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术科生

2024-06-14

农村体育术科生(通用3篇)

农村体育术科生 篇1

笔者总结了多年来在体育高考生术科考试状态调控方面的五点体会,试与同仁探讨。

一、严格管理是调控的前提

一年一度的高考体育术科考试,常因管理不当,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失误。如,考生在赴考途中突发意外,不能参加考试;因不注意饮食卫生,引发胃肠疾病影响发挥;因着凉感冒或生活不规律,导致身体乏力影响考试;因受伤而无奈弃考等。可见,考试期间考生的教育管理很有必要。作为送考教师,首先,要求考生服从安排,集体行动,有事请假,一起赴考点、熟悉考场,按时作息,统一就餐等。其次,送考教师要根据考生的考试组次推算考试时间,依据项目特点、考生特点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准备活动时间和内容,让考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信心百倍地迎考。

二、合理安排考前训练是调控的重要手段

考前一周的运动量应由大到小,达到超量恢复、能量积累、体力调整的目的,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竞技状态。考前第四天安排大运动量训练,通过大运动量的训练刺激兴奋点(力量素质训练后实现超量恢复需要3~4天),做1~2个100m快速跑,1~2个400m跑,消耗更多能量物质,为超量恢复做准备;考前第三天,进行中等强度的跳跃、投掷练习,完善技术和战术;考前第二天,上午赴考点,下午适应环境、场地或进行专项的练习,切记不要安排大运动量练习,可以安排小运动量的适应性调整练习;考前一天,报到、休息、备考。

三、有效的心理调控是获胜的保障

考生在考试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紧张情绪,过度紧张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发挥,只有让考生达到适度放松、胸有成竹、勇于面对的心理状态,才能在考试时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考出好的成绩。

1.考前一个月的每周六,都安排一次模拟考试,提高学生对考试的适应能力。同时将每次测试成绩进行比对,以此提高考生的自信心,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2.有意识地安排考生在上午或下午,或阴雨天气,或到校外陌生的场地、环境中去测试,以此提高考生适应环境的能力。

3.到达考点后,第一时间安排考生适应考试地点、场地、周边环境,并预设考试过程,做到有备无患。

4.考前第二天晚上,可安排考生参与一些娱乐活动,进行积极性休息,缓解考生压力。在实施时,教师要控制好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做到养精蓄锐。

5.临考时,要督促考生提前30~40分钟做准备活动,达到微微出汗的状态,借助肢体运动缓解考生心理压力。

6.投掷与跳跃项目考试时,第一次要稳,力求获得保底成绩,当考生第一次测试失误时,教师可让考生纵跳几次、加速跑1~2次、喊叫几声,释放紧张情绪,提高神经的兴奋度;当考生某个项目发挥不好时,教师要告诉考生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因为肌肉紧张,应适度放松,提高自信,激发斗志。

四、合理规范的技战术安排是正常发挥竞技水平的根本

考生的技术规范了,不仅动作舒展、协调,而且有助于肌肉力量的高效利用。

1.动作的规范要贯彻在考前训练和模拟考试中

在考前训练及模拟考试中,考生会有多次最好成绩的出现,教师要适时引导考生回忆并记住当时的动作感觉,记住动作的用力顺序。在考试时,考生要将技术动作再回顾一遍,回忆出现最好成绩的动作和当时的心理状态。指导教师要及时提醒考生注意动作的关注点或重难点,如,100m起跑时,提醒考生,预备时重心要前送,要奋力蹬摆,疾跑时要保持上体前倾,利于提速;实心球考试时,预备阶段要实现最大程度的超越器械动作,前腿支撑、双臂快速发力;三级跳远动作,要注意起跳时的奋力蹬送,第二跳的跨步要保持滑行状态,做到重心步步高,步幅级级长。

2.合理有效的战术运用很重要

在考前的训练及模拟考试中,考生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有目的地采用相应的战术:对于中长跑项目,体力分配与跑的节奏要因人而异,控制好一定的速度,保证最后100m有体力奋力冲刺;对于耐力不是很好的考生,可以采用跟随战术,跟随第一或第二方阵跑动,有利于自己水平的发挥,跑过600m后要逐渐加速,超越前面考生时尽可能在直道,避免在弯道时超越;3.实心球及三级跳远类的战术,一般是第一次跳或掷要稳,首先获得有效成绩,不要犯规;第二次要狠,总结第一次的不足,扩大战果;第三次最后一搏,克服前两次的不足,奋勇拼搏。

五、有效的情绪激发是提高成绩的助推器

高昂的情绪能刺激神经系统,提高兴奋性,充分激发身体潜能。在训练中,教练员要注意培养考生高涨的情绪,养成自我调控情绪的习惯,如,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同伴加油等。在考试时,指导教师在场外用语言激励,考生根据自我调控的方法跳几次或大声喊叫来提高兴奋度,这样考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超常发挥。

总之,作为体育高考生的指导教师,要注意调控好体育考生术科考试状态。考前要有目的地培养考生良好的考试状态,做好充分的应试准备;考试中不仅要加强考生的行为管理、考试管理、技术战术的合理运用,而且要注意激发考生的情绪,让他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考试中。

体育高考生备战术科考试点滴谈 篇2

考前备战是一个总体概念,它包括身体准备、技术准备、心理准备和一般性事务准备等等。考试和训练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运动形式,从平时的运动训练到考试,需要进行较大的变化和调整,这种转变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进行专门性训练的结果。这里就怎样指导体育高考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备战,在体育术科考试中扬长避短,以良好的竞技状态,正常甚至超水平发挥竞技水平考出满意的成绩谈几点体会。

一、考前精心安排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迅速提升竞技状态

指导教师要根据每名学生各项的强弱,精心细致、有效灵活地安排考前训练,制定出相应的个性化训练方案,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要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区别对待、因人而异,一定符合学生实际,切忌千篇一律,最后冲刺阶段的训练要合理分配训练时间,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强项强调成绩的稳定,弱项适当加大运动量和强度。在学生优势项目上要力求稳步上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薄弱项目上要迅速采取快速有效的训练方法,使成绩尽快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确保优势明显,弱项转强。

考前运动负荷的安排,一般以四周为考前准备期。第一周到第二周主要以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为主,配合适当的一般性训练,运动量与运动强度逐渐加大,在这两周中可以联系本地区的一些学校按照体育高考术科考试的内容和规则要求,进行一到两次校际间的联合模拟考试,模拟考试主要是为了让考生提前适应考试气氛,提高心理素质,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尽快解决;从第三周开始逐渐由大运动量,大强度转变为中等运动量,大强度的专项针对性训练,在训练中重视考试规则、技战术、心理素质方面的强化;从第四周开始运动负荷要逐渐降为中小运动量,中等强度的各种专项训练,着重解决考试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使学生逐渐调整到最佳状态。考前运动负荷的这种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在增大运动负荷的训练后转为专项能力训练,然后再过渡到战术、心理、临场状态的调整、应变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具体针对性训练上来,通过加大运动负荷后的积极调整,达到超量恢复的目的,为术科加试储备能量,促使技战术、心理素质日趋成熟,兴奋性持续上升,不断增强考生的比赛欲望,积极准备迎接考试。

体育考生平时训练时间大多安排在每天的下午,但是高考体育术科考试的时间是从每天清晨开始至傍晚结束,在考前一个月,最好将部分训练有意调整到清晨和上午进行,提高学生的考试适应能力。

二、考前合理补充营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体育高考生平时训练任务重,学习压力大,消耗能量多,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较高,所以考前指导教师要重视考生的营养补充和能量摄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科学合理地补充蛋、奶、肉、蔬菜、水果和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有条件的也可以补充一些安全可靠的运动营养品来保证能量和营养素的供给。考试当天要食用柔软、易消化、体积小的食物,不吃易产气的奶类、豆制品以及油炸和辛辣刺激胃肠的食物,不饱食。训练或比赛后补水以温度适宜的运动饮料和含维生素多的矿泉水为主,补水应做到少饮多次,不暴饮。要保证考生每天的睡眠和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储备能量,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调节情绪,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考训练队的部分学生由于缺少考试经验,自信心不足,在考前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稳定的心理因素,所以老师、家长在考前不要给考生定指标,下任务,以免本来容易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因人为的推波助澜,而加重心理压力和负担,直接影响考前训练和临场发挥。考前训练中,指导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谈心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考生思想变化,对考生的评价要多肯定优点,以激励为主,激发考生拼搏奋进、战胜自我、敢于竞争的内动力,增强其自信心和求胜欲望。在给考生创造较为宽松的考前环境的同时,训练中也要适当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有意创设一些接近考试时的情境,训练考生的心理承受力,让考生在实战演练中主动思考,提高抗干扰能力,适应考场气氛,不断增加比赛经验。考试时为了有效消除考生的紧张、焦虑心理可以利用目标转移法:强调重视考试过程,淡化成绩结果,进入考场后,要求考生多进行身体活动,在活动中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把注意力从紧张的赛场气氛中转移到准备活动和专项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上。为了避免紧张,还可以进行心理暗示调节法:如在100米跑的赛前心里默念“我是最好的,我一定会冲在最前面”;在800米跑的赛前要暗下决心“我要战胜对手,全力拼到终点”等等。不断地给自己打气,把心理因素调整到最积极的状态,形成稳定良好的心理优势。此外,平时训练中,要教育学生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正确对待考试(比赛)的成与败。

四、指导考生明确考试规则和要求,养成良好的比赛习惯

指导教师在考前通过各种训练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熟知考试项目的规则和要求,在平时训练和测验中要严格按照高考规则和要求进行测试,通过讲解、示范、实战演练使学生养成遵守考试规则和要求的良好习惯,如在平时100米跑的训练和测试中就要让学生按照蹲踞式起跑的几个步骤严格进行,对抢跑、途中跑错道者要及时进行判罚,田赛项目严格按三次试推或试跳进行,丈量成绩要精确,对违反规则行为不予丈量成绩。决不能因为是训练或一般测试而放松要求,平时就让考生养成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失误,珍惜和把握住考场上的每一次机会。

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综合运用各种恢复手段促进恢复

考前每次训练课上要做好准备活动,防止受伤,提高训练质量。考试时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更是考出好成绩的前提条件,考试时的准备活动大致安排在距离单项考试前30~40分钟时开始。指导教师根据考试项目的不同,指导学生有条不紊地按顺序先做一般性准备活动,然后重点做专项准备活动,最后做考试项目的考前适应性练习,根据考试项目的不同,充分活动开关节、韧带,激活肌肉的弹性和活力,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防止受伤,最大限度地挖掘考生的运动潜能。

平时训练时,指导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放松恢复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训练间歇和每次课后认真做好放松整理活动,通过慢跑、放松操、按摩、沐浴等多种放松恢复手段,积极消除疲劳,促进机体的快速恢复,保障训练质量,不断提升竞技水平。考试时更要重视各项考试后的恢复放松活动,可采用按摩、沐浴、充分休息等方法积极调整状态,争取在短时间内恢复体能,保证考生以充足的体能、良好的状态备战下一项考试。

农村体育术科生 篇3

数理统计;文献法。

二、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1、体育类高考生的身高和铅球成绩基本成正比

根据上海市体育类高考对考生身高的要求 (男子1.70米以上及女子1.60米以上) , 我们在选拔体育类考生时就比较注重对身高的限制, 不能达标的一律不选。从我校近十年59名体育类高考生中铅球素质的统计情况来看, 考生的身高基本和铅球的成绩成正比关系。具体见表1, 从表1中可以很明显地体现出身高对体育术科考试中铅球成绩的正面影响, 也就是说:身高越高铅球成绩越好 (个别案例不做统计) 。

而铅球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生最后的录取。根据上海市有关体育类大学招生简章里录取折合分的计算, 体育分折合文化分的比例在1:6到1:9之间, 也就是说体育高一分相当于文化成绩高至少6分。可见, 选拔体育类考生时选拔身高相对较高的学生对最后的高考录取率是多么的重要。比较理想的身高是男子1.78米以上, 女子1.68米以上。

2、体育类高考铅球素质训练的技术练习不要苛求细节

基本的推铅球技术任何正规体育学院毕业的老师都知道。从右脚蹬地、右膝内转、左手带动身体上抬挺身、顶髋、重心移动到左脚、出手角度、拨指、换脚等等, 各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我们应该要明确, 这些考生绝大多数是非专业的投掷运动员, 没有很多的时间去大量练习铅球, 还有2个素质 (100米及800米) 和一个专项要花时间去练。对于这些考生来说, 如何花最短的时间和精力去把铅球的素质考试成绩提高到满意的程度才是关键。所以, 在训练中教师不要太注重技术细节, 每个人的条件不同, 要因人而异。完美的技术固然让人赏心悦目, 但在这里投得远才是硬道理, 毕竟男子12米满分和女子9米满分是没有太大难度的。如果花大量的时间在技术的细节上可能得不偿失。只要考生能掌握基本的用力顺序和出手方向, 有快速的出手速度, 那么, 什么拨不拨指、出手角度、顶髋等等的细节, 都不必太注重, 只要适合考生就行, 只要能稳定地把铅球投远就好。

3、体育类高考铅球素质训练的周期和强度是保障成绩的关键

(1) 初步训练期以基本的技术练习为主

初步训练期为期约2——3个月。在这几个月中, 教师主要解决的是如何让学生掌握原地推铅球的基本技术技能。铅球的练习量应控制相对较少, 主要把其他的两个素质及专项强化好。铅球一般为每星期练习3次, 每次1个小时, 总出手次数在50次以内。铅球重量一开始可以用相对轻一个档次的 (如:男子4KG和女子3KG) 。以用力顺序、蹬转配合、快速出手、抬头挺胸、换腿支撑等基本技术练习为主。阶段的后期, 铅球的重量过度到标准的男子5KG和女子4KG。

(2) 运动成绩相对成熟期以量的强化来保证

这是铅球成绩最能提升的时期, 为期约8——10个月。在这个阶段, 其他的两个素质及专项练习应该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了, 只要维持和略微提高就可以了。铅球练习就是整个练习的重点了。每星期练习3——4次, 每次1个小时, 总出手80次以上。在练习中, 利用快速连续出手的训练手段效果奇佳。具体方法为:学生5——6人为一组练习, 要求每次练习时每位学生必须在1分钟内连续快速出手推10——12个标准重量铅球, 不换腿, 只要蹬转和快速出手, 相对注意出手角度。每位学生练习一次后轮换其他学生, 但要控制每位学生中间的休息时间在2分钟内。这样完成每位学生4组练习后可以休息8分钟, 接下来再完成这样的4组练习。每周必须要有2次的这样快速连续出手的训练, 起到强化动力定型的效果, 再安排每周1——2次以完整技术练习的小强度训练, 强调换腿、侧身、展体、角度、平衡等细节, 注重的是训练的稳定和成功率。从本人常年对体育类高考学生的铅球训练来看, 这样的训练手段效果极佳, 学生在这8——10个月里提升的成绩幅度相当大, 这可以从表2里明显地反应出来。

表2我校近十年59名体育类高考生8—10个月强化量后铅球提升统计表

表2中, 总共有62.7%的男女学生铅球的成绩提升了2.5米, 更有共27.1%男女学生提升了3米以上的成绩, 就算提升最少的10.2%的人数比例里, 也提升了2米以上的成绩。这些成绩的提升, 很明确地表明了这些训练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 铅球成绩最后冲刺阶段以稳定和略微提高为目的

这个阶段也就是术科考试的前3个月左右时间。主要以强化、巩固、冲刺最后的好成绩为目的。在这个阶段里成绩要再大幅度提高是不现实的, 因为还有其他的两个素质和专项需要兼顾。铅球的训练以超重量器械练习、连续快速出手以及模拟考试3种方式交替练习, 每周三种训练方式轮训一次。在这个阶段里主要求稳定的成绩, 减少犯规次数。整个冲刺阶段的铅球成绩大约能提升30厘米到50厘米。

三、结论与建议

1、在挑选体育类高考生的时候, 相对要选有身高优势的学生。建议男子1.78米和女子1.68米以上。

2、对体育类高考生的铅球训练指导时, 不要太注重细节。建议强调出手速度和蹬转配合为要点, 在后期以求得稳定的成绩为主。

3、快速连续出手的强化量的训练是提升铅球成绩的最有效及快速的手段。建议在基础训练后就进行这样的训练, 每个星期要练习2次以上。

上一篇:城市给水工程论文下一篇:加强科研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