思考、说话、验算能力,多给学困生锻炼能力的机会。如内容较简单的问题我都让学困生回答,让学困生能“跳一跳摘果子”,即使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使学困生有信心和兴趣继续学下去。

4)注意课堂教学中的个别辅导。学生板演、练习、小组讨论时,我特别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必要时给学困生重新展示教学过程,尽量减少遗留。

课堂教学面向全体的主要职能决定了学困生转化光在课堂教学中显然是不够的,我还特别注重对学困生的课外个别辅导。

1)课前预习个别辅导。主要辅导新课需涉及到的旧知识,使学困生领先一步将课堂教学中的基训领会掌握,所谓“笨鸟先飞”,使学困生能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新课,以防止新课中的“夹生饭”现象。

2)课后补充个别辅导。我在批改作业时,特别注意学困生的作业情况,发现问题,当面辅导,立即解决,避免了重新跌入“恶性循环”的深渊。

3)组建同学“一帮一”互助活动。充分发挥大家的力量,让学优生通过讲课、补课、辅导等方式帮助学困生,同时引进激励竞争机制,学优生、学困生一同比赛。

家庭是学生第一所学校,社会象一个大熔炉、大染缸,而且学生具有很强的效仿能力,所以我也重视对家庭和社会环境的考虑。我做到经常家访,与家长一起促膝谈心,谈如何转化学困生,谈家长的形象对学生的影响,使大部分家长意识到家教的重要性。

除了学困生转化之外,同时我还注意防患于未然,做到:

1)对基础差的学生,与学生及家长及时联系和沟通,重点知识及时补、重点补,避免新的学困生出现。

2)对因病因事缺课的学生加强及时补课,使其尽快赶上教学进度不掉队。

3)对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加强个别教育,努力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我所带的班级学困生成绩、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职数学学困生教学 篇6

【关键词】中职 对口高考 数学 学困生 成因 转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19-02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职学生队伍逐步扩大。由于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都选择了大学,中职学校只能招收剩下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导致队伍的质量难以得到提高,学困生所占比例不断增大。尤其是数学学科本身难度大,数学学困生数量剧增。他们数学基础知识薄弱,不容易跟上上课进程,对数学失去兴趣与信心。但是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转化中职对口高考班数学学困生,值得研究与探讨。

一、中职对口高考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一)学校教学的原因

多数学校普遍存在数学开设课时不足,有些只学习一年,或者更少,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数学课程,使学生数学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习惯。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储备,容易引来学生的不信任;部分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方式死板,模式僵硬,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部分教师职业责任感不强,不闻不问,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偏见,学生由此产生厌学心理。

(二)家庭管教的原因

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比例,独生子女的家庭对孩子溺爱,导致一些孩子形成自私、懒惰的不良习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难以提高。另外,对于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的农村孩子的中职生来说,从小缺失父母的爱与监管。父母对学生的学习不重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隔代人沟通不畅,难以对孩子进行正面教导,学生也由此疏忽学习。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困生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实现学习目标,容易被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挫败,拖拉惰性严重,从而降低学习的自信心。学困生学习方法、能力和基础差,跟不上老师教学进程。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方法老套,只会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不能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四)社会外界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对心智不成熟的学生诱惑极大,容易侵蚀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灵,造成厌学弃学心理。再加上社会竞争的压力,就业竞争大,“读书无用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学科原因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面对繁杂的数学公式、定理等,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难以提高数学成绩。

二、转化中职对口高考班数学学困生的方法

(一)提高教学素质

教学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学生学习数学质量的好坏,提高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更快地认知与理解每一个数学知识点。教师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以较深厚的专业底蕴赢得学生的信任。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巧妙幽默地应用情景讲解数学原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如,在有理数计算中,很多学生容易忘记最后结果的正负情况,老师可以提醒学生,计算得到的结果要问这个数姓什么。教师要运用艺术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二)开展针对性教学

数学课程内容庞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精简教学内容,在知识点的设置上,先简后难。难点重点应该放慢速度,重复讲解几遍,以便更多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学习效果与情况进行分类,因材施教。接受新知识较快的学生可以布置难度大一点的作业,学困生则主要布置与加强其欠缺知识点有关的作业,并对学困生进行课后跟踪辅导、转化,及时帮助学困生跟上课程进度,督促学困生认真完成作业,检查他们作业完成情况。

(三)提高教师道德素养

我们教师道德素养不好,纵然理论再高,教学模式再好,艺术性再强,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作为教师,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关爱与指导一视同仁,平等教学,杜绝偏爱学习优秀学生,辱骂指责学困生。重视情感教育,通过谈心的方式了解学困生的困难与疑惑,并给予关心与帮助,进行正面指导,鼓励学生提高成绩,让学生看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使学困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会学生预习、听课与课后总结的方法。一是要求学生搞好预习。学困生通过预习可以对知识点有一个简单的认知,同时可以对自己存在疑惑的问题做好记号,以便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跟上老师的进度。二是严格要求学困生认真听课。要求学困生在听课中认真做好课堂笔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与解答课堂提出的问题,敢于提出不能理解的知识点,以便老师能看到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讲课速度并作出适应的调整和安排。三是要求学困生认真完成作业和整理课堂笔记。告诉学困生,只有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才能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点,掌握知识。完成作业后,还要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分类,对知识点进行小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便能更好地利用这些知识来解答各类试题。

(五)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

中职学生重技能轻文化的情况普遍存在。除了学生数学能力问题,有些学校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对数学教学不重视。一般来说,学校开设数学课程的时间只有一年,有的甚至更短。由于时间上不充足,教师也只能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学生数学知识的严重不足。数学知识的领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地系统学习。因此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是提高数学能力的要素之一。

(六)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学困生成绩不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要想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且更需要同学间的帮助。同学间学习互助,能融洽同学之前的感情,也能让学困生更快地接受知识。由于学生的解题思路会较为简单,学困生学起来更容易理解,加上同学之间没有隔阂,学困生能更主动地向同学请教问题。因此,让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学困生组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有利于学困生成绩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质量。

(七)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在孩子教育与培养中,应多注重孩子自我独立与吃苦耐劳能力的培养,从小教育孩子懂得学习对人生发展非常重要。加强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与成长变化,对孩子存在的不良现象严格给予改正。家长还应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引导孩子积极学习,配合学校监督孩子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当孩子考试失误时也不要过多地批评与责备,应多鼓励孩子不要放弃。

(八)激发社会教育的正能量

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与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对一些可能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或录像要严格管理,避免学生玩物丧志,对学习产生厌恶之感。新闻媒体应该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多展示传播励志教育、优秀学生楷模等事迹,社区与相关部门机构多组织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图强。

总而言之,中职对口高考班数学学困生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而形成,教师需要增强专业知识储备、创新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困生学习积极性;提高道德素养,做到平等教学,重视情感教育,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使学困生及时跟上课程;注重学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家长需要锻炼孩子的自我独立、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态与学习情况。社会应发挥正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多弘扬与开展积极向上的事迹与活动,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人生的良好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苑.对口单招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及教学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

[2]韦唐余.中职学校单招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解决策略——以金山职中为例[J].新课程(中学),2010(5)

中职数学学困生教学 篇7

一、中职院校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第一,首先,由于教师的授课对象是全体学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不够,顾及不到所有的同学,致使学习吃力的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步伐,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使得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课堂效率不高,从而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其次,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些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自己的期望值不符,缺乏科学的引导,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降,成绩逐渐退步。

第二,学习态度方面,由于中职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不好,对于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同时在学习过程中缺乏钻研精神,上课的注意力也不够集中,而教师对于学困生有时会产生厌烦情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不好,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降低,对于学习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第三,在学习能力方面,由于某些学生数学思维的理解能力达不到要求,对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表面,从而在思考问题时不注重思考深度,进而导致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具体全面,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达不到课标要求。在课堂上,学困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度也达不到要求,未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产生了知识的断层现象。

二、中职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困生转换最重要且关键的一步,学生只有在良好兴趣的引导下才能够不断积极主动思考问题,促进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教师首先要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使得学生在感受到教师关爱的环境中不断学习与思考,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时要极具耐心,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时期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很难改变,教师要注意方式与方法的灵活应用,利用言传身教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同时也要注重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注意特困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也应当适时对特困生进行提问,使其认识到自身的存在感,并以此激励学困生进行不断学习与探索,不断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激发自身潜能,促进学困生的积极转变。

(二)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的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通常以教师自身为主体进行教学计划,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能完全跟上老师的思维,使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推进教学改革,采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得学生不断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诱导公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基本的三角公式进行自主推导,并在推导的过程中总结规律,在该过程中激发学困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自主性的积极性,同时达到记忆的目的,大大提高学困生学习的学习热情,极大促进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有效做好学困生的转换工作,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展开情境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教师在教学情境的设计时要结合生活实际,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层次地进行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进步和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集合的概念”的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小组划分,根据班级与小组的关系进行集合与元素概念的具体解释与分析,然后辨别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不断主动融入数学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教学情境的设置过程中,要注重学困生的参与度并且把握整个课堂的节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知识、获得进步,将学困生转化为学优生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使每个学困生都能够不断进步,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在学困生教育转化的思考过程中,要不断研究学困生的成因,根据具体问题设置不同的解决方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学困生的积极转化。

参考文献

[1]钟远凤.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普遍特征和转化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4).

[2]马娇娇,侯万胜.落后山区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5(26).

中职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与转化策略 篇8

一、学困生界定

数学学困生即为智力正常,处于正常的教学环境下,在同类群体中相对于他人来说数学的学习水平较低, 无法达到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学生。数学学困生中有部分是数学学习能力低下, 即为与其他人相比花费更多时间才能够掌握相似水平的学生;有部分是由于学习数学环境、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因素导致数学水平较低等。然而数学学困生的共同特征即为无法掌握中职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数学知识与能力。

二、中职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 )认 知 障碍

学困生出现认知障碍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种。 主观因素:1学生观察能力有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弱,容易出现知识链接断层。2学生思维能力差,缺乏归纳、推理及概括的能力,相关知识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知识体系建立的不够完善。3学生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缺乏灵活与正确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不能深入理解知识,死记硬背教材上的公式、定理,难以灵活变化运用,无法实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客观因素:教师教学方式欠科学。教师存在一种固定思维,教学方式脱离实际,采用死板的灌输式教学,偏重学生机械式的背诵与记忆,没有教授学生灵活运用的方法,大多数只是传授学生知识,而没有教授学生怎么运用知识。

(二 )情 感 障碍

学困生出现情感障碍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种。主观因素:学困生的主观情感因素即为通常所说的兴趣、学习动机、意志等。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没有积极性,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迫于教师与家长的压力被动学习,勉强参与学习活动。2学生学习动机低下,没有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克服困难,无法长期保持冲劲主动学习,老师催一催,他们就动一动,勉强应付。3学生学习意志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不愿意钻研思考,一遇到问题就放弃,难以长期坚持学习活动。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可以分为社会因素、学习因素、家庭因素等。社会因素:由于部分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认为学习对于日后就业没有帮助,读书没用,认识看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将学习看做负担;学校因素:有的中职学校过度关注升学率,仅仅将目光放在学优生身上,忽略了学困生的转化与成长,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僵化,学生十分容易形成情感障碍, 部分学生会出现与教师作对的情况;家庭因素: 有的中职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成长与学习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而有的家长爱子心切,望子成龙,教育方式急进,导致学生产生情感障碍。

三、转化中职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一 )开 展 差异 化教 学

由于中职专业关系,班级中男、女生比例失调严重,如机械专业几乎没女生,幼教专业几乎没男生,因此在中职教学中需重视性别差异。男女差异主要表现如下:1思维方式不同:大部分男性左脑发达,而大部分女性右脑发达;2能力优势不同:男生记忆物体位置(视觉空间)有优势,而女生在语言方面有优势;3性格不同:男生粗犷、怕麻烦,而女生较细心、有耐性。因此,教师应重视并了解男女性别差异,客观分析男、女生的不同特点,区别施教,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女生在理解符号方面有困难(或有难度),中职会计专业和幼教专业的就业班基本以女生为主。如学习三角公式时,α或β代表什么? 公式中若反复使用α和β会困扰着一些女生,当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续的公式使用相同的字母符号表示时,更让她们迷惑。处理方式:(1)让她们用笔(最好是铅笔)在每个相同字母上标上记号,直到她们认识到这些字母所代表的变量为止。 (2)如果字母超过1个,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字母上标记,如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用两种颜色笔标记分别表示公式中的两个角的字母。 (3)课堂板书用不同颜色粉笔标记字母直到学生能识别为止。又如:男生不拘小节,在计算、解答题的书写上普遍存在问题,以致会做题但得分低。主要原因是男生不重视或懒得写过程。处理方法:教师在平时课堂上板书解析例题时,注明例题总分值和各步骤在总分值中所占的分值, 在批改作业时按步骤过程是否完整到位的标准批改, 不是简单的对或错。另外, 督促学生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要先打草稿以免书写混乱,乱涂乱画。

(二 )开 展 直 观 教 学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不论是学困生还是学优生都希望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然而中职数学学困生因抽象思维能力、归纳分析能力等数学能力不强,基础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导致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衔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弥补学困生能力不强和基础不扎实的不足。直观性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其是以学生直接感知的形式为主要依据,能够有效降低学生记忆、理解数学的难度,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需要提供其直观、形象的直观感受,让其能够运用抽象思维,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教具、手势、图像等调动学生的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例如,在几何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教学道具或者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直观、形象的展现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以“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教学为例,学生无法理解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因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看不到、摸不着,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很难理解。教师可以按如下步骤在课堂上制作教具, 让学生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理解概念,并看到实实在在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第一步:准备两张能够定型的不用颜色的长方形纸板,一把剪刀。

第二步:将其中一张纸板对折,打开一个角度,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出折痕,两个半平面和棱就出现了,一个二面角的模型便做好了。

第三步:将二面角模型合上,在棱(即折痕)上任取一点作一条棱的垂线,用剪刀沿着垂线剪开,但不剪断,将纸打开,此时剪刀在两个半平面上留下的剪刀痕所夹的角即二面角的平面角(此时还是看不见的)。

第四步:将另一张纸板对着已剪开的地方插进去,那么两条剪刀痕在插进去的纸板上形成一个角,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该角,即看得见、摸得着的二面角的平面角。

这样通过动手操作既能够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与学习欲望,又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三 )开 展 分 层 教 学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针对不同学生水平进行教学的方式,分层结果不公开,保护学生自尊心。分层教学法主要可以分为学习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等方面。

1.学习目标分层。学习目标能够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针对学困生进行学习目标分层,充分承认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帮助学困生掌握基础知识, 帮助中等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帮助学优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拓展知识面,灵活运用知识进行综合问题解答。例如,在教学“对数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学困生: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会正确判断函数是否为对数函数,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能够根据底数判断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中等生:能够根据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或者图像比较大小;优等生:了解指数函数的补充性质———性质4。

2.课堂教学分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的自信心,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数学学困生来说可以让其完成基础教学任务,增强自信心。在分层教学法下,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学习参与机会。数学学困生的自卑与压抑心理将会得到改善,学困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热情会被激发出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提出问题的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或者可以用不同层次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进而实现教学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例如,问题内容涉及对基础知识的回归、基础概念、性质等方面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困生来回答; 一些简单的运算可以让学困生到黑板上解答,充分提高学困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让学困生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如在“指数函数及其图像与性质”习题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解决方法,循序渐进。例题:比较20.8与2-1.5的大小。学困生:通过计算器完成;中等生:通过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或者图像完成;优等生:通过性质4完成。这三个层次的难度是逐渐递增的,这样设置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多渠道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避免由于解题方法过于单一及难度过大而导致学困生失去学习信心。

3.作业分层。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供学困生与学优生选择。比如“函数的单调性”作业,学困生:阅读教材,完成通过图像判断单调性的作业;中等生:完成通过定义法判断单调性的作业;优等生:会用定义法判断单调性,同时寻找生活中单调性的实例应用。

4.评价分层。评价分层是分层教学法的最后保障 。评价的分层充分保障了分层教学实施的有效性。教师并不是使用同一标准衡量所有学生, 而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分层评价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让所有的学生能够获得进步。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单单要关注学困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对学困生的自我发展进步进行评价,挖掘学困生的潜力,鼓励学困生积极开展数学学习,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困生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转化的,因此教师要持续不断地对其进行鼓励,细心挖掘其闪光点,鼓励其每一点进步,激发其成就感与求知欲望。

(四 )开 展 情 境 教 学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为了吸引学生而设置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构建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能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设置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能够有效强化学生整合信息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例如,在“函数的奇偶性”教学中,先让学生欣赏生活中对称美的例子,展示图片蜻蜓,故宫博物院,埃菲尔铁塔,再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感受生活中的美, 最后回顾初中学过的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这样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 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如,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数学归纳法相对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来说要透彻理解十分困难。特别是在数学归纳法中,为何要有第二步十分不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直观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几十张纸牌折弯后一张挨着一张的放在桌上,将其排列成为蛇形的队列,然后用手指将第一张牌推到,紧接着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都全部依次倒下。学生通过观纸牌倒下的过程,要让每一张纸牌能够顺利倒下,除了第一张纸牌必须倒下外,还必须有以下条件:如果前一张纸牌倒下,后面一张纸牌也跟着倒下,因此必须有当n=k时,n=k+1也相应成立。

中职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各种各样,要转化中职数学学困生可从开展差异化教学、直观教学、分层教学、情境教学入手, 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困生树立起学好的自信心。转化中职数学学困生是需要长时间坚持的,面对学困生只有选对了转化策略, 再加上持之以恒地努力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摘要:在高校扩招与普通高中教育不断普及的情况下,中职生源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中职数学学困生群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转化中职学困生能够提高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缓解家庭与社会压力,给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文章主要就中职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与改善策略进行探析,以期能够给转化中职数学学困生提供一定的指导。

中职数学学困生教学 篇9

一、成因分析

1. 教学内容存在差异

进入中学,教学内容猛增,学习难度加大,部分学生渐渐掉队。分析新课标可看出:初中课程比小学课程在内容上多了很多,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材比较通俗易懂,难度不大,且大多研究的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而初中数学教材较多研究的是变量,不但注意定量计算,而且还需要做一些定性研究。如果学生在小学中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不够,升入初中一批学生将难以平稳过渡,成为学困生。

2. 中小学教法存在差异

小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容量小,速度慢,对学生逐个过关,因而大多数孩子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但也致使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中学教师多半注重抽象逻辑思维,教学风格相对简略,一般授课较快,思维跨度大,习题类型多,且比较灵活。这对于习惯“依样画葫芦”,缺乏举一反三能力的学生来说,将无所适从。

3. 管理方式存在差异

小学教师对学生管理细致、周到,扶得多。进入中学后,教师采取的是半开放的管理方式,把成长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建立“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作好预习、笔记及复习,自己归纳小结,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完成作业,以促使学生自律自强。自觉性不够强的初一新生就很难在各方面约束好自己,问题越积越多,久而久之,造成一批学生的滑坡,最后成为学困生。

二、转化措施

1. 教学内容的衔接

小学数学是基础,有些内容是初中数学的特例,初中数学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拓展与延伸,而绝大部分内容是全新的。所以,我们应认真研究中小学教材内容,把握好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如小学高年级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采用列方程解应用题,尽量避免使学生形成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定势。有的小学教师、学生对教材依据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很不理解,总觉得还是依据四则运算的关系解方程便于教和学。为实现小学与初中的平稳过渡,为使学生感知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教师可先安排一些口算练习,让学生逐步熟悉依据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思路。另外对于解方程的内容,可先通过复习,让学生再现、复述等式基本性质,为新知作好铺垫。通过沟通,中小学教师可以了解彼此的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教学问题,帮助学生学习。

在我校还存在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通过摸底发现有将近20%的学生小学基础非常薄弱,许多知识都不会,例如分数运算等基础运算不过关,这严重影响有理数的运算的学习。这部分学生已经是学困生,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采取的方法是补小学的运算知识,强化练习。通过努力效果很好,为衔接打下基础,也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2. 综合能力培养的衔接

初中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由小学到初中思维的一个大飞跃,也是他们感到数学难学的原因。因此,我们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应积极采取一些过渡措施。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凡是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能自己解决的就尽量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和尝试。从某个角度来讲这比知识的教学更为重要。如小学阶段,对于动手实践范畴的操作,无论在计算教学还是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教师都很重视。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教材上有动手操作的内容,如果不做,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即使教材上没有,也千方百计地设法让学生做。反思一些动手操作,也存在误区,也有顾此失彼的现象,有时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对于小学教材中动手实践内容的教学,应因材施教。一般先让学生独立思维,再分组讨论,后汇报交流,最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实践操作。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逐步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有了相当的发展,能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求知欲特别强。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发散的方式增加一些新知识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多提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多采取变式、一题多解等形式,合理、巧妙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之能灵活解题,逐步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3. 管理方式的衔接

小学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放手让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促使他们由教师包办向学生自律过渡和转化,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例如有一位初二学生,初一时任课教师对他的评价是,课堂上的表现一直不错,听课比较认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刚入学时是中等生。但是半个学期后学习成绩逐步下降,列入到了学困生的行列。经过了解得知,他在小学时,过多地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辅导,天天家长检查作业的对错,遇到不会的不先思考就问家长和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依赖性很强。到了初中,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内容的加深,家长无能力进行辅导,使他逐渐成为学困生。针对这一情况,数学老师制定了干预措施:(1)弥补基础知识缺陷。(2)教会基本解题方法。(3)教他自己找错误,分析错误。通过三个月的个别指导,该生知道了课本中的概念、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能评价自己的作业,能自己组织复习,初步掌握了数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在家也不依赖于家长的辅导检查了,成绩由期中的34分提高到70分,对学数学有了信心和兴趣。

4. 思想转化的衔接

对于一部分在小学已经成为学困生的孩子,则首先是转化其思想。

过思想动员起始关,谨记“求亲”原则。“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以爱为本,摸清每个学生造成学困的原因。只有找到了孩子成为学困生的真正原因,教师的关爱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内心,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转化成为可能。

例如有个女生,初一入学摸底,数学成绩12分,不会听课,不写作业,对同学与老师充满敌意,又流露出恐惧与自卑心态,因此同学们也经常欺负她。记得有次她与一男生打架后,我找她了解情况,无论怎么问怎么说,她就干瞪着你不开口,最后甩出一句“我不读书了”,抬脚就走。当时我一把抓住她,生气极了,罗列了她很多不对之处,狠狠训斥了一通,她哭得泪流满面。见此,我又给她拿出纸巾,帮她擦干眼泪,心平气和地等她平静下来,再开始交谈。从这次交谈我知道了她的孤独与痛苦,知道了她敌视周围人的原因。因为她从小失去母爱,遭受了生活的不幸,我们没有权利再去责怪她什么。作为她的老师,我们有义务去爱抚她,帮助她正视自己的家庭,懂得与周围的人相处,懂得学习,懂得生活。自那以后,我到她家进行了两次家访,并把她定为我爱心一帮一的对象,从心理上引导她,从生活上关爱她,从学习上关注她。一个学期下来,她的心理、学习都发生了变化,数学成绩由不及格到及格,现在已经是中等生了。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教学指导 篇10

俗话说得好“数学是百科之母”,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接触这门学科,但是如果没有了解这门学科的特点,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不是每个人都学得很顺利的。

许多学生反映,在小学和初中学习数学还很轻松的,因为当时认真学习一下基础知识,再有针对性地做一些题目,成绩就不错了,但是上了高中,数学对知识的难度、深度、广度的要求更高,学习数学的思维也由简单的显性思维(如记忆型、直观型等)转化为复杂的隐性思维(逻辑型、抽象型等),有些学生就成了数学学困生了。

就此现象,笔者调查了解许多学生,并结合自己20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系统研究,试图从研究中找到这些数学学困生失败的根源和改进的对策。

二、问题的交流

(一)数学感情交流

笔者从与许多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感受中,有许多认为数学并不是所有科目中最枯燥的,他们比较喜欢数学并很想把它学好,只是有些力不从心。

分析:

许多学生之所以在小学、初中学习数学较轻松,是因为当时努力后成绩就较好,很有成就感,现在也按当时的方法去努力了,但是成绩却上不来,以前所具有的荣誉感与成就感已经被现在一次次的失败所磨灭。其实,学生学习的规律往往是这样,有些学生会因一时的努力后成绩好起来,成绩好以后会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他们的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形成了良性循环,成绩就会越来越好。但是如果他们认真努力后成绩暂时不好,这时如果教师不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激励学习信心,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就会越来越差,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低,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教师应该是教会学生要敢于面对目前学习数学的困境,指导他们掌握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特别是数学的思维能力,认真研究如何设置考试难度的阶梯,让他们慢慢找到学习数学的信心,精心呵护他们重新喜欢学习数学的动力,引导他们要有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品质,学会冷静分析高中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

(二)学习方法探究

许多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把学习新知识寄托于教师的课堂讲解,满足于表面听懂,很少主动思考;有许多学生没有做笔记的习惯,有的学生做笔记也不规范,只记概念和公式;课后没有整理知识且记忆知识,有的学生课后从不看数学课本;对数学概念和公式的记忆模糊,甚至有的学生没有印象;没有在理清知识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做些习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时有的学生会不了了之。

分析:

1. 思维习惯方面

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不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坚持一个“可以扶,但不能捧”的原则,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一些学习数学吃力者,关键是教会他们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如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不能直接帮他们解题,而是要指导他们如何去审题、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渗透数学思想、提炼数学方法,避免学生养成依赖心理,没有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的习惯。

2. 配合上课方面

一般而言,教师上课都会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重点、难点,突显数学思想,提炼数学方法。但是有些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毫无学习计划,课前不预习,对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时不是真正用心、用脑去认真听课,只是捕风捉影地听讲和抄写笔记,虽然笔记记了一大本,但是没有主动思考,只是被动接受,所以问题就出现了一大堆。

3. 课后习题方面

许多学生课后没有及时整合基本知识、形成数学思想、提炼数学方法;也没有通过有针对性地做一些习题加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法则、公式、定理、公理一知半解;有些学生虽然做了一些习题,也只是忙于完成作业任务,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没有总结、没有寻找数学基础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学科知识之间纵横交错的联系,也没有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形成数学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或者只是机械性地完成作业,没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也没有重视培养演算过程的书写能力。

4. 学习习惯方面

数学学习,本来是要在理清基本知识和形成解题能力的前提下再去做练习题,做习题的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做题目后还要善于反思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心得体会,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但是许多学生在做习题时,只要有详细答案的,就直接对抄,不经过独立思考,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耐心;遇到问题时不思考就直接问同学或老师,养成依赖性的习惯;对知识准备不充分,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盲目做题,不讲时效,不注意做题的规范性;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思想容易走神,没有达到专注学习的境界。

(三)教师影响力探究

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探讨,笔者发现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大部分学生喜欢幽默风趣、热情善良的教师,他们不喜欢沉闷的课堂气氛,而是喜欢快乐、和谐、活跃、宽容的课堂气氛,并且他们喜欢得到教师的尊重和赏识,学生往往在得到表扬时心情愉快学习情绪高涨,当受到批评时会情绪低沉。

分析:

学生在高中这个年龄段,思想还有待成熟,情绪不够稳定,抗干扰能力较弱,再加上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主动学习的愿望不够高,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语言热情亲切,口语抑扬顿挫,肢体丰富潇洒,教学思路清晰,表述能力简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习方法引导得当,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和感化学生。

三、指导的意见

(一)学会计划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订一个符合实际的学习计划,教会他们善于把大目标分解为几个阶梯式小目标,并鼓励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达到这些小目标。当学生达到第一个目标后,就会感受到一种愉悦的满足,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他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不断去实现他的下一个小目标,形成良性循环,最后取得学习的成功。

(二)学会调整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道理,告诉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长河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不顺或困难,要引导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并有勇气去克服。

比如高三复习的每次月考,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每次月考的目的,掌握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理解月考的概念。其实就是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月考的目的是检验你近期的复习策略(如时间的抓紧、复习的方法)及检测一下你近期的复习效果(如想想自己是否对每一章节的知识已经系统掌握?解题的能力是否已经接近“会、对、快”的境界?)。

第二,拥有月考的态度。也就是要非常重视每次考试,但是别太在意现在的成绩。因为每一次考试心态、考试能力和考试成绩的超越(哪怕是一点点超越)就是成功。

第三,月考的做法。通过无数次的月考,让学生真正懂得“考试的三会”:一会根据自己的目标去针对性地复习,二会根据目标与复习去有效地应对考试,三会及时进行小结与反思,微调一下自己的行动策略,然后快速进行下一阶段的冲刺。

(三)学会学习

高中的学习内容多且知识繁杂,如果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则不可能得心应手地学习,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六先六后”的学习方法:先预习后听课,先听懂后笔记,先笔记后整理,先整理后记忆,先熟记后做题,先做题后反思。

(四)习惯养成

“优秀源于好习惯”,数学学习跟一个人生活上的行为习惯一样,都要从一点一滴去培养,才能形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比如引导学生养成规范做练习的习惯,可从步骤进行。

第一,细心审题。引导学生拿到题目后要细心阅读,将明朗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找出,未知条件清楚,需要求解的问题是什么?达到真正理解题意的能力。

第二,慎密思考。引导学生养成严谨踏实的思维习惯,根据题意所涉及的问题,联想跟哪些已经学过的知识(如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等)有关联,并思考能用哪些相关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数学思想。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习惯历练思维的过程,朝着常用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分数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由特殊到一般思想等)方向去思考,让学生通过解决一道题而掌握一类题的数学思想方向。

第四,规范答题。许多学生在平时的做题当中,都习惯于一旦有了解题思路,就跳跃过去了,没有重视将该题的详细解题过程书写出来,所以到了正式考试时,在书写方面往往出现条理不清、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混乱、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表述不清,或答题过程不整洁美观、数学语言表述不准确等问题。

第五,提炼解法。数学方法就是寓数学思想于平时的教学过程与习题过程之中,是将数学思想展现在数学认知过程中的具体反映和体现,是解决数学具体问题、完成数学思想的技能和工具。在平时的练习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类习题的解答过程,让他们养成归纳与提炼的习惯,形成某类习题具体的解题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成效。

第六,扩展思路。引导学生在平时做习题的过程中,不只局限于完成任务而做题,而是在精心思考的前提下规范解答,每解答完一道题后要返回该题重新反思,找到解答此类题目的核心知识、思想方式和解题方法,对知识要整理归纳,总结出不同点与共同点,并与其他学科进行纵向与横向联系,改善定势思维习惯,拓展多方向思维方法,重视“转化”的思维方法,多作逆向思维训练,开阔学生的思维方式。

第七,错误归因。数学解题中经常发生不该出现的错误,其中不少错误发生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用心”思维,缺乏严谨踏实的思维作风,即草率马虎、轻视简单题目导致审题时出现差错,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一知半解,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所以要引导学生在思维上做到论证严密可靠,多种思维,多种方法,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而保证思维的正确性、流畅性、科学性、合理性,确保解题的正确性。

总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只要我们端正好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确定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再竭尽全力、永不言弃,那么学好数学就不是件很难的事情。

摘要: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及高中数学知识的特点,以同龄高中生为样本,通过对不同层次的数学学困生的沟通与交流,进行了系统探究,试图找到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为高中生学习数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中职数学学困生教学 篇11

关键词: 以就业为导向 中职院校 英语教学模式

引言

中职英语教学是中职院校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科学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学困生符合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有关部门、中职院校领导及中职院校英语教师应该提高对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视,从而提高中职院校学生就业率。

1.根据就业需求设置中职英语学困生课程内容

要以就业为导向改变中职英语教学模式,首先要根据就业需求合理设置中职英语教学内容,随着各行业对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中职院校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根据社会所提供的不同职位合理设置中职院校英语教学内容。

例如,在设置中职英语课程内容时,对就业方向不一致的学生提供不同英语学习内容,学校要实际考察学生就业市场,明确市场中计算机行业、酒店管理服务行业、行政行业、电子商务、体育休闲行业、金融行业等每一行业对就职人员英语要求和专业英语掌握程度要求,根据考察结果,确定每一行业应该设置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更适合其发展的英语学习内容,保证学生在日后就业时满足行业需求。

2.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中职英语学困生教学方法

要使中职英语教学模式适合学生就业,就要优化中职英语教学方法。现阶段,中职英语教学仍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灌输式教学方法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影响学生自身就业能力。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中,更应该加强对英语教学方法的重视,合理优化中职英语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英语教学内容合理选择项目教学法、分层法、词块教学法等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中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更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中职英语学困生教学环节

合理优化中职英语教学环节是使改革后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满足“以就业为导向”这一要求的重要手段。优化中职英语教学环节就是指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置更能吸引学生的环节,并合理调整每一环节的教学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听、说、读、写英语。

例如,中职院校英语教师在讲授英语课时,可以引入游戏环节,活跃班级氛围,设置英语单词接龙游戏,提高学生英语单词掌握量,通过游戏还能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但是需要合理设置该游戏环节的时间,如果时间过长,会占用到教师正常讲课时间,影响教师正常讲课进度和课程目标实现程度,因此,要根据课程实际需要优化英语教学环节。

4.以就业为导向,施行学困生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

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就要施行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实际应用,才能提高英语学习成效,在施行该活动时,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例如,在讲授“Festivals and Holidays”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外实践作业或带领学生去企业感受该堂课内容的实际应用情境,增加学生对该节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5.结合就业需求,完善中职英语评价体系

由于只依靠教师教学不能够发现学生的真实问题,因此,英语教学系统中离不开评价体系。传统中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英语学习效果,评价方法中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就要完善英语评价体系,主要完善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完善学生英语学习过程评价,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帮助学生发现一些难以发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二是加强对学生课外实践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课外实践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保证学生在课外实践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三是完善英语考试形式,传统评价模式中,通常只通过笔试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然而,在英语学习中口语及听力也十分重要,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英语教学模式时,应该采用口试、听力、笔试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可见,完善的英语评价体系要包括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课外实践效果的评价,以及口试、听力、笔试相结合的考试形式。

结语

英语在中职院校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希望通过本文提出的根据就业需求设置中职英语课程内容、优化中职英语教学方法、优化中职英语教学环节、完善中职英语评价体系,以及施行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有效优化“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保证中职院校学生符合社会需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言东.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优化策略[J].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07)..

[2]姚丽丽.以就业为导向探寻中职英语课程改革之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

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篇12

要给学困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般来说, 学困生的自尊心很脆弱, 他们自卑, 不自信, 害怕别人歧视, 害怕受到伤害。经受不住刺激, 渴望以诚相待, 因此, 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使他们消除胆怯的心理, 这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方面, 我感触很深, 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位学生, 他学习很差, 不肯动手, 也不肯说话, 从不在课堂上发言。你问什么问题, 他都是低着头, 一声不吭。我观察了很久, 后来就试着向他提一些简单的问题, 每次我都会微笑着先注视他几秒钟, 然后会说;“某某同学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开始他还是像以前一样, 坐着不动, 后来我又鼓励他:“不要紧, 回答错了, 同学们会帮助你的”慢慢地他开始站起来, 吞吞吐吐的回答问题, 我常常会等他几秒钟, 给他留充分的思考时间, 让他回答完整。等他回答完后, 我就会说:“某某同学回答得真不错。”并让其他同学给他鼓掌, 久而久之, 在我和同学们的帮助下, 他不再有胆怯的心理, 他开始能流利的回答问题, 而且有时会主动地举手, 他的学习成绩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许多。我深深的体会到, 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 平等民主地看待每一个学生。

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及时表扬意义上说, 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希望别人肯定称赞自己的心理, 特别是小学生, 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 便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使这种言行迅速得到强化, 因此教师应特别注意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 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满足, 从而充满自信心, 更加努力学习。比如我们班就有这么一位学生, 平时不爱学习, 每次布置的作业错误特别多, 并且他很顽皮, 有时我真是被他弄得哭笑不得。但我后来发现他的字写得不错, 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无论哪位老师看到他的字, 不用看本子上的名字, 都知道是他写的。针对这种情况, 我就在班上举办了几次作业展, 比比谁的字写得最棒, 每次他都是第一, 我让同学们都向他学习, 他感到无比的自豪。趁此我就把他叫来和他聊天, 告诉他:“你的字写得真棒, 如果你的学习能像你的字一样棒, 那该多好啊!”他的脸红了, 尔后微微一笑, 使劲点了点头。从那以后, 他的作业错误渐渐少了, 直至一学期下来, 他的作业成了我们班真正最棒的作业, 字又漂亮, 正确率又高。

改进教法, 培养学困生对数学的兴趣

学困生认识前提差, 思维能力差, 因此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 教法要不拘一格, 灵活多变。讲课时, 要注意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 分散难点, 这样他们容易接受, 接受了才会有兴趣。另外, 特别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凡能利用学具操作的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知识的探究, 尤其是小学生好奇心强, 总想知道怎么了, 为什么。比如, 在讲《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节课时, 我让学生拿出学具, 自己动手拼一拼, 看谁能拼出哪些图形, 学生很快就拼出了平行四边形, 我再让他们组成小组, 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 这时有一点困难, 但他们一点儿也没有泄气, 又经过几次的拼和比, 很快的就又发现了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是等底等高, 从而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他们通过自己动手获得了新知, 体会到了获取知识的喜悦, 学习数学的兴趣倍增, 信心更足。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是一个必不可缺少的环节。

做学困生的贴心朋友

学困生常常会受到同学的讥笑, 家长的批评, 在他们的心中更渴望关爱, 特别是来自老师的爱, 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目光, 几句温暖的话语, 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勇气和信心。所以我经常会做他们朋友, 和他们聊聊天, 说说他们的心事, 谈谈他们的生活, 问问有什么困难, 聊聊他们的理想。在课余时间, 我常常会牺牲休息时间, 把他们叫来, 给他们辅导, 查漏补缺。长此以往, 他们渐渐的被我感化了, 开始和我接近, 和我做朋友, 有什么心事就向我倾诉, 学习的自觉性也渐渐的提高了, 不会的地方会主动来找我, 向我请教, 有时还会谈谈自己的想法。几个月后, 他们各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加强思想教育, 激发学习动力

一般说来, 学困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他们往往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也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更缺乏学习的信心。因此, 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平时教学中, 我会结合所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向他们介绍张海迪身残志坚, 不畏困难坚持学习的故事, 介绍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逆境成才的故事, 组织他们观看电影《背着爸爸上学》、《隐形的翅膀》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激发他们为祖国四化建设学好数学的热情。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 祖国的未来, 将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担。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的总结, 不断的完善, 将最大限度的帮助学困生, 使他们不再掉队, 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主编: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主编:吕菊芳.《课堂教学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电机保护系统下一篇:大学生学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