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档案工作总结

2024-06-22

毕业生档案工作总结(通用12篇)

毕业生档案工作总结 篇1

2011年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总结

今年的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总体上延续了2010年的做法,所以在此不再针对详细的流程和数据进行分析,只是针对今年以及前两年的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好的做法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以后的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做好铺垫。

一、正确认识“高峰期”

以前一谈到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的“高峰期”,大家往往想到的是7、8、9三个月,在档案管理部工作过或者熟悉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的同事也可能说“高峰期”只是7月份,而我认为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的“高峰期”只有三周时间,一般是接收工作开始的第二至第四周。以下是2010、2011年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前六周的数据走势图:

2010年时第二周至第四周每个月接收的量都在9000卷以上,第三周突破了12000卷,2011年显然来得更猛烈些,第二周就突破了11000卷,第三周更是破纪录的超过了15000卷,第四周时已经回落到6000卷以下,所以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主要是集中人力物力应对第二至第四周的工作任务。

二、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010年底更换了新的档案管理系统,改变了原有学生档案号的生成规则。旧系统是先有档案号,然后将档案号录入系统,再在档案号下录入信息,而新系统是先录入档案信息才能生成档案号,这个改变就完全颠覆了我们去年的做法。所以在接收工作开始之前,我们部门内部就经过了几次讨论,最后会同信息部想出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解决之道,在问题还处于萌芽状态的时候就将其解决了。三、一次性定稿 一次性定稿指的是一次性确定了毕业生档案需要录入的项目,这个问题主要是吸取2010年的教训,2010年毕业档案接收工作开始时,为了保证录入信息的全面性确定了20多条录入项目,但是由于录入的项目过多拖慢了录入的进度。后来为了保证对外宣传的到档之后三天入网的承诺,又对录入项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最后只留下了8条录入项目,然而删减力度过大,将流动党员工作部工作需要的政治面貌和入党时间等信息也删除了,导致流动党员工作部接收党员的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最后不得已又在一次修改了录入项目。

四、岗前培训很重要

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是一个短期的阶段性工作,所以一般的情况下都是要临时招募一些暑期实习生来协助完成这个工作,而招募的实习生基本上都不了解人事档案,更不要说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了,所以对于招募的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很重要。这个岗前培训既要有高度、有全局性,让从事接收工作的实习在认识上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又要细致入微,具有可操作性。今年除了较为正式的岗前培训外,还给每个实习生发了纸质的操作指南。

五、统一收发,减少交接

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是一项流水线式的工作,可以分为签收、材料审查、录入、质检、入库等阶段,各个阶段都涉及到档案核对、交接,以往直接是组与组之间直接交接,而且组内也存在交接。今年在接收工作中单独设立了一个收发组,总体负责档案的分发与回收,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个:第一,统一收发便于监控和协调各个组的工作进度;第二,统一收发能更好地保证档案的安全,避免在交接环节中造成档案遗失;第三,统一收发能更准确地统计数据和各组工作量。

六、知道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中,实习生的岗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调整,基本上每个实习生都要各个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使得实习生熟悉了整个工作流程,不仅知道了各个岗位上的工作要怎么做,而且知道了为什么这样做,边工作边思考,工作变得更顺畅。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说起来是比较枯燥的,轮岗的做法还能让实习生保持新鲜感,同时,轮岗也是调节各组进度的重要手段。

七、好钢用在刀刃上

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虽然投入了很多人力,但大部分都是实习人员,我们档案管理部真正完全投入到这项工作中的正式员工只有3人,另外还有两个试用人员,相对于这个环节众多而且庞大的工作来说,五个人还是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为了保证工作进度和质量,我们的人都分布在比较重要的岗位,比如:档案签收、档案收发、现场指导、质量检查和核对入库等岗位。

八、特殊情况专人处理

毕业生档案中经常会夹杂着其他社会人才的人事档案,而且还有些在我中心已经有存档记录的学生档案,这些档案都不能按照正常的毕业生档案来处理,如果谁遇到谁处理的话,一来不能保证处理的正确性,二来会大大降低其处理的效率。然而,这些特殊情况交与专人来处理,那么就能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因为专人处理,工作更加专一,效率与质量就会更高。

九、建立激励和竞争机制

实习生的工资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固定的实习生补贴,只要每天按时出勤就能得到这部分,而这部分也是少量的,大部分是计件工资,做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这样做提高了实习生工作的积极性。每周我们都将上一周每个人的工作量排名后张贴在工作场地,大家都能看到彼此的工作量的多少,做得少的暗下决心这周一定要把工作量提高,做的多的想继续保持领先,彼此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使得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边做边思边改

今年的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是在新的档案系统上进行的,可以说是新的开始,加之我们几个也是第一次负责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所以很多都是在摸索中进行的,发现不对的地方,我们就一起进行讨论,并征询部门其他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了正确的方法之后马上修改之前的做法。每天下班后也要回顾一下当天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或做得好的地方,第二天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十一、发现规律,抓住重点

管理学上有个很著名的二八定律,即80%的公司利润来自20%的重要客户,其实,我们毕业档案接收工作中也存在着这样的一个规律,即我们接收档案总数的80%来自20%的高校,而且这些高校绝大部分是成都市市内高校,都有专人移交档案的可能性。发现了这些规律,我们就有的放矢了,在下一年度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我们就重点联系这些高校,一来是向高校讲明专人移交档案的好处,以及专人移交的注意事项,二来确定高校的送档时间,便于进一步安排我们的接收。

十二、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2010年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招募的实习生全部来自四川师范大学,那些实习生表现很好,合作很是愉快,本想今年再次与四川师范大学进行合作,也进行了相应的接洽,确定了实习生来我中心实习的时间。然而,之后四川师范大学将实习时间往后一推再推,一直推到了7月10多号,2011年毕业生档案已经到了一些了,而实习生还没有到位。为了弥补这个过失,我们部门与综合事务部通过多种渠道招募了其他多个学校的实习生,才在今年毕业生档案大批量送达之前,使实习生基本配备到位,而且没有耽误毕业生档案接收工作。

十三、效率与质量兼顾

今年毕业生档案信息中学校、专业、学历和报道单位等信息录入错误的情况比较多,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以上这些信息是可以继承上一条档案的信息。因为高校送档或寄档时一个学校的档案都是一起来的,比较集中,而且学校一般是按照各个专业来统一排序的,所以在录入时,可能会出现一堆档案的学校、专业、学历和报道单位等信息都是一样的,所以就让这些信息继承上一条记录,这样操作大大提高了录入速度,但是也带来了弊端,有时录入人员没注意继承的信息已经发生变化而没有做出相应的修改就造成了录入错误,或者学校、专业中的某一个字词录入错误就会造成之后的多条记录也是同样的错误。

为了弥补这个过失,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质量检查方法,第一次检查是在粘贴档案标签的时候就检查,这次主要是检查姓名是否有错误;第二次检查是在某一个学校全部录入完成后,将录入信息导出与学校的送档清单进行比较,这次主要检查学校清单上的信息,比如学校、专业、学历、身份证号、出生年月等;第三次是通过数据透视表,单独检查每一个项目内的信息是否错误,比如将一个学校录成两个名字的、出生年月明显不正常的、生源地属于常识性错误的(四川省天津市)等。

毕业生档案工作总结 篇2

1 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毕业生人事档案虽然重要, 但是从目前大多数地方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来看, 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1 毕业生对人事档案不够重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才流动等外部环境的逐步宽松, 特别是组织人事政审工作相对减少, 一些毕业生就认为人事档案的作用不大了。却不知将来政审、调资、出据证明、职称晋升等均要以档案材料为依据。

1.2 档案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地方档案管理仍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 整档工序复杂, 档案管理人员常年忙于材料的收集、入袋、整理、拆、装、订等大量简单重复的劳动, 档案管理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内在信息。即使利用计算机管理, 也仅限于名字与档案号输入、输出与检索的管理, 没从根本上改变手工操作运转慢、利用率低、效率低下等问题。

1.3 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

管理档案的部门只照搬中组部下发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 没有形成自己的实施细则和工作制度, 仅充当档案“保管员”的角色, 对接收到的毕业生档案, 只是编号入库了事, 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导致了档案内容不全、管理混乱、档案材料遗失等问题。

2 解决办法和措施

2.1 提高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和高校的沟通协调机制和信息联动机制

加强宣传力度, 要大力宣传《档案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条例》等相关人事档案法律法规, 让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机构明确管档职责、档案管理原则、档案整理及转递规定等, 提高业务水平, 增强责任心, 并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规范操作。

2.2 加大人事代理工作力度, 彻底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一是要不断完善人事代理的内容。要适应存档个人的多种需求, 如办理转正定级、确认干部身份、参加各类考试资格审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出国政审、社会保险缴纳、组织关系管理、户籍挂靠等一系列社会化的人事人才服务。二是要逐步扩大人事代理的范围。在继续做好“个人代理”的基础上, 积极向各高校联系, 宣传人事代理政策, 制定毕业生人事代理的优惠政策, 对毕业生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集体代理”。

2.3 加大对毕业生人事档案托管机构的审查清理力度

要营造毕业生人事档案托管的良好环境, 保障广大毕业生人事档案的合法权益。要加强立法, 用法律法规净化档案托管环境;加强市场监管, 严格禁止私自保管档案, 严肃查处非法保管档案的行为, 坚决取缔违法中介机构;定期开展清理整顿工作, , 坚决打击人事档案管理违规行为, 坚决打击损害存档人员合法权益的行为, 努力营造运行规范、恪守诚信的市场环境。

2.4 加强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做到人事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科学规范

一要对接收到的毕业生档案应重新整理, 按照《干部档案管理条例》重新分类、编写目录、装订成册。二要加强收集工作, 完善档案内容。创新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机制, 注意收集能体现其近期经历, 职业资格、业绩能力、诚信记录、单位考核等材料充实档案内容, 提高档案的价值。三是实行专门统一管理, 建立专门的毕业生人事档案库, 开发多种检索方式, 便于查找与利用, 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2.5 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实现现代化管理

要增强创新意识, 在档案整理过程中更新工作手段。要利用各种方式, 积极与代理单位和个人取得联系, 督促其补充档案材料, 延续托管关系。加强现代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要利用计算机方便档案信息录入和查找, 加强档案网络信息化建设, 方便广大代理人员远程查找、查询和咨询, 提供网上办公服务, 实现人事档案保存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化。

2.6 加大毕业生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建立人才储备库

通过对毕业生人事档案的整理, 选出其中可反映毕业生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输入到计算机, 并建立以姓名、年龄、学历、专业等为标题的多种检索方式, 建立专门的毕业生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库, 作为政府的人才储备库。

参考文献

[1]刘淑杰.对加强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决策探索, 2007-03-28.

毕业生档案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档案 转递

高校毕业生的档案是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生活及社会实践的真实记录,包括毕业生的就业通知书、在校学业成绩表、体检表、各学年的鉴定表、毕业生登记表、党团材料、奖惩证明及高考录取信息等原始材料,是唯一能真正证明个人学习经历的凭证。大学生毕业后在进行择业、考研、考公务员、资格证申请、结婚等与日常生活或事业发展相关选择时都需要依据个人档案做相应证明,特别是就业后转正,定级、参加劳动保险等,更离不开档案。正是档案涉及了毕业生个人今后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档案对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高校作为毕业生档案的最后出口,怎样做到把毕业生档案完整无误地转递至其应该留存的地方,是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我结合多年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1.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

毕业生档案转递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工作,不论是毕业生还是管理者,都要认识到档案对毕业生个人的重要性,认识到若档案错乱或者丢失对毕业生影响的严重性,要提高重视程度,增强责任意识。本着对每一个毕业生负责的精神,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个环节,确保毕业生档案在形成和转递中不出任何差错。

2.要重视转递中各环节的管理

首先,要明确毕业生档案的最终去处,这是要提醒毕业生重视的,在这一环节应注意:(1)在没有搞清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人事主管权之前不要把档案转入这个单位,应将其落入这个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防止丢失或跳槽时用人单位扣住档案不放。(2)要询问清楚用人单位性质,如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他们或他们主管单位是有人事管理权的,可以接收档案,其他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各类民营机构无人事管理权,由人才中心实施人事代理接收毕业生档案。(3)将要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由于落户困难,多采取人户分离的就业方式,这样毕业生的档案最好先不要落在就业城市,而先行落回毕业生生源所在地,待日后需要调整时也是人事主管部门之间的转递,保证不会出现差错。

其次,整理形成毕业生档案和转递是重要一环:(1)档案的整理。目前多数院校学生档案是放在各院系管理的,毕业生档案形成和转递由各院系完成,这样可以分散压力,便于管理。我们在档案管理中采取的是专人专管负责制,任务明晰,责任到人,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毕业生档案转递正值毕业季,一方面学生就业急需档案,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很多材料正在形成且分布在多个部门,学生多,材料出来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需要专管老师反复多次去各部门督促,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毕业生所需的材料全部汇齐,加班加点,集中整理,在此不建议较多人突击,避免人多事杂忙中出错。正常应该是由专管老师按专业、班级、学号把毕业生的各种材料按档案目录内容分好,流水捡拾,集齐后对照标有毕业生编号、专业、姓名的档案袋信息,无误后放入其中。每生如此,依次按专业、班级分别放置。待所有毕业生材料全部装袋结束后,再统一按学生的转递单位开具档案转递通知单,依次放入所开具学生的档案袋内,并对档案进行专业、姓名、档案材料内容及转递信总核对,正确后封袋密封。整个过程清晰、有序、不易出现错误。(2)档案的转递。在整理毕业生档案的同时,应把毕业生档案转递的信息按邮政部门的要求采集好,按专业、班级、序号统一发送至邮政EMS终端,由他们打印出所有档案的转递清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尽可能把一些诸如单位名称、地址、接收人、电话、邮编等信息提供准确,以保证邮件能转递成功。专管老师要督促邮政部门及时反馈打印出的转递清单,并按邮政部门要求装袋贴单,码放整齐待邮政收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要忘记再次核对毕业生转递信息及专业、姓名,避免张冠李戴,出现错误。

最后,在毕业生档案顺利寄出后,要尽快回收邮件转递的运单号,及时与辅导员沟通,方便毕业生查询自己档案的转递实时状态。

总之,毕业生档案转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虽不是多么繁杂,难度也不大,但它对毕业生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一点也马虎不得。多年来我们在档案转递的实际工作中,正是由于重视以上各个环节的工作,在转递中未出现过档案错乱或丢失的现象,受到毕业生的赞许。因此要做好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较强的责任意识和耐心是必备的,认真细致是做好工作的关键。这是我在多年档案转递过程中获得的一些体会,也希望这有助于今后把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丁一.完善我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措施分析[J].兰台世界,2015(2).

高中毕业档案个人总结 篇4

我即将走完多彩的高中三年,高中三年间,高中生活在不知不觉中飞逝而过,高中三年生活有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从一个懵懂顽童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中毕业生,作为一名高中生,高中三年均担任班级学习委员,高中三年均被评为校三好生,在高三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获x省x等奖,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高中组)中获x赛区省x等奖和x赛区市x等奖。如今,我将告别多姿多彩的高中生活,回首三年的高中生活,高中辛勤的汗水,但也得到了相应的汇报。在老师的启发教导下,我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

在政治上,思想觉悟高,爱憎分明,踊跃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主动投入捐款救灾行列,用微薄的力量,表达自己的爱心,做一个文明市民。

在学习上,我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专心上课并做好笔记,注重理解和掌握,强化练习,学会分类归纳,不断总结,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知难而进,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并及时纠正,同时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自己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变能力有进一步提高。在课余时间里,我喜欢博览群书,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还利用假期参加电脑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

毕业生档案工作总结 篇5

武汉地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为做好全省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经研究,今年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省就业中心)继续协助各高校做好2012年高校毕业生户口档案托管工作,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托管对象

申请户口、档案托管的对象为武汉地区2012年应届普通高校暂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以及暂不就业拟升学的毕业生、正处于试聘用阶段尚未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的毕业生和以短期、临时、灵活方式就业的毕业生。

二、户口性质

凡在我中心托管的毕业生户口均为武汉市常住户口。

三、托管办法

(一)申请程序

1、申请人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领取《高校毕业生户档托管申请表》,或从“湖北高校就业网络联盟(http://)”网站下载该表,认真准确填写交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审核签章;

2、学校收齐《申请表》,集中送省就业中心签章后反馈给毕业生作为到省就业中心办理相关手续的凭证;

3、学校以《申请表》为依据编制就业方案,上报省毕办办理《就业报到证》;

4、办理报到手续需携带《申请表》、《报到证》(原件)、《学生常住人口登记表》(原件)和托管费于2012年7月1日至10月31日到省就业中心办理报到手续,逾期不再受理。

(二)办理方式

1、委托办理:受省就业中心委托,学校接受本校毕业生的申请,收取有关材料和费用集中到省就业中心办理报到手续;

2、现场办理:省就业中心到学校现场受理毕业生的申请,收取有关材料和费用(具体时间由学校与省就业中心商定)。

3、个人办理:毕业生原则上在就读学校申请办理托管手续,如因故错过委托办理和现场办理时间,可继续向学校申请,填好《户档托管申请表》,经学校审核同意后,于当年5月1日-31日、8月1日-31日两个时间段内到省就业中心直接办理相关手续。

(三)党员组织关系办理

已办理托管手续的毕业生党员(含预备党员),须将“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与相关材料交省就业中心托管党总支,交纳党费,领取流动党员证。

(四)收费项目及标准

1、根据物价部门规定,申请办理托管手续的毕业生需一次性交纳手续费、户口迁移费、档案转递邮寄费共80元;

2、托管期间毕业生开具非就业有关证明,每次收取20元;

3、免费保管户档两年,托管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后,应及时将档案关系和党组织关系转至所在单位,或所在单位指定的人才交流机构,未落实就业单位或尚不能确定就业时间的托管毕业生,超期两年若继续申请托管的,从毕业后的第25个月起每月需缴纳滞留户口档案托管费15元。

(五)相关服务

省就业中心为办理托管手续的毕业生,提供以下服务:免费提供用人单位信息;提供推荐就业相关服务;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后直接、快速、免费办理就业手续。

附件:《高校毕业生户档托管办法及申请表》 请到文件下载区下载

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毕业生档案工作总结 篇6

新的历史时期,在校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影响院校教育管理质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一项紧迫问题。落实以人为本要求、紧贴时代发展步伐、贯彻安全发展理念、顺应学生成长规律、塑造合格有用人才、全面与社会需求对接等方面,都迫切需要在高等院校逐步推行把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现实意义

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动青年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院校德育建设,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引领科学人文思潮的有效平台;是创新推动院校教育管理质量,实现安全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对接社会岗位要求、拉近供需之间距离,整合各方力量的一个链接条、一个数据库、一个参考源。因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解决青年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不多,对自己性格特征定性、把握不准的问题;解决青年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思想压力等方面思想意识不自觉、不主动,方法手段不经常、不科学等系列问题。

(2)解决青年学生与同学朋友之间、解决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解决一线教学和管理人员与院校机关职能部门之间,对青年学生在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思想压力内容、应对压力能力,以及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相关基本问题上的诸多个“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看法不统一、办法不统一、缓解和解决的步伐不统一、外在因素和内在关系的结合不统一等等方面的矛盾。

(3)解决学科设置、不同专业任课教师之间,在青年学生心理特征问题上,条块分割、重视程度迥异的问题;解决当前专业课授课与心理学基础知识灌输联系不紧、涉及不够,以及运用心理学来提高授课质量办法相对单一的问题;解决师资力量偏重专业课、看重试卷得分,相对忽视对青年学生在人格修养、人格锤炼、心理健康、提升缓解思想压力的能力等方面,教育引导不够的问题。

(4)解决单一偏重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听招呼、守纪律、刻苦发奋,相对忽视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保持良好的处世心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感知正确的人生责任,把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引导,效果和目的上看成“单打一”的问题。

(5)解决对青年学生初、高中时期的心理特征了解不够、掌握不准的问题;解决管理、教育、授课、机关等方面因人员调整等因素,造成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脱节、教育与引导脱节的现象。

毕业生档案工作总结 篇7

一、高校毕业生档案是人事档案的基础和重要源泉

1. 学生档案真实记录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学生档案是由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形成的原始材料组成的, 这些材料真实地记录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如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奖惩情况, 其原始性和真实性是不可取代的。

2. 学生档案为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的政审和考核提供重要依据。

在毕业生评优、考核和用人单位的政治审查过程中, 学生档案以其自身的原始性、真实性等特点毋庸置疑地成为首选依据。通过档案反映出来的毕业生个人的综合情况可信度更高, 也更为全面、真实。

3. 学生档案在个人的定岗、定职、晋级、工作调动、出国等多方面也会起到凭证作用。

学生档案具有独特的不可再生性和时间记录性, 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形成的反映个人学习、工作等方面情况的材料是人生的“记录本”, 对个人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凭证作用。

二、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 毕业生档案材料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

一方面, 很多归档材料会出现填写错误、涂改、字迹模糊和填写不完整等情况,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档案的真实性和凭证作用;另一方面, 归档材料不齐全现象经常出现。例如有的学生入学时没有及时上交高中档案, 有些学生由于出国、实习或工作等原因, 毕业时忽略了毕业生登记表、自传等材料的填写, 造成了毕业生档案材料的缺失。

2. 毕业生档案派遣难。

首先, 学生毕业后档案的派遣率逐年降低。由于就业形式的变化和就业压力增加, 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都不急于办理档案派遣, 有些想再考研、考公务员或是目前工作不稳定暂时不需要档案的学生都把档案放在学校, 不作任何处理, 这就导致应届生的派遣率逐年降低, 学校滞留的毕业生档案越来越多。其次, 很多毕业生盲目派遣, 自己并不清楚档案的去向, 也不了解档案代理机构的功能和服务利用作用, 即使办理了档案派遣, 也是对自己的档案置之不理, 更无法发挥毕业生档案的利用价值。高校每年都会出现很多毕业生回校查询档案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经办理了档案派遣的情况。再次, 由于转递方式的限制, 很多毕业生档案都难以成功转递。按照有关规定, 人事档案的转递方式是机要交通或是专人递送, 严禁邮寄或交本人自带。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日益多元化, 档案派遣地址也纷繁复杂。但是, 机要交通投递范围有限, 很多地方与机要局没有建立投递关系, 导致很多毕业生档案的机要件被退回学校, 而且学生往往在毕业后都更改了联系方式, 学校根本联系不到学生本人, 学生也不到学校询问档案转递情况, 这就造成了退回的档案在学校长时间积压, 无人问津。

3. 毕业生档案派遣后回执难。

机要交通的查询要受到时间的限制, 一般的机要件在寄出一年内可以查询签收情况, 过期后将无法查询, 因此毕业生档案派遣的回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 现实情况中档案的回执常常很难齐全。一方面, 有的高校由于毕业生档案派遣工作时间紧、数量多、任务重等原因, 常常忽略了档案回执的填写, 不能确保每个寄出的毕业生档案都填写了回执;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在接收了档案后并不及时办理回执, 也不通知毕业生本人档案是否已经收到, 甚至有的单位根本就不填写回执, 学校就很难掌握毕业生档案派遣的信息, 给日后的查询、利用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4.“死档”、“弃档”现象逐步增多。

高校和社会毕业生档案管理部门近年来都出现了大量毕业生的“死档”、“弃档”, 存放在这些地方的档案多年来都无人问津, 更没有补充必要的存档材料, 往往是学生毕业后档案便进入了休眠期。不仅在库房容量、管理人员等方面给各部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不利于以后的查询、利用, 也会因为档案材料的残缺不全或经历断档而降低了毕业生档案的利用价值, 人事档案材料一旦缺失, 就会造成人生经历的空白, 这是很难弥补和挽回的。

5. 各个毕业生档案管理机构的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造成了沟通的障碍和资源的浪费。

各高校和各个毕业生档案管理机构都建立了毕业生档案的信息资源库, 记录了详细的毕业生档案基本信息, 但是这些资源并没有达到有效的共享程度, 很多工作都是重复的录入和统计, 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更是阻碍了毕业生档案资源的利用和查询效率, 人为地给毕业生档案的管理工作制造了诸多障碍。

三、加强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1. 高等学校要积极利用各种宣传方式, 加大毕业生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和范围。

加大宣传是加强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最直接的方式,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有效性。档案部门通过教育、展示、讲座等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档案的重要性, 清楚个人档案的内容, 知道毕业后档案的安置方式和转递途径。特别是在新生中更要普及档案知识, 教育大学生们认识到档案对自己日后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 这是加强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源头和关键所在, 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毕业生对待自己档案的漠视态度, 减少“弃档”、“留档”现象发生的有效途径之一。

2. 将学生档案派遣工作与毕业生办理离校时的各项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强化毕业生档案的转递环节, 提高派遣率。

一方面, 在办理离校手续时, 在离校通知单上加上档案派遣项目;另一方面, 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等方式向毕业生宣传办理档案派遣的程序、注意事项和重要意义, 积极引导毕业生及时办理档案派遣, 尽量避免毕业生档案长期滞留学校所带来的对日后的考研、出国留学、就业等等方面的麻烦。同时, 也督促毕业生在工作后及时了解档案是否已经转递到单位, 尽快将回执寄回学校, 避免转递过程中的差错问题。

3. 强化毕业生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工作, 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 在选择计算机管理软件时, 各个单位都要考虑到软件的兼容性, 最好是选择相同或近似的软件, 特别是社会的毕业生档案管理机构要及时了解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软件的基本情况, 这样在毕业生走向社会后才能把高校的毕业生档案的基本信息共享过来, 这样在数据统计、转换和查询和等方面都比较容易操作,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其次, 对软件中的具体录入项目的选择也要尽量统一, 做到实用、简练, 不要盲目地追求多而全。高校和社会的毕业生档案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工作中利用的需要来选择实用、有效、利用率高和对查询毕业生档案作用大的项目来录入, 例如, 很多软件在查询毕业生档案时都以身份证号作为查询条件, 这样不仅方便、快捷, 而且能保证查询的唯一性并且相对保证项目和录入要求的一致, 这样才会为毕业生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 高校和社会的毕业生档案管理部门要提高计算机管理的网络化程度。高校和社会的毕业生档案管理部门要通过网络平台, 将毕业生档案的信息及时在网上发布、更新, 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 也能让学生能不受地域、时间等限制, 方便、快捷地查询到所需的信息。最后, 高校和社会的毕业生档案管理部门要保持紧密的联系, 提高毕业生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率。各部门之间要保持定期的沟通, 及时了解与毕业生档案有关的信息, 相互探讨毕业生档案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集思广益, 就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突发情况开展研究, 快速处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重复劳动, 而且可以掌握毕业生档案的动态信息, 避免“死档”、“错档”等现象的发生。

4.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为提高毕业生档案工作效率提供有力保障。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毕业生档案工作的基础。一方面, 要注重培养毕业生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工作态度, 增强工作的责任心, 在学生遇到各种档案问题时, 作为专职管理人员应该及时、耐心、快速地进行解决, 并且给予学生悉心的指导和帮助, 让他们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并且从中意识到档案在其就业、出国、考研以及政审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 要着重提高毕业生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提高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 认真把握毕业生档案派遣的各个环节, 熟练掌握各种管理软件的操作, 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毕业生档案派遣工作。

在就业环境日益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 高校毕业生档案的管理工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复杂的就业情况和多变的就业形式, 档案作为毕业生的重要人生经历的凭证, 更需要细心、快捷、准确、安全的管理。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作为档案管理者,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采取各种途径来加强毕业生档案的管理工作, 真正发挥毕业生档案在其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的转变和就业难局面的出现, 学生档案滞留学校和个人手中的现象频繁出现, 高校和各级档案代理机构“弃档”、“死档”现象也日益增多。各毕业生档案管理机构寻求有效途径, 加强毕业生档案管理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毕业生档案,管理,途径

参考文献

[1]欧伟平.试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S1) .

[2]吴梅.新时期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初探[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 (4) .

毕业生档案工作总结 篇8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363-01

大学生档案管理问题本不是一个大问题,探讨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儿小题大做。建国六十多年以来我们国家教育制度经历无数次改革,大学生档案管理伴随着教育制度改革也在发生变化。应该说高等教育院校与大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对大学生档案管理与移交已经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经验,在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随着教育制度和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自主择业就业体制下,大学生档案管理如何适应新的就业机制,如何让自主择业制度更加完善,让众多高校毕业生不在遭受档案馆里的困扰,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和政府就业管理部门亟待研究和认真解决的新课题。

一、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历史沿革

1、自谋职业与政府招聘相结合。建国初至60年代中期的毕业生就业制(1949-1965)。

2、社来社去。“文革”期间的毕业生就业制度(1966-1976)“工农兵大学生社来社去”。

3、抽成调剂、分级安排。恢复高考制度后初期的大学生就业制度(1977-1985)统一分配制度 “抽成调剂、分级安排” 的办法。

4、改革开放深化后的大学生就业制度(1985-1989)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 《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规定》,提出了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要求。大学生就业由国家计委移交给国家教委来分管。 1986年提出“切块计划”(80%国家教委,20%学校),并首次提出“供需见面”。

5、自主择业、双向选择。1989年3月2日,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自1989年招收的新生执行。核心: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实际是毕业生在“本行业、本地区”所谓的“自主择业”。1998年,随着高校办学体制发生变化,行业办学逐步取消,同时取消跨地区就业人才流动壁垒。

6、自主择业。1999年开始基本实现了“实质”意义的自主择业。

二、自主择业制度下大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学生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道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它是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履行相关毕业程序并取得报道证后,才得以实现。

一是大学扩招影响。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逐年扩大招生规模,1999年当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长速度达到史无前例的47.4%。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62所,比上年增加39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409所(含独立学院309所),比上年增加51所;成人高等学校353所,比上年减少12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29所,比上年增加17所;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比上年增加3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55个,其中高等学校481个,科研机构274个。如此众多的高等教育院校和翻番增长的高校毕业生,给档案管理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二是户籍管理制度带来的弊端。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也成为人才合理流动的巨大障碍。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13年1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户籍制度改革被列为2013年四项重点工作之一。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甚至把任意离开户口所在地视为一种犯罪而加以惩处。如金朝规定:“避役之户举家逃于他所者,元贯及所寓司县官同罪。”明朝规定:“其令四民务在各守本业。医、卜者土著,不得远游。”现行户籍制度加剧了城乡割裂,阻碍了城乡统筹,加剧了社会分化。与住房、消费(如购车)、教育、社会保障等利益直接挂钩,不同的户籍有不同待遇,不仅人为地把本应平等的身份划分为三六九等,而且加大了贫富差距,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三是管理模式过于单一。新的就业政策真正实现了自主择业,同时由于户籍管理制度没有适应这种就业制度,造成许多大学生就业后户口不能及时迁移到工作地,只能搞所谓的人才代理,人在大城市工作,人事档案在所在地人才代理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有些大学毕业生在京沪津等大城市工作10年8年后,档案仍然保存在户籍所在地人才中心的怪现象。

三、大学生档案管理的对策

大学生档案管理既涉及入学前和在校期间档案管理,又涉及毕业后档案移交等一系列管理问题。如何做好工作,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健康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这项工作做好。

一是信息化管理问题。如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日益普及,信息化给人们带来的便捷人所共知,要尝试大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不要让大学生为了一份档案四处奔波。为了适应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各省市均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并且把大学生档案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档案管理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管理,面对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用计算机管理起来得心应手。不过这种管理还没有实现网络查询,网络检索,甚至实现网络转移档案,因此许多大学毕业生为了一份档案,不得不千里迢迢回原籍办理相关手续。这个问题应该从加强信息化建设入手,尽快加以解决。

二是户籍改革要加快。广州日报报道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把毕业生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国务院还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看来国家在户籍改革要有新的举措,我们期盼这项惠及百姓的改革进一步加快,让大学生就业不在遭受户籍管理制度的困扰。

毕业生档案调动 篇9

毕业生在毕业后的档案去向是有具体规定的。首先,毕业后如果签了就业协议,且单位同意安置档案的话,那么档案就会直接寄送到单位;其次,如果签了协议,但是单位不负责档案的安置,那么需要学生与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签订档案托管协议;再次,如果毕业生毕业没有签协议,那么档案就会跟着派遣证走,即派遣证派到哪里,档案就会被寄到哪里。

按照你所说的这种情况,如果你签了个私人企业,这样的企业一般不负责安置档案(其实就算他们负责安置,建议你最好也别把档案带去,因为将来再出来会麻烦),那么档案应该是跟你的协议(和派遣证)被送到你单位所在的城市了。档案回来的第一站是省大分办,然后从省大分办会派到市大分办(就是市人事局大分办),市大分办会等毕业生自己持派遣证去处理自己的档案(或签到工作单位去,或放到人才交流中心去),对于当年的毕业生过年前还没有处理自己的档案,按照一般原则是直接将档案送到市人事局下属的人才交流中心了(有问题的档案除外)。因此,在档案还在人事局的时候,就到人才交流中心与他们签订托管协议就可以了,因为人才交流中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负责档案的托管,因此,托管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只需要一年180-200左右的托管费。

档案放在人才交流中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根据你的需要进行调动。比如考上研究生就去那里将档案调到学校,找到了好的工作就可以把档案调到工作单位。不管在本地还是外地,档案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应该是最稳妥的了。

你所说的盖章的问题,档案签到人才交流中心,那么协议上盖的是人才交流中心的章。这个托管协议与就业协议是不混淆的,就是说即使你签了就业协议,仍然可以与人才交流中心签托管协议的。

最后是你面临的毕业论文答辩的问题。其实签不签协议无非只是毕业论文答辩得分不太高罢了,这个分数对于毕业生来说真的是无关紧要的,肯定让过关的(不过关的一般都是极少数论文写的非常不象话的)。

1.毕业生就业协议是学校统计就业率用的,也是用来换报到证(干部身份证明)的,也有提档信的作用

2.提挡流程:先找到家单位,打听好在哪里存档,把就业协议交给他们,应该是一式四份,已经由学校盖好章的,先本人签子,单位盖章(人事章就可以),单位存档的劳动局或人才盖章(劳动鉴证章),然后由本人将盖好章的协议拿到学校,学校开证明换报到证拿档案,本人将报到证,档案及入档的登记表一齐交到人事部门就可以了,以后也不会和学校有多大关系.3.最好找一家在劳动局人才(比如XX区人才服务中心)存档的企业,这样以后转档案会比较快,比将档案交给私营人才代理的收费也低.如果差什么手续也比较好补,不会说十年以后找不到了.4.换了其他工作以后,存档在劳动局的人才,只需要新单位通过新存档地开商调函就可以了,取出档案时,原劳动局开出介绍信,就可以转出了.5.有的事业单位对于合同工是不转档的,也有的在行政部门存档....建议你尽量不去那种单位,除非是很好的工作,有机会转公务员.否则再换工作时,保险手册都有可能和别人不一样.很麻烦.6.签了协议了不送回去就可以托管了....或者告诉学校新单位不转档.现在有不少单位都不转档,省去不少麻烦。

7.去外省工作最好不要随便调动档案.因为以后想转回来会很麻烦,也不要随便在当地建新档案,并档更麻烦。

如果外省新单位不要求外地人员调档,只需要在原存档地开份存档证明就可以了(比如个人存档协议书)。

毕业生档案去向指南 篇10

一、毕业生升学(包括毕业生考取硕士生、第二学位;考取博士、进入博士后工作站等情况)

一律转至升学院校(培养单位)、或博士后工作站。

二、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列入就业方案,领取就业报到证)

1.上海生源毕业签订就业协议书:

单位有档案接收资格的,可将档案直接转递至用人单位;

单位无档案接收资格的,可将档案转递至单位委托的人才服务机构; 单位无档案管理权也无委托代理机构的,可将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区县的职介所(注意: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不接收上海生源毕业生档案)。

2.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签约外省市单位

单位有档案接收资格,可将档案直接转递至用人单位;

其单位无档案接收资格,可将档案转递至单位委托的人才服务机构。

3.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签约外省市单位,单位不解决户籍

档案转递至生源所在地就业主管部门(与就业报到证一致)。

4.户籍审批通过的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毕业生:

单位有集体户口并有档案接收资格,可将档案直接转递至用人单位; 单位有集体户口但无档案接收资格,可将档案转移至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或单位委托的人才服务机构;

单位无集体户口,须将档案转递至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档案到达中

心后,方可办理落户手续;

户籍落在自购商品房或直系亲属处的,签约单位有档案接收资格,可将档案直接转递至用人单位;无档案接收资格,可将档案转递至单位委托的人才服务机构或落户地的区职业介绍所。

5.户籍审批未通过或直接办理居住证的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的毕业生:

档案转递至生源所在地就业主管部门(与就业报到证一致)。

三、灵活就业类的毕业生(包括合同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实习见习等情况)

1.上海生源毕业生: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区县的职介所(凭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出具的转递通知)。

2.非上海毕业生:档案转递至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与就业报到证一致)。

四、定向委培毕业生:档案一律转递至定向委培单位。

五、出国/出境的毕业生

1.上海生源毕业生: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区县的职介所(凭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出具的转递通知)。

2.非上海毕业生:档案转递至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与就业报到证一致)。

六、国家地方项目就业的情况:参照相关政策执行

七、回省择业的非上海生源毕业生:档案转递至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与就业报到证一致)。

八、未落实就业单位的上海生源毕业生: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区县的职介所(凭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出具的转递通知)。

九、其他注意事项:

1、毕业生一定要和用人单位确认其档案接收资格,一般来说,中央企业、省(市)级单位具有档案管理权,民营企业、外企,县级单位无资格,应由用人单位指定人才交流中心等机构来管理。

2、毕业生必须在确定档案转递单位名称的同时,注明档案转递单位详细地址及邮编。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和区县职介所可以不注明。

3、毕业生档案由所在学院以机要通信的方式负责转寄,毕业生须在一年内到档案去向单位落实档案到达情况,超过一年机要局不再予以查询。

4、学生可通过所在学院查询档案转递信息。

毕业生档案工作总结 篇11

【关键词】毕业生;档案管理;方法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的大学生,对于档案的保存都是学校给保存或者在毕业后就放在了人才市场中,大学毕业以后的学生就要到人设局进去报道就要拿着报道证去报道,这样就可以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把档案放入人才市场进行保管,有的毕业生就放在了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进行保管。但是,随着社会中的毕业人数不断地扩大,人才市场的工作量很大,内容很多,这样保管的档案也就会很多。所以,保管人员在保管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因为这样,我们要采取一些合理的方法来进行有效的避免。根据自己多年经验的理解,总结了几个建议,希望可以得到启发。

一、简要分析目前人才交流中心在毕业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程度和水平不高。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快的进步,信息化的时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很大的作用,它的范围很广,涉及到各大领域。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对人才市场的管理上可以看出,经济的发达的状况还是现代技术的发展都比较低,所以管理人员在这方面的意识不是很强,也导致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人才场市场的资金的投入量不是比较少,大多数学生的档案在小学初中等文化程度上,这样管理起来相对来说很困难,也难以保障信息化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二)被弃档案管理难度大。在当代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才市场的管理中应该有很多的要求来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因为现在大多数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没有找到可以接受档案的单位,都会把档案放回到出生地,其中还有一些没有及时来人才交流中心进行报道,所以就导致档案都丢弃的情况,还有一些原因是把档案放在了人才中心,就不会再去管它,这样做会出现档案不能很好的得到更改,出现了人才中心档案可能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没有了。这样对保管人员在工作中有一定的影响,希望做出合理的方法来改善。

(三)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对档案管理员的制度是很清楚明了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就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没有足够的人员去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这样也增加了人员在工作中的人物量过大。也随着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的情况,档案员的工作内容就比较的繁重,人员缺少,对工作中都会出现影响等问题,要得到合理的解决。

(四)档案流转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在档案转接过程中可能由于某些学校对学生的档案没有做好合理的保管,对学生的档案也没有做好明确的说明,所以就出现了一些问题。还有一些是已经放在人才市场的,但是在转接过程中没有规范性,所以也影响了档案不合理的现象,这样也导致一定要是档案的本人就解决,才能进行报道等环节的落实。

二、加强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的策略

人才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在接收毕业生档案的时候,应将这些档案中的信息一一录入到计算机中,同时,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对于毕业生提取档案以及递交后续的档案资料等新的内容,也应在计算机上面认真、细致地进行记录,并对于档案管理的各个流程都严格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当然人才交流中心的主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必须重视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加大经费上的投入,进行硬件和软件上的建设,能够满足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加便捷以及优质服务。

(一)适当增加管理人员,提高其素质。应积极引进人才,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足和实际需求配备足够的专职人员,切实解决目前人才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其次,为了更快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我们应该重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提高工作,培养出更多的专业素质过硬、工作经验丰富又懂得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同时,注重人才引进和其岗前培训工作,从整体上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办法。对档案管理的办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是提高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且为了更好实现档案的规范管理管理人员应该将管理办法统一化,通过统一归类的力、法来实现档案的规范管理和办法的一致性,具体来讲可以以时间为依据进行归类管理,也可以采取分级分类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对于数量很大的档案管理较为有效,具体就是档案管理人员对这些档案可按地区先进行一次归类,再根据寄存时间进行二次归类等。在档案管理办法得到完善并创新的情况下,能极大地让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三)强化档案流转规范性、科学性。实现档案流转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让档案管理以及责任追究的相关制度尽快建立起来,并不断地加以健全,更重要的是严格执行,落实到位,严格相关的流程和手续,对于流转过程中的违规和错误现象、行为必须严格追究责任,提高我们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应正确面对目前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探索改进的措施,并积极做好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切实实现毕业生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三、结语

根据上述所论述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档案管理在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要加强对人才中心管理方面等问题得到重视,落实明确的规定,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去实施。要培养大量的人才引进到单位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大对单位工作的有效进行。在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中的事业都要得到良好的发展,人才中心也不例外。要做好宣传等方面的活动,提高对毕业生的管理政策,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思嘉.人才交流中心如何做好毕业生档案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0).

毕业生档案工作总结 篇12

关键词:普通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对策

学生档案是学生信息的重要载体, 是了解考察学生历史和现实情况的主要依据, 也是就业落户以及今后升学、选拔、任用、分房、考核、离退休的主要依据。如何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 是新的时代背景下亟需解决的实践课题。

普通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的发展, 学校的招生也在扩大, 毕业生也随之增长, 就业空间的扩大和自由性, 使大学毕业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1. 归档内容不全面。对于用人单位关心的诸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技术技能、精神面貌等人才信息缺乏纪录。

2.档案管理滞后。因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制度, 学校现有的管理方式与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相比已越来越不适应。

3.毕业生档案滞留现象严重。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对人事档案的内容、功能、管理、投递认识不清, 把档案弃置学校或人才服务中心不管不问, 由此出现了人、档脱离的现象, 并出现了大量的弃档族或“死档”。以西安某高校为例, 近年来毕业生档案每年实际寄发仅占毕业生总数的69.0%, 因各种原因滞留学校的档案高达26.6%。

普通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高考录取方式的变化及高等学校对档案内容规范上的观念滞后是档案内容简单化的主要原因。自2001年全国高考实行网上录取开始, 考生档案就变得没有统一的格式和内容, 个别省份甚至没有建立学生纸质档案, 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一页中学期间学籍卡片或光盘, 普通高校学生档案材料比较简单, 一般有学生登记表、学籍成绩总表、奖惩文件、入团志愿书、入党材料、报到证存根、体检表, 而将与时代相适应的教学、心理素质、技能培养、素质教育的各类材料如四、六级证, 计算机等级证, 学士学位授予证明, 心理测试表, 参加各类社会竞赛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材料在学生档案中一般不能反映出来或没有记录。

2.旧有的档案投递方式与当前用人单位性质的的多样化相矛盾。当前高校学生数量大, 档案多, 办学方式也多样化, 档案存放时间短, 流动性大, 加上学生就业渠道广, 投寄单位多, 大部分学校还是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 如档案政治保密性, 毕业生档案的邮寄方式还是通过机要局, 而机要局规定接收机要件的单位必须是县团级以上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教育、人事部门。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许多原来以公有制形式存在的国有企业改制为责任有限公司或股份制有限公司, 且不通知机要局, 使毕业生由于对档案的神秘感而不关心;因邮寄地址不详细而无法投递, 有的寄出后被退回。

3.普通高校毕业生对档案管理方式的变化尚未适应。高校学生档案是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贯遵循的“档随人走”的原则;在计划经济时代, 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 毕业时将学生档案统一寄发,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去向或自主择业, 而且就业单位的性质由原来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变为现在兼有民营、私营、合资企业等性质, 随着人事制度的改变, 档案由原来的统一邮寄到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 而现在一部分档案要挂靠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也就是人事代理;由于人才代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不规范加之落户地区差别大, 一些毕业生虽已就业但不想挂靠人才中心而把档案暂时留置学校;有的毕业生因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单位不签协议, 将户口、档案滞留学校, 等找到了合适的单位才回学校办理转档手续。

4.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淡化了学生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学生纸质档案记载了一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 它包括了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情况, 如高考记录、军训记录、学员鉴定、成绩总表、毕业生登记表、入团入党材料等等, 工作后又有个人自传、单位评价、考核奖惩、职称评定、工作流动等等, 人事档案的主要作用是为用人单位提供原始的记录, 通过记录员工的工作表现, 工作过程, 作为劳动分工、报酬计算的依据。由于现在就业方式的改变, 很多用人单位只和学生签订劳动合同, 注重的是毕业证、学士学位证等, 而户口和档案要挂靠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由于一些毕业生没有固定在一个单位工作, 流动性大, 毕业后没有正常的工作记录, 档案长期放置学校或人才中心而无法建档。一些学生中的党员档案放置学校, 使他 (她) 没有组织管理因而无法过组织生活, 甚至几年了该转正的没转正, 党费就肯定没法交, 完全脱离了党组织, 到有用时才想起来自己曾是党员。

普通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1.加强普通高校学生档案的归档范围。为适应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使用人单位能够多维度评价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精神风貌等情况。学校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应做好如下工作:

(1) 明确基层院系的工作职责, 把学生大学阶段的政治思想鉴定、学年鉴定、入团志愿书、入党材料等以及荣获的各类先进个人的证书进行详细记录并归档;

(2) 与教务处、各专业院系主管教学工作的办公室经常保持工作的联系, 及时把学生各阶段取得的考核成绩汇编造册, 将科研成果证书, 社会实践报告, 各种等级证书进行复印归档;

(3) 加强学生管理过程的记录。各相关的职能部门及时把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体检卡, 体育测试成绩, 心理素质测试等归入学生档案。

2.加快普通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新时期普通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手段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使档案管理数字化, 档案利用社会化, 档案传递程序化, 实现档案管理流程的科学化和管理的高效率。

(1) 完善普通高校学生电子档案的管理。学生入校时, 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学生档案数据库, 并以网上招生录取时学生的电子档案为基础, 入学后学生学籍卡制成标准式的电子文件格式, 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德、智、体、能等动态的记录每个大学生的成长历程, 这样了解一个大学生的信息通过网络就一目了然, 方便又快捷。

(2) 建立普通高校毕业生信息网。以学生档案数据库为载体, 建立起一整套为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所需了解的相关信息, 同时毕业生本人也可以利用这套信息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 这样通过网络技术快速传递, 使普通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与信息时代相结合, 并体现了学生档案利用的社会化。

3.深入宣传人事代理制度的性质和作用。随着就业性质的多样性变化, 由此而产生的人事代理制度也发展起来, 人事代理为流动人员提供了一个人合理流动的人才服务机构, 主要是为流动工作人员办理落户、人事档案管理以及工作后转正定级、聘用合同签订、参加各类考试或资格审核、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出国政审, 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党团组织关系管理等事项;它实行了多方面全方位的代理, 因此作为管理人员或就业指导工作者, 应多向毕业生宣传人事代理的性质和作用, 另一方面作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变后置性管理为前瞻性的指导服务, 对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变革, 实行社会化开放式管理, 更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及时收集整理归档材料, 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为个人、为单位提供有效的人事信息, 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4.进一步提升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人事档案在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在我国是不会取消的, 所以广大毕业生从思想上要重视人事档案的作用。人事档案基本的作用就是转正定级、计算工龄、享受社会保险、办理离退休、计发养老金的主要依据, 不妥善处理好档案的关系, 个人的利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会给自己今后的工作、生活带来许多麻烦。作为毕业生就业后一定要及时落实档案的去向, 如向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咨询, 向人才服务中心支付托管费等, 办理好相关手续。在托管期间要及时与托管机构保持联系, 反馈所取得的业绩记录材料并整理归档, 不要做“弃档族”或“事后急用族”;作为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 使高校毕业生充分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 它和一个人一生相伴, 树立起重视个人档案, 保护自身利益的观念, 纸质档案随时都可能发挥它的作用, 所以每个毕业生应切实加强个人人事档案的管理观念, 使自己的相关权益及日后的生活工作得到充分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段超燕.高校毕业生遗留档案管理的思考[J].兰台世界, 2006.17.

[2]金鑫.从大学生就业谈高校学生档案管理[J].办公室业务, 2005.02.

[3]郑本军.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档案的管理[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06.

上一篇:年级期末考试考试动员下一篇:河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