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下中职教育

2024-09-28

数学教学下中职教育(精选12篇)

数学教学下中职教育 篇1

一、前言

职业教育从字面的意思上看, 就是为学生提供与职业发展有关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某类职业所要求的技术知识, 从而投入实践. 数学作为一门公共课程, 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成分, 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就需要重视数学教学的特色和针对性拓展.

近几年来, 随着“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和不断的传播, 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研究学者开始注意这一名词的实际意义,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 由于没有实际的学习标杆和好的实践例子, 这一教学理念很难开始实行, 也成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阻碍. 在我看来, 特色教学是一个可以尝试的突破口, 由于职业教育对象面对的是各具特色的职业类型, 对于数学知识的要求各有不同和侧重点, 因此, 需要在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加入特色元素, 结合“生本教育”理念, 从而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而奋斗.

二、生本教育的概念

“生本教育”理念最开始是由郭思乐教授提出的, 现在的生本教育体系已初具模型. 郭思乐教授在最初的研究中就发现, 在一定的教学模式基础之上, 低龄儿童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使得很多原本枯燥无味或难懂的知识点轻松学到手, 表现出极高的学习效率. 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多地是认为教师是学习的中心, 学生应当完全适应教师的教学手法去学习, 任何的教学都是以教师容易操作为出发点, 完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甚至有不少的人将教师容易操作的观点等同于学生容易学习的观点. 而生本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上, 生本教育理念认为教学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都应当是学生自身, 教学方法的选择标准不应当是教师是否容易操作, 而应当是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是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是否容易接受和理解. 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终端, 是教学的主要对象, 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角色定位, 做到以学生为本, 才能真正体现出生本教育的价值, 真正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三、“生本教育”理念下中职数学教学研究

1.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中职数学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数学教育, 它有着自身的特点, 即职业教育的特点, 中职数学教学的重心应当是数学的实践, 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的运用. 因此, 要保证生本教育理念的贯彻, 就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 理论的基础的知识应当尽可能的精简, 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对于已学的知识加以运用, 通过开展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 这样才符合中职教育的特征. 在教学的过程中, 还必须要引用实际的问题, 这样往往才能使得学生有更加具体的认识, 才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该数学问题的兴趣.

2.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生本教育所强调的是对于学生资源加以充分的调动和利用, 在生本教育理念中,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应该尽早的把学习交付于学生, 使得学生能够独立地学习和探索, 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答疑的作用. 但是当前的中职数学教学往往是忽略了这一点内容的, 他们所选取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讲学方式, 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控, 也不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有所创新, 不能一味地使得学生进行跟随性的学习, 这样的教育往往是缺乏吸引力的. 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 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程度和灵活性, 不能束缚于传统, 对于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要加以充分的利用, 使得学生有更多实践的机会, 将他们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中, 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3. 注重教学过程

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想贯彻和落实生本教育理念, 就必须要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以突出, 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使得学生清醒的认识到学习的内容与自我的关系. 这样学生才能对于自己和对于学习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运用数学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生本理念的运用在于教学的过程, 数学教学非常重视教学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使得师生在课堂之余还能有更多的了解, 这样能够便于教师制定相应的教育模式, 使得教学的过程更为丰富.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对于中职学校学生的数学教学我们必须遵循生本教育的理念, 必须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定位, 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 必须始终以学生为根本, 把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 在教学工作中始终贯彻和落实生本教育理念. 只有通过生本教育理念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才能使得中职学生提高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从而有效提高其数学的学习效果. 使其更加满足其职业需求.

摘要: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 我国的中职学校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的特定要求, 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方法老套, 教学理念陈旧, 教学内容过时.由于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统一的一般化的教学大纲, 忽视了针对学生的自我的考虑, 缺乏个性化和教学特色, 因而逐渐偏离科学的教学轨道, 不再符合现有教学要求的标准, 不能完全满足数学教学的要求和教学目标.所以, 更加科学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需要得到研究和实行, 从而真正实现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生本教育,中职数学教学,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梁秀梅.专业背景下中职数学的应用性教学[J].科学时代, 2012, (9) .

[2]宋玲玲.中职数学教学的改进对策[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2, (7) :72-72.

[3]王玉林.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改革与反思探究[J].都市家教 (下半月) , 2011, (8) :211.

数学教学下中职教育 篇2

摘 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享受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效与便捷?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进各行各业,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知?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中职学校要积极的转变教学方向,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优势,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有效加强中职学校的教学效率,将互联网与中职教育充分结合在一起,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提高对学生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中职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255-01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中职学校要积极改革教学模式,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创建的有利条件,全面提高中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效率,实现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优化,中职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有效加强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互联网+的教育中来。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校没有完全意识到,互联网+教育产生的积极价值与意义,进而影响了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导致中职学校教育始终无法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不能获取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效果?主要是因为学校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忽视了信息化教学改革带来的优势。

2.教师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是推动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因素,因为中职教师专业素质决定了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质量。但是,现阶段有些中职教师还无法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自身运用互联网开展教学的水平不足,无法紧跟时代发展,不能为学生提供依托于互联网信息的多元化教育平台,导致中职教学改革模式无法顺利开展。

3.学生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学模式改革始终要以学生的需求为改革中心,围绕学生建立起依托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但是有些中职学生受自身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限制,对互联网+教育认识不足,始终带有抵触情绪,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响应缺乏热情,导致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无法获取预期的良好效果。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1.加强校园网络硬件设施建设

互联网+教育带来的优势,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育存在的不足,不仅可以提高对学生教学效率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资源。比如,互联网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优化分类,为教师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可以让教师通过互联网平台更好的开展专业技术的教学。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强互联网设备建设,为教师提供优秀的硬件设施,比如,利用校园网平台或者是电子白板、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开展形象生动、高效优质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学生展开交流,以及对学生的习题进行修改等活动,借助校园互联网设备完成网络信息组织,有效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教学。

2.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

随着互联网+教育概念的提出,我国中职学校对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果仅借助单一的辅助教学工具,已经无法在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创建完善的教学资源平台。比如,将教育资源置于网络平台,随时随地供学生学生下载、浏览、使用,同时还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优化,让学生可以更加丰富的选择优质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可以直观生动了解抽象复杂的专业知识。

3.加强中职教师培训

中职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因为中职教师决定了中?学校的教育质量,所以,为了加强互联网+教育的质量,学校要依据教师教学能力、知识结构、专业水平等,对教师开展分层培训的模式,有效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平台、资源整合分类等多种技能的培训,同时学校还要结合互联网教学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以保证教师对互联网教育开展主动性与积极性,让教师成为互联网+教育的改革核心,提高学校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有效通过加强教师互联网信息技术教育,以加快互联网+教育的改革步伐,为学校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创建完善的教育保障。

4.整合互联网资源信息技术与各专业学科

中职学校在推动中职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专业学科与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与专业学科的整合优化,提高中职信息化教育水平,在整合优化过程中的,教师要从专业学科的特点出发,比如,中职车工学科的实践性非常强,教师在整合优化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虚拟场景的创建,便于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问题存在的原因?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专业学科的整合优化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不仅要重视互联网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更要重视运用目的与结果,科学合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分析相关信息,以实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教育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本文主要叙述的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职教育教学的模式的改革措施,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职学校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中职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的素质的提升,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有效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依据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互联网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努力为社会输送优秀全面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下中职教育 篇3

关键词 订单教育;德育课程;中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3-0096-02

1 前言

“订单教育”是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校企双方自先商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并按双方约定培养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三门县亭旁职教中心从2010年开始与三门核电站承建企业开展“订单教育”,经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至今已有三届毕业生进入核电站承建企业工作。同时,学校还开发了新专业——核电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由于合作协议是比较原则的,它不会涉及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此,课任教师应在“订单教育”协议总体要求下,确定自己所任教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

2 首届订单班毕业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三门县亭旁职教中心在2010年开始与三门核电站承建单位开展“订单教育”,第一届订单班学生毕业进入三门核电站承建单位工作后,发现许多问题。

少数毕业生不愿去核电站工作 订单班学生毕业时,少数毕业生不愿去核电站承建企业工作,这违背了“订单教育”的初衷。

少数毕业生工作后又离职 少数学生进入核电站承建企业工作后,因工作地点远离城镇,再加上核电站承建企业管理严格,少数毕业生工作后又离职,这打乱了订单企业的用工计划。

毕业生工作后角色转换慢 学生进入核电站承建企业工作后,不能很快进入员工角色,还认为刚进入企业,先得拜个师傅学习学习,企业还得选派老员工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他们,订单企业不满意。

毕业生在工作中劳动纪律不好 学生进入核电站承建企业工作后,把在学校没有改掉的坏习惯带入企业,如迟到早退、串岗等,增加了订单企业的管理难度。

毕业生在工作中质量意识淡薄 学生进入核电站承建企业工作后质量意识淡薄,在工作中马马虎虎,没有“零缺陷”质量意识,毕业生的工作态度不能满足核电站建设质量管理的要求。

3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班主任日常教育的原因,也有课程设置的因素,笔者认为更有德育课程教学的原因。笔者是德育教师,下面从德育课程教学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远离“订单教育”的背景 教师在上职业生涯规划时,没有建立在学生毕业后要进入核电站承建企业工作的前提上,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这是造成少数订单班毕业生不想去核电站承建企业工作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少数毕业生中途离职的原因之一。当然个别毕业生可能是受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影响。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针对性不强 教师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没有针对“订单教育”调整、增删教学内容,主要是没有介绍核电站承建企业员工的职业要求,没有介绍我国的核安全法规。这是造成少数毕业生在工作中劳动纪律性不好、质量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 从秦山核电站的建设来看,核电站建设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非常大。而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没有介绍我国电力紧缺,核能是一种安全环保的能源,核电站建设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等内容。这是造成少数毕业生不愿去核电站工作的思想原因。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 在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教师没有针对核电站建设开展人生选择、职业选择、崇高的人生理想建立等教育,更没有针对核电站建设的责任意识教育,这是造成少数毕业生工作后又离职的原因之一,也是造成毕业生在工作中质量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对学生缺乏职业适应教育 由于“订单教育”就业去向已明确,因此在订单班中没有开设职业指导课,职业指导中的劳动法规没有学习,职业适应教育没有开展。这是造成毕业生在工作中劳动纪律性不好的另一个原因,也是造成毕业生工作后角色转换慢的重要原因。

4 “订单教育”背景下德育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

第一届订单班德育课程是根据教育部中职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以及心理健康等5门课程,每学期学习一门。这些课程仍按教育部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没有根据“订单教育”的要求,调整教学目标、增删教学内容。为此学校采取相应措施,着力解决上述问题。

组织教师参观订单企业 针对第一届订单毕业生产生的问题,学校教务处组织相关课任教师深入订单企业参观、座谈,以增强教师对核电站感性认识,更主要的是通过座谈获得相关课程的教学建议,这是确定订单班开设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基础。

确定“订单教育”德育课程的设置 根据订单企业的建议,德育教师一起讨论认为:“订单教育”德育课程开设不变,但教学内容要调整,并在第六学期增设职业指导课,职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 课程教学内容应根据“订单教育”协议的总体要求及订单企业的建议,增加“订单教育”所需的内容,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必定要调整或删去原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表1)。

5 “订单教育”背景下德育课程教学的策略

构建以订单教育为背景的教学情境 许多学生及学生家长报读核电订单专业的积极性很高,但学生对核电站建设的工作场景不了解,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尽可能构建以核电站建设为背景的教学情境,当然德育课程教学也不离外。这样既能使学生学到核电站建设所需的知识、技能,接受必要的思想教育,又能从不同角度了解核电站建设的情景,为进入核电站承建企业做好准备。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它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人才”是无法适应核电站建设需求的。因此在“订单教育”中要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广泛采用现代的、先进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邀请订单企业相关人员来校讲课 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不定期地邀请订单企业相关人员来校讲课。德育课程还可邀请企业政工人员来校做政治思想教育。

参观核电站建设现场 核电站建设一般分期进行,因此在实施“订单教育”过程中还可组织订单班学生参观核电站建设现场,当然这需要经过业主的许可。这样可让学生感知核电站建设的情景,以促进学生学习。

6 结语

数学教学下中职教育 篇4

目前, 中职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突出。首先, 是老师方面的原因, 由于不少教师观念落后, 教学方法传统没有能容纳全体学生;其次, 是学生方面的原因, 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是“精英”教学的失败者, 他们的基础差、厌学情绪十分严重, 几乎是不想学、也学不进, 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第一, 教师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 教学过程依然是课堂、教师、课本“三中心”, “灌输式”, “填鸭式”充斥课堂。师生关系基本处于单向传输状态, 缺少情感交流。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展性和应用性很少关注, 忽视学生的自我发展。第二, 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统治着讲台。引入概念、举例说明、层层练习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缺乏联系学生基础实际和专业实际的创设教学情境, 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 “一刀切”的课堂教学不适应多层次的学生, 统一的教学内容, 统一的教学要求和统一的教学进度, 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中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不一样, 文化基础和个性特长差别较大。各层次学生无法得到最优发展, 学生对数学课缺乏兴趣。以上的三个问题在中职教学中较为普遍。要解决这些问题, 可尝试在“全纳教育”理念下改革数学课堂教学。

一、在“全纳教育”理念下, 用“情感”教学, 师生之间相互悦纳, 和谐发展

“全纳教学”主张教育走近人、关怀人、引导人、感召人, 使人的思维得以感悟、得以启发、得以扩展, 产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师要把积极的情感带进课堂, 把情感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 打破数学课传统的单纯讲授知识的习惯。以人为本, 用情感人, 把讲授知识和情感融为一炉, 既传授知识, 又以情动人, 让学生从内心情感上喜欢我的数学课, 进而接受数学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数学中常有类似于求sin220ο+cos280ο+3sin220οcos280ο (A) 的值一类题型, 解法之一就是因这个常见事实从而写出它的对偶式, 再把两对偶式相加后求值, 在怎会想到要借用对偶式求解此题, 我向学生这样阐述:sinα和cosα是数学世界中的一对鸳鸯, sin2α+cos2α=1是它们共同的家, 鸳鸯总是比翼齐飞。因此, 我们习惯因 (A) 式而写它的对偶式cos220ο+sin280ο+3cos220οsin280ο (B) 后, 让他们共同合作, 生儿育女:A+B=2+3sin21000, A-B=-3sin21000-32, 求得A=14。你们看, 数学世界不也很有人情味, 蕴含人生的一些哲理吗?这样解释, 学生兴趣盎然, 因数学语言被生活化而记忆久远。只有教师用真诚的爱去拨动学生的心弦, 才会产生师生情感的共鸣, 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 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愉悦感, 让数学课堂更鲜活。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激励学生,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挖掘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情景材料, 以情感教育为先导, 创造愉悦的情境面, 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景中, 进入情感“共振”境界,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积极性。实现师生相互悦纳, 和谐发展。

二、在“全纳教育”理念下, 提高认识数学教学本质

数学的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将来学生参加工作后, 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感觉到不用数学知识, 但数学给予他们的思辨精神、探索问题的才智, 如思考的科学性, 判断的准确性, 策划的周祥性, 行动的合理性等数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一辈子也用不完。如在讲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中, 我这样设计:

如果:等差数列a1, a2, a3, …, an, …的公差是d,

那么:a2一=d⇒a2= a1+d

a3-a2=d⇒a3= a2+d= a1+d+d= a1+2d

a4-a3=d⇒a4= a3+d= a1+2d+d= a1+3d

…………………………………………

即:an=a1+ (n-1) d

要求学生观察、对比, 从关系中发现规律, 推出其结果。学生不仅容易理解公式, 更重要的是领悟了人生万事开头, 都需要用数学这种思维方法和能力。让他们认识到:数学能给人带来智慧和资本, 终生受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指出, 今天教师的使命:“现在教师的职责是越来越少只传授知识, 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影响、激励、鼓励……”开展中职数学教学, 必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不要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推理的严密性, 而是通过深挖教材“内容”, 运用知识载体, 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 让学生不断吸取数学营养, 提高思维品质。

三、在“全纳教育”理念下, 揭示“数学美”, 提高学习兴趣

“哪里有数学, 哪里就有美。”, 这是古代哲学家对数学美的一个高度的评价。确实, 数学中美的因素极为丰富, 它所表现出来的简洁性、对称性、和谐性、统一性、整体性、奇异性等, 都是客观世界中美的特征在数学中的反映。笔者在多年的数学实践中发现, 揭示数学美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中有许多和谐、对称, 让人赏心悦目的代数式。如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就是一对形式和谐、规格整齐, 而且相互对应、依存的数列, 因此呈现出来一些公式、结论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如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的推导中:设等差数列a1, a2, a3, …, an, …它的前n项和是Sn,

即:Sn= a1+a2+a3+…+ an (1)

(1) 式又可写成Sn= an+ an-1+ an-2+…+ a3+ a2+ a1 (2)

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 (n-1) d

(1) 式可写成:

Sn=a1+ (a1+b) + (a1+2d) +…+[a1+ (n-1) d] (3)

∵an-1=an-d, an-2=an-1-d=an-2d, …

∴ (2) 式可写成:

Sn=an+ (an-d) + (an-2d) +…+[an- (n-1) d] (4)

把 (3) + (4) 得:

Sn+Sn=a1+ (a1+d) + (a1+2d) +…+[a1+ (n-1) d]+an+ (an-d) + (an-2d) +…[an+n-1) d]

2Sn=na1+nan=n (a1+an)

由此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n (a1+an) 2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是那么和谐、对称、完美, 让人难以忘怀。数学中蕴藏着的美,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 并充分利用这种美,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

四、在“全纳教育”理念下, 尝试“分层教学, 分类指导”, 实现最优发展

“分层教学, 分类指导”是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提出统一要求, 又要照顾个别差异。在教学内容速度和方法上都因人而宜, 使之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 提高学习效率, 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具体做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分层建组。

正确地把握学生的层次。首先, 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可以通过谈话、家访和查阅学生档案等形式, 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 并结合学习成绩摸底测试, 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综合评判等方法, 客观地认定学生目前的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发展水平, 把学生分成差、中、优层次的学习小组, 即记为A组、B组、C组, 并让师生都能明确把某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时间内所处的层次。

2.分类要求。

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的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对学困生, 教师可采取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方法, 把教学目标分析成有梯度的连惯的几个目标, 使他们逐步达到总目标。对优生, 采取保“底”而不封“顶”的方法。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 这样才能保证每位学生的求知欲都得到满足, 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3.教案设计。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运用最终要落实到目标、课堂例题设计、反馈练习设计和课外作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上。

下面以中职教学下册第七章数列中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例, 说明“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在教学环节上的具体运用。

目标分层:

A组: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记住公式, 并能直接用公式。

B组: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 认识公式的结构特征, 并熟练运用公式。

C组:会正确推导公式, 并能灵活运用公式。

课堂例题设计:

例1.A组:求等差数-1, 1, 3, 5, …的公差。

B组:若等差数列a1, a2, a3, …, an的公差是d,

则an, an-1, …, a3, a2, a1的公差是什么?

C组:已知等差数列3, 7, 11, …, 求a10。

例2.A组:已知等差数11, 6, 1, …, 求a10。

B组:已知等差数列11, 6, 1, …, an。

C组:在等差数列10, 8, 6, …中, -10是第几项?

例3.A组:已知等差数列-5, -9, -13, …, 求an。

B组:等差数列-5, -9, -13, …的第几项是-401

C组:已知等差数列的第3页是-4, 第6项是2, 求第几10项。

反馈练习:A组:在3与7之间插入一个数A, 使3, A, 7成等差数列, 求A。

B组:在等差数列{an}中, 已知a3=6, a6=3, 求a10。

C组:已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 它们之和为12, 积为60, 求这三个数。

课外作业设计:一般分两层:基础性作业和提高性作业。

这是对传统授课制的一种改革, 是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能让学生从中找到自尊,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人人都能得到最优发展。

五、在“全纳教育”理念下, 倡导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全纳教育”理念倡导学生民主学习, 群体合作, 愉快地学习, 和谐地发展。长期以来, 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 忽视了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很少, 久而久之, 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 产生厌学情绪。因此, 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创造合适的“环境”, 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 根据自己的条件调整学习过程, 并在合作交流中有自我评价学习结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提高学生应有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为实践操作提供广阔的空间。如有关税收计算问题, 在教学中可将全班和成几个小组, 让他们进行社会调查, 并思考以下问题:

税费计算在今天的商业活动中应用十分广泛, 实际问题中税收如何计算?

销售量与税收、收入与税收之间有什么关系?

税收调整对销售量、收入等有什么影响?影响多大?并要求学生根据调查记录写出调查报告, 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 从而在调查中学习, 在讨论中提高, 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在“全纳教育”理念下,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改变老师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 实现和谐发展。

摘要:中职学校的数学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目前,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 必须树立“全纳教育”理念, 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人人都学有所得, 使师生之间互相悦纳, 实现和谐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全纳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任静.浅谈“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教育与职业.

数学教学下中职教育 篇5

摘要: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在培养社会建设者的素质方面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中职美术教育是实施中职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课改中,中职美术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用人文化的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贴近实际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用多样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用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样才能完成美术学科的课程任务,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育;新课改;中职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往的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弊端日益明显。因此,通过改变教育的某些要素为社会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已经成为发展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这项工作不仅推行力度有所加大,改革的内容也更加全面、系统。虽然这十多年来的教育改革涉及的内容广泛,但总的来说,课改之后的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以人文性、宽松的美术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是新课改的基本原则之一。中职学生往往因为成绩不理想或者家庭生活困难而选择了到职高就读。一些学生抱着拿个毕业证的态度,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面对这样的`学生,美术学科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不涉及难记、难理解的公式和概念,所以美术学科的课堂氛围和数学、语文等学科比起来轻松许多。因此,中职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这个优势,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也是保证中职教育成功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以贴近实际的美术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新课改倡导教学内容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以往教育出现弊端,教学内容偏离学生实际就是原因之一。中职美术教育者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更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多下一番功夫。只有在执行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选择一些中职学生比较熟悉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轻松接受课堂教学内容。把学生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东西,如明星演出的宣传海报、电视播放的广告甚至是学生经常吃的小食品的包装、经常穿的个性T恤等,拿来作为美术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东西中学到美术知识。这样不仅会让他们更有兴趣,也会让他们在学会了知识以后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以形式多样的美术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如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中职美术教育实施这些能力培养目标,既是完成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是美术学科特点得以体现的契机。要达到这些目的,中职美术教育者就应该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而决不能停留在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画一节课这样保守的形式上。让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欣赏美、从动手操作中创造美,是很好的课堂设计。尤其是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的创作课,不仅能让学生更有兴趣,还能充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四、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完成教学任务,更在于让学生身心都能健康成长,这也是新课改理念之一。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更需要被关注。从社会建设需要的角度看,中职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在于其培养出的建设者是否拥有较高的劳动技能,更在于建设者的心理品质是否过关。中职美术教育必须把学生的品德培养放在首位。这方面,美术学科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古今中外的美术大师不少,优秀的美术作品更多。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几乎每位美术大师都有一番艰苦的成长经历。充分开发这类课程资源,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每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创作者对生活、自然、生命的理解和热爱,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不可估量的正面引导价值。总之,中职美术教育要实现中职教育和美术教育的双重目标,在新课改中完成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任务,就必须立足于中职学校的基础和中职学生的现状。而中职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牢记新课改理念这一工作指针,也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让美术课堂更精彩,让中职学生的明天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蒋君兰.探析高师成人美术教育人文精神的回归之路.中国报业,(8).

[2]杨永明.论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

[3]张志坤.中职就业,“红旗”如何打下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5).

素质教育体制下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职会计;教育方法

早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就对我国教育的改革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要遵循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更多遵循理论方面的研究,或者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①,很少融入素质教育或者是实践教育,因此很多毕业生出现了一种高分低能的现象,虽然考试成绩过关,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很难胜任工作,这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教育的失败,对于中职教育就更是如此。虽然当前教育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大方向,正是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这种改革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正是基于这个背景,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职会计教育的现状来分析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的几点建议,这对于促进我国中职会计教育水平的提升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基本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会计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会计专业,不仅仅要求学生对相关的会计理论有着较深的了解,同时对实践的具体操作都需要有非常明确的思路和工作能力,但是从目前会计教育的现状发展来看在整体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的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实现学生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的综合提升,而不是仅仅提升某一个方面,或者说是想要发展其中一个方面就能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可是从实际的教育情况来看,并没有实现这个目标。还是通过较为机械的理论进行灌输,对于具体的实践教学和基于任务的教育模式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很多学生存在着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学习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和其学校的教育目标相对模糊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因为在中职会计的传统教育模式中,更多重视理论素质的教育,因此涉及基础理论的课程安排就非常多,基本上占据总课时的七成左右,在当前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并举的要求下,这种课程结构显然不具备科学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就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难形成学习和研究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所以目前中职会计教育在学科的设置上是不够完善的,学生的专业性知识学习并不深入,仅仅在基础理论方面投入较大的精力,就会导致教学目的偏离正确轨道。

3.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很难提升

中职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在企业内部只需要经过短暂的培训就能够参与实际的工作,可是从当前中职会计教育的过程来看,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学生的会计能力比如出纳工作的具体内容很难搞清楚,会计核算以及凭证、科目表和报表的相关制作能力还非常差,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样非常差,这样就很难通过简短的培训快速地进入工作状态,这显然会导致当前中职会计工作教育的失败。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中职会计教学改革分析

1.注重课程内容的优化

在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关键在于中职会计课程内容的优化,比如,在教学出纳的工作职责时,不仅仅要从理论上进行,还要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融入工作任务中,老师在教授基本的理论内容之后,就需要对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并引导学生分组模拟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并分配不同的角色,出纳、会计审核、审计等工作,从而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模拟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这要比单纯地进行课程讲述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也更容易让学生一毕业就能够在具体的企事业单位中担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并且做到轻车熟路,这样显然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重视教学方法的革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非就是填鸭式的教学,上课老师圈定重点内容,考试往往指定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加强了解,学生考试合格就能够实现毕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存在着很多缺陷,所以要想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革新教学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而上文案例中的基于任务的教学法无疑就是当前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对于中职会计教学来说,基于任务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个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是在具体的理论教学中,还需要融入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比如通过构建动态的多媒体课件,安装相应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并让学生知道打印凭证的格式设置,一些电脑的基本操作等,特别是随着国家会计电子网络化的趋势,学生利用互联网操作报税等都需要通过大量的演示来指导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具体实践应用能力。

3.将实践教学融入整个教学过程

由于中职会计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培养一线的操作员工,从一开始就是要担任基础性的工作,所以这方面的教育一是要加大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实践教育就要贯穿整个教育的始终,无论是从课程设计上,还是从教学方法上,都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引入一些企业最新的会计管理方法,构建基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结构来引导学生创建财务管理小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采用课堂上构建这种模拟工作环境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具体的企事业单位去,观摩和学习这些单位和企业的具体财务管理工作,甚至可以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去实习,让他们充分熟悉具体工作场景,进而培养他们初步的职业素养,因为走上工作生活和学习生活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提前的模拟教学能够让学生很快地熟悉具体的工作场景,进而提升他们的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实践的工作学习之中,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会计教育不仅仅要提升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更为关键的还是要不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只有做到实践应用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的综合提升,才能够算作更好地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对此老师们要紧密结合当前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发展现状,紧密贴合实际情况来进行深入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蓓.中职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成才之路, 2011(21).

[2]聂淑敏.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0(5).

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篇7

一、目前中职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 师资力量严重短缺

当前, 我校的师资情况令人担忧。从事英语教学的专职教师数量不足, 严重影响了中职英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英语教学质量。并且, 我校的英语教师主要以年轻教师和年老教师为主, 中青年教师相对较少, 年龄结构分布不太合理。一般而言, 年老教师的英语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式陈旧, 而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又缺乏教学经验。这就导致我校英语教学质量不高, 科研水平不高, 教学效率较为低下。

2. 实用的专业英语教材缺乏

我校仍然使用全国统一的公共英语教材。公共英语教材注重英语基础知识、公共词汇及语法的教学, 很少涉及学生所学的专业内容。这种教材的实用性较差, 没有体现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很多学生在整个中职英语学习过程中, 几乎没有学过本专业最基本的专业词汇。因此, 我校的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学的专业严重脱节, 导致部分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的需求。

3. 教学理念和方法滞后

我校的英语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为主, 没有体现我校的专业特色, 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基本形成语法、词汇和练习的“三点一线”教学方式, 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 缺乏教学互动, “教”与“学”相互分离, 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就业导向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当前我校英语教育教学所面临的以上问题, 加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当然,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以就业为导向, 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开展教学改革。

1. 明确培养就业能力的英语教学目标

就业导向下我校英语教学的目标, 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应用英语的能力, 重点教学适合学生专业特点、岗位要求的英语知识和内容。因此, 我校的英语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英语课程。比如针对财经商贸专业的学生, 重点突出金融英语、商务英语的教学;针对机电工程类专业的学生, 重点突出机电、机械类英语单词的强化;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 突出计算机、电子信息等专业术语的教学。这样, 将公共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相结合, 使学生掌握岗位所需的英语技能知识, 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及表达能力。

2. 树立就业为主的英语教学理念

我校的英语教学应该树立以就业为主的理念, 充分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的专业特点, 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中职英语教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 培养学生专业需求与就业需求相融合的英语应用能力。树立以就业为主的教学理念, 使教师时刻关注学生所学专业应用需求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 并根据专业需求调整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运用能力和快速适应专业需求的能力。

3. 编研专业所需的实用英语教材

中职英语教学要针对专业实际, 就必须根据专业所需编研不同的实用教材, 以应对不同专业对英语技能的要求。首先, 依据岗位工种的技术要求编写专业英语教材。例如, 为机电工程专业学生编写机电工程类英语专业教材, 为财经商贸专业学生编写财经类、商贸类英语专业教材, 为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编写电子信息类英语专业教材。其次, 针对开设的专业课程的不同, 设计不同的教案和导学案。比如, 针对机电工程专业的学生, 编写与制造工程、机床加工、机械零件等相关的英语教案;针对财经商贸专业的学生, 重点教学英语听力、口语、跨文化交际等内容。

4. 开展多种多样的英语实践活动

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英语教学, 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活动的机会,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英语的机会。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校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对外英语交流的机会, 如聘请外教、邀请外国友人来访进行讲学和开展座谈会等。为了让学生更好更早地适应社会, 可以充分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 将学校设为外资企业的实习基地。这样既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实习的机会, 又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实践平台,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数学教学下中职教育 篇8

一、中职院校关于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

素质的含义是:个体以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其所在环境与所受教育的影响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质量水平。而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依据人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全面提高全体学习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习主体及主动精神为基本条件,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培养与塑造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形式。素质教育一般具有九个基本要素: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技能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劳动素质和审美素质。它也可以简单的分为四个方面,即知识、技能、态度及心理。因此,要搞好素质教育必须以全面发展的观点为指导,深入到学生发展的层层面面,对其进行综合引导与教育。数学素质是指人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人在先天的各种基础之上,通过后天学习来获得相关的数学知识、观念及能力等的总称。

素质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指一种促进所有学习者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形式,并非如很多人认为的只是进行一些课外的唱歌、跳舞、琴棋书画等课外活动,这是一种很大程度上的误解。素质教育虽然包括能增长学生知识与才干,以及提高学生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及文体活动等教育形式,但它进行的最主要的形式仍然是课堂教学,即一种各学科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而数学作为中职院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其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中职院校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推进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以素质教育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这不仅是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也是着眼于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发展的需要。就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而言,我国人口众多,而且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发展状况还比较落后,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上占得一席之地,取得一定的地位,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要依靠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出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将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转化为庞大的人才资源优势。从长远来看,国家的发展都系于教育一身,国民素质的强弱决定着国家的兴衰成败。因此,以素质教育为手段,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是顺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是推进我国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手段。

在我国的人才结构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实用性最强的一类特殊型人才,就是掌握着中等职业技术的专业人才,他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参与者、实践者与建设者。因此,他们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整个国民素质的发展水平。而长期以来,因旧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思想的限制,我们在对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方式方法的认识有限,作用发挥不够,长期以来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而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衡量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是中职教育的根本目标,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它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的综合能力的必然手段,更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

3.是数学学科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职院校的数学教育是基础学科之一,与专业的技术课相比,它虽然对就业与参与生产的直接效果不明显,但它却是一种培养学习精神、方法及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内容。而且,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表现出的教育功能具有基础性、综合性与多样性的明显特点,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算术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高度抽象性、逻辑性与各个领域的广泛适用性都能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教育并非像许多人所说的多大的任何实用价值,相反它具有的特殊属性使得它的深入发展成为必然要求。而素质教育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则是数学学科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中职数学教学面临的现状

随着我国中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职数学教育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有调查显示,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基础起点低、基础知识差异大、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懒散的现象。尤其是对于数学这一门基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极差,有的学生甚至原本就是为了逃避数学学习而选择就读中职院校,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思想本末倒置。

就中职院校学生数学学习情况,有人员专门作过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30%的学生喜欢数学;50%以上的学生学习态度一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不大;10%以上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持厌恶态度;更有10%以上的学生竟然是把数学当作“天书”与“催眠剂”来对待。还有另外一组关于数学预复习率的调查数据也可以显示中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与基本情况:能坚持每堂课都做到预复习的不到17%,从来不做预复习的接近18%,偶尔做做的则有近70%。这组数据从思想层面表明了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态度:一是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三是学习意识不坚定。许多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抱着似懂非懂就行、不懂也懒得问、得过就且过的学习思想,缺乏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

中职院校数学教学发展存在的另一个重大的阻碍是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更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非常差。有些甚至连基本的因式分解与解析方程式等许多最基本的知识都不会,更别提平面几何了。而正是因为多数学生基础差,所以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兴致缺失,对数学的畏惧心理严重。而若教师不注意积极引导与培养他们的兴趣与信心,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甚至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巨大障碍与恐惧,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乃至整个素质教育顺利推进都会产生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

四、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1.运用多种手段努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中职数学教学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一种延续式的拓展与深化,一旦学生对其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不牢固,就会对中职数学学习内容产生恐惧与厌烦心理。所以,教师要注意强化与梳理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内容的记忆与“再学习”,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把握不同学生的不同学生心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抓住学生的积极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院校也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技术与设备,它使得中职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要能熟练灵活运用这些教学设备,生动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三基”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三基”教学是指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基本能力培养,这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教学的基本内容。“三基”教学是素质教育进入中职数学课堂的主要渠道,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发挥好自己作为“教”的一方的主导作用,按照一定的目标与要求,结合实际,有计划、有目的、灵活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系统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生动的灌输,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得到更多更深的学习领悟与知识。同时,前面有提到,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是参差不齐的,而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全面合理的服务于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数学教学下中职教育 篇9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1968年, 美国的一位学者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 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近年来, 日本、英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竭力推倡导生命教育, 各种学术团体纷纷建立。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 是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 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在《浅谈生命教育读本》中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 以教育手段, 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是一切教育的最高追求, 生命教育倡导以人生命为本, 教育符合人性的需求, 对人实行多层面多角度的关爱。教育青少年真爱生命, 启发青少年理解生命的内在含义, 积极打造生命价值。

二、中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

学生是学校培养的主体, 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能仅停留于知识的传授。同时, 对于学生的思想以及政治领悟我们应该倾注更多的关怀。在中职思政课堂中融入生命教育, 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 明白生命存在的意义, 热爱自己的生命。

1.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中职的学生是祖国的花朵, 是未来社会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因此, 他们的生命质量可以说关乎着国家发展的前途与命运。然而, 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 使很多学生的心理或道德情感方面出现偏差。长此以往, 心理和情感偏差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势必最终产生心理疾病、行为失常等现象, 更甚者导致学生自杀、杀人等暴力事件的出现。在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积极开展生命教育, 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现象和生命的价值, 提升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 激发他们的生命潜质和生存意识, 形成科学的生命观, 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开展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思政课堂中实施生命化教育, 能够唤发课堂的生命力, 没有生命教育, 素质教育也无从谈起。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生命价值的实现, 有效的实施生命教育, 使课堂充满灵气, 焕发生命的活力, 有利于学生正视生命的价值, 这些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相关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强调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同时, 还突出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 这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 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所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生命教育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3.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广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培养技能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负面影响, 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此外, 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 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顺应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趋势,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提高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激发学生生命热情, 促进人全面发展。

三、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实施的途径

1.利用思政课堂主阵地渗透生命教育

课堂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要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意识。尤其是思政课堂, 通过课堂渗透生命教育, 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存在, 生命的可贵、生命的意义。一方面, 站稳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阵地, 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让学生明白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另一方面, 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并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

2.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

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引导作用, 在校多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以及宣传, 营造生命教育主题文化氛围, 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功能, 将实践活动作为实现生命关怀的第二载体。让学生从参加多样化的校园活动中, 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在政治课堂中开展生命为主题的辩论会、演讲会等教学活动, 加深学生对于生命价值的感悟, 树立正确是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

3.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信息文化平台

网络信息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网络成为了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当代中职学生的这一特点, 构建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思政第二课堂”, 加大对生命价值教育的宣传, 并且要摒弃传统的说服教育模式, 因为青年思维活跃, 勤于思考, 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特别是对新的学习生活方式, 单纯靠灌输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显得无能为力, 对学生来说, 在思想理论知识入脑之前应入耳, 入耳之前应入座, 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讲究“润物细无声”和寓教于乐。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信息平台, 并以平等、敏捷、交互、细致来表现生命教育的主题文化, 以达到文化熏陶的效果。

摘要:从思政教育课程入手, 渗透对学生的生命本位教育, 提升学生对于自身生命价值的认识, 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并不断探索有效的教育途径, 从战略层面推进生命教育的有序开展和健康运行。

关键词:生命教育,中职思政课堂,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美云.生命教育[M].华中师大出版社, 2003.

[2]程红艳.生命教育——呼唤生命的教育意识[M].华中师大出版社, 2001.

[3]张红明, 牛凤霞.生命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内容[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8, (1) :55-56.

数学教学下中职教育 篇10

电脑美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云时代微课、慕课所包含的数字图片资源、技能示范视频资源对我们的专业教学很有帮助, 具有直观性、泛在性等很多优势,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课程改革, 从以下三个方面为中职电脑美术专业学生创建简洁、快捷、高效、自由的学习环境。

一、积极鼓励一线中职电脑美术教师, 根据电脑美术课程的特点, 有计划、有规模开发品质优良的电脑美术微课资源

(一) 微课设计要目的明确, 内容选择要恰当

中职电脑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 专业教学除了老师课堂基本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示范之外, 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及时点评。一方面,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 往往对自己的作品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需要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分类指导, 逐步提高学生审美认知水平;另一方面, 电脑美术专业课学生对很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没有办法用传统意义上的标准答案来衡量, 学生作业会呈现出千差万别的面貌, 每一份作业的评价角度不同, 不能仅仅用正确和错误来判断, 需要老师设置一定的情境, 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电脑美术微课的设计不能离开具体的教学情境, 要有针对性, 选择适合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的知识内容进行微课开发。在微课设计中要提出学生课前“达成目标”的概念, 辅以任务、方法、资源等保证学生完成课前的学习目标, 要有规划地、系统地开发电脑美术微课。

(二) 微课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自主学习支架, 体现教师教育理念

“微课不仅仅是微视频的呈现, 而且是一门完整的课程, 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微课虽然短小, 但它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 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 因此在设计微课时首先需要进行相关规划, 需要考虑课后的反思及问题的提出, 应具有启发性和拓展性,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尽量因材施教,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学习, 提高微课使用效率,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相比其他学科, 电脑美术专业的相关学科是需要学生反复训练实践的, 长期熏陶体会美术相关知识技能要领, 因此微课的设计更需要体现教学的评价和反馈环节, 这对我们微课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二、借用云时代的海量资源, 精选优质的电脑美术课程教学视频、图片、案例, 构建以微课为核心的慕课平台

传统的中职电脑美术专业学科, 不论是基础绘画课还是艺术设计课, 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本和教师讲授, 这使得学生的专业见识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互联网的海量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可以提供广阔的途径, 比如: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欧洲顶级大师的素描、色彩名作, 随时随地可以学习借鉴各国大师的平面设计作品, 这些优质的资源对学生审美能力、专业见识提高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但由于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非常散乱, 良莠不齐, 加上学生审美识别能力不足, 这就需要我们专业教师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组织力量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 梳理优质的资源, 构建以微课为核心, 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辅以多种任务、方法、资源的慕课平台。搭建的慕课平台应该精心研究学科内容特点, 呈现出的知识点必须是整体的、系统的, 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 要有专门的适合不同学生的实践任务, 并辅以不同的方法资源, 教师也可以植根于自身的文化土壤, 在互联网上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慕课资源, 围绕中职学校学生学情、所属校园文化特色, 打造适合中职电脑美术专业教育高效的、本土化的慕课体系。慕课在国内还是一个发展中的新生事物, 是在线学习的一种新形式, 它使知识传递更加立体, 给整个教育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与机遇。作为一线美术教师, 我们要以开放的思想, 积极地参与探索,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来实践慕课。

三、基于慕课平台, 实践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有了科学的、全面的美术学科慕课平台, 就具备了实践高效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必要条件。电脑美术学科特点是操作性强, 需要学生反复实践练习才可以领会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本领。传统的教学是先在课堂上讲解基本知识、示范操作要领, 接着学生实践练习, 教师指导, 最后教师讲评,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经常会出现学生实践不足、教师点评学生作业由于时间关系不够到位, 学生提出具体问题的机会不多、学生交流不够充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提高等弊端, 同时由于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专业见识的拓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而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可以课前在慕课平台上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 按照自己的学习步骤自主学习, 并且在任务驱动作用下自主完成课前学习目标。到真正的课堂教学时已不再是以老师为主体,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可以反复和老师同学交流, 从而扩展和创造深度知识。课堂上学生产生疑问, 教师解答, 学生展示自己作品、互相交流评价, 体验学习成就, 在专业实践真实环境下协作探究学习, 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实践“微课程教学法”倡导的教学方式创新四步法:融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真实环境下的协作探究和展示、质疑、阐释为一体, 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构成微型项目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课堂小组活动、相互间的交流获取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同时也能够从同学那里感受到压力而改善学习态度。因此在电脑美术专业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比传统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高阶思维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更加有效合理。

总之, 在数据大规模应用分享的“云时代”,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脑美术专业只要紧跟时代步伐, 积极利用“云时代”的各种便捷, 解放思想, 就一定能够帮助我们克服中职学校电脑美术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成材率低等痼疾, 开创中职电脑美术教学的光辉明天。

参考文献

[1]胡铁生, 胡永春.微课制作技术与方法[M].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4.

数学教学下中职教育 篇11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生本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在教育行业中兴起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衔接的中职数学教育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是教师以及学校思考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生本教育理念,是突破传统教育的主要形式,学生在生本教育理念的课堂教育中也能够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为此,文章中笔者针对中职数学课堂教育改革,对生本教育理念在其中的结合进行了分析。

一、设置导学案增添教学设计环节,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中职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尤其在生本教育理念下,为此,教师可以设置导学案环节,在课前下发导学案,让学生先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理解,完成导学案,教师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全面突破传统数学教学的束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在导学案方面,教师要在课前对数学教学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总结教学的重难点,以导学案的形式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导学案,提前了解数学教学知识,以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提供便利。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要在数学课程教学开始之间,对课堂教学的环节进行充足的设计,了解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树立教学知识脉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导学案,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教师在进行《函数的表示方法》教学时,如果采用传统的形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便得不到提升,为此,教师则可以引入导学案机制,在教学的之前让学生对函数表示方法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了解,便于课堂上的学习。随后教师在课堂中再引导学生针对导学案内容进行展示,在学生之间探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二、激发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中职教学课堂中学生不仅要有充足的数学基础,还要掌握一定的合作意识,在生本教育理念中,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合作观念,对于课堂效果的提升据有十分重要的影响[2]。为此,教师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可以结合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数学知识,并且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水平设定小组的组长,带领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提高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与组内的学生交换意见,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例如教师在进行《一元二次不等式极其解法》时,教师针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先进行讨论,随后将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析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三种情况,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础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以及合作意识。

三、设置课堂评价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中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可以设置课堂评价制度,即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判定,设置课堂评价制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课堂做题时对知识的掌握进行评价,或者针对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活动状况进行评价,教师也可以观察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情况,由于中职学校在数学评价方面的制度较为单调,脱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专业课程。为此,中职院校需要制定更为专业的学生课堂评价制度,保证通过课堂评价制度能够真正的反应出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便于教师开展数学课堂教学,并且在此基础上能够促进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教学改革的影响,为了提高中职院校数学教学质量,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必然之势,同时结合生本教育理念也逐渐成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手段。为此,文章中笔者针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对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改革策略进行了阐述,希望通过文章中的分析,能够完善教学改革,并其以此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叶家兴,应建青.“生本”理念下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3,No.2007:13-15.

[2]傅雪连.“生本教育”理念下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3,No.3512:27-29.

数学教学下中职教育 篇12

一、数学课程立足专业发展,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中职数学教学改革难以推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各个学校对数学的重视的程度不够; 其二是在于数学课堂教学脱离实际、与专业教学脱钩, 纸上谈兵.

1. 打造数学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通道, 倡导数学的实用性

中职学校奉行“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书育人的原则, 积极倡导中职数学新课程提出的要求: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中职数学的基础作用和应用作用缺一不可, 它既要为专业课提高必要的数学知识, 又要是学生能运用数学工具解决本专业的问题, 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同时它还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为中职学生在专业创新上提供思想基础和发展动力, 能够为未来的就业及社会实践中真正掌握一项技能、学到专业本领, 更好地在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 因此我校数学教研组对数学教材进行灵活处理: 在主体内容保持不变, 不影响数学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 根据不同的专业必要的顺序调整或作内容增补与删除. 如: 计算机专业增加了与专业实践应用有关的“逻辑代数”的有关知识, 如“二进制”、“算法”、“数据表格信息处理”等来强化专业知识; 服装设计专业、电脑美术专业要增加了与专业实践应用有关的“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特别是作图、三视图等的教学, 为学好专业奠定了基础; 幼师专业与专业实践应用有关的“立体几何”的作图及模型的制作; 通过对数学教材的灵活处理, 制定不同专业的大纲, 基本上适应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的需求, 并以较强的实践应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文化课程服务于专业课程的目的.

2. 构建数学教师和专业教师的互通桥梁, 推动学科间深度融合

学校为推动了数学学科与专业学科间深度融合, 使“两张皮”变成“一张皮”, 推行了一系列课改举措, 解散公共课程教研科室, 把数学课教师分配到每个专业科室, 让数学教师深入专业并参加专业课的教研活动, 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制定数学课程的标准, 并不断随专业的发展需要及时完善和改进. 使数学课程不再独立于专业之外, 也避免了数学教师关起门来做研究的弊端, 同时我校依托株洲市教育局实行的“四个一”工程项目, 每年都派数学教师走进企业, 了解行业的需求, 让数学课真正融入专业, 为专业服务, 为专业量身定制了一套富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 为了实现数学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目标, 学校要求数学教研组采用集体备课、听评课, 这样极大的刺激了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服务性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 课堂教学自发主动与专业相衔接, 为专业课程服务, 使数学教师从“局外人”变为“局内人”, 也转变教学观念.

二、数学课程立足学生发展, 教师应更新教学方法

根据调查得知, 在80%的中职学生眼中数学课程就是枯燥数字、冰冷符号、抽象图形和不知其来由定理的象征, 原因之一是数学能力是一种长期的、内在的素质渗透, 不能一蹴而就, 学生难以看到成效; 其二是数学课堂脱离了学生, 因此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没有兴趣、没有激情.

1.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 - 2020年) 》明确提出“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 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以纲要为引领, 改变以往学校出现“轻文化, 重技能”的教学局面, 开拓创新, 把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放在同等的地位. 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 在学校组织下全体数学教师及特邀骨干心理学教师展开数学课堂改革商讨会, 研讨出适合当前形势下学生心理状况的数学教学方法; 同时学校组织数学教师依据专业特色、学生心理状况、数学能力水平等方面撰写中职学生的数学校本教材. 近年来, 学校有序的推动课程改革、深化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 引领示范, 独具特色

依托株洲市数学职成教育学会, 先后在我校召开株洲市“新观念, 新教法”,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数学应用教学”等中职学校数学改革研讨会, 同时学校为承办方为与会人员上了几堂示范的数学改革课, 深受与会的专家、领导的好评. 以90后学生的最感兴趣的知识为切入点, 在数学课堂上实现以“重应用, 轻理论; 重能力, 轻推导”为目标, 让每个学生都在数学课堂上都有所获. 学校派出5名数学骨干去参加株洲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德师资”培训, 学习德方“双元制”理论下的先进的教学方法, 回校后, 数学组采用集体备课把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为全校教师上了一堂生动的示范课, 以此为契机, 针对学生的现状分析, 数学课堂立足学生发展采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形式生动化、教学内容简单化, 促使数学教师更新了教学方法.

三、数学课程立足学生成长, 教师应构建评价体系

随着我校新的课程教学任务的提出、新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出现、新的课程教学特点的展示, 势必要求重新审视学生的课堂活动评价. 新的评价体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从“被动学”到“主动学”, 突出了学生课堂活动评价的指向性

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主导作用, 这样就会主次分明, 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 打破了学生数学课堂学习随心、随意的僵局, 学生自发主动的确立课堂学习目标. 构建中职学校的数学评价体系, 使学生明白通过这堂课学习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提升自己, 改变自己.

2. 从“单一性”到“团队化”, 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中职学校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与专业能力放在同等位置, 因此课堂评价体系中, 数学教师有目的强化学生团队化的架构, 突出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3. 从“笼统”、“模糊”到“量化”、“标准化”, 突出学生活动评价的规范性

以往数学教师评价学生通常就是从作业完成量、课堂表现两方面来考核学生, 给予学生适当的平时成绩, 但是这个评价太“笼统”, 让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钻了空子, 因此, 评价体系应该要精细化、实施“量化指标”来考核, 要通过“标准化”的评价来展示. 如一堂数学课学生是否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 学生“动”的情况怎么样, 学生是否能接受新授的内容.

摘要:数学课程改革倡导数学课程服务于专业课程, 数学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及时更新教学方法, 构建完善的学科评价体系, 教学相长, 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 增强数学能力, 教师教学取得优异的成绩, 提高了科研能力.

关键词:数学,服务,专业,转变,更新,构建

参考文献

[1]张勇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1 (19) .

[2]宋西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构建与我国中职数学课程构建差异的思考[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03) .

上一篇:汉字与古代饮食文化下一篇:妊娠高血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