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笔记)(共9篇)
追求卓越(笔记) 篇1
追求卓越(笔记摘要)
他们(卓越企业)认为,思考比工具更重要,发挥才智远优于理性,行动比分析更为迫切。采取行动。卓越企业采取各种务实的方式,以维系企业的敏捷度以及克服规模扩大后可能导致的僵化。
接近顾客。这些企业会向顾客学习,提供的质量、服务和可靠性(有效而且可以持久的事务)都是一般企业难以抗衡的。
自主和创新精神。它们不限制每个人的创造力,而是鼓励务实的冒险,支持好的尝试。以人为本。卓越企业把一般人员视为质量和生产力的源泉。
亲身实践、价值驱动。企业的基本哲学对其成就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技术或是经济资源、组织结构、创新和时机。
坚持本业。除了少数例外,坚持本业的企业通常比较可能缔造出卓越的业绩。
组织单纯,人事精简。这些卓越企业的基本结构形态和系统都非常简单,高层人事极为精简。宽严并济。卓越企业兼具集权和分权的特色。
卓越企业实践尊重人才的承诺,并以行动为导向。
大多数经理已不注意经营的基本法则——快速行动、对顾客提供完美服务、务实的创新,以及全员投入。
我们反对方向错误、复杂无用、僵化的分析,反对对未知数进行详尽分析。„„不曾实际参与操作、只以控制为中心的行政人员更不应该对实际操作人员进行分析。
我们也反对只侧重企划而不去“实验”的情况,也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分析瘫痪”症状。不过理性在商业分析上的定义却非常狭隘,讲究“正确”的答案,但却遗漏掉复杂的人性要素。
将人(不是金钱、机械或是心灵)视为天然资源,可能是这一切的关键所在。很多公司对制订计划的兴趣,远大于制造畅销的产品。
理性主义过分强调计算、分析,本身就充满保守的偏颇。
如果需要像计量分析般精确,人们只会分析眼前的问题,而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这样一来,人们会过度重视分析成本,因为数字是“最实际”的,而且这是机械性的计算,比较容易掌握。
偏重数字分析的另一个结果是,忽略营收层面的重要性。
只注重分析,最后所产生的是抽象、不带任何感情的哲学。
不少例子中我们发现,来自同事的压力才是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主要动力,而不是老板的命令。
狭隘的理性主义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出在它本身,而是它误导了大家对管理的看法。执行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决策。
理性主义的管理方式之所以会出问题,在于人并不十分理性。
人们喜欢自视为赢家,卓越企业便是基于这个观点,设计出能够不断强化这点的体系,让大多数员工觉得自己出类拔萃。
卓越企业所设计的的体系不单单是为了让员工个个都能成功,在员工成功时还会予以褒扬。他们非常善于运用金钱以外的激励,提供各式各样的奖励。
只有成功最能促成成功。
数以千计的实验结果显示,人类的推论是出于直觉。人类会根据简单的决定法则来做推论。卓越企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他们懂得化繁为简的重要性。
负面激励会令人改变行为,但往往是以奇怪的、难以预测的、不理想的方式进行。正面激励也会让人改变行为,但通常是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激励不但能够调整行为,还能提升自我形象。
执行激励的方式比起激励的次数要重要得多。第一,激励应该具体,纳入越多信息越好,我们发现,卓越企业常见以活动为主的目标管理系统【“在7月17日之前让洛克威尔的工厂上线”】,而不是以财务为基准的目标管理。第二,“立即”正面激励。第三,反馈机制的系统应该考虑到可实现性。重大的成就并不常见,所以系统应该对小小的胜利也予以奖励。卓越企业经常会彼此交换好消息。第四,由高层主管的意见反馈虽然无形,但是受到高层主管的注意却具有极高的意义。第五,定期奖励会逐渐丧失影响力,无法预期、偶尔的奖励效果最好,这就是走动管理的力量所在。此外,小小的奖励往往会比大规模的奖励更为有效。就算是一小步(朝着你要他们走的方向),唯有让人们采取行动,他们才会逐渐赞同这件事情。此外,行动之后的肯定过程,也能够进一步激励人们行动,所谓行动,就是不断公开赞扬过程当中跨出的每一小步。“做事情”(大量的实验、尝试)会引领出迅速有效的学习、调整、扩散以及承诺,这也是卓越企业的标志。
我们的卓越企业显然是从行动当中摸索出战略,而不是根据战略开展行动。
领导者要创造意义。
这些卓越企业都认识到,每个人(不只是坐拥高薪的少数高层主管)都想要追寻意义。一般而言,卓越企业的价值观几乎都非常注重接触顾客,或是对外取向。由于高度重视顾客,卓越企业对环境的变化具备超高的敏锐度,因此适应力更胜竞争对手一筹。
卓越企业的世界是特别开放给顾客的,而顾客能够为他们带来一些平衡感,以免他们的环境过度封闭。
卓越企业也懂得充分运用另一项重要的人类需求,那就是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任何机构只要能够赋予员工意义和安全感,我们几乎都愿意全心全意地效忠,但是我们也需要自我控制的力量。我们积极追求自主权,也积极寻求安全感。
当一人或多人与他人合作时,其中的领导者和追随者都彼此充分激励,士气大增,这就是转化型领导的充分体现。
能够同时思考两种对立的观念,而且思路依然缜密,才是第一流的智慧。
领导者的风格,不是权威式就是民主式。不过在实际上,领导者可能这两种领导风格都不具
备,也可能两者兼备。
严格来所,(企业)目标主要是由公司高层积极采取的行动所界定的,而不是由文字界定。卓越企业正是如此:高层主管数十年如一日随时身体力行明确的价值观,公司各级人员也都完全明白。
身外公司的一员,都有四项基本需求:
1、人需要意义;
2、人需要控制权;
3、人需要鼓励;
4、人需要由行动和行为来塑造态度和信念,而不是由态度和信念来塑造行动和行为。我们相信,真正有适应力的组织会以达尔文的方式进化。公司会尝试、实验、容忍错误。也就是说,他们会促进自己的变化。
管理层的主要任务其实是“往大致的西方放牧”。
在产业里,带来重大进展的人“从来都不是”产业领袖,反而是发明家或小人物。
采取行动
卓越企业拥有大量非正式、开放的沟通网络。这种沟通模式和密集度鼓励适合的人彼此定期接触。卓越企业非常重视不拘形式的自由沟通。不拘形式的沟通,让管理层走出了办公室。一个促进不拘形式自由沟通的关键是实体环境的配置。
采取非正式的评估方式,比一本正经的书面考核还有效。事实上,特百惠公司这个制度的目的是利用公布战果辉煌的好消息,来激励人心并加以庆祝。
在惠普、特百惠公司和其它企业里,管理层致力于以下两件事:(1)高层主管以各种正面激励的方式来表扬任何有价值且已完成的行动;(2)大量制造振奋人心的机会。
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不过是正视实际的问题,加以克服,而且立刻采取行动。
小型团队真正的威力在于它极富弹性。
在大多数研究里,最理想的小组规模约为7人。
卓越公司的工作小组人数并不多,通常只有10人或是不到10人。工作小组的重点应该是只让主要行为者加入行动小组。工作小组的存在期限通常很短,通常不超过4个月,成员通常是自愿参加,在需要时迅速成立的,通常没有正式的组织章程。
着手进行,特别是在复杂的环境之下,其实就是放手尝试。
我们从经验中发现,大多数机构都忘了如何实验和学习。他们比较偏好分析和辩论,而且因为害怕失败(哪怕是极小的失败),对实验裹足不前。
人们对于尝试体验的抗拒心同样也让人感到惊讶。
在期限的压力下(以及在可以管理的行为配合下),原本不可能的事情似乎经常变成可能。速度意味着迅速投入(现在就尝试)以及迅速脱离。
一定要做出决定,即使是错误的决定,也比完全不做决定好得多。
随着项目或是实验开始进行,每个重要的步骤都会越来越昂贵,而且更难以喊停,因为已投下沉没成本,特别是这点涉及个人的面子。所以应不应该喊停是重要的管理决策。„„计划能够成功,不过是把重大项目视为实验(事实上的确如此),并且具备扑克牌赌客的敏锐思维,看到手上的牌不对劲,立刻收手展开另外一场牌局。
事实证明,实验所花费的代价的确比精密的市场研究或是周详的人力安排更为低廉、有用。我们都可能过度高估智慧、理性的力量,以此判断往往极为复杂的点子。
在最成功的实验流程里,顾客,特别是老顾客,都是关键性的参与者。
(实验)先从简单的东西开始,也就是从最容易改变的事物,从公司明确支持之处开始着手。在过程当中,行动远比规划重要,实际执行比思考重要。随波逐流,可行的任务,从最简单的、准备度最高的目标开始着手,寻找适应能力高的执行者,而不是冥顽不化的抗拒者。管理层的任务在于鼓励下属勇于尝试,能够容忍些微的失误,在成功之后将其树为标杆,带领大家为成功喝彩,并暗中引导、推广。
卓越企业的特质中,最重要的就是行动导向。
组织的主要问题是它们往往变得过于复杂。
接近顾客
许多企业不是忽视顾客,就是把他们视为讨厌鬼。
企业成功与否,取决于暂时将企业与客户结合起来的销售产品。
他们纪委在以顾客,„„这些公司重视顾客的程度远超过对追求技术或是降低成本的重视。内梅罗夫发现,有效地服务导向战略有三大原则:(1)资深主管的频繁、积极参与;(2)高度以人为本;(3)严格的评估和意见反馈。
100%的标准在理论上虽然不可能达到,但是企业应该以此为努力的目标,不允许任何失败。除了以经济利益作为激励之外,开拓重工还将经销商视为“大家庭的一份子”。
服务多少才够,或是什么样的质量才对,答案就在市场里。
这些才是真正无法超越的“进入障碍”,也就是以人员资本为基石,配合服务、可靠度和质量这三大历久弥新的传统而构成的。
(卓越企业)通常以接近顾客为导向,而不是以技术或是成本为导向。
卓越企业是最佳听众,了解市场使他们获益良多。
“更懂得倾听”的卓越企业会特别注意主要使用者的意见。
倾听或是探寻客户的意见,绝不是进行意见调查或是组织项目小组,只讨论以往市场的好恶,也绝不是海斯以及阿伯内西以实验室为基础、纯粹的技术开发。
自主与创业精神
创造力是构思新的事物,创新则是从事新的事物„„人们往往以为创造力自然会产生创新,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有创造力的人往往会把实现这些构想的责任推给别人,他们是“瓶颈”,并不会努力说服别人接受这些构想,或略加尝试„„真正少见的人才是那些具备实现构想所需技术、精力、胆识和毅力的人。
创新的过程需要有三个角色的配合:产品推介人、主管推介人以及鼓动者。产品推介人是指对产品充满狂热的员工,鼓动者通常是公司德高望重的领导者。
企业如果具备稳健的支持体系供推介人充分发挥,就能从推介人身上获得最大的好处。没有支持体系,就不会有推介人的存在。没有推介人,就没有创新。
公司要让经理人相信,他们是深具潜力的推介人,同时又要在主要问题上接受控制。对失败的容忍精神,是卓越企业的一大特色,而且是自上而下贯彻的信念。
如果经常沟通,就算失败,后果也不会太严重。那些严重的错误(真正会留下伤痕的失败),往往是因为公司任由项目进行多年,也不认真查询、指导。在奉行开放沟通的卓越企业里,这样的后果几乎不可能发生。
推介人不会自动出现。他们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公司的历史传承,以及有无以数记的支持体系鼓励他们积极尝试,成功的时候为他们喝彩,偶尔失败则安慰他们再站起来。
产品开发计划成功之前,你难免要喊停一次。但也正因为这样,才能迫使真正狂热的发明者,为产品成功而全力以赴。
以人为本
以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员工,把他们视为合作伙伴,尊重他们并赋予尊严,把他们视为提高生产力的主要来源,而非资本支出和自动化工具。
“被公司需要”具有神奇力量,能刺激员工产生高期望。
重视员工的企业有共同的用语。在许多方面,都是先有形式,才有实质。如果公司真的以人为本,就需要许多词汇来形容人们的相处之道。
亲身实践,价值驱动
企业的建立是靠决策者对价值观的执着,也就是决策者在决定企业的性质、特殊目标、经营方式和角色时所做的抉择。
领导者的工作是带领部属迈向前所未及的境界。大家并未充分了解这个世界的未来脉络,领导者必须发挥魔力,让大家看到美丽的愿景。
他们(卓越企业)会灌输员工一个观念:获利是表现优秀的自然产物,不应该因果倒置。他们(卓越企业)会积极激发基层员工的斗志。
卓越企业几个基本的价值取向包括:
1、相信自己是最好的;
2、相信执行工作中细节的重要性,尽力把工作做好;
3、重视员工的差异性;
4、坚持优越品质以及服务;
5、大多数人员都应该积极创新,而且愿意容忍失败;
6、不拘形式地进行沟通;
7、肯定经济增长和获利的重要性。
绝佳的执行力通常比激发新构想更能促进生产力,也更为实际。
卓越企业的领导者能够成功地给员工灌输价值观,并不是靠着个人的领袖魅力,而是领导者对价值观的执著、坚持不懈,而且对价值观的执行展现了极高的毅力。坚持是至关重要的。不过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真正重要的是高层管理团队。这些高管必须为公司奠定基调,在灌输关键的企业价值观时,必须口径一致。
高层主管会通过定期聚会来凝聚共识。
明确价值观并为其赋予活力,是领导者最大的贡献。
坚持本业
多元化经营通常会稀释价值观,部分原因是被收购的公司具备不同的价值观,就算重视同样的事情(譬如质量),往往也因为组织发展得过大而逐渐丧失意义。
一般来说,卓越企业主要是通过内部扩充逐渐进行多元化,每一个步骤都在其管理能力之内。卓越企业可不是死守本业而已。
他们的确会进行收购,不过是以实验的性质进行收购和多元化发展。
组织单纯,人事精简
卓越企业组织结构的三大支柱之一是“稳定”支柱,以满足对基本工作效率的要求,第二个支柱是“创业精神”,以满足不断创新的要求。另一个支柱则是“破除旧习”,以满足避免僵化的需求。
宽严并济
在卓越企业里,品质最重要,这是他们最重视的字眼。品质引导大家注重创新,为每个顾客的每项产品尽最大努力,因此,品质能够刺激生产力,使员工自动自发,并引导公司注意外界变化。追求“最好”的产品,是影响组织内每个功能的一股动力。
卓越企业通过提供意义和利益,不仅交给员工任务,更让员工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带领卓越企业的人却有这么一股单纯的傻劲,他们对员工的能力有着超高的期望,认为所有的产品都可以达到最高质量。„„最重要的还是这种单纯的傻劲用在哪里。
教育笔记《不必追求完美》 篇2
和孩子相处两个月了,彼此之间已经是非常熟悉了。我们配合的很默契,大家相处得就像一家人一样,就像一个圆,虽然边缘也有一些小的缺口。
李勇醇是我班的一个小调皮,吃饭时,他不坐到椅子上偏要趴在桌子上吃饭,地上到处都是撒的星星点点。做操时,他要么不动,要么胡乱跳上一阵。中午睡觉时,总是动动这儿、动动那儿,从来不安稳的睡。更要命的是你叫他一遍名字,没反应,叫他第二遍名字,不动弹,第三遍你不由得加大点音量时,他依然磨磨蹭蹭地说“到”。我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常常看着他又好气又好笑。
有一天,李勇醇的妈妈来接他。我正忙着给小朋友发衣服。李勇醇站在门口说:“老师再见!”我没听见,他就跑到我跟前大声的说:“老师再见!”睁着大眼睛,而且一直做着再见的动作,看着他的样子我突然又被他的孩子气大动了。
我们做老师的常常希望努力把班级带的更好,于是对那些调皮的孩子总是报以埋怨、指责,觉得他们真是给我们添了许多的麻烦,甚至有的老师都喜欢班里的表现好的孩子,出现一些问题就会归咎于他们。其实再一想一个班级怎么可能完美?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性,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同的甚至是有些调皮、另类的孩子,我们的班级才更真实更生动。换个角度想想,想想这些“麻烦孩子”的存在不也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故事、许多思索、许多感悟吗?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是与众不同的,李勇醇一样也是,我们为何不能多给他一些理解和宽容呢?
追求卓越(笔记) 篇3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彭兴顺老师的《做卓越的教师》正是一本这样引人入胜的好书。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部做卓越教师的“兵法全书”:“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想尽快了解里面的内容,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读书笔记之一:做卓越的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
人的潜能是一个神秘的领域,它犹如地层深处的流泉,当未曾开掘时,它周而复始地在地下无声地旋流,消耗着自己的活力。蛰伏在生命中的潜能不可想象的巨大,人的使命就是激发潜能,为自己的潜能找到一个喷涌的出口。
当我们启动自己全部的激情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我们对学习、对工作、对生活的爱就如朝阳一样喷薄而出,冉冉升起在我们生命的天空中,我们就会蔑视失败,渴望成功,拥抱胜利!
一位教师的成长,出了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外,还得注意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其中读书、反思、研究和写作,就是最好的工作方式。
我们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打下深厚的精神底蕴,引领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
区别优秀迟到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于教育者是否犯错误,而在于他如何对待已经犯了的错误。善于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而浮。‛研究是一种意识、态度,不是简单的方法,是教师主体意识、主体精神、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它是一种自觉的教育精神,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同义词‛。
如果行而不述,或者述而不作,那么再有价值的教育发现、教育思想都无法产生深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感悟】
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不能让自己的学生胸中充满雄心和壮志,那么,这将是最失败的教育!”原来我一直以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如何做人。作为教师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就很难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读了此辑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师,充分认识自己潜能的自信是教师走向卓越的基石,丰富的教育实践和厚重的知识底蕴是教师走向卓越的双翼,永远的反思精神和自学的研究态度是教师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
读书笔记之二:做幸福的教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试
‚不是你面对的东西决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对的方式决定你的幸福。‛ ★学会看到光明:极度的黑暗预示着黎明的到来,久雨的天气标志着晴天的来临,皱起的眉头就是即将展开的笑容,越过了高山就可能看到广阔的海洋。乌云上面总有阳光的照耀。
★学会良性对比
★学会看到拥有:在生命的同一刻度上,由于乐观者看到的是存在的一面,而悲观者看到的是失去的一面,所以他们看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学会接纳残缺:我们要坦然接受生命中的‚缺口‛,因为最完美的产品在广告里,最完美的人生在悼词里,最完美的爱情在小说里,最完美的婚姻在梦境里。
‚一个是我们遇到的痛苦,一个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这个取决于我们的胸怀。所以当我们处于痛苦时应开阔自己的胸怀,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
【感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难免有些枯燥乏味,有时候实在幸福不起来。于是,牢骚满腹;于是,消极怠工;于是„„试想,一个整天愁眉苦脸,怨天尤人的老师又怎能让我们的孩子感到幸福呢?彭兴顺告诉我们,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不能“选你所爱”,的,那就“爱你所选”的,我们有“桃李满天下的芬芳”,我们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教师也有教师的幸福啊!无法忘记那个学生那件事:六年级时,我发现班里有一个男孩显得特别老成,而且沉默寡言,班里的学生都很排斥他,他也把自己禁锢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班里的任何活动他都不屑参加,学习上也是无精打采。我在一个放学后的傍晚找了他,把他请到办公室,搬了把椅子让他坐在我的对面,我们进行了一次朋友间的谈话,具体谈了些什么我基本忘了。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天很不巧,我们谈话结束后在各自回家的路上突然下了一阵倾盆大雨,我被淋得全身湿透。到家后,我在第一时间给他打了个电话,问他怎么样,叮嘱他快点把衣服换掉,喝上一杯热水。之后我也就把这件事淡忘了,没想到对他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毕业那年的运动会我怎么也忘不了,两个班级的分数咬得很紧,他在比赛跳高这一项目的时候,和2班的一个男生互不相让,杆升到了让我看着有点害怕的高度了,我劝他放弃,他一定不肯,望着已经比我高出一大截的他眼里的坚定,我只有在旁边替他拿着衣服。最后他真的战胜了那个体训队的男孩,也战胜了自己。更令人感动的是,今年他考上了浙江大学,录取后的第一时间跑到我的办公室向我报告了这一喜讯,并在临出发去报到前的那天带着一束鲜花来到了我家,向我表示真诚的感谢。
此时此刻的幸福,我想不是老师的人是永远也无法体验到的。只要我们调整好心态,那么我们将会是一名幸福的教师,因为幸福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读书笔记之三:做会育人的教师——优秀班主任的成长之路
1、把班主任工作作为一项事业
爱心——教育成功的前提:爱孩子,是教师合格的底线,但教师还要研究爱的科学和爱的艺术,研究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哪些不同需求的爱。
童心——走进学生的桥梁
责任心——教育成功的保证:既然我们选择了在黑板前站立,我们就选择了一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2、把班主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
当我们深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留意观察,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精彩世界。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是一个灵魂撞击另一个灵魂。
教师的关怀应是无条件的,公平公正的:无论是聪明的还是迟钝的,是漂亮的还是难看的,是听话的还是淘气的,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也无论他来自什么样的家庭……
3、把班主任工作作为一种艺术
‚我们必须承认教育不是无能的,如果教育是无能的,当然就没有必要办学校;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教育不是万能的,如果教育是万能的,还需要监狱和司法吗?
‚在研究我们的需要和教育需要的同时,研究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合理的、正当的要求’,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大秘诀。‛
‚沙里淘金,放大优点,并且发自内心地赏识他们,你就会发现,你的真诚和赞美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感悟】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可以说是越来越难搞定了,对教师尤其是对班主任的挑战越来越大。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需要有“三心”——爱心、童心、责任心,并且要时刻把教育工作当作一项事业、一门科学、一种艺术,终生去研究它。回想自己当了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总是在埋怨工作的繁重、琐碎,没有好好的“放平心态,轻松而为”。今天认认真真地读了彭兴顺作家的《做卓越的教师》,很欣赏彭老师的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是一个灵魂撞击另一个灵魂。”这句话,也看到一些老师以把学生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为能事,以学生的绝对服从为骄傲,虽然这种专制管理方式是省事了,却是以压抑学生的情感、挑战学生的心理极限为代价的,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不利,因而也并不可取。还是应该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创设宽容信任的情感氛围,缩短师生心灵的距离,达到心心相印,如此管理起班级来自然是得心应手。今后就让我在唤醒学生心灵的生命历程中,挽留青春,珍藏童心挥洒情感,燃烧思想;思想与激情齐飞,青春与童心为伴,生命与使命同行,把职业当作事业去完成,将事业作为科学去探索,朝着艺术去追求!为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奋斗终生!
读书笔记之四:做会上课的教师——生本课堂的设计与创建
1、围绕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力争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
2、遵循三条规律:
★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于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优秀的教学设计就要做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维持作用、补偿作用和定型作用。
★内化与外化的互相促进:把眼睛还给学生,让他们去观察;把大脑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把嘴巴还给学生,让他们去表达;把双手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操作。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外化促进内化的深刻和巩固。
3、凸显七大理念: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解读课文内容;
★发挥师生协同效应,让学生合作学习
★以问题为纽带贯穿,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自主探求,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变学生对知识‚欣赏性的爱‛为‚生产性的爱‛,变强调‚学会‛为更强调‚会学‛。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
★还原教育生活本色,让学生开展体验性学习:课堂的精彩来自生活的丰富,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他们学习的兴趣、经验以及对自身生活能力的认同,实践证明:只有紧密联系生活,课堂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认知领域才会变得海阔天空。
★善于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开展生成性学习★重视整合课程资源,让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
【感悟】
“课”我们每天都在上,都以为自己会上课了,其实不然。怎样才能上出一节优质的课,这是一个值得我去思考的问题。“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而不是选择适应教学方案的学生。”这句话说得有理,让我豁然开朗,也解开了我心中的谜。
我想做一个会上课的教师,首先要知道这个课为什么要这样上,这个环节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而要知道这个东西,就必须是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自己的思考,但光有这个还是远远不够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孩子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是由师生关系确定的”。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强调交往互动,可以说,没有交往互动就没有教学。做一个会上课的教师,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把握好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使学生一直处于跃跃欲试状态,从而热爱学习,乐于学习。
我想,有时我上课就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忽略了他们的思考,代替了他们思考,时间久了,学生就懒于思考,懒于与教师互动。当然,这也不是一个老师造成的,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还是有责任来引导他们要参与课堂,要让生命在学习时也放出光彩!
读书笔记之五:做会当家长的教师——走进孩子心灵的艺术
每个孩子的新,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家长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良好的行为习惯、言谈举止,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
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尊严,尊重孩子的爱好与选择,尊重孩子的思想与观念。没有尊重,一切教育都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不管孩子犯了多么大的错误,家长都应该无条件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一位‚有缺点的好孩子‛。在这种道德自信下,孩子才有可能自觉地改正错误。
换位思考就是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换到哪个角度呢?当然是换到孩子的角度,是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站在孩子之外去推断;是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而不是猜测孩子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感悟】
有天几个好友抽空聚到一起吃饭,席间聊的几乎全是家庭琐事,其中大部分话题都围绕着孩子展开。当我们抱怨孩子不听话时,担心孩子反应慢时,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否扮演好为人父母的角色呢? 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不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没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没能真正了解问题所在,只是站在孩子的心门之外徘徊着,苦思冥想。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长要胜任教师这一角色。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呢,很多学者都做过调查研究,在此方面,美国学者R、F尼赫茨为了弄清孩子对自已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调查了十万个孩子。其中,有10条最有影响: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鲁迅曾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不同,倘若不先行理解,一味蛮教,必有大碍孩子的发展。”因此,只有我们真正做到尊重、信任,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心灵才会处于舒展状态,我们也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从而走向教育的成功。
追求卓越(笔记) 篇4
我们一直都认为优秀是卓越的前一步,没有优秀哪来卓越。而作者在开篇就提出“优秀是卓越的大敌”的观念。作者吉姆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组把30年间出现在《财富》500强排行榜上的企业进行逐一分析,从1435家企业中筛选出11家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并与那些实现跨越却并不能持久的企业和未能实现跨越的企业进行对照分析,他们发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内在机制和决定性因素。本书具体围绕着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训练有素的行为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第三者的角度去分析,以数据和事实说话。
其实那些真正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常人聪明,也不是因为他们能想出好点子。可以说卓越企业的基因在很多企业身上出现过,所不同的是,卓越的企业能把最初的理念和原则坚持得更加彻底。追求卓越一定是每个企业家最初的梦想,那些已经成为卓越的企业一直都是还未成为卓越企业的参照物。从优秀到卓越是有规律是有轨迹的。当一滴水遇到大海时,它会感叹自己曾经走过小溪和江河,有了比较它才知道大海的广阔。从优秀到卓越也是如此,它是一种升华。我们一般做到优秀就自我感觉不错了,而当我们上升到卓越之后我们会说“还可以有所提升”,因为认知和格局不一样了。商界有句话叫“商场不相信眼泪,不同情弱者”,在这种弱肉强食的时代,只有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稳步去实现优秀到卓越的跨步,才能更加容易保持优势,才能从游戏的参与者走到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同样是一滴水,它经过小溪和江河最终流进大海,源于他对大海的渴望以及坚持不懈的追求。从优秀到卓越的路径虽然是千变万化的,但他背后形成的机制却遵循着一定的法则。就像合纵应用式教育《成功法则》一样,虽然通向成功的路径很多,但最终获得成功的方法却是一致的,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成熟规律,而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从上到下都有一致的目标和追求卓越的决心。没有哪一个实现跨越的企业是沿着别人走过的道路获得成功的,追随别人同样的道路,永远不能达到卓越,所以我们在实现跨越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创新,而这些源于不断的学习。
最后还是一滴水,为什么那么多滴水,最终却不是所有都流入大海?有的在途中干涸了,有的经不住诱惑流进河中,通过本书对国外这么多家企业的分析看我们国内的企业,优秀的不多,卓越的自然更少,但我们要找到一个共性,不论优秀还是卓越他们都离不开“人、思想、行为”三大要素,而这三大要素都要是训练有素的才能真正实现跨越,拿华为来讲,华为能成为卓越的公司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背景,而是源于这么多年来一如既往的坚持,这份坚持不是因为上层的坚持,而是从高层到基层的坚持,在叙利亚战乱时,华为的基建人员依然坚持搭建而不是撤退。我不是说他们多么无私无畏,而是他们所有人都有一种注定卓越的气质和信念。
书中从为什么要卓越到如何做到卓越再到怎样能做到卓越三个方面去分享,不难发现人才是卓越的必备因素,我拿自己现在身处的企业来对照,合纵一直都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合纵今天的人才都是企业自身训练出来的。而书中提到的“先人后事”也同样体现在合纵这个平台型企业中,就像我们每启动一个项目时都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合纵能做到今天并且不断在壮大就是因为我们一种贯彻“说我所做、做我所说”的理念,这也就是书中给我们传达的观念,而合纵与其他企业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我们有自己独立的教育体系,课件就是准则,课件就是我们每个人行动的指南,所以这就是合纵没有白纸黑字的规章制度还能高速运作的原因。
追求卓越(笔记) 篇5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我知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一种学习生活很稳定,心态平和,小有成就;一种也有成就,但是他们一直不满意,一直在焦虑,每当自己完成一个目标,就立刻把自己的视野扩大,继续去看一个更大的圈子,继续奔波。他们的生活轨迹必然不同,究其根本,也就是后者往往喜欢多迈一步。
是的,很多人都知道该多迈一步,会有很多人花钱请老师听讲座看成功宝典去寻求那一份突破,但是这一步的艺术,不是谁都能参透的。吉姆·柯林斯,这为连续震惊我两次的畅销书作家,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从优秀到卓越,这一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首先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优秀吗?这个问题很难得到一个结果——这不本书不能让一个平庸的企业变优秀,但是能让一个优秀的企业变卓越——这个论断很有趣,如果我们不优秀,我们读它何用?如果我们觉得我们优秀了,是不是很多人觉得这是自满堕落的标志?我个人觉得我不优秀,我还有很多很多的不足,经常犯可笑的错误,但是在某些成就上确实有人夸赞我,也确实有人比我还差——总之看一看吧!何必想那么复杂?其实从优秀到卓越,缺乏的要素之一就是直面残酷现实的勇气。
残酷的现实,正如发生了很久的金融危机——危机危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危机”,其中既包含有“危险”,也包含有“机遇”。对于一个卓越的公司和个人来说,都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不断超越,通过面对残酷的现实为起点,从而走向成功的。如果一个人看到危机与挑战表现出了厌倦和退却,或者说觉得自己不需要这一步,那这一步就注定迈不出了。我认为对于一个企业、一个个人来说,首先要诚实,对别人和自己都要诚实,领导层要多倾听员工的意见,创造一个让事实说话的氛围;个人要认认真真分析一下自己的诉求,其次是保持坚定的信念,并积极的采取行动。这样你才能迈出一步,才能去考虑怎么迈好这一步。
一句大家都在说的话:很多人和公司企业,当做到优秀的时候,总会感觉到“很好,维持现状就可以了”,一旦做到卓越的时候往往都是感觉“其实还可以更好”。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然,我们需要先找一个领导者出来——这里面渗透了一些英雄历史主义,但是当我们作为自己的领导人时,这都不重要,我们要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一
类:书中将公司经理人分为五级,分别是能力突出的个人、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富有实力的经理人、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第五级经理人。第五级经理人是指具有谦逊品质和坚定意志的企业领导人,他们个个都胸怀大志,但是他们的雄心壮志都是将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又是问自己的时候了,你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人吗?是哪一类?或者说,你在从哪一类到哪一类的领导人过渡的时候失了手然后从此无力找到自己的方向?就我所知,我的一个很亲密的朋友,就是因为受到一些享乐主义的影响,在自己学生工作生涯的后期变成了从一个不那么主要考虑自己得失的学生工作者变成了一个过分计较得失并且丧失对组织热爱的不合格的领导者了。他自己也很清楚,他知道自己因为过分考虑得失而搞砸了很多事(或者是他没有做到完美)。当领导不计个人得失时,其必然能发挥出超乎寻常的能力,就像杜鲁门的说的“只要你不计功利,就能做成任何一件事”。显然如果一个人才算是优秀的话,他就需要向上述的几个方向迈步,走向卓越。
打好思想基础,那我们就该做好自己的事了。就像我们很多人“有事问度娘”,好的概念并不是那么清楚了,和很多人的答案类似格式相近,似乎就算是好了,而且有时我们想到一个不错的更好的主意的时候,还会去偷懒或者犹豫——这可不是一个训练有素的人该做的事。或许你该想到刺猬理论了,一个训练有素的人应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并且非常擅长,但是这个有点儿难,却不是不可能,我们应该先从一个自律的人做起,那么之后获得技能走向专精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就像一个学生时时刻刻就要求自己创新,与众不同,这就是一个自律的形式,不这样他就难受,他就宁愿不做,这也是刺猬。这种刺猬,无论你要他去背什么水果,他都能给你背回来。说来说去,技术从来不是跨越的根本原因,你掌握了科技,你就能让公司飞黄腾达吗,不是的,这都不够,但是必需。实现跨越的公司对技术的作用有自己的理解。他们不把技术当作引发转变的首要工具,但与之相矛盾的是,他们都是运用技术的先锋。当然,这些技术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技术是他们的加速器,而不是发动机。
什么是我们的发动机?是我们心里的大事,是我们的刺猬理念,低调,专注。像我认识一个朋友,很多人觉得在哪里都能碰到他,什么活动他都会参与,或者组织,或者娱乐,都做得还不错,但是显然,他自己也告诉我,他有自己的痛苦,各种各样的活动看似充实,实则纷乱浅薄,除了一些眼前的小利和花哨的名号,他没有得到什么能够让自己得到真实的慰
藉的东西。
什么能给我们安全感?不能是别人,也不能是外物,是我们自己的实力。实力所指,即是我们跨越的方向。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像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一样,烧毁所有物资,照样能够再站起来一个巨人。
追求卓越作文 篇6
每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渴望成功,该书启示我们: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用心追求目标,你就一定能成功。
选定目标,做出决策,然后采取行动,坚持下去,成功就不言而喻。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在《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罗文遵循了几条成功定律,所以他顺利完成了任务,成为楷模。这几条成功定律为:
一、专注于目标,清楚地认识它,紧紧地盯住它。
二、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达到目标的充分知识。
三、身体顶呱呱,充分协调好自己的体能,以便全力以赴,奔向目标。
四、干劲!抱着初恋般的热情去追求目标,百折不挠,不计荣辱。
五、运用头脑,发挥聪明才智,去克服困难。
六、坚韧不拔的精神,坚持不懈,直到大功告成。
七、信念的指引与理想的沟通,有了它,你心灵坦坦荡荡,充满着自豪。
一个异常优秀的人——异常意味着超越平常。他们不仅会做别人要求他们做的,而往往能够超乎人们的期望,不断追求卓越,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当他(或她)下定决心,做出了一个高标准的选择。他可能会被某些事情拖累,可能在过程中深陷困境。有时候,他也会落入沼泽地,不得不匍匐前进,有时候,处境会令人绝望,但他坚信只要他还能够往前迈出一步,他就不会放弃,不会屈服。逃避不是他的选择,他会在完成任务中,会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追求完美。即使跌倒,也会再爬起来,抖落尘土,继续努力,直到成功!
书中告诉我们:如果别人对你的期望比你对自己的期望值高,如果别人能够在工作中挑剔出错误的话,那些正是你不够完美的地方,你就不需要去寻找借口,坦然承认我还不够完美。千万不要捍卫自己的缺陷,更不要借此而故步不前。追求的过程,实际也是一个克服自身缺点,逐渐走向完美的过程。
追求卓越 甘于奉献 篇7
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这本书,我深受启发,表面看这本书只是介绍当代几位高技能人才,但是深入观察,仔细思考发现,其实它是在赞扬、歌颂当代建设者伟大的奉献精神。
在文章的第一章节介绍了全国劳模“铁人式好工人”王为民的事迹。在“岗位做主人,奉献为人民”的人生信条指引下,王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书中说,他像一颗小草。我觉得他更像一棵白杨,在祖国的大地上,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根发芽成长。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无论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以白杨树勉励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毫无怨言地把自己奉献给祖国。
王为民曾经说过: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做了一个人应该做的事。这样的谦逊与淡泊,又何尝不是让我们感动又令我们汗颜的“透彻”? 我们丝毫没有理由怀疑王为民的真诚。在他身上,你找不到半点虚妄、骄奢、自矜与矫情。在他眼中,一个“普通人”就是一个愿意并且敢于去尽他应尽责任和义务的人。也许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经济社会里,要做一个“普通人”,需要有无畏的勇气承担他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然而仔细一想,一个自觉履行义务、敢于担当责任的“普通人”,不就是一个大写的“人”的形象吗?
许振超的成就表明“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非凡的业绩”、“成功在于对卓越的不懈追求”的道理。作为同龄人,我在本职岗位上也曾获得了一些荣誉,也曾站在人民大会堂的颁奖台上。但我深知我们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他们身上,我又一次看到了榜样的力量,工作中,我要到最艰苦的岗位来磨练意志,培养勤学苦练的、永不满足的求知精神,工作中用心边干、边问、边学,不断创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做一个作风优良、技术过硬、勇于创新的新时期技术工人,为首钢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高技能人才楷模,是用理想、知识与意志铸就的一座座丰碑,成功光环的背后是“创新、创优、创业”的艰难历程。成就事业的道路布满了荆棘,利益的诱惑,挫折的考验,都会成为前进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但楷模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你有坚强的意志,十足的信心,不懈的追求,就会像他们一样拥有不凡的人生,就会创出属于自己一番事业,最大限度实现你人生的价值。
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的事迹所激起的震动,恰似一股“心灵的冲击波”在向四周扩散,正在感动着、激励着更多的人,在这个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时代,那些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勇士,仍然具有崇高的精神和人格魅力,仍然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雄,使人的精神得到洗礼和升华。
读《追求卓越》有感 篇8
在公选课老师的推荐下,我品读了被誉为“商界教皇”的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的代表作《追求卓越》。此书中,作者通过丰富的事例,通俗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卓越的企业所应该具有的一系列特性和品质,收获颇丰。
作者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了一切卓越企业成功的原因,例如企业组织,创新变革,员工激励等。但是我认为作者重点强调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于企业制度的管理,而是对于公司员工,也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组成部分的能力的激发和运用。企业是由企业员工组成的工作团体,企业的获利都是通过员工的有价值的劳动创造的,因此任何成绩卓越的企业都是在不能激励员工更多的工作激情,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可以得到最大的才能施展,而在这种情况,企业也常常能够保持活力,能够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更迭。例如作者在书中提到,在美国很多卓越的大公司,为了保持企业的活力,适应市场和顾客的变化,都通常采用工作小组的方式对员工进行管理。在工作小组内部,员工拥有很大的自由度进行相互之间的沟通,对当前困难进行分析,并最终解决当前问题。这种工作小组的形式具有灵活,高效,快捷的优点,能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而且采用工作小组的方式可以引入员工之间的内部竞争,有利于保持企业内部活力,增强员工的进取心。其实作者强调的是员工的工作激情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只有激发出每个员工的工作激情,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
中,在工作中自发的加入自己的创造。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每个员工都能够富有激情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样的企业怎么能不是卓越、成功的企业呢?
在《追求卓越》中,作者通过其“永久性革命”的理论,向企业界阐述了如何在一个变化无常的世界中求得生存和成功的道路。他的核心理念是:企业管理根本不存在一般的模式,即使有也不是成功的标志,因为企业的成长不可能总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按照昨日已有的模式运转,那么今天则很可能要失败。当然,管理并非无理可循,它也有一定的规则与原理,但正如有人所说:管理如下棋,管理的规则和范例如棋谱,分析棋谱绝对对棋艺的精进有帮助,但是棋谱不可能重复,一旦自己置身于问题的迷阵之中,解决的方法便没有现成的规则可循了。所以,原则自然要信守,但应用时就要随机应变,而且要使自己明白,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永恒不变的。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最好的”的管理模式,任何拘泥于书本和信条的人都是傻瓜,难免遭遇失败的命运。
作者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密切结合起来,成为轰动整个管理世界的经典法则,让我们真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审视社会。书中他向我们介绍了一场必要的“管理学革命”,即快速变化的时代要求我们,以机动灵活、热爱变革的精神代替我们长期以来追求大批量和大规模营销的倾向,因为后者所要求的稳定、容易预测的环境已经不属于二十一世纪。
1.付诸行动。“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标准”,优秀的企业在决策过程
中可能会进行分析,但是,他们不会被那些现象所麻痹。任何事情都是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是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反复思考,却不付之行动中。于是,回首间,发现自己已经浪费了好多大好的时光。因此,不要只做畅想家,要把思想付诸行动,这样才无愧于青春,无愧于生命!
2.接近顾客。这点也是所有的卓越企业都具备特质。其实企业和顾客是相互依存,相互信任,共同进步的一个结合体。顾客向企业不断提出自己的要求,企业则依据顾客的要求不断进行改进,使自己的产品与服务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在优秀公司里,每个人都有责任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公司总是从顾客那里得到有关产品方面的最好的想法,这是不断地、有目的地倾听的结果。
3.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的核心与根本。只有具有这种能力,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然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总是通过组织的力量培养领导者和创新人才,他们是所谓的“产品斗士”的培养地。不限制员工的创造力,支持有实际意义的冒险,支持员工试着去做一些事。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之内,才会更大的程度上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发展企业。
4.以人促产。这点最重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让企业的员工有归属感。让员工的目标和企业的组织目标相同。以人为本,也是也包括接近顾客。不论是位居高位者还是普通员工,都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力的源泉。优秀公司中的劳资关系良好,劳资双
方有相同的劳动态度,也不认为只有资本投资才是效率提高的源泉。真正做到人力与财力的统一,才能真正达到企业的腾飞与发展。
5.精兵简政。优秀企业中的组织形式和系统简单明了。上层管理人员很少。简单的企业组织形式不仅有助于企业的人力管理,更有助于员工对于工作的责任心。员工人数应尽量降到最低,把大部分工作外包处理,或是采取有时间限制、项目导向的工作小组等形式。
6.严宽并济,张驰结合。不难发现,经营得有声有色的企业都不是集权或是分权,而是两者巧妙结合。像我们所说的,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把权力下放到车间和产品开发部门。另一方面,对于少数他们看重的核心标准,这些公司又是极端地集权,公司高层牢牢地把握着这些权力。卓越企业的大多数层面都是“宽松”的,让人员享有极大的自由,自主做事。与此同时,卓越企业的少数几个关键性层面却又是高度中央集权的:以核心价值观塑造公司文化,以及少数关键性的财务指标。宽松的工作氛围,却要有严格的价值观体系。
采取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创业精神、以人为本、亲身实践价值驱动、坚持本业、组织简单人事精简、宽严并济非常明确地说明了卓越企业的独到之处。在此要强调的是并非每个卓越的企业都具有上述所说的八大特质,或许卓越企业具有其中几项特质,或许只具有一项,但是卓越的企业不会缺失上述全部的八项特质的。
卓越企业对采取行动这一项都很认同,他们认为只有把脑子里想法付诸实践才能真正为顾客和企业自己创造价值。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各式各样的行动战略,特别是在管理系统、组织流动性以及试验等领域。这样可以简化系统,理清哪些业务最重要,以促进组织的活力。接近顾客也是很多卓越顾客一贯坚持的理念,他们会向顾客学习,提供的质量、服务和可靠性都是一般企业难以抗衡的。他们成功地进行市场细分,为顾客更好的服务。本书举了很多卓越的企业因为积极靠近顾客和服务顾客而取得非凡的成功,我想这是每个企业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卓越的企业通常在公司各处培养出许多领导人物和创新人才,公司内部就具有培养顶尖人才的氛围,相互之间促进和鼓励,不限制每个人的创造力,而是鼓动务实的冒险,支持好的尝试并且奉行“务必要有足够的错误次数”戒律,保证公司一步一步向上走。“以人为主”这一最近在国内异常受到追捧的概念,其实对于卓越的企业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已近用得驾轻就熟。卓越企业把一般人员视为质量和生产力的源泉,在公司内部不鼓励等级意识,也不认为资本投资时改善效率的根本。卓越的企业视员工为合作伙伴,尊重他们并赋予尊严。IBM的沃森有句很精辟的阐释:“IBM的哲学可用三项简单的信念来说明,我认为最重要的一项是:我们对每个员工的尊重。”IBM尚且如此,那些规模和成就远逊于IBM的企业不更得尊重我们的员工吗?
“坚持本业”在多元化经营战略大行其道的今天多少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但是看看那些取得成功的卓越企业吧,他们有多少是因为多
元化经营而成功的呢,相反他们在各自行业里术业有专攻,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事实上,大多数想以多元化经营而采取的收购案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因为多元化会稀释价值观,部分原因是被收购的公司具备不同的价值观,就算重视同样的事情,往往也因为组织发展的过大而逐渐丧失意义。“组织单纯,人事精简”对于卓越企业来说,这是他们保持卓越的特质之一。卓越企业的基本结构形态和系统都非常简单,高层人事极为精简。他们维持单纯的形式,在处理因环境迅速变化而产生的问题时相当具有弹性,这有利于公司转向。最后要说明的是“宽严并济”,那些经营成功的卓越企业都不是集权或是分权,而是两种巧妙的结合。卓越企业的大多数层面都是宽松的,让人员享有极大的自由,自主做事。同时,卓越企业的少数几个关键性部位却又是高度中央集权的,以核心价值观塑造公司文化,让所用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向和方向奋进。
团结协作追求卓越 篇9
——谈怎样进行集体备课
一、准备阶段。
1、学习课标。
首先学习新课标,特别是课标里本学段的阶段目标,以及本册教材前面的说明,要对本册教材的重点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备课时才能居高临下。
2、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可按以两个步骤进行,由面到点。
(1)面。
每人对范围内的教材内容要统统准备。如学校定在第三周进行集体备课比赛,所以每人对前三周的教学内容都得全部准备,深入钻研,对这部分的教材内容、每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得研究透彻。注意:教学目标要体现三个维度。
(2)点。
在此基础上,各教研组长对这些内容再进行分工,每位老师对自己分到的内容,再进一步深入钻研。如果,比赛时抽到你分管的内容,你就是“主备人”,(“主备人”的作用是很大的,下一节具体谈。)
对自己分管的内容,除了要掌握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以外,还要精心考虑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例如:怎样导入新课?怎样突破重点、难点?怎样拓展延伸?怎样设计作业?„„
另外,“主备人”还要就本课提出几个自己困惑的问题,与大家讨论,这几个问题就是这次集体备课大家讨论的话题。所以这些问题的提出不能太随意,要精心设计,既要和本学段的目标以及本册教材的重点目标相呼应,也要和本课的重点、难点相一致,另外还要注意能激发起老师们的讨论,让大家有话可说。
这里面也有一个技巧问题,本组里的老师可以站在本册教材重点目标的高度,从大的方面着眼研讨定出一个范围,例如:低年级语文就可以紧紧围绕:怎样指导学生读好课文?怎样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这两大重点来讨论。这两方面的内容,对哪一篇课文都适合,当然还要针对具体课文再具体发挥。
另外还可以定一些共性的话题:如:怎样导入新课?怎样突破重点、难点?怎样拓展延伸?无论抽到哪一课,无论谁先发言,我们就从这几个大的方面进行讨论。钻研教材时,也就重点从这几方面入手准备。
二、活动程序。
1、人员组成。
由主持人、主备人和其他人组成。主持人的作用是负责开场、总结以及中间各个环节的过渡,主持人要事先选好。主备人,抽到谁分管的内容谁就是主备人,所以每个人都可能是主备人。为了防止主备人和主持人是同一个人,主持人最好选两名,一名候补的,万一抽到主持人分管的内容,主持人成了主备人,这时就由候补来主持。
2、活动开头由主持人开场:“今天领导为我们抽取的课题是哪一课,下面我们就这一课进行集体备课„„”,如果有一两分钟的准备时间,还可以说:“下面,我们抓紧时间看看教材„„”,看完后,主持人:“下面,我们开始集体备课。这一课的主备人是某某老师,下面先请主备人来谈谈„„”
3、主备人简单地从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谈谈,接着抛出本次集体研讨的话题:“下面我想就下面(怎样导入新课?怎样突破重点、难点?怎样拓展延伸?„„)这几个问题与大家讨论„„”
4、主持人:“这几个问题,都是我们大家平时备课时经常遇到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先来讨论一下怎样导入新课?„„”接下来,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讨论完一个问题,再由主持人转到下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讨论得很充分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怎样突破重点、难点?„„”
5、最后,由主持人总结:“经过讨论,我们就以上几个问题达成了共识,回去后,我们每个人根据学情写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这次集体备课就到这里„„”
(注意:以上主持人和主备人的话,都是举的例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三、注意的问题。
1、时间。
一般集体备课的时间是30分钟。
2、气氛。
集体备课一定要有争先恐后的热烈气氛,每个人都要积极发言。要体现这个活动的特点,这也是评价这个活动的重要标准。注意,个人发言时间不要太长,包括主持人和主备人。
3、理论依据。
谈话内容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讨论时,不光要说出应该怎样教、怎样设计?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这样设计。要有一定的理论根据。
4、技巧。
讨论时,表面上看,很活跃,很热烈,好象随意性很强,其实,大家心里应该有一条无形的线牵着,那就是紧紧围绕事先商量定出的几个大的问题进行。无论哪一课,无论谁先发言,都在那个范围之内,都按那个大致的顺序进行,比如,要先说怎样导入新课?再说怎样突破重点、难点?最后再说怎样拓展延伸?这样才不会漫无边际。因为是集体活动,不能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说乱了,大家不好往下接。
5、可以有争论。讨论时,可以肯定别人的观点,也可以有争论,“我认为怎样会更好„„”
6、加强练习。
平时加强练习,在组里要多练习几遍,集体教研的时间要多往这方面下工夫,最好是每个课型都要练习,如:语文学科:阅读课、识字课、练习课、口语交际课、习作课等。
以上只是一个模式,在实践中大家可以对其进行丰富、创新和发展。
另外,如果你对集体备课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在我们校园网的“雁过留声”栏目里留言,我们大家可以在那里展开讨论,互相学习。
农村中心小学应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集体备课是指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预设教学方案。集体备课最突出的功能是萃聚集体智慧,分析教材内容、预设教学方案、设置教学环节、组织学生活动、设计课堂练习,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由于农村生源锐减,学校的学生数越来越少,农村小学的教师一般都是按一定比例配置的,200多名学生一般会配备10名左右的教师,这些教师必然要面对多班备课、多班上课的困难,工作量较大,一个教师一般要备6-8门学科,还要批改相应的作业。繁重的教学、备课、批改作业的任务,耗费了农村教师所有的工作时间,挤掉了农村教师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更新理念的时间,本应是创造性的工作变成了机械的任务式的负担。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对农村学校备课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以中心校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一、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
1.备课内容和方法上要做好“四备”:(1)备“课标”。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2)备学生。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全面情况,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对症下药地讨论制定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既要保证学生学到知识,又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3)备教材。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采取有效手段,组织学生活动,改进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鼓励主动参与。(4)备手段。要依据学校实际情况与教材内容,采用可行、实效的教学手段,服务于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备课形式上要做到“四定”:(1)定时间:各备课组除平时的教学交流活动外,还应安排专门的集体备课时间,每星期1~2课时;(2)定地点:各年段备课组预先安排集体备课地点,以便教师准时到达指定地点;(3)定内容:每次备课组集体活动应先拟定讨论
内容与范围;(4)定主讲人:确定每次备课组活动的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应事先要分析教材吃透教材重难点,初步预设教学方案以及理论依据等。
3.备课目标上要做到五“明确”:(1)明确教学基本知识点;(2)明确基本能力训练点;(3)明确德育教育结合点;(4)明确知识迁移结合点;(5)明确教材内容重难点。
二、集体备课的采取方式
集体备课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的同年段同科教师间的集体备课; 二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的学校同科教师间的集体备课;
三是课题组为单位组织的课题成员针对某个课题或课例进行集体备课。三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尤以第一种方式开展得最经常、最深入,也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集体备课的主要优势
1.集体备课可以凝聚集体的智慧。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专长和教学经验各有不同,组织开展集体备课,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2.集体备课共同提高业务能力。集体备课要求同科教师人人参与,所以每人都要精心准备。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同时,集体备课的开展,一方面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另一方面也促进老教师不断进取与提高。
3.集体备课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集体备课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准确,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因此,集体备课的教案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集体备课避免几种误区
集体备课被认为是培训教师特别是培训青年教师的有效途径,也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实际工作
中许多学校只是应付了事,指定主讲人,其他教师毫无准备,被动地听主讲人的叙述,不加深刻思索地发表一点看法。这就所谓的集体备课,只流于形式,不但收不到实效,而且浪费了时间。集体备课还存在以下几种的误区:即 1.集体备课不等于轮流备课。集体备课强调的是集体参与,共同研讨,决不能把它理解成为备课组成员间的轮流备课或分工备课。如果备课组成员采用“值日”式的轮流备课或协作式的分工备课,这完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投机取巧,其效果与个人备课相比,只会差不会好。
2.集体备课不等于统一教案。集体备课要求在教学思想、重难点处理、教法学法选择、环节设置、练习设计等方面做到基本统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从备课形式到教案内容都高度一致。集体备课既要强调共同研讨,统一认识,又要留有发挥的空间,由于各班的学生程度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差异,教师要自由发挥突出个性特色。如果同组教师都抱着统一的教案走进教室去照本宣科,则是对集体备课的歪曲。
【追求卓越(笔记)】推荐阅读:
追求卓越 永不止步06-02
超越自我追求卓越09-09
卓越是永恒的追求11-26
实现超越 追求卓越论文06-01
追求卓越的名人故事05-16
做追求超越的卓越人生07-14
追求卓越品质营造特色文化08-17
爱岗敬业追求卓越(演讲稿)11-03
追求卓越奉献青春的教师演讲稿07-09